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的导游词有名(模板12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博物馆的导游词有名篇一
辽宁省博物馆于1949年成立,是新中国第一座博物馆,现位于市府广场东侧。原馆舍位于沈阳市和平区十纬路二十六号,原为奉系军阀热河都统汤玉麟官邸,“9.18”事变后,伪满政府在此设立“国立博物馆奉天分馆”。1948年11月2日,沈阳解放。经东北人民政府批准,成立了东北博物馆,于1949年7月7日开放,1959年改名为辽宁省博物馆。20xx年11月12日,筹建六年的辽宁省博物馆新馆开馆。
成立至今的60多年间,辽宁省博物馆在首创讲解员制度、率先摹制清宫散佚书画等方面作为先行者积累下了很多可资参考的经验。
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伟大历史进程中,在国家文物局和省委、省政府的高度关注与社会各界的热切期盼下,跨世纪的辽宁省博物馆新馆已于20xx年11月12日隆重开馆。新馆位于沈阳市中心——市政府广场东南角(沈河区市府大路363号)。开馆之际推出了“清宫散佚书画国宝展”等七个专题展览,观众参观踊跃,盛况空前,充分展示了辽宁省博物馆丰富的文化底蕴。
博物馆的导游词有名篇二
四川博物院位于成都市青羊区浣花南路,浣花溪公园东侧。博物院馆藏文物中,最具特色的是巴蜀青铜器、张大千绘画作品、四川汉代画像砖和陶塑等。博物院有青华路与浣花南路两个入口,但只有青华路入口对游客开放。
四川博物院共分三层,一层以四川汉代陶石艺术展为主,展示品多为粗旷古朴的汉代石刻艺术和陶塑艺术,这里是了解四川历史的好地方。
二层主要由巴蜀青铜馆、大风堂(张大千书画陈列馆)、中国书画精品馆和瓷器馆组成。大风堂(张大千书画陈列馆),是国内藏有张大千作品最多的地方,收藏分为张大千临摹敦煌壁画、写意画和大千用印三部分,尤其是临摹敦煌壁画,仿佛带你回到了真正的敦煌。
同在二层的中国书画精品馆,展示有所藏的历代书画珍品100多件,其中最有名的当属宋徽宗的《腊梅双禽图》、刘松年的《秋山行旅图》和唐寅的《虚阁晚凉图》,不过出于对文物的保护,可能会被馆方收藏起来,不一定可以看到。
三层以藏佛之光、万佛寺石刻馆、古风雅韵工艺美术馆、大山回响和百年回眸构成,大多反映出四川的民风民俗。
四川博物院出来,可以去附近的杜甫草堂、青羊宫、武侯祠、锦里逛逛,都距离非常近,可以一并游玩。
博物馆的导游词有名篇三
有这样几句话:彼岸花开开彼岸,奈何桥头可奈何? 黄泉路上相与谁?忘川河畔觅船家。 阎罗殿前断下世,轮回道里固拒往。孟婆一惑未可违,安然往生忘今世。相传人死后都会走黄泉路,路的尽头是忘川河,河上有座奈何桥,桥的终点是望乡台,望乡台上有个老妪在卖孟婆汤。忘川河边有块三生石,孟婆汤让你忘记红尘往事,三生石却记载你的前世今生。那缘定三生也就在轮回中不息。在这里流传着一个说法就是,两个相爱的人如果心意相通,虔诚的牵着对方的手走过奈何桥,那么他们下辈子还能再续前缘。好的,我们的旅游团里有多少对儿情侣啊?恩,帅哥配美女,你们呆会儿一定去奈何桥走一下哦,记得诚心诚意哦!
突然想起了一个笑话想跟大家分享哦!18层地狱里有3个人生前盗贼抢劫,欺善凌弱,然后他们都被判下油锅。按常理说进油锅都会被炸得噼里啪啦的像我们在家里炸小鱼儿一样,可是这三个人都在油锅里谈笑嬉戏,后来判官翻开生死薄才知道,这3个人原来分别来自重庆武汉南京-三大火炉,呵呵。其实说真的,我们重庆的夏天就像我们重庆人一样热情啊!
那么现在提醒一下某些注意事项。三峡气候潮湿多变,请带上外套及雨具;船行驶时风大,请勿在船甲板上逗留时间过长,以免受寒感冒。船上饮食不比岸上,可以自备食物,没有吃完的零食请系紧放好;出门在外请少喝酒,以免耽误游程。下船游览景点时,请确认关好门窗后,方可离去;贵重物品请随身携带,下船时人多拥挤,请照看好自己的随身物品,以免丢失。外出旅游以防万一,请带创可贴,感冒药、肠胃药晕车晕船药等。
若带有小孩同行,请一定要看管好自己的小孩,小孩不宜单独到船的边缘及船甲板嬉戏玩耍,不宜在船上追逐打闹。请大家再记下我的电话号码,如果发生什么紧急情况希望大家可以第一时间通知我,我将尽自己最大努力为大家服务。如果各位对我的工作有什么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欢迎大家批评指导,谢谢!好了让我们尽情开始我们愉快的长江三峡之旅吧。
重庆自然博物馆导游词4
其中还值得一提的就是花边圜底罐,它是三峡古代盐业的见证。考古人员在忠县发现了大量西周至战国时代的花边圜底罐,经实验表明,忠县花边圜底罐内壁附着物和自贡汉代铁盐锅内的沉淀物具有基本相同的物象。这表明,古代巴人至少在西周时期就进行井盐的开采加工,比文献记载的最早李冰的采盐早了七百年。
巴国晚期,由于楚国的逐步紧逼,其政治中心之间退入嘉陵江流域,控制范围也逐步缩小。利用巴蜀矛盾,秦国趁机于公元前316年攻灭蜀,巴两国,秦国在巴,蜀采取不同的政策,镇压蜀而笼络巴。此后,秦人将楚的势力逐出渝东,并以巴地为攻楚前沿阵地。秦汉时期的巴人对于中原文明来说依旧是少数民族,,“汉归义賨邑侯”金印所展现的历史就是巴人对中原王朝的归顺。该印金质,印纽卧驼行,出土于云阳县南境双河口夹沟坝,印文为“汉归义賨邑侯”。賨指賨人。秦汉时对巴人的称呼。
三国时期,三峡石吴蜀兵戈交锋的前沿地带,它见证了夷陵之战,刘备托孤等重大历史事件。而更相传刘备夷陵之战兵败后,诸葛亮在今奉节地区设下八阵图困住东吴大将陆逊的追兵,但今日已失传(见下图)。魏灭蜀后,又从这里开始了伐吴战争,《晋书。王濬传》记载,魏王令益州刺史王濬率领巴蜀兵伐吴。这便是诗人刘禹锡诗中吟道的“{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巴文化石重庆地区进入文明时期的第一个文化,是重庆地域文化的根。巴人在艰苦自然环境下和强敌的双重压迫下,不断抗争,形成文化特色,两千多年以来,逐步沉淀到巴渝文化的最深层。巴国虽亡,其文化传统与中原的融合却经历了缓慢的过程。巴人在相当时期内仍保留着原有的文化传统和生活方式,西汉早期开始,随着西南夷的开发,巴文化日渐没落,具体表现为随葬品中铁制农具的出现,兵器数量的逐渐减少。大致到汉武帝时期,这一融合才告一段落。这种文化融合石双向进行的,其中以农耕经济为特征的秦汉统一的中原文化进入主流,巴文化中的不少精华也由此渗入秦汉文化,成为博大精深的华夏文明的一条涓涓支流。
第三部分:调查总结与体会调查总结与体会:通过这次亲自的调查发现深感实践调查的经验的缺乏,在技巧和方法上以及熟练程度不足。最惭愧和着急的是感到专业知识的力不从心。通过这次完整的独立自主的调查,认为作为学生的作业很有必要,对专业知识的运用提升用巨大的帮助。在汇总全国不同地区的博物馆的调查,能从宏观上把握文化的共同性,也能在微观上发现地域差异。若能很认真的做好这次报告,我觉得意义是重大的。因为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局限,很难对全国各地历史有一个总体的详细的透彻了解,而查找史料不够形象具体,有大海捞针的感觉。对地方博物馆的调查,并得以汇总,就仿佛有了一次全国范围内的大调查。所以,在此次调查之后,希望能在一两年后,同学们有了更高更精的历史文化觉悟和修养后再进行一次更详细的地方博物馆深入的调查。
博物馆的导游词有名篇四
各位游客们大家好,我是您们的导游小王,首先欢迎大家来到潍坊风筝博物馆。
潍坊风筝博物馆座落于潍坊市潍城区白浪河东岸,建于1988年,系全国第一座风筝专业性博物馆。占地1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8100平方米。建筑风格具有浓郁的民旅特色,馆顶以龙头蜈蚣为主要装饰物,空中俯瞰,似蛟龙遨游长空。馆内有大小展厅8个。
设有风筝馆,民俗馆,奇石馆,艺术家画廊等展馆。展现了从公元前5世纪春秋战国时的“鲁班风筝”至今的古今中外风筝的争奇斗艳,以及风筝对人类科学进步、增进友谊的贡献和历届潍坊国际风筝会的盛况。这里已成为国际风筝协会组织各国风筝爱好者切磋风筝技艺,交流感情,发展友谊的场所。
场馆屋脊设计风格独特,按照龙头蜈蚣风筝的形态,用陶瓷铺成,弧度极为夸张,加上孔雀兰琉璃瓦屋面的映衬,仿佛蛟龙遨游碧空。
展厅展有1000余只造型各异的风筝,包括软翅、硬翅、板子、桶类、串式和微型等古今中外的精品风筝,全面展示了风筝的历史文化、现代文化、国际文化及其延伸文化,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灿烂文化所独具的艺术魅力,成为了传播和弘扬风筝文化的艺术交流中心。
博物馆的导游词有名篇五
如果要领略一下本世纪初澳门的生活方式,不妨到仔岛南岸的海边马路看看。这个区域被本地人称為『龙环葡韵』,它是岛上的旧城区。这裡有五栋建於十九世纪未,外型优雅的葡式住宅。
其中一被用作住宅式博物馆,展示了当时土生葡人的家居风格;欧式的家俱摆设和中式的装璜融洽地共处一室,把当时双重文化地区内,上流社会的悠闲雅致表露无遗。
南湾公园的旅游景点介绍·玫瑰圣母堂的旅游景点介绍·澳门特别行政区旅游景点介绍
其餘的房子分别用作可容纳四百名观眾的展览厅、工艺中心、酒吧和葡国民族史展览馆。
剩下的一间成為了现时的餐厅,那裡有一个露天茶座,当你在浓浓树荫下品茗时,可能会堕入了时光隧道,回到了一百年前,看著一艘艘帆船缓缓驶来,而船上印度人正忙碌地下锚泊岸,準备接收从中国大陆运来的货物。
文档为doc格式
博物馆的导游词有名篇六
洛阳博物馆,位于洛阳新区,比邻隋唐城遗址植物园。博物馆目前免费对公众开放,游客在大门领票处领取参观券后,进入馆内参观。博物馆与主楼和辅楼组成,游客参观的主要是主楼内的展品。在主楼一层的入口处有电子浏览机,介绍了一些镇馆之宝,可以先浏览一下了解大概。
博物馆主楼共两层,一楼一般是通展,二楼是博物馆的精品展,博物馆的专题宫廷文化展也位于二楼,虽然一楼是通展,但展览的文物也会让你大为赞叹,洛阳作为十三朝古都的独特地位,馆藏文物中自然不乏国宝级稀世珍宝。当你进入主楼游览时,可以从一楼的基本陈列《河洛文明》起步,从这里开始回眸洛阳千年古都文明变迁的历程,再前往二楼的《精品陈列展》和宫廷文化展等专题展览参观。
在洛阳博物馆内,你可以看到有着“中国第一爵”之称的夏代的青铜酒器“乳钉纹铜爵”,它虽然其貌不扬,然而它却是我国目前发现的年代最早的青铜酒器;战国时期的“错金银铜鼎”,这件青铜鼎以金银作为装饰,使用了鎏金、错金银等工艺,嵌金银对称和谐,装饰华丽;北魏时期的“泥塑人面像”,这座佛像虽然因为大火,原有的彩绘也损失殆尽,但这些却丝毫没有影响她的美丽;而唐代的三彩灯和三彩马,色彩鲜艳,造型独特,三彩灯的外形吸收了佛教艺术的内涵,三彩马在造型上遵循着“圆方圆”的传统构成法则,体现了唐帝国奔放向上的风范。
除了本地出土的文物外,洛阳博物馆还接受了一批故宫博物院调拨的珍品,所以你在这里还能观赏到来自故宫的藏品,如:尼泊尔风格的“鎏金铜观音”,这座佛像高越1米,体形较大而且坐姿较为罕见;还有“银鎏金宗喀巴造像”,造像的铸造、鎏金、錾刻、镶嵌等工艺都很精湛,材质又选用珍贵的黄金和白银,是清代皇室礼佛的佛像。
博物馆藏品的陈列位置有时会做调整,具体位置可现场咨询工作人员。游客还可以在博物馆的一楼租借讲解器或者聘请讲解员。讲解器(中英文)租金20元(3小时使用时限,每超过一小时,加收10元),押金300元;讲解员费用:20元/层(20人以内)。
博物馆的导游词有名篇七
一进航海博物馆大门,就看见一艘高大的轮船,它像我们五层楼高。船上有一个很高很高的暸望台,我们油然升起了一个问题:这么高,怎么上去呀?导游姐姐像有魔法一样,知道了我们心里在想什么。她告诉我们:“水手是用这根绳子爬上去的。”
我们接着又看见船头上有两只眼睛,导游姐姐跟我们说:“古时候,船一直翻,有一个老爷爷认为是小鱼在偷袭我们的船。只要我们画上两只眼睛,小鱼就以为我们是一条巨大的鱼,就不敢偷袭我们了。”
这艘船有两层,最底下的一层是小官住的,而最上面的一层是大官住的。只要看船眼睛的高低,就能知道这艘船上面的官员是大的还是小的。我还看见了船里面的发动机,它像一个大烟囱。甲板上有两个小洞,是可以拉起来的。但导游姐姐不让我们下去,大概她怕我们把船弄坏吧。
导游姐姐给我们看了古时候的船,又给我们看了古时候的.大炮。船有好多种类型,如:海盗船、军舰、独木舟、明朝的轮船……她还告诉我们怎么样像水手一样拉绳子,一拉就可以把扎得严严实实的绳子拉开来,像变魔法一样。
导游姐姐还带我们去看了一艘迷你小船。我们戴上了3d眼镜以后,所有画中的东西像真的一样。看完了这个以后,我们又去看了真实的3d电影,它主要说的是船是怎样制造的。
看完了3d电影以后我们又去看了4d电影。那里说了一个海盗和海盗之间的故事,真的很有趣。当刮大风的时候,背后会有风刮过来。当蚂蚁、小鸟这样的小动物出现的时候,脚下的电风扇也会转动。当出现水的时候,前面的椅子上会有水喷出来,我还以为真的是鸟屎喷在我的脸上,其实只是一点点的小水,所以我觉得很有趣。
这就是我到航海博物馆的故事,希望大家下次也能去玩。
博物馆的导游词有名篇八
国庆节那几天,出门旅游了几日。问路时,常遇到不愿搭话的,我们就冲他的背影唱:“我们的大中国呀,好大的一个家……”那人听了准会扭回头,笑着详细地告诉我们,没有一次失误!
到塘沽港口时,天下起了蒙蒙细雨。
透过雨雾望去,海面上稀稀疏疏地泊着几只轮船。
我飞奔过去,贪婪地仰望每艘大货轮,它们庞大得令人生畏。“笛——”的一声鸣响,一艘白色的货轮靠岸了。它的船身通体都是白色,上面镶嵌着几条蓝线。我从心里觉得,蓝白相间的船最适合航行在大海上了。船头写着塘沽——神户。轮船上有三层舱,甲板上挂着许多面异国国旗,代表它曾经去过的各国港口。
从船上下来的船员告诉我:“这是一条从日本买进的中等船。”他邀请我上去看看,我摆摆手,走开了。
顺着海岸走,又看见几艘韩国船,我无心浏览。终于,我看到了——“扬子江二号”。我迫不及待地跑过去,船身的黑漆已剥落得一片片的,黄色的船舱上,房间玻璃又小又暗,救生艇也因年久,被风蚀成土色,懒洋洋地悬在甲板上空。我的眼睛不由得湿润了,我望着它,想象着在70年代,它新建时的风采。
回到甲板,那名大副又说:“小妹妹,你往前走,前面有一艘特漂亮的船,设施也好,是我们中国花一个亿买回来的。从灯塔上望,它好醒目。”
“为什么我们中国不自己造船呢?”我问。
大副垂下了头,说:“中国还很穷,造船技术比较落后,”他顿了顿,眼中一亮:“不过,我们中国会有全世界最好的船的!”
“对!”所有的人都异口同声地喊起来。
远远的海面上,从东边驶来一艘巨轮,雄壮威严,上面高高飘扬着五星红旗……
文档为doc格式
博物馆的导游词有名篇九
公元1206年前后,塘沽“始有人焉”。根据史书记载,塘沽是因为黄河改道,带来大量淤泥,使得“海退而陆成”。“沧海桑田”展厅里用模型和投影沙盘形象而生动地展示了先民们的生活。从北塘宁车沽采掘到的牡蛎化石也在这里陈列,这些在蓟运河沉睡了至少千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化石,不仅从地质学上考证出塘沽地理地貌的变迁及与黄河数次改道的渊源,同时更能体现塘沽海洋文化的形成契机和演变过程。
“盐”在塘沽的历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由于塘沽地底滩平,日照丰富,非常有利于发展盐业。早在元代,塘沽便建立起了建丰盐场。700余年以来,塘沽的盐田连绵扩展,盐业成为了支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历史上,塘沽不仅以盐著称,畅通的漕运也使这一地区成为繁华的交通枢纽。“盐兴漕畅”用数字投影和在解放路街出土的清代古钱币坨子等文物,再现了当年塘沽地区商业发达,车来船往,盐田连绵的景观。
在“海门古塞”里,一座大铁钟被陈列在了最醒目的位置上。它就是大沽铁钟,1844年,为了纪念战死在大沽口炮台的直隶提督乐善而铸,曾被悬挂在乐威毅公祠里。但是,1900年,大沽炮台沦陷后,铁钟被英军掠走,直到20xx年,在多方努力之下,漂泊海外105年的大沽铁钟,终于回到了塘沽。据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介绍,将铁钟放在如此显著的位置,是为了让人们记住它坎坷的历史,同时,也希望大家看到从战争到和平,中英两国人民之间所建立起的崭新的友谊。
博物馆的导游词有名篇十
大家正在通过的就是藏兵洞的主体构成部分——坑道,坑道是战时用于军队调运、通行、出击或进入洞内的通道,平时可作为兵士的休息住所。
休息室和储藏室 室内
坑道的左右两侧辟有土屋,土屋大小不同,其作用也不尽相同,有些入深较浅,是为站岗的岗位。有些用作休息室或作值班之用,还有一些便是储藏物资的场所了。
陷阱 室内
一号陷阱,深约一丈,原先在陷阱里面会倒置一些鹿角和竹签,上面覆以柴草以及浮土,藏兵洞光线昏暗,加之敌人对于洞内环境不熟悉,很容易掉入陷阱,一旦落入,非死即伤,至今里面还遗留着敌人的尸骨。
炮台 室内
这是目前为止发现的藏兵洞里唯一的一个炮台,窗口边驾着一口土炮是从西班牙进口的弗朗机,它也是藏兵洞内最高级的武器,炮台的发现,说明当时已不是单纯的冷兵器时代,只是热兵器使用并不广泛,否则明代修筑长城就有没多大意义了。而且,我们留意到这口大炮面对着大峡谷,一炮轰过去整个崖壁就会坍塌,对自己的安全也会产生威胁,因此这口炮一般情况下是不会使用的,只有在万不得已的时候才会用到。
博物馆的导游词有名篇十一
鲁迅博物馆位于北京市阜成门内西二条,是建国后最旱树立的“人物传记性文学博物馆”。该馆的前身为原西三条的北京鲁迅故居,1954年在旧居旁兴修博物馆,于1956年10月19日鲁迅去世20周年留念日落成开放。1994年扩建后的新展厅是四合院式的仿古建造,与故居相邻。该馆占地1.3万平方米。
该馆在1993年被西城区国民政府命名为青少年“两史一情”(中国近代史、中国革命史和国情)教导基地。
以上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好的范文,希望大家喜欢
博物馆的导游词有名篇十二
我们首先看到的第一个展柜中展示的是一件距今约十万年前的象牙化石,它长2.4米,是1959年洛阳修中州渠时发现的,保存得十分完整。它属于生活在距今5万——20万年前纳玛象的象牙化石。
右边还有一截多年生木本植物的化石,以及鸵鸟蛋和水龟化石,证明在远古时代,洛阳地区生长着高大的植被,生活着各种动物,非常适合原始人群在这里进行采集和狩猎等生产活动。20xx年在洛阳栾川孙家洞遗址发现的直立人下臼齿化石,和北京周口店北京猿人同处于一个时期,填补了我国中原地区人类发展的空白,也证实了早在七十万年前,洛阳的先民们就已经在这里繁衍生息了。
1994年南昌路中亚大饭店出土了一具非常完整的古菱齿象化石,经复原长5.7米,高2.8米。古菱齿象躯体雄伟庞大,两根门齿粗壮,生活在距今3到5万年前地质时期的更新世晚期。中原一直以来都与大象关系密切,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和夏商周、乃至两汉时期,中原地区发现的古代遗存中都有大象的形象出现,河南省的简称“豫”字的右半边,就是一个“象”字。
从1921年瑞典地质学家安特生在河南渑池仰韶村发现了仰韶文化遗址开始,中国考古学界就在一步步的证实了中国大陆有着属于自己的新石器历史。洛阳地区分布着迄今为止所发现的黄河中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不同文化类型的遗址。
裴李岗文化,因1977年首次发现于河南新郑裴李岗村而得名,属于距今约8000-7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类型。裴李岗文化以农业为主,饲养猪、狗等家畜,兼营渔猎和采集,显示出定居农业村落的特色。生产工具仍以石制工具为主,以石磨盘和石磨棒为代表性器具,它是进行粮食加工的工具,为粮食、谷物脱壳使用的。
仰韶文化是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新石器时代中期文化,也是最为繁盛的时期,因最早发现于豫西地区渑池县仰韶村而得名。仰韶文化是原始社会由繁荣走向分化、逐步趋向文明社会的时期。仰韶居民喜爱在河谷阶地上营建聚落,过着定居的农耕生活,仰韶先民主要从事农业生产,同时饲养家畜,兼营采集、狩猎、捕鱼等经济活动,还从事制陶、治玉、纺织等多种手工业活动。尤其是当时制陶工艺已相当成熟,流行泥条盘筑法和彩陶制品,彩陶是仰韶文化的标志,是当时最具代表性的原始艺术形式。
小口尖底瓶为汲水工具,1959年洛阳孙旗屯遗址土。其腹部两侧有双环可系绳,汲水时手提绳子将尖底瓶置入水中,瓶会自然倒入水中,注满水后,瓶体就会自然朝上直立起来。它是原始人掌握重心转移原理的经典之作,也有一说认为它是作为葬具使用的陶器。
伊川缸因1959年首次在伊川县发现而得名。为仰韶文化较为典型的彩陶葬具。最具代表性的一件,就是图板上所展示的绘有一幅颧鱼石斧图案的伊川缸,为1980年临汝阎村遗址出土,通高47厘米。左侧为颧鸟衔鱼,右侧为带柄的石斧,颧、鱼很可能代表古人崇拜的神灵,斧表示武器或者劳动工具。原始画师为表现鹳的轻柔白羽,将鹳身涂白色,石斧和鱼则以简练、流畅的粗线条勾勒出轮廓再填充色彩,犹如后世中国画"填色"画法,被认为是中国画的雏形。今天保存在中国国家博物馆。
陶火种器,是古人用来储存火种的工具。火在原始人的生活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可以用来取暖、烹煮食物、开辟田地,当时人们取得火种十分困难,在不使用时把火苗储存起来,继续使用就十分的方便。同时证明了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正在一步步增强。
彩陶罐,容器,1959年偃师市灰嘴遗址出土。该器红胎细腻,它与常见的彩绘陶器不同是以红彩描出网状纹及羽状纹,极为罕见,别具一格。
龙山文化因1928年首先在山东省章丘县龙山镇发现而得名,是黄河中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分布较广泛的文化类型。龙山文化时期农业有了进一步发展,不仅农具种类繁多,而且已经出现稻、黍、粟、小麦等农作物,人们的饮食生活有明显的改进。制陶业有明显的进步,普遍使用了轮制技术。
黑陶镂空高柄豆,盛食器,形制规整,造型典雅。下方的喇叭形托柄,装饰圆形镂空图案,上方为一托盘。豆形器,是古人用来盛放食物的容器,商周时期逐渐成为专门盛放肉酱和腌菜类佐味品。豆形器得名于甲骨文中的“豆”字,古人将食物放置盘中,席地而坐,下方的高柄将托盘垫高,方便取食,反映了远古时期人们的生活习俗。
骨针,缝纫工具,洛阳市东郊西吕庙遗址出土。共两件,一件长10.8厘米,另一件长3厘米。两件骨针出土时皆装在长13.5厘米、以动物肢骨制成的骨管中。骨针的形制与今天的钢针没有区别,可见原始人制作加工工艺之高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