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小学数学教案二年级 小学数学教案(三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既然教案这么重要,那到底该怎么写一篇优质的教案呢?这里我给大家分享一些最新的教案范文,方便大家学习。
小学数学教案二年级 小学数学教案篇一
1、使学生掌握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结合应用题的教学,加深理解小数除法的意义,教育学生热爱劳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出示准备题
1.8里面有( )个0.1
0.6里面有( )个0.01
学生完成后说说做题方法。
二、新课教学
1、教学例3。
(1)出示例3: 为绿化祖国,12名少先队员收集树种37.8千克,平均每名少先队员收集树种多少千克?
(2)学生读题后审题:
(3)根据题目意思列出横式。
(4)教师板书竖式,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到余数为18的时候,提问:这里的18表示18个( )?当余数为6的时候该怎么办?为什么6的后面可添0?现在表示60个( )。
在做题过程当中,特别强调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需要在余数后再添0继续除,这是根据小数的性质。
(50解答后教师小结,并进行热爱劳动的教育。
2、教学例4
(1)出示例4
(2)首先让学生观察这个算式的特点:这是一道被除数小于除数的除法,在计算时应该注意什么呢?
(3)让学生在草稿本上试做,请一位同学上台板书。
(4)结合学生的板书讨论:整数部分的18除以32不够商1的时候,应该怎么办?讨论后得出:先在商的个位写上0,然后点上小数点继续除。同时指出:除后余下的224表示224个( )?
三、巩固练习
试一试。
出示题目,让学生运用前面学过的方法进行试算。同时要让学生思考:这三道题目在计算过程当中各有什么特点?
让三位学生上台板书。
结合学生板书,师生共同讨论校对:第一题是被除数小于除数,不够商1的情况;第二题是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需要在余数后面添0再继续除,而且商的十分位上不够商1,需要添0;第三题是被除数小于除数,不够商1,十分位仍不够商1。
教师要注重讲评有关商0的情况,使学生比较全面地掌握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四、总结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
让学生把课本43页上的计算法则内的横线填写完整,然后集体朗读。理解法则的内容。
五、提高练习
1、口算
学生练习后说说口算方法
2、列竖式笔算,三位学生上台板书,其余同学做在草稿本上。
结合学生板书的内容,及时反馈,及时纠正。
六、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学了什么?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是怎样的?
七、作业
课本44页的3、4题, 作业本[26]
小学数学教案二年级 小学数学教案篇二
图形的运动(二)p82——p89
1、能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轴对称,探索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2、进一步认识图形的平移,探索图形平移的特征和性质,能利用图形的平移解决相关的数学问题。
3、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经历一个简单图形经过轴对称或平移变换成复杂图形的过程,能有条理地表达图形的变换过程,发展空间观念。
4、经历运用轴对称或平移进行图案设计的过程,能灵活运用轴对称和平移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并运用图形的平移解决数学问题。
5、通过观察、操作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并学会欣赏数学美。
能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轴对称,知道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进一步认识图形的平移,知道图形平移的特征和性质,能利用图形的平移解决相关的数学问题。
图形的运动(二)2课时
第1课时 轴对称
:轴对称p82——p83
1、进一步认识图形的轴对称,探索图形成轴对称的图形的特征和性质。
2、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3、通过轴对称图形的变换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
重点:理解并掌握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和性质。
难点:在方格纸上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多媒体课件、方格纸、尺子。
(一)导入新授
1、课件出示教材第82页的轴对称图形。
学生欣赏。
师:这些图形漂亮吗?它们有什么特征?
师生交流后明确:这些图形都是轴对称图形。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
2、你们知道它们的对称轴在哪里吗?你还见过哪些轴对称图形?
学生动手在教材上分别画出这些图形的对称轴。
学生画出对称轴后,课件演示画出对称轴的过程,明确沿着对称轴对折,两边的图形能完全重合。
3、对于轴对称图形,大家在之前就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今天我们再来深入研究这些图形有什么特征和性质。
板书课题:轴对称。
(二)探索发现
1、教学例1。
(1)课件出示教材第82页例1主题图。
提出问题:这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吗?你是怎样判断的?它的对称轴在哪?如果沿着对称轴对折,a点会与哪个点重合?
组织学生比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
反馈时,教师重点说明:如果沿着对称轴对折,a点会和a’重合。我们把像这样对折后能重合的一组点叫对应点。
师:你还能在图形中找出其他的对应点吗?
学生完成后反馈。
(2)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征。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探究以下问题:
①数一数,看看轴对称图形中每组对应点有什么特点。
②画一画,连接每组对应点,看看每组对应点的连线与对称轴有什么关系。 学生交流后,全班反馈。
反馈小结:轴对称图形中每组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每组对应点的连线与对称轴垂直。这就是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和特征。(板书)
2、教学例2。
课件出示教材第83页例2主题图。
(1)猜一猜。
课件出示轴对称图形的一半,让学生看图猜一猜这是什么图形。
师:你能猜出这是什么图形吗?为什么这样想?
师生交流后明确:这个图形可能是五角星。再引导学生根据对称轴想象出图形的另一半。
(2)画一画。
你能画出这个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吗?
引导学生思考:
①应该怎样画?先画什么?再画什么?
②每条线段应该画多长?
师生交流后明确:可以先找到一些关键点,然后根据对称轴画出它们的对应点,最后连接各对应点。
(3)说一说。
组织交流:我们可以按以下步骤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①根据对称轴来确定一些关键点的位置。
②数出关键点到对称轴的距离。
③在对称轴的另一侧找到关键点的对应点。
④根据这个图图形的形状,连接各对应点。
(三)巩固发散
1、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83页“做一做”。
课件出示题目后,让学生独立完成。
交流时说一说自己是如何又好又快地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的。
2、巩固提高。
拿出方格纸,根据今天的学习内容,设计一个美丽的图案。
①动手设计。
②把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大家看,并说一说你是如何设计的。
(四)评价反馈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师生互动后总结:今天,我们更深入地学习了轴对称,知道了每组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每组对应点的连线垂直于对称轴;还学会了画一个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五)板书设计
轴对称
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直线叫做对称轴。
轴对称图形:每组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每组对应点的连线与对称轴垂直。
第2课时 平移
一、教学内容:平移p86——p87
二、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性的系列活动,能按要求画出简单的平面图形平移后的图形,掌握平移的特征。
2、结合具体情境和操作活动,能利用图形的平移运动解决相关的数学问题。
3、在探究式的教学活动中,培养主动探索,勇于发现的精神,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并掌握平移的特征。
难点:利用图形的平移解决数学问题。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直尺。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授
1、活动:
课件演示:一个图形在方格图中从左往右平移。
师:图形做的是什么运动?(平移)
往哪个方向平移的?它向右平移了几格?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生同答)
2、说明:
为了能看清平移的情况,用实线表示平移前的图形,虚线表示平移后的图形,用箭头表示平移的方向。
3、导入: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图形变换的另一种形式:平移。
板书课题:平移。
(二)探索发现
1、教学例3。
(1)探究平移的特点。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关于平移的小游戏,看哪个小组的同学最聪明,能迅速找到变化和没变的地方。
小学数学教案二年级 小学数学教案篇三
本课题教时数:本教时为第7教时备课日期8月31日
教学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分数乘法应用题的基本数量关系,掌握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提高分析推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分数乘法应用题的基本数量关系式,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备注
一、复习
二、教学新课
二、 巩固练习
三、小结
四、作业
1、解答应用题。
学校舞蹈队有32人,合唱队的人数是舞蹈队的,合唱队有多少人?
一人板演。这道题你是怎样想的?
2、引入新课
1、教学例3
(1)读题,说明条件和问题。
问:题里哪个月份的产量与呢个月份的比?要先画哪个月份产量的线段?(画线段图)表示五月份产量的线段要怎样画?(画线段图)增加的台数是哪个数量的1/5?要求什么问题?指的线段上那一部分?(在线段上表示)
(1)讨论:这道题例哪个数量是单位1?为什么?哪个台数是四月份台数的1/5?
要求五月份比四月份增产多少台可以怎样想?
(学生看着线段图,自己先试着说一说。)
指名学生口述。
(2)按照这样想的过程,列式计算。
(3)小结。
2、教学试一试
问:告诉我们什么条件?现在的价钱比原来降低了是指降低的价钱是哪个数量的?要把哪个数量看作单位1?哪个数量是单位1的?
解答这道题可以怎样想?
学生练习。
问:数量关系式什么?为什么用原价乘就是降低的价钱?
从上面解题的`过程可以看出,解题学习的应用题也和前一节课一样,关键式先确定单位1的数量,接着要弄清与题里几分之几对应的式什么数量。这些数量之间的关系就是单位1的量乘几分之几就等于与它对应的数量。
1、练一练1
2、练习三7说出单位1的量
把数量关系填写完整
3、练一练2
口述思考过程。提问有怎样的数量关系。
4、练习三10
口答算式和结果。
为什么用求枣子比栗子多的吨数?
5、练习三12
练习三8、9、10
板书:单位1的量几分之几=对应数量
课后感受
充分借助线段图使学生理解此类应用题也是在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个别同学要加小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