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案 小学数学教案二年级9篇(优秀)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教案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教案呢?这里我给大家分享一些最新的教案范文,方便大家学习。
小学数学教案 小学数学教案二年级篇一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师版)三年级下册第89~92页例1、例2及课堂活动。
1、能按照一定的标准,采用不同的方法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类整理、分析、描述,经历统计的全过程。
2、进一步认识简单的条形统计图(1格代表1个单位),并能完成相应的统计图表,能从统计图表中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3、体验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
4、让学生受到环保教育,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1)观看主题图(制成的动画)——环保站的工作人员工作的情景:
①环保站工作人员工作的情景——监测空气质量。
②小丽爸爸与工作人员之间的对话——昨天和今天的空气质量状况。
(2)教师:看到些什么、
(一)出示例1
下面是张叔叔整理的某地4月份空气质量情况:
某地区4月份空气质量状况统计表
空气质量状况优良轻度污染合计
天数(天)717630
(1)学生观察统计表。从表中可以获得哪些数学信息?
(2)学习统计图。
①教师:谁来说一说我们过去都学过了哪些统计图?(用作记号等方法来制作统计图等)
②出示教科书第90页的统计图
教师:这是条形统计图,谁来说一说你从图上都看到了什么?
③小结:像这样用条形来表示统计表中的数据,我们就叫它条形统计图。
让学生从统计图中找一找天数最多的表示的是什么空气等级,天数最少的表示的是什么空气等级。
让学生明白:在条形统计图中一眼就可以看出谁多谁少。
(二)教学例2
(1)学生观察四(1)班男同学身高记录表。
教师:你从表中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教师引导:全班男生合在一起统计,人数太多,男同学身高的状态比较混乱,可以分段整理数据。
(2)学生完成统计表。
①将学生分为5个小组,分别按身高段统计一个部分。
②将5个组的数据汇总。
③要想得到全班的数据,该怎么办呢?(求出合计)
(3)根据统计表完成统计图。
学生独立完成统计图。
(4)回答第92页的两个问题。
学生还可以根据统计图提出其他的数学问题,并解答。
(三)练习
完成第92页的课堂活动。
统计(二)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师版)三年级下册第93~95页例3、例4及课堂活动。
1、结合实际问题,激发学生参与统计活动的愿望,培养他们的统计意识。
2、能将表格进行完善,并能完成复式统计表,根据图表中的数据回答简单的问题。
教师:明明到三(2)班作“最喜爱的电视节目”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新闻:8人动画片:22人体育7人
电视剧:8人其他:4人
(一)尝试制表
1、教师:要想制作成统计表,应该做哪些方面的考虑呢?
学生:要考虑表应画几列和几行。
根据“节目类别”和“喜欢的人数”应画两行;“节目类别”有5类,要画5列,加上“合计”要画6列。
2、学生动手画一个2行6列的表。
3、填写相关内容。
(1)写上统计表的名称。
(2)填写表中的内容和数据。
4、检查统计是否准确。
可将各类别人数之和与合计数、合计数与调查总人数进行比较,看是否一致。
(二)出示例4中男生、女生体重情况统计表
1、观察表,说说表中有哪些信息?
2、教师:如果将两张表交给班主任老师,老师想知道某个体重范围内的男女生人数,就要看两张表,挺麻烦的。
能不能想办法将两张表合成一张统计表,让老师看起来更方便一些呢?
3、学生自主讨论,完成复式统计表。
教师:同学们可以讨论一下,怎样改进统计表?
(老师出示复式统计表)
介绍表头:体重、人数、性别。
教师:你能将表格填好吗?(学生尝试完成)
反馈:展示学生做好的统计表。
教师:像这样的表格我们叫它复式统计表。(课题:复式统计表)
教师:从这张表中,你知道了什么?与刚才的两张统计表相比,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你更喜欢哪一张统计表?为什么?
完成第95页课堂活动。
小学数学教案 小学数学教案二年级篇二
进一步利用平移、旋转的知识把七巧板各图形拼成鱼图。
一、 独学:请观察下图,同位说一说第2个三角形是由第1个三角怎样演变来的?
再说一说第1个三角形是由第2个三角怎样演变来的?
二、对学、群学
1. 七巧板经过平移或旋转后得到了鱼图,请在鱼图中画出相应的每块板的轮廓线,标出序号同时说明每块板是怎样平移或旋转的。
2.我有多种方法得到的
三、群学:(巩固提升)左图是被打乱的4张图片,怎样才能还原成右图?
四、检测:p88第1、3题。 文章
小学数学教案 小学数学教案二年级篇三
1、结合具体情境在初步理解一些物体的几分之一的基础上认识几分之几。
2、发展动手操作、与人合作交流以及表达能力。
3、体会分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积极参与具体的数学活动,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
1、情景导入:小朋友,动物王国有许多小动物,看,来了4只小猴子,他们蹦蹦跳跳,玩的可开心了。正当他们玩得满头大汗的时候,妈妈给他们送来了一些水果。猜一猜,猴妈妈可能为他们带来什么水果?(出示课件)
2复习讨论:猴妈妈肯定会把这些桃子怎么分?为什么?每只小猴分得这盘桃的几分之几呢?
3、课件演示:刚才我们通过复习,知道猴妈妈把一盘桃平均分给4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这盘桃的四分之一。
1、教学例题。
(1)提出问题。
谈话:同学们,猴妈妈看见小朋友们表现这么精彩,非常高兴,他很想考考大家,敢不敢接受挑战?听,,猴妈妈又提出了新的问题。(并伴随课件:我想把这盘桃平均分给4只小猴,那3只小猴共分得这盘桃的几分之几?)
(2)自主探究,小组交流。
谈话:请同学们仔细想一想,有困难的可借助手中的圆片代替桃子摆一摆,分一分,3只猴共分得这盘桃的几分之几?
(3)大组交流。
问:谁来说一说,3只小猴共分得这盘桃的几分之几?
(4)课件演示分得四分之三的过程。
2、教学想一想。
(1)出示情境图:
谈话:看见猴儿们和小朋友们相处得这么火热,兔儿们也蹦蹦跳跳地赶来了,兔妈妈说:小朋友们,听说你们个个非常聪明,我也想考考大家,你们愿不愿意接受我的挑战。
课件出示:把10个萝卜平均分给5只小兔,3只兔共分得这些萝卜的几分之几?
(2)请同桌互相讨论一下,如还有困难,还可借助圆片摆一摆、分一分。
(3)学生交流汇报。
两种意见:一种是分得这些萝卜的五分之三,另一种是分得这些萝卜的十分之六。
(4)课件演示分的过程。
3小结:把一些物体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一份就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一,其中的几份就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几。(板书课题:几分之几)
1、做想想做做1。
(1)让学生仔细观察,思考把几个看成一份,在图上分一分。
(2)填写分数,并指名说出结果。
2、做想想做做2。
(1)引导学生看清每幅图平均分成几份,涂色部分占这样的几份。
(2)各自填写分数。
3、做想想做做3。
学生独立涂色,然后与同桌交流。
4、做想想做做4
(1)同桌互相摆一摆。
(2)交流:你是怎样摆的?
(3)你还能拿出这堆小棒的几分之几?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小学数学教案 小学数学教案二年级篇四
:教材第87页复习的第1—5题。
1、使学生进一步熟记乘法口诀,能正确熟练地计算表内乘除法。
2、进一步掌握连乘、连除、乘除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准备:图片、口算卡片。
谈话: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复习乘、除法(板书课题)。通过复习,希望每个小朋友都能更加正确、熟练地进行口算。
(1)学生背乘法口诀。
(2)对口令,背口诀。
(3)完成复习第1题:看图写算式,想一想用哪一句乘法口诀计算。
(4)完成复习第2题:同桌互动完成。
(1)学生们独立完成。
(2)选择两题说一说计算的`过程。
小结:口算的时候一般我们想口诀计算,也可以根据乘除法的关系来思考计算。
(1)学生独立完成。
(2)针对错误评讲。
(3)提问:你认为笔算加、减、乘、除法时要注意什么?
谈话:今天我们这节课我们一起复习了乘法口诀和乘、除法的计算,我们发现,要想计算得又对又快,我们必须熟记口诀,用对口诀。
第十四课时:复习(二)
教学内容:教材第88—89页复习第6-11题。
使学生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谈话:今天这节课我们要利用学过的知识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1、背乘法口诀。
2、完成第6题,先说说图中表示的条件和问题,然后独立列式计算。
3、第8题,学生独立思考列式计算,全班交流时指名说说解题思路。
学生可能列加法算式,也可能列乘法算式,组织比较两种解法的区别和联系。
请学生明白图中所示的各种商品和价格。
学生叙述题意后独立解答。
指导学生用表格的形式表达多种购物方案。
引导学生思考,利用日常生活经验判断选哪一种船用的只数少?
可以让学生借助学具摆一摆,讨论解法。
组织学生交流讨论。最后算出每种船需要的只数,检验上面的判断是否正确。
引导学生观察第一盆花,找到规律。
运用规律填写叶片上的数,其中,最后两小题是开放题,可以引导学生填出多种答案。
提问: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小学数学教案 小学数学教案二年级篇五
[教材简解]
教材中,例题重点描述的是两位数和两位数比较,先看十位上的数,十位上大的那个数就大。让学生利用数数、几十多来比较相应数的大小,在“试一试”中再利用比较计数器所表示数的大小,揭示了其他两种情况:比较数的大小,先比位数,位数多的数大,位数少的数小、两位数和两位数比较大小,当十位相同时,就比个位,个位大的那个数就大。接着在“想想做做”中,直接比较数的大小。这样由具体到抽象,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目标预设]
1、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学会比较100以内两个数的大小的方法。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比较能力。
3、创新目标:培养学生探索规律的能力。
4、德育目标:使学生感悟到数学知识之间内在联系的逻辑之美。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组织学生讲自己是怎样比、怎样想的,把生活经验上升为数学认识。教学难点:
掌握比较大小的方法
[设计理念]
本节课依据《数学课程标准》中倡导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实践创新教学学习方式,强调从实际情境和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为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促进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知识技能,同时获得了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设计思路]
在教学设计上以为学生提供现实而有趣的数学学习内容和学生自主学习的学习方式为理念,在教学中注重学生观察比较和抽象概括能力的培养,抓住“位数”和“数位”的排列顺序进行比较数的大小。教学中,我主要采用谈话导入法和和引导发现法,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和自主探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有目的、有意识地安排了看一看、说一说、比一比等活动,观察、思考、讨论、练习相结合,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辅助验证,帮助学生获取有关数比较的方法,真正做到让学生参与获取知识的全过程。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谈话:昨天,老师让大家回去了解家人的年龄,谁来汇报一下?(指名说)
2、刚才——×小朋友说他爸爸是36岁,爷爷是63岁,那么你们知道谁的年龄1大吗?
3、要比较年龄的大小也就是比较数的大小,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数的大小。(板书课题:比较数的大小)
二、合作学习,探索新知
层次一:比较数的大小,先比位数,位数多的数大,位数少的数小
(1)将数按数位分类
多媒体展示:学生口答,教师课件展示
(2)比大小
多媒体显示:
一位数和两位数比大小,学生口答,教师多媒体展示
多媒体显示:
(3)练习并小结:
课件出示题目,指明学生口答,
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比较数的大小,先比位数,位数多的数大,位数少的数小。
层次二:例题,两位数和两位数比较,先看十位上的数,十位上大的那个数就大。
(1)、出示多媒体主题图
教师讲述故事: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潮水退去以后,沙滩上露出了美丽的贝壳。一会儿,小松鼠、大白兔都捡了一篮贝壳。小松鼠数了数说:“我捡了38个贝壳。”大白兔数了数说:“我捡了46个。”小松鼠说:“我捡得多。”大白兔说:“我捡得多。”到底谁捡得多呢?你能给他们当一下裁判吗?
2、小松鼠、大白兔到底谁捡得多呢?为什么?请你把想法告诉你同桌的小朋友。
3、全班交流,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有表扬说得对的小朋友。
4、指出:比较两个小动物谁捡得多,也就是比较38与46的大小。(板书:46○38)在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时,可以用多种方法。两个数的大小关系可以用学过的数学符号表示,谁来写一写?
5、指名板书后读一读。
6、小结:两位数和两位数比较,先看十位上的数,十位上大的那个数就大。层次三:两位数和两位数比较大小,当十位相同时,就比个位,个位大的那个数就大。
1、多媒体显示63○68:
小结:两位数和两位数比较大小,当十位相同时,就比个位,个位大的那个数就3大。
2、试一试(出示计数器)
(1)看着计数器把数写出来。(53、56;100、98)
(2)这两组数我们能比较它们的大小吗?(学生在书上完成)
(3)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小结学生比较两个数大小的方法。
三、组织练习,深化提高
1、“想想做做”第2、3题
2、“想想做做”第4题
(1)小组中每人写出1个个位是6的两位数,比一比哪个,哪个最小,去掉重复的,排一排。说说个位上是6的两位数一共有几个?是哪几个?
(2)小组中每人写出1个十位上是6的两位数,比比哪个,哪个最小?
3、“想想做做”第5题
(1)看图,兔妈妈给小兔照了3张照片:
猜猜各是什么季节?各个季节的温度也不同,看了计温的温度计,老师写出了3个表示气温的数:2度、20度、35度。
(2)你能用符号表示3个数的大小关系吗?
4、“想想做做”第6题:独立完成,同桌检查。
5、写数游戏:学生随意写一个数。
(1)以小组为单位从小到大排一排。
(2)比30大比60小的数站起来排队。
(3)个位是7的数站起来排队。
(4)大于60的数站起来排队。
四、全课总结
今天的数学课你学得开心吗?你有什么收获?
小学数学教案 小学数学教案二年级篇六
1、加深对反比例概念的理解,掌握运用比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思路,能用反比例知识解决有关问题。
2、提高学生对应用问题数量关系的分析能力和对正、反比例的判断能力。
用比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正确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方程。
1、成正比例和成反比例的量的判断。
2、用正比例解决问题的步骤。
一:找到题中不变的量;
二:根据不变的量写出关系式;
三:判断成什么比例;
四:列出比例式;
五:解比例。
教学例5:一批书如果每包20本,要捆20包,如果每包30本,要捆多少包?
a.提出问题组织学生讨论:
① 问题中有哪两种量?
② 它们成什么比例关系?你是根据什么判断的?
③ 根据这样的比例关系,你能列出等式吗?
b. 根据反比例的意义列出方程并解方程。
根据比例的意义,学生独立完成,并在小组中交流。
学生汇报:
解:设要捆元。
30=20xx
= 36030
=12
答:要捆12包。
1. 教材60页做一做第2题。(单价乘数量等于总价,总价一定)
2. 课件上的练习题。
指名扮演,独立练习,集体订正。 巩固新知,训练解题能力。
小学数学教案 小学数学教案二年级篇七
1、学生能根据生活经验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结合具体情境给定一个方向能辨认出其余三个方向。
2、借助辨认方向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3、学生能在实践活动中学会与人交流、合作。
根据生活经验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在指出一个方向的条件下,会辨认其余三个方向。
培养辨认方向的意识,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
课件
师:同学们,平时大家出去玩迷路过吗?如果迷路了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学生回答:学生1:可以找人问路;学生二:可以记住一些标志性的建筑物,根据它们找到路......
师:大家的办法可真多,那其实只要大家学会了辨认方向是不是就能找到路了!那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东西南北”一起来辨认方向。(板书课题)
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上的情境图,看看图中的老师和同学们都在做什么呢?谁能给大家来描述一下。
学生:老师在操场上给同学们指出太阳升起的方向。
师:也就是说老师在教大家辨认方向对吗?
师:那同学们,你们也想到操场上去认一认方向吗?
(组织学生去操场)
师:同学们看太阳升起来的方向,那是哪个方向呢?
学生:东方
师:对,太阳是从东方升起的,那你们能指一指东方吗?(老师和同学一起指向东方)
师:同学们真棒,根据太阳从东方升起的规律这么快就辨认出了东方。那大家再仔细观察一下我们操场的东面还有些什么呢?
学生观察后回答
师:嗯,同学的观察力真敏锐,这么快就把我们操场东面的事物都观察出来了。那大家知道除了东还有哪些方向吗?
学生:太阳从东方升起西方落下,还有西方
学生:大雁冬天的时候要飞向南方,春天飞回北方。还有南方和北方。
师:大家知道了太阳升起的方向是东,那其他几个方向怎么找呢
学生纷纷回答
师:老师告诉大家一首儿歌,帮助大家找一找其他三个方向“早上起来,面向太阳,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
做游戏找方向。引导学生发现前后左右的位置发生变化,东南西北的方向不变。
师:对,没错,一共有东西南北四个方向。那请同学们再分别观察一下我们操场的西面、南面和北面都有些什么呢,然后在教材附页1的图上记下来并标明方向。
(学生分组观察、交流并记录)
组织学生回教室
师:现在我们把各组的活动成功展示出来。
师:请你们观察图上所标的方向有什么不同
学生:记录的事物是相同的,但三张记录纸呈现出来的结果是不同的,他们画出来的图也不一样。
师:这名同学说的很好。那大家想一想,如果我们在绘制地图时,有的上边是东,有的上边是西,有的上边是南,有的上边是北,行吗?
学生:不行,这样人们看地图就乱了。
师:生活我们对表示地图上的方向做了规定,可以概括为“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地图就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
师:你们现在能按上北下南的规定绘制地图了吗?请把你刚才在
操场上观察到的景物整理成地图,在书上第15页填一填。
学生填,教师巡视指导
师:大家会辨认方向了吗?(学生齐喊会)那我们就一起来实际操作下。
练一练第一题,指名做
第二题,小组同学互相我说你做
第三题,自己做,指名回答
第四题作为家庭作业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有哪些收获呢?跟大家来分享一下。
小学数学教案 小学数学教案二年级篇八
人教版教材,三年级下册、第六章、第四课时
指导思想:本节教学设计是面积和周长的比较。是在学生知道如何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基础上,去理解周长和面积有什么区别,以便更好地应用到生活当中。
设计理念:让学生通过练习、例题去自觉发现面积和周长的区别
教材分析:基于面积和周长的所学知识,从而比较面积周长不同。
学情分析:全班21名学生,其中16名学生基本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和周长的计算,另外5名学生中,3人掌握面积如何计算,2人掌握周长如何计算。
(一)通过比较,学生正确理解面积和周长的意义,能运用概念正确地计算面积和周长.
(二)提高学生综合、概括的能力.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老师准备一个边长10cm的正方形,直尺,粉笔;学生每人准备一条手帕。
(一)复习准备
师:我们已学习过了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下面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
1.怎样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2.怎样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那么,周长和面积有什么不同吗?今天我们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
(板书课题:面积和周长的比较)
(二)学习新课
出示图形,这是一个长方形,长4厘米,宽3厘米.请同学提出问题,可以求什么?
(周长、面积各是多少?)
师:请同学在自己作业本上,分别求出这个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老师板书
周长: 面积:
(4+3)×2=14(厘米) 4×3=12(平方厘米)
答:周长是14厘米. 答:面积是12平方厘米.
通过计算你能发现周长与面积有什么不同吗?请根据下面几个问题进行思考.
思考题:
1.周长和面积各指的是什么? 2.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各是什么?
3.周长和面积各用什么计量单位?在个人思考的基础上,再进行小组讨论.
集体讨论归纳:
1.长方形周长是指长方形四条边的长度和,而它的面积是指四条边围成的面的大小.
2.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3.求周长计算出的结果要用长度单位,求面积计算出的结果要用面积单位.
师:同学们讲得很好,那么我们能不能简单地概括出面积和周长究竟有哪几点不同呢?(在老师的引导下,共同归纳、概括)
板书:面积和周长的区别:
1.概念不同; 2.计算方法不同; 3.计量单位不同.
师:现在老师有一个问题,要向同学们请教,愿意帮忙吗?如果计算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是不是也存在这3点不同呢?(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也具备这3点不同)
师:老师还有一个问题,假如一个正方形它的边长是4,会求它的周长和面积吗?(学生叙述列式过程,老师写在黑板上)
周长: 面积:
4×4 4×4
师:这两个算式都是“4×4”,这不是完全相同吗?你们怎么能说它们不同呢?(讨论一下,然后再回答)待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后,老师再归纳.
师:周长的4×4是4个边长,式子中的第一个4是4厘米.面积的4×4是4个4平方厘米,所以两个算式虽然都是4×4,但表示的意义不同.说明面积和周长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因此做题时要特别注意区分,要认真审题.
(三)巩固反馈
1.请你用手指出桌面的周长,摸一摸桌面的面积.
2.出示正方形手帕,请同学指出它的周长和面积.
3.计算下面每个图形的周长和面积.
黑板出示:
周长:(12+3)×2 周长:6×4 =24(厘米)
=15×2
=30(厘米)
答:周长是30厘米. 答:周长是24厘米.
面积:
12×3=36(平方厘米) 6×6 =36(平方厘米)
答:面积是36平方厘米. 答:面积是36平方厘米.
4.选择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 )里.
(1)一个正方形花坛,边长20米.如果在花坛的四周围上栏杆,栏杆长多少?( )
(2)一个正方形花坛,边长20米.如果李欣每天早晨围着花坛跑5圈,他每天早晨要跑多少米?( )
(3)一个正方形花坛,边长20米.如果在这个花坛里种草坪,这个草坪的面积是多少? ( )
a.20×20=400(米)
b. 20×4=80(米)
c.20×20=400(平方米)
d.20×4×5=400(米)
5.计算下面两个图形的周长和面积.
用直尺画出下列两图形
单位:厘米
(由学生口答,老师写在黑板上)
周长: 面积:
(8+5)×2=26(厘米) 8×5 =40(平方厘米)
5×4=20(厘米) 5×5=25(平方厘米)
黑板演示,把上面两个图形,合并成下图.
计算这个组合图形的周长和面积.
周长:(8+5+5)×2 面积:(8+5)×5
=18×2 =13×5
=36(厘米) =65(厘米)
比较一下,组合后图形的周长、面积,与组合前两个图形周长之和、面积之和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 (面积相同,周长不同)能说说为什么周长不同吗?组合图形的周长指的是哪部分?师生共同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到面积和周长有三点不同:
1.概念不同;2.计算方法不同;3.计量单位不同.
作业:p.80第6、7、8题.
板书设计
小学数学教案 小学数学教案二年级篇九
1、通过生活情景学生认识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2、 会用较小面额的钱币去购物。
3、教育学生懂得爱护人民币,珍惜人民币。
4、增加学生生活常识,培养学生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知道人民币的单位及他们之间的进率。
知道人民币单位之间的进率,能进行初步的实际运用。
:多媒体课件一份。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小组准备各种面值的人民币(10元以下)。
小朋友们,你们到过商店买东西吗?你买过什么?都用什么去买?(用钱去买)世界上的钱有很多种,每个国家的钱都有自己的名称。美国的钱叫美元。日本的钱叫日元。那么,有谁知道我们国家的钱叫什么呢?(人民币)。
对,在我们购物的时候,都会用到人民币。(板书:购物)
1、问:小朋友,你都了解人民币的哪些知识?能说给我们听听吗?
2、现在老师这儿有一些人民币,请看大屏幕,你认识它们吗?
3、下面,老师说人民币的面值,你们拿学具演示。
小结:在人民币大家族里,有的钱币上有元,有的钱币上有角,还有的钱币上有分元、角、分是人民币的单位。(板书:元、角、分)我们的人民币上有国徽,它是我们国家的法定货币,不要随意损坏它。
小朋友,我这儿有1元的纸币,想换你手中的角币,可以怎么换?请把想换的角币放在桌面上。(10张1角、2张5角、5张2角、1张5角5张1角、1张5角1张2角1张1角、1张5角2张2角1张1角)小朋友真能干,换的方法可真多,不管怎么拿,角币一共有10角。
所以: 1元=10角
得到: 1角=10分
5元能换( )张1元。
2角能换( )张1角。
5角能换( )张2角和( )张1角。
小朋友们,你知道屏幕上有多少钱吗?
⑴4张1元
⑵2张2角
⑶1张5元、1张1元、1张5角、1元2角
⑷2张1元、2张2角、1张1角
1、 开学已经有5周了,学校门外文具店又购进一批文具。我们一块儿去看看都有些什么?(出示商店画面)谁来说说都有哪些文具?这么多漂亮的文具,你想买什么,就把钱拿出来给同桌小伙伴看。
笑笑有1元钱,她可以买多少块橡皮。你是怎么想的?
2、如果买1把尺子,应找回多少钱?
3、买1个卷笔刀,还差多少元?
4、想买1块橡皮,2支铅笔,1本练习本,1元钱够吗?你能拿出买这三种文具的钱吗?
小结:在生活中,我们买东西付钱时,可以把钱进行合理的组合。
小朋友,每种货币都有各自的特点,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货币吧。(介绍:韩国、泰国、美国、欧元、港币的货币)
我们不仅认识了人民币,了解了元、角、分之间的关系,还尝试了有计划的购买商品。谁来评价一下自己这堂课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