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科学观察植物手抄报(优秀12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科学观察植物手抄报篇一
工具:放大镜、食物、手电筒、昆虫盒、注射器。
食物:饼干沫、米饭、柚子粒、大米、糖粒。
今天晚上,我和妈妈准备了以上全部的东西,拿到楼上准备观察蚂蚁。
首先我们把食物分别摆在不同的地方,然后静静地等待蚂蚁的到来。过了3分钟,有一只小小的蚂蚁来了,他最先到柚子上转悠了好几圈,但是它搬不动这个柚子粒,然后它又在饼干沫上面转悠了好久,就走了。又过了1分钟,有一只蚂蚁来了,他首先钻进了米饭里,转了很久,发现里面有一粒饼干沫,我发现他是用头顶着饼干搬走的,在走的时候我死死的盯着他,我发现他在用头顶着饼干沫走的时候非常平稳,没有一点要掉下来的情况,很快,它就把饼干沫快速搬走了,我还发现他在下坡的时候也很平稳,食物也没有一点要掉下来的现象。很快,又来了一只蚂蚁,他跑到了糖粒堆里,用头把一小粒糖粒搬走了,我一边看一边自言自语:“这些小蚂蚁真有趣,我一定能写好文章。”正在此时,我们要吃饭了,我只好先暂时告别一段,等我吃完了饭再来观察,是否会有更多的蚂蚁过来。
晚上,吃完了晚饭……吃完了晚饭,我急急忙忙的上了楼,先看一看是否与我之前说的相符,一看,大惊失色,蚂蚁越来越多了,有大部分都在糖粒这一边。我赶紧用放大镜一看,发现有一堆蚂蚁在不知在干什么,我感觉他们在团结合作搬走一粒大糖粒,但我并没看到它们搬东西,因为我轻轻的吹了一口气,糖粒散了,蚂蚁们吓得魂飞魄散,四处逃串。此时,我突然想捕捉一个蚂蚁来研究一下,于是我立刻冲向家里,拿来了昆虫盒放在了食物的旁边,等待蚂蚁上钩,我突然一想:空空的,没有食物怎么能把蚂蚁引过来呢?应该加一些糖。于是,我往昆虫盒里加了一些糖,等待蚂蚁上钩。
最后,我拿出注射器向蚂蚁们喷水,蚂蚁们好像不是太怕水,惊慌一下马上就回过神来了,我又把一粒柚子粒把它放到红蚂蚁的身上,可是这个狡猾的红蚂蚁立刻翻了个身子爬到了柚子粒上了,趁着这个机会,我用注射器把它挑了起来,放到了昆虫盒里,捕捉成功。
科学观察植物手抄报篇二
在我们的生活中,科学观察无处不在。无论是日出时分的晨光,还是夜晚繁星点点的宇宙,我们都在不断地观察和探索。这篇文章是我在科学观察方面的探索和心得。
首先,科学观察不仅仅是看。观察是思维的触角,是理解事物的第一步。我们需要用心去观察,用思考去解读观察到的现象。观察使我更深入地理解了物理现象,化学反应,生物生长,以及地球的运作规律。观察让我看到了事物的本质,而不仅仅是表面。
其次,科学观察需要严谨的态度。准确性、可靠性、可重复性是科学观察的基本要求。只有遵循这些原则,我们才能从观察中获得真实可靠的信息。这些信息可以用来建立理论,验证假设,甚至推动科学的发展。
再次,科学观察需要创新思维。我们不仅需要观察已知的事物,更需要探索未知的领域。这就需要我们拥有创新的思维,勇于挑战旧的理论,发现新的规律。观察的过程,也是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过程。只有带着问题去观察,我们才能找到答案。
最后,科学观察需要持久性。观察不是一次性的行为,它需要耐心的等待,持续的探索。每一次的观察都可能是新的发现,每一次的观察都可能推动科学的进步。
总的来说,科学观察是一种深入探索,细致观察,创新思考,持续探索的过程。它需要我们付出耐心和努力,也需要我们保持对未知的好奇和热爱。我相信,只有我们保持对科学的热爱,保持对未知的好奇,我们才能不断地在科学观察的道路上前进。
每一次的观察,都是对未知世界的深入理解,都是对科学精神的深深体验。我深感科学观察的魅力,也深感科学探索的挑战。但我愿意接受这些挑战,因为我知道,每一次的观察,每一次的尝试,都在推动着人类对未知世界的认识。
科学观察不仅仅是科学家的事情,它也是我们每一个普通人可以参与的事情。只要我们愿意观察,愿意思考,愿意探索,我们都可以成为科学的参与者,我们都可以成为推动科学进步的力量。
科学观察是一种生活态度,也是一种生活艺术。它需要我们用心去感受,用智慧去解读。我相信,只要我们保持对科学的热爱,保持对未知的好奇,我们就能在科学观察的道路上走得更远,看得更清。
未来的科学观察之路还很长,但我知道,只要我愿意,只要我努力,我就能在科学观察的道路上找到自己的位置,找到自己的价值。我愿意用自己的观察,用自己的思考,去探索这个世界,去发现新的规律,去推动科学的进步。这就是我对科学观察的理解,这就是我对未来的期待。
科学观察植物手抄报篇三
我是一个爱观察的学生。观察能使我们从无知变到有知,往往会得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收获。我也有亲身体会。
记得在前年暑假,爸爸买来了50多条色彩斑斓的热带鱼,它们可美啦!我天天喂养它们。可是秋天一来,我发现热带鱼的食量越来越少,吃的速度逐渐慢了,还喜欢在水底缓缓地游。但是,一插入电热板,空气一回升,它们就活跃起来,吃的速度也相对快了几分。我感到十分纳闷,于是决定对“热带鱼与天气的关系”进行细致地观察。我用了一年的时间来观察研究鱼儿的行动、吃食,活动的区域与天所的变化两者之间的微妙关系。我坚持每天早上6:30分,晚上3:30分给鱼准时喂食,每隔三天换一次水。为了更好地掌握热带鱼的习性,做好观察工作,我还借阅了《养鱼指南》,而且向隔壁的养鱼专家——林阿姨请教。在我的努力下,热带鱼都养得很好,为我的观察工作创造了有利条件。
经过我一年以来的观察、记录、整理和分析,发现了热带鱼与天气变化的四种关系:
(一)热带鱼怕冷,喜热,它们游动的快慢与气温高低有关。当我们发现鱼儿上浮,慢游,便可得知气温下降,反之,气温上升。
(二)从热带鱼吃的食量与速度中,能间接地判断季节的变化。鱼儿快游,吃食多,便可知是春、夏季节;吃食少又慢游,便是秋、冬季节。
(三)从热带鱼在水域的游动分布中可判断出雨天和晴天。鱼儿分布均匀——晴天,鱼儿直往水面游——雨天。
(四)热带鱼的沉浮与天的光线有关。光线若是亮的,热带鱼上浮;光线若是暗的,热带鱼儿下沉。
虽然仅是点点发现,算不了什么重大的科学奥秘,却对我来说是一个惊喜,让我尝到了科学能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便利的甜头,并增加了我爱科学的情趣。当然,在研究过程中,我也遇到了一些困难。比如说:天气暗时,我为了证实一下鱼儿的沉浮是否真的与天的光线有关,便打开水缸内的灯,可是总有一些鱼儿懒洋洋地躺在缸底,不肯上来。我屡试屡败,甚至想放弃。这时,爸爸和妈妈伸出了援助之手,帮我验证,拍照……又让我振作了精神,恢复了自信,最终获得实践成果。
同时,也深深领会了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的一句话:人人是创造之人,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不错,只要我们每时每刻都能对自己身边的事物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勇于探究。我坚信,有那么一天,我们会登上科学的巅峰。
科学观察植物手抄报篇四
今天,我准备种洋葱头,于是我精挑细选,选了一个白白胖胖的“小宝宝”把他放置于水中。
过了几天,我竞忘记了洋葱头,跑向阳台看个究竟,洋葱头横了个身,长出了嫩绿的细芽,奇怪的是,尽管洋葱头横放着。但芽却“拧着脖子”向上长的。
我感到十分惊诧,心里萌发了一个念头:难到洋葱头会自我翻身?难到它不会向下长吗?带着这种种问题,我达开百度,输入“洋葱头的生长”等关键词。答案很快出来了。
原来呀,不只是原来呀,不只是洋葱头,任何一种存活的植物,横放一定时间之后,就可以看到茎芽向上弯曲,而根须向下弯曲生长的现象,这就是植物“向重力性”的表现。向重力性是植物在地球重力影响下,保持一定方向生长的反应:根须顺着重力方向向下生长,这是正向重力性;茎芽背离重力方向向上升长,这是负向重力性。
通过查阅资料,我还了解到,植物除了向重力性,还有一种“向光性”的特性。如果把植物的根芽包裹起来,在除了向上的其它方向上留出一定的孔隙,让一部分光线可以由此进入。你会发现,一段时间过后,植物的茎芽会顺着你设计的通道,寻着光线进入的方向“蜿蜒”生长。所以,利用植物的向光性,我们可以改变植物的生长方向,但这只是暂时的,因为茎芽一旦伸出洞外,它又会“旧态复萌”,转身向上生长,任何一种存活的植物,横放一定时间之后,就可以看到茎芽向上弯曲,而根须向下弯曲生长的现象,这就是植物“向重力性”的表现。向重力性是植物在地球重力影响下,保持一定方向生长的反应:根须顺着重力方向向下生长,这是正向重力性;茎芽背离重力方向向上生长,这是负向重力性。
通过查阅资料,我还了解到,植物除了向重力性,还有一种“向光性”的特性。如果把植物的根芽包裹起来,在除了向上的其它方向上留出一定的孔隙,让一部分光线可以由此进入。你会发现,一段时间过后,植物的茎芽会顺着你设计的通道,寻着光线进入的方向“蜿蜒”生长。所以,利用植物的向光性,我们可以改变植物的生长方向,但这只是暂时的,因为茎芽一旦伸出洞外,它又会“旧态复萌”,转身向上生长。
呀!原来大自然是多么神奇科学会带着我们去探索发现,体验大自然,亲近大自然,了解这颗蔚蓝色的生命球!
文档为doc格式。
科学观察植物手抄报篇五
今天,科学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项科学作业——做一个动物或植物的生态瓶。
放学回家后,看着家里阳台上一个个长满花草的花盆,就想:我最喜欢种花种草、观察植物的变化,那就做一个植物的生态盆吧!我挑了个没种东西的小花盆。首先,把适当的水倒入花盆中松松土,让它变得柔软些;然后,用铲子铲一点点土出来,把种子撒在泥土里,把铲出来的土覆盖上去,最后,再淋一点水就大功告成了!我种的是小白菜心和红豆,我非常的着急,期待我的宝贝们快点发芽、长大。
过了一个晚上,我发现小菜心种子发了一点点芽,我欣喜若狂,又蹦又跳的,小芽儿斑点似的,非常可爱。
两天后,红豆种子也发芽了,尖尖的小芽白白的,活像一个个小蝌蚪,有趣极了!
每天我都精心的护理它们,按时的给它们浇水。在这个时间里,我发现红豆芽窜得高高的,而小白菜心仍在缓慢的生长。小芽儿们长到了一定程度时,我就把它们放在有光照的地方了。
每个植物都有自己的生长过程,等待着我们去探索、去发现。这次的生态瓶作业我得到了老师的好评,我也收获了不少的知识与快乐。
科学观察植物手抄报篇六
星期二那天,科学老师王老师说:“明天带蜗牛。”于是,我到朋友家的花园里抓了一些野生的蜗牛。
那些蜗牛壳扁扁的,圆圆的,整体看上去灰蒙蒙的,像一团灰尘。抓好了蜗牛,我和妈妈就回家了。回家的路上,刚好要经过花鸟市场,于是,我们仔细观察了一下,居然发现了一只大“螺蛳”!我问了店主,店主说:“这是蜗牛,是人工饲养的。”这只人工饲养的蜗牛的壳是螺旋形的,还有点尖,整体看上去很白很大。回到家里,我把两种蜗牛放到一起比较。我发现,那些野生的蜗牛颜色杂乱,而那只人工饲养昷牛颜色是雪白的。两种同样是蜗牛,为什么差异就这么大呢?原来,那些野生蜗牛什么都吃,所以颜色杂乱。而那只人工饲养的蜗牛,只吃干净的菜叶,不吃别的东西,所以它的颜色那么白。
我对着这两种蜗牛,越看越有兴趣,我还想要继续观察它们!
科学观察植物手抄报篇七
蜗牛是一种软体甲壳类小生物。它爬行的很慢,背着一个大大的“房子”,呈螺旋状,有左旋的,也有右旋的,左旋的非常少见。
我把十几只蜗牛装在塑料碗里,拿出最大的一只放到另一个碗里,找来放大镜,开始观察。
听说把蜗牛放进水里,就可以使它探出头来。恰巧,这只蜗牛被我吓得把头缩进去了,我打了一些水,往里面倒。不一会儿,蜗牛就乖乖地探出头来,并伸出两个长长的触角。我仔细地用放大镜观察它。发现,蜗牛的下腹部有很多点点,这是什么呢?有什么作用呢?我又继续观察,发现蜗牛的壳上还有一个小洞,这又是起什么作用的呢?于是,我带着这两个疑问来到妈妈面前询问。妈妈回答说:“蜗牛腹部下面的小点是它的腹足,蜗牛就是依靠这些腹足爬行的,壳上的洞是蜗牛的气孔呀!”“噢!”我恍然大悟。
爷爷告诉我,蜗牛通常是晚上出来活动。因为它害怕白天直射的阳光,喜欢栖息在阴暗潮湿的环境里,所以一般太阳下山后才出来。它慢慢地爬到青菜叶子上,伸出触角轻轻地尝一尝味道,再慢慢地开始美餐。
通过这次的观察,我了解了很多关于蜗牛的小知识,让我知道知识是无止境的。
科学观察植物手抄报篇八
洋葱的外表皮呈玫瑰红,湿湿的、滑滑的,像刚出生婴儿的脸蛋;头上有一簇“表皮”,如同小姑娘头顶的朝天辫;下面有四五十条白色的根须,似我爷爷的白胡子;整个身体近似球形,圆圆的,可爱极了!如果你用刀水平切开,你就能看到洋葱内部的神奇,从外到里,一圈一圈,都是同心圆,“画”圆功夫不差于圆规;要是你是从上往下纵向切开,美丽的圆环消失了,顿时成了一朵粉红色的荷花,花瓣一片包着一片,含苞欲放!
可爱的洋葱,神奇吧!要是你觉得这样就算得上神奇,你就错了!还有能让你口瞪目呆,更为神奇的呢!
我想我喜欢上了可爱神奇的洋葱,喜欢上了充满神奇的科学!
科学观察植物手抄报篇九
今天,我们又来到了充满喜悦的草坪里。这次,我们可不是为了疯玩疯闹的,而是为了观察幼小的蚂蚁的。他们有着乌黑的身体,头上长着一对触角,还有六只脚。我看见一只大蚂蚁后面跟了一群小蚂蚁,就想:说不定大蚂蚁是小蚂蚁的爸爸,带领着孩子们去接受风雨的考验;或者大蚂蚁是小蚂蚁的顶头上司,领着战士们去打仗,去保家卫国。大自然真是太伟大了,存在着如此神奇的杰作!这么幼小的动物,连一厘米都不到,居然会有这么大的力量。
我想:每个人都有他的优点,就像蚂蚁一样,永远是团结的集体,永远共同承担着一切,蚂蚁有的我们未必有!所以我们要自信的扬长避短,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
文档为doc格式。
科学观察植物手抄报篇十
今天,天气闷热,我在阳台上摆弄着爸爸的“心肝宝贝”——兰花。突然,看见一只小蜗牛爬上一片叶子。蜗牛到底是益虫还是害虫呢?这个问题顿时出现在我脑海中。于是,我决定自己去做实验弄清楚这个问题。
我先抓来几只蜗牛放在一个盒子里,饿上一天,然后把白菜、馒头、猪肉等食物放在抓来的蜗牛那。它们大概都饿坏了,马上爬向有食物的地方。只见蜗牛都选择了白菜,对其他的食物闻都不闻。一顿饭的时间,那些蜗牛就把白菜吃的精光了。由此,我断定:蜗牛对于农民伯伯来说是害虫!
在实验的时候,我还观察到蜗牛爬行的时候会留下一条亮晶晶的线。我觉得很奇怪,于是我去查找了一些资料,资料上说:蜗牛足里面哟个叫“足腺”的小东西,那粘粘的像胶水一样的东西就是足腺分泌出来的。爬行时,这种粘液不断流出来,是为了减少摩擦,有利于蜗牛的爬行。原来是这样啊,以后大家顺着一条亮晶晶的线就可以找到蜗牛啦!
通过这一连串的观察和查阅资料,我真是受益匪浅!不但发现了蜗牛的秘密,还发现了一个道理:我们要善于发现问题,并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寻找问题的答案。
科学观察植物手抄报篇十一
科学老师送了我几条蚕,我高兴极了!马上去买了一些桑叶给蚕宝宝,看它们吃得津津有味,让人觉得可爱!
5月2日星期五晴。
我打开盖子看蚕时,发现蚕宝宝一动不动,并开始全身变黄,我还以为蚕宝宝快要死了。正当我伤心的时候,这个小家伙竟然“分身”了,它们开始狼吞虎咽地吃起桑叶来,好像在说:“饿死了,饿死了。”原来蚕蜕皮需要一段时间,我这才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哦!原来是这样的,我还以为它要死了。蚕宝宝一会儿窜到桑叶底下,一会儿爬到同伴的身上,真活跃!
5月25日星期一晴。
今天,我又去看蚕,发现好几只蚕不见了,只剩下几白白的纺锤形的球。这个就是蚕的茧,蚕就在这里慢慢变成蛹,蛹是土黄的,想面包,蚕会在这里足足睡十多天。
6月3日星期二多云。
今天,蚕宝宝把头探出来东张西望,变成了飞蛾,它们交了配,产下了400多粒卵,卵扁扁的,黑黑的,一粒一粒像芝麻一样。没过多久又一个个新生命探出头来,它们被称为“蚁蚕”,像蚂蚁一样,真可爱!
养蚕真有趣!我想再养蚕。
文档为doc格式。
科学观察植物手抄报篇十二
教学目标:
1.会用各种感官、借助简单的观察工具进行纸外部主要特征的观察。在独立观察的基础上可以科学地描述一张白纸有哪些特点。
2.经历并理解观察比较、科学观测等过程,会把这种观察事物的思想和方法,迁移到其他的观察活动中去。
3.对于新的发现能提出新的问题和有继续研究的兴趣。
教学准备:
白纸、放大镜4人1份书写纸、卡纸、报纸、挂历纸4人1份,准备两本书有一定厚度。
小组合作人员:每组4人。组长1名,负责领导组员进行科学实验和探究过程。副组长1名,负责本小组纪律。
教学过程:
一、整个教学过程叙述。
1.引入。
同学们,老师手里有一张普通的白纸,你能不能告诉我这张白纸它有什么特点?
比如说:这张白纸除了是白颜色以外,还有什么特点?
小组交流讨论后,小组长汇报。
教师评价。
建议:这个教学环节教师过于强调自己在学生探究中的作用,教师可以大胆地放手,出示一张白纸让学生说出它的一更多些特征,因为在教材的一开始就有一位学生说自己一口气能说出白纸的10种特征。教师在这里只是一个学生探究活动的旁观者。描述白纸的特点是一个学生全部的描述。教师在这里要提高要求。分清学生的汇报是观察得到的还是以有的经验。在这个过程中间提高学生的描述能力、观察能力。
2.比较不同的白纸。
书写纸挂历提供不同纸张的图片。
卡纸报纸。
小组讨论用什么方法比较,这两张纸有什么不同?
如果是比较两张纸的薄厚用什么方法?
如果是两本书,我们用什么方法比较它的薄与厚呢?建议:这个环节教案设计的非常开放,但是比较纸的不同最好是两两比较,教案上要注明两种纸类的比较,三年级学生的比较思维水平还是处在萌芽阶段。
3.组织观察纸,引导学生如何观察纸的.结构纤维,利用哪些工具,用什么方法。
观察到了什么?
小组讨论。
教师评价。
为下节课造纸做铺垫。
建议:教学设计过于简单,教学设计关键是讲清楚学生怎样学,教师怎样教。此环节的设计是在上个关节设计的基础上的,比较两张纸与观察纤维是两个有结构的探究活动,前面学生对纸的比较中会发现纸上有很多毛,所以在教学设计上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引出探究的内容。
二、学生学习活动过程的追踪记录。
学生搜集、整理《纸的纤维》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