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教师会议笔记(优秀10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师会议笔记篇一
最近我仔细拜读了吴放老师的《和孩子一起跳舞》。书中作者将自己的教育生活以简洁朴素的语言,生动鲜活的故事,书信的形式娓娓道来,读起来倍感亲切。书中介绍的一些方法,有时能轻而易举地解决我遇到的一些困惑。看完此书使我感受到了幼儿教育工作的多姿多彩,同时也使我对幼儿教师这份平凡的职业有了新的认识。
曾经,在我的脑海中无数次闪过这样的想法:幼儿教师是个辛苦而又不被人理解的职业:每天早上七八点到幼儿园开始忙碌,接待家长、组织活动、开会、学习、看午睡……一直忙到了下午四五点钟,有时还要加班布置环境,晚上还要做一些文案工作,做得很苦,做得很累,却有时得不到家长的认同和理解。有些家长甚至会经常抱怨老师没有很好照顾好自己的孩子,有时仅仅是为了孩子的裤子穿反了或者是鞋带没有系好。
但当我仔细阅读了吴放老师的《和孩子一起跳舞》后,我的想法就彻底变化了。换个角度看待问题,我发现其实我们并不是这么辛苦、紧张而又忙碌的工作着,我完全可以让孩子们的所思所想,让孩子们的点滴进步成为我快乐工作的动力。原来,快乐的工作是这么简单的一件事!孩子还是孩子,我还是原来的我,原来痛苦和快乐只是一个想法的转变,只是那么一点点的改变。
当我惊奇的意识到后,我真的发现,我的工作中处处充满着欢乐和甜蜜。有时,当我午餐过后,拿着书在孩子旁看时,不知不觉中,我的身后躲着几个小家伙笑着给我敲背呢;有时,当和孩子们一起到大型玩具处玩耍时,孩子们不时传来叫我一起来玩的亲热叫唤声;有时,当家长们从我手中接过孩子的衣服真诚的对我说谢谢……这些让我兴奋不已,原来快乐地工作可以是这么简单!
教师会议笔记篇二
古人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可见,作为一名教师并不容易,而作为一名深受幼儿和家长亲睐的教师更不容易,其肩负着是无数人的期望和重托。对新时代的教师也无疑是一次对知识、教养潜质、综合素养的考验,其中教师对教学活动设计就是一个值得研讨的问题。
对一本教育类书籍的的阅读方式有多少种可能性呢?安静地进入,让作者带着你简单游弋在各种教育观念间,寻觅着教育中的清风明月,陈震老师的《做温暖的教育者》一书做到了。
陈震老师是一名普通的教育工作者,他的语言功底深厚,善于敏感把握身边事物,对各种话题,信手拈来,皆从教育的角度进行叙述,日积月累,坚持书写,构成了二十七万余字的教育类著作。
书中文章大多短小精炼,无赘言赘语,给人很强的阅读愉悦感。书中话题涉及丰富,让我们深深感受到一位普通教师为师、为学、为人的自在寻觅过程。应对现实的琐碎与繁杂,陈震老师始终以教育者的智慧关照教育现实,展现了一位教育工作者的工作与生活姿态。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寻求有境界的工作姿态。
书中对教育工作者的工作姿态提出了很多推荐,如:教师的基本要求是发奋创设宽松的和谐环境,调节构成宽容的内部心境,坚持宽厚关爱的沟通心态;“小疑获小进,大疑获大进”,能够发奋培养出有怀疑态度,批判思维与创新精神的学生等等,这些都是需要教师不断寻求的!
对于教育者的工作姿态陈震老师认为有境界为上,借鉴王国维先生对于境界的经典描述,即:第一境,“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第二境,“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境,“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有境界的教育自成格调,有境界的教育才有生命力。境界有大小、高下之分,并无优劣。教知识,教方法,教心态能够成为教育的三种境界,对于成长中的人来说,知识,方法,心态都是重要的,境界由低到高,低层次是知识获得,高层次是心态培育,只要能够有效整合,就能促进终生的和谐发展。
教师会议笔记篇三
20xx年6月15日我有幸参加了全国著名教育名家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研讨会。这次活动是教育名家公开执教,走近吴老师,她的课堂和讲座犹如一簇激浪,持久地澎湃了我。“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我想任何老师都不想在教学中只做一名匆匆的过客吧!那么就让我们携起手来,在教学中扎扎实实探索,给学生一片更加绚烂的天空吧!
通过学习,我发现吴正宪老师在课堂上,不仅是用数学的真谛来拨亮孩子们的心灵,更是用她对孩子的爱心真情来感染他们,用自己人格的魅力塑造他们。她的课,知情交融,师生互动,她的课,充满了童趣、乐趣。课伊始,趣已生,课继续,情更深,课已完,意未尽。40分钟的数学课,像磁铁那样把每一个孩子的心紧紧地吸在一起,把时空有限的课堂变为人人参与、个个思考的无限空间。
通过听吴老师的课,我感觉有以下三方面非常重要:
1、真诚的教学感情
2、让我看到了“自主学习”的魅力。
吴老师的课堂上的自始自终充满了浓厚的人情味,“以学生为主体”在她的课堂上体现得淋漓尽致,课堂上,我们见到的不是一位淳淳教导的长者,而是一位处处撒播火种的老朋友。
吴老师在这节课伊始便制造了认知冲突,两件上衣和一条长裤,一条短裤,一条裙子有几种搭配?学生猜的情况不一,带着这个问题进入了新知的学习。接着便让学生汇报自己的想法,3种的搭配和4种的搭配让学生自己总结特点:引出乱和不全。6种的展示之后让学生明白怎样才能不乱和全。让学生自己建模,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学习新知。总结出要有规律的搭配才可以不重复不遗漏。处处有数学。
3、善于欣赏每一个孩子,面向全体。
知,的学三三习。接着便让吴正宪老师的课有的只是真情的交流和生命的对话,是的,当一个老师挚爱教育,用生命上课,不但你感动,大家都会感动,用吴老师的话是“让每个学生有尊严地留在集体中”,课堂上吴老师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困生,关照课上没有注意听讲的学生,不断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全体学生都跟上集体的步伐,在充分的交流与展示活动中,学生快快乐乐、真真实实地构建数学的模型。课上完,学生都有种不舍,别说是学生了,看到吴老师的离开,我都想流泪了,舍不得。
吴老师报告中的一段话更是让我记忆犹新,“做好老师从读懂学生开始;做好老师从读懂教材开始;要做好老师还应在自己的课堂上踏实地练,好课是上出来的,好课是练出来的”。
吴老师精湛的教学艺术使我折服,把我们带到了数学课堂教学的崇高境界,这是她几十年丰富教学经验积淀的结果。《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多年来,吴正宪老师致力于小学数学教学改革,在教学中善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既做到很好的把握教材,又很好的把握学生,教学中做到体现自主、引导合作、推动探究、关注过程,尊重学生个性特征,重视学生的探究体验和感悟发现。
走近名师,走进生命的课堂,我们的专业得到不断地成长,也渐渐感受到什么是快乐高品位享受教师职业的幸福。
教师会议笔记篇四
自古以来,人们获取知识的途径多种多样,而读书作为其中一种既普通又直接但却非常有效的求知方法沿用至今。作为教师,从书本中获取知识就显得尤其重要。人类创造的知识财富,如同浩瀚的海洋,博大精深。作为我们教师需要加强各方面的修养来提高自己。所以我们理应多读书,用书来净化心灵,用书中的知识充实自己。
读书让我更深刻得体会了教育的民主,在学生眼里,教师能够与他们平起平坐,他们的心理也就获得了一种平衡,这样的教师最能受到学生的敬重。学生乐意与我走近,常把心里话告诉我,向我诉说烦恼,向我倾诉困难,我因此常和学生交流,这不能不说是一笔最宝贵的财富。回想每一次学生在向我表达着他们对我的感激和敬意,我的心情都莫名的激动,我总是深深的感受到了自身的一种最崇高的价值。毫不避讳地说,这种崇高,正是我在读书工程中所获得的最大的收获,是我不断学习、不断完善的具体表现。
本学期,校长提出了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今天我们怎样做教师?我觉得做一名优秀的教师其实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但也并不是如“蜀道之难”。只要我们不断的加强理论学习,不断积累经验,长期地保持一颗好奇心,想一想今天学生又将演出一幕怎样的好戏?我今天又将看到孩子们的什么新花样?我自己又该为他们做些什么事?处处为孩子们着想,在为学生做些你力所能及的事时,你也必然在一步一步的接近成功!
名言说:“热爱是最好的老师。”是的,对于教师来说,爱是不可须臾成缺的,只有以挚爱奠基,教师才会倾尽精力,激活智慧,把自己的全部热情,甚至生命献给他所热爱的事业和学生。名师魏书生认为:埋怨环境不好,常常是我们不好,埋怨别人太狭隘,常常我们自己不豁达,埋怨学生不好教,常常是我们的方法太少。众多的成功者一再告诉我们,不管处于什么样的处境,只要你有奋斗不息,追求不止的精神,你就会自觉地去改变自己把外在的压力转化成巨大的动力,不断地学习,引千道清泉、集百家之长提升自己、充实自己。“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陶行知先生的这句话,标示了有效教师高尚的师德境界。爱因斯坦说过:“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它往往胜过责任。”教育尤其需要热情,需要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博大而炽热的爱,就不能成就有效教师。古今中外的名师们都是在以德之教,以身示范的教育过程中站立起来的,都是在无私奉献、无私的爱中不断认识自我。
“多改变自己,少埋怨环境”是魏书生老师总结的涵养性情的一条法则。这给予我的启示便是教师要以平稳的情绪和愉快的心境投入工作,善于营造亲切、和谐的愉快的教育气氛,使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激发他们生动、活泼、主动的学习与发展。在今后的工作中,以名师们为榜样,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教师会议笔记篇五
现在,我明白了,把天真活泼的学生培养成“小大人”。因为我们剥夺了他们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童话般的童年。作为教师,面对学生,要保持一颗童心,用自己的童心唤起学生的童心,用自己的爱唤起学生的爱。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走进学生的内心,表达我们对他们的爱。只有这样,我们才有资格谈论我们的教育。我们应该创造一个平等、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放下我们的货架上,创造一个积极、健康、活泼、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与爱,让爱的阳光照在'hearts学生,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使学生'quality全面、和谐地发展。
开放学生”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充满活力,教师必须采取“教师的尊严”的面具,不使他们的主导地位成为“主导”地位,建立民主、平等、友好、和谐的师生关系,这样学生就可以打开他们的心灵大门的老师,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和想法,敢于真正表达自己在老师面前,并充分展示自己。展示你的个性,挖掘你的创造潜力。要做到这一点,教师一定不能耽误上课,不能让作业和考试填满自己的空余时间,不能喋喋不休地“灌满教室”,还要有学生的自主性、学生的发言权、学生的活动权利。否则,他们的学习和发展的渠道就会被堵塞。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将被动地接受信息,成为“记录者”和“容器”。
在《学记》中,云说:“亲你的老师,相信他的方法。”人不是植物,哪能无情?老师对学生的关爱必然会赢得学生的喜爱,学生对老师的喜爱必然会转化为对老师所教的学科的感情。反之,如果我们不尽量避免对每个学生“忘忌讳”,即使你们都是为了学生着想,但学生却受到你们言行的影响,或疏远你们,或与你们产生对立情绪,逐渐变成被动学习,甚至讨厌学习。
教师会议笔记篇六
杜威是美国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心理学家和政治家,其权威地位是世界教育界一致公认的,他和他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体系对世界上许多国家都产生了深远影响。《民主主义与教育》是其教育著述的代表作,全面地阐述了实用主义教育理论,即教育社会职能和效用、民主社会的教育性质、教育与职业、实用主义真理论和道德论。书中杜威的主要教育思想包括三大体系: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改造。
教育是什么?难道仅仅是知识的传授与课程的完成么?不,教育即生活。身为教师,我们不能把知识以纯客观的形式提供出来,或者作为学生能加于他已有经验之上的一种新的特殊经验。我们不应当把它作为新的教材介绍给学生,而应当作为用来显示已经包含在旧经验的因素,和作为提供更容易、更有效地调整经验的工具。因为我们要明白:知识是来源于生活的。学校科目相互联系的真正中心,不是科学,不是文学,不是历史,不是地理,而是学生本身的社会活动。我们应该让教育还原于生活,让知识还原于生活,让学生成为生活的实践和操作者。首先,杜威对“生活”这一概念进行了论述。他强调指出:“我们使用“生活”这个词来表示个体的和种族的全部经验。”他所提及的“生活”既包括个人生活,也包括社会生活。但在论述教育与生活的关系并提出“教育即生活”这一观点时,他首先是指社会生活。因为社会生活环境包括促使或阻碍、刺激或抑制人的特有的活动的各种条件。其次,杜威对“教育即生活”这一观念进行了论述。他强调指出,要使个人的和种族的经验不断更新,并使社会群体的生活延续下去,就必须通过教育。在杜威看来,教育的过程就是生活的过程。教育和生活一起开始、继续和终结。既然教育与富有成效和本身有意义的生活的过程是一致的,那么,教育所能提出的唯一最终价值正是生活的过程。第三,杜威对教育本身进行了论述。他把教育分成两种:一种是非正式教育,即与他人共同生活而获得的教育。这种教育是出于偶然的,但它是自然的和重要的。另一种教育是正式教育,即专门为儿童特别准备的教育。这种教育是有意识的和直接的,需要通过学校这个专门的结构来进行。
从“生活就是发展;不断发展,不断生长,就是生活”这一结论出发,杜威自然地从“教育即生活”转到了“教育即生长”。 “生活就是发展;而不断发展,不断生长,就是生活。用教育的术语来说,就是:(1)教育过程在它自身以外无目的;它就是它自己的目的。(2)教育过程是一个不断改组、不断改造和不断转化的过程。”——摘自美国教育家杜威:《教育即生长》 初看这段话,好像很抽象,又好像有点味道。我刚刚看到时也是这种感觉,正由于这点味道,让我一而再、再而三的品味。
再联系我们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不难发现,有些东西很值得我们去反思,值得我们去品味。
“教育即生长”言简意赅地道出了教育的本义,就是要使每个人的天性和与生俱来的能力得到健康生长,而不是把外面的东西例如知识灌输进一个容器。
苏格拉底早已指出,求知是每个人灵魂里固有的能力,当时的智者宣称他们能把灵魂里原本没有的知识灌输到灵魂里去,苏格拉底嘲笑道,好像他们能把视力放进瞎的眼睛里去似的。
懂得了“教育即生长”的道理,我们也就清楚了教育应该做什么事。比如说,智育是要发展好奇心和理性思考的能力,而不是灌输知识;德育是要鼓励崇高的精神追求,而不是灌输规范;美育是要培育丰富的灵魂,而不是灌输技艺。我希望,正如杜威在《教育即生长》一文中所说:“一个人离开学校之后,教育不应停止。”而要达到这一目标,关键在于教师,而教师的教育行为能否达到这一目的,关键在于存在一种评价制度,一种能让教师自身看重自身价值的'评价机制。
一百年过去了,杜威教育哲学的生活意义依然充溢着思想与智慧之光,我们对它多学习、多体会、多感悟,必能使我们在新课程的实践中使自己的求知历程更具理性的品位和价值。
教师会议笔记篇七
读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给教师的建议》,我受到深深感触。的确,这些建议使作为教师的我们有更明确的方向,给我们极大的帮助,它就象一盏指路明灯一样。
尽管今天的'教育形势比之苏霍姆林斯基所写书的年代有很大的变化,但他的闪光的思想、精练的语言,对今天的教育工作者来说,丝毫不显过时,它仍像一场及时雨,滋润着一颗颗干渴的灵魂。它像与教师面对面一样,针对着教师的苦恼与困惑娓娓道来。在读到“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一段时,确实让我产生很大的共鸣。作为一名年轻教师,的确发现时间总是不够用,每天总是备课、制作教具、上课、写反思等,仰望时钟,一天时间却又过去,可收获却不大。
《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给我们一个很好的建议:那就是读书,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他还在书中举一个例子:一天,一位老教师上一堂非常精彩的公开课,她的风采吸引在场的所有老师。当别人问她:“你花多少时间来准备这节课”时,这位老教师说:“对这节课,我准备一辈子,而且,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准备的!”感动之余,我也豁然开朗。我们总在抱怨着时间的流逝如水似箭,可老天总是最公平的,它给我们每个人都是一天24小时,问题还是出在疲于应付上,整天是事情在后面追着自己而没有主动去做是事。
苏霍姆林斯基用他30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向我们阐述许多伟大的真理,虽然他来自于不同的年代,不同的国度,但他闪光的思想对我们这一代来说,丝毫不显过时。我想教育的问题是共性的,它不会因为时代的变迁而改变或消失。今天,我浅谈读《给教师的建议》后的一些感想,其实它里面的很多经验都值得我去一一聆听和反思!这些都将成为我一生将享用不尽的财富!
教师会议笔记篇八
作为青年教师自己有许多需要学习的东西,学校也为老师们着想,要求我们假期好好读一本书,品一碗心灵鸡汤,在愉快的假期里也能成长。
我也挑了自己喜欢的一本书:肖川的《教师的幸福人生与专业成长》。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过幸福快乐,但是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实现。幸福是人类个体认识到自己需要得到满足以及理想得到实现时产生的一种情绪状态,是由需要、认知、情感等心理因素与外部诱因的交互作用形成的一种复杂的、多层次的心理状态。而教师的幸福是教师在教育场景中自身需要得到满足后的一种感受,是教师在自己的教育工作中自由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的一种教育主体生存状态。教师的幸福就是教育幸福。幸福的教师能培养出幸福的学生。
教师,循循善诱,守望的是讲台,放飞的是梦想,播种的是知识,收获的是未来。教育是教师的生命,因而教师的幸福首先来教育教学的工作;其次教师的幸福来自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因为从学生身上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进而体验到精神上的无限幸福,学生的道德成长,桃李满天下,便成了教师最大的幸福;教师的幸福同时也来自教师的专业成长、教育研究、善好的学校生活。
教师的幸福其实很容易得到实现,当学生的成绩有进步的时候,你会感觉到幸福;当调皮的学生开始懂事、听话的时候,你会感觉到幸福;当在比赛活动现场,学生一起呐喊、加油、努力、全力以赴的时候;你会感觉到幸福……对于教师,我们很容易在身边的小事上感受到幸福的存在。
幸福就是一种感觉,敞开心灵去感受,幸福无处不在;幸福就是一种充实、闲适,没有空虚感,匮乏感、无聊感,没有内在的紧张、焦虑;幸福就是内在的平安,自由自在。做一名幸福的教师其实也不是很难,保持良好乐观的心态,认真的对待自己的教育事业,自己的学生,用心体会生活,你会发现幸福就在身边!
教师会议笔记篇九
1977年,前苏联著名的教育理论家和实践家苏霍姆林斯基写成《给教师的一百条推荐》,这本书里所传达的真知灼见,到这天仍值得我们细细品味。每部分都有许多的精华,给我很大的振动,在那里,我想摘出几句来,让我们一齐细细地品读。
教师首先是一个完整的人,他们就应有自我的精神空间,他们也要享受生活……这样的观点就把教师从“圣人”的位置上拉了下来。教师不可能人人成为“圣人”,也没有那个必要。要做一个成功的教师,务必首先学会做一个成功的普通人。做自我的主人绝不仅仅限于做自我肉身的主人,而是指以下一个完整的过程:一是认识自我,对自我的专长和优缺点要心知肚明,那有做自我主人却不认识自我的个性是我们这些年轻教师,更就应明白自我的优缺点。二是要自我选取,如果教师这个行当是你自我选取的,就要无怨无悔的做下去,并且要尽自我的努力做得更好。三是按自我的方式教书,本来就“教无定法”的,只要你守着教学的基本规范,剩下的空间都是你的,在完成教学目标任务的前提下,你能够这样教也能够那样教,教出你“自我”来。四是自我评价自我,自我教的好不好自我要总结,仅有善于总结才会去学习提高。
以前总是说要想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务必有一桶水,可按此刻的局面来看,一桶水是远远不够用的。一个教师如果不继续学习,他将不能胜任教师这个工作。对于这一点,我深有体会,以前很少有专业知识方面的学习,近来常有紧迫感,总觉得知识欠缺,“书到用时方恨少”。近一年来,在学习这一块有了大提高,便觉得自我充实了许多,自信也增强了许多。教育改革的发展指出了继续学习的迫切性。学校的发展也体现了继续学习的迫切性。随家庭择校就读也同样指出了继续学习的迫切性。现代教育提出了“终身学习”的观念,教师要求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观念,自我首先要以身作则。所谓:其身正,不令而从;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所以教师务必要养成继续学习的好习惯,给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
“金杯银杯不如口碑”刚开始看到这句话觉得有些荒诞,不是说事实胜于雄辩吗,并且此刻基本招工单位不是一律看简历、荣誉吗。但读完这一段话,静心细想,确实如此,一位教师是否优秀怎样能凭几节作秀的公开课或论文的篇数来断定呢。如果你的上司、你的同事、你的学生、你的学生的家长们都“口口相传”地赞美你、敬重你,你有着很好的口碑,你的工作肯定也很出色。而要想做一个“口碑”很好的教师,郑校长说的第一条真的很重要,如果没有丰富的知识你终将被时代淘汰。我觉得今后的生活就应把学习摆在第一位,“爱惜自我的每一根羽毛”,让自我活得美丽而开心。
古人说得好:“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人生存在着许多完美,也有许多的缺憾,就看我们有没有潜力去直面它,欣赏它。作者认为“欣赏缺憾的人生是追求幸福的人的一种潜力,这种潜力来自于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因为理解了生活而升腾起的对生活的挚爱”。虽说我们所从事的教育事业是一份崇高的职业,可经历中仍难免有一些不令人愉悦的回忆,甚至是心底涌起的阵阵苦痛,但这些不是生活的全部,只要我们足够热爱。
教师会议笔记篇十
每天坚持抽时间读书,认真做好笔记,每个月撰写600字读书笔记以及读书心得。通过读书,我学会了怎样正确地去引导教育孩子,读书使我再提起笔来写些什么,不再会觉得那是一件难事。我要做个真正的职业读书人,从书中汲取更多的营养,再把这些营养输送给我的学生们。
学校认真落实了读书活动方案,开展了丰富的读书活动。我积极参加学校的读书活动。这些活动分别有“我读书,我快乐,我成长”“读书随笔”、“读书名言”、“读书与成就”的论坛活动、“讲述我的教育故事”、“阅读、工作、成长”演讲等主题活动。按照学校要求,我们每个月都将自己的学习心得上传到学校的百果读书会上,与其他教师进行交流。这种跨越空间的交流方式提高了我们教师学习的兴趣。
我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外出读书活动,并且仔细倾听,认真做好笔记,及时记下点滴收获,按要求写一篇学习心得。提高自己的理论认识,并把这种知识运用到教学中去,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在今天作为一名教师,对于教学必须全身心的投入,必须不断读书,才能做一个卓越智慧的教师,用新观念育出不同的人才,快乐地生活,快乐地工作,真正做一个享受教育的阳光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