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电工基础教学心得体会十 电工基础教学讲座心得体会(汇总10篇)
心得体会是对一段经历、学习或思考的总结和感悟。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得一篇好的心得体会吗?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电工基础教学心得体会十篇一
在最近一次电工基础教学讲座中,我虽然不是专业的电工,但却从中有了不少收获和体会。
首先,讲师在讲解电流电阻等基本概念时,强调了这些概念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比如家用电器的使用和维修,电路板的制作等。通过这些应用场景,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这些基本概念的实际意义。
其次,讲师在演示电路连接时,注意安全问题,比如要先断电再进行连接和测量。这让我深感作为电工,安全问题是至关重要的,一旦有意外发生,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除此之外,讲师还介绍了一些电器设备的工作原理,如交流电机和直流电机。我从中了解到这些设备力学和电学的结合,使电器设备能够运转起来。
总的来说,这次电工基础教学讲座让我从实际应用的角度更深入地了解了电工基础知识,也让我注意到了电工这个行业的安全和重要性。我将会认真掌握这些基础知识,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电工基础教学心得体会十篇二
【摘 要】《电工基础》是职校电子电工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也是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为以后专业课的学习打好基础的一门课程,本人在从事这门课的几年教学中,总结教学细节问题和教学技巧,在教学中的的作用。
【关键词】电工基础 框架教学 教学理念
一、组织教学内容,“框架式”教学理念
《电工基础》是一门电子电工专业基础学科。本人在几年教学过程中主握框架式的教学理念,把《电工基础》这门课主要分为直流和交流。直流含电阻、线圈和电容器在直流电路中的性质,串并联混联电路的分析及电容器在电路中的暂态过程;交流含电阻、线圈和电容器在交流电路中的性质,串并联电路的分析,磁场和电磁感应及线圈在电路中的暂态过程,变压器和异步电动机。书本知识被划分后,两条主线以树形结构的内容填充,在学习的过程中“树干”,和学生都感觉到学习知识不再是囫囵吞枣,而是循序渐进。在教学过程中,我要求学生总结一套《电工基础》的学习框架,再与老师的对比,学生都反映比按部就班的那种学习更有,更高,概念清晰,做题时很少犯概念性的错误。
二、教学内容,挖掘学生的想象力和推理能力
[例题]灯泡的额定电压是12v,额定功率为3w,把它接在220v的电路中,应该串联多大的电阻?a.500ω;b.700ω;c.1000ω;d.1200ω。解:电压电流及功率的关系计算出电流为0.25a,电阻为48ω,再串联电路的性质计算出分压电阻的阻值为832ω。
但可选的那么832ω,在接近电阻的700欧姆、1000欧姆两个中应该选取哪呢?能否选取最接近832欧姆的700欧姆呢?答案定的。选了700欧姆的电阻,串联后流过小灯泡的电流为0.29a,超过了它的额定电流,这是不允许的。个问题中前面算出的额定电流在应用时隐含的条件是只能小于等于它,而大于它。选取1000欧姆的电阻串联后,电流下降到0.21a,小灯泡的亮度下降,但却能电路设备安全。些简单题目设置的陷阱中主要来考查学生思维的严密性.在《电工基础》的教学中善于和学生的想象力的。在讲到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时时,我问了问题:在闭合电路中,外电路由两个电阻串联组成,电阻大,大到了无穷大,也断开了,那么在断口电压是多少?学生茫然,学生说那就电压了。其实问题可用抽象的电路去想象——在那个逐渐变大的电阻两端接上电压表一直观察,则电压表读数会越来越大,电压表的读数与电源电压相同。
在两点间电压的计算时,学生原来闭合的电路中有某处断开,那么断开的两点间的电压为零。这时我让学生思考为电线断线后有人碰到就会触电。学生很快理解了我的意思,明白断开的两点间的电压并不为零。学生,挖掘学生的想象力能学生对概念的理解,而且能调动学生的学习性,让学的东西有用。
电工基础教学心得体会十篇三
今天上午,我参加了学校组织的电工基础教学讲座。在这次讲座中,我收获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和知识。
首先,讲座的主讲人是来自一家电气公司的高级工程师。他讲授电工基础知识非常深入浅出。最开始,他先向我们讲解了电流和电压的概念,并且用简单的实例解释了它们之间的关系。
随后,他又详细讲授了电路的各种基础知识,如电阻、电感、电容等等。当然,这些概念对于我们这些习惯使用家电的人来说并不陌生,但是听完讲座后,我才发现我对这些概念存在一些误解。
此外,我还了解到电气安全极为重要,而我们在使用电器时需要特别注意安全问题。比如,在操作电器前需要先断开电源,并且不要玩弄电器,不要将手插进电器内部等等。这些都是我们需要时刻铭记在心的电气安全知识。
最后,上完这个讲座后,我对电气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明白了这些知识的重要性。掌握这些基础知识并不仅有助于我们在家庭和生活中更加安全地使用电器,更重要的是,它也为我们以后的专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总之,这次电工基础教学讲座让我收获颇丰,也为我打开了对电气知识更深入了解的大门。
电工基础教学心得体会十篇四
个旧市第一职业中学校 杜光卫
《电工基础》一直是中等职业学校工科类各专业一门很重要的基础核心课程。但由于种种原因,教师感到难教,学生在学习时也普遍感到难,厌学情绪严重。经过反思和探寻,分析了《电工基础》难教又难学多种原因,提出了解决问题的一些相关策略。
一、教师教学方面的原因
1.教学目的不十分明确,教学内容攀高求难。
有些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对各专业《电工基础》教学大纲没有进行认真彻底地学习与研究,对《电工基础》各章节应该了解掌握哪些知识点、技能,应该了解掌握到什么程度不是十分清楚明了,这样必然会造成教学的盲目性,缺乏针对性。
有些教师认为教学必须严格按照教学大纲来实施,大纲要求的内容一个不漏。一切以教学大纲及对口高考考纲为中心的原则来教学,在教学过程中会自觉不自觉地多给学生讲授那些复杂、高深的问题,从而忽视了多数学生,忽视对《电工基础》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讲授和理解,必然导致那些理解能力跟不上,分析思维能力不强,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灵活解决问题能力弱的学生跟不上。
2.教学方法过于陈旧,教学评价手段过于单一。
当前多数教师仍然采取一支粉笔一本书,“以教师讲授为重心”的教学方法,其方法根本缺陷在于不利于学生学习热情的激发、积极性的调动和潜能的挖掘;在于不重视授予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在于不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在于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在黑板上安装日光灯电路,叫学生想象电感线圈端电压与电流相位关系等等,原本直观,具体的问题变得很抽象,很难理解。
3.教学进度过快,存在“应差式”教学。
目前,多数学校《电工基础》一般安排一个学期授完,就使得教师不得不加快教学进度,压缩授课时间,现加上《电工基础》知识本身也确实较难接受,而学生所应具备的抽象思维能力又没有完全培养出来,必然会使学生对所教授的内容囫囵吞枣,更谈不上理解、消化和吸收,应用就更不要提了!在就业型班级上课,“应差式”教学也普遍存在,不管学生掌握如何,有时自讲自听,效率低。
二、教师教学采取的对策
1.认真学习研究教学大纲,分类制定教学计划。
对于就业型班级学生,要根据专业特点及需求制定授课内容,要侧重基础性、实用性、够用性。如直流电路部分重点讲解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的基本内容;磁场、电磁感应部分重点讲解自感、互感、左右手定则等。
对于参加对口高考的学生,要弄清考试要求,明确教学目的。古语云:知已知彼百战不殆。《对口单招考试大纲》是对口高考命题和学生应试的重要依据。它原原本本、不折不扣的告诉我们高考考什么,怎么考?考试的知识内容和能力要求达到什么样的层次,以及试题的题型和题量等。
对于就业型班级学生,教学内容在根据专业特点及需求的基础上,构建好电路基本定律、电路基本元器件特性、常见应用电路原理的知识网络。
对于参加对口高考的学生,在吃透的基础上,根据其要求制定一个周密的教学计划,对所有的知识点逐一排查,对每一个电工概念、电工规律不仅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要彻底弄清它的来龙去脉,以及与其它知识的联系与区别,在复习中尽可能做到“温故知新”、“知新温故”。3.教学进度要视学生情况、合理安排,教学方法必须创新。
教学面对的是活生生的学生,故教学进度一定要根据学生基础的好坏、反应的快慢、能力的强弱,灵活把握,当原有的教案、学案不能适应当时的学生实际时,教师要随机应变,及时调整,遵循“一切为了学生,一切有利于学生”的原则,该快则快,需慢则慢。教师要善于采用重复、停顿以及抑扬顿挫等多种方式的讲解,努力使学生在听的过程中不断地感受到惊奇与惊喜。
在教学手段、方法方面要充分利用多媒体及实物教学,提高直观性,能在实验、实习室上课的就不在教室上,能用实物展示就不用符号、模型。学过电工的同学连一个电容器都不认识值得我们反思。这就要求我们广大电工教师在平时教学过程中,即要重视学生能力和学习方法的培养,还要善于启发引导学生进行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思的训练。总之每讲一个问题,每做一个题目都力求达到四个一。即巩固一类知识,掌握一种方法,训练一项思维,提高一种能力。
4.教学要求上要“分槽喂养”,作为教师一定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真正实行“因材施教”。
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不同的要求,尽可能做到使每一位同学的积极性和潜能都发挥到极至,使每一位同学都能愉快地学习,主动地探究。力争尖子更尖,差的变好。
5.善待考试,培养良好的心态和稳定的应试素质与技巧。
考试是检查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否成功的重要手段,通过对考试反馈的信息进行分析,有利于我们总结教学经验,改进和完善教学方法。对于就业型班级学生要重点考查学生电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不要一张试卷,单考理论,一学生理论考及格,但连一个日光灯电路都不会接,你说他能算合格吗?同时通过考试还有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应试心态,稳定的应试素质与技巧。为使学生能集中精力,专心致志地迎接考试,我们教师平时要有目的、有意识地进行限时限量的训练。努力做到平时当“战”时,以训练当考试,以考试去适应考试,以考试去赢得考试。并尽量做到解题步骤的规范化,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结合对口单招考试评分标准和具体要求,努力达到思路顺、步骤全、书写清、要点明、合要求、计算准,最大限度地减少非智力因素造成的损失。真正解决:“考时感觉不太难,考后得分不太高”的问题。
2016年12月2日
电工基础教学心得体会十篇五
今天,我们学校举行了一场电工基础教学讲座,我有幸参加了此次讲座。通过这次讲座,我对电工基础知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体会。
首先,讲座的内容清晰明了,通俗易懂。讲师用生动的语言,配合实物展示和视频演示,生动形象地向我们介绍了电工基础知识,并深入浅出地讲述了电的基本原理、电工作业常用工具、安全用电等内容,让我们更好地理解电的本质和相关知识。
其次,讲师非常注重互动,积极引导我们参与讲座。他不只是口头讲解,还为我们展示了电线的组成和电路的连接方式,以图像的形式让我们了解每个部件的地位。在讲解的过程中,他鼓励我们提出疑问,及时解答我们的疑惑。
现在,社会正在向科技发展迈进,家庭中电器产品越来越普及,电力安全问题也愈来愈受到关注。正因如此,我深刻地认识到对电力安全知识的了解必不可少。在此次讲座中,我不仅学到了许多实用的知识和技能,也了解到了电器产品中存在着的安全隐患,增强了自己的防范意识。
最后,此次讲座给我留下了深刻而难忘的印象,我为能参加此次讲座而感到非常荣幸。我相信,今后在实践中,我能够更好地运用学到的知识,更加注重电器安全,为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提供更为安全、便利的电力环境。
电工基础教学心得体会十篇六
《电工基础》是中等职业学校电气类、电子类等工科专业培养技术人才必须具备的理论基础,是学习后续相关专业课程的桥梁,是一门重要的核心课程。由于《电工基础》理论抽象、专业性强,课程概念多、符号多、公式多,知识面广、理论性强、与实际联系紧密等特点,在课堂讲授中很容易让基础较差、差异大的中专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深奥、难理解,从而产生厌学的心里,导致课程教学效果不尽人意。对此要到达良好的教学效果,圆满完成《电工基础》这门课程的教学工作,需要我们老师勇于创新,大胆探索,改革教学方法。本人通过与其他优秀教师进行课堂教学交流并结合这段时间的课堂实践教学,谈谈《电工基础》教学的几点体会。
一、精心备课,熟悉教学内容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仓促上阵,那是缺乏准备,必败无疑;临阵磨枪,那是被动的准备,胜算不大;只有运筹帷幄,注重每一个细节,才能胜券在握。同样,在课前精心备好课,列出基础知识要点,找出重点难点内容,反复琢磨怎样去教而更容易让学生接受、理解,并且做到对课堂所讲内容烂记于心,胸有成竹,这样才不至于在课堂上慌乱,找不到重点,分不清主次,混乱一通说,搞得学生晕头转向,模糊不清。课前充分的准备能够保证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不会打断老师和学生思考问题的连续性。因此,要重视课前备课,而不是忽略它,随心所欲的讲。
二、做好每堂课的精彩引入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课堂引入是每次课的开始,是课堂教学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其作用不容忽视。课堂导入可以激起学生们的兴趣和情感,启发和引导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快速进入到学习的良好状态。课堂导入如同桥梁连接新知识和之前学过的知识,如同指示灯一般照亮学生思维发散方向。一般上课开始,学生的大脑还处于休息状态,对课堂学习没有多少激情,而通过精彩的课堂导入,可以快速唤醒学生沉睡的大脑,让其高速运转,思维渐渐发散,顺其自然地跟着老师的思路去接收新知识,不断思考,不断记忆,能够抓住老师所讲内容。同时,精彩的课堂导入还可以使枯燥无味的知识变得生动有趣,抽象的理论变得形象具体。只要开好头,做好精彩导入,我相信接下来的课堂讲授肯定不一样,学生在热情高涨的状态下肯定会事半功倍,快速掌握新知识,学习效果大不一样。
课堂导入的内容和方式方法可以依据教学内容特点、学生的兴趣所在、学生的知识基础等等灵活多变,不拘一格,不断创新,以达到良好的效果为最终目的。通过经验
总结
,一般有利用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引入、通过演示实验引入、在总结前一节知识的基础上提出新问题等方式。下面简要介绍演示实验方式的课堂引入。泡分别与一电感线圈、电阻串联后并联接入电路,打开和关闭开关,观察两个灯泡熄灭情况,实验完成后引入问题:为什么两个灯泡的熄灭快慢不同?开关的打开和关闭时灯泡之间熄灭前后为什么不同?如此学生一下子兴趣提起来,不自觉就进入到思考状态,进入到下一个环节,便于老师讲解与此相关的新内容。
有人说:“沉闷的课堂氛围是导致学生无动于衷的关键因素之
更容易与学生的情感产生共鸣。再者,老师可以设置有趣的问题,提问学生,在提问过程中,注重引导,并给以鼓励和表扬,让学生大胆参与其中,不再害怕课程的学习。
四、教学形式多样化,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
在知识不断更新和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传统的教学形式已不能满足教学需要,结合当今技术的发展,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已成为必要。多媒体是利用计算机对文字、图像、图形、动画、音频、视频等多种信息进行综合处理的计算机应用技术,把多媒体运用到教学工作中去,更有利于发展全新的教学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使学生更好的理解掌握课堂知识,从而收到显著的教学效果。
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其将抽象生涩的知识直观化形象化、增大信息量、扩大教学课时、提高教学效率、突出重点难点、层次分明的优势,同时要避免完全依赖多媒体教学而忽视传统的教学方法,要根据各自的优势以及教学内容的特点合理安排教学方式,不单一,不呆板,灵活多变,做到创新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充分发挥好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必然要求一份内容详实、重难点突出、结构合理、画面精彩、制作新颖的多媒体教学课件。老师在制作课件时要花时间,下功夫做好,不能轻视其作用,草草了事,这完全是需要老师投入相当大的精力去准备的。对此,建议发挥教学小组成员的集体智慧,一起讨论制作一份精致的课件,然后各个老师根据自己教学风格去灵活运用共同的课件。
五、重视课程实践能力
职业学校的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目的最终是要应用到实际,拥有这门技术,因此要重视培养学生课程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我们该意识到,在教学过程中穿插安排一定量的实践活动,能够起到促进教学效果的作用。对于课堂学到的知识,学生可能只是停留在感性方面,对具体过程毫无认识,不理解,模模糊糊,效果不好,而安排一定的实验,学生在实验方案的设计、电路搭建、仪器操作过程中以及在对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和结果进行分析时可以加深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运用,加之老师的及时引导点拨,学习效果自然而然得到提高。
六、建立平等师生关系,加强交流
优秀成功的老师绝不是高高在上,俯视所有学生的老师,而是一个和蔼、亲切的老师,与学生良好沟通交流的老师。我们都有过当学生的时代,回想起来,当自己喜欢一个老师时,我们会喜欢上这门课,对这门感兴趣,学起来也有劲。我们喜欢一个老师主要是因为可以大胆向他提出些问题,不仅仅局限于书本或者与课程相关的问题,可以跟他交流课堂以外的知识,谈生活、谈人生、谈理想、谈运动、谈旅游等等,可以说师生之间的关系非常的融洽。因此在教学过程,老师应该注重搞好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在下课后,如课余休息时间或者放假时间多跟学生交流,了解学生对老师教学有什么看法和建议以及学生学习情况,了解学生课余生活,家庭情况,感情生活等等,还可以与学生食堂一起就餐,运动场一起运动,拉近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促进师生关系。
总之,通过自身的教学实践,我认为老师要在教学中发挥主观能动性,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抱着积极的态度去不断思考,不断创新,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潜能,获取有用有意义的知识,圆满完成《电工基础》课程的教学。
电工基础教学心得体会十篇七
《电工基础》一直是中等职业学校工科类各专业一门很重要的基础核心课程。但由于种种原因,教师感到难教,学生在学习时也普遍感到难,厌学情绪严重。经过反复的思考和探寻,分析了《电工基础》难教又难学多种原因,提出了解决问题的一些相关策略。
一、教师教学方面的原因、1.教学目的不十分明确,教学内容攀高求难。
有些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对各专业《电工基础》教学大纲没有进行认真彻底地学习与研究,对《电工基础》各章节应该了解掌握哪些知识点、技能,应该了解掌握到什么程度不是十分清楚明了,这样必然会造成教学的盲目性,缺乏针对性。
有些教师认为教学必须严格按照教学大纲来实施,大纲要求的内容一个不漏。一切以教学大纲及对口高考考纲为中心的原则来教学,在教学过程中会自觉不自觉地多给学生讲授那些复杂、高深的问题,从而忽视了多数学生,忽视对《电工基础》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讲授和理解,必然导致那些理解能力跟不上,分析思维能力不强,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灵活解决问题能力弱的学生跟不上。
2.教学方法过于陈旧,教学评价手段过于单一。
当前多数教师仍然采取一支粉笔一本书,“以教师讲授为重心”的教学方法,其方法根本缺陷在于不利于学生学习热情的激发、积极性的调动和潜能的挖掘;在于不重视授予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在于不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在于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在黑板上安装日光灯电路,叫学生想象电感线圈端电压与电流相位关系等等,原本直观,具体的问题变得很抽象,很难理解。
3.教学进度过快,存在“应差式”教学。
目前,多数学校《电工基础》一般安排一个学期授完,就使得教师不得不加快教学进度,压缩授课时间,现加上《电工基础》知识本身也确实较难接受,而学生所应具备的抽象思维能力又没有完全培养出来,必然会使学生对所教授的内容囫囵吞枣,更谈不上理解、消化和吸收,应用就更不要提了!在就业型班级上课,“应差式”教学也普遍存在,不管学生掌握如何,有时自讲自听,效率低。
二、教师教学采取的对策
1.认真学习研究教学大纲,分类制定教学计划。
对于就业型班级学生,要根据专业特点及需求制定授课内容,要侧重基础性、实用性、够用性。如直流电路部分重点讲解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的基本内容;磁场、电磁感应部分重点讲解自感、互感、左右手定则等。
对于参加对口高考的学生,要弄清考试要求,明确教学目的。古语云:知已知彼百战不殆。《对口单招考试大纲》是对口高考命题和学生应试的重要依据。它原原本本、不折不扣的告诉我们高考考什么,怎么考?考试的知识内容和能力要求达到什么样的层次,以及试题的题型和题量等。
对于就业型班级学生,教学内容在根据专业特点及需求的基础上,构建好电路基本定律、电路基本元器件特性、常见应用电路原理的知识网络。
对于参加对口高考的学生,在吃透的基础上,根据其要求制定一个周密的教学计划,对所有的知识点逐一排查,对每一个电工概念、电工规律不仅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要彻底弄清它的来龙去脉,以及与其它知识的联系与区别,在复习中尽可能做到“温故知新”、“知新温故”。3.教学进度要视学生情况、合理安排,教学方法必须创新。
教学面对的是活生生的学生,故教学进度一定要根据学生基础的好坏、反应的快慢、能力的强弱,灵活把握,当原有的教案、学案不能适应当时的学生实际时,教师要随机应变,及时调整,遵循“一切为了学生,一切有利于学生”的原则,该快则快,需慢则慢。教师要善于采用重复、停顿以及抑扬顿挫等多种方式的讲解,努力使学生在听的过程中不断地感受到惊奇与惊喜。
在教学手段、方法方面要充分利用多媒体及实物教学,提高直观性,能在实验、实习室上课的就不在教室上,能用实物展示就不用符号、模型。学过电工的同学连一个电容器都不认识值得我们反思。这就要求我们广大电工教师在平时教学过程中,即要重视学生能力和学习方法的培养,还要善于启发引导学生进行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思的训练。总之每讲一个问题,每做一个题目都力求达到四个一。即巩固一类知识,掌握一种方法,训练一项思维,提高一种能力。
4.教学要求上要“分槽喂养”,作为教师一定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真正实行“因材施教”。
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不同的要求,尽可能做到使每一位同学的积极性和潜能都发挥到极至,使每一位同学都能愉快地学习,主动地探究。力争尖子更尖,差的变好。
5.善待考试,培养良好的心态和稳定的应试素质与技巧。
考试是检查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否成功的重要手段,通过对考试反馈的信息进行分析,有利于我们总结教学经验,改进和完善教学方法。对于就业型班级学生要重点考查学生电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不要一张试卷,单考理论,一学生理论考及格,但连一个日光灯电路都不会接,你说他能算合格吗?同时通过考试还有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应试心态,稳定的应试素质与技巧。为使学生能集中精力,专心致志地迎接考试,我们教师平时要有目的、有意识地进行限时限量的训练。努力做到平时当“战”时,以训练当考试,以考试去适应考试,以考试去赢得考试。并尽量做到解题步骤的规范化,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结合对口单招考试评分标准和具体要求,努力达到思路顺、步骤全、书写清、要点明、合要求、计算准,最大限度地减少非智力因素造成的损失。真正解决:“考时感觉不太难,考后得分不太高”的问题。
信息技术研修总结
不被重视,信息技术教师地位低,由于不是主科不参与高考只能作为附属科目的身份存在。领导对这一块关注很少,资金支持也不足,学校教学设备的硬件不足,影响了学校开展信息技术课程和教师的教学热情。
信息技术教师的质量不高、数量不足,,社会对信息技术课的评价低,学生不重视,认为就是上上网,导致学生在信息技术这方面的知识面窄,这也降低了教师再学习的热情与需求。
信息技术教学内容没有定性,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而变化,对于综合实践课程如何开设、信息技术教育如何开设、信息技术教育如何与其他学科进行整合等问题缺乏明确的规定。而且现代几乎人人都会熟练使用计算机和网络,面对这种状况,信息技术教师不禁感到困惑和恐慌,人人都掌握了信息技术,我们的生存空间在哪里?因而,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迫在眉急。
信息技术教师在学校的充当多面手的角色,包括:教育教学内行,技术应用、统筹规划人员,网络管理维护人员,学科教师和负责技术培训人员,这里主要针对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人员。祝智庭在2003的记者会中指出:如果说信息技术是威力巨大的魔杖,那么教师就是操纵这个魔杖的魔术师。也就是说,信息技术的应用不会自然而然地创造教育奇迹,它可以被用于促进教育创新,也可以被用于强化传统教育,因为任何技术都取决于它的使用者。因而魔术师在操纵魔杖的时候也就有了相应的“约束”。
教育信息化不是单纯地将技术和机器引入教育的过程,更重要的是一种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变革的过程,是一种基于创新教育思想并有效地使用信息技术手段,实现创新人才的培养过程。
在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中,信息技术教师作为教育信息化的先驱,对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教育信息化要求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把教育思想的现代化作为整个教育现代化的基础,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思想认识上去了,才能产生良好的效果。信息技术教师更要有敏感的信息意识,快速掌握有价值的第一手资料,抓住现代信息知识,然后对其进行整理加工、分析研究,以使自己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建立在学科前沿阵地的基础上,其次、通过形式多样的具体措施提高教师信息技术能力。信息技术教学本来就是思想与技术教育,将信息技术能力积极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去,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
电工基础教学心得体会十篇八
为期两天的“新基础教育”理念的培训,从宏观的背景出发,引出新基础教育的初心;从理论的高度,引领我思想观念的转变;也从真实具体的案例,引发我对教育
教学
现状的反思。两位教授高屋建瓴,给我构建了“新基础教育”的理念框架,也娓娓道来地讲述教学案例,深入浅出,让我受到了思想的洗礼;也以其儒雅的气质和稳重风趣的演讲姿态,让我感受到他们身上经过学术浸润后散发出的魅力。本人任教语文6年,在第一个循环的教学中,以模仿学习为主,从模糊走向清晰,渐上轨道;现在处于第二轮教学,学会了批判性地接受别人的模式,尝试开拓,探索更适合自己的教学方式,然而尝试不够到位,研究还不够深入。审视身边的教学环境以及自己的教学,确实很浓厚的应试教育氛围。如串讲文章、强调书本观点和考点,方法教学变成了应试技能教学,身边甚至连诗意的古诗词也成了死记硬背划重点的教学内容。以我们学校为例,每个学期的教学都得赶进度,不是因为教学时间不够,而是习惯式地以三分之二的时间教教材,再以三分之一的时间复习考试,为考试服务。审视自己,虽意识到不足,也陷入常规化的怪圈里被同化,虽想改变现状,却无从下手。
对照当下,反思自我,受益匪浅,获得了不少启发。一、勇于试验,探索适合自己的“新基础教育”课堂模式。当前正值各种模式行天下的时候,各种课堂教学模式如风暴一般走向课堂,可是当模式的弊端显现出来,便在谋求另一个模式风暴。然而教育具有复杂性,没有一种具体的模式可以走遍天下,新基础教育不搞生硬的模式化,但建立常规,给课堂提供基本的支架,灵活地处理课堂教学。
在irfp的课堂结构中,注重几个方面的策略:第一步,有向开放;第二步,互动生产;第三步,反馈回收;第四步,巩固练习。真正做到重心下移,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思考和参与的空间,在开放与互动中生成新的课堂资源,尊重差异、允许错误,并从中获得课堂的资源。注意以生为本,备课中建立核心的课堂目标和内容,但不必步步紧从,限制了课堂的鲜活生命力。同时,在有效课堂实施中,应避免:1、虚假的演出,假开放的“钓鱼式”教学;2、没有例外,给孩子带上枷锁的教学;3、矮化学生;4、人为地“高大上”。
在学习中比较深刻的是这个课堂案例,教师让学生仔细阅读文章,找出文中哪些人分别用了什么方式救了小白鲸,学生阅读不到一分钟的时间便举手回答,分别四个学生回答了不同的人物和方式,每回答一个,老师板书一个,过程中,追问“还有吗?”“还有谁?”等。在板书过程中,老师按照自己预设的顺序板书,而没有按照学生的回答顺序写。
这是日常教学中,最常见不过的教学场面,殊不知满是槽 点,确实惭愧,今天才意识到这是“有问题”的教学。没有从本质上去批判、质疑的话,就不能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所在,新基础教育强调“批判”,从差异和错误中找到提升的空间。习惯于现状不一定都是好的,打开眼界,在对比与批判中,找到不足,发现更好,才能让自己不断提升。此外,在开放的课堂应注重读出学情。培训中卜教授让我们分析学情和教情,然而,我们并不熟悉,因为我们没有分析学情的习惯。然而开放的课堂,应该随时敏感地捕捉学生的资源,缺乏了分析,就难以“敏感”起来。还有,在课堂上我们启动问题往往忽视了提问背后的意义和价值,只着眼与内容性的知识,忽视了思维性的知识。大部分问题只是单纯为了串联教学,为了教“内容”,只是碎片式地点状呈现,没有引导学生构建宏观的知识体系,让学生难以掌握知识背后的逻辑性思维和学科思维。
在“有向开放”方面,反思自身的教学实际,确实存在着很多 “钓鱼式”“限制式”和“白开放式”的教学情况。提问时总时自以为聪明地限制了学生甚至“矮化”了学生,如案例中,在一个班中提问“文中最弱小的是什么”,换一个班问“对于文中穿雨衣地事情,你有什么疑问?”第一个问题显然是简单的,答案也是单一的信息,但换了问法后却勾出了学生许多“新奇”的问题,在不同问题和观点中碰撞出更多的火花。第一种问法,只是按照老师的教案去走,而第二种问法打开了学生的思路,让学生敢于勾连自己的体验,也让老师更加真实地了解学生。因此,开放的课堂中提问需要技巧,需要设法走进学生,提出让他们愿意有向开放的问题。此外,关于反馈回收,就需要老师要有接受错误、解读差异的能力,这也是考验教师的功底和教学智慧重要挑战。不按套路不等于没有预设,这要求教师在教学前要做更充分的准备,从解读教材、单元、课文和学情入手,制定好课堂教学的目标,明确课堂的主心骨,并能因应各种变化把课堂生成的资源“收回”到课堂的核心内容上。
课堂应变的智慧也应在备课上下功夫,把握课堂教学的内在关系,注意考虑学生的经验起点、年段成长线、学科年段要求,从而确立文化知识和教育目标。
此外,教师应对教学内容有足够的敏感度,应能宏观地掌握学科的知识结构,从而判定知识点的定位以及它所辐射的内容。当学生熟练地掌握某个知识点时,可以往相关的知识点深度挖掘;当学生不熟悉这个知识点时,又可以通过旧知识或旁支的知识来补充教学。这样才能快速地以学定教,根据学情来扩展延伸或深化教学内容。
因此,新基础教育的课堂,在开放与回收中回环上升,大胆组织开放,有智慧地回收,这是在课堂教学值得努力的方向。
二、改变教学观念,追求高品质化的教学
重建我国课堂教学的新价值观里提到共通价值观是:促进每个学生、积极主动、高品质的学习。注重公平化、积极化和高品质化。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高品质化”。
这里卜玉华教授先给我们讲了她儿子学习英语的例子,她儿子初中时期在一所著名的私立学校就读,老师布置他学习三个单词,有三个任务,第一,给单词注音标;第二,给单词进行词性转换;第三,用单词造几个句子。刚开始时还在做起来很费解也很费时,但第二次、第三次……久而久之他在学习单词中找到了规律,学会了自学单词、理解了音标、词性、用法等,并形成了一定的学习习惯,当他长久做下去后,这样的学习就不再困难,并内化成自己的学习方法。启发我们,在教学中传授的知识、技能很可能只是学科体系中的冰山一角,深藏在水面下的还有更广阔的天地,如学习策略、学科独特的视角思维策略、审美等,也有合作交往能力、自律、好奇心、热爱学习、毅力等品质。
反思当下,我们的教学视角太狭窄了,“一叶障目,不泰山”片面地只看到某个单元,某篇课文,甚至还找不到课文间的联系。点状式、碎片式的教学不利于学生有效记忆、也不利于学生培养良好的逻辑思维。语文学科知识体系庞大,作为老师,必须先建立起自己的学科知识体系,这个体系不仅要关注内容性的,更要关注思维性的,甚至关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这样才能发挥语文学科多元的育人价值,实现高品质化的教学。
在教学中,也要重视“程序性知识”的传授,重视思维的培养,
总结
方法。其中,在“思维外显化”方面做出努力。正如学英语单词的例子,重视通过日常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一步步体验获得知识,引导他们总结方法和程序,帮助他们形成习惯。在方法的教学方面,不仅仅关注答案的内容,更应关注思维的过程,并引导学生把思维过程表达出来。三、
]持之以恒,追求终生发展。语文的内涵和育人价值是十分丰富的,作为语文老师,学无止境,持之以恒地学习,当是毕生的追求。在教育事业中,应乐于研究,在工作中研究,利用研究指导工作,不断完善自己。产生职业倦怠,是因为不停地重复过去,也是因为视野狭隘,看到当前的琐碎而看不到高层次的格局。因此在工作中也要不时从宏观角度审视自己,把工作放在研究的角度看待,让自己变得更有意义。
有扎根的意识,也要有离开的勇气。从教六年,有自己的“舒适区”,但也有自己未知和需要完善的领域。六年可以舒适,但也可以在前期的积累下,快速发展。希望自己鼓起勇气投入到新基础教育改革的浪潮中,在尝试、质疑、批判中磨砺成长。
最后,终身学习不能忘,语文老师应丰富自己的阅历,让 自己的人生丰厚起来,以自信、阳光的心态引领学生,再以学识渊博,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气质打动学生。坚持阅读、学习、思考、表达,让自己有良好的精神品质,追求终生发展!
感悟有以下几点:
1.学习教案剧的课堂中,老师关注的是知识、教案、评委、唯独缺少学生,课堂中老师通过讲授,把控课堂,是填鸭式的课堂,课堂不是满堂灌就是满堂问,学生主动学习、生生互动、动态生成、探究发现、知识结构、学生发展关注的少。
“新基础教育”研究特别关注课堂教学中学生主动状态、教师与学生互动生成。每个学科除了学科知识以外,关注育人价值,满足生命的成长需要。所有学科的教学改革实践要把专题研究转化为日常化的研究实践。以教师的自主发展需要为出发点,激发教师主动发展愿望,实现师生生命的自觉。
2.“新基础教育改革”首先是还学生主动学习的时间空间和提问权等,进行“长程两段式教学设计”,通过“教结构”和“用结构”,由慢而快的推进教学过程,运用学到的知识结构和方法结构,主动地在课堂上学习类似或相关的的新知识。新基础教育主张“五还”,教师要舍得放,在“多向互动”中呈现多种资源,把握好“放”和“收”,在“交互反馈”中推进课堂生成。
3.面对活起来的课堂,我们做好“放”“收”结合的课堂。课堂放下去时,要用“大问题”激活课堂,促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课堂,“放”是生生、师生教学资源生成的过程,“收”是师生互动、回应反馈,一“放”一“收”有机结合,促进教学“过程生成”的过程。
电工基础教学心得体会十篇九
---来获取信息的能力,满足和适应信息化社会对学生基本素质的要求。因此,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中要注重精讲细练,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和计算机应用能力。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体会,从以下方面来谈一谈,供大家参考。
一、结合生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对青少年学生来说,学习的积极性首先来源于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直接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内在动力,它促使学生认真学习。如果教师能“寓教于乐”,善于联系生活,将书本知识用生动形象、妙趣精炼的语言来表达出来,就能更好的引起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
1、展示如下成绩表,并提问回顾有关excel单元格格式化设置的问题。
2、对比显示利用公式或函数计算完整的成绩表。
3、讲解总分、平均分、单科总分、单科平均分的计算方法。利用sum求和函数以及average求平均值函数计算。
在h3单元格输入公式:=sum,然后拖填充柄至h14。
在i3单元格输入公式:=average,然后拖填充柄至i14。
单科总分、平均分计算方法类似,注意函数参数区间即可。
4、单科最高最低分分别利用max和min函数计算。
在c17单元格输入公式:=max,然后拖填充柄至g17。
在c18单元格输入公式:=min,然
4---的方式确定已经充分理解所教知识后,可以委派为临时指导员,指导其他同学的操作。通过这种灵活方式加强学生间的交流,既可以培养学生互助意识,又提高学生运用计算机知识的水平,充分发挥了上机的实践效用。
以上是我个人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的一点点浅见,希望各位同行提出宝贵意见。
电工基础教学心得体会十篇十
单招班:陆赛荣
《电工基础》一直是中等职业学校工科类各专业一门很重要的基础核心课程。但由于种种原因,教师感到难教,学生在学习时也普遍感到难,厌学情绪严重。笔者经过反复的思考和探寻,分析了《电工基础》难教又难学多种原因,提出了解决问题的一些相关策略。
一、教师教学方面的原因
1.教学目的不十分明确,教学内容攀高求难。有些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对各专业《电工基础》教学大纲没有进行认真彻底地学习与研究,对《电工基础》各章节应该了解掌握哪些知识点、技能,应该了解掌握到什么程度不是十分清楚明了,这样必然会造成教学的盲目性,缺乏针对性。有些教师认为教学必须严格按照教学大纲来实施,大纲要求的内容一个不漏。一切以教学大纲及对口高考考纲为中心的原则来教学,在教学过程中会自觉不自觉地多给学生讲授那些复杂、高深的问题,从而忽视了多数学生,忽视对《电工基础》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讲授和理解,必然导致那些理解能力跟不上,分析思维能力不强,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灵活解决问题能力弱的学生跟不上。
得很抽象,很难理解。
3.教学进度过快,存在“应差式”教学。目前,多数学校《电工基础》一般安排一个学期授完,就使得教师不得不加快教学进度,压缩授课时间,现加上《电工基础》知识本身也确实较难接受,而学生所应具备的抽象思维能力又没有完全培养出来,必然会使学生对所教授的内容囫囵吞枣,更谈不上理解、消化和吸收,应用就更不要提了!在就业型班级上课,“应差式”教学也普遍存在,不管学生掌握如何,有时自讲自听,效率低。
二、教师教学采取的对策1.认真学习研究教学大纲,分类制定教学计划。对于就业型班级学生,要根据专业特点及需求制定授课内容,要侧重基础性、实用性、够用性。如直流电路部分重点讲解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的基本内容;磁场、电磁感应部分重点讲解自感、互感、左右手定则等。对于综合高中参加高考的学生,要弄清考试要求,明确教学目的。古语云:知已知彼百战不殆。《对口单招考试大纲》是对口高考命题和学生应试的重要依据。它原原本本、不折不扣的告诉我们高考考什么,怎么考?考试的知识内容和能力要求达到什么样的层次,以及试题的题型和题量等。
3.教学进度要视学生情况、合理安排,教学方法必须创新。教学面对的是活生生的学生,故教学进度一定要根据学生基础的好坏、反应的快慢、能力的强弱,灵活把握,当原有的教案、学案不能适应当时的学生实际时,教师要随机应变,及时调整,遵循“一切为了学生,一切有利于学生”的原则,该快则快,需慢则慢。教师要善于采用重复、停顿以及抑扬顿挫等多种方式的讲解,努力使学生在听的过程中不断地感受到惊奇与惊喜。在教学手段、方法方面要充分利用多媒体及实物教学,提高直观性,能在实验、实习室上课的就不在教室上,能用实物展示就不用符号、模型。学过电工的同学连一个电容器认不识值得我们反思。这就要求我们广大电工教师在平时教学过程中,即要重视学生能力和学习方法的培养,还要善于启发引导学生进行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思的训练。总之每讲一个问题,每做一个题目都力求达到四个一。即巩固一类知识,掌握一种方法,训练一项思维,提高一种能力。
4.教学要求上要“分槽喂养”,作为教师一定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真正实行“因材施教”。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不同的要求,尽可能做到使每一位同学的积极性和潜能都发挥到极至,使每一位同学都能愉快地学习,主动地探究。力争尖子更尖,差的变好。
5.善待考试,培养良好的心态和稳定的应试素质与技巧。考试
是检查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否成功的重要手段,通过对考试反馈的信息进行分析,有利于我们总结教学经验,改进和完善教学方法。对于就业型班级学生要重点考查学生电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不要一张试卷,单考理论,一学生理论考及格,但连一个日光灯电路都不会接,你说他能算合格吗?同时通过考试还有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应试心态,稳定的应试素质与技巧。为使学生能集中精力,专心致志地迎接考试,我们教师平时要有目的、有意识地进行限时限量的训练。努力做到平时当“战”时,以训练当考试,以考试去适应考试,以考试去赢得考试。并尽量做到解题步骤的规范化,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结合对口单招考试评分标准和具体要求,努力达到思路顺、步骤全、书写清、要点明、合要求、计算准,最大限度地减少非智力因素造成的失。真正解决:“考时感觉不太难,考后得分不太高”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