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红荔观后感 电影南平红荔观后感(实用10篇)
“读后感”的“感”是因“读”而引起的。“读”是“感”的基础。走马观花地读,可能连原作讲的什么都没有掌握,哪能有“感”?读得肤浅,当然也感得不深。只有读得认真,才能有所感,并感得深刻。观后感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有帮助的,那么我们该如何写好一篇观后感呢?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观后感范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南平红荔观后感篇一
感谢信息院党委在五四青年节即将到来之际,批准全院青年团员观看法制教育片《南平红荔》,一方面丰富青年团员的业余文化生活,增强了团组织的凝聚力,另一方面牢固树立新时期青年团员政治信仰,全面提升思想道德和政治素质。
影片是根据真人真事改编,詹红荔同志是“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作为一名少年法庭庭长,她帮助过许许多多犯了罪的孩子,观影过程中被害人母亲和少年犯母亲的哭泣、控诉、无助无数次让我感动,红荔游走在他们之间忍受歇斯底里的责难和谩骂,忍受一位人民法官在庭外所不能承受的痛和爱,但她始终没有放弃爱的信念,没有放弃对孩子们的关心,在量刑、判刑、出狱后给予孩子们母亲般的关怀,这些都远远超过了一位法官责任和义务。
通过观影,我在以下三方面有较深认识。
一、通往心灵的廊桥,需要用心灵去沟通
影片中无数次出现过唐桥的画面,除了剪辑手法上前后呼应之外,更多的是暗示人与人的沟通,尤其是对失足少年的关爱,这种爱来自母爱,来自法律的正义,来自家庭的温暖,来自社会的关心,和很多陌生人热心的帮助。
走一次桥就是作一次沟通,红荔静默地行走在一片青山绿水之间,看起来无声无息,却是承载着法律的正义和权威,肩负着生命的尊严。
扮演?荔的演员邬君梅的嗓音是极有特色,总是用极其轻描淡写的声腔表现大是大非,你从那船过水无痕的表演中体味到悲天悯人的无疆大爱。
十八趟行走,终于,何刚的母亲变卖了三代祖屋将十八万赔偿款落实到位。
影片后半部分,何刚的父亲写了检举信,状告詹红荔收了原告的贿赂,逼迫其妻卖房。
当上级找詹红荔谈话的那个夜晚,她辗转反侧失眠,心里陷入痛苦。
被何刚刺死的少年的母亲为了还詹红荔一个清白,将十八万赔偿款原封不动地甩在调查组跟前,慷慨激昂地为詹红荔说了几句公道话,原先她可是把法院传票撕碎了甩在詹红荔的脸上的。
影片放映到此处,感动已经不是政治说教带来的成果,而是发自看者本身。
这是一次次沟通取得的效果,不折不扣地震撼着每个人心,当你真心实意对待别人,不带任何功利色彩,不带任何私欲,你一定能获得同等的回报,甚至更多。
二、 大爱无疆,既是法官也是母亲
出狱后的李成龙和方超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因为不被社会接纳,李成龙先是辍学,然后流连网吧,以致翻入银行的防火墙,触犯法律,再次锒铛入狱;而一心向上的方超也没能逃脱社会这张势利网的歧视,最终无法忍受他人的排斥,从十六层的高楼上纵身一跃,结束了自己花季的生命。
方超的死痛彻我的心扉。
那样一张俊秀的面孔,这样如花的生命,却有着这样绝望而凄凉的眼神,当画外音里放出方超大段的告白,我立即泪如雨下。
“詹妈妈,我只是好奇偷了一台电脑,只是我没想到这台电脑这么贵,贵到我用一生都还不清……”我的心里纠了一下。
难受、难过、同情种种复杂的感情浮现。
方超一定想不明白,为什么社会告诉我们有错就改还是好孩子,他改了,再也不会了,而社会却又不认账了?方超之死坚定了詹红荔呼吁建立未成年人轻度犯罪前科封存制度的决心。
脱下法官制服的庭外的生活,她更像一位母亲,大爱无疆,关心着孩子们的成长。
这是一种将工作延伸在生活每个细节的态度,已经超越了常人对“秉公执法” 的理解,在“公”“私”之间,?荔又当法官又当母亲,这种将责任负到底的精神,已经将法官和母亲的角色浑然为一体,而支持这种信仰的力量,来自于主人翁心底深深的爱,正是这种无私的爱,深深地感动了每一位观影者。
三、 坚持不懈地努力,付出总有回报
在?荔和一大批法官的努力下,十一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七十五条规定:犯罪时不满十八周岁,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应当对其犯罪记录予以封存。
除司法机关为办案需要和有关单位根据国家规定进行查询以外,不得向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
该规定的实施,是?荔坚持不懈努力的结果,是忠于自己岗位、兢兢业业工作,踏踏实实奉献,她是一位好母亲、好法官、好公仆。
在目前的中国,社会对有前科的未成年人缺乏普遍的宽容和关爱,刑罚报应的观念,仍然根深蒂固地存在于许多人的思想里。
《南平红荔》这部影片是普法电影中的一次飞跃。
“情”与“法”的边界,青年团员更应牢固树立新时期青年团员政治信仰,坚决抵制一切违法犯罪活动,恪守职责,利索能力帮助他人,营造全社会关爱他人,帮助他人,理解他人的良好氛围。
要学习?荔同志坚持不懈地付出,不在乎名利,不怕被冤枉,善做事、会做事、敢做事、做到底的实干精神。
为积极响应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市人社局淮海技师学院数控系组织全体教师观看《南平红荔》这部影片,学习詹红荔同志作为一名普通法官如何通过自己努力,帮助少年犯改变命运的事迹。
詹红荔是南平市延平区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少年审判庭庭长。
从事法院工作 27 年,其中在少年审判庭工作9年。
在审理少年犯罪案件中,她始终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司法核心价值观,忠于职守,为民司法,公正办案。
几年来她所审结的近 500起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涉及1140多人,无一发回重审、无一错案、无一投诉、无一上访,受到当事人和群众的高度信赖。
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总结、摸索出了一套符合少年审判规律的“三三九不工作法”,即三个不开庭:对案件的关键问题没有梳理清楚的,不开庭;对被告人成长背景没有调查清楚的,不开庭;被告人对犯罪危害没有足够认识的,不开庭。
三个不轻易:被告人没有真诚悔过的,不轻易下判;被害方没有得到精神抚慰、达成和解的,不轻易下判;可以判非监禁刑而没有落实帮教措施的,不轻易下判。
三个不松手:入监后延伸帮教不到位的,不松手;回归社会的问题没有妥善解决的,不松手;发出的司法建议没有落实的,不松手。
在何刚伤人案中,她往何刚家前后跑了18次去做工作,希望何刚父母到庭参加审判(父母不到场会让孩子认为父母放弃了他)。
作为一名法官,她本可以按照法律给这些少年犯直接判刑,但是她没有这么做,为的是让何刚能真正意识到自己所犯的错误,能够真心悔过。
受害人郑少伟家她一趟趟去做工作,甚至引起郑家的反感,郑家妈妈将传票撕掉甩在她的脸上,她的心里一定十分难过,但她依然坚持做工作,为的是两家能够和解。
做到了三个不开庭、三个不轻易。
挽救了一个孩子就挽救了一个家庭,挽救了一个家庭就增添了一份和谐。
詹红荔同志被亲切地称为“法官妈妈”。
她不仅做好审判工作,还积极关心、帮助失足少年。
当少年犯张成龙出狱的时候亲自去接,送他书本和一些法制方面的书,希望他能够回归社会。
张成龙在出狱后给的班主任写下了决心书,决心好好读书,考大学,孝顺他的母亲。
对于狱中正在改造的少年犯,她一直做到“跟踪帮扶”工作,经常到狱中探望,带领他们搞活动,让他们能以积极的心态迎接未来的生活。
众多少年犯在她的引领之下积极改造,决心重新做人。
她积极探索创新,推动建立了预防未成年犯罪体系和新生少年融入社会机制,传递司法温暖,化解社会矛盾。
许多少年犯在出狱后认为自己忘掉了自己的过去,现在以一个全新的面貌进入社会,社会也会以同样的想法来对待他们。
但令他们没想到的是他们的污点却紧紧地跟随着他们。
张成龙在出狱后不被学生接受难以融入社会,最后沉迷网络,再次成为少年犯。
詹红荔认为,如果说孩子第一次犯错是孩子的错,那么孩子的第二次犯错就应该是社会的错,因为社会没有给他们重新做人的机会。
她积极思考让这些孩子重新融入社会的方法。
方超在出狱后洗心革面,以无比认真的态度对待生活和工作,但仅仅因为他曾偷过东西做过牢就得不到社会的认可,在遭遇世人的白眼之后,他选择放弃自己的生命,他临终前对詹法官说“我知道我偷的笔记本有点贵,但我没想到会贵到要用我的一生来还”。
他是那么的无助!这也成为詹法官推动立法改革的导火索。
对于方超的.死,她无比的心痛。
作为一名法官,她认为应当运用法律的武器来帮助这些失足少年重返社会。
后来她积极推动立法改革,对轻微犯罪少年的档案进行封存,任何人未经法律允许不得查看,这一重大改革给了这些少年犯重新做人的机会,更重要的是,大大减少了他们再次犯案的机率,更好地维护了社会的稳定。
詹法官是一名法官,更是一名优秀的教育者!在改造这些少年犯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她的智慧,教会他们做人。
作为一名职业学校的老师,我认为应当向她学习教育学生的智慧。
对待有问题的学生,要摸清他们的生活环境,不轻易批评学生,不轻易给学生“贴标签”,不轻易给学生下结论。
充分挖掘学生优点,通过表扬、鼓励的方式引导学生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和学生家长优质联系,将学生的情况及时反馈给家长,对于家庭矛盾或变故引起的反常,提醒家长给予孩子更多关注。
通过“家—校”联动的方式培育具有健康人格的职校学生,让他们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能正确对待遇到的挫折,不因一点小波折就走向极端,毁掉一生的幸福。
车尔尼雪夫斯基曾说:“文艺作品是生活的教科书。”电影也是生活的教科书,通过电影的认识功能能给人以认识、给人以智慧,能培养人的想象与思考,作为观众的我们则像是一个聆听者,去感觉,去虚构地体会一些自己无法触及的情感,帮助我们认识生活的本质,了解人生的真谛。
很多优秀的电影作品都能让观众看后受益匪浅,《南平红荔》就是这样一部非常优秀的影视作品。
《南平红荔》是一部法院题材的作品,根据福建南平市延平区法院少年法庭庭长詹红荔先进事迹改编而成,该片讲述了詹红荔法官倾心帮扶挽救失足少年的生动感人事迹。
这部影片有很多让人印象深刻的地方,首先是影片中的方超让我很震撼,方超因偷窃罪入狱,在出狱之后决心改过自新,但是当他打工的饭店顾客手机丢失时所有的人都怀疑他。
他选择离开这个地方来摆脱偷窃着顶沉重的帽子。
但是他的离开也为让他走出这样的阴影,最后选择了轻生结束自己的人生。
他站在16层的高楼上给詹红荔打电话说:“我只是想听听詹妈妈的声音,我妈妈在我很小的时候就离开了家,很久都没有妈妈的关心了,直到遇见了您,让我感受到了久违的母爱。
詹妈妈,我只是好奇偷了一台电脑,只是我没想到这台电脑这么贵,贵到我用一生都还不清……”这样的情节让人心情沉重,很多未成年人他们的思想不是很成熟,又缺乏正确的引导,所以做错了一些事。
对于这些未成年人我们社会应该不放弃、不抛弃,为迷路的他们指引方向,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们能看到中国未成年人都健康、快乐地成长。
当然这部影片带给我更多的感动,电影中的主人公詹红荔从事法院工作27年,在少年审判庭工作10多年间,所审结的500多个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无一发回重审、无一错案、无一投诉、无一上访,成功感化帮教了1100多名少年犯走向新生,挽救了70多个濒临破碎的家庭。
同时,詹红荔呼吁建立未成年人轻度犯罪前科封存制度。
在她和一大批法官的努力下,十一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七十五条规定:犯罪时不满十八周岁,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应当对其犯罪记录予以封存。
除司法机关为办案需要和有关单位根据国家规定进行查询以外,不得向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
她真正做到了以公平为念,勿忘慈悲。
以平常之心坚持依法办案、秉公办事捍卫法律的尊严,也以超常之情让犯过罪的孩子有好的归宿,让更多罪犯止步于法庭之外。
虽然我并非一个法官,但通过观看《南平红荔》也有了很多的感悟,爱是人间最真挚的感情,如果我们每一个人能像詹红荔法官那样从心底热爱自己的工作,从心底爱他人、爱社会,那么我们的社会会更和谐,明天会更加美好。
我在以后也会努力向她学习付出更多的爱,续写我和这个电影的故事。
南平红荔观后感篇二
公务员南平红荔观后感怎么写?电影《南平红荔》是一部法院题材的主旋律作品,所以大家写的时候就要围绕法律来写,下面就是公务员南平红荔观后感,欢迎阅读!
在中国,有这样一位法官,她是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法院少年法庭的庭长,她尽心尽力的帮助失足少年,那些感人事迹遍布大江南北,她就是詹红荔。
她从事法院工作27年,在少年审判庭工作10多年间,所审结的500多个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无一发回重审、无一错案、无一投诉、无一上访,成功感化帮教了1100 多名少年犯走向新生,挽救了70多个濒临破碎的家庭。
为了传颂和赞扬詹红荔精神,根据她的先进事迹改编了电影《南平红荔》。
6月6日下午,在学校的组织下,丁兰实验学校全体教师一起观看了《南平红荔》这部电影。
“少年审判庭有它的特殊性,审判和惩罚并不是目的。”詹红荔认为,面对这个特殊的群体,法官要“多一点爱心,多一点耐心,多一点恒心,多一点责任心,多一点包容心”。
带着爱心和责任,在实践中,詹红荔与同事们总结出一套颇具特色的“三三九不工作法”。
审判前“三个不开庭”:阅卷后对关键问题没有梳理清楚的,不开庭;被告人成长经历没调查清楚的,不开庭;没有与被告人见面,进行一次心理疏导的,不开庭。
庭审中“三个不轻易”:被告人没有真诚悔过的,不轻易下判;有被害人的案件,没有和解的,不轻易下判;可以判非监禁刑但没有落实帮教措施的,不轻易下判。
庭审后“三个不松手”:入监后延伸帮教没有到位的,不松手;回归社会后思想出现反复或问题没有解决的,不松手;发出的.司法建议没有得到落实的,不松手。
对领刑后回归社会的未成年人,詹红荔不称他们“少年犯”,而是称“新生少年”。
为此,她从2004年起成立了新生少年服务队,成员均为有过犯罪过失的 “问题少年”,至今队员已有166人。
作为这些新生少年的“妈妈”,詹红荔不离不弃地守护、帮扶他们。
至今,詹红荔已帮助315名失足少年重返课堂或顺利升学。
她还开通了延平区青少年维权热线,在全市20多所学校主讲法制教育课。
从电影《南平红荔》联想到我们教师肩上的这一份重担。
有人说,人的一生中能遇到一位好老师是莫大的幸福。
老师很伟大,古语有云:“师者,人之模范也”,“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老师,本身就意味着一种选择:选择了忙碌,就放弃了闲适;选择了责任,就放弃了回避;甚至,选择了伟大的坚守,就意味着选择了牺牲,放弃了生存……每当我看到孩子们求知若渴的双眼时,每当我看到学生们在深夜的灯光下勤奋学习时,每当我看到学生的短信:“老师,您辛苦了”“老师注意安全”时,在我内心深处总有一种无穷动力在推动着我,让我在教育这片原野上不断往前走,我知道,那就是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的爱和责任。
正因为如此,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时刻铭记着:爱心,是教育成功与否的关键,是新时期师德师魂的一个重要标志。
我们要爱一切学生,爱学生的一切。
如何在教学中关注学生,在生活中关心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有的从影片中两个事件得到启示:面对问题学生,要用一颗宽容的心,包容他的“曾经”;用一颗母爱之心帮助其踏上崭新的道路;教导学生常怀一颗感恩、宽容之心,感恩他人,包容彼此。
要做到不放弃每一位学生,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成长,让学生学会做人。
当然,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的爱是微弱的,是平凡的,我们只是在平凡的岗位上用爱与责任做一些非常平凡的事情。
只有那些在最危难时期,在学生最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甚至用生命诠释了教师的爱与责任的人,才是新时代最伟大最崇高的师德师魂。
感谢有詹红荔这样新时代的先进工作者,为我们上了一节很精彩的课。
在院团总支的组织下,我们青年团员在上周五的下午集体观看了《南平红荔》这部电影,电影里没有过多的可称为故事的情节,却深深的打动了我们。
詹红荔是一名平凡的基层法官,她以一颗对人民群众的责任心和爱心,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
开庭前她认真细致地了解每一个未成年被告人的生活背景和成长环境;法庭上她情理结合,运用丰富的工作经验和独特的工作艺术,教育感化失足少年;法庭下她时常到监所主动关心在教的未成年犯,并把这份关怀与帮助延伸到刑后回归社会的“新生少年”身上。
她总结出“三不”工作法,及时挽救了一批迷途少年;她用“母亲”的温暖与关怀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工作难题;她组建“新生少年志愿者服务队”,让他们体会付出的荣誉与快乐,并由此重塑对新生活的希望。
她的高尚情操值得敬仰也值得我们学习。
詹法官詹红荔与同事们总结出一套颇具特色的“三三九不工作法”。
即审判前“三个不开庭”:阅卷后对关键问题没有梳理清楚的,不开庭;被告人成长经历没调查清楚的,不开庭;没有与被告人见面,进行一次心理疏导的,不开庭。
庭审中“三个不轻易”:被告人没有真诚悔过的,不轻易下判;有被害人的案件,没有和解的,不轻易下判;可以判非监禁刑但没有落实帮教措施的,不轻易下判。
庭审后“三个不松手”:入监后延伸帮教没有到位的,不松手;回归社会后思想出现反复或问题没有解决的,不松手;发出的司法建议没有得到落实的,不松手。
影片中方超之死坚定了詹红荔呼吁建立未成年人轻度犯罪前科封存制度的决心。
在她和一大批法官的努力下,十一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七十五条规定:犯罪时不满十八周岁,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应当对其犯罪记录予以封存。
除司法机关为办案需要和有关单位根据国家规定进行查询以外,不得向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
大爱无声,爱的天空宁静,因为它有了人间最真挚的情。
如果我们每一个人能像詹红荔法官那样从心底热爱自己的工作,从心底爱他人、爱社会,那么我们相信明天会更美好,社会会更和谐。
南平红荔观后感篇三
下面就是为大家整理的党员南平红荔观后感,欢迎大家阅读!
在中国,有这样一位法官,她是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法院少年法庭的庭长,她尽心尽力的帮助失足少年,那些感人事迹遍布大江南北,她就是詹红荔。
她从事法院工作27年,在少年审判庭工作10多年间,所审结的500多个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无一发回重审、无一错案、无一投诉、无一上访,成功感化帮教了1100多名少年犯走向新生,挽救了70多个濒临破碎的家庭。
为了传颂和赞扬詹红荔精神,根据她的先进事迹改编了电影《南平红荔》。
6月6日下午,在学校的组织下,丁兰实验学校全体教师一起观看了《南平红荔》这部电影。
“少年审判庭有它的特殊性,审判和惩罚并不是目的。”詹红荔认为,面对这个特殊的群体,法官要“多一点爱心,多一点耐心,多一点恒心,多一点责任心,多一点包容心”。
带着爱心和责任,在实践中,詹红荔与同事们总结出一套颇具特色的“三三九不工作法”。
审判前“三个不开庭”:阅卷后对关键问题没有梳理清楚的,不开庭;被告人成长经历没调查清楚的,不开庭;没有与被告人见面,进行一次心理疏导的,不开庭。
庭审中“三个不轻易”:被告人没有真诚悔过的,不轻易下判;有被害人的案件,没有和解的,不轻易下判;可以判非监禁刑但没有落实帮教措施的,不轻易下判。
庭审后“三个不松手”:入监后延伸帮教没有到位的,不松手;回归社会后思想出现反复或问题没有解决的,不松手;发出的司法建议没有得到落实的,不松手。
对领刑后回归社会的未成年人,詹红荔不称他们“少年犯”,而是称“新生少年”。
为此,她从2004年起成立了新生少年服务队,成员均为有过犯罪过失的“问题少年”,至今队员已有166人。
作为这些新生少年的“妈妈”,詹红荔不离不弃地守护、帮扶他们。
至今,詹红荔已帮助315名失足少年重返课堂或顺利升学。
她还开通了延平区青少年维权热线,在全市20多所学校主讲法制教育课。
从电影《南平红荔》联想到我们教师肩上的这一份重担。
有人说,人的一生中能遇到一位好老师是莫大的幸福。
老师很伟大,古语有云:“师者,人之模范也”,“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老师,本身就意味着一种选择:选择了忙碌,就放弃了闲适;选择了责任,就放弃了回避;甚至,选择了伟大的坚守,就意味着选择了牺牲,放弃了生存……每当我看到孩子们求知若渴的双眼时,每当我看到学生们在深夜的灯光下勤奋学习时,每当我看到学生的短信:“老师,您辛苦了”“老师注意安全”时,在我内心深处总有一种无穷动力在推动着我,让我在教育这片原野上不断往前走,我知道,那就是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的爱和责任。
正因为如此,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时刻铭记着:爱心,是教育成功与否的关键,是新时期师德师魂的一个重要标志。
我们要爱一切学生,爱学生的一切。
如何在教学中关注学生,在生活中关心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有的从影片中两个事件得到启示:面对问题学生,要用一颗宽容的心,包容他的“曾经”;用一颗母爱之心帮助其踏上崭新的道路;教导学生常怀一颗感恩、宽容之心,感恩他人,包容彼此。
要做到不放弃每一位学生,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成长,让学生学会做人。
当然,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的爱是微弱的,是平凡的,我们只是在平凡的岗位上用爱与责任做一些非常平凡的事情。
只有那些在最危难时期,在学生最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甚至用生命诠释了教师的爱与责任的人,才是新时代最伟大最崇高的师德师魂。
感谢有詹红荔这样新时代的先进工作者,为我们上了一节很精彩的课。
在《南平红荔》中,廊桥作为主线贯穿于影片的始终。
其实桥,就是人们跨越障碍的通道。
少年审判庭也是一座桥,让那些犯过错的孩子从这座桥上过去,穿过他们人生的障碍,不再落入水中。
向党的十八大献礼重点影片《南平红荔》给我留下了一个深刻的影响。
这部取材自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人民法院少年审判庭庭长詹红荔真实事迹的影片。
电影里的詹红荔,是一个真实的人,面对别人的不幸或误解,也会难过委屈,甚至流下眼泪;她是一个善良的人,始终以悲悯眼光对待失足少年及其家人,力所能及地给他们以安慰和帮助;同时,她也是一名充满理性的少年审判庭法官,除了怜悯与疼爱,她更会冷静地运用法律手段去关照失足孩子的未来。
何刚、李成龙、方超3个失足少年的不同命运构成了影片的核心故事。
懵懂无知的何刚在多方爱心浇灌下积极接受改造;忧郁内向的李成龙出狱之后没有被人接纳,再次锒铛入狱;一心向上的方超最终无法忍受别人的歧视,走上了一条不归之路……3个孩子的不同命运让人欷?不已,让观众情不自禁地跟随着他们,牵挂着他们,或喜、或悲、或叹。
这3 个孩子的故事相互独立,又相互关联,从不同侧面推证出詹红荔积极倡导的未成年人轻罪档案封存的'重要意义。
一部影片的主题思想,决定了其所承载的价值观,而影片主创通过塑造艺术形象、表现社会生活而传达的基本思想,是创作的目标和指南,是一部影片的灵魂。
《南平红荔》向观众传递的是创作者的积极心态:向观众传达正能量,带来对真善美的追求和期盼。
影片无法不让我们联想到我自己在门诊药房的工作,药房工作需要一直持续的保持清醒认真的状态去完成审查处方,调配药品,发放药品。
并且要清楚详细的交代病人用药时的注意事项。
如果每天都只停留在抱怨工作重复性强,辛苦的阶段,那么我的工作注定无法得到进步;而如果我能够象影片的主人公一样用积极向上的心态去对待工作,尽力利用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去改变,那么渐渐的就会发现工作中一些以前无法发现的美好小细节,从而更有效率更好心态的投入到工作去!
很多优秀的电影作品都能让观众看后受益匪浅,《南平红荔》就是这样一部非常优秀的影视作品。
《南平红荔》是一部法院题材的作品,根据福建南平市延平区法院少年法庭庭长詹红荔先进事迹改编而成,该片讲述了詹红荔法官倾心帮扶挽救失足少年的生动感人事迹。
这部影片有很多让人印象深刻的地方,首先是影片中的方超让我很震撼,方超因偷窃罪入狱,在出狱之后决心改过自新,但是当他打工的饭店顾客手机丢失时所有的人都怀疑他。
他选择离开这个地方来摆脱偷窃着顶沉重的帽子。
但是他的离开也为让他走出这样的阴影,最后选择了轻生结束自己的人生。
他站在16层的高楼上给詹红荔打电话说:“我只是想听听詹妈妈的声音,我妈妈在我很小的时候就离开了家,很久都没有妈妈的关心了,直到遇见了您,让我感受到了久违的母爱。
詹妈妈,我只是好奇偷了一台电脑,只是我没想到这台电脑这么贵,贵到我用一生都还不清……”这样的情节让人心情沉重,很多未成年人他们的思想不是很成熟,又缺乏正确的引导,所以做错了一些事。
对于这些未成年人我们社会应该不放弃、不抛弃,为迷路的他们指引方向,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们能看到中国未成年人都健康、快乐地成长。
当然这部影片带给我更多的感动,电影中的主人公詹红荔从事法院工作27年,在少年审判庭工作10多年间,所审结的500多个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无一发回重审、无一错案、无一投诉、无一上访,成功感化帮教了1100多名少年犯走向新生,挽救了70多个濒临破碎的家庭。
同时,詹红荔呼吁建立未成年人轻度犯罪前科封存制度。
在她和一大批法官的努力下,十一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七十五条规定:犯罪时不满十八周岁,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应当对其犯罪记录予以封存。
除司法机关为办案需要和有关单位根据国家规定进行查询以外,不得向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
她真正做到了以公平为念,勿忘慈悲。
以平常之心坚持依法办案、秉公办事捍卫法律的尊严,也以超常之情让犯过罪的孩子有好的归宿,让更多罪犯止步于法庭之外。
虽然我并非一个法官,但通过观看《南平红荔》也有了很多的感悟,爱是人间最真挚的感情,如果我们每一个人能像詹红荔法官那样从心底热爱自己的工作,从心底爱他人、爱社会,那么我们的社会会更和谐,明天会更加美好。
我在以后也会努力向她学习付出更多的爱,续写我和这个电影的故事。
南平红荔观后感篇四
品味完一部作品后,这次观看让你有什么领悟呢?这时我们很有必要写一篇观后感了。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观后感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电影南平红荔观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5月20日,学校组织全体教师观看了电影《南平红荔》。
失足的少年就好像活在黑暗的天空下,需要寻找那朵指引着光明的向阳花,而法官红荔就很好地履行着自身的公平、正义,来为这些曾经犯过错误的孩子开辟新的人生。
《南平红荔》虽然是一部主旋律的宣扬政法先进事迹的电影,却处处充满着感情与理性,更留下很多的现实思考。该片没有沿用以往宣扬先进事迹的手法,而采用主线与突出核心相结合的叙事方式来表达,随着剧情的发展,也推动着法官去深刻思考社会,最终推动确立未成年人轻度犯罪前科封存制度。
影片只要以三个失足少年为线索,以他们不同的命运来构筑其核心故事:懵懂无知的很刚在一次打架斗殴中不慎刺死了另一名少年,两个家庭遭遇了灭顶之灾,但他是幸运的,在多方面爱心的浇灌下,能积极接受改造。新生后的李成龙和方超却没有那么的幸运了,前者因为受到同学的排挤,先是辍学,然后流连网吧,以致翻入银行的防火墙,触犯法律,再次锒铛入狱。而一心向上的方超,因为老板戴着有色眼镜看人,最终远走福州,却也没能逃脱社会这张势利网的歧视,最终无法忍受他人的排斥,从十六层的高楼上跃下,结束了花季的生命。
三个失足少年的不同结局,其实也在衬托出社会关爱的需要,有了温暖,才能融化人心。就像方超最后所说的.,“我认错了,我后悔了,我改正了,我以为一切都会像没事一样,重新开始。”假如我们能去理解,能去包容,或许这样的惨剧就不会发生,方超也会像向红荔所保证的那样当上主管,开起分店了。对于社会弱势群体的关爱,就应该向红荔一样,在平凡中追求伟大,在平静中充满热情,在平常中增强责任感。
南平红荔观后感篇五
学生南平红荔观后感就是为大家整理的学生观看南平红荔之后的观后感,欢迎大家阅读!
向党的十八大献礼重点影片《南平红荔》以延平区人民法院少年庭庭长詹红荔的先进事迹和闽北熟悉的山水桥街景,让我们不仅有视觉的享受,还有了一份沉甸甸的思想教育:
《南平红荔》告诉我:少年犯罪案件牵动着的不是一个家庭,而是几代人,甚至是一个社会群体,惊的孩子总是封闭起自己的心,如果端起一副法官的架子,不可能真正打开他们的心结,作为一名少年审判法官,我的本职工作是以最大努力去展现法院徽章所彰显的公平正义,去维护每一个走进法庭的孩子的正当权益,一个共产党员,无论分内分外,如果需要,都义无反顾;一个人民法官,无论庭内庭外,如果需要,都责无旁贷,挽救一个孩子就是挽救一个家庭,化解一个矛盾就是增添一份和谐;少年审判工作的目的,不是惩罚,是要教育帮助那些犯错的孩子醒悟,真诚悔过,重新回归社会;在他人没有出路的情况下,伸出一双手,就能减少一份犯罪的土壤。
“少年审判庭有它的特殊性,审判和惩罚并不是目的。”詹红荔认为,面对这个特殊的群体,法官要“多一点爱心,多一点耐心,多一点恒心,多一点责任心,多一点包容心”。
所以让我惊讶的发现,影片中的犯罪少年被判以后,都有共同的声音,那就是叫着:詹妈妈!
身边可以有英雄。
“为法官者,应当以公平为念勿忘慈悲,应当以严厉的眼光对事,而以悲悯的眼光对人。”这是詹红荔常念叨的一句话,她是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
按说案结事即了,但她却不,因为18万赔偿款居然跑了18趟;追求案结事了人和。
日常工作中我们不仅仅满足于办事,更要为人,为法官不是为了仅仅是惩罚,而是教育,感化更多地人重新走向未来的美好生活。
《南平红荔》告诉我:我们应该给浪子回头的少年犯罪一个宽容的生活和生存环境,让他们走上光明的大道。
我们看到,詹法官在看到很多少年犯罪因为出狱以后找不到宽容的生存环境,都是因为他们有了一份不好看的档案,而处处碰壁,处处遭人怀疑的目光,举步维艰,有的甚至又走上了一个犯罪的道路。
这是多么令人可悲可叹的事情。
但是詹法官并没有因此而停止对他们的挽救,以她个人的力量,写了封存少年犯罪记录的封存申请书,而且得到了国家和法律的认可,让那些失足少年有了一个展望美好未来的祈望。
真的是令人动容。
何为英雄,这就是英雄之举。
所以,《南平红荔》还告诉我:人人都有可能成英雄。
行行出状元的关键,在于以平常之心用超常之情。
让犯过罪的孩子有好的归宿,将更多罪犯止步于法庭之外,这是红荔追求的方向,摸索创造并经全国立法机构批准的轻罪前科消灭制度,成为失足少年通往幸福未来的“桥梁”保障。
带着爱心和责任,在实践中,詹红荔与同事们总结出一套颇具特色的“三三九不工作法”也是令人赞赏的。
“一个共产党员,无论分内分外,如果需要,都义无反顾;一个人民法官,无论庭内庭外,如果需要,都责无旁贷。”被誉为“爱民为民、情铸和谐”的好法官詹红荔的这番话,坚定而有力。
从电影《南平红荔》联想到我们的教师岗位,这一份重担,爱从心生。
听人说,人的一生中能遇到一位好老师是莫大的幸福。
我很幸福,因为在我的.学生时代就遇到了许多好老师。
那就是:做的一名人民教师,用心去爱每一位学生。
师爱是师德的灵魂,是教师教育每位学生的感情基础。
吃过午饭,全体师生聚集多媒体教室观看了一部法制教育片《南平红荔》。
电影中的主人公名叫红茘---在法庭上她是一位公平公正的女法官,她在少年审判庭工作十几年间,审判了无数个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无一错案、无一重审、无一投诉、无一上访。
法庭外她是一个富有爱心的法官。
她用她的爱成功感化帮教了无数名少年犯,悔过自新、走向新生,重新做人,()她用她的心挽救了无数个濒临破碎的家庭,重新燃起了父母对失足孩子的希望。
她的爱是伟大的,是无私的,然而她的爱的力量也是有限的:影片中的失足少年李成龙在出狱后,曾下定决心,一定好好学习考上大学,让妈妈过上幸福的生活,然而因为他曾经犯的错误,同学们孤立他,歧视他,他没有玩耍的伙伴,没有谈心的朋友。
尽管詹红茘法官多次去学校看望他鼓励他,多次去找校长沟通,帮助他办休学,又帮助他办转学,尽管她发自内心地想让他重获新生,但因为同学的排斥,让他天天泡网吧,最终走上了再次犯罪的道路。
他的再次犯罪让这位女法官感到很无奈。
影片中更让人震撼的是另一个名叫方超的失足少年的故事。
他因为好奇偷了一台电脑,出狱后,他曾经向这位女法官信誓旦旦:詹妈妈,你放心,我再也不会了。
他还信心满满地向法官保证:他一定会干出一份事业。
然而现实是残酷的,当他走上社会上,旁边却用异样的眼光看他。
当他在饭店打工时却被冤枉拿了顾客的手机。
任凭他怎么解释,但没人相信他。
就因为他曾经因偷窃入过狱,就因为他身上曾留下过污点,社会上的人就用有色眼镜看他,把他当作异类一样看待。
因为社会的无情和势力,让方超对生活失去信心,对社会绝望至极,使他从16层楼顶纵身一跃,跳了下来,结束了他的花季生命。
尽管女法官在高速上疾驰,想抓住最后的时间挽救这个花季少年。
但她的努力和爱心就像一根纤细的线,终究没有挽回这个鲜活的生命。
方超的悲剧让这位女法官痛心。
在我们的身边,也有一些失足少年,让这些失足少年重获新生,仅靠法官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他们更需要社会上千千万万的人们,多一些责任心,多一些包容心,多一些爱心。
哪个孩子不犯错,错了能改,还是好孩子!
不知道今天的孩子们观看了此部电影,是否看懂了它的教育内涵和意义。
看后,我回到了班里和班里的孩子一起又聊起了这部电影。
聊了影片中女主人法官的公正和无私,聊了影片中因孩子失足痛不欲生的母亲,聊了影片中导致失足少年重新走上犯罪甚至绝路的原因。
也许我今天讲的他们似懂非懂,但这没有关系。
我只希望我的孩子们在将来的人生道路上能够走上正道,不要成为失足少年,同时也希望我的孩子们在将来能以宽容之心对待身边的失足少年,给予他们更多的鼓励和爱心。
周三,学校组织观看了《南平红荔枝》,观看期间,许多次都被深深感动了。
“为法官者,应当以公平为念勿忘慈悲,应当以严厉的眼光对事,而以悲悯的眼光对人。”这是詹红荔常念叨的一句话。
主人公詹红荔从事法庭工作27年,接触了一个个鲜活的知足少年,她的工作并不止于完成审判工作,而是像母亲一样,用爱心关心和温暖着这些曾经放过错的少年,帮助着他们的成长,并积极行动,试图找到一个制度,能给狱满少年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
在平凡的岗位上,成就了不平凡的影响。
我做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工作对象是青少年学生。
学生正处在精力充沛、思维灵活的学习黄金期,同时也是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期。
我们不仅肩负着传授知识的任务,还要积极指引他们走上正确的道路,随时关注他们的思想动态,随时进行科学地纠正。
孩子在学校里面犯了错误我们不能一味的指责,而是需要宽容和耐心,我们要让他们知道错误,要让他们诚心悔改。
正所谓“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青少年学生容易产生逆反心理,我们要像朋友一样跟他们促膝长谈,让他们认识到事情的本质,而不是小小的惩罚或者严厉的批评之后就置之不理。
一个成功的老师并不是因为他的学生的成绩有多好,而是这个学生离开校园之后能不能做一个好人,能不能融入社会。
电影里讲述了一位有盗窃前科的孩子在回到社会后,由于过去所犯的错误,被人用有色眼镜去看待,被贴上了盗窃犯的标签,餐厅老板的不信任,去福建之后由于有前科一直找不到工作,最后对社会绝望了,从十六楼纵身一跃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我们在对待学生千万不能如此,不管学生犯了任何错误,都不能让学生心灵受到打击,不能用讽刺学生,不能给学生冠上任何不好的名号,这样会使其他学生用有色眼镜看他,会让他心情抑郁,最后慢慢被大家孤立,最终导致学生不专心学习,对一切事物不感兴趣,渐渐走上歪路。
我认为老师跟学生的关系可以不用那么刻板,我们可以多与学生沟通,多了解他们心里所想,给他们“解惑”。
很多学生有很强的自尊心,我们教师不能标榜“为了你好”就对他们进行一些不合理的惩罚,甚至辱骂、挖苦。
只有把学生当朋友、当师长,亲近学生,学生才会亲近你。
只有认同你,才能更好地接受你教的知识。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作为老师我们身负重任,请善待每一位学生,让他们在人生的道路上不留下任何污点。
希望若干年后,学生还能记得我这位老师,记得我说过的某句话,能因为我的存在,给他们的人生有些许帮助。
南平红荔观后感篇六
电影《南平红荔》是一部法院题材的主旋律作品,根据福建南平市延平区法院少年法庭庭长詹红荔先进事迹改编而成。由邬君梅担纲女主角塑造詹红荔形象,浓缩了她身为法官、母亲、妻子等多种身份背后,所做的平凡与不凡的事。电影在一座廊桥,一片青山绿水中展开,一位“法官妈妈”,一群新生的少年,一段段少年审判实践中的片断,还有那厚重的母爱,影片故事感人至深,情节催人泪下,法律和社会教育意义深刻,对詹红荔精神作了很好的诠释。
影片主人公詹红荔,从事法院工作27年,在少年审判庭工作10多年间,所审结的500多个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无一发回重审、无一错案、无一投诉、无一上访,成功感化帮教1100多名少年犯走向新生,挽救了70多个濒临破碎的家庭。受到当事人和群众的高度信赖。她积极探索创新,推动建立了预防未成年犯罪体系和新生少年融入社会机制,传递司法温暖,化解社会矛盾,被人们称为"爱民为民,情铸和谐"的好法官。
通过这三个案例的展现,让观众深深感受到,詹红荔充满了怜悯与疼爱,总是安慰和帮助那些失足少年及其家人,给他们以生活的勇气;遇到困难和委屈,她也会困惑和焦急,甚至流泪;同时,她又有作为一名法律人的坚持,面对困难,她选择相信法治,积极运用法律思维,思考如何运用法律手段去帮助少年们找到一条真正忘记黑暗过去,去勇敢的迎接光明未来的办法,从而体现了她恪尽职守、鞠躬尽瘁、充满爱心,时刻以那些失足青年为念的崇高品格的同时,更着力刻画她作为一个普通法官如何在故事当中经历了困惑、思索后如何获得成长,最后用看似微小的力量推动我国法治建设前进的过程。
在短短的90分钟影片中,从不同的故事和不同人物的命运得到充分的展示。影片结尾的廊桥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思考,对于两岸的百姓来说,廊桥是一种建筑,是跨越河水障碍的工具;对于失足少年来说,少年法庭就像一座桥,这些孩子从我们的桥上走过去,我们一个也不能让孩子落水;对于我们自己而言,洁身自爱,清正廉洁也是我们必修的课程。
南平红荔观后感篇七
电影《南平红荔》改编于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法院少年法庭的庭长詹红荔帮助失足少年的故事。她从事法院工作27年,在少年审判庭工作10多年间,所审结的500多个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无一发回重审、无一错案、无一投诉、无一上访,成功感化帮教了1100多名少年犯走向新生,挽救了70多个濒临破碎的家庭。她的事迹红遍大江南北、故事情节催人泪下、精神值得传颂与赞扬。电影对詹红荔精神作了很好的诠释,也给我们各位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刚看一些,影片就把我深深吸引了。电影通过对何刚、李成龙、方超3位典型失足少年的描写,突出詹红荔在处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方式方法和情感态度,她说过:“少年审判庭有它的特殊性,审判和惩罚并不是目的,面对这个特殊的群体,法官要多一点爱心,多一点耐心,多一点恒心,多一点责任心,多一点包容心”。她是用“心”在对待这些失足少年,她是所有失足少年的“新妈妈”。
作为老师,对待学生必须要用“心”。首先是耐心。面对后进生我们要多一些耐心,学会等待孩子慢慢成长。每个孩子正如花朵一样,它们有各自盛开的最佳时节,如桃花春天开放、荷花夏天开放、菊花秋天盛开、梅花冬天盛开……由于每个孩子的成长环境、个人自身条件以及智慧特长的不同,他们是一个个独立的个体,他们的成长是不同的。尤其后进生可能因为自身学习习惯较差,没能取得很好的成绩,老师应该有耐心、有信心帮助孩子重新树立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作业错误要及时订正、画图要用铅笔、作业字迹端正、上课认真听讲、不懂及时提问等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受益终生,叶圣陶先生也说过:“教育就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如果学习习惯好了,成绩肯定不会太差。
其次,要有爱心。著名教育家夏d尊教授说:“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成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能融化一切,爱能感染他人。一个拥有爱心的教师,会将爱心永传下去。
总之,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先做好自己,为孩子们树立起一个好榜样!作为一名教师,我的.基本职责是教书育人,每当我站上三尺讲台,面对我的学生,我会以最饱满的情绪和最认真的态度上好每一堂课。课上,我和孩子们之间是师生关系,我们彼此尊重,互相友爱;课下,我们可以是朋友,也可以是亲人,我们互相关心,互相包容。教好书的同时还担负着育人的重任,在我看来和育人相比,教书是次之。教书是为了更好的育人,因此我跟孩子的要求是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处事。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南平红荔观后感篇八
未成年人犯罪是世界性的难题,每个国家都很重视,中国也不例外。在中国,有这样一位法官,她是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法院少年法庭的庭长,她尽心尽力的帮助失足少年,那些感人事迹遍布大江南北,她就是詹红荔。她从事法院工作27年,在少年审判庭工作10多年间,所审结的500多个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无一发回重审、无一错案、无一投诉、无一上访,成功感化帮教了1100多名少年犯走向新生,挽救了70多个濒临破碎的家庭。为了传颂和赞扬詹红荔精神,根据她的先进事迹改编了电影《南平红荔》。
观看《南平红荔》之后,我便深深的喜欢上了这部影片。影片带给我的感动不是一点点。通过对何刚、李成龙、方超3位典型失足少年的描写,突出詹红荔在处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方式方法和情感态度,她说过:“少年审判庭有它的特殊性,审判和惩罚并不是目的,面对这个特殊的群体,法官要多一点爱心,多一点耐心,多一点恒心,多一点责任心,多一点包容心”。她是用“心”在对待这些失足少年,她是所有失足少年的“新妈妈”。她积极帮助失足少年悔过自新,重新做人,她把那些曾经犯过错的孩子聚集在一起,在舞台上表演节目,让那些无法抬头的孩子们重新找回自信,发自内心的认识错误,改正错误,当看到一个个失足少年笑中含泪的时候,我的心也跟着被感动了。
在工作实践中詹红荔与同事们总结出一套颇具特色的“三三九不工作法”:审判前“三个不开庭”;阅卷后对关键问题没有梳理清楚的,不开庭;被告人成长经历没调查清楚的,不开庭;没有与被告人见面,进行一次心理疏导的,不开庭。庭审中“三个不轻易”:被告人没有真诚悔过的,不轻易下判;有被害人的案件,没有和解的,不轻易下判;可以判非监禁刑但没有落实帮教措施的,不轻易下判。庭审后“三个不松手”:入监后延伸帮教没有到位的,不松手;回归社会后思想出现反复或问题没有解决的,不松手;发出的司法建议没有得到落实的,不松手。影片中也体现了“三三九不工作法”,在审判何刚的法庭上,因何刚父母没有到庭而延期,为了何刚的案子,詹红荔前后18次穿梭在那个宁静的小山村;李成龙出狱后,不被社会和学校接受,天天泡网吧,最终又走上了犯罪道路,詹红荔便多次到学校找校长沟通,帮李成龙办休学,后来又帮他办转学,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发自内心的希望李成龙重新做人。
方超之死坚定了詹红荔呼吁建立未成年人轻度犯罪前科封存制度的决心。在她和一大批法官的努力下,十一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七十五条规定:犯罪时不满十八周岁,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应当对其犯罪记录予以封存。除司法机关为办案需要和有关单位根据国家规定进行查询以外,不得向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
看过《南平红荔》的都知道,影片中出现的“糖桥”首尾呼应。辞海中对桥有这样的解释——跨越障碍的通道。少年法庭就相当于一座桥,有千千万万失足少年走上这座桥,法官就是引路人,紧紧握住他们的手不放松,不让他们掉进万丈深渊。詹红荔只是众多法官中的一个,相信有很多像詹红荔一样充满爱心和责任感的法官,希望你们对犯罪的未成年人不放弃、不抛弃,为迷路的少年指引方向,相信,不久的将来,因为有你们,未成年人犯罪的比例会逐渐下降,我期待看到中国未成年人都健康、快乐的成长。
南平红荔观后感篇九
南平红荔观后感为了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于下午,我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全体党员活动,观看电影《南平红荔》。
影片故事感人至深,情节催人泪下,法律和社会教育意义深刻,对詹红荔精神作了很好的诠释,也给我们各位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懵懂无知的何刚在一次打架斗殴中不慎刺死了另一名少年,两个家庭遭遇了灭顶之灾。一方面对丧子之痛,另一方面对巨额赔偿款和独子的牢狱之灾。两方都是崩溃了的父母,游走于他们之间忍受歇斯底里的责难和谩骂的是看起来颇有些忍辱负重的詹红荔。一个小小女子,却是承载着法律的正义和权威,负荷着生命的尊严。
所幸的是,在多方爱心的浇灌下,何刚积极接受改造。只是出狱后的李成龙和方超就没有那么幸运了,一个是再次锒铛入狱;()另一个是再怎么努力也没逃脱社会中歧视的大网,最终无法忍受他人的排斥,从十六层的高楼上纵身一跃,结束了自己花季的生命。
他最后留下的一句话是那么清晰:“我只是好奇偷了一台电脑,只是没想到这台电脑这么贵,贵到我用一生都还不清”。是啊,有时候我们这个社会就是这样的“不近人情”。联想到我们现实中,我们是一名人民教师,每个教师都面对这几十个孩子,难免会遇到孩子犯错误的时候,在这时候,我们就要放正心态,用正确的态度去对待他们,就如影片中詹法官说的“桥是跨越障碍的建筑”,在孩子们犯错误的时候,我们就是这座桥,我们要尽我们所能,帮助孩子从桥上走过去。
结合我们当下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作为人民教师的'我们就应该常常照照镜子、洗洗澡,先做好自己,为孩子们树立起一个好榜样!我是一名人民教师,我的职业是教书育人,每当我站上三尺讲台,面对我的学生,我会以最饱满的情绪和最认真的态度上好每一堂课。课上,我和孩子们之间是师生关系,我们彼此尊重,互相友爱;课下,我们可以是朋友,也可以是亲人,我们互相关心,互相包容。教好书的同时还担负着育人的重任,在我看来和育人相比,教书是次之。
一个人,要先学会做人,再学会做学问,这两件事情是不能颠倒顺序的。我认为,人可以没有学问,但不能没有道德。这是一名教师的沉甸甸的责任!
大爱无声,大象无形,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虽然每天做的都不是惊天动地的大事,但我坚信唐代大诗人杜甫所说过的一句话:“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经过岁月积淀的小爱,终将会汇聚成大海!
南平红荔观后感篇十
当天,影片原型、南平市延平区法院少年庭庭长詹红荔也赶到了首映现场,她说:'邬君梅老师是我特别喜欢的演员,她来扮演电影里的我,让我特别高兴。'观看影片的过程中,詹红荔数次不自觉地流下了眼泪,她表示,邬君梅在戏中的表现十分出色,深情而又准确地诠释了自己。
一部影片的主题思想,决定了其所承载的价值观,而影片主创通过塑造艺术形象、表现社会生活而传达的基本思想,是创作的目标和指南,是一部影片的灵魂。影片《南平红荔》恰是通过新闻之外的视角,将影片的主题思想向最广处扩展,向纵深处开掘。 《南平红荔》向观众传递的,一是父母对儿女的亲情。影片中,无论是被害少年母亲的哭诉,还是犯罪少年父母的忏悔,都会深深刺痛观众的神经。二是成年人对未成年人的怜爱,对不幸的孩子抱以同情,对失足的孩子施以援手,这种情感发自每一个成年人的潜意识。影片中那些走上犯罪道路的懵懂少年,那些意外夭折的年轻生命,会让每一个观众感到惋惜和心痛!剧中所有人物,无论是法官还是百姓,无论是被害人还是被告人,都有一颗向善的心。这体现了创作者的积极心态:向观众传达正能量,带来对真善美的追求和期盼。
一部影片总体呈现出来的独特个性和鲜明特色,就是这部影片的艺术风格,它充分体现着创作者的艺术感觉和审美趣味。
影片的叙事风格,力求平实、质朴,将影片空间尽量从办公室、法庭拉出来,置于闽北的山水之间,置于一个个案件的庭外工夫之上,展现出一个不停奔波的詹红荔。通过丰富饱满的环境,将高坐在审判庭上的法官,拉回到日常生活中重塑。
在美术上,廊桥、山路、古镇、豆腐铺等大量富有生活气息的场景的运用,还原了生活本质。另一方面,影片尽力展示闽北特色的景象,廊桥、山门、盘踞于山间的村庄,以诗意的手法体现人物内心。
电影里的詹红荔,是一个真实的人,面对别人的不幸或误解,也会难过委屈,甚至流下眼泪;她是一个善良的人,始终以悲悯眼光对待失足少年及其家人,力所能及地给他们以安慰和帮助;同时,她也是一名充满理性的少年审判庭法官,除了怜悯与疼爱,她更会冷静地运用法律手段去关照失足孩子的未来。
何刚、李成龙、方超3个失足少年的不同命运构成了影片的核心故事。懵懂无知的何刚在多方爱心浇灌下积极接受改造;忧郁内向的李成龙出狱之后没有被人接纳,再次锒铛入狱;一心向上的方超最终无法忍受别人的歧视,走上了一条不归之路……3个孩子的不同命运让人欷歔不已,让观众情不自禁地跟随着他们,牵挂着他们,或喜、或悲、或叹。这3个孩子的故事相互独立,又相互关联,从不同侧面推证出詹红荔积极倡导的未成年人轻罪档案封存的重要意义。
短短90分钟内,不同的故事和不同人物的命运得到充分的展示。影片结尾,交代了新刑诉法中引入未成年人轻罪记录封存制度,这'画龙点睛'地展现出一名基层法官以自己的司法实践推动国家立法进程的勇气与努力,恢宏大气的主题得以烘托和升华。
一位“法官妈妈”,一座古朴厚重的廊桥,一群她时刻牵挂的孩子……这是电影《南平红荔》中出镜率最高的几个影像。16日,作为迎接党的国产重点影片《南平红荔》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首映。导演董玲携主演邬君梅、艾丽娅、唐以诺、廖京生、罗筐、肖荣生等悉数亮相。片中饰演詹红荔的邬君梅告诉记者:“詹红荔曾说过‘少年法庭是一座桥,我们要让这些孩子从桥上过去,不再掉下水’。这令我很感动。”
当天,影片原型、南平市延平区法院少年庭庭长詹红荔也赶到了首映现场,她说:“邬君梅老师是我特别喜欢的演员,她来扮演电影里的我,让我特别高兴。”观看影片的过程中,詹红荔数次不自觉地流下了眼泪,她表示,邬君梅在戏中的表现十分出色,深情而又准确地诠释了自己。
一部影片的主题思想,决定了其所承载的价值观,而影片主创通过塑造艺术形象、表现社会生活而传达的基本思想,是创作的目标和指南,是一部影片的灵魂。影片《南平红荔》恰是通过新闻之外的视角,将影片的主题思想向最广处扩展,向纵深处开掘。
《南平红荔》向观众传递的,一是父母对儿女的亲情。影片中,无论是被害少年母亲的哭诉,还是犯罪少年父母的忏悔,都会深深刺痛观众的神经。二是成年人对未成年人的怜爱,对不幸的孩子抱以同情,对失足的孩子施以援手,这种情感发自每一个成年人的潜意识。影片中那些走上犯罪道路的懵懂少年,那些意外夭折的年轻生命,会让每一个观众感到惋惜和心痛!剧中所有人物,无论是法官还是百姓,无论是被害人还是被告人,都有一颗向善的心。这体现了创作者的积极心态:向观众传达正能量,带来对真善美的追求和期盼。
一部影片总体呈现出来的独特个性和鲜明特色,就是这部影片的艺术风格,它充分体现着创作者的艺术感觉和审美趣味。
在《南平红荔》中,廊桥作为主线贯穿于影片的始终。导演董玲说:“辞海中对‘桥’有这样一个解释——跨越障碍的通道。一定程度上,这个意义等同于少年审判庭,都是将一个个失足的孩子从深渊中拉上来,送往下一段旅程。”
影片的叙事风格,力求平实、质朴,将影片空间尽量从办公室、法庭拉出来,置于闽北的山水之间,置于一个个案件的庭外工夫之上,展现出一个不停奔波的詹红荔。通过丰富饱满的环境,将高坐在审判庭上的法官,拉回到日常生活中重塑。
在美术上,廊桥、山路、古镇、豆腐铺等大量富有生活气息的场景的运用,还原了生活本质。另一方面,影片尽力展示闽北特色的景象,廊桥、山门、盘踞于山间的村庄,以诗意的手法体现人物内心。
电影里的詹红荔,是一个真实的人,面对别人的不幸或误解,也会难过委屈,甚至流下眼泪;她是一个善良的人,始终以悲悯眼光对待失足少年及其家人,力所能及地给他们以安慰和帮助;同时,她也是一名充满理性的少年审判庭法官,除了怜悯与疼爱,她更会冷静地运用法律手段去关照失足孩子的未来。
何刚、李成龙、方超3个失足少年的不同命运构成了影片的核心故事。懵懂无知的何刚在多方爱心浇灌下积极接受改造;忧郁内向的李成龙出狱之后没有被人接纳,再次锒铛入狱;一心向上的方超最终无法忍受别人的歧视,走上了一条不归之路……3个孩子的不同命运让人欷歔不已,让观众情不自禁地跟随着他们,牵挂着他们,或喜、或悲、或叹。这3个孩子的故事相互独立,又相互关联,从不同侧面推证出詹红荔积极倡导的未成年人轻罪档案封存的重要意义。
短短90分钟内,不同的故事和不同人物的命运得到充分的展示。影片结尾,交代了新刑诉法中引入未成年人轻罪记录封存制度,这“画龙点睛”地展现出一名基层法官以自己的司法实践推动国家立法进程的勇气与努力,恢宏大气的主题得以烘托和升华。
关于青少年犯罪的电影里,或许还很多人还记得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播放的一部名为《少年犯》的电影,这是一部描写少年犯罪份子在学校般的监狱生活中,在“教育、感化、改造”的政策指导下走上正路的故事。影片《少年犯》还采用监狱实景拍摄,选了十八名犯罪少年做演员,以纪实风格的写实主义手法逼真地再现了少年犯服刑、改造的生活,揭示了少年犯罪的家庭和社会根源。
而今,根据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人民法院少年审判庭庭长詹红荔为原形改编创作的影片《南平红荔》,是用电影艺术的手法,以主人公詹红荔积极探索实践未成年人轻罪记录封存制度为主线,生动地再现了詹红荔同志对失足少年倾注母亲般的真情大爱。
但无论是《少年犯》还是《南平红荔》,对于影片表现的青少年问题、成年人的责任乃至于整个社会,一个避之惟恐不及的地方,浓缩了多少人生的严峻。影片无疑宣传了法制的尊严,却丝毫不去图解法制的具体条目;而在至力于开掘社会主义法制的人道内容,从法与情、罪与爱的矛盾和统一中组接成电影蒙太奇,使得电影镜头里有了x光的透视了,让观众从理智和情感的交融中去感悟法制的必要。这一点是一种深层次的。
对青少年的成长教育和预防青少年犯罪,犹如电影《南平红荔》里面所呈现出来的独特个性和鲜明特色,就是这部影片的艺术风格,它充分体现着创作者的艺术感觉和审美趣味。影片分别以何刚、李成龙、方超三个失足少年为线索,他们的不同命运构成了影片的核心故事。倘若是在现实生活中,青少年自身存在的普遍生理、心理特点(如机体需要增多、性早熟,和心理不成熟、容易感情冲动、模仿某人、猎奇新事物等),以及我国人口年龄结构总体上偏年轻的客观情况,使得我国青少年犯罪在整个刑事犯罪案件中所占的比率较高。
而为削除未成年人气犯罪前科记录的不利后果所提及的犯罪记录封存制度,是刑事诉讼法在未成年人犯罪领域的一次进步。“未成年人前科封存制度”并不等同于“前科消灭制度”,主要考虑到未成年人的犯罪记录封存的价值是保护未成年人的名誉、促进其尽快回归社会,并免受因已经接受过惩罚的犯罪行为再次受到社会的歧视。
电影《南平红荔》由邬君梅担纲女主角塑造詹红荔形象,浓缩了她身为女人、法官、母亲、妻子等多种身份背后,所做的平凡与不凡的事。或者,对于电影《南平红荔》里的青少年中,围绕着家庭、学校、社会的氛围里,在这种缀连中揭示青少年不同的犯罪原因和走向自新的历程。应该说着重清楚在现实生活中对避免青少年犯罪的成长道路,更重要的是恒之以理、动之以情、授之以知识相结合起来。青少年是祖国未来的明天,青少年所面对的是一个更具诱惑力的社会,引导青少年走向正途,是家长、学校和全社会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