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新课标心得体会(汇总18篇)
心得体会是我们在经历一些事情后所得到的一种感悟和领悟。那么心得体会该怎么写?想必这让大家都很苦恼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体育新课标心得体会篇一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xx版)》一经发布,在学校体育业内反响强烈。作为一线体育教师,认真研读新课标是当下我们迫切要做的事。《课准(20xx版)》较之以往的课程标准有了较明显的变化,强化了课程的育人导向,优化了课程内容结构,研制了学业质量标准,增强了指导性,加强了学段衔接。紧扣核心素养确立课程目标,明确了以发展学生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为出发点。在我看来,这是体育课从体育到真正的体育与健康质的飞跃。此外,新课标还增设了跨学科主题学习模块,解决了各科各自为战、分离割裂、学而无用的问题,有助于实现体育与德育、智育、美育、劳动教育以及国防教育有机融合,多措并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特别是在落实“教会、勤练、常赛”这一理念,指导师生以赛促练、以赛促学,学、练、赛融会贯通。
教会
即教会学生健康知识、基本的运动技能、专项的运动技能。基本的运动技能即人类基本的.生存能力,此外,还应该掌握专项的运动技能,才能形成终身受益的运动习惯,享受运动的乐趣,才能够参加竞赛,在竞赛中去健全人格,锤炼意志。真正意义上的“教会”是要从学习运动技术,到掌握运动技能,再到形成运动能力的系统递进,这就需要我们让孩子不光学会并且还要会应用。
勤练
俗话说,“三天不练手生”,勤练不光是在学校,在课堂中,而需要更多的课外时间和家庭时间。同时“勤练”也不只是量的积累,还要注重质的保障,这就需要练习方法和动机教师必须教授到位。而“勤练”的结果指向养成习惯、掌握技能、增强体能;这也就需要我们要让孩子明明白白勤练的目的。
常赛
“常赛”中的“赛”并非只是正规高水平的竞赛,在课堂上,处处皆可赛,学生学习一项单项技术就可以随学随赛。两人可以赛,小组可以赛,组合技能也可以赛。课外比赛可以举办班级赛、年级赛等,也可以组织单项篮球赛、足球赛等。“常赛”组织形式灵活,内容丰富多样,其目的是全面育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经常参加比赛,可以培养学生胜不骄败不馁、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等体育精神,从而促进人格更加健全,意志更加坚强。
“教会、勤练、常赛”的提出,为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确立了新方向,为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明确了新要求,认真把握其内涵,一体化推进才能更好地将其落细、落实、落全,从而更有效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小学体育新课标心得体会篇二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各个学科的新课标也纷纷出台。体育作为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课标中也有了新的规定和要求。通过实例的学习与实践,我深切感受到了体育新课标的理念与特点,也对其带来的改革和挑战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首先,体育新课标注重实践与操作。在过去的教学中,体育往往是老师带着学生进行一系列的体育项目训练。而在新课标中,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例如,在乒乓球这一项目中,老师不再是简单地向学生传授技术,而是通过让学生自己去体验乒乓球的发球、接发球等动作,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技能,提高技术。这样的方法使学生更加主动积极地参与体育活动,增强了学生的体验与实践能力。
其次,体育新课标强调综合素质的培养。体育教育不再局限于技能与技术的训练,而是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在篮球项目中,学生需要通过分组合作进行篮球比赛。这样的活动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身体素质,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通过此类综合素质的培养,学生在学校体育课上不仅能够努力提高体能,还能培养出他们的意志品质、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再次,体育新课标注重探究与创新。在老旧的体育教育课程中,学生往往只是机械地按照老师的要求进行体育活动,缺乏思考和创新的能力。而新课标则要求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去探究和创新。例如,学生在学习跳远这一项目时,不仅需要学会跳远的技术要领,还需要通过实际操作去思考和改进自己的跳远方式,以达到更好的成绩。这种探究与创新的学习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此外,体育新课标强调个性与多样性。之前的体育教学往往是单一的,没有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多样性。而新课标则注重个性化教学,充分尊重学生的身体差异和兴趣爱好。例如,在游泳项目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兴趣选择不同的泳姿和泳程。这样的个性化学习方式,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能够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充分展示自我。
总结起来,体育新课标给我带来了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学生在实践操作中掌握技能,培养综合素质,体验探究创新,展示个性多样性。这不仅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也让我这个体育老师对教育的内涵和方法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我相信,在新课标的指引下,我们能够更好地开展体育教学工作,培养出更多健康快乐的学生。
小学体育新课标心得体会篇三
体育是学生全面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近年来,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使体育教育得到了更加重视。新课标将体育纳入了核心素养的培养范畴,明确要求学生在体育中培养自信、团队协作、合作精神等多种能力。在深入学习和实践中,我对新课标体育教育有了一些新的认识和体会。
首先,新课标注重体育锻炼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作用。在新课标中,体育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变得更加健康,更是为了促进学生多个方面的发展。比如说,篮球、足球等团队项目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瑜伽、太极等项目可以培养学生的身心调节能力。这些多样的运动项目,培养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
其次,新课标注重了体育教育的真实性和实践性。新课标要求学生在实践中去感受和理解运动的乐趣,通过实践去获取知识。在过去,体育课往往是一种被动学习和被动参与的过程,学生只是在被要求完成一些动作和动作技巧。而现在,新课标倡导在实践中学习,学生可以通过实际操作去学习和体会运动的乐趣和技能。
再次,新课标注重了体育教育的个性化和多元化。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兴趣爱好和潜在能力,新课标允许学生自主选择所感兴趣的体育项目。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通过真实的实践去培养和提高自己。
此外,新课标还注重了体育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体育锻炼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体质,还可以调节学生的情绪和减轻学习压力。体育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情绪,改善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通过体育锻炼,学生能够更好地应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和压力。
总之,新课标体育教育的改革给学生带来了新的体验和认识,提高了体育教育的质量和效果。体育不仅仅是一种身体锻炼的方式,更是一种全面发展和全面提高的手段。我们应该重视体育,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能力,为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打好基础。
小学体育新课标心得体会篇四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xx年版)》理念主要集中于坚持健康第一、落实“教会”“勤练”“常赛”,加强课程内容整体设计、注重教学方式变革、重视综合性学习评价、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六个方面。
总的来说新版课标更加强调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与运动技能的习得两个部分。作为一名体育教师我们要积极推动体育课堂改革突出单元教学着力解决当下学生运动技能掌握不牢、各学段教学内容不街接问题。最后我们还应该积极探索体育与其他学科有效融合路径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作为一线体育教师,认真研读本版课标是当下我们迫切要做的事。《课程标准(20xx版)》较之以往的课程标准变化明显,强化了课程的育人导向,优化了课程内容结构,研制了学业质量标准,增强了指导性,加强了学段衔接。紧扣核心素养确立课程目标,明确了以发展学生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为出发点。
我们还发现,健康教育五个领域的内容也写进了本版课程标准,在我看来,这是体育课从体育到真正的体育与健康质的飞跃。此外,还增设了跨学科主题学习模块,解决了各科各自为战、分离割裂、学而无用的问题,有助于实现体育与德育、智育、美育、劳动教育以及国防教育有机融合,多措并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特别是在落实“教会、勤练、常赛”这一理念里,指导师生以赛促练、以赛促学,学、练、赛融会贯通。
新旧版本对比来看,新课程标准强调核心素养导向。立足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三要素,通过课程设计、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全面全方位让核心素养落地。
这一改变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更加突出了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育人功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突出教会勤练常赛。新课程标准明确在基本理念中提出:落实“教会、勤练、参赛”要求,注重“学、练、赛”一体化教学。学是前提、练是保障、赛是强化、评是促进。学、练、赛、评一体化整体规划、系统实施,有利于保障课堂教学质量,让学习可见。注重有机融合。
体育课程不是孤立的存在,关注体育与健康教育内容,体能与技能、学练与比赛、体育与其他学科等方面的有机融合。学生的运动能力的提升需要置身在系统化、结构化的环境中,在真实的情境中不断地体验、巩固、提高,提升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强化课程的结构化建构。依据学生的.特点和起点,更加尊重认知提升和技能、体能提高的进阶性和连贯性,把握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深度和广度,体现学习目标的连续性。
传统的教学在构建单元的时候以技术+的基础上进行纵向的串联,但是体育项目往往是非常综合性的,例如,足球,它涵盖了体能与技能、规则、战术等方面,所以在内容建构上还应该更加多元化,还是要从核心的目标,即学生会运用的视角考虑问题,让学生在趣味学的基础上,发展足球的理解力,增强足球比赛意识、判断力、决策能力和实战能力。
小学体育新课标心得体会篇五
近年来,中国体育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健康生活的重要性,并积极参与体育锻炼。体育教育在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体育新课标的实施,则为体育教育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让学生们在锻炼身体的同时更全面地培养自己的素质和能力。通过学习和实践,我深刻认识到了新课标对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健康成长的深远意义。
首先,体育新课标注重个体差异。传统的体育教学过程中,往往忽视了每个学生个体的差异,只注重对整体的训练与教导。而体育新课标在教学中引入了不同层次、不同程度的差异性教学,让每个学生能够得到个性化的指导和关注。在课堂上,老师会根据学生的不同身体素质和学习能力,以测量数据为依据,有针对性地制定个别训练计划,帮助学生更好地发展自己的体育潜力。这种差异化的教学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也让学生们能够更好地认识和发展自己的特长。
其次,体育新课标注重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在传统的体育教育中,往往注重个人竞技能力的培养,忽略了与人合作、团队精神的培养。而新课标则强调学生之间的协作和团队意识的培养。在体育课堂上,学生们将组成不同的小组,每个小组合作完成各种体育项目,锻炼身体的同时培养团队协作能力,这不仅能够增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领导才能和组织能力,为他们今后的社会生活做好铺垫。
另外,体育新课标注重培养学生的运动技能。在过去的体育课程中,学生主要以体能训练和体育理论知识为主,对于各种体育项目的训练和技术要求并未深入学习。而新课标则提出了全面发展的目标,要求学生在多种体育项目中学习和掌握相关的规则和技能。通过学习体育技能,学生不仅可以更好地参与和享受体育运动,还可以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分析力和决策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运动能力。
最后,体育新课标注重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学生们常常沉迷于电子游戏和网络世界,导致缺乏体育锻炼和健康意识。而新课标则通过体育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培养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在体育课堂上,教师会结合生活实践,向学生普及健康知识和运动技巧,并组织学生进行常规体检。通过这些举措,学生们能够增强对自己身体健康的重视,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并在生活中更好地保持身心健康。
总之,体育新课标的实施在体育教育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通过个体差异、协作精神、运动技能和健康意识等方面培养学生,实现了体育教育全面发展的目标。对我个人而言,通过学习和实践,我深刻认识到了体育新课标对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健康成长的重要作用,我将继续努力学习和实践,为将来的教学工作做好充分准备,为学生们的健康成长贡献自己的力量。
小学体育新课标心得体会篇六
20xx版课标明确提出:“体育与健康课程依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爱好,面向全体学生,落实‘教会、勤练、常赛’要求,注重‘学、练、赛’一体化教学…”这种提法明确告诉我们,要引导学生养成运动习惯,努力组织好“教会、勤练、常赛”,落实好学生每天“校内锻炼1小时、校外锻炼1小时”的要求,以此来增强学生体质,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教会是基础、会用是关键
“教会”是指教师依据课程标准,结合学校实际情况,设计行之有效的教学活动,学生通过积极的课内外学练,掌握“体育与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和专项运动技能”,且能在特定的环境中快速、准确地做出反应,运用所学的知识、技战术,在行动中表现出良好的学科素养。例如:一年级的学生学习篮球运球,能够知道手张开拍球、上下肢动作比较协调连贯,能够连续拍球30个以上不掉球就算基本“教会”了。
兴趣为先导、练习不可少
体育课是“勤练”的主阵地,要优化教学设计,做到二个“提高”。
一是增加学生的.学练时间。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学练时间的重要性,要多法并举地为学生赢得足够的课堂学练时间。
二是提高学生的学练积极性。教师要综合各种教学要素,有效设计教学,确保课堂具有吸引力,寓练于乐。
当然体育运动许多动作技术的复杂性,注定了学练的长期性。仅仅靠校内的时间进行学练是远远不够的,校外的“勤练”也是必不可少的,是“勤练”的重要补充。
全员齐参与、比赛促提升
竞争性是人类的天性,每个人都希望在竞争中取得胜利。比赛既可以促进学生积极参加学练,以赛促练、以赛代练,加快“教会”的进程。同时也可以为学生提供交流的平台,检验学生的学练效果。例如:在跳绳学习后,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跳绳比赛,“看谁一次跳的次数多,看谁一分钟跳的次数多”激发学生的趣味性,体验运动的乐趣。
以“教会、勤练、常赛”为抓手,不再仅仅盯着某个单一技术的教学,更加注重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整体实施,通过课内外、校内外一体化开展学、练、赛活动,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育、热爱体育,促进体育教育高质量发展。
小学体育新课标心得体会篇七
《体育与健康》课标看着与旧版相似,但不论是从课程性质还是课程理念,都改变了好多。新课程标准贯彻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是以增进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的课程。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与个性培养,把学生的健康意识、交往合作意识作为重点。对于同一教学目标、教材内容,采用新颖独特的教法,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课堂上要通过“学”“练”“赛”使一些单调枯燥的教材内容,通过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使整个教学过程充满快乐、愉快、和谐的情感与气氛,充分照顾到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满足学生的需要,既让学生喜欢学、乐于学,又让他们知道学习的目的和意义,自觉主动地发展体育能力和个性,增强体力和智力,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又能确保人人皆有所获,充分享受体育的乐趣。
快乐简单的体育简而言之就是寓教于乐,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应着重围绕《新课程标准》进行改革,走进学生心灵,尊重学生的选择。我们的教学目标应定位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上,应该让学生喜欢并且会进行体育锻炼。传统的体育教学,教师关注的是教学计划、内容是否完成,忽视学生的.心理感受和情感体验,出现了喜欢体育但却不喜欢上体育课的怪现象。体育新课标的实施,使广大体育教师转变教育教学观念,突出以学生为本,关注个体差异,所有的教学内容须为教学目标服务,教师要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重新选择,建构教材来教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这才能增进喜欢上体育课进而达到爱锻炼身体的意识。
在新课程改革实施中,我深切地体会到,体育教师不再是消极地扮演教材执行者的角色,而是一个新课程的设计者。体育教师不应是一个只懂得教人如何运动的教练员,更应该是一个具备现代观念和教育素养。知道如何进行课程建设以及如何运用体育教学方法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专业人员。新课标的实施,改变了以往的那种师道尊严,新颖的师生关系正在形成。
在我的课堂实践教学中,我会让学生自信地想,大胆地说,给他们一片自由的天空,经常进行师生互动,通过让学生做小老师,喊口令,做示范,这样我就可以到学生中间,充当他们的一员,学生的主体地位正在凸现,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在教学方法上我们应采用符合学生身心特点,学生能接受具有有效激发,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教学方法,勇于突破以往教法的框框。如我在做准备活动时,轮流选择一学生带队,并组织全班做好带队同学自编的徒手操,让全班同学一起喊口令,既整齐,又使学生易于集中注意力,为学好下一环节做好充分的准备。在激发学生兴趣上可采用”兴趣导练法””竞赛法””自主练习法””启发法”等,使学生爱上学习项目。在教学形式上应采用简化的宽松的、民主的教学组织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在愉快和谐的课堂氛围中进行学习,如一年级在学习七彩阳光广播操时,我在教完两遍后,给5分钟的自由时间,让同学讨论,互相学习,并学会本节,然后再进行统一练习,这种形式让同学记忆较深刻,学会快且不易忘记,在进行游戏竞赛时,充许学生进行大声加油,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
总之,新课程标准对体育教师的要求提高了,体育教师成为课程内容的设计者、创造者,我们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摒弃传统的教学理念,以新的角色和学生相处,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把选择权让给学生,授于鱼不如授于渔,让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运用新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主动求知的欲望,激发学生练习的兴趣,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设想,促进学生自主性和独立性,突出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具备现代的适应能力和生存能力,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角,教育的主体和获得知识的主动者,让我们的每一位教师都能够走进学生的心灵,让我们的课堂都能够追求一份诗意,让我们的孩子都能享受到体育的快乐!
小学体育新课标心得体会篇八
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参加体育新课标的研修是我在职业生涯中的一大里程碑。在这次研修中,我深刻体会到了新课标带来的推动力和挑战,也意识到了自身在教学中的不足之处。通过这次研修,我收获了诸多经验和启示,让我对未来的教学充满信心。
首先,新课标的引入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体育新课标强调“体育全面发展”,以“以学生为本,全面发展”为指导思想,将运动、训练和意识形态等多个方面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让我在教学中能够更全面地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意志品质和协作精神。例如,在原有的课程中,我更注重学生的技能培养,而在新课标下,我开始关注学生的运动技能以外的一些方面,比如说体育对身体素质的影响,体育对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的帮助等等。这样的变化让我的教学更富有内涵,也更有针对性。
其次,新课标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课标下,我们被要求更加注重个体差异,关注个体发展的多样性。这就要求我们对每个学生都要有深入了解,了解他们的身体状况、兴趣爱好、潜在能力等等。只有了解每个学生,才能更好地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这对于我而言是一个挑战,因为在过去的教学中我较多地以集体为单位进行教学,而没有很好地关注到每个学生的个体需求。但是,经过这次研修,我明白了个体差异在学生成长中的重要性,也意识到了需要更加倾听学生的声音和需求。
然后,新课标强调体育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传统的体育课堂往往以技术训练为主,对理论的关注较少。而新课标提倡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强调通过理论引导实践,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运动规律和能力训练方法。这对于我而言是一种新的理念,我在研修中学到了很多有关体育理论方面的知识,例如运动生理学、体育心理学等等,这让我对体育教学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在实践中,我也尝试将这些理论知识应用到课堂教学中,比如在学生进行某项运动技能训练时,我会解释这项运动对身体的具体影响,并且指导学生如何更有效地进行训练。这样的教学方式得到了学生们的积极响应,他们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课程内容,提高训练效果。
最后,新课标要求我们将体育教育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这就意味着我们不仅要注重学生的体育技能培养,还要培养他们的体育意识和意识形态。在这次研修中,我参观了一所融体育教育与社会实践为一体的学校,深深地感受到了体育教育对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重要性。通过课外活动、社会实践等,学生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体育的社会意义,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和领导才能。回到学校后,我便组织了一次户外拓展活动,让学生们能够亲身体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他们通过这次活动,不仅体验到了体育活动的乐趣,还培养了团队协作的能力。
总结起来,体育新课标的研修让我受益匪浅。新课标的引入使我们的教學更加全面、个性化,对教师的要求也更高了。通过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我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让他们在体育课上获得更多的收获。而将体育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更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我相信,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我会成为一位更出色的体育教师,培养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优秀青年。
小学体育新课标心得体会篇九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对教育的追求,体育课程作为学校教育的一部分,也在不断改革和创新。体育新课标是对传统体育教学的一次重大革新,通过引入案例教学的方式,给予学生更广阔的学习空间和思维训练的机会。在此次体育新课标的实施过程中,我也有了一些个人的心得体会。
首先,体育新课标的案例教学方式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和探究性。以往的传统体育教学更多是老师的讲解和指导,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知识。而在新课标中,学生通过案例的分析、解决问题的探究,可以培养自主学习和问题解决的能力。我在案例教学中看到了学生们思维的活跃,更多的参与和合作。这种主动参与的学习过程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掌控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其次,体育新课标的案例教学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往的传统体育教学注重的是技术和规则的传授,而忽略了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而案例教学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的方式,能够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和决策能力。在实施案例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不仅能够熟练地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和技巧,还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在体育课堂中得到全面的发展。
再次,体育新课标的案例教学方式使体育知识更加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体育知识在传统教学中往往是孤立的,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较少。而案例教学则能够将体育知识和实际生活相结合,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知识。通过分析和解决实际案例,学生们更能够感受体育知识的实用性和重要性,更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这种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够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体育知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最后,体育新课标的案例教学方式需要教师的引导和监督。虽然案例教学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和探究性,但学生习惯了被动接受教育的方式,也需要教师的引导和监督。在我的实施过程中,我发现有些学生对案例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相对较弱,需要教师的耐心引导。在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起到指导者的作用,既要让学生能够自主学习和思考,又要及时给予学生必要的引导和指示。只有教师和学生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案例教学才能够发挥其最大的作用。
总之,体育新课标的案例教学方式对传统体育教学进行了一次有益的探索和创新。通过案例教学,学生的主体性和综合素质可以得到更好的发展,体育知识也能够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学生的实践能力也会得到更好地培养。但案例教学方式也需要教师的引导和监督,才能够取得最好的效果。在今后的体育教学中,我们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探索和应用案例教学,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小学体育新课标心得体会篇十
4月,教育部发布《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版)》,并于秋季学期开始正式施行。作为未来十年我国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纲领性文件,它的出现备受关注。
本次研读我着重对课程理念中新增加的“教会、勤练、常赛”一体化教学思想进行深入研读。“学-练-赛”一体化体育教学模式,是要真正体现体育课堂教学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学、练、赛为主线的课堂架构。“学”的重点是让学生学会学习,通过教师讲解与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相结合,掌握单个技能、组合技能并能够综合运用。
学会,能用
“教会”是体育课堂的教学目标,同时是学生参与“勤练”和“常赛”的基础。“教”要遵循教的规律和学的规律,循序渐进、因材施教、分层教学,教会学生健康与安全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体能锻炼的方法。教师不仅要帮助学生“学会”知识技能,还要指导学生“会学”。
如何在课堂中落实“教会”呢?首先,要从单元知识体系的整体构建入手,从技术的结构关联、育人要素、学练方法、运用场景等多方面进行教学设计和实施,重点关注核心内容和关键问题;其次,选用恰当、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将知识技术转变为符合学生认知能力的学习内容,如运用口诀、图示、视频等;再次,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准确把握学生的优势和不足,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够享受获得成功的乐趣;最后,创设多样、复杂的应用情境,通过挑战性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通过小组学习、合作探究,实现良好行为和品格的塑造。
激趣,参与
“勤练”是学生掌握技能的途径,更是所学技能进一步熟练并不断内化的过程,起到巩固的作用,有助于将技术动作更好地运用于“常赛”中。
如何在课堂中落实“勤练”呢?首先,我认为应以学生的兴趣为抓手,强化课外练习,提高练习效率。例如,在耐久跑练习中,常规的方法都是组织学生跑圈,那就显得简单乏味,学生没有动力,如果利用器材摆出不同的图形跑或画地图采用定向越野的形式,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就能起到意想不到的练习效果。其次,要进行合理的分组。要调动全体学生的.参与性、积极性,营造良好的体育锻炼氛围,不应置少数学生而不顾。教师要考虑到给每一名学生练习的机会,尽可能地在分组练习中合理搭配组别及运动量,这样才能调动全体学生的练习积极性。
竞技,联动
“常赛”是学生技能运用的平台。比赛具有激励作用,学生为了能在比赛中表现出色,便会产生强大的内驱力。
如何在课堂中落实“常赛”呢?首先,坚持“课课赛”,每节课在练习过程后开展5-8分钟的教学比赛,既升华了教学内容,也能调动学生的参与度和运动量,提升体育教学质量;其次,可以增设“新规则”,例如在篮球教学比赛中,将固定高度的篮筐变为手持底线移动的篮筐,增加团结协助和趣味性;足球运球射门教学比赛中增加得分方式,除了射门得分外,顺利绕杆也可以得分;最后,可以设置项目积分赛,将单元中的技术动作串联起来作为比赛项目,以完成所有任务的质量决定胜负,第一名登上“运动榜”。
作为一线的体育教师,我们应该把握内涵,让“教会、勤练、常赛”成为常态。促使学生学会技术、加强练习、体验比赛,最终从体育中获得成就感、满足感。
小学体育新课标心得体会篇十一
《义务教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指出了以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学、练、赛为主线的课堂架构,并以“立德树人”为引领,通过核心素养凸显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育人功能,强调核心素养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中的创造性转化,以解决问题为导向,促进核心素养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中由“公共意义”转向“个人意义”。
与旧版相比,新课标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导向。新课标这样定义“核心素养”—学生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包括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整个教学设计、教学实施都将围绕核心素养,在教学内容上,应摒弃过去单一技术和单一知识点的碎片化教学,提倡结构化的运动知识和技能教学。以教授足球为例,过去一节体育课可能只教脚内侧传球,而现在一堂课不能只教单个技术,而要教组合技术,如传球、运球、射门。新课标强调知识与知识间、技术与技术间的关联性,体育课要教组合技术、有对抗练习和完整技术展示,让孩子能上场比赛,新课标倡导大单元教学,强调对一个项目的完整学习和体验,一个大单元最低由18学时组成。
新课标强调在体育教学中创造复杂的运动情境。过去的教学经常原地不动做动作或按一个固定线路做动作,而真正篮球、足球等比赛瞬息万变,课堂中要模拟真实运动情境,创造出复杂、动态、变化的场景,我们可以结合项目化教学,例如在播放音乐时,可以让学生寻找相应的'节奏,培养学生的乐感;在了解竞赛规则上,可以让学生寻找每年规则上面的变化,提高学生语文的阅读理解;在进行投掷时可以让学生分析哪个出手角度更好,提高学生的物理水平。有效的情景教学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能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作为体育教师应根据自己的教学内容并结合学生身心特点创设各种情景,营造出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所创设的情景中既玩儿了又学了,真正做到“快乐体育”,为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奠定基础。在这样丰富的应用情境中学生的集体主义、团队合作精神、抗挫能力等素养才能得到提升。
新课标对体育课的运动负荷标准做了界定,提出要“科学设置运动负荷”,每节课应达到中高运动强度,班级所有学生平均心率原则上在每分钟140—160次。优化教学方法是保障运动负荷的核心,第一,巧设随堂目标,提高学生学练的积极性。例如,“快速跑”教学,当学生学练产生疲劳时,可设计学生间比赛或者与教师进行比赛等随堂目标,激发学生学练兴趣,从而增加练习次数,提高运动密度。第二,提高学练效率。例如,“行进间运球”教学过程中的取球环节,告知学生跑到指定位置拿球,并运球跑,最后引导学生运球到指定位置,准备专项热身活动。第三,保障“精讲多练”,提高教学语言有效性,减少无效讲解时间。例如,“排球垫球”技术动作讲解,可以简化为“插、夹、提、蹬、跟、移”六字,将复杂繁琐的动作要求和练习要求通过挂图或者简化的语言表达出来,提高学练效率。
教师在新课标课堂教学过程中,需要转变观念,勇于实践和思考,重视体育与健康课程核心素养的培养,让学生在知识内化、行为养成和品德修为基础上逐渐形成核心素养,并能在体育与健康活动和情境中体验、探索、感悟和解决问题。
小学体育新课标心得体会篇十二
第一段:研修内容精彩纷呈,课程设计新颖
在这次研修活动中,我收获颇丰。首先,研修内容精彩纷呈,老师们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案例与实践操作,生动地展示了体育新课标的核心理念和教学要点。我印象深刻的是一个名为“快乐足球”的课堂设计。在这个课堂上,老师们引导学生发挥创意和合作精神,通过自主集体游戏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足球技能和团队意识。这个课程设计切实贴近学生的需求和兴趣,促进了学生的积极投入和主动参与。
第二段:新课标理念引领教学改革,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提升
体育新课标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不再以考试成绩为主要标准,而更注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这一理念的引领,使得教学改革迈出了重要一步。我在研修中了解到,新课标要求通过多种教育手段培养学生的动作技能、协作能力、创新精神等综合素质。在体育课堂上,我尝试了一些新的教学方法,比如采用游戏化教学、个性化评价等。这些方法的应用使得学生在互动中收获快乐,在体育技能的培养中全面发展。
第三段:师资培训深化教师专业能力,推动教育发展
体育新课标的实施需要教师有一定的专业素养和知识水平。为了满足新课标的要求,研修活动对教师的培训进行了深入探讨。在研修过程中,我从教学法、运动科学等方面得到了专业指导和知识传授。通过参与实践操作和反思讨论,我深化了对体育教学的认识与理解,提高了自身的教学水平。这个过程对我个人来说是一次专业能力的提升,也对整个学校的教育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第四段:教师合作交流促进经验分享与互动
研修活动为教师提供了一个合作交流的平台,让教师们能够互相分享经验、相互帮助。在我参与的小组讨论中,我学到了很多来自不同学校、不同年级的优秀案例。和其他教师的交流和互动,不仅拓宽了我的视野,也丰富了我的教学思路。通过分享,我也有机会将自己的教学经验和研究成果呈现给其他人,获得了其他教师的认可和肯定。这样的互动和交流对于教育教学的改进和创新非常重要。
第五段:新课标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体育新课标的实施带来了相应的机遇与挑战。机遇在于新课标鼓励创新,注重学生个性发展,为教师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但同时也面临一些挑战,比如对教师水平的要求更高、课程内容更复杂等。我相信,在大家共同努力下,这些挑战都是可以克服的。参加这次研修活动,让我深感新课标为体育教育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并为自己今后的教学工作指明了方向。
结束语:这次体育新课标的研修活动,让我体验到了教学的快乐和挑战。新课标带给我们教师和学生更多的机遇与发展,同时也需要我们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相信在新课标的引领下,体育教育将迎来更美好的明天!
小学体育新课标心得体会篇十三
县中小学体育学科素养提升培训班于20__年11月18日——20日在县学校如期举行,非常荣幸自己是本期培训班的学员之一。
本次的培训活动,内容丰富,有专家引领的讲座,有新教师的教学汇报课,还有优秀教师的展示课,有榜样的成长经历讲述,有小组成员之间的讨论,还有名师的课堂点评、诊断,真可谓是精彩丰呈。
一、专家讲座引领我们成长。
1、周晓明老师“实践、梳理、甄别”——准确把握《体育与健康》课教学的基本要意和常理的专业知识讲座给了我诸多的感悟,为我对课堂教学的诸多理解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周老师从课程名称的改变、原课程目标、新课程目标等多方面进行了分析,进行比较,从中发现课程的变化,差异,这些都是作为体育老师的我们所需要了解的。
其次周老师着重从体育课的基本特征,体育教学目标如何制定,体育教学内容如何选编,怎样教授动作技术与技能,体育课如何把握教学重点和难点,体育教师专业能力提高的着力点,逐一进行梳理,通过周老师的梳理,我明白了好的体育课有哪些要求,不好的体育课又是怎么样的,当前的体育课又应该注意哪些问题等。
如:好的初中体育课的基本特征有学习动作技术的环节清晰,效果明显(以常见运动项目的动作为主体),学练中结合体能科学练习(身体素质均衡发展),结合动作技术学习渗透有知识和原理的传授(突出概念、并与青春期教育结合),积极创设和谐、欢乐的上课气氛(紧张和活泼),在学练中有体育行为规范的渗透、提醒和教育,偶尔可以有“主题”,不宜再有“情景”和“故事”等等这些都是好的体育课的表现。
又比如:不好的体育课的基本特征又表现为动作技术学习不正确、不明显或太短暂,单元计划和课的位置不清晰(新课和复习课),小学痕迹很浓的课(语言、情景),没有结合动作技术学习的体能练习,没有基本的运动量,没有知识和原理的传授和安全教育,没有品德、行为教育等等。
这些好课与不好的课的基本特征,基本比较都是平时我们所需要提高进步的,也正是因为有了周老师的点拨,我才能更加清楚的理解,更加直观的接受这样的知识。对自己的提高有着很大的帮助。
最后,周老师向我们强调,作为体育老师,我们上课要有底气,只有有了底气、上的课才会更有灵气,也才能上出更大气的课。底气从何而来呢?从学习中来,从实践中来,从反思中来,这就提醒我们,要不断的去学习,去接受新知识,同时不断的去反思自己的教学,才能促进自己提高,增强自己上课的底气。希望我们都能成为一个有思想、有个性的体育教师,在专业化成长的道路上勇往直前,并能飞的更高,走的更远。
2、包老师体育教学方法选用技巧与案例分析的讲座,从体育教学方法的分类入手,对各个具体的教学方法结合案例进行分析,让我们最为直接的理解各个教学方法的运用,以及在运用中该注意的事项。如:运用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方法时,要遵循以下几点基本要求:
(1)科学地组织教学内容;
(2)教师的语言要清晰、简练、准确、生动,并富有感染力;
(3)要多用设问和解疑;
(4)结合挂图等进行讲授和讨论。
通过包老师的讲座,让我有一种拨开云雾见月明的感觉,平时对诸多教学方法运用中存在的困惑,瞬间解决,让自己豁然开朗。正所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专家引路!
二、精彩丰呈的课堂教学展示活动。
本次的培训,课堂教学展示也是一项重要的内容。本次的教学展示有新教师的汇报课,也有骨干教师的展示课,可以说是你方唱罢,我登台,每一节课都给我不一样的感受,都对自己有着不一样的冲击,也正是通过听这些老师的课堂教学,去与自己的课堂教学去做对比,及时吸取各位老师的精华,同时发现自己的不足,并希望通过以后的教学工作之中不断的去改进自己,最终能让自己真正成为一名合格的体育教师。同时,作为小学体育教师的我,在本次活动中,听到的几节初中的体育课,对我的感触特深,通过对比,我发现了小学和初中的体育课堂教学中所存在的不同,引起自己的思考,初中体育课教学的一些形式,一些方法在我们小学的课堂中也适用不等,这就有待于在以后的教学中去试验得结论了。
三、榜样、激励着我前行
包达品:我们一线一名普普通通的体育老师,在体育教学的路上已经走过了三十二年的风雨历程,他头上顶着诸多的光环,这即让我羡慕,又让我感受到了一种压力,也是一种动力,我不经的问自己,通过我自己的努力,若干年后我能达到包老师的高度吗,甚至去超越包老师呢?可以说包老师,成为了我的一个标杆,以他为榜样,向他学习,他身上所散发出来的那种高尚品质,激励着自己前行,在体育教学的这条路上前行,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前行,在做人做事的道路上前行。
每一次的学习都是对自己思想的一次洗礼,一次冲撞,也是对自己的一次提高,我相信只要我在体育教学的这条路上继续前行,不断学习,不断积累,不断反思,不断总结,那么最终一定会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教育教学之路,在这条路上散发着属于我的光芒!
小学体育新课标心得体会篇十四
体育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新课标的推出为体育教育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在体育新课标研修中,我深受启发,体会到了体育教育的独特魅力和深远意义。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在体育新课标研修中的体会和心得。
第二段:新课标的变化和意义
新课标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评价方式等方面都进行了重大改革,这使得体育教育更加贴近学生的需求和社会的发展。新课标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进行体育锻炼,并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此外,新课标还将评价从传统的单一评价方式转变为多维度、多角度的评价方式,更能全面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这些变化为体育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方向和动力。
第三段:体育新课标的教学实践
在体育新课标的研修中,我与同行进行了多次教学实践。通过这些实践,我深刻认识到培养学生的兴趣和能力是体育教育的核心任务。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通过游戏和小组活动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竞争意识。此外,我们还鼓励学生进行个人项目的选择和创新,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
第四段:新课标对教师的要求和挑战
新课标的推出对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教育理念,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教学的灵活性和针对性。此外,面对新课标带来的挑战,教师需要积极探索创新教学模式,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第五段:总结与展望
通过体育新课标的研修,我深刻认识到体育教育的独特魅力和意义。新课标的推出为体育教育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作为一名体育教师,我将继续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关注学生的兴趣和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为体育教育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以上就是我在体育新课标研修中的体会和心得。通过这次研修,我对体育教育的新变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对体育教育的重要性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我对未来体育教育的发展充满了希望和信心,我相信在新课标的引领下,体育教育会有更加美好的明天。
小学体育新课标心得体会篇十五
在“体教融合”与“双减”政策的大背景下,《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颁布,不仅是对我国基础教育阶段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成果的高度概括,更对我国未来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发展指明了清晰的方向。《课程标准》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围绕课程目标设置了基本运动技能、体能、健康教育、专项运动技能和跨学科主题学习五类课程内容。并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运动技能形成规律以及体育学习规律,对不同阶段设定了不同水平等级的内容要求、学业要求和教学提示。课程内容结构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本人通过学习及对比新旧课标,想从以下三个方面对课程内容中所呈现的新变化谈谈个人感悟。
中华传统体育类运动分为武术类运动项目和其他民族民间传统体育类运动项目。它是中华优秀文化与传统体育的经典融合,其特色鲜明、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对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具有重大意义。我们当以学校为主阵地,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因时、因地制宜的`展开教学,如端午节的赛龙舟、春节的舞龙和舞狮、重阳节的登高等。同时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将传统体育活动通过大课间、社团活动、趣味运动会、文化节等进行融合,让学生通过不同的渠道更深入了解民族文化,更好的促进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健康教育不仅是落实“健康第一”教育理念的重要形式,也是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健康意识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重要途径。新课标中从六大方面和五大领域对“健康教育”提出新要求。教师不仅要保证每个学期4课时的健康教育课,更应在体育课中有针对性地将与该课主教材相关的健康知识在学练中渗透给学生,如在《前滚翻》教学时,要着重强调对颈部、手腕等关节进行充分热身,避免受伤。同时要强调学生自己保护及保护他人的方法及重要性,真正帮助学生理解并运用科学的行为进行体育锻炼。还可创设不同情境,如:“营养搭配大师”“科学健身小能手”“紧急情况我能行”等,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为体育锻炼和健康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次课标强调课程综合,增设了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跨学科主题学习模块,设置了五育融合和国防教育的主题内容,这不仅是消除过去各学科互不相关、互为割裂的问题,也是顺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如在《武术基本功——发展腰、腿部基本功能力游戏》一课中,以建党一百周年为切入口,聚焦红色经典,创设“小小红军长征行”的学习情境,充分挖掘长征途中的重要事件,通过“征前操练、飞夺泸定桥、巧渡金沙江、胜利会师”四个主题任务,发展学生腰、腿部的柔韧性;借助红色爱国歌曲,激发学生爱国情怀和团结奋进的拼搏精神。从武术教材的育人价值出发,打破学科间的壁垒,将音乐、历史学科进行融合,在创设的情境中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与运用,以达到学科综合育人的效果。
完全人格,首在体育。《课程标准》让一线体育教师对从“教书”走向“育人”有了更清晰的理解。我们应深刻学习领悟,在这场变革中更新理念、创新实践,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完成育体、育心、育人的使命,为培育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助力。
小学体育新课标心得体会篇十六
体育是一门独特的学科,它不仅关乎身体健康,更涉及到人的全面发展。体育新课标的实施,为我们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平台。在读体育新课标的过程中,我深受启发,收获颇丰。下面将从激发兴趣、培养良好的习惯、促进团队合作、培养责任心和发展创新能力等方面详细阐述我对体育新课标的心得体会。
二、激发兴趣
体育新课标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通过各类体育活动和游戏,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他们的体育意识和体育习惯。我在学习体育新课标的过程中,感受到了体育课堂的活力。老师经常组织丰富多样的活动,让我们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体育项目,而是能够尝试更多新的运动方式。这样不仅增加了学生们的参与度,还使我们更加热爱体育课。
三、培养良好习惯
体育新课标强调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对我而言,最大的收获就是养成了锻炼身体的习惯。以前,我对体育课不感兴趣,总觉得体育运动是枯燥无味的。但体育新课标改变了我的想法,我逐渐明白了身体健康的重要性。现在,我每天晚上都会主动去运动,无论是散步、跑步还是打球,只要是锻炼身体的方法,我都会尽量去坚持,这让我的身体逐渐感到了变化,也感受到了健康带来的快乐。
四、促进团队合作
体育新课标注重团队合作,通过课堂活动和集体项目,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我曾参加了学校的篮球比赛,和队友们一起训练,打比赛,我深切体会到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只有在团队中互相配合,才能取得好的成绩。这种合作精神不仅在体育课堂中体现,也在其他学科和生活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让我学会了与他人相处、共同进步。
五、培养责任心和发展创新能力
体育新课标要求学生不仅在参与体育活动中展示自我,同时发扬团队协作精神,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和创新能力。在体育课上,我主动参与各类活动,担任起组织者和领导者的角色。通过组织比赛、协助老师安排活动,我学会了管理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这些经历让我在体育课堂中发现了自己的价值,也培养了我的责任心和创新能力。
六、结语
体育新课标给了学生更多的自由探索和发展的空间,让我们更加主动地去参与体育活动,培养了我们热爱体育的意识和良好的习惯。在体育的过程中,我们懂得了合作与竞争,学会了共同努力和互相帮助。体育新课标的实施,对我们身心的发展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希望在未来的学习中,我们能够不断发掘自己的潜能,通过体育的学习和实践,实现自我价值的最大化。
小学体育新课标心得体会篇十七
通过近阶段的研究《体育新课标》,通过自学、看录像、听讲座等多种形式,并积极实施,对新课程标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感到播种很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坚持“健康第一”的指点思想,已逐渐被广大体育教师所认同,无论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还是在教学方法的采用上,都充分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传统教学过分关注学生的运动量,重视机械地练,忽视对学生兴趣的培养,这样做将有损于学生身心健康。“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研究兴趣直接影响着学生的研究惯,兴趣施展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新课标的.实施,使我们感到学校和教师有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可以从头建构教学内容。在平时教学内容的设计,我尽量创设情景,从学生的兴趣出发,选择富有生活气息的教学内容,激起和坚持学生的运动兴趣,使学生自觉、主动、积极地举行体育课程的研究。
在新课程改革实施中,本人真正体会到体育教师不再是消极地扮演教学大纲和教材执行者的角色,而是一个新课程的设计者;体育教师不应是一个只懂得教人如何运动的教练员,更应该是一个具备现代观念和教育素养的,知道如何进行课程建设以及如何运用体育教学方法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专业人员。新课标的实施,使过去那种师道尊严不见了,新颖的师生关系正在形成。在我的体育课堂教学中,师生间的互动,学生可以上来做小老师,喊口令,做示范;教师可以到学生中间,充当他们的一员。学生的主体地位正在凸现,成为课堂研究的主人。当然,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不意味着“放羊”,并不放弃教师的主导作用。关键的动作和要领需要教师的讲解、示范,当然可不必过分强调,尽可能给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时间和空间。
传统教学对学生的评价局限于对体能、技能的评价,忽视了对学生研究态度、情感意志、惯养成等方面的教育。因此,作为教师,我们对学生的评价可以是多方面的,可以是一个微笑,一朵小红花,掌声和鼓励等。平时,我经常鼓励学生“行不行,努力就行!”“好不好,进步就好!”。
新课程带来了新变化,使我们看到了体育课程改革的美妙前景和希望,更加坚定了深化体育课程改革的自信心和决心。我要更加努力,焕发出更大的发明性和昂扬的工作热情,为我们的体育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小学体育新课标心得体会篇十八
自2018年开始,中小学体育课程实施了新的课程标准,不仅调整了学科的课程内容,还将学生们的身体素质与全面发展放在了更重要的位置。此次体育新课标的推出对于中国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本文将从自身的学习经历出发,结合文献资料和专业老师的观点,总结中小学体育新课标的心得体会。
第二段:细节分析段
在新课标中,有几个重要的改变非常值得关注:第一,对于传统的体育项目如篮球、足球、排球等的单一强调,改为了将个人素质、运动技能和团队协作相结合的课程内容。这种课程结合学生体育特长的培养,可以满足学生的多元化需求,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擅长的领域。第二,体育从文艺运动或是业余运动转变为高水平运动,这种转变会引导学生们追求自己的极致。
第三段:个人感受段
我觉得中小学体育新课标的推出可以让每一个学生都受益,因为新课标的推出让体育不仅仅是排球等少数几种体育项目,而是这种多彩多元的体育教育,让每个人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体育项目,在提升个人素质的同时,也能增强情感交流。这种新课标的实施不仅启示旅华家长更多地为孩子提供健康的身体和头脑成长的环境,也让所有人认识到体育对于培养青少年的自立、自由和自信,以及帮助构建一个更加和谐社会的重要性所在。
第四段:教学模式探讨段
中小学体育新课标的实施,对于教学模式也带来了巨大的变革。传统的做法是以教师为中心,由教师来传授技能知识。而在新体育课的教学模式中,学生们更多地参与和互动。学生们在运动中自我探索和尝试,老师的职责是引领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鼓励他们发挥潜能。这种教学模式能够更加自然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和成就,在教育理念的强化下,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审美阅读等综合素养也将得到提高。
第五段:总结段
中小学体育新课标的全面推进和实施,为中国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和综合素养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新的方向。同时,新课标的推出也意味着对于教师的职业能力和教育理念的升华,这让整个中小学的体育教育水平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未来,新课标的持续推广和应用将对于中国的体育事业、文化建设和社会和谐的建立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使小学,中学生渐渐地跃升为乡村活力四射、智力超越一般的新时代现代青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