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少年爱国的作文素材大全(三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少年爱国的作文素材篇一
今天,我又读起了《钱学森的故事》,不禁陷入了沉思。当时的“上海交通大学”非常重视分数,初入交大的钱学森也不甘落后,成绩在班上名列前茅。一年暑假后期,钱学森患了伤寒病,只好休学一年。可在这一年里,他买了许多书,在家里认真阅读。凭着这种精神,他又考取了清华大学公费留学,主政飞机设计专业。钱学森怀着复杂的心情离开了中国,去美国学技术,在美国的留学期间,他刻苦专研,成绩不但比美国人好,还比外国人都好。这让他觉得作为一个中国人是多么的自豪!今天,我又读起了《钱学森的故事》,不禁陷入了沉思。当时的“上海交通大学”非常重视分数,初入交大的钱学森也不甘落后,成绩在班上名列前茅。一年暑假后期,钱学森患了伤寒病,只好休学一年。可在这一年里,他买了许多书,在家里认真阅读。凭着这种精神,他又考取了清华大学公费留学,主政飞机设计专业。钱学森怀着复杂的心情离开了中国,去美国学技术,在美国的留学期间,他刻苦专研,成绩不但比美国人好,还比外国人都好。这让他觉得作为一个中国人是多么的自豪!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钱学森知道了这个好消息,就要立刻回国,他情愿放弃国外的优厚待遇,也要回归祖国。当时美国海军次长金希尔说:“钱学森无论走到哪里都低得上5个师的兵力,我宁可把他击毙在美国,也不让他离开。”读到这里,我想大家气得心里咚咚跳,牙齿咬得咯咯响,太可恶了!
“我是中国人,我要报效祖国。”最后,钱学森终于克服了重重困难,投入了祖国的怀抱中,和人民共同呼吸,共同患难,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一心只想着报效自己最挚爱的祖国。
然后,“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飞上了天空,第一枚州际导弹发射成功。”钱学森倾注大量的心血。由于钱学森回国效力,中国导弹,原子弹的发射里至少向前推进20年。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导弹之王”。
“我是中国人,我要报效祖国。”我想:钱学森爷爷一句简单而普通的话,却让我们大家读完这故事后从心底涌出天大的自豪感,对祖国的热爱和对钱学森爷爷的敬佩之情。当然,我们作为新一代的中国少年更要努力学习,长大后向钱学森爷爷一样报效祖国,把祖国的明天建设更好!
无论你是怎样的人,心里都要眷恋着祖国,心里首先要想着报效祖国,热爱祖国。
少年爱国的作文素材篇二
曾经有这样一位英雄,在那个艰难的年代、在那个特殊的战场上,用自己的武器,为新中国的国防事业打下一个又一个漂亮的胜仗。他用那份固执和可贵的纯净,向世人展现了一位举世闻名科学家的高大。他,就是钱学森。
他拳拳爱国之情,令我感动。当年仅35岁的他已成为加州理工学院的终身教授,在美国有房有车,有漂亮的妻子,可爱的孩子,幸福的家庭,在美国的军界、科学界的地位举足轻重。钱学森的报国情怀是多么的真挚,他回国的决心是多么的坚决,哪怕是忍痛割爱离开了他挚爱的科技事业,被美国移民局软禁了五年之后,都没有动摇回国的信念。最终,钱学森几经辗转回到了当时一穷二白的中国。
他辉煌的一生,促我进步。他拥有奋斗与创新的一生,拥有不断学习与进步的一生。他是幸运的,无论是中国还是美国,都曾给他提供了汲取知识和展示智慧的舞台;他是伟大的,他的一切成就来源于他对真理与国家的无限热爱。按他自己的话说,他的一切成就归于人民。
读《钱学森故事》一书,给我许多启示,他用史实告诉我们,只要有坚定的意志和执着的信念,没有什么事情是干不好的,没有知识是不能学的,没有零件是不能造的,没有粮食是不能种的,我们要坚信共产党的领导,不断的付出和努力,时时刻刻心系祖国,为人民服务,听从党的号召,报效祖国,真正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变成世界第一大强国而奋斗终身!
少年爱国的作文素材篇三
中国男儿中国男儿
要将只手撑天空
长江大河亚洲之东峨峨昆仑
古今多少奇大夫
碎首黄尘燕然勒功至今热血犹殷红
邓稼先成长于中国,毕业在美国,虽然美国有无数优越的条件,仍留不住他那颗热血沸腾的赤子之心,他冲破万难只求投入祖国的革新之中,在祖国的请求下,他义无反顾抛弃了妻女,抛弃了财资与幸福,参与了祖国的原子弹设计之中,他拒绝了俄罗斯专家留下的公式,开创了原子弹的篇章,在无数日日夜夜,在无数挑灯夜战的日子里,光靠人工计算,终于研究出了中子与原子之间的微妙关系,以世界最快的速度造就了原子弹的理论技术,爆发了第一颗原子弹,在第一次伟大而令人激动的胜利后,他马不停蹄,又以第一次的胜利为鼓舞,仅3年时间又炸响了中国第一颗氢弹,但在一次原子弹实验中,其未能爆炸,无数公司推开责任,唯独他,独自一人走进爆心,寻找并抱回了那颗失败的炮弹头,也为他1986年的悲惨离去埋下了伏笔。
在他弥留之际,与于敏写下了一篇对国家国防的建议书,并继续努力,至死不懈。
他,是祖国的强力保护者,以身献国。
他,是民族的忠诚捍卫者,大爱人民。
他,更是自我的奋斗者,一刻不停。
古人曾云:“昨夜寒滍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窗外月胧明。白首为功名,归山松竹老,阻归程。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恰恰能证明他所研发生活的环境了。
我中国有此英豪,壮哉!豪哉!
邓稼先(1924—1986),安徽怀宁人。著名核物理学家,中国核武器研制开拓者和奠基者,“两弹一星”元勋。1986年7月29日,因受到核辐射罹患直肠癌的邓稼先在北京逝世,终年62岁。1999年,被追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1950年8月29日,邓稼先怀着一颗报效祖国的赤子之心,毅然回国。1958年8月,邓稼先被召到第二机械工业部,负责同志交给他一项秘密任务,要他负责造一个“大炮仗”。不言而喻,就是要制造中国的原子弹。邓稼先心情激动,领导把这副担子交给自己,肩负的是祖国的重托和人民的希望。从此,邓稼先的名字便在刊物和对外联络中消失,他的身影只出现在警卫严格的深院和大漠戈壁。
邓稼先被调入第二机械工业部刚刚成立的核武器研究所,领导着3个小组进行了中子物理、爆轰物理、流体力学和状态方程的深入研究,一道道难题逐渐被攻克。经过3年的努力,终于叩开了原子弹理论设计的大门。1962年9月,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理论设计方案诞生。1963年,原子弹总体设计完成,39岁的邓稼先在这份历史性的文件上庄重地签上了自己的姓名。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此时的邓稼先激动得热泪盈眶。此后不久,邓稼先又带着他的“人马”,一头钻进了制造氢弹的研制中。
氢弹与原子弹相比,技术更为复杂,工程更为浩大。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在全世界引起了更加巨大的反响。从第一颗原子弹试验成功到第一颗氢弹试验成功,美国用了七年零四个月,苏联用了四年,英国用了四年零七个月,法国用了八年零六个月,而当时经济上仍处于比较落后的中国仅用了两年零八个月。在这短短的两年多时间里,邓稼先他们付出了巨大的心血,为祖国再一次赢得了世界性的声誉。
邓稼先长年累月地忘我工作,积劳成疾。
研制核武器除了连续作战的疲劳和过度用脑外,还有就是钚239和铀235的放射性辐射对人体的伤害。由于邓稼先长期从事原子弹、氢弹研究,在一段相当长的时间里他几乎天天接触放射性物质,受到辐射的伤害。
有一次,由于军工事业受到破坏,在飞机空投时降落伞没有打开,核弹从高空直接摔到了地上。指挥部立即派出100多名防化兵到出事地点寻找核弹。他们来回奔跑在荒无人烟的戈壁滩上,始终没有发现核弹的痕迹。但这是一件不能不了了之的事情。人们都记得日本广岛、长崎遭受原子弹袭击后留下的惨景。邓稼先决定亲自去找。许多同志都反对他去,基地司令员陈彬阻挡他说:“老邓,你不能去,你的命比我的值钱。”邓稼先没有听从多方劝阻,还是去了。车子在大戈壁上到处寻找,终于发现了核弹的着落地点。到了发生事故地区的边缘,邓稼先要汽车停下来。一下车,他立即感到了此地对身体的危险性。他坚决阻拦别人与他同行。他说:“你们没有必要去白白地作出牺牲。”邓稼先勇敢地朝着危险地区跑了过去,找到了碎弹片。高度的责任感使邓稼先在一瞬间变成了一个傻子,他竟用双手捧起了含有剧毒放射物的碎弹片。这时,邓稼先的心情骤然松弛了许多,他最担心的后果没有出现。他拖着疲惫不堪的步子向远方的吉普车走去,当他见到同行的赵副部长时,第一句话就是“平安无事”。但是,邓稼先的身体却再一次受到了伤害。
邓稼先坚持战斗到了生命的最后一息。1986年7月16日,当时的副总理李鹏前往医院授予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同年7月29日,邓稼先去世。他临终前留下的话仍是如何在尖端武器方面努力,并叮咛:“不要让人家把我们落得太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