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九年级部编版语文教案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教案(优质8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教案应该怎么制定呢?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教案范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九年级部编版语文教案篇一
1.能够把握诗歌节奏,感受诗歌韵律美。
2.结合诗歌背景,能够理解诗歌内容,品味诗歌语言。
3.能够体会诗歌情思、哲理。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二.作者简介
【沈尹默】(1883-1971),原名君默,杰出的学者、诗人、书法家。“五四”运动时期,作为北大名教授,和鲁迅、陈独秀等人轮流主编《新青年》杂志,代表作《月夜》《落叶》《三弦》等。
三.背景资料
1917年,正是近代中国历最黑暗、最混乱的年代,却也是思想和文化最迸发的时代。也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新诗诞生了。新诗之“新”首先在于其精神和灵魂的新,即思想的现代性。追求“科学”与“民主”,人的个体的觉醒,思想解放、个性独立遂成为这一时代的普遍追求。
概而言之,国人有了主体意识。我国传统诗歌中,是没有“我”(指独立存在的意识)的(除了屈原),只有在新诗中,“我”才大量出现,例如这首《月夜》。因此《月夜》便不仅是新诗诞生的一个标志,也是真正的新文学诞生的标志。
四.细读感悟
1.读出节奏;感受意蕴。
2.这首小诗描绘了一幅月夜图景,请你用自己的语言将它描绘出来。
霜风呼呼的吹着,月光明明的照着。霜风寒月的冬夜中,顶天立地的高树与独立不倚的“我”并排站立着,充满了美的意蕴。
3.如何理解“霜风呼呼的吹着,月光明明的照着”。
表面上写的是一个冬夜,环境是萧森的,人物是孤独的。实则反映了'五四'运动之前的一个社会侧面——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的某种社会相。
(注:这是一首很隐晦的诗,看似是纪实,实则运用象征的手法,蕴含深沉的情感和思绪。)
4.诗中“树”有什么象征意义?“我”和树之间的关系体现了“我”怎样的精神?
要点:“树”象征着古老的观念,传统、稳健、根基深厚、固执而迂腐。
“并排立着”是思想的并立;
“没有靠着”是挣脱、是倔强、也是追求独立。
“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却没有靠着”象征着诗人独立不倚的坚强性格和奋斗精神。
5.本诗的主旨是什么?
在严寒下不妥协,在孤独中不退缩,这首诗表现了“五四”时期觉醒的一代知识分子追求独立自由、崇尚光明强大的意识和探索真理的精神与人格。
p九年级部编版语文教案篇二
文学常识。
1.重点作家:鲁迅、沈从文、朱自清、老舍、安徒生;苏轼、泰戈尔、韩愈、孔子、蒲松龄。
2.重点作品:《汤姆?索亚历险记》、《社戏》、《聊斋志异》、《论语》、《水经注》、《安徒生童话选集》。
3、古诗文默写篇目。
1.王湾《次北固山下》(唐)
2.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唐)
3.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
4.刘禹锡《秋词》(唐)
5.杜牧《赤壁》(唐)
6.苏轼《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宋)
7.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宋)
8.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宋)
9.《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南朝梁)
10.《论语》八则
11.郦道元《三峡》
4、文言文阅读。
重点篇目:《三峡》、《以虫治虫》、《梵天寺木塔》。
九年级部编版语文教案篇三
1.能准确、流畅、富有感情地诵读本文。
2.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主要故事情节。
3.通过反复诵读,能说出小说中议论句的含义和作用。
4.能通过人物命运前后的对比,说出造成人物命运的根本原因。
教学准备
1、通读课文两遍,查字典解决不会读和不懂的字词。
2、查资料,收集整理能反映1921年前后的社会状况的文字图片等。
教学过程
一、回到那个年代
组织学生交流自己收集整理的文字图片,老师介绍本文的写作背景。
写作背景:辛亥革命后,封建王朝的专 制政权是被__了,但代之而起的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的统治。帝国主义不但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的命脉,而且操纵了中国的政治和军事力量。由于这双重的压迫,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他们过着饥寒交迫的和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小说写于1921年1月,后由作者编入他的小说集《呐喊》,它的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大多取材于真正的现实生活。1919年12月初,鲁迅从北京回故乡绍兴接母亲,亲眼看到故乡的破旧不堪和农民生活的贫困,百感交集,思绪万千,一年后就以这次经历为素材,创作了小说《故乡》。
二、整体感知
速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主要故事情节。
深冬的某天,“我”回故乡卖屋搬家,见到了杨二嫂和闰土,感受到农村经济日益凋敝,农民生活日益贫困,最后我动身离开故乡,宏儿的话寄托了我的希望。
三、品味“变化”——“景”变:
本文主人公是二十年后再回故乡的,此时的故乡“景”与“人”必然有了一定的变化。请再次细读课文,先找出景物的变化变化。
1、组织学生从景物的色彩、形态、温度等角度来分析本文主人公脑海中故乡景物的特征,并给脑海中的风景拟名(如“神异的图画”、“月下绿滩”等)。同时组织学生用精炼的词语概括这样的景色给人的感受(如:“神奇”“美丽”等)。
2、组织学生从景物的色彩、形态、温度等角度来分析本文主人公二十年后所见故乡景物的特征,并给所见的风景拟名(如“荒村”、“老屋一角”等)。同时组织学生用精炼的词语概括这样的景色给人的感受(如:“萧条”“死气沉沉”等)。
四、课后作业
本文所体现的的变化是“人”,读课文,感受“人”的变化。
(1)组织学生谈谈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分别给人留下的印象。
(2)组织学生分角色朗读17—28自然段,55—72自然段。通过朗读加深对闰土变化的感受。
(3)组织学生谈谈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分别给人留下的印象,用精炼的词语或短语概括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的特征。(少年闰土:聪明、机灵中年闰土:淳朴、善良、迟钝、麻木)
p九年级部编版语文教案篇四
1.把握本文的写作思路,把握文本内容。
2.品味山水画的意境,认识“意境”的本质,培养传统审美情趣。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提示:如《使至塞上》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写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构成了一种融合人情的雄浑意境。 可以说,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情思与客观景物相交融而创造出来的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认识作者,了解其“意境”观
目标导学二:文章初探,把握文本行文思路
1.在文中找出作者原话,说说什么是“意境”。 明确:意境就是景与情的结合;写景就是写情。
2.要怎样才能获得意境?请你结合全文做简要概括。 明确:首先,要仔细观察对象,深刻认识对象,从而产生强烈、真挚的思想感情。然后将这种思想感情与画作结合在一起,将对象的精神实质表现出来,从而形成意境。
3.是否只要把握了“意境”便能创作出好的山水画作品来,请结合最后两段做简要说明。
明确:作者认为除了意境之外,还需要有意匠。意匠即表现方法、表现手段的设计,简单地说,就是加工手段。有了意境,没有意匠,意境也就落了空。
4.结合上述分析,请简述本文行文思路,并为本文划分结构。
目标导学三:深入探究,理解文本艺术内涵
1.展示山水画图片与山水摄影图片。请同学们结合第一部分内容说说,在摄影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山水画是否会被取代? 明确:山水画不是地理、自然环境的说明和图解,其更重要的是表现人对自然的思想感情。可见,山水画具有其精神实质,这也就意味着它永不会为山水摄影所取代。
2.作者要说的是山水画的意境,为什么要在第一部分大篇幅分析诗歌的意境。
4.请你理解“无论写诗、作画,都要求站得高于现实,这样来观察、认识现实,才可能全面深入”一句的深刻含义。 明确:写诗,写的是生活;绘画,绘的是风景;它们都基于现实,以现实为原材料。然而,它们融合了写作者与绘画者自身的情感以及体悟,因此,他们又必然高于现实。这就是说,不论是高明的诗还是绘画,最终都会成为客观的景物与主观情感相融合的意境。
目标导学四:赏析山水画,品味意境 展示李可染老师画作《万山红遍》,教师引导做简要赏析。
【教学提示】 设置此赏析,并非使学生达到品味山水画意境的高度,而是借此画深入理解文本内容。
三、板书设计
意境概念定义:景与情的结合
获得方法深刻认识对象,产生思想感情
写景时写情,源于现实超越现实
p九年级部编版语文教案篇五
1、田间(1916-1985),诗人。安徽无为人。1934年参加左联。后主编《每月诗歌》。1938年到延安加入中国共产党,并任《新群众》杂志社社长。建国后曾任中国作协创作部副部长、河北省文联主席。
田间著有长诗《戎冠秀》,诗集《给战斗者》、《马头琴歌集》等。
2、胡昭,满族扈什哈里氏,吉林舒兰人。中共党员。1949年开始发表作品。1956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胡昭著作有:
散文集《绿的记忆》、《怀念与祝福》等。
二、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诗只有三十四行,却用了十个分号。这些分号内的副句,时长时短,体现着节奏旋律的变化。
这首诗带有政治色彩,但它不议论,只描绘,也是一个特色。诗中所有的象征和比喻,既质朴,又漂亮,每一个词都与被描绘的景物、形象紧密契合。诗人既用含有自己民族要素的眼睛观察,又以人民能理解的民族语言手段和表达方法,写出人民内心生活和外部生活的精神实质和典型色调,她感到和说出的也正是同胞所感到和所要说的。
三、我用残损的手掌
诗人运用对比的手法,用两个部分安排来展示这“抚摩”的具体内容:
上半部分是已经遭受日寇蹂躏、变成灰烬、充满血和泥的土地;
下半部分是温暖明朗、蓬勃生春、依然完整的辽远的一角。这两部分并列在一起,恰构成横向对照。
诗人使用两套笔墨,前后对比,渲染出两种不同的冷暖色调,给读者以强烈的刺激,诗人对敌人恨之切,对祖国爱之深,也就自然地显示出来了。
四、中国的土地
歌颂祖国,礼赞人民,这是重大题材和古老主题,在一首十二行的抒情小诗中予以容纳,并且翻旧为新,难度极大,需要很高的艺术功力。诗人知难而进,努力创造,不懈耕耘,终于在这片感情的沃土上,培植出一枝独秀的心灵之花。
作品先写中国这块土地的“神奇”——“埋藏着黄金般的相思”。凡是华夏人民,无论久居故土,还是云游他乡,都永远思恋着这块土地。它之所以牵动着炎黄子孙的“相思”,是因为它拥有壮丽的山川、广阔的沃土、悠久的文化、丰富的物产、绵长的海岸线……这是中华民族得以繁衍生息的发祥之地,也是他们大展身手的用武之地。杜鹃花、三峡、神女峰、冻土层、椰子林、海浪……。这些细节,可以视之为写实,也可以视之为写意,把中国的东西南北、古往今来全都概括进去。似乎随意拈来,其实经过精心选择,内涵丰富,诱人遐想。正是所谓“信手新诗落珠贝”。
学生如何学习初三语文
认真疏理一下自己多年来语文学习中获得的知识和学习中的得失,是初三开学前后必做的功课。那些平时学得较为牵强的部分,那些至今仍然感觉不甚了了的内容,就应该对之做一番整理,并予简单摘录,以便在初三阶段重点攻克、全面解决。
我们知道,语文和其他学科的不同之处,在于它的知识点和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分析的要求,在不同的阶段均呈螺旋形上升的态势。这也就意味着,以往自己在语文学习中的缺陷,完全可能在新的学习阶段有多次弥补和彻底解决的机会。学生的疏理工作做得越是全面细致,缺陷补救、能力提升的可能性就越大。
一般来说,阅读方面那些属于语文基础部分的内容,如文言课文常识、文言实词的理解、文句中别字的辨认改正、修辞方法的识辨、说明方法的理解、文章中相关词语和句子的搜寻等等,是大多数学生掌握得比较好的;而文章中某些环境或情景的理解、文中人物或者作者感情的把握、主题的理解及概括、观点的提炼和表达、对论证或者说明过程的分析等,就不那么容易透彻、深入地予以掌握了。这些,也往往是不少学生语文学习中的软肋,需要花大力气去努力掌握的。因此,如果能在事先充分了解好自身的弱点,从而在初三阶段的语文学习中进行有的放矢的、有针对性的训练,就必然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语文学习中,积累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方法。这里所说的积累,包含两层意思。
其一,是指语文学习重视日积月累。语文知识的丰富、充实,情感的体验和分析水平的提升难以一蹴而就,要靠平时的积累,使这些一点一滴地渗入心中,逐渐转化为自己的东西。久而久之,积累的东西多了,它们就会反反复复在脑中萦回激荡,进而形成蓄势待发的形态。比如,语文学习中极为重要的一块——写作,其材料就只有靠自己时时注重生活中的积累;因为,只有材料的不断丰厚,才能使思想也丰厚起来,才具备了写好文章的基本条件。
其二,是指积累的面要广一些。对语文学习而言,必需的积累包括课内和课文学习中重要内容的积累,也包括我们补充阅读和课外阅读时对书籍、报章杂志等某些内容所做的积累,甚至可以广义地包括许许多多其他的内容,诸如影视欣赏、广告宣传、同学讨论、家庭闲聊、诗句歌词等等,举凡可能和语文学习相关者,都值得我们去注目、去倾听,并有意地作一些积累。积累的面广一些,理解、分析时心中可以比照的人、事、物就会多一些,你的思路相对也会拓宽一些,联想也会丰富一些。
语文学科又是一门知识性、认知性和社会综合性都很强的学科,它十分重视对观察和思维能力的训练。有一位的教师说过:“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相等。”这种说法的本质,在于语文和生活是密切相联的。对社会现象,尤其是那些与中学生的生活有较多联系的事和物,能否做到仔细观察;对社会和生活中一些问题的思考和分析能否做到深刻入理,都将会直接关系到你的理解、分析水平;如果把这些转移到语文学习上,毫无疑问就会直接对你的阅读理解和表达水平产生非常深刻的影响。
所以,如果生活中勤于观察,善于用正确的思想做指导多思考、多分析,并且时刻注意把这一过程转化为语言,有时哪怕这一过程只是口头的,或者仅仅是在头脑中形成一个大致的轮廓,都将对提高你的语文水平有很大的帮助。由此可见,在思想深处把语文学习和平时勤观察、多主动思考联系起来,乃是非常重要的。
九年级部编版语文教案篇六
1、时间方面:初三教学时间紧迫,本学期要复习初中六册课本。
2、学生方面:两个班共有96人,总体来说两个班的学生上课气氛不够活跃,许多同学甚至学习程度好的同学也不能向老师大胆地提出自己的看法与见解,总的来说基础较差。
二、教学设想
这学期我本着“宏观上要活,微观上要实”的教学思路,教学的重点准备放在阅读和写作两大方面。所谓“宏观上要活”,就是要始终把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作为宗旨,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作为着眼点,强调语文的工具性、人文性和实践性;所谓“微观上要实”,就是在具体的每一堂语文课上,要创造条件让学生认真安心读书,积极创设情景让学生深入研究问题,精选各类练习让学生进行扎实有效的基础训练,力图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提高语文素养,在中考中取得满意的成绩。
三、教学措施
1、精心备课,上好每一节复习课,用好复习导学案,力争夯实学生的基础,培养学生好的学习习惯和能力。
2、采用“整体教学法”、“单元教学法”,“作业训练法”、“边教边复习法”等进行教学。本学期要按时完成全年的教学任务,引导学生重点学习教读课文,自读课文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学。
3、重视学生的阅读训练,除课堂的大作文外,鼓励学生平时多练笔,从句段开始,多写一些短小精悍的文章,使学生的写作能力能逐渐得以提高。
4、选好、用好有关资料,把握中考动态,追踪中考考点趋向。
5、多给学生一些实践的机会。如让学生自己办手抄报等,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
6、做好转差促优的工作,提高优等生的水平,带动中等生,鼓励后进生,尽量缩小差距。
四、教学总结及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及时总结教师“教”与学生“学”两方面的问题,认真用好导学案,并且及时写好教学反思。对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要做到及时分析并予以矫正,对学生成功的学习方法、独特的见解,要及时加以肯定并予以推广,鼓励学生多向思维,开拓创新。
五、教学进度
根据区教育局统一安排,进行三轮复习。
总之,说得好不如做得好。如何提高两个班的语文成绩,我认为既是一项教学技术,更是一门教学艺术。只要我们教师一切为学生着想,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在平时中扎扎实实地搞好语文教学工作,我相信我们学生的语文能力一定会在原来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在今年的中考中成为最后的赢家,我有信心,更有决心,加油!!
九年级部编版语文教案篇七
知识目标
1.熟读并背诵,把握诗歌的内在旋律与和谐节奏。
2. 把握诗歌的意象,领会其象征意义。
能力目标
1.品味诗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2.体会诗歌中优美的意境,感受涌动着的激情。
3.把握诗歌的主题。提高阅读和鉴赏诗歌 的能力。
德育目标
体味诗歌抒发的恋土深情和思乡愁绪,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情感。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1.诵读。理解诗歌意象,体会诗人真挚的情 感。
2.感受诗歌中涌动着的激情,把握诗歌主题。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谁不爱自己的母亲.谁不爱自己的祖国?穿越时空,只有一种感情能将民族的心联系起来,那就是对祖国深深的爱恋。早在1938年,著名诗人艾青就眼 含热泪对祖国母亲唱了一首深情的赞歌——《我爱这土地》。今天,我们——起去感受诗人澎湃着的灵魂。
二、资料助读 (投影)
艾青和《我爱这土地》
艾青(1910~1996),原 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他生长在农村,自幼为贫苦农妇哺养,对我们民族的主体——农民有着儿子般的深情。长大后的曲折经历、坎坷遭遇,使他很快成长为—个革命者。1929年赴法国留学,并开始诗歌创作。1932年回国,在狱中写成诗作《大堰河一一我的保姆》,奠定了在诗坛的地位。他的早期诗作多诅咒黑暗,风格浑厚质朴,调子沉重忧郁,但对生活充满希望与憧憬。他的抗战时期的诗作, 为觉醒了的民族而歌唱,格调高昂。作品有《大堰河》《北方》《向太阳》《黎明的通知》等。主要诗作还有抒情长诗《光的赞歌》《古罗马的大斗技场》等。
《我爱这土地》写于抗日战争开始后的1938年,当时日本侵略军连续攻占了华北、华东、华南的广大地区,所到之处疯狂肆虐,妄图摧毁中国人民的抵抗意志。中国人民奋 起抵抗,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诗人在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关头,满怀对祖国的挚爱和对侵略者的仇恨,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 诗。
三、感知、研习诗歌《我爱这土地》
l,教师深情地 范背全诗。
2.学生自由诵读。教师作诵读提示:
这首诗无固定的节律,不押韵。它主要由句中停顿和句末 停顿构成一定的节拍。诵读时要着重体会由诗中感情起伏所构成的“内在节奏”。
示例
我爱这土地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 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3.指定学生诵读全诗,教师作简要点评。
4,思考:诗歌是按怎样的思路抒写的?
教师引导学生概括后明确:全诗以“假如”领起,用“嘶哑”形容鸟儿的歌喉。接着续写出歌唱的内容,并由生前的歌唱,转写鸟儿死后魂归大地,最后转由鸟的形象代之以诗人自身形象,直扦胸臆,托出了诗人那颗真挚、炽热的爱国心。
5.精彩研读。
学生合作研讨:
(3)诗句“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有何深意?
学生研讨后回答,教师明确:
哑”一词十分传神。如果换用“珠圆玉润”“动听”等别的字眼,就不能使人体味到歌者经历的坎坷、悲酸和对祖国、对土地、对人民执著的爱。
(2)上述一系列意象表达了歌唱的丰富内涵:暴风雨打击着的土地,悲愤的河流,激怒的又,温柔的黎明——隐喻了祖国大地遭受的苦难,人民的悲愤和激怒,对光明的向往和希冀。土地”可以看作繁衍生长了中华民族的祖国大地的象征,“悲愤的河流”“激怒的风”可以看作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的象征,“温柔的黎明”预示着人民为之奋斗献身的独立自由的曙光,必将降临于这片土地。
(3)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将自身融进大地,隐含了一种敢于牺牲自我之意。
(4)如果说第一节是对“爱土地(祖国)”主题的抒情性的铺陈描述.第 二节短小精悍的两行则可看作 是对主题的高度凝练的概括。去掉第二节,诗意则得不到提炼和强化。
6.学生熟读背诵全诗。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土地”是艾青诗歌的中心意象之一,它凝聚着诗人对祖国——大地母亲最深沉的爱。读《我爱这土地》,我们感受着那个苦难年代,爱国知识分子对祖国的最真挚的爱的表白。这心声,是历久不衰的主旋律,更是永远唱不尽的主题。
五、布置作业 阅读艾青的《太阳》一诗.
九年级部编版语文教案篇八
教学目标: 1、学习和积累文言词汇。2、学习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写法。3、深刻理解和正确评价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生活理想和政治抱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教学重点:1、疏通文意,掌握文中常见实词的意义和虚词的用法。
2、理解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思想境界。
教学难点:学习文章叙事、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法,体会文章骈散结合的句法形式。
教学方法:诵读法 讲授法 讨论法 交流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课型:新授课。
教学用时:3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介绍“记”相关知识和岳阳楼情况
2、作家作品介绍
3、积累生字词
4、教师范读,学生自由读课文。
三、借助工具书和课本注释,读懂文句,初步理解全文大意。教师提示重点词语与句子,要求学生自读时注意。
四、默读课文,理清条理:
全文共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自然段):记叙了重修岳阳楼的背景及作记的缘由。
第二部分(2—4自然段):写“迁客骚人”或悲或喜的“览物之情”。
第一层(2自然段):写洞庭湖雄伟壮丽的景象并提出“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一问。
第二层(3—4自然段):用两个排比段分别写出“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一明一暗,一喜一悲,形成鲜明对比。
第三部分(5自然段):抒发作者的阔大胸襟和政治抱负。这是全文的核心。
五、小组合作探究,讨论交流,教师作提示性讲解分析。
(一)速读第一段,回答下列问题:
1、第1自然段写重修岳阳楼的背景,这背景是什么?说明了什么?
(二)齐读第2段,思考:
1、从岳阳楼上看到的雄伟景象有哪些?
(三)细读第3、4段,思考
(四)自由读第5段,回答:
(1)“古仁人之心”是怎样的?古仁人”的忧乐观是怎样的?
(2)“进”、“退”指什么? “微斯人”的“斯人”指什么人?
(3)作者认为古仁人之心和迁客骚人的思想感情不同在哪里?
(4)古仁人有没有快乐的时候呢?
(5)这种“古仁人”是作者心目中的理想人物,实际也许并不存在。联系有关作者的资料,说一说作者为什么要议论这种实际上并不存在的人物。
(6)怎样理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
六、朗读全文。要求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进一步领会本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以及具有音乐感的语言特色。
七、教师小结,布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