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镜面对称教案(精选10篇)
作为一名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教案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幼儿园镜面对称教案篇一
师:昨天,淘气到蓝猫家做客,在蓝猫家发现了一件有趣的事,你们想知道吗?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课件演示:淘气到蓝猫家做客,进到屋里,却发现那儿还有一个淘气,和自己一模一样,他做什么动作对方也做什么动作,为什么会有两个淘气呢?谁是真正的淘气呢?你们能帮淘气解开这个谜吗?
有趣的故事情境一下子就把学生吸引过来了,都兴趣盎然地猜着,有个别学生还迫不及待地喊了出来:那是一面镜子。
评析:以生动的动画故事引入新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学生通过观察生动有趣的情境,并结合平时的认知,初步悟出人在镜子里可以成像,像和人的动作一样。
1、游戏活动,初步感知镜面对称
蓝猫想和大家玩一个照镜子的游戏。(老师扮演蓝猫,请两个学生当蓝猫在镜子中的像。)
蓝猫对着两生做一些动作,两个同学作出了不同的反应,生1和蓝猫的动作一样,生2和蓝猫的动作相反,究竟谁对呢?
同学们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经过激烈的讨论,意见仍不统一。
评析:把学生喜欢做的游戏和课堂教学结合起来,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在游戏中引发学生对认知的矛盾冲突,进而使学生产生了解决问题的求知欲,激发了学生主动地探索的欲望。
2、走出课堂,亲自体验镜面对称
师:刚才我们通过讨论意见仍不统一,你们有什么好办法能得出结论?
孩子们想出了各种的方法,但没能得到大家的认同。后来,有一个学生说:老师,舞蹈室有一面很大的镜子,你带我们亲自照镜子,看谁说得对,好吗?孩子们一致赞同这个方法。
教师带着学生走出课堂,让兴趣盎然的孩子们在镜子前做各种动作,让他们亲自观察、体会。例如:
(1)学生向前走一步,观察镜子里的像怎样运动。学生向后走一走,再观察。
(2)学生向上举手,再把手向下垂,观察镜子里的像怎样运动。
(3)学生右手拿着数学书,左手拿着文具盒,观察镜子里的像是哪只手拿着数学书的。(当他们发现镜子里的像是用左手拿着数学书,露出了惊讶的眼神)
(4)数学书封面上的数学两字有什么变化?(当他们发现镜子里的数学两字左右两边的笔画是倒过来写的,马上惊奇地议论起来)
评析:针对游戏活动中学生产生的疑问,教师及时带领学生带着要解决的问题走出课堂,走进生活。通过有趣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到照镜子时,镜子内外的人上下、前后的位置不会发生改变,而前后位置发生对换,直观感知镜面对称的性质。学生在照镜子的活动中亲身体验镜面对称的现象,使疑问得到解决,较好地突破了本节课的难点,并使学生更深刻地领会数学与现实之间的联系,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的道理。
幼儿园镜面对称教案篇二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71页内容。
1、使学生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2、经历探索镜面对称现象的一些特征的过程,发展空间知觉和观念。
3、通过探究活动,让学生学会数学思考,学会与人合作交流,学会用学到的知识解决简单的生活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和创新意识。
使学生认识镜面对称现象,了解平面镜成像的一些特点。
教学课件、镜子
一、激趣导入:
1、听故事:猴子为什么捞不到月亮?(课件1:)
猴子在路边散步,看到天空挂一轮圆月,猴子走到井边,发现井里有一轮圆月,猴子以为天上的月亮掉到了井里,猴子大声喊叫,同伴扛来长长的网兜。众猴子怎么也捞不出月亮。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这不是月亮掉到了井里而是井水倒映出月亮。)
2、照镜子:
每位同学都带来了一面小镜子,这节课我们也来玩玩它,拿出镜子照一照,你在镜子里看到了什么?(自己笑着的脸、我后面的同学、前面的老师、桌子上的书本、教室前面的黑板……)
3、这是怎么回事?
镜子里真的还有一个你吗?有两个老师?有两个……?
(当然不是,镜子里的是所照物体的一个“像”。)
4、导入:
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象镜子一样能照出物体的像呢?
人们把表面平整、光滑的镜子称为平面镜。
二、探究新知:
1、演示照镜子,提出问题,进行猜想:
a、教师提供一面较大的穿衣镜,请一位同学到前台表演照镜子(在镜子前做各种动作,如:举右手、抬左腿、前后左右地走动等)
b、观察或想象这位同学镜子中的像,你有什么发现吗?
2、实际操作,验证猜想:
(小组合作学习,共同探讨:像的大小和同学的大小怎样?当同学走近镜子或远离镜子时,他的像又怎么样?)
(你可以到镜子前实际照一照,发现规律;也可以任意选择一个物体(书、笔等)在镜子前做实验;还可以同组同学做“照镜子”表演。)
2、交流汇报:(课件2:)
形成镜像特点:(1)像与物体左、右方向相反。
(2)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体会)
(3)像和物体的大小相同。(体会)
(4)演示:平面镜成像特点。
3、板书课题:镜面对称
三、应用、拓展:(p71)
1、哪个是你在镜子里看到的样子?把它圈出来。(p71第5题)(课件3:)
2、看镜子写数字。(课件4:)
3、看镜子写时间。(课件5:)
方式:每个同学都有写好数字的卡片、一块带有时针、分针的手表,两人一组进行游戏。
检验:运用两次镜像能把原来的物体还原的方法,拿一面镜子对着数字照一下,镜中出现的就是真正的数字和时间。
4、你还能举出生活中有关镜面对称现象的例子吗?
(如:湖面的倒影、练功房中的镜子、带膜的玻璃、抛光的金属面、做操时的领操员、体育老师做示范……)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中,你最感兴趣的是什么地方?
(通过游戏活动,了解了镜面对称的现象;知道了镜面对称的一些特点;生活中的数学无处不在;只要多留心,一定能发现更多、更奇妙的数学现象。)
幼儿园镜面对称教案篇三
教科书第69页及练习十五的第4,5题。
1使学生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2 通过观察生活中的镜面对称现象,学生体会自然的美与数学的美的结合,体验学习的快乐。
3 通过活动,游戏和动手操作,加强学生对镜面对称现象的感知。
4 激发学生对镜面对称现象进行探究的好奇心,激励学生主动地探索未知。
多媒体课件,可携带的大镜子一面,学生每人准备一面小镜子,写有反数字的卡片。
一,激活兴趣,切入课题。
教师:上节课我们在图形王国找到了许多美丽的对称图形,这节课继续认识对称,希望通过大家的认真观察,能发现生活中更多有趣的对称现象,看看会有什么新收获,好,让我们和明明一起找一找吧!
【教学过程说明:我利用学生对轴对称的图形基本特征的认识,以及对称现象丰富的生活来源,在数学小精灵的引领下,学生明确课堂目标,兴趣盎然,迅速进入新课的探索情景。同时为学生知识的迁移主动建立连接。】
二,提供素材,引导探究。
1、 感知对称现象的特征
用课件出示图片1
师:这是什么地方 你看到了什么 仔细观察这里的景色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生:这是美丽的水乡,可以看到清清的河水,水上架着一座桥,水中还有两只小船。
生:我啊,发现河上有座桥,水面上也有座这样的桥,而且是对称的。水面上的树和岸上的树一模一样,对称的,水面上这些景物都是岸上景物的倒影。
师:这个现象你见过吗
生:见过,下过雨后,操场上有干净的积水,从旁边跑过我低头可以看到自己的倒影。
2、鼓励肯定,人人参与学习。
师: 你们观察得很仔细。听听明明是怎么说的。
课件播放声音:你们说的对极了,平静的湖面像一面巨大的镜子,岸上的景物和水面上的倒影一模一样,也是对称的。我有几张美丽的照片,你们愿意继续欣赏吗
生:(劲头十足)愿意。
l 提出观察要求。
师:如果你发现了其中的对称现象,就轻轻的告诉同桌,并指给他看,好吗
l 同桌合作学习。
课件配音乐播放:桂林山水,雪山天池,镜子家居生活照片。
【低年级学生容易受新鲜事物的吸引,我在网上搜集了具有明显镜面对称现象的景物照片,学生在游历祖国东西南北,欣赏自然美的神韵时,同时也能主动发现生活中的对称现象,通过大量的感知和生活的交融,激发学生对这种对称现象的积极探究。】
学生认真的观察,互相交流在景物照片中找到的对称现象。
【教学过程说明:在同桌交流中,相互启发,增加信息的捕捉量,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学习,体会快乐。】
3、汇报探究结果。
师:请同学们观察一下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
生:它们的两边是对称的,另一半都是在水面和镜子里看到的。
师:说得好,像这样,岸上的景物和水面上的倒影,镜子外和镜子中的景物一模一样,这就是我们今天研究的对称现象。
l 联系实际。
师:生活中像这样的对称现象你还能找一找吗
1生:电脑开机等待时,从显示屏上可以看到自己的模样。
2生:早起洗脸时,水面上看到自己的倒影。
3生:过走廊时,玻璃窗上可以看到自己的像。
……
4生:太阳下,我和影子是这样的对称现象。
师质疑:谁来判断这是不是对称现象
生: 这不是对称现象,地面不像镜子,影子黑黑的,鼻子眼睛都看不到,和你不是一模一样的。
【教学过程说明:在感知镜面对称特点后,回到生活再发现,鼓励学生质疑问难,讨论解决问题。找一找让学生明确镜面对称的特点。在应用中培养用数学的能力,创设情景,满足学生的自尊。】
幼儿园镜面对称教案篇四
1、使学生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2、通过游戏和动手操作,加强学生对镜面对称现象的感知。
3、激发学生对镜面对称现象进行探究的好奇心,激励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能力。
4、使学生感受生活之美,学会欣赏对称的美。
初步感知镜面对称现象。
探索镜面对称的性质:上下、前后位置不变,左右位置相反。
课件、大镜子一面、小镜子若干、图片。
教学方法:运用观察、猜想、验证、比较、归纳的思想感知空间与图形的学习方法。在经历和体验中学习。
师:昨天啊,明明到聪聪家做客,可在这过程中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你们想知道吗?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观察图片,了解常见的镜面对称现象。
提问:对称的两边图形有什么关系?
指导学生从上下、左右、前后位置观察。
(课件展示:明明到聪聪家做客,却发现那儿有一个和自己一样的人,他做什么动作对方也做什么动作,谁是真的明明呢?他请求同学们给予帮助。)
让学生观察讨论:为什么会出现一个和自己行为一样的人?
分组讨论汇报:物体与他们在湖面、镜子里的映像都是对称的。
生:那是一面镜子。
教师给予鼓励,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镜子的知识。并板书课题:镜面对称。(设计意图:以学生生活情景引入新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学生通过观察生动有趣的情境,并结合平时的认知,初步悟出人在镜子里可以成像,像和人的动作一样。)
1、检查预习,感知镜面对称
(1)提问:昨天老师布置的作业“请同学们回家照镜子”,通过照镜子你有哪些发现呢?
请一名同学在大镜子前演示并提问:照镜子时往前走一步,镜子里的人会怎么动?
生:我做什么动作镜子里的我就做什么动作。
(2)表演:老师请同学们来当镜子,师对着学生做一些动作,生表演。(先向前、向后、在蹲下、起立、最后举左手、右手等动作。)
看表演的同学和镜子里的也会往前走一步。
(3)讨论对错:在活动过程中,学生有可能做出不同的反应:有和老师的动作一样,有和老师的动作相反。(师随机各请出一名同学,重复自己的动作。)
让学生充分讨论对错?
学生积极参加游戏活动,得出结论:境子里是左手拿笔、右手拿本子。
2、亲自体会,理解镜面对称:
(1)学生讨论不出结果,教师请几名同学分别到镜子前照一照。(做各种动作)要求仔细观察体会动作,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分组活动:自己设计一些有意思的活动来观察镜子中自己的样子。
(2)教师引导学生,如果自己伸左手,那镜子里的“你”会伸哪边的手?
教师可以让学生用想象直接判断,对有困难的学生,可以拿镜子照一照再判断。
(3)小结:在我们照镜子时,镜子内外的人,上下、前后位置不会发生改变,而左右的方向发生了改变。(板书:前后 不变上下左右——变)
师:左右是怎样变化的?生:左右互换。板书:互换
3、你能举出生活中哪儿还有这样的现象吗?(学生说不出来教师可以提示)
(湖面的上周围物体的倒影、下过雨后地面上物体的倒影……)
(设计意图:把学生喜欢做的游戏和课堂教学结合起来,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在游戏中解决问题,在游戏中学习数学清晰地感知镜面对称的特点和相对性。)
1、游戏:《照镜子》教师做镜外人动作,学生做镜中人动作。(也可以学生跟学生做照镜子游戏)
2、选择:哪面镜子是我照的样子,把它圈出来。(课本71页第5题。)
3、利用镜子找另一半:
课本71页第4题。让学生想办法利用镜面对称判断出是什么?并画出这些图形的对称轴?
4、拓展题
看镜子写时间,教师出示几个镜子中的钟面,让学生写出实际的时间。(教科书71页思考题第1、2题)
(设计意图:在游戏中,我先请一个学生与我合作,其他学生判断这名学生做得对不对。这样设计是照顾一部分学困生。整个游戏活动在课堂上掀起了一个高潮,全体学生在游戏中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创造力,设计出丰富多彩、形式各异的动作,既巩固了镜面对称的性质的理解和运用,又培养学生们的合作精神、创新能力,孩子们在"玩"中学,在"做"中思,让学生的体验丰满起来。)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说说这节课里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有什么收获?
搜索记忆,同意互议。
本单元学习了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轴对称和镜面对称。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再一次梳理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做一次回顾。)
板书设计:
镜面对称
前 后 左右——变
上 下 互换
教后反思:
本课教学中,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和实践,认识了镜面对称以及镜面对称的特征。把学生喜欢做的游戏和课堂教学结合起来,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在游戏中解决问题,在游戏中学习数学清晰地感知镜面对称的特点和相对性。
幼儿园镜面对称教案篇五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观察物体》第三课时《镜面对称》教材第69页。
知识目标: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实例,了解镜面对称及其应用,欣赏镜面对称图形;思考并探索镜面对称下图形的变化。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和想象能力。
情感目标:在活动中,感受镜面对称的趣味性,体验生活中的数学美;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通过照镜子、玩游戏等实践活动,知道镜面对称的特点
难点:理解镜面对称在镜面成像时所发生的变化。
镜子、多媒体课件
(一)、创设情境,故事导入
观看“猴子捞月”的故事,引出问题。
(二)、新知探究
1、照镜子体验。
老师背对着大家,我却知道哪个小朋友在对着镜子做鬼脸!为什
么?
2、感知镜面对称的性质
(1)操作活动一:“照镜子,做上下活动头部”。
(2)操作活动二:“照镜子,前后活动头部”。
(3)操作活动三:“照镜子,左右活动头部”。(难点!)
(4)小结:在我们照镜子时,镜子内外的人,上下、前后位置不会发生改变,而左右位置发生了对换。
3、巩固练习
游戏“照镜子”。老师做镜外人动作,学生做镜中人动作。
4、拓展练习
(1)、选择:哪面镜子是我照的样子,把它圈出来。
(2)、利用镜子找另一半。
(3)、镜子中的数字。
(4)、图片欣赏。
观察一下,图片中真实的景物和他在水中的倒影有什么关系?小结:形状、大小相同;景物中上下位置不同的两个点再倒影中的位置恰好相反。
(三)、回顾总结,反思学习镜面对称现象的收获
说说这节课里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有什么收货?
(四)、布置作业:写数学日记《镜子里的知识》
幼儿园镜面对称教案篇六
1、通过观察活动,认识活动中的镜面对称现象
2、通过实际操作活动,认识镜面对称的性质
3、在活动中,感受镜面对称的趣味性,体验生活中的数学美
4、引导学生积极参加与到数学交流活动中,共同分享学习的快乐
能够初步进行公正合理的自我评价与反思
1、认识镜面对称现象及其性质。
2、能够辨别生活中的镜面对称现象
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和一面大镜子。
2、学生每人准备一面镜子,最好是长方形镜面。
导入:前面我们认识了对称图形中的轴对称现象,大家掌握的非常好,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种新的对称现象,老师希望大家有更加出色的表现。
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1、观察活动一:
(1)出示幻灯片:“桥梁及其倒影”。
(2)观察这幅图,你有什么发现或感受?
生:桥与影子连在一起,景色很美。
生:桥与影子完全一样。
生:桥和影子是对称的。
(3)刚才大家说的都不错,这是生活中很常见的一种对称现象,是桥相对于水平面和影子相互对称的一种现象。
2、观察活动二:
(1)出示幻灯片:“小朋友及其镜面”
(2)再来观察这幅图,比比看谁发现的多。
生:镜面里外两个小朋友动作都一样。
生:镜子里外的东西都是对称的。
......
(3)小结:在生活中大家都照过镜子,都有这种体验,这也是一种对称现象,是我们和镜中影象相对于竖直镜面的一种对称。
......
认识镜面对称的性质
1、操作活动一:“照影子,上下活动头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与操作,发现人与镜像上下移动的同向性,既头部向上,经像也向上;头部向下,镜像也向下。
2、操作活动二:“照镜子,前后活动头部”。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与操作活动,发现人与镜像前后移动的同向性,既头部向前,经像也向前;头部向后,镜像也向后。
3、操作活动三:“照镜子,左右活动头部”。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与操作活动,发现人与镜面左右移动的逆向性。既头部向左,镜面反而向右,镜面反而向左。
4、小结:在我们照镜子时,镜子内外的人,上下、前后位置不会发生改变,而左右位置发生了对换。
巩固练习:
1、游戏形式完成练习十五第四题。
小组同学互相说说你看到的完整图象是什么?镜子里外的事物是什么关系?
2、独立完成第5题,集体订正。
课堂小结:
1、今天我们学了什么知识?
2、你有什么收获与感想?
3、你觉得这节课表现的怎样?
反思:
幼儿园镜面对称教案篇七
镜面对称。
1、通过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引导学生认识湖面对称、镜面对称。
2、通过亲自照镜子的活动,让学生知道镜面对称的特点,照镜子时,上下与前后的位置不会发生变化,但左右的位置需要调换。
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能体验出照镜子时左右位置发生调换。
镜子、道具(图具、手巾等)。
一、动画引入课题。
师: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对称的物体有很多,这些物体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美丽。如蜻蜓、树叶、蝴蝶、京剧脸谱等。你们还看见过其他的对称现象吗?
生:树在水中的倒影。
生:照镜子。
师:请看,这有一只馋嘴的小老鼠正在主人家找吃的,它看到了什么?(镜子)(动画)
师:你们猜猜小老鼠在想什么?
生:这镜子里的家伙是谁呀?
生:这镜子里的家伙怎么和我长得一模一样呢?
二、探究镜面对称。
(1)照照。
师:我们现在来亲自体验一下照镜子,像小老鼠那样做一做动作,照一照自己。请仔细观察镜子里外的人一样吗?有不同的地方吗?
a、分小组活动,定组长,全员参与。
b、活动内容:面对镜子向前走3步。
面对镜子往后退3步。
面对镜子人蹲下。
面对镜子左手拿书、右手拿笔。
面对镜子左手伸姆指、右手伸食指。
(2)说说。
第一组:我向前走3步,镜子中的我也向前走3步。
第二组:我往后退3步,镜子中的我也往后退3步。
师:照镜子时,前后的位置不会发生改变。还有不同的发现吗?
第三组:我面对镜子蹲下,镜中的我也蹲下,我再站起来,“那个我”也站了起来,真有意思。
师:照镜子,上下的位置不会发生改变。左右的位置有没有变化呢?
第四组:左手拿手,镜中是右手拿书;右手拿笔,镜中是左手拿笔。
第五组:左手伸姆指,镜中是右手伸姆指;右手伸食指,镜中是左手指食指。
师:你还发现了什么?
生:我还发现照镜子时,左右位置发生调换。
师:通过亲自照镜子,同学们体验到照镜子时,上下、前后的位置不会发生改变,只有左右的位置需要调换。
(3)游戏。
a、两人游戏。接下来,我请一名同学来扮演照镜子的人,另一个人模仿他在镜子中的动作。
b、同桌合作。同学们拿出准备的道具玩游戏。
c、全班表演。
三、 趣味练习。
1、看镜子写数字。
2、看镜子写汉字。
3、看镜子写时间。
四、课后练习延伸。
1、看看镜子中的你是怎样刷牙的?怎样吃饭的?
2、看镜子与家长一起写时间。
这是一节十分有趣的数学课,我在课前准备了一些美丽的山水图片和一面大镜子,这面大镜子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他们都想在镜子面前摆造型,我适时设计了一些有趣的活动,让学生认识镜面对称现象。通过照镜子,还让学生知道照镜子时的左右位置发生对换。对于左右位置发生对换,大部分学生掌握的好,可还有一些学生,看镜子写数字、写汉字、写时间有难度,这三个趣味练习,是运用镜面对称原理让学生进行逆向思维,给出镜子中的“数字”、“汉字”及“时间”要求写出真正的数字、汉字、时间。我发现学生的镜像能力比较欠缺,如果直接判断有困难,我还请学生用镜子照一照。
这节课的成功之处是通过照镜子活动使学生亲自体验镜面对称现象,感知出镜面两边的图形关系,并能用语言简单的描述镜面对称的特点,突出了孩子的自主探究的学习行为,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根据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再次深入感受镜面对称,我激发孩子课后自己在家照照镜子,自己设计一些有意思的活动,如看看镜子中的你是怎样刷牙的?怎样吃饭的?与家长一起看镜子写时间。
经过这一系列活动,会进一步加强学生对镜面对称的直观理解,体验出生活中有很多常见现象包含着重要的数学思想。
幼儿园镜面对称教案篇八
“镜子中的数学”是在学习了“轴对称图形”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镜面对称”的教学内容,它是前一课时知识的延伸与拓展。教材首先通过“湖面的倒影”和“室内墙上镜子成像”两幅主题图情景,让学生发现生活中常见的“倒影”、“镜子成像”现象,蕴涵着重要的数学思想,即“镜面对称”。再通过“做一做”的照镜子活动,让学生体会“镜面对称”的特征。从教材编写的意图来看,“镜面对称”这部分内容是一种体验性活动,它包含了丰富的过程性目标。基于这样的认识,整个教学过程应以教材为基础,并结合学生实际,创设多种感悟情境和活动情境,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体验“镜面对称”特征。
1.通过照镜子实践活动,能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的现象。通过观察、操作,体验活动中的镜面对称现象,初步感知镜面对称的性质;
2.通过动手操作、合作讨论和游戏等活动,加强对镜面对称现象的感知。
3.激发学生对镜面对称现象进行探究的好奇心,激励学生利用生活经验主动地探索数学知识。
通过照镜子实践活动,知道镜面对称的特点
理解镜面对称在镜面成像时所发生的变化。
小镜子每人一面、投影仪
欣赏“倒影”,激趣导入
投影出示:“倒映水中的湖光山色”,即课本第一幅主题图。让学生说出主题图中见到倒影。(山的倒影、树的倒影、房子的倒影、船的倒影、鹅的倒影……)
师:有没有发现这也是一种对称现象?
师:你们在哪里还见到过类似“映在水中山色”的现象。(镜子里。多媒体出示:“映在镜子里的擦桌子的男孩”,即课本第二幅主题图)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和镜面有关的数学知识。(板书:镜子中的数学)
1、照镜子体验。
师:老师背对着大家,我却知道哪个小朋友在对着镜子做鬼脸!为什么?
生:镜子里外的小朋友动作都一样的!
师:对,照镜子也是一种对称现象,叫做“镜面对称”。一齐说一遍。
小朋友看看镜子的同桌在做什么?也可以跑到镜子前面看看镜子里的自己是怎么样的!
2、感知镜面对称的性质
(1)操作活动一:“照镜子,做上下活动头部”。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与操作,发现人与镜像上下移动的同向性,既头部向上,镜像也向上;头部向下,镜像也向下。
(2)操作活动二:“照镜子,前后活动头部”。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与操作活动,发现人与镜像前后移动的同向性,既头部向前,经像也向前;头部向后,镜像也向后。
(3)操作活动三:“照镜子,左右活动头部”。(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与操作活动,发现人与镜面左右移动的逆向性。既头部向左,镜面反而向右,镜面反而向左。面对面感知左右。
(4)加深体验镜面对称的上下、前后同向,左右相反的性质。
师生模仿动作游戏:假设一方是镜子里的人。师向前、向后走问生该如何走?(向前或向后)师向上跳、向下蹲问生该如何做?(向上或向下)师用左胳膊托左腮让学生想象自己是镜子中的老师影像该如何做?(生也左胳膊托左腮)
(5)小结:在我们照镜子时,镜子内外的人,上下、前后位置不会发生改变,而左右位置发生了对换。
3、简介镜子的历史与构造:
师:古时候人们没有发明镜子时,他们用什么方法认识自己?
生:看水面(师:平静的水面!)
师:对了,后来人们发现把铜磨平后也能照出人的影子来,于是就有了铜镜。但铜镜里照出来的人影并不十分清晰,后来人们发现把一种叫水银的东西涂在玻璃的表面,就能十分清晰地照出人的影子来。这就是现在小朋友手中的镜子。看林珊西的小镜子比较旧了,后面的水银都有些剥落了,所以像玻璃一样,两面都看穿了!
4、巩固练习:
1、选择:哪面镜子是我照的样子,把它圈出来。
2、利用镜子找另一半。
出示半边的蝴蝶、天坛、青蛙、雪花等图案(课本第71页第4题),让学生想办法利用镜面对称,判断出是什么?指出这些图形的对称轴。
讨论:镜子怎么能帮助找到另一半图形?
3、照镜子中的数字。
写下1—9的数字,用小镜子照一照,看在镜子里是什么样的。
以某一数字为例说明镜面对称。
看镜子中的数字判断是几。
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镜面对称,你们学到什么知识?是怎么学会的?有什么体会和收获,有什么疑问要解答?
2.我们可以利用镜面对称的现象帮助我们纠正坐姿、站姿、写字姿势等。
四、布置作业:写数学日记《镜子里的知识》
在操作体验中学习。
数学教学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让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发展,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体验学习”重视让学生动手操作,亲身体验,甚至亲身经历,使每个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获得知识及情感方面的体验,使每个学生在体验中获得不同的发展。在学习镜面对称前,我让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小镜子照,做一些简单的动作,观察自己在镜子中的像,使学生获得初步的感知。学生也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教师做镜中(外)人,学生做镜外(中)人的游戏,更是把学生的情绪推向高潮,在游戏中突破了难点知识。本节课的教学活动能使学生在大量的体验的`基础上,对理解得了的数学事实、生活现象进行整理,找出有规律的,逐步抽象、概括,获得数学知识,使抽象问题具体化。
让学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如果本节课只停留在“热热闹闹的”层面,孩子们总结不出镜面对称的特点:上下前后四个方向不变,左右颠倒。如果学生只是通过操作找到这样的特点而不会应用也是一大缺憾。书中习题有看着镜中的数字写出原来的数字,有看着镜子中的钟面影像读出几时几分这些习题的处理正是应用镜面对称的特点来解决问题的。并不是让学生依赖于小镜子,如果不带小镜子这些题就不会做。本节课我设计了一个讨论环节,让学生自己去感悟、理解,镜面对称的应用,事实证明学生不拒绝抽象,能总结出镜面对称的特点并应用特点去还原一半的图像、去读镜子中的钟面。教学中要相信学生的理解能力,让学生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有待改进的地方本节课感到学生感知的不够充分,如果带着思考任务(在镜子前做向前走、向后退、高跳、下蹲动作观察镜子中的你的动作)留在课前照大镜子做动作,把自己的发现在上课时向同学和老师汇报。
幼儿园镜面对称教案篇九
课本p69例3及练习十五中相应的练习。
1、认识镜面对称现象,了解镜面对称的性质。
2、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实践的能力。
3、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1、认识镜面对称现象,了解镜面对称的性质。
2、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镜面对称的性质。
有关镜面对称的主题图、镜子等。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出示主题图(清澈的湖水像一面镜子,映出天鹅那美丽的身影),创设情境。
2、揭示学习的内容。
这些现象你们见过吗?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和镜子有关的数学知识。
[设计意图]:出示镜面对称的实例,调动学生的认知经验。创设优美的意境,营造和谐氛围。
二、小组合作,学习镜面对称
1、组织游戏活动——照镜子。
1)、讲明游戏的要求:两个学生为一组,一人拿镜子,一人照镜子。照镜子的学生做两个动作(身体向前靠、身体向后移。)做完之后交换,并把自己看到的情形说一说。
学生听清要求后分组活动。
2)、组织学生进行交流。
谁愿意把看到的情形说给全班同学听?
学生汇报。
你们看到的情形与他们一样吗?
3)、小结
镜子里的前后方向和实际的前后方向是一致的。
4)、组织学生第二次游戏。
要求:还是两个人一组,一人拿镜子,一人照镜子。照镜子的学生做两个动作(举起自己的左手与镜子里的你打个招呼;再举起你的右手给镜子里的你打个招呼。)做完之后交换,并把自己看到的情形说一说。
学生听清要求后分组活动。
5)、全班交流。(对有困难的学生教师给予适当的引导。)
6)、小结。
2、看镜子写时间
教师出示p71思考题第二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组织学生讨论交流。
钟面上的是什么时间,你是怎么知道的?把你的想法先在小组内说一说然后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己进行游戏,亲身经历探究的活动,有助于发现镜面对称的性质。通过活动进一步加深对镜面对称特点的理解和认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三、拓展延伸,巩固练习
1、指导学生完成思考题第一题。
2、拓展性练习。
四、课堂总结
五、随堂练习
教学反思:
幼儿园镜面对称教案篇十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二年级上册第69页。
1、通过照镜子、欣赏图片等活动,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了解镜面对称的特点。
2、通过观察、实验、表演、动手操作等形式进行探究,进一步感受镜面对称的性质;
3、在探究、实验中领略镜面对称现象的美妙与和谐,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学会欣赏数学美,激发学生创造美的情感。
了解镜面对称的特点。
大镜子一面、小镜子每人一面。
一、提出学习目标
1.欣赏“倒影”,激趣导入
出示书中“倒影”图:让学生说出主题图中见到的景色:“山的倒影、树的倒影、房子的倒影、船的倒影、鹅的倒影……”。这些景色美吗?请大家再来看一遍,看看水上景物和水中景物的位置有什么关。
生1:反过来了。
生2:水上的山好象是往上长的,水下的山好象是往下长了。
生3:水中的景物和水上的景物一模一样,可是水中的景物是倒过来的。
师:所以,我们就把水中景物叫做水上景物的倒影,其实,平静的水面就是一面平放的大镜子。
2.巧用情境,提出问题
师:你们在哪里还见到过类似“映在水中山色”的现象。(生:镜子里。)
师:你们想知道镜子里有哪些数学吗?先想一想再提出你最想知道的有关镜子里的数学问题?今天我们研究镜面对称。
2、提出学习目标
(1)照镜子,做各种动作(有关前后、上下、左右的动作,如往前走往后退、站立蹲下、刷牙等),仔细观察,有什么发现?
(2)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说说镜面对称的特点。
二、展示学习成果
1、小组内展示
(1)学生个人到大镜子前照一照,做自己喜欢的动作,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
(2)小组归纳本组同学的发现。
2、全班展示
生1:我看到了镜子里也有一个我。
师:你的小眼睛可真亮,可这是怎么回事?镜子里真的还有一个你吗?镜子里的不是真实的你,而是你的“像”。
生2:我看到我做什么动作,镜子里的像也做一模一样的动作。
生3:我发现我向前走一步,镜子里的像也向前走一步;我向后退一步,镜子里的像也向后退一步。
生4:我发现我把手举起来,镜子里的像也把手举起来;我把手放下去,镜子里的像也把手放下去。
生5:我蹲下,镜中的像也蹲下,我站起来,镜中的像也站起来。
生6:我发现我伸出左手,镜子里的像也伸出左手。
生7:不对,我伸出左手,镜子里的像伸出的是右手。
师:到底是左手还是右手呢?请生7当镜外的人,生6当镜内的像,表演给大家看看好吗?(并请生7边表演边向生6提问。)
生7:我伸出的是左手,请问你伸出的是哪只手?生6:是右手。
生7:如果我伸出右手呢?
生6:我应该伸左手。
生7:现在你知道自己错了吗?
生6:知道了。
三、模拟照镜子,体验特点,完成练习。
1、进一步体验镜像的特点。
(1)同桌之间,一个当镜子外的人,一个当镜子里的像,开始表演吧。(学生站起来自由地表演。)
2、总结镜像的特点
(前后、上下——不变)(左右——变)。
3.完成练习
第69页做一做和第71页第5题。
四、拓展练习。
师:人在镜子前是这样变化的,那么其他东西呢?请在纸上写一写或画一画你喜欢的东西,并用小镜子照一照,看看有什么变化?
学生自由写或画,再用小镜子照,发现特点。
全班交流反馈:
生1:我在纸上写了2、3、4这几个数字,在镜子里是反过来的。
生2:我写了“数学”两个字,在镜子里也是反过来的。
生3:我写了“b”,在镜子里变成了“d”;我写了“p”,在镜子里变成了“q”,也是反过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