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教师资格面试教案(优秀8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既然教案这么重要,那到底该怎么写一篇优质的教案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教案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初中教师资格面试教案篇一
一、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化学式与化合价》是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课题4的内容。本节课主要讲述了化学式、化合价和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三部分内容。在此之前,学 生已经学习了元素以及一些物质化学式的写法,这位过渡到本课题起到了铺垫作用。为之后学习第五章《化学方程式》的内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因此本节课整个教 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
教学
目标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九年级学生他们的认知结构及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化学式的涵义;知道一些常见元素和原子团的化合价;能用化学是表示某些物质的组成,并能利用化合价求化学式;了解相对分子质量的含义,并能利用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来计算物质的组成;能看懂某些标签或说明书上标示的物质成分和含量。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讨论交流,活动探究,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充满化学,激发学生热爱学习、热爱生活的感情。
(三)教学重难点
1.了解化学式,知道元素、原子团的化合价。
2.用化学是表示某些物质的组成,利用化合价求化学式。 3.了解相对分子质量的含义,并会应用解决问题。
二、说学情
对于九年级的学生来说,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学生对元素的概念和物质的微观构成的基础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对数字的基本运算能力有一定的把握,这为化学式的 有关知识学习打下了基础。但学生在化学学科中的逻辑思维能力还有待提高。这一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有强烈的好奇心,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 的阶段,因此,教学过程中多采用直观方法指导学生学习。
三、
说教法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采用学生参与程度高的讨论教学法。在学生看书,讨论的基础上,采用谈话法与讲解法。采用问答法时,特别注重面向全体,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问不同难度的问题,有效的开发各层次学生的潜在智能,力求使学生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同时通 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启发学生从书本知识回到社会实践。提供给学生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数学知识,学习基础性的知识和技能,在教学中积极培养学 生学习兴趣和动机。四、说学法
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而在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结合本节课内容,我将本节课的学法确定为: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五、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由前面学过的一些物质的化学式引入:元素可以用元素符号来表示,那么我们前面学习的氧气、二氧化碳这些由元素组成的各种单质和化合物怎样来表示呢?把教学 内容转化为具有潜在意义的问题,让学生产生强烈的问题意识,使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成为“猜想”继而紧张的沉思,期待录找理由和证明过程。在实际情况下学习可以使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同化和索引出当前学习的新知识,这样获取知识,不但易于保持,而且易于迁移到陌生的问题情境中。
(二)新授 1.化学式的学习
学生自主学习课本81页相关内容,对于化学式的定义有一个初步认识。然后以h2o为例,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该化学式的意义,教师进行指导并及时指出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学生讨论结束后,教师进行归纳
总结
并讲解,得出化学式的定义及其意义。2、2h2各 具有什么意义?在学生有初步认知的基础上,我进行归纳总结:化学式前面的数字与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意义不同,因为化学式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个 数,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含该元素的原子个数。
学生学习了化学式,为化学价的学习做好了铺垫。实验测知,化合物均有固定的组成,及形成化合物的元素有固定的原子个数比,如不是这个数目之比,就不能形成 稳定的化合物。在化学上,就用“化合价”来表示原子之间相互化合的数目。引导学生看课本83页 表4-6“ 一些常见元素和根的化合价”,针对表格提出问题引发学生讨论,问题如下:(1)化合价有几种?是哪几种?(让学生明白元素化合价有下负之分)
在此基础上,组织两个活动。活动一: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化合价记忆比赛,看谁记得多,记得准,评出“记忆之星”;活动二:让学生编写能帮助记忆的的化合价韵 语、歌谣。活动结束后,展示同学们的化合价韵语、歌谣或快板。通过活动,可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及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把握。
引导学生复习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了解相对分子质量跟相对原子质量一样,也是相对质量。通过提出问题的方式引发学生讨论,从而引出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相关内容。由于计算比较简单,启发学生自己学习,并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纠正错误。
在有关相对分子质量计算教学完成之后,可让学生传看几种商品(如医药、化学试剂、洗涤剂、食品等)的标签或说明书,教给学生如何查看它们的成分、含量或纯度,并适当讲解化学试剂按纯度分级的情况。
更多教师资格证考试相关的问题请关注宏鹏教育官网。
初中教师资格面试教案篇二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三角形中位线的概念、性质,会利用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解决有关问题。
2、经历探索三角形中位线性质的过程,让学生实现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
3、通过对问题的探索研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思维的灵活性。
4、培养学生大胆猜想、合理论证的科学精神。教学重点:探索并运用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
教学难点:
运用转化思想解决有关问题。教学方法:创设情境——建立数学模型——应用——拓展提高教学过程:情境创设:测量不可达两点距离。
探索活动:
活动二:探索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应用练习及解决情境问题。
例题教学
操作——猜想——验证
拓展:数学实验室
小结:作业:p134/习题3.61、3
初中教师资格面试教案篇三
2016教师资格面试备考已经开始,一篇优秀的教案对面试的成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百分网小编为大家分享最新教师资格面试生物教案范文——《细菌》,仅供参考!
(一)教材的作用和地位
细菌是单细胞的生物,所以必须以前面学过的动植物细胞的知识为基础,细菌的营养方式需要植物体内的叶绿体以及光合作用的知识来引导,细菌的个体微小, 需要借助显微镜,又必须有显微镜的知识,而学习了细菌的形态、结构、营养和生殖方式才能为理解细菌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打下基础,因此本节课起到了续前辅后的 作用。本课安排在学习了动物、植物细胞的基础上来进行,通过与动物植物细胞的比较来进一步学习细菌的结构。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中菌类是分解者,菌类虽然多 数个体较小但在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菌类和动物植物一起构成了整个生物界。
(二)、本节的学习目标及依据:
依据: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材及学生实际。
知识目标:
1、让学生掌握细菌的主要特征;
2、通过与动、植物细胞的比较推测出细菌的营养方式;
做基础;
学会思考,学会理论联系实际。
德育目标:
1、通过点出日本侵略者惨无人寰的行径激起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爱国主义情感
2、通过对细菌繁殖速度的认识,减少细菌的感染,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三)、本节的教学重点难点是:
1、细菌的形态结构特点;
2、细菌的营养方式和生殖。
(一)学情分析:
由于班内学生成绩相差悬殊,且初二学生的形象思维仍占优势,注意力容易转移,学生对细菌的发现史、形态结构较为陌生,为了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要 注意直观性原则,用不同层次的问题面向全体学生,不失时机的作出鼓励的肯定,使全体学生能保持较大的学习兴趣,从而努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设计:
本节课安排一课时;课堂教学中,应通过阅读细菌的发现史,让学生了解显微镜的出现加快了人类对微观世界认识的进程,进而认识技术对科学发展的推动作用;同 时通过介绍巴斯德的科学研究过程,使学生认识到科学的新发现是建立在缜密的思维和精细的实验基础上的。教师可以利用课文中的讨论题“你对科学的发现有什么 新的认识?”让学生交流自己的看法。
在观察细菌的形态和结构时,教师可以有目的地介绍一些与学生身体有关的细菌,如肺炎球菌、大肠杆菌等。在进行观察与思考活动时,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对比细菌与动植物细胞的区别,描述出细菌的基本结构特点。同时要让学生在讨论中交流对“细菌营养方式”的.推测。
在学生已经了解了细菌是通过分裂完成生殖后,教师可以利用技能训练的内容,加深学生对“细菌个体小但数量很多”这个说法的认识。在学生了解了细菌是如何度 过恶劣环境的内容后,可引导学生完成练习第一、二题的讨论和交流,然后,让学生回忆人的呼吸等内容,思考并回答练习第三题,发展学生利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 的能力。
(二)学法:
1、通过学生对“细菌的发现”的阅读,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在上述教法的指导下,利用一环扣一环的问题启发学生,引导学生发现知识,归纳知识结构,思考分析,得出结论,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掌握学习重难点。
(一)新课导入:采用抗战期间日本人以细菌作为生化武器导入新课:日本人用抓来的中国人来做细菌试验,使无数的中国军民惨遭毒害;从来引起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二)细菌的发现:从学生阅读书本资料入手,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师注意小结,引起学生对科学探索的兴趣,通过对列文•虎克发现细菌和巴斯德的“鹅颈瓶”实验这段的阅读,让学生了解科学的成功需要以技术的进步和精细的实验做基础,机会总是垂青于有准备的人。
(三)细菌的形态结构:
本部分通过观察挂图让学生直观地认识到细菌的三型,通过具体的数字形象的比喻理解细菌个体的大小。通过和老师一起绘细菌结构图,加深对细菌结构的认识,然后再通过动物细胞植物细胞和细菌的比较来推测出细菌的营养方式。
(四)细菌的生殖:
通过计算让学生认识到细菌繁殖速度之快,四个小时后100个细菌将繁殖成25600个通过这一活生生的数字引起学生注意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并了解细菌的 生殖方式为分裂生殖。强调芽孢不是细菌的繁殖方式,而是休眠体,是对不良环境的适应,从而认识细菌的适应能力强,分布广泛。
(五)练习巩固
通过本节的学习掌握了细菌相关知识,为了反馈课堂掌握情况,让学生对课后p61的技能训练和练习进行知识巩固。最后让学生绘制细菌结构图,加深对细菌结构的认识。
一、细菌的发现
1、列文•虎克:发现细菌
二、细菌和形态和结构
1、形态:杆状、球状、螺旋状
2、结构: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dna集中区
特殊结构:荚膜(保护)、鞭毛(运动)
3、营养方式:异养(寄生、腐生、共生)
三、细菌的生殖:分裂生殖
芽孢:细菌的休眠体
初中教师资格面试教案篇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以及亲子代间在性状上的延续现象;举例说出不同种性状和相对性状之间的区别;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2、过程与方法:以观察分析图片资料、文字资料及实验资料为主线让学生自己归纳得出什么是性状、基因控制性状的结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注重转基因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影响。
教学重点: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以及亲子代间在性状上的延续现象;举例说出不同种性状和相对性状之间的区别。
教学难点
说出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课前准备
(1)准备同学熟悉的性状、相对性状的实物。
(2)转基因作物、动物、食品等图片资料。
教学设计过程
学生:相互讨论并回答问题
教师:象同学们看到的那样,孩子有些地方像我和我老婆,有些地方不像我俩。生物学上把这种亲子间的相似性称为遗传,亲子间和子代个体之间的差异叫做变异。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二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教师:其实生活中还有很多遗传和变异的实例,我们一起来判断下。
展示: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遗传);一猪生九仔,连母十个样。(变异);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遗传);科学家把千年古莲子培育出莲花,这些莲花跟现代莲花有相同地方,又有差异.(遗传和变异)。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
亲子间的相似性(遗传)
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变异)
教师:看到这个课题,同学们产生了那些疑问呢?
学生:讨论后阐述疑问。
教师:发砂糖橘,引导学生观察砂糖橘的特征。
学生:小组讨论
(1)耳朵有无耳垂?
(2)眼睛是单眼皮还是双眼皮的?
(3)能否把舌由两侧向中央卷曲?
(4)能否使大拇指向背侧弯曲?
(5)有无酒窝?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以上的形态结构特征的性状。
教师:除了人体形态结构特征的性状,还会其他性状吗?引导学生理解行为方式和生理特性的性状。
教师:同学们知道了很多生物的性状,那谁能给性状下个定义呢?到底什么叫性状?
教师:教师引导学生,让他们自己归纳出来,能够多个同学补充。
学生:任何生物体都有许很多多的性状,生物的形态结构特征、生理特性或行为方式等都是生物的性状。
教师:同学们注意了没有,同一种性状在不同的个体身上会有差异?
展示相对性状的图片
学生:认真观察,判断。
教师:像这样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被称为相对性状。
展示:展示实物,让学生判断哪些是相对性状。
学生:判断。
教师:对于学生容易出错的问题要实行详细的分析。
学生:不是,由环境引起的性状不能遗传。
[过渡]由环境影响的性状不能遗传,那什么样的性状能够遗传呢?
[板块二:基因控制性状]
资料分析:转基因鼠的启示
分组讨论:
1.研究中,被研究的性状是什么?控制这个性状的基因是什么基因?
2.转基因超级鼠的获得,说明性状与基因之间是什么关系?
3.由此推论,在生物传种接代的过程中,传下去的是性状还是控制性状的基因?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总结: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教师:假如你掌握的这项技术,你怎么利用这项技术为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服务呢?
学生:发挥想象空间。
教师:把一种生物的某个基因,用生物技术的方法转入到另一种生物基因组中,培育出的转基因生物,就有可能表现出转入基因所控制的性状。当前,已有转基因作物、转基因动物、转基因食品、转基因药品等。
展示:转基因物品的图片。
学生:观察图片,提出问题。
教师:想一想,你还知道哪些转基因生物?你吃过哪些转基因食品?
教师与学生:教师能够引导学生一起讨论分析转基因技术,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见解,以便对转基因问题有个深刻的理解。
教师总结:这节课我们了解了性状、相对性状,也深刻理解到基因控制了生物的性状。教师和学生:一起完成巩固练习。
初中教师资格面试教案篇五
今天育萃教育给大家带来教师资格面试中学数学教案供各位考生参考。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既然已经出发,就一定能到达!
《平面直角坐标系》教案
(第一课时)(范例一)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发展学生的数形结合意识;(2)增强学生合作交流意识。
二、教学重点
能画出;会根据坐标描出点的位置,由点的位置写出它的坐标。
三、教学难点
能建立;求出点的坐标,由点的位置写出它的坐标。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视频、音乐、教具(直尺、圆规)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旧知
1.要在平面内确定一个地点的位置需要几个数据?
2.练习如图
(二)知识导入,探索新知
1.我们可以以“中心广场”为原点作两条互相垂直的数轴,分别取向右和向上的方向为数轴的正方向,一个方格的边长看做一个单位长度,你能表示出“碑林”的位置吗?“大成殿”的位置吗?(学生回答,老师小结)
对于平面内任意一点,过该点分别向横轴、纵轴作垂线,垂足在横轴、纵轴上对应的数分别叫该点的横坐标、纵坐标。
例1 写出多边形abcdef各顶点的坐标。
(三)巩固练习,探讨新知
(1)点a与b的纵坐标相同,线段ab的位置有什么特点?
(2)线段db的位置有什么特点?
(3)坐标轴上点的坐标有什么特点?
(四)复习回顾,小结作业
(1)怎样画?
(2)怎样求平面内点的坐标?
(3)知道点的坐标怎样描出点?
六、板书设计 画出平面直角坐标系
七、教学反思
3.注意充分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加强生动直观形象的直观教学
初中教师资格面试教案篇六
在教师考试中会涉及到不同类型的作品,比如我今天选取的《小儿垂钓》这首诗歌,主要描写了一个学习钓鱼的儿童的天真、自然、快乐的形象,以及作者对这个儿童的喜爱之情以及愉悦的情感。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学会认读并且书写“稚”“蓬”等生字词;有感情诵读诗歌
【过程与方法】
通过教师范读和指导书写掌握生字词;通过看图记忆尝试诵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诗歌的韵律美,感受儿童的天真形象,品味作者的轻松心情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赏析儿童的形象
【教学难点】感受作者的心情以及通过配图尝试诵读诗歌
三、教学方法
看图诵读、教师范读、朗读法、小组讨论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通过联系生活实际进行导入。
同学们,童年的生活是美好的,一切又都是新鲜的,还记得你们初次学习事物的场景吗?同学们可以畅所欲言。(同学积极发言)
同学们都非常积极,你们学习的精神也是旺盛的,那么今天我们就来看看一看这位小朋友,他呀,也是一位正在学习的小孩儿。(板书:小儿垂钓,胡令能)
(二)整体感知
(1)同学们翻开书本,借助工具书自行解决生字词。(时间5分钟,教师巡视)
(2)老师检查一下大家的学习成果。出示“稚”和“蓬”两个字检查读音并强调结构书写。
(3)教师进行范读,并请同学们归纳讲了一个什么故事?(用自己的话说)
明确:一个学习钓鱼的孩子,向路人遥招手,怕惊吓了鱼儿。
(三)深入研读
(1)诗中极力塑造了一位儿童的形象,我们就来看一看作者塑造了一位什么样的儿童形象。
1、仔细阅读诗歌前两句,同学们圈点勾画出描写儿童外貌的词语,并进行概括。
明确:蓬头――不打扮的自然形象;稚子――天真的孩童(同学举手发言)
2、那儿童的动作又是什么样子的?圈点勾画关键词语。
明确:学――学习的形象;侧坐――隐藏自己(点同学回答)
3、出示书中的配图,进行想象,用词语概括儿童形象。然后同学大生齐读前两句。
明确:这是一位天真、认真、小心、谨慎的儿童形象
(2)我们都能亲切感受到儿童形象跃然纸上,那么之后又发生了什么呢?让我们大生齐读最后两句诗句。
明确:怕路人惊吓了鱼儿,远远的打招呼给路人,让路人小点声。
(3)那同学们觉得那个字用得好啊?为什么呢?(小组讨论后派代表回答,教师总结)
明确:“遥”,将儿童小心谨慎的样子十足的展现了出来。
(4)那路人又因为这个而不高兴吗?(没有)那路人的心情是什么样子的呢?
明确:心情愉悦,而且对孩子还有喜欢的情感。
(5)那位同学能够读出这种感觉,请同学进行朗读,并进行表扬。
(6)在一起大声读课文,然后进行联想想象,结合图片能够诵读诗歌。
明确:最后达成能够初步有感情诵读,借助图片。
(四)拓展延伸
组织诵读比赛。
(五)小结作业
今天我们学习了一首有关儿童的诗歌,虽然说唐诗很多,但是描写儿童的还是很少的,同学们回去之后,搜集一首描写儿童形象的诗歌,我们下节课做分享。
五、教学反思
整首诗歌的教学中,深刻把握了学生的直观特点,在解决了笔画和结构比较难的生字词后,通过老师范读,进行初次感受,其次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深刻把握了朗读、诵读、配图诵读的多种方式,能让同学们能够尝试初次在课上进行诵读。另外我也将整首诗歌的重点放在了儿童的形象上合作者的思想感情上,在这方面讲解的比较细致。但是可能是因为课上过多的时间留给朗读和诵读,导致后面的小结比较仓促,使得整个教案头重脚轻,这是值得改进的地方,使得本课教学设计更加完善。
初中教师资格面试教案篇七
政治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模板
一. 出题方向
政治:时政新闻
经济:经济案例(股票、投资)
哲学:名人名言(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等)
法律:相关法律案件(主要是《宪法》的解读)
文化:引用生活当中的道理(创新:功夫熊猫的取材)
二. 试讲课题
初中
1.“根本”类
(1)国家的根本任务是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2)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要在各方面形成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相适应的比较成熟、比较定型的制度,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生机与活力。
(3)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是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
(4)中国发展的根本基点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5)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是教育。
(6)实现经济振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大计是发展科技、教育。
(7)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8)国的根本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
(9)依法治国的根本依据是宪法。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宪法。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是宪法。
(10)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有国家性质、根本制度、国家根本任务、基本经济制度等。
(11)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共同富裕。
(12)发展社会主义文化首要的和根本的要求是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13)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保证是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14)提升广大人民的综合素质和我们国家的综合国力的根本是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
(15)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发展先进文化的根本任务)是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16)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原因: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
(17)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18)从根本上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2.“最”类
(1)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一国两制。
(2)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立法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3)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共同富裕。
(4)最富有责任心的人的共有情感:面对责任不言代价与回报。
(5)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为了祖国的统一和繁荣结成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6)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科学技术。
(7)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要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不断为之增添新的富有生命力的内容。
(8)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法律地位和效力或最具权威的是:宪法。
(9)最能考验公民责任意识的是:国家处在危难时刻。
3.“本质”、“实质”、“性质”类
(1)我国改革的实质(性质):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2)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的本质:发展问题。
(3)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是:共同富裕。
(4)我国的国家性质: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的社会性质:社会主义社会。
高中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
1.必修一 经济生活
(1)必修一第三课 第二节 树立正确消费观
(2)必修一第四课 第一节 发展生产 满足消费
(3)必修一第五课 第二节 新时代的劳动者
2.必修二 政治生活
(4)必修二第一课 第三节 政治生活:积极参与 重在实践
(5)必修二第三课 第二节 政府的责任:对人民负责
(6)必修二第九课 第二节 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
3.必修三 文化生活
(7)必修三第一课 第一节 体味文化
(8)必修三第三课 第一节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4.必修四 生活与哲学
(9)必修四第一课 第一节 生活中处处有哲学
(10)必修四第五课 第一节 意识的本质
三. 政治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模板
1.导入(1分钟)
同学们我们一起来看这幅图片(或视频),从这幅图片(或视频)中我们能获取哪些信息?大家都说出了自己的看法,这是一个在我们生活当中普遍存在我们都会(以后或许)遇到的问题,那如果我们遇到了,我们应当如何处理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相关的知识,为我们以后的生活和学习打下基础!
2.新授(6分钟)
(1)互动分组
现在大家开始分组讨论,每一列(变换形式)为一个小组来讨论一下这个问题(主题明确),给大家5分钟的时间相互交流,一会儿我们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来回答问题。分组时,老师注意要参与到讨论中对学生进行指导。
(2)针对课文内容讲解
政治:时间;地点;人物;原因;社会影响,结合课本相关知识进行引申讲解。
经济:涉及的法律;引申到生活当中的实践;经济规律或原则;生活当中的经济学问和启示。
哲学:哲学起源;哲学原理;容易混淆的观点(哲学最容易出题点);哲学经济学(与经济相关的部分观点)。
法律:通过的时间;颁布的时间;法律地位;法律效力;涉及的管理人员和事物。
文化:文化的特征;文化的代表观点;对待文化的态度(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发扬文化;国际地位;文化软实力。
3.课堂小结(1分钟)
4.家庭作业(1分钟)
请同学们在放学以后问问你的家人,他们在面对这样的事情时是怎样处理的?
5.结束语
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大家今天表现的都非常好,下课!
6.注意
(2)贯穿整个课堂,请同学回答问题时要注意语言的规范性。例如:请后排(前排)学来回答;请举手举得最高(最快)的这位同学来回答;请左边的这位女同学来回答等,定语不要太多太复杂,同时手眼要同步看向(指向)该同学。
初中教师资格面试教案篇八
本单元课文从不同方面诠释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本文既有诸葛亮对儿子“修身养德”的劝勉训诫,又有他对自己“淡泊宁静”的人生总结,更暗藏了他的高风亮节,这些都能引发学生思考人生、规划人生。
【学情分析】
学生已能结合注释理解文章,但由于文章和他们生活相去甚远且内涵深刻,加之对诸葛亮其人其事了解不多,难免对作品思想的把握还不够深入和深刻。
【教学目标】
1.给文中关键语句排序,理清文章的思路。
2.通过将书、画组合的方式,将文中名句和诸葛亮故事组合,深入体会文章主旨。
3.以写促读,用回信的方式表达自己获得的启示。
【教学重点】给文中关键语句排序,理清文章的思路。
【教学难点】通过将书、画组合的方式,将文中名句和诸葛亮故事组合,深入体会文章主旨。
【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境,导入教学
以《诫子书》为内容,做一期北京卫视《念念不忘》节目的策划。
二、“句与文”——为节目准备书法素材
(一)据书体,排句序,理文脉
学生研究句子的书体和意思,将其合理排序,填回原文,并说明理由。
这个环节,学生依据不同书体,将句子两两组合;然后,依据句子意思、句间关系,将句子填回原文;进而理清行文思路。
(二)找联系,定书体,悟思想
学生讨论哪种书体适合书写《诫子书》,并说明理由。
这个环节,学生了解楷书、隶书、草书、行书和篆书的书体特点,进而明白结合作者的品格、文章的思想等要素去选择书体。
二、“文与人”——为节目准备书画素材
选择绘画作品,依据搜集的资料,讲述诸葛亮的故事,并将这幅画和文中一个句子组成书画作品,并说明组合的理由。
这个环节,学生理解文中的名言是诸葛亮人生经历的总结,是有深刻的内涵和深远的意义的;同时学生明白将书、画组合的过程,就是将观点和论据组合的过程。
三、“必有回响”——为节目准备音频素材
1.以诸葛瞻的口吻,于公元263年冬,在看完邓艾的劝降信后,就《诫子书》给过世的父亲回复家书,并动情朗读。
2.以你自己的口吻,于公元2017年秋就《诫子书》给诸葛亮回复一封简短书信,结合自身经历谈启发,并动情朗读。
学生两个任务二选一,均不超过200字。
四、为节目起个响亮的名字并说明理由。
五、总结
孔明诞宏愿,乃与子孙传。
修身以明志,广才方致远。
殷殷慈父爱,灼灼接世情。
余音震四海,训诫撼八荒。
六、作业
1.组合书、画和启示,做成一个座右铭。
2.阅读《诫外甥书》,进一步体会诸葛家训。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