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牛和鹅教学设计教案(优秀10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又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案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牛和鹅教学设计教案篇一
五年级
(一)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7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鲸、属于、前肢、滤出、吨、肺、胎生、判断。
2.朗读课文,了解鲸的特点和生活习性,认识列举数字、比较、举例、比喻等说明方法。
3.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
1.了解课文介绍的鲸的知识。
2.体会所运用多种说明方法。
(三)教学难点:
理解鲸的进化过程。
(四)教学时数:
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定向导入。
1.师:同学们,在我们这个美丽的地球上,有许许多多、不同种类的动物在生息、繁衍。它们是我们人类的朋友。动物的世界是神秘有趣、摇曳多姿的,充满了无穷无尽的奥秘。今天,就让我们通过课文来了解海洋里的一种动物,那就是--鲸。
2.板书课题。
师:如果由你们来写,你会写些什么内容?
指多名学生说一说。
相机板书:写些什么?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比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
想一想:课文是从哪些方面介绍鲸的。
2.指名说一说。
师生共议,明确课文主要介绍了鲸的进化过程,说明它是哺乳动物,还介绍了鲸的形体、捕食、呼吸、睡觉等方面的内容。
相机让学生列出各个部分的小标题。
三.创设情境,导读课文。
2.指名说一说。明确:这句话说得不具体,不能让人明确鲸到底有多大。
3.课文里介绍清楚了吗?你从哪里体会了解到的?
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句子,如:
“我国捕获过一头四万公斤重的鲸,有十七米长,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
体会作比较的说明方法以及这样写的好处。
又如:
“它要是张开嘴,人站在它嘴里,举起手来还摸不到它的上腭;四个人围着桌子坐在它的嘴里看书,还显得很宽敞。”
体会举例子说明的方法以及这样写的好处。
读一读,体会体会。
4.故事表演:有一天,太平洋地区举行了各种鱼类的运动会。鲸也兴高采烈去参加,可是却在赛场门口被虾将军拦住了,虾将军以鲸不是鱼类为由不让它参加比赛。两个人为此产生了争执。
如果你是虾将军,你会怎样说服鲸呢?
引导学生通过读课文,从鲸的进化与它的生活习性理解鲸是哺乳动物。
明确理由
(1)鲸的进化是由陆地到浅海再到深海。
(2)鲸用肺呼吸。
(3)鲸是胎生的。
这些特征都说明了鲸是哺乳动物。指名用自己的话,联系课文内容与在自然课上学到的知识或收集到的有关哺乳动物的知识说明鲸是哺乳动物。
四.小组合作,研读课文。
1.师:课文还从鲸的种类、捕食、呼吸、睡觉等方面向我们介绍了海洋巨兽--鲸的生活习性。那么,你们最喜欢哪个部分呢?或者你们对鲸的哪方面最感兴趣呢?请你们分四人小组,选择一个或两个方面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2.四人小组选代表说一说自己准备选择哪个内容进行自学,用什么方法进行。如:画表格、画图、朗读、表演等方法。
3.集体交流。
每个四人小组推选代表向老师和同学汇报自己这个小组的学习情况。
交流时注意说明自己介绍的是鲸的哪方面生活习性,用什么方法了解到的,作者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小组的其他成员可以进行补充,其他小组也可以进行补充说明。
明确:
(1)鲸的种类按有无牙齿,可以分为两种:一类是须鲸,没有牙齿;一类是齿鲸,有
牙齿。
(2)须鲸主要吃虾和小鱼;齿鲸主要吃大鱼和海兽。用了列举数字、举例子、列数字等说
明方法。
(3)鲸用肺呼吸,须鲸喷出的水柱是垂直的,又细又高;齿鲸的则是倾斜的,又粗又矮。
用了比喻等说明方法。
(4)鲸睡觉时头朝里,尾巴向外。
五.课堂练习。
1.请你们根据课文上介绍的有关鲸的知识以及所收集的资料,以“鲸的自述”形式给大家讲一讲。
2.评议。
板书设计:
22.鲸
写些什么:怎样说明的:
鲸的体形--十分巨大(列数字;作比较;举例)
鲸的进化--由陆生到海生(作比较)
鲸的种类--须鲸和齿鲸
鲸的捕食--用须板或用牙齿(列数字;举例子)
鲸的呼吸--肺;形状不同的水柱(作比较;打比方)
鲸的睡觉--头朝里,尾向外
鲸的生殖--胎生;长得快;寿命长(列数字;举例子)
作者邮箱:zsxlihui
[鲸(网友来稿)教案教学设计]
牛和鹅教学设计教案篇二
小说已经学过许多,有关小说的知识大家早已有所了解。所以关于这篇小说我的教学设想是:第一课时,整体阅读,复述情节,教师一步步引导学生理解 "心声"的含义。
课前要求学生把课文读读。
1、 知识与技能
(1)进一步巩固小说的知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简要复述小说内容,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3)抓住关键的语句,理解"心声"的含义
(4)了解人物描写的方法,分析人物形象的典型意义
2、过程与方法
(1)指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把握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感情
(2)通过复述,,理清故事情节,并用简洁的文字概括情节
(3)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明白小说所反映的问题。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引导学生学会正确对待生活中的人和事,促进健康师生关系的形成。
(2)引导学生学习主人公对美好生活的执着追求。
(3)在讨论分析中培养学生欣赏评论文学作品的能力
熟知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弄清"心声"的含义
引导学生理解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形式主义。
一、听歌曲,导入新课
让学生先听少年犯的歌曲《心声》,然后问学生,从少年犯的歌声听到的心声是什么?是少年犯对过去的悔恨,是他痛改前非、重新做人的决心。
那么,我们现在一起走进黄蓓佳的小说《心声》,去了解小说《心声》是什么。板书。问:小说写的是谁的心声?学生都回答:李京京。李京京就是小说的主人公,那他的心声是什么呢?小说写了什么样一件事情?下面大家快速看小说,准备上讲台复述故事情节。顺便了解李京京的心声是什么,课文中哪些语句体现了他这一心声。
二、学生上讲台简单复述小说故事情节
三、引导学生逐步理解"心声"的含义
1、了解李京京的心声
李京京是小说的主人公,从小说中可以看出李京京的心声是什么呢?学生都明白李京京的心声是:想要在公开课上朗读课文。"念一段,哪怕是几行字的那么一小段"课文。
2、要求学生快速画出课文中表现李京京想读课文的语句
师生互动,读出相关的语句。94页:京京在坐位上不安地扭动着身子,眼巴巴地望着老师,仿佛想说什么。可是随即又抬起头,并且举了举手。京京站起来,结结巴巴地说,老师,我能……念一段吗?他真想念一段,哪怕是几行字的那么一小段呢!96页:要是老师准许他读一段课文,他一定能读好,一定的。他真想大声地读一段,用上全部感情去读。99页:京京在坐位上不安地扭动着身子。他真想站起来。可是,如果举了手,老师会喊他吗?他真想念。不是要出风头,而是心里有种憋了很久的感情,想痛痛快快地念出来,吐出来。
3、引导学生理解心声的第一层含义
李京京是那么迫切地想读课文,为什么呢?上面画出来的哪句话表述了他想读课文的原因?
学生容易找到并读出语句:"他真想念。不是要出风头,而是心里有种憋了很久的感情,想痛痛快快地念出来,吐出来。"可见,李京京那么迫切地想读课文,是他心里的有一种感情渴望表达出来,想通过读课文表达出来。这就是心声的第一层含义:李京京渴望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
4、引导学生理解心声的第二层含义
李京京内心的情感是怎样的呢?他要读的课文写了一个什么故事?
凡卡的故事学生们小学学过,都熟悉,会说。凡卡离开亲人爷爷,在城里当学徒,遭受到非人的待遇,圣诞节了,他写信叫爷爷接他回去。
小说的主人公李京京呢?他离开乡村,来城里读书,爸爸妈妈常吵架。他一读课文,就会想起什么?想起在乡下和爷爷一起的幸福生活,想起乡下的好朋友妮儿。由此可见,李京京在这城里的家里,感觉到家的温暖了吗?没有。在城里的学校有妮儿那样的朋友吗?没有。也就是说李京京在城里读书,没有体会温馨的亲情,也没有感受到暖心的友情。这也就是心声的第二层含义:李京京渴望亲情和友情。
5、引导学生理解心声的另一层含义
没有。
大家看,程老师为什么不让李京京读呢?
学生会读出这句话,程老师说他"嗓子沙哑得厉害,念不好"。
嗓子沙哑,就念不好吗?不是。我们一起看看程老师对李京京的态度吧。是怎样?是"呵斥"、"不满"、"皱眉",怎么看待老师对李京京的态度啊?不管怎么说,在这个班上,李京京还是让程老师有点烦吧。这不是一堂普通的课,是区上的公开课,程老师自然会叫自己心目中那些听话的好学生来读,不会让"嗓子沙哑"又有点烦的李京京读了。李京京呢,想读,自信能读好,鼓起勇气向老师提出,老师干干脆脆地回答说"不行"。大家认为程老师的做法对李京京来说好不好?不好,会伤了李京京的自尊心。大家觉得程老师了解他的学生吗?不了解。她心中的好学生临阵退缩了,她自认为读不好的学生读得感动了所有人。
小说通过这个情节,是要告诉老师,要了解每个学生,要尊重每个学生,要关爱每个学生。这也算是心声的又一个含义吧:希望老师们要尊重每一个学生,了解每一个学生,关爱每一位学生。
6、引导学生理解心声的更深层含义
不能。是的,是不能。这样的公开课,一般都是按照老师课前的布置那样做,这只是做样子让别人看的。并不能代表什么。小说把这种现象展现了出来。这也算是心声另一层的含义:批判教育教学中的形式主义。
四、拓展迁移,学生作业
1、大家现在明白了作者为什么要把小说的题目取为"心声"吧?我们从这四个方面去理解,就有四层含义。李京京是小说的主人公,从李京京的所作所为来看,心声又有什么含义呢?或者是从李京京的所作所为,给你怎样的启示?写在作业本上。
2、从小到大,我们都心安理得地接受着来自父母师长的无微不至地呵护与关爱,可是随着岁月的流逝,年龄的增长,我们也渐渐发现:在享受这份关爱的同时,我们也经历了各种考验和困惑。成长中的你是否有些感慨想说给爸爸妈妈老师听?请用简洁的语言把你最想说的心里话写出来。
牛和鹅教学设计教案篇三
一、导入(幻灯片第一张)
教师:今天,我们来学习《天鹅》。作者是――学生:布封。
教师:很好!课前我们都做了预习,搜集了很多资料,下面请资料组代表周伟成同学为我们展示。
二、资料组展示
学生1:在学习这篇文章之前,我们分组搜集了很多关于天鹅的资料,下面由我代表我们组向大家展示。我将从天鹅的意志、爱情、传说这三个方面向大家介绍,下面我们来一起欣赏美丽的天鹅。
学生1:我们六班同学的成绩都很好,也很聪明,谁知道天鹅能飞多高?(全班寂然)
学生1:那好,再问一个问题,大家都知道珠穆拉玛峰的高度吧!全班回答:8848米
学生1:这个数字是前些年测量的,因为全球变暖矮了4米,现在是8844米。(学生1的幽默把全班同学逗乐了)
学生1:那我告诉大家天鹅飞的高度是9144米,比珠穆朗玛峰还要高出整整300米。天鹅凭借他顽强的意志克服了种种困难,飞越了人类一直不断想征服的山峰。(全班唏嘘)
学生1:而天鹅每年飞越珠穆拉玛峰,就是为了来到天山脚下的这片巴音布鲁克草原上的天鹅湖栖息繁衍。大家请看,在群山环抱的蔚蓝的天鹅湖中,三只小天鹅在湖中漫游嬉戏。而天鹅要想飞越千山万水、崇山峻岭凭借的就是它这对强劲有力的翅膀。天鹅的意志让人类动容,而天鹅的爱情更让人向往。
下面我们一起见识一下天鹅的爱情。在幽静的湖面上,一对白天鹅互相依偎着,守护着它们的爱情。古往今来,我们总是在歌颂我们人类伟大的爱情,如梁祝、罗密欧与朱丽叶,我想当大家了解了天鹅的爱情之后,会觉得相较之下人类的爱情就显得渺小了很多。大家来看,在昏暗的灯光下,这对相爱的天鹅在共同孕育它们忠贞不渝的爱情。看到这张幻灯片,想必大家都想到了“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这句诗,用它来形容这个画面是最合适不过的了天鹅会始终陪伴在伴侣左右,就像这个画面上的两只天鹅相互扶持,直至终老。
如果其中一只不幸死去,那另一只会怎么样呢?它会为之守节,直至终老,多么坚贞不渝的爱情!天鹅的爱情深深地感染了我们人类,我们用美好的身姿演绎着天鹅的爱情,又用动人的故事诠释着天鹅的爱情。这就是《天鹅湖》中的一个画面,美丽的公主幸福地依偎在王子的怀里,舒展身姿,那种沉浸于幸福之中的陶醉叫人羡慕。
同时古希腊人也为我们杜撰了宙斯化身为天鹅,向勒达王妃求爱的故事,在宙斯的努力下,最后宙斯实现了他求爱的愿望,并和王妃幸福地在一起。据说天鹅座就是宙斯为了向勒达求爱而化身为天鹅的形象。天鹅座全身浸在银河系中,与牛郎、织女星座构成了美丽的夏夜大三角,装扮着美丽的夜空。
有关天鹅的资料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下面我们了解一下作者布封,找一位同学为大家朗读一下布封简介。学生2:布封(1707-1788),法国博物学家、作家。生于勃艮第省的蒙巴尔城。贵族家庭出身,父亲曾为州议会法官。从小受教会教育,爱好自然科学。布封的主要著作《自然史》是一部博物志。布封是资产阶级人文主义思想的继承者、宣传者。布封通过资产阶级人性论的眼光,将动物拟人化,反映了他的社会政治观点,表现了他对封建专制主义政治的不满,寄托了他对“开明君主”的历史唯心主义的理想。他的动物肖像具有寓言的含义,而其中的寓意又渗透了资产阶级的立场和观点。学生1:我就为大家展示到这里,谢谢!(全班学生鼓掌表示感谢。)
三、问题组展示
学生3:下面由我代表我们组为大家展示。课前我们做了预习,在预习过程中同学提出了一百多个问题,我们资料组同学将这些问题浓缩成了三个问题。下面找一位同学朗读一下这三个问题。
学生4:1、天鹅的美质和美德分别是什么?
2、驯天鹅和野天鹅有哪些区别?为什么将二者进行对比?
3、为什么人们坚信天鹅会在临终绝唱?天鹅之歌、天鹅之死的内涵是什么?
学生3:下面我们就来解决这三个问题。
四、阅读文本,课堂研讨
教师:首先,我们来解决第一个问题。文中第5段提到“天鹅既有天生的美质,又有自由的美德”,那么这美质指的是什么?美德又表现在哪里?(学生思考)
学生5:美质是承接第四段的内容,写出了天鹅的美,柔美的动作。它的美德就是前文中说到的它的勇敢和气力。
教师:天鹅的气力是在前文提到的么?
学生5:是在后面提到的。第五段的第一句话是个过渡句,自由的美德是后边提到的,美德是自由和勇敢。
教师:刘晶同学把这句话的作用说得很明白,是过渡句。刚才刘晶同学将美德概括为自由和勇敢。关于美质,谁还能补充一下。
学生6:我认为天鹅的美质是从第二段开始写到的,外表、姿态,还有它的气质来写的。
教师:你能展开说一下么?外表、姿态、气质分别怎么样?学生6:面部优雅,形状妍美,与它那温和的天性正好相称。雍容自在的样子,看见它在水上活动的那么轻便、那么自由,就不得不承认它是羽族里第一名善航者,并且是大自然提供给我们的航行术的最美的模型。
天鹅知道自己高贵,所以很自豪,知道自己美丽,所以很自好。
牛和鹅教学设计教案篇四
教学设想:
《春笋》是国标本苏教版一年级下册中的课文,写的是春笋在美好的春天到来之际,破土而出,旺盛生长的情景,热情赞美了春笋不怕困难,顽强生长的生命力。课文语言生动、活泼,情趣盎然,节奏感强。本文的精妙之处在于所提炼的一系列传情达意的动词,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所以,本课在教学时,要让学生通过朗读,借助插图、录象或表演创设情境,帮助学生理解重点词句,读懂课文内容,并通过朗读体会春笋顽强生长的品质。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一方面加深了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另一方面也在读的过程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课文的插图是内容的图解,是形象化的课文语言。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在揣摩图意的基础上,通过表演,创设情境,让学生获得真切感受,帮助学生感受美的情趣,使朗读真正做到声情并茂。如教学课文第一段时,学生先观看了春笋生长的录象,接着让他们把自己当作小春笋,演一演春笋冲破泥土,掀翻石块的样子。这样变换角色,获得一种真切地体验,然后再指导朗读,学生便会很容易地进入情境,读出语感。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在朗读中,教师应注重情感地投入,以友善的微笑,真诚的语言,激发学生的朗读热情,通过简短、恰当地评价,让学生品尝成功的欢乐,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同时能以委婉、幽默的措辞指出学生的不足,充分体现对学生的尊重。如“你读得真流利!”“你读得比老师还好。”“你的进步太大了。”学生朗读第二自然段中的第二句时,教师充分尊重学生不同的情感体验,进行多角度地评价。如“xx小朋友多神气,小胸脯挺得高高的!”“他的朗读让我们感受到春笋在欢快地笑,使劲地长呢!”朗读过程中的评价,不仅有教师的评价,还应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评价,包括互评、自评。这样做,既培养了学生勇敢自信的品质,又培养了他们的分析、判断能力,从而确立了主体意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师:小朋友,通过识字1的学习,我们知道当春天到来的时候,气候变暖,小草、树木都发芽了,百花竟相开放,春姑娘给万物带来了生机,带来了希望。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另一种植物在春天是怎样生长的。瞧,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什么?(出示春笋实物)
2、板书课题:1春笋(认读,正音)
谁能说说春笋的样子?
[导语既唤起了学生对旧知的回忆,又以实物激发了学生对新知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
1、范读课文(配乐)。
2、自读课文
要求:看清拼音,读准字音,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在读通课文的基础上标好自然段序号。
3、认读词语:唤醒冲破掀翻冒出来迎着笑长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一段,师生评议,正音。
2、春雷是怎样唤醒春笋的?(看春笋生长的有关录象)
3、谁来做春雷爷爷叫醒小春笋?(指名表演,一起表演)
(出示填空)一声春雷,唤醒了,唤醒了(),唤醒了()------
5、师指图引读第二句,引导学生表演,指导朗读。
6、师:盖在身上的泥土多厚啊!可春笋把它们冲破了;压在身上的石块多重呀!可春笋把它们掀翻了!春笋一个接一个,你追我赶地往上长,终于冒出了地面,它们多顽强呀!读着读着,老师忍不住夸起春笋来了。(师有感情背诵第一段并以填空的形式指导学生背诵)
7、师:小春笋睁开眼睛一看,呀!好大的一个世界,它看到了什么?会说什么?请你把自己当作小春笋,和你的朋友说一说。(走下位子练习说话)指名说。
四、学习第二自然段
1、师:刚出来的春笋是怎样的?自己读读,指名读。
2、通过看图体会春笋的可爱,指导朗读第一句。
3、自读第二句,指导朗读。
“迎着”该是怎样的?师指图:你们看,春风轻轻地吹,春雨细细地下,笋娃娃挺起了小胸脯,笑得多甜呀,多神气呀!你能读好这一句吗?指名读,师生评价。
[课堂教学中重视对学生多角度、有创意阅读的评价,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4、春笋是怎样长的呢?指名读最后两句。
5、师:春笋从嫩嫩的笋芽儿,长呀长呀,越长越高,越长越高,长成了一根根竹子。你能看着图向大家介绍春笋是怎样生长的吗?(指名上台说)
请小朋友介绍给同桌听。
五、学习生字
1、认读生字并组词。
2、自学笔顺。
3、说说书写注意点,教师有选择地范写。
4、在田字格内描红。
5、写《习字册》。
[春笋教学设计]
牛和鹅教学设计教案篇五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5~7自然段。
2、掌握不同要求的生字,理解由生字构成的词语。
3、借助课文中的语言材料,体会天鹅勇敢奉献、团结拼搏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5~7自然段。
2、借助课文中的语言材料,体会天鹅的勇敢奉献、团结拼搏的精神。
教具准备: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情入境
1、播放音乐,讲述故事:
俄罗斯的贝加尔湖是世界上最深最美的淡水湖泊,曾经有一群可爱的鸟儿在这里为生命谱写了壮丽的诗篇,他们凭着勇敢与顽强挽救了自己的生命,让我们人类真切地感受到他们对生命的真爱。那是初春的一个早晨,辽阔的贝加尔湖因寒潮突然降临而再次结上了厚厚的冰层,一群已从南方飞来的天鹅在冰封的湖面上空盘旋、呼唤,好像在讨论:冰封湖面,我们找不到吃的,怎么办呀?一声声“克噜――克哩――克哩”的凄惨啼叫在贝加尔湖上空回旋。
2、这是一则动人的故事,故事名字叫“天鹅的故事”。
二、交流预习,指导朗读
1、自由朗读课文。
2、指名领读生字。
3、通过预习,你知道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事吗?
4、指名分段读课文,相机指导。
(1)“您老喜欢打猎”。
(2)“克噜――克哩”中“――”的作用是声音的延长。
(3)“像石头似的……冰面上。”
4、通过预习和刚才的朗读,你有什么感受?
板书“感人”
三、细读体会
1、找出课文令你感动的地方,仔细地品读几遍,并写下自己的感受。
2、反馈:相机学习第五自然段。
(1)出示第五自然段,再读,看哪些地方最令你感动。
(2)交流“像石头似的”说明了什么?(撞击冰层的力量大),这是一只怎样的老天鹅?
指导朗读,还有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撞击冰层的力量之大?
再读课文。
(3)齐读课文。
(4)师示范朗读。从老师的朗读中你又体会到了什么?
(5)齐读课文。
3、学习第六自然段。
(1)看到这位“顽强的破冰勇士”,其它的天鹅似乎都被(惊住了)都(呆呆地站在哪儿),然而当老天鹅取得成功,水面在慢慢扩大以后,其它的天鹅是怎么做的?指名读第六自然段后半部分。
(2)讨论“欢快”。
(3)是的,他们看到了成功的希望,因此它们十分欢快,这欢快就表现在它们的叫声中,表现在它们那如同激动人心的劳动号子的叫声中。分层次读出它们叫声与劳动号子。
4、学习第七自然段。
(1)是的,有付出就有收获,它们用自己的身体和生命去挑战困难,它们成功了吗?让我们用掌声对他们表达敬意和祝贺。它们高兴吗?齐读课文第七自然段。
5、同学们,“天鹅的故事”到这里有个圆满的结局,这故事中我们认识了一位英勇顽强的老天鹅,还认识团结协作的天鹅群,我们与其把老天鹅称作“顽强的破冰勇士”,还不如把整个天鹅群称作“顽强的破冰勇士”。
然而课文还没有结束,斯杰潘老人看到了这一幕,他是怎么做的呢?他为什么这样做呢?我们下节课接着讨论。
四、作业
1、师出示生字词,描红生字。
2、提示运用词语复述课文。
3、布置作业:(1)复述(2)找话题,设疑问。
板书设计:
7.天鹅的故事
感人老天鹅顽强的破冰勇士
牛和鹅教学设计教案篇六
教学要求: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科学家假想黄河象化石来历的依据,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探索科学知识的兴趣。
理清课文叙述顺序,理解各段间的内在联系,体会科学家推理的条理和严密。
练习创造性地复述课文。
教学重点:
科学家假想黄河象化石来历的内容及其假想的依据。
板书设计
骨骼化石高大完整
失足
10黄河象假想来历陷入
化石
斜插
发掘化石
脚踏
教学过程:
出示挂图,导入新课。
这是陈列在北京自然博物馆古生物大厅里的一具大象的骨架。这具大象骨架,全部是由骨骼化石安装起来的。(板书:骨骼化石)你们知道“骨骼化石”是什么吗?它是古代生物的骨骼埋在地底下变成像石头一样的东西。这种象曾经生活在黄河流域,所以叫它们黄河象。
今天我们就学习课文《黄河象》。
检查预习
这具大象化石是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发掘出来的?
开火车朗读课文,读后酌情评议。
练习分段、归纳段意、认真读课文,从文中把科学家假想这具黄河象骨骼化石来历的部分找到,做上记号。
学生准备后讨论:文中哪些地方是讲科学家的假想的?(二至七自然段)
把课文分成三段,说说每段段意。(学生练习归纳,在书上写出来)
学生准备后,交流归纳的段意,(一、讲这具化石的样子;二、讲科学家假想化石的来历;三、讲黄河象骨骼化石的发现和发掘。)
按照分成的三段,请三个同学朗读全文。
理解第一自然段
默读第一段,想一想,这具黄河象骨架有什么特点。
(很完整)从哪儿可以看出它的完整?把句子找出来读一读。
“除了尾椎以外,全部是由骨骼化石安装起来的”。这句话什么意思?(整个大象骨架只有尾椎骨不是骨骼化石,别的部分都是骨骼化石。也就是说,整个化石只少掉了尾椎骨。)
“在一百多块脚趾骨中,连三四厘米长的末端趾骨也没有失掉。”这句话什么意思?(意思是一百多块脚趾骨,一块也没有失掉,全部保存下来了。)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进一步体会黄河象骨架的高大完整。
理解第二段
默读第二段思考:科学家是怎样假想这具黄河象骨骼化石的来历的?
学生默读思考后,指名说说科学家的假想,说后学生互相补充。
布置作业
阅读课文,想想课后“思考练习”的第一、二题。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科学家假想黄河象化石来历的依据,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探索科学知识的兴趣。
理清课文叙述顺序,理解各段间的.内在联系,体会科学家推理的条理和严密。
练习创造性地复述课文。
教学重点:
科学家假想黄河象化石来历的内容及其假想的依据。
板书设计
10黄河象
1没移动过
保存完整依据
2在指挥下挖掘
1骨架完整
假想落水依据
2站立姿势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听写词语。
说说本课的主要内容。
二、讲读课文
讲读第二段
这一段作者是分几层来写的?(三层。第一层即第2节;第二层即第3节;第三层即第一4至节。)
逐层理解。
第一层:突出“热”和“缓”。
“热”:“炙烤大地”“草丛燃烧”“呆立不动”“走来走去”。
“缓”:“小河弯弯”“缓缓流去”
这一层写当时天气炎热程度和特定的地理环境,为老象遇险提供了可能性。由于小河弯弯,流势缓慢,河岸和河床必然会淤积厚厚的淤泥,高大体重的黄河象到这里喝水是很危险的。
第二层:突出“倦”和“渴”。
这一层写出身强力壮的黄河象,由于疲劳和干渴,走起路来有气无力,当它们看到小河时,必然不顾一切地跑过去狂饮,这就是老象遇险的必然性。
第三层:突出“喝”和“陷”。
抓两头段落,找假想的依据。
从两头段落(即第一、四段)中找出科学家以下设想的依据:
1)“老象的右脚正好踩在一块椭圆形石头上。”(四自然段:“人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脚踩着石头。”)
2)“老象身子一侧,栽进河里。”(第四段:“一头大象的骨架,斜斜地插在沙土里。”)
3)“它抬起头呼救,但是水立刻向它的嘴里猛灌进去。(第一段:“人们站在骨架前,……昂首阔步向前跑。”)
4)“陷在淤泥里的老象终于不能再动弹了。”(第四段:“一头大象的骨架,斜斜地插在泥土里。”)
5)老象“失足落水”而死。(第一段:“古代黄河象的骨架能够这样完整地保存下来,在象化石的发现史上是很少见的”)
6)“紧跟在后边的象群,惊恐地望着在淤泥里挣扎的老象。它们吓得顾不上喝水,回头四散逃跑。“(第一段:”北京自然博物馆的古生物大厅里,陈列着一具大象的骨架。“第四段:”化石全部露出来了,人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一头大象的骨架。“)
小结:课文第一、四自然段的内容都不是科学家亲眼看到的,他们根据事实做出了假想,这说明假想必须以事实为依据。遵循科学道理加以思考,才能全面深刻地理解文章的内容。
三、初知推理方法。
这种一步一步推理的方法,就叫“推想”。
四、布置作业
科学家是怎样假想黄河象的来历?黄河象失足落水而死的根据是什么?
第三课时
教学要求: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科学家假想黄河象化石来历的依据,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探索科学知识的兴趣。
理清课文叙述顺序,理解各段间的内在联系,体会科学家推理的条理和严密。
练习创造性地复述课文。
教学重点:
科学家假想黄河象化石来历的内容及其假想的依据。
板书设计
10黄河象
化石高大完整无缺疲劳干渴
发现斜插的姿势假想失足落水
发掘上级指挥员泥沙掩埋
教学过程
一、讲读第一自然段。
1、边读课文边看图,思考:
(1)这具黄河象化石高大表现在哪里?画出有关词语。
(2)这具黄河象化石完整表现在哪里?画出有关词句。
2、请学生指图说说这具黄河象化石高大完整这个特点。
3、训练用“甚至……也……”“连……也……”口头造句。
4、概括段意。
5、教师谈话,转入下一段教学。
二、讲读第二段。
读本段后思考:这一段作者是分几层意思来叙述的?各层的层意是什么?
逐层学习。
第一层(第2自然段)
这一层写当时天气炎热的程度和特定的地理环境,为老象遇险提供了可能性。由于小河弯弯,流势缓慢,岸边和河床必然会淤积厚厚的淤泥,身高体重的黄河象到这里河水是危险的。教学时要突出“热”和“缓”。
“热”“炙烤”“燃烧”“呆立不动”“走来走去”
“缓”:“小河弯弯”“缓缓流去”
第二层(2至6自然段)
这一层写出身强力壮的黄河象,由于疲劳和干渴,走起路来有气无力,当它们看到小河时,必然要不顾一切地跑过去狂饮,结果失足而落水,这就是老象遇险的必然性。
教学中,要突出“倦和渴”“喝和陷”
(3)第三层(第7自然段)
3、找假想的依据。
从两头段落(即第一、四段)中找出科学家以下设想的依据:
1)“老象的右脚正好踩在一块椭圆形石头上。”
2)“老象身子一侧,栽进河里。”
3)“它抬起头呼救,但是水立刻向它的嘴里猛灌进去。”
4)“陷在淤泥里的老象终于不能再动弹了。”
5)老象“失足落水”而死。
6)“紧跟在后边的象群,惊恐地望着在淤泥里挣扎的老象。它们吓得顾不上喝水,回头四散逃跑。”
小结:课文第一、四自然段的内容都不是科学家亲眼看到的,他们根据事实做出了假想,这说明假想必须以事实为依据。遵循科学道理加以思考,才能全面深刻地理解文章的内容。
三、总结推理方法。
这种一步一步推理的方法,就叫“推想”。
四、布置作业
科学家是怎样假想黄河象的来历?黄河象失足落水而死的根据是什么?
牛和鹅教学设计教案篇七
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流利朗读课文,理解“熟视无睹”等词语。
2、初步了解泰国独特的风情,感受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相互信任的美好。
教学重点:
感受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相互信任的美好。
教学难点:
通过学文使学生内心受到启发,并能在今后的生活中付出行动。
一、初识泰国,激起兴趣
1、师:同学们,你们听说过泰国吗?
(若学生知,让其自由说;若不知,师:你们想了解泰国吗?)
2、出示泰国相关图片、泰国地图
简介:
泰国的国名泰语意思为“自由之国”。是亚洲重要的旅游国家之一,迷人的热带风景和独具特色的佛教文化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原因。泰国又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拥有独特的文化传统和民族风俗。如:美丽迷人的水灯节,清新自然的水上人家,闻名于世民族舞蹈,铙有趣味的哑剧表演,精致美观的佛像、石雕、绘画,都令人“乐不思蜀”。而佛教更是风糜全国,因此泰国有“佛之国”“黄袍佛国”之称。(出示泰国地图)这就是泰国,现在把地图的方向转一下,看是不是很像一头威武的大象?这是长长的鼻子,这是两只耳朵,这是庞大的身体。所以,泰国又称“大象之邦”“白象王国”。
师:今天,就让我们随着作者赵丽宏一起走进泰国,与象共舞。
板书:与象共舞
师:谁来读一下课题?
生读
师:听到你读,老师好似来到象群中和象共舞。
3、师:让我们一齐来读一遍。
生齐读
4、师:同学们,读了课题你想说些什么?(知道和大象跳舞,大象是人的舞伴;想知道谁与象共舞,与象共舞是什么样的场景……)
生谈
5、师:这些问题在课文中能找到答案,请同学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可以大声读,可能轻声读,可以默读。碰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把句子读通顺、读流利。老师相信通过读同学们不但能解决问题,一定还会有自己独特的感受。
生自读
二、精读课文,体会和谐
1、师:同学们读得真认真,请小组交流一下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小组交流
学生畅谈(在泰国人和大象关系很密切,没有一点距离,就像朋友;泰国大象还给人按摩;大象曾和泰国人一起上战场;大象虽笨重但跳起舞一点儿也不笨重……)
师:你们真会读书,发现了老师都没发现的问题。
3、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边读边想:在泰国人与大象的关系怎么样?画出相关的句子或段落,还可以在感受深刻的地方写下自己的感受。
板书:人象
学生自读课文
4、师:请同桌两个先交流一下自学的内容。
师:谁先来谈一谈?
学生汇报
(1)大象就像是泰国的一个公民。它们会不慌不忙走在人群中、公路边、树林里。
(2)关系密切。曾经驮着武士上战场。
师:原来,在战争年代像是人并肩战斗的朋友啊!为了帮泰国人民争取自由和独立,象做出了多大贡献啊!
(3)没有距离。能感受到象的鼻息喷到人身上,耳朵拍到人肩膀上。
师:人和象并肩而行,这只有童话中才能出现的场景!老师真羡慕生在泰国的朋友,他们和大象的关系如此亲密!
(4)像朋友。给人按摩,和人开玩笑。
师:说到按摩,老师有个故事想与大家分享(给男士按摩)
师:天哪,这还是我们印象当中笨拙、慢吞吞的大象吗?简直是个小淘气鬼嘛!这使老师也想起朋友讲的一个故事(鼻子荡秋千)
(5)人的舞伴。和人一起舞之蹈之。
师:多令人羡慕的和谐场景啊!
5、师:噢,在泰国人和象的关系可真是--
板书:亲密无间
6、师:大象是聪明灵气的,是调皮可爱的。来,让我们一起来看段大象跳舞的录相,进一步体会大象的可爱。
播放录相
7、师:大象多可爱啊!让我们一起齐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与可爱的大象共舞一曲吧!
齐读最后一段
三、适时小结,升华中心
1、师:同学们,多么热闹的场面,多么热烈的气氛,真让人羡慕!那么在泰国,人和大象为什么相处得这样亲密无间呢?(学生不知教师可提示《珍珠鸟》)
板书:相互信任
介绍“大家学校”《大象保护法》
2、师:世界上还有很多国家人和动物都能相互信任、和谐相处。如:英国,在伦敦广场上,到处是鸽子,天上飞的,地上走的,还有不时停在游客身上的,从不怕人,异常悠闲自在;印度,牛的地位甚至比人的地位还高。它们可以随意出入商店、超市,旁若无人的大吃大喝,从没人阻拦、打骂,可以在街道上自由穿行,可以在住家户歇息,连市政府大厅也成了牛自由散步的场所。就是说,只要我们人类真心对待动物,动物也会真诚回报我们人类的。中国,昆明的翠湖公园,“海鸥老人”吴庆恒几十年如一日风雨无照顾红嘴鸥,以至于老人去世了,海鸥在老人的遗像前翻飞盘旋,连声鸣叫,肃立不动,久久不愿离开。
板书:动物
3、师:有句话: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是的,信赖可以使大象这样的庞然大物成为人类的朋友,信赖可以使怕人的“珍珠鸟”视人的肩膀为床而眠,其实信赖还可以创造出更多令人欣喜的故事。同学们,你们能结合生活中的例子谈一谈吗?可以是自己亲身经历的,也可是看到的或听到的。
学生介绍
资料: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位湘西的汉子将猎枪对准一只正在给小猴喂奶的母猴。母猴受了致命伤,但还是不顾一切地从地上腾起,扑向小猴崽,重新抱起幼子,把奶头塞进幼子的口中,一双愤怒的眼睛狠狠地瞪着开枪的汉子。这个汉子被母猴那伟大的母爱感动了,于是在母猴奄奄一息时把小猴抱回家中精心饲养。小猴长大后,汉子将它放回山林。一次汉子因生意惨败想在山里自杀时,那只被自己救助过的小猴发现了异常,一把夺过他手中的农药瓶,救下了这个汉子。这就是动物的仁爱。
四、唤醒爱心,引起共鸣
师:是的,生活中有许多动物牺牲自己救助主人的故事,少有人也能如此真心对待动物。所以,作为人类我们要用真心对待身边的每一动物,乃至每一处景、每一个物、每一个人,这样我们的世界才会变得更加和谐、更加美丽。那么,就让我们在今后的生活中多奉献一份爱心,使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局面处处呈现、遍地开花吧!
板书:与象共舞
亲密无间
人----动物(象)
相互信任
作者邮箱:sbxxmhx@
六年级
与象共舞
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流利朗读课文,理解“熟视无睹”等词语。
2、初步了解泰国独特的风情,感受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相互信任的美好。
教学重点:
感受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相互信任的美好。
教学难点:
通过学文使学生内心受到启发,并能在今后的生活中付出行动。
一、初识泰国,激起兴趣
1、师:同学们,你们听说过泰国吗?
(若学生知,让其自由说;若不知,师:你们想了解泰国吗?)
2、出示泰国相关图片、泰国地图
简介:
泰国的国名泰语意思为“自由之国”。是亚洲重要的旅游国家之一,迷人的热带风景和独具特色的佛教文化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原因。泰国又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拥有独特的文化传统和民族风俗。如:美丽迷人的水灯节,清新自然的水上人家,闻名于世民族舞蹈,铙有趣味的哑剧表演,精致美观的佛像、石雕、绘画,都令人“乐不思蜀”。而佛教更是风糜全国,因此泰国有“佛之国”“黄袍佛国”之称。(出示泰国地图)这就是泰国,现在把地图的方向转一下,看是不是很像一头威武的大象?这是长长的鼻子,这是两只耳朵,这是庞大的身体。所以,泰国又称“大象之邦”“白象王国”。
师:今天,就让我们随着作者赵丽宏一起走进泰国,与象共舞。
板书:与象共舞
师:谁来读一下课题?
生读
师:听到你读,老师好似来到象群中和象共舞。
3、师:让我们一齐来读一遍。
生齐读
4、师:同学们,读了课题你想说些什么?(知道和大象跳舞,大象是人的舞伴;想知道谁与象共舞,与象共舞是什么样的场景……)
生谈
5、师:这些问题在课文中能找到答案,请同学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可以大声读,可能轻声读,可以默读。碰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把句子读通顺、读流利。老师相信通过读同学们不但能解决问题,一定还会有自己独特的感受。
生自读
二、精读课文,体会和谐
1、师:同学们读得真认真,请小组交流一下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小组交流
学生畅谈(在泰国人和大象关系很密切,没有一点距离,就像朋友;泰国大象还给人按摩;大象曾和泰国人一起上战场;大象虽笨重但跳起舞一点儿也不笨重……)
师:你们真会读书,发现了老师都没发现的问题。
3、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边读边想:在泰国人与大象的关系怎么样?画出相关的句子或段落,还可以在感受深刻的地方写下自己的感受。
板书:人象
学生自读课文
4、师:请同桌两个先交流一下自学的内容。
师:谁先来谈一谈?
学生汇报
(1)大象就像是泰国的一个公民。它们会不慌不忙走在人群中、公路边、树林里。
(2)关系密切。曾经驮着武士上战场。
师:原来,在战争年代像是人并肩战斗的朋友啊!为了帮泰国人民争取自由和独立,象做出了多大贡献啊!
(3)没有距离。能感受到象的鼻息喷到人身上,耳朵拍到人肩膀上。
师:人和象并肩而行,这只有童话中才能出现的场景!老师真羡慕生在泰国的朋友,他们和大象的关系如此亲密!
(4)像朋友。给人按摩,和人开玩笑。
师:说到按摩,老师有个故事想与大家分享(给男士按摩)
师:天哪,这还是我们印象当中笨拙、慢吞吞的大象吗?简直是个小淘气鬼嘛!这使老师也想起朋友讲的一个故事(鼻子荡秋千)
(5)人的舞伴。和人一起舞之蹈之。
师:多令人羡慕的和谐场景啊!
5、师:噢,在泰国人和象的关系可真是--
板书:亲密无间
6、师:大象是聪明灵气的,是调皮可爱的。来,让我们一起来看段大象跳舞的录相,进一步体会大象的可爱。
播放录相
7、师:大象多可爱啊!让我们一起齐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与可爱的大象共舞一曲吧!
齐读最后一段
三、适时小结,升华中心
1、师:同学们,多么热闹的场面,多么热烈的气氛,真让人羡慕!那么在泰国,人和大象为什么相处得这样亲密无间呢?(学生不知教师可提示《珍珠鸟》)
板书:相互信任
介绍“大家学校”《大象保护法》
2、师:世界上还有很多国家人和动物都能相互信任、和谐相处。如:英国,在伦敦广场上,到处是鸽子,天上飞的,地上走的,还有不时停在游客身上的,从不怕人,异常悠闲自在;印度,牛的地位甚至比人的地位还高。它们可以随意出入商店、超市,旁若无人的大吃大喝,从没人阻拦、打骂,可以在街道上自由穿行,可以在住家户歇息,连市政府大厅也成了牛自由散步的场所。就是说,只要我们人类真心对待动物,动物也会真诚回报我们人类的。中国,昆明的翠湖公园,“海鸥老人”吴庆恒几十年如一日风雨无照顾红嘴鸥,以至于老人去世了,海鸥在老人的遗像前翻飞盘旋,连声鸣叫,肃立不动,久久不愿离开。
板书:动物
3、师:有句话: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是的,信赖可以使大象这样的庞然大物成为人类的朋友,信赖可以使怕人的“珍珠鸟”视人的肩膀为床而眠,其实信赖还可以创造出更多令人欣喜的故事。同学们,你们能结合生活中的例子谈一谈吗?可以是自己亲身经历的,也可是看到的或听到的。
学生介绍
资料: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位湘西的汉子将猎枪对准一只正在给小猴喂奶的母猴。母猴受了致命伤,但还是不顾一切地从地上腾起,扑向小猴崽,重新抱起幼子,把奶头塞进幼子的口中,一双愤怒的眼睛狠狠地瞪着开枪的汉子。这个汉子被母猴那伟大的母爱感动了,于是在母猴奄奄一息时把小猴抱回家中精心饲养。小猴长大后,汉子将它放回山林。一次汉子因生意惨败想在山里自杀时,那只被自己救助过的小猴发现了异常,一把夺过他手中的农药瓶,救下了这个汉子。这就是动物的仁爱。
四、唤醒爱心,引起共鸣
师:是的,生活中有许多动物牺牲自己救助主人的故事,少有人也能如此真心对待动物。所以,作为人类我们要用真心对待身边的每一动物,乃至每一处景、每一个物、每一个人,这样我们的世界才会变得更加和谐、更加美丽。那么,就让我们在今后的生活中多奉献一份爱心,使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局面处处呈现、遍地开花吧!
板书:与象共舞
亲密无间
人----动物(象)
相互信任
作者邮箱:sbxxmhx@
[与象共舞(网友来稿)教案教学设计]
牛和鹅教学设计教案篇八
理解文中“蜡烛”的内涵,学习用真实的细节来展现人物内心世界的写法。
过程与方法
自读课文,由浅入深地体会文章丰富的内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战争带给人类的痛苦,解读世界上最宽厚的母爱,明确非正义战争必败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
重点
1.感受爱的光明、温暖与力量,体会侵略战争带给人类的灾难,增强学生为全人类负责的意识。
2.感受朴实语言的力量,探究细节刻画的内涵。
难点
通过分析人物外貌、动作描写,品味感受人物丰富的情感世界。
启发式教学、朗读法、自主合作探究法。
查找有关二战时期解放南斯拉夫的情况。
1.课时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名句,同学们一定听说过吧。在苏联作家西蒙诺夫的笔下也有烛光,我们来看看,那是怎么样的“蜡炬”。
西蒙诺夫,苏联作家。作品《我城一少年》《俄罗斯人》《日日夜夜》《俄罗斯问题》《友与敌》均获斯大林文学奖。
1944年9月,苏联和南斯拉夫在莫斯科就苏军进入南斯拉夫领土达成协议。随后又在克拉约瓦最后商定了共同行动计划,10月5日,签署了关于保加利亚军队参加对南斯拉夫领土上的德军作战的南保协定。贝尔格莱德战役的意图是:通过苏、南、保三国军队的共同努力,粉碎“塞尔维亚”集团军群,解放被占领的塞尔维亚地区和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前往驻扎在希腊的德军“e”集团军群的交通线,不让该集团军群从巴尔干半岛南部退却,这样就构成了苏南军队统一作战的局面,为南斯拉夫人民解放军争取本国的完全解放创造有利条件。
1.学生朗读课文,把握文章的记叙要素。
时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44年9月19~20日
地点:贝尔格莱德的萨伐河上一座桥前的方场
人物:老妇人玛利育乞西、苏联红军士兵契柯拉耶夫
事件: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位苏联红军战士在南斯拉夫国土上牺牲了,一位饱受法西斯侵略战争之苦的南斯拉夫母亲不顾枪林弹雨,以惊人的毅力安葬了烈士,并拿出自己珍爱的结婚的花烛点在烈士坟头。
2.本文的主题是什么?
这篇通讯写了一位饱受德国法西斯强盗侵略之苦的老妇人,冒着生命危险掩埋烈士的动人事迹,赞美了反法西斯同盟各国战斗的友渲,讴歌了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感情。
3.读了课文后,你感受到了什么?
这是一首赞美诗、一曲颂歌,赞美反法西斯同盟国各国战斗的友谊,讴歌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感情。
1.文章中的蜡烛除了实指“蜡烛”外,还有没有其他深刻的含义?
(1)红军烈士生命之光。
(2)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的哀思。
(3)两国人民战斗情谊的象征。
第28自然段中用了“45年”、“舍不得用”、“珍藏”等词,可见蜡烛非比寻常的意义。老妇人把它看得比自己的生命都珍贵,今天却把这份珍贵的感情献给一个异国的烈士。它点燃起的火焰是“永远不会熄灭的”。结尾两句话讴歌南斯拉夫母亲对苏联红军烈士最崇高最热烈最诚挚的感情。这种感情不分国界,情同母子。这种感情建立在正义的反侵略的基础上,是人类最美好的感情。
3.整个场面庄严肃穆,老妇人从始至终不说一句话,这样设计的用意何在?
这里既有对死难战友的怀念,又有对老妇人高尚心灵的烘托,此时无声胜有声。
4.谈谈结尾句的含义。
结尾两句话讴歌了南斯拉夫母亲对苏联红军烈士最崇高、最热烈、最诚挚的感情,这份感情不分国界,情同母子。这份感情建立在正义的反侵略的基础上,是人类最美好的感情。(为和平而战是每一个人的心声,在这共同的战斗中用血肉凝成的友谊将永远长存)
5.文中有没有对老妇人进行语言描写?作者是通过什么来进行人物刻画的呢?
文中的老妇人始终未说一句话。作者通过动作描写来表现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
6.请同学们从文中找出有关老妇人的片段,并说说通过这些片段你觉得文中的老妇人是一个怎样的老人。
老妇人饱受法西斯强盗侵略之苦,她仇恨侵略者,渴望解放,渴望和平,对苏联红军满怀敬意。她为红军战士的英雄气概所激励,无所畏惧,不怕艰难,安葬烈士,并把结婚喜烛点在烈士的坟头并彻夜陪伴。表现出深沉而强烈的母亲般的爱。
7.谁来总结一下老妇人的形象?
(1)老妇人饱受德国法西斯强盗侵略之苦,她对侵略者满怀深仇大恨,她渴望解放,渴望和平,她对苏联红军满怀敬意。
(2)年轻的红军战士牺牲在南斯拉夫的国土上,她无比沉痛,她向烈士奉献自己的爱戴和敬意。
(3)她为红军战士的英雄气概所激励而变得无所畏惧,她进入一种忘我的境界,她不怕艰难,安葬烈士。
(4)红军烈士献出了最宝贵的生命,她为红军烈士献出了最心爱的宝物,把结婚的喜烛点在烈士的坟头,并彻夜守在坟头,陪伴烈士的英灵,表现出深沉而强烈的母亲般的爱。
8.如何感受《蜡烛》中老妇人这一人物的形象美?
老妇人这一人物形象是非常感人的。分析起来有四点。一是环境危险,炮火连天;二是老妇人年老体弱,掩埋烈士非常吃力;三是老妇人像掩埋亲人一样掩埋烈士;四是点在坟上的蜡烛有特殊意义。作者在叙述过程中,凡是写到这四点的,都着力描写,造成了感人的效果。写炮火,不是笼统地写一句就算了,几乎隔几行就写炮火,叫人一直为老妇人的安危揪着心,老妇人在炮火之中的种种行为就格外感人。
掩埋烈士的每一步老妇人都非常吃力,作者是这样写的:“路并不远,一共不到十步,可是她太衰老了,不得不坐下来休息了三次。最后,她总算把死者拖到了弹坑里。她已经精疲力竭了,又坐在那里休息了好久,也许有一小时。”这样描写,情景历历在目,仿佛老妇人的喘息声都听得见,真是感人肺腑。
写老妇人安葬烈士的礼仪也很具体,例如:“老妇人跪到死者旁边,用手在死者身上画了十字,又吻了死者的嘴唇和前额。”一个一个动作都做了细致的描写,也是很感人的。
作者在诸多感人的因素之中又突出蜡烛,郑重地说明,这是“45年前她结婚的喜烛,她一直舍不得用,珍藏到今天”。从她摸出蜡烛直到结尾,一直围绕着烛光展开细腻的描写。在这样一个特殊的环境里、特殊的氛围中,烛光显示了特别的意义,造成一种诗的意境。结尾像抒情诗一般赞美烛光,让人沉浸在这个意境之中,眼前总是那一点烛光,久久不能忘怀。
9.老妇人是南斯拉夫人,她为什么要对牺牲的苏联红军奉献出自己母亲般的爱?
她饱受德国法西斯强盗侵略之苦,对侵略者怀有深仇大恨,她渴望解放,渴望和平,她对帮助他们解放的苏联红军充满了敬意。年轻的生命为了正义的事业牺牲在她的国土上,她无比沉痛,她也为他们献出自己心爱的宝物,把结婚的喜烛点在烈士的坟头,并彻夜守在坟头,陪伴烈士的英灵,表现出深沉而强烈的母亲般的爱。
10.本文以写人为主,为什么以蜡烛为题?
它寄托了老妇人对苏联红军烈士的沉痛哀思,象征了老妇人对苏联红军烈士深沉而强烈的母爱,也象征着两国军民在正义的反侵略的战争中结下的战斗情谊永不磨灭,永远流传。此外,蜡烛还是本文的线索,它把文章的前后情节衔接了起来,使得文章脉络清晰,人物形象更加感人。
蜡烛,在我们的生活中出现的次数越来越少了,虽然它曾经给我们的先人带来过温暖,带来过光明。课文中的蜡烛在温暖和光明之外,又多了一层象征意义--那就是深情,跨越国界、跨越民族的深情。
动作描写细腻生动是本文的最大特色。
本文对主要人物--老妇人的刻画着重在动作描写上。例如第22自然段中“老妇人跪在那坑里,用手掌舀出那些水。舀几下,她就得休息一会儿。到底,她把坑里的水全舀干了。于是她回到那死者旁边,两手抄在死者的腋窝下,把他拖走”。第26自然段“她双手捧起弹坑四周的浮土(浮土有这么多),一捧一捧慢慢地放在死者身上”等等。作者重点刻画了老妇人对烈士遗体的掩埋,每一个动作都显得非常吃力,然而她却如此的认真。她在炮火连天的战场上,能够不顾自己的生死去掩埋那位素不相识的烈士,是红军战士们的英雄气概打动了她,激励了她,因此她的所有动作都饱含着对烈士的敬意。她之所以舍生忘我地去掩埋烈士,并把自己最珍爱的宝物奉献给了可敬的烈士,是因为她对烈士有着深沉而强烈的母亲般的爱。
本篇课文是一篇极富感染力的战地通讯。作者通过对惨淡的背景、细腻的动作、崇高的情感的极力渲染,热情地赞美了南斯拉夫一位老母亲对苏联红军烈士的深厚的爱,尽情地讴歌了两国人民在反法西斯战争中建立的崇高情意。本文故事情节虽简单,但是要求准确地解读其主题思路并非容易。在设计教学时,我遵循阅读规律,将本文阅读重点定为“寻找感动”上,调动学生初次读文的探询心理,训练了学生阅读记叙文的能力、筛选信息的能力和分析评论人物的能力。
[蜡烛教案教学设计]
牛和鹅教学设计教案篇九
本节教学的重点是能够根据题目要求画出已知角,教学的难点是类似五角星等基本图形的画法.熟练掌握角的画法培养学生的画图能力以及进一步学习平面几何图形画法的基础.
画角的方法一般有两种:用量角器画角或用三角板画角.
1.用量角器画角
画一个角等于已知角,可以利用量角器量出已知角的度数,再画一个等于这个度数的角.
画两个角的和、差,或一个角的几倍、几分之一,可以利用量角器,量出已知角的度数,计算出它们的和、差、几倍、几分之一,再按照结果所得的度数画角.
2.用三角板画角
一特殊角,如30、45、60、90的角,可以直接利用三角板来画,画其他特殊角,关键在于设法把它写成上述特殊角的和或差,例如,凡是15的整数倍的角,都可用三角板画出,因为15的`角,可以写成60角与45角的差,或45角与30角的差.但若写成30角的一半,则仍不能画出,因为只用三角板,不能二等分角.能用三角板画出的,只限于上述各种角及其和、差、倍所成的角.
三、教法建议
1.本节教学,应鼓励学生动手实践.在实践中使学生掌握量角器以及三角尺的用法,并初步探索类似五角星的图形的画法.
2.教材里有画五角星的题目,它的本质是等分周角或者说是将圆周n等分,有了作五角星的基础,就可以告诉学生以上这是一类等分圆周的问题,如果将周角进行n等分,就可以将圆周n等分,连结这n个等分点,就可以得到正多边形.这种举一反三的思路会引导学生深入、广泛地学习知识和应用知识.
3.本节可以选择一些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的问题,在解决应用性问题的过程中,丰富学生的认识,同时将本章的知识贯穿起来,既有利于学生知识结构的完善,也有助于学生的画图能力以及应用意识的培养.
(一)知识教学点
1.理解画两个角的差,一个角的几倍、几分之一的方法.
2.掌握用量角器画两个角的和差,一个角的几倍、几分之一的画法.用三角板画一些特殊角的画法.
(二)能力训练点
通过画角的和、差、倍、分,三角板和量角器的使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操作技巧.
(三)德育渗透点
通过利用三角板画特殊角的方法,说明几何知识常用来解决实际问题,进行几何学在生产、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的教育,鼓励他们努力学习.
(四)美育渗透点
通过学生动手操作,使学生体会到简单几何图形组合的多样性,领会几何图形美.
1.教师教法:尝试指导,以学生操作为主.
2.学生学法: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动手参与,认真思考领会归纳.
(一)重点
用量角器画角的和、差、倍、分及用三角板画特殊角.
(二)难点
准确使用量角器画一个角的几分之一.
(三)疑点
量角器的正确使用.
(四)解决办法
通过正确指导,规范操作,使学生掌握画法要领,并以练习加以巩固,从而解决重难点及疑点.
1课时
一副三角板、量角器.
1.通过教师设,学生动手及思考创设出情境,引出课题.
2.通过学生尝试解决、教师把握几何语言美的方法,放手由学生自己解决有关角的画法.
3.通过提问的形式完成小结.
(一)明确目标
使学生会用量角器画角及角的和、差、倍、分,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
(二)整体感知
通过教师指导,学生动手操作完成对画图能力和操作能力的掌握.
牛和鹅教学设计教案篇十
学习目标:1、认识10个生字,会写“瓜、衣、来”3个字,认识偏旁“子”。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雪与云之间的变化过程。
4、培养对童话故事的兴趣。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激趣
1、板书:孩子(学习孩及偏旁“子”)
2、补充课题
3、读课题
4、质疑:你想从课文中知道些什么?今天学的课文是一篇连环画式的课文,非常有趣。
二、初读全文,学习生字
1、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
2、同桌检查读课文。帮助纠正读音。
3、自由读课文,分小节
4、指名分节读课文。
5、学生评议
6、学习生字:
(出示)rangqiwanwangjiaoshaozhidaohua
让一起玩往睡觉烧着了知道化了
(1)自由读
(2)指名读
(3)出示不带拼音的字指名读
(4)同桌交流巧记生字的字形
(5)指名说说你记住了哪些生字?
7、课文讲雪孩子做一件什么事,结果怎样?
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课文
三、学习第一、二自然段
1、看图1,图上画着什么?这是一幅怎样的景象?
2、多美啊!让我们读读第一段吧!(指名读--齐读)读准轻声词:上
4、指名读
5、学生评议(漂亮的亮读轻声,读出喜欢的语气)
6、齐读
7、齐读一、二自然段
四、指导书写
1、读“瓜、衣”并组词。
2、学生观察笔顺,并描红
3、说一说长撇和短撇的不同?
4、观察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5、师范写,学生练写
6、展示学生的字,评议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卡片读生字,偏旁“子”
2、读一、二自然段,说说它的内容
二、看图讲读课文
1、看图3,你看到什么?
(1)从哪里看小白兔和雪孩子玩得很开心?
(2)“又唱又跳”是怎样的?演一演
(3)你还能用“又--又--”来说说他们的神态吗?(又说又笑)
(4)还能说说雪孩子的样子吗?(又白又胖)
(5)你还能用“又--又--”说吗?(课后读读说说)
(6)各种形式朗读,读出高兴的语气
2、看图7、你看到什么?
(1)小白兔为什么很伤心?
(2)理解“化了”
(3)指导朗读(读得慢,很伤心)
3、孩子为什么会化?看图6
(1)当时情况多紧急啊,从哪些词中可以看出?
(2)练习朗读(注意多音字着)
4、刚才还好好的,现在为什么会着火呢?
(1)自由读四、五自然段
(2)看图交流
(3)朗读指导(读出着急)
(4)我们以后可要注意火烛,不能随便玩火!
4、雪孩子为了救小白兔自己却化了,雪孩子哪里去了呢?
(1)看图8,雪孩子变成了白云,多美啊!
(2)朗读指导(赞美的语气)
(3)你想对雪孩子说什么?
(4)兔妈妈回来会说些什么?
(5)想象一下,小白兔和雪孩子见面时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
(6)了解雪与云之间的变化过程
5齐读全文
三、指导书写
1、读“来”并组词
2、观察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注意笔顺,描红
4、师范写
5、学生练写
6、展示评议
四、完成作业
[雪孩子(网友来稿)教案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