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反思(优秀10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反思篇一
对教师来说课最好不用“上课”或“教”这样的字眼,而是用“做”“实施”或“开展”更合适。因为综合实践课不是“上出来”的,也不是“教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
在这个空间里,我让学生尽情地观赏一切,分析一切,这一切原本对他们来说,确实是陌生的,但正因为陌生,恰恰给了他们以新奇的感觉,学生透过疑云看本质,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索活动,开展广泛的交流,并对获得的种种信息和现象进行充分的,毫无拘束的争辩,在争论中认识,在争辩中深化。这对于我们也提出了一个严厉的挑战,因为通过活动可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主动性和探究性,学生带着问题来研究,带着准备来探索,一切也都是新的,这样一来,学生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可得到提高,也有利于拓展文化结构和自身素质。在活动中,一些学习并不是很好的学生,表现出非同一般的激-情和能力,让人欣喜而欣慰。他们那种敏锐的洞察力,那种高超的探究能力,那种解决问题的综合运用能力都充分展示出了,活动给了他们欣然求知的乐趣,活动教会了他们做人的道理。
二、给学生搭建主动学习的舞台
本学期实践活动在具体的实施中,我将它分为三个阶段,即准备阶段、实施阶段、总结交流阶段。对于我设计的这些主题,一节课完成是不现实的,为此我一周围绕一个主题展开,让学生有足够时间、空间,深度参与实践过程,获得丰富体验。
在准备阶段,在学生对身边的社会、自然现象有了初步观察的基础上,在教室里讨论,由我来指导学生提出问题,确定主题,做出活动方案。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孩子将模糊的问题有效合理地表述出来,并帮助与指导学生准备工具与材料。
在实施阶段,让学生自己动手去做,去经历与体验。因为学生的能力有限,还有安全问题,活动是以小组的方式进行。我在实施过程中进行一些指导,对一些必要的专题讲解和方法的介绍,并对学生活动的整个过程进行观察,善于发现学生的特点,对学生做出恰当的评价。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可以自由自在的组织活动小组,确定好自己研究的主题及内容,确定研究的目标体系。根据学生的认知情况,我精心设计过程,并对学生的学习活动及学习过程进行严格的调控。在综合实践中,研究方式的选择,学习小组的组成,活动过程中的计划、活动成果的构想,都完全在学生自己手上。
一、在现有的条件下相信自己行,相信学生行。
四年级学生“小”,而综合实践活动课却是个“大”课。这个问题曾经一直困扰着我。一学期的实验表明,以前的理解太狭隘了。综合实践课无所谓大小,关键是要找到适合实际、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路子,意识是培养出来的,能力是锻炼出来的,要对自己的学生有信心!
二、要改善课堂中的“收与放”
综合实践活动不能“教”,但综合实践活动课却离不开必要的.“教”。这后一个 “教” 就是指导。尤其是课程启动才短短几年,学生处于一种不知所然的状况,一上来就放由学生所谓“自主选题”,这显然是不切实际的。经过实践的摸索,我指定了主题,综合实践活动离不开教师的具体指导,制订计划,学会合作,均需要教师的点拨,甚至是训练。要“放”就必须先“扶”,否则学生无所适从。但老是“扶”而不敢“放”,学生永远学不会自己走路。我一开始就布置他们写方案,由于有生活中的基础,很快方案就出来了。但是在方案的实施阶段,一开始担心他们第一次在校外自己活动,安全问题是我比较担心的,还有一点小学生的自控能力还是不够的。但是实践下来,现在的小学生的能力还是比较强的,应在该放手的时候就放手。
三、要改变旧的观念,增强新的血液
综合实践活动,要求教师要有新的师生观、新的教学观。而以前自己以教学主宰者自居惯了却浑然不觉,依赖讲授法多了却秉性难移。课程实验刚开始,我还是不知不觉地老用讲授法,介绍什么是“综合实践活动”,有什么意义和作用,结果两节课下来,学生就兴趣全无了。这时,我才发觉:不对劲!活动课不能这么上!活动活动,必须让学生动起来,在活动中发展,在活动中受益,在活动中体验成长,在活动中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旧的单一的讲授法必须淡去,必须采用新的“活动教育法”来“活动育人”。
四、“单兵作战”与“集体协作” 教师只是个召集人。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决不是一个教师就能全部包下的。综合实践课是集体课!怎么不叫学生去请其他指导老师呢?后来的实践证明,只有教师间的集体协作才能高质量地教好综合实践活动课。
总之,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探索过程,是一种实践过程,也是一种开放性思维过程,在实践活动中,最重要的是不重结果,而重过程,只要我们的学生在活动中得到了锻炼,成长起来了,这就是我的成功。
注:查看本文相关详情请搜索进入安徽人事资料网然后站内搜索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反思。
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反思篇二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很强的课程,要实现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价值,就必须提高课程实施的有效性,克服活动“表层化”的局限,增强教师指导的规范性。
为了保证主题活动的完整和连续,落实教师课堂的有效指导,经过对教材认真分析,我对教材进行了二度开发,把活动主题分为“激发兴趣确定活动主题活动方式——学生自主实践——阶段汇报、梳理困惑——整理资料制作资料卡——评价总结——拓展延伸发明生活学习的小窍门”六个阶段。引导学生围绕生活中遇到的难题,运用多种方法、分析资料,展开实验观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摸索其中的窍门。
通过师生比赛剥枇杷,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细心观察,探索剥得快的窍门,从而,激发探究欲望,然后,启发学生提出自己在日常生活当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现实需要,从这些问题出发,师生共同协商,归纳、概括,确定活动主题,体现了综合实践活动突出学生主体、面向学生完整生活领域的核心理念。
课堂中现场设置生活中的难题“标签的烦恼”,让学生经历在生活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方式——动手验证——得出结论”的过程,感受问题解决的意义;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在同一条件下的对比实验,最后得出最佳的方法——小窍门。实验中学生观察、发现、猜测、求证,最后自己解决问题,快乐地发现,快乐地收获快乐地体验。
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特点强调活动与活动之间应呈现渐进性、体现层次性,在活动中贯穿过程与方法的引导。在第三个阶段的汇报交流中我主要引导学生畅谈自已在生活中遇到的难题,又是以及如何寻找解决方法的。目的在于检验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了解学生能否学以致用,同时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还学会了分享他人的成果,取长补短、共同进步。第四个阶段整理资料是本次活动的指导重点,根据本班学生的薄弱环节做好重点引导,每一次活动,至少都应该教给学生一种能掌握的技能,学会整理资料就是学生在这次活动中应该能能掌握的能力。这一点,从学生制作的资料卡就可以体现出来。最后在总结交流阶段,学生畅谈自己的收获,不仅懂得了很多生活中的小窍门,还学会了很多学习方法。表示今后还会继续探寻生活中的小窍门,使自己成为生活中的小能手。
纵观活动过程,学生的收集资料、整理资料等能力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预设的活动目标基本达成。
1、在进行“巧除标签“活动时,学生再一次对“用吹风机”、“用酒精”、“用风油精”进行对比实验后,教师应及时指导学生进行总结,引导学生树立一种意识:任何方法受条件制约的意识,懂得没有十全十美的方法,方法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比如在野外,没有电源时,用吹风机是行不通的。知道任何窍门都需要不断优化和改进。
2、评价语言较贫乏,评价不够多元化。
3、在短短的40分钟内,难以把活动的全过程详细呈现出来,为了体现整个活动过程的完整性,只能结合本班学生的知识薄弱环节、教材的探究内容,教学重点和难点,有所侧重地重点呈现方法指导、以及不同阶段的活动过程概况。对于第二活动专题来不及呈现表示遗憾。
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反思篇三
这节《魔方中的数学问题――探索图形》,目的是让学生运用学过的正方体的特征等知识,探索由小正方体拼成的大正方体中各种涂色小正方体的数量,发现其中蕴含的数量上的规律,以及每种涂色小正方体的位置特征,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推理能力,体会分类计数的思想。这是探索图形分类计数问题中的规律,重在探索而非规律的应用。
课前,我一直努力思考如何引导学生发现规律以及如何应用规律,第一次试教下来,我急于让学生发现并且寻找规律,学生的规律是发现了,却没有给学生足够活动的时间和思考的空间,结果是我上得累学生没有反应气氛沉闷,效果不好,偏离了活动课的方向。课后,我重新思考了四个问题:
1、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分类?
2、如何让学生找出小正方体涂色以及其他所在的位置的规律?
3、一面、两面、三面涂色小正方体个数以及规律如何发现?
4、如何引导好学生从数个数到规律之间的联系。经过修改教案,我把这节课的活动内容分为五个层次。
(一)激趣引入。同时复习了正方形的特征,到如何数组成正方体的小正方体个数,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同时也为后面的探究做了准备。
(二)提出问题。为了分散难点,我把问题分成了两部分,一是把棱长为3cm的正方体表面分别涂上颜色后的小正方体有什么特点?在什么位置?让学生先认识这些小正方体的特征和位置后,再提出第二部分问题棱长为3cm、4cm、5cm的大正方体,把它们的表面分别涂上颜色。其中三面、两面、一面涂色以及没有涂色的小正方体各有多少个?这样学生至少可以根据之前知道的位置特征去找小正方体的个数。
(三)尝试解决。学生通过观察正方体魔方,想象和推理找出每种涂色情况的小正方体个数,在尝试的过程中,逐步发现每种涂色情况的位置特征和规律。
(四)发现规律。在完成了棱长为3cm、4cm的大正方体每种涂色情况的小
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反思篇四
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反思
麦新中学-------张文清
2012年6月14日星期四我校耿德顺老师上了两节生物综合实践课《叶片的结构及叶片标本的制作》使我认识到: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目的是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性学习,在实践中自主提出问题,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来尝试解决问题,以获得丰富的实践经验,体验问题解决的过程,从而发展实践能力和良好的个性品质。在活动过程中,他们经历了成功和失败的切身体验,遭遇过各种各样学科课程的课堂教学中难以遭遇的现实生活场景,正是这些引起了学生对生活的独特认识和感悟。
二、让课堂变成学生的舞台;走出教室,亲近自然。
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课后反思
综合实践教案反思大全
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反思篇五
首先,要选取贴近生活的课题,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
小学综合实践课强调有意义的.学习,注重知识的获取和技能的掌握与情感教育相结合,陶冶情操,培养兴趣。因此,学生的学习内容主要来源于学生生活实践经验,以日常生活中的问题选取学习课题,建立与生活目的的联系,使学生产生情趣,这是维系学习的原动力。因此,选取学习课题时,就应当使课程和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实际相关联,缩小与学生的距离,为学生的知行统一搭起一座桥梁,使它们得以沟通。
其次,要注重生活时空的多元,实现学生乐学的需要。
小学综合实践课要回归生活和社会,我们不能将学生圈于学校,而要以学生的活动和交往为线路,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维的活动网络,全面实施教育。引领学生走出校门,走进社会,在家庭、社区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生活,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生活,用自己的方式去研究生活。教师可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自主从身边熟悉的事物入手,留心观察社会生活中发生的变化,体会社会进步与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积极影响。通过简单的观察、调查锻炼和提高调查、探究及搜集资料的能力,学会讨论与合作。从而让学生们在自主学习中了解到了通信及交通的发展与人们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
最后,要发挥时间上的近距离效应,实施学生生活中的教学。
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要使学生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生活的过程就是教育的过程,教育应该在种种生活中进行。学生应该在生活中的亲身经历、实践和创造。因此,理论联系实际是小学综合实践课的最大特点,当今世界的社会现象千变万化,学生生活在充满各种信息的社会里,适当引入一些社会热点问题会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助于目标的有效达成。
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反思篇六
一、培训目标——清晰明确
1、通过培训,深刻理解和掌握了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性质及其理念,领会了本课程在基础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切实掌握本学科的课改精神。
2、通过系统的培训学习,提高课程资源开发、利用与管理的能力。开发的课程要科学管理,充分利用,或形成课程体系不断加以完善,或自主设计课程结构加以不断充实。
3、提高教师课程评价的能力,形成教学反思的意识,力争成为反思型、实践型的教师。
本次培训坚持以提高驾驭实施课程能力、有效开展教学为中心,兼顾以问题探究为支点的课程研究、体验设计培训课程,充分调动了学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达成了预期目标。
二、培训内容——丰富实效
提高教师的课程意识和课程开发能力,有效地进行教学指导并实施科学的教学评价是实施此次培训的重要指导思想。培训内容丰富 ,以丰厚、权威的内涵铸就了坚定、实效的培训精神:
1、“登高望远”的气概——专家引领。
组织实施农村小学骨干教师培训,其目的无疑是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在课程性质、特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课程管理与评价、课题研究、课程校本化以及有效教学指导等方面,发挥了专家丰富的理论与实践经验优势,与学员充分引领、分享,并交流、研讨,提高了学员的学习积极性。专家们的精彩报告纷至沓来:
省教研室王秀玲主任的报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规范和实施策略》让我明白:要急于从课程定位的误区走出来;要勇于来一场从课程“目标泛化”向“目标细化”的头脑转变 ;要基于课标和学生实际,制订恰当科学的教学目标,过程指导到位;要善于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乐于探究。
聆听着冯京广教授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解读,感受着欧晓霞教授的“让阳光漫步,生命的意义在于成长”的乐观心态,领悟着张青校长和孙来勤博士关于“教师专业成长和发展”的谆谆教导,思索着曲振国院长的生涯教育理念。高屋建甄的前沿课程理念和课例研究引领,给我们学员摆出了丰足的精神盛宴,受益匪浅。
2、“脚踏实地”的精神——课程体验
本次培训依托潍坊市实验学校,把实验学校教师开发的项目作为培训的重要课程资源,从说课、学习项目到展示课,充分让学员参与到现场教学过程中体验课程、感悟课程、实践课程。
说课内容包括:奇妙陀螺、创意机器人、服饰文化、紧急救护、数学好玩、金属丝工艺、动力源、无线电测向等,让我们大开眼界。奇妙陀螺、金属丝工艺(自行车)、手编饰品、卡-通石膏、篆刻等项目学习令学员意犹未尽。
本次学习只提供了两节示范课:《风筝扎制》和《彩虹鸡尾酒》,展示了学生扎实的制作技术的掌握和对彩虹鸡尾酒的调制过程的探究。
3、“兼容并包”的博大——学习交流
培训中,还以实验基地和活动育人示范校为依托,注重发挥其示范、模仿、引领的作用,参观了临朐县海尔希望小学、坊子区实验学校、金宝双语学校,学习他们的综合实践活动特色课程,观摩他们的延展性实践活动项目,学习他们利用本地或乡土资源,提高课程的开发与利用能力。在学习中进一步明确了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的全过程,课程实施过程中方案制定、活动记录、观察日记、研究报告、活动评价等表格的设置和运用。
培训中,学员们在如饥似渴的学习观摩求知中互相交流,智慧思维碰撞的火花四溅。学员论坛的激烈讨论,一篇篇字字珠玑的精彩作业,异彩纷呈的五期培训简报,凝聚着这次培训的所思、所想、所悟、所得,从而让这次培训不断丰富内容、百家争鸣、兼收并蓄、与时俱进。
三、培训感悟——路在何方?路在脚下
这次培训历时十天,每一天都有新的收获和感悟,在学习中汲取经验。但也对我们县甚至我们临沂市的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和实施现状担忧。专职教师极度匮乏,兼职教师精力、时间和能力不足,绝大多数学校不能正常开设。只停留在课程表上和应付检查的纸质教案上。我们的教研活动只局限在每年一次的优质课评选中,注重交流展示汇报,忽视了课程实施中的制定方案、亲历实践和反思评价阶段,相对于课程开展比较好的市县,我们的差距太大。需要意识到位、制度保障、资金支持、规范常态化管理。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注重对知识技能的的综合运用,体验经验和生活对学生发展价值的实践课程。本着学生发展的角度,我们要深入挖掘乡土资源,充分利用青少年活动基地,积极进行课程开发和实施,不断提升实践活动的育人效果。
我们的活动不是缺少内容,而是缺少发现,综合实践活动完全可以有一番新天地。
纸鸢之美,尽在梦想的追求中。培训之美,正在扶摇直上、不断攀升的过程中。只要我们不畏风雨,勇于向上,一定会达到“纸鸢一线牵,万里清风来”的理想境界。
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反思篇七
小学综合实践课强调有意义的学习,注重知识的'获取和技能的掌握与情感教育相结合,陶冶情操,培养兴趣。因此,学生的学习内容主要来源于学生生活实践经验,以日常生活中的问题选取学习课题,建立与生活目的的联系,使学生产生情趣,这是维系学习的原动力。因此,选取学习课题时,就应当使课程和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实际相关联,缩小与学生的距离,为学生的知行统一搭起一座桥梁,使它们得以沟通。
小学综合实践课要回归生活和社会,我们不能将学生圈于学校,而要以学生的活动和交往为线路,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维的活动网络,全面实施教育。引领学生走出校门,走进社会,在家庭、社区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生活,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生活,用自己的方式去研究生活。教师可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自主从身边熟悉的事物入手,留心观察社会生活中发生的变化,体会社会进步与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积极影响。通过简单的观察、调查锻炼和提高调查、探究及搜集资料的能力,学会讨论与合作。从而让学生们在自主学习中了解到了通信及交通的发展与人们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
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要使学生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生活的过程就是教育的过程,教育应该在种种生活中进行。学生应该在生活中的亲身经历、实践和创造。因此,理论联系实际是小学综合实践课的最大特点,当今世界的社会现象千变万化,学生生活在充满各种信息的社会里,适当引入一些社会热点问题会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助于目标的有效达成。
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反思篇八
“学习理论,更新观念;结合实际,大胆实践;立足农村,勇于创新;突出班队,活动育人。”一学期来的课程实验,在诸多方面均取得了可喜的进展和宝贵的经验,但更多的却是给我留下了深深的思考。
一、关于“小”与“大”的矛盾
四年级学生“小”,而综合实践活动课却是个“大”课。它大在是个新课程,它大在要求学生从小就应有良好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诸如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信息技术教育等领域的内容对农村孩子来说都是陌生的。他们的能力行吗?学校的条件行吗?这个问题曾经一直困扰着我。一学期的实验表明,以前的理解太狭隘了。综实课无所谓大小,关键是要找到适合实际、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路子,意识是培养出来的,能力是锻炼出来的。要对自己的学生有信心!
二、关于“扶”与“放”的关系
综合实践活动不能“教”,但综合实践活动课却离不开必要的“教”。这后一个“教”就是指导。尤其是课程刚启动,学生处于一种不知所然的状况,一上来就放由学生所谓“自主选题”,这显然是不切实际的。经过实践的摸索,事实告诉我们,综合实践活动离不开教师的具体指导。制订计划,学会合作,均需要教师的点拨,甚至是训练。要“放”就必须先“扶”,否则学生无所适从。但老是“扶”而不敢“放”,学生永远学不会自己走路。目前看来,放的还不够。
三、关于“近”与“远”的关系
综实课,处处有题材,关键在于挖掘。刚开始时,我一直为校外活动安全而一筹莫展,总觉得有一条绳索绑着,因此伸不开手脚。经过与同事们深入探讨,上网与全国各实验区教师交流之后,才豁然开朗:活动,活动,难道只能在校外?只要善于挖掘,生活处处是课程。因此,完全可以由近及远,由简到繁,“班级——学校——社会”逐步展开,何苦一上马就为校外活动安全而忧心呢?眼前的、身边的活动资源有的是。
四、“新”与“旧”的冲突
综合实践活动,要求教师要有新的'师生观、新的教学观。而以前自己以教学主宰者自居惯了却浑然不觉,依赖讲授法多了却秉性难移。课程实验刚开始,我还是不知不觉地老用讲授法,介绍什么是“综合实践活动”,有什么意义和作用,结果两节课下来,学生就兴味索然了。这时,我才发觉:不对劲!活动课不能这么上!活动活动,必须让学生动起来,在活动中发展,在活动中受益,在活动中体验成长,在活动中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旧的单一的讲授法必须淡去,必须采用新的“活动教育法”来“活动育人”。
五、“单兵作战”与“集体协作”
班主任,只是个召集人。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决不是一个教师就能全部包下的。刚开始实施时,总以为只是自己的课,不好麻烦人。但当学生开始自由组成活动小组时,才发觉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去指导那么多组。这时,我校的潘老师一语惊醒梦中人:综实课是集体课!怎么不叫学生去请其他指导老师呢?后来的实践证明,只有教师间的集体协作才能高质量地教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现在,怎样争取不同老师的主动配合,又不会给他们增加太多工作负担,正成为一个新的难题。
新课程,新理念;新教法,新实践。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践刚刚开始,我目前所接触的只是其中一隅,对课程资源的开发也仅仅只是初步的。大量的实验工作还在后面等着我们。我深知,每一门课程,都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我将继续秉持着务实求真的态度,深入学习,大胆实践,及时反思,总结经验,在不断摸索中为我县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验作出自己微薄的贡献。
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反思篇九
本次活动侧重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学生在整个综合实践活动中所需材料和知识,除了在教师帮助下获取外,学生主要通过以下途径获得:
一是综合运用有关图书资料;
二是查阅电子资料或直接上“信息高速公路”获取信息;
三是进行调查采访,如调查我校的学生课下活动安全等情况;
四是通过相关的实验数据呈现出来,如对学校内的主路施划分道线,了解学生靠右走的情况等。
因此,在本次综合实践活动中培养了学生在开放性的环境中多渠道获取、收集信息的能力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学生在亲身实践中,懂得了做人做事的道理,培养了合作精神和人际交往能力。同时,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在自主获取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学会了学习,学会了观察与分析,在实践中得到发展。
当然在活动中有个别学生的主动性和探究欲望还不够强烈,有少数学生还不善于交流,有些小组组长的组织策划能力还不够强,同学之间的团结协作还体现不够。如何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和探究欲望,如何加强过程的指导和管理,如何更有效地体现综合性学习的综合性、实践性、语文性和开放性,还有待于我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进一步地探索与实践。
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当前学生在校自由支配时间不多,休息日学生被动应付;农村学生,条件有限,学生搜集材料的渠道很少。对此,我采取了两点解决办法:从各方面、多渠道来激发学生的实践兴趣;争取学校和微机老师的支持,发动学生网上阅读,搜集材料,进行学习。
还有,这节课的教学中,课的设计上也有不尽人意的地方,教学指导性语言不够精练准确,有些地方还让学生按照教师的设计在进行,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我会认真的听取各方面的意见,认真的反思自己的教学,使自己的教学更进一步。
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反思篇十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地方性色彩较浓的开放性课程,它应该具有其区域特色和实践价值。课程本身的创造性和实施过程的弹性张度将重建一种学校文化和课程文化。新的课程标准中,综合实践占了比较大的比例(三年级以上每周二节),综合实践课程是合科的、生活的、功能化的课程,它强调对孩子生活的影响,注重能力发展,特别是生活能力的发展和态度的形成,是以“问题”为核心的综合实践活动,它可以发挥出整体效应,具有高度的综合性。知识向应用、科学向生活转化的中介靠实践。“实践就是一种中介物”(黑格尔语),是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中介物,是理论知识向实际应用,学科内容向生活经验实现转化的中介物。只有向实践汇合,才能够真正实现知识向能力、理论到实际、接受到创造、学习与生活的沟通。综合是指向实践性的,实践的本质也是综合。
1、综合实践与生活、社会教育相结合学生都是一个社会化的人,每天除了在学校接受课堂学习外,还要面对纷繁芜杂的社会生活,因此,校外课程资源绝不是课堂、操场、实验室的简单“搬家”,而是突破要传统教学的框架,使学生与生活、与社会、与世界的发展信息相通的一个重要途径。这些资源中有许多内容都是传统教学、包括现今的电化教学所无法传授的。学习不应该只是解题目,而应该是结合日常生活中的社会问题,将所学知识加以应用。让学生到真实的世界中进行各种体验和解决现实问题,灵活地适应实际生活的需要。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培养学生参与实践的能力和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对每个学生来说将会终身受益。
地完成和客观地评价所得到的学习成果的习惯,也可以使学生通过综合实践活动,真正体验到人的智慧和双手创造的物质财富的来之不易,从而培养勤俭节约的品质。综合实践课程对学生的活动不重结果而重育人过程。
3、综合实践与科学学习相结合综合实践课程在内容的选择上要十分注重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的结合,做好相邻知识系列、相近学科的整合工作,使教育内容与学生的需要及文化发展紧密配合。既让学生学习科学知识和方法,又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注意兴趣、动机、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所以,学生在学习时,既要重视科学知识和方法的获得,也要注意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的形成。
4、学校、家庭、社区教育相结合在综合实践课程的建设过程中,跨学科教师相互配合,并取得校外人才的共同协作,形成整体共同指导的局面,是十分重要的。在学生家长中,很大一部分人都有一技之长,如种植、养殖、修理、加工等。我们充分利用这种家庭中潜在的教育资源,通过“请进来”的方式,使某些隐性的教育力量充分发挥功用。同时,我们还利用社会的教育力量,通过聘单位与聘个人相结合的'方法拓宽引入师资的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