掩耳盗铃读后感三年级(优质12篇)
读后感是种特殊的文体,通过对影视对节目的观看得出总结后写出来。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的读后感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掩耳盗铃读后感三年级篇一
从前,有一个人看到别人门上有一个漂亮的铃铛,他想,我把它拿过来多好。他知道,碰到了铃铛就会发出声音,这样就会被抓住。突然,他想出了一个办法,他说:“把自己的耳朵捂住不就成了吗”?然后,他捂住耳朵再摘铃铛。还没有摘下铃铛时他就被抓住了。这篇寓言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欺骗别人的人就是欺骗自己的`人。
掩耳盗铃读后感三年级篇二
读了掩耳盗铃这则寓言以后,我觉得那个捂着耳朵偷铃铛的那个小偷很笨。
掩耳盗铃讲的是一个小偷看见别人家有一个十分漂亮的铃铛,便想得到它。他走到那户人家的门前,想到要是我用手偷,只要一碰到那个铃铛就会“叮铃”“叮铃”地响起来,马上就会被人发觉。如果我捂住耳朵的话,那人们不就听不见响声了吗?想着,他用一只手捂住耳朵,另一只手去偷铃铛,没想到手刚碰到铃铛,他就被人发觉了。所以我觉得他很笨。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做事不要自欺欺人。
我曾经也办过这种傻事。周末,老师要让我们做300道口算题。在爷爷给我出题的时候,我想上楼玩会电脑,便捂住耳朵,悄悄走出房间,没有想到我刚上到第一层就被爷爷发现了。被他狠狠批了一顿。
所以,大家千万不要跟那个小偷学,要不然你会跟他一样笨的。
掩耳盗铃读后感三年级篇三
从前,有个人看见邻居的门上挂着一个铃铛,就想把它偷掉给自己。他想:如果用手摘,铃铛一响,就会被邻居家的人看见,于是,他想了一个“好主意”:他把自己的耳朵掩起来,但是,没等他把铃铛偷走,就已经被邻居家的'人抓住了,因为邻居家的人并没有掩住耳朵,就能听见他偷铃铛的声音。
讲的是:捂住耳朵去偷邻居的铃铛,比喻自己欺骗自己,明明掩盖不了的事偏要设法掩盖。
掩耳盗铃读后感三年级篇四
读了成语故事《掩耳盗铃》,我先是觉得这个捂住自己的耳朵去偷铃铛的人愚蠢的可笑。笑过之后,我又想了许多。
有个小偷,到一户富人家偷到一了个铜铃铛,他一边往外跑,铃铛一边在他怀里响。小偷便用自己的手捂住自己的耳朵,以为只要自己听不见,别人就也听不见,结果可想而知,他被抓住了。
这个小偷为什么以为只要捂住自己的耳朵,自己听不见,别人就都听不见了呢?我认为原因有两条。第一,他用这种自欺欺人的方法寻求安慰。小偷偷东西,他也害怕,他也紧张,他也不希望被别人发现,铃铛像是他便抱着侥幸的心理捂住自己的耳朵,只要自己不害怕,不紧张就行了,万一别人也没有听见,铃铛不就到手了吗?第二,说到底,他还是舍不得丢了铃铛,贪婪占了上风。得到这个铃铛,他便可以吃喝玩乐,便拥有他认为的幸福、快乐,铃铛响了,可能被别人听到,他也心甘情愿冒这个风险。
反观我们现在的现实生活,像《掩耳盗铃》中的小偷这样的人大有人在。比如:吸毒者也知道毒品不能碰,但却自己欺骗自己:我是一个意志坚强的`人,试个一两次,没什么问题,但最终却上了瘾,在毒品的泥潭里越陷越深。再比如坏官,明知道不义之财不能拿,却被各种各样的物质欲望所诱惑,贪婪占了上风,以为每一次伸手天知地知我知鬼都不知道,胃口越来越大,最终东窗事发,受到了法律的严惩。所以《掩耳盗铃》中的小偷也好,吸毒者也好,坏官这也好,都是自欺欺人,贪婪的人。
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从《掩耳盗铃》的故事里得到启发,不能碰的东西不要碰,不能做的事情不要做。
掩耳盗铃读后感三年级篇五
今天我读了《掩耳盗铃》这则故事,故事讲得是有一个人去偷别人的铃铛,他怕被人听见铃铛的响声,于是他就把自己的'耳朵堵了起来,认为别人就听不见了,但是最后还是被人抓住了。
通过这个故事我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做什么事情都要考虑全面,不能自欺欺人。
掩耳盗铃读后感三年级篇六
《掩耳盗铃》这个故事讲的是:从前,有一个小偷,他路过一家非常富有的人家门口时,发现门口挂着一个非常漂亮的铃铛。他非常喜欢那个铃铛,想把它偷走。可是,怎么才能把铃铛偷走呢?直接去取吧,一碰铃铛他就会发出声响,主人就会发现。
想来想去,最后,他终于想出了一个好办法,把自己的耳朵堵住,不就听不到铃声了吗?于是,当天晚上,他用棉花塞住耳朵,捏脚地来到那家人大门口去摘铃铛。当他的手一碰到铃铛,铃铛就响了,这家主人发觉后,马上把那个小偷抓了起来,送到官府里去了。因为别人的耳朵并没有被掩住,仍然能够听到响声。
这个故事的道理是:偷铃铛怕别人听见而捂住自己的'耳朵。比喻自己欺骗自己,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
掩耳盗铃读后感三年级篇七
今天妈妈给我讲了一个故事,讲的是春秋时期,晋国的智伯把范家灭了。有人跑到范家,一看有口大钟,就想背到自己家去。可是这大钟又大又沉,他怎么也背不动,于是他就找来个锤子,想把这个大钟敲碎,在一块块背走。可是这钟用青铜铸成,用锤子一敲,声音特别响亮。这人想把它敲碎,只好特别用力,但是越用力那钟就越响。在当时,那钟是个宝贝,这人怕别人听到声音也来要这宝贝。他想,怎么才能使别人听不见他敲打的声音呢?想来想去,想出一个好主意:把耳朵堵上不就听不见了吗?于是他把自己两个耳朵捂上,以为这样再敲钟就谁也听不见了。结果,只有他自己听不见,别人照样听得见。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任何事都不要自己骗自己,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不要做自欺欺人的事,有些事只能骗得了自己,是骗不了别人的,做人要踏踏实实!
掩耳盗铃读后感三年级篇八
我喜欢读书,我曾经读过一本书,书名是《小寓言大启发》,书y有很多寓言故事,其中《掩耳盗铃》这则寓言故事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让我有所体会。
故事是这样的,春秋时期,有一个人想偷别人家y的一口大钟,但是钟太大,这个人就想把它敲碎带走,于是他拿了一把大锤子朝钟砸去,”咣――“的一声巨响,他越听越害怕,因为钟声太大,容易引起别人的注意。于是他捂住耳朵,钟声果然听不见了,他认为这是个好主意,就把布团塞进耳朵y,使劲砸了起来。人们听到钟声后一起赶来把他捉住了。
掩耳盗铃读后感三年级篇九
我读了《掩耳盗铃》这则寓言,与爸爸交谈以后,我认识到了事物都是客观存在的,不是因为自己的不听、不闻、不看而发生变化、或不存在的。看起来这个道理十分简单,但是在我们生活中也会发生这种可笑的蠢事。我爸爸就给我讲了一个这样的事情:早上,天亮了,家人把窗帘打开了,自己呢,还想多睡会儿,就把窗帘拉上,然后把自己能听见的闹钟都关上,假装天还没有亮,心安理得的接着睡觉。这就是生活版的《掩耳盗铃》。说道这里,我联想到了安徒生的童话《皇帝的新衣》,童话中的皇帝看不见他的'衣服,但是他努力让自己看见他的衣服,是不是也与《掩耳盗铃》有几分相似。
我告诉大家,请在生活中,少干些自欺欺人的事吧!
掩耳盗铃读后感三年级篇十
今天,我在《小学生之友》里读了一个寓言故事,故事的名字叫《掩耳盗铃》。
故事讲的是从前有一个人看见人家大门上挂着一个铃铛,就想把它偷走。但是那个铃铛只要用手一碰,就会叮铃叮铃地响起来,被人发觉。他想:响声要用耳朵才能听见,如果把耳朵掩起来,不就听不见了吗?于是,他就掩住了自己的耳朵,伸手去偷那个铃铛。谁知手刚碰到铃铛,他就被人发觉了。
读了这个寓言故事,我觉得故事中的那个人很笨,很可笑,他认为自已的“小聪明”能骗得过别人,但结果却把自已给骗了。
笑过别人之后,我想到了自己。其实生活中,我也有过类似的情况。课余时间我学习了琵琶。因为我们上的是大课,十五六个人坐在一起跟老师学习。所以,我有时会混水摸鱼,上课开小差。心里想:这么多人一起弹,我一个人弹错了没关系的。结果在大家一起弹的时候还可以勉强混过去,但一个个过关检验时就露馅了。
通过今天这篇寓言故事的阅读,我懂得了一个道理:今后学习一定要认真,如果遇到困难,就要想办法把它解决了,千万不能不懂装懂。不懂的地方一定要认真地思考,并及时问老师、家长,直到弄懂为止,决不做自欺欺人的人。
掩耳盗铃读后感三年级篇十一
《掩耳盗铃》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天,一个人溜到了一座大庙,看见了一口又漂亮又精致的大钟。他想:这么一口大钟,一定能卖很多钱,于是他打起了“偷”的主意。他想把大钟抬走,可是他使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抬不起来。他苦思良久,终于想到了办法。就是把大钟打碎,一块一块地拿走。他扛来锤子,使劲地砸了一下。“呯!呯!呯!”可震死我的的耳朵了!这样不就是在告诉庙里的和尚我在偷钟吗?于是他赌住了自己的耳朵,果然听不到了,但是却招来了一帮和尚,抓住了他。
看了这个故事,我一边捧腹大笑一边想:我和同学们都有过《掩耳盗铃》的行为。
比如,我平时看到了一些好听的词语,但是不懂它是什么意思,瞎编了一个解释,以为不懂的人听了就可以显得我很有学问。但是明白人听了一定会哈哈大笑,因为这个解释根本“驴唇不对马嘴”啊!
又如,同学们在学校里写老师留的作业,为了必免出错,直接抄答案,来应付老师。其实,只要我们认真分析问题,就一定可以找到正确的解题思路。
通过读《掩耳盗铃》这个故事,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对待学习,我们应该认认真真、仔仔细细,不要不懂装懂。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掩耳盗铃读后感三年级篇十二
《掩耳盗铃》这则寓言故事名扬中外,今日我也读了这则寓言故事,让我大有所悟。
这则故事讲了,一个人看到邻居家门口挂着一个精致特别的铃铛,便想把这个铃铛偷回来。正当他要动手时就想到这个铃铛一碰就会发出清脆的响声,会让别人听见。于是他想起了方法,不到一会他突然拍了拍自己的脑袋说:我怎么这么笨呢,想:铃铛的声音只有耳朵才能听到,假如把耳朵掩起来不就听不见了?于是,他就把自己的耳朵掩起来,伸手去偷铃铛。谁知手一碰到铃铛就发出清脆的`声音,结果当场被人抓住了。
读了这则故事,我明白了做什么事情都不能自欺欺人,就像妈妈经常教育我的,在学习上不懂就要问,不能不懂装懂或去看后面答案,这样看上去都会做了,其实还是不会做。既骗了老师又骗了家长。最终坑害的还是自己。今后学习中假如遇到困难,都要想方法把他解决,千万不能不懂装懂,不懂得地方要仔细地思索,准时地问老师、同学、家长,直到弄懂为止会做为止。以后我会常常用这个故事来提示自己,不做故事里的笨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