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推广论文 农业推广心得体会论文(精选19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农业推广论文篇一
农业作为我国的主要产业,一直都是我们国家经济的支柱。当前,农业的推广和发展成为了政策的重点,也是我在农业推广实践中不断摸索的一个方向。在这个过程中,我体会到了许多的心得体会,包括基础工作的重要性、目标人群的分析、宣传策略的制定、人际交往的技巧和反思总结的能力。在此,我将就这些方面从我的亲身经历中进行论述。
第一段:农业基础工作的重要性
农业推广的基础工作是之所以如此重要,就在于它关系到整个农业推广工作的开展。在我从事农业推广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基础工作对于农业推广的影响。我们需要通过实地走访、农村问卷调查、专家咨询等方式,全面了解农户的情况、思路、需求和困难等,为下一步的推广工作提供基础和思路。基础工作的缺失,会导致我们的推广方式和手段不够贴近农民的实际需求,进而使农民对农业推广工作缺乏信任和认可,最终导致推广工作的失败。
第二段:目标人群的分析
农民是农业推广的重要目标人群,而不同的农民对农业推广信息的关注点和需求也不尽相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对不同的农民做出全面的分析,找出他们的问题和需求,从而能够针对性地制定推广方案和信息。作为一名农业推广人员,我们需要站在农民的角度,以农民的方式去思考,这样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农民群众,让他们喜欢并接受我们的农业推广工作。
第三段:宣传策略的制定
宣传策略的制定是农业推广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基于了解了农民的需求和问题,我们需要有意识地制定宣传策略,以吸引和引导农民科学、合理地进行农业生产。在此过程中,我体会到了多种不同的宣传方式和方法,例如农村广播、电视、报纸、宣传栏等宣传媒介和形式,以及讲座、实地考察、培训、技术服务等宣传活动。在这些工作中我们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宣传方式和手段,才能取得最好的宣传效果。
第四段:人际交往的技巧
在农业推广实践过程中,人际交往是一项不容忽视的技能。推广人员需要能够通过对话、讲解、沟通和处理问题等方式,与农民建立起不断增强的信任和合作关系,这样才能更好地进行农业推广工作。在我与农民交往中,我学会了顺应农民的特点和习惯,有耐心地倾听他们的话语,并紧密结合他们的实际情况,给出合适、实用的技术服务和帮助,进而提高他们对于农业推广工作的认可度和积极性。
第五段:反思总结的能力
反思总结是每个农业推广人员所必备的一项能力。推广工作不是一次性的工作,而是需要长期的、不断更新的工作,而常常需要从推广实践中调整和完善。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总结自己的工作经验和技巧,剖析自己的不足与问题,反思自己的成果和收获,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的工作水平。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不断变化和快速发展的农业推广环境下,站稳脚跟,不断在推广工作中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
综上所述,农业推广工作不仅是一项重要的社会责任,同时也需要推广人员拥有广泛的知识和实践经验,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在我的推广实践中,我不断的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技巧,并总结了自己的工作和不足,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水平。我相信在不断地学习和实践中,我的农业推广工作也将日益完善和成熟。
农业推广论文篇二
随着传统农业(水稻、玉米、小麦、蔬菜、水果等经济作物)向现代农业产业化步伐的快速推进,蔬菜产业已成为区域性(县域)农业生产者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因此,提高区域性蔬菜生产者现代农业科技素质,推广良好农业规范技术措施,在田间生产领域树立科学、合理应用现代农业生产资源,保障产品质量安全,是促进区域性蔬菜产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的前提,也是减使农药的关键因素。
农药减量;途径;对策
澄江县地处滇中腹地,属于典型的农业生产小县,耕地总面积9.6263万亩,由于区域内具有丰富的水利资源,交通运输便利等客观条件,经过近几年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及生产者农业种植经济收入欲愿的增强,20xx年全县蔬菜种植面积5.67万亩,占耕地总面部的58.9%,全年蔬菜复种(产出)面积为20.29万亩次,总收入达7.88亿元占第一产业总收入的50.67%,蔬菜生产已成为县区农业经济持续增收的引擎器。由于蔬菜生长周期短、经济价值高,促使周年持续生产、坝区蔬菜复种指数为4~6茬,有利于病、虫的发生为害,同时次生病、虫害演变成生产中的主要病虫害,在生产中表现出:发生种类多、危害大、为害重的严峻趋势。而生产者受教育程度偏低,缺乏蔬菜生产专业知识背景,田间生产管理技术的主要获取渠道为:生产资料供应商、生产者间相互交流及自我经验,从而促使生产者盲目、泛滥、超剂量、高强度(高频率)使用化学农药投入量,加剧了蔬菜商品潜在风险的突发性及不稳定性。另一方面:近年来随着国内食品安全事件的频繁发生,社会消费群体越来越高度关注生自身消费食品的安全性,同时也是对生产者、生产企业及国家职能部门最强烈的诉求,因而上升到国家治理的层面。因此,构建现代农业科技体系,完善推广服务平台,全面提升生产者的农业科技素质,从田间生产着手改变产业生产现状,树立:生产—市场—消费相互促进的市场经济理念,科学、合理应用现代农业生产资源,全面提高产品质量安全,是区域性蔬菜产业持续发展、生产者经济持续增收的关键。
蔬菜生产具有生产周期短、经济收益高、因而在具有水利、气候、交通、农耕种植水平高的各生产区域(县区)蔬菜产业已成为名附其实的农业经济引擎器。区域(县区)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受限于国内宏观经济的调控及创新能力的驱动,制约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消化能力,土地流转在区域内大规模的推行难以进行。因此,在很长的一段时期(10~15年)内农业生产的主要组成模式仍以家庭单元生产为主。生产区域内人多地少、适宜蔬菜生产的耕地资源稀缺,土地复种指数高,全年持续循环生产,农业有害生物发生种类多、危害日趋加剧。而生产者受教育程度偏低,几乎缺乏生产专业知识背景,自我田间生产管理决策信息主要来源于:生产资料经销商,缺乏自我判断的决策能力,迫切需要生产者主动学习掌握现代农业科级知识及生产管理各项技能。因此,构建现代农业推广服务体系,维护蔬菜产业健康发展,保障农业经济持续增收,以生产者为主体,需求为目标,把现代产业生产知识(信息)、技术技能、科技成果通过试验、示范、引导、咨询等方式,传授给参与者使其自愿改变不良的生产行为及固有观念,从而提高田间科学生产管理及决策能力,适时、合理应用现代农业生产资源,实现自我生产、生态环境、社会消费三为一体的良性协调发展模式。
区域内蔬菜产业全年生产的种植模式,有利于农业有害生物的.发生为害,同时由次生有害生物演变为主要有害生物,发生猖獗为害,生产者为维护预期经济收入的持续性,增加农药的投入使用成为生产管理中唯一有效的选择手段,从而加剧了商品蔬菜安全潜在风险的不确定性。为此,着力于构建蔬菜产业植保预警控制体系,借助现代农业科技技术,信息资源等,及时监测农业有害生物发生为害特性及趋势,为生产者提供科学、及时、准确的有害生物防控信息、对策及措施,最大限度上减少农药投入使用。依托产业基地、生产经营实体开展有害生物统防统治、综合统治技术示范、推广应用工作,辐射带动家庭单元生产管理工作的新局面,推动自我生产管理模式向现代农业发展管理方式的容合,从而改变以往生产者获取农业有害生物防治信息及技术的岐道,避免生产中盲目、泛滥、超剂量、高频率使用农药生产现象的再发生,因此,加强产业植保体系建设是发展现代农业产业的着力点,维护区域性蔬菜产业良性、持续发展的技术保障。
蔬菜属于外来物种,不同于本土农业种植业,其生长周期短、品种多样化、经济效益高、生态系统脆弱不稳定、有害生物发生种类多、世代重叠、对蔬菜生产具有危害重、损失大等特点。蔬菜生产需要具备很强的专业知识,区域内生产者受教育水平普遍偏低,几乎无专业知识背景,但他们具有很强的田间生产实践经验,渴望获取、掌握生产管理中的专业知识技能。因此,开展创新型农业科技培训新模式,以田间生产为课堂,遵循成人非正规教育原则: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与自我生产需求相联系,学习的过程是学员自我激活参与、循序渐进的进步过程。采用参与式、开放式、接触式(以田间生产为学习教材)充分激励培训学员提高学习意愿,积极主动参与蔬菜全生长季节培训。面对生产中的现实问题,抓住生产关键环节(生育期)中存在的共性(生产者难以自我判断、解决的)问题,共同参与解决问题(相互学习的过程)。培训中提升生产者田间调查技能训练,对田间重要(主要、常见)的病、虫的发生为害进行系统性的持续观测,从而掌握识别病、虫害发生为害特点。挖掘、培养学员:田间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树立田间生产管理的自信心——独立判断能力(田间管理决策能力)。学习掌握现代农业生产资料基本知识(化肥、农药等)及自我独立学习的能力。掌握应用简单的田间试验服务于生产。最终促使自我行为的改变(生产者田间管理的决策信息主要来源于农药经销商转变为——科学的独立判断能力),开创蔬菜生产新局面:树立科学、合理应用农业生产资源的生产理念。培训的过程是田间参与实践(技能活动)——与自我生产相联系吸取新知识(信息)和经验——新的知识和技能应用于生产——又获得新的知识和经验。田间参与实践是循环学习的过程,是自我知识技能积累掌握的有效途径。组建创新型农业科技培训团队,整合现有专业人才资源,不断提高专业人员科技素质,充分调动区域(县级)科技专业人员的能动性、主动性,重塑:重专业知识、重技能、重实践的工作氛围,建立产业发展服务职能模式,探索构建产业生产技术支持体系,确保培训运作经费保障机制。选择在蔬菜生产主要区域(村、组)组织生产需求者进行2次全生长季节的田间实践、循环培训,带动辐射周边生产,是提高生产者农业科技知识及生产管理技能唯一有效的培训模式,也是减施农药最有效的对策及措施。
随着区域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特别是蔬菜产业具有经济效益高、生产周期短、复种指数高的特点,在适宜生产区域内成为农业支柱产业,全面替代传统种植业。因此,构建现代农业产业科技推广体系,提升生产者科技素质,科学、合理运用农业生产资源,维持农业产业良性持续发展,促进农业经济持续增收,实现农药“零”增长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农业推广论文篇三
绿色农业是我国现代农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自然产物,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农业环境被严重破坏,给我国农业生产及农业经济发展带来严重影响。在此背景下,我国认识到农业环境的重要性,并在全国范围内逐步推行绿色农业建设工作,取得了较好发展效果的同时也形成了相应的理论体系。在相关理论体系的指导下,农业技术的推广及相关推广策略就变得尤为重要。
一、绿色农业理论简述
绿色农业的概念范围相对较广,其中不仅包括了绿色植物业,还有园艺类农业、菌类农业等,这些农业类型的性质虽然有所差别,但是对于农业经济的作用却有一致性。在绿色农业的应用方面,还包括了无公害性质的绿色农业产品,即绿色食品。
传统性质的农业技术创新工作主要考虑的是如何应用农业技术及如何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等,没有考虑农业生态这一层面。绿色农业理论体系,需要相关部门对农业技术进行绿色创新,使我国传统农业向绿色农业方向转变,合理应用绿色技术。目前,绿色农业在我国得到了大范围推广,不仅使农业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还能合理改善农业生产环境,提高农作物种植者的经济收入,进而实现我国农业经济的全面发展。
二、绿色农业理论体系下农业技术的推广及其推广策略
(一)主要农业技术的推广
1、粮油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绿色农业的实施、发展,粮油技术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因此,在绿色农业理论体系下,推广农业技术的时候应重视优质粮油技术。优质粮油技术的应用、发展需要合适的环境及自然因素等给予支持,如土壤因素、光照时长等。优质粮油技术的推广需要既满足生长环境的具体需要,又保证自身结构的完整性。对于水稻品种来说,要注重其外观及营养成分,保证水稻的品质较高;对于玉米品种,推广人员应选择蛋白质含量较高、油质丰富的品种;对于小麦品种,推广人员应保证其内部面筋的.具体含量及蛋白质成分等。
2、无公害栽培技术
在绿色农业技术的推广中,无公害栽培技术的推广是核心组成部分,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与实践价值。无公害农产品的产地环境较好,农产品的具体生长过程符合有关标准,毒害物质的残留量在可控范围内,农产品的安全性较高。因此,无公害农产品目前得到了广泛关注,其栽培技术的推广也变得更为重要。
某地在推广农业技术的过程中,着重推广了无公害农产品的栽培技术,其主要内容如下:
首先,在选择无公害农产品的栽种地时,推广人员主要选择了土壤肥沃且透气性好、水源充足、空气环境较好、交通便利的区域。在确定好栽种区域后,推广人员还采取了“连片种植”的栽种形式,保证无公害农产品的栽种面积在66hm2以上,便于统一管理。
其次,推广人员还很重视选种工作,主要选择的作物种子都是抗病害能力较强、抗逆性较强、产量较高的品种。在选种后,推广人员还对作物种子进行了高温晾晒,并将其浸泡于药剂水溶液中,以此杀死种子中残留的细菌成分。这样,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无公害农产品受病菌、细菌的侵害。
最后,推广人员还着重对种植工作加以推广、分析。推广人员告诉种植户,在种植无公害农产品的过程中,可以实行“水旱轮作”,尽量避免同一种作物的连茬种植。此外,推广人员还表示,种植户可以根据不同作物的自身状况来安排种植时间并选择恰当的种植方式。种植户应当严格控制无公害农产品的种植密度,避免农产品在栽种过程中过于紧密,以此确保无公害农产品得到阳光的充足照射。此外,推广人员还指导种植户培育壮苗,合理进行移栽。若种植户种植的是豆类作物,应在作物展开第一片真叶的时候将植株进行移栽;若种植茄果类作物,可以选择9月—11月期间进行作物移栽,这样就可以保证无公害农产品的作物生长情况较好。正是由于该地区的农业部门工作人员做好了农业技术的推广工作,才使无公害栽培技术在当地得以大范围应用,推动了绿色农业在当地的合理、有序发展。
3、农业管理技术
在绿色农业技术的推广工作中,农业管理技术推广也较为重要。传统模式的农业种植,有时并不关注农业管理技术,造成农作物产量较低,种植户的收益无法得到合理保障。针对绿色农业,其农业管理技术主要可包括灌溉与施肥两个主要方面。在农作物灌溉方面,沙质土壤一般可以进行常量灌溉,黏质土壤应采用深沟排灌形式,地势较为低洼的土壤环境可以选择小水频灌形式。夏季时可以每日进行多次灌溉,但是要控制好灌溉量,且不可在中午时分进行灌溉。在施肥方面,应尽量选择生物肥料,也可选择复合肥及有机肥,根据不同作物的需求控制相应的施肥量即可。
4、病害防治技术
推广人员可以利用农业措施加强病害防治效果,如在农作物生长环境中进行灭蛹,以此杀死虫卵,避免农作物遭到害虫侵袭。推广人员应当指导种植户对农作物的病害枝条、腐烂枝叶等进行及时的剪除、杀虫及清理。推广人员还可以指导种植户利用物理措施与生物措施。若采用物理措施,需要种植户使用杀虫灯、诱杀剂、诱杀板等捕杀害虫;若采用生物措施,种植户可以选用合适的生物药剂、或在种植环境中放养鸡鸭、害虫天敌等,以此达到病害防治目标。
(二)具体推广策略
1、加强宣传
若想采取相应的策略,以此保证绿色农业技术的推广效果,首先就需要农业部门加强宣传。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农业种植户长时间采用传统的农业技术进行种植,对于绿色农业技术既不了解,也没有兴趣去学习如何应用。因此,农业部门应积极宣传绿色农业技术,让种植户认识到绿色农业技术的重要意义,明确知道绿色农业技术不仅可以提高其个人收益,也能实现农作物的高产、丰产。农业部门可定期指派推广人员深入基层,到各个乡、镇、村开展宣传,还可以与当地的媒体等展开合作,加大宣传力度。
2、结合实际
一些地区虽然积极推广了绿色农业技术,但是却没有收到预想的效果,绿色农业技术也没有得到合理的应用。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在推广绿色农业技术的过程中没有将其与当地的农作物种植环境相结合。因此,农业部门在推广绿色农业技术时,应先对当地绿色农业的开展情况、发展趋势、作物生长情况、作物分布情况等加以分析,还要将当地农业生产的自然环境纳入考量范围。在此基础上,农业部门才能选择相应的绿色农业技术加以推广,确保所选择的农业技术与当地的农业生产相匹配,避免两者存在严重脱节。
结语:
绿色农业不仅可以提高我国农业种植的效率与产量,还可以实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绿色农业的相关理论体系背景下,农业技术的推广工作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有关部门应当大范围、高效率地推广包括粮油技术、农业管理技术、病害防治技术、无公害栽培技术在内的农业技术。与此同时,农业部门还要采取相应的推广策略,保证农业技术的推广效果。
参考文献
[1]王晓光,李春华,曹凤军.在绿色农业理论体系下推广农业技术分析[j].中国农业信息,(17).
[2]何胜娟.绿色农业理论体系下的农业技术推广略论[j].南方农业,(21).
[3]刘义生,汪德尚,葛自兵.浅论绿色农业发展[j].安徽农学通报,(11).
[4]王大生.我国绿色食品与绿色农业发展模式述评[j].科技促进发展,(01).
[5]袁海燕.绿色农业体系下的推广技术初探[j].吉林农业,2012(09).
农业推广论文篇四
摘要:与当下时尚而花样翻新的众多电视节目类型相比,农业技术推广片具有一些特质,从业者要从选题、脚本、拍摄、后期制作等各个环节加以把关,打造优秀的农业技术推广片。
关键词:农业技术推广片;选题;文字脚本;拍摄;后期制作
在我国,农业科学和教育成为影视创作的题材之一可称得上历史悠久,与当下时尚而花样翻新的其他电视节目类型相比,农业技术推广片以服务农业为目的,具备了一些特质。
一、概念
总得来说,农业技术推广片有以下几个特点:1.以传播农业实用技术,教授农民某方面的农业技能为创作目的。宏观来讲,农业技术推广片是为了服务于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而从微观层面上讲,具体到某一部农业技术推广片,它的目的性非常明确,农民看完,就能学会某一项农业技术。2.由其创作目的决定,农业技术推广片涵盖了与农民生产有关的各个领域,包括种植、养殖、储藏加工、农机工程、农村能源、生态环境等多方面。3.全片具有较强的逻辑性。相对于其它类型的节目,农业技术推广片的整体逻辑性比较强,一般都是严格按照农业技术的逻辑步骤逐渐展开。由农业技术推广片的特质决定,在制作时就有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
二、做好农业技术推广片涉及的几个方面
(一)选题。选题农业电视节目是否吸引观众的重要前提,如果观众对节目介绍的技术、品种不感兴趣,那么很可能他就不会收看。这就要求农业电视节目选题的策划者与申报者――编导必须具备丰富的农业知识,知道现今农村的发展状况,通晓农民在生产上的需求,并从宏观上了解我国农业的整体走向。只有这样,才能找到好的、符合农民需求的、符合时代发展的选题。其次,为免误导观众,不能对节目中所介绍的技术进行效果的夸大、渲染。涉及增产、增收的描述要客观真实,对其优缺点要公正地评论。另外,推荐的实用技术可操作性要强,切实适合农民使用。在地域性强的传播渠道,要传播适合该地区种植、养殖的品种及技术。
(二)文字脚本。文字脚本决定了一部农业技术推广片的结构、重点,以及风格。由于农业推广片必须得使农民朋友能够看得懂、学得会,因此,编导在撰写脚本时,要尽量避免书面词汇,最好运用农民自己的语言,像对农民朋友手把手地教,这样农民才爱看,才听得懂。同时,在各个步骤的介绍中,要详略得当,对农民熟知的步骤大胆简化,而对节目介绍的技术重点则加以突出表现。
(三)拍摄。在某些农业推广片拍摄过程中,为了追求画面的“干净”,每到拍摄时,除了必须需要人操作的步骤之外,通通让人躲在一边,只拍摄一些空镜头,事实上,这些镜头最终组合起来会让观众觉得枯燥乏味。因此,在拍摄时要尽量多设计一些活泼的镜头。另外,拍摄过程中要注意同期声的收录,以增强现场真实感,加强感染力和说服力。
(四)后期制作。由于我们的目的就是让农民看得懂、学得会,因此,在后期编辑的.过程中,要做到声画对位,讲到什么,画面就出什么。使观众边听边看。在镜头的使用及剪接方面,不以绚丽为主,而要在不违背美学原则的基础上,以镜头到位为准,可以通过长镜头的运用,把连续的时空运动的真实内容呈现在屏幕上,传递完整的信息。第二,同期声不能高于解说的声音,一些设计的镜头也绝不能分散人们对主题的注意力。第三,除解说及画面外,还要综合运用音乐、音响、字幕等多元因素。字幕包括段落字幕、提示性字幕等。前者把全片划分成若干段落,可显得层次分明、条分缕析,有助于观众一步一步地看完整部节目;而后者则对一些重要步骤、一些药品使用的量等做出一些提示。
许多年的实践证明,农民朋友需要农业技术推广片,在信息发达的今天,许多农民的素质已经大大提高,他们除了收看电视上播放的农业技术推广片之外,还主动使用网上下载、购买光盘反复观摩等各种手段来开阔眼界、提高技能、了解新知识。也许由于节目类型所限,这类节目显得有些枯燥,但如果从业者从以上几方面用心尽力地把它做好、做到位,相信肯定会对我国“三农”的发展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1]郑建英.把握定位做好服务明确对象突出特色――谈《农广天地》节目的内容选题与创作要求[j].农民科技培训,20xx(4).
[2]郎林.同期声在农业电视节目的表现力[j].记者摇篮,20xx(7).
[3]郎丛,王乐,李扬.我们的镜头在农村――浅谈拍摄技巧在农业电视节目中的运用[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xx(1).
[4]赵鑫,陈清.农业电视技术推广片和科技专题片的创作差异[j].声屏世界,20xx(11).
农业推广论文篇五
摘要:转变以往的农业发展模式有助于优化当地的生态环境,促进农业机械化的快速实现。
将农业从粗放型转为集约型,通过规模化的经营增加了土地的经济效益。
本文从推广基层农业技术的原因入手,分析了我国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的现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的策略。
关键词:基层;农业技术;推广
现如今,科学技术在农业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农业的发展,我国的农业开始从粗放式的经营模式转变为集约式的经营模式。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的程度直接影响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速度,积极转变目前农业的发展模式有助于优化当地的生态环境以及开展农业机械化经营,从而在节约了农业生产成本的同时提高了农业的生产效率。
1推广基层农业技术的原因
1.1提高农业发展水平
把现今的粗放式的农业经营模式转为集约式的农业经营模式有助于提高我国的农业发展水平。
在现今的农业经营模式下,我国的农产品产量依旧保持着上升的水平,农民的收入也在持续增加着。
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农业经营方式会逐渐出现无法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态势,不利于农业的长足发展。
因此,要继续提高农业的发展水平,就需要推广基层农业技术,以转变现有的农业经营模式。
1.2增强生产力
推广基层农业技术是提高农业生产力,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途径。
我国急需加强粮食、水产养殖等产业的生产力,以便开拓我国的农业市场,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
2中国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现状
2.1推广人员综合素质不高
如今,在我国基层进行农业技术推广的人员不多,而且人员的综合素质过低。
由于人员数量少和人员素质水平低这两大致命不足,导致在我国基层进行农业技术推广时达不到预期的成效。
而且,推广人员本身就对此没有强烈的认同感,极大地降低了推广的积极性,没有及时和全面的推广新研发的农业技术,大大地缩小了受益农民的范围和受益程度。
2.2受推人员的素质较低
基层农业技术的受推人员多是农民,而我国农民的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很多人只上完小学就停止了学业,因此受推人员的素质较低,对新技术的接受能力不强,理解程度也不够。
他们很有可能因为接受和理解方面的困难而依旧使用原来的方法,这就增大了推广的难度。
3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策略
3.1增强推广人员的专业素质
政府应该加大对在基层推广农业技术的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使这些工作人员能够更好地掌握农业技术知识,认识到农业技术推广的意义,使他们更加主动、更加积极地投入到现有工作中。
此外,在进行培训之余,政府还需要广纳贤士,增加专业人才进入到推广队伍中来,提高团队的整体水平,更好地为推广基层农业技术服务。
3.2结合具体状况
如今,我国在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方面存在着与实际严重脱节的问题,忽视了农民的真正需要,是农民不愿意或无法在实际的农业生产中使用这些技术。
接下来,推广人员需要做的是通过实地调查等手段及时了解农民的真正需求,推广出农民愿意接受的技术。
在改进农业技术时,总结农民的建议,让农民参与到技术的改进中来,进而研制出适合农民使用的,能为农民带来收益的农业技术。
3.3增大农业技术投入
政府在向农民推广农业技术的同时,应增加对技术研究的投资,为推广人员提供经费进行技术的研究与改善,使推广到农民手中的农业技术是符合农民需要的,是能够帮助农民增加收入的。
解决推广人员的生活,才会使他们有更多的精力进行技术研究和技术推广。
此外,政府及有关部门还应该增加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投资,提高农村的基础设施水平,提高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的效率,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
4结语
在我国社会经济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农业发展模式也急需转型。
在基层进行农业技术推广的工作有助于现代农业的建设,是合理利用科技的重要表现。
一些农村交通不便,推广农业技术的工作人员很难到达此地,并且,在我国,很多农民的文化水平不足,很多人知识上完了小学就开始从事农业劳动,这大大地影响了他们对新技术的接受和使用能力,阻碍了农业技术的推广。
此外,现今推广农业技术的人员综合素质水平较低,向基层推广农业技术的积极性不高,推广的技术也没有满足农民的实际需要,使农业技术的推广成效较弱。
因此,在技术推广之前需要对推广人员进行培训,提高推广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
广纳贤士,提升推广队伍的整体水平。
此外,政府及有关部门还需要及时了解农民的实际需求,让那些新研发出来的农业技术能够真正为农民服务,提高我国的农业发展水平。
【参考文献】
[2]黄玉银.基于农户需求视角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方式转变研究[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
[3]王志刚.基于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路径选择[j].农业与技术,2014(03):221.
作者:魏翔鹰单位:贵州省威宁县黑石头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农业推广论文篇六
:果树在种植生长期间,管理工作的好坏影响到果实的产量和质量,要想提高经济收益,就必须加强果树管理。本文介绍了果树管理注意事项;指出当前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以供参考。
:果树管理;注意事项;农业技术;应用
1.1摘心
一般在9月下旬,针对尚未封顶的新梢,摘除还没有木质化的细嫩部分,促使养分积聚在已经木质化的部位。如此能够为叶片的生长提供充足的养分,增强光合作用,促进枝条成熟。
1.2疏枝
在摘心处理之后,冬季修剪时要把长枝、密枝等清除,避免养分在冬季消耗过量,为果树贮存营养。
1.3防涝
如果发现果园内因地势问题积水,要建设疏水沟渠,尽快将积水排出果园,避免树根长期浸泡在水中。还要扒开树根颈上部的表层,有利于土壤通气,促使根部正常生长[1]。
1.4深翻树盘
最好的方法是从果树定植外缘开始,通过扩穴、深翻、施加有机肥,促使土壤熟化。1株果树深翻树盘的过程,可以2~4a时间完成,将深度控制在60~80cm,有利于深部根系的合理分布,保证土壤透气,提高根系的吸水能力、吸收养分能力。
1.5秋季施肥
进行土壤施肥,常在9月份进行,以圈熟肥为主、氨肥氮肥为辅,数量100~150kg;进行叶面施肥,常在8月中旬—9月中旬进行,包括过磷酸钙(0.3~0.58kg)、草木灰浸出液(浓度为6%),喷洒2~3次。1.6保护果林8月份应该向果林喷洒硫酸亚铁波尔多液,起到杀灭病菌的效果。该溶液的配置方法如下[2]:向3kg硫酸亚铁中加入30kg水,形成硫酸亚铁溶液;向3kg生石灰中加入70kg水,形成石灰乳;将硫酸亚铁溶液缓慢倒进石灰乳中即可。
2.1果树修剪问题
管理人员没有对果树进行合理修剪,就会导致主枝干张开角度小、甚至不能张开。分析其原因,主要是枝干偏移到中心位置,树木呈现抱团状,继而主枝干的数量减少。实践表明,合理修剪枝干能保持营养均衡,促进光合作用的进行,有效预防病虫害。修剪工作不到位,则会影响果树的健康成长。
2.2果园修整问题
果园在管理期间,存在明显的'头重脚轻现象,也就是将管理重点放在了果实成熟前,收获后往往缺乏系统的管理工作,导致果园内杂草丛生。研究表明,秋季温度适宜、光照合理,此时果树的光合作用效率较高,管理人员应该对果园进行修整,例如施肥、修剪枝干、病虫害防治等[3]。
3.1栽培技术
果树栽培离不开相应的设施,常见如温室、塑料大棚、人工光源等,能够为果树的生长提供温度、湿度、光照等要素。在具体的管理工作中,要求合理调整温度、湿度等参数,确保果树能够正常开花、结果,即便是在反季节的条件下,也能够保证果实新鲜无害。以塑料大棚为例,栽培技术主要包括打破植物冬眠机制、控制果树的生长、提高果实产量、果树整体管理等。管理实践经验表明,在果实的成熟阶段加强调控管理,能够提高果实的产量和质量,减少自然灾害的影响,最终增加经济收益[4]。
3.2寒害预防
除病虫害以外,冬季寒冷天气也容易危害果树的生长。相关报道显示,每年在恶劣天气的影响下,我国果树在生产、售卖阶段均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对此,应该研发新技术,提高果树的抗寒性能,保证健康成长;果树种植要因地制宜,在寒冷地区可以引进抗雨雪、耐低温的果树种类,并对种植技术进行改良[5];加强果园管理工作,实时监测温度变化,必要时采用有效的防寒御寒措施,从而减轻寒害对果树的影响。
果树管理的6大注意事项,分别是注意摘心、注意疏枝、注意防涝、注意深翻树盘、注意秋季施肥、注意保护果林。分析可知,当前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集中在果树修剪、疏花疏果、果园修整、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对此,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可以从栽培技术、嫁接技术、寒害预防方面入手,为果树的健康生长创造有利的环境。
[1]李晶华.果树栽培管理及盐碱地果树栽培技术研究[j].北京农业,20xx(18):90.
[2]陈志霞.农业技术在果树管理中的推广和应用初探[j].种子科技,20xx(07):81.
[3]张硕.果树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j].现代农村科技,20xx(11):29.
农业推广论文篇七
摘要:本文结合理论实践,认为要想提高农业技术的供给,必须从政府供给、科技推广体系以及发展非政府农业技术合作组织等方面入手,进而促进农业技术的推广,保证农业产量。
【1】农业推广影响因素探讨
关键词:农业推广;影响因素;推广体系
1影响农业技术推广的因素
1.1内部影响因素分析
比如:在8月,北京市联合周围7个省市对120个农村的农业推广技术进行深入调查,对50个农业种植的种子管理站进行深入分析,得出要想做好技术推广工作,通过集思广益的方式,结合大家的共同创意,设计出优美的企业画册和报纸,把这些画册、报纸发送到每位居民手中,让他们通过科学系统方式种植,提高种子的成活率。
1.1.2管理资源不合理目前农业技术之间推广体系各个环节是分离的,比如:新技术的研究开发、农业技术教育培训、农业技术的推广都是独立的。
农民在种植过程中不知道把遇到的问题应该反映到那个机构,既不利于农民种植技术的提高,也在很大程度上浪费了农业技术推广资源。
研究所研究出新的科学成果往往缺乏推广的有效途径,使得很多农业技术,一直停留在试验田当中。
而且研究所缺乏必要信息技术的反馈,使得研究所人员缺乏对基础农户具体需求的了解和掌握,导致研究的农业技术不能满足农户的'具体需求,经常发生农业技术不符合农民基层需要的尴尬局面,大大浪费研究资源。
同时,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也存在巨大问题,尤其是缺乏对农户技术的培训。
农业部门在7月对东北三省60个农村农业技术推广的资源管理进行深入分析调查,发现其中30个农村管理资源存在严重问题,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东北三省农业的推广和发展。
在目前农业技术推广资金极度缺乏的背景下,农户对新技术应用还停留在发资料和技术普及的阶段,还有就是为了应付上级工作,一年仅仅开展一次或者几次的短期培训,很难进行系统科学的有效培训。
1.1.3农业技术提供结构性存在差异在我国农业技术的研究主要有两个部门,一个是国家支持研究相关课题的研究所,一个是大中院校。
其中大中院校受到体制和社会方面因素的制约,和基层农民之间缺乏必要信息反馈机制,和最初的研究和应用效果相互背离。
对经济效益较低的大田农作物技术的投入比较小,主要集中在高经济农作中,使得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的技术服务和农民对技术需求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
1.2外部影响因素分析
1.2.1耕种占地面积小到目前为止,我国人口总数达到近15亿,其中拥有农业户口的居民高达9亿,占总人数的60%,其中从事农业生产的人数大约是7.4亿,随着沙漠化逐渐加剧,再加上水土流失异常严重,到20我国全国可耕种土地面积约1.2亿公顷,人均耕地面积不到867平方米,还达不到全世界品均耕种面积的40%。
从这几组数据中可以看出,我国耕种占地面积还非常少,满足不了我国农业发展的具体要求。
1.2.2农业新技术使用的成本昂贵就目前而言,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往往只是重视农作物生产的质量和数量,而忽视了经济效益。
对偏远山区的农民来说,农业新技术使用的成本要高于原生产技术的成本,主要原因是农业新技术使用的成本增加了设备远距离运输的成本。
农民生产出来的农产品,农民往往更加担心运输的距离和时间,尤其是新鲜瓜果蔬菜,使得其运输成本大大提高,严重阻碍落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和运行。
1.2.3市场影响因素就目前而言,我国农产品市场波动比较大,农民通常情况下很难掌握市场的变化,虽然近年来,国家为了实现共同富裕的目的,提高了农产品的收益,但是如果出现供大于求的现象,同样也导致农民出现亏损的现象,对市场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直接影响了农民采用新技术的力度。
2促进技术推广的措施及方法
2.1促进农业技术推广多元化发展
要想保证农业技术推广能顺利进行,就必须从多个方面入手,既要依靠传统报纸、标语进行推广,保证每项农业技术深入落实到每个农民手中,也要通过广播电台和电视节目进行宣传和推广,把农业技术推广的重要性和意义,深入每个农民心中,才能为农业技术推广营造良好环境。
同时也要借助新时期的通讯工具进行推广,比如:手机短信、微信、qq等软件推广,保证新农业技术能走进更多农民家中,以便让农民对此项技术更加了解和掌握,并快速把此种技术应用到实际耕种过程中[1]。
2.2政府部门要加强资金和物质保障
农业技术的推广离不开政府的支持,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政府对农业技术推广的资金使用非常欠缺,严重限制了农业技术推广价值和作用的发挥。
基于此,乡镇政府部门深刻认识到农业技术推广的重要性,深入到农民耕种生产内部,分析其在新农业技术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供资金上的帮助,保证新技术得到有效的落实和进行,最终也让农民们看到新技术带来的成果和帮助。
2.3提高农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
目前我国农民群众的文化水平普遍比较低,让他们在短时间内接受新农业技术显然不够成熟,而且很多农民对新农业技术还存有很大偏见。
所以当地政府要定期开展学习新农业技术知识讲堂,组织农民积极学习和掌握农业相关技术,进而调动农民学习求知的欲望,同时政府要推选出一批高素质、高水平、高学历的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对当地农民普及新农业技术的知识和好处,提高他们理解新农业技术的水平。
【参考文献】
[1]王力刚.农业技术推广相关的影响相关因素探讨[j].中国农业信息,(11):107.
作者:杜志华单位:贵州省黔西南州农业委员会
【2】浅谈山羊养殖技术推广应用
[摘要]经过对山羊养殖——羊舍搭建、品种选择、饲养管理、育肥技术、病害防治等几方面的研究分析,文章详细阐述科学养羊的技术推广,对大量发展山羊养殖生产提供理论和技术指导。
[关键词]养羊;技术;推广
1羊舍搭建
1.1选址
远离居民地,水源光照充足,牧草生长茂盛,交通运输便利,草地坡度不要太陡。
还应考虑,放牧对周边的影响。
1.2建舍
羊舍搭建标准,位置宜选在避风平坦,高燥向阳,排水方便,坐北朝南,呈长方形布局,用土墙、砖木、水泥瓦、石棉瓦等建造高2.0~2.5m的楼台漏缝地板式羊舍,长度大小以养羊数量及发展目标而定。
羊舍要求门宽3m,羊舍面积设计公羊2~4m2/只,母羊2m2/只,商品羊1.0~1.2m2/只。
羊床离地1.5~1.8m,羊床用7~10cm宽的竹片铺钉平整,竹片间留1.0~1.5cm宽的间隙。
舍内设怀孕母羊栏、哺乳带羔栏和肉羊栏等分类围栏,并安装草架和水料槽。
2品种选择
选择品种,适应高陡山地环境,生产性能要好,生产周期要短,经济效益要高。
通常情况下,用本地多胎、母性好、早熟、四季发情、个头大的母羊,与优质的波尔山羊、成都麻羊等杂交。
养殖规模不宜大,视草地面积、自身资金、管理经验等情况而定。
其中,公母羊比例,控制在1:(20~30)。
母羊在65%~70%,公羊定期更换,避免近亲繁殖。
3饲养管理
3.1划片轮牧
充分利用草地资源,降低病虫害危害。
根据地势环境、牧草生长等,根据坑沟、山岭、道路等情况,划分出不同的片区,每片区饲喂3~5d,草地修养30~40d,然后重新轮牧。
3.2套种牧草
一般新建植的,可套种产量高的紫花苜蓿、杂交狼尾草等,可结合2~3年/次的秋冬季垦复机会,在行间空隙套种较耐荫的百三叶、多年生黑麦草等。
3.3科学放牧
四季皆可放牧,但是,根据季节不同,草质情况,羊群体质等,而略有差异,必须分情况而定。
冬季放牧,晚出早归,十点——四点,回圈后补充干草。
放牧地尽量距圈舍要近,背风向阳,气候突变时更方便驱赶回圈。
清明过后,气候转暖,放牧时间,适当延长。
农业推广论文篇八
农业现代化是我国四个现代化目标之一,可见农业在我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关系着农民的收入,关系着国家的稳定。而且作为社会改革的重点,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也取得了空前的成就,解决了十几亿人口的温饱问题,但传统的农村经济发展模式已经遇到瓶颈,因此,需要从技术上来进行突破,而技术的推广依赖于农业推广人员,所以,提高农业推广人员的能力便成为当前农业发展所亟需解决的一道难题。
1目前农业技术推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是提高生产力的第一要素。再好再先进的技术,如果得不到有效推广,便得不到有效的应用,就更谈不上提高生产力。在农业领域也是一样,但是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许多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得不到有效推广,大大制约了我国农业的发展。
1.1农业技术得不到有效推广的主观原因
我国的农业技术水平非常先进,世界领先,但是整体农业生产力水平却较低下,究其原因,与我国的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有最直接的关系。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是农业技术推广的关键因素,其对农业技术掌握的程度、自身的综合素质、是否尽心尽力推广等,都无时不在影响着农业技术的普及。但纵观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由于受各种社会环境和背景的制约,首先是文化程度普遍不是很高,这对接受新事物新技术有根本上的影响。其次是农业技术推广队伍比较薄弱。在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人员还处于单打独斗的模式,没有形成有组织有规模的技术推广队伍,就力量上而言,难以实现新技术的大规模推广,这些都是制约我国农业技术推广的重要因素。
1.2农业技术得不到有效推广的客观原因
农业技术得不到有效推广的客观原因主要是一些外部原因。首先是体制问题。在我国,由于受传统农业经济的影响,在农业发展方面,没有完善的体制,或者这些体制已经比较落后,不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如在农业技术推广方面,因欠缺有效的体制支撑而导致农业技术推广难。其次是管理方面的问题。在农业技术推广队伍方面,因对队伍管理不善,导致农业技术推广队伍散乱,也导致广大农民不够重视农业技术。所以,客观原因也严重制约着我国农业技术的推广。
2提高农业推广人员能力的途径和措施
如果农业技术得到有效推广,必将大大推动我国的农业生产,而得到有效推广的关键因素又在于农业推广人员。所以,必须采取相关措施和途径,来提高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能力,从而促进我国农业的发展。
2.1加强对农业推广人员的培训,培养高质量的农业技术推广人员
由于受一定环境和社会背景的影响,广大的农民朋友文化基础差、底子薄、知识和专业性欠缺,而作为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应成为广大农民朋友的导师,指导他们的农业技术,提高他们的农业生产水平。要成为导师,必须有过硬的实力和基础,所以我国在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能力提升方面,要建立健全人才培养机制,使这些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有更多培训机会,掌握新技术,夯实自己。比如建立职业培训学校、设置专业课程等,这些都可以成为提高农业技术推广人员能力的平台。另一方面,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可以多到乡下进行实习,总结自身的实习经验,锻炼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国家也要重点培养一批专业的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成为骨干,起到一定的带头作用,从而以点带面达到推广的目的。因此,培训和培养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可为农业技术的推广打下人才基础。
2.2建立健全农业技术推广机制,形成体制保障
机制的欠缺往往制约事物的发展,同样在农业技术推广领域也是如此。我国先进的农业技术迟迟得不到有效推广,与缺乏相应的机制是分不开的。所以,如果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必须建立健全相应的农业技术推广机制,以确保新技术能有效实时地得到推广,从而促进农业生产力的提高。而在这个过程中,农业主管部门需要因地制宜地制定相关管理体系,对农业技术推广人员进行合理调配,对其工作进行绩效考核,组织建立合作社之类的机构,形成农业经费管理制度,使这些经费合理应用在促进农业发展方面。当建立健全了相应的机制后,农业技术推广便有了更好的保障。
2.3改善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工作环境
农村与城市不同,没有现代化的办公楼,没有先进的办公设备,办公条件比较简陋,甚至可以说是艰苦,这无形中也影响着农业技术推广所需专业性人才的培养,难以留住这些专业性人才。所以,适当改善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工作环境,能起到留人的作用,也能提高这些推广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人留住了,工作积极性提高了,这个队伍便也强大了,个人的能力便也会水涨船高。因此,在对农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和培养过程中,不能忽视一些外部环境的改善。
2.4国家政策的支持
针对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国家可以有针对性地制定一些优惠政策,如免费培训、优先作为储备干部培养等,这样也能有效提高农业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
3结语
农业要发展,技术支持是关键,而作为技术传播的农业推广人员尤为重要,他们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我国农业发展水平。所以,要落实相关政策,采取上述途径和措施,提升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能力,使先进的农业技术能落实、实施,从而早日实现我国的农业现代化目标。
农业推广论文篇九
:我国是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国家。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非常重视农业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农业生产的发展在我国国民经济中起到了十分重要作用。新时期下,过去的农业生产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应当对农业生产积极创新和改革。在现今的农业生产中,要重视对农业机械的使用,更好地推广农业机械的应用,可以使农民减轻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的负担,促进我国农业事业更好的快速发展。
:农业生产;机械推广;有效途径
农业生产的发展离不开农业机械的使用,新时期下,农业机械是农业生产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使用农业机械可以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使我国农业经济得到提升,所以大力推广农机应用,是新时期农业生产的重要目标。
在农业生产中,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主要表现在改善农业生产环境和提升农作物产量的基础上,科学的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是以最大减少劳动力和获得最多劳动成果为前提,在农民从事农业生产中使用农业机械可以有效减少劳动力,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还有效节省了生产时间,使农业生产向现代化生产靠拢。同时,农业机械化可以增加农民收入,使城市和农村、工人和农民之间没有差距,实现共同发展、共同致富。农业机械化的使用还可以达到环保的目的,如节能和节省耕地和节约水资源,以及减少化肥和种子农药的使用量,更加保障了农业产品的质量。另外,我国的自然条件为农业产品生产提供了重要优势,使用农业机械可以创造出可观的经济利润,这些经济条件可以为其他的农业产品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如林业、畜牧业等都得到全面更好地发展。
2.1推广人员缺乏职业素质
推广人员的专业水平较低,对农业机械推广不够重视,农业机械不断地更新换代,推广和宣传人员所具备的农机知识储量不足,对现代化的农业技术和种植技术不够科学全面的了解[1]。
2.2经费方面的因素
在推广农业机械中,多采用口头的单一方式,使农民不能认识到农业机械的重要性,加上经济条件的不允许,使农民难以在购买方面达成意愿。虽然农机发展能提高农民经济效益,但是农民依然无法在初期投入。目前我国农民的收入都有增长,但是离农机设备的价格还是有差距的,农民无法拥有较多的资金去购买设备。虽然农机推广需要资金的支持,但是大多数农技部门由于缺乏资金,无法在农机推广中进行投入,国家在农业机械方面给予了很多优惠政策和补贴,然而由于推广不到位,使农业机械出现品种不全和设备落后的情况。
2.3农民耕地面积因素
我国目前采取的是家庭联产责任制,有效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但是这种人口平均分配的形式,使农民的土地比较零散,致使部分地区还是使用过去传统的方法种地,造成了农业生产效率无法提高,限制了农业机械的推广和使用。
2.4农村剩余劳动力过剩
当农业生产缺乏劳动力时,农业机械化才能得到有效使用,农村剩余劳动力可以通过转移的方式参与到其他产业中。现今我国农村劳动力大量存在“过剩”的情况,这必将影响农业机械化的推广[2]。
2.5不具备健全的农机社会服务
农业机械推广还需要进一步改进,缺少科学健全的推广模式,加之农机的维修、供应和技术培训是农业机械不可缺少的条件,但是现在缺乏完善的农机社会服务体系,如农业机械手缺乏专业操作知识,农机出现故障无法及时维修,农民自身缺乏对产品的维护知识,这些都导致了农业机械无法推广和使用。
3.1加强农业机械推广的人才队伍
在农业机械的推广工作中,工作人员的素质程度对推广效果产生重要作用,应加强对农业机械的工作人员的培训,使其提高专业技术水平,还有积极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人才,确保农机推广工作在现代化先进的理念指导下进行。
3.2合理加强推广农机技术和教育工作
由于地域的不同,使农业生产方式存在差距,工作人员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合理开展工作,结合地区实际情况对适合使用的农业机械进行推广,使农业机械更加科学和合理,从而达到更加理想的效果。对农机的教育培训可以采取示范试验的形式,通过在田间地头对农业机械的操作进行推广,使农民了解到科技的作用,自觉增强使用科技现代化设备的意识,通过教育培训使农民了解关于农机使用的专业知识和安全知识,能熟练地应用各种农机技术和先进设备,还可以在宣传上进行创新,可以利用手机和电视以及多媒体形式加强对农业机械的推广[3]。
3.3完善农机社会服务体系
要建立专门以农业服务为核心的服务社,开展服务合作的组织发展,要创立农机的新服务方式,加强农机的销售和售后管理,利用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建立农机销售网络,有效提高农机信息化服务。
农业机械化的推广和发展需要企业、政府和农民共同的紧密结合,这样才能使农业生产得到健康待续的发展。
[1]魏述萍。新形势下农业机械推广应用的有效途径[j]。现代农业科技,20xx(3):186.
[2]郭志显。创新农业机械发展理念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j]。吉林农业,20xx(15):42.
农业推广论文篇十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业国家,对农业技术水平要求往往比较高,要提高农业生产力,实现经济效益增加,就需要在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上下功夫,将农业技术转变为农业生产力,这对促进我国农业的长久发展是至关重要的。但是目前的情况是,在我国农业技术推广的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严重阻碍了农业技术的顺利转化,对农业经济的发展也造成了极其不利的影响,因此,有必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农业技术推广问题。笔者将结合自己多年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经验,就新形势下农业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旨在提高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效率和质量,以促进农业的发展,帮助广大农民顺利实现增收的目标。
新形势;农业技术推广;问题;对策
开展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其初衷是为了顺利实现农业技术向农业生产力转化,增加农业收益,同时也是科学技术作用发挥的重要途径。所以说,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能否做到位,将会关系到农业生产能否得到顺利发展。只有在农业生产中应用先进的农业技术,才有可能实现农业科学现代化的发展目标,才有可能确保农业实现产业化和规模化发展。另外,做好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并不意味着只对农业技术进行推广,同时还要求对广大农民群众进行教育和培养,以提高其农业技术水平。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农业技术已经取得了很大成果,但是在农业技术推广上还存在诸多问题有待解决,这也是本文探讨的重点所在。
1.1农业技术人员分布缺乏合理性
尽管国家为了加大农业扶持力度,在所有地区都设立相应的农业推广机构,但是就目前情况看,很多地方农业技术推广范围仅仅局限于市级和县级机构中,乡镇虽然也设置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站,但由于缺少专业的农业技术推广人才而无法有效发挥作用。不仅如此,在乡镇农技推广站工作的人员,往往把工作的重心放在乡镇范围内,很少深入到农村一线。结合农技推广机构人员组成状况的调查发现,只有在市级农业推广机构的人员配备比较合理,同时人员知识结构也更加合理,高级专业人才数量也比较多,相比较而言,在县级农技推广机构中,不仅人才短缺,尤其是专业技术人才,现有人员的知识结构也不够合理,队伍还存在比较严重老龄化问题,缺乏活力。只有很少的专职人员专门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已经失去了过去农业推广模式所应具备的针对性,导致现阶段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收效甚微。另外,有的乡镇农技推广站的农技推广员认为农技推广工作不仅工作环境恶劣,薪资待遇也很难调动人的工作积极性。
1.2农业技术推广服务质量不尽人意
虽然近些年来国家对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给予了足够的重视,相关部门也不断进行完善与改进,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从总体上看,当下农业技术推广仍然存在推广方式单一、推广手段落后的缺点,同时推广工作还缺乏一定的针对性,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继农业发展目标发生转变之后,依旧采用行政化手段开展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并未充分考虑农民技术的需求特点,农技推广工作流于形式化,因此,推广效果一直不尽人意。同时,由于很多地区都进行了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那些投入产出比过低的农业生产项目已经无法吸引农民进行种植了,成为农村劳动力对外转移的一大因素。另外,由于现有的农业技术推广方式过于单一化,收效甚微,根本无法调动广大农民对推广项目的积极性,因此推广技术往往得不到应用推广。
1.3缺乏完善的农业推广体系
在农业技术推广过程中,农业推广体系是否完善往往直接关系到农业技术推广能否取得预期推广效果。当前,我国农业技术推广机构设置主要有省、市、县3级,在乡镇里只设有农业推广工作站,推广的主要范围主要限于县级。就拿测土配方施肥项目来说,按理说应由县级机构负责实施,但是县级机构接手项目会直接交到县土肥站由其负责检测,对土肥站来讲,不仅要求其技术过硬,还要做好土样采集及化验工作,因而土肥站面临巨大的工作量,势必影响工作质量。同时,县级农技推广机构还面临人员技术力量短缺,经费不足的问题,市级机构与其并不形成明显的约束力管理,只能说是一直业务指导关系,难以形成层级分明的农业推广组织体系,这对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顺利展开是极为不利的,无法取得应有的成效。
2.1加快推进农业技术人员合理性分布
尽管我国农技推广机构的设置已经覆盖到市、县级,甚至在乡镇还设置了农技推广站,但是在人员配备上却存在着极大的差异,高级农技人员长期处于市县等较高一级的机构中,自身才能得不到有效施展,同时,乡镇一级的农技人员则只是为了完成本职工作而已,未能真正深入到农户家中,开展农技推广工作,加上自身业务水平有限,导致乡镇农技推广站作用未能得到有效发挥,面对这种状况,有关部门必须出面,调节农技人员合理性分布,在基层农技推广机构中多安排一些高级农技人员,提高基层农技推广人员队伍整体素质,相应的,市县等较高一级的农业推广机构,主要行使的是管理职能,人员可以适当缩减,改变农技人员不合理分布的现状,从而更好服务于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2.2提高农业技术推广服务质量
农业技术推广服务质量的好坏往往直接关系到农业推广技术推广能否取得成效。当前农技推广由于推广形式单一、推广手段落后,导致农业技术推广服务质量低下,为了实现农业技术推广服务质量提升,可以从以下2个方面着手:通过培养农民带头人,组建专业技术协会。要做好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必须把农民作为工作重心,在村组中选择那些文化素质较高、生产经验丰富的农民作为带头人来培养,为其开展专业农业技术培养,让其在培养中真正成长为专业农技人员,这样才能有效解决村级技术人员短缺的难题,对于农技推广服务质量的提升也是有利的;施行农业技术人户推广模式。在该模式下,通过农技示范户的培养,并充分整合农技服务资源,结合专家进大户指导、大户帮扶小户,农户之间相互帮衬等途径,从而促进农技转换,通过这种推广模式,不仅有助于农技人员与农户之间良好关系的培养,打通了农户和农技人员沟通的桥梁,而且还对农技成果的入户率的提升。
2.3构建完善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要想提高农业技术推广的效率的质量,促进农业技术向农业生产力的转化,就需要构建完善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来保证农业技术推广的工作的顺利开展。应该构建完善的农业技术推广组织体系,省、市、县农技推广机构之间不应该仅仅是业务指导关系,而应该层级分明的约束和被约束关系,上级机构要对下级机构进行直接领导,规范下级机构行为;应当建立一支专业的科技服务队伍,让他们亲赴乡镇农田调研,深入到农户家中,负责农业技术的科研推广,以确保农业技术具有应用和推广的可行性;农技推广机构还应该与其他机构联合起来,共同开展组织协作工作,实现最新农业技术研究成果与农技推广的有机融合,这样有利于生产力转换,只有这样,农技推广机构的所具有的传播的实地指导作用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作者:字德华 单位:临翔区农业技术推广站
[1]薛春茂。农业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农业与技术,20xx(5):228.
农业推广论文篇十一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业国家,对农业技术水平要求往往比较高,要提高农业生产力,实现经济效益增加,就需要在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上下功夫,将农业技术转变为农业生产力,这对促进我国农业的长久发展是至关重要的。但是目前的情况是,在我国农业技术推广的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严重阻碍了农业技术的顺利转化,对农业经济的发展也造成了极其不利的影响,因此,有必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农业技术推广问题。笔者将结合自己多年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经验,就新形势下农业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旨在提高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效率和质量,以促进农业的发展,帮助广大农民顺利实现增收的目标。
新形势;农业技术推广;问题;对策
开展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其初衷是为了顺利实现农业技术向农业生产力转化,增加农业收益,同时也是科学技术作用发挥的重要途径。所以说,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能否做到位,将会关系到农业生产能否得到顺利发展。只有在农业生产中应用先进的农业技术,才有可能实现农业科学现代化的发展目标,才有可能确保农业实现产业化和规模化发展。另外,做好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并不意味着只对农业技术进行推广,同时还要求对广大农民群众进行教育和培养,以提高其农业技术水平。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农业技术已经取得了很大成果,但是在农业技术推广上还存在诸多问题有待解决,这也是本文探讨的重点所在。
1.1农业技术人员分布缺乏合理性
尽管国家为了加大农业扶持力度,在所有地区都设立相应的农业推广机构,但是就目前情况看,很多地方农业技术推广范围仅仅局限于市级和县级机构中,乡镇虽然也设置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站,但由于缺少专业的农业技术推广人才而无法有效发挥作用。不仅如此,在乡镇农技推广站工作的人员,往往把工作的重心放在乡镇范围内,很少深入到农村一线。结合农技推广机构人员组成状况的调查发现,只有在市级农业推广机构的人员配备比较合理,同时人员知识结构也更加合理,高级专业人才数量也比较多,相比较而言,在县级农技推广机构中,不仅人才短缺,尤其是专业技术人才,现有人员的知识结构也不够合理,队伍还存在比较严重老龄化问题,缺乏活力。只有很少的专职人员专门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已经失去了过去农业推广模式所应具备的针对性,导致现阶段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收效甚微。另外,有的乡镇农技推广站的农技推广员认为农技推广工作不仅工作环境恶劣,薪资待遇也很难调动人的工作积极性。
1.2农业技术推广服务质量不尽人意
虽然近些年来国家对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给予了足够的重视,相关部门也不断进行完善与改进,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从总体上看,当下农业技术推广仍然存在推广方式单一、推广手段落后的缺点,同时推广工作还缺乏一定的针对性,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继农业发展目标发生转变之后,依旧采用行政化手段开展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并未充分考虑农民技术的需求特点,农技推广工作流于形式化,因此,推广效果一直不尽人意。同时,由于很多地区都进行了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那些投入产出比过低的农业生产项目已经无法吸引农民进行种植了,成为农村劳动力对外转移的一大因素。另外,由于现有的农业技术推广方式过于单一化,收效甚微,根本无法调动广大农民对推广项目的积极性,因此推广技术往往得不到应用推广。
1.3缺乏完善的农业推广体系
在农业技术推广过程中,农业推广体系是否完善往往直接关系到农业技术推广能否取得预期推广效果。当前,我国农业技术推广机构设置主要有省、市、县3级,在乡镇里只设有农业推广工作站,推广的主要范围主要限于县级。就拿测土配方施肥项目来说,按理说应由县级机构负责实施,但是县级机构接手项目会直接交到县土肥站由其负责检测,对土肥站来讲,不仅要求其技术过硬,还要做好土样采集及化验工作,因而土肥站面临巨大的工作量,势必影响工作质量。同时,县级农技推广机构还面临人员技术力量短缺,经费不足的问题,市级机构与其并不形成明显的约束力管理,只能说是一直业务指导关系,难以形成层级分明的农业推广组织体系,这对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顺利展开是极为不利的,无法取得应有的成效。
2.1加快推进农业技术人员合理性分布
尽管我国农技推广机构的设置已经覆盖到市、县级,甚至在乡镇还设置了农技推广站,但是在人员配备上却存在着极大的差异,高级农技人员长期处于市县等较高一级的机构中,自身才能得不到有效施展,同时,乡镇一级的农技人员则只是为了完成本职工作而已,未能真正深入到农户家中,开展农技推广工作,加上自身业务水平有限,导致乡镇农技推广站作用未能得到有效发挥,面对这种状况,有关部门必须出面,调节农技人员合理性分布,在基层农技推广机构中多安排一些高级农技人员,提高基层农技推广人员队伍整体素质,相应的,市县等较高一级的农业推广机构,主要行使的是管理职能,人员可以适当缩减,改变农技人员不合理分布的现状,从而更好服务于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2.2提高农业技术推广服务质量
农业技术推广服务质量的好坏往往直接关系到农业推广技术推广能否取得成效。当前农技推广由于推广形式单一、推广手段落后,导致农业技术推广服务质量低下,为了实现农业技术推广服务质量提升,可以从以下2个方面着手:通过培养农民带头人,组建专业技术协会。要做好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必须把农民作为工作重心,在村组中选择那些文化素质较高、生产经验丰富的农民作为带头人来培养,为其开展专业农业技术培养,让其在培养中真正成长为专业农技人员,这样才能有效解决村级技术人员短缺的难题,对于农技推广服务质量的提升也是有利的;施行农业技术人户推广模式。在该模式下,通过农技示范户的培养,并充分整合农技服务资源,结合专家进大户指导、大户帮扶小户,农户之间相互帮衬等途径,从而促进农技转换,通过这种推广模式,不仅有助于农技人员与农户之间良好关系的培养,打通了农户和农技人员沟通的桥梁,而且还对农技成果的入户率的提升。
2.3构建完善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要想提高农业技术推广的效率的质量,促进农业技术向农业生产力的转化,就需要构建完善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来保证农业技术推广的工作的顺利开展。应该构建完善的农业技术推广组织体系,省、市、县农技推广机构之间不应该仅仅是业务指导关系,而应该层级分明的约束和被约束关系,上级机构要对下级机构进行直接领导,规范下级机构行为;应当建立一支专业的科技服务队伍,让他们亲赴乡镇农田调研,深入到农户家中,负责农业技术的科研推广,以确保农业技术具有应用和推广的可行性;农技推广机构还应该与其他机构联合起来,共同开展组织协作工作,实现最新农业技术研究成果与农技推广的有机融合,这样有利于生产力转换,只有这样,农技推广机构的所具有的传播的实地指导作用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作者:字德华单位:临翔区农业技术推广站
[1]薛春茂。农业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农业与技术,20xx(5):228.
农业推广论文篇十二
:我国是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国家。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非常重视农业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农业生产的发展在我国国民经济中起到了十分重要作用。新时期下,过去的农业生产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应当对农业生产积极创新和改革。在现今的农业生产中,要重视对农业机械的使用,更好地推广农业机械的应用,可以使农民减轻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的负担,促进我国农业事业更好的快速发展。
:农业生产;机械推广;有效途径
农业生产的发展离不开农业机械的使用,新时期下,农业机械是农业生产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使用农业机械可以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使我国农业经济得到提升,所以大力推广农机应用,是新时期农业生产的重要目标。
在农业生产中,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主要表现在改善农业生产环境和提升农作物产量的基础上,科学的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是以最大减少劳动力和获得最多劳动成果为前提,在农民从事农业生产中使用农业机械可以有效减少劳动力,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还有效节省了生产时间,使农业生产向现代化生产靠拢。同时,农业机械化可以增加农民收入,使城市和农村、工人和农民之间没有差距,实现共同发展、共同致富。农业机械化的使用还可以达到环保的目的,如节能和节省耕地和节约水资源,以及减少化肥和种子农药的使用量,更加保障了农业产品的质量。另外,我国的自然条件为农业产品生产提供了重要优势,使用农业机械可以创造出可观的经济利润,这些经济条件可以为其他的农业产品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如林业、畜牧业等都得到全面更好地发展。
2.1推广人员缺乏职业素质
推广人员的专业水平较低,对农业机械推广不够重视,农业机械不断地更新换代,推广和宣传人员所具备的农机知识储量不足,对现代化的农业技术和种植技术不够科学全面的了解[1]。
2.2经费方面的因素
在推广农业机械中,多采用口头的单一方式,使农民不能认识到农业机械的重要性,加上经济条件的不允许,使农民难以在购买方面达成意愿。虽然农机发展能提高农民经济效益,但是农民依然无法在初期投入。目前我国农民的收入都有增长,但是离农机设备的价格还是有差距的,农民无法拥有较多的资金去购买设备。虽然农机推广需要资金的支持,但是大多数农技部门由于缺乏资金,无法在农机推广中进行投入,国家在农业机械方面给予了很多优惠政策和补贴,然而由于推广不到位,使农业机械出现品种不全和设备落后的情况。
2.3农民耕地面积因素
我国目前采取的是家庭联产责任制,有效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但是这种人口平均分配的形式,使农民的土地比较零散,致使部分地区还是使用过去传统的方法种地,造成了农业生产效率无法提高,限制了农业机械的推广和使用。
2.4农村剩余劳动力过剩
当农业生产缺乏劳动力时,农业机械化才能得到有效使用,农村剩余劳动力可以通过转移的方式参与到其他产业中。现今我国农村劳动力大量存在“过剩”的情况,这必将影响农业机械化的推广[2]。
2.5不具备健全的农机社会服务
农业机械推广还需要进一步改进,缺少科学健全的推广模式,加之农机的维修、供应和技术培训是农业机械不可缺少的条件,但是现在缺乏完善的农机社会服务体系,如农业机械手缺乏专业操作知识,农机出现故障无法及时维修,农民自身缺乏对产品的维护知识,这些都导致了农业机械无法推广和使用。
3.1加强农业机械推广的人才队伍
在农业机械的推广工作中,工作人员的素质程度对推广效果产生重要作用,应加强对农业机械的工作人员的培训,使其提高专业技术水平,还有积极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人才,确保农机推广工作在现代化先进的理念指导下进行。
3.2合理加强推广农机技术和教育工作
由于地域的不同,使农业生产方式存在差距,工作人员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合理开展工作,结合地区实际情况对适合使用的农业机械进行推广,使农业机械更加科学和合理,从而达到更加理想的效果。对农机的教育培训可以采取示范试验的形式,通过在田间地头对农业机械的操作进行推广,使农民了解到科技的作用,自觉增强使用科技现代化设备的意识,通过教育培训使农民了解关于农机使用的专业知识和安全知识,能熟练地应用各种农机技术和先进设备,还可以在宣传上进行创新,可以利用手机和电视以及多媒体形式加强对农业机械的推广[3]。
3.3完善农机社会服务体系
要建立专门以农业服务为核心的服务社,开展服务合作的组织发展,要创立农机的新服务方式,加强农机的销售和售后管理,利用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建立农机销售网络,有效提高农机信息化服务。
农业机械化的推广和发展需要企业、政府和农民共同的紧密结合,这样才能使农业生产得到健康待续的发展。
[1]魏述萍。新形势下农业机械推广应用的有效途径[j].现代农业科技,20xx(3):186.
[2]郭志显。创新农业机械发展理念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j].吉林农业,20xx(15):42.
农业推广论文篇十三
自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农业发展虽然已经进入到了一个崭新的纪元,但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在某种程度上无法满足当前农村的发展需求,也进一步遏制了我国农业的发展。因此,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并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推出全新的农业推广体系以此促进农业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则成为当前社会的关注热点。本文就当前我国农业推广体系现状进行粗浅的探讨,提出我国农业推广体系的发展对策。
1推广体系的现状
农业推广体系是我国政府对农业进行大力扶持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要体现所在。尤其是自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政府积极发展农业生产的同时,也格外加强了对农业推广体系的建设,并建成了以种植、林业、畜牧、水产、水利、农机化、经营管理化为主推广网络,并形成由上而下的垂直农业推广体系。可以说截止到2014年,我国已经有40多万个村子建立了服务组织,并有10多万个村子组建了专业技术协会与科技示范户。
2推广体系存在的问题
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目前我国的农业推广体系仍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严重影响着我国农业的发展。如若对其进行具体的分析,则如下几点:
2.1内外部组织管理与任务目标不相符
我们都知道农业推广体系的根本任务就是为了能够促进农业科研成果、现代的农业技术能够尽快的应用到农业生产之中,不断促进农业的现代化发展。然而现今我国在农业推广体系的内外部组织管理上往往存在着一些问题,不仅无法实现实际任务目标且与实际任务目标不相一致,而这也就造成了农业推广体系难以切实落实,且推广体系与推广人员往往处于被动状况。
2.2市场导向性差且与市场需求严重脱节
目前我国的农业技术推广处于政府的直接领导下,行政倾向较强,且受到传统农业技术推广体制和固有观念的制约,农业科研院所和农业高等院校的科研行为与市场需求和农民需要存在相当大的差距。而正是因此造成了农业技术推广的市场导向性差且与实际的市场需求严重脱节,致使真正能够实现的农业创新成果转换率极低,远远低于英美等发达国家。
2.3农业推广人员与农业推广体系不匹配
现如今许多农业推广人员由于个人的知识结构、综合素质水平较低,无法与农业推广体系的实际要求相匹配。而农业推广体系内部又缺乏对农业推广人员的严格选拔与管理,在很大程度上也造成了农业推广体系无法良好的运转。尤其是部分推广人员观念陈旧,缺乏创新意识且不熟悉当前的农业市场,因此也无法完成农业推广体系的现代化发展需求。
3完善我国农业推广体系的发展对策
我国在农业推广体系上存在问题,严重影响着我国农业推广体系的良好运转,因此,不断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去完善农业推广体系则尤为重要。
3.1明确创新目标,把握发展方向
只有明确农业推广体系的创新目标,切实把握发展方向,才能够促使我国农业推广工作更好的向前发展。在实际工作中,应该不断的壮大农业推广队伍,并且对各级农业机构进行巩固,尤其是可以在农业推广中采用多元化的服务手段与服务组织,建立新型的国有、民办相结合的农业推广体系,为我国农业的发展提供更有利的保障。
3.2完善农业推广体系
以政府为主导的农业推广体系俨然已经成为当今进行农业推广的重要主体,为进一步完善我国农业推广体系的发展,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就必须完善以政府为主的农业推广体系。第一,要强化社会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力度的不断加大;第二,要改进农业推广方式与农业推广机制,不断拓宽农业推广部门的职能范围,缩短科研成果的推广路径,切实提高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和普及率;第三,做好市场需求的调研工作,切实将农业推广工作落实到市场的实际需求之上,并且增加对农业推广的资金投入,在经费上提供充分保障。
3.3提高个人素质
进一步强化农业推广人员的个人素质对促进农业推广工作的有效开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应该不断加强对现有农业科技人员的继续教育,特别是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培训工作。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在农业推广继续教育培训工作中,应该与实际生产进行紧密的结合,与市场需求进行紧密的结合,从而提高推广人员的个人素质,能够帮助更多的农民形成自己对市场的实际驾驭能力。
4结语
通过对农业推广体系现状与完善农业推广体系的发展对策粗浅的探讨,希望能够让更多人清楚地认识到,农业推广是农业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环节。因此,不断的完善我国农业推广体系,使其满足我国农村的发展需求,满足我国农民对科技的发展需求尤为重要,值得相关部门深入研究,并对其加强建设。
作者:李芳
农业推广论文篇十四
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教育立足为行业培养高端实用人才,为我国农业农村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建设培养了大批技术和管理人才,完善了我国的研究生教育体系。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各行业领域对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也不断提高,完全依靠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培养新型专业人才的教学要求。如何确保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和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教育发展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农业推广硕士属于专业性硕士,与学术性硕士相比,二者在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和培养目标等方面均有所不同,与学术性学位研究生教育偏重理论和研究,以培养教师和科研人员为主的目的不同,专业性学位研究生教育侧重于培养适应特定行业工作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现阶段国内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大体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从事农业推广和农村发展方面相关工作,具有一定的农业推广实践经验的在职人员,这类硕士研究生一般是非全日制研究生,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和基本的从业技能,但是学习时间有限;另一类是直接报考参加全国统考并通过考试的全日制本科应届毕业生,这类硕士研究生理论知识非常丰富,具有充分的学习时间和较强的学习能力,但是严重缺乏实际的农业推广实践经验。
案例教学法又称苏格拉底式教学法,是在教师的巧妙引导下,根据教学目标和课程内容的需要,以案例为基本教学素材,以学生的独立分析研究为主,“师生通过对特定案例的学习分析与讨论,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激发和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能力、多维性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开放式、互动式教学方法[1-2]”。案例教学是一种理论与实践恰当结合的十分有效地课堂教学方式,将案例教学引入教学实践中,可以显著提高学生的综合概括分析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发散性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传统教学模式严重压制了学生的想象力和求知欲望,填鸭式的教学培养出来的学生由于严重缺乏实际生产经验和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远远不能胜任独立完成实际生产操作的工作。“案例教学法是不同于传统的讲授式的教学方法,它遵循了从现象到本质,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认识规律,实现了学生由认知客体向认知主体的转变[3]”。相比于传统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将理论知识与生活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有效弥补了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案例教学有助于活跃课堂气氛
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主要是以教师讲授课本理论知识为主,学生处于被管理和被灌输的位置,学习过程中很容易产生抵触和厌学心理;案例教学则主要是使用案例材料,通过把抽象的理论概念融入一定的实际情境之中,使学生可以更形象、更深刻地理解这些概念和原理。案例教学模式凭借其形式新颖、形象生动的优势,增强了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学生在相互之间的讨论分析中体验到了解决问题后的成就感,从而更进一步地投入到讨论之中,很容易形成活跃的课堂气氛,有助于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二)案例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课堂教学案例的答案往往不止一个,为了更好地分析案例,得出正确的结论,学生必须充分考虑案例中的各个事实之间的联系,然后进行分析和比较,在与其他同学之间的交流讨论过程中提高了对案例中存在问题的洞察力。通过对课堂教学案例的学习与讨论,让学生学会综合运用相关专业知识,积极开展发散性思维分析活动,使学生更好地为参加实际生产实践工作积累了间接经验。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较快适应复杂工作环境的心理条件,使学生在分析案例时思路变得开阔,分析问题全面而有深度。
(三)案例教学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案例分析需要有足够的分析材料才可以得出更加准确的答案。因此,学生在进行案例分析时,会通过各种途径和渠道寻找并筛选与分析案例相关的各种材料,通过对案例材料的分析和讨论,学生可以亲身感受到自身所具备的理论知识在生产实践中发挥的作用,从而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的激情。在分析案例的过程中还会遇到与平时课本所学知识产生冲突的情况,或者是遇到以前在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这些偶尔出现的特殊情况均有利于引发学生的主动思考,从而对以前学过的知识进行反思和推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学习积极性。
(四)案例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
案例教学的核心是案例分析,主体则是学生,案例分析过程中往往需要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分析来获得一个相对全面的答案,只有小组内成员相互理解,相互包容对方的思想和观点,才能对所分析的案例最终达成一个共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得到逐步加强。案例教学的发言者已经不是以老师为主,学生在分析讨论之后,还需对所得共识进行一个准确、合理的描述和解释,这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对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也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五)案例教学更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案例教学对教师的知识结构、教学能力、工作态度及教学责任心都提出了较传统教学方法更高的要求。既要求教师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及相关学科知识,又要求教师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及表达能力,能够很熟练地将理论与实践融会贯通。同时还要具备很强的课堂驾驭能力,能够恰当地引导学生的分析过程和步骤,调动学生积极讨论的情绪,对学生的不同观点进行恰当的梳理并及时给予提示。相比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案例教学可以更好地锻炼和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
案例教学不仅仅是要学生学会解决课堂案例中出现的问题,其最终的目的是要通过对教学案例的讨论分析来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生产问题的思维方式,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专业知识和生产实践的认知水平。因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推进案例教学在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教学中的应用:
(一)推进传统理论教学与案例教学的有机融合
案例教学在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教学中的实施,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锻炼学生独立思考、语言表达、与人合作的能力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学生更多的了解社会,但是对于理论知识的传授相对较少;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注重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掌握,但是由于理论知识与实际生产实践存在一些脱钩的现象,所以往往造成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实战经验而不能在生产实践中独当一面。如果教学案例游离于理论之外,也很难达到通过案例深化理论的教学效果,所以学生只有在熟练掌握相关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创新精神,才能真正做好课堂案例分析。因此目前案例教学并不能完全替代传统的以知识传授为主要内容的课堂教学方法,还只能作为传统课堂教学的辅助教学方法来实施。高校应积极发挥案例教学的优势以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推动案例教学与传统教学方法的有机融合,通过教学实践找出两种教学方法的最佳结合点,从而实现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教育工作从传统向现代、从单向灌输到双向互动的转变。
(二)提升教师对教学案例问题的设置和分析能力
“教师的角色是在讨论过程中降低学生的困难度避免学生因知识不足或缺乏人生经验而无法进行讨论[3]”,起到一个组织、引导、启发、协调和概括的作用。因此,任课教师要实现从课堂管理向课堂引导的角色转变,不断提高完善自身的文化层次和知识结构,提升对课堂的驾驭能力。从课前的案例选择,课中引导学生进入案例情景,到课后对学生表现进行适当的点评和引导,教师应全程控制把握好整个案例教学的方向和节奏。“教学案例是案例教学的前提和基础,好的教学案例是有效实施案例教学的根本保障[4]”。因此,教师课前一定要精通案例材料,对案例事件要有一个完整的了解和掌握,并结合教学要求巧妙设置适当的案例讨论问题。高校应该定期对任课教师进行案例教学经验技巧方面的专业指导,可以通过设立教学研究项目基金等方式,积极鼓励任课教师根据自己的能力和特长,进行案例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然后通过会议报告等形式,总结和推广卓有成效的案例教学模式。
(三)建立完善的硕士研究生在校成绩评价体系
学生对案例分析讨论参与程度的高低是决定案例教学质量和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必须采取一定的激励措施鼓励学生参与到课堂案例分析讨论中来。在校学习成绩的好坏是学生比较关心的问题,所以可以把学生课堂参与案例讨论分析的情况作为学生在校学习成绩的一个评定参考因素。例如学生课堂是否积极参与案例分析与讨论,能否对案例进行准确地把握,能否提出创造性的答案和解决问题方法等等,这些都可以作为衡量学生学习成绩的参考因素。鉴于每个学生的知识结构都存在不同差异,个别学生性格内向,任课教师在选定教学案例时,应该尽量选择与学生所学专业关联度较大的案例情景,同时要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使性格内向的学生在没有压力和顾忌的心态下进行公平的案例分析与讨论。
(四)实现课堂案例与社会生产实践的紧密结合
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应届本科毕业生全日制在校学习,他们具有非常充分的学习时间和较强的学习能力,但是严重缺乏专业领域基本的实践经验。而国内大部分高校的农业推广教师多数为学校教师,理论基础扎实,科研能力很强,但也往往存在实践经验相对不足的尴尬局面,这与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宗旨是不相符合的,完全不能满足学员的学习需求。“我国农业推广硕士应是与农业技术推广和农村发展等领域相连系的专业性学位,侧重于应用、强调实践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5-6]”。因此,在将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与生动形象的实践内容进行有机结合的时候,教师需要考虑的不仅仅是如何最大程度的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还应该考虑教学案例的时效性和实用性,在选择教学案例时应该尽量使课堂案例与社会生产实践紧密结合,选用的案例必须真实、具体、具有典型性,同时应当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正确认识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的群体特点,深入开展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教学实践和创新研究,是新时期高校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教育形势发展的需要,符合我国高等教育培养新世纪应用型人才的要求。案例教学是对传统教学观念的大胆改革和完善,随着我国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教学实践的不断发展和社会改革的不断深入,案例教学必将在不断地实践和摸索中得到逐步的改进和修正,并对进一步完善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教育体系,实现我国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产生重要的推进作用。
农业推广论文篇十五
在农业技术的推广中,为了能够切实让农民们了解农业技术的重要性,应该做好他们的培训工作,不断提高他们的农业科技素质。具体的培训内容应该包括农业技术的种类、使用效果、可行性等等,让农民们能够全面理解农业技术的内涵。当然,在做好培训工作的同时,还要建立起有效的机制,联合农、教、科部门的优势,除了做好农业技术的推广工作之外,还要培养农民们的农业科技素质,并以此作为重点。同时,可以成立专门的农业科技宣传小组,到各村各户去宣传农业科学技术。
在实现农业发展的现代化过程中,农业的产业化经营是重要的途径之一。对于各农村的产业发展来说,相互之间的支柱产业不尽相同,所以应该做好适应各自发展的支柱产业技术的推广与宣传工作。由于受到人才紧缺和技术体系不完善的影响,当前,农村这方面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还做得不够到位。对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技术宣传来说,首先,应该转变思想观念,针对不同的产业化经营方式,来推广不同的专业技术,突出支柱产业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优势地位。其次,要加强相关人才的培养,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鼓励人们从事农业技术的推广工作,并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成为专业性人才。最后,做好先进配套技术的宣传与推广工作,这种配套技术不仅体现在生产中,而且还在于品种的选择、植物的保护等等方面。
从现阶段农业技术的推广来看,受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其推广工作并不能取得很好的效果。针对这种情况,相关部门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应对,并逐步加大对农业技术推广的投入,改善各乡镇部门推广农业技术的基础设施以及工作的条件,为农业技术的推广创造良好的环境。同时,要加大相关人才的培养,积极吸收引进先进人才,增强农业发展的科技服务功能,并做好人才的稳定工作,发挥他们的骨千作用。
总而言之,在新形势下,科学技术不断进步与发展,做好农业技术的推广工作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我们应该深刻认识到农业技术的紧迫性与重要性,把它作为农业发展的重点工作,引起足够的关注与重视。同时,在此过程中,还要不断壮大农业技术推广队伍,把握市场运行规律与特点,培养农民们的农业科技素质,为他们的增收增产,发财致富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带动农业生产的长足发展,为农村经济的和谐健康发展打下坚持的基础。
农业推广论文篇十六
在国家大力解决农民贫困问题的政策中,农业技术是一项重要措施,它是促进农民增收以及摆脱贫困的良好方式,同时也是保证国家稳定发展的一大举措。
因此,在农业方面需要加强技术的推广,提升农业生产中的科技水平,从而推动我国农业产业实现现代化。
本文从农业推广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然后提出农业推广的有效策略。
农业推广;存在问题;分析
在农业推广的工作中,需要根据我国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而制定出良好的推广策略,从而帮助广大农民实现增收的愿望。
本文分析当前农业推广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然后找出有效的应对策略,提升我国农业产生的技术水平,达到优化农业结构的目的。
1.1政府引导和对农业推广支持不足
在农业推广工作中就需要把如何提高收成放在第一位。
通过多年从事农业推广工作也没有有效改善农民的收入情况,其中的原因之一就是,在进行农业推广工作中,没有得到有关领导的重视,使得农业推广中较多的工作难以开展。
此外,由于农业推广工作具有长期性,缺乏必要的资金以及物质支持,许多有许多有效的、科学的农业技术难以持续实施,这就使得农业推广没有取得理想成绩。
正是由于各级政府没有清晰认识到农业推广工作的实际情况,在许多方面没有给予长期性的支持[1],对于推广人员而言,严重的挫伤他们对工作的积极性;再加上许多的推广政策实施到一半而中途放弃,这使得农民对农业技术产生不信任之感,配合农业推广工作的热情也急剧下降,这极大地阻碍了农业推广工作的顺利进行。
1.2推广人员素质能力有待提高
因为农业推广工作属于一份技术含量较高的工作,所以需要具备丰富技术知识以及理论知识的工作人员才能够胜任此项工作。
然而从目前的实际情况分析,推广人员自身所拥有的知识水平不高,而且关于农业方面的专业知识以及水平都不高,再加上他们在推广工作中积极性以及认识不足的情况,阻碍我国在农业推广中取得较好成绩。
目前,我国从事农业推广工作的人员较为缺乏,对于实际推广工作中所产生的问题没有能够及时解决,这严重地阻碍了农业推广工作的顺利开展,此外,推广人员自己在认识方面没有对真正把握住农业推广重要性,从而在工作中出现服务意识的缺乏、推广速度较慢的问题[2],这也直接地导致了农业推广没有取得显著的成效。
1.3农民文化水平低,加大了推广的难度
由于农业推广需要在农民的土地上切实地实行各种尝试,但是由于许多地处偏远的农村中较少的人们接受教育,对于农业中的新型技术缺乏认识,一时间难以接受,从而加大了技术推广工作的难度;此外,由于边远地区农民接收信息的途径十分有限,再加上地域分散,使得农民对新型技术运用没有科学认识,甚至有的农民不配合技术的推广与运用,因此,农业产生中的许多技术难以得到有效地实施,导致了农业推广工作中没有取得理想效果。
2.1做好农业推广知识宣传工作
农业技术对于提升农业产生水平以及实现农民增收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在进行推广工作中需要把这项利国利民技术以及知识传达给广大的农民。
首先是领导需要正确的对待农业推广的工作,积极地采取一定的措施支持农业推广工作;其次,从事推广工作的人员需要做好宣传工作[3],把农业技术知识以及效果都积极展示给农民,让农民能够认识以及接受农业技术与知识;最后,拓宽宣传渠道,除了运用传统的宣传方式之外,还需要结合当前的各种媒体有效地提高农业技术知识在农民中的接受度,从而保证推广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2.2重视农业推广人员能力的培养
推广工作顺利进行一大原因之一就是推广人员所就有的素质和能力,因此,重视对农业推广人员教育和培养,一方面是提升他们对农业推广工作的认识能力,另一方面加强他们专业素质,有效解决推广工作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并发挥他们的价值与作用,尽快地实现我国农业产生水平的提升。
2.3加大推广投入,提升农业推广的效率
农业推广需要依靠政府积极支持,才能够保证农业技术能够持久、稳定提升农民的。收入。
政府在增加农业投入方面,可以从三个角度入手:资金投入、技术人员投入以及物质投入,并且这三者是农业得以较好发展以及提高收入的关键,资金投入可以保证处于试验期的技术能够顺利进行,而技术人员投入则可以解决农民对技术认识不足的问题,同时也可以有效地指导农民运用技术进行农业产生,而推广中的物质投入是保证各项推广得以顺利进行的关键,通过这三个方面的有效结合,全方位保证推广工作中做到人尽其职以及齐心协力地提高农民收入。
正是由于从事农业推广的工作具有一定的艰苦性以及长期性,同时在面对不同条件下的农业情况而需要制定出不同的农业推广计划,因此,从事农业推广工作的人员需要积极地面对当前农业中所出现的问题,然后能够结合实践工作情况而提出进一步优化农业生产以及提升农业技术水平的措施,从而帮助农民提高收入、逐渐减轻农民负担、改善农民的生存以及生活现状,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创造社会和谐与稳定发展的条件,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1]杜木英,阚建全,尚永彪,等。提高食品加工与安全农业推广硕士学位论文质量的初探[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8(6):179-182.
[2]张雨。农业推广硕士学位论文质量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以内蒙古农业大学为例[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5(3):105-108.
农业推广论文篇十七
分析我国基层农业科技推广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基层农业科技推广的主要措施。
基层农业科技推广;经济发展;科技素质
我国农业科学技术蓬勃发展,传统的推广形式已经不能满足农业经济发展的要求。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力度不够,专业水平较低,没有充分的保障,农民不能很好地吸收新型技术等都对农业经济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因此,急需改革农业科技的推广模式,推动科技加速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提高农民科技普及意识,政府也要加强人力、财力的投入,充分发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作用。
农业科技快速发展与推广体系的落后是阻碍农业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广大的农民是基层农业科技成果的最终使用者和受益者,但是由于受到各方面因素的限制,这一群体又是吸收转化科技成果的弱势群体,科技素质不高,科技成果转化环境的不稳定性一直存在,导致很多研发成功的农业科技成果未能真正应用在农业上,最主要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1农业科技推广机制不够灵活
基层农业推广是一项长期复杂的项目,属于公益事业,短期并不能看到明显的效果,但是从长远看来,有利于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对建设新农村,促进农业经济发展都起着重要作用。本来农村的科技推广机构的主要任务就是宣传提高农民科技意识的关键部门,但是在实际工作中,这些基层机构的推广人员作为政府部门的一部分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花在应付政事上面,没有为老百姓做实事,同时这个推广体系没有长效的激励机制及制约的方式,责任没有分配到人,推广的效果和力度都不能得到很好的落实,推广人员的作用发挥不出来。
1.2农业科技推广人员科技素质良莠不齐,队伍结构不合理
现在农村有很多的科技推广人员,但是其中的专业素质人员并不多,实际上有很多的农业科技推广机构的人员都是受到临时安置的流动人员,他们必然不具备充足的农业知识和科技素质,所谓的在其位不谋其职,当真正需要推广实验成功的科技成果时,他们也只能是一问三不知。除此之外,由于农村条件差,年轻的农业科技人员并不愿意到农村奉献自己的知识,农业的推广队伍没有新鲜血液的注入,年龄构成不合理,年龄较大的推广人员科技素质又不高,这必然致使,基层农业科技推广效果打折,阻碍科技促进农业经济发展[1]。
1.3农业科技推广体制单一
目前,基层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主要以政府为主导,市场化组织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没有确定的法律地位,威信力度不高,不能大面积大力度的发挥科技推广的重要作用。根据不同的专业农业推广机构被细分为不同的部门,牧业、渔业等等各部门之间缺乏有效沟通,较差的协调性,农业科技信息不能共享,各部门的利益与整体的农业科技的利益不能很好的分配与协调,必然导致办事效率低下。除此之外,农业科技推广与市场相脱离,在农村这个主战场,应该主要以增加农民的收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为最终目的,但是现行的推广手段行政化,强制化,没有根据农民的实际情况,违背了市场经济的要求。
1.4农业科技推广经费投入不足
国家的财政资金投入是基层农业科技推广费用的主要来源,这一单一的资金投入方式,不能发挥企业对农业经济的支持,他们对农业的科技风险投资和相应的优惠政策得不到很好的利用。近年来不利的是,国家投入的推广经费在下降,甚至发生这少量经费也被非法挪用或者截留的情况,使农业科技推广不仅不能顺利进行,甚至有网破、人散的情况出现[2]。
要想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必须加强基层农业科技推广,只有这样才能加快农业经济进步的步伐,提高农业的经济实力,建设好新农村,针对上面的问题,笔者提出了几点措施。
2.1拓宽基层农业科技推广途径
首先,应该发挥政府关键作用,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具有公益性,所以应该由政府作出表率,组织建立具有较高素质的农业科技推广的队伍,这对我国科技转化为第一生产力,促进农业及农村经济的发展都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农业科技推广必须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根据市场经济的要求,树立科技兴农的理念,对农业产业结构进行合理调整,利用先进的技术和信息以农民能理解的方式引导他们进入市场。各个政府部门还应该提高农业科技推广的设施水平,拓宽农民接收渠道,确保各个职能部门发挥好作用。其次,拓宽推广的渠道,农业科技推广范围越来越大,很多的科技企业也逐渐参与到推广工作中来,还有农村建立的技术协会,成功的养殖大户,都可以作为科技的推广力量,各级政府部门应当引导鼓励这些力量对农民进行科技培训,推广技术应用。政府与各种推广力量的结合,可以实现信息共享、多方合作、优势互补,对于科技力量转化为生产力起到推动作用。
2.2树立基层农业科技推广重要性的意识
行政人员的思想意识对当地农村的行政方向有重要影响,尤其对于基层农业科技推广作用尤为明显。目前很多领导人员认为农民科技素质较低,农业科技推广也不过是形式主义,在他们眼中,农民耕田不过是一种耕作方式,种子是主要的,其他因素并不重视。所以也没有加大对基层农业科技的推广,当然成功的农业科学技术也不能被很好的利用,反而产生浪费。所以,领导班子必须首先树立科技兴农的思想意识,各地也应该有相应的对领导的奖惩政策,农业科技的推广与使用直接与他们的业绩及职位挂钩,只有这样才能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3]。
2.3建立完善农业科技推广的信息来源
科技的最直接产物就是信息网络技术,这对于基层农业科技的推广、成功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及促进农业的快速发展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所以政府应该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提高各地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争取农村也要引进网络,争取村村通电视,村村通网络,只有大力改善了农村的生活条件,拓宽了科技信息的来源,建立覆盖农村的信息系统,才能让农民对最新的科技有所了解,深入民心,加速传播科学技术,促进基层农业科技的转化。
2.4提高农业科技推广人员的专业素养,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
在基层,农业科技人员的专业素质普遍不高,甚至80%推广人员都是非专业的,这种盲目引进非专业人员占有编制,使得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不能很好地在农村推广利用。所以,政府的人力资源部门应该进行严格把关,在进入农业推广体系之前进行严格把关,培训及考核,既要提高准入的门槛,允许更多的具有住哪也素质的人员进入,也要对已经成为农业科技推广的人员进行提升和培训,从而提高整个农业科技推广组织人员的整体素质。农民是农业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主体,如果没有推广对象,农业科技只能是无本之木,所以必须提高农民的科技意识和素质。(1)加强农民的技术培训,可以开办培训班,讲座,电视,网络等途径,发挥领导人员的引导作用,还可以进行现场示范,激发他们对科技的好奇心和兴趣[4]。(2)进行科技示范,典型宣传,让农民真正看到科技兴农的榜样和学习的样板,使农民迫切想学习农业科技新技术,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科技兴农的例子来鼓励引导农民,科技兴农,科技致富。
[1]高启杰。中国农业推广组织体系建设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xx(2):107-111.
[2]范伟杰,张华。新形势下中国农业推广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j].吉林农业,20xx(11):2-3.
[3]钱爱文,杨学龙。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伦理支点[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xx,12(1):11-13.
[4]韩卫华,关颖。浅议我国农业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农产品加工学刊,20xx(4):60-63.
农业推广论文篇十八
与当下时尚而花样翻新的众多电视节目类型相比,农业技术推广片具有一些特质,从业者要从选题、脚本、拍摄、后期制作等各个环节加以把关,打造优秀的农业技术推广片。
在我国,农业科学和教育成为影视创作的题材之一可称得上历史悠久,与当下时尚而花样翻新的其他电视节目类型相比,农业技术推广片以服务农业为目的,具备了一些特质。
总得来说,农业技术推广片有以下几个特点:
1.以传播农业实用技术,教授农民某方面的农业技能为创作目的。宏观来讲,农业技术推广片是为了服务于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而从微观层面上讲,具体到某一部农业技术推广片,它的目的性非常明确,农民看完,就能学会某一项农业技术。
由其创作目的决定,农业技术推广片涵盖了与农民生产有关的各个领域,包括种植、养殖、储藏加工、农机工程、农村能源、生态环境等多方面。
3.全片具有较强的逻辑性。相对于其它类型的节目,农业技术推广片的整体逻辑性比较强,一般都是严格按照农业技术的逻辑步骤逐渐展开。由农业技术推广片的特质决定,在制作时就有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选题。选题农业电视节目是否吸引观众的重要前提,如果观众对节目介绍的技术、品种不感兴趣,那么很可能他就不会收看。这就要求农业电视节目选题的策划者与申报者――编导必须具备丰富的农业知识,知道现今农村的发展状况,通晓农民在生产上的需求,并从宏观上了解我国农业的整体走向。只有这样,才能找到好的、符合农民需求的、符合时代发展的选题。其次,为免误导观众,不能对节目中所介绍的技术进行效果的夸大、渲染。涉及增产、增收的描述要客观真实,对其优缺点要公正地评论。另外,推荐的实用技术可操作性要强,切实适合农民使用。在地域性强的传播渠道,要传播适合该地区种植、养殖的品种及技术。
(二)文字脚本。文字脚本决定了一部农业技术推广片的结构、重点,以及风格。由于农业推广片必须得使农民朋友能够看得懂、学得会,因此,编导在撰写脚本时,要尽量避免书面词汇,最好运用农民自己的语言,像对农民朋友手把手地教,这样农民才爱看,才听得懂。同时,在各个步骤的介绍中,要详略得当,对农民熟知的步骤大胆简化,而对节目介绍的技术重点则加以突出表现。
(三)拍摄。在某些农业推广片拍摄过程中,为了追求画面的“干净”,每到拍摄时,除了必须需要人操作的步骤之外,通通让人躲在一边,只拍摄一些空镜头,事实上,这些镜头最终组合起来会让观众觉得枯燥乏味。因此,在拍摄时要尽量多设计一些活泼的镜头。另外,拍摄过程中要注意同期声的收录,以增强现场真实感,加强感染力和说服力。
(四)后期制作。由于我们的目的就是让农民看得懂、学得会,因此,在后期编辑的过程中,要做到声画对位,讲到什么,画面就出什么。使观众边听边看。在镜头的使用及剪接方面,不以绚丽为主,而要在不违背美学原则的基础上,以镜头到位为准,可以通过长镜头的运用,把连续的时空运动的真实内容呈现在屏幕上,传递完整的信息。第二,同期声不能高于解说的声音,一些设计的镜头也绝不能分散人们对主题的注意力。第三,除解说及画面外,还要综合运用音乐、音响、字幕等多元因素。字幕包括段落字幕、提示性字幕等。前者把全片划分成若干段落,可显得层次分明、条分缕析,有助于观众一步一步地看完整部节目;而后者则对一些重要步骤、一些药品使用的量等做出一些提示。
许多年的实践证明,农民朋友需要农业技术推广片,在信息发达的今天,许多农民的素质已经大大提高,他们除了收看电视上播放的农业技术推广片之外,还主动使用网上下载、购买光盘反复观摩等各种手段来开阔眼界、提高技能、了解新知识。也许由于节目类型所限,这类节目显得有些枯燥,但如果从业者从以上几方面用心尽力地把它做好、做到位,相信肯定会对我国“三农”的发展大有裨益。
[1]郑建英。把握定位做好服务明确对象突出特色――谈《农广天地》节目的内容选题与创作要求[j].农民科技培训,2010(4).
[2]郎林。同期声在农业电视节目的表现力[j].记者摇篮,2007(7).
[3]郎丛,王乐,李扬。我们的镜头在农村――浅谈拍摄技巧在农业电视节目中的运用[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7(1).
[4]赵鑫,陈清。农业电视技术推广片和科技专题片的创作差异[j].声屏世界,2006(11).
农业推广论文篇十九
:文章首先对现代农业的概念和特点进行分析,进而从加速农业现代化发展、提升生产率、加速农业产业化、提升农业抵抗自然灾害能力、加快农业机械产业发展以及加速农业高新技术发展这六个方面对于农业机械技术推广在现代农业中的作用进行研究和探讨。希望能够为农业机械技术推广的作用研究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农业机械技术推广;现代农业;作用。
现代农业指的是对于现代管理方法和科学技术进行广泛应用的社会化农业,其特点主要包括:首先,其生产工具和设施以农业机械为主。其次,是建立在自然科学基础之上的农业科学体系,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最后,在农业生产过程当中,对于现代管理科学进行广泛的运用。
2.1加速农业现代化发展
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核心是生产方式的现代化,可见农业机械技术在农业现代化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农业的现代化发展离不开农业机械技术,农业机械技术的推广要把农业机械及技术更加广泛的应用到农业生产当中去,从而提升农业生产率和转化率,加速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2.2提升生产率
我县的耕地面积有限,人口数量多,提升粮食产量的主要方式是靠提升农业科技含量,也就是对于先进的技术进行积极的应用和推广。事实上所有农业新技术的应用和推广都需要以农业机械技术的推广为基础,只有农业技术和农业机械技术进行有效结合,才能够提升单位土地中的粮食生产率。例如机械深施肥技术,能够有效提升百分之二十五左右的化肥利用率,从而提升粮食的单产量。
2.3加速农业产业化
而农业机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则是农业产业化的根本动力。农产品在市场当中竞争的优势包括价格、质量以及品牌。而扩大这三种优势则离不开农业机械技术的推广。同时,农业产业化也促使了农业劳动力以及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了农业机械技术的发展。农业的产业化发展,使得我县的资源优势成功的转化为经济优势,这种优势必将推动农业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而农业技术如果失去了农业机械技术则无法有效的转化为生产力,因此要说,农业机械技术的推广加速了农业的产业化。
2.4提升农业抵抗自然灾害能力
农业机械所具有的收割能力、烘干能力、抗旱能力、排涝能力以及防洪能力,这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农业对于自然灾害的抵抗能力。例如机械化旱作农业工程技术,通过多种相关的配套机械技术,来使得土壤的蓄水能力提升,同时也能够进行抢种,进而有效的抵抗灾害,实现粮食的增产,促进现代农业的正常发展。
2.5加快农业机械产业发展
农业机械产业具体包括:农机的流通、农机的生产、对于农机的研发以及农机设施的相关服务等。可以说农机产业属于现代农业当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农机技术的推广,则是对于农机的流通、农机的生产、对于农机的研发以及农机设施的相关服务的有效衔接。因为农机的生产和研发是进行农机技术推广的前提条件,同时也是农机流通和服务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所以只有把农机产业中的各个环节合理的进行结合,才能对于农机技术推广的作用进行扩大。农机技术推广的良好发展,能够促进新型的农业机械以及农机技术转变为农业生产力,使得农机的生产和研发过程变得更有活力。只有农业机械产业的各个环节形成一个整体,才能够真正促进农机产业的顺利发展。
2.6加速农业高新技术发展
农业高新技术指的是农业信息工程、农业机械工程、农业水利环境工程以及农业生物工程这四个方面。农业高新技术是现代农业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且这四个方面的农业高新技术也必然需要通过农业机械技术去实现。因此说,农业机械技术的推广加速了农业高新技术的发展。
农业机械技术的推广是把先进科学技术转化成为生产力的主要方式和方法,同时也是促进农业向着现代化发展的重要途径,对农业机械技术推广进行研究,无论是对于农业现代化发展,还是对农业机械产业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随着我县近些年来农村经济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农民对于安全高效的农业机械技术有着非常迫切的需求,因此,在农业机械技术推广的过程中,要紧密结合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把农业机械技术推广的作用最大化。
[2]郑明。新形势下农业机械技术推广的突出问题和完善对策[j].农业开发与装备,20xx,(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