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反思(实用14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反思篇一
《识字1》是词串识字。围绕春天,将12个词语分为四组,排成四行,隔行押韵。每组词语表示同类名物,从不同的方面揭示了春天的特征。第一组词语说明了春天的气候特征,第二三组词语分别是春天的植物和动物,第四组词语介绍了春天里果树的花。上这课时,我在秦宇杰老师的指导下,精心设计教案,做好课件,以期上好开学第一课。
上课开始,我让学生倾听三种不同季节的声音,从而把学生由寒风呼啸的冬天带入鸟语花香的春天。这样的导入设计不仅新颖,更训练了孩子的倾听能力,还培养了孩子的乐于倾听习惯。最重要的是,鸟儿动听的歌唱一下子就把孩子带入了烂漫的春季,完成了“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这一目标。这时,我随机出示了春天的图画,让孩子有了直观的感受,并引导孩子边看边想,“春天来了,大自然发生了哪些变化?”孩子面对图画侃侃而谈,练习说话。“你能用怎样的成语描绘眼前的景色?”这样复习了孩子之前积累的词语,更丰富了语言。
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接下来的识字教学,扎实有效,出示词语到读词语到理解词语再到读好词语,层层深入,逐个击破,且各排词语间能做好过渡,环环相扣,使之看起来仍是一篇完整的韵文。我步步引导学生,读出了韵味,读出了春天的意境。识字教学时,还渗透了秦老师一直提倡的整合教学理念。比如,我在教导“春雨”这两个词语,不仅让孩子看了“下春雨”的情景,引导学生想像“春雨像什么?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从而理解“春雨”,更随机出示了朱自清先生的名篇《春》中的片段“春雨,一下就是三两天,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在识字的基础上,品味名篇,提升识字的深度,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但遗憾的是,我对课堂教学的组织能力以及时间的把握方面还需不断锤炼,课后金贤老师对我提出了宝贵意见,我一定会认真吸取并实践,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反思篇二
小学一年级识字教学是所有学科学习的基础,有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采用各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产生学习动力,这才是小学识字教学的最终目的。提升小学一年级学生识字教学效率,可采用以下方法。
小学低年级学生学习兴趣点低,如果只是一味被动学习,容易引起学生的厌学情绪,影响教学效果。要想让这一阶段的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一定要在学习中导入游戏成分。由于汉字是方块字,其音、形、义之间有着很多特殊有趣的联系,教师可利用汉字的这些特征,将汉字识字教学以文字游戏方式进行。比较常见的有字谜、对联、诗词、绕口令、词语接龙等。在一年级阶段,简单的字谜游戏十分适合小学生学习掌握,可以起到寓教于乐的效果。如“春”字教师可出示谜题:“三人同日去观花。”“告”字:“一口咬掉牛尾巴。”“磨”字:“一点一横长,一撇到南洋,南洋两棵树,长在石头上。”……这些字谜有难有易,有些字谜很直接,容易知道答案,还有一些字谜不能马上猜出,教师可在旁点拨引导,让学生顺藤摸瓜找出答案。这样的经历能有效地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他们学习其他的生字很有帮助。在字谜游戏学习中,还可以利用歌诀识字加深对新字的记忆。小学生对一些有规律的儿歌与口诀有着天然的亲和力,如把“琴”字记成“二‘王’今天来弹‘琴’”,把“金”字记成“一个‘人,他姓’王‘,口袋装着两块糖”.
我国的汉字很多起源于象形、会意,构造富有逻辑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利用汉字这一特点,采用联想方式让学生加深学习记忆。例如讲解“休”字可拆分解释,一个“人”靠在“木”头上歇息就是“休”.讲解“聪”字,可分解为左边是一个耳朵,右边上面两个点相当于人的两个眼睛,口相当于嘴,心相当于心灵的智慧,把这些组合在一起,就是要告诉我们,一个耳朵灵、眼睛能看清、嘴巴会说、有心灵智慧的人,就是聪明的人,这个就是聪明的“聪”字。对于汉字拆分组合训练后,学生对新学的汉字有了更感性的认识。这时教师可进行汉字开花游戏,进一步拓展学生的联想思维。“汉字开花”,是把一个独立的汉字当作一朵花,用它和其他字、词组合,形成新的汉字、新词。实际上,这也是一种联想、发散思维的训练。例如“干”字可与其他偏旁组成汗、旱、刊、犴等新字,也可与其他汉字组成新词,这些新字新词的产生,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使识字教学取得显着的效果。
学习记忆是很枯燥的事情,时间一长会令人感到无聊,情绪也会受到影响,因此教师可采取竞赛评比手段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布置抄写作业,可采取竞赛手段,看哪位学生在最短时间内抄写得又快又好,可以此评选出“专心写字小能手”.这样的激励措施能让小学生在写字过程中专心,集中注意力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即使表现欠佳,教师也要及时鼓励,让他们增强战胜困难的信心,努力写好汉字。这样的教学手段,能让学生增长知识的同时,心理素质也得到锻炼。
小学一年级学生除了游戏之外,最爱的活动就是听老师讲故事。教师可利用学生喜爱听故事的特点,以故事的形式加深学生对一些生字的印象。如教师在教学“银行”这个词时,可以给学生讲个故事:有个外国友人很羡慕中国发展快,他对一位中国朋友说,中国发展太快了,连钞票上都印上了“中国人民很行”.外国友人的话令这位中国朋友莫名其妙,他仔细地看看人民币,才明白原来这个外国友人把“银行”看成了“很行”.学生也觉得很有趣,教师的故事能让他们把“很”和“银”两个字区分开来,在此教师要强调“行”字多音字、多义字,学生从中也可获得许多额外的收获,一举多得。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反思篇三
《棉鞋里的阳光》这一课,通过对小峰母子给老人晒棉被,晒棉鞋的描写,赞扬了尊老敬老的好风尚,让学生懂得应该怎样关心长辈,学会体贴。学习课文后,让孩子们说说“自己为家里人做了什么事”?这个问题虽然简单易答,也确有孩子能列举出一两件事出来,可他们感兴趣的却是老师在生活中的事。
我努力在课堂上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尽情地读,尽情地说,可我却很少把自己的情感、故事及生活结合教学适时地展示给学生,以至于面对学生的发问,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之中。
啊!这难道就是一个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生活吗?可怕啊!我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撼。
老师为人师表,应率先垂范,不光是在课堂上用书本上的内容去熏陶教育学生,教孩子做人,更应该用生活中的言行去潜移默化,去感染学生。
想到这儿,我知道了下节课该怎么上,更明白了生活该怎么去做…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反思篇四
我在教学中根据一年级学生的特点,围绕课文创设了多个问题,使学生能轻松地理解课文并掌握课文内容,突破了教学重难点,完成了教学任务,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第二自然段时,我设计问题:“有一个小朋友爬到假山上玩,怎么会掉进大水缸里呢?请你联系这一段的内容说一说。”先让学生初步感知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内容的方法。接着学生就能说出他是因为玩时不小心才会掉进大水缸里的,有的同学更能据此提醒大家平时玩耍时要小心,才不会掉进水缸里,学生的智慧真是可爱至极。
2、在“表演”中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第三自然段时,我做了这样的设计:“同学们看看插图,司马光在干什么?你能模仿一下他的动作吗?”话音刚落,可爱的薛洋同学立刻站起来,做了“高举双手使劲往往下砸”的动作,还“哎!”了一声,真是把司马光“表演”得活灵活现。其他同学也不约而同地模仿,在表演中理解了词语和句子。
3、通过比较理解课文内容。
学习司马光遇事沉着、不慌张是本课的教学目标。理解司马光爱动脑筋,机智,方法巧妙而是本课的重难点。我是这样设计的: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反思篇五
春天,是希望的萌动;春天,是活动的涌动;春天,是新生的搏动;春天,正踮着脚尖、跳着芭蕾舞轻轻悄悄地来到我们身边。看到这种欣欣向荣的景象,我忍不住和孩子们聊起“春姑娘”来。
聊这个话题前,我有点担心小豆丁们说不到点子上,毕竟是一年级的小朋友,体验浅,但我又想,我何不把自己也当成一个孩子,去感受他们的童真世界呢?不要在乎他们讲得有多好,只要他们能开口说,自己喜闻乐道的事情就行了,这不也是一个新的起点吗?于是,我抛出话题,让孩子们讨论“春天在哪里?”只见他们议论纷纷,有的说:“春天在树上,那一小片一小片的新叶就是春天的影子。”有的说:“春天来了,到处能见到盛开的花儿。”有的说:“我总是听到很多小鸟在叽叽喳喳地叫,它们感觉天气变暖了,都出来活动了。”还有的说:“我知道春天来了,河面上的冰雪会融化。”也有的说:“我还知道大狗熊、青蛙它们睡醒了。”多可爱的孩子们啊!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很热闹!不知不觉,一节课就这样愉快地过去了。下课铃打响了,他们热情未尽,继续讨论,我也被这种热情感染了,于是,我决定接下来的那一节课,带他们去校园里“寻找春天的足迹”。得知这个消息后,孩子们兴奋得跳了起来!很快,我们来到大操场,我讲完要求后,孩子们以小组为单位,带着目的开始行动。他们三五成群在一起观察植物、翻泥土、吹蒲公英……多开心呀。孩子们通过寻找,发现了新叶、发现了从土里偷偷钻出来的小草、发现了躲着泥土下面冬眠的小肥虫……他们一边寻找一边讨论,是那么的.轻松、自由与开放。相信这两节课一定给孩子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两节课,虽然不像往常那样端坐在教室里讲授,而是走出教室,与大自然亲密接触。我想,与其让他们在教室里枯坐接受知识,还不如让他们置身于校园这个真实的环境,自由呼吸,放松心情,用心去发现春天、感受春天的气息。另外,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思维,自己的特点,在活动中也会表现出不同的兴趣爱好,不同的思维模式,甚至不同的说话角度。因此,在寻找春天、交流春天的活动中,给他们充分民主的氛围,让他们根据自己的所看所想所悟,多角度展示,我相信他们的收获一定会更大!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反思篇六
《画鸡》是北师大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一首古诗,是明代画家唐寅为表达自己对鸡的喜爱与赞美,写的一首咏物诗,语言浅显易懂。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鸡并不陌生,对于写鸡的古诗,学生乐于学习。针对本堂课,我做了如下反思:
多媒体的运用是教学活动得以顺利开展甚至起推波助澜作用的教学手段,我一向认为课件里的每一个配图甚至音效都得符合本文的主题,这样的课件才能真正为语文课堂起画龙点睛的作用。而《画鸡》一课,为了让学生理解“红冠”、“雪白”等颜色词汇时,我通过用可爱的填色课件使原本黑白的文字转换成一只颜色鲜明的鸡,从而从而直接有效地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加深学生印象,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低年级能诵读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课堂伊始,我就通过展示学生观察鸡的口头作文,引用贴近生活的事例导入新课。学生一下子感受到了“鸡”的形象。在在讲授唐寅笔下的鸡时,我以一句“那唐寅究竟画了怎样一只鸡呀?”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让学生假设自己就是这只美丽大公鸡,会对别人说什么?通过反复地创设情境,让学生体会到鸡的骄傲。同时又抛出问题:对,我们的大公鸡一生都在为我们打鸣,从来不偷懒,那你觉得这是一只什么样的大公鸡?我通过自身的表情等,将自己的内心真情向学生进行“辐射”,以情激情,让学生融入文本中。课堂末,在学生边背诵古诗时,便出示耿榕同学画的“鸡”,从而揭示主题:要像作者和耿榕一样,做个认真观察事物的人。在整节课中,我从学生的好奇心入手,不断地运用提问的方式,让学生能够主动地思考、独立地面对、积极地感悟。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对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起着重要作用,必须从小打好写字的基础。从一年级开始就要严格要求、严格训练。逐步培养学生的写字能力……”小学低年级的语文教学,指导识字和写字是重中之重。在本课的识字教学中,我将识字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他们运用之前学过或自己的识字方法,自主学习,互相提醒,随时给予表扬:”咱们同学们想出好方法记住生字,今后学习生字时,也要多动脑筋,肯定会发现更多巧妙的方法。”
但是有些遗憾的是:在讲解古诗时过多的提问破坏了文本的原味;教师指导学生的朗读不够;板书的设计比较不美观、实用。语文课是一种永远残缺的艺术!我将继续努力,力争使我们的语文课能体现语文出新课堂的新气息!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反思篇七
教学要求:
1.认字:认识15个生字,继续进行渗透性识字,学习多音字“乐”。
2.写字:学习写7个字。
3.继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4.在读书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快乐。
教学重点:
1.继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生字的能力。
2.鼓励学生将感悟到的情感读出来。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准备:
生字卡、教学课件
课前参与教学活动:教师与学生一同去中山公园看古树,将师生与老树的合影做入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
1.引入:孩子们,上周六我们去哪了?(出示课件中的照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出示课题:一周过去了,我们还沉浸在和老树爷爷在一起的快乐之中,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听听——老树的故事吧!
二、新课教学:
1.带读课文:老师大声读,请你小声跟着老师读。
2.教师画出老树。
3.测读字卡:读一遍本课的生字,将学生不会的生字贴在老师画的大树上。
4.指读课文中学生已经认识的生字。
5.合作学习生字:
(1)用你们喜欢的方法学这些字。
(2)互相帮助读读课文。
(3)摆字卡互相检查。
6.师生合作学习生字:
(1)“小老师”教学在合作学习中困难较大的生字。
(2)同学们自主提问、相互解答。
7.四人讨论小组讨论:这篇课文你们想怎么学?(组长汇报)
8.四人讨论小组合作学习:用你们喜欢的方式学习吧!
9.汇报学习:以下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而进行。
10.教师准备指导的教学重点:
(1)结合学生们看到老树的感受体会:“你怎么这么大?”
(2)引导学生想像:“有多少鸟儿在你身上安过家?”“小鸟会和老树爷爷说些什么呢?”
(3)结合教学课件中的漂亮的小鸟图片,引导学生理解什么是“礼服”?
(4)鼓励学生将自己感悟到的情感读出来。
11.练习背诵课文。
12.指导书写:
(1)练习描写字本。(前面合作学习时,选择学习写字的小组,下座位去指导别的同学。)
(2)你会写哪个字就把那个字再描一遍。
(3)请“小老师”教书写。(同学们可自主提问)
13.提问:要过新年了,你想对老树爷爷说些什么呢?
三、课后参与学习活动:把老树的故事讲给大家听罢,你也可以再去找一些有关老树的资料。
上《老树的故事》时,我把课堂移到了学校操场南边的大树下。小朋友们有的拥抱老树,有的和老树说悄悄话,有的则轻轻抚摸老树的胡须。他们向老树提问题:老树,老树,您天天站着,难道不觉得酸吗?老树,老树,您长了那么多双手,为什么不会写字,长了那么多只脚,为什么不会走路?老树,老树,您常常和星星握手吗?老树,老树,您怕晒黑吗?……一阵风吹过,树上的黄叶飘了下来,孩子们兴高采烈地说他们收到了树爷爷的来信了。看着他们小心翼翼地捧着"信",我笑了,因为只有童心才能读懂大自然的语言。
你知道外面有什么声音吗?下小雨时,我让小家伙们闭上眼睛感受斜织细雨的静谧,听听外面是什么声音?一双双小手拉住了我的衣服。第一小组说:"外面是蝴蝶跳舞的声音。"第二小组说:"外面是春姐姐撒花瓣的声音。"第三小组说:"是彩虹给种子送信的声音。"第四小组说:"是喇叭花吹喇叭的声音。"第五小组说:"是郁金香弹古筝的声音。"第六小组说:"外面是天使在唱歌的声音。"下课了,我告诉孩子们我听到的是他们诗一样的声音。孩子们乐坏了,是高兴被表扬?不是吧?是高兴自己能说出诗一样的声音。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反思篇八
在这堂课中,自己感觉还存在着许多的遗憾和不足。
1、时间拖沓,老师话语较多,应把课堂还给同学,让学生多说自己的发现。让学生养成独立自主学习的意识。
2、教学语言不够儿童化,语调变化不大,教学评价语不够丰富。且朗读感情不足,过于平淡。应重点培养学生的朗读技巧,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加字,不漏字。
3、在教学生字时,教师讲解时间过多,时间分配不合理。归纳识字方法不够全面。指导写字时,老师应先明确笔顺,再让学生观察生字的特点,自己发现生字的特点,熟悉生字的每一个笔顺在田字格的位置,老师范写,进而书空。在生练习书写生字,教师班内查看并加以指导。好的可放在幻听片上全班点评。
4、课程后半段时注意力明显涣散,需加强教师的引导、调控课堂的能力,如可编些与课堂有关的课间操,让学生一起做一做,吸引学生注意力,让注意力集中。
5、在学生朗读“辣椒长个尖尖嘴”时,学生发现“长”是个多音字,教师应及时板书点播。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反思篇九
本课要求识记14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考虑到识字量大,而且是学生刚接触识字学习,本课教学我努力做到以下几点,并取得较理想的效果。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上课时,以激励性评价为主,鼓励学生多识字。喜欢得到别人的赞赏,渴望得到老师的表扬是每一位小学生的心理需求。因此,在课堂上,我十分关注每一位学生,善于捕捉每一位学生的点滴赏光点,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使学生愿意识字,体会到识字的乐趣。鼓励学生当“小老师”。小学生有着非常强的表现欲望,让学生当“小老师”,学生可以充分表现自己。我让学生同桌合作,轮流当小老师,这样既复习巩固了拼音教学,减轻了教师的负担,又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生字的兴趣。
由于学生接受能力不是很强,再加上对于拼音掌握得不是特别理想,因此实际课堂操作与预设相差甚远。本以为,40分钟可以完成认识8个词语,识记“沙发”等8个生字,以及书写“上、土”两个字,但在去掉图片与拼音,让学生识字时,才发现大多数学生还是不认识字。于是,我随即放弃了原先的预设方案,教案是死的,课堂是活的。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扎扎实实地进行识字教学。40分钟很快过去了,我的教学任务无法完成,课自然不完美。尽管如此,可在课余时间,检查学生所学情况,发现大多数学生,对这节课所学的知识掌握很好。我想这一切都缘于我对学生的尊重,缘于我把学生放在第一位的理念。
有人说过这样的话:“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好的习惯都是从小开始养成的。一年级的学生还没有形成一定的学习习惯,因而需要老师多个心眼,时刻关注、提醒。课堂上,我十分关注学生认真倾听别人发言,爱动脑,积极发言等习惯的培养。如,我提醒“会听的孩子是最聪明的,因为认真听别人发言,可以从别人那里学到很多知识。”用激励性的语言提醒学生课堂上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反思篇十
本课重点是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课文,学会本课生字词,并很好积累运用,同时教育学生爱护弱小,帮助弱小。教学完后,我觉得学生各方面能力都有了明显的提高。
1.学生的生活圈子有鸟的影子,甚至有的学生也曾有过这样的经历,所以开篇的导入,就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探究欲望。
2.利用游戏形式,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兴趣是激发儿童学习的动力,游戏是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儿童喜欢模仿,喜欢重复,喜欢表现,于是我就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游戏的形式,调动学生学习抽象文字的兴趣,如:找朋友、风车转转、开火车……将这些儿童学前生活中的游戏引入课堂,使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教师在乐中教,学生在乐中学,师生其乐融融,学生对识字就会兴趣盎然。
低年级阅读教学,应以学生朗读感受为主,为此,我在读的方面特别注意:
1.让学生有目的性,有层次性地读,每次在布置学生读之前都提出要求。一年级下期学生,具有了初步的理解能力,只要稍加指导,对浅显的课文比较容易读懂。更为可贵的是,他们学习兴趣浓厚,思维活跃,乐于表现自己,在平时生活中,他们会和文中的小朋友一样,喜欢、爱护小鸟,甚至是小动物。通过学习,他们能体会到关心弱小、关爱动物、热爱自然的快乐。
3.把评价的主权还给学生,在学生读后,大部分学生都能准确地评价他人朗读时的优点和不足,并且说话较有礼貌,如“有个小意见”、“如果再大声一些就更棒了”等等。
教学活动抓住文本的“空白”,让学生个性化地“补白”,这就充分激活学生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从而沟通与作者的对话,加深对文本的理解;通过表述自己的理解与感受,抒发自己的情感与思想,评判他人的言论,质疑他人的观点,从而实现一定情境中,师生之间多维的口语交际,增强学生关心弱小、关爱动物、热爱自然的意识。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反思篇十一
开展《小小的船》这首诗歌的教学时,我采取了让故事激发兴趣。我们在开课时,设计了谜语和传说故事激趣引入。在开课环节,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开课时迅速进入学习状态。这样一下就抓住了学生的心,调动了他们的兴趣。
同时《小小的船》是一首儿童气息浓郁的三拍子歌曲。歌曲给人以小船在微波中荡漾之感,清新愉悦。歌词生动、形象地描绘出小主人公坐着小船似的月亮遨游天空的天真遐想,充分表达了孩子们渴望探索宇宙奥妙的美好愿望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整个课堂呈现出自由、宽松的氛围,使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乐,身心得到和谐发展,感受了美的熏陶。我将歌曲融入到自己的语文教学中,使孩子们有了新奇的感受,同时提升了教学效果。
但这节课也有明显的不足,这节课的预期设计效果和我们上课所达到的效果还是有明显的差异,我觉得这是我在探索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我应该提升自己的'能力,使自己能更好的驾驭这样多样化的教育教学模式。同时这节课给我最深的感受是,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教育教学方法,可以有效的提高学习效率,我以后应该多尝试,多思索。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反思篇十二
《小书包》由6个词语和一首轻快、活泼的儿歌组成。儿歌节奏明快,浅显易懂,不仅展示了 “小书包”里的各种文具,还告诉学生这些学习用品是他们读书写字的好伙伴,陪伴着他们的学习。从而引导学生要好好爱护这些“小伙伴”,养成整理、爱惜文具的好习惯。
本课教学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猜谜语,激发兴趣
课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开课时,以学生喜欢的猜谜语的形式引出小书包里的文具等学习用品,这样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入手,学生不仅认识这些学习用具,而且学在生活中自己识字,为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作好铺垫。
二、多样识字,扎实写字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第一学段要求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一年级的孩子还没有自主识字的能力,为了给孩子们构建识字的意识,培养学生识字的良好习惯,在识字教学中,针对不同类型、不同特征的生字,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巧妙创设各种有趣的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识字,如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猜字谜等方法,从而提高识字效率,让学生享受“学语文、用语文”的乐趣。
写字环节,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笔顺、结构,然后范写,再让学生描红临写,最后展示评价,给学生了正面的引导,孩子们都开始练字,只要发现老师书写不规范的地方就直接指出,来看来孩子们真正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来。
三、动手实践,有序表达
经常听到家长说:孩子不会整理书包,书包里乱得像“纸篓”,家长只好每天帮他整理书包。小学生这种毛病形成的原因就是因为在学前期家长包办一切,未能培养起孩子自我管理的能力。所以,课堂上,开展了“整理书包”的游戏,以培养孩子自我管理的能力。同时并引导学生说一说你是怎样整理书包的。建议学生用“先……接着……然后……最后……”这样的句式来说话。通过活动让孩子们明白,书包内该放些什么、每天怎样整理书包,并知道整理书包的重要性,学习整理书包,培养初步的责任意识。
四、存在不足之处
1.但由于一年级的学生说话时用词不够准确,语言表达不完整,针对这点,今后还要加强口语交际训练,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2.在组织学生学习朗诵儿歌时,能够注重提醒学生对儿歌的情感处理,但是对于儿歌、诗歌类的朗诵方式还需提高,完整但过于平淡。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反思篇十三
1、有朗读古诗的兴趣,能从诗中感受到夏天的情趣。
2、认识“所1、牧”等12个生字,会写“诗、林”等6个字。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两首古诗。
1、学习生字词。
2、能有感情地朗读古诗,通过朗读能初步感悟诗歌的韵味和夏天美好的意境。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生字词卡片、背诵一首自己最喜欢的古诗、课件、音乐
两课时
1、学习古诗《所见》。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3、通过朗读,感受诗中牧童的机灵活泼,天真可爱。
大家听。
2、揭题,释题。
齐读课题。“所见”是什么意思?你知道吗?(指名说说)
小结:所见--所看见的事物(东西)
3、出示课文插图投影:
1、出示小黑板:预习“三读”法:
一读:读准读通课文。(大声朗读)
二读:划出生字,记住字形(不出声音默读)
三读:读懂句子,学会提问。(轻声读)
2、请同学们用我们学古诗的“预习三读法”来预习一下课文。
把不懂的字、词、句子用横线加上“?”划下来。如:?
3、学习生字。
(1)、预习好了,你能把古诗中的生字读出来吗?(出示带拼音的生字)
自己练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2)、老师相信你们不用看拼音也能读出来。(出示不带拼音的生字)
自己练读、指名读、齐读。
(3)同桌对读,检查。
1、你能把这首诗流利地读出来吗?指名读(两名)
2、播放音乐,教师范读。
学生闭上眼睛听,初次感悟、体会诗句的意思。
3、学生练读全诗。(4人组内合作朗读)指名1号做朗读汇报。
4、在4人组内交流:古诗写了画中的哪些景物?有不明白的地方吗?
5、全班交流。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教师相机解决问题)
预设问题:什么叫“振林樾”?(传遍了树林)
“意欲”是什么意思?(想要做什么事情)
6、理解诗意。
(1)出示课文插图。
a、师指“牛与牧童”图问:这是怎样的一个情景?(牧童骑黄牛)
b、放录音(牧童歌唱的声音)听!牧童高兴地唱起了歌,他的歌声怎么样?
牧童骑在黄牛背上,歌声在树林里回荡。出示诗句: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c、齐读诗句。
(2)演示“牧童捕蝉”的动作及“蝉叫声”。说说第二句话的意思。
心想捕捉鸣叫的知了,马上站在树下一声不响。出示诗句: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齐读诗句。
(3)你能把这首诗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吗?(小组合作完成)
牧童骑在黄牛背上,歌声在树林里回荡。心想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马上站在树下一声不响。
(4)挑一句自己最喜欢的读一读。(指名读)
(5)多美的`一首诗啊!让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配上音乐)
齐读--指名读--男女生读
1、教师配乐朗诵,学生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
2、教师引导学生根据画面背诵。(引背同桌对背齐背)
3、从“林樾”、“蝉鸣”可以看出这首诗写的是什么季节?
1、出示生字卡片,用自己的方法记住字形。(指名说说)
2、说说你认为最好记的字是什么?你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呢?
3、指导学生书写生字。
林:左边的木的捺改成点。
黄、童:中间一横要写长,其他的横要写短。
范写“黄”、“童”
学完了这首诗,你觉得牧童捕到蝉了吗?小小组里讨论一下,试着编一个故事。
1、有感情地背诵古诗。
2、把你最喜欢的句子用自己的话写下来,或者画下来。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反思篇十四
《画鸡》是北师大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一首古诗,是明代画家唐寅为表达自己对鸡的喜爱与赞美,写的一首咏物诗,语言浅显易懂。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鸡并不陌生,对于写鸡的古诗,学生乐于学习。针对本堂课,我做了如下反思:
多媒体的运用是教学活动得以顺利开展甚至起推波助澜作用的教学手段,我一向认为课件里的每一个配图甚至音效都得符合本文的主题,这样的课件才能真正为语文课堂起画龙点睛的作用。而《画鸡》一课,为了让学生理解“红冠”、“雪白”等颜色词汇时,我通过用可爱的填色课件使原本黑白的文字转换成一只颜色鲜明的鸡,从而从而直接有效地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加深学生印象,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低年级能诵读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课堂伊始,我就通过展示学生观察鸡的口头作文,引用贴近生活的事例导入新课。学生一下子感受到了“鸡”的形象。在在讲授唐寅笔下的鸡时,我以一句“那唐寅究竟画了怎样一只鸡呀?”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让学生假设自己就是这只美丽大公鸡,会对别人说什么?通过反复地创设情境,让学生体会到鸡的骄傲。同时又抛出问题:对,我们的大公鸡一生都在为我们打鸣,从来不偷懒,那你觉得这是一只什么样的大公鸡?我通过自身的表情等,将自己的内心真情向学生进行“辐射”,以情激情,让学生融入文本中。课堂末,在学生边背诵古诗时,便出示耿榕同学画的“鸡”,从而揭示主题:要像作者和耿榕一样,做个认真观察事物的人。在整节课中,我从学生的好奇心入手,不断地运用提问的方式,让学生能够主动地思考、独立地面对、积极地感悟。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对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起着重要作用,必须从小打好写字的基础。从一年级开始就要严格要求、严格训练。逐步培养学生的写字能力……”小学低年级的语文教学,指导识字和写字是重中之重。在本课的识字教学中,我将识字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他们运用之前学过或自己的识字方法,自主学习,互相提醒,随时给予表扬:”咱们同学们想出好方法记住生字,今后学习生字时,也要多动脑筋,肯定会发现更多巧妙的方法。”
但是有些遗憾的是:在讲解古诗时过多的提问破坏了文本的原味;教师指导学生的朗读不够;板书的设计比较不美观、实用。语文课是一种永远残缺的艺术!我将继续努力,力争使我们的语文课能体现语文出新课堂的.新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