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三国演义读后感(模板10篇)
很多人在看完电影或者活动之后都喜欢写一些读后感,这样能够让我们对这些电影和活动有着更加深刻的内容感悟。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知道读后感怎么写才比较好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读后感的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三国演义读后感篇一
那袁绍呢?我认为他色厉胆薄。爱才却不懂得敬才惜才,好谋划却无决断,贪生怕死,目光短浅,看见蝇头小利就拼命追逐,也不算英雄!
那关羽又何妨?他作为“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义的化身,一次战败被曹操所俘,为了兄弟情,他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终于又回到了刘备的身边。他,忠于信,忠于义,真可谓是“玉可碎不可损其白,足可破不可毁其节”!做人就得像这样,说到做到。因为只有有信用的人才值得人敬重。信用是评价一个人关键的所在。要是没有了信用,那么人生也就没有了意义……言归正传,说实话,关羽也并不是一个十全十美的英雄。最终他的逝世,也是因为骄傲轻敌,刚愎自用而败走麦城,被孙权所杀!
那么,谁,才是英雄呢?诸葛亮?张飞?孙权?司马懿……。
其实,“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他心目中的英雄。他们为了信义,为了远大的理想而英勇奋斗。无论是卑微的小人物,还是惊天动地的大人物,他们都是自己的英雄、自己的楷模。因为他们都为这个世界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因而,正是在阅读了《三国演义》后,我从中汲取了许多为人处事之道。我才发现,《三国演义》被评为中国四大名着之一,还真是名不虚传呐!
原绍本是我心目中的英雄,可是我有一个问题:原绍为什么要在阻止何进入宫的时候那么肯定,不是那么优柔寡断。可是在官渡却那么优柔寡断,许攸、许多人都被原绍杀了,所以才会大败。
所以我才选了姜维,他智勇双全,几次大败魏军,如果不是邓、钟两人阻挡,姜维可能会灭了魏国。
我最讨厌关羽,要不是他在华容道没杀曹操,天下不会被司马懿统治,而且他太骄傲,俗话说:“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如果关羽不骄傲,就不会被杀,就不会引起70万大军。所以我不喜欢关羽。
姜维智勇双全,令敌将闻风丧胆,他的英雄事迹千百年来让人们津津乐道,他是我心中的真英雄!
三国演义读后感篇二
最近,我校开展了读书活动,我们读的是四大名著。其中,一本吴承恩的《三国演义》吸引了我,于是我开始细细的读,慢慢的品。里面的情节、人物深深吸引着,打动着我,令我爱不释手。
这部书内容主要讲的是蜀、魏、吴三国纷争的故事。它叙述了从汉灵帝中平元年黄巾起义到西晋太康元年三国统一为止。描写了近百年的重大历史事件及历史人物的活动,展示了三国兴亡的历史画卷。在书中,我知道了有像诸葛亮一样足智多谋的人,也有像董卓一样恶贯满盈的人,更有像周瑜一样小心眼的人。在《三国演义》的人物中我最欣赏的要数诸葛亮了,他通天文、知地理,不管别人有什么计谋都瞒不了他。他能利用自然环境及气候变化来完成用兵之计。
我觉得最精彩的故事是《草船借箭》。由于诸葛亮聪明博学,用兵如神,这便使周瑜非常的'嫉妒,心怀诡计,他把诸葛亮看作是东吴一患,要找借口害他,于是对诸葛亮说在水上打仗最好的兵器是箭,这当时没有造箭的条件下却要他在三天之内造出十万支弓箭,如果完不成就要严惩。但诸葛亮却胸有成竹凭他的智慧和学识,在三天内向曹操“借”了十万余支箭,出色的完成了任务。
关羽也是英雄,他因为愤愤不平,而杀了家乡的解良恶霸,所以也来投军;张飞虽然说是个急性子,但是他从不向无能的人投靠,对自己的结义大哥二哥听命是从,也为百姓着想。所以,他们三人就像现代中人们的公仆,为人民服务。
读完《三国演义》之后,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勤奋和努力成为一个能像诸葛亮一样博学多才、聪明能干将来对社会有用的人。
三国演义读后感篇三
东汉末年分三国,三国相争,勇者胜。《三国演义》很好的诠释了这个道理。
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虽然最后他未能成功的兴复汉业。但他,仍然给我很好的上了一堂课。
这堂课,他告诉了我,敢于冒险才有机会。
他一定想过,可他还是选择了去冒险。因为他明白,不冒险,自己连机会都没有了。
法国的居友曾经说过:“卓越的人,便是在思想上或在行为上最能追求,最能冒险的人。”现在想想,也确实。有些人一生碌碌无闻,就是因为他们没有勇气接受人生的挑战。他们畏惧困难和失败。但这又算得了什么?我们只要不断的去尝试,去拼搏,去奋斗,将来一定能拥抱令人羡慕的成功。
有一颗种子,它这样想:如果我往上长,一定会碰到坚硬的石头;如果我往下扎根,可能会伤着自己脆弱的神经;如果我长出幼芽,一定会被蜗牛吃掉;如果我开花结果,一定会被小孩连根拔起,还是躺在这里舒服、安全。终于有一天,一只觅食的公鸡将它啄进了肚子里。看来,越是不敢冒险,想安于现状,越不能安于现状。因为在你身边,有各种偶然的因素充满风险。相反,如果种子这样想:要努力地往上长,要走过春夏秋冬,要看到更多的风景……那结果会怎么?我想,会是收获成功的种子。
我要努力,努力地向诸葛亮学习。敢于冒险,拥抱成功。
三国演义读后感篇四
三国演义内容丰富,成语众多,虽然看起来比较麻烦,但是能让我们真正领会作者的艺术才华,这本书主要内容讲张角,张梁,张宝黄巾起义,刘备,关羽,张飞桃园三结义之后,三兄弟开始打天下,以及当中发生的事。我读了这本书真是受益匪浅,看,诸葛亮的出现,使三国变得更有意义,真是进入白热化阶段。火烧新野,草船借箭,智取汉中,七擒孟获,智取三城等都是诸葛亮的杰作,就连他死了的时候也机关算尽。
我总想着,若无诸葛亮,刘备根本就不可能建立起蜀国,诸葛亮的才华,可谓是深不可测。他考虑周到,而且不讲私情,他最喜欢用火攻,想当初诸葛亮的隆中对,巧借东风,写出师表,六出祁山,七擒孟获,智退司马懿,无不体现了诸葛亮的机智才华。正是因为如此,我深深地敬佩这一位先生。
三国演义里还可以看到,各政治集团为了自己的切身利益,今天势不两立,明天却又杯酒言欢,而且这种斗争渗透到生活的许多方面,连家庭朋友等都毫无例外地被卷入了斗争的漩涡,甚至成为斗争的工具,他们为了满足自己权利,财产的欲望,为了使自己在激烈的斗争夺战中不被消灭,总是玩弄各种手段,演出了一幕幕勾心斗角。
三国演义除了给人以阅读的愉悦与历史的启迪以外,它更是给有志王天下者听的英雄史,正因为如此,三国演义在雄浑悲壮的格调中弥漫与渗透着的是一种深沉的历史感悟和富有力度的反思。
三国演义读后感篇五
《三国演义》讲的是从东汉末年到魏晋期间的故事。书里的人物众多,比如:刘备,张飞,赵云,关羽,吕布,王允,曹操,诸葛亮,周瑜,阿斗,孙权,黄盖,等等。他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个性,曹操的诡诈,刘备的谦逊,孔明的谨慎,周瑜的心胸狭窄……每一个人物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最喜欢的有三个故事;关羽刮骨疗毒,过五关斩六将和诸葛亮草船借箭。刮骨疗毒让我见识了关羽的坚强,过五关斩六将让我懂得了忠义和英勇,而草船借箭让我明白了智谋的重要。
读了三国,让我有这样一个感想;如果一个人,他象刘备一样谦逊,象诸葛亮一样好谋,象周公谨一样英武,象关云长一样忠勇,那这个人就太完美了。
读了三国演义后,我知道三国演义里有很多英雄侠士,做了很多事。有的事让我悲伤,有的事让我欢喜……所以,我把各个英雄的外貌、性格做了以下分析。
我觉得刘备长得很丑。双耳过肩,双手过膝。而且他还很自私自利,我们老师还常说刘备是长跑加短跑健将呢。
我觉得张飞五大三粗、大手大脚的。长得满脸横肉,说话粗声粗气,对手下很暴躁。胡子长得满脸都是,满脸都是,像一个长毛怪。
我觉得诸葛亮是一个头脑聪明,四肢部发达的人,诸葛亮还是一个有良心的人,比如在渡泸水的时候孟获要杀人头祭河神,河水才会退下来,诸葛亮不要杀人,于是就把揉的面里包肉,在外刻上人头的样子。
我觉得生活在战争时期的人命很苦,我太同情他们了,当然打仗的人更苦。
三国演义读后感篇六
“鼎足三国已成梦,一统乾坤归晋朝。”这是后人对三国时期灭亡的评价。打开《三国演义》这本书,你就会感到古代的英雄豪气,与各国争王之间的战争。
东汉末年,以“天公将军”张角,“地公将军”张宝,“人公将军”张梁为首的黄巾军起义。但兵源奇缺,于是朝廷便招兵买马。榜下的人平生不爱读书,喜犬马,爱音乐,美衣服。生得身长七尺五寸,两耳垂肩,双手过膝,目能自顾其耳,面如冠玉,唇若涂朱。此人便是刘玄德。刘备便在招兵榜前叹息。随后,一人厉声说:“大丈夫不与国家出力,何苦长叹?”刘备见人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颌虎须,声若巨雷,势若奔马,此人乃张飞。二人喝酒时见一人身长九尺三寸,髯长一尺八寸,面如重枣,唇若抹朱,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此人便是关云长。三人便结为兄弟,三人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于是,三人几经周折,创立了蜀国。
《三国演义》中,有许多家喻户晓的故事,如:定三分亮出茅庐,诸葛亮三气周瑜,诸葛亮七擒孟获,孔明智退司马懿等等一些故事。读完后,我想先说关羽。这是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人物之一。他降汉不降曹、秉烛达旦、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古城斩蔡阳,后来又在华容道义释曹操。他忠于故主,因战败降敌,但一得知故主消息,便不知千里万里往投。我认为虽降了敌,但最后还是回来了,不但仍算忠,而且还要算一种难得可贵的忠。《三国演义》表现关羽的方法也极简单:“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青龙偃月刀”,后来加上“赤兔马”,刮骨疗毒不怕疼,斩颜良,诛文丑,几乎变得天下无敌。
再说曹操。曹操在《三国演义》中被称为雄。他说刘备与他是并世英雄,说得刘备都不敢听,但是他没有杀刘备,虽刘备正是他的瓮中之鳖。这使我感到了曹操的大度,也是周瑜做梦也梦不到的。周瑜眼中只有诸葛亮,与其誓不两立,只要把诸葛亮杀了,东吴的天下就太平了。后来又发现刘备也不是一般人物,便想杀刘备,至少把他留在东吴,东吴的天下也太平了。目光短浅,气量狭小,非英雄也。这也与曹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三国猛将张飞,长坡桥单骑救主,智夺瓦口,义释严颜,可谓功不可没,只可惜关羽一死,便失去理智,不务正业,无故鞭打士兵,导致自己被手下两名小将刺杀,还陪上了黄忠、刘备和蜀国七十五万大军的性命,使蜀国状况一落千丈。相反,魏国名将司马懿对诸葛亮的辱骂置之不理,态度乐观,使一代奇才诸葛亮无计可使,以病死五丈原为告终。可见当遇见悲伤、痛苦、气愤的事情时,应该理智地控制情绪,用乐观的态度去战胜它,如果意气用事,后果将不堪设想。封建统治时期需要忠臣,需要一个能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臣,这就是诸葛亮。诸葛亮熟知天文地理,能文能武,足智多谋,而且一生谨慎,鞠躬尽瘁。他借东风,草船借箭,三气周瑜,智料华容道,巧摆八阵图,骂死王朗,空城计,七星灯,以木偶退司马懿,锦囊杀魏延,这些是常人所想不到的。我本以为这种人应该相貌非凡,可书中描绘的却十分简单: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他的所做所为给后人很深的印象。
《三国演义》的这些人物和国家我们不难看出人的性格的重要性。性格关系着成功。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要忠义,也应该要有诚信吧。如果一个人把现实生活中最为宝贵的诚信也丢掉了,那这个人还有什么呢?金钱、地位、官职?这些都是次要的。诚信是一个人的永久身份证,如果没有了诚信,大家都不信任你,而且又在你背后指指点点,你一定会觉得非常难过,这些又岂是金钱、地位、官职能弥补的。所以,最重要的是我们要打开诚信的大门,要用我们永久的身份证去面对人生啊!
三国演义读后感篇七
以前我读过拼音版的《三国演义》,虽然也挺有趣,但过于简短了。这个寒假妈妈又给我买了一本带批注的有三厘米厚的《三国演义》。
我之所以喜欢这本书,是因为作者在书中将一个个人物塑造的栩栩如生,刻画的淋漓尽致,每一个人物都有独特的性格,让我很难忘,如曹操的奸诈,周瑜的小气,张飞的勇猛,刘禅的无能等等。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人物无疑是曹操了。曹操生性多疑、阴险奸诈。当许攸问曹操粮草有还剩多少时,曹操以为许攸是袁绍派来的奸细,撒谎三骗许攸,结果都被许攸一一揭穿,许攸叹曰:“曹阿瞒不愧乃奸雄也!”不光如此,曹操还生性残忍,为报父仇,屠杀百姓数万,血洗汜水,残骸如山,尽管后人的评价都是褒少贬多,不过曹操确实一个货真价实的诗人,“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这样的诗句不是一般人能达到的文学意境。读后感·曹操的用武方面也很强大,武有许诸、张合、张辽、典韦,文有荀彧、郭嘉,无论是官渡之战,还是仓亭破本初,无一不体显出曹军的将才多,军事强,文官多,计谋好。
三国演义中的战争也让人陶醉于其中:周瑜与黄盖密谋“苦肉计”,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凤雏”庞统献上“连环之计”。还有著名战役——赤壁之战,赤壁一地,楼船尽毁,烈火冲天,曹军死伤无数。真是惊心动魄的战役啊!
周瑜十分聪明,是东吴的军师。可周瑜却有一个致命的缺点,那就是十分小气,容不得任何人比自己强。结果被诸葛亮活活气死了,临死前还在说:“既生瑜,何生亮……”要说谁的计谋多,最聪明,那无疑是诸葛亮了。他能文能武,足智多谋,知天文,晓地理。书中对他的介绍:孔明借东风、巧摆八卦图、空城计、七擒孟获、木牛流马、草船借箭等等,让人看得出诸葛亮是一个足智多谋,神机妙算的人物。
合上书,我仿佛还沉浸在一个迷人的故事中,故事中的人物各不相同,他们都是英雄。忠肝义胆,一身是胆,非常勇敢,我也要做一个有勇气的人。
三国演义读后感篇八
我虽然是个女孩子,但有几分男孩气,喜欢穿休闲牛仔装,喜欢看关于打仗的书,喜欢和男孩儿打打闹闹。我喜欢读《孙子兵法》、《三国演义》等男子气的书。要说我最喜欢什么书?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三国演义》。
我之所以喜欢这本书,不止是因为被它精彩的故事所吸引,还有它时时告诉我的一个个道理。
有一次,我考了90分就得意起来,写作业时也心不在焉,突然我想起了关羽,他不就是因为骄傲而败走麦城吗?我可不能犯他同样的错误,被胜利冲昏了头、被骄傲拌住了脚。想到这儿,我急忙把试卷中的错题改正过来,并认认真真地完成了当天的作业。
还有一次,我去爬山,爬到半山腰,感觉太累了,一点也不想爬了。我就坐下来休息,正准备起身下山时,突然又想起了赵子龙,大战长坂坡时,那么多人,他不是都从万军丛中杀出一条血路冲了出去吗。我们面对这么一点困难,难道就选择放弃了吗?不行!我想到这里,又向上奋勇攀登,终于爬上了山顶。
令我深感遗憾的是,虽然诸葛亮智勇双全,比如诸葛亮弹琴退仲达,凭一首古筝曲就吓退了司马懿几十万大军,他让蜀国蒸蒸日上,但蜀国的成就最终还是毁在了软弱、贪玩的刘阿斗手上。刘备如果在天有灵的话,一定会被他这个不争气的儿子气得活来又死去的。这样的教训多么深刻啊!
《三国演义》真的是一部优秀的长篇小说,我希望小朋友们都来看看,从中汲取知识和智慧、勇气和精神。我相信它会成为大家心目中最好最受欢迎的一本书,带给大家知识和道理最多的一本书。
三国演义读后感篇九
我喜欢的作品它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它是历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它就是罗贯中写的《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明珠,是写了汉末到晋代初年的一段历史。当时宦官专权,朝廷腐败,加上连年灾荒,民不聊生,终于爆发了一场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分成了吴、魏、蜀三方纷争的动人故事。这里有决胜千里的诸葛亮;身经百战的赵子龙;嫉恶如仇的张飞和忠义为先的关云长;还有三方主公刘备、曹操、孙权。
其中我最喜欢曹操,可大家一定会问:“曹操不是奸雄吗,你为什么要喜欢曹操?”其实曹操是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曹操关心百姓,在统治区农业生产迅速恢复是曹操在经济方面的一大成功。曹操虽然杀过无辜人民,但他在政治、军事、经济各方面比被他消灭的那些军阀要胜过一筹。比如他推行屯田,兴修水利,实行盐铁官买制度,对经济的恢复和经济的整顿起了积极作用。另外他唯才是举,开创了好的政治格局,统一了北方,为中华最终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我喜欢这本书不仅是因为它给我带来了无尽的遐想和厚重的史实,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它表述了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在困难历史时刻所展现的聪明才智,以及不朽的创造精神。我想我们中华民族在当代和未来一定能实现祖国的统一及强盛,蔚然矗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三国演义读后感篇十
今年寒假里我认真的看了中国的四大名著,其中《三国演义》这本书是我最喜爱的。书中塑造了各种英雄人物如刘备、关羽、张飞、诸葛亮、曹操、孙权等。刘备爱帮助百姓,重视兄弟情意,有领导的才能。张飞特别爱生气,特别暴力,爱伤害士兵。诸葛亮特别聪明,是三国中的最聪明的人物。曹操特别的坏,诡计多端。最让我喜欢的就是关羽,他武艺高强,智勇双全,忠孝仁义。
关羽是武圣,是个血性男儿,他在人们的心目中占据着无比崇高的地位。这是为什么呢?
在《三国演义》中,关羽之所以能超越众将、妇孺皆知、独具深远影响的,莫过于“义”了。作者描写了他义重如山、舍生取义的可贵品质,把他塑成“义”的化身。在“屯土山约三事”这一节中,作者更突出地表现了关羽在生死危难中义无反顾、视死如归的品德。当时,徐州失陷,兄弟离散,关羽被围困于土山,迫于无奈,他向曹操提出“三约”并要曹操答应之后才肯就降。“三约”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但知刘皇叔去向,不管千里万里,便当辞去”,还有一约是“降汉不降曹”,表现了他忠中有义,义中有忠。关羽“身在曹营心在汉,”曹操为了收服他,费尽心机,赠送金银美女、封侯赐爵,都丝毫无法令他动心。当关羽得知刘备的消息后,更毅然封金挂印,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直寻刘备而去,表现得何等光明磊落!这正是关羽,在他身上绝无丝毫的奴颜与媚骨,财色不足以动其心,爵禄不足以移其志,不管在任何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都不改变他的初衷,至死忠于蜀汉义于刘备。
关羽的勇猛也可谓是无人不晓。在过五关斩六将中,关羽遭暗算,左臂中箭,但他却用口拔出箭头,虽流血不住,但仍飞马劲追韩福,冲散众军,将韩福斩于马下。像这样的事例关羽还有许多,在每一个事例中都证明了关羽是世间少有的勇将。他可以在万人包围中杀出一条血路来。关羽的勇猛在《三国演义》中应该是无人能敌的。
可是人无完人,关羽也有他的弱点,有点骄傲自大。
如果说诸葛亮最大的错误在于用人不当,那关羽最大的错误一定是自大!败走麦城就是他的自大所造成的,他不听旁人的劝告,一再坚持自己乃是天下第一武将,认为自己有万夫不当之勇,与敌人硬拼。不但使自己人头落地,而且还使蜀汉丢掉了一个重要的城池!
读完《三国演义》,我感受到了三国时期的战乱年代,战火纷飞,英雄倍出。兄弟间的生死情谊,诸葛亮的睿智,使我热血沸腾。多想像关羽一样骑着赤兔马,拿着偃月弯刀奋勇杀敌,为保祖国江山抛头颅撒热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