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介绍演讲稿(实用10篇)
演讲是练习普通话的好机会,特别要注意字正腔圆,断句、断词要准确,还要注意整篇讲来有抑有扬,要有快有慢,有张有弛。优质的演讲稿该怎么样去写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演讲稿模板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历史人物介绍演讲稿篇一
卫律知道苏武终究不肯胁迫投降,报告了单于。单于越发想要使他投降,就把苏武囚禁起来,放在大地窖里面,不给他喝的吃的。天下雪,苏武卧着嚼雪,同毡毛一起吞下充饥,几天不死。匈奴以为神奇,就把苏武迁移到北海边没有人的地方,让他放牧公羊,说等到公羊生了小羊才得归汉。同时把他的部下及其随从人员常惠等分别安置到别的地方。苏武迁移到北海后,粮食运不到,只能掘取野鼠所储藏的野生果实来吃。他拄着汉廷的符节牧羊,睡觉、起来都拿着,以致系在节上的牦牛尾毛全部脱尽。
历史人物介绍演讲稿篇二
薛道衡是隋代的大诗人,他经历了北齐、北周和隋朝三个朝代。薛道衡和当时的卢思道和李德林齐名,是一位文坛领袖人物。
薛道衡生于东魏孝静帝兴和二年,字玄卿。他的身世比较可怜,虽然出生在官宦家庭,但是在他六岁的时候,他的父母就去世了,薛道衡从此就成为了孤儿。他很聪明,在他13岁的年纪,就作出了《国侨赞》。因为读了《春秋左氏传》,薛道衡对子产相郑之功有所感悟,就开始进行《国侨赞》的创作。这篇《国侨赞》用词华美,薛道衡也因此而有了少年奇才的称号。
正是由于薛道衡的文学才能极好,所以北齐的时候,他待诏文林馆,兼主客郎,负责接待、应对北周及陈的使者。后来北齐灭亡了,北周时期,周武帝任薛道衡为御史二命士,薛道衡以为自己已经没有受到朝廷的重用了,就决定辞去官职回到故乡去。后来他复出,入仕途为州主簿,不久又为司禄上土。
垂柳覆金堤,蘼芜叶复齐。水溢芙蓉沼,花飞桃李蹊。采桑秦氏女,织锦窦家妻。关山别荡子,风月守空闺。恒敛千金笑,长垂双玉啼。盘龙随镜隐,彩凤通帷低。飞魂同夜鹊,倦寝忆晨鸡。暗牖悬蛛网,空梁落燕泥。前年过代北,今岁往辽西。一去无消息,那能借马蹄?这就是薛道衡的代表作《昔昔盐》。
薛道衡虽然和卢思道齐名,但是他们的境遇却不同。卢思道官途不顺,不被统治者所重用,只是以才名流传于世。薛道衡则是十分受统治者的欣赏和重用。
他经历了三朝,但是几乎在每一朝他的工作都是秘书。秘书这个工作看似简单枯燥,其实最是考验人的综合分析能力和专注力。薛道衡写文章的时候很专心,每至构文,必隐坐空斋,蹋壁而卧,闻户外有人便怒,隋文帝杨坚就常常称赞薛道衡所作的.文书很合他的心意。
薛道衡的才能不仅体现在文学上,还体现在政治能力上。北齐的时候,薛道衡多次向当时的执政者提出要对北周采取防范措施,以防他们侵犯北齐,可是薛道衡的建议并没有被执政者所重视,最后北周果然攻打北齐,北齐没有防范,一下子就灭亡了。公元588年,隋文帝杨坚决定南下伐陈,他将指挥的重任交给了朝廷大臣高颎,而高颎知道薛道衡有政治才能,就来询问薛道衡的意见。薛道衡分析了战争形势和作战的一些建议,最后得出这次战争隋必胜,高颎于是放心的完成这次任务。
但是人无完人,薛道衡就是这样。虽然薛道衡既有文学才能又有政治见识,但是性格上却有一个大毛病,那就是为人迂阔。隋文帝的时候,薛道衡因为受到株连而被流放岭南,晋王杨广十分欣赏他的才能,就派人告诉他一定要提出经过扬州,这样我就把你留在扬州当我的谋臣。但是薛道衡不喜欢杨广,所以他走了另外一条路,分分钟打了杨广的脸。
杨广可是后来的隋炀帝啊,而且政治手段还有点残暴,薛道衡现在对还是皇子的杨广态度这么差,以后他的命运能好到哪里去!所以后来薛道衡就被隋炀帝给赐死了。
薛道衡这一生中一共著有文集七十卷,但是现在就只流传下来了《薛司隶集》这一卷,在《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薛道衡的诗就有二十多首。在《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中,薛道衡的文章一共有八篇。
历史人物介绍演讲稿篇三
北宋时期,大宋王朝的西北部,很长时间以来,都面临着一个巨大的威胁——那就是党项人。
党项人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古老民族,最初起源于青藏高原。
后来,在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时期,遭受到挤压的党项人,在大唐王朝的同意下,千里迢迢迁徙到黄土高原一带定居。
“安史之变”爆发后,党项人的首领还曾经带领自己的队伍,不远千里来到长安城下,帮助大唐王朝收复都城。
但是,在宋朝建立之后,由于各种原因,宋朝和党项人的关系并不是太好。
所以,党项人便借机对宋王朝发动偷袭,烧杀掳掠,给边境城镇的百姓,造成了极大的损失。
直到一位名叫王彦升的宋军统帅到来,这种情况才得以制止。
王彦升,北宋开国将领,是著名的骁将,因为剑术高超,人送外号“王剑儿”(善击剑,号"王剑儿")。
因为开国有功,王彦升被宋太祖赵匡胤任命为京城巡检,负责整个京城汴梁的安全。
但是,不久之后,他便因为四处炫耀自己的功勋和敲诈官员钱财,而被宋太祖调离了京城,到唐州去担任刺史。
在之后的多年中,又先后被调任为申州、防州和原州的军事主官。
让党项人为之胆寒的事情,就发生在王彦升担任原州防御使期间。
身为一个没有读过书的武将,王彦升不仅为人粗狂,而且非常的残暴(性残忍)。
原州和党项部落紧邻,而党项人也因为粗狂的性格,时常会越界犯法。
当然,按照规定,在宋朝地界犯法的党项人,理应接受宋朝法律的制裁。
然而,王彦升却并没有这么做——对于那些胆敢违反宋朝律法的党项人,他总会在和部下喝酒的时候,把这些人叫来。
但是,王彦升一不审问,二不宣判,而是直接用手拧掉犯人的耳朵,当做自己的下酒菜(引所犯以手捽断其耳,大嚼,卮酒下之)。
而且,每次都会有多个犯人被王彦升如此处理。
然后,这些被处理过的党项犯人,就会被释放回去。
如此以来,王彦升的名声很快就传遍了整个党项人的部落。
面对如此彪悍、暴力的宋军将领,党项人自然是不敢轻易招惹(西人畏之,不敢犯塞)。
于是,在王彦升驻守边关的那些岁月里,党项人从来都没有进犯过他所在的地方。
历史人物介绍演讲稿篇四
吴铁城生于江西省九江府,是中国著名的民主革命家,中华民国政治人物、军人。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历史人物吴铁城的介绍,希望能帮到大家了解!
吴铁城是广东省中山市人,出生于1888年,即清光绪十四年,逝世于1953年,享年65岁。吴铁城简历详尽地展现了他极其丰富的人生经历。他分别在东北、上海、广东等地担任过要职,长期为国民党在海外工作,为蒋介石所器重,被人称作“铁老”。
吴铁城简历中最浓墨重彩的莫过于他早年参加的辛亥革命。他和孙中山先生是老乡,经人介绍加入了同盟会。吴铁城出生在九江,一直在九江打拼,因此在这个地方有一定的势力。机缘巧合,他在辛亥革命爆发的那一年结合其他力量,在九江独立,成了光复江西的功臣和先驱。
吴铁城曾担任过许多地方的市长,可是却不得民心。1931年,他担任上海市市长,上任不久便发生了一?二八事变。上海军民万众一心,齐心协力抵抗日军的炮火。上海军民花了三个月时间,一步步击退日军,一步步逼停战争。可是吴铁城却在此时听从蒋介石的指挥,和日军议和,使得前期取得的胜利功亏一篑。
从吴铁城简历中,可以看出这位国民党陆军中将的一生跌宕起伏。他不愿意促成国共两党的合作,一生为蒋家王朝立下汗马功劳,可是最终却被蒋介石所羞辱。遭此大辱的吴铁城心里万份难过,夜里久不能寐。后来,吴铁城服下3片安眠药,最终得以入睡。可是第二天凌晨,他的家人却发现他已经长眠不起了。
吴铁城是广东人,幼年时期出生于江西省。他是国民党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个历史人物,早期的他参加过中国同盟会、武昌起义。从1914年加入中华革命党后一直为国民党尽职尽力,立下了汗马功劳。他的一生,一开始追随孙中山,后来又追随蒋介石,最后又倒向李宗仁,一生经历精彩非凡。
然而吴铁城后人并没有像吴铁城一般有着响当当的名号和波澜壮阔的一生,吴铁城后人主要有他的正室夫人马凤抚养。吴铁城的原配夫人马凤岐出身明白,性格温婉,面容姣好,据吴铁城父亲的说法是此人面相较好,非常有福气。后来,吴铁城又纳了一个小妾,小妾平日里随着吴铁城四处奔走,而原配夫人马氏则在家专心培养吴铁城后人。
吴铁城的后人大都在国外生活,其长子吴幼林在国外硕士毕业后,一直都是金融方面的职位,在国际金融行业有着较大的名气和较高的地位,一生有着较高的成绩和辉煌。吴幼林在业余的时间里,非常的热爱运动,也喜欢参加国际上各式各样的社交生活。而吴铁城的小儿子吴幼良仿佛并不喜欢父亲的政治生活,也不喜欢哥哥的那种商业的风云生活。他在美国电机工程专业毕业后,留在了美国选择做一名普通的工程师,过着朝九晚五的生活。仿佛历史上那些政治风云和商界风云都与他无关,或许这样的生活对于吴铁城后人来说是最适合不过了的`。
吴铁城故居坐落于广东省的中山市的一个名叫大布平湖村的地方。吴铁城故居并不十分显眼,只是一个大约一百平方米的带有院子的平房。平房的构造是砖木混合的构造。吴铁城故居是晚清时期的建筑,还保留着晚清时期独特的建筑风格又加入了一些国外的特殊元素。
吴铁城故居已经被列入《中山市文物志》,是中山市内教为重要的文物。吴铁城故居整个建筑风格既有着岭南地区特殊的较为清秀的建筑风,整体建筑以灰黑色色调为主。又加入了一些欧美风格。比如正房又三个较为粗壮的柱子支撑,中式中夹杂了一些欧美风格的建筑风。
吴铁城故居整个建筑从外观看都是砖木结构,由于年代久远,整个建筑墙体和木门都有些破败,但是却给人以教为厚重的历史感。整个院落干净自然,院落里的台阶下长满了青苔,仿佛在铭记着因时空更换而留下的痕迹。那黑色的古朴的木门,紧紧闭着,仿佛关闭了一段时光。整个建筑简单、简约却不失大气、庄重,暗黑的色彩风格仿佛印证和铭记了当时的那段时光和历史。
追随国父
吴铁城,原祖籍广东,与孙中山同乡。吴铁城父亲在光绪初年到江西九江,初任商店司帐,后自营洋货店,曾为九江商会协理,在当地颇有影响。吴铁城就出生在这里。年少时,吴铁城由其父延师教授,学习经史、外文,17岁入九江同文书院。1909年与林森相识,同年经林森介绍加入中国同盟会。
吴铁城
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后,吴铁城策动江西新军标统马毓宝在九江独立,为光复江西立下功勋。任九江军政府总参议官兼交涉使,负责办理与军事有关的民政外交事务。11月被推举为江西省代表出席南京各省都督府代表会议,组织临时政府,制定宪法。
二次革命期间,吴铁城奉孙中山之命,与居正一起赴江西,敦促江西都督李烈钧讨袁。"二次革命"失败后,袁世凯悬赏2万大洋缉拿吴铁城,随孙中山流亡日本,并进入明治大学专习法律。1914年,首批加入中华革命党。
1915年8月5日奉孙中山之命前往檀香山主持党务,并任华侨《自由新报》主笔,以笔名"吴舟"撰写大量社论,挞伐袁世凯复辟帝制。袁世凯对吴铁城恨之入骨,通过外交途径在美国起诉吴铁城"无政府"。吴铁城以英语答辩,最终胜诉。这是美国因为起诉无政府而公开审理的第三案。
1917年7月,在孙中山南下护法时,他应孙中山电召,9月来到广州,任大元帅府参军。孙中山因西南军阀专权,愤而去职,吴铁城也随孙中山返沪。1920年11月,孙中山重组军政府时,他再任参军。
1921年5月孙中山任非常大总统,吴改任总统府参军。1921年,吴铁城回故乡香山县参加竞选,当选为县长,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任民选县长。他起用多位留美学生为警察、工务、财政等局局长,甚至任命一名女性为教育局长,开中国妇女担当行政主官的先例。他大兴建设,打破城市的封建框架,拆除城墙,拓宽马路,扩建商业街,发展商业,奠定了现在石岐旧城区的基本格局。拆剩的"铁城东门城墙"至今保存完好,1990年被中山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23年1月任东路讨贼军第一路军司令,2月任广州市公安局局长兼警务处处长,同年10月被指定为国民党临时中央执行委员。
吴铁城书法
1924年3月,任广东全省警卫军司令。同年9月任大本营参军长。10月回师广东参加平定商团叛乱,重兼广州市公安局局长。1926年任国民革命军独立一师师长,第六军十七师师长兼广州卫戍司令。
在几个革命的紧急关头,吴铁城都坚定地支持孙中山,包括驱赶桂系军阀莫荣新出广州、讨伐桂系军阀陆荣廷以及平定陈炯明叛乱和商团叛乱。吴铁城还是一位理财好手,他发挥交际本领,结交三教九流人士,广开财源,成为筹集军饷的担大梁者,保证了大本营及黄埔军校的经费开支。
历史人物介绍演讲稿篇五
邹忌曾劝说齐威王奖励群臣吏民进谏,主张革新政治,修订法律,选拔人才,奖励贤臣,处罚奸吏,并选荐得力大臣坚守四境,从此齐国渐强。以下是百分网小编精心整理的邹忌的历史人物形象介绍,希望能帮到大家了解!
我们大多数人总结邹忌的人物形象,多出自纳谏齐王时的他,也的确这一时期的邹忌人物最饱满,最能总结出其优秀的品质。
文中邹忌是最真实的邹忌,首先,我们可以肯定邹忌是一位足智多谋,善于表达,能够看懂君王内心想法的谋士。站在谋士的角度出发,邹忌能从生活的一点一滴联想到如何治理天下,这里充分说明邹忌恪尽职守,忠心耿耿,一心为国。
在妻子、小妾、和宾客的赞美中,邹忌没有得意忘形,而是进一步调查,甚至亲自观察体验,而且得出了自己果真比不过人家的结论,这可是真大丈夫所为啊,试想有谁不是喜欢听好话,说明邹忌有讲求事实的态度,他遇事头脑冷静,不会慌乱,他善于思考,不会仅凭一面之词就以偏概全,被谎言蒙蔽了事实真相。他观察事物时细致入微,因为具有丰富的社会经验和人生的阅历,所以,他往往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往往能总结出一般人看不到,意识不到的观点。而且一旦考虑成熟,邹忌会毫不犹豫向君王进谏。他不想一般的`说客一样,虽然长篇大论,但毫无重点,危言耸听。
邹忌的进谏总是通过身边一些小事,这样齐王不仅能设身处地的为民众想出好的解决办法,更能让齐王在听取他人意见的时候多长一个心眼,不被奸臣老贼蒙蔽双眼,从而造成决策的失误。可以说邹忌这种进谏的方式很好的达到了自己推行学术思想的目的,同时,也为齐王获得更多尊敬打下了基础,为齐国百姓的生存谋发展。
邹忌为齐威王出谋划策,为齐国的富强做出了诸多贡献,可以说齐国的强盛和邹忌的一系列推行法家思想的措施是密不可分的,正因为如此,齐国的指令执行的效率总是最高,城中百姓对齐威王的期待值也是与日俱增。
那么这位如此有名的思想家的性特点又有哪些,邹忌心怀国事,据说邹忌在床上睡觉的时候想的都是国家该如何富强,人民应该享受到怎样的生活保障,怎样才能保留君王的唯信,才能在百姓中树立美好的形象。邹忌同样也是敢于进谏的人,据说很多臣子怕向君王进谏,不是说自己的言论不被采纳,而是说稍有闪失,自己可能脑袋不保,再加上大家都没有能读懂君主的这份自信。
邹忌可顾不上这么多,他还有伟大的报国志向等着完成,从讽齐王纳谏上就可以看到,邹忌志向明确,将生活中的日常琐事中总结出的经验教训,上升到治国上,真可以说是敢进谏和会进谏。当然这些都少不了邹忌的聪明才智作为基础,邹忌聪慧过人,他让齐威王广开言路,在百姓中树立威信,他主张革新政治,修订法律法规,选举贤德的人,他奖惩分明,而且在辨别人才上有独特眼观,为齐输送了一大批有才华的文官,和有勇气的武将。
邹忌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性格特点就是心狠手辣,邹忌在顾虑自己相位不保时,也展现出了他险恶的一面,他不择手段想要排挤田忌,屡次不成功后,想要害死他,最后竟然也用出了栽赃陷害这种小人的手段,这种不达目的是不罢休,甚至甘愿背上为后人耻笑的觉悟,向我们展现了邹忌的全部。
关于邹忌是怎么死的我们无从考证,但是关于邹忌最后的结局,我们可以从部分野史上探出个一二。邹忌最后在齐国是以装疯卖傻度过的。
这还要从齐国的另一位名将田忌说起,除了田忌赛马的故事,在战场上的田忌可是一位战功显赫的名将,但是在齐国他却受到排挤,邹忌是齐国国相,而田忌是大将军,握有兵权。邹忌这个拿笔杆子的到时候怎能和他抗衡。于是邹忌心生一计,他联合齐王暗中陷害田忌,由于田忌的功勋过大,威望也越来越高,在军中田忌的美名和威望不相上下,试问哪个君王能不担心手下篡位的。就和邹忌联手唱了一出双簧,栽赃田忌造反,田忌远逃楚国。然而这一举动却为邹忌埋下了极不稳定的因素,可以说是后患未穷,既然田忌的军权被齐王收归国有,那么齐国上下唯一能与自己抗衡的就只有邹忌了。
这时候的邹忌可能随时面临杀生之祸,因为相权没有军权,而现在王权掌握在相权,这是极不平衡的存在,就算邹忌对威望有恩,但是田忌没有了,这军权仅仅在一个人手里,自己到时候拿什么自保。同时齐国周边的国家也陆续被打败,可以说齐王当时的忧虑就只是内部王权和相权的关系了,这时候,邹忌疯了,疯的是那样彻底,那样果断,试问这时候不疯,难道等人头落地才疯吗!为什么要疯,因为这是邹忌的聪明才智告诉他不惜要这么做了,再不疯就是死。
历史人物介绍演讲稿篇六
荣寿公主是恭亲王奕訢的大女儿,奕訢是咸丰皇帝的胞弟。按照清朝的规定,只能封郡主而不能封公主。咸丰帝在热河病逝后,6岁的`同治帝继位,为此朝廷任命了八位“顾命大臣”,协助同治帝理政。慈禧觊觎大权,伙同奕訢发动“辛酉政变”,摧毁了顾命制度,建起以慈禧为首的“垂帘听政”。慈禧为了感谢奕訢的鼎力相助,除了封他为“议政王”外,还将他女儿也过继给咸丰,由郡主晋升公主,封号为荣寿公主。
当慈禧要认荣寿公主作女儿时,其实奕訢内心很不情愿,但在情理上又无法回绝。他深知这是慈禧的一种控制手段,进宫后的女儿将是慈禧用来威胁他的人质。荣寿公主8岁进宫,12岁时便被慈禧许配给她的表哥,也就是奕訢姐夫的儿子,可谓皇亲国戚。不幸的是婚后不久,荣寿公主的丈夫因病去世,当时她才17岁,只好又回到皇宫,待在慈禧身边直到清朝覆灭。
荣寿公主的婚事是由慈禧一手操办,对于她的守寡慈禧总有几分愧歉,因而对荣寿公主恩宠有加。加上荣寿公主遵礼守法,在慈禧掌权的五十年中,成为慈禧少数忌惮的人物之一。而荣寿公主利用自己的身份,在匡正慈禧的缺失、调和慈禧与光绪的母子矛盾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比如慈禧曾听从她的劝解出席在慈安太后的祭拜典礼上。咸丰在位时,慈安是皇后,而慈禧只是一个贵妃。
历史人物介绍演讲稿篇七
秦二世胡亥是秦始皇第十八子,公子扶苏的弟弟,从中车府令赵高学习狱法。以下是百分网小编精心整理的秦二世胡亥的介绍,希望能帮到大家!
胡亥是谁?他是秦朝的第二个皇帝,始皇帝的最小的儿子。胡亥遵照父亲的命令向赵高学习法律。秦始皇不久出巡,丞相李斯跟随,胡亥闹着也要出门,皇帝答应了他。皇帝到达平原津时生了很严重的病,修书给扶苏让他回咸阳安排丧礼,这封信交给了赵高保存。
李斯担心皇帝的突然离世会导致国家的变故,决定秘不发丧。百官们没有察觉皇上去世的消息,像往常一样上奏。宦官坐在车上批签。胡亥是赵高的弟子,两个人很要好,他们和李斯一起拆开了皇帝给扶苏的信封,另立了遗诏,让胡亥继任为帝。回到咸阳后,他们才向全国发送始皇帝去世的消息。
胡亥正式登位,做得第一件事就是杀死自己的哥哥扶苏。胡亥听从了赵高的建议伪造了诏书,斥责扶苏戍边十余载,不仅没立下战功,还妄自非议朝政。扶苏一直对自己失去皇位耿耿于怀,不仅就自刎了。胡亥对其他的兄弟也很残忍,曾经同时将自己的十二个兄弟处死。胡亥连对自己毫无威胁的姐妹也不肯放过,将她们全部碾死。胡亥找不出他剩下的三个兄弟的罪名,只能让赵高逼他们自尽。死得不是那么悲惨的是公子高,知道自己难逃一死,为了保全家人,索性上书说要给父亲殉葬。
除了自己的兄弟姐妹,胡亥连朝中的文武大臣也不肯放过。胡亥听信了赵高的谗言,害死了蒙家兄弟。赵高将自己的亲属插进了朝堂,胡亥渐渐地将手中的权力交给了赵高,自己只顾享乐。秦国爆发了轰轰烈烈的起义,胡亥被赵高手下逼迫,自尽于宫廷,那时他只有二十四岁。胡亥是谁知道了吧。
传说,秦始皇虽然没有立皇后,但是他的后宫中佳丽无数,而关于胡亥的`母亲是谁,有两种说法,一种是胡亥的生母不明,而另一种说法则是胡亥的母亲是胡姬。
当初,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后宫美人无数,究竟秦始皇有多少个儿子,在秦始皇死后,他的那些子女又都怎么样了,关于这些至今仍无人知晓明确的答案。在一些史书记载中,有明确记载的只有秦始皇的长子公子扶苏、胡亥、公子高以及公子将闾四人。四人中,胡亥作为秦始皇的幼子,最受秦始皇的宠爱。
在秦始皇死后,胡亥在赵高和李斯两人的帮助下,杀害了他的十多个兄弟姐妹们,并且设计逼死了他的长兄公子扶苏,毕竟从礼制上来说,公子扶苏作为秦始皇的长子,更具有继承秦始皇皇位的资格,更不用说他的贤能之名天下百姓皆知。总之,胡亥是踏着他的兄弟姐妹们的生命走上秦朝皇帝那条路的,真可谓是极为残忍。
胡亥作为秦二世,在历史上的名声并不怎么好听。在位期间,他错信奸臣,听信奸臣赵高的谗言,使得秦王朝的统治更为暴虐残忍,天下百姓痛苦不堪、民不聊生,也促使了之后陈胜吴广的农民起义战争的爆发以及各地旧时的六国贵族的复国运动的发生。
胡亥身为秦朝第二任皇帝,只短短在位三年,三年内未曾做过有利于百姓的好事,最后是在他的宠臣赵高的心腹逼迫下无奈自杀而死,享年二十四岁。
秦二世胡亥在他在位第三年时,受到他的宠臣赵高的亲信阎乐的威胁逼迫,最后自杀而死。胡亥死后,被以平民百姓的仪式下葬在秦朝时期的洲地,也就是现今西安市的雁塔区中的曲江乡曲江池村的南部。
胡亥虽然生前是个帝王,但是他的陵墓却比不上秦汉以来那些帝王宏大雄伟的陵墓,就算跟附近的杜陵和少陵相比,他的陵墓也比较逊色。胡亥墓位于原坡地带,周围的环境极为幽静偏僻。
胡亥陵墓的整个陵园总共占地二十亩,陵园的正南方位是一座山门,呈朱门红柱卷棚式。山门的门额正中部分高高悬挂着一块黑底金字的大匾,上面写着秦二世皇帝陵六个字。穿过那座山门后,是一座非常具有秦朝建筑特色的大殿,大殿的总面积大约是184平方千米。大殿内,排列展示着历史上传言的指鹿为马的塑像群以及两米多高的五个彩色立体塑像,分别是胡亥、赵高、子婴等人,那些塑像极为逼真,跟真人非常相似。
胡亥的陵墓就位于大殿的后面,墓主要呈圆形,用土筑成,封土堆的直径为二十五米,高度五米。墓的北部有一座高度为三米,宽度为九十八厘米,厚度为二十八厘米的石碑,石碑碑面上刻有秦二世皇帝陵六个大字,据说这座石碑是清朝时期的一个陕西巡抚所立,而石碑背部则刻着《夜役说》这篇文章。
现今,胡亥墓已经是我国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且开辟成了秦二世皇帝陵遗址公园,供人们参观。
历史人物介绍演讲稿篇八
光绪皇帝是清朝第十一位皇帝,是醇贤亲王爱新觉罗·奕譞与慈禧胞妹叶赫那拉·婉贞的儿子,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历史人物光绪皇帝的介绍,希望能帮到大家!
光绪帝名叫爱新觉罗载湉,出生在同治十年(公元1871年)北京太平湖边的醇王府内。父亲是醇亲王奕譞,母亲是慈禧的胞妹叶赫那拉·婉贞。他是清朝入关以来第九位皇帝,是清朝建国以来第十一位皇帝,年号为光绪,在位总共三十年,史载于光绪三十年即公元1908年暴病身亡。
光绪帝并不是同治帝的儿子,他们只是叔侄关系。只因同治皇帝直至驾崩之际,膝下并无子嗣,故而在徇私的慈禧太后竭力坚持下,立其胞妹之子载湉为帝。这也令当初养心殿内的军机大臣们颇为懊恼和不甘。光绪帝登基后,慈禧太后一边垂帘听政,故而实权并不在他的手里,这在光绪帝亲政之际也未能改变。光绪帝每天都要对慈禧太后唯命是从,即便是自己的家庭都要收到慈禧太后的监视,并且时常从中阻挠。其中光绪帝最为宠信的珍妃他他拉氏也是在遭受慈禧太后厌弃,于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投进杀害的。虽说光绪帝在为处处受到慈禧太后的牵制,其政治理想不懂施展。但是在他在位的三十年里还是做出他前几代帝王无法比拟的政绩。光绪帝重视国家主权,对割地赔款这样丧权辱国的条款是极为敏感的。在新疆遭受英、俄蚕食之际,清军经历两年的整顿和准备,在左宗棠的率领下并以及人民的帮助下成功收复新疆。在看到甲午战争的惨败之后,光绪帝可谓是痛定思痛,极为开明地接受了康有为等人的维新变法,力图光复中国大国风范,只是在保守派的重重打压下以失败告终。虽然光绪帝一生是悲剧的,但是他为中国的资本主义近代化做出了极大的贡献,是一个悲剧性的伟大人物。
同治十三年,年仅十九岁的同治帝驾崩。但是同治帝并无子嗣,从将来便于掌握朝权这一基本点出发,慈禧太后在召开会议后选择了自己胞妹的儿子作为同治帝的继任者,这就是光绪帝。
光绪帝并不是同治帝的子嗣,他的生父是爱新觉罗·奕譞,母亲是慈禧太后的胞妹叶赫那拉·婉贞。爱新觉罗·奕譞是的当年道光帝的第七子,也是咸丰皇帝的弟弟。也许是因为慈禧太后的胞妹是奕譞的大福晋,所以他在当年的党争之中是站在慈禧太后一边的帝后势力。就在咸丰帝驾崩之后,奕譞联同恭亲王助慈禧太后成功发动了辛酉政变,这次政变令慈禧爬上了清末的权利顶峰,成为了大清朝的实际掌控着。如此功劳自然让慈禧对奕譞信任有加,可以说后来的慈禧选择奕譞之子作为同治帝的继任者,很大程度上在于她对奕譞的信任。奕譞在光绪帝继位不久后辞退官职,并于光绪十六年病逝。而光绪帝的生母婉贞正是慈禧的'亲妹妹,虽然她有着当时在常人看来甚是高贵的身份,当朝皇帝的生母、太后的胞妹已经亲王的嫡福晋。这些看起来很是光鲜亮丽的外衣之下,却是只有她自己知道的思子之苦。因为慈禧的独子同治帝驾崩且无子嗣,为了让新皇帝成为自己的“傀儡”利于自己掌控大权,她便想到让自己的亲妹妹年仅三岁的儿子继任皇位。从此婉贞便一直思恋着久居深宫中的贵为天子的儿子,相见却是不可能的。直到婉贞病危将死之际,光绪帝才前来探望。
光绪帝名为爱新觉罗载湉,是清朝史上第十一位皇帝,是清朝入关的第九位。载湉于公元1875年登基,并于公元1908年即光绪三十四年驾崩,去世六年后葬于清西陵的崇陵。
由于光绪帝身处风雨飘摇的清朝末世,加上生前与慈禧太后的矛盾之激烈,故而人们对他的暴病而亡充满的疑惑和猜测。其死后大致有如下几种猜测。有的认为慈禧太后命令太监将其毒死的,因为当时光绪皇帝的入殓都是一反常态的由宫中的太监进行的。而且在慈禧太后病重之际,同样抱病在身的光绪在日记中表述自己一定会死在慈禧之后,如此方能对她的势力进行绞杀,得知情况的慈禧太后愤恨不已。有的更是认为是袁世凯害怕,在慈禧死后光绪帝会报复于他。袁世凯便与皇族的庆王勾结,意欲通过政变废黜光绪帝,转立庆亲王之子。由于不能成,袁世凯便毒杀了光绪帝。这一说法可能有些更多的捕风捉影之势。还有的认为光绪帝就是病死的,因为政治的失意,家庭的破灭使之患有了神经功能症。在一年的多发病的状态下去世,而这一说法在很长的时间里被大家所接受。然而关于光绪帝的死因终于在2008年得出结果,经科学复分析证明其死于砒霜中毒。如此大家就推测凶手究竟是谁,而被怀疑最深的就是慈禧太后。慈禧曾故意透露给光绪帝,自己将不久于人世,光绪帝听闻之后面露喜色。得知之后慈禧更是坚信之前的日记一说,这也同样坚定了她打算让光绪帝走在她之前的信念。
历史人物介绍演讲稿篇九
历史上真正的关羽关羽原本出身于一个文人家族,但是由于身处于战火纷飞的年代,这样的家族注定是不能够长久的。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羽的历史人物故事,希望能帮到大家了解!
公元200年,曹操派遣手下大将刘岱和王忠俩人率兵前去讨伐刘备。刘岱和王忠不敌刘备,曹军以失败告终。曹操得知后,决定亲自率兵前去讨伐刘备。刘备难敌曹操的攻击,兵败而逃。刘备下属关羽被曹操所擒获,不得不投身到曹操的军营。
曹操早已听闻关羽的威名,便奖赏了给了关羽大量的物品,并任命关羽为偏将军。袁绍和曹操在白马作战时,曹操亲自率领张辽和关羽前去迎战。颜良是袁绍军营中勇猛的将士,关羽骑着马在千军万马中将颜良的头颅割下。面对来势汹汹的官员,袁绍军营中没有一位敢出来与关羽抗衡的将士。随后,曹操封关羽为汉寿亭侯。
曹操早已得知关羽“身在曹营心在汉”,他不想让关羽前去刘备军营,曾以各种方法挽留关羽,但是关羽依然不为所动。曹操曾经派遣张辽前去打探关羽的心意,关羽告诉张辽说,曹操对他很好,但是自己已经承受刘备的厚爱在先,恐怕要辜负曹操的美意了。关羽随即告诉张辽说,等到帮助曹操立下大功之时,自己便会离开曹营,前去刘备队伍。张辽将关羽的心意秉明曹操后,曹操反而大肆赏赐关羽。面对曹操的执意挽留,关羽留下一封书信便离开了曹营。曹操手下大将劝告曹操杀掉关羽,但是曹操认为能人志士,各为其主,这不能成为杀害关羽的理由。这件故事流传到后世,百姓称为“千里走单骑”。
个人认为关羽首先是忠,关羽与刘备的感情非常的深厚,曹操曾经将关羽生擒,曹操觉得关羽是一个难得的人才,于是对关羽恩宠有加,可以说加官进爵,时时封赏,对关羽好的那是无以复加,可是关羽还是离开了曹操,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去找自己的'大哥刘备,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关羽非常的忠。
第二个关羽非常的勇,可以说是勇冠三军,从在曹操麾下的时候温酒斩华雄,后来由斩杀颜良、文丑就可以见到一斑,用万人不敌来形容也不为过。
第三点关羽有谋略,关羽戎马生涯三十年,多数时候是作为一名统帅,并且多次再战役中获胜,没有一点谋略是很难让人相信的。并且关羽在樊城之战的时候大筑江陵城,训练水军,同时联合魏军反曹势力,可以说是应对得当的。
第四点关羽是非常自负的一个人,正是由于其自负,没有审时度势的大局观,导致了其后来走麦城,从而丢失了性命。事情是这样的,孙权向关羽提亲,想要求娶关羽的女儿,关羽不顾诸葛亮定下的联吴抗曹的战略方针,一句“虎女岂能嫁犬郎”让孙权大怒,于是在曹操进攻关羽的时候东吴也出兵进攻荆州,导致关羽腹背受敌,同时屯兵江陵的糜芳和屯兵公安的傅士仁都因为平时关羽轻视自己而不出兵救援,关羽说“还当治之”,于是二人恐惧不安,很快投降了东吴。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关羽是缺乏非常自负并且缺乏大局观的。
关羽,字云长,东汉末年名将,跟刘备征战四方,颠沛流离,为蜀国“五虎将”之首。关羽和张飞同被称为万人敌,关羽更是忠义仁勇的代表人物。三国中不缺乏纵横天下的英雄人物,但真正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只有关羽,他英勇忠义的事迹被全世界的炎黄子孙所崇敬。
关于关公的忠义流传这样一个故事,当年关羽被曹操生擒,曹操见关羽为人正直、忠诚,就想尽各种方法留住他。给他送豪宅、珠宝、封高官,谁知关羽完全不为之所动,为曹操立下战功后,决心回到刘备身边,离开后将所给的东西全都还给曹。
关羽去世后,他的身份被神化,他的忠义流传于世,被民间尊称为关公。各朝各代帝王都将关羽视为忠义的化身,用来教导民众,还赐予他封号。在民间,关羽是位正直、忠诚、不为金钱所动的英雄,被称为“武财神”。商人都有供奉关羽的传统,将关羽视为生意守护神。因为关羽为人忠诚、义气、有信用、有智慧、有仁义、有勇谋,这些都是生意人最需要的。经商最害怕的就是不讲诚信的小人,供奉关羽也是想将这些小人赶跑,保护生意上的顺利。
关羽的名声海内皆知,在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日本等亚洲国家,人们也都信仰关羽,他们都相信关羽是正义的化身,供奉关羽,不仅带来财富,还保护家人平安。关羽还被佛教和道教所崇信。
历史人物介绍演讲稿篇十
溥仪是清朝的末代皇帝,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皇帝,也称清废帝或宣统帝。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历史人物宣统帝溥仪的简介,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宣统是清朝的最后一个皇帝,也是中国封建王朝的最后一个皇帝,他的一生经历了很多不可思议的事情,有着非常强烈的戏剧性。
宣统帝出生于1906年,在1909年的时候被推上了皇位,当时年幼的他根本没有什么行为能力,所以把持朝政的是他的母亲和朝中群臣,而他更是小小年纪就因为辛亥革命之后的反清热潮在袁世凯等人的逼迫之下被迫退位,成为了清朝的末代皇帝。虽然退位了,但是小皇帝的生活其实还不错,并没有就此沦为平民,依旧在紫禁城中享受着繁华的生活,并且还有一批死忠份子对他效忠。
后来在宣统帝12岁的时候,清朝的遗臣张勋发动兵变拥立宣统登基,但是这次的复辟只过了11天就再次下台,之后的宣统还是在紫禁城中好好的生活着,没事逛逛街,看看书,到有一种富家公子的感觉。但是后来随着北京政变的发生,宣统不得不逃到了日本使馆,从此就沦为了日本人的傀儡。在之后的日子里,宣统在日本人的支持之下,建立了伪满政权。在日本战败之后,宣统先是沦为了战犯,后来在监禁生活中受到了共产主义的感化,他的思想得到了巨大的进步,所以被特赦出来,以一个普通老百姓的身份过完了他的一生。
可以说宣统的一生是非常传奇的,试问历史上有几个人能够像他这样,做过皇帝,当过傀儡,受到过监禁,最后还能以一个普通人的身份安享晚年。
众所周知,清朝的最后三个皇帝都没有后代,宣统作为清朝的末代皇帝,也没有儿子,或许有人会觉得这种情况很不可思议,皇帝又不是那种娶不到老婆的穷汉子,明明是妻妾成群,怎么会没有后代呢?是不是记录的人给记漏了,其实这是不可能的,虽说历史这种东西有时候很假,但是在皇帝的后代这种事情上,没有一个史官会少写,这种跟皇室传承有关系的事情,给他们再多的胆子也不敢漏写。
那么为什么宣统这么久都没有孩子呢?第一点和满清不正常不科学的通婚方式有关系,他们经常近亲结婚,可能因此留下了一种基因的遗传病。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宣统自己就有着一种男性的生殖疾病,虽然也经常在寻求治疗,但是效果都不怎么好,所以溥仪的妻子其实基本上都没有过什么性生活,也就自然不可能会有孩子,如果有了的话,那溥仪也就绿了。据说当时溥仪大婚的时候就没有和婉容洞房,而是一个人跑到外面和太监玩了一个晚上,可见溥仪确实缺乏这方面的功能。
那么溥仪为什么会患上这种疾病呢?这和他少年时候的经历有着巨大的联系,据说他十几岁的时候太监们为了不让他到处乱跑,自己就能够安心的睡觉,经常就把那些如狼似虎的宫女们带到他的`床上,有的时候甚至有好几个宫女,后来太监还找来了药来刺激溥仪的身体,久而久之溥仪从生理到心理上都对女人失去了性趣。因此虽然溥仪一生结了五次婚,但是都没有孩子。
《满清十三皇朝之宣统》是一部电视剧,这部电视剧由香港拍摄,内容是根据清朝的历史改编而成,为了加入故事的趣味性,这部电视剧中也加入了野史。
当时,拍摄这部电视剧时,动员了多方面的力量,在请演员上,更是动员了亚种电视台门下的大多数演员参与了拍摄。
这部电视剧讲述了系统的清朝故事,所以在香港具有很高的知名度,除此之外,台湾等一些地方,同样有大批的受众,上世纪八十年代,因为这部电视剧演员问题,一度在台湾被禁播,到90年代中期后,台湾地区才对《满清十三皇朝之宣统》进行解禁。这部电视剧之所以会走红,是因为这部电视剧之前被禁播,这引起了很多观众的兴趣,加上这部电视剧本身就有可观性,所以《满清十三皇朝之宣统》至今还有电视台播出。1908年,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俩人身患疾病,面对未来立帝问题,俩人召见了相关大臣,在慈禧太后的坚持己见下,决定立年仅三岁的溥仪为下一任皇帝。光绪皇帝认为,溥仪是自己的亲侄子,朝中辅佐大餐也值得自己信赖,便放心的离开了人世。
光绪去世后,溥仪登基成为皇帝,他便成为了大清王朝的末代皇帝。直到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爆发,推翻了封建统治,而溥仪也离开了皇宫,离开之前,北京钟鼓楼上的铜钟最后一次敲响,《满清十三皇朝之宣统》便结束了。
溥仪读书极不用功,除经常生病不上学外,还不时让太监传谕老师放假。他读书的兴趣远不如对毓庆官外那棵大桧柏树的勃勃兴致。溥仪常常蹲在那儿看蚂蚁,一蹲半天,玩得把吃饭都忘掉。后来又被蛐蛐、蚯蚓所吸引,叫人搬来大批古瓷盆缸喂养这些昆虫。老师们对于这个学生无可奈何,只好采用权宜办法,每天早晨起来后,由总管太监张谦和站在卧室外,把昨天的课文大声诵读几遍给溥仪听;在溥仪到太后面前请安时,则以“见面礼”,让他在太后面前把书从头念一遍,促使他记忆。这样,学了几年,当然背不出几篇文章。满文学得更糟,连字母都没学会,随着师傅伊克坦的去世而彻底了结了这门功课。
老师们为促进溥仪学习,想了个伴读的办法。伴读的学生每月可以拿80两银子的酬赏,另外还赏“紫禁城骑马”,即从东华门、西华门进宫以后还可以在宫内骑一段路程再下马,这是朝廷对臣下的一种特殊恩典和荣誉。先是由贝子溥伦之子毓崇伴读汉文,后来又增加溥仪的弟弟、醇亲王次子溥杰伴读汉文。这时溥仪稍有长进,当着老师面能在书房里坐住凳子;老师对溥仪的过失也可以用训斥伴读生的办法加以规劝、训诫。
民国三十五年,苏联内务部门对溥仪以下各伪满大臣开始了一系列传讯。溥仪开始不知道苏方这样做是为什么,直到8月苏方通知他到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当证人,他才明白。
溥仪在苏联军方押解下前往日本。在法庭上,溥仪陈述了日本帝国主义奴役满洲的计划和实施过程。他详细叙述了“九·一八事变”后,天津日本驻军司令香椎浩平如何强迫他去旅顺,关东军参谋长板垣征四郎怎样威逼他从旅顺到长春去当“满洲国皇帝”,以及他如何遭受日本帝国主义者的监视,无权甚至无个人的人身自由。
当溥仪控诉日本人杀害他妻子谭玉龄时,情绪开始失控,他用手使劲地拍打证人台。在讲到天皇裕仁送给他天皇神器宝剑和镜子时,溥仪再次无法抑制激动的情绪:“当我拿着这些东西回家时,家里人都哭了。这是我这一代人的耻辱。”日本战犯的辩护律师认为这是攻击日本天皇的祖先,溥仪大声回击:“我可没有强迫他们,把我的祖先当他们的祖先!”这句话引起哄堂大笑。
从八月十六日起,溥仪连续出庭8天,创下了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单人作证时间最长的纪录。作证完毕后,他又回到了收容所,继续他的特殊俘虏生活。1950年7月30日,苏方向溥仪下达了回国通知。即使此时,溥仪仍对第45特别战俘收容所的翻译别尔缅拓夫表达想要留在苏联的意愿。1950年7月31日,溥仪登上回国的列车。
对于溥仪而言最快乐的一年是他的著作《我的前半生》几经删改终于付梓出版的一年;他携妻子参加了全国政协组织的参观团,亲眼看到了新中国成立十年的建设成果;更重要的是,他成为了一名全国政协委员。
当年12月30日,溥仪手持红色封皮印着烫金字的出席证,出现在全国政协四届一次会议的大厅里。这是他第一次以全国政协委员的身份参加会议。会上,溥仪做了发言,通过现存的发言稿可以看出他的激动之情溢于言表。他说:“今天,我能够作为全国政治协商会议的一个成员在这里发言,心情非常激动……有许多外国记者访问我,他们觉得像我这样的人,能够在新中国存在,是个奇迹。不但生存,而且生活得很好,更使他们迷惑不解。在我们的社会,确实出现了这样的奇迹:把战争罪犯改造成新人。
1960年11月26日,他郑重其事地穿上了会见外宾时才穿的中山装,在与同事们一起投下选票时,他激动地流下了眼泪。事后他这样写道:
“1960年11月26日,我拿到了那张写着“爱新觉罗·溥仪”的选民证,我觉得把我有生以来的一切珍宝加起来,也没有它贵重。我把选票投入了那个红色票箱,那一刹那,我觉得自己是世界最富有的人。我和中国六亿五千万同胞一起,成了这块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土地上的主人。”
获得特赦后的溥仪共参加过三次选举,第三次是他刚刚做完肾切除手术出院不久。那一次,溥仪拖着病体在李淑贤的陪伴下,与街坊们一起听取了街道负责人对候选人情况的介绍。介绍结束后,溥仪还抢着发言。令李淑贤惊讶的是,刚刚出院的溥仪,那次说话声音出奇的洪亮。几天后,溥仪和李淑贤在附近的南操场小学参加了投票。李淑贤记得,在排队等待投票时,溥仪始终带着一种庄严的神情。看他虚弱的样子,李淑贤曾想跟前后排队的老街坊们商量插一下队,但溥仪无论如何也不肯。直到把选票郑重地投到票箱内,他才在李淑贤的搀扶下回了家。
普通人看似平常的选举权,溥仪却格外珍视。只有他自己才知道这一张薄薄的选票对他意味着什么,它代表着新社会对于他作为一名国家公民的认可。
溥仪自述:“我曾经做了四次皇帝。第一次是三岁时继承先人的皇位。第二次是1917年,张勋在北京复辟,拥戴我做了十天的皇帝。第三次是1932年,日本人在东北把我扶上了伪满洲国皇位,这一幕在1945年结束。第四次当皇帝,是在前年。我成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获得了选举和被选举的全部权利。现在我同其他中国人民一样,是一个‘集体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