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白居易简介(模板26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白居易简介篇二
xxx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xxx我又回到了唐代,江州风景依旧。可那江州司马却是比我以前见着的时候更为憔悴。
独上孤舟,我要在这千年之前相遇的地方再次扮演琵琶女的角色。这次,他是独自一人来的,透过船帘的一丝缝隙,我甘做一个偷窥者。他,应是不介意的吧!
一样的江,一样的月,一样的枫叶荻花秋瑟瑟。不一样的是,千年以后,我,已识得他。再次抚摸那把琵琶,感慨自是万千。那么多年,唯有他,才是我唯一的知音啊!江风吹乱了他的头发,他并没有在意,忧郁的倒影,连鱼儿都不忍扰破,你还是你,香山居士的性格从不曾变。
我拨开船帘,唤道
xxx居士,小女子略备水酒,以答居士赠《琵琶行》之恩。xxx
他欣然上船,却独立于船头,也不曾喝酒,只请我再弹一首曲子。他的请求,我自是不会拒绝。看着他的背影,忽然感觉渺小的我离他甚远,他的那份情操,千年之后,我仍是学不来。转轴拨弦,我能做的,怕仅此而已。
琵琶,有很多年未曾再摸过它了,但熟稔不减当年,我可以很容易地一边弹奏一边看着他:月光如流水,静静地泻在他的肩上,他的忧郁融进了同样忧郁的月光之中。仍是穿着那件青衫,江风吹得他的衣襟乱舞,他的泪,透过月光的折射入我的眼,那是一个诗人所有的情思。
什么时候。你才能看开呢?灭亡,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人民,亦将会有更为明智的统治者,你又何必为这大势已去的唐朝忧心忡忡呢?
他说:你不懂。
对,我是不懂,一个诗人的情怀,该是怎样的崇高,我能做的,也只能为你奉上我唯一的音乐。浸着他的泪的江风迎面吹来,凉意霎时传遍全身。那风也扰得我不禁黯然落泪。这一次,不再是为了自己的韶华不再,而是为他,一个即将在历史中消逝的才华横溢的诗人。我把所有的埋怨、回忆、忧伤留在身后,把自己交给这秋江白月,把自己融入这一片亘古的肃穆之中。他眉头那未解的结给我的黄粱一梦画上了一个惆怅的句号……
一摸眼角,已湿一片,思想就像徘徊在迷离草莽的孤马,我总会想起那似乎很是遥远、被历史遗忘的梦,心里莫名涌起淡淡的惆怅或忧伤。一个诗人的惋惜在历史的长河中干裂,他的泪水沾着湓浦口的江风自我的眼中流下。我不禁庆幸自己生活在这个自由的时代,并且,我会将他的壮志,他的才华在新时代中寄予新的思想发挥,我会让他的灵魂在二十一世纪的.长河中永不干涸。
梦回唐代,却似乎是真实地重见故人,我相信,香山居士的泪不会再流淌于这个*。
白居易简介篇四
长恨歌
唐代:白居易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
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里。
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
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
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天旋地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
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
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花开日 一作:花开夜;南内 一作:南苑)
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
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
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临邛道士鸿都客,能以精诚致魂魄。
为感君王辗转思,遂教方士殷勤觅。排空驭气奔如电,升天入地求之遍。
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渺间。
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
金阙西厢叩玉扃,转教小玉报双成。闻道汉家天子使,九华帐里梦魂惊。
揽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银屏迤逦开。云鬓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
风吹仙袂飘飘举,犹似霓裳羽衣舞。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阑 通:栏;飘飘 一作:飘飖)
含情凝睇谢君王,一别音容两渺茫。昭阳殿里恩爱绝,蓬莱宫中日月长。
回头下望人寰处,不见长安见尘雾。惟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
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黄金合分钿。但教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
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易长恨歌赏析
《长恨歌》自产生之日起,对主题的看法、理解就有分歧,时至今日多种主题说仍然存在,综合看大致有三种说法,即“讽谕说”“爱情说” “双重主题说”。我们认为这是一首描写爱情的诗篇。
说《长恨歌》是一首描写爱情悲剧的长诗.一般不会产生歧义。因为悲剧故事的始末在诗中表达得十分清晰:全诗以“汉皇重色思倾国”为开端,先写杨玉环入宫,受专宠;次写马嵬兵变及李、杨爱情悲剧结局;再写唐明皇奔蜀及回宫后对贵妃的笃诚思念;最后借助想象的翅膀,写贵妃死后成仙,对玄宗一往情深,并以“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结束整个故事。该诗不仅故事完整,而且情节波澜起伏,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诗的后半部分想象、虚幻了一个恍惚迷离,“虚无飘渺”的别开生面的仙境,使杨贵妃死后的形象再现于蓬莱,沟通了天上人间永远不存在的爱情。这使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就不再是简单的纪实诗,而成了一个经过艺术再创造的更带有典型意义的悲剧。这种仙化式的悲剧结局,是作了喜剧处理的。它不仅写出了李、杨至死不渝的爱情,而且还以浪漫主义的手法写出了死而复生、恩爱不绝的奇迹。《长恨歌》写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最终以悲剧结局,这反映出了诗人对他所认识所描绘的那部分社会生活的基本评价和基本态度,而且这爱情悲剧是能够统帅全诗灵魂的;至于纵欲失政等政治因素可作为背景、典型环境来考虑。这爱情悲剧作为主要线索来分析、评价。那《长恨歌》的爱情说也就好解释了。从客观上说,帝妃之间的爱情故事,在我们今天看来与一般人是不一样的,有其独特性.这里富有强烈的政治色彩。唐明皇“重色”的性格特征可谓淋漓尽致矣。诗的首句“汉皇重色思倾国”就高度概括了他的性格特征。而杨贵妃则着重体现在“倾国”的外貌上,写她的妩媚、娇态、风姿.“天生丽质”。这形象既富于个性又十分鲜明。
作为一首爱情诗来看待,它不同于一般爱情诗的地方,还在于把政治历史事件作为背景来处理,作为爱情悲剧的典型环境。逸乐误国,甚至导致安史之乱,这只是一个方面,同时它也导致了自身无可挽回的大悲剧。可一味囿于“女色亡国”却 是一种偏见。必须看到,“开元之治”的断送,绝不仅仅于此,更主要的是唐代各种社会矛盾白热化的结果。
白居易简介篇五
唐朝诗歌,或许走过太多太多大名鼎鼎的诗人,就像夜空中明亮的繁星一样数也数不清。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杜甫,虽穷困潦倒,却一心为人。“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李白,虽被捕入狱,却志气还在。但有一位诗人,他的诗语言生动,他的情酣畅淋漓,他就是诗魔——白居易。
白居易,他不是忧国忧民的子美,他不是学富五车的子安,他不是潇洒浪漫的太白,但是他却是唱叹有情的乐天。“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的.友谊之情;“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的恻隐之心;“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的故园之思。
白居易,他之所以能被称为“诗魔”,就是因为他的诗如雷贯耳、响彻云霄。“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白居易之所以能被世人仰慕,就是因为他的诗*实易懂、老少皆知。
我敬佩白居易,是因为他的诗歌扣人心弦;我仰慕白居易,是因为他的情感酣畅生动。这就是我心中的人——白居易。
——白居易《池上》古诗
白居易简介篇六
[唐]白居易
圣代元和岁,闲居渭水阳。不才甘命舛,多幸遇时康。
朝野分伦序,贤愚定否臧。重文疏卜式,尚少弃冯唐。
由是推天运,从兹乐性场。笼禽放高翥,雾豹得深藏。
世虑休相扰,身谋且自强。犹须务衣食,未免事农桑。
薙草通三径,开田占一坊。昼扉扃白版,夜碓扫黄粱。
隙地治场圃,闲时粪土疆。枳篱编刺夹,薤垄擘科秧。
穑力嫌身病,农心愿岁穰。朝衣典杯酒,佩剑博牛羊。
困倚栽松锸,饥提采蕨筐。引泉来后涧,移竹下前冈。
生计虽勤苦,家资甚渺茫。尘埃常满甑,钱帛少盈囊。
弟病仍扶杖,妻愁不出房。传衣念蓝缕,举案笑糟糠。
犬吠村胥闹,蝉鸣织妇忙。纳租看县帖,输粟问军仓。
夕歇攀村树,秋行绕野塘。云容阴惨澹,月色冷悠扬。
荞麦铺花白,棠梨间叶黄。早寒风摵摵,新霁月苍苍。
园菜迎霜死,庭芜过雨荒。檐空愁宿燕,壁暗思啼螀。
眼为看书损,肱因运甓伤。病骸浑似木,老鬓欲成霜。
少睡知年长,端忧觉夜长。旧游多废忘,往事偶思量。
忽忆烟霄路,常陪剑履行。登朝思检束,入阁学趋跄。
命偶风云会,恩覃雨露霶。沾枯发枝叶,磨钝起锋铓。
崔阁连镳骛,钱兄接翼翔。齐竽混韶夏,燕石厕琳琅。
同日升金马,分宵直未央。共词加宠命,合表谢恩光。
厩马骄初跨,天厨味始尝。朝晡颁饼饵,寒暑赐衣裳。
对秉鹅毛笔,俱含鸡舌香。青缣衾薄絮,朱里幕高张。
昼食恒连案,宵眠每并床。差肩承诏旨,连署进封章。
起草偏同视,疑文最共详。灭私容点窜,穷理析毫芒。
便共输肝胆,何曾异肺肠。慎微参石奋,决密与张汤。
禁闼青交琐,宫垣紫界墙。井阑排菡萏,檐瓦斗鸳鸯。
楼额题鳷鹊,池心浴凤凰。风枝万年动,温树四时芳。
宿露凝金掌,晨晖上璧珰。砌筠涂绿粉,庭果滴红浆。
晓从朝兴庆,春陪宴柏梁。传呼鞭索索,拜舞珮锵锵。
仙仗环双阙,神兵辟两厢。火翻红尾旆,冰卓白竿枪。
滉漾经鱼藻,深沈近浴堂。分庭皆命妇,对院即储皇。
贵主冠浮动,亲王辔闹装。金钿相照耀,朱紫间荧煌。
球簇桃花绮,歌巡竹叶觞。洼银中贵带,昂黛内人妆。
赐禊东城下,颁酺曲水傍。尊罍分圣酒,妓乐借仙倡。
浅酌看红药,徐吟把绿杨。宴回过御陌,行歇入僧房。
白鹿原东脚,青龙寺北廊。望春花景暖,避暑竹风凉。
下直闲如社,寻芳醉似狂。有时还后到,无处不相将。
鸡鹤初虽杂,萧兰久乃彰。来燕隗贵重,去鲁孔恓惶。
聚散期难定,飞沉势不常。五年同昼夜,一别似参商。
屈折孤生竹,销摧百炼钢。途穷任憔悴,道在肯彷徨。
尚念遗簪折,仍怜病雀疮。恤寒分赐帛,救馁减馀粮。
药物来盈裹,书题寄满箱。殷勤翰林主,珍重礼闱郎。
喣沫诚多谢,抟扶岂所望。提携劳气力,吹簸不飞扬。
拙劣才何用,龙钟分自当。妆嫫徒费黛,磨甋讵成璋。
习隐将时背,干名与道妨。外身宗老氏,齐物学蒙庄。
疏放遗千虑,愚蒙守一方。乐天无怨叹,倚命不劻勷。
愤懑胸须豁,交加臂莫攘。珠沉犹是宝,金跃未为祥。
泥尾休摇掉,灰心罢激昂。渐闲亲道友,因病事医王。
息乱归禅定,存神入坐亡。断痴求慧剑,济苦得慈航。
不动为吾志,无何是我乡。可怜身与世,从此两相忘。
白居易简介篇八
不得哭,潜别离。不得语,暗相思。两心之外无人知。
何处闲教鹦鹉语,碧纱窗下秀床前。年少的他们对未来是有何等的期盼?他们又是怎样相约百年,白首不离?然而,门第规矩却让他们紧紧牵起的手硬生生分开。乐天,或许你命该如此,与湘灵只能相知相爱却不得相守。
泪眼凌寒冻不流,每经高处即回头。遥知别后西楼上,应凭栏干独自愁。你的离开,她的思念,从此两个相爱的人夜夜无眠。 为惜影相伴,通宵不灭灯。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哪一个不是你漫漫长夜中对湘灵的思念?哪一种愁没倾诉出你对她浓浓的爱?你们十七年的相处,八年的相恋。乐天,你本以为此次的分别是为了下一次更好的重逢。然而,当你功成名就之时,你带着你的一腔美好归来,你以为有情人可以终成眷属,但是残酷的现实却让你无奈的发现,愿至比天成,步步比肩行只是你的一个梦。如今,梦醒了,心,也碎了。
何堪最长夜,俱作独眠人。你守着你的承诺,不与任何人成亲,你想用你的行动与封建教条进行抗衡。暝色无边际,茫茫尽眼愁。此刻的你是否也曾想抓起湘灵的手一起远走高飞?至此不问天下事,直到青丝已如霜。可是,你还有无法挣脱的枷锁。当无奈、责任与爱交织在一起的时候,我仿佛能听到你日日心碎的声音。
今朝一拂拭,自照憔悴容。临近不惑之年的你始终逃离不了命运的束缚——政治联姻。枕边人不是心上人,心上人只是梦中人。多年的爱情,已经渗入血液融进生命,与你一体,不论你成亲与否。
应被旁人怪惆怅,少年离别老相逢!爱与恨交织着,欣喜与遗憾碰撞着,你与她抱头痛哭的泪水里冲刷着这四十多年的尘埃。当你的爱与哀愁再次相逢之时,我能想象的到你那双苍劲有力的手是怎样开始颤抖着。一别经年,再次归来,可她,却杳无音信。生离别,生离别,忧从中来无断绝。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我想,这不仅是三千宠爱在一身的那个人,更是你心中那个一直挥之不去的湘灵。悠悠生死别经年,你是否也希望她可以出现在你的梦中?此恨绵绵无绝期,玄宗的恨无绝,而你的恨又何时能止!
白居易简介篇九
闲聊白居易
唐代的文人多半早熟,不仅文思上早熟,生理上也早熟。白居易十六岁写出来离离原上草的诗句,以致于让后人长咏不绝。小时候最爱看的老白的另一首就是《钱塘湖春行》,真个是琅琅上口了。
白居易在武元衡出事之前还是比较愤世的,写的篇章里面绝多的是民间的疾苦,这也让后人把他和老杜归到了一起来,可是后来的白居易则往独善其身的路子上迈进,而且,风流文人的领袖的帽子自己都不用人家劝,自动就抓到手里戴上了。这大抵和乐天官越做越大,位置越来越轻闲、手头越来越宽裕有关吧。
白居易在《琵琶行》的前序里面说什么“年长色衰”之类的话,让小杜笑个不停,那句“千呼万唤始出来”能让人想到白居易虽然身贬江州司马可是兴致还是不错的,后来白居易在庐山营建草堂,自然醇酒妇人是绝对少不了的。白居易对怨妇的情结描写的`总是感人至深,即使是他的代表作呼吁正视民间痛楚的如《上阳白发人》等,也是把女人的痴怨写的比较入化一些。至于到《长恨歌》那就是他的顶峰极致了,然而,我以为元稹的《连昌宫词》并不在其下。
白居易晚年不仅是风月方面的领军人物,也是旦月诗评的头面号角,比如他给张祜、徐凝的品评竟然成为当时诗坛上的公案之一,徐凝一首《庐山瀑布》“今古长疑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
被白居易说成可以和太白并论的佳句,传到后世,连苏东坡那样好涵养的都要写上几句来专门骂人,苏轼诗曰:帝遣银河一派垂,自古唯有谪仙词。飞流溅沫知多少,不与徐凝洗恶诗。东坡为人一向宽厚,不是喜欢恶言相加的,这首也算是例外了。关于扬州的竞争则就不能说完全是白乐天偏袒徐凝了,一句“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在扬州”不见得比张祜的“人生只合扬州死”差多少。可是,其他人就不感冒白居易的评价,杜牧公开赞许张祜是:“谁人得似张公子。千首诗轻万户侯。”
有一点白居易比较难得,那就是态度的老实,刘禹锡《西塞山怀古》一出,白居易就把笔给扔了,说以后不敢和老刘同写这方面的诗了,这有点和李白与崔颢的故事类似,不过到底比李白说的彻底一些,李白最后还是不服气崔颢,写了“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的诗,说好的也有,不过大家还是以为比不了崔某人。乐天在这点上确实是乐天知命。
白居易简介篇十
白居易《忆江南》
【唐】 白居易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⑵。
日出江花⑶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⑷,
能不忆江南。
【注释】
⑴ 忆江南——既是标题,也是词牌名。
⑵ 旧曾谙——从前很熟悉。
⑶ 江花——江边的花。
⑷ 蓝——蓝草,叶子青绿,可制染料。
【译文】
江南的风景多么美好,如画的风景久已熟悉。太阳从江面升起时江边的鲜花比火红,春天到来时碧绿的江水象湛蓝的蓝草。怎能叫人不怀念江南?
【题解】
白居易曾在江南杭州和苏州做官,很受当地群众的爱戴。这首词是他回忆江南景物的作品,艺术上很有特色。
诗人早年因避乱来到江南,曾经旅居苏、杭二州。晚年又担任杭、苏刺史多年。江南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给他留下了极深的印象。他也与那里的人民结下了深挚的`友谊,直到晚年回到北方以后,仍然恋恋不已。《忆江南词》就是这种心情下的产物。作品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对以后文人词的发展,也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赏析】
古语云,言而无文,行而不远。白居易的忆江南词从写成,流传至今,已是一千多年,而且还将一直流芳百世,那么这寥寥数语,文在何处?如何能“行”如此之远呢?
白居易曾经担任杭州刺史,在杭州呆了两年,后来又担任苏州刺史,任期也一年有余。在他的青年时期,曾漫游江南,旅居苏杭,应该说,他对江南有着相当的了解,故此江南在他的心目中留有深刻印象。当他因病卸任苏州刺史,回到洛阳后十二年,他六十七岁时,写下了三首忆江南,可见江南胜景仍在他心中栩栩如生。
要用十几个字来概括江南春景,实属不易,白居易却巧妙地做到了。他没有从描写江南惯用的“花”、“莺”着手,而是别出心裁地从“江”为中心下笔,又通过“红胜火”和“绿如蓝”,异色相衬,展现了鲜艳夺目的江南春景。异色相衬的描写手法,在大诗人杜甫的诗里常常可见,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两种不同的颜色互相映衬,使诗意明丽如画。白居易走的也是这条路,从他的诗里也可见端倪,“夕照红于烧,晴空碧胜蓝”、“春草绿时连梦泽,夕波红处近长安”、“绿浪东西南北水,红栏三百九十桥”。因而江南的春色,在白居易的笔下,从初日,江花,江水之中获得了色彩,又因烘染、映衬的手法而形成了我们想象中的图画,色彩绚丽耀眼,层次丰富,几乎无需更多联想,江南春景已跃然眼前。
既是“能不忆江南”,那么杭州这个白居易停留时间最长的地方,是什么给他的感受最深呢?古籍载:“杭州灵隐寺多桂。寺僧曰:‘此月中种也。’至今中秋望夜,往往子堕,寺僧亦尝拾得。”既然寺僧可以拾得,那么看起来,白居易做杭州刺史的时候,很有兴趣去拾它几颗,也似多次去灵隐寺寻找那月中桂子,正好欣赏三秋月夜的桂花。白居易是诗人,自然不乏浪漫的气质,在八月桂花暗飘香的月夜,徘徊月下,流连桂丛,时而举头望月,时而俯首细寻,看是否有桂子从月中飞堕于桂花影中。这是何等美丽动人的一副画面。一个寻字,而情与景合,意与境会,诗情画意,引人入胜。
白居易简介篇十一
在春来江水绿如蓝的江面上,一位身着官服的人站在画舫上,看着日出江花红胜火的美景,完全陶醉在春日江南的婀娜当中我眼中的白居易,这么多情,这般陶醉。
我眼中的白居易,是人间美景的化身。我喜欢他那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细心发现和对美好春天的悉心欣赏,喜欢他那半朽临风树,多情立马人的深情感叹和对人生的黯然神伤。我更喜欢他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离离原上草,在一望无际的原野上,大火无法烧尽那小草的生命,春风吹来,那生命的绿色又重新铺满大地,无论是古老的荒路,还是荒废的古城,在荒路瓦砾间都有它亮丽的身影。读了白居易的诗,我看见了青春的美好和大自然的美丽。
我眼中的白居易,是一朵同情百姓疾苦、忧国忧民的伤感之花。她可怜琵琶女的悲惨身世,同情琵琶女的凄婉人生,于是,用那枫叶荻花秋瑟瑟的笔触写出了别时茫茫江浸月的伤感之情,情感的芦花在秋叶的凉风中瑟瑟着,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是啊,此时的白居易也是身处被遗忘的角落里的人,处境悲哀,所以江州司马青衫湿,在官场的伸张正义抵不住小人的谗言献媚,数年的心血免不了被贬斥的厄运。读了白居易的诗,使我多了一份对世事的哀叹,多了一份同情心。
我眼中的白居易,是一枝熬寒凌雪、不屈于官场腐败的红梅。他虽然是朝廷命官,但爱憎分明,敢于直抒己见,利用诗歌直抒胸臆,揭露朝廷的黑暗统治。他痛恨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值腐败官吏欺压百姓的强买强卖,他同情田家输税尽,拾此充饥肠的悲惨、自叹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的愧疚,他嘲讽三千宠爱在一身,从此君王不早朝的糜烂昏庸。读了白居易的诗,我看到了一个刚正不阿的人格,使我学会了明辨是非,与一切黑暗势力作斗争。
如今,物是人非,千年又一季,而白居易的诗歌及其精神仍然鼓舞着我们。野火春风中的小草,秋江夜中的那轮明月,风雪寒天中的腊梅,这就是我眼中的白居易。
——白居易的作文
白居易简介篇十二
缀玉联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
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
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
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
——唐玄宗
白居易,字乐天,晚号香山居士,是*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文学家,被誉为“诗魔”。他的诗不仅在*享有声誉,在朝鲜、日本等国家也有广泛的影响。我敬佩白居易,更欣赏他诗歌中的人生。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唐贞元三年,年仅十六岁的白居易写下了这首应考的习作,并从江南入京求仕。古原草没有牡丹“花开时节动京城”的`大气,也没有桂花“四时香馥馥”的幽香,更没有莲那“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洁……然而它也有独特的魅力,它是斩不尽锄不绝的,即使经过野火的焚烧,经过冬季的冰封,和煦的春风吹过,它都将生机盎然的出现在大街小巷。古原草中,有着对生命的讴歌,也展现着少年白居易无穷的活力与创造力。新生的力量总要成长起来的,少年,就应像古原草一样不屈不饶,为梦想奋勇拼搏!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白居易44岁那年,仕途不顺,被贬到江州任司马。人到中年,早期的斗争锐气逐渐销磨,消极情绪日渐增多。元和十一年秋天,白居易被贬江州司马已两年,在浔阳江头送别客人,偶遇一位年少因艺技红极一时,年老被人抛弃的歌女。琵琶女悲惨的身世与凄婉的人生,令他心生同情。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白居易虽然是个文人,那只是一个琵琶女,可命运不会因为他的角色就能摆脱命运的桎梏。在官场伸张正义抵不住小人的谗言献媚,数年的心血免不了被贬谪的命运,那“枫叶荻花秋瑟瑟”中“别时茫茫江浸月”的伤感萦绕着白居易,也萦绕着琵琶女。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提起“酒”,我们会不由自主的想起李白,那个酩酊大醉时仍绣口锦心的酒仙。而白居易的酒,却是温馨的。年逾古稀的他,体力和精力都不允许他像年轻时“达则兼济天下”,于是心思就慢慢的转移到自己身上来了。闲来无事,与几位朋友相约在一起饮酒。常言道:“酒不醉人自醉”。白居易的酒,不是单纯使人微醺的薄酒,而是醇醪,可以真正使人身心俱醉其间。且避开官场之事不谈,单纯聚在一起品一杯小酒,聊聊生活中的柴米油盐,共叙衷肠,友情的融融暖意和人性的阵阵芳香便悄然流露。
或许白居易没有李白的飘逸洒脱,也不及杜甫一般忧国忧民,亦不若王维闲逸萧散。然而他写的诗老妪能解”,语言通俗易懂又不乏清新,如在眼前。星移斗转、寒暑易节,质朴通俗的语言中,白居易的诗歌及其精神仍然鼓舞着我们。野火春风中的小草,秋江夜中的那轮明月,风雪飘飞中的新酒,这就是我眼中的白居易。
白居易简介篇十三
朝代:唐代
原文: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卖炭翁》赏析:
开头四句,写卖炭翁的炭来之不易。“伐薪、烧炭”,概括了复杂的工序和漫长的劳动过程。“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活画出卖炭翁的肖像,写出劳动的艰辛,也得到了形象的表现。“南山中”点出劳动场所,这“南山”就是王维所写的“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的终南山,豺狼出没,荒无人烟。在这样的环境里披星戴月,凌霜冒雪,一斧一斧地“伐薪”,一窑一窑地“烧炭”,好容易烧出“千余斤”,每一斤都渗透着心血,也凝聚着希望。写出卖炭翁的炭是自己艰苦劳动的成果,这就把他和贩卖木炭的.商人区别了开来。但是,假如这位卖炭翁还有田地,凭自种自收就不至于挨饿受冻,只利用农闲时间烧炭卖炭,用以补贴家用的话,那么他的一车炭被掠夺,就还有别的活路。然而情况并非如此。诗人的高明之处在于没有自己出面向读者介绍卖炭翁的家庭经济状况,而是设为问答:“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这一问一答,不仅化板为活,使文势跌宕,摇曳生姿,而且扩展了反映民间疾苦的深度与广度,使我们清楚地看到:这位劳动者已被剥削得贫无立锥,别无衣食来源;“身上衣裳口中食”,全指望他千辛万苦烧成的千余斤木炭能卖个好价钱。这就为后面写宫使掠夺木炭的罪行做好了有力的铺垫。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这是脍炙人口的名句。“身上衣正单”,自然希望天暖。然而这位卖炭翁是把解决衣食问题的全部希望寄托在“卖炭得钱”上的,所以他“心忧炭贱愿天寒”,在冻得发抖的时候,一心盼望天气更冷。诗人如此深刻地理解卖炭翁的艰难处境和复杂的内心活动,只用十多个字就如此真切地表现了出来,又用“可怜”两字倾注了无限同情,怎能不催人泪下。
这两句诗,从章法上看,是从前半篇向后半篇过渡的桥梁。“心忧炭贱愿天寒”,实际上是期待朔风凛冽,大雪纷飞。“夜来城外一尺雪”,这场大雪总算盼到了!也就不再“心忧炭贱”了!“天子脚下”的达官贵人、富商巨贾们为了取暖,难道还会在微不足道的炭价上斤斤计较吗?当卖炭翁“晓驾炭车辗冰辙”的时候,占据着他的全部心灵的,不是埋怨冰雪的道路多么难走,而是盘算着那“一车炭”能卖多少钱,换来多少衣和食。要是在小说家笔下,是可以用很多笔墨写卖炭翁一路上的心理活动的,而诗人却一句也没有写,这因为他在前面已经给读者开拓了驰骋想象的广阔天地。
卖炭翁好容易烧出一车炭、盼到一场雪,一路上满怀希望地盘算着卖炭得钱换衣食。然而结果呢?他却遇上了“手把文书口称敕”的“宫使”。在皇宫的使者面前,在皇帝的文书和敕令面前,跟着那“叱牛”声,卖炭翁在从“伐薪”、“烧炭”、“愿天寒”、“驾炭车”、“辗冰辙”,直到“泥中歇”的漫长过程中所盘算的一切、所希望的一切,全都化为泡影!
从“南山中”到长安城,路那么遥远,又那么难行,当卖炭翁“市南门外泥中歇”的时候,已经是“牛困人饥”;如今又“回车叱牛牵向北”,把炭送进皇宫,当然牛更困、人更饥了。那么,当卖炭翁饿着肚子,走回终南山的时候,又想些什么呢?他往后的日子,又怎样过法呢?这一切,诗人都没有写,然而读者却不能不想。当想到这一切的时候,就不能不同情卖炭翁的遭遇,不能不憎恨统治者的罪恶,而诗人“苦宫市”的创作意图,也就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白居易简介篇十四
白居易 牡丹
《牡丹》
朝代:唐代
原文:
帝城春欲暮,喧喧车马度。
共道牡丹时,相随买花去。
贵贱无常价,酬直看花数。
灼灼百朵红,戋戋五束素。
上张幄幕庇,旁织巴篱护。
水洒复泥封,移来色如故。
家家习为俗,人人迷不悟。
有一田舍翁,偶来买花处。
低头独长叹,此叹无人喻。
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
《牡丹》赏析:
此诗载于《全唐诗》卷四百二十五。下面是陕西师范大学文学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霍松林先生对此诗是赏析。
与白居易同时的李肇在《唐国史补》里说:“京城贵游,尚牡丹三十余年矣。每春暮,车马若狂,以不耽玩为耻。执金召铺宫围外寺观,种以求利,一本有值数万者。”这首诗,通过对“京城贵游”买牡丹花的描写,揭露了社会矛盾的某些本质方面,表现了具有深刻社会意义的主题。诗人的高明之处,在于他从买花处所发现了一位别人视而不见的“田舍翁”,从而触发了他的灵感,完成了独创性的艺术构思。
全诗分两大段。“人人迷不悟”以上十四句,写京城贵游买花;以下六句,写田舍翁看买花。
京城的春季将要过去,大街小巷来来往往奔驰着喧闹不已的车马。都说是牡丹盛开的时节,呼朋引伴、争先恐后地赶去买花。一开头用“帝城”点地点,用“春欲暮”点时间。“春欲暮”之时,农村中青黄不接,农事又加倍繁忙,而皇帝及其臣僚所在的长安城中,却“喧喧车马度”,忙于“买花”。“喧喧”,属于听觉:“车马度”,属于视觉。以“喧喧”状“车马度”,其男颠女狂、笑语欢呼的情景与车马杂沓、填街咽巷的画面同时展现,真可谓声态并作。下面的“共道牡丹时,相随买花去”,是对“喧喧”的补充描写。借车中马上人同声相告的“喧喧”之声点题,用笔相当灵妙。
这四句写“买花去”的场面,为下面写以高价买花与精心移花作好了铺垫。接着便是这些驱车走马的富贵闲人为买花、移花而挥金如土。“灼灼百朵红,戋戋五束素。”“戋戋”,委积貌,形容二十五匹帛堆积起来的庞大体积。古代以五匹为一束。“五束素”,即二十五匹帛。《新唐书·食货志》:“自初定“两税”时钱轻货重,······绢匹为钱三千二百。”当时正行“两税法”,一匹绢为三千二百,那么“五束素”便为钱八万。一株开了百朵花的红牡丹,竟售价八万,其昂贵的确惊人。那么“上张幄幕庇,旁织笆篱护,水洒复泥封,移来色如故”,其珍惜无异珠宝,也就不言而喻了。
白居易简介篇十五
善始善终,平步青云。哪个诗人能有这样的能耐?一生一帆风顺,毫无坎坷。这应该是每一个人的目标吧!
李白的性格高傲潇洒,可他又当过什么高官呢?晚年的他连酒也买不起……再想一想杜甫,他的生活更是穷苦,能写出“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人也只有他了。苏轼的一生也有很多坎坷,从京城高官到被贬海南岛……
白居易的一生就是那么美好,还成为了长寿老人——“75岁终”。他的诗词浅显易懂,每一次的诗完工后,他都会第一时间读给他的奶娘听。一个不识字的白丁老太婆也能听懂他的诗。就是这样,他的诗歌流传很广。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在西湖上修建了白堤,成为了一道华丽的风景线。在他的诗《忆江南》三首中,写出了江南的优美景色。第一首《忆江南》写了整个江南的美丽,第二首《忆江南》写了杭州的景色宜人,第三首《忆江南》写出了苏州的风景。“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中的苏杭也是取自《忆江南》。
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体现了他无限的忧国忧民之情,当然,不是只有他忧国忧民,白居易也同样。他十分痛恨唐玄宗,《长恨歌》中的第一句“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就可以体现。白居易也很理解民情,《琵琶行》就写出了他与琵琶女的同感,以及对她的怜悯,“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我最喜欢的诗人,他十分伟大。白居易的一生也将成为我的目标!
白居易简介篇十六
元和十年,予左迁至江州刺史。后王涯之余《赏花》《新井》凡篇影射家母虚妄,有损孝道,甚伤名教,遂续迁司马。途遇及笄邻女,相对恸哭,使其半抱琵琶,呼摇声乐,忆之少小欢乐事,感作《逢旧》,聊以自慰。感事过境迁,物是人非,以歌抒怀,以舞言志。
蛮瘴折柳独断绝,八百里风卷尘烟。重云锁目玉盘缺,唯有孤鸿啼子夜。摇船渐度翠银腰,风起扁行丝铃飘。忽闻岸边玲珑乐,声转千百扯舟前。平素熟闻立部伎,堂上堂下无人厌。此曲一声众驻耳,立部坐部顿失鲜。净沙影重忽开焰,律动团云遮素颜。九酝重米曲酒母,八珍玉斝齐琼筵。赤橙黄绿荧珠变,青蓝紫墨旦角脸。忽如细丝勾心韵,又成江河一涌千。再变灵歌藏钩握,后闪剑雨凝青喧。乐中拨弦切断破,音里转口工角徽。玉露滴兔声灵秀,流水疾随流音流。曲罢默场口如壶,恰顿半晌声雷动。漫地烟花彩云歇,台间歌女羞花月。
安钗凤卷倭堕髻,锦连团饰玉步摇。啼妆额黄牵牛郎,螺黛扫眉领春风。携妻共赴看台前,
样貌却得人憔悴。便是秀家幼龄女,青梅竹马湘灵悦。十五邻家胜天仙,共度良宵二十年。
无奈湘灵恐出身,未盼求得镜花缘。我愿至天乃必成,对影步步行比肩。可怜家母不逢愿,
悲怆离家数百延。一日不见千度秋,霜月凝白夜花头。愿为深山作为木,宁成枝枝连理生。
而今隔久重相见,积郁成河怎断结?双抱液流红台墨,共续前缘毋相决。
转随歌乐重开演,思伴离声入世间。昔者为官遂民愿,古有尧舜堕泪碑。兼济怎得天下妒,
独善岂料其身服?贾生长沙屈贤德,李广飞将难封侯。宦海浮沉舟难渡,天地苍茫人何怒?
去他楚王好细腰,何堪庄周彩梦蝶?但作严光天子送,毒龙安禅卧林中。绿蚁酪酒竹下住,
青松伴日与民休。面上灭除忧喜色,胸中消尽是非心。
一曲铿然律转悠,良久不行行良久。时雨时落时人醉,人动影动心动徊。荒城心接芳草原,
古道人赴香山岳。泪干性空对相笑,天青色起红叹颜。曲罢舒吟步虚词,东方日白鱼肚成。
跋:后传湘白于元和相见,对视痛哭,后题《逢旧》以记之。人皆侧视其良缘,堪比潘杨。
然相聚一夜便匆然分离,而其神态亦一反其常。二人对笑良久便行若路人,告辞相离,后便再也不见。唯见乐天。
白居易简介篇十七
评析白居易《长恨歌》
一篇《长恨》有风情!
白乐天 如是说。可见诗人的内心里,实在给《长恨歌》灌注了太多的情感。
白乐天一生感时伤世,传世之句多有力陈百姓之苦,苛政之弊,如“一吟悲一事”的《秦中吟 》,就是这样一位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的现实主义诗人,却将一段宫闱畸恋写得凄切婉转,荡气回肠.由此我想到了白居易自己的感情生活.原来他少年时曾与一民女湘灵相知相说,苦于家庭阻力不能结合,这种深深的痛苦寓于《长恨歌》的创作中,正是借咏史感怀自身的际遇。白居易虽然仕途坎坷,郁郁寡欢,甚至借佛道来麻木自己,寻找灵魂上的解脱,痛恨当时的朝政治腐朽朽.但我觉得,在这首诗里,更多的是对爱情的歌颂,或者说对自己曾经情感的影射.
而另一方面,自古帝王不爱江山爱美人,声色犬马也像是他们的专利。于是一个王朝没落的身影便随着一个女人冤屈的脚步,向着一个终点,慢慢地走着。“红颜祸水”便是一个绝好的理由,让帝王在感慨自己的国度走远之时,给后人一个开脱的借口。女人,只不过是一个悲剧的牺牲品.她们只是用自己的脂粉为了自己的地位利益而去争得一点点宠爱和一个男人的怀抱.而最终却被赐死.这也告诫她们,在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的同时,也别忘记过度的开采带来的后果.
最后的浪漫主义的笔,给我们一点点慰藉,也让我在时间的端口,始终相信真正爱情的美丽。
《长恨歌》所涉及的安史之乱历史事件,或许可以写成正义与邪恶的斗争,但他却选择了另外的主题,这源于诗人儒家知识分子的政治立场。其道德主题并不体现在直接的政治批评中,而是从更一般意义上来规范人们的伦理关系和社会行为,感情主题与历史(道德)主题交织在一起。应该说白居易在此问题上并没有太多的道德禁忌,或者说,他对道德问题的看法比较单纯:礼防所不容的事情不能做,人本有的情欲也应有适当宣泄。
白居易简介篇十八
白居易池上
唐代/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注释】
1.小娃:男孩儿或女孩儿。艇:船。
2.白莲:白色的莲花。
3.踪迹:指被小艇划开的浮萍。
4.浮萍:水生植物,椭圆形叶子浮在水面,叶下面有须根,夏季开白花。
【译文】
一个小孩撑着小船,偷偷地采了白莲回来。
他不知道怎么掩藏踪迹,水面的浮萍上留下了一条船儿划过的痕迹。
【鉴赏】
这首诗写一个小孩儿偷采白莲的情景。从诗的小主人公撑船进入画面,到他离去只留下被划开的一片浮萍,有景有色,有行动描写,有心理刻画,细致逼真,富有情趣;而这个小主人公的天真幼稚、活泼淘气的可爱形象,也就栩栩如生,跃然纸上了。
诗人在诗中叙述一个小娃娃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准确地捕捉了小娃娃瞬间的.心情,勾画出一幅采莲图。莲花盛开的夏日里,天真活泼的儿童,撑着一条小船,偷偷地去池中采摘白莲花玩。兴高采烈地采到莲花,早已忘记自己是瞒着大人悄悄地去的,不懂得或是没想到去隐蔽自己的踪迹,得意忘形地大摇大摆划着小船回来,小船把水面上的浮萍轻轻荡开,留下了一道清晰明显的水路痕迹。诗人以他特有的通俗风格将诗中的小娃娃描写得非常可爱、可亲,整首诗如同大白话,富有韵味。
白居易是一位擅长写叙事诗的大诗人。他的长篇叙事诗,将所叙事物写得曲折详尽、娓娓动听,饱含着诗人自己的情感。同样的,他的诗中小品,更通俗平易。《池上二绝》就是这样一组描写一种平凡生活的小诗。诗人以他特有的通俗风格,将两个小景写得可爱、可亲、可信。
【写作背景】
据《白居易诗集校注》,这首诗作于大和九年(835年),时任太子少傅分司东都洛阳。一日游于池边,见山僧下棋、小娃撑船而作此组诗。
白居易简介篇二十
唐朝那个被贬官谪居的白居易,偶遇琵琶女有感而发写了一首诗。你说写就写呗,非写那么长,而又偏偏被“不务正业”的 于 老师给瞄见了,我们还得背!别告诉他,万一穿越时空来了,再讹上我咋办?
于是,在一个万里有云大雨没盆的日子,我们在一间不大的屋子里开始了《琵琶行》的背诵比赛。瞧,漂亮女生袁歆闪亮登场了!只见她面向墙壁侃侃而背,好像没脸见人似的。我们男生对她是恨得入骨三分——她太霸道了,诗背得贼好!只见她脸憋得通红,红里透着黑,黑里泛着蓝,蓝里有点绿……反正不是好色——我瞎掰的。她开口了:“浔言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怎么有点卡呢?就像一个人走路,一会儿撞树上,一会儿撞墙上,可人家只用了很短的.几分钟就顺利过关!
第二个上场的是帅得无地自容的程沛田。他搬来一把椅子,侧身而坐,冲着另一面的黑板,把他不坚实的后背展现给帅呆了的我们,一字一板慢慢地背,好像一碗大米一粒一粒地吃,得吃好几十年呢。但必须得承认,老程背得好啊!
第三个展现的是贾永航,他一向属于超紧张的那类人,一上台,就让这小屋的紧张气氛增加了不少。他也搬来一把椅子,不过是站着背——拿椅子不当座位,自己累着去吧。背着背着,子弹不上膛——卡壳了。只见他紧握拳头,坐下了,背出来了!又卡壳了,站起来了!背了一段,又坐下了!如此反复,我们紧张的眼珠子都要出来了,他也终于磕磕绊绊地过去了。
我是接着贾永航后面的,也是第一个敢于直面“白骨精”们的!我坐在大堂之上,一拍惊堂木,啊不是,是黑板擦!满屋粉笔灰飞呀!大家那个笑啊!我面对堂下众多黑盈盈的眼睛,毫无惧色!用一分五十六秒的时间背了下来,然后缓步走到自己的桌旁,再也无力站起……
成功需要准备,什么都需要做好准备!磨炼才会成功,现在我倒要感谢白居易了……啊!白爷爷,不要从唐朝回来,不要啊!
——赞美白居易的文章-描写白居易的作文
白居易简介篇二十一
《忆江南》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前言】
《忆江南》三首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组词。第一首是总写对江南的回忆;第二首和第三首则是分别写对杭州和苏州的忆念、向往。三首词各自独立而又互为补充,分别描绘江南的景色美,风物美和女性之美,艺术概括力强,意境奇妙。
【注释】
⑵谙:熟悉。
⑶江花:江边的花朵。一说指江中的浪花。红胜火:颜色鲜红胜过火焰。
⑷绿如蓝:绿得比蓝还要绿。如,用法犹“于”,有胜过的.意思。蓝,蓝草,其叶可制青绿染料。
【翻译】
江南的风景多么美好,如画的风景久已熟悉。太阳从江面升起时江边的鲜花比火红,春天到来时碧绿的江水象湛蓝的蓝草。怎能叫人不怀念江南。
【赏析】
白居易简介篇二十二
夜晚,满天的星星在天空中闪烁,就像是文学史上一颗颗闪亮的明星。有浪饮酒舞剑的李白,有忧国忧民的杜甫,有纵情山水的王维,但我觉得其中最闪亮的那一颗应该属于那位最受欢迎的诗魔——白居易。
白居易少年时期勤奋好学,那首我们最熟悉的《赋得古原草送别》就是他在少年时期写的。为了得到更好的教育,他特地到长安准备拜大名人顾况为师。他拿着自己的诗歌拜见顾况,不过顾况一开始看到白居易的名字就嘲笑他:“长安米贵,白居不易。”他对白居易说:“你要想白白居住在这天子脚下可是很不容易的啊!”但是当顾况翻到白居易写的那首诗时却被深深地震撼了,情不自禁地拍手赞道:“好诗!好诗!”之后,有名师顾况的指导,白居易写的诗歌更加优秀了,白居易的名声也越来越大了。
白居易虽然不像“诗仙”李白那样有传奇的经历,也不像“诗圣”杜甫那样有沉郁的心情,更不像“诗佛”王维那样有淡泊的心境,但是他却有像咒语一样让人着魔的魅力,他的“诗魔”之称当之无愧。他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写出了小草生命力的顽强;他的“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写出了对朋友的离别之情;他的“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写出了卖炭翁生活的艰辛。他的诗句不但写出了自己生活的乐趣,更写出百姓生活的苦难。这就是令全民爱戴尊重的白居易,他也是我的偶像,他的勤奋、他的博学、他的善良都是我学习的目标,指引我在求学的路上勤奋前行。
他,不是那“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李白;也不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杜甫;更不是那个“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王勃。他就是那“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的悲天悯人话苍生的诗魔——白居易。
少年的他,书香门第,勤奋好学;青年的他,刻苦求学,为民作诗;中年的他,维护正义,受人谗言;老年的他,太子太傅,潇洒人生。白居易的一生如此不*凡,真不愧为“缀玉联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
白居易的诗像一幅来自民间的水墨画,描绘着百姓的心声,抒发着民众的疾苦。“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让我们看到老妇人的悲惨遭遇以及当时农民生活的艰辛和赋税的繁重,使诗人感到“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不仅《观刈麦》中描绘了人间疾苦,《卖炭翁》也是这样,“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中,那位老翁为了生活早早地去卖炭,渴望卖一个好价钱。然而万万没想到,“一车炭,千余斤”,却只换得几块布,可见朝政的昏庸,统治阶级的蛮横和官吏们的霸道行为,只有白居易愿为民控诉世态炎凉。
白居易的诗是我们中华民族最灿烂的明珠,是祖国文化经久不衰的瑰宝。那一曲曲动人心弦的诗词给了我们美好的感受,那一篇篇脍炙人口的佳作给了我们无尽的享受。这就是我心中的白居易。
白居易简介篇二十三
白居易
山僧对棋坐,局上竹阴清。
映竹无人见,时闻下子声。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1、小娃:男孩儿或女孩儿。艇:船。
2、白莲:白色的莲花。
3、踪迹:指被小艇划开的浮萍。
4、浮萍:水生植物,椭圆形叶子浮在水面,叶下面有须根,夏季开白花。
两个僧人坐着下围棋,竹树树阴遮盖了棋盘。
再无他人能在竹林外见到他们,人们在竹林外的话可以听到两位僧人微小的落子声。
一个小孩撑着小船,偷偷地采了白莲回来。
他不知道怎么掩藏踪迹,水面的浮萍上留下了一条船儿划过的痕迹。
第一首诗中写山僧对弈,也是自己心态的一种反映。深山里的和尚本来就是与世无争,他们又在竹阴下下棋,那种不染一丝尘埃般的清净,令白居易向往。“山僧对棋坐”,起码有两个和尚;“时闻下子声”,有人在旁边听,那么至少是三个人了。这首诗人物全都隐藏不露,所以虽有三人活动,也觉得清幽无比。尤其最后的那句“时闻下子声”更如天籁音乐,烘托了真正的宁静。
第二首诗写一个小孩儿偷采白莲的情景。从诗的小主人公撑船进入画面,到他离去只留下被划开的一片浮萍,有景有色,有行动描写,有心理刻画,细致逼真,富有情趣;而这个小主人公的天真幼稚、活泼淘气的可爱形象,也就栩栩如生,跃然纸上了。
诗人在诗中叙述一个小娃娃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准确地捕捉了小娃娃瞬间的心情,勾画出一幅采莲图。莲花盛开的夏日里,天真活泼的儿童,撑着一条小船,偷偷地去池中采摘白莲花玩。兴高采烈地采到莲花,早已忘记自己是瞒着大人悄悄地去的,不懂得或是没想到去隐蔽自己的踪迹,得意忘形地大摇大摆划着小船回来,小船把水面上的浮萍轻轻荡开,留下了一道清晰明显的水路痕迹。诗人以他特有的通俗风格将诗中的小娃娃描写得非常可爱、可亲,整首诗如同大白话,富有韵味。
白居易是一位比较擅长写叙事诗的大诗人。白居易的长篇叙事诗,将所叙事物写得曲折详尽、娓娓动听,饱含着诗人自己的情感。同样的,白居易他的诗中小品,更通俗*易。《池上二绝》就是这样一组描写一种*凡生活的小诗。诗人白居易以他特有的通俗风格,将两个小景写得可爱、可亲、可信。
白居易简介篇二十四
繁盛的唐朝就像一片波澜壮阔的大海,而唐朝诗人就是那海水与岩石激起的浪花,在历史的长河中跳跃翻滚。这里有狂放不羁、浪漫飘逸的李白;这里有悲天悯人、忧国忧民的杜甫;这里有宁静淡泊、超凡脱俗的王维,但我更喜欢为民所歌、淡泊名利的白居易。
白居易,他少年成名,凭借“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传世佳句立足长安;他青壮年时期,渴望建功立业,然而仕途坎坷、宦海沉浮、被贬江州、创作长恨曲与琵琶篇,名闻天下,流传至今;他晚年闲适,池塘泛舟,雪夜邀友,把酒言欢、享受生活、安度潇洒人生。
白居易,一生创作诗篇3000余首,那一首首动人心弦的诗歌和一篇篇脍炙人口的的佳作,给了我们美好的享受,引人深思,让人回味无穷。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描绘了初春明媚的景象;“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表达了他对贫苦农民悲惨命运的同情;“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值。”痛斥了官吏强买强卖欺压百姓;“三千宠爱在一身,从此君王不早朝。”揭露了君王的昏庸无道;“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抒发了同病相怜,同声相应的情怀……如今,物是人非,千年又一季。他的诗歌不知引起了多少人内心的共鸣。
在我的心目中,白居易是一个忧国忧民、达济天下的典范;是一个胸怀大志、不畏强权的志士;更是一个朴实无华、爱憎分明的诗人!
这就是白居易,他为唐朝诗歌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亦是唐代诗歌史上一道亮丽的风景。
白居易简介篇二十五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凄凄满别情。
注释:
①赋得:借古人诗句或成语命题作诗。诗题前一般都冠以赋得二字。这是人学习作诗或文人聚会分题作诗或科举时命题作诗的一种方式,称为赋得体。
②离离:青草茂盛的样子。
③一岁一枯荣:枯,枯萎。荣,茂盛。野草每年都会茂盛一次,枯萎一次。
④远芳侵古道:芳,指野草那浓郁的香气。远芳:草香远播。侵,侵占,长满。远处芬芳的野草一直长到古老的驿道上。
⑤晴翠:明丽翠绿。
⑥王孙:本指贵族后代,此指的友人。
⑦萋萋:形容草木长得茂盛的样子。
翻译:
长长的原上草是多么茂盛,每年秋冬枯黄春来草色浓。无情的野火只能烧掉干叶,春风吹来大地又是绿茸茸。野草野花蔓延着淹没古道,艳阳下草地尽头是征程。我又一次送走知心的好友,茂密的青草代表我的深情。
白居易简介篇二十六
元稹 白居易
“元白”情深
俗话说“文人相轻”,但在唐代文坛上,却有两个文人给后人留下了文人相亲的佳话。他们是白居易和元稹。两人的友谊,是在共患难中建立起来的。
元和十年正月,白居易与元稹在长安久别重逢,两人经常畅谈达旦,吟诗酬和。但事隔不久,元稹因为直言劝谏,触怒了宦官显贵,在那年三月被贬为通州司马。
同年八月,白居易也因要求追查宰相武元衡被藩镇军阀李师道勾结宦官暗杀身亡一案,被权臣嫉恨,宪宗听信谗言,把他贬为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马。
两个好友竟落到同一被贬的命运。白居易在秋风凄凄中离开长安,走的恰好是元稹不久前走过的路。诗人满腔惆怅,一路上寻找着好友留下的墨迹。一日他行至蓝桥驿——这里是长安通往河南、湖北的中途站。一下马,便在驿站的墙柱上发现了元稹在正月路过这里时写的一首《西归》绝句,诗人百感交集,提笔在边上写了一首绝句:
蓝桥春雪君归日,秦岭西风我去时。
每到驿亭先下马,循墙绕柱觅君诗。
离了蓝桥驿,经过商州、襄阳,诗人由汉水乘舟而行。在船上诗人经常反复吟咏好友元稹的诗卷,来慰藉孤独的心情,一直看到眼睛痛为止。途中写下这样一首诗:
把君诗卷灯前读,诗尽灯残天未明。
眼痛灭灯犹暗坐,逆风吹浪打船声。
元稹在通州听说白居易被贬到九江,极度震惊,不顾自己病重在床,提笔给白居易写信,并赋诗一首《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不久,白居易收到了这首诗,被好友的关切之情深深感动,他在给元稹的信中写道:“‘垂死病中’这句诗,就是不相干的人看了都会感动得不忍再看,何况是我呢?到现在每次看到它,我心里还凄恻难忍。”
元稹一收到信,知道是白居易写来的,还未拆开就已泪眼模糊。他的女儿吓得哭起来,妻子也忙问怎么回事。元稹告诉她们,自己很少这样动情,只除在接到白居易来信的时候。为此,元稹寄诗给白居易:
得乐天书
远信入门先有泪,妻惊女哭问何如。
寻常不省曾如此,应是江州司马书。
一次,元稹又接到老朋友的诗,诗中写道:
晨起临风一惆怅,通川湓水断相闻。
不知忆我因何事,昨夜三更梦见君。
好友对自己如此情深,竟在梦中与自己相见。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自己也整天思念他,为什么就不能梦见呢?元稹十分懊恼,觉得大概是自己一来通州,就染上疟疾,至今不愈,以致神思混乱的缘故。于是也写诗一首,《酬乐天频梦微之》:
山水万重书断绝,念君怜我梦相闻。
我今因病魂颠倒,惟梦闲人不梦君。
休戚相关的命运,把白居易与元稹紧紧联系在一起,他们一生交谊很深,世人称为“元白”。
白居易简介篇二十七
傍晚,窗外,大自然陷入沉沉酣睡,灰蒙蒙的天空没有一丝缝子,偶尔也会飘出的几粒飞雪,若黑夜中的萤火,忽东忽西、捉摸不定。“晚来天欲雪”,我低吟着,“能饮一杯否?”忽然,我有点替白居易担心,刘十九能应邀吗?望着窗外虚无飘渺的飞雪,恍惚间,我似乎飘到了遥远的唐朝,飘到了白居易的世界。
暖酒小火炉,新酿的米酒,青瓷酒杯,都已备好,静静的安置在凭几上。冰凉的手微微靠近火炉,炉火已燃起,炉身雕刻着傲雪梅花,莲蓬一样的炉顶,橘色的火光从微黑的小孔中透了出来,暖暖的,通红的木碳时不时“剥剥”响几声。雪“沙沙”打着窗户,漫天飘洒着细细的粉末,看着院子里那棵褪去绿衣,光秃秃的树木,在孤零零的独守空院。已经寂寞一冬的我,把耳朵转向门口,扑捉着屋外的每一丝声响,“脚步声,敲门声怎么还没传来?刘十九收到请帖了吗?他会冒雪会友吗?”
“乐天兄,”随着一阵急促的脚步,一个头戴幞头,身穿圆领棉袍衫的,脚踏*靴的儒雅男子,带着一股凛凛寒气推门而入,黑色长须,片片白雪落满肩头。
“已然鹅毛白雪,十九兄,我应改天送去请帖的,抱歉,抱歉,”我双手抱拳,愧疚,但更多是惊喜。
“乐天兄的好酒片刻不可耽搁,雪中饮酒自是另一番情趣,”刘十九捋着胡须,拍拍浮雪,哈哈大笑。
“十九兄,请榻上座。”
我二人脱靴,盘腿坐在凭几前,火炉上的米酒已经温热,徐徐倒出,麦香缓缓飘入鼻中,色泽清莹如冰清玉石,我轻轻啜饮一小口,在舌头上打两个滚,清香带着温热萦绕整个口腔,润润过喉,暖暖入心。
“好酒,香甜温醇,”刘十九夹起一片切脍,“再配上这片薄如雪花的切脍,酒的清香化解了鱼腥,酒的温醇又去除了鱼的生冷,乐天兄的酿酒技术已经出神入化了。”
“闲居多时,也就酿酿酒,做做诗了,”远离官场的我,如今已经*静了不少。
“乐天兄送来的小诗,正如这米酒,需要细细品味,红泥小火炉,咕嘟咕嘟冒着热气,暖暖炉火,映照着浮起的绿色泡沫,阴冷的雪夜,小饮一场,再适合不过了。”
炉火越烧越旺,橘色的火苗在“噼啪噼啪”的伴奏下欢快的舞动着,饮下的米酒仿佛化成一条温暖的小蛇在身体里游动,同时也唤起我们作诗的雅兴。我们走到书桌旁,扬州纸已经铺好,刘十九缓缓磨着砚台,飘出缕缕墨香,我提笔悬腕准备书写,可笔尖怎么又细又硬呢?我揉揉眼睛仔细一看,原来手中紧握一只钢笔。我茫然地望向窗外,雪越下越大,大片大片的雪花在漫天飞舞着,似蝴蝶、似柳絮、似轻烟,我继续回味着刚才的幻境,长舒一口气,刘十九终究是去了,我抬笔写下了《问刘十九》。
白居易简介篇二十八
盛唐时期的李白、张九龄,由盛转衰的杜甫、高适,中唐时期的白居易,由中转晚时期的杜牧、李商隐,晚唐时期的黄巢等都在诗坛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豪放的李白,以《蜀道》、《行路难》、《早发白帝城》、《将进酒》和《梦游天姥吟留别》著称。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和“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震惊了全唐朝,震动了唐玄宗。李白漫游四海,放浪不羁,不愿“摧眉折腰事权贵”,以豪迈著称。
沉重凄凉的杜甫,以《三吏》、《三别》、《春望》、《兵车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著名。“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淋漓尽致地表现了杜甫忧国忧民的衷伤情感。杜甫一生漂流四海,死于舟上。
放荡的白居易,其诗歌通俗易懂,以《新乐府》为主。《长恨歌》、《琵琶行》和《钱塘湖春行》皆是他的得意之作。“回眸一笑百媚生”和“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新泥”表现了他诗歌的美,表现了他放浪的性格。他一生高低起伏,从被贬为荆州司马后,一直闷闷不乐,用佛家的色、空思想来看待一切事物。
爱国的杜牧,以《赤壁》、《秋夕》、《泊秦淮》著名。“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和“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就唱后庭花”表现了他对战争偶然性的肯定,进一步表现了他的军事才能,又表达了他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唐朝的文化十分昌盛,光照千古的诗坛,仍旧是中国人民的骄傲,是任何国家所不能达到的。就连日本这样傲慢的国家都对唐朝给予了肯定与敬佩。所以唐朝永远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颗珍宝!
白居易简介篇二十九
唐朝诗歌,或许走过太多太多大名鼎鼎的诗人,就像夜空中明亮的繁星一样数也数不清。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杜甫,虽穷困潦倒,却一心为人。“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李白,虽被捕入狱,却志气还在。但有一位诗人,他的诗语言生动,他的情酣畅淋漓,他就是诗魔——白居易。
白居易,他不是忧国忧民的子美,他不是学富五车的`子安,他不是潇洒浪漫的太白,但是他却是唱叹有情的乐天。“又送王孙去,
萋萋满别情”的友谊之情;“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的恻隐之心;“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的故园之思。
白居易,他之所以能被称为“诗魔”,就是因为他的诗如雷贯耳、响彻云霄。“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白居易之所以能被世人仰慕,就是因为他的诗*实易懂、老少皆知。
我敬佩白居易,是因为他的诗歌扣人心弦;我仰慕白居易,是因为他的情感酣畅生动。这就是我心中的人——白居易。
——我眼中的诗人白居易作文
白居易简介篇三十
《琵琶行》作于唐宪宗元和十一年(公元816年)秋,时白居易四十五岁,任江州司马。白居易在元和十年以前先是任左拾遗,后又任左赞善大夫。元和十年六月,唐朝藩镇势力派刺客在长安街头刺死了宰相武元衡,刺伤了御史中丞裴度,朝野大哗。藩镇势力在朝中的代言人又进一步提出要求罢免裴度,以安藩镇的“反侧”之心。这时白居易挺身而出,坚决主张讨贼,认为否则国将不国。白居易这种主张本来是对的,但因为他*素写讽喻诗得罪了许多朝廷的权贵,于是有人就说他官小位卑,擅越职分。再加上有人给他罗织罪名,于是贬之为江州司马。
写送客只是一个引子,目的在于引出琵琶女;写琵琶女也不是诗人的目的,只是借写琵琶女来抒发自己自己的迁谪之意;其实抒发自己的迁谪之意也不是最终目的,他只是借抒发自己的迁谪之意间接的表达自己对朝廷的不满和对时局的失望。白居易是在借《琵琶行》释放自己内心的怨气、怒气、不*之气。因此,我们在欣赏这首千古绝唱的时候,可以去细心感受描写音乐的诗句,也可以深入领会“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叹,可千万不要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正是这次被贬,让白居易感受到了切肤之痛,让他重新审视官场政治斗争的复杂、险恶;也正是这次被贬,致使他被迫放弃“兼济天下”的理想,决计避害远祸,走“独善其身”之路。在这种“理想”与“现实”,“进”与“退”,“入”与“出”的激烈碰撞中,白居易最终被迫屈服于现实,选择了“妥协”“退让”“出世”。孔老夫子那种“明知不可而为之”的做法,在白居易面前失去了作用。“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坚强处下,柔弱处上。”白居易就因为自己的坚强才遭受了打击,所以在他遭受打击之后,选择了远离官场,保全自己。后来他虽然仍在做官,可心早已与陶渊明一起采菊去了。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深秋的夜晚,清冷的江风呼呼作响,岸边的枫叶、荻花也在风中瑟瑟发抖。整个环境显得凄凉、冷清、萧瑟、昏暗。诗人在此描写这种凄清、萧瑟的环境不仅仅是为了渲染送客时的离愁别恨,更重要的是为后文叙述琵琶女的不幸命运和自己不公*的遭遇营造一个悲凉哀婉放的氛围。
可是诗人正准备在江口送别友人。诗人为何要在此时送客呢?客人又为何到了晚上了还要离开呢?这不能不引起读者的思考。
白居易被贬江州任司马,落魄之极,以前在京时的“朋友”们未必有多少人会千里迢迢地来看望他,所以白居易是很孤寂的。这时,有一个文友来了,白居易自然欣喜若狂,饮酒赋诗,游山玩水,自不在话下。但客人终归是要走的,白居易一而再再而三地挽留,但还是留不住了,只好送别。送别的时间是晚上,说明白居易留客之辛苦,实在是留不住了,一推再推到晚上客人也要走。实在没办法,那也只好让客人走,他就一直送到江边。但越送自己越觉得孤独,就送上了客人的船。送上了船还觉不够,还要再次喝酒。我们可以想像,他们是刚刚在家里喝了酒出来的,在船上还要喝酒这只能说明白居易内心真的空虚无聊。
主人下了马,走进客人的船中;举起酒杯想痛痛快快地饯别,却没有音乐助兴。枫叶获花,在秋风瑟瑟作响,茫茫江面上,寒水中倒映着一轮孤月,冷冷清清,朦朦胧胧,昏昏惨惨,沉寂无声。诗人再一次借月的朦胧、昏暗、沉寂来渲染离别时浓重黯淡的愁绪和寂寥空虚的情怀。冷风吹叶,寒江浸月,景是凄凉景;送客舟中,举杯冷落,情是寂寞情。“无管弦”三字,既与后面的“终岁不闻丝竹声”遥相呼应,又为琵琶女的出场作铺垫。这里也为下文偶遇琵琶女埋下了情感方面的伏笔。
——我心中的白居易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