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分析小学德育教育下的新思路【德育论文】
在基于语文教学分析小学德育教育的探讨过程中,应摒弃传统教学模式,贯彻“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提升学生的德育教育质量。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语文教学分析小学德育教育下的新思路【德育论文】,供大家参考阅读。
语文教学分析小学德育教育下的新思路【德育论文】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如何实现在日常教学工作的同时,完成德育渗透,成了当下教育行业的热点话题。本文通过具体教学案例,阐述了基于语文教学分析小学德育教育的研究意义,并根据当下教学现状,提出优化德育教学质量的方式方法。以课堂为辅助,实现学生的道德水平能力素养的全面提升,塑造成为具备中华传统美德的优秀人才。
关键词:语文教学;小学;德育教育
小学是学生树立人生价值观的重要阶段,其德育情况决定着学生人文情怀的确立,对于民族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在现代社会对于全方面人才的要求背景下,以民族性与时代性进行我国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是当下学生教学工作中的重点。小学语文教师需要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开拓自己的眼界,提高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教育质量。
一、基于语文教学分析小学德育教育的研究意义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价值观、记忆力的塑造发展关键时期,其对于学生个人品格的塑造及德育水平素养养成有着重要意义。小学生的可塑性强,在课堂教师的引导下,基于语文教学,能够强化学生德育教学质量,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在现代化教育改革浪潮中,强调学生的素质教育,鼓励学生全面发展,逐渐成为小学教学课堂目标。此外,不同于其他理科类教学科目,语文教学的目标不仅是学习教材文化知识,更要帮助学生“学做人,会做人”,提高学生的个人素养。小学语文教材的理解难度较低,但教学内容多样化,且其中蕴藏着许多人生道理,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有着积极作用,具有较强的思想教育功能。所以,基于语文教学分析小学德育教育研究,将德育与智力教育相结合,推动素质教育的有效落实。
二、基于语文教学分析小学德育教育的教学现状
将德育教育应用到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是语文新课程标准中的明确要求,它不仅能够拓宽小学语文教学的教学深度及知识承载量,更能优化学生的素质教育,进而提高语文课程的实际教学效果。强调语文学科对学生的人生指引作用,帮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但在目前小学语文德育教育工作中,仍然存在某些问题,影响教学质量。一方面,部分教育工作者忽略了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注重语文教材知识的讲解,而忽视了语文内涵的领悟,使得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逐渐沦为空谈。另一方面,教师作为小学生语文教学课堂中的引导者,若其自身道德意识不强,将难以做到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榜样作用。实际教学过程中,经常出现品德不端的小学语文教师,弱化了教师在德育教育活动中的积极作用,使得德育工作与学生认知相背离,从而在潜移默化中给学生的德育培养造成阻碍[1]。
三、基于语文教学分析小学德育教育的方法探讨
(一)构建德育教学环境基于语文教学进行小学德育教育环节,其基本要求是通过建立德育教学环境,侧重于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水平提升,发挥小学生活泼好动的天性,鼓励他们进行表达交流。通过模拟教材中的故事情景,帮助学生进行自我表达与自我展示,教师可以根据学习内容设置一些悬念,让学生发挥想象力,预测故事的发展走向,完成一个感性认知与理性认知相结合的过程。德育教学环境应尽量结合实际生活,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提高学生语文知识在德育教学活动中的实际应用能力,完成语文教学背景下小学德育教育工作。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应用过程中,存在着多样化的教学方案,但无法突破教室的束缚,使得教学环境较为单一,造成小学德育教育环境与学生实际生活相差较大的尴尬境地,不符合现代社会对于人才发展中的德育培养需求。小学语文教师应利用身边资源,强调学生的亲身体验,帮助学生进行德育思考,为其个人素质能力发展奠定基础。在生活这个“情景课堂”中,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生活中所熟悉的事物,创建一个感性认知与理性认知相结合的学习氛围,强化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应用效果。例如,在进行小学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材《升国旗》这一课的教学活动时,教师可以先为学生讲解五星红旗的含义,包括上面一颗大星星与四颗小星星所代表的内容。并借助“升国旗”教学环境,强化学生德育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之情,以及对于国旗的敬畏之心。
(二)抓住德育教学重点利用小学语文课堂进行德育教学,其核心强调的是人的品质培养,教学的关键就是抓住德育教学重点,提升学生学习自主性。虽然经过课改后,小学语文教材大纲中增添了关于德育的教学内容,但束缚于传统教学模式及学习观念影响,现代语文课堂教学多以填鸭式的文化知识教学为主,在枯燥乏味的课堂学习中,无法引起学生的德育学习兴趣。语文作为一种人们日常生活中必备的交流技能,不仅能够陶冶学生的文化情操,更能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2]。基于小学语文课堂的学生德育教育工作,不仅要求教师深度挖掘教材课本中的内容,更要在导入环节找准德育教学重点,抓住学生的眼球。教师要以朋友的身份,拉近与学生间的距离,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状态,并应用于语文课堂教学工作中。将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融合到一起,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带入到教学环节。展现课本故事魅力的同时,将“教书”与“育人”相结合,培养小学语文教学课堂的综合德育水平。例如,在进行小学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教材《怀念母亲》这一课的教学活动时,教师可以抓住文章中的德育重点,从“怀念”二字入手,探讨季羡林先生为什么会如此怀念母亲。在对全文进行了解后,知道在季羡林先生很小的时候,便离开母亲在外漂泊,以至于母亲去世他也未能尽到子女的义务,心中满怀愧疚与不舍之情。语文教师在进行文章讲解时,要帮助学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渗透感恩教育,牢记父母的恩情,以及自己所背负的使命与责任。
(三)家校德育教学模式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到家庭与学校共同协作对于德育教育的重要意义。在日常工作中,可以利用QQ、微信等网络交流软件,建立家长群,同群内家长进行交流,了解学生在学校及家庭中的思想状态,构建家校德育教学模式。例如,在进行小学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教材《母亲的恩情》这一课的教学活动时,教师可以在课后为学生布置家庭任务,如为母亲洗一次脚、沏一杯茶,并由家长进行拍照摄像,上传到家长群中进行反馈。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让学生明白家长的不易,更能培养其感恩之情,优化家庭关系。在我国应试教育的教学背景下,学生的课程繁重、作业较多、考试频繁,承受着超出自身所能承载的巨大压力,更有家长为学生报了各种课外辅导班,进一步压缩了学生个人时间。在进行德育教学时,教师与家长应革新教育“理念”,为学生提供私人时间,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为学生留下娱乐、进行兴趣爱好的时间,提供更多展示机会,提升德育的教学效果。
(四)注重德育教学实践由于语文学科的独特性,学生在学习时要面对大量的文字,特别是经过长期的背诵阅读后,难免会觉得枯燥乏味。而德育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应用的核心任务,便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将德育教学效果应用于实际生活中。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把握德育教育时机,实现在语文知识文化教育的同时,帮助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德育教育,达到事半功倍的德育教学效果。当前形势下,各学校应加强专业师资投入力度,鼓励青年教师深入基层进行实践锻炼,完善薪金待遇问题,提高小学语文教师德育水平能力建设,进一步优化小学语文课堂的德育教学质量[3]。不仅要重视课堂上的知识文化教育,还要通过适当的课外实践,帮助学生进行实际体验,达到德育内容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在课外实践过程中,要体验课文知识内涵,实现德育工作的渗透教育,通过博物馆、图书馆等现代化建设,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扩宽学生的知识视野,从而进行更高效的德育教育。树立正确的德育教学理念,在遵循语文教材大纲要求的情况下,符合学生认知的教学理念,提高德育教学质量。以学生为本,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操作能力,引导学生学会创造与自主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结合其他学科的知识,掌握现代化教学手段,发挥德育教学的多样性。
四、结束语
在基于语文教学分析小学德育教育的探讨过程中,应摒弃传统教学模式,贯彻“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提升学生的德育教育质量。在教学环节要加强学生的民族情怀培养,将课堂与生活相连,拓展学生学习范围,丰富教学手段,展现语文文化魅力的同时,完成学生德育教学工作,为其未来发展打下良好基础。在小学语文实际教学环节,应强调以综合性、民族性与时代性为背景,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细化教学目标,弘扬人文精神。
参考文献:
[1]唐义武,陈光锐.论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改革与校园文化建设的关系:以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改革为例[J].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7(4):74-76.
[2]黄朝霞.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课程开发的价值追求:基于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小学语文示范性精品项目调研[J].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9,32(6):117-122.
[3]郑风.根植于现实生活,定位于能说会写:基于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指导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探索[J].新教师,2019(8):37-38.
【语文教学分析小学德育教育下的新思路【德育论文】】相关推荐文章:
高一语文教学工作计划范文素材
2021年最新小学国旗下的演讲稿
疫情下的我们小学作文400字5篇 小学抗击疫情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