拙与巧的辩证关系 论点论据心得体会(优质11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拙与巧的辩证关系篇一
作为人类思维的基本单位,论点和论据在日常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无论是在辩论中,还是在论文写作中,我们都需要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论点,并提供有力的论据来支持这些论点。通过长期的练习和实践,我逐渐领悟到了论点论据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进行有效的论述。在本文中,我将分享我对论点论据的心得体会。
首先,明确的论点是展开有效论述的基础。一个清晰明确的论点可以帮助我们集中思维,指导我们的思考方向。当我们在写一篇论文时,首先要明确自己心中的论点,这样可以确保我们的论述围绕着中心思想展开,结构更加清晰。同样,在日常辩论中,明确的论点也是必不可少的。只有明确的论点,才能引导我们在辩论中发表观点,争取更多的支持。
其次,有力的论据是支撑论点的重要基础。论据在辩论和论文中非常重要,它们是我们支持论点的依据。一个有力的论据可以增强我们的论述说服力,使读者或听众更容易接受我们的观点。为了得到有力的论据,我们需要进行充分的调研和有关材料的阅读。只有通过广泛的了解和掌握,才能找到恰当的论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然而,仅仅有论点和论据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适当的论证来增强我们的论述。通过适当的论证,我们可以更好地展示出论点和论据之间的逻辑关系,使整个论述更加有说服力。论证的方式有很多,比如可以通过举例子、引用权威人士的观点或者进行逻辑分析等。有效的论证可以让读者进一步理解我们的观点,并更容易接受我们的立场。
另外,我还发现,在论点论据的过程中,应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条理性。论述过程中,语言应当准确明了,避免使用模棱两可或歧义的词语。此外,我们还应该注意论点和论据之间的逻辑关系,确保论述的结构条理清晰,层次分明。如果我们的论述混乱或思路不清晰,读者可能很难理解我们的观点,并产生怀疑。因此,在论点论据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不断修正和完善我们的语言表达,使其更加准确和条理化。
最后,通过论点论据的实践,我深刻意识到论点论据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重要性。它们帮助我们更好地进行思考和辩论,增加我们的说服力和影响力。同时,也让我认识到培养逻辑思维和语言能力的重要性。只有通过不断的实践和思考,我们才能在论点和论据的运用上越来越熟练和灵活,提高我们的思辨和表达能力。
综上所述,论点论据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过明确的论点、有力的论据、适当的论证以及准确条理的语言,我们能够进行更有效、更有说服力的论述。通过不断实践和反思,我相信我会在论点论据的运用上不断进步,提高自己的思辨和表达能力。
拙与巧的辩证关系篇二
面试自我介绍范文清楚自己的强项后,便可以开始准备自我介绍的内容:包括工作模式、优点、技能,突出成就、专业知识、学术背景等。
面试自我介绍范文好处众多,但只有短短一分钟,所以一切还是与该公司有关的好。如果是一间电脑软件公司,应说些电脑软件的话题;如是一间金融财务公司,便可跟他说钱的事,总之投其所好。
面试自我介绍范文但有一点必须紧记:话题所到之处,必须突出自己对该公司可以作出的贡献,如增加营业额、减低成本、发掘新市场等。
面试自我介绍范文3:铺排次序
面试自我介绍范文内容的次序亦极重要,是否能抓住听众的注意力,全在于事件的编排方式。所以排在头位的,应是你最想他记得的事情。而这些事情,一般都是你最得意之作。与此同时,可呈上一些有关的作品或纪录增加印像分。
面试自我介绍范文中文面试自我介绍材料
面试自我介绍范文尊敬的各位考官、各位评委老师:通过考试,今天,我以本岗位笔试第一的成绩进入了面试。对我来说,这次机会显得尤为珍贵。
面试自我介绍范文我叫***,今年27岁。7月我从**师范学校艺师美术专业计划内自费毕业。由于从起国家不再对自费生包分配,使我与“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失之交臂。幸好,当时河西马厂完小师资不足,经人介绍,我在该完小担任了一年的临时代课教师。
面试自我介绍范文回想起那段时光真是既甜蜜又美好,虽然代课工资很低,但听着同学们围在身旁“老师”、“老师”的叫个不停,看着那一双双充满信任的眼睛,那一张张稚气的小脸,生活中的所有不快都顿时烟消云散了。我原想,即使不能转正,只要学校需要,就是当一辈子代课教师我也心甘情愿。不料,起国家开始清退临时工和代课教师,接到了学校的口头通知后,我怀着恋恋不舍的心情,悄悄地离开了学校。
面试自我介绍范文今天,我想通过此次考试重新走上讲坛的愿望是那样迫切!我家共有三姊妹,两个姐姐在外打工,为了照顾已上了年纪的父母,我一直留在他们身边。我曾开过铺子,先是经营工艺品,后又经营服装。但不论生意做得如何得心应手,当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始终是我心向往之并愿倾尽毕生心血去追求的事业。我曾多次参加考试,但都由于各种原因而未能实现梦想,但我暗下决心,只要有机会,我就一直考下去,直到理想实现为止。
面试自我介绍范文如今的我,历经生活的考验,比起我的竞争对手在年龄上我已不再有优势,但是我比他们更多了一份对孩子的爱心、耐心和责任心,更多了一份成熟和自信。
面试自我介绍范文教师这个职业是神圣而伟大的,他要求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知识,还要有高尚的情操。因此,在读师范时,我就十分注重自身的全面发展,广泛地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并学有专长,做到除擅长绘画和书法外,还能会唱、会说、会讲。“学高仅能为师,身正方能为范”,在注重知识学习的同时我还注意培养自己高尚的道德情操,自觉遵纪守法,遵守社会公德,没有不良嗜好和行为。我想这些都是一名教育工作者应该具备的最起码的素养。
假如,我通过了面试,成为众多教师队伍中的成员,我将不断努力学习,努力工作,为家乡的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决不辜负“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个光荣的称号。
阅读本文的人还阅读:英语老师工作总结英语老师工作总结
拙与巧的辩证关系篇三
要善于从错误中吸取教训。对的要坚持,错的要改正。
不要因为一个人的小错误抹杀他的成绩。
判断对错要有一定的标准。
有时失误也能带来成功的机会。
要勇于承认错误。
要善于改正错误。
即使没有人理解,也要坚持对的。
对和错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会相互转化。
过犹不及,要把握对错之间的度。
1.真理是永远蒙蔽不了的。——莎士比亚
2.一时强弱在于利,千秋胜负在于理。——曹禺
3.谬误的好处是一时的,真理的好处是永久的。——狄德罗
4.最令人痛苦的真理胜过最令人惬意的谬误。——别林斯基
5.错误经不起失败,但是真理却不怕失败。——泰戈尔
6.我们今天所唾弃的谬误,很久以前却是真理。——惠蒂尔
7.说假话的人会得到这样的下场:他说真话,也没人相信。——伊索
8.人的一生中可能犯的`最大错误,就是经常担心犯错误。——哈伯德
9.假如你把所有的错误都犯了之后,最后的结果当然是对的。——李政道
季羡林闻过必改——犯错要承认
1998年冬季,季羡林在《新民晚报》发表《漫谈皇帝》一文说:“生长于高墙宫院之内,养于宫女宦官之手,对外面的社会和老百姓的情况,有的根本不知道,或者知之甚少,因此才能产生陈叔宝'何不食肉糜'的笑话。”
1998年11月17日,著名学者钟叔河在《新民晚报》发表《陈叔宝和司马衷》一文指出季羡林文章的错误:“老百姓断了粮,却怪他们为什么不吃清蒸狮子头,的确荒唐可笑……但笑语的主角却是司马衷而非陈叔宝。这两个皇帝年代相差多年,中间还隔了东晋、宋、齐、梁、陈。”
钟叔河还在文章中说:“写随笔不必查书,误记一两人名是难怪的。我自己在《记成都》文中,即曾把刘长卿的一首诗误以为是刘禹锡作。写这则小文,只是对陈叔宝司马衷的事感兴趣,借此谈上几句,凑凑热闹。”1998年12月28日,季羡林接受采访时说:“我错了。”
可以说,这件事,钟叔河认真纠错而没有嘲讽,季羡林诚恳认错而没有辩解,由此演绎出一段文坛佳话。
王安养鸟——自己认为是正确的事要当机立断
电脑名人王安博士声称,影响他一生的最大教训发生在他6岁时。
有一天,王安走在树下,突然有个鸟巢掉在他的头上,从里面滚出来一只小麻雀。他很喜欢它,于是连同鸟巢一起带回了家。他走到门口,忽然想起妈妈不允许他在家里养小动物。他只好轻轻地把小麻雀放到门后,然后急步走进屋内,请求妈妈的允许。
在他的哀求下,妈妈破例答应了他的请求。王安兴奋地跑到门后,不料,小麻雀已经不见了,一只黑猫正意犹未尽地擦拭着嘴巴。
从这件事,王安得到了一个很大的教训。只要自己认为对的事情,不可优柔寡断,必须马上付诸行动。不能作决定的人,固然没有做错事的机会,但也失去了成功的可能。
史蒂芬·葛雷的故事——错误是学习新东西的机会
他回答:这都与他两岁时他母亲给他的经验有关。
有一次他尝试着从冰箱里拿一瓶牛奶,但瓶子很滑,他失手让瓶子掉在地上,溅得满地都是——像一片牛奶海洋一样!
他的母亲到厨房来,并没有对他大呼小叫、教训他或惩罚他,她说:“哇,你制造的混乱还真棒!我几乎没看过过这么大的奶水坑。反正损害已经造成了,在我们清理它以前你要不要在牛奶中玩几分钟?”
他的确这么做了。几分钟后,他的母亲说:“你知道,每次当你制造这样的混乱时,最好你还是得把它清理干净,让物归原处。所以,你想这么做吗?我们可以用一块海绵、一条毛巾或一只拖把。你喜欢哪一种?”他选了海绵,于是他们一起清理打翻了的牛奶。
他的母亲又说:“你知道,我们在如何有效地用两只小手拿大牛奶瓶上已经做了个失败的实验。让我们到后院去,把瓶子装满水,看看你是否可以拿得动它。”小男孩学到了,如果他用双手抓住瓶子上端接近瓶嘴的地方,他就可以拿住它不会掉。这堂课真棒!
这个知名的科学家说,那一刻他知道他不需要害怕错误。除此以外,他还学到,错误只是学习新东西的机会,科学实验也是如此。即使实验失败,我们还是会从中学到有价值的东西。
拙与巧的辩证关系篇四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99级国家经济学基础人才培养基地知识是商品,是具有价值的,可以用于交换,最终体现其使用价值;生产资料在新产品的生产过程中,仅作为一种工具起作用,不创造价值,只有劳动才是价值的源泉。并且提出人力资本概念是两者在今天实践中相互作用的产物。
关键词:知识经济商品价值生产要素人力资本劳动力资本物质资本
劳动价值论
学习马克思的《资本论》,首先就会接触到“商品”与“价值”的概念。由“商品”这个逻辑起点出发,马克思揭示、分析了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进而构建了其庞大的资本理论体系。根据马克思从抽象到具体的研究方法,商品成为此理论体系中最抽象,最一般,也最简单的经济范畴。“价值”成为“商品”有利的补充,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商品及由此构建的整个理论体系。涉足经济学领域,在理解了这些基本概念后,进一步地学习和探讨,会发现随着时代的变迁,《资本论》旧说中的一些问题不仅仍为大家继续探讨的对象,而且还赋予了新事物以新说。
知识价值新论
当今社会,不知何时“知识经济”这一名词悄然兴起。何为“知识经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发表了《19科学、技术和产业声望》的报告,指出“知识经济”就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随着时间的推移,知识已向经济渗透,成为经济发展最主要的推动力。那么,“知识”可否“经济”?我们可以用马克思的观点去剖析知识,进而探讨其在现实社会中的角色。
现实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些现象:中关村it行业的研究人员,月收入可以与国内一些地区居民的年收入相抵;工程师、教授们的自家用车也加入了浩浩荡荡的汽车大军,可以说,这是社会发展对知识的一种新认知。在不存在生产及交换的原始时期、生产力极其落后的农业经济时期,经济的概念从无到有,知识可以说是一个荒谬的存在,既不能满足人们衣食的要求,也不能带来更高一层次的享受。社会进入了工业经济时期,知识的重要性慢慢地被人们所认知,但仍是一个依靠原始的劳动力从自然界提取初级资源的过程。直到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也就是被称为后工业时期的阶段原本在生产中只能扮演辅助品和革新中的媒介物的知识,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心。人们意识到不仅直接参与产品生产的劳动是劳动,新的发明、创造也是劳动的存在形式。正是知识具有无差异的劳动的属性,而且在交换中实现了其创造者的目的,因而也具有了商品性。知识的生产者与使用者与知识的关系,越来越具有商品的生产者与消费者与商品的形式,即价值形式。人们将为了使用知识,而购买知识,并且对知识定价,按照市场规则,得到其使用权。知识将会为了出售而被生产,消费者为了使其在新的生产中增值,而去购买并使用。
知识具备了商品的所有属性。知识由劳动创造出来,知识的生产是为了参与交换,能够带来收益,给人们的需求带来不同程度上的满足,而且还是存在一定成本的。知识的成本如何衡量?这不仅包括在知识产品生产中劳动者投入的生产要素――如机械,仪器等价值的转移,还包括劳动者生产过程中所耗费的.时间,精力等等。由此可以肯定:知识是一种商品,可以像其他商品一样自由买卖,存在供需,存在市场。
知识定位为是商品,知识的价值就是知识的生产过程中凝结在其中的人类劳动,由社会劳动量的多少决定,会因社会劳动生产过程中投入劳动的不同,表现出不同的形式。并且,知识的价值也是在交换中得到实现的。需要指出的一点就是,国外有学者认为知识就是价值,价值就是知识,这是对知识的价值不完全的表述。混淆知识的价值与知识的使用价值,就是我们经常接触到的错误之一。知识的价值应说是知识本身内在的,而知识使用过程中体现的经济价值,仅是知识被消费的一种表现,是知识产品投入生产后,知识价值实现转移,使新产品增值过程中的一种形式。再者,知识的学术价值,也是知识使用的形式之一,表现了其在一定领域中的使用性、创作性。
在这个生产力发展,经济腾飞的时代,知识成为时代的主流,一个崭新的知识文明时代即将来临。在这个时代,知识不仅将会成为最有价值的商品,也将如一些学者所说,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产业――知识产业,形成拥有知识的知识阶级,并在生产中实现知识资本的投入,以进行最优的生产活动。
评析生产要素价值论
法国经济学家萨伊认为,产品的价值是由三个因素共同创造的,即劳动力、资本以及土地。三者互相协作创造价值,并参与了利润的分配。这便有了这样一种观点,生产资料也创造价值。以马克思理论的角度分析萨伊的观点就是表明,生产资料是商品,是具有价值的,是能够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的。通俗点说,一辆汽车的价值就是生产汽车所需要素的活劳动价值(v+m)的总和。果真如此吗?让我们再从最基本,最简单的概念看起。首先,商品是一个外界的物,一个靠自己的属性来满足人的某种需求的物,也可以说是一个最终产物。这种物与人们的需求直接联系,以带给人们不同的效用来实现自身的使用价值。那么,生产资料满足人的这种需求吗?不!满足人的这种需求的是人们通过生产资料借助生产资料的一切功能创造出的另一实物,生产资料在这一实物的生产过程中,仅是一个能够简化人类劳动的工具、手段而已。有劳动者借助于生产资料的劳动在其中,这种物才是商品。再者,商品生产的目的是用于交换的,生产资料参与交换吗?答案还是否定的。如上,生产资料并没有具备作为商品所需的最基本的特点,因此便不能称之为商品。
生产资料创造价值论违背了劳动创造价值论,认为除了劳动之外,生产资料仍为价值的源泉。那么生产资料创造“价值”与“剩余价值”误解,又将如何解释呢?不要把眼光只放在产生价值的现象本身,用其逻辑推导、总结,这并不是很难理解的。首先,由生产资料的参与得到的新产品价值的增值是生产资料价值转移的一种表现。价值增值越多,转移的价值就越多,决非生产资料在创造价值。再者,生产资料是在通过简化人类劳动,带动社会生产率的提高,这就增加了产品的相对剩余价值。这种作用在生产活动主要依靠原始劳动的社会,并没有引起人们太多的关注,也就是在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生产资料的作用越来越明显的今天,随着剩余价值量的大幅度增加,人们才更多的意识到使最终产品增值的这一重要因素。
分析生产资料创造价值论,可以得出:一方面,他们扩大了创造价值的劳动的概念。生产资料作为生产资料部门的产品时,是用于交换的商品,是经过了人的劳动的。但作为生产其他商品的工具时,创造价值的劳动并没有投在生产资料上,而是完全体现在新创商品的价值上。生产资料创造价值论扩大了创造价值的劳动的范围。另一方面,它不了解劳动手段和劳动对象作为劳动过程的要素,仅仅是起到了创造新的使用价值的具体劳动中,物质因素的作用。鉴于生产资料创造价值论在以上问题的判断,于是便有了不仅人的劳动能够创造价值,而且机器设备等生产资料也能够创造价值的结论。这种说法不是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发展。物之所以有价值,因为它们是人的劳动的表现,而不是因为它是物本身,商品之所以有价值,是由于其中包含了人类无差别的劳动,而且不仅满足人的某种需要,还要参与交换。其中,生产资料的作用表现为简化人们的劳动,加快人们劳动的速度,提高劳动生产力,作为一个工具或者载体。在每一轮新的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机器设备、动物等生产资料,都是过去劳动的产物,然而不能够由此认为它们能够进行劳动、创造价值,从而把劳动创造价值说成是生产资料创造价值。
以上,我们讨论了知识的性质,否定了生产资料创造价值论。可以看出,这都是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客观运用。
人力资本
――劳动价值论的回归
随着知识文明的来临,人们越来越多地意识到知识的重要性,各国纷纷采取了一种重视教育、重视人才的政策。在经济领域,知识成为一种重要的要素,投入到了生产过程,并为经济的发展做出了无可限量的贡献。知识与生产要素结合,提出一个崭新的概念――人力资本,这是一种“劳动价值论”回归。
什么是“人力资本”?被西方学术界称为“人力资本之父”的舒尔茨给了它这样一个定义:所谓“人力资本”就是通过教育和培训在劳动者身上所形成的特定劳动能力。顾名思义,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相对,为资本的两种形式之一。但是,不能由此混淆人力资本与劳动力资本的概念。由定义可以看出,人力资本是一种特殊的劳动力资本,区别于原始劳动力,是一种经过了人力投资的劳动力,一种高级的劳动力,具有特殊技能的劳动力。既然人的这种劳动已经被物化,那么,它就具有了与物质资本相同的一些性质。作为生产资料的前一阶段,人力资本同样具有商品的属性,参与交换。作为生产资料阶段,人力资本就是一种手段,价值通过生产新产品得到体现。
人们是如何注意到人力资本的存在的?战后,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基础上的国家,不同的发展道路的选择及其结果,给人们提出了思考。首先,按照原经济学理论――高积累带来高增长,无法解释德、日两战败国在较短时间内,实现经济复苏并挤身发达国家行列这一现象。如大家所知,德、日两国长期处于备战状态,国内无法达到高积累状态,战争后期,工业又受到重创,加上日本的自然资源又极为贫乏,是什么力量,使两国奇迹般的迅速恢复并发展?再者,舒尔茨的一项调查研究表明,20世纪初的50年间,美国农业的产出迅速增加,生产率迅速提高。但,用于农业的土地、资本及劳动力数量的投资都没有明显变化。按照发展经济学中的哈罗德-多马模型分析,随着经济的增长,必定得到一个资本――产出比上升的结论。但统计结果表明,在发展过程中,这些国家的这一指标非但没有上升,反而是下降的。那么,带来高产出的不是我们通常意义上的资本,又是什么?经济学家们开始思考这些由发展带来的问题。经过分析,找到了其中的奥秘即人力资本。
人力资本又是如何带来高增长的?
“劳动价值论”解释、发展了的人力资本问题,人力资本问题又再一次论证了“劳动价值论”的客观存在性与正确性,这是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的发展观的再次认证。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
2、加里.s.贝克尔:《人力资本》。
3、洪远朋:《资本论难题探索》。
4、李廉水:《知识经济究竟是什么》。
5、伍装、张熏华:“现代经济学中的两种价值判断理论”,《经济学家》。.5。
6、顾准:“关于社会主义经济中价值及价值规律的问题”,《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99.4。
7、陈振羽:“不要重犯价值理论的历史错误―‘社会劳动价值论’的质疑”,《经济评论》1999.5。
8、赵曙光:“知识经济时代的价格特征与劳动价值理论的完善”,《经济体制改革》.3。
9、杨明洪:“论西方人力资本理论的研究主线与思路”,《劳动经济》2001.2。
拙与巧的辩证关系篇五
1、1920年,美国一个年仅11岁的男孩在踢足球时踢碎了邻居的玻璃,人家索赔12.5美元。当时12.5美元可以买125只下蛋的母鸡,闯了祸的男孩向父亲承认错后,父亲让他对自己说:对过失负责。可他没钱,父亲说:钱我可以先借给你,但一年后还我。从此,这个男孩就开始了艰苦的打工生活。半年后,他终于还给了父亲12.5美元。这个男孩就是后来成为美国总统的里根。我不知道,没有经历这件事里根还是不是现在的里根。但我知道,他父亲的所作所为是为了让他懂得:犯了错就该勇于承担后果,不逃避,也不推卸责任。一个有责任心的人就拥有了至高无尚的灵魂和坚不可摧的力量;一个有责任心的人在别人心中就如同一座有高度的山,不可逾越,不可挪移。渴望成功,那么,就先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吧!
2、鄱阳街有一座建于1917年的6层楼房,该楼的设计者是英国的一家建筑设计事务所。20世纪末,也即那座叫做“景明大楼”的楼宇在漫漫岁月中度过了80个春秋后的某一天,它的设计者远隔万里,给这一大楼的业主寄来一份函件。函件告知:景明大楼为本事务所在1917年所设计,设计年限为80年,现已超期服役,敬请业主注意。80年前盖的楼房,不要说设计者,连当年施工的人,也不会有一个在世了吧?然而,至今竟然还有人为它的安危操心!操操这份心的,竟然是它的最初设计者,一个异国的建筑设计事务所!
3、.钟南山,这位屡创医学奇迹的呼吸病专家,这位在天冷时要把听诊器焐热了才给病人诊听的仁爱长者,当致命的疫病袭来时,毅然挑起重担,站到了抗击病魔的第一线。当有关部门宣布“非典”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的时候,钟院士站出来说:疫情是得到有效遏制而不是控制,本身的病原搞不清楚,传播途径搞不清楚,疫情怎么能得到有效控制呢?现在病情是得到了很大程度的遏制。而当民众谈“非”色变时,钟南山又一直呼吁大家用正确的态度来对待。从2002年底开始,钟南山这个名字就与非典型肺炎联系在一起,他曾经抢救病人,开会研究病情……一连38小时没合过眼!作为广东省非典型肺炎医疗专家组组长,他参与会诊了第一批非典型肺炎病人,并将这种不明原因的肺炎命名为非典型肺炎,逐步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案,大大提高了危重病人的成功抢救率,降低了死亡率,而且,明显缩短了病人的治疗时间。他主持起草了《广东省非典型肺炎病例临床诊断标准》,并提倡国内国际协作,共同攻克sars难关。作为一名中国工程院的院士,从接触第一例非典病例开始,67岁的钟南山就以一个具有高度责任感的战士形象出现在民众和媒体面前。
4、74岁的军队医学专家、解放军302医院原专家组成员姜素椿,因年事已高,而且曾患癌症作过手术,医院领导要求他只在室外坐镇指导抗击“非典”。然而,姜素椿在治疗现场,感到问题严重,情况危急。他以高度的责任感,始终站在抗击“非典”的第一线。在那些日子里,人们在病房、手术室总能看到这位老专家忙碌的身影。他连续参加对患者的诊断、治疗总结,经常忙得顾不上吃饭和睡觉。然而,由于体力严重透支,他终于被感染了。姜素椿建议,立即到广州采集“非典”康复后患者的血清,在自己身上进行试验。大家清楚,输注任何血制品都有一定的风险,是试验就有失败的'可能。但在无私无畏的姜素椿的执意要求下,经医院紧急论证,于3月22日,在姜素椿身上注射了这种血清。同时,医院配合其他药物进行治疗,姜素椿患病23天,就奇迹般康复出院了。姜素椿又回到工作岗位,为攻克防治“非典”难题做贡献。
5、据《羊城晚报》4月19日报道,2003年3月24日凌晨,在玉兰花开的时节,因抢救非典型肺炎病人而不幸染病的广东省中医院护士长叶欣殉职,终年46岁。生前,她留下了一句令人刻骨铭心的话:“这里危险,让我来。”
德阳市东汽中学教师谭千秋,更是保护了四个学生的性命。在地震发生的一瞬间,德阳市东汽中学教师谭千秋双臂张开趴在课桌上,身下死死地护着4个学生。
12日下午,崇州怀远中学教学楼发生垮塌事件,在突如其来的灾害面前,该校700多名师生绝大多数顺利脱险,但该校英语老师吴忠洪却永远离开了他爱的学生。吴忠洪老师本已逃生,为救两名学生义无反顾地返身冲进正猛烈摇晃的教学楼内,湮没在轰然倒塌的楼房中。
就在大地震发生的当天,位于什邡市师古镇的民主中心小学的教学楼发生了严重的坍塌,一年级教师袁文婷为了拯救学生,青春定格在了26岁。
地震中,她拯救了13名学生后,被压在倒塌的教学楼下。当晚10点多被搜救队员发现时,她的身上压着一块厚厚的水泥板,怀里还藏着一名已经死去的学生。
汶川县映秀镇小学四年级语文老师
一岁半的小雯欣不停地号哭:“救爸爸,救妈妈。”她张大嘴巴不停地号哭,双手死死抓住抱她的邻居的肩膀。泪水,鼻涕,全部流了出来。她只有一岁半,说话还不清晰。地震之后,4天里,她再也没有听到过爸爸妈妈的声音,哪怕一个字。“在救妈妈!也在救爸爸!”邻居把脸紧贴着小雯欣的头。
没有人告诉她,小雯欣的爸爸,依然音讯全无。妈妈,映秀小学老师严蓉,在救下13个学生后,再也不会回来了。“严老师被压在里面了。”说完这句话,严蓉的学生李燕哭了。为了尽快疏散学生,严老师留在最后,等第13个孩子刚跑出教室,教学楼全部塌了下来。
5月12日下午,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洪口镇永安坝村小学24岁的教师苟晓超,一如往常值守在三楼教室里。突然,整栋教学楼开始晃动、颤抖。他几乎是本能地大喊:“同学们,赶快跑!”几乎同时,他冲到阳台上,大声呼叫其他班的老师和学生。
拙与巧的辩证关系篇六
一、
毕业论文
论点的确立文章的论点表明作者对某一事物的看法和态度,是作者的立场和世界观的直接反映。毫无疑问,任何一篇论文都必须有论点。论文价值的大小首先要看其论点是否正确。所以确立论点,是毕业论文写作的关键。论文的论点是从对材料的分析、研究中产生的;不能先定论点,后找适合证明论点的材料。论点的形成,就是对材料进行整理、分析、概括、提炼的过程。有人认为提出论点是在搜集材料之前,这往往表现为毕业论文的撰写的第一步是确定毕业论文的题目。而实际情况是最早确定的一般都是选题的方向,比如,选定的是关于企业管理方面的题目,选定的是关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题目,等等。最后确定具体题目,则是在经过一番调查研究之后。有的学生确实是一开始就确定了具体题目,他之所以有这个把握或下这一决心是建立在已掌握了一定材料的基础上。作为一篇毕业论文,其论点应当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某种事物的规律性,而这种规律性的认识又只能在对大量材料的分析过程中逐渐形成。因此,确立论文的论点,必须从分析材料入手,关于这个过程,毛泽东同志有过如下精辟的论述:“要完全地反映整个的事物,反映事物的本质,反映事物的内部规律性,就必须经过思考作用,将丰富的感觉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工夫,造成概念和理论的系统,就必须从感性认识跃进到理性认识。”(毛泽东:《实践论》。《毛泽东选集》四卷合订本,第268页)这里,首先是“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也就是要对所掌握的材料加以鉴别,弄清它所反映的是真象,还是假象;是个别现象,还是普遍现象;是事物的主流,还是事物的支流。只有经过这样仔细地鉴别,弄清事物的本来面目,才会有真实可靠的论据,才能从中引出正确的结论,形成正确的论点。譬如,有位学生在几年前工业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的推广处于颠峰的时期,准备写一篇有关承包经营责任制的文章,且决定从其作用正面展开来撰写。该学生在经过大量的调查,搜集了大批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发现了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带来的弊端:单纯的放权让利由于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政府可以左右企业命运的状况,政府与企业之间无休止的讨价还价便不可避免,从而企业必然具有对政策的依赖性;扩大自主权后,企业如果提高资产营运效率,便可相应增加自有资金和增加职工收入,因而企业又具有参与市场竞争的动机。企业的这种依赖性和利润刺激机制交合在一起,会诱发出种种非合理的企业行为,如追求短期行为,投资需求过旺等等。于是,这位学生通过对大量材料的分析,得出“承包经营责任制也是有其局限性”的真实结论,这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形成正确的论点之后,就要“由此及被,由表及里”,对掌握的材料进行分析、判断、推理,找到事物的内部联系或规律性,形成文章的论点和逻辑体系。所谓理论概括,就是从大量个别的具体材料中找出一般性或普遍性的东西。一般来说,掌握的材料越全面,从中概括出的论点越具有普遍意义。但是,对具体材料进行理论概括,并不是只停留在简单地对具体材料进行整理、归类,因为这还只是现象的罗列,还必须深入一步进行分析、判断,找出这些现象的本质,从中得出规律性的认识。只有这样,文章的论点才能确立起来。所以,文章论点的确立,实际上是调查研究的问题,是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的问题。那种从主观的框框出发,以框框套材料,以材料填框框的主观主义做法是要不得的。当然,提炼、确立正确的论点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常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材料很多,看了之后,一无所得,表明原来所获材料是“贫矿”,提炼不出精华来。遇到这种情况,只有另换方向,进行新的资料搜集工作,而已有资料不必急于处理掉,很可能在另一场合有用,可保留下来作为资料储备;二是发现材料很多,信息蕴藏量很大,这就要求你很好地思索,在反复比较中加以选择、提炼,舍去与论题无关的材料,确立一个明确的观点;三是发现自己分析材料得出的论点早已为别人谈过,而且别人阐述得比自己还要高明。遇到这种情况,可以采取如下办法:其一把别人的精彩意见,经过自己的消化理解,重新构思,用不同的材料,说明自己的观点;其二改变论述的角度,重新组织材料,形成自己的观点。从材料的提炼中确立论点要力求正确,并有新的见解。确立的论点,首先要能说服自己,做到有理有据。如果自己都认为不妥当,那就须赶快重新研究材料,重新提炼。做到论点不但能说服自己,而且能得到别人的肯定,这样论文撰写就有了把握。为此毕业论文的作者,在确立论点的过程中,还要虚心地向导师请教,求得指导。除导师之外,还应得到其他有经验教师的指导,导师和有经验的教师理论基础厚、思路广、经验多,经过他们的指导可以少走弯路。二、确立论点应掌握的原则(一)论点的科学性原则科学性,就是要求毕业论文的作者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并揭示其规律。这首先要求论点正确。如果论点不正确,就会使整篇论文归于失败,比如《论中国的农村改革》一文中说:“中国的农村改革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性环节,农村的改革之路也成为城市改革的必经之路。”这个论点是不正确的,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十分明确地指出;“把国有企业改革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显然,城市改革与农村改革因为所拥有的生产要素状况不同,经济社会环境不同,走的也是不同具体形式的改革之路,这也是十分明显的,如果以农村改革的模式来框定城市改革,城市改革是不可能成功的,这也为实践所证实。所以,论点要正确,并不是很容易的,作者必须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才能提出合乎客观实际的结论。其次,论点的表达要准确。如果表达不准确,就不能确切地反映客观事物的规律,并且会给阅读者带来困惑。如《谈谈物业流通的地位和作用》一文中为了强调物业流通的重要地位,提出:“物业流通能使价值的转移和价值的增值得以实现。”这就使阅读者困惑不解了。众所周知,商业是商品资本的独立化形态,其职能是实现预付资本价值和剩余价值,使商品的转移和价值的增值最终得以实现,而文中所讲的物业流通可以转移价值,并使价值增值得以实现是什么意思呢,实质上作者的原意是指物业流通中耗费的费用是生产性流通费用,这种生产性流通费用在一个恰当的限度内,其耗费可以转移到商品上,并且可以使其价值增值,为物业流通领域的经营者带来利润。但由于作者表达的不准确,引起了认识上的歧义。(二)论点的客。观性原则客观性与科学性是密切相关的。科学性要求实事求是,客观性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客观性要求对于客观事物进行周密的调查研究,然后从中引出符合实际的结论。写毕业论文的常见毛病就是带着先入为主的框框去找材料。这是撰写毕业论文的最大忌讳,因为客观事物是极其复杂的,随时可以找到一些例子或个别材料来证实某一论点,但不能反映客观实际。例如,在70年代末,家庭联产承包这一农村经营新形式在全国各地出现,对这一新的经营形式作如何评价呢?当时,浙江某市的一主管部门领导层对此持否定态度,为证明其论点的正确,专门组织调研班子,奔赴该市各地农村专门搜集由于搞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导致集体经济瓦解,农村生产力遭到破坏的材料,确实,当时是可以找到这样的材料的。但由于搞了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集体经济更为巩固,生产力得到了快速发展的事例却更多。用个别例子得出一个结论,作出一个判断,不完全符合客观实际,只能是错误的判断。列宁说:“偏见比无知离真理更远。”因此,撰写毕业论文,必须尊重客观实际,要从实际中去粗取精,得出结论,决不可凭自己的好恶去捕捉。(三)论点的创新性原则毕业论文要求作者有自己的见解,要求创新性。所谓创新就是能提出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当然创新不是轻易可以做到的,要填补某一学科的空白,或填补某一学科的某些方面的空白,这是大专、本科学生较难胜任的,但在两方面却为学生撰写毕业论文留下了较大的创新空间。一是补充性论点。由于人的认识不可能一次性完成,即使一种新观点出现,当时看来是完善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总会发现原有观点的不足之处,所以,可以说,绝大部分已有的研究成果都给后世留下了补充性的研究课题。比如,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是科学的理论,但社会发展到今天,实践提出了服务是否是商品的问题,这正是我们需要补充研究的领域,由此我们可以提出诸如“论邮电商品的价格确定”、“旅游企业经济效益初探”等等一大批具有补充性价值的新论点。二是匡正性论点。补充性论点是对前人研究成果的肯定与发展,而匡正性论点则是对已有研究成果的否定与纠正。这种匡正性论点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通说(即流行的说法或观点)的纠正,另一方面是对新出现的某种观点不足之处的纠正。比如,曾有一段时间,不少人把企业实行岗位技能工资作为企业唯一的分配形式,而实际上企业情况各不相同,不同的企业需要实行多种形式的分配制度,不能搞“一刀切”,针对这一问题可以以“谈谈岗位技能工资的适应性”来论述岗位技能工资的实施也是有其局限性的,就很有意义。(四)论点的价值原则作者在毕业论文中提出的中心论点一定要具有价值意义。其价值意义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所确定的中心论点应该与经济社会生活和科学文化事业密切相关,即关系到干百万人利益成为千百万人关注的问题,具有很强的现实性。二是确定的中心论点表面上看似乎没有什么现实意义,或者没有实际用途,但是具有学术价值,甚至不知在什么时候会产生出它不可估量的意义。虽然,作为毕业论文的价值所在多表现在第一类,但不可忽视有少量不可多得的闪耀着学术价值的毕业论文。三、毕业论文的论据使用写论文必须首先确立中心论点,这个中心论点要贯穿于论文的始终。但是,如果只有中心论点而没有若干与之相联系的从属论点,中心论点就会显得苍白无力,不能令人信服。因此,在确立文章的中心论点之后,还必须形成若干从属论点,通过这些从属论点把中心论点加以展开,使之得到充分的论证和说明。例如我国已故著名经济学家孙冶方写的《二十年翻两番不仅有政治保证而且有技术经济保证》一文,其中心论点便是文章的标题。为了论证这个中心论点,文章提出了如下四个从属论点。第一,根据我国建国30年的历史经验来看,工农业总产值每年增长7.2%的速度并不算高;第二,实现工农业总产值翻两番(这是当时的提法,作者注)的最直接的技术经济保证,就在于我们已经找到了迅速发展农业和工业的正确道路;第三,实现工农业年总产值翻两番,最重要的还是靠工业自身的迅速发展。因为工业是大头,其总产值一般占工农业总产值的70%左右,而当前发展工业生产的最重要最现实的措施,是有重点有步骤地进行技术改造,充分发挥现有企业的作用;第四,为了加速企业的技术改造,就要提高折旧率,并且原则上还必须把折旧基金归还企业掌握和使用。文章通过上述四个从属论点,具体地、贴切地论证了党的十二大提出的奋斗目标,不仅有政治保证,而且有技术经济保证,是完全能够实现的。就中心论点来讲,这些从属论点就是其论据,当然,这些从属论点(称为上位论点)还可继续有其他次级从属论点(称为下位论点)来论证,这样次级从属论点就成为这些从属论点的论据了。在论点与论据的安排中展开论证,这种展开一般有两种形式:一是纵向排列形式。中心--上位论点一下位论点--……论点在上图中各论点之间呈逐步深入的递进关系。例如,上例提出二十年翻两番不仅有政治保证而且有技术经济保证这一中心论点,接着提出这一技术经济保证是我们已经找到了迅速发展农业和工业的正确道路这一上位论点,紧接着又提出了走这条道路最重要的是有重点有步骤地进行技术改造,充分发挥现有企业的作用这一下位论点,而要加速企业的技术改造,文章提出要提高折旧率,并将折2日基金留归企业使用。以上论点论据环环紧扣,步步深入,为中心论点的确立,建立了坚实可靠的基础。二是横向并列形式。中心论点 (一)下位论点 (二) 一、上位论点 (三) ...... 二、 三、 ...... 在上图中各从属论点呈现横向并列的形式,这些从属论点从事物的不同侧面论证中心论点。例如毕业论文加《快我国丝绸工业技术进步初探》一文剖析了导致丝绸工业技术落后的主要原因:第一,企业技术进步意识不强;第二,缺乏加快企业技术进步灵活高效的管理体制;第三,技改资金筹措难,企业自我改造、自我发展能力差;第四,尚未建立技术进步的激励机制。上述四点就是一种横向并列的关系,它们分别从不同侧面阐述了导致我国丝绸工业技术落后的主要原因。要使论点正确、深刻、能说服人,作者需要使用确实有力的论据。确实有力的论据应当是真实的、典型的、新鲜的、充分的。这在前面已有阐述,这里不再展开。拙与巧的辩证关系篇七
本文第一句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
接着围绕这个中心论点分三段从三个不同角度进行论述.
第1段:论述学习的意义在于能够提高自己,改变自己.
第2段:论述学习能够弥补不足的作用.
第3段:论述学习要逐步积累,要坚持不懈,要专心致志.
第1段作者用了五个比喻.第一个比喻“青出于蓝”,不能认为它的意思是比喻学生超过老师.这是它作为成语后新产生的意思.本文中这个比喻和“冰寒于水”,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可以提高.“直木为轮”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还可以改变原来的状态.这样,三个比喻分了两层意思.作者在这基础上,用“故”归纳上文,又用了“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两个比喻作为事例,进而推论出人必须通过学习和参省才能达到“知明而行无过”的境地.后面两个比喻并列说明:肯下功夫,必见成效.它们是对后面推论的有力衬托.综上所述,本段是从总论学习的重要性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的.
第2段作者用了五个比喻.开头作者用“终日而思”“不如须臾之所学”先来阐说,接着就用“跂而望”“不如登高之博见”这个比喻,形象说明只有摆正“学”和“思”的关系才能使学习产生显著效果.为了把道理说得更透辟,作者顺势而下,连用“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揖”四个比喻,从见、闻、陆、水等方面阐明了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利用和借助外界条件所起的重要作用,从而说明人借助学习,就能弥补自己的不足,取得更显著的成效.最后由此得出结论,君子所以能超越常人,并非先天素质与一般人有差异,而完全靠后天善于学习.综上所述,本段是从学习的重要作用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
第3段作者用了十个比喻.作者先用两个比喻,从“积土”、“积水”推论到人的“积德”,正面论述积累的作用,说明学习上的成就是不断积累起来的.接着又用“不积跬步”、“不积小流”两个比喻从反面说明如果不积累就不能达到远大目标.这是本段第一个层次,说明学习要积累.下面就分两层说明如何做到积累.作者用四个比喻正反对照:先用“骐骥”、“驽马”对比,说明主观条件的好坏,不是学习的决定因素,坚持不懈才是学好的关键;又用“锲而不舍”,“锲而舍之”对照,说明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会有所成就.这是本段第二个层次,说明做到积累就要坚持不懈.最后一个层次,作者用蚓和蟹两个比喻正反对照,说明做到积累还要专一.后面两个层次说明:做到积累的两点保证,两者缺一不可.
综上所述,作者在本段中又分三个层次,是从学习的方法和态度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的.
拙与巧的辩证关系篇八
关于尊重的论点
1.尊重需要理解和宽容。
2.尊重也应该坚持原则。
3.尊重知识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4.尊重别人就要尊重别人的劳动。
5.尊重人才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6.人与人之间需要相互尊重。
7.只有尊重别人才会受到别人的尊重。
8.尊重能促进人与人之间的沟通。
9.我们应该养成尊重他人的习惯。
10.对人尊重,常会产生意想不到的善果。
关于尊重的名言
1.仁者必敬人。——《荀子》
2.忍辱偷生的人决不会受人尊重。——高乃依
3.尊重别人的人不应该谈自己。——高尔基
4.尊重别人,才能让人尊敬。——笛卡尔
5.谁自尊,谁就会得到尊重。——巴尔扎克
6.君子贵人而贱己,先人而后己。——《礼记》
7.卑己而尊人是不好的,尊己而卑人也是不好的。——徐特立
8.对人不尊敬,首先就是对自己的不尊敬。——惠特曼
9.为人粗鲁意味着忘记了自己的尊严。——车尔尼雪夫斯基
10.对人不尊敬的人,首先就是对自己不尊重。——陀思妥耶夫斯基
11.对于应尊重的事物,我们应当或是缄默不语,或是大加称颂。——尼采
12.尊重老师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每一个人都不应该忘记。
13.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十六大报告》
14.对别人的意见要表示尊重。千万别说:“你错了。”——卡耐基
15.尊重人才,培养人才,是通用电器长久不败的法宝。——杰克·韦尔奇
16.君子之于人也,当于有过中求无过,不当于无过中求有过。——程颐
典型论据
——学生最需要礼貌
著名数学家陈景润回厦门大学参加60周年校庆,向欢迎的人们说的第一句话是:“我非常高兴回到母校,我常常怀念老师。”被人誉为“懂得人的价值”的著名经济学家、厦门大学老校长王亚南,曾经给予陈景润无微不至的关心和帮助。陈景润重返母校,首先拜访这位老校长。校庆的第三天,陈景润又出现在向“哥德巴赫猜想”进军的启蒙老师李文清教授家中,陈景润非常尊重和感激他。他还把最新发表的数学论文敬送李教授审阅,并在论文扉页上工工整整写了以下的字:“非常感谢老师的长期指导和培养——您的学生陈景润。”陈景润还拜访了方德植教授,方教授望着成就斐然而有礼貌的学生,心里暖暖的。
停奏抗议的反思
——没有礼仪就没有尊重
孔祥东是著名的钢琴演奏家。年6月6日晚,他在汕头举办个人钢琴独奏音乐会。演出之前,节目主持人再三强调,场内观众不要随意走动,关掉bp机、手提电话。然而,演出的过程中,这种令人遗憾的场面却屡屡发生:场内观众随意走动,bp机、手提电话响声不绝,致使孔祥东情绪大受干扰。这种情况,在演奏舒曼作品时更甚。孔祥东只好停止演奏,静等剧场安静。然而,观众还误以为孔祥东是在渴望掌声,便报以雷鸣般的掌声。这件事,令孔祥东啼笑皆非。演出结束后,孔祥东说:有个bp机至少响了8次,观众在第一排来回走动,所以他只得以停奏抗议。
“礼遇”的动力
——尊重可以让人奋发
日本的东芝公司是一家著名的大型企业,创业已经有90多年的历史,拥有员工8万多人。不过,东芝公司也曾一度陷入困境,土光敏夫就是在这个时候出任董事长的。他决心振兴企业,而秘密武器之一就是“礼遇”部属。身为偌大一个公司的董事长,他毫无架子,经常不带秘书,一个人步行到工厂车间与工人聊天,听取他们的意见。更妙的是,他常常提着酒瓶去慰劳职工,与他们共饮。对此,员工们开始都感到很吃惊,不知所措。渐渐地,员工们都愿意和他亲近,他赢得了公司上下的好评。他们认为,土光董事长和蔼可亲,有人情味,我们更应该努力,竭力效忠。因此,土光上任不久,公司的效益就大力提高,两年内就把亏损严重、日暮途穷的公司重新支撑起来,使东芝成为日本最优秀的公司之一。可见,礼,不仅是调节领导层之间关系的纽带,也是调节上下级之间关系,甚至和一线工人之间关系的纽带。
世界知识产权日
——尊重知识
在年10月召开的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第35届成员国大会上,我国提议将4月26日定为“世界知识产权日”。这个提案经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成员国大会得到了确定。年4月26日成为第一个“世界知识产权日”。这是我国尊重知识的具体表现。
屠格涅夫与乞丐
——尊重比金钱更重要
俄罗斯文豪屠格涅夫一日在镇上散步,路边有一个乞丐伸手向他讨钱。他很想有所施与,从口袋掏钱时才知道没有带钱袋。见乞丐的手伸得高高地等着,屠格涅夫面有愧色,只好握着乞丐的手说:“对不起,我忘了带钱出来。”乞丐笑了,含泪说:“不,我宁愿接受您的握手。”
——尊重不分社会地位
有一天,孙中山先生病了,住院治疗。当时,孙中山已是大总统、大元帅了。但是,他对医务人员很尊重,对他们讲话很谦逊。平时,无论是早晨或是晚间,每当接到护士送来的药品,他总是微笑着说声“谢谢您”,敬诚之意溢于言辞。
1925年孙中山患肝癌,弥留之际,当一位护理人员为他搬掉炕桌时,孙中山先生安详地望着她,慈祥地说:“谢谢您,您的工作太辛苦了,过后您应该好好休息休息,这阵子您太辛苦了!”听了这话,在场的人都泣不成声。
——国家之间需要尊重
要别人听取你的意见,你先要了解同情别人。同样的,你得遂心愿后,也该为别人着想。如果你不顾别人颜面,就可能会毁去你努力争取到的成绩。
美国总统肯尼迪深明此理,1962年10月经过两周的紧张谈判后,前苏联领袖赫鲁晓夫同意,如果肯尼迪答应不进攻古巴,他就从古巴撤走所有的导弹,因而得以化解古巴导弹危机。据肯尼迪的顾问修多尔·索仑森说,肯尼迪接着便向大家指示,要不自夸,不自满,甚至不说取得胜利。我们能够赢是因为我们保全了赫鲁晓夫的面子——我们现在也不该羞辱他。
鲁哀公以服饰定儒士
——真才实学才值得尊重
有一天,庄子拜见鲁哀公。鲁哀公颇有感慨地告诉庄子说,鲁国的儒士很多,但都没有什么杰出的才能。庄子却认为鲁国的儒士很少,鲁哀公不解其意,同他争辩,认为鲁国那么多人都穿儒服,怎能说没有儒士呢?庄子告诉哀公鲁国人穿儒服是为了适应天时地形。有才学的君子未必穿,穿儒服的人未必有才学。就让鲁哀公下一道命令:没有才学的人不得穿儒服。哀公按庄子意思下了一道命令,5天后,果然鲁国人再不敢穿儒服了。
哲理材料
女王敲门
一次,英国维多利亚女王与丈夫吵了架,丈夫独自回到卧室,闭门不出。女王回卧室时,只好敲门。
丈夫在里边问:“谁?”
维多利亚傲然回答:“女王。”
没想到里边既不开门,又无声息。她只好再次敲门。
里边又问:“谁?”
“维多利亚。”女王回答。
里边还是没有动静。女王只得再次敲门。
里边再问:“谁?”
女王学乖了,柔声回答:“你的妻子。”
这一次,门开了。
纪晓岚的幽默
纪晓岚有一天去游五台山,走进庙里,方丈把他上下一打量,见他衣履还整洁,仪态也一般,便招呼一声:“坐。”又叫一声:“茶。”意思是端一杯一般的茶来。寒暄几句,知他是京城来的客人,赶忙站起来,面带笑容,把他领进内厅,忙着招呼说:“请坐。”又吩咐道:“泡茶。”意思是单独沏一杯茶来。经过细谈,当得知来者是有名的学者、诗文大家、礼部尚书纪晓岚时,立即恭恭敬敬地站起来,满脸赔笑,请进禅房,连声招呼:“请上坐。”又大声吆喝:“泡好茶。”他又很快地拿出纸和笔,一定要请纪晓岚留下墨宝,以光禅院。纪晓岚提笔,一挥而就,是一副对联:坐,请坐,请上坐;茶,泡茶,泡好茶。方丈看了非常尴尬。
尊重的魅力
有个业务员曾说过这样一个例子。他的工作是为强生公司拉主顾,主顾中有一家是药品杂货店。每次他到这家店里去的时候,总要先跟柜台的营业员寒暄几句,然后才去见店主。有一天,他到这家商店去,店主突然告诉他今后不用再来了,他不想再买强生公司的产品,因为强生公司的许多活动都是针对食品市场和廉价商店而设计的,对小药品杂货店没有好处。这个业务员只好离开商店。他开着车子在镇上转了很久,最后决定再回到店里,把情况说清楚。
走进店里的时候,他照常和柜台上的营业员打过招呼,然后到里面去见店主。店主见到他很高兴,笑着欢迎他回来,并且比平常多订了一倍的货。这个业务员对此十分惊讶,不明白自己离开店后发生了什么事。店主指着柜台上一个卖饮料的男孩说:“在你离开店铺以后,卖饮料的男孩走过来告诉我,你是到店里来的推销员惟一会同他打招呼的人。他告诉我,如果有什么人值得同其做生意的话,就应该是你。”从此店主成了这个推销员最好的主顾。这个推销员说:“我永远不会忘记,关心、尊重每一个人是我们必须具备的特质。”
关心别人、尊重别人必须具备高尚的情操和磊落的胸怀。当你用诚挚的心灵使对方在情感上感到温暖、愉悦,在精神上得到充实和满足,你就会体验到一种美好、和谐的人际关系,你就会拥有许多的朋友,并获得最终的成功。
人体解剖课
这是一堂人体解剖课,一群刚入学的大学生在教授的引领下,来到一具新鲜的标本前。标本是一位刚去世的'老人。他临终前自愿把遗体捐给医学院,虽然他的子女中有人持反对意见,但老人的态度很坚决。最后他们只好顺从了老人的意愿。
玻璃盖被轻轻掀开,手术刀拿在手里,老教授忽然停住了,他对学生们说:“让我们一起向这位陌生的逝者默哀3分钟吧!”学生们愣了一下,随后不约而同地摘下头上的帽子和围巾。
3分钟后,老教授说:“虽然这具标本是其本人自愿捐献的,但我们毕竟损伤了他的躯体,所以我们要向他表示歉意!”
学生们静静地听着,这一堂解剖课让他们得到了两次人生的洗礼:一次是那具纯洁的标本让他们产生的敬意,一次是老教授因为尊重一具遗体而让他们产生的尊重。
乞丐的尊严
我的朋友吉姆曾向我讲述过一个发生在他身边的故事。
每一个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人都有尊严,这是他们生活下去的精神支柱,即使是乞丐也不例外。
吉姆曾经在流浪汉聚集的地下通道里遇到一个乞丐。那是一个二十来岁的年轻人。他衣衫破旧,抱着一把褪了色的旧吉他,唱着悲伤的歌曲。这样的情景,在这个城市每一天都可以见到。
“可以自食其力的人,却在这里乞求别人的施舍,他们为什么不觉得脸红?”想到这里,吉姆加快了脚步,向前走去。吉姆可不想为这样的人付出什么。忧伤的歌曲依然在吉姆的耳边萦绕,但是吉姆没有心情停住。
“先生,请等一等。”当吉姆走上台阶的时候,一个声音叫住了吉姆,吉姆知道是那个乞讨的人。
“别人不给钱就算了,还要追上来要钱!这样的人我是绝对不会给他钱的。”想到这里吉姆生气地对他说:“对不起,我没有钱给你,我现在很忙,请不要打搅我。”
“您误会了,我想问这是您的东西吗?”当吉姆看到他手里的钱包的时候,这才发现,那正是自己的钱包,里面有整整一万美金,这些钱要是丢了,吉姆的工作就完了。
刹那间,吉姆感到了羞愧,是自己误会了这个乞丐。他并不是向吉姆讨要什么,而是归还吉姆丢失的钱包。
吉姆非常激动地接过了钱包,为了表示谢意,他从钱包里拿了一张10美元的纸币,然后对乞丐说:“为了表示感谢,请接受我的一份心意!”
“先生,我是需要钱,但是我有自己的原则。”那个年轻的乞丐说道,“希望您今天有一个好心情,下次可要注意了。再见了,先生。”说完,又回到了原先的地方,继续弹那把旧吉他。
原本觉得并不怎样的吉他声突然变得如此的人性化,吉姆站在那里,感觉四周静悄悄的,只有悦耳的吉他声在耳边萦绕。
这就是乞丐的尊严。
报酬
一个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在北京一家大公司找到了工作。但进去后,他发现周围的8个同事中有6名硕士、两名博士,作为新来的,他一点优势也没有,整天被呼来唤去,忙于事务性工作,渐渐感到委屈、乏味。更重要的是,他所得的报酬没有达到预期水平。于是,这个硕士心一狠,辞了职,又回大学里攻读博士。
取得学位后,博士来到沿海经济区求职,很多用人单位抢着要他。对比之下,一家私营企业老板心最诚,开价最高,博士挺满意,就去了。这个私营企业老板文化程度虽低,但十分尊重人才,对博士总是笑脸相迎,博士很感动,决心要为企业贡献自己的才学。
终于有一天,博士忍无可忍,向老板递交了辞呈。老板很惊讶:我给你的报酬还不够高吗?
博士摇摇头,给老板讲了个小故事——英国有位大科学家法拉第,要进皇家科学院。知情人告诉他,在那里,工作是十分劳累的,而报酬却相当少。法拉第毫不在乎地说:“工作本身就是一种报酬。”
尊重是金钱买不到的
有位富翁十分有钱,但却得不到旁人的尊重,他为此苦恼不已,每日寻思如何才能得到众人的敬仰。
某天在街上散步时,他看到街边一个衣衫褴褛的乞丐,心想机会来了,便在乞丐的破碗中丢下一枚亮晶晶的金币。
谁知乞丐头也不抬地仍是忙着捉虱子,富翁不由生气:“你眼睛瞎了?没看到我给你的是金币吗?”
乞丐仍是不看他一眼,答道:“给不给是你的事,不高兴可以要回去。”
富翁大怒,意气用事起来,又丢了十个金币在乞丐的碗中,心想他这次一定会趴着向自己道谢。却不料乞丐仍是不理不睬。
富翁几乎要跳了起来:“我给你十个金币,你看清楚,我是有钱人,好歹你也尊重我一下,道个谢你都不会。”
乞丐懒洋洋地回答:“有钱是你的事,尊不尊重你则是我的事,这是强求不来的。”
富翁急了:“那么,我将我的财产的一半送给你,能不能请你尊重我呢?”
乞丐翻着一双白眼看他:“给我一半财产,那我不是和你一样有钱了吗?为什么要我尊重你。”
富翁更急起来道:“好,我将所有的财产都给你,这下你可愿意尊重我了。”
乞丐大笑:“你将财产都给我,那你就成了乞丐,而我成了富翁,我凭什么来尊重你。”
尊重的力量
曾经听说这样一个故事:
一位商人看到一个衣衫褴褛的铅笔推销员,顿生一股怜悯之情。他不假思索地将10元钱塞到卖铅笔人的手中,然后头也不回地走开了。走了没几步,他忽然觉得这样做不妥,于是连忙返回来,并抱歉地解释说自己忘了取笔,希望不要介意。最后,他郑重其事地说:“您和我一样,都是商人。”
一年之后,在一个商贾云集、热烈隆重的社交场合,一位西装革履、风度翩翩的推销商迎上这位商人,不无感激地自我介绍道:“您可能早已忘记我了,而我也不知道您的名字,但我永远不会忘记您。您就是那位重新给了我自尊和自信的人。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个推销铅笔的乞丐,直到您亲口对我说,我和您一样都是商人为止。”
没想到商人这么一句简简单单的话,竟使一个不无自卑的人顿然树立起了自尊,使一个处境窘迫的人重新找回了自信。正是有了这种自尊与自信,才使他看到了自己的价值和优势,终于通过努力获得了成功。不难想像,倘若当初没有那么一句尊重鼓励的话,纵然给他几千元也无济于事,断不会出现从自认乞丐到自信自强的巨变。这就是尊重,这就是尊重的力量!
拙与巧的辩证关系篇九
从故事中引出论点[方案]
一、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关心社会、关注人生。
2、学习从一个故事某种现象、某种事列引出论点的写法。
3、锻炼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以说、写为重点。
二、教学设想:
1、安排两课时(连堂)。
2、采用“信息发布会”的形式,由教师和学生代表主持。
3、采用多媒体教学设备辅助教学。
教学要点:
1、使学生感到只要关心社会、关注自我、思考人生,就随时都会觉得有东西可写,有感情要发,从而解决“没啥可写”的问题。
2、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重点是从一个故事中引出论点的写法,难点是论点提出的角度。
四、教学内容和步骤:
1、导入课题。
同学们,今天这两节课我们来开一个“信息发布会”,好不好?不过,我有一个小小的要求,希望你们配合一下,行不行?就是在主持人发布每个信息之后,要求大家用两分钟时间思考一下听后的感受和看法,然后用一句话陈述你的观点,再用几句话阐述你的观点。有信心吗?大家跟我喊“我能成功”,连喊三遍,大声地喊,全身放松,预备――“我能成功!我能成功!我能成功!”好,现在有请×××同学上来主持欢迎!
2、发布第一个信息。教师启动多媒体设备,在屏幕中间显出大号字体:“信息发布会”。然后由学生发布第一个信息:
(一)花季少年走上不归路
据《惠州日报・家教周刊》第143期(3月27日)报道:本月3日晚,顺德市杏坛镇某中学初三(1)班的16岁学生阿华(化名)在家上吊自杀了。据了解,事发的前几天,被同学称为“机王”的阿华向一同学租借了一台游戏机,过两天就要还。3日傍晚,他同邻居借了两盘游戏带。晚上9时半左右,阿华从学校回来,发觉游戏机的机身不见了,就问奶奶,奶奶说是他爸爸藏起来了。阿华再去问妈妈,华妈告诉他早点睡,爸爸明天就会把游戏机还他,阿华听后便沉默不语。
晚上10时许,阿华催家里人睡,还走进房间,跟要上夜班的妈妈说,“妈,你睡吧,等会我叫你。”不久,华妈起床看时间,见阿华一人在厅前的门廊踱来踱去,若有所思。10时半左右,华妈打算起床清洁一下屋子才上班,谁知道一打开厅门,华妈当场魂飞魄散,阿华竟然上吊自杀了。
阿华在遗书上写道:“我在这个世界上有许多留恋,但你们把我逼上绝路。再见,妈妈、可恶的爸爸、弟弟、妹妹和奶奶。”
这时教师在屏幕上显示以上信息文字。学生思考,同座交流,自由举手发言;教师点评。并以掌声鼓励。参考观点“父母应多与孩子交流感情;塑造健康人格刻不容缓;建立心理咨询热线势在必行;应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应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必须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社会适应能力强的人,获得成功的机会就比别人多;家庭教育成功的标志是父母和子女共同成长;家长作为孩子的教师,也是一各行业,当然也应遵循规范;处罚孩子的最终目的是:纠正不良行为,养成良好习惯;儿女应多理解父母;过分宠爱孩子弊多利少;应加强挫折教育。以上观点教师小结时在屏幕上显示。
3、主持人(学生)发布第二、三个信息。
(二)李登辉被赶下台
据《南方日报》203月25日报道:迫于民意的巨大压力,李登辉昨天上午宣布辞去国民党主席职务。曾经嚣张一时的李登辉,终于在台湾各地群众声讨的怒潮中被迫提前下台了。在把持了台湾党政大权倒行逆施后,李登辉终于以身败名裂的可耻下场提前结束了自己的政治生涯。
国民党3月18日在变更台湾地区领导人的活动中惨败后,岛内要求李登辉下台呼声愈来愈强烈,抗议群众连续七天聚集在国民党中央党部大楼前,要求李登辉立即下台。从18日至今,群众的抗议活动持续不断,并从台北的国民党部大楼外蔓延到台湾全岛及海外。在得知李登辉下台的消息广大群众欢欣鼓舞。李登辉下台的原因主要有三:一是腐败;二是分裂;三是纵容“台独”。
(三)普京当选俄罗斯总统
据《南方日报》年3月28日报道:俄罗斯中央选举委员会主席韦会尼亚科夫27日宣布,对94、27%的选票进行统计的初步结果显示,代总统普京获得52、52%的选票,超过法定票数,当选为俄罗斯第三届总统。
在大选的最后冲刺阶段,其他总统侯选人为争选票大肆活动,可谓声势浩大、咄咄逼人。而处乱不惊的普京却忙里偷闲。前往黑海渡假胜地索契度假去了。渡假之后返回克里姆林宫的普京,又推掉本该由他主持的政府例会,驾着苏―27歼击机飞往车臣参加首批俄军撤军仪式。当他戴着头盔、身穿飞行服走下舷梯时,整个车臣轰动了,震惊了。普京的名字越来越响,普京的形象越来越深入人心。莫斯科的'工人甚至自发走上街头,高举标语,为普京擂鼓助威。俄舆论半开玩笑地称,普京哪也不去也能得到俄罗斯人的支持。有位记者问选民:“你选了谁?”选民答:“我选择了俄罗斯的未来。”
47岁的普京,年富力强,意志坚定,自出任总理以来,政绩显著,仅半年时间,他基本完成了三项重要任务,成功地举行了杜马选举,国家政局趋于稳定;国家经济形势有所好转;持续近的滑坡趋势得以扭转,坚决用兵车臣,有力地打击了当地非法武装和恐怖分子,捍卫了国空的统一和领土完整。他倡导走富国强民之路,他在竞选纲领中承诺“要向贫困开战”,振兴经济,“使人民过上好日子。”
当第二个信息发布完后,屏幕显示群众抗议活动录像片断或图片;当第三个信息发布完后,屏幕显示莫斯科大街上工人群众自发为普京擂鼓助威的录像片断或图片及普京驾机图片。接着显示第二三个信息的文字。
学生思考、交流、自由发言、掌声鼓励、教师点评。屏幕显示参考观点:多行不义必自毙;搞“台独”绝没有好下场;搞分裂的人绝没有好下场;祖国统一是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历史潮流不可阻挡;顺民心者昌,逆民心者亡;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玩火者自焚;水能载舟也能覆舟;重名利者为人民所不耻而轻名利者人民把他高高举起。
拙与巧的辩证关系篇十
春夏秋冬,年年复始,然而——昨天是不会复始的。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它流走了,凋谢了;昨天只是生命里一篇小小的“文摘”,既记载平淡,也收藏精彩;昨天似乎永远不会停息地为今天进行着彩排。
不要相信“花残月圆”返于春,不要认为走错了一步还可以重来。昨天,不会再给你机会彩排了。走过昨天,就无法找回昨天,只留下遗憾,只流下无奈。
昨天林林总总,千姿百态,有的博大壮阔浩瀚如海,有的如一束鲜花悄然盛开。无论以何种方式装饰它的外观,它不会在你的日记里留下空白。
昨天呵!虽然它是生命的“文摘”,但不要忘了,它也是生命的“连载”。
昨天我们曾摇荡着鲜红的旗帜,谛听那迷人的天籁;昨天,让人类的灵光穿透黑暗的幽谷,让智慧的火焰燃烧逝去的悲哀!
憧憬是心灵的一道美丽的风景线,是翩翩的风带来的对久违的好友的眷念。憧憬如同冰雪初融时冒出的新绿对万物的欣欣向往。
谁说孩时的憧憬不美?心镜如一潭平静的湖水,碧波荡漾的时候的满心欢喜,此起彼伏,心中的憧憬比月光更皎洁,更完美。
跨入小学,如同进入一个五彩斑斓的世界,五线谱上跳跃的`音符时时在心弦上谱写乐曲。于是憧憬于菁菁校园,是一方净土和一段幻想。
步入中学,怀着异样的心情,时常念叨着:“这并不是我最美的憧憬。”于是,我向电脑倾诉自己的心事(嘻嘻,痛快玩游戏啊)。回头看看,觉得太爱憧憬的我被显示重重敲了一下。噢,我明白了,现实与憧憬应同样美丽。群花可以邀蝶,累石可以邀云,栽松可以邀风,贮水可以邀萍。奋斗能邀来尽善尽美。
于是,心灵中的灯,寂静中的光明,树阴下、衣裳上、书页中,都闪烁着树叶间漏下来的细碎的阳光,见证了我心中的那份执着。
拙与巧的辩证关系篇十一
世界上的人活着都有着不同的目标:有的为钱;有的为权,有的为爱,有的为义……,不管他们是罪恶的还是正义的,他们都有着奋斗的理由,他们是最具有潜力的,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意志,有着力量的源泉。
一个孩子但他渐渐的长大,在不同的环境中会产生不同的想法,也就有了人生目标,即使这第一次的想法很幼稚,但在他的一生中永远引导着他去追求……我生活在一个很平凡的家庭中,父母,家人都很疼爱我。大概是太平静了,我没有生活上的波折,没有想过为什么在这里,为什么活着。就这样只是凭着我这不笨的头脑,顺顺利利的成长。而这段记忆很快就忘了,现在只有当时的些照片还能使我隐约的浮想起一些快乐的景象。
直到有一天,无意间在书摊上借了一套漫画,我读了,很静很静,我完全融于其中。这是本描写校园爱情的故事,虽然很虚构,但又很真实,也许我觉得很象那个主人公吧:没有什么特长,长的又不帅。但他有着一棵执着的心,不管是多么艰难都在走下去,因为他知道这是他唯一的目标……最后他成功了,而且那个她也是爱着他的,只是在等他,等他的成功。非常的莫名,觉得有人在对我说:你要努力啊,我等你!我不知道这是真的还是我的幻觉,不过我还是试着去努力,我渐渐的学习越来越好,最后在中考中进入了一所很不错的高中。我松了一口气,但我在搜索在寻找——她来了吗?也许是真的.,因为在我进入高中的第一天我就听到很以前相同声音,是她!很兴奋的,我打算就这样去追求她。但是,在我面前的是……有很多比我优秀的也在追她,我根本没有机会,而且高中并不是恋爱的季节,学习上的压力也很大,我不得不在努力。因为有她的出现我更努力了,我知道越是轻易得到越不会珍惜,所以我尽自己的全力,义无返顾的在奋斗。三年一晃即过,我没有令自己失望,我做到了,我以个优秀的成绩考进了一所名牌大学。她也进了大学。可是我没有她的地址,电话,而且我失去了勇气去找她,继续等下去吗?她会来吗?不,还是去找她,——现在我不小了,虽然这只是儿时的希望,但我觉得我没有做错,如果让我再来一次我还会去哪,去为她奋斗。
我决定了,我毅然走到她学校的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