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经典语录则(优质12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曾国藩经典语录则篇一
1.知足则乐,务贪必忧。
2.国家之强,以得人为强。
3.放开手,使开胆,不复瞻前顾后。
4.脚踏实地,不敢一毫欺人。
5.学者不可不通世务。
6.举止端庄,言不妄发。
7.有福不可享尽,有势不可使尽。
8.听言当以理观。一闻在辄以为据,往往多失。
9.见异思迁,欲求长进难矣。
10.凶德致败者约有二端:曰长傲,曰多言。
11.凡事豫则立。
12.只要人肯立志,都可做得到。
13.常常提其朝气为要。
14.甘让君子其志卑,不让小人其量浅。
15.凡事留余地,雅量能容人。
16.不怕打不着,只怕打不胜。
17.小仁者,大仁之贼。
18.人之精神不可无所寄。
19.家和则福自生。
20.特患业之不精耳。
21.有才干,定要表现之。
22.处事宜决断。
23.另起炉灶,重开世界。
24.忧时勿纵酒,怒时勿作札。
25.百种弊病,皆从懒生。
26.思与学不可偏废。
27.行事不可任心,说话不可任口。
28.才智英敏者,宜加浑厚学问。
29.富贵气太重,亦非佳象耳。
30.凡读无益之书,皆是玩物丧志。
31.古者英雄立事,必有基业。
32.居心平,然后可历世路之险。
33.若日日誉人,人必不重我言矣。()
34.人之精神,贵藏而用之,苟炫于外,鲜有不败者。
35.巧辩者与道多悖,拙讷者涉者必疏,宁疏于世,勿悖于道。
36.二十年来治一怒字,尚未清磨得尽,以是知克己最难。
37.无好小利今日所说之话,明日勿因小利害而变。
38.功不独居,过不推诿。
39.书蔬鱼猪,一家之生机;少睡多做,一人之生气。
40.惟正己可以化人,惟尽己可以服人。
41.守笃实,戒机巧,守强毅,戒刚愎。
42.凡有盛必有衰,不可不预为之计。
43.见得天下皆是坏人,不如见得天下皆是好人。
44.凡办大事,以识为主,以才为辅;凡成大事,人谋居半,天意居半。
45.和可消人怨,忍足退灾星。
46.端庄厚重是贵相,谦卑含容是贵相;事有归著是富相,心存济物是富相。
47.何必择地?何必择时?但自问立志之真不真耳!
48.人亦不可闲惯,闲惯则些小事便不可耐。
49.养生以少恼怒为本,事亲以得欢心为本。
50.处事贵熟思缓处,熟思则得其情,缓处则得其当。
51.夫知之而不用,与不知同;用之而不尽,与不用同。
52.居有恶邻,坐有损友,借以检点自慎,亦是进德之资。
53.。君子所性,虽破万卷不加焉,虽一字不识无损焉。
54.富贵家宜劝他宽,聪明人宜劝他厚。
55.为善者常受福,为利者常受祸,心安为福,心劳为祸。
56.。法者,天讨也,以公守之,以仁行之。
57.士有三不斗:毋与君子斗名,毋与小人斗利,毋与天地斗巧。
58.人宜减者决减之,钱宜省者决省之。
59.勿扬人过,反躬默省焉,有或类是,丞思悔而速改也。
60.士有三不斗:毋与君子斗名,毋与小人斗利,毋与天地斗巧。
61.。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
62.提出良心,自作主宰,决不令为邪欲所胜,方是功夫。
63.人之精神,贵藏而用之,苟炫于外,鲜有不败者。
64.巧辩者与道多悖,拙讷者涉者必疏,宁疏于世,勿悖于道。
65.只是一个见小,便使百事不成,亦致百行尽堕。
66.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
67.人以气为主。
68.受非分之情,恐办非分之事。
69.艰苦则筋骨渐强,娇养则精力愈弱。
70.事事顺吾意而言者,此小人也,急宜远之。
71.受挫受辱之时,务须咬牙励志,蓄其气而长其智。
72.养生以少恼怒为本,事亲以得欢心为本。
73.不可背后攻人之短。
74.好胜人者,必无胜人处,能胜人,自不居胜。
75.一念忽略,便有错言错事。
76.因循二事,误尽一生。鼓舞精神,方破此弊。
77.吾辈读书,只有两件事,一者进德之事,一者修业之事。
78.恶莫大于毁人之善,德莫大于白人之冤。
79.不随众从之喜惧为喜惧。
80.居乡勿为乡愿,居官勿为鄙夫。
81.人必诚,然后业可大可久。
82.广其识则天下大。
83.宁可数日不开仗,不可开仗而毫无安排算计。
84.为善最乐,是不求人知。为恶最苦,是惟恐人知。
85.常常提其朝气为要天下事未有不由艰苦中来,而可大可久者也。
86.凡人无不可为圣贤,绝不系乎读书之多寡。
87.不可轻率评讥古人。
88.有其功,必有其效。
89.人之处于患难,只有一个处置。尽人谋之后,却须泰然处之。
90.吾辈读书,只有两件事,一者进德之事,一者修业之事。
91.须先立坚卓之志。
92.古之成大事者,多自克勤小物而来。
93.王政不能有恩而无威。
94.特患业之不精耳。
95.养得胸中一种恬静。
96.受非分之情,恐办非分之事。
97.戒傲戒惰,保家之道也。
98.人之所学,不可为人所容,为人所容则下矣。
99.受不得穷,立不得品,受不得屈,做不得事。
100.久视则熟字不识,注视则静物若动,乃知蓄疑者乱真,过思者迷正应。
101.不深思则不能造于道。不深思而得者,其得易失。
102.以才自足,以能自矜,则为小人所忌,亦为君子所薄。
103.二十年来治一怒字,尚未清磨得尽,以是知克己最难。
104.聪明外露者德薄,词华太盛者福浅。
105.好饰者,作非之渐。偏听者,启争之端。
106.人该省事,不该怕事。人该脱俗,不可矫俗。不该顺时,不可趋时。
107.与多疑人共事,事必不成。与好利人共事,己必受累。
108.人德八本:“习勤、崇俭、谦谨、敬恕、毋贪、去私、专一、有恒”。
109.凡天下事,虑之贵,详行之贵,力谋之贵,众断之贵独。
110.为人不可过于聪明。
111.米已成饭,木已成舟,只好听之而已。
112.事以急败,思因缓得。
113.无实而享大名者必有奇祸。
114.寡言养气,寡视养神,寡欲养精。
115.。勿以小恶弃人大美,勿以小怨忘人大恩。
116.勿扬人过,反躬默省焉,有或类是,丞思悔而速改也。
117.有福不可享尽,有势不可使尽。
118.人该省事,不该怕事。人该脱俗,不可矫俗。不该顺时,不可趋时。
119.宝货用之有尽,忠孝享之无穷。
120.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则可变化气质。
121.素食则气不浊;独宿则神不浊;默坐则心不浊;读书则口不浊。
122.。凡读无益之书,皆是玩物丧志。
123.未有根本不正,而枝叶发生,能自畅茂者也。
124.举止端庄,言不妄发。
125.天下事未有不由艰苦中来,而可大可久者也。
126.独享大名为折福之道。
127.遇棘手之际,须从耐烦二字痛下功夫。
128.要与世间撑持事业,须先立定脚跟始得。
129.善观人者观己,善观己者观心。
130.困心横虑,正是磨练英雄之时。
131.善人种德,降祥于天。恶人种祸,贻殃于后。
132.既爱其才,宜略其小节。
133.无恒者,见异思迁也,欲求长进难矣。
134.悠悠疑忌之来,只堪付之一笑。
135.禁大言以务实。
136.吾观乡里贫家儿女,愈看得贱愈易长大,富户儿女,愈看得娇愈难成器。
137.清高太过则伤仁,和顺太过则伤义,是以贵中道也。
138.。气忌盛,心忌满,才忌露。
139.人有毁我诮我者,改之固益其德,安之亦养其量。
140.见得天下皆是坏人,不如见得天下皆是好人。
141.为善者常受福,为利者常受祸,心安为福,心劳为祸。
142.小仁者,大仁之贼。
143.神正其人正,神邪其人奸。
144.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145.。只要人肯立志,都可做得到。
146.眉宇间大有清气,志趣亦不庸鄙,将来或终有成就。
147.人各有性,冷者自冷,豪者自豪也。
148.人苟能自立志,则圣贤豪杰何事不可为?何必借助于人?
149.好便宜不可与共财,狐疑者不可与共事。
150.轻财足以聚人,律己足以服人,量宽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
151.事前加慎,事后不悔。
152.戒傲戒惰,保家之道也。
153.尖酸语称快一时,当之者终身怨恨。
154.前世所袭误者,可以自我更之;前世所未及者,可以自我创之。
155.凡事留余地,雅量能容人。
156.功名官爵,货财声色,皆谓之欲,俱可以杀身。
157.凡行公事,须深谋远虑。
158.不可轻率评讥古人放开手,使开胆,不复瞻前顾后。
159.久利之事勿为,众争之地勿往。物极则反,害将及矣。
160.独享大名为折福之道。
161.打仗不慌不忙,先求稳当,次求变化;办事无声无臭,既要精当,又要简捷。
162.知天地万物于一体,则能爱矣。
163.择众论之善者而从之。
164.守笃实,戒机巧,守强毅,戒刚愎。
165.甘苦自得。
166.集众人之私成天下之公。
167.遇忧患横逆之来,当稍忍以待其定。
168.古者英雄立事,必有基业。
169.今日所说之话,明日勿因小利害而变。
170.未有根本不正,而枝叶发生,能自畅茂者也。
171.世间极占地位的,是读书一著。然读书占地位,在人品上,不在势位上。
172.君子之道,以知命为第一要务。
173.勿过多怜悯。
174.和可消人怨,忍足退灾星。
175.以体察人才为第一。
176.人要为善,先要明善始得。
177.清高太过则伤仁,和顺太过则伤义,是以贵中道也。
178.富贵功名皆人世浮荣,惟胸怀次浩大是真正受用。
179.若日日誉人,人必不重我言矣。
180.凡有用之物,不宜抛散也。
181.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
182.吾观乡里贫家儿女,愈看得贱愈易长大,富户儿女,愈看得娇愈难成器。
183.处事宜决断。
184.要与世间撑持事业,须先立定脚跟始得。
185.好谈己长只是浅。
186.责己厚而责人薄耳。
187.须有宁拙毋巧之意,而后可以持久百种弊病,皆从懒生。
188.先静之,再思之,五六分把握即做之。
189.盛世创业之英雄,以襟怀豁达为第一义。
190.利可共而不可独,谋可寡而不可众。独利则败,众谋则泄。
191.行事常思退一步。
192.凡人做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不可见异思迁。
193.因循二事,误尽一生。鼓舞精神,方破此弊。
194.尖酸语称快一时,当之者终身怨恨。
195.誉望一损,远近滋疑精神愈用而愈出,不可因身体素弱过于保惜。
196.利可共而不可独,谋可寡而不可众。独利则败,众谋则泄。
197.胸怀广大,须从平淡二字用功。
198.盛世创业之英雄,以襟怀豁达为第一义禁大言以务实。
199.智大心劳者狂,力小任重者踣。
200.。文人富贵,起居便带市井。富贵能诗,吐属便带寒酸。
201.打仗不慌不忙,先求稳当,次求变化;办事无声无臭,既要精当,又要简捷。
202.常存一不敢为先之心。
203.无实而享大名者必有奇祸。
204.何必择地?何必择时?但自问立志之真不真耳!
205.省事是清心之法,读书是省事之法。
206.古之成大事者,多自克勤小物而来。
207.。好胜人者,必无胜人处,能胜人,自不居胜。
208.决不可存苟且心,决不可做偷薄事,决不可学轻狂态,决不可做惫赖人。
209.凡行公事,须深谋远虑。
210.既有定识,又有定力。
211.人苟能自立志,则圣贤豪杰何事不可为?何必借助于人?
212.智慧愈苦而愈明。
213.知足则乐,务贪必忧。
214.治军之道,总以能战为第一义,能爱民为第二义,能和协上下为第三义。
215.王政不能有恩而无威。
216.须有宁拙毋巧之意,而后可以持久。
217.听言当以理观。一闻在辄以为据,往往多失。
218.须先立坚卓之志。
219.知天地万物于一体,则能爱矣。
220.总宜奖其所长,而兼规其短。
221.思与学不可偏废。
222.甜酸苦竦宜尝遍,是非好恶总由人。出死入生宁不易,各宜努力去修身。
223.越自尊大,越见器小。
224.总宜奖其所长,而兼规其短凡有盛必有衰,不可不预为之计。
225.举世惟一真字难得。
226.人不可无缺陷。
227.沽虚誉于小人,不若听之于天。遗货财于子孙,不若周人之急。
228.责过太直,使人惭恨,在我便是一过。
229.轩冕而敬,伪也。匿就而爱,私也。
230.知足天地宽。
231.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232.君子所性,虽破万卷不加焉,虽一字不识无损焉。
233.家和则福自生。
234.姑息必成大忍(过),面誉必至背非。
235.常存冰渊惴惴之心。
236.心至苦,事至盛也米已成饭,木已成舟,只好听之而已。
237.人不可无缺陷。
238.不怕打不着,只怕打不胜。
239.圣贤成大事者,皆从战战兢兢之心来。
240.人必诚,然后业可大可久。
241.不随众从之喜惧为喜惧。
242.有恻隐之心者,必有羞恶。
243.恶莫大于毁人之善,德莫大于白人之冤。
244.诚无悔,恕无怨,和无仇,忍无辱。
245.古之成大事者,规模远大与综理密微,二者缺一不可。
246.观人之法,以有操守而无官气,多条理而少大言为主。
247.忧时勿纵酒,怒时勿作札。
248.气忌盛,心忌满,才忌露。
249.凡办大事,半由人力,半由天事。
250.观人之法,以有操守而无官气,多条理而少大言为主。
251.乡间无朋友,实是第一恨事。
252.银钱则量力资助,办事则竭力经营。
253.为人不可过于聪明。
254.胸怀广大,须从平淡二字用功。
255.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
256.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
257.邪正看眼鼻,真假看嘴唇,功名看气概,富贵看精神。
258.国家之强,以得人为强。
259.常沉静,则含蓄义理而应事有力。
260.驭将之道,最贵推诚,不贵权术。
261.清高太过则伤仁,和顺太过则伤义,是以贵中道也。
262.务须咬牙厉志,蓄其气而长其志,切不可恭然自馁也。
263.君子之道,以知命为第一要务。
264.凡办大事,半由人力,半由天事。
265.端庄厚重是贵相,谦卑含容是贵相;事有归著是富相,心存济物是富相。
266.死生早已置之度外。
267.勤于邦,俭于家,言忠信,行笃敬。
268.人人料必胜者,中即伏败机,人人料必挫者,中即伏生机。
269.内断于心,自为主持。
270.一切皆暗暗安排,胸有成足。
271.凡事须逐日检点,一日姑待后来补救,则难矣。
272.有其功,必有其效。
273.受挫受辱之时,务须咬牙励志,蓄其气而长其智。
274.人于平旦不寐时,能不作一毫妄想,可谓智矣。
275.寡言养气,寡视养神,寡欲养精。
276.一身精神,具乎两目。
277.内断于心,自为主持。
278.一身能勤能敬,虽愚人亦有贤智风味。
279.治世以大德,不以小惠。
280.薄福之人过享其福,必有忽然之祸。贯贫之人不安其贫,必有意外之忧。
281.凡事豫则立。
282.兄弟和,虽穷氓小户必兴,兄弟不和,虽世家宦族必败。
283.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
284.一身精神,具乎两目神正其人正,神邪其人奸。
285.责己厚而责人薄耳困心横虑,正是磨练英雄之时。
286.艰苦则筋骨渐强,娇养则精力愈弱。
287.人各有性,冷者自冷,豪者自豪也。
288.治世以大德,不以小惠。
289.以能立能达为体,以不怨不尤为用。
290.驭将之道,最贵推诚,不贵权术。
291.好谈己长只是浅。
292.居心平,然后可历世路之险。
293.以能立能达为体,以不怨不尤为用。
294.凡有用之物,不宜抛散也。
295.口腹不节,致疾之因;念虑不正,杀身之本。
296.富贵功名皆人世浮荣,惟胸怀次浩大是真正受用。
297.荐贤不可示德,除奸不可示威。
298.人人料必胜者,中即伏败机,人人料必挫者,中即伏生机。
299.人见其近,吾见其远,曰高明;人见其粗,吾见其细,曰精明。
300.人生至愚是恶闻己过。人生至恶是善谈人过。
301.既爱其才,宜略其小节。
302.处有事当无事,处大事当如小事。
303.君子但尽人事,不计天命,而天命即在人事之中。
304.广积聚者,遗子孙以祸害;多声色者,残性命以斤斧。
305.乡间无朋友,实是第一恨事。
306.以举世皆可信者,终君子也。以举世皆可疑者,终小人也。
307.养得胸中一种恬静。
308.定静安虑得,此五字时时有,事事有。离了此五字,便是孟浪做。
309.易摇而难定,易昏而难明者,人心也,惟主敬则定而明。
310.夫知之而不用,与不知同;用之而不尽,与不用同。
311.君子出则忠,入则孝,用则知,舍则愚。
312.隘路打胜仗,全在头敌。
313.不可背后攻人之短。
314.失意事来,治之以忍,方不为失意所苦。快心事来,处之以淡,方不为快心所惑。
315.尽人事以听天,吾唯日日谨慎而已。
316.遇棘手之际,须从耐烦二字痛下功夫。
317.尽人事以听天,吾唯日日谨慎而已。
318.忠信廉洁,立身之本,非钓名之具也。
319.绮语背道,杂学乱性。
320.傲人不如者必浅人,疑人不肖者必小人。
321.人若一味见人不是,则到处可憎,终日落嗔。
322.日静养,节嗜欲,慎饮食,寡思虑。
323.君子能扶人之危,周人之急,固是美事,能不自夸,则善矣。
324.凡人做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不可见异思迁。
325.久利之事勿为,众争之地勿往。物极则反,害将及矣。
326.宁可数日不开仗,不可开仗而毫无安排算计。
327.不贪财,不失信,不自是,有此三省,自然人皆敬重。
328.信算命,信风水,皆妄念所致。读书明理人以义命自安,便不信也。
329.“大柔非柔,至刚无刚”。“家勤则兴,人勤则健”。“侍亲以得欢为本”。
330.久视则熟字不识,注视则静物若动,乃知蓄疑者乱真,过思者迷正应。
331.一个忍字,消了无穷祸患,一个足字,省了无限营求。
332.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
333.务须咬牙厉志,蓄其气而长其志,切不可恭然自馁也。
334.倚富者贫,倚贵者贱,倚强者弱,倚巧者拙。倚仁义不贫不贱不弱不拙。
335.遇忧患横逆之来,当稍忍以待其定。
336.凶德致败者约有二端:曰长傲,曰多言。
337.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
338.凡将举事,必先平意清神,清神意平,物乃可正。
339.到老始知气质驳,寻思只是读书粗。
340.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则可变化气质。
341.以举世皆可信者,终君子也。以举世皆可疑者,终小人也。
342.兄弟和,虽穷氓小户必兴,兄弟不和,虽世家宦族必败。
343.前世所袭误者,可以自我更之;前世所未及者,可以自我创之。
344.沽虚誉于小人,不若听之于天。遗货财于子孙,不若周人之急。
345.富贵气太重,亦非佳象耳知足天地宽人宜减者决减之,钱宜省者决省之。
346.常存冰渊惴惴之心勿过多怜悯以体察人才为第一另起炉灶,重开世界。
347.爵禄可以荣其身,而不可以荣其心。文章可以文其身,而不可以文其行。
348.眉宇间大有清气,志趣亦不庸鄙,将来或终有成就。
349.受不得穷,立不得品,受不得屈,做不得事。
350.古之成大事者,规模远大与综理密微,二者缺一不可。
351.人之制性,当如堤防之治水。常恐其漏坏之易。若不顾其泛滥,一倾而不可复也。
352.立身之道,内刚外柔;肥家之道,上逊下顺。不和不可以接物,不严不可以驭下。
353.从人可羞,刚愎自用可恶。不执不阿,是为中道。寻常不见得,能立于波流风靡之中,最为雅操。
354.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则可变化气质。欲求变之之法,总须先立坚卓之志。
355.失意事来,治之以忍,方不为失意所苦。快心事来,处之以淡,方不为快心所惑。
356.独立之行,不徇流俗,然怨不可不恤也。高义之事,弗避小嫌,然累不可不虑也。
357.办大事者,以多选替手为第一义,满意之选不可得,姑节取其次,以待徐徐教育可也。
358.自其外者学之而得于内者谓之明,自其内者得之而兼于外者谓之诚,诚与明一也。
359.凡家道所以持久者,不恃一时之官爵,而恃长远之家规,不恃一二人之骤发,而恃大众之维持。
360.劝人不可指其过,须先美其长。人喜则语言易入,怒则语言难入,怒胜私故也。
361.家庭三致详:“孝致祥,勤致详,恕致详”。“勤于邦,俭于家,言忠信,行笃敬。”
362.智慧愈苦而愈明治军之道,总以能战为第一义,能爱民为第二义,能和协上下为第三义。
363.凡世家子弟衣食起居无一不与寒士相同,则庶可以成大器,若沾染富贵气习,则难望有成。
364.从人可羞,刚愎自用可恶。不执不阿,是为中道。寻常不见得,能立于波流风靡之中,最为雅操。
365.说人之短,乃护己之短。夸己之长,乃忌人之长。皆由存心不厚,识量太狭耳。能去此弊,可以进德,可以远怨。
366.盘根错节,可以验我之才;波流风靡,可以验我之操;艰难险阻,可以验我之思;震撼折衡,可以验我之力;含垢忍辱,可以验我之操。
367.以才自足,以能自矜,则为小人所忌,亦为君子所薄。先静之,再思之,五六分把握即做之。
368.闻善言则拜,告有过则喜,有圣贤之气象。坐密室如通衢,驭寸心如六马,可以免过。心不清则无以见道,志不确则无以立功。
369.处毁誉要识有量,今之学者反有向上底,见世所誉而趋之,见世所毁而避之,只誉我而喜,闻毁我而怒,只是量不广,真善真恶在我,毁誉与我分毫无干。
370.吾常见夸己者,以要誉而受嗤也;吾常见媚人者,以求悦而招鄙也。夫士处世,无为可议,勿期人誉,无为可怨,勿期人悦。
371.“天下事在局外呐喊议论总是无益必须躬自入局挺膺负责乃有成事之可冀。”
372.有理义以养其心,则虽老而神明不衰。苟为不然,则昏于豢养,败于戕贼,未老而志衰矣。励志之士,可不戒诸。
373.人心能静,虽万变纷纭亦澄然无事。不静则燕居闲暇,亦憧憧亦靡宁。静在心,不在境。
374.能食淡饭者方许尝异味,能溷市嚣者方许游名山,能受折磨者方许处功名。
375.遇诡诈人变幻百端,不可测度,吾一以至诚待之,彼术自穷。
376.当至忙促时,要越加检点。当至急迫时,要越加饬守。当至快竟时,要越加谨慎。
377.从人可羞,刚愎自用可恶。不执不阿,是为中道。寻常不见得,能立于波流风靡之中,最为雅操。
378.以爱妻子之心事亲,则无往而不孝。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寡过。以恕己之心恕人,则全交。
379.立身之道,内刚外柔;肥家之道,上逊下顺。不和不可以接物,不严不可以驭下。
380.从人可羞,刚愎自用可恶。不执不阿,是为中道。寻常不见得,能立于波流风靡之中,最为雅操。
381.名节之于人,不金帛而富,不轩冕而贵。士无名节,犹女不贞,虽有他美,亦不足赎。故前辈谓爵禄易得,名节难保。
382.凡有横逆来侵,先思所以取之之故,即思所以处之之法,不可便动气,两个人动气,就成了一对小人,一般受祸。
383.薄福之人过享其福,必有忽然之祸。贯贫之人不安其贫,必有意外之忧。
384.贫贱时眼中不著富贵,他日得志必不骄。富贵时意中不忘贫贱,一旦退休必不怨。
385.办大事者,以多选替手为第一义,满意之选不可得,姑节取其次,以待徐徐教育可也。
386.凡家道所以持久者,不恃一时之官爵,而恃长远之家规,不恃一二人之骤发,而恃大众之维持。
387.多躁者必无沉毅之识,多畏者必无踔越之见,多欲者必无慷慨之节,多言者必无质实之心,多勇者必无文学之雅。
388.学而废者,不若不学而废者。学而废者恃学而有骄,骄必辱。不学而废者愧己而自卑,卑则全。勇多于人谓之暴,才多于人谓之妖。
389.得意而喜,失意而怒,便被顺逆差遣,何曾作得主。马牛为人穿着鼻孔,要行则行,要止则止,不知世上一切差遣得我者,皆是穿我鼻孔者也。自朝至暮,自少至老,其不为马牛者几何?哀哉!
390.事到手且莫急,便要缓缓想。想得时切莫缓,便要急急行。处天下事,只消得安详二字,兵贵神速,也须从此二字做出。然安祥非迟缓之谓也,从容详审,养奋发于定之中耳。
391.居心平,然后可历世路之险。盘根错节,可以验我之才;波流风靡,可以验我之操;艰难险阻,可以验我之思;震撼折衡,可以验我之力;含垢忍辱,可以验我之操。
392.“人初做事,如鸡伏卵,不舍而生气渐充;如燕营巢,不息而结构渐牢;如滋培之木,不见其长,有时大;如有本之泉,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
393.慎独则心安。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养心之难,又在慎独。能慎独,则内省不疚,可以对天地质鬼神。人无一内愧之事,则天君泰然,此心常快足宽平,是人生第一自强之道,第一寻乐之方,守身之先务也。
394.居心平,然后可历世路之险。盘根错节,可以验我之才;波流风靡,可以验我之操;艰难险阻,可以验我之思;震撼折衡,可以验我之力;含垢忍辱,可以验我之操。
395.礼义廉耻,可以律己,不可以绳人……为子孙做富贵计者,十败其九。为人做善方便者,其后受惠……为善最乐,是不求人知。为恶最苦,是惟恐人知。
397.居心平,然后可历世路之险。盘根错节,可以验我之才;波流风靡,可以验我之操;艰难险阻,可以验我之思;震撼折衡,可以验我之力;含垢忍辱,可以验我之操。
398.短不可护,护则终短。长不可矝,矝则不长。尤人不如尤己,如圆不如好方。用晦则天下莫与汝争智,谦则天下莫与汝争强。多言者老氏所戒,欲纳者仲尼所臧。妄动有悔,何如静而勿动?太刚则折,何如柔而勿刚。吾见进而不己者败,未见退而自足者亡。为善则游君子之域,为恶则入小人之乡。
曾国藩经典语录则篇二
以体察人才为第一
另起炉灶,重开世界
心至苦,事至盛也
何必择时,何必择地,但自问
立志
真不真耳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尽人事以听天,吾唯日日谨慎而已
须有拧拙勿巧之志,而后可以持久
米已成饭,木已成舟,只好听之而已
不深思则不能造于道,不深思而得者,其得易失
以爱妻之心事亲,则无往而不孝;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寡过;以怒己之心怒人,则全交
轻财足以聚人,律己足以服人,量宽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
维正己可以化人,维尽己可以服人
遇诡诈之人而变幻百端,不可测度,吾一以至诚之心待之,彼术自穷
处事速不如思,便不如当,用意不如平心
人之处于患难,只有一个处置,尽人谋之后,却需泰然处之
盛世创业之英雄,以胸怀豁达为第一义
禁大言以务实
省事是清心之法,
读书
是省事之法功不独居,过不推诿
智慧愈苦而愈明
常常提起朝气而要
天下事未有不从艰苦中来
不可轻率评讥古人
自其外者而学之而得于内者,谓之明;自其内者而得之而谦于外者,谓之诚;诚与明一也
凡天下事,虑之贵详行之贵,为谋之贵,众断之读贵
无好小利
今日所说之话,明日勿因小利害而变
责己厚而责人薄耳
困心横虑正是磨练英雄之时
胸德破败者约有二端,曰长傲,曰多言
誉望一损,远近滋疑
精神愈用而愈出,不可因身体素弱过于保惜
无实力而就大名者必有其祸
遇棘手之际,须从耐烦二字痛下工夫
不随众之喜惧而喜惧
处事贵熟思缓处,熟思则得其情,缓处则得其当
一身精神,具乎两目
胸怀广大,需从平淡二字用功
宁可数日不开仗,不可开仗而毫无安排算计
42.打仗不慌不忙,先求稳当,次求变化;办事无声无臭,既要精当,又要简捷
神正其人正,神邪其人奸
人必诚,然后业可大可久
凡人无不可为圣贤,绝不系乎读书之多寡
居有恶邻,坐有损友,借以检点自慎,亦是进德之资
责过太直,使人渐恨,在我便是一过
勿因小恶弃人大美,勿以小怨忘人大恩
男儿自立,须有倔强之气
有才干,定要表现之
受挫受辱之时,务须咬牙
励志
,蓄其气而长其志行事不可任心,说话不可任口
前世所袭误者,可以自我更之,前世所未及者,可以自我创之
兄弟和,虽穷氓小户必兴,兄弟不和者,虽世家宦族必败
不贪财,不失信,不自是,有此三省,自然人皆敬重
邪正看眼鼻,真假看嘴唇,功名看气概,富贵看精神
为人不可过于聪明
端庄厚重是贵相,谦卑涵容是贵相,事物归著是护富相,心存济物是富相
特患业之不精耳
百种弊端,皆从懒生
凡办大事,以识为主,以才为辅,凡成大事,人谋居半,天意居半
守务实,戒机巧,守强毅,戒刚愎
劝人不可指其过,须美其长,人喜则言语易入,怒则言语难入,怒胜和故也
君子能扶人之危,周人之急,故是美事,能不自己夸,则善矣
好便宜不可与共财,狐疑者不可与共事
国家之强,以得人为强
人以气为主
吾辈读书,只有两件事,一者进德之事,而这修业之事
人苟能自立,则圣贤豪杰何事不可为,何必借助于人
勤于邦,俭于家,言忠信,行笃敬
以才自足,以能自矜,则为小人所忌,亦为君子所薄
先静之,再思之,五六分把握即做之
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
须先立坚卓之志
家和则福自生
凡事留余地,雅量能容人
夫知之而不用,与不知同。用之而不尽,与不用同
古之成大事者,多自克勤小务而来
有其功必有其效
艰难险阻,可以验我之思;震撼折衡,可以验我之力;含垢忍辱,可以验我之操
凡行公事,须深谋远虑
古之成大事者,规模远大于综理密微,二者缺一不可
长存冰川惴惴之心
勿扬人过,反躬默省焉,有或类是,丞思悔而速攻也
士有三不斗,毋与君子斗名,毋与小人斗利,毋与天地斗巧
状时勿纵酒,怒时勿作机
气忌盛,心忌满,才忌露
凡读无用之书,皆是玩物丧志
处有事当无事,处大事当如小事
忠信廉洁,立身之本,非钓名之具也
勿过多怜悯
讨人嫌,离不得个骄字
治军之道,总以能战为第一义,能爱民为第二义,能和上协下为第三义
寡言养气,寡视养神,寡欲养精
未有根本不正,而枝叶发生,能自畅茂者
既有定识,又有定力
人不可无缺陷
受非分之情,恐办非分之事
清高太过则伤仁,和顺太过则伤义,是以贵中道也
居心平,然后可以历世路之险
凡人做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不可见异思迁
总宜奖其所长,而兼规其短
凡事有盛必有衰,不可预为之计
知足天地宽
曾国藩经典语录则篇三
1、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则可变化气质。欲求变之之法,总须先立坚卓之志。
2、事到手且莫急,便要缓缓想。想得时切莫缓,便要急急行。处天下事,只消得安详二字,兵贵神速,也须从此二字做出。然安祥非迟缓之谓也,从容详审,养奋发于定之中耳。
3、世间极占地位的,是读书一著。然读书占地位,在人品上,不在势位上。
5、做当今一个好人,须壁立千仞。
6、人之制性,当如堤防之治水。常恐其漏坏之易。若不顾其泛滥,一倾而不可复也。
7、人有过喜谈之,存一恕心者少。己有过恶,闻之漫无悔心者多。若以恕己之心恕人,是谓大公,以责人之心责己,是谓大勇。
8、既不俗为小人,即不勉为君子。欲又不能,志不立故也。
9、不好名者,斯不好利。好名者,好利之尤者也。
10、凡刑杀之事,仁者见之,愈生其仁。忍者见之,愈生其忍。故君子远庖厨,亦英尺有习惯成自然意在。
11、吾不如者,吾不与处,累我者也。与我齐者,吾不与处,无益我者也。惟贤者,必与贤于己者处,贤者之可得与处也,礼之。主贤世治,则贤者在上。主不肖世乱,则贤者在下。
12、人于平旦不寐时,能不作一毫妄想,可谓智矣。
13、贱不谋贵,外不谋内,疏不谋亲。
14、以爱妻子之心事亲,则无往而不孝。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寡过。以恕己之心恕人,则全交。
15、慎言谨行,是修己第一事。
16、人莫不刚愎自信,刚愎自信,即是自绝,谁敢语以至道。凡人有才气而复虚己问者,实大难得。
17、处事当务详慎,不可尽兴燥脾。凡饮食举动言语笔墨,尽兴便放肆。一燥脾便刻薄,其始无害人之心,而其事必至于害人。初若不至杀身,终至杀身而有余也。
18、高才能文章,善居之,足以成名,不善居之,足以致祸。
19、君子不能够不忍也,忍欲则不屈于物,忍剧则不扰于事,忍挠则不折于势,忍穷则不苟于进,故曰,必有忍乃有济。
20、人之精神,贵藏而用之,苟炫于外,鲜有不败者。
21、何必择地?何必择时?但自问立志之真不真耳!
22、人有毁我诮我者,改之固益其德,安之亦养其量。
23、以举世皆可信者,终君子也。以举世皆可疑者,终小人也。
24、凡处事但自家踏得田地稳,一任间言语。
25、事后论人,局外论人,是学者大病。事后论人,每将智人说得极愚。局外论人,每将难事说得极易。二者皆从不忠不恕生出。
26、自谦则人愈服,自夸则人必疑我。恭能够平人之怒气,我贪必至启人之争端,是皆存乎我者也。
27、恶莫大于毁人之善,德莫大于白人之冤。
28、好胜人者,必无胜人处,能胜人,自不居胜。
29、凡遇事须安祥和缓以处之,若一慌忙,便恐有错。盖天下何事不从忙中错了。故从容安祥,为处事第一法。
30、听言当以理观。一闻在辄以为据,往往多失。
31、闻谤而怒者,谗之隙也。见誉而起者,佞之媒也。绝隙去媒,谗佞远矣。
32、水激逆流,火激横发,人激乱作,君子慎其所以激之者。愧之则小人可使为君子,激之则君子可使为小人。
33、巧辩者与道多悖,拙讷者涉者必疏,宁疏于世,勿悖于道。
34、容耐是处境第一法;安祥是应事第一法;退让是保身第一法;涵容是待人第一法;若将富贵贫贱死生,置之度外,是养心第一法。
35、德不怕难积,只怕易累。千日之积,不禁一日之累,是故君子防所以累者。
36、省事是清心之法,读书是省事之法。
37、决不可存苟且心,决不可做偷薄事,决不可学轻狂态,决不可做惫赖人。
38、才智英敏者,宜加浑厚学问。
39、仁言不如仁心之诚,利近不如利远之博,仁言或失于口惠,利近或失于姑息。
40、宁可忍耐而死,不可向利而生。
41、古之人修身以避名,今之人饰己以要誉。所以古人临大节而不夺,今人见小利而易守。
42、解仇怒箴:法生便扫,莫论是否。百年偶聚,何苦烦恼。太虚之内,无物不有,万事从宽,其福自厚。
43、功名官爵,货财声色,皆谓之欲,俱能够杀身。
44、小人虽可是,当力遏而绝之。君子不幸诖误,当保全爱惜,以成就其德。
45、责备贤者,须全得爱惜裁成之意。若于君子身上,一味吹毛求疵,则为小人者,反极便宜。
46、每日默检,要见这念头自德性上发出,自气质上发出,自习识上发出,自物欲上发出,如此省察,久久自识得本来面目,初学最要如此。
47、处有事当无事,处大事当如小事。
48、人之精神有限,过用则竭。
49、善观人者观己,善观己者观心。
50、人皆狎我,必我无骨。人皆畏我,必我无养。
51、人初做事,如鸡伏卵,不舍而生气渐充;如燕营巢,不息而结构渐牢;如滋培之木,不见其长,有时大;如有本之泉,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
52、独立之行,不徇流俗,然怨不可不恤也。高义之事,弗避小嫌,然累不可不虑也。
53、非望之福,祸必继之。急当恐惧修省,多行善事,若一骄则不可救矣。
54、日静养,节嗜欲,慎饮食,寡思虑。
55、小屈以求大伸,圣贤不为。松柏生来便直,士君子穷居便正。若曰在下位遇难事,姑韬光忍耻,以图他日贵达之时,然后直躬行通。此不但来源为两截人,即既仕之后,又为两截人矣。
56、将古人心信今人,真是信可是。若以古人至诚之道感今人,今人未必在豚鱼下也。
57、各安共分而天下平矣。
58、君子满腹天理,故以顺理为乐。小人满腹人欲,故以得欲为乐。欲无时可足,故乐不胜忧。理无时不存,故随在皆乐。至乐顺理。纵欲之乐,忧患随焉。
59、君子与小人斗,小人必胜。在君子惟有守正以俟命而已。固不可惧祸而误入小人之党,亦不可恃为君子而有与小人角胜之心。
60、得失有定数,求而不得者多矣,纵求而得,亦是命所应有。安然则受,未必不得,自多营营耳。
61、和以处众,宽以接下,恕以待人,君子人也。
62、定静安虑得,此五字时时有,事事有。离了此五字,便是孟浪做。
63、天下有三门,繇于情欲,入自禽门;繇于礼义,入自人门;繇于独智,入自圣门。
64、行事常思退一步。
65、小人专望人恩,恩过不感。君子不轻受人恩,受则难忘。
66、傲人不如者必浅人,疑人不肖者必小人。
67、服金石酷烈之药,必致损命。即坐功服气,往往损人,人能清心寡欲,自然血气和平,却疾多寿。
68、百战百胜,不如一忍。
69、甘让君子其志卑,不让小人其量浅。
70、多躁者必无沉毅之识,多畏者必无踔越之见,多欲者必无慷慨之节,多言者必无质实之心,多勇者必无文学之雅。
71、士能寡欲,安于清澹,不为富贵所淫,则其视所物也轻,自然进退不失其正。
72、省官不如省事,省事不如清心。官事不省而望从容,可得乎?
73、君子之学也,忧不得乎实,不忧名之不得也。君子之仕也,忧不崇其德,不忧官之不崇也。
74、薄福之人过享其福,必有忽然之祸。贯贫之人不安其贫,必有意外之忧。
75、君子能扶人之危,周人之急,固是美事,能不自夸,则善矣。
76、纵是道成德立,小人终不可近。若自谓他柄在我,不妨兼举竝包,必暗受其损而不觉。
77、一念忽略,便有错言错事。
78、与多疑人共事,事必不成。与好利人共事,己必受累。
79、智大心劳者狂,力小任重者踣。
80、得意而喜,失意而怒,便被顺逆差遣,何曾作得主。马牛为人穿着鼻孔,要行则行,要止则止,不知世上一切差遣得我者,皆是穿我鼻孔者也。自朝至暮,自少至老,其不为马牛者几何?哀哉!
81、君子直不发人所不白;清不矫人所不堪;刚不绝人所不忍;察不掩人所不意;任不强人所不胜。
82、衣冠之族,以清白遗世为本,务要恬穆省事,凡贪戾刻薄之夫,皆不宜与之相接。
83、故吾人用功,力除傲气,力戒自满,毋为人所笑,乃有提高也。
84、有一言而伤天地之和,行一事而损终身之福,切须检点。
85、爵禄能够荣其身,而不能够荣其心。文章能够文其身,而不能够文其行。
86、盛怒极喜时,性情改常。遇有所行,须一商之有识者。不然,悔随之矣。
87、人遇逆境,无可奈何,而安之若命,是见识超群。然君子用以力学,借困衡为砥砺,不但顺受而已。
89、勿以小恶弃人大美,勿以小怨忘人大恩。
90、称人之善,虽有过情,不伤厚道。攻人之短,即有实据,终属浇风。
91、遇疾恶太严之人,不可轻意在他前道人短处,此便是浇油入火,其害与助恶一般。
92、人若一味见人不是,则到处可憎,终日落嗔。
93、作善岂非好事,然一有好名之心,即招谤招祸也。
94、一毫善行皆可为,勿徼福望报;一毫恶念不可萌,当知出乎尔者反乎尔。
95、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96、以德遗后者昌,以祸遗后者亡。谦柔卑退者,德之余,强暴奸诈者,祸之始。
97、轩冕而敬,伪也。匿就而爱,私也。
98、不深思则不能造于道。不深思而得者,其得易失。
99、只一事不存心,此一事便错乱。
100、人生至愚是恶闻己过。人生至恶是善谈人过。
101、不位而尊者曰道,不贷而富者曰文。噫!吾将谓得时乎?尊而骄者不为矣,吾将谓失时乎?富而安者吾为矣。
102、宝货用之有尽,忠孝享之无穷。
104、能庇人便是大人,受人庇便是小人。
105、居有恶邻,坐有损友,借以检点自慎,亦是进德之资。
106、或师或友,皆宜常存敬畏之心,不宜视为等夷,渐至慢亵,则不复能受其益矣。
107、人伦明,则礼乐兴。
108、凡人皆不可侮,无用人尤不可侮。
109、口腹不节,致疾之因;念虑不正,杀身之本。
110、大怒不怒,大喜不喜,能够养心。靡俗不交,恶党不入,能够立身。小利不争,小忿不发,能够和众。见善必行,闻过必改,能够畜德。
111、毕竟先知后行,至于纯熟,乃能合一。
112、人心能静,虽万变纷纭亦澄然无事。不静则燕居闲暇,亦憧憧亦靡宁。静在心,不在境。
113、倚富者贫,倚贵者贱,倚强者弱,倚巧者拙。倚仁义不贫不贱不弱不拙。
114、有理义以养其心,则虽老而神明不衰。苟为不然,则昏于豢养,败于戕贼,未老而志衰矣。励志之士,可不戒诸。
115、溺爱者受制于妻子,患失者屈己于富贵。大丈夫见善明,则重名节如泰山。用心刚,则轻死生如鸿毛。
116、因循二事,误尽一生。鼓舞精神,方破此弊。
117、举世惟一真字难得。
118、人该省事,不该怕事。人该脱俗,不可矫俗。不该顺时,不可趋时。
119、有一种人以姑息匪人市宽厚名,有一种人以毛举细故市精明名,皆偏也。圣人之厚宽,不使人有所恃。圣人之精明,不使人无所容。
120、闻人善则疑之,闻人恶则信之,此满腔杀机也。
121、天物愚者真,智者伪;愚者完,智者丧。
122、读经要就情事参理道,读史要就理道定是非。
123、贤而多财,则损其志;愚而多财,则益其过。
124、易责人而乐讥俗,其亦弗思也已。夫己无遗行,后可责人;家罔阙事,后可讥俗。
125、古人爱人之意多,今人恶人之意多。爱人,故人易于改过,而视我也常亲,我之教益易行。恶人,故人甘于自弃,而视我也常仇,我之言必不入。
126、人有一事不妥,之后必受此事之累。如器有隙者,必漏也。试留心观之,知他人则知自我矣。
127、学者有益,须是日新。
128、不善之端,岂待应物而后见?如静中一念之刻即非仁,一念之贪即非义,一念之慢即非礼,一念之诈即非智,君子所以慎独。
129、和可消人怨,忍足退灾星。
130、清高太过则伤仁,和顺太过则伤义,是以贵中道也。
131、利可共而不可独,谋可寡而不可众。独利则败,众谋则泄。
132、法者,天讨也,以公守之,以仁行之。
133、诚无悔,恕无怨,和无仇,忍无辱。
134、一字不可轻与人,一言不可轻许人,一笑不可轻假人。
135、一念不敢自恕,斯可谓之修。一语不敢苟徇,斯可谓之直。一介不敢自污,斯可谓之廉。
136、处天下事,前面常长出一分,此之谓豫;后面常余出一分,此之谓裕。如此则事无不济,而心有余乐。若尽煞分数做去,必有后悔。处人亦然,施在我有余之恩,则能够广听。留在人不尽之情,则能够全好。
137、不见己过,便绝圣贤之路。喜谈人过,便伤天地之和。嫉恶心不可不明;嫉恶语不可不忌。
138、恭而无礼,遇君子固所深恶,即小人亦未尝不非笑之,枉自卑诌耳。
139、凡权要人声势赫然时,我不可犯其锋,亦不可与之狎,敬而远之,全身全名之道也。
140、止骂所以助骂,助骂所以止骂也。
141、骂语谑语,须有分寸,不但不中怨恨,亦是自处忠厚之道。
142、君子称人之善而非誉也,折人之过而非毁也,毁其劝善而改过也。小人不然,善则忌之,过则扬之。
143、居心平,然后可历世路之险。
144、轻财足以聚人,律己足以服人,量宽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
145、造诣不尽者,天下之人品;读不尽者,天下之书。
146、责人者必自恕。
147、久视则熟字不识,注视则静物若动,乃知蓄疑者乱真,过思者迷正应。
148、学者不患立志之不高,患不足以继之耳。不患立言之不善,患不足以践之耳。
149、君子贵通天下之志,疾恶太严则伤公明之体。
150、行事不可任心,说话不可任口。
151、无恒者,见异思迁也,欲求长进难矣。
152、人若少知自爱,岂有营营逐利,甘为商贾之行?只心有所系便是欲,便当极力克治。不然,恐流弊无穷。
153、闻过而不改,谓之丧心。思过而不改,谓之失体。
154、世不若不求利,即无害。若不求福,即无祸。
155、责过太直,使人惭恨,在我便是一过。
156、尖酸语最易传布,正经话却无人称说,即此可知世道恶薄。
157、事涉刻薄者,即所持甚正,亦不可自我开端。
158、凡有横逆来侵,先思所以取之之故,即思所以处之之法,不可便动气,两个人动气,就成了一对小人,一般受祸。
159、勿扬人过,反躬默省焉,有或类是,丞思悔而速改也。
160、学习和为本,取次之,行次之,言次之。
161、人亦不可闲惯,闲惯则些小事便不可耐。
162、广积聚者,遗子孙以祸害;多声色者,残性命以斤斧。
163、能甘淡泊,便有几分真学问。
164、凡仁心之发,必一鼓作气,尽吾力之所能为。稍有转念,则疑心生,私心亦生。疑心生则计较多,而出纳吝矣;私心生则好恶偏,则轻重乖发。
165、清淡者,崇德之基也。忧勤者,建业之本也。古珲无富贵之圣贤,无宴逸之豪杰。
166、称人之善,我有一善,又何妒焉?称人一恶,我有一恶,又何毁焉?
167、自其外者学之而得于内者谓之明,自其内者得之而兼于外者谓之诚,诚与明一也。
168、嗜欲正浓时,能斩断,怒气正盛时,能按纳,此皆学问得力处。
169、矜名誉,畏讥毁,自好也。忘检制,肆偷惰,自弃也。自好者,中人也,可导之使为善也。自弃者,民之为下矣。
170、恒言平稳二字极可玩,盖天下之事,惟平则稳。行险亦有得的,终是不稳,故君子居易。
171、闻人之谤当自修,闻人之誉当自惧。
172、说人之短,乃护己之短。夸己之长,乃忌人之长。皆由存心不厚,识量太狭耳。能去此弊,能够进德,能够远怨。
173、轻信人不必须多疑,而多疑的人每易轻信。
174、薄福者必刻薄,刻薄则福益薄矣。厚福者必宽厚,宽厚则福亦厚矣。
175、血气盛,则克治难。欲养心者,先治其气。
176、治心以广大二字为药,治身以不药二字为药。
177、到老始知气质驳,寻思只是读书粗。
178、君子出则忠,入则孝,用则知,舍则愚。
179、学莫贵于自得,得非外也,故曰自得。
180、一个忍字,消了无穷祸患,一个足字,省了无限营求。
181、人虽至愚,责人则明;虽有聪明,恕己则皆。尔曹但常以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不患不到圣贤地位也。
182、水不能不遇风,长川巨浸,泓澄无底,虽大风不能使之浊。心不能不应物,欲尽理明,表里莹彻,虽酬酢万变,不能使之昏。无风则清,有风则浊者,尘滓之伏于下也;静之则明,动之则昏者,利欲之藏于中也。
183、防身当若御虏,一跌则全军败没。爱身当如处子,一失则万事瓦裂。涉世甚艰,畜德宜豫。布人以恩,而外扬之,则弃,教人以善而外扬之,则仇。
184、优娼辈好嗤笑人,而敢为无礼,此自不贱本色。其趋奉不足喜,怠慢不足怒也。
185、毋道人之短,毋说己之长。施人慎勿议,受施慎勿忘。世誉不足慕,惟仁为纪纲。隐心而后动,谤议庸何伤。毋使名过实,守愚圣所臧。在涅贵不淄,暧昧内含光,柔弱生之徒,老氏戒刚强。行行鄙夫志,悠悠固难量。慎言节饮食,知足胜不祥。行之敬苟有恒,久久自芬芳。
186、深以刻薄为戒,每事当存忠厚。
187、事之可否,当以理裁之。一使气,但坏事。
188、提出良心,自作主宰,决不令为邪欲所胜,方是功夫。
189、圣贤成大事者,皆从战战兢兢之心来。
190、甜酸苦竦宜尝遍,是非好恶总由人。出死入生宁不易,各宜努力去修身。
191、称人之善或过其实,不失为君子。扬人之恶或损其真,宁免为小人。
192、人要为善,先要明善始得。
193、规模先要个极大,意思先要个安闲。古之人先约而丰人,故群下乐为之用而所得常倍。徐思而审处,故己不劳而事极精详。褊急二字,处事之古碍也。
194、善所当为,羞谈福报。
195、才觉私意起,便克去,此是大勇。
196、乍得勿与,乍失勿取,乍怒勿责,乍喜勿诺。
197、有恻隐之心者,必有羞恶。
198、俭以养廉,誉洽乡党;直而能忍,庆流子孙。
199、要与世间撑持事业,须先立定脚跟始得。
200、做天下好事,既度德量力,又审势择人。“专欲难成,众怒难犯”,此八字者不独妄动邪为者宜慎,虽以至公无私之心,行正大光明之事,亦须调剂人情,发明事理,俾大家信从,然后动有成,事可久。盘庚迁殷,武伐纣,三令五申,犹恐弗从。盖恒情多隐于远识,小人不便于己私,群起而坏之,虽有良法,胡成胡久。
201、欲为君子,非积行累善,莫之能致,一念私邪,立见小人。故曰:“终身为善不足,一日为恶有余。”
202、将事而能弭,遇事而能捄,既事而能挽,此之谓达权。此之谓才。未事而知其来,始事而要其终,定事而要其变,此之谓长虑,此之谓识。
203、委罪掠功,此小人事;掩罪夸功,此众人事;让美归功,此君子事;分怨共过,此盛德事。
204、一国有一国之气,一家有一家之气,一身有一身之气,元气者,生气也。能养生气,则日趋于盛矣。
205、见人耳语,不可窃听。恐所言之事,其人避我。又恐正值议我短长,闻之未免动意,且使其人惭愧无地自容矣。
206、事莫待来时忍,欲莫待动时防。即来思隐,即动思防,如火炽水溢,障之甚难。
207、乱世之名,以少取为贵。
208、罪莫大于好进,祸莫大于多言,痛莫大于不闻,过莫大于不知耻。
209、觅物者苦求而不得,或视之而不见。他日无事于觅也,乃得之。非物有趋避,目眩急求也。天下之事,每得于从容,而失之急遽。
210、促迫褊窄,浅率浮躁,非有德之气象,只观其气象,便知涵养之浅深。
211、欲为君子,非积行累善,莫之能致。一念私邪,一事悖戾,立见其为小人。故曰:“终生为善不足,一旦为恶有余。”
213、凡人气质各有偏处,自知其偏而矫制之,久则自然,所以宋儒以变化气质为学问急务也。
215、断嗜欲箴:染性触物,粘于饴胶。滥爱贼人,毒于戈矛。片时意适,永劫灵消,一丝未断,尘网难超。
216、安分即安命,做人即是做官。
217、欲心一萌,当思礼义以胜之。
218、财与色之地须当远避,近则有污。
219、人不自重,斯召侮矣。不自强,斯召辱也。自重自强,而侮辱犹是焉,其斯为无亡之灾也已。
220、纵与人相分争,只可就事论事,不可揭其父母之短,扬其闺门之恶。此祸关杀身,非止有伤长厚己也。
221、闻人之善而疑,闻人之恶而信,其人生平必有恶而无善。故不知世间复有作善之人也,若夫造作全傅会以诬善良,鬼神必殛之。
222、不思,故有惑;不求,故无得;不问,故不知。
223、见面前之千里,不若见背后之一寸。故达观非难,而反观为难。见见非难,而见不见为难。此举世之所迷,而智者之所独觉也。
224、上智安行乎善而天所晞避;中人觊福虑祸,故强为善而不敢为恶,下愚憨不畏祸,故肆为恶而无所忌惮。
225、居乡勿为乡愿,居官勿为鄙夫。
226、改过则长善矣,甘贫则足用矣。
227、寡言者能够杜忌,寡行者能够藏拙,寡智者能够习静,寡能者能够节劳。
228、君子但尽人事,不计天命,而天命即在人事之中。
229、吾不知所谓善,但使人感者即善也。吾不知所谓恶,但使人恨者即恶也。
230、务名者害其身,多财者祸其后。善恶报缓者非天纲束,是欲成君子而灭小人也。祸福者天地所以爱人也。如雷雨雪霜,皆欲生成万物。故君子恐惧而畏,小人侥幸而忽。畏其祸则福生,忽其福则祸至。传所谓祸福无门,惟人所召也。
231、人处财,一分定要十厘,便是刻。与人一事一语,定要相报,便是刻。治罪应十杖,定一杖不饶,便是刻。处亲属,道理上定要论曲直,便是刻。刻者,不留有余之谓,过此则恶矣。或问亲属如何不论曲直?曰:“若论曲直,便与路人等耳。”
232、凡与人晋接周旋,若无真意,则不足以感人;然徒有真意而无文饰以将之,则真意亦无所托之以出,《礼》所称无文不行。
233、凡天下事,虑之贵,详行之贵,力谋之贵,众断之贵独。
234、清则易柔,惟志趣高坚,则可变柔为刚;清则易刻,惟襟怀闲远,则可化刻为厚。
235、经一番挫折,长一番识见。多一分享用,减一分志气。
236、语人之短不曰直,济人之恶不曰义。
237、去其不善而勉进于善,是谓之善学。
238、君子多思不若养志,多言不若守静,多才不若蓄德。
239、静坐自我妄为,读书即是立德。
240、摄生之道,大忌嗔怒。
241、素食则气不浊;独宿则神不浊;默坐则心不浊;读书则口不浊。
242、以爱妻子之心事亲,则无往而不孝。以保富贵之心事君,则无往而不忠。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寡过。以恕己之心恕人,则全交。
243、恐惧者,修身之本。事前而恐惧,则畏,畏能够免祸。事后而恐惧,则悔,悔则能够改过。夫知者以畏消悔,愚者无所畏而不知悔。故知者保身,愚者杀身。大哉所谓恐惧也!
244、凡将举事,必先平意清神,清神意平,物乃可正。
245、才下手便想到究竟处。
246、有过不令人知,是大恶事。然有过辄自表白,又未免因不讳过三字,把改过功夫,松了一分。
247、读书不独变人气质,且能养人精神,盖理义收摄故也。
248、做人念头重,做官念头轻,则祸福不足动心。做官念头重,做人念头轻,则毁誉常足堕志。
249、处利则要人做君子,我做小人;处名则要人做小人,我做君子。斯惑之甚也。圣贤处利让利,处名让名,故澹然恬然,不与世作。
250、闻善言则拜,告有过则喜,有圣贤之气象。坐密室如通衢,驭寸心如六马,能够免过。心不清则无以见道,志不确则无以立功。
251、从人可羞,刚愎自用可恶。不执不阿,是为中道。寻常不见得,能立于波流风靡之中,最为雅操。
252、学贵有常,又贵日新。日新若异于有常,然有常日新之本也。
253、能够一出而振人之厄,一言而解人之纷,此亦不必过为退避也,但因以为利,则市道矣。
254、处毁誉要识有量,今之学者反有向上底,见世所誉而趋之,见世所毁而避之,只誉我而喜,闻毁我而怒,只是量不广,真善真恶在我,毁誉与我分毫无干。
255、欲人勿闻,莫若勿言。欲人勿知,莫若勿为。
256、任事者当置身利害之外,建言者当设身利害之中。
257、古之学者,知即为行,事即是学,今之学者,离行言知,外事言学。
258、莫谓己无善,善人之善即是善。莫谓己无恶,谈人恶即是恶。
259、凡事留余地,雅量能容人。
260、居心平,然后可历世路之险。盘根错节,能够验我之才;波流风靡,能够验我之操;艰难险阻,能够验我之思;震撼折衡,能够验我之力;含垢忍辱,能够验我之操。
261、小人其心,君子其饰,名是而实非,其天下之大害乎?
262、慎能远祸,勤能济贫。
263、或谓才子多傲,余曰傲便是不才。
264、越自尊大,越见器小。
265、士有三不斗:毋与君子斗名,毋与小人斗利,毋与天地斗巧。
266、人生一日或闻一善言,见一善行,行一善事,此日方不虚生。遇富贵人,宜劝他宽,见聪明人宜劝他厚。
267、闻人之善而掩覆之,或文致以诬其心。闻人之过而播扬之,或枝叶以多其罪,此皆得罪于鬼神者也,吾党戒之。
268、名节之于人,不金帛而富,不轩冕而贵。士无名节,犹女不贞,虽有他美,亦不足赎。故前辈谓爵禄易得,名节难保。
269、人有求于我,如不能应,当直告以故。切莫含糊,致误乃事。
270、或曰:交处乎世,如何能够免乎谤。曰:“去六邪,用四尊,则可矣。”曰:“谏未深而谤君,交未至而则友,居未安而罪国家,家不俭而罪岁,道不高而凌贵,志不定而羡富,此之谓六邪也。自尊其道,尧舜不得而卑也。自尊其亲,天下不得而绌也。自尊其己,孩孺不得而娱也。自尊其志,刀锯不得而威也,此之谓四尊也。”
271、久利之事勿为,众争之地勿往。物极则反,害将及矣。
272、忠信廉洁,立身之本,非钓名之具也。
273、疾恶太严,当计其所穷。或曰:太严便是一恶。
274、有必不可已之事,便须早作,曰捱一曰,未必后日之能今日也。
275、人之生,不幸不闻过,大不幸无耻。有耻则可教,闻过则可贤。
276、人之处于患难,仅有一个处置。尽人谋之后,却须泰然处之。
277、气忌盛,心忌满,才忌露。
278、信算命,信风水,皆妄念所致。读书明理人以义命自安,便不信也。
279、气为心害,养心当先制气。
280、以才自足,以能自矜,则为小人所忌,亦为君子所薄。
281、人之所学,不可为人所容,为人所容则下矣。
282、事以急败,思因缓得。
283、盘根错节,能够验我之才;波流风靡,能够验我之操;艰难险阻,能够验我之思;震撼折衡,能够验我之力;含垢忍辱,能够验我之操。
284、为学从切实际出发,自不落空。
285、绮语背道,杂学乱性。
286、惟正己能够化人,惟尽己能够服人。
287、无为名尸,勘破幻妄也。无为谋府,无思也。无为事任,无为也。无为知主,地知也。然须定得性了,方行得四者,不然实行不去。庄子曰:“吾以无为为乐矣,又俗之所大苦也。”大颠曰:“众人而不思不为,则天下之理几乎息矣。”应事接物只是一个情字为累,若无情则无累矣在,故曰圣人无情。
288、夫志心笃行之术,长莫长于搏谋,安莫安于忍辱,先莫先于修德,乐莫乐于好善,神莫神于至诚,明莫明于体物,吉莫吉于知足,苦莫苦于多愿,悲莫悲于精散,病莫病于无常,短莫短于苟得,幽莫幽于贪鄙,孤莫孤于自恃,危莫危于任疑,败莫败于多私。
289、失意事来,治之以忍,方不为失意所苦。快心事来,处之以淡,方不为快心所惑。
290、先静之,再思之,五六分把握即做之。
291、圣贤领要之语曰:“人性惟危,道心惟微。”危者,嗜欲之心,如堤之束水,其溃甚易,一溃则不可复收也。微者,理义之心,如帷之映灯,见之难而晦之易也。
292、聪明外露者德薄,词华太盛者福浅。
293、论人情只往薄处求说,人心只往恶边想,此是私而该底念头,自家便是个小人。古人责人,每于有过中求无过。此是长厚心,盛德事。学者熟思,自有滋味。
294、为善者常受福,为利者常受祸,心安为福,心劳为祸。
295、小人如虎狼蛇蝎,殆又甚焉。虎狼之威,蛇蝎之状,皆知其足以害己,深避而预防之。小人则心如虎狼,其貌驺虞,念如蛇蝎,其言鸾和,人不知其将害己而狎之,鲜弗及矣。
296、君子所信者,此心也。若愿后世之毁誉,是有待于外也。
297、心理要宽平,识见要超卓,规模要阔远,践履要笃实,能此四者,能够言学矣。
298、世间事各有恰好处,慎一分者得一分,忽一分者失一分。全慎全得,全忽全失。小事多忽,忽小则失大,易事多忽,忽易则失难。存心君子,自得之体验中耳。
299、富贵家宜劝他宽,聪明人宜劝他厚。
300、今人计较摆布人,费心心思,却何曾害得人?只是自坏了心术,自损了元气。
301、一念之慈亦足作福,一言之戾亦足伤和,存心不忽微,所造自即于大。
302、只是一个见小,便使百事不成,亦致百行尽堕。
303、以爱己之心爱人,则仁不可胜用矣。以恶人之心恶己,则义不可胜用矣。
304、人皆能够至圣人,而君子之学则必至于圣人而后已。不至于圣人而后己者,皆自弃也。孝其所以当孝,弟其所当弟,自是而推之,则亦圣人而已矣。
305、学而废者,不若不学而废者。学而废者恃学而有骄,骄必辱。不学而废者愧己而自卑,卑则全。勇多于人谓之暴,才多于人谓之妖。
306、沽虚誉于小人,不若听之于天。遗货财于子孙,不若周人之急。
307、嘲戏人自事恶事,尤不可入一二壮语,入壮语则戏者皆真,每令人恨。若规人过失,不可入一二戏语,入戏语则真者毕戏。每令人玩,失规人之旨矣。
308、外重者内轻,故保富贵而丧名。节内重者外轻,故守道德而乐贫贱。
309、富贵家宜劝他宽,聪明人宜劝他厚。
310、为善最乐,是不求人知。为恶最苦,是惟恐人知。
312、知天地万物于一体,则能爱矣。
313、善人固可亲,未能知,不可急合。恶人固可疏,未能远,不可急去。
314、年来治一怒字,尚未清磨得尽,以是知克己最难。
315、天下有非望之福,亦有非望之祸。小人不知祸福之相倚伏也,则侥幸以为尝。是故失意之事,恒生于其所得意,惟其见利而不见害,知存而不知亡也。
316、责己者当知天下国家无皆非之理。故学至于不尤人,学之至也。
317、劝人不可指其过,须先美其长。人喜则语言易入,怒则语言难入,怒胜私故也。
318、人须是一切世味淡薄方好,不要富贵相,常自激昂,便不得到坠堕。
319、一念之善,吉神随之。一念之恶,厉鬼随之。知此能够役使鬼神。
320、忧时勿纵酒,怒时勿作札。
321、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322、精明也要十分,只须藏在浑厚里作用。古人得祸,精明人十居其九,未有浑厚而得祸者。今之人惟恐精明不至,所以为愚也。
323、怒时易激,义愤亦当裁抑;喜时易狂,即微言亦须谨慎。
324、见人有得意事,便当生欢喜心。见人有失意事,便当生怜悯心。皆自我真实受用处。忌成乐败,何预人事,自坏心术耳。
325、人有才而露,只是浅,深则不露。方为一事,即欲人知,浅之尤者。凝重之人,德在此,福亦在此。心定气平,而身体之安和舒泰,不待言。
326、为人所狎与为人所恨,皆己过也。
327、立身之道,内刚外柔;肥家之道,上逊下顺。不和不能够接物,不严不能够驭下。
328、人之精神不可无所寄。
329、闻见之知,非德性之知。物交物,则知之非也。今之所谓博闻多能者是也。德性之知,不假闻见。
330、易摇而难定,易昏而难明者,人心也,惟主敬则定而明。
331、人皆有爱生恶死之心,人皆为舍生取死之道。何也?见善不明耳。
332、遇诡诈人变幻百端,不可测度,吾一以至诚待之,彼术自穷。
333、学者不可不通世务。
334、水道曲折,立岸者见而操舟者迷。棋势胜负,对奕者惑而傍观者审。非智有明暗,盖静能够观动也。人能不为利害所汩,则事物至前,如数一二,故君子养心以静也。
335、两君子无争,相让故也。一君子一小人无争,有容故也。争者两小人也,有识者奈何自处于小人。
336、善人种德,降祥于天。恶人种祸,贻殃于后。
337、荐贤不可示德,除奸不可示威。
338、清苦固是佳事,然亦不可过,天下岂有薄于待自而能厚于待人者乎?
339、好便宜不可与共财,狐疑者不可与共事。
340、求静是初学收心之法,若只在静上用工,久之习成骄惰,遇事便不可耐。孟子四十不动心,正是从人情物理是非毁誉中磨炼出来,到得无动非静,乃真静矣。
341、贫贱时眼中不著富贵,他日得志必不骄。富贵时意中不忘贫贱,一旦退休必不怨。
342、善所当为,著一报念,胸中便要增累,口中便要增过。
343、君子不能无非心之萌,而旋即去之,故曰进于圣贤。小人不能无良心之萌,而旋自昧之,故曰近于禽兽。
344、老来益当奋志,志为气之帅,有志则气不衰,故不觉其老。
345、存一念爱异时便是爱己,有一步进德处胜于进官。
346、以才自足,以能自矜,则为小人所忌,亦为君子所薄。先静之,再思之,五六分把握即做之。
347、为子孙做富贵计者,十败其九。为人做善方便者,其后受惠。
348、憎我者祸,仇我者死,皆当生悲悯心。有一毫庆幸之心,便与心术有伤。
349、食能止饥,饮能止渴,畏能止祸,足能止贪。
350、向人说贫,人必不信,徒增嗤笑耳。且人即我信,何救于贫,哓哓者可厌也。
351、事前加慎,事后不悔。
352、学者能高众也,毋以胜人,行标俗也,毋以绳人,免矣。
353、大概君子方严处多,至园融变化,是德之成也。起处便学园融不得。
354、绝嗜禁欲,所以除累;抑非损恶,所以让过;贬酒阙色,所以无污;避嫌无疑,所以不误;博学切问,所以广知;高行微言,所以修身;恭俭谦约,所以自守;深计远虑,所以不穷;亲仁友直,所以扶颠;近恕笃行,所以接仁;任才使能,所以济务;殚恶斥谗,所以止乱;推古验今,所以不惑;先揆后度,所以应卒;设变致权,所以解结;括囊顺会,所以无咎;橛橛梗梗,所以立功;孜孜淑淑,所以保终。
355、常沉静,则含蓄义理而应事有力。
356、以祸福得丧付之天,以赞毁予夺付之人,以修身之德责之己,此是至简于易之事。
357、受非分之情,恐办非分之事。
358、当至忙促时,要越加检点。当至急迫时,要越加饬守。当至快竟时,要越加谨慎。
359、行天下而后知天下之大也,我不能够自恃。行天下而后知天下之小也,我亦不能够自馁。
361、术字亦有不可少处,但必不得已而后用。专意利人而用,谓之圣贤。可不必用而用,专意利己而用,谓之奸雄。
362、善自是士人常事,今乃邀身后福报,若市道,吾实耻之。
363、事事顺吾意而言者,此小人也,急宜远之。
364、阴,小人者。阳,君子也。进君子而退小人,燮理之能事毕矣。
365、纵与人有相争,只可就事论事。断不可揭其祖父之短,扬其闺门之恶,此祸关杀身。
366、盛世创业之英雄,以襟怀豁达为第一义。
367、贵视其所举,富视其所兴,贫视其所不取,穷视其所不为。
368、甘苦自得。
369、女相妒于室,士相妒于朝,古今通患也。若无贪荣擅宠之心,何嫉妒之有?
370、乱臣贼子,皆从一傲字养成。
371、文人富贵,起居便带市井。富贵能诗,吐属便带寒酸。
372、有必不可行之事,不必妄自轻营。有必不可劝之人,不必多费唇舌。
373、尖酸语称快一时,当之者终身怨恨。
374、智从学问聪明中自然而生,非可强为,强为之智便成愚诈。
375、常沉静,则含蓄义理深,而应事有力。故厚重静定宽缓,乃进德之基,亦养寿之要。
376、宁人负我,毋我负人。
377、名节至大,不可妄交非类。
378、君子事来而心始见,事去而心随空。
379、教之而信,必先有令人爱者。禁之而畏,必先有令人敬者。
380、伤化毁俗者,虽亲虽贵,必疏而远之。清公贞修者,虽微虽践,必亲而近之。
381、知足则乐,务贪必忧。
382、人之善恶形于言,发乎行,人始得而知之。但萌诸心,发于虑,鬼神已得而知之矣,君子所以贵慎独也。
383、凡读无益之书,皆是玩物丧志。
384、善恶之习,朝夕渐染,易以移人。
385、处事速不如思,便不如当,用意不如平心。
386、居心不净,动辄疑人。人自无心,我徒烦扰。
387、君子绝交,不出恶声。忠臣去国,不洁其名。
388、学问之道无穷,而总以有恒为主。
389、礼义廉耻,能够律己,不能够绳人,律己则寡过,绳人则寡和。寡合则非涉世之道。故君子责己,小人责人。德有余而为不足者谦,财有余而为不足者鄙。
390、勿以人负我而隳为善之心,当其施德,第自行吾心所不忍耳。未尝责报也。纵遇险徒,止付一笑。
391、凡人言及非人非理事,我虽不与谋,若从旁附和一句,便自有罪。故处此有三道,以至诚感悟之,上也。去其太甚,次也。漠然不置是非于其间,又其次也。
392、静坐然后知平日之气浮;守默然后知平日之言躁;省事然后知平日之费间;闭户然后知平日之交滥;寡欲然后知平日之病多;近情然后知平日之念刻。
393、志不可一日坠,心不可一时放。
394、好饰者,作非之渐。偏听者,启争之端。
395、好为诳语者,不止所言不信,人并其事事皆疑之。
396、吾常见夸己者,以要誉而受嗤也;吾常见媚人者,以求悦而招鄙也。夫士处世,无为可议,勿期人誉,无为可怨,勿期人悦。
397、不自重者取辱,不自畏者招祸,不自满者受益,不自是者博闻。
398、人苟能自立志,则圣贤豪杰何事不可为?何必借助于人?
399、受不得穷,立不得品,受不得屈,做不得事。
400、胸中只摆脱一恋字,便十分爽净,十分自在。人在最苦处只是此心沾泥带水,明是知得,不能断割耳。
曾国藩经典语录则篇四
· 不位而尊者曰道,不贷而富者曰文。噫!吾将谓得时乎?尊而骄者不为矣,吾将谓失时乎?富而安者吾为矣。
· 气为心害,养心当先制气。 —— 曾国藩
语录
· 慎能远祸,勤能济贫。
· 尖酸语最易传布,正经话却无人称说,即此可知世道恶薄。
· 君子满腹天理,故以顺理为乐。小人满腹人欲,故以得欲为乐。欲无时可足,故乐不胜忧。理无时不存,故随在皆乐。至乐顺理。纵欲之乐,忧患随焉。
· 或谓才子多傲,余曰傲便是不才。
· 能庇人便是大人,受人庇便是小人。 —— 曾国藩语录
· 终身让人道,从不失寸步。
· 太柔则靡,太刚则折;刚自柔出,柔能克刚。
· 忿怒二字,圣贤亦有之,特能少忍须臾,便不伤生。
· 知足天地宽,贪得宇宙隘。
· 清淡者,崇德之基也。忧勤者,建业之本也。古珲无富贵之圣贤,无宴逸之豪杰。
· 或曰:交处乎世,如何可以免乎谤。曰:“去六邪,用四尊,则可矣。”曰:“谏未深而谤君,交未至而则友,居未安而罪国家,家不俭而罪岁,道不高而凌贵,志不定而羡富,此之谓六邪也。自尊其道,尧舜不得而卑也。自尊其亲,天下不得而绌也。自尊其己,孩孺不得而娱也。自尊其志,刀锯不得而威也,此之谓四尊也。”
· 高才能文章,善居之,足以成名,不善居之,足以致祸。
· 事莫待来时忍,欲莫待动时防。即来思隐,即动思防,如火炽水溢,障之甚难。
· 为善最乐,是不求人知。为恶最苦,是惟恐人知。
· 女相妒于室,士相妒于朝,古今通患也。若无贪荣擅宠之心,何嫉妒之有?
· 宝货用之有尽,忠孝享之无穷。 —— 曾国藩
名言
· 食能止饥,饮能止渴,畏能止祸,足能止贪。
· 溺爱者受制于妻子,患失者屈己于富贵。大丈夫见善明,则重名节如泰山。用心刚,则轻死生如鸿毛。
· 人皆有爱生恶死之心,人皆为舍生取死之道。何也?见善不明耳。
· 以德遗后者昌,以祸遗后者亡。谦柔卑退者,德之余,强暴奸诈者,祸之始。
· 务名者害其身,多财者祸其后。善恶报缓者非天纲束,是欲成君子而灭小人也。祸福者天地所以爱人也。如雷雨雪霜,皆欲生成万物。故君子恐惧而畏,小人侥幸而忽。畏其祸则福生,忽其福则祸至。传所谓祸福无门,惟人所召也。
· 人之制性,当如堤防之治水。常恐其漏坏之易。若不顾其泛滥,一倾而不可复也。
· 好誉者,常谤人;市恩者,常夺人。其倾危一也。
· 水道曲折,立岸者见而操舟者迷。棋势胜负,对奕者惑而傍观者审。非智有明暗,盖静可以观动也。人能不为利害所汩,则事物至前,如数一二,故君子养心以静也。
· 夫志心笃行之术,长莫长于搏谋,安莫安于忍辱,先莫先于修德,乐莫乐于好善,神莫神于至诚,明莫明于体物,吉莫吉于知足,苦莫苦于多愿,悲莫悲于精散,病莫病于无常,短莫短于苟得,幽莫幽于贪鄙,孤莫孤于自恃,危莫危于任疑,败莫败于多私。
· 天下有三门,繇于情欲,入自禽门;繇于礼义,入自人门;繇于独智,入自圣门。
· 闻过而不改,谓之丧心。思过而不改,谓之失体。
· 人虽至愚,责人则明;虽有聪明,恕己则皆。尔曹但常以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不患不到圣贤地位也。
· 有理义以养其心,则虽老而神明不衰。苟为不然,则昏于豢养,败于戕贼,未老而志衰矣。
励志
之士,可不戒诸。· 水不能不遇风,长川巨浸,泓澄无底,虽大风不能使之浊。心不能不应物,欲尽理明,表里莹彻,虽酬酢万变,不能使之昏。无风则清,有风则浊者,尘滓之伏于下也;静之则明,动之则昏者,利欲之藏于中也。
· 君子所信者,此心也。若愿后世之毁誉,是有待于外也。
· 改过则长善矣,甘贫则足用矣。
· 一念不敢自恕,斯可谓之修。一语不敢苟徇,斯可谓之直。一介不敢自污,斯可谓之廉。
· 不好名者,斯不好利。好名者,好利之尤者也。
· 小人其心,君子其饰,名是而实非,其天下之大害乎?
· 得意而喜,失意而怒,便被顺逆差遣,何曾作得主。马牛为人穿着鼻孔,要行则行,要止则止,不知世上一切差遣得我者,皆是穿我鼻孔者也。自朝至暮,自少至老,其不为马牛者几何?哀哉!
· 薄福者必刻薄,刻薄则福益薄矣。厚福者必宽厚,宽厚则福亦厚矣。
· 故吾人用功,力除傲气,力戒自满,毋为人所笑,乃有进步也。
· 俭以养廉,誉洽乡党;直而能忍,庆流子孙。
· 凡与人晋接周旋,若无真意,则不足以感人;然徒有真意而无文饰以将之,则真意亦无所托之以出,《礼》所称无文不行。
· 向人说贫,人必不信,徒增嗤笑耳。且人即我信,何救于贫,哓哓者可厌也。
· 凡人皆不可侮,无用人尤不可侮。
· 盛怒极喜时,性情改常。遇有所行,须一商之有识者。不然,悔随之矣。
· 责备贤者,须全得爱惜裁成之意。若于君子身上,一味吹毛求疵,则为小人者,反极便宜。
· 经一番挫折,长一番识见。多一分享用,减一分志气。
· 居乡勿为乡愿,居官勿为鄙夫。
· 名节至大,不可妄交非类。
· 乱世之名,以少取为贵。 —— 曾国藩语录
· 外重者内轻,故保富贵而丧名。节内重者外轻,故守
道德
而乐贫贱。· 宁可忍耐而死,不可向利而生。
· 贵视其所举,富视其所兴,贫视其所不取,穷视其所不为。
· 见人有得意事,便当生欢喜心。见人有失意事,便当生怜悯心。皆自己真实受用处。忌成乐败,何预人事,自坏心术耳。
· 世不若不求利,即无害。若不求福,即无祸。 —— 曾国藩名句
· 名节之于人,不金帛而富,不轩冕而贵。士无名节,犹女不贞,虽有他美,亦不足赎。故前辈谓爵禄易得,名节难保。
· 处有事当无事,处大事当如小事。
· 处事贵熟思缓处,熟思则得其情,缓处则得其当。
· 术字亦有不可少处,但必不得已而后用。专意利人而用,谓之圣贤。可不必用而用,专意利己而用,谓之奸雄。
· 轻信人不一定多疑,而多疑的人每易轻信。 —— 曾国藩名句
· 阴,小人者。阳,君子也。进君子而退小人,燮理之能事毕矣。
· 嘲戏人自事恶事,尤不可入一二壮语,入壮语则戏者皆真,每令人恨。若规人过失,不可入一二戏语,入戏语则真者毕戏。每令人玩,失规人之旨矣。
· 勿以人负我而隳为善之心,当其施德,第自行吾心所不忍耳。未尝责报也。纵遇险徒,止付一笑。
· 有一种人以姑息匪人市宽厚名,有一种人以毛举细故市精明名,皆偏也。圣人之厚宽,不使人有所恃。圣人之精明,不使人无所容。
曾国藩经典语录则篇五
2、家勤则兴,人勤则俭,永不贫贱。――曾国藩《曾国藩家书》
3、观人四法:讲信用、无官气、有条理、少大话。――曾国藩
4、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人才,皆以一傲字致败。――曾国藩
6、凡人之情,莫不好逸而恶劳,无论贵贱智愚老少,皆贪于逸而惮于劳,古今之所同也。
7、读经有一耐字诀。一句不通,不看下句,今日不通,明日再读;今年不精,明年再读;此所谓耐也。困时切莫间断,熬过此关,便可少进。再进再困,再熬再奋,自有亨通精进之日。不特写字,凡事都有极困难之时,打得通的.,便是好汉。
8、勤字功夫,第一贵早起,第二贵有恒;凡将相无种,圣贤豪杰无种,只要人肯立志,都可以做得到的。
10、静中,细思古今亿万年无有穷期,人生其间,数十寒暑,仅须臾耳;大地数万里无有纪极,人于其中,寝处游息,昼仅一室耳,夜仅一榻耳;古人书籍,近人著述,浩如烟海,人生目光之所能及者,不过九牛之一毛耳;事变万端,美名百途,人生才力之能办者,不过太仓之一粒耳。知天之长而吾所历者短,则遇忧患横逆之来,当少忍以待其定;知地之大而吾所居者小,则遇荣利争夺之境,当退让以守其雌;知书籍之多而吾所见者寡,则不敢以一得自喜,而当思择善而约守之;知事变之多而吾所办者少,则不敢以功名自矜,而当思举贤而共图之。夫如是,则自私自满之见可渐渐蠲除矣。
11、既往不恋,当下不杂,未来不迎。――曾国藩
12、勤俭节约,未有不兴。骄奢倦怠,未有不败!――曾国藩《曾国藩家书》
14、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能以一得自足,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15、诸弟在家读书,不审每日如何用功?余自十月初一立志自新以来,虽懒惰如故,而每日楷书写日记,每日读史十页,每日记茶余偶谈一则,此三事未尝一日间断。十月二十一日立誓永戒吃水烟,洎今已两月不吃烟,已习惯成自然矣。予自立课程甚多,惟记茶余偶谈、读史十面、写日记楷本,此三事者誓终身不间断也。
16、一曰慎独则心安;二曰主敬则身强;三曰求仁则人悦;四曰习劳(辛勤劳动)则神钦(神灵钦佩)。
21、苟能发奋自立,则家塾可读书;即旷野之地,热闹之场亦可读书;负薪牧豕,皆可读书。苟不能发奋自立,则家塾不宜读书;即清净之乡,神仙之境皆不能读书。何必择地?何必择时?但自问立志之真不真耳!
22、家中兄弟子侄,惟当记祖父之八个字,曰“考、宝、早、扫、书、蔬、鱼、猪”。余日记册中又有八本之说,曰“读书以训诂为本,作诗文以声调为本,事亲以得欢心为本,养生以戒恼怒为本,立身以不妄语为本,居家以不晏起(很晚才起床)为本,作官以不要钱为本,行军以不扰民为本”。此八本者,皆余阅历而确把握之论,弟亦当教诸子侄谨记之,无论世之治乱,家之贫富,但能守星冈公之八字与余之八本,总不失为上等人家。
23、我要步步站得稳,须知他人也要站得稳,所谓立也。我要处处行得通,须知他人也要行得通,所谓达也。今日我处顺境,预想他日也有处逆境之时;今日我以盛气凌人,预想他日人亦有以盛气凌我之身,或凌我之子孙。常以“恕”字自惕,常留余地处人,则荆棘少矣。
曾国藩经典语录则篇六
2、素食则气不浊独宿则神不浊默坐则心不浊读书则口不浊。——曾国藩
3、人之精神,贵藏而用之,苟炫于外,鲜有不败者。——曾国藩
4、曾国藩是清代得名臣,一生勤奋好学,以勤,恒两字来激励自己,教育子侄,谓百种弊病,皆从懒生,懒则事事松弛。他抓住一切读书机会,死前一日犹手不释卷,还给自己订了十二条规则。
5、坚其志,苦其心,劳其力,事无大小,必有所成。曾国藩
6、素食则气不浊;独宿则神不浊;默坐则心不浊;读书则口不浊。——曾国藩
7、治将乱之国,当用重典。治久乱之国,宜予生路。曾国藩
8、行事常思退一步。——曾国藩语录
9、人才何常?褒之则如甘雨之兴苗,贬之则如严霜之凋物。——曾国藩
10、曾国藩是清代名臣,他把恒心当做习惯。习惯使他博闻强识,习惯让他学富五车,习惯成就了他文人武侯的封号。它是一颗星,映的今晚也群星璀璨。
12、所以,我经常在公司里讲,我们应该远学苹果,近学老干妈,做不出苹果那么好的`产品,一罐一罐的辣酱老老实实的做,老老实实的卖,我们总还是做得到的。所以我们公司的文化其实跟曾国藩学了一招,叫结硬寨,打呆仗,虽然这样显得有点笨,但是底盘比较扎实。"
13、沽虚誉于小人,不若听之于天。遗货财于子孙,不若周人之急。曾国藩
14、信算命,信风水,皆妄念所致。读书明理人以义命自安,便不信也。曾国藩
曾国藩经典语录则篇七
1、处事速不如思,便不如当,用意不如平心。
2、溺爱者受制于妻子,患失者屈己于富贵。大丈夫见善明,则重名节如泰山。用心刚,则轻死生如鸿毛。
3、故吾人用功,力除傲气,力戒自满,毋为人所笑,乃有进步也。
4、凡有用之物,不宜抛散也。
5、须有宁拙毋巧之意,而后可以持久。
6、禁大言以务实。
7、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则可变化气质。
8、水激逆流,火激横发,人激乱作,君子慎其所以激之者。愧之则小人可使为君子,激之则君子可使为小人。
9、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
10、放开手,使开胆,不复瞻前顾后。
11、仁言不如仁心之诚,利近不如利远之博,仁言或失于口惠,利近或失于姑息。
12、知足天地宽。
13、吾辈读书,只有两件事,一者进德之事,一者修业之事。
14、米已成饭,木已成舟,只好听之而已。
15、居有恶邻,坐有损友,借以检点自慎,亦是进德之资。
16、遇诡诈人变幻百端,不可测度,吾一以至诚待之,彼术自穷。
17、凡遇事须安祥和缓以处之,若一慌忙,便恐有错。盖天下何事不从忙中错了。故从容安祥,为处事第一法。
18、倚富者贫,倚贵者贱,倚强者弱,倚巧者拙。倚仁义不贫不贱不弱不拙。
19、精明也要十分,只须藏在浑厚里作用。古人得祸,精明人十居其九,未有浑厚而得祸者。今之人惟恐精明不至,所以为愚也。
20、为善最乐,是不求人知。为恶最苦,是惟恐人知。
21、君子贵通天下之志,疾恶太严则伤公明之体。
22、有才干,定要表现之。
23、困心横虑,正是磨练英雄之时。
24、端庄厚重是贵相,谦卑含容是贵相;事有归著是富相,心存济物是富相。
25、恶莫大于毁人之善,德莫大于白人之冤。
26、能甘淡泊,便有几分真学问。
27、责过太直,使人惭恨,在我便是一过。
28、不随众从之喜惧为喜惧。
29、久视则熟字不识,注视则静物若动,乃知蓄疑者乱真,过思者迷正应。
30、行事不可任心,说话不可任口。
31、总宜奖其所长,而兼规其短。
32、特患业之不精耳。
33、可以一出而振人之厄,一言而解人之纷,此亦不必过为退避也,但因以为利,则市道矣。
34、凡人无不可为圣贤,绝不系乎读书之多寡。
35、省事是清心之法,读书是省事之法。
36、好便宜不可与共财,狐疑者不可与共事。
37、功不独居,过不推诿。
38、邪正看眼鼻,真假看嘴唇,功名看气概,富贵看精神。
39、女相妒于室,士相妒于朝,古今通患也。若无贪荣擅宠之心,何嫉妒之有?
40、见异思迁,欲求长进难矣。
41、久利之事勿为,众争之地勿往。物极则反,害将及矣。
42、君子之道,以知命为第一要务。
43、不可轻率评讥古人。
44、古人爱人之意多,今人恶人之意多。爱人,故人易于改过,而视我也常亲,我之教益易行。恶人,故人甘于自弃,而视我也常仇,我之言必不入。
45、将古人心信今人,真是信不过。若以古人至诚之道感今人,今人未必在豚鱼下也。
46、责己厚而责人薄耳。
47、宁可数日不开仗,不可开仗而毫无安排算计。
48、人皆有爱生恶死之心,人皆为舍生取死之道。何也?见善不明耳。
49、百种弊病,皆从懒生。
50、两君子无争,相让故也。一君子一小人无争,有容故也。争者两小人也,有识者奈何自处于小人。
51、礼义廉耻,可以律己,不可以绳人,律己则寡过,绳人则寡和。寡合则非涉世之道。故君子责己,小人责人。德有余而为不足者谦,财有余而为不足者鄙。
52、以德遗后者昌,以祸遗后者亡。谦柔卑退者,德之余,强暴奸诈者,祸之始。
53、人若一味见人不是,则到处可憎,终日落嗔。
54、富贵气太重,亦非佳象耳。
55、俭以养廉,誉洽乡党;直而能忍,庆流子孙。
56、精神愈用而愈出,不可因身体素弱过于保惜。
57、好胜人者,必无胜人处,能胜人,自不居胜。
58、乡间无朋友,实是第一恨事。
59、轻财足以聚人,律己足以服人,量宽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
60、静坐自我妄为,读书即是立德。
61、广其识则天下大。
62、善人固可亲,未能知,不可急合。恶人固可疏,未能远,不可急去。
63、论人情只往薄处求说,人心只往恶边想,此是私而该底念头,自家便是个小人。古人责人,每于有过中求无过。此是长厚心,盛德事。学者熟思,自有滋味。
64、人以气为主。
65、治世以大德,不以小惠。
66、君子称人之善而非誉也,折人之过而非毁也,毁其劝善而改过也。小人不然,善则忌之,过则扬之。
67、劝人不可指其过,须先美其长。人喜则语言易入,怒则语言难入,怒胜私故也。
68、人苟能自立志,则圣贤豪杰何事不可为?何必借助于人?
69、凡办大事,以识为主,以才为辅;凡成大事,人谋居半,天意居半。
70、凡人做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不可见异思迁。
71、常常提其朝气为要。
72、人宜减者决减之,钱宜省者决省之。
73、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
74、自其外者学之而得于内者谓之明,自其内者得之而兼于外者谓之诚,诚与明一也。
75、为人不可过于聪明。
76、无好小利。
77、衣冠之族,以清白遗世为本,务要恬穆省事,凡贪戾刻薄之夫,皆不宜与之相接。
78、守笃实,戒机巧,守强毅,戒刚愎。
79、食能止饥,饮能止渴,畏能止祸,足能止贪。
80、举止端庄,言不妄发。
曾国藩经典语录则篇八
1、世间极占地位的,是读书一著。然读书占地位,在人品上,不在势位上。
2、无恒者,见异思迁也,欲求长进难矣。
3、神正其人正,神邪其人奸。
4、勿扬人过,反躬默省焉,有或类是,丞思悔而速改也。
5、人于平旦不寐时,能不作一毫妄想,可谓智矣。
6、精神愈用而愈出,不可因身体素弱过于保惜。
7、誉望一损,远近滋疑。
8、艰苦则筋骨渐强,娇养则精力愈弱。
9、善人种德,降祥于天。恶人种祸,贻殃于后。
10、一个忍字,消了无穷祸患,一个足字,省了无限营求。
11、聪明外露者德薄,词华太盛者福浅。
12、天下事未有不由艰苦中来,而可大可久者也。
13、以才自足,以能自矜,则为小人所忌,亦为君子所薄。
14、功名官爵,货财声色,皆谓之欲,俱可以杀身。
15、多躁者必无沉毅之识,多畏者必无卓越之见,多欲者必无慷慨之节,多言者必无质实之心,多勇者必无文学之雅。
16、困心横虑,正是磨练英雄之时。
17、另起炉灶,重开世界。
18、人各有性,冷者自冷,豪者自豪也。
19、居高位者,以知人晓事二者为职。
20、人宜减者决减之,钱宜省者决省之。
21、受不得穷,立不得品,受不得屈,做不得事。
22、书蔬鱼猪,一家之生机;少睡多做,一人之生气。
23、忠信廉洁,立身之本,非钓名之具也。
24、为善者常受福,为利者常受祸,心安为福,心劳为祸。
25、智大心劳者狂,力小任重者踣。
26、人亦不可闲惯,闲惯则些小事便不可耐。
27、轻财足以聚人,侓己足以服人,量宽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
28、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29、人之处于患难,只有一个处置。尽人谋之后,却须泰然处之。
30、知天地万物于一体,则能爱矣。
31、忧时勿纵酒,怒时勿作札。
32、既爱其才,宜略其小节。
33、人必诚,然后业可大可久。
34、受挫受辱之时,务须咬牙励志,蓄其气而长其智。
35、清高太过则伤仁,和顺太过则伤义,是以贵中道也。
36、凡家道所以持久者,不恃一时之官爵,而恃长远之家规,不恃一二人之骤发,而恃大众之维持。
37、受人恩情,当为将来报答之地,不可多求人也。
38、独立之行,不徇流俗,然怨不可不恤也。高义之事,弗避小嫌,然累不可不虑也。
39、遇棘手之际,须从耐烦二字痛下功夫。
40、一身能勤能敬,虽愚人亦有贤智风味。
41、见异思迁,欲求长进难矣。
42、带兵之道,用恩莫如用仁,用威莫如用礼。
43、若日日誉人,人必不重我言矣。
44、寡言养气,寡视养神,寡欲养精。
45、善观人者观己,善观己者观心。
46、要与世间撑持事业,须先立定脚跟始得。
47、银钱则量力资助,办事则竭力经营。
48、遇诡诈人变幻百端,不可测度,吾一以至诚待之,彼术自穷。
49、米已成饭,木已成舟,只好听之而已。
50、省事是清心之法,读书是省事之法。
51、驭将之道,最贵推诚,不贵权术。
52、沽虚誉于小人,不若听之于天。遗货财于子孙,不若周人之急。
53、自其外者学之而得于内者谓之明,自其内者得之而兼于外者谓之诚,诚与明一也。
54、有恻隐之心者,必有羞恶。
55、既有定识,又有定力。
56、凡有盛必有衰,不可不预为之计。
57、不可轻率评讥古人放开手,使开胆,不复瞻前顾后。
58、爵禄可以荣其身,而不可以荣其心。文章可以文其身,而不可以文其行。
59、士有三不斗:毋与君子斗名,毋与小人斗利,毋与天地斗巧。
60、一切皆暗暗安排,胸有成足。
曾国藩经典语录则篇九
2、天可补,海可填,南山可移。日月既往,不可复追。(曾国藩)
3、莫惧少年贫。(清)曾国藩
6、君子多思不若养志,多言不若守静,多才不若蓄德。曾国藩
7、制造船炮,为中国自强之本。曾国藩
8、科技世界深如海,正如曾国藩所说的,必须有智有识,当你懂得一门技艺,并引以为荣,便愈知道深如海,而我根本未到深如海的境界,我只知道别人走快我们几十年,我们现在才起步追,有很多东西要学习。
9、静坐自我妄为,读书即是立德。曾国藩
10、行事常思退一步。——曾国藩语录
12、曾国藩岁时,在不断考公务员,不过运气很差,科举屡次不中,年后中进士。
13、府畏人言,仰畏天命,皆从磨练后得来。——曾国藩
14、士人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曾国藩
15、曾国藩曰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则可变化气质。古之精相法者,并言读书可以变换骨相。
17、家败离不得个奢字,人败离不得个逸字,讨人嫌离不得个骄字。引自《曾国藩家书》
18、善人种德,降祥于天。恶人种祸,贻殃于后。曾国藩
19、所以,我经常在公司里讲,我们应该远学苹果,近学老干妈,做不出苹果那么好的产品,一罐一罐的辣酱老老实实的做,老老实实的卖,我们总还是做得到的。所以我们公司的文化其实跟曾国藩学了一招,叫结硬寨,打呆仗,虽然这样显得有点笨,但是底盘比较扎实。"
22、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则可变化气质欲求变之之法,总须先立坚卓之志曾国藩一生追求明德新民止于至善,以及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道路,立德立功立言是他一生追求的三不朽目标,其道德词章文治武功皆有可观者。
24、治将乱之国,当用重典。治久乱之国,宜予生路。曾国藩
26、观人法讲信用无官气有条理少大话。——曾国藩
27、力量来自公正林肯绮语背道,杂学乱性。曾国藩
29、做人之道,以刚介为自己之基,以敬恕为养性之本。---曾国藩
30、少年经不得顺境,中年经不得闲境,晚年经不得逆境。——曾国藩
31、忿怒字,圣贤亦有之;特能少忍须央,便不伤生。(中国古代大臣)曾国藩
32、唯天下之至诚能胜天下之至伪;唯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曾国藩
34、读书不独变人气质,且能养人精神,盖理义收摄故也。曾国藩
35、作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事,首尾不懈,不可见异思迁。——曾国藩
36、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可以改变人。曾国藩
37、沽虚誉于小人,不若听之于天。遗货财于子孙,不若周人之急。曾国藩
38、君子出则忠,入则孝,用则知,舍则愚。曾国藩
39、无恒者,见异思迁也,欲求长进难矣。——曾国藩
41、人生莫惧少时贫。曾国藩
42、小人专望人恩,恩过不感。君子不轻受人恩,受则难忘。曾国藩
43、凡事皆有极困难之时,打得通的',便是好汉。——曾国藩
44、引自《曾国藩家书》
45、不为圣贤,便为禽兽;不问收获,只问耕耘。——曾国藩名言
曾国藩经典语录则篇十
2、天可补,海可填,南山可移。日月既往,不可复追。(曾国藩)
3、莫惧少年贫。(清)曾国藩
6、君子多思不若养志,多言不若守静,多才不若蓄德。曾国藩
7、制造船炮,为中国自强之本。曾国藩
8、科技世界深如海,正如曾国藩所说的,必须有智有识,当你懂得一门技艺,并引以为荣,便愈知道深如海,而我根本未到深如海的境界,我只知道别人走快我们几十年,我们现在才起步追,有很多东西要学习。
9、静坐自我妄为,读书即是立德。曾国藩
10、行事常思退一步。――曾国藩语录
12、曾国藩岁时,在不断考公务员,不过运气很差,科举屡次不中,年后中进士。
13、府畏人言,仰畏天命,皆从磨练后得来。――曾国藩
14、士人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曾国藩
15、曾国藩曰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则可变化气质。古之精相法者,并言读书可以变换骨相。
17、家败离不得个奢字,人败离不得个逸字,讨人嫌离不得个骄字。引自《曾国藩家书》
18、善人种德,降祥于天。恶人种祸,贻殃于后。曾国藩
19、所以,我经常在公司里讲,我们应该远学苹果,近学老干妈,做不出苹果那么好的'产品,一罐一罐的辣酱老老实实的做,老老实实的卖,我们总还是做得到的。所以我们公司的文化其实跟曾国藩学了一招,叫结硬寨,打呆仗,虽然这样显得有点笨,但是底盘比较扎实。"
22、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则可变化气质欲求变之之法,总须先立坚卓之志曾国藩一生追求明德新民止于至善,以及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道路,立德立功立言是他一生追求的三不朽目标,其道德词章文治武功皆有可观者。
24、治将乱之国,当用重典。治久乱之国,宜予生路。曾国藩
26、观人法讲信用无官气有条理少大话。――曾国藩
27、力量来自公正林肯绮语背道,杂学乱性。曾国藩
29、做人之道,以刚介为自己之基,以敬恕为养性之本。---曾国藩
30、少年经不得顺境,中年经不得闲境,晚年经不得逆境。――曾国藩
31、忿怒字,圣贤亦有之;特能少忍须央,便不伤生。(中国古代大臣)曾国藩
32、唯天下之至诚能胜天下之至伪;唯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曾国藩
34、读书不独变人气质,且能养人精神,盖理义收摄故也。曾国藩
35、作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事,首尾不懈,不可见异思迁。――曾国藩
36、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可以改变人。曾国藩
37、沽虚誉于小人,不若听之于天。遗货财于子孙,不若周人之急。曾国藩
38、君子出则忠,入则孝,用则知,舍则愚。曾国藩
39、无恒者,见异思迁也,欲求长进难矣。――曾国藩
41、人生莫惧少时贫。曾国藩
42、小人专望人恩,恩过不感。君子不轻受人恩,受则难忘。曾国藩
43、凡事皆有极困难之时,打得通的,便是好汉。――曾国藩
44、引自《曾国藩家书》
45、不为圣贤,便为禽兽;不问收获,只问耕耘。――曾国藩名言
曾国藩经典语录则篇十一
1.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人才,皆以一傲字致败。
2.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见识也。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3.既往不恋,当下不杂,未来不迎。
4.倚天照海花无数,流水高山心自知。
5.凡人做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见异思迁,做这样,想那样,坐这山,望那山。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
6.多躁者必无沉毅之识,多畏者必无卓越之见,多欲者必无慷慨之节,多言者必无质实之心,多勇者必无文学之雅。
7.唯天下之至诚能胜天下之至伪;唯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
8.一个喜欢读书的人,品格不会坏到哪去;一个品格好的人,一生的运气不会差到哪去。
9.观人四法:讲信用、无官气、有条理、少大话。
10.坚其志,苦其心,劳其力,事无大小,必有所成。
11.轻财足以聚人,侓己足以服人,量宽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
12.与多疑人共事,事必不成。与好利人共事,己必受累。
13.天可补,海可填,南山可移。日月既往,不可复追。
14太柔则靡,太刚则折;刚自柔出,柔能克刚。
15.家勤则兴,人勤则俭,永不贫贱。
16.久利之事勿为,众争之地勿往
17.勿以小恶弃人大美,勿以小怨忘人大恩;
18.说人之短乃护己之短,夸己之长乃忌人之长;
19.利可共而不可独,谋可寡而不可众;
20.百种弊病,皆从懒生,懒则弛缓,弛缓则治人不严,而趣功不敏,一处迟则百处懈矣。
21.凡成大事,以识为主,以才为辅,人谋居半,天意居半。
22.不为圣贤,便为禽兽;不问收获,但问耕耘。
23.少年经不得顺境,中年经不得闲境,晚年经不得逆境。
24.胸襟广大,宜从“平”“淡”二字用功,凡人我之际须看得平,功名之际须看得淡,庶几胸怀日阔。
25.人生有可为之事,也有不可为之事。可为之事,当尽力为之,此谓尽性;不可为之事,当尽心从之,此谓知命。
26.天道忌巧,谦退不争,不伎不求。
27.以爱妻子之心事亲,则无往而不孝。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寡过。以恕己之心恕人,则全交。
28.志之所向,金石为开,谁能御之?
29.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群聚守口,独居守心
30.受不得穷,立不得品,受不得屈,做不得事。
31.盛世创业重统之英雄,以襟怀豁达为第一义;末世扶危救难之英雄,以心力劳苦为第一义。
32.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则可变化气质。
曾国藩经典语录则篇十二
2、天可补,海可填,南山可移。日月既往,不可复追。(曾国藩)
3、莫惧少年贫。(清)曾国藩
6、君子多思不若养志,多言不若守静,多才不若蓄德。曾国藩
7、制造船炮,为中国自强之本。曾国藩
8、科技世界深如海,正如曾国藩所说的.,必须有智有识,当你懂得一门技艺,并引以为荣,便愈知道深如海,而我根本未到深如海的境界,我只知道别人走快我们几十年,我们现在才起步追,有很多东西要学习。
9、静坐自我妄为,读书即是立德。曾国藩
10、行事常思退一步。——曾国藩语录
12、曾国藩岁时,在不断考公务员,不过运气很差,科举屡次不中,年后中进士。
13、府畏人言,仰畏天命,皆从磨练后得来。——曾国藩
14、士人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曾国藩
15、曾国藩曰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则可变化气质。古之精相法者,并言读书可以变换骨相。
17、家败离不得个奢字,人败离不得个逸字,讨人嫌离不得个骄字。引自《曾国藩家书》
18、善人种德,降祥于天。恶人种祸,贻殃于后。曾国藩
19、所以,我经常在公司里讲,我们应该远学苹果,近学老干妈,做不出苹果那么好的产品,一罐一罐的辣酱老老实实的做,老老实实的卖,我们总还是做得到的。所以我们公司的文化其实跟曾国藩学了一招,叫结硬寨,打呆仗,虽然这样显得有点笨,但是底盘比较扎实。"
22、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则可变化气质欲求变之之法,总须先立坚卓之志曾国藩一生追求明德新民止于至善,以及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道路,立德立功立言是他一生追求的三不朽目标,其道德词章文治武功皆有可观者。
24、治将乱之国,当用重典。治久乱之国,宜予生路。曾国藩
26、观人法讲信用无官气有条理少大话。——曾国藩
27、力量来自公正林肯绮语背道,杂学乱性。曾国藩
29、做人之道,以刚介为自己之基,以敬恕为养性之本。---曾国藩
30、少年经不得顺境,中年经不得闲境,晚年经不得逆境。——曾国藩
31、忿怒字,圣贤亦有之;特能少忍须央,便不伤生。(中国古代大臣)曾国藩
32、唯天下之至诚能胜天下之至伪;唯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曾国藩
34、读书不独变人气质,且能养人精神,盖理义收摄故也。曾国藩
35、作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事,首尾不懈,不可见异思迁。——曾国藩
36、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可以改变人。曾国藩
37、沽虚誉于小人,不若听之于天。遗货财于子孙,不若周人之急。曾国藩
38、君子出则忠,入则孝,用则知,舍则愚。曾国藩
39、无恒者,见异思迁也,欲求长进难矣。——曾国藩
41、人生莫惧少时贫。曾国藩
42、小人专望人恩,恩过不感。君子不轻受人恩,受则难忘。曾国藩
43、凡事皆有极困难之时,打得通的,便是好汉。——曾国藩
44、引自《曾国藩家书》
45、不为圣贤,便为禽兽;不问收获,只问耕耘。——曾国藩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