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导游词哪(模板12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湖北省导游词哪篇一
这尊神像最突出的部分还是其高挺的鼻梁,大家心里肯定会怀疑:这是不是经过人工雕琢之后才那么惟妙惟肖、那么帅气呢?其实不是的,它的的确确是源自天然,如假包换,朋友们知道东方人的鼻梁不高,那它又是怎么拥有这西方人的轮廓呢?那是由于神像上方的水滴成两行下滴正好打在了它两侧的鼻翼上,日积月累就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样子,曾有许多游客跟我说起,他们很羡慕太乙真人的鼻梁,尤其是当他们知道随时间的推移,它的鼻梁还会更突出跟高大时。其实,这尊神像的奇妙之处,还在于它的脸部,它的脸冬天呈白色,到了春天就变成了黑色。
这是不是有点像川剧的变脸?又或者是变色龙本身的保护色呀?只可惜这其中的奥秘至今仍未揭开。这尊神像,也就是以太易真人名字命名的太乙洞的来历还有一段而人寻味的传说:相传,有一次,太乙真人和黄龙道人在玉虚观中下棋,眼看太乙真人技不如人就要输了,此时,有只乌鸦自作聪明,拉屎在棋盘上,让太乙真人误认为那是棋子,棋局因此活了,最后还以半子之优险胜黄龙道人,可这事被当场揭穿。让太乙真人在众仙面前很没面子,他非常生气,为了肃整门户,就把乌鸦贬下凡间来。
不料这只乌鸦心中怨恨太乙真人,不但不知道悔过,反而恩将仇报。到人间继续作恶,化作一座高山把蒋家村--也就是我们现在所在的这个村南北的出水口堵死,造成了村里南淹北旱的局面,百姓深受其害苦不堪言,不但如此,后来蒋家村村民凿洞排水,它还千方百计阻挠。太乙真人看到这个事情后,一怒之下除掉了作恶的乌鸦,但为了防止别的妖魔再来破坏凿洞,于是就在洞口留下自己的石像,专门镇妖惩邪,所以我们看到神像的表情是十分严肃的。下面请大家随我往里走,请大家小心,别被这里星罗棋布的钟乳石撞着头了!
大家请看脚下,这座石桥的桥身形状如同一只乌龟,当然,这是人工雕琢的,不过,可别小瞧它,据说“跨过乌龟头,不为百事愁”,但您也不能踩它的头,迷信说,踩了乌龟头,下辈子就不能转世投胎为人,呵呵,看来要过这座桥还真不是那么简单吧。原本这桥下有淙淙的流水,但由于近年来咸宁地区干旱,水已经没有了,不过没关系,我们虽然听不到清脆的水流声,但仍能感受到洞内的清凉气息呀,过了桥我们一眼便可看到这高悬的编钟,它虽不比随州擂鼓墩出土的编钟那么宏大惊世骇俗,它也不能奏出悠扬的旋律,但其浑然天成,也堪称一绝。
看过青戟直立,佛尘高悬,又悄悄绕过酣睡的大象,跪卧的犀牛和那张开大嘴想吃天鹅肉的癞哈蟆。我们就来到了一柱擎天石柱下,它高有3米,直径约30厘米,形成于36万年前,是由上下两部分组成的,上部石钟乳倒垂,下部石笋突兀,两者若即若离,情趣盎然,有的游客又会暗自揣侧:它是怎么形成的呢?钟乳石是溶洞中自洞顶下垂的一种碳酸钙沉淀物,当含有碳酸钙的水从洞顶往下滴时,因水分蒸发和二氧化碳溢出,使水中的碳酸钙沉淀下来。
并从上而下增长便形成了钟乳石,石笋也是一种碳酸钙沉淀下来的,但它的沉积过程恰恰与钟乳石相反,它是水滴到洞底自下而上增长而长,当它们两者相连便成了石柱,有部科教片《石灰央》讲的就是这类物质,细心的朋友可以发现这钟乳石和石笋中间有一道缝隙,这表明它们并未完全衔接在一起。据地质部门考证推测,大约百年后,这两部分才会完全接合。
了能沁人心脾,能令人干劲倍增,于是第二天他们就去喝了那泉水,喝了后,果然如梦中太乙真人所说。所以,他们便把这泉叫做“聪明泉”。当然,这些都只是传说。这口泉水的神奇之处一是这聪明泉内的水量常年不变,水池两边地势都比中间低,而且丝毫不受季节的影响,不管是春洪爆发而是冬旱无雨,池水始终不变,即不溢出也不会干涸。而且水温冬暖夏凉。二是其水质优良,这是天然矿泉,含有丰富的锶、氮、铁、钙等多种人体必需的元素,能生智、健身、美容、抗癌。
这可是深山神水哦,大家赶快行动吧!饮泉水并非多多益善,要是喝到聪明“绝顶”就不好了。您想啊,谁会喝了这聪明泉水后,就变成“秃子”?好了,喝过聪明泉水,我们自然都变得更聪明了,那就请大家看看,这像什么?有人说这像条鲸鱼附在石壁上,后面是鱼尾,前面是鱼嘴,又有人说它像中山舰,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个人认为它就像泰坦尼克号撞击冰山时那触目惊心的一刻,您觉得呢?参观溶洞,就需要您充分发挥想象,正所谓不想不像,越想越像,我提议,请大家随我一起闭目想象二分钟?我们登上通天梯,跨过幸福门,穿越时空隧道就来到了珍珠塔前,相比西安的大雁塔,杭州的六合塔,像这们“白珍珠”做成的列宁主义塔还是比较少见的,大家可以摸一下,它表面凹凸不平,那是水滴划过的痕迹,还有很多水滴凝结在上面,就像串串珍珠,传说这原本是南海龙王的珍珠塔,是当年太乙真人镇压作恶多端的鳄鱼精的。所以,这边可以算作是太乙真人又一镇洞之宝了。
走过了群石林立的太乙洞,听了充满传奇色彩的神话故事,不知道您有没有一种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再看忘不掉的感觉呀?我们不得不为大自然的鬼斧神功所折服,下面请大家休息一会,稍候我们一起去太乙观看看。朋友们,从平坦走向曲折,从阳光走向黑暗,从梦想走向凡间,我们从现代收集远古的呼唤,看石头妙趣横生,捕捉它们无言的诉说,我们在这游览过程中是否感受到岁月划过生命的音乐,是否感受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置身于太忆洞口,大家可以为这一美好的世界拍摄留念!
湖北省导游词哪篇二
各位朋友大家好,我是“xxx旅行社”的导游员xxx,在这里我对大家光临武汉市表示热烈的欢迎,在接下去的时间里将由我为各位提供导游讲解服务,我一定会尽力安排好各位的行程,使大家在这次旅游活动中感到开心愉快。
好,下面请大家随我一起去参观湖北省博物馆。
湖北省博物馆是湖北省收藏、研究、展览历史和革命文物的中心,共收藏文物约70万件,其中有曾侯乙编钟、越王勾践剑等举世瞩目的珍品。当然,在这些文物里面,就其发掘的意义和价值而言,恐怕得首推目前展出的曾侯乙墓出土文物。
所谓曾,就是曾国,侯,就是诸侯国的国君,乙是他的名字,连起来讲,就是曾国国君乙的坟墓,其间出土的不仅有被世界第一小提琴手梅柳英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曾侯乙编钟,还有具有高度审美价值的漆棺、漆器、精美绝伦的青铜器、种类繁多的兵器、车马器、乐器以及玉器、金器和许多日常用品等。在我国古代史上,一次性出土文物数量之多,种类之齐全为国内所罕见。众多的出土文物反映了从墓葬制度到祭祀、宗教礼制、战争、科学技术以及日常生活等社会的各个方面。它实际上反映的是当时的文化。因此,我们到湖北省博物馆,不仅仅是去参观几件出土文物,而更重要的是去追忆古老的中华文化。那么,曾侯乙墓反映的是一种什么文化呢?在这里就不得不提一下中国古代区域文化问题。
众所周知,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长江是中华民族的第二摇篮,它孕育了长江流域的巴蜀文化、楚文化和吴越文化,三种区域的文化中,以楚文化至为重要,而那时的楚文化只是综合了中原文化的末流和楚蛮文化的余绪,特色还不多,水平也不高,几乎是不足称道,一直到了春秋中期,才有了发展。我们知道,春秋战国是我国历史上的大变革、大动荡、大转变时期,不仅学术上百家争鸣,而且战争频繁,群雄割据,诸侯争霸。楚国正是在这样一种时候不断扩张。与此同时,楚文化在不断的交流、吸收、融合之中,逐步形成了有异于中原周文化而具有自己特色的一种区域文化。
现在,我们回过头来,谈一谈曾侯乙墓和曾国。曾侯乙墓的发掘地点是在今湖北随州,距武汉市约165公里,从曾侯乙墓的出土文物来看,在礼制上它沿用了周的一套东西,但在许多器物上反映了强烈的楚文化特色,有的则是周、楚文化艺术特色的综合。因此,很难单纯的把曾侯乙墓归于楚文化还是周文化的范畴。学术界一般单称其为曾侯乙墓,而不称其为“周墓”或“楚墓”,有人干脆提出了曾文化的概念。既然曾侯乙墓既不属于周,又不属于楚,而又同时具有两者的特色,我们可否说它反映的是中国上古时期文化的主流——中原周文化和南方楚文化呢?从这一点上看,曾侯乙墓发掘的意义不亚于甚至超过秦始皇陵的发掘,事实是不是这样的呢?常言道“眼见为实、耳听为虚”,那么还是让我们一起到里面去看看吧。
曾侯乙墓共出土文物一万余件,许多都是前所未见的珍品,它是我国考古史上的重大发现,有着深刻的历史意义和学术研究价值,这在同时代的墓中规模是较大的。
现在请大家看一看椁室模型,它是根据1:10的比例制作的,其中,整个墓室分为兵室、礼室、和乐室三大厅,下面就请大家随我一起参观。
前面我们说过,曾侯乙墓共出土文物一万余件,要想在有限的空间全部展出是不可能的,这里展出的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部分,大家请看,这件鹿角立鹤是这个古墓中造型艺术和铸造工艺都比较高的一件杰作,它由鹿的角,鹤的身子、鸟的翅膀组合而成,当然自然界中是不存在这种动物的,它是人们想象出的一种仙鸟,放在墓穴中主要有两个作用,一是守护死者灵魂,防止鬼怪侵袭,再就是护送死者灵魂升天。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他的铸造工艺也是比较讲究的,这反映了当时的青铜铸造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
在礼器展厅中,共展出了礼器用品38种134件,是我国历年出土青铜器数量最多,种类较全的一次,所以,大家在余下的时间里可以慢慢的欣赏,领略我国悠远的古文化。
现在请大家和我一起到楼上继续参观。
最后大家将要看到的便是世界闻名的曾侯乙编钟,编钟源于我国原始社会,乐宫中最为显赫的属编钟,巨大的钟架为铜木结构,呈曲尺形,全套编钟总重为2500公斤,它至今保留着优美迷人的音色,有深沉浑厚的低音、铿锵圆润的中音、清脆响亮的高音,整套编钟铸造十分复杂,要经过设计、制模、合金、浇铸、铸后加工等多道工序,编钟的装配、布局从力学、美学、实际操作上都处理得十分恰当。
这套编钟以其造型美观、铸造精美、保存完好、配备齐全、音域宽广、音色优美、音频准确而成为我国古代编钟之最。
为了满足各种中外游人的需要,湖北省博物馆在每天都要安排大型编钟演奏,让您徜徉于那悠悠的历史长河之畔,聆听这人间仙乐,所以,此行绝对会给您留下深刻的印象。
那么,现在就请大家随我一起去聆听这个时间长廊传来的音乐。
好了各位朋友,关于湖北省博物馆我就给大家介绍到这里,希望我的讲解能给大家留下一点印象,不详尽的地方也请大家多多海涵。
湖北省导游词哪篇三
欢迎大家来到这里,下面我来为大家介绍一下!
汉正街是汉口沿河大道以北,并与之平等的一条街道。此处原是沿河的墟市,经过明、清两代的发展,形成玉带门、杨家河、武圣庙、石码头、永宁巷等若干个东西向的“正街”。汉正街是汉口历史上最早的中心街道,是万商云集、商品争流之地。
长江最大的支流汉水,发源于陕西省,由此注入长江,在很早以前,陕西省的商人就乘船顺流而下,将货物贩运于汉正街中转。
汉正街最初是由货物集散批发而发展起来的。汉口之名可以说是因陕西商贩而得名,即汉水入长江口。而汉口的繁盛,与汉正街分不开。
湖北省导游词哪篇四
各位朋友大家好,我是“痛并快乐着旅行社”的导游员机器猫,在这里我对大家光临武汉市表示热烈的欢迎,在接下去的时间里将由我为各位提供导游讲解服务,我一定会尽力安排好各位的行程,使大家在这次旅游活动中感到开心愉快。
好,下面请大家随我一起去参观湖北省博物馆。
(如大家所想的一样,)湖北省博物馆是湖北省收藏、研究、展览历史和革命文物的中心,共收藏文物约70万件,其中有曾侯乙编钟、越王勾践剑等举世瞩目的珍品。当然,在这些文物里面,就其发掘的意义和价值而言,恐怕得首推目前展出的曾侯乙墓出土文物。
所谓曾,就是曾国,侯,就是诸侯国的国君,乙是他的名字,连起来讲,就是曾国国君乙的坟墓,其间出土的不仅有被世界第一小提琴手梅柳英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曾侯乙编钟,还有具有高度审美价值的漆棺、漆器、精美绝伦的青铜器、种类繁多的兵器、车马器、乐器以及玉器、金器和许多日常用品等。在我国古代史上,一次性出土文物数量之多,种类之齐全为国内所罕见。众多的出土文物反映了从墓葬制度到祭祀、宗教礼制、战争、科学技术以及日常生活等社会的各个方面。它实际上反映的是当时的文化。因此,我们到湖北省博物馆,不仅仅是去参观几件出土文物,而更重要的是去追忆古老的中华文化。那么,曾侯乙墓反映的是一种什么文化呢?在这里就不得不提一下中国古代区域文化问题。
众所周知,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长江是中华民族的第二摇篮,它孕育了长江流域的巴蜀文化、楚文化和吴越文化,三种区域的文化中,以楚文化至为重要,而那时的楚文化只是综合了中原文化的末流和楚蛮文化的余绪,特色还不多,水平也不高,几乎是不足称道,一直到了春秋中期,才有了发展。我们知道,春秋战国是我国历史上的大变革、大动荡、大转变时期,不仅学术上百家争鸣,而且战争频繁,群雄割据,诸侯争霸。楚国正是在这样一种时候不断扩张。与此同时,楚文化在不断的交流、吸收、融合之中,逐步形成了有异于中原周文化而具有自己特色的一种区域文化。
现在,我们回过头来,谈一谈曾侯乙墓和曾国。曾侯乙墓的发掘地点是在今湖北随州,距武汉市约165公里,从曾侯乙墓的出土文物来看,在礼制上它沿用了周的一套东西,但在许多器物上反映了强烈的楚文化特色,有的则是周、楚文化艺术特色的综合。因此,很难单纯的把曾侯乙墓归于楚文化还是周文化的范畴。学术界一般单称其为曾侯乙墓,而不称其为“周墓”或“楚墓”,有人干脆提出了曾文化的概念。既然曾侯乙墓既不属于周,又不属于楚,而又同时具有两者的特色,我们可否说它反映的是中国上古时期文化的主流--中原周文化和南方楚文化呢?从这一点上看,曾侯乙墓发掘的意义不亚于甚至超过秦始皇陵的发掘,事实是不是这样的呢?常言道“眼见为实、耳听为虚”,那么还是让我们一起到里面去看看吧。
曾侯乙墓共出土文物一万余件,许多都是前所未见的珍品,它是我国考古史上的重大发现,有着深刻的历史意义和学术研究价值,这在同时代的墓中规模是较大的。
现在请大家看一看椁(guo)室模型,它是根据1:10的比例制作的,其中,整个墓室分为兵室、礼室、和乐室三大厅,下面就请大家随我一起参观。
前面我们说过,曾侯乙墓共出土文物一万余件,要想在有限的空间全部展出是不可能的,这里展出的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部分,大家请看,这件鹿角立鹤是这个古墓中造型艺术和铸造工艺都比较高的一件杰作,它由鹿的角,鹤的身子、鸟的翅膀组合而成,当然自然界中是不存在这种动物的,它是人们想象出的一种仙鸟,放在墓穴中主要有两个作用,一是守护死者灵魂,防止鬼怪侵袭,再就是护送死者灵魂升天。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他的铸造工艺也是比较讲究的,这反映了当时的青铜铸造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
在礼器展厅中,共展出了礼器用品38种134件,是我国历年出土青铜器数量最多,种类较全的一次,所以,大家在余下的时间里可以慢慢的欣赏,领略我国悠远的古文化。
现在请大家和我一起到楼上继续参观。
最后大家将要看到的便是世界闻名的曾侯乙编钟,编钟源于我国原始社会,乐宫中最为显赫的属编钟,巨大的钟架为铜木结构,呈曲尺形,全套编钟总重为2500公斤,它至今保留着优美迷人的音色,有深沉浑厚的低音、铿锵圆润的中音、清脆响亮的高音,整套编钟铸造十分复杂,要经过设计、制模、合金、浇铸、铸后加工等多道工序,编钟的装配、布局从力学、美学、实际操作上都处理得十分恰当。
这套编钟以其造型美观、铸造精美、保存完好、配备齐全、音域宽广、音色优美、音频准确而成为我国古代编钟之最。
为了满足各种中外游人的需要,湖北省博物馆在每天都要安排大型编钟演奏,让您徜徉于那悠悠的历史长河之畔,聆听这人间仙乐,所以,此行绝对会给您留下深刻的印象。
那么,现在就请大家随我一起去聆听这个时间长廊传来的音乐。
好了各位朋友,关于湖北省博物馆我就给大家介绍到这里,希望我的讲解能给大家留下一点印象,不详尽的地方也请大家多多海涵。
湖北省导游词哪篇五
欢迎大家来到这里,下面我来为大家介绍一下!
汉正街是汉口沿河大道以北,并与之平等的一条街道。此处原是沿河的墟市,经过明、清两代的发展,形成玉带门、杨家河、武圣庙、石码头、永宁巷等若干个东西向的“正街”。汉正街是汉口历史上最早的中心街道,是万商云集、商品争流之地。
长江最大的支流汉水,发源于陕西省,由此注入长江,在很早以前,陕西省的商人就乘船顺流而下,将货物贩运于汉正街中转。
汉正街最初是由货物集散批发而发展起来的。汉口之名可以说是因陕西商贩而得名,即汉水入长江口。而汉口的繁盛,与汉正街分不开。
汉正街导游词
各位旅客朋友们:
大家好!
翻开史册,汉正街历尽沧桑。历史悠久的汉正街是汉口最古老的一条街道之一,据《夏口县志》等书记载,这条街迄今为止已有5的历史。早在明朝万历年间,汉正街就已形成市镇,这里沿江从西至东,出现了宗三庙、杨家河、武圣庙、老官庙和集家嘴等众多的码头,为商埠吞吐,集散物资。由于水上交通便利,沿街店铺行栈日益增多,贸易往来频繁。到清代康熙、乾隆的经济发展鼎盛时期,汉正街已成为“汉口之正街”。乾隆四年(1739年),汉正街修起条石路面。同治三年(1844年)郡守钟谦钧在此主持修建了万安巷等新码头。从此,汉正街更是商贾去集,交易兴盛,市场繁荣。被称为“江湖连接,无地不通,一舟出门,万里唯意”,吸引了四方商旅,八方游客,热闹繁华,盛极一时。于是,本省荆州、孝感各县,外地山西、陕西、四川、湖南、江西、安徽、浙江等省人口纷纷迁入。正如清代汉阳人徐远志的《汉口竹枝词》所云:“石镇街道土镇坡,八码头临一带河;瓦屋竹楼千万户,本乡人少异乡多。”
近百年来,汉正街一直是旧汉口镇的商业精华之所在。旧汉口镇之商业有所谓上八行(商业行栈),下八坊(为手工业作坊)。据《汉口小志》称:最著名者俗称八大行,即盐行、茶行、药材行、什货行、油行、粮行、棉花行、牛皮行。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国营经济主导地位的确立,以及后来““””的影响,汉正街小商品市场曾一度停歇。那些年,小商品几乎无人经营,盛极一时的“三镇市场”门庭冷落,市场萧条,私人经营一度中断,整个市场处于封闭状态。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汉正街小商品市场又获得了新生。1979年9月,武汉市人民政府批准,重新恢复、开放汉正街小商品市场。当年就有100多待业青年、社会闲散人员在此经营小商品。至1982年,汉正街小商品个体户猛增到458户。至目前,汉正街个体经营户已达到13200户,日均吞吐货物400余吨,市场日均人流量16万人次,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新面貌。
汉正街导游词内容
各位旅客朋友们:
大家好!
具有500多年历史的汉正街坐落在白云黄鹤的故乡、长江和汉水交汇处,是镶嵌在华中腹地上的一颗璀璨的市场明珠。
汉正街市场东起三民路、民族路,西到桥口路,南临汉口沿河大道,北至中山大道,由汉正街、大夹街、长堤街、宝庆街、三曙街、永宁巷、万安巷等78条街巷组成,占地2.56平方公里,含有6个街道办事处的行政区划。市场内已建成服装、皮具箱包、家用电器、鞋类、陶瓷、布匹、小百货、塑料、工艺品、副食品等10大专业市场,营业面积共计60多万平方米,经营商品6万作余种,市场从业人员10万余人,客货运输站22个,拥有276条线路,对开500多班次,日均吞吐货物400余吨,个体经营户13200户,市场日均人流量16万人次,旺委可达20万人次。
具有经营特色的汉正街老店
一.谦祥益绸布店
谦祥益(衡记)绸布店开业于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所经营的宝蓝布、宝蓝细布、宝蓝竹布(俗称“三宝”或“三蓝”布)畅销武汉三镇、江汉平原诸城乡吁因这三种蓝布均由该店自设染坊染整,必过三道缸,色正而深,质量始终如一而享有盛誉,是与当时舶来品“阴丹士林”布竞争的唯一对手。谦样益绸布店以谦和致祥,诚信待客树立店风,与买主建立相互信任关系。外地熟客到店,将购货单交柜即去办理另外事务。到时再来,照单付款取货,无须讨价还价,从无差池。店堂内悬挂有黑漆牌困,上书“一言堂”三个斗大金字,经历半个多世纪,成为汉口人的口头禅:“谦样益的招牌枣一言堂”。据估计,辛亥革命(19)前后,其日均销售额约5000银元,最高时曾达1.6万银元;年销售额在150万一180万银元之间。新中国建立初期,该店仍以经营绸布为主。1966年公私合营改建为谦祥益百货商店,自此经营方向发生变化。
二.苏恒泰伞店
苏恒泰伞店该店是汉正街的百年老店,其制造的伞是畅销省内外的名品。苏恒泰伞店的创业人苏文受是湖南长沙石门坎的伞匠。清同治元年(1862年)举家迁汉,住汉正街关帝庙茅屋。他起初挑修伞担游街串巷,随担少量兜售自制的雨伞。三年后,苏文受积累了白银30两,在关帝庙魁北巷口开设苏恒泰伞店,弃修伞而专制湖南油纸伞。从此,由月产伞100余把发展到6000余把,供不应求。苏恒泰的油纸伞能占领市场百年不衰,其秘诀就是质量过硬,同业难有匹敌。苏家制伞,讲究原材料必须采之道地。油纸伞的骨架材料采自湖南益阳、茶陵的毛竹,以其“肉厚质硬”不易弯曲变形;伞面蒙覆的皮纸采自湖北郧阳,以其经纬有力;伞面刷涂桐油采自湖南常德,以其纯度光泽俱佳。偶然原材料供应不及,宁可减产少销,也不以次充优、降低质量,如此数十年如一日。旧时,江汉平原一带,女儿出嫁时一般均要购买苏恒泰伞店的伞。以致顾客口铸“苏恒泰的伞”,远近闻名,有口皆碑。在经营管理上,该店力求改进,以达增产增收的目的。开始制伞是作坊制,一工到底。为了增产,改一工制为分工流水作业制,以7人为一组,4人做伞架(其中再按长达骨、短撑骨、装葫芦和伞把分工),3人格伞衣(2人裕纸、1人刷油)。同时改计时工资为计件工资。经此改进,工效提高30%。进入本世纪30年代,苏家第三代传人为了加强市场竞争,潜心研究提高产品质量,推行伞面纸浸油工艺。伞的品种增加到花纸、改良蓝面、蓝面勾柄和红面大柄4大类、21个规格,伞的抗湿性和耐用度更加提高。为争取顾客,苏恒泰伞店在售伞时,还当着顾客面加刷一层油,并可根据顾客要求在伞面上为顾客题名或作画。新中国建立后,汉口苏恒泰伞店为湘潭制伞总厂的第一经营部。公私合营后,又由门市经营转向生产,月产油纸伞把、油布伞5000把。60年代以后,塑料伞、花布伞普及,油纸伞受自然淘汰,退出市场。但讲求质量、价廉耐用的苏恒泰伞的盛誉,仍在市场流传。
三.汪玉霞食品店
该店于清乾隆四年(1739年)在汉正街灯笼巷口创业,是有两百多年历史的老牌名店。310附录汪玉霞食品店初期以经销安徽茶叶为主。当时全国茶叶以徽茶最好,因而得名“汪玉霞的茶叶”。清末民初,汪玉霞食品店转以产糕点食品为主,如春节的酥糖、京果,端午节的芝麻糕、绿豆糕,中秋节的月饼,都受到城乡居民喜爱。特别是汪玉霞食品店的喜饼,成为一般家庭婚娶聘礼、喜庆请客的必备之品。这些产品历经几代人,质量始终如一。直至现在,汪玉霞食品厂的酥糖、京果、绿豆糕,仍是武汉食品市场的首选产品之一。其关键在于这些产品有一套严格的配方和严格的操作规程,以确保产品甜、酥、香、脆,适合顾客口味。凡是产品推出,店东和掌作师傅必要先尝,经检验合格,方才批量应市。在经营管理上,尽管其产品已是“皇帝女儿不愁嫁”,但仍注重促销活动。比如,以副产品碱酥饼薄利销售招袜顾客(利润率为5%,是其他主要产品利润率的l/7),带动其他高利产品占领市场。在服务质量上,讲求信誉,建立尊重顾客的良好店风。
四.叶开泰药店
该店开业于明崇帧十年(1637年)。新中国建立以前已经叶家十余代传人,成为有三百多年历史的老店。创始人叶文机初在汉正街鲍家巷口设叶开泰药室,行医制药,以医荐药。清乾隆年问,其孙叶宏良拓展业务,更名叶开泰药铺。光绪年间,叶开泰营业额占三镇同业总额的13%左右。辛亥革命后,传人叶风池于大夹街陶家巷本家宅基兴建店堂,重振家业,进入鼎盛。叶开泰药店精制的膏丹丸散,质量好,疗效高,行销海内外。店内东家员工以“修合虽无人见,存心自有天知”为信条,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例如,生产“大活络丸”即选用白花蛇,必须除掉蛇头、蛇尾、蛇骨、蛇皮,再烘干研末配药。驴皮阿胶、龟板阿胶取材只准选用黑驴皮、龟底板。汉正街老店311门市草药配方,自有一套严格操作程序。病家置药方于柜台,专人照方抓药。每味药几钱几分以戮秤称好,倒在小包纸上,按方顺序排列。全方抓毕,另有专人按方逐味检查。检查无误后,再由原抓药人逐味包成小包,然后合成大包。药包整整齐齐,有棱有角。然后店员交药收钱。武汉人曾流传一句歇后语:“叶开泰的药枣吃死了人都是好的”,‘其声誉由此可见一斑。
五.黄志成拆货店
该店曾为远近闻名的杂货海味批发店,鼎盛时期每天营业额达两万两白银。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黄渤亟继承伯父店业开办黄志成拆货店,借欧美诸国在汉口推销海味、白砂糖之机,着手海味杂货二道批发业务。该店以放秤让价,品种齐全和代为包装托运等服务手段,以省内及沿江乡镇码头的中小客户为对象开拓市场,压倒同业,业务遍及省内乡镇,声誉远达湘、赣、川数省。据传,省内外一些乡镇杂货店每每于店堂张贴在黄志成拆货店进货的发票,以示其货真价实。1900年,黄志成拆货店员工发展到180余人,日营业额白银万两,每年利润常在7万一8万两白银,经营规模高速增长。其后,即在武昌、汉阳新办杂货店5家,碾米厂l家。黄渤亟因此任汉口咸宁同乡会会长,一度购买两艘火轮经营汉口至咸宁间客货运输业务。辛亥革命时清军火烧汉口镇,黄志成拆货店堆栈存货全遭焚毁,元气大伤。后虽赊筹款货复业,一度有所起色,终因店内高级职员各立门户,难改每况愈下之势。1927年,盛极一时的黄志成拆货店终于无法维持,从汉正街市场正式消失。
湖北省导游词哪篇六
各位朋友大家好,我是“牛牛旅行社”的导游员小明,在这里我对大家光临武汉市表示热烈的欢迎,在接下去的时间里将由我为各位提供导游讲解服务,我一定会尽力安排好各位的行程,使大家在这次旅游活动中感到开心愉快。
好,下面请大家随我一起去参观湖北省博物馆。
(如大家所想的一样,)湖北省博物馆是湖北省收藏、研究、展览历史和革命文物的中心,共收藏文物约70万件,其中有曾侯乙编钟、越王勾践剑等举世瞩目的珍品。当然,在这些文物里面,就其发掘的意义和价值而言,恐怕得首推目前展出的曾侯乙墓出土文物。
所谓曾,就是曾国,侯,就是诸侯国的国君,乙是他的名字,连起来讲,就是曾国国君乙的坟墓,其间出土的不仅有被世界第一小提琴手梅柳英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曾侯乙编钟,还有具有高度审美价值的漆棺、漆器、精美绝伦的青铜器、种类繁多的兵器、车马器、乐器以及玉器、金器和许多日常用品等。在我国古代史上,一次性出土文物数量之多,种类之齐全为国内所罕见。众多的出土文物反映了从墓葬制度到祭祀、宗教礼制、战争、科学技术以及日常生活等社会的各个方面。它实际上反映的是当时的文化。因此,我们到湖北省博物馆,不仅仅是去参观几件出土文物,而更重要的是去追忆古老的中华文化。那么,曾侯乙墓反映的是一种什么文化呢?在这里就不得不提一下中国古代区域文化问题。
众所周知,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长江是中华民族的第二摇篮,它孕育了长江流域的巴蜀文化、楚文化和吴越文化,三种区域的文化中,以楚文化至为重要,而那时的楚文化只是综合了中原文化的末流和楚蛮文化的余绪,特色还不多,水平也不高,几乎是不足称道,一直到了春秋中期,才有了发展。我们知道,春秋战国是我国历史上的大变革、大动荡、大转变时期,不仅学术上百家争鸣,而且战争频繁,群雄割据,诸侯争霸。楚国正是在这样一种时候不断扩张。与此同时,楚文化在不断的交流、吸收、融合之中,逐步形成了有异于中原周文化而具有自己特色的一种区域文化。
现在,我们回过头来,谈一谈曾侯乙墓和曾国。曾侯乙墓的发掘地点是在今湖北随州,距武汉市约165公里,从曾侯乙墓的出土文物来看,在礼制上它沿用了周的一套东西,但在许多器物上反映了强烈的楚文化特色,有的则是周、楚文化艺术特色的综合。因此,很难单纯的把曾侯乙墓归于楚文化还是周文化的范畴。学术界一般单称其为曾侯乙墓,而不称其为“周墓”或“楚墓”,有人干脆提出了曾文化的概念。既然曾侯乙墓既不属于周,又不属于楚,而又同时具有两者的特色,我们可否说它反映的是中国上古时期文化的主流--中原周文化和南方楚文化呢?从这一点上看,曾侯乙墓发掘的意义不亚于甚至超过秦始皇陵的发掘,事实是不是这样的呢?常言道“眼见为实、耳听为虚”,那么还是让我们一起到里面去看看吧。
曾侯乙墓共出土文物一万余件,许多都是前所未见的珍品,它是我国考古史上的重大发现,有着深刻的历史意义和学术研究价值,这在同时代的墓中规模是较大的。
现在请大家看一看椁室模型,它是根据1:10的比例制作的,其中,整个墓室分为兵室、礼室、和乐室三大厅,下面就请大家随我一起参观。
前面我们说过,曾侯乙墓共出土文物一万余件,要想在有限的空间全部展出是不可能的,这里展出的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部分,大家请看,这件鹿角立鹤是这个古墓中造型艺术和铸造工艺都比较高的一件杰作,它由鹿的角,鹤的身子、鸟的翅膀组合而成,当然自然界中是不存在这种动物的,它是人们想象出的一种仙鸟,放在墓穴中主要有两个作用,一是守护死者灵魂,防止鬼怪侵袭,再就是护送死者灵魂升天。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他的铸造工艺也是比较讲究的,这反映了当时的青铜铸造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
在礼器展厅中,共展出了礼器用品38种134件,是我国历年出土青铜器数量最多,种类较全的一次,所以,大家在余下的时间里可以慢慢的欣赏,领略我国悠远的古文化。
现在请大家和我一起到楼上继续参观。
最后大家将要看到的便是世界闻名的曾侯乙编钟,编钟源于我国原始社会,乐宫中最为显赫的属编钟,巨大的钟架为铜木结构,呈曲尺形,全套编钟总重为2500公斤,它至今保留着优美迷人的音色,有深沉浑厚的低音、铿锵圆润的中音、清脆响亮的高音,整套编钟铸造十分复杂,要经过设计、制模、合金、浇铸、铸后加工等多道工序,编钟的装配、布局从力学、美学、实际操作上都处理得十分恰当。
这套编钟以其造型美观、铸造精美、保存完好、配备齐全、音域宽广、音色优美、音频准确而成为我国古代编钟之最。
为了满足各种中外游人的需要,湖北省博物馆在每天都要安排大型编钟演奏,让您徜徉于那悠悠的历史长河之畔,聆听这人间仙乐,所以,此行绝对会给您留下深刻的印象。
那么,现在就请大家随我一起去聆听这个时间长廊传来的音乐。
好了各位朋友,关于湖北省博物馆我就给大家介绍到这里,希望我的讲解能给大家留下一点印象,不详尽的地方也请大家多多海涵。
(剩下的时间大家可以自由的参观一下,半小时后在大门口集合上车。)
湖北省导游词哪篇七
各位旅客朋友们:
大家好!
鱼木寨,又名鱼目寨、舆木寨,位于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利川市谋道乡大兴管理区,南距大兴场集镇3.5公里,318国道(改线)绕经山寨北麓而过,东南距利川市城60公里,西北距重庆市万州港50公里,寨顶海拔1300余米,距寨麓马龙关垂直高度500余米,1月平均气温0.6℃,7月平均气温30℃以下。该寨古属龙渊安抚司,后改为龙阳峒土司,领属屡有更迭。1955年12月,鱼木寨由四川万县划归湖北利川,现为谋道乡鱼木村,住户156户,568人,大姓有谭、向、成、邓四姓。调查研究表明,土家族、苗族应占人口的60%以上。这里风光奇特,文物古迹丰富,民风古朴。1989年8月经文物工作者考查发现后,被定为我省文物普查中的重要发现之一。1992年12月,公布为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定为湖北清江民俗风情游的重要景点,定为预备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世外桃源,天下第一土家山寨”之美誉。
久远的历史稀奇的寨名
据考:龙渊安抚司谭福一于明洪武二年(1369年)下马万县乐往坝(今利川谋道乡铜锣关村)。洪武八年谭元亨袭龙渊安抚司职。永乐七年(14),其地“东齐冷耳阱抵利川河,南至忠路司抵岭心,西至白羊坪抵免滩河,北至龙驹坝抵岩仑”,其中乐往坝、猪羊坪、褶岩坝、瓦砾洞、中咀、下岩坝等地,分三等纳税,收作铜锣关军费。谭氏世袭冠带,镇守铜锣关。明万历十四年(1586年)八世谭彦相等认承纳草籽粮五硕三斗,将龙阳峒编籍万县,奉旨俞允,脱离石柱土司。万历十六年(1588年),石柱宣抚使马斗斛、马千乘图谋恢复龙阳峒,率士兵围攻,烧毁民房300余处,杀害百余人命。当年争战遗址、传说、故事尚存。
鱼木寨东南与铜锣关及龙阳峒土司祖墓凤凰山一脉相连,西南与马头场及龙阳峒土司所建大岩寨上下呼应,正北与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龙潭安抚司舍把黄俊之子黄中称帝反明据点支罗锁船头寨,隔涧相望。正如一副古楹联所描绘的那样:“鱼目两开张瞻前岸铁锁拱朝大小山寨齐拥护;凤毛双济美顾后脉铜关鼎立上下石级皆惊愕。”地势十分险要。
寨名来源今无确考,一说,土家族有语言无文字,“鱼木”为土语音记;一说,相传古代马、谭土司连年争战,一次,谭土司困守该寨,马土司久攻不下。谭土司为退敌兵,从寨东岩洞口向寨下抛下活鱼无数,有些竟落挂于马土司帐前树上。马土司望鱼兴叹:“欲克此寨,如缘木求鱼!”遂引兵自退。从此,地因事名,洞名“鱼木洞”,寨名“鱼木寨”。
雄奇的关卡险仄的道路
清同治五年(1866年)增修《万县志》载:“鱼木寨山高峻,四周壁立,广约十里,形如鼗鼓,从鼓柄入寨门,其径险仄。”从大兴场至鱼木寨,有石板古路一条,蜿蜓于山梁之上,全长约3公里,前段平坦,后段曲折起伏。临进寨门前一段长约50米,路基总宽不足2米,两侧悬崖高百米,整段道路完全铺设于悬崖脊上,远观恰如鼗鼓之柄。在鼓柄与鼓面结合处,依地势建寨楼一座,建筑平面呈梯形,前宽4.6米,后宽8.1米,进深5.1米,两侧墙脚与崖沿靠齐。寨楼前、左、右三方墙壁,以规整条石石灰石石灰凝缝修就,正面一壁高6.4米,上端稍有收分,形近长方;左、右侧壁较正壁稍低,人字瓦顶隐于正壁之后。正壁下正中开独门,为进寨通道,门额上横排正楷阴刻“鱼木寨”3个大字;再上,开射击孔两排共9个,严密地封锁着进寨道路。寨楼内分上下两层共4间,前2间楼板亦以石作,射击孔下依壁建石台,以利作战,其余各间供屯兵住宿。现寨楼下通道右壁嵌石碑一通,正楷阴刻《鱼木寨功德碑序》,文字清晰,现抄录如下:
“奉修,从来思患预防,乃国家之良图;乐望相助,亦小民之淳风。予等甲内,或失朝下业,或本朝蒙圣天之雅仕,耕读传家,各安本分,为盛世良民已耳!奈近来贼匪流窜,扰乱乡曲良民。圣恩优渥,不欲良民受害,令其各地修寨砌卡,以戒不虞。所以鱼木寨公议寨卡,募化良民,勒石是为序。
团长谭登杰等百二十人(略),嘉庆四年岁次已未仲夏月立。”
清乾隆、嘉庆年间,白莲教在利川活动频繁,声势浩大,碑序中所称“贼匪”,就是指白莲教军,资料十分珍贵。
鱼木寨四周悬崖三迭,崖间缓坡如带。为保寨顶安全,阻断缓坡通路,古人除在寨颈修筑寨楼以外,还在寨东青岗片(读pian,方言)、寨西垛片一层岩下各建石寨楼一座、石寨墙一段;在三阳关、樟凤坪、福堰塘二层岩上,各建卡门一座。现寨楼已毁,垛子片寨墙仅存残垣,青岗片寨墙长200余米、高5米、厚3米,保存完好。3座卡门除樟凤坪卡门已被拆除外,其余2座依然如故。
湖北省导游词哪篇八
神农溪是巴东县长江北岸的一条常流性溪流,发源于神农架南坡,故名神农溪。
神农溪全长60公里,相对高差2900余米,两岸绝壁夹峙,窄处不及5米,山岩多成80至90度的壁堑,日均流量20立方米/秒,于巫峡口东米处的西壤口汇入长江。
神农溪旅游风景区是国家aaaa级旅游区,景观独具特色,集长江三峡雄、秀、险于一体。现辟旅游景区32公里,有神农峡、绵竹峡(支流)、鹦鹉峡、龙昌峡四个各具特色的自然峡段,面积57.5平方公里,灌木植被葱茏,山花馨香四溢,猴群嬉戏,黄羊獐麂出没,山水蓝天一色,一派山野情趣。有溶洞60余处,险滩、长滩、湾滩、浅滩30余处,历有“一里三湾,湾湾见滩”之说。溪水深潭碧绿,飞瀑遍布,悬棺、栈道、原始扁舟、古老村落、土家风情构成了原始、古朴、自然、野趣,乘“豌豆舟”木扁舟漂流和乘环保船观光游览独具特色的旅游胜地,成为三峡线上的一颗明珠。
神农溪延伸开发溯溪而上16.8公里的罗坪复建了游客接待中心,较原来的接待中心功能更加齐全,设备更加完善,接待量成倍增加,是游客休息、就餐、观赏土家歌舞表演的理想场所。过去游人罕至的神农峡的奇异风景--神农温泉、神农洞、神农峰等,也呈现在游人面前。
135水位定型,神农溪又增添了峡谷平湖的美景。现在神农溪景区线路延长,进入条例改善,安全系数增大,区位优势明显,游览方式多样,转型升级后的神农溪旅游,在规模上更加大气,形式上更加多样,内容上更加丰富。
巫峡口
巫峡,位于重庆市巫山县与湖北省巴东县之间,全长42公里,山高入云,有巫山十二峰擅奇天下。巴东段24公里,西起边域溪,东至县境官渡口镇,古又称巴峡。
边域溪,又名鳊鱼溪。为渝鄂两省市界河,它不仅是地理上的“鸿沟”,历史上巫巴两县百姓,为争夺田土薪柴,曾发生过无数次械斗,造成了不少伤亡,1949年后,两县青年在这一带营造了“青年友谊林”,它不仅美化了环境,也密合了历史上留下的“楚蜀鸿沟”。
边域溪东为“铁棺峡”,有悬棺,色如铁,故名。全长2.7公里,一线多景,连线三峡,上称“布条峡”,中为“铁棺峡”,下流百米有石垒的“石棺峡”。江面迂回曲折,山岩高差300至500米之间,窄处不足70米,南宋诗人范大成有“束江岩欲合,中间一罅天”之说。
门扇峡,位于楠木园,巫峡口之间,长2.5公里,大面山、尖子山南北对峙,象两扇大门扼住东去的江水,故而得名。峡内绝壁夹峙,有板壁岩,链子溪古栈道之险;蛮洞桥小石干垒、古工艺之奇,江南褐红色的岩石,在阳光照射下,象似火焰伸向江心,故名火焰石。两岩岩壁上有石刻(我示行舟等),是珍贵的三峡水文记实资料。出峡后,大江两岸山峰一片葱茏,万亩柑桔园花果飘香。
西壤口
西壤口是巫峡的出口,历为兵家必争之地。这里有古墓七百余座。从出土的文物考证,有殷、商、战国、汉等历代遗留下来的古墓葬群。三国时,刘备派张飞镇守于此,栅联寨七百余里,后关公张飞死,备起倾国之兵发吴,遭东吴陆逊火烧连营七百余里,刘备丢盔卸甲,逃至这里。据巴东县志载:“追兵急,备烧栈断道,然得免”。所以在巫峡里边有一个避兵岩,那就是刘备躲避追兵的地方。1984年,考古工作者在西壤口李家湾地区发掘了四座古墓。出土文物有巴氏矛、巴氏剑、巴氏征、巴氏盾等巴人用过的兵器。在西壤口还存有“杜甫草堂”遗址,始建于明代。查《杜甫年谱》“大历三年,杜甫东下夔州,三月报江陵”。其中有三个月在此小憩,曾写有“西壤溪”诗一首,“壤溪渔火”后历为巴东古八景之一。同时西壤口的巫峡北景画面还是现在正在使用的伍元人民币的版面图案。
巴东夏橙
巴东是全国柑桔基地,盛产脐橙、血橙、夏橙等十多个品种,尤以夏橙(又名“五月红”)驰名。其特点是花果并枝,两代同堂,酸甜适度,质优高产,远销东南亚各国,深受中外游客喜爱。
龙昌峡
龙昌峡全长5.7公里,雄峡对峙,滩多水急,峡谷迂回曲折,深若幽巷重门,均宽不足20米,山岩多成80度至90度。斜坡直插溪底,以雄见长,唐代诗人杜甫乘扁舟漂流过此峡,有诗赞曰:“迢迢水出走长蛇,怀抱江村在野牙,一叶兰舟龙洞府,数间茅屋野人家”;北宋至和三年,有蒋凯、彭德纯、周茂叔乘船漂流过此峡,历史上又称这峡为“三游洞”。《小方壶斋舆地记胜》记载:“此洞非石洞,乃山水之奇观也,一洞十里,可浮舟往来”,据考古时峡谷两岸树木繁茂,藤蔓植物攀附其上,遮天蔽日形似洞穴,1990年国家旅游局局长刘毅漂流此峡后盛赞:“这才是真正的峡”。
神农溪大桥
神农溪大桥是我县公路复建工程中的一座特大公路桥。于194月施工兴建,1912月13日合拢。206月正式通车,总造价1730万元,该桥由武汉市政工程设计院设计,由主桥和引桥两部分组成,桥长318米,范文,桥墩高109米,是我国公路桥梁中的第一高墩,是我国桥梁建筑上施工难度最大、技术含量最高的工程之一。
鸿大港湾
这地方叫“鸿大港湾”,1937年冯玉祥将军乘坐“鸿大军舰”避空袭,抛锚在此停靠一年之久,故当地居民称这里为“鸿大港湾”。
湖北省导游词哪篇九
各位旅客朋友们:
大家好!
箭竹林主要在大神农架近峰顶一带。竹丛生长异常稠密,每平方米达120多株;竿细长,仅若手指粗,橙黄发亮,坚实而柔韧,古人用其作箭,故名。据初步统计,包括小神农架的竹林,达46万余亩,密密麻麻,重叠无垠。“山脚炎夏山岭春,山麓艳秋山顶冰”的神农架,是白麝、白獐、白麂、白雕、白蛇、白猴、白松鼠等世界罕见的白色动物集中区,而浩如沧海、内如迷宫的箭竹林,又是我国特有的小白熊常常寻食填腹、取材建舍的所在,因而林名更为远扬。
湖北旅游景点西陵峡导游词
各位旅客朋友们:
大家好!
游客朋友们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美丽的长江三峡游览观光!我们今天将要游览的是西陵峡口风景区。
西陵峡口风景区位于灯影峡与三峡大坝之间,横跨西陵峡两岸,交通便捷,从宜昌市或三峡大坝出发,陆路经宜莲公路,水路经长江黄金水道均可到达,同时,乘轮渡过江,还可到达南岸的石牌和三峡极顶风景区。西陵画廊由“永远的西陵峡”峡谷风光、江南三把刀、江北的仙人桥和地质公园、西陵峡沿江栈道组成。它以峡谷风光、地质公园为特色,是开展地质科考、书画观摩、观光揽胜、徒步游三峡等旅游活动的绝佳之地,主要景观有震旦纪、寒武纪世界标准地质剖面、世界华人三峡石刻、仙人桥、天柱山、三把刀等。
西陵画廊是整个三峡中最为神奇壮丽的峡谷,因而北宋领袖欧阳修留下了“西陵山水天下佳”的千古绝唱,陈毅元帅也写有“三峡天下壮,请君乘船游,西陵甲三峡,忘返兴犹稠”的豪迈诗篇。三峡大坝竣工后,从三峡大坝到葛洲坝之间长38公里的西陵峡段将是唯一不被淹没的峡谷,将保持原汁原味的峡谷风光,是永恒的三峡风光,是寻梦三峡的乐园。西陵画廊北岸莲沱一带的寒武纪、震旦纪地质剖面,是20世纪20年代地质学家李四光发现并命名的,是全国三大典型地质剖面之一,揭示着地球远古的奥秘。
仙人桥是西陵峡风光的最佳观景点,其附近的峡谷段是三峡最窄处,两岸峡谷壁立千刃、幽深谷底惊涛拍岸,是体味三峡雄奇风光的极佳地段。仙人桥原名天生桥,位于江北岸悬崖上,它三面绝壁,一面临江,在两山之间,凌空飞架,险峻奇特之至,传说是天上的仙女与凡间樵哥一同升天时,仙女裙带化成的彩桥。“仙人桥上白云封,仙人桥下水汹汹,行舟过此停桡问,不见仙人空碧峰”,宋代诗人田钧当年途径桥下,因山水凶险和不见仙女倩影而深为遗憾。而今,这里开发成为旅游区,一个雕刻精美的仙女塑像鹤立于升天台上,似在飘然升天,栩栩如生。站立桥上,上下百里西陵画廊尽收眼底,但见云卷细浪,雾散轻纱,偌大长江,飘忽如带,千轮万舟,形如柳叶,真有白居易“路穿天地险,人续古今愁”的感受;放眼四周,美景如画,东有石门天险,西有三把刀名峰,北有“山势嵯峨半插天”的天柱山,南有明丽生辉的明月峡,令人目不暇接,心驰神往。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湖北省导游词哪篇十
大家好!
很荣幸能和诸位一起畅游长江三峡,我是你们的导游叶凉,非常高兴能为大家服务。祝愿大家玩得尽兴,福寿安康。
余秋雨先生曾经写到,中国有意思的地方很多,但如果只能选择一个,我会回答三峡。
而我们说到三峡,就不得不提到长江。人类伟大的文明往往源自于伟大的河流,如尼罗河之于埃及,如恒河之于印度,如长江之于华夏,但是其他的大河往往是由数个国家分享,唯有长江独属中华。长江是世界第三长河,全长6300多公里,起源于唐古拉山,流经11个省,市,自治区,最后汇入东海。习惯上,我们把长江分为三段:上游是从源头至湖北宜昌三峡出口的南津关;中游由南津关至江西湖口;湖口到长江入海口则是下游。我们游览的三峡是长江上游的精华部分,西起重庆奉节白帝城,东至南津关,由瞿塘峡,巫峡,西陵峡及其间的宽谷地段组成,全长193公里。
长江三峡三段峡谷各有特色,首先就是以"雄"著称的瞿塘峡。瞿塘峡又叫夔峡,起于白帝城,止于重庆巫山县大溪镇,全长8公里。它是三峡中最短又最雄伟险峻的一个峡,在两端入口处,两岸断崖壁立,相距不足一百公尺,形如门户,故名夔门,也称瞿塘峡关,山岩上有"夔门天下雄"五个大字。左边的名赤甲山,右边的名白盐山,不论天气如何,总是迂出一层层或明或暗的银辉。瞿塘峡虽短,却能"镇渝川之水,扼巴鄂咽喉"。古人形容瞿塘峡说,"案与天关接,舟从地窟行"。我们现在流通的10元人民币的背面就是夔门。
瞿塘峡之后是巫峡,又称大峡,由重庆巫山大宁河口至湖北巴东县的关渡口,全长45公里,是长江三峡中最长的峡谷,巫峡绮丽幽深,以"秀"著称天下。它峡长谷深,奇峰突兀,层峦叠嶂,云腾雾绕,江流曲折,百转千回,船行其间,宛若进入奇丽的画廊,充满诗情画意与惊险刺激。"放舟下巫峡,心在十二峰。"巫峡两岸以十二峰为景观之最,其中又以神女峰最为著名俏丽。楚国宋玉曾用"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来形容神女楚王两情缱绻,不过我个人更喜欢舒婷对神女峰的描述:"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
三峡中最后一个峡就是西陵峡了,它西起湖北秭归的香溪口,东止宜昌的南津关,全长66公里,因为中间有宽谷相间,所以不是最长的峡。西陵历史曾经上以险闻名,航道曲折、怪石林立、滩多水急、行舟惊险。但如今高峡出平湖,西陵峡的大部分已经成为三峡工程的平湖库区,行船舒适平缓,风景美丽依旧。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也是人类建筑史上的奇迹,也许以后我们的后辈看到三峡,就像今天的我们看到长城。
三峡自古以来就是巴蜀黔连接东部地区的主要水道,我们脚下这条的悠长的河流,流经神州1/5的大地,流经中国5000年的历史,巴人祖先乘咸鸟古舟往来其上贩盐,三国之际有刘玄德白帝托孤,诗仙李太白也曾"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在抗日救亡之际,更有大量的人才物资设备逆流而上,到重庆兴建陪都,挽我华夏气数。
三峡两岸,有无数的人文痕迹,是各民族生长之地。长江三峡之旅,不仅仅是风景之旅,风情之旅,更是历史之旅,文化之旅。滔滔江水,英雄已逝,巍巍三峡,千载如斯。
每次到了三峡,我都觉得自己非常的幸运,能沿着先人的足迹,沿着我们文明的血脉,感受这伟大的奇观。今天更加荣幸之至的是,能有机会和大家一起感受,一起游览。尊敬的各位旅客,那让我们开始这段奇妙的长江三峡之旅吧。
湖北省导游词哪篇十一
长江三峡旅游,可以从重庆顺流而下,快镜头地观赏三峡奇特风光,也可以从上海、南京或武汉逆流而上,慢节奏地饱览长江沿途美景。接下来是小编为您整理的湖北省长江三峡
导游词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各位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我是此次的导游小冯。在行程中,我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大家提供服务,使本次次旅游活动开心愉快。今天我们游览壮丽的长江三峡,小冯在此给大家就长江三峡进行一个简要的介绍。长江是我国最长的河流,全世界第三长河,它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流经青海、西藏、云南、四川、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跨十一个省市自治区,最后汇入东海,全长6300公里,仅次于非洲的尼罗河和南美洲的亚马逊河。它满载着四季浪歌,永不停息地直奔东海。流经四川盆地东缘时冲开崇山峻岭,夺路奔流形成了壮丽雄奇、举世无双的大峡谷——长江三峡。
长江三峡西起重庆市奉节县白帝城,东至湖北宜昌市南津关,由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组成,全长193公里。长江三峡是长江风光的精华,是神舟山水中的瑰宝。山,是三峡的骨架与躯体;水,是三峡的灵魂与血脉。山与水的完美结合才有我们今天看到的壮丽景色,小冯在此有个温馨提示,三峡气候潮湿多变,大家要注意衣服的添加。而且在船行驶的途中,风特别大,请大家别再甲板上逗留太久,以免受寒感冒。在观景的时候要注意安全,手中的物品拿稳,不要让手机相机和垃圾不小心掉在江中了。
朋友们,在瞿塘峡我们游白帝、观夔门、品石刻之后。我们来到巫峡,巫峡因巫山得名,西起巫山城东的大宁河口,东至湖北巴东县官渡口,巫峡全长45公里。是三个峡谷中最完整的一个峡谷。巫峡由金银盔甲峡、巫山十二峰和铁棺峡组成。巫峡,景色幽深秀美,以“云雨巫山十二峰”著称于世,江北六峰分别是登龙、圣泉、朝云、望霞、松峦、集仙;江南六峰为净坛、起云、上升、飞凤、翠屏、聚鹤。这名字太多了难记了,还好有首串名诗这样说:“净坛朝云望霞光,圣泉聚鹤翠屏长。上升飞凤登龙志,集仙起云松峦香”,有利于我们记住她们。
请大家顺着我手指看,在海拔1112米的山峰上有一突兀的石柱高约6.4米,它形似一个矫健的少女。这个就是艳压群芳的神女峰。有山有水的地方必定有神话传说,巫峡是三峡神话传说的摇篮,其中关于神女峰的传说最为动人。传说西王母的小女儿瑶姬腾云路过巫峡时,看见一群孽龙在此殴斗,骚扰百姓,于是她就停了下来,击毙孽龙,为民除害。而后又派人帮助大禹凿开三峡、疏通河道、治理了水患,自己则留在人间为过往的行船导航,最终化为了神女峰。
关于神女峰的传说各不一样,但都有个共同点,那就是传说往往寄托着美好的向往,这些关于神女的传说就表现了在古代三峡的水非常的急,可能经常出现水患淹没庄稼,当时由于工具的落后和面对大自然的无力。就把希望寄托在神仙身上,有了这么一段动人的传说。在古代神仙满足不了百姓的愿望,不过当今通过经济的发展,修建了三峡大坝后出现高峡出平湖的景观,三峡在也不会有船只触礁等险情了。即使神女峰没满足百姓的愿望,但她还是非常出名的,神女峰是古老中国最多情的一块石头,神秘东方最多梦的一块石头,古今闻名。
小冯个人认为她出名的主要原因有三:一是宋玉在“神女赋”中虚构了一个楚襄王与神女幽会的故事,二是神女瑶姬下凡助大禹治水的传说,三是峰侧确实有一石耸立,形如少女。我们在大宁河口还可以换船进入国家首批5a级风景区小三峡及小小三峡游玩。
各位游客,你们好 !我是此次负责大家三峡之旅的导游费梦雪,大家可以叫我小费。好了,话不多说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长江三峡吧!
大家都知道,长江是我国的最长的河流,是世界第三长河。仅次于南美洲的亚马逊河和非洲的尼罗河。它的源头在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流经十一个省市自治区,全长6300余公里。当它流经四川东部的奉节时,便冲开崇山峻岭奔腾而下,形成了壮丽雄伟的大峡谷——长江三峡。三峡顾名思义其实就是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的总称,西起重庆市奉节县白帝城,东至湖北宜昌市南津关,全长193公里。三段峡谷各有特色,瞿塘峡雄伟险峻,巫峡幽深秀丽,西陵峡滩多水急。
三峡的四季分明,春有桃李花开,夏有云蒸霞蔚,秋有丹叶流火,冬有苍山覆雪,四季有好景一上一回新。无论什么时候来都能欣赏它美的一面。不知大家可否知道在这壮丽的山川之中曾经闪耀过大溪文化的异彩,诞生过伟大爱国主义诗人屈原和千古才女王昭君;三国时代这里是吴蜀相争的古战场,唐宋以来李白、杜甫、白居易、刘禹锡等等诗圣文豪在这里写下千古绝唱,事事数来令人感怀。
现在我们的船就驶进西陵峡了。西陵峡西起秭归县香溪河口,东至宜昌市南津关,全长76公里,是长江三峡中最长的峡谷。因位于“楚之西塞”和夷陵(宜昌古称)的西边,故名西陵峡。西陵峡以“险”出名,以“奇”著称。西陵峡中有“三滩”——泄滩、青滩、崆岭滩,“四峡”——灯影峡、黄牛峡、牛肝马肺峡和兵书宝剑峡。这峡中有峡、滩中有滩,大滩含小滩,滩多水急。
不过随着葛洲坝工程的建成蓄水,以及解放后的航道整治,现在这里都变成了安全通道,所以我们才有机会乘船欣赏西陵峡的美妙风光。提起三峡工程,我们每个中国人都会为此感到骄傲和自豪,然而三峡工程的建设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早在1920xx年,伟大的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就提出了建设三峡工程的构想,到1994年破土动工,距最初构想有近80年。20xx年三峡大坝建成后,我国每人每年可以增加用电70度。三峡工程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是综合治理长江中下游地区防洪问题的关键,工程还有发电、航运、灌溉和发展库区经济等多项综合效益,对我国发展现代化建设及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起着重要作用。
领略了西陵峡的滩多水急,我们再来感受下巫峡的幽深秀丽。巫峡全长45公里东起湖北巴东县的官渡口,西至重庆巫山城东的大宁河口,是三峡中唯一一个地跨两个省市的且最完整的一个峡谷。巫峡谷深狭长,日照时间短,峡中湿气整日不散,形成了峡中云雾缭绕的景色,因而有了“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千古绝唱。我们都知道,巫峡是以幽深秀丽而闻名的,而其中尤以那排列在大江两岸的巫山十二峰为最。
江北六峰连袂,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北岸的集仙峰,其它五峰依此是松峦、神女、朝云、圣泉、登龙。南岸六峰中,在船上能够见到的只有飞凤、翠屏、聚鹤三峰,净坛、起云和上升三峰则必须从长江的支流青石溪上溯十五公里才能望见。因此,宋代诗人陆游有“十二巫山见九峰”的诗句。大家请抬头看,在那群山之间耸立一峰,峰顶旁有一人形石柱,看上去就像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在深情的俯视着长江,那就是在十二峰中最为挺拔秀丽的神女峰了。
从巫峡出来,我们就进入了三峡中的最后一个峡——瞿塘峡。瞿塘峡东起巫山县大溪镇,西到重庆奉节白帝城。全长只有8公里,是三峡中最短的一个峡,但景观最雄伟壮观,有“西控巴蜀收万壑,东连荆楚压群山”的气势。两岸悬崖峭壁如刀砍斧削,相距不足一百公尺,形如门户,故称夔门。现在,这个夔门更是身价百倍,成为世界上最值钱的门了。为什么这么说呢?大家请看,这是五元和十元的人民币,在它们背后就是这雄伟险峻的夔门了。所以呀,我建议大家一定要在这里照一张相,一来可以留作纪念,二来可以将这里的滚滚财源带回家去。好了,照完相之后我们接着聊。
大家左边的赤甲山,相传古代巴国的赤甲将军曾在此屯营,又因尖尖的山嘴活像一个大蟠桃,故有桃子山别名。右边的名白岩山,不管天气如何总是呈现出一层或明或暗的银辉,好像有一层盐撒在上面在白盐山的绝壁上有一列“之”字形石孔,自下而上自山腰,相传这是“孟良梯”,其实是古代人民凿孔栽木或采药的古栈道遗址。在北岸一处险陡的峭壁之上,有几条缝隙,远远望去,搁着一叠长方形的木匣,状如风箱,故称之为风箱峡。这些风箱其实是20xx多年前古巴人留下的岩葬。
各位游客朋友们,大家好,非常欢迎大家来到三峡大坝,我是大家的导游,我姓潘,大家就叫我小潘吧。
首先,让我们一起来说说我们的三峡工程吧。
三峡工程是中国人民用智慧和汗水创造的冲破性伟大工程。它举天下之力而建,以是,在场的每一位前辈,你们都为其做出过贡献,它是我们共同的自豪!
接下来我们要去三峡大坝的最佳观景点——坛子岭观景台。大家上去的时候要注重安全。站在坛子岭上,凭栏眺望,高峡平湖就在眼前延伸。巍然耸立的三峡大坝如巨龙横江,和沿岸的群山相连,十分的壮观。
由于三峡水库属峡谷河道型水库,坝上湖面并不十分隔阔。站在坛子岭上能看到的湖面在几公里外就消失到峡谷中去了,远没有鄱阳、洞庭的浩淼和壮阔。但它摄人心魄的壮美是深藏不露的,因为我们眼前的那一汪江水示明的是人类对世界第三大江河的征服,承载的是一个人的共同体一百年的梦想。我相信,在场的每一位前辈均可以或许读懂这种美,因为那是属于中华人的共同体的大壮美,那是中华人的共同体崛起在新时代的伟大标志。
好了,我的讲解就要结束了,接下来大家可以自由参观,我们11点在三峡展览馆门跟前集合,谢谢大家。
大家好,我叫李昂,是这次带领大家去三峡玩的导游,叫我李导就行,ok不多说了,上船先带你们去看看。
从三峡全长七百里中看,两岸山都是相连的,没有中断的地方。山岭重重叠叠,连绵不断,把太阳光和天空都遮蔽了。如果不是正午晚上,绝看不到太阳和月亮。
到了夏天洪水暴涨满上山冈的时候,无论是上行还是下行,都被阻绝了。有时皇帝的诏书急需传达,那么,从白帝到江凌,虽有一千二百里之多,早上出发,晚上便到,即使乘飞奔的马,驾者烈风也没这样快,大家想想那船多快呀!
更神奇的在这,每当春冬的时候,白色的急流和碧绿的深谭,回旋着清波,倒影着两岸的景色。高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怪的柏树,悬崖上流下的瀑布,飞花四溅,在山峰和树林之间飞溅,水清、树荣、高山、草盛,确有许多趣味。
到秋天初晴下霜的早晨,树林萧瑟冷静,山涧寂静,猿猴啼啼的长叫,持续有很久,凄惨的声音异常,在山谷久久回荡,所以打渔的人说:巴东三峡巫峡最长,听见猿声后,眼泪沾湿了衣服。
这就是美丽的三峡,神奇的三峡!
各位游客你们好!我是号导游,我们将要参观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电站——三峡水电站。
三峡,是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的总称,位于长江上游,重庆和湖北宜昌之间。全长约1200里。
三峡两岸崇山峻岭,悬崖绝壁,风光奇绝;其间江水汹涌奔腾,惊涛拍岸,百折不回,可谓险中生美,令人心驰神往。旅途中,你定会惊叹于三峡神奇秀丽的景色。
荡漾在碧波上,畅游在山水间,你还会了解到三峡悠久的历史,我国伟大的诗人——屈原,和美丽的和平使者王昭君的家乡就在这里,看来三峡不仅培育出一代才子,还培育了绝代的美人,真可谓人杰地灵,李白等多位诗人也曾题句于三峡。看来,三峡不仅风光好,历史也久远。
三峡真是世界上的一大瑰宝啊!
好了,让我们踏着圣人的足迹,一起去探寻三峡的奥秘吧!相信大家绝对会不虚此行!
湖北省导游词哪篇十二
各位朋友大家好,我是“×××旅行社”的导游员,在这里我对大家光临武汉市表示热烈的欢迎,在接下去的时间里将由我为各位提供导游讲解服务,我一定会尽力安排好各位的行程,使大家在这次旅游活动中感到开心愉快。
好,下面请大家随我一起去参观湖北省博物馆。
(如大家所想的一样,)湖北省博物馆是湖北省收藏、研究、展览历史和革命文物的中心,共收藏文物约70万件,其中有曾侯乙编钟、越王勾践剑等举世瞩目的珍品。当然,在这些文物里面,就其发掘的意义和价值而言,恐怕得首推目前展出的曾侯乙墓出土文物。
所谓曾,就是曾国,侯,就是诸侯国的国君,乙是他的名字,连起来讲,就是曾国国君乙的坟墓,其间出土的不仅有被世界第一小提琴手梅柳英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曾侯乙编钟,还有具有高度审美价值的漆棺、漆器、精美绝伦的青铜器、种类繁多的兵器、车马器、乐器以及玉器、金器和许多日常用品等。在我国古代史上,一次性出土文物数量之多,种类之齐全为国内所罕见。众多的出土文物反映了从墓葬制度到祭祀、宗教礼制、战争、科学技术以及日常生活等社会的各个方面。它实际上反映的是当时的文化。因此,我们到湖北省博物馆,不仅仅是去参观几件出土文物,而更重要的是去追忆古老的中华文化。那么,曾侯乙墓反映的是一种什么文化呢?在这里就不得不提一下中国古代区域文化问题。
众所周知,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长江是中华民族的第二摇篮,它孕育了长江流域的巴蜀文化、楚文化和吴越文化,三种区域的文化中,以楚文化至为重要,而那时的楚文化只是综合了中原文化的末流和楚蛮文化的余绪,特色还不多,水平也不高,几乎是不足称道,一直到了春秋中期,才有了发展。我们知道,春秋战国是我国历史上的大变革、大动荡、大转变时期,不仅学术上百家争鸣,而且战争频繁,群雄割据,诸侯争霸。楚国正是在这样一种时候不断扩张。与此同时,楚文化在不断的交流、吸收、融合之中,逐步形成了有异于中原周文化而具有自己特色的一种区域文化。
现在,我们回过头来,谈一谈曾侯乙墓和曾国。曾侯乙墓的发掘地点是在今湖北随州,距武汉市约165公里,从曾侯乙墓的出土文物来看,在礼制上它沿用了周的一套东西,但在许多器物上反映了强烈的楚文化特色,有的则是周、楚文化艺术特色的综合。因此,很难单纯的把曾侯乙墓归于楚文化还是周文化的范畴。学术界一般单称其为曾侯乙墓,而不称其为“周墓”或“楚墓”,有人干脆提出了曾文化的概念。既然曾侯乙墓既不属于周,又不属于楚,而又同时具有两者的特色,我们可否说它反映的是中国上古时期文化的主流--中原周文化和南方楚文化呢?从这一点上看,曾侯乙墓发掘的意义不亚于甚至超过秦始皇陵的发掘,事实是不是这样的呢?常言道“眼见为实、耳听为虚”,那么还是让我们一起到里面去看看吧。
曾侯乙墓共出土文物一万余件,许多都是前所未见的珍品,它是我国考古史上的重大发现,有着深刻的历史意义和学术研究价值,这在同时代的墓中规模是较大的。
现在请大家看一看椁(guo)室模型,它是根据1:10的比例制作的,其中,整个墓室分为兵室、礼室、和乐室三大厅,下面就请大家随我一起参观。
前面我们说过,曾侯乙墓共出土文物一万余件,要想在有限的空间全部展出是不可能的,这里展出的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部分,大家请看,这件鹿角立鹤是这个古墓中造型艺术和铸造工艺都比较高的一件杰作,它由鹿的角,鹤的身子、鸟的翅膀组合而成,当然自然界中是不存在这种动物的,它是人们想象出的一种仙鸟,放在墓穴中主要有两个作用,一是守护死者灵魂,防止鬼怪侵袭,再就是护送死者灵魂升天。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他的铸造工艺也是比较讲究的,这反映了当时的青铜铸造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
在礼器展厅中,共展出了礼器用品38种134件,是我国历年出土青铜器数量最多,种类较全的一次,所以,大家在余下的时间里可以慢慢的欣赏,领略我国悠远的古文化。
现在请大家和我一起到楼上继续参观。
最后大家将要看到的便是世界闻名的曾侯乙编钟,编钟源于我国原始社会,乐宫中最为显赫的属编钟,巨大的钟架为铜木结构,呈曲尺形,全套编钟总重为2500公斤,它至今保留着优美迷人的音色,有深沉浑厚的低音、铿锵圆润的中音、清脆响亮的高音,整套编钟铸造十分复杂,要经过设计、制模、合金、浇铸、铸后加工等多道工序,编钟的装配、布局从力学、美学、实际操作上都处理得十分恰当。
这套编钟以其造型美观、铸造精美、保存完好、配备齐全、音域宽广、音色优美、音频准确而成为我国古代编钟之最。
为了满足各种中外游人的需要,湖北省博物馆在每天都要安排大型编钟演奏,让您徜徉于那悠悠的历史长河之畔,聆听这人间仙乐,所以,此行绝对会给您留下深刻的印象。
那么,现在就请大家随我一起去聆听这个时间长廊传来的音乐。
好了各位朋友,关于湖北省博物馆我就给大家介绍到这里,希望我的讲解能给大家留下一点印象,不详尽的地方也请大家多多海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