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学校校本研修方案设计与实施(模板13篇)
方案可以帮助我们规划未来的发展方向,明确目标的具体内容和实现路径。方案的制定需要考虑各种因素,包括资源的利用、时间的安排以及风险的评估等,以确保问题能够得到有效解决。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方案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学校校本研修方案设计与实施篇一
为进一步贯穿落实,我县教育发展改革的新举措,促进我校教育教学工作稳步攀升,向着发展队伍内涵,提高研修水平的目标迈进,按照陇县教育体育局、县教研室总体安排部署,结合学校工作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围绕新课程改革这一核心,以教师为研究主体,认真学习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深入现代教育科学理论及“构建高效课堂”相关课改资料的学习,积极开展好教育教学的改革工作,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遵循“培训方式教研化,教研工作主题化”的原则,坚持研训一体的发展思路,结合我校实际,将教学、教研、校本研修等工作全面整合,立足课堂,增强校本教研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研修目标
形成个性化的教学风格。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团结协作、勇于创新、锐意进取、教育教学能力强、学历层次与年龄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力争创办一所师强、高效、突出教学个性化特色一流学校。
三、研修重点
(一)师德培训,通过各种形式加强教师的师德培训,培养一支受学生喜欢、家长放心、品德高尚的师资队伍。
(二)、认真学习落实教学评价改革方案,进一步推动教师专业发展和业务水平的持续提高。
(四)、进行德育工作和班主任工作培训。
(五)、结合学校实际,系统性学习“高效课堂”教育教学基本理论。与时俱进地进行新教育理念的培训。
(六)、及时进行新课标学习,解决实践中的问题。
(七)、加强对教师现代教育技术知识的培训,研究学科课程整合问题。
(八)、进行教科研基本知识、方法培训。
四、研修方式
(一)以学代培
(二)以课代培
(三)以结对代培
(四)以研代培
(五)以会代培
(六)走出去、请进来代培
五、研修措施
教育改革的成败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在于教师,师资水平是学校发展的关键所在。我校将立足于本校、本职、本岗,满足教师的个性化成长需要,将采取“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岗前培训与过程培训相结合;师徒“传、帮、带”与岗位练兵相结合;灵活、互动的校内交流与跨校、片区交流相结合,做到分层培训进行多途径、多形式的培训。为教师的成长铺路搭桥,提供良好的学习、磨练、实践的平台,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创造广阔的空间。建立健全完善的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和激励机制,为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保驾护航。
(一)努力提高管理者的管理技能和专业水平。针对学校领导进行以更新观念、更新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效率为内容的培训。
(二)“走出去、请进来”。定期选派骨干教师到示范校,学习友校在“高效课堂”课改工作中先进的教育理念及教学方法。同时,定期聘请优秀教师到我校指导,力争尽快使我校一大批年轻有为的实验教师成长起来。
(三)实施“结对传帮带”工程。根据学校师资情况,立
足于课堂,以课堂教学作为培训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主阵地”,把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与青年结成对子,建立“传、帮、带”的师徒关系,并制定双方的职责和义务。签订协议,定期组织校内骨干教师,特别是在前期课改工作中取得优异成绩的“课改新秀”,给他们“把脉看病”,进行课堂“教学会诊”,促使他们不断地进步与成长。
(四)压任务,岗位练兵。针对具有较高教学艺术和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一方面让他们承担课改学科助教员,组织和实施学科教研教改活动,带动和培训青年教师,另一方面引导他们“跳出课堂”,把具体教学实践中所遇到的问题和难题作为研究的课题,引领他们进行钻研、研究。更好的总结出实用性的教育教学经验,大力推广,达到共享教育教学经验的目的,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水平。
(五)“教书匠”向“教学研究者”转型。针对已在课堂上“摸爬滚打”了多年教师但缺乏研究意识,因此建立集体备课小组,相互借鉴,相互启发,群策群力,充分发挥各自的聪明才智,在集体备课组的引领下,结合自己的“匠心独运”,创造性地发挥、拓展和创造,做好课程的开发以及教学案的设计工作,进一步促使他们成长,努力使他们以“教书匠”向“教学研究者迈进”。
《梁家村小学校本研修方案》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学校校本研修方案设计与实施篇二
以“规范教学行为,深化课堂教学,提升教师素质,提高教学质量”为工作方向;以“务实、有效、求精、先导、创新”的工作原则。以“备好课、上好课、评好课、育好人”为目标,以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为重点,立足学校实际,面向全体教师,围绕以“学”中心的教育教学活动,全面提高教师的师德水平和业务素质。
二、基本要求
(一)面向全体教师,让我校在职的40多位教师全部参加校本培训。努力争取让各位老师每学年校本培训不少于72学时。
(二)注重资源整合,加强教学、科研、培训的有机统一;注重校际合作与交流,调动教师积极性,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注重差异,突出个性,满足教师发展需要。
三、本学期工作要点
(一)继续做好校本培训工作
按文件的精神,我们也把本校的校本培训内容分“规定内容”和“自定内容”两部分。
1、校本培训“规定内容”
(1)组织教师每人每年至少读一本书,写一篇读书体会或心得。并选送优秀的读书心得参加上级组织的评奖活动(检查研训手册)。
(2)每大周确保组织1次集体备课活动,做到每次活动有组织、有计划、有记录、有成果;其余教研活动或诊断课活动不占用集体备课活动时间(查博客上传情况记录)。
(3)让教师每学期在学校或以上级别开公开课一到两次。也要求教研组做到有组织、有计划、有记录、有教案(查教研组备课组活动记录、各老师听课记录)。
(4)校本教研的听课、评课活动,每学期要求每位教师不少于10节(查研训手册)。
(5)学校每学期期末都要求各备课组召开期末考试质量分析会。做到有记录,有分析报告(上交材料存档)。
2、校本培训“自定内容”
除校本培训“规定内容”外,我们还结合自己学校的教科研特点,根据教师发展水平和教学要求,自行选定相关、适合的培训内容。主要有以下形式:
(1)继续做好市县课题的申报、立项、管理、指导、结题及课题组组长的培训等工作。
(2)积极组织和指导教师撰写论文、教学案例、反思叙事等工作,学校教科室将做好送评、发表等幕后工作,创造外出学习、培训、专家讲座、校本研修等机会。
(3)备课组活动为依托,在全校开展思维课程开发研究。
(二)继续做好新教师培训工作
年轻教师的成长和培养是一所发展中的学校教科研工作的永恒课题,是我校教学质量的保证,为了促进年轻教师的成长,结合我校的师徒结对制度,以及新教师培养方案。充分发挥我校的资源优势,聘请市、县教研员和名优教师来我校为新教师进行教学诊断,通过“领路子、压担子、搭平台、给面子”等一系列举措使新教师的教学能力有了较大的提升。本学期我们将继续做好新教师培训工作,在校内开展“苏校新苗”评比,进一步促进新教师的成长。
(三)开展校优秀教研组评比
上学期虽然我校老校区科学组在陈徳辉老师的带领下获得市优秀教研组的荣誉,但由于学期比较短,以及刚创办只有一个年级段没有设立教研组,校优秀教研组评比活动没有启动,这个学期我们将出台校优秀教研组评比方案,全面启动校优秀教研组评比活动,希望以此带动校教研组建设。
四、组织与保障
(一)完善教科研奖惩制度。结合实际落实每次培训的时间、地点、人员、内容,教科室做好出勤记录、考核工作。使校本培训工作走上规范化、制度化轨道。
(二)建立教师档案。将教师参加校本培训的情况听课笔记、学习心得、优秀论文、教学案例、获奖证书及时记录。
学校校本研修方案设计与实施篇三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教育部《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指导意见》,结合二期课改精神,以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为主要内容,增强教师将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整合于学科教学的能力、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提高教师信息化素养和教育教学质量。
近几年来,我校系统的开展了计算机操作学习,基本办公软件学习,简单的课件制作培训,随着校园网络的建设,又开展了网络操作与网络资源利用的培训。现在,全校的教师都已经掌握了基本的计算机操作、网络操作、课件制作及计算机备课等技能,并全面应用到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之中。
同时,学校开设了完善信息技术课程,学生通过系统的学习,普遍掌握了较好的操作技能,促进了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开展。
由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非常迅速,技术不断更新,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同时,随着教师意识的提高,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越来越普遍,这就需要教师进一步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方面开展学习、研究和实践。
在教师现有的技术基础上,通过培训,使我校教师树立科学应用信息技术,促进教学改革发展的意识,建立基于信息技术的现代教育思想和观念,提高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能力,能有效的应用信息资源优化教学过程,提高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设计的能力,不断提高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
我们将通过教师全员性、主动性的参与,实现以下的信息技术校本研修目标:
(1)学习新的计算机技术,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的能力,促进信息技术与课堂整合的深入。
(2)通过理论学习、交流互动、观摩借鉴、实践研究等活动,积极推进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与整合的实效。
研修模式:结合教师的自身情况和研修的目标,我们将以技能学习、理论学习、实践研究、交流观摩四个环节开展研修。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学习中了解,在实践中提高,在交流中促进。
(1)进一步学习网络资源的获取与应用,提高教师信息资源的获取能力。通过学习网络资源搜索的技巧、网络资源下载的技巧提高教师的资源获取能力。
(2)学习课件制作新技术,提高教师信息资源的应用与整合能力。在教师普遍掌握基本课件制作的基础上,学习新版powerpoint、flash的新功能的操作与使用,提高教师信息技术能力。
(3)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理论学习,提高教师的意识。联合教科室,定期开展有关二期课改及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的相关理论的学习,使教师掌握一定的理论基础。
(4)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的教学实践。结合课改及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相关理论,让教师利用日常教学活动,推进理论在课堂教学实践。
(5)通过互观课交流,促进教师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的实践交流与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取长补短,提高教师的整合能力,促进课堂教学的质量提升。
(6)通过组织教师开展对外校的优秀教师和本校的各级骨干教师教学的观摩,为教师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开展提供良好的平台。通过学习优秀的整合实例,提高自身的认识,提升教学的能力。
学校校本研修方案设计与实施篇四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基础教育改革和教师专业发展的实
际需求为导向,以解决学校教育和教师教学实践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为突破口,以提高教师综合素质为目标,统筹部署、全面推进,有计划、有步骤地全面促进教师队伍专业成长,为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提供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1、成立校本研修领导小组
组 长:屈罗维(校长)
副组长:张 静(副校长)
成 员:高向霞(教导主任)王军利(教导副主任)
朱利云 贺振兵 白秀英 贺兴凯(教研组长)
2、组员主要职责
组长是校本研修的第一责任人,负责总体策划、全面组织、
全权保障、全程管理;副组长具体负责校本研修的各类计划,制订相关制度,改进培训和教研工作,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学质量;教导主任负责日常工作,其他成员在教导主任的统一组织下落实学期工作安排、总结等工作,做好相关资料的汇总、整理、考勤、考核等工作;落实好教研、科研工作的相关工作。
1、面向全员、整体推进。校本研修必须面向全体教师,调
动每一位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关注每一位教师的专业成长,实现全员参与。
2、区域协作、资源共享。要在立足本校的基础上,倡导“大
校本”理念,加强校际合作,和兄弟学校构建研修联盟,创造性
地开展校本研修活动,实现优质资源共享,提高研修质量和效果。
3、以校为本、突出特色。以学校为单位,以校内研修为主
渠道,优化本校师资队伍结构、提高教师业务水平、促进学校整体发展,必须立足本校实际,突出我校办学特色。要将校本研修与本校教育教学实践和师资队伍建设实际相结合,努力探索适合本校特点的研修内容、研修方式、运行机制和管理办法。
4、聚焦课堂、注重实效。课堂是教育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
是教师教书育人的主阵地。校本研修要植根于课堂,以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为基础,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增强课堂教学效果,通过强化课堂质量评价推动教师专业发展。要将教研活动、学术研究和教师培训有机结合,以研促教、以研促训,切实提高校本研修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1、通过校本研修,组织教师自主研讨,解决继续实施新课程、实施有效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困惑,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
2、通过校本研修,改变多年来已经形成的教师被动教研的习惯,让教师由被动教研者变成研究的主体,由教书匠逐步成为研究型教师,探索一条新的教师专业发展的道路,努力建设一支有较强科研能力、教育教学水平的教师队伍。
3、通过校本研修,建立适合我校发展的校本研修制度,把我校建成有浓郁学习风气和教研氛围的学习型组织。促进我校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提升学校品味,树立学校新形象。
1、加强教师学习培训,转变教师教研观念,提高教师教研水平。
2、开展备课、上课、评课、课后交流反思为主要内容的教学研究活动。
3、积极承担县级以上课题研究,各教研组根据本组特点,确定小课题并进行研究。
4、开发校本课程,研究出富有本校特色的校本课程。
5、“有效教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实施与研究。
1、加强教师学习和培训工作。学校将以集体学习为辅和自
主学习为主相结合的办法,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要求教师写读书笔记,请专家来校讲课,使教师转变教学观念;为教师提供参加各级各类培训的机会,如骨干教师培训、课程通识培训、校本教研培训等;鼓励教师参加学历提高培训和普通话、信息技术的培训;按照学校校本研修学习活动安排表,定期对教师进行集体培训,如专题讲座、教学研讨会、经验交流会、案例分析等。
2、认真进行自我反思。反思是教师成长的有效方法之一,要求教师每周至少有一次高质量的反思。
3、充分发挥教研组的作用,营造严谨、务实、民主、宽松
的教学氛围,使研究活动和教师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相结合,扎扎实实抓好教研活动。让教研活动成为切实有助于教师发展的平台。
4、充分发挥教师间的互助作用。新一轮的课改强调了学科
间的整合,教师间的合作、互助。我们将继续开展“骨干教师与新教师接对子活动”,由教学经验丰富、师德好的教师对新上岗的教师进行跟踪指导;进行“年级研讨课”,即同年级组的教师集体备课、上课、研讨。
5、积极主动争取专业人员的支持和指导。学校将经常请教育教学的专家到学校指导工作,对教师实行专业引领。通过专家的专题讲座、案例分析等形式,针对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组织大家进行学习、研讨,剖析问题的症结,指明今后教学改革的方向,针对教学中遇到的现实问题,把学习、培训及实践研究整合为一体。
6、有效地进行教研组活动。
(1)教研组在每学期初根据学校教导处工作计划,制定出本组的教研计划。(2)教学教研常规的落实,特别是年级组内集体备课的落实。每位教师都应进行教学反思或写教学述事,每学期至少交1—2篇优秀的论文或教学反思。(3)每位教师每学年至少上1-2次研讨课,认真听取同行意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按照有效教学的要求每学期每位教师听课不少于36节,教研组长、教导主任、校级领导每学期听课不得少于40节。要作好记录,并作适当评论。(4)开展好传帮带活动,帮助青年教师尽快成长。教研组在开学初两周内应安排好新教师的指导老师,要求他们互相听课,互相观摩,开展教学咨询、教学指导活动。(5)骨干教师每学期至少承担一次专题讲座或观摩教学、研讨课。(6)定期或不定期邀请有关专家参与教研,争取他们的专业指导和支持。
8、以教研组为单位进行小课题研究。要确定小课题负责人,写出完成计划。
9、校本课程开发和利用的研究。结合我校和学生实际,继续研讨开发出具有我校特色的校本课程。
1、指导提高式:邀请校内外专家和领导举行专题讲座或报告,推动学校的教育科研工作。安排计算机专职教师对信息技术运用等进行指导。
2、集中研讨式。学校开展集中理论辅导,召开经验交流会,教学研讨会,进行学习和研究,各教研组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开展教研活动。
3、自主研修法。教师根据自己的研究课题寻找相应的教育理论和相关知识武装自己,实现自我改进和自我提高。
4、校际交流法。开展校际间的教学、教研、资料、信息交流。
以上是我校本学期校本研修实施意见,我们将进一步完善管理和激励机制,强化培训特色,使我校校本研修工作取得更大成绩。
学校校本研修方案设计与实施篇五
20__年,我校将以“特色发展年”为契机,不断深入新课程改革,大力实践高效课堂,深化名师打造工程,强化师德师能提升,继续巩固信息年建设成果,促进学校、教师、学生的同步成长,努力使学校教育教学全面质量的又好又快提升,走出内涵发展的道路。
二、目标措施
1.师德师能建设
为切实发挥绩效考核功能,落实教育局关于师德建设的要求,培养教师的优良职业道德意识,提升教师队伍的师德水准,努力做学生爱戴、家长信赖的好老师。通过《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南京市教师礼仪规范》等培训和学习,要进一步增强教师学习的主动性,形成教师自觉遵守礼仪规范、提高自身素质的良好氛围。并将师德建设与规范教育教学工作行为相结合,培养敬业精神。努力激发教师热爱教育、献身教育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提升教师的师德修养。
2.高效课堂服务
高效课堂实施,新课程深入改革已是大势所趋,以科研为引领,以教师为主体,以课堂为阵地,以教学为重点,以问题为载体,以研训为手段,也已经形成共识,本学期的校本培训,要围绕高效课堂,打破校本教研和培训的隔阂,做到研训一体,将以训导研,以研促训落实到研修计划中。
做实日常教研,要求各教研组根据教研计划,正常有序地开展好教研活动。每位教师根据学校研训要求,上好学科教学实践课,各行政、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等教师按要求组织实施好集体备课,完成学科公开课和各类推门课的听课任务,达到规定节数,做到听课有记录、评课有意见和教学有反思。各教研组、备课组听、评课活动及教学实践活动要有过程、有记录。
与此同时,要加强科研工作,提高研究实效。各学科教研工作要树立“立足于教研,服务于教学;以科研求突破,以特色求发展”的指导思想,每一位教师都要积极参与学校课题的研究工作,记录点滴,将课题研究与教学研究有机结合起来,并撰写好论文,积极参加省、市、区论文、案例评比。
3.名师队伍培养
围绕学校教科研工作三年目标和学校名师培养计划,学校教科室立足引导广大青年教师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大胆进行教育教学实践改革,让工作态度好、综合素质高、教学思路新、创新意识强的青年教师脱颖而出。
着力抓好区、校两级教学骨干教师的培养提高,努力发挥他们在课改中的示范、带头作用;着力培养教学新秀。加大对骨干教师队伍的管理和考核,并努力构建平台、创设机遇,积极组织他们参与各层次的教学研究活动,并承担一定的开课、科研等任务,为他们崭露头角提供机遇。
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建立班主任定期学习、培训、交流、研讨、绩效考核的机制,加强对班主任工作的管理与考核,提高班级管理水平,促进良好班风的形成。
4.教学技能展示
教育的发展也需要教师更新教育观念,并能把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到课堂教学中,丰富课堂教学手段,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本年度我校将继续进行现代教育技术的培训,开展课件制作竞赛,电脑技能培训,加强学科教学和信息技术整合研修,练好教师的教育教学基本功,促进教师技能提升。
5.完善研修机制
为进一步加强校本研修的工作力度,确保实效。必须加强制度建设,形成研修工作的保障机制。教科室和教务处是校本培训的业务指导机构。
增强组织管理。校将形成一个校长亲自抓、分管校长负责抓、教科室具体抓、教务处协同抓的校本研修的管理网络。学校教科室负责校本培训计划的制定与实施。各项培训经费及时落实,统筹安排,统一协调,有序开展。
定期开展研修。学校将通过开放图书馆,营造读书环境,拓宽学习视野,培养教师终身学习的习惯。将每周三作为固定的学习时间,将集中学习和自主学习相结合,鼓励和指导教师多读书、读好书,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奠定教师专业成长的扎实根基。
实践反思结合。在进行校本研修的同时,要求做好学习笔记和学习心得。鼓励教师撰写教学反思、教育日记、教学案例、教育论文等,逐步引领教师走向自觉的教育反思之路。
做实考核归档。学校为每位教师建立教师发展专业档案,将教师的个人发展计划、培训过程记录、课堂教学评价表等资料收入档案中,并将教师个人的校本研修情况,和年底的继续教育学分核算认证联系起来。学校校本研修活动,教科室要及时总结,材料及时整理归档。
丰富研修形式。学校教科室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校本研修活动。或专家讲座,或经验交流,或以研促训,或以老带新,或片内兄弟学校合作,或访问考考察等,力求多渠道开展校本研修活动。
三、具体安排:
序号
时间
主题
部门或负责人
参训人员
1、第二周、“让真爱徜徉心灵”主题活动、德育处、教科室、全校师生、家长
2、第四周、案例撰写培训、教科室、全体教师
3、第六周、名师队伍成长、教科室、教务处、带头人、骨干教师
4、第八周、教学技能比赛、教科室、技术室、全体教师
5、第十二周、菜单式讲座、教科室、全体教师
6、第十四周、班主任如何与学生有效沟通、进修学校、全体班主任
7、第十六周、菜单式讲座、待定、全体教师
8、第十八周、爱心铸师魂、待定、全体教师
各周次活动可根据学校中心工作而进行适时调整。
学校校本研修方案设计与实施篇六
适应素质教育和基础教育改 为了提高我校教师的业务素质和创新能力,革的需要,根据进修校的工作指南和教体局的关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我校校本研修实施方案。
一、校本研修的组织管理机构。
组 长:王亚明
副组长:赵本琪 冉 升 朱 翀
成 员:谢菊蓉 黄志强 潘 楷
二、 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教育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提高教师综合素质、促进教师专业能力发展为目标,以“务实、创新、发展”为宗旨,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快推进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计划,组织实施新一轮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的意见》精神,坚持“突出骨干、深化校本、提升理念”的方针,以学习型团队建设为载体,以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和师德教育为重点,以创新为动力,力求在校本研修、培训模式创新、等方面有所突破,全面提升教师的师德水平和专业素质,为全体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培训目标。
通过培训,增强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和水平,提高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使教师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提升教育教学理念。重点培养教师创新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适应新课程能力。为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甘于奉献、业务精良的教师队伍奠定基础,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四、培训原则。
真正把理论学习落到实处。
2、针对性与实效性原则。结合学校实际,有计划、有组织的安排学习内容,力求做到有实效。不走过场,不走形式。
3、系统性与开放性原则。在学习系统理论知识的同时,还可以利用一切优质资源有效的促进教师培训。
4、强化性与自主性原则。教师是成人学习者,必须带有强化性,必须注重培养教师自主学习的意识。形成自主学习习惯。
五、培训内容。
1、师德教育
(1)组织教师认真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公民道德实施纲要》及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增强法律意识。
(2)开展“爱生敬业、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主题教育活动,发挥教师在师德教育中的主体作用。
2、基本功训练
(1)经常开展说课、上课、评课、反思等教研活动,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2)专业教师要加强自己学科的专业技术和基本技能训练。
3、课程改革
(1)理论学习。必修内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走进新课程》、《课标解读》、《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新课程与学生的发展》、《教师与发展性课程评价观》。
(2)突出当前重点和难点问题。针对课堂教学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或有困惑的问题,帮助教师勇于实践,寻找对策,树立信心。
(3)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培训。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技能是当前急待解决的问题,而且信息技术的关键在于应用。我们应该把信息技术的技能转变到教学应用上来。充分利用网络为学生提供学习空间。
(4)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培训。此科目已经作为改革的新生事物纳入了课程2
体系之中,从小学到初中都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通过培训知道本学科的内容、形式及意义。
4、网络技能。
(1)配合上级有关部门做好“英特尔未来教育” 远程培训,计算机培训。 (2)进一步对青年教师、骨干教师进行课件制作培训。
六、培训形式与方法。
1、创设学习环境。
学习是社会永恒的主题,终身学习更是提高公民素质的核心。以教师的发展为本,创新学习理念,构筑学习的平台,创建学习机制,营造学习环境,建立学习型校园组织是我们的办学理念之一。我们将采用专家讲座、集体培训、自主学习等方式进行。让教师在学习中提高,在学习中发展,在学习中成长。
2、拓宽培训渠道。
(1)专题研究。选择教师在课改中与使用新教材时遇到的困惑,各学科典型课例,以及当前教学中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学校或科组研讨的专题进行研究。
(2)校内研讨。由学校或教研组确立主题,教师分头探索、实践、研究,然后讨论形成共识,按照研课、说课、上课、评课、反思跟课等环节进行,全员参与,力求实效。
(3)随堂听课。校长、主任、组长及任课教师都可以随时听课,进行研讨,寻找课堂教学中问题所在,进行实实在在的实践探索。
(4)“传、帮、带”。学校领导把经验传给一般教师,提高教师的整体教学水平,骨干教师培养新教师,让新教师有一个“模仿——脱模——创新”的过程,是其尽快走向成熟。
《仙鹅小学校本研修实施方案》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学校校本研修方案设计与实施篇七
为了充分发挥校本研修在教师专业成长中的重要作用,切实有效地解决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尤其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题,全面推进我校教育改革和发展,依据合阳县教研室文件精神,特制定我校教师校本研修方案。
一、基本思想
校本研修工作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基础教育改革和教师专业发展的实际需求为引领,以解决教师在实践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为突破口,统筹部署,扎实推进,努力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二、研修目标
经过三年努力,使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有一个很大的提高,基本达到新课标的教学要求。
1、能不断地引导学生自由学习,其核心和基础是引导学生学会阅读,学会思考,学会表达与交流。
2、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把教学建立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学生能积极主动地、独立地、创造性地进行学习,展示、交流和深化知识。
3、能有效地培养学生合作的习惯,使学生具备团队意识、在相互帮助、相互沟通、相互质疑的过程中共同进步和成长。
4、能坚持以人为本实施教学活动,从实际出发,引导每个学生学有兴趣,学有信心,切实让每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学有所得,体验成功,差异发展,真正教学过程的公平。
5、基本具备教育科研能力,能根据教学实际,进行科学地选题、立项、研究和实验,为教育质量提供保障。
三、组织领导
组 长:刘会民
副组长:秦积峰
成 员:李国玉 吴利涛 张莉芳 秦艳萍
马军阁 魏亚军 雷玉萍
四、研修内容:
根据我校实际,校本研修的主要内容是:
1、学科知识与教学技能:学科教学研究的最新动态与成果;课程标准和教材研究;三维教学目标的.设计与实现;课程实施与课程评价;课堂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与组织策略; 课堂教学设计与案例研究;研究性学习及综合实践活动的理论与实践等。
2、教师成长与专业发展:教师职业道德;教师职业理想与专业发展规划;教师心理调适与情绪调控;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教学评价;现代教育技术与应用;教育科研方法;课题研究交流;教学艺术与教学风格等。
3、教学管理与学校发展:办学思想与办学特色;学校文化建设与校风、教风、学风建设;教师队伍建设等。
4、班级管理与学生成长:学生成长与身心发展;班主任工作与班集体建设;班级活动的组织与班级管理;良好师生关系的形成;学生思想工作与心理辅导;团队活动组织与管理等。
五、方法与措施
1、加强对校本研修工作的管理。建立研修管理制度,组成由主管领导牵头、包级主任负责的研修管理网络;保证研修时间,搭建教师研修平台;保障校本研修经费,提供研修所需的资料和物资等。
2、以课堂为基础,遵循“六环节自主课堂”的基本思想,深入开展教学研究,(1)、对教案进行研究:教前研究教材的知识点与学生的知能实情;设计教学环节时,要考虑发挥学生的最大潜能,引导学生自主获取知识;教后要总结教学得失、修正教案、写出教后反思。
(2)、对教法进行研究:教法研究的核心是“以学论教”,坚持“少、精、活”,创特色。学校要组织好示范课,各教材组织进行观摩课、实验课,并观看优秀案例,重视“听、观、学”后的研讨活动。每听一节课,观看一节案例,学习一篇文章后,都要组织教师进行分析研讨,达成共识,形成结论。填写《教研活动登记表》,使教师明确,应该学习的地方,确定改进的方案。(3)、对指导学生的学法进行研究,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学习质量提高的基础,是教学活动的重头戏。要着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他们爱学习、会学习、能交流、快乐健康地成长。教学中要从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到学习能力的提高等方面,逐步去探究。(4)、制定《课堂教学量化评估细则》,规定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促进教师课堂教学能力不断提高。
定每周三晚为课题研究活动时间,每一次研究活动围绕一年问题探讨,每节课带着问题进行实验,期末进行小结。期末做好阶段性总结报告。同时,收集整理好研究过程中各类资料。(3)、广泛交流,做好评估。每学期学校组织召开一次课题研究总结交流会,收集各同志撰写的课题教研论文(要求每人至少一篇)。对上报县室论文予以评估加分,对获奖论文给予奖励。
4、以教研组活动为载体,实施同伴互助,合作交流,实验探究。
《青云街道中学校本研修方案》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学校校本研修方案设计与实施篇八
一、总体目标:
1、聚焦课堂教学,解决新课程实施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2、以学校课题研究为抓手,提升学校教师的研究能力。
3、探索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的机制,提高教研质量。
4、发挥骨干教师在校本研修中的引领和示范作用,促进教师专业健康发展。
二、校本研修领导小组:
为了更好地开展校本研修工作,完善校本研修机制,经学校研究决定成立校本研修小组,具体分工如下:
吕建国(教导主任、教研主任、语文教研组长),协助做好校本研修
的管理、组织和实施,负责做好语文教研组成员的校本研修工作;
毛少武(综合科教研组长),负责做好综合科教研组成员的校本研修工作。
各成员组织实施校长决策及负责校本研修、检查校本研修实施、协调各部门的工作、组织工作组和教师开展校本研修实践,实施研修计划、对校本研修的研究和实施进行指导、评估、调查、分析教师对校本研修的需求情况及对校本研修档案整理工作等。
三、研修重点
1、落实《上王中心校校本研修方案》的要求,学习教育理论、提高教学技能、加强教育科研、提升师德境界。
2、围绕“实现课堂高效”开展主题论坛、专题讲座、优质课比赛等活动。
3、建立学习型教师团队组织,开展主题系列活动。通过集体备课、主题学习、集体研讨等形式明确学习及在工作中的努力方向。在教师中开展听评课活动,教师个人撰写读书笔记、教学反思,进行个性化积累、开展互动交流,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4、创设多种途径发挥骨干教师示范引领作用,督促骨干教师完成中心研训组、年级备课组规定的任务。
5、分学科组开展课程标准学习、解读、心得体会交流等活动。
6、以课题拉动校本研修。结合学校实际,以科研为先导,以研讨为主要形式,引导教师在教学中学习,在反思中进步,提高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推动教师专业化发展。我校将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里,通过专家引领、同伴互助、案例反思、说课、科研课题研究、校本资源开发等探索校本研修模式,促进我校教师与学校的和谐发展。
7、积极参加上级教育部门组织的各项比赛,鼓励各位教师将自己的教育成果向各级教育报刊投递、向教育网站上传,本学期教师撰写教学论文不少于2 篇。
四、实施要点
1、融合校内外教研资源,为教师提供必要的专题学习资料和音像素材,建立直 接服务于教师发展的、开放性的学校教研网络,及时提供课程改革信息。
2、能采取引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开展有效活动,适当组织教师外出学习,考察走访。
3、坚持校本研修民主、科学、开放的原则,使校本研修活动形式多样,切实有效(如实施“听评课周”、“校本研修日”;通过集体备课、说课,教学观摩,评课、案例分析、问题研讨等类型开展校本研修活动)。
4、能总结、交流、反思教学情况,及时发现典型现象,提出问题并研究解决。
5、骨干教师承担与教学相关的科研课题研究工作,或自己主持、或自己参加一项课题研究。
五、主要活动
1、规范学校教研组活动,提高教研实效性,切实组织每周一次的校本教研活动,要广泛开展业务理论学习,听评课、教学问题研讨等活动。严格落实县局的“五定四有”(定主题、定人员、定内容、定时间、定形式、有记录、有小结、有考评、活动结束要有下次活动安排)和“六个一”活动。(每周组织一次理论学习,每周开展一次听评课活动,每周开展一次课题研究,每周组织一次集体备课活动)。
2、严化校本培训工作,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一是要和教师签订培训目标任务书,并将任务完成情况计入年终考核之中。二是要积极开展教学基本关,信息技术关、理念关、教材关、备课关、上课关、教研关等培训活动和能力过关测试活动,督促教师积极参与培训活动。三是要继续开展“拜师徒、结对子”和“走出去、请进来”的培训活动。
六、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狠抓落实。加强对校本研修的指导和管理,确保校本研修工作的'落实。
2、健全制度
(1)考勤制度
每一次集中培训做好考勤登记。教师无特殊情况,一律不得请假。学期末将作为教师学期综合考核的一项内容。
(2)记录制度
每一次集中培训由组织者认真做好培训记录。
(3)研修制度
利用集中学习时间组织教师围绕一主题开展研讨活动,将学习与实践相联系。
《垣峪小学校本研修实施方案》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学校校本研修方案设计与实施篇九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新课程改革为中心,以教师为研究主体,认真学习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大力加强现代教育科学理论学习,积极开展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结合我校实际,将教学、教研、校本研修等工作全面整合,务本求实、从小处着眼,围绕课堂教学,从常规工作做起,从实际中来到实际中去,增强校本教研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研修目标
我们将进一步深入和完善校本研修工作,立足教研,聚焦课堂,转变教师观念,提升教师执教水平,提高教学质量、切实解决或研究教育教学改革中出现的新问题和新情况,努力使我校形成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充满活力的反思型、科研型教师队伍,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
三、研修措施
1.加强教育理论学习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和发展,需要我们及时总结成功的经验与做法,讨论新问题,研究新对策,因此我们要不断学习,提高理论水平。本学年重点学习教育理论以及上级有关文件,领会其精神实质,明确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改革目标及具体要求,使各位教师弄清新课程标准内容,理解学科教学的性质、地位、理念及目标,正确把握学科教育的特点,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学科课程。
2.抓好教师的业务学习
专任教师除参加上级组织的培训和学校的集中学习外,个人有学习、研修、提高计划。在教师中开展读书活动,每学期至少细致读一本教育教学书籍。更新教师的知识观、课程观、教师观,全面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通过校本培训,使教师把学习理解为一种现代生存状态,成为一种自觉的行动。要做到:(1)自学与集体学习相结合;(2)学习与交流心得相结合;(3)自己学习与讲座指导相结合。教师在学习过程中既要有摘记,又要写下教学中的心得体会,学校定期检查,并在学期末进行评比。
3.营造良好的研修氛围
我校把校本研修与教育教学、业务学习紧密结合起来,从学校和教师的实际出发,通过培训解决学校和教师的具体实际问题,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和教育科研能力。
(1)业务学习和集体备课活动常抓不懈。通过集体备课充分发挥每位教师的才智,研究教学内容、学生及教学方法。通过活动切切实实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学校围绕新课程的深入实施,以教研组组织主题性的反思教学实践活动,引领教师用新的理念反思自己的教学,反思自己的成长,反思自己的发展。及时记录自己的反思所得。反思每学期不少于2篇。
易解决了。
4.加强教师培训工作
为使全体教师尽快适应新课程实施的要求,学校组织教师参加多媒体课件制作和写字技能的培训,以提高教师制作和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的技能以及写字教学水平的提高。为促进教师的进步,努力搭建交流学习的平台,要求学科教师互相听评课,形成大家都深入课堂研究教学的良好氛围。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外出听课、学习,结合听课的收获和自己的感想,写出学习汇报材料,上好汇报课,带领教师吸纳教育新理念、新方法,发挥以点带面的作用,达到“一人学习,多人受益”的效益。
5.开展网络研修活动。充分利用网络系统,组织教师围绕典型课例开展网上议课活动,帮助教师诊断课堂、研究课堂、改进课堂,丰富教师课堂教学实践知识;组织教师开展网络论坛活动,围绕实践提出主题,运用网络对话交流平台展开探讨和交流。在充分运用上述研修方式的同时,各学校还要注重从实际出发,大胆创新,探索不同风格与特色的专业训练方式方法。
6.大力培养中青年教师
对中年教师提要求,压担子,同时又给他们创造更多的机会展示才华,进一步提高他们的教学和研究水平,带动更多的教师以他们为榜样。
诊断分析为突破口,从课堂组织、课堂教学、教学研究等各方面把关。
7、围绕新课程,以全新课程理念,改革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1)抓好备课关,提高教学质量。抓好预习前教师对预习内容(要求)的设计。大体上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与知识相关的,与方法、技能相关的,与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相关的,与搜集资料相关的等各个方面。把预习内容或要求的设计,作为备课的必备内容。
(2)在课堂教学上,要求校本研训领导小组不定期地对一线教师进行推门听课,并随堂评课,每学期至少听二十位以上教师的课。听课者把听课材料上交保存,并由专人负责。对听课中发现的普遍性问题进行记录,大家一起商讨,研究解决的办法。学期结束时,对听课的结果进行汇报,汇报的结果将作为年度考核教学成绩一栏的参考依据之一。
(3)每周开设教研课,开课之前确定主题,针对确定好的主题展开教学和讨论。上课后由上课教师有针对性地说课,其他教师的评课也应围绕着主题进行。提出教学中的疑难,并做好研究过程及解决实施方法的相关记录。
(4) 每个教研组每学期要推选两名教师在全校展课交流,并邀请县教研室校本研修工作专家小组进行听评课,选出优秀教师作为本学期的教学新星,给予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并请专家组根据本校研修实际存在问题有针对性的给予指导或举办讲座。
8、成立校本研修工作领导小组,完善监督机制,加大检查力度,确保校本研训的质量。
组 长:郭乃军
副组长:陈 伟
成 员:各教研组组长
由校长牵头,副组长具体负责,组员密切配合,组织好校本研修有关活动,并加强平时的过程检查,每学期不定期,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质量检测,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在每周例会上做通报,决不手软。
9、经费保障
(1)每年要确定专项经费用于教师校本研修。
(2)积极为教师外出考察、学术活动等提供经费保障。
(3)确保对校本研修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个人进行奖励的经费。
四、重点活动安排:
学校校本研修方案设计与实施篇十
为了适应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切实提高我校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和实施素质教育的水平,为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学校持续发展提供广阔的学习空间,努力造就一支具有较高素质的学习型教师队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稳步实施新课程改革。根据阳曲县教育局校本培训实施意见的具体要求,现结合我校的教育教学的实际情况,制定我校校本研修实施方案。
一、 指导思想
围绕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会备课、备好课”为目标,以提高教师新课程教学能力为重点,贴近课改,贴近课堂,贴近教师,不断增强校本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强化科研意识、转变课程理念、落实研修实效”,以更新教育观念为先导,以解决我校教育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为突破口,以学习研究新课程为重点,以提高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主线,以教师参与教育科研和研修为主要形式,以培养教师可持续发展能力为根本方向,以培养一批专业型、创新型教师为目的,全面提高我校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
二、 研修目标
发展的需要,积极探索学生养成教育的新模式,改革学生好教师的评价方法,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成立校本研修工作领导小组
1、研修领导小组
组 长:曲俊卿
副组长:赵焕梅
成 员:中层领导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教导处,陈丽霞为办公室主任,负责研修的安排、日常管理和质量监控等工作。
2、研修学习培训小组
组 长:赵焕梅
副组长:陈丽霞
成 员:各教研组组长
三、 研修形式
我校校本研修将以“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为内容,以有效教学、有效教师和有效研修的学习为载体,以“一切从教师的需要出发,一切为了教师的专业发展”为重点,结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围绕转变教师教育观念、提高业务素质和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这一目标。形成一支具有一定规模的适应课程改革需要的现代型教师队伍;形成一批在课程教材改革的理论与实践上有一定教科研能力的研究型教师,培养一批具有发展潜力的青年骨干教师。同时,学习、发扬名师优秀教育思想和成功经验、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和特长,由“经验技术型”向“实践反思型”的现代型教师转变。
帮助广大教师解决课堂教学中遇到的疑惑;坚持“面向农村、示范引领”,全面推进校本研修,帮助我校教师积极探索具有区域和本校特色的校本研修内容与形式,从而真正达到以“研”促“教”的目的。2、开展“修师德,扬师魂”师德研修。结合我校实际,以活动为载体,以案例教学、典型报告为基本形式,同时,大力开展读书活动,使广大教师爱教育,就是要做到忠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立志献身教育,为人民服务,让人民满意;爱学生,就是要做到牢固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先进的学生观和正确的教育观,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努力为学生发展服务;爱自己,就是要做到以“学为人师,行为示范”为准则,增强教师职业的'使命感、责任感、光荣感和成就感,言传身教,为人师表,做学生的楷模、社会的表率。
3、新课程研修。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全员课改通识研修和以掌握学科要求为主的学科教师研修。通识研修在组织集中专题研修基础上,组织全体教师开展自学,认真学习新的教育理论,学习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改革目标及相关政策等。再以教研组为单位,组织学习讨论、研讨交流,检查考核学习情况,使理论与教学实际相结合,促进教师将先进的理念内化为教学行为。学科研修主要是通研教材、吃透教材、解读课标、探索教法。
《高村中学校本研修实施方案》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实的教育教学基本技能,具有较高的教育教学水平。积极引领教师向“研究型、学者型、专家型”教师转化。在不同的学科中评选出具有代表性的教学设计、教学案例、教学反思进行公开展示;通过优秀教师的公开课教学,为学校教师的教学技能和开展校本研修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5、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的培训。强化课堂应用、教学信息化整合的教师信息技术校本研修活动,帮助教师树立应用信息技术推进教学改革的意识,熟练掌握信息技术应用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提高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能力,为教师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创设环境。组织青年教师学习网络知识,学习多媒体课件制作,提高教师运用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大力倡导教师人人建立自己的网络空间,形成有思想、有品味、有影响的博客群落。
6、教育科研能力研修。树立教研科研意识,把研修和教育科研紧密结合,围绕新课程的实施,结合课堂教学,进行教学方法和教育科研基本方法的研修。以“有效研究”为切入点,做到教学即研究,让老师不畏惧科研,使老师懂得教科研就在反思中,教学中,教育叙事中,提升总结中,借鉴学习提炼中……。
四、研修方式与活动
1、自主学习:教师通过自学新课标深悟领会新课程理念,切实加强教师的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学习,帮助教师树立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不断提高理论素养。
2、专题讲座:结合教育热点和教学实际,针对我校共性“问题”,让经验丰富的教师和优秀教师搞专题讲座,解决教师在教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小组研讨:以教研组为单位,利用研讨学习体会、
研讨教学体会、研讨课堂教学评价、研讨教学管理等,教研组长要时时关注新的教育动态。着重学科教学的“互动生成”方式的理解与尝试教学。
4、教学观摩:利用教研课进行课堂教学研究,扎实做好好评课活动,教研组做好详实记录;同学科、同年级教师之间要开展听“家常课”活动;各教研组组织教师观看名师录象。
五、考核方法
教师研修的考核参照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方案实施。把教师参加校本研修的内容按学时计算,完成研修任务与月绩效工资联系,考核结果将作为教师学期教育教学工作考核的依据,并与年末考核挂钩。
为了充分发挥校本研修在教师专业成长中的重要作用,切实有效地解决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尤其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题,全面推进我校教育改革和发展,依据合阳县教研室文件精神,特制定我校教师校本研修方案。
一、基本思想
校本研修工作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基础教育改革和教师专业发展的实际需求为引领,以解决教师在实践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为突破口,统筹部署,扎实推进,努力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二、研修目标
经过三年努力,使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有一个很大的提高,基本达到新课标的教学要求。
1、能不断地引导学生自由学习,其核心和基础是引导学生学会阅读,学会思考,学会表达与交流。
2、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把教学建立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学生能积极主动地、独立地、创造性地进行学习,展示、交流和深化知识。
3、能有效地培养学生合作的习惯,使学生具备团队意识、在相互帮助、相互沟通、相互质疑的过程中共同进步和成长。
4、能坚持以人为本实施教学活动,从实际出发,引导每个学生学有兴趣,学有信心,切实让每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学有所得,体验成功,差异发展,真正教学过程的公平。
5、基本具备教育科研能力,能根据教学实际,进行科学地选题、立项、研究和实验,为教育质量提供保障。
三、组织领导
组 长:刘会民
副组长:秦积峰
成 员:李国玉 吴利涛 张莉芳 秦艳萍
马军阁 魏亚军 雷玉萍
四、研修内容:
根据我校实际,校本研修的主要内容是:
1、学科知识与教学技能:学科教学研究的最新动态与成果;课程标准和教材研究;三维教学目标的设计与实现;课程实施与课程评价;课堂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与组织策略; 课堂教学设计与案例研究;研究性学习及综合实践活动的理论与实践等。
2、教师成长与专业发展:教师职业道德;教师职业理想与专业发展规划;教师心理调适与情绪调控;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教学评价;现代教育技术与应用;教育科研方法;课题研究交流;教学艺术与教学风格等。
3、教学管理与学校发展:办学思想与办学特色;学校文化建设与校风、教风、学风建设;教师队伍建设等。
4、班级管理与学生成长:学生成长与身心发展;班主任工作与班集体建设;班级活动的组织与班级管理;良好师生关系的形成;学生思想工作与心理辅导;团队活动组织与管理等。
五、方法与措施
1、加强对校本研修工作的管理。建立研修管理制度,组成由主管领导牵头、包级主任负责的研修管理网络;保证研修时间,搭建教师研修平台;保障校本研修经费,提供研修所需的资料和物资等。
2、以课堂为基础,遵循“六环节自主课堂”的基本思想,深入开展教学研究,(1)、对教案进行研究:教前研究教材的知识点与学生的知能实情;设计教学环节时,要考虑发挥学生的最大潜能,引导学生自主获取知识;教后要总结教学得失、修正教案、写出教后反思。
(2)、对教法进行研究:教法研究的核心是“以学论教”,坚持“少、精、活”,创特色。学校要组织好示范课,各教材组织进行观摩课、实验课,并观看优秀案例,重视“听、观、学”后的研讨活动。每听一节课,观看一节案例,学习一篇文章后,都要组织教师进行分析研讨,达成共识,形成结论。填写《教研活动登记表》,使教师明确,应该学习的地方,确定改进的方案。(3)、对指导学生的学法进行研究,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学习质量提高的基础,是教学活动的重头戏。要着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他们爱学习、会学习、能交流、快乐健康地成长。教学中要从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到学习能力的提高等方面,逐步去探究。(4)、制定《课堂教学量化评估细则》,规定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促进教师课堂教学能力不断提高。
定每周三晚为课题研究活动时间,每一次研究活动围绕一年问题探讨,每节课带着问题进行实验,期末进行小结。期末做好阶段性总结报告。同时,收集整理好研究过程中各类资料。(3)、广泛交流,做好评估。每学期学校组织召开一次课题研究总结交流会,收集各同志撰写的课题教研论文(要求每人至少一篇)。对上报县室论文予以评估加分,对获奖论文给予奖励。
4、以教研组活动为载体,实施同伴互助,合作交流,实验探究。
(1)、充分发挥教研组的组织和引领作用。确定教研组活动时间与内容,引领教师进行针对性学习和探究活动国,组织教师进行集体听课、说课评课、案例分析、教学反思、体会交流。解决课堂教学中的实际问题。(2)、创设良好的研修氛围。组织开展好教学竞赛、课改实险、示范观摩、教学三讨。建立同伴互助机制,新老教师结对帮扶,教学能手、新秀示范引领。邀请专家来校指导。(3)、建立教研组工作量化考评制度,促使教研活动更细、更实、更有效果。
5、以教育网络为依据,拓展教师研修的领域和空间;(1)、订购社会教育资源信息网络,为教师研修提供优质资源和学习平台,组建教师qq群,构建研修联盟,加强合作与交流(2)、发展校园网站,收集研修资料,建立专题论坛、主题探究、教法推介等栏目,交流研修信息,引领研修工作科学高效地开展。
学校校本研修方案设计与实施篇十一
为了进一步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我校在精心组织安排下,利用了星期一下午的时间进行了校本培训。在此次活动中,我们学习了多位老师的先进教育理论,可以说此次培训收益颇丰、获取匪浅。既有知识上的积累,也有教学技艺的增长。既使观念更新了,也将理论有所提高,现对整个学习培训过程总结如下:
一、更新教育观念。
这次校本的培训,将我带入了一种求学的氛围。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要在教学这片土地上找到自己的乐园,学习才是唯一的路!我曾经一直认为在教学上能出成绩的教师就是好教师。因此我在前几年的工作里,很大部分精力都集中到抓教学这一块,备课、上课、课后总结,几乎每天都在重复这样的三步曲。随着培训的深入,我深深地意识到:一名优秀的教师没有先进的教学理论充实自己,那么,他的教学在达到一定程度后就难以提高了,而要想成为一名优秀教师,就要努力地提高自身素质,理论水平、教育科研能力、课堂教学能力等。所以在以后的教学管理中,我要更加努力,不断的搜集教育信息,学习教育理论,增长专业知识。一定要注重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模式,努力提高课堂效率,从而更快达到真正提高自己的目的。作为一名小学校长,我努力把学习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动能,使之有效地指导学校的教学工作。通过培训,我学会了变换角度审视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在新理念的引领下,不断反思、调整自己;以后要求教师每上一节课我都认真地准备,精心设计,通过利用网络这便捷方式来查阅相关资料,努力构建高效的教育教学活动。
二、做好新课改中教师角色的转变,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
要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并使之逐渐形成新能力,要求教师放下权威,师长的架子,以一个普通参与者的身份与学生共同研究,共同探讨教学中的各种问题,使学生勇于挑战课本,挑战教师,挑战权威。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才是主人,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就不可能有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创设情景,巧妙地提出问题,引发学生心理上的认知冲突,使学生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弗能”的状态同时,教师要放权给学生,给他们想、做、说的机会,让他们讨论、质疑、交流,围绕某一个问题展开辩论。教师应当给学生时间和权利,让学生充分进行思考,给学生充分表达自己思维的机会,让学生放开说,并且让尽可能多的学生说。条件具备了,学生自然就会兴奋,参与的积极性就会高起来,参与度也会大大提高。只有积极、主动、兴奋地参与学习过程,个体才能得到发展。
学校校本研修方案设计与实施篇十二
我们所在的学校是一所农村中学,所面临的是经过一轮选拔之后的学生,中考成绩相对较高,刚进入高一,都是充满自信,有着强烈的学习欲望,但是经过集合、函数的讲解之后,已经发现有的学生跟不上教师讲课的思路,相当多的一部分学生进入了数学的“学困期”,他们感觉高中数学抽象、枯燥、乏味、数学符号语言较多,逻辑推理能力较强,有的学生数学成绩出现严重滑坡,有的学生数学成绩的波动较大,渐渐地出现学习数学的畏惧感,失去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尽管新课程改革实施已多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课标也实施了全省范围内的广泛应用,可是初高中教学相对独立,各自独立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大部分数学教师对学生数学基础缺乏了解,以至于初高中教学部分内容出现脱节,初高中教学在学生的学法上、教材的使用上、教师的教法上还存在很多不同,造成课程改革实施中教学行为的盲目性。
高一新生难以适应高中教学,如何改善高中学生学习困难的问题,使学生尽快的适应高中教学;高中教师怎样做好教学的衔接,是我们每个高中数学教师迫且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数学教师在备课中没有考虑教学的衔接,导致学生基本概念不扎实,基本方法不了解,只是通过大量的练习进行补救,这样学生根基不牢,学习不得要领,虽完成了多次大量的训练,但数学基础仍然非常脆弱,非常不利于学生数学思想方法的提升和数学思维的发展。我们所在的学校给我们提出了明确的目标,要找出初高中在教学内容上的衔接的不足,分析高一学生学习数学困难的原因,找出学习困难的症结所在,在找出问题的基础上进行全面分析,立足我校的教学实情,从学校的实际出发,减少在教学方面的盲目性,实行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和策略,切实解决高中学生学习困难问题,让数学学习困难的学生有所收益,最终促使我校学生数学成绩的全面提升。
“农村中学”是指坐落在县郊社区及以外区域的中学,是与城市中学相对而言的,和城市学校相比,一是学生的起点低,即中考成绩相对较低;二是学生的心理素质较低、知识面不够广泛、反应和接受能力较低,学校的各种设施条件相对落后,师资力量相对薄弱。
“教学衔接”是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结构,依据新教材的内容、思想和方法所生成的易于学生同化的特定教学环节。
“初高中数学教学教学衔接”是教师基于数学学科在初高中教学内容、学生的学法,教师的教法不同提出来的,本课题以高一师生为立足点,分析高中教师根据学生的学法、教材内容的不同所出现的教学衔接方面的不足。一方面教师应结合高中教材的内容,从学生原有认知结构的实际出发,让学生新学习的数学内容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中的有关内容相互作用,从而形成新的数学认知结构或扩大原有的数学认知结构的过程;另一方面教师要做好初高中学生在学法上的不同的衔接,初中教师讲得细,学生习惯于你讲我听,较少独立思考和对规律进行归纳总结,缺乏学习独立性。到了高中,数学学习要求勤于思考,善于归纳总结规律,掌握数学思想方法,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高中教师根据学生学法的特点做好学生在学法方面的衔接,否则,学生就会养成抄作业、对答案的坏习惯,在学习数学上只有失败。
初高中教学衔接的研究立足于农村高中学生的现状,以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为基础,将学生的认知结构重新建立、扩大和重新组织,使的新知识被纳入原有的认知结构,形成新的数学认知结构。
1.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
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国外大多数发达国家从初中一、二年级就开始分流定位,有目的的引导学生选择适合发展的技工学校、中等专业学校、职业高中、普通高中学习,鉴于此种情况,关于初、高中数学教与学衔接问题在国外很少研究,成功的范例及突破性成果不多。
国内针对旧教材在这方面的研究开展的比较早,例如xxx二十二中孙维刚先生的成果,但属于特例,没有全面推广甚至没有在其本学校全校推广。xxx省凉山州西昌铁路中学作为州、市、校三级共管课题,1998年立项20**年结题.经验在本地区推广,效果较好。启东中学在1997年这方面的研究20**年已经结题,期间编制了适合衔接的练习和学习指导用书,取得了很大的成效。新的课程标准下的新教材的衔接问题,由于大部分地区教材刚开始用,因此,只少部分学校有开始研究,但都属于起步与实验阶段。
2.本课题研究价值与创新之处
本课题研究的价值:当前高一新生学习困难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学法的原因,二是教材内容的原因,三是教师教法的原因。而这三个方面是通过教师的努力完全可以改善的,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推动学校及地区初高中衔接教学的研究,促进素质教育的深入化和具体化,不断总结成熟经验并加以推广,初步形成一套完整的教学资料集和相关理论。
本课题研究的创新之处:本课题以高一新生为起点,本课题的课题组成员大部分都教高一,有实践的事实依据和理论依据,在教学实情的基础上进行本课题的研究,教学实践有充分的理论依据和事实依据。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国外著名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到高中时期学生智力发展分为四个阶段的理论,国内,朱智贤等结合我国的儿童、青少年思维发展实际,结合深入研究,指出了思维发展的年龄特征。其次,学生认知结构的发展是在认识新知识的过程中,通过主体的感知、消化和改造,把新学习的内容纳入到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去,从而扩大原有的认知结构。
数学教学要以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为前提,少年期(11、12-14、15岁)主要以经验型为主的抽象逻辑思维(简称为经验型思维)即初中生的抽象思维逻辑思维水平虽然很高,但需要具体形象或经验支持,而青年初期(14、15-17、18岁)主要以理论性为主的抽象逻辑思维,即这时期的学生(高中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可以摆脱具体事物具有更高的抽象概括性,并且开始形成辩证的逻辑思维。所以高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思维水平做好高中教学的衔接,在教学过程中,既要以学生的思维水平为前提,又要兼顾学生思维水平正处在增长期,要设计教学时与学生的思维发展的进程相吻合,既不能不顾学生的思维发展的阶段、水平,要求他们学习难度过大或过于抽象的内容(遇到此内容教师应设计借助学生的形象思维的“台阶”),也不能低估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降低要求,阻碍学生学习潜力的发挥,造成教学内容的贫乏和过易,从而直接影响学生思维的发展和能力的提高。因此,根据学生的思维发展做好初高中教学衔接,是每一个高中教师教学成功的关键,在数学教学中,要注意从思维发展的角度来分析,精心设计安排教学,决不能掉以轻心,否则会影响整个高中教
(一)研究的目标
1、寻找初高中数学教材的知识衔接,结合旧知识,寻找新知识的结合点和突破点,充分发挥数学本身所具有的激发、推动学生学习的动力,让学生从注重模仿转变为注重理解,从缺乏创造转变为注重创造,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及数学交流能力,逐步形成一套适合本地区学校的初高中数学衔接教学操作方法。
2、了解初高中学生在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等方面的差异,帮助学生尽快建立适合高中学生学习的新的学习方法,在讲课过程中,加强学生在对数学材料的感知、记忆、思维和想象的认知过程,同时通过学生的自我意识,体验到采取不同的策略和或学习方法学习效果是不同的,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参与意识,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为学生数学能力与数学成绩的同步提高打下基础。
3、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学习是以一定的发展水平为前提,教师在指导学生时,要与学生的发展水平相吻合,既不能不顾学生的发展水平讲授难度过大或过于抽象的内容,造成学生的负担过重,也不能低估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造成教学内容的贫乏或过易,这样都会阻碍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从而影响学生思维水平的提高。
4、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推动学校及地区初高中衔接教学的研究,促进素质教育的深入化和具体化,不断总结成熟经验并加以推广,初步形成一套完整的教学资料集和相关理论。
(二)研究内容:
围绕研究主题和总体目标,结合我校基础和实际需要,本课题的研究具体内容有:
1、高中教师及时研究初中教材,找出高中内容与初中内容的衔接点,对教学内容作适当的补充与整合。同时形成初中高中衔接教学教案集。
2、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学生只听不想,只想不练,只练不悟的学习特点。
3、转变学生的做题方式,中考查要求低,考察的一些常规题占很大一部分内容,养成学生不爱审题,审题时条件缺漏等不良习惯,如年中考考了一道高中最常见的题型,先给出定义然后应用,竟然几乎全军覆没。
4、改变高中教师的观念,高中教师由于对学生的不了解,导致对学生的责备较多,表扬较少,以至于学生产生敌对情绪,导致学生对高中教师不满意,学习积极性不高。
5、改变高中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师应结合初中知识体会新教材的教学功能,知识的传授建立在学生对知识理解的基础之上,另外还应明确教学目标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还包括学生对学习过程的理解,学习方法的掌握,以及态度、情感、价值观的培养和熏陶。
1.研究思路
(1)通过找部分学习困难的学生了解学习困难的原因
(2)通过学习困难学学生的原因制定调查表
(3)通过调查表走访学生继续了解
(4)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进行验证
(5)根据成果进一步研究需要改进的问题
2.研究步骤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xx.9——20xx.4
(1) 立课题研究小组,提出课题研究计划。
(2) 课堂实录的方法与设备的准备。
(3) 课题组成员参加相关理论,研究初高中教学衔接的内容。
(4) 做好讨论内容的记录,材料的收集。
第二阶段:研究实施阶段(20xx.4——20xx.12)
(1)寻找初高中数学教材的知识衔接,结合旧知识,寻找新知识的结合点和突破点,结合对学生的调查,逐步形成一套适合本地区学校的初高中数学衔接教学操作方法。
(2)通过实践,不断的提出实施的意见和建议,在了解初高中学生在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等方面的差异的基础上,对本校(条件允许的话,可以开设本市公开课)开设成果展示课,听取本校(本市)教师进行评价,使课题成果真正提升学生学习。
(3)组织课题组成员分析总结阶段性研究成果,及时形成相关材料。
(4)修改方案与完善课题研究
(5)校内(条件允许可以校际)交流与评价。
(6)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推动学校及地区初高中衔接教学的研究,促进素质教育的深入化和具体化,不断总结成熟经验并加以推广,初步形成一套完整的教学资料集和相关理论。
3.研究方法
(1)调查研究法。通过座谈了解初高中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的差别,教师做到心中有数,在讲课过程中及时改正和制止一些不良的学习习惯;以问卷等形式调查高一学生高中学习数学的困难和原因,为做好初高中教学衔接找到依据;选择有代表性的初级中学进行调查,可以向教师、学生了解,也可以听课观摩。
(2)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问卷收集相关资料,通过教师的讨论及课堂感受借助一些学校的成功经验,研究初高中相关课程标准、课程内容、教材体系,在探究和实践的基础上准确把握基础教育课程理念,编制适合本校学生的课程目标和内容体系的初稿。借鉴同类学校的已有经验,到研究成果显著的学校 学习。
(3)个案研究法。对中考成绩较好而高中成绩下滑比较明显的学生进行跟踪调查,及时的通过谈心、作业面批等方法反馈情况及时研讨,找到切合实际的方式方法。
(4)行动研究法。通过校内及校外的研讨课及时进行实践、交流,并对比实施的效果,及时调整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加强同年级或不同年级任课教师之间的交流,及时获得教学尝试的现有得失,并能及时调整教学设计思路。
1.研究力量
瞿高海:张家港市沙洲中学副校长,中学高级教师,20**年在中学数学教学参考《由一节公开课引发的思考》,2010-20**年发表论《我教瞬时变化率导数》,《对确立课堂教学目标的思考》,《向量的数量积两种不同教学设计的对比与启示》等10篇论文,省“十一五”教科规划立项课题“普通高中学校文化管理的实践研究”课题组副组长。该课题已通过验收并结题。
黄潇峰:张家港市沙洲中学数学一级教师,多篇论文发表并获奖;2006-2011至年担任课题张家港市“十一五”《新课改下高中数学课程学习的评价》组组长,该课题已通过验收并结题。
谢小琴:张家港市沙洲中学数学一级教师,研究生毕业,多篇论文在发表并获奖。
2.保障条件
(一)组织保障
本课题是由校长亲自指定、把关,本学科的校长亲自带头主持、具有高深理论素养和丰富教学经验的一线教师共同组成。主持人除外的核心成员的学术能力都达到较高的层次。每个成员都带过至少一轮高一至高三的教学循环,对学生初高中数学教学的衔接在平时的授课过程中进行过实践,每位成员的教学成绩突出,经验丰富。近几年在各级各类杂志发表文章15篇,获奖24篇。这些条件为课题的研究提供了研究基础。
(二)研究资料的来源
研究保障以学生的事实为依据,研究资料主要是查阅相关信息,借助实践获取更多的研究的真实的资料资料。研究主要是以课堂实践为基础,将课堂上所发生的教学实践写成论文及心得的形式,根据学校的实情编写教学教案及自编练习,为本学校的发展积累有用的资料。
(三)教学保障
每个成员都是一线教师,为实践研究提供了非常方便的平台。特别有几位成员正好处于高一的教学,可以实践整个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实验和研究。本实验是学校发展规划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实施过程中,将得到最大限度的时间保证,并将得到学校各方力量的支持和配合。学校将给实验教师提供多方的学习机会,不断完善教育科研的条件,并制定一系列措施,保证课题研究能够顺利进行。
(四)时间保障
本课题研究是教学研究,主要时间是集中在课堂教学实践,每位成员都在教学一线;每周都有2次备课组活动,一次教研组活动可以研究,每学期都有两次同课异构的活动对教学实践加以比较和研究,这些都保证了课题研究的时间。
学校校本研修方案设计与实施篇十三
为加强和改进教学研究工作,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推动学校持续性发展,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全面提升我校教研水平,特制定校本研修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以新课程为向导,加强和改进教研工作,立足学校,建立以解决学校在课程实施中所面对的实际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研究的主体,以促进学生健康、主动发展和教师专业化成长为宗旨的校本研究制度,使学校成为学习化组织,推动课程改革目标的全面落实。
二、管理制度
1、建立理论学习制度。采取定时与即时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校本培训,引导教师学习新课程教学理论 与 信息技术 ,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养成理论学习和实践反思的习惯,不断提高研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课程开发和建设的能力,使日常教学工作和教学研究、教师专业成长融为一体,形成在研究状态下工作的职业生活方式。
2、建立对话交流制度。定期邀请校外教育专业人员、本地或外地的优秀教师,与本校教师就教育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展开互相对话、深度会谈、专题研讨,实现信息交换、经验共享。教师要根据课程改革的目标要求,从学校和个人的教育教学实际出发,结合日常教学活动,围绕某一问题、典型案例或教学细节,进行分析和研究,提高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对话交流的水平和质量。
3、建立课题研究制度。坚持“教学即教研,问题既课题”的原则,以教育教学实践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课题,深入探讨,形成浓厚的教学研究氛围,定期开展课改专题教学研讨、观摩活动。学校教研室切实加强对本校各种课题的研究过程的管理,在实践的探索中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在不断总结中探求解决问题的规律。
4、建立教研激励机制。将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绩效纳入工作实绩考核的内容,将教研工作情况作为新课程实验评估、年度考核的主要条件之一,并定期对教学研究成果进行评定、奖励。
三、组织形式
建立以“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为核心要素,以理论学习、案例分析、校本论坛、教学反思、结对帮扶、经验交流、调查研究、问题解决、教学咨询、教学指导、示范课、研究课、说课、听课、评课、专题讲座、骨干教师与教师对话、专业人员与优秀教师合作等基本形式的校本教研制度,为教师参与校本教研创设平台、创造条件。灵活运用开放式教研活动、促进式教研活动、针对式教研活动、学科整合式教研活动等多种教研形式,以“问题——计划——行动——反思——总结”操作方式,努力提高校本教研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思,每学期写一份优质教学案例,每学期上一节课改研讨课,每学期写一篇课改教学论文,每学期提交一份自选课题实验阶段性总结。)并创建教师专业发展档案。
2、专家引领和文本引领相结合。学校积极争取县教研室 的支持、参与和指导,学校根据实际设立课改论坛,吸引更多的有专长的人员参与本校教研活动。同时,组织教师广泛、深入地研读教育教学理论,发挥“文本”的引领作用,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和研究问题的能力。专家引领可以通过互联网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现实与虚拟相结合、有形与无形相结合的方式。
3、校本教研与开放式研讨交流相结合。学校每学期举办一次教学开放日活动,邀请其他学校教师和学生家长到校进行教学观摩。同时,根据实际情况,针对共同关注的问题,开展跨校合作研究活动。
四、具体措施
1、加强教研队伍建设和培训工作,努力提高任课教师的教研理论水平和教研工作能力。为使教师的教育观念、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等能适应教改需要,提升教师师德水准基础上,加强对教师新课标解读、学科新教材研究、学科教学法新探、远程教育技术的培训,在每周例会后组织全体教师集中培训。明确目标要求,教师要有笔记、体会,让最新的研究理论和典型案例准确及时地深入到广大教师中间,为开展群体性研究活动提供保证,积极营造老同志只争朝夕,年青同志厚积薄发的浓郁学习、研究氛围。每学期末组织全员参加的政治、业务理论考核工作。
《明光小学校本研修实施方案》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