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农场读后感(优秀17篇)
读后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连续剧或参观展览等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如何才能写出一篇让人动容的读后感文章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读后感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动物农场读后感篇一
在孙老师的推荐下,这几天读完了奥威尔的《动物农场》这本书。书中用童话故事的方法讲述了一场动物起义的背景、兴起直至衰落,间接讽刺了当时的政治社会,引人深思。不得不说,以童话的口吻记叙是整本书的一个很大的亮点,它更容易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更容易让读者深入到作者的童话世界中去,这无疑是个很大的成功。就连奥威尔后来在总结自己的写作时也说“过去的全部十年中,我最想做的,就是把政治性写作变成一种艺术”,很明显他做到了。
书的开篇先是以一头公猪――也就是老少校――开头,他意识到自己将不久于人世,于是把动物们家都聚起来给他们灌输了一种革命的思想,为之后动物们推翻了压迫动物的“人类”农场“庄园农场”,然后建立了“动物农场”做了铺垫。其实革命的一开始还是很有成就的,几只聪明的猪一直坚持着他们的指导思想“动物主义”,不仅带领动物们推翻了农场主琼斯先生的压迫统治,而且还成功地建立了一个自由自制,充分自由的动物帝国,并抵御了琼斯等人的反攻。但是中国有句话叫“打江山容易坐江山难”,表面上动物们欣欣向荣的生活暗地里却暗流涌动,一场浩劫正向这个农场袭来。
雪球为代表。拿破仑是一只比较有心计的猪,他以“教育要从小抓起”的借口把一群小狗崽子单独封闭饲养,最终培养教育成了只听从他的命令的恶狗队。雪球虽然比较聪明且语言能力强,十分有领导人头脑,在他的领导下农场生产力提高,经济愈加繁荣,但最终却在恶狗队的迫害下被赶出农场,最后这场政治斗争还是以拿破仑的获胜告终。从拿破仑的心机重重再加上恶狗队的帮助,后面的事情也就可想而知了。雪球被定为罪人,凡是跟拿破仑有异议的动物都会惨死在恶狗队的口下,就这样,拿破仑的专制统治开始了。而这样的专制统治演变到了最后,就变成“要想分清哪张脸是猪的,哪张脸是人的,已经不可能了”,最初动物们想象的那个乌托邦式的“动物农场”,最终又演变成了猪们经营统治下的“庄园农场”。
在农场的所有动物中,要数那匹高大有力的马拳击手给我的印象最深刻了。这匹老马时刻都以“我会努力工作”为自己的毕生信念,他见证过一场惊天动地的动物革命,也见证了动物农场慢慢开始腐败变质,但他到死都没有明白农场的问题所在,他一直生活在在猪的谎言中却没有发现,我想即便是最终他因劳累过度倒下后被屠马场的车拉走屠宰时他都不知道为什么他为农场做出了那么大的贡献却最终换来的是被宰杀的悲惨命运,不过应该不仅仅是拳击手他自己,动物农场中的绝大多数动物们应该都想不到。这些愚昧无知的动物们一直愚忠于那所谓的伟大领袖拿破仑,真的让人痛心又无奈。
很不幸的是,作为一部讽刺小说,一切都不幸被它言中,近一百年来世界史上却屡屡出现“动物农场”的影子。无论是东欧剧变、苏联解体,还是那些昙花一现的政权,无一不是由于权利的无限扩大、无人监督约束而导致的独裁专治而最终消逝在历史的长河之中。我们必须以史为鉴,建立健全监督机制,不断提高全民素素质,让每个公民都参与到权力的监管之中来,才能真正“把权力关进笼子”,确保我们的前辈们用鲜血换来的新中国大步走在伟大复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光明大道上!
动物农场读后感篇二
平等不是通往极权的借口。当“七大戒律”变为了“所有的动物生而平等,但是一些动物生来就比另一些动物更平等时”,极权到达了顶峰。人类常用的政治手段,暴力革命、诋毁事实、鼓动宣传、操控舆论等等被统治者猪们运用的淋漓尽致。“拿破仑”放逐“斯诺鲍尔”争夺权力和对九条小狗的奴化教育;“斯奎勒”利用宣传掩盖真相笼络人心;“博克塞”愚忠一生压榨至死等等,都是打着平等的旗号、借助未来的蓝图帮助统治者一步步走向极权,迎来一个不敢说话、不敢唱歌的时代。暗示着政治和人心是最为恐怖的东西。
我认为政治始终是为人民服务的,尽管牵扯到权力、地位和物质基础,但是本质上还是为了为人民获得更好的幸福,但是绝对不能少了正确的引导和利用。作为个人而言,在面对巨大的政治机器面前,我们最好的就是做到像老驴“本杰明”一样,睁大双眼保持自己的立场,不做那墙头草的绵羊们或者是一心愚忠的“博克塞”,不能让人成了猪。
动物农场读后感篇三
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georgeorwell,1903-50)在1945年,二战刚结束那段时间,写下了短篇小说《动物农场》(animalfarm),并且以小说的方式呈现了19俄国革命,当时沙皇专制被推翻,布尔什维克上台,革命在统治者约瑟夫・斯大林(josephstalin,1879-1953)的领导下逐渐背叛了当时的支持者。
这部小说以列宁(有人说是马克思或列宁-马克思的组合)、托洛茨基和斯大林为开头,分别以老少校(农场里年龄最长的猪,所有动物的老大)、雪球和拿破仑(老少校逝世后接管老少校的角色的猪)为角色。在农场里饲养的动物被用来生产(如母鸡)、劳动(如马车)和育肥以备之后宰杀(如猪)。老少校在临死前召集所有农场里的动物,做了一个反抗“人类的统治”的演讲。而俄罗斯革命被讽刺为琼斯先生(农场的主人)和他的动物之间的矛盾。
我认为并没有。
切,并把它传给了其他动物。”无论是收割干草还是在采石场取石头,拳手都比任何其他动物都努力工作。它经常会在太阳还没升起之前就开始艰苦的工作,但他每时每刻仍然奉行“我会更加努力工作”的座右铭。事实上,他这样无私地为自己服务,以至于他工作得接近死亡。在这一点上,拿破仑虽然提到要把他送到医院,但还是私下把他卖给了屠宰场,然后用卖了尸体的钱为农场的猪买威士忌。是的,在推翻农场主的统治不久后,猪的行为变得不可理喻,它们开始霸占人类的床、地毯以及其它私人用品。它们也逐渐开始学习人类的作息时间,以及运用人类使用的工具。没有任何一头猪展现劳动能力,它们只在不停的给别的农场动物分配工作。
这部小说在剧情的发展下一直强调了永远不要对一场被背叛的革命失去信心。例如,当动物们参加牛棚之战时,他们见证了雪球因与琼斯的战斗中出了很大一份力而被奉为为“动物英雄,头等动物”。但拿破仑后来用矛盾的细节修改了历史,宣布雪球实际上与农场主肩并肩对抗动物。当动物们抗拒这个新故事时,猪让他们相信他们的记忆是错误的。这种修正主义以及动物们的盲目信任,在奥威尔看来,显示了当时社会上百姓的悲剧,他们放弃了更好的判断,任由极权主义的主宰编造现实。
动物农场读后感篇四
细读了《动物农场》,我仿佛对这个故事有了些新的看法。
从人类统治农场,到动物们成功自制,再到最后农场重新陷入恶势力的统治。我不禁要想,是否可以改变最后这悲惨的结局,又有什么方法可以让农场永远兴盛不衰,当初拿破仑赶走雪球是否就是农场厄运的开端。
首先,我认为,拿破仑并不像雪球那样,关心农场的复兴,而只是想要尽可能多的获取自己的利益。而雪球又不想如拿破仑有心机,只会自己研究、做演讲,不懂得保护自己的地位。
对于拿破仑,在赶走雪球后,他立刻废除了群众投票的制度,开始仗着饲养的恶狗独裁农场。又不断根据自己的需求和欲望,修改动物农场建立之初的七条戒律。在雪球被赶走之后,拿破仑还不甘心,又三番两次地诬陷雪球,让动物们憎恨雪球,以稳固自己的地位。
对于雪球,他虽然很有领导才能,但却不善于洞悉对手的做事风格,也自然料想不到拿破仑会以这样的手段将自己赶走。不懂得知己知彼,百战百胜的道理。
那么,如果拿破仑没能赶走雪球,还会发生什么情况呢?
我认为拿破仑会继续不择手段地赶走雪球。他会暗中指使摧毁风车,让动物们对建造风车这个想法的提出者——雪球,产生怨恨和愤怒。从而挽回自己不受大家支持的败局。
那么雪球会做什么呢?他一定会继续做演讲,找理由推卸责任,拉拢动物。
我发现,雪球和拿破仑之间的竞争就好比刚刚落下帷幕的美国总统大选。双方不断用自己的竞选纲领和阴招,增加自己的支持率,赢得更多选民。虽然总统竞选的过程很漫长,也很复杂,也会有各种出人意料的爆料出现。但一山不容二虎,最终还是会有一位最后的赢家。
虽然这次的美国总统竞选,两位候选人吵得不可开交,似乎是两败俱伤。但其实他们在争取总统宝座的同时,也在接受对手和民意的监督和考验。试想其中一位候选人一旦赢得了竞选,他敢无视自己的承诺,胡作非为吗?当然不敢。因为一旦失去民意,美国的体制可以保证弹劾总统,甚至是发起新一轮的改选。所以我认为,如果雪球和拿破仑能够共存于农场,轮流执政,互相竞争,互相监督,或许可以让农场的经营日益完善。
动物农场读后感篇五
十多天的时间听了《动物农场》,其实有点不求甚解,每天晚上抓紧时间听的,边听边看原文。如果时间足够,我会愿意只听,不看原著,然后根据听到的来猜测词汇,但在时间不够的情况下,我想简单的听和读总比因为追求完美的感觉而干脆没有做完或者不做了更好。
这里说几点自己有些体会的地方:
oldmajor,生前的思维觉醒,很美好,很有建设性,革命/起义,争取动物的平等和自由。他死后,农场的动物一度做到了这一点,尽管很短暂。
1)在他们最美好的时代,生产率大幅提高,说明只有当劳动者在完全自由自愿的条件下才能最大的发挥主观能动性,也就是最积极和最有创造力。
2)曾经动物们是有过机会的(是的',曾经有一份真诚的教育机会摆在大家面前。
),如果大家都普及了教育会怎样?很可惜,并没有。愚蠢者不愿接受教育,从而使其和不断接受教育者相比更加的愚蠢,这为之后的专制和暴政埋下了伏笔,因为已经开始有了土壤,不能独立思考者,只能盲从,只能被统领,当他们遇到napoleon,结局简直是一定的。
在随后的文章中我们就会发现,之前不学习/无学习能力者开始受到惩罚了,当他不能读写,不能认识,甚至不能记住,只能看到眼前被篡改的所谓”事实”,并笃定的信以为真,并自己说服自己去接受更悲惨的生活。果然,如果你不努力/吃苦的学习,以后吃苦的日子就没有止尽了,终其一生只能被人利用和蛊惑。
3)当第一次牛奶消失的时候,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这很可怕,因为给了错误生产和壮大的时间和机会。当错误加上领导者的权利之后,人们对权威的盲从感,就会容忍错误,并再次加剧错误的增长。
4)驴子,我理解为知识分子的不作为,但我也想,如果他作为了,会有改观吗?
5)政权的维护是需要实力的,而不能仅仅靠拥护者的忠心,还需要他们的恐惧和惧怕。
6)任何组织都需要一个发言人(他最好有颠倒黑白的本领)。
文档为doc格式。
动物农场读后感篇六
这一周我读的是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的成名作《动物农场》,之前看过他的另一本《1984》,感觉两本书的风格相似,从主题上看,后者是前者的丰富和升华,所以如果想更全面地了解作者的思想,可以两本连在一起看。这是一本小书,全书仅仅6万字,如果集中精力一个晚上就能读完,这又是一本大书,值得你细细品味,其中反映的问题可能穷尽一生之精力也很难解决;这是一篇趣味性十足的童话,天马行空的想象,无与伦比的拟人,赋予了动物浓浓的人气,这又是一篇反极权主义的政治讽喻小说,对自由民主的追求,对专制暴政的批判增加了文字的厚重感。遗憾的是,尽管读起来很顺畅,可我却不能把书中的宝藏挖掘出来,这也是我阅读文学作品时常会有的困惑,究其原因还是读的不够,思考不深。
小说主要讲述了一群生活在庄园的动物不堪忍受人类主人琼斯先生的压迫,在庄园中最聪明的猪的带领下奋起反抗,将主人赶出庄园,建立了一个属于自己的王国。他们有自己的最高思想——《七戒》,后总结为“四条腿好,两条腿坏”,誓与人类抗争到底;有自己的国旗——绿色旧桌布上画了一只蹄子和头角,绿色代表田野,蹄子和头角标志着动物王国;有自己的歌曲,《英格兰的生灵》,表达对未来美好社会的渴望。当所有动物都执着地相信他们已经能够自己决定命运,即将过上幸福生活的时候,一切正悄然发生着变化。当初的起义军领袖之一,一头名叫“拿破仑”的猪在驱逐了曾经的战友、猪友“雪球”之后,开始掌握整个王国的领导权,动物们短暂的春天已经逝去:落地的苹果必须收集起来送给猪们享用;猪可以睡在琼斯先生的床上;“拿破仑”出门都有六条狗组成的护卫队紧围着;一切与他相悖的言论都不允许出现,一切反抗的动物都会被冠以“异端”之名被赶尽杀绝;其他动物必须毫无怨言地为农场服务,建设诸如风车之类的形象工程;猪们一边在宣传真正的幸福在于勤奋工作和简朴的生活,另一边却在灯红酒绿的环境里乐在其中。“拿破仑”开始私自修改指导思想,建立起所有动物对自己的崇拜,暗中与最大的敌人人类进行交易活动,将所得利益全部收入囊中……最后,猪穿上人的衣服,像人一样,站起来了。此时,动物们才意识到,他们赶走人类压迫者,却引来了更为可怕的压迫者,而这个主人曾经与他们是一样的。
小说所讽刺的对象是鲜明的.,表达了对当时苏联极权统治的批判。如导言中提到“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当西方许多左翼知识分子对苏联报以希望时,奥威尔通过自身经历以及对苏联的大清洗等一系列事件的了解,对斯大林统治下的苏联本质有着自己的判断。”由于对20世纪的世界以及苏联历史知识比较欠缺,我在读完之后尽管有很多感受,但是很难透彻分析、清楚表达,只能将一些零散的想法作一整理:
“拿破仑”是一只很懂政治权术的猪,他知道让动物服从自己最好的方式就是抹去记忆,安于现状。为了铲除异己——起义战斗中的大功臣“雪球”,他歪曲事实,捏造罪名,抹去“雪球”在动物心中的功臣形象,将其列为革命的敌人,驱逐出园;为了实现猪的特权,他不断修改具有宪法性质的《七戒》,并以“记错了”、“没有这回事”等理由回绝其他动物对于法律原貌的质疑;为了让动物们顺从自己,他建设形象工程,培养忠实奴仆,树立光辉形象,创造奋斗目标已经实现的舆论,让大家放弃革命理想,忠于首领……动物们都认为自己已经过上了最好的生活,实现了当初的理想,因为过去是什么样已经记不起来了,也没必要去想,如果有人觉得不习惯,那肯定是记错了。
抹去记忆就等于忘记历史,这是统治者惯用的伎俩,通过这种方式,割断现实与过去的联系,为现实的统治提供合法性,历史上的焚书、清洗都是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今天是昨天的延续,明天是今天的继续,借鉴历史可以更好地认识当下,明确前进方向,走向美好未来,因为向后看是为了更好地向前走。忘记昨天是对今天,对未来不负责任的表现,因为一己之私而刻意抹去昨天就意味着对先人的背叛,是不可原谅的。
“拳击手”是一匹非常忠诚的马,他始终对革命抱有执着强烈的幻想,但他也是小说中最具悲剧色彩的角色,我很同情他。不论遇到什么难题,不论遭遇什么挫折,他的回答照例就一句话“我会更加努力工作”,等到他最终为庄园的发展贡献了最后一份力量之时,他的嘴唇仍在颤动,似欲吐出那句“我会更加努力工作”。而就是这么一位动物庄园的优秀成员,久经考验的动物主义战士,伟大的动物革命家“拳击手”,最终的结局却是被送到屠马场,换回一箱威士忌供猪们享用。“拳击手”所代表的是一大批相信革命理论的广大臣民。为什么是臣民呢?因为他没有独立的人格,不会自由思考,完全以统治者的是非为是非,最终成为牺牲品。在历史上,这样的臣民屡见不鲜,这样的悲剧从不间断,即使在今天,也能在很多人身上看到臣民的影子。
那么,我们要如何避免自己成为这样的悲剧呢?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培养公民意识,争自己的自由。乔治·奥威尔在《1984》中提到“所谓自由,就是可以说一加一等于二的自由”,这是一种言论的自由,更是一种思想的自由。臣民的奴性是正是由于思想不自由所造成的,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怕没有思想,只怕只有一种思想。我们应该通过教育成为一个能够独立思考,具有独立人格的完整的人,才能在浩荡的潮流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决定自己的命运。胡适先生曾对青年人说“争你自己的自由,就是争国家的自由;争你自己的权利,就是争国家的权利;因为自由平等的国家不是一群奴才建造得起来的!”我们是否也可以说:争你自己的自由,就是争一切人的自由!
“多一个人看奥威尔,就多了一分自由的保障”,有品论家如是说。
动物农场读后感篇七
这是一本反乌托邦系列的杰作。
读完之后,唯一的感想就是:在社会中生存,一定要有独立思考理性判断的能力,不要当韭菜,不要当韭菜,不要当韭菜。
有些事物一直存在就一定是正确的吗?有些事一定要区分正确错误两极对立吗?有些事,不一定会照着初心顺利发展下去。
动物反抗人类的暴政,将人类赶了出去,建立起自己的庄园,将之前的“庄园农场”改为“动物农场”。他们建立了自己的理想,王国起初一切发展很顺利。他们生活的自由快乐。但是大部分动物都没有自己学习思考的能力,他们做着体力劳动,只有智慧的猪,从思想上引领他们。
但是慢慢地,事情越来越往奇怪的方向发展。他们已经忘记了人类统治他们时,是否比现在还要劳累。智慧的猪许给他们的承诺,一个也没有兑现。但是他们轻易的被一些理由搪塞过去了。
他们努力工作盼着盼着,盼着幸福的时光到来。他们在苛政之下苟延残喘,吃不饱,穿不暖,但是猪越来越胖。可大部分动物并没有半点质疑。猪活得越来越像人类,甚至开始用两条后腿走路。最后他们已经分不清谁是猪,谁是人类。而动物农场也又改名为庄园农场。一切回到了最初的起点,但些许不一样的是许多动物在暴政中已经死亡,而统治者也由人变成了披着猪皮的人。
动物农场读后感篇八
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georgeorwell,1903-50)在1945年,二战刚结束那段时间,写下了短篇小说《动物农场》(animalfarm),并且以小说的方式呈现了1917年俄国革命,当时沙皇专制被推翻,布尔什维克上台,革命在统治者约瑟夫·斯大林(josephstalin,1879-1953)的领导下逐渐背叛了当时的支持者。
这部小说以列宁(有人说是马克思或列宁-马克思的组合)、托洛茨基和斯大林为开头,分别以老少校(农场里年龄最长的猪,所有动物的老大)、雪球和拿破仑(老少校逝世后接管老少校的角色的猪)为角色。在农场里饲养的动物被用来生产(如母鸡)、劳动(如马车)和育肥以备之后宰杀(如猪)。老少校在临死前召集所有农场里的动物,做了一个反抗“人类的统治”的演讲。而俄罗斯革命被讽刺为琼斯先生(农场的主人)和他的动物之间的矛盾。
我认为并没有。
切,并把它传给了其他动物。”无论是收割干草还是在采石场取石头,拳手都比任何其他动物都努力工作。它经常会在太阳还没升起之前就开始艰苦的工作,但他每时每刻仍然奉行“我会更加努力工作”的座右铭。事实上,他这样无私地为自己服务,以至于他工作得接近死亡。在这一点上,拿破仑虽然提到要把他送到医院,但还是私下把他卖给了屠宰场,然后用卖了尸体的钱为农场的猪买威士忌。是的,在推翻农场主的统治不久后,猪的行为变得不可理喻,它们开始霸占人类的床、地毯以及其它私人用品。它们也逐渐开始学习人类的作息时间,以及运用人类使用的工具。没有任何一头猪展现劳动能力,它们只在不停的给别的农场动物分配工作。
这部小说在剧情的发展下一直强调了永远不要对一场被背叛的革命失去信心。例如,当动物们参加牛棚之战时,他们见证了雪球因与琼斯的战斗中出了很大一份力而被奉为为“动物英雄,头等动物”。但拿破仑后来用矛盾的细节修改了历史,宣布雪球实际上与农场主肩并肩对抗动物。当动物们抗拒这个新故事时,猪让他们相信他们的记忆是错误的。这种修正主义以及动物们的盲目信任,在奥威尔看来,显示了当时社会上百姓的悲剧,他们放弃了更好的判断,任由极权主义的主宰编造现实。
动物农场读后感篇九
《动物农场》这本小说虽然篇幅不长,但是作者通过用动物喻人,生动的展现出自己对共产主义革命的认知。故事紧凑,动物的命运牵动人心,每看完一章都让我有想继续看下去的冲动。
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虽说作者乔治·奥威尔是在新中国成立五年前写成的这一本书,讽刺的对象也是苏联革命,但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从文字中看到的似乎是中国的现代史。
开篇入夜后农场动物的聚会,各种动物依次亮相,它们是苏联革命中各个阶层的代表。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拳击手—一匹任劳任怨的公马,它象征的是没有文化,对共产主义事业忠诚从而无私奉献的广大无产阶级劳动人民。它在农场的建设中倾尽全力,在保卫农场的战役中更是与敌人殊死搏斗,最终却落得被送入屠宰场的悲惨下场,实在令人唏嘘!
老少校的一句“同志们”揭开了它们革命的共产主义倾向,为动物农场的故事揭开了序幕。它是共产主义思想的先行者和传播者。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这是一种必然,然而要让所有人都认识到这一点,并投身其中付出实际的行动却没有那么简单。大部分被压迫者,一出生就认定这种生活是注定的理所当然的。有些在压迫者那里得到了一些好处,觉得自己的生活没有那么糟,却没有意识到自己被奴役的本质,就好像母马莫丽那样。书中还将宗教这种长久以来被统治者来用来维系自己的政权,稳定和束缚大众思想的工具揭露出来。要让共产主义思想深入人心并非一件简单的事,而农场爆发革命推翻压迫政权也并不是因为它们打作文好了革命的根基,只是出于饥饿这种最基本的生理需求没有得到满足而已。
这一切看似那么美好,然而不成熟带来的弊端似乎是注定的,农场如此,苏联乃至中国都如出一辙。生产力的落后、对于除了自己之外的一切社会形式偏激的否定、领导集团内部的矛盾和斗争、“大跃进”、独裁及个人崇拜、肃清与屠杀、腐败……底层人民的生活并没有得到改善。最终只是换汤不换药,为新的统治者换了一个新的名字而已。
作者能写出如此深刻而生动的小说跟他的经历有很大的关系。从最初对法西斯帝国主义的反感恐惧而转向社会主义的政治倾向,又在看到当时西班牙共产党的恶行之后开始畏惧共产党。这使他迷茫选择中立,对一切极权主义都很反感,就好像动物农场里的犟驴本杰明一样。
动物农场读后感篇十
人类主宰易主后阶层难道不存在吗?——“窗外的动物们看看猪又看看人,看看人又看看猪,可是已经无法分清哪个是人,哪个是猪了”。
猪王建立权利阶层,用了大概4种方法,减少出现频次,提高随从地位,树立标杆典型,设定共同敌人………再加之对特殊事件的极力宣扬,牢牢把握制度修订权利,打造羊群正能量小分队等等细节掌控,猪们逐渐拉开了与其他动物的阶级层次,享受着从前动物们厌恶至极的人类可耻行径——宿醉,奢靡,买卖,利用,欺骗,专制,极权,虐待,杀戮。
可悲的是统治阶级由人类换成猪后,受统治的动物们依旧受限于认知能力,无法看清事实本质,他们依旧会把饥饿,辛苦和失望当作生活中一成不变的规律,并告诉自己只有努力适应才有可能踏实稳定,甚至强加给自己牺牲意识、奉献精神、动物荣誉等来不断刷新自我对周遭的认可度。
原本我以为动物的世界里只有单纯的需求,读完这本书后我才知道,但凡是这大千世界中的一员都会在进化的过程中有各种的纠葛,无论是感情的,地位的甚至利益的。这本书中便阐明了利益、地位纠葛的不断产生以及对最终善良本性的抛弃。
故事的开始,是人类在管理着农场,而后是动物的“自治”。人类无疑是被利益纠缠甚至掌控的,但动物本性是善良的,及至最后,都有动物在努力工作,但他们却相信了猪的谎言,相信着与人类同是利益追求者的猪带来的不切实际的希望,才会导致最后农场又一次被人类利益侵蚀。
农场中的动物们经历的统治从不平等到不平等,向我们展示了不同物种因欲望而不断聚拢地位,食物,金钱从而形成一个独裁局面打压敌对势力的相同结局。若不是受到了猪的迷惑,善良的动物们早就会揭竿而起了。不过我觉得在未来一定有一天会有人意识到这一点,并告知大家,夺回本来应当属于大家的生活。
顺应民心,本就是一个领导者的责任,而他统领的一切是由无数的人民构成的。任何的国家只要有一个明智的领导者,便会水涨船高,越发繁荣。
动物农场读后感篇十一
语言幽默诙谐,读完却一点也不轻松呢。与其说政治是肮脏的,不如说,玩政治的群体是肮脏的。而且,在小说中,当然现实中也是如此,不同的群体特性组成了不同的阶级差别也有了不同的命运。当权者必须是狡猾自私且独裁的人最终可以取得胜利,虽然说,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但是,他们总是会巧妙地制造矛盾,转移视线,巧妙利用舆论等等一切方式颠倒黑白,为其所用。而且,变化就是那么自然而然,就像七戒,不知不觉中就变化了,还让人哑口无言。
书中所说的,何止是一个国家呢?每个部门里面其实不也都充斥着这一现象吗?所以,真的是寓言一般的小说,具有普遍性。所以,我们的理想国,要么在脑海,要么在远方,现实生活中很难找到的。
有政治参与的地方高效但是残酷,无政治参与的地方低效但是愉悦。但是,有一个地方是政治影响最小的。那就是爱情。所以人人都渴望美好的爱情,从而组建家庭,就是为了对抗政治的残忍,否则,终其一生劳碌只是成为统治阶级谋取利益的工具,那是多么悲哀啊。有了爱情和家庭,要么为了利益自愿接受统治阶级的要求,要么降低了自身痛苦的感受,不管是什么,都是自己自主的事情,是政治管不了的。
所以说这类作品虽然写得不错,但是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因为纯粹的反乌托邦与纯粹的乌托邦是一样的。这个先说观点,明天再论证。
先简单说一下,不知道能不能说透,或许,也用不着说透,我能说到哪里就到哪里,你能感受到哪里就到哪里,如果仅仅为了说透而说透,那就和他们(作者)一样又犯了同样的错误,就是过于纯粹。
为什么我这里反复提到纯粹呢?可能就是直觉吧,这里说的纯粹从另一方面说就是单边或者说狭隘吧。世界是丰富的,所以,也是平庸的。就像西瓜是圆的,也是平庸的。只有尖刀下去的刹那,西瓜会呈现不同的效果。一个西瓜是不能切开另一个西瓜的,可以切割的东西都必须是尖锐且强硬的。所以,文学作品也是如此,动物庄园也不例外。
动物农场读后感篇十二
《动物农场》是一部政治寓言小说,以辛辣的笔触讽刺了那些打着社会主义旗号的伪社会主义者。
本故事描述了一场“动物主义”革命的酝酿、兴起和最终蜕变。故事开头以一只猪思想觉醒,不满被制压在人类的统治下,开启了以猪为领导的革命,一起反抗赶走了农庄主史密斯.农庄奉行一律平等的原则,动物们开始翻身做了自己的主人,动物的权利的得到了保障。
可惜好景不长,属于领导阶层的两头猪拿破仑和雪球开始争夺政治权利,拿破仑为了赢得胜利,把一群刚出生的小奶狗培养成为私人武装力量,赶走了雪球,开启了在庄园的统治.以拿破仑为首的统治者滥用权利,导致动物们的权利被损坏,动物们的日子又回到了以前的状况,甚至更差,革命最终以失败而告终。
我认为革命失败的原因主要有三点。首先动物们虽然在思想上是觉醒了,但是却有藏在骨子里的软弱,当自己的权利受到侵害时只知默默忍受剥削,不懂得反抗。由于权利没有有效的制约,拿破仑拥有至上的权利,与动物们渐渐脱离,变得自私自利起来。
其次,动物们一直渴望获得平等,人生自由,却不懂得独立自主地思考,这样容易随波逐流,导致权力再次被剥夺。
最后,胜利的果实永远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当权者的腐化是肯定的。
动物农场读后感篇十三
英国著名小说家乔治·奥威尔写过一本寓言体小说《动物农场》,我在昨天将它读完,感觉受益匪浅。
这本书主要讲述了在英国一个农场中,动物们反抗并赶走人类,建立动物农场,在农场内发生战争或修建风车,最后,农场统治者猪差点变成了人,当然不是外观变人,而是性格便成了人。
在整本书中无论是什么时候,猪都是主导者。书一共被我分三部分:一、抗争前,二发展时,三堕落时。在抗争前,一直被称为老少校的猪开了一场会议,全农场的动物都来了,老少校鼓动大家翻身做主人,动物们也很配合,互相商量着计划反抗。没几天老少校就去世了,动我们也找准事迹,反抗人类,并且成功赶走了农场主。
农场主走后,发展时期也就来了。动物们当了主任,一头叫拿破仑的猪和一头叫雪球的猪当上了统治者,动物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但它们性格不合,一方不管干什么,另一方都会尽全力阻挠。雪球想造风车,以后更省时省力;拿破仑想现在多干活,双方一直僵持着。这时农场内发生的第一次战役牛棚战役,人类悄悄来进攻了,雪球带领动物防守,付出了几只动物轻伤的代价,就赶走了人类。雪球还没来得及高兴,拿破仑带了几只自己秘密圈养的猎狗,把雪球驱逐了。
《动物农场》这本书,让我知道:不管是人类还是动物,如果染上恶习,还不加节制,终将会灭亡。我们要时常反省与检查自己,就能做一个健康成功的人。
动物农场读后感篇十四
终于得空,说说动物庄园读后感吧。语言幽默诙谐,读完却一点也不轻松呢。与其说政治是肮脏的,不如说,玩政治的群体是肮脏的。而且,在小说中,当然现实中也是如此,不同的群体特性组成了不同的阶级差别也有了不同的命运。当权者必须是狡猾自私且独裁的人最终可以取得胜利,虽然说,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但是,他们总是会巧妙地制造矛盾,转移视线,巧妙利用舆论等等一切方式颠倒黑白,为其所用。而且,变化就是那么自然而然,就像七戒,不知不觉中就变化了,还让人哑口无言。
书中所说的,何止是一个国家呢?每个部门里面其实不也都充斥着这一现象吗?所以,真的是寓言一般的小说,具有普遍性。所以,我们的理想国,要么在脑海,要么在远方,现实生活中很难找到的。
有政治参与的地方高效但是残酷,无政治参与的地方低效但是愉悦。但是,有一个地方是政治影响最小的。那就是爱情。所以人人都渴望美好的爱情,从而组建家庭,就是为了对抗政治的残忍,否则,终其一生劳碌只是成为统治阶级谋取利益的工具,那是多么悲哀啊。有了爱情和家庭,要么为了利益自愿接受统治阶级的要求,要么降低了自身痛苦的感受,不管是什么,都是自己自主的事情,是政治管不了的。
所以说这类作品虽然写得不错,但是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因为纯粹的反乌托邦与纯粹的乌托邦是一样的。这个先说观点,明天再论证。
先简单说一下,不知道能不能说透,或许,也用不着说透,我能说到哪里就到哪里,你能感受到哪里就到哪里,如果仅仅为了说透而说透,那就和他们(作者)一样又犯了同样的错误,就是过于纯粹。
为什么我这里反复提到纯粹呢?可能就是直觉吧,这里说的纯粹从另一方面说就是单边或者说狭隘吧。世界是丰富的,所以,也是平庸的。就像西瓜是圆的,也是平庸的。只有尖刀下去的刹那,西瓜会呈现不同的效果。一个西瓜是不能切开另一个西瓜的,可以切割的东西都必须是尖锐且强硬的。所以,文学作品也是如此,动物庄园也不例外。
动物农场读后感篇十五
所有的动物都是在琼斯先生的庄园,在某一个夜晚,他们召开了座谈会,其中有狗、鸡、鸽子、牛羊、马、山羊、驴子、猫、乌鸦。在老少校的鼓动下,他们心中种下了造反的种子,同时总结出一条规律“在英格兰,动物是没有自由的。”有人类的存在就会破坏他们的平衡,剥夺他们的劳动。
在动物中,只有猪最聪明,在老少校逝世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安逸生活,直到农场的主人因为欠下的巨额赌债需要将农场的动物宰杀还钱,由猪领头的队伍齐心协力将主人琼斯赶出农场,那天就被叫做“造反日”。
之后农场的主人和几个朋友一起打算夺回农场,就一股脑地回到那个地方,但是在雪球和拿破仑的领导下,动物们又一次将他们赶出,同样地一次胜利,为了纪念,就将日子定为“牛棚战役”,之后他们过上了自给自足的日子,甚至吃的用的有所剩余,老少校当时在演讲上唱的《英格兰的生灵》也在三个月之后变成《七诫》大大的字体写在墙上。
1.凡用两条腿行走的都是敌人;
2.凡用四条腿行走或长翅膀的'都是朋友;
3.凡动物都不可穿衣服;
4.凡动物都不可睡床铺;
5.凡动物不可饮酒;
6.凡动物不可杀任何别的动物;
7.凡动物一律平等;
这些在每个周日的上午会被当做训诫认真研读并且执行,总归一句话“四条腿好,两条腿坏。”这样的日子在雪球提出建造风车来代替他们的劳动力,还没建好就被风吹倒塌,同时拿破仑与弗雷德里克、皮尔金顿两个农场主合作后,雪球被与农场的其他动物有间隙,加上动物们的见识比较短,将雪球赶出农场。在拿破仑的领导下,动物们有几次三番的修建风车,最终建造了“拿破仑风车”。到最后,猪们开始睡床,开始喝酒,开始穿衣服,学会了两条腿走路,还和人类一起合作,最终在动物们的眼里,已经分不清人脸和猪脸,这里也讽刺那些抗议的人最终也和施压的人唱了同一张黑脸。丧失了独立思考能力的动物越来越麻木。
在这本书中,猪是统治集团,狗是实施暴力统治的工具,马是“动物主义”理念的忠实追随者,是相信“革命理论”的劳苦大众,驴是有独立思想对极权主义有所怀疑但明哲保身的知识分子,而羊是愚昧的吃瓜群众。虽然是童话,但作为讽刺作品堪称完美。
在出版了几十年后,这本书也在当今世界有一席之地,正如本书的推荐词“多一个人看奥威尔,就多了一份自由的保障”。
动物农场读后感篇十六
农场农场的动物,整日为着人类东家琼斯先生工作,过着劳累的生活,一日,一只老公猪在梦中受到了启示,发出了推翻人类暴政的号召。终于,机会来临,动物们凭着革命的理想和积累许久的怨气,把琼斯先生和他的帮工赶出了农场。它们将农场名字改为动物农场,一个在全英格兰,乃至全世界唯一的由动物当家作主的农场。怀揣着动物皆平等的伟大理想,动物们的建设农场的热情极其高涨。尽管琼斯先生组织过反击,但很快,就被动物们所挫败。
主要领导者是两头公猪,一位叫雪球,一位叫拿破仑。雪球对农场的未来有着美妙的设想,并提出了一系列实施方案,其中包括建一个风车;拿破仑则相当不以为然。就是在建风车的问题上,二者的矛盾爆发,拿破仑通过强硬手段,放逐了雪球。拿破仑的统治开始了。在它一次次的"你们难道希望琼斯回来吗"的话语中,动物们却发现,自己的活还是那么重,肚子也总是吃不饱,一切和他们的人类东家在时没什么变化,甚至更糟。没有哪个动物敢提出意见——提出意见的动物已经被处死了。最终,拿破仑以农场主的身份,与人类们建立了友好往来的关系,并将农场的名字,改回成农场农场。
故事中人类一方对待这个农场的态度,颇值得玩味。一开始只是嗤之以鼻,认为动物根本无法运转整个农场,反抗只是自取灭亡罢了;在整个农场呈现出一副热火朝天、欣欣向荣的建设景象时,人们却不由得慌了神儿,开始担心其它动物会不会也一起造反。自拿破仑掌权之后,表面上人类敌对态度依旧,对动物农场进行各种攻击,但其时机之巧,似乎是在配合拿破仑的行动一样。直到最后,才大概明白,人类与拿破仑形成的同盟关系,不是一两天的事情了。人类不愧是人类,公猪的小伎俩,还有意图和本质,果然是太简单了。虽然人类面对动物的反抗,确实是很心虚的;但只要和动物的领袖搞好关系,就根本不会受到这群乌合之众的威胁。还是一位老兄概括得精彩:"你们有你们的低等动物要对付,我们有我们的下层阶级要摆平!"。
故事平实而深刻,童话的外表下是惊心动魄的情节。无需讳言,这是一部政治寓言,对象直指某些国家一段不堪回首的历史,没有什么主义之分,没有什么路线之别,但形象所指,简直呼之欲出。故事中有一匹叫拳击手的雄马,力大无比,战斗时奋勇当先,工作时尽心尽力。它的座右铭是"我会更努力工作"和"拿破仑统治永远是对的"。它对动物农场来说,不可谓不劳苦功高。就是这么一位值得尊敬的农场成员,在年老力衰,病倒之后,竟落得一个被送去屠宰场的下场,此等做法,实在是令作为人类的读者都感到心寒。这一角色的命运,深刻揭示了革命的变质:统治者愚弄下层人民,利用他们为自己的利益服务;等到统治者觉得没什么利用价值了,就榨干人民最后的一点血肉,然后就把他们像旧抹布一样扔掉。现实正如故事中的一头毛驴本杰明所言,生活过去很糟,现在很糟,将来也好不到哪里去。
这个故事,进一步揭示的是自下而上革命的根本弱点:领导者。如果领导者只是利己主义分子,就必然走向极权主义的道路,对于这一点,所谓人民雪亮的眼睛根本无能为力,只能眼睁睁地接受剥削。如果人民连基本生活也是无望的,更不能奢谈什么文化素养,什么民主自由。就这一点而言,已经有了历史教训。
这个故事还有许多深刻之处,在此也难以一一列举。本书意义,正如一位评论家所言:"多一人看奥威尔,就多了一分自由的保障。"。
动物农场读后感篇十七
读完整个小说,深感讽刺意味。奥威尔式的童话不是小孩子看的,他是作者结合了亲身经历,将时代的印痕与自身的观察结合创作而成。
显然奥威尔痛恨资产阶级,但是所谓的无产阶级难道就不是潜在的资产阶级吗?换句话说,如果有一天他们身份互换,他们仍然“各尽其责”。
只是将资产阶级比作了猪,好吃懒做的形象也是作者想对资产阶级的描述,可是原先他们也是群众,怎么就突然特殊化了呢?慢慢的抛弃原来定下来的规则,面对群众的质疑,总有百般说辞,因为规矩掌握在他们手中,读懂规矩的能力(知识)也只在他们手中。
无知的群众只能被当做工具使用,那些勤劳,善良友好的美德,不过是愚蠢的点缀。当权者可以将黑的说成白的,将白的说成黑的,但显然,事实并不会因此而受到影响,总有人能够看到事物的本质,但是又有多少人愿意冒着生命危险去挺身而出揭露事实。像傻羊那样沉溺于上面的领导,就很安全吧。
其实这个故事从开始老猪给动物们讲起义的时候,大概后面讲什么也就知道了。老猪描绘的乌托邦深深地吸引着年幼无知的小动物们,殊不知乌托邦是不存在的。
即使他们翻身做了主人,他们大多数的生活反而过得更加辛苦,更没有了往日的温馨,取而代之的是机械搬日复一日的劳作。小说里其实间接地说明了知识的重要性,它更是一把双刃剑,但只有掌握知识的人才能掌握话语权,如果不想做任人宰割的羊肉,那就好好学习吧。也不要做好吃懒做的肥猪,不是学会两只脚走路就是人,人的智慧四脚时就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