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历史要籍介绍及选读考试实用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历史要籍介绍及选读考试篇一
1.各种体例:比如纪传体、纪事本末体、编年体,都记一下就可
2.重要的著作:24史、尚书、春秋、三国志、《通志》、《通典》、《文献通考》、《文史通义》
3.作者:刘知几、章学成、郑樵、马端临这些重点记忆
4.刘知几的“史学三长”、《文史通义》的史德、春秋大义和笔法、曲笔
这个主要是考编一本书中重要的东西。老师提及这四个
二、背诵
史记得第二篇: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
宦官列传前两段
资治通鉴中司马光论正闰
文史通义:书教下前两段
三、
翻译课内:牛弘传,刘毅传翻译
课外:靠自己了
四、论述题
1.四编,每个编目时期的史籍发展情况,重点记记第三编。
2.某一个体例的发展情况,比如编年体,从四个时期回答。
每个时期体例的特点、代表作等。
3.体例各自的特点,相互比较的优劣。
4.第三编当中唐修八史,唐代官方修史的一些情况。
一、名词解释
(1)体例:
编年体:以年代为线索编排有关历史事件的史书体例。编年体是中国传统史书的一种体裁,它是以年代为线索编排有关历史事件。编年体史书以时间为中心,按年、月、日顺序记述史事。因为它以时间为经,以史事为纬,比较容易反映出同一时期各个历史事件的联系。以编年体纪录历史的方式最早起源于中国。由周代史官于公元前841年前后创体,《左传》完善其体例,荀悦《汉纪》创断代编年体,司马光成通史编年体。其它的编年体史书,还有纲目体、起居注、日历、实录、东华录等。
纪传体:通过记叙人物活动反映历史事件的史书体例。以人物传记为中心叙述史实。纪是帝王本纪,列在全书前面,传是其他人物的列传,始于汉代司马迁所著的《史记》。从体裁的形式上看,纪传体是本纪、世家、列传、书志、史表和史论的综合。世家,主要是记载诸侯和贵族的历史。列传,是各方面代表人物的传记。书志,是关于典章制度和有关自然、社会各方面的历史。表,有世表、年表、月表、世系表、人表等多种名称,是用来 表示错综复杂的社会历史情况和无法写入列传的众多人物。通过记叙人物活动,反映历史事件。纪传体史书的突出特点是以大量人物传记为中心内容,是记言、记事的进一步结合,能够更好地表现人物的性格。
纪事本末体:以历史事件为主体,完整地叙述一个历史事件始末的史书体例。它克服了编年体记事分散和纪传体记事重复的缺点,在编年、纪传、政书三体之外又创立了一种新体裁,从而为史学发展开辟了一条新途径。创始于南宋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其后有明朝陈邦瞻的《宋史纪事本末》、清朝谷应泰的《明史纪事本末》、李有棠的《辽史纪事本末》、《金史纪事本末》等。纪事本末类史书,以事为题,事与事之间缺乏联系,读者无法从中寻出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是其缺点。
政书体:政书是辑录文献中的典章制度资料,分门别类地加以编排和叙述,以便查考的工具书。简言之,政书是典章制度的专书。政书可分成两大类,一为记述历代典章制度的“通史式政书”,以“十通”、《历代兵制》、《营造法式》为代表;另一种是记述单一朝代典章制度的“断代式政书”,称为会要,如:《唐会要》、《五代会要》、《西汉会要》、《东汉会要》、《宋会要辑稿》、《春秋会要》、《秦会要》等。“十通”记载历代典章制度的沿革,包括“三通”:《通典》(我国第一部体例完备的政书)、《通志》、《文献通考》(政书中最有价值之作);“续三通”:《续通典》、《续通志》、《续文献通考》;“清三通”:《清通典》、《清通志》、《清文献通考》;《清续文献通考》。
(2)书籍
二十四史:二十四史,是中国古代各朝撰写的二十四部史书的总称。包括《史记》(汉·司马迁)、《汉书》(汉·班固)、《后汉书》(南朝宋·范晔)、《三国志》(晋·陈寿)、《晋书》(唐·房玄龄等)、《宋书》(南朝梁·沈约)、《南齐书》(南朝梁·萧子显)、《梁书》(唐·姚思廉)、《陈书》(唐·姚思廉)、《魏书》(北齐·魏收)、《北齐书》(唐·李百药)、《周书》(唐·令狐德棻等)、《隋书》(唐·魏征等)、《南史》(唐·李延寿)、《北史》(唐·李延寿)、《旧唐书》(后晋·刘昫等)、《新唐书》(宋·欧阳修、宋祁)、《旧五代史》(宋·薛居正等)、《新五代史》(宋·欧阳修)、《宋史》(元·脱脱等)、《辽史》(元·脱脱等)、《金史》(元·脱脱等)、《元史》(明·宋濂等)、《明史》(清·张廷玉等)。二十四史总共3229卷,约有4700万字。它记叙的时间,从第一部《史记》记叙传说中的黄帝起,到最后一部《明史》记叙到明崇祯17年(公元1644年)止,前后历时4000多年,用统一的本纪、列传的纪传体编写。二十四史的内容非常丰富,记载了历代经济、政治、文化艺术和科学技术等各方面的事迹。
史记:二十四史之一, 西汉司马迁著。《史记》记载了上自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共三千多年的历史。全书包括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共一百三十卷,五十余万字。作者司马迁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使《史记》成为中国第一部、也是最出名的纪传体通史。史记》还被认为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其首创的纪传体编史方法为后来历代“正史”所传承。
尚书:尚书是一本由先秦诸子所著的哲学论著,尚书是现存史书中最古者,主要是记载古代帝王的言论,约成书于公元前五世纪,是我国第一部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尚书主要记载了从尧舜禹时代到东周历时约1500年 的历史,以记言为主,主要有典谟训诰誓命六种,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实属。
春秋:春秋是周末鲁国的编年体,记载从鲁隐公元年到鲁哀公十四年间的历史,因相传经过孔子的删定整理,所以成为儒家的五经之一。春秋是我国史书中编年体之祖,后世如司马光的资治通鉴,荀悦的汉纪等三十多种史书皆仿此体例。它与后来司马光的史记的纪传体成为中国历史著作两种最基本的体裁。
三国志:三国志西晋陈寿所著。一部主要记载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的纪传体国别史,记载了从魏黄初元年到西晋太康元年的历史。二十四史中评价最高的前四史之一。
通志:南宋郑樵,记上古至隋唐的制度。《通志》当今称其为以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中国通史,但传统史学将其归入典章制度的政书,列入“三通”之一(另两部为《通典》和《文献通考》)。《通志》集中反映出作者以“会通”为主的史学思想。
通典:我国第一部典章制度专史.唐杜佑撰。唐德宗贞元十七年(801年)编成.本书记录上起黄虞时代,下迄唐玄宗天宝末年典章制度之沿革,其中于唐代叙述尤详。全书200卷,附考证]卷,分为食货、选举、职官、礼、乐、兵、刑法、州郡、边防9门。《通典是我国第一部记述典章制度的通史。
文史通义:清章学诚撰。是一部史学理论著作,与刘知几的《史通》一直被视作中国古代史学理论的双璧
文献通考:简称《通考》,宋末元初马端临编撰。从上古到宋朝宁宗时期的典章制度通史,是继《通典》、《通志》之后,规模最大的一部记述历代典章制度的著作。《通考》扩大了典制体通史的范围。
史通:唐朝刘知几。全书内容主要评论史书体例与编撰方法,以及论述史籍源流与前人修史之得失,包括的范围十分广泛,基本上可以概括为史学理论和史学批评两大类。《史通》
总结
唐以前史学的全部问题,因而拥有极高史学地位,对后世影响深远。中国及全世界首部系统性的史学理论专著。(3)某本书的作者
章学诚:清代史学家。字实斋,浙江会稽人,中国古典史学的终结者、方志学奠基人,有“浙东史学殿军”之誉。他认为史学主要包括史事、史文、史义三个部分,其中史义是灵魂,因此最为重要。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中进士,曾官国子监典籍。长期在湖广总督毕沅幕府参加《续资治通鉴》编纂工作。著有《文史通义》,在书中提出“六经皆史”说。遗著除史学理论《文史通义》外,还有《史籍考》《和州志》《亳州志》《永清志》及《章氏遗书》等。
刘知几:唐代史学家,字子玄,徐州彭城人。680 年中进士,授狄嘉县主簿,以善文辞而知名。702年,任著作左郎兼修国史,旋迁左史,撰起居注。长安三年与朱敬则等撰《唐书》八十卷,神龙(705年~707年)时与徐坚等撰《武后实录》。705年,参与修撰《则天实录》,期年而成。710年,写成《史通》内外篇共49篇,评论古今,以抒已见,是我国第一部史学评论专著。刘知几认为史学家须兼备才、学、识三长,尤重史识。强调直笔,提倡“不掩恶、不虚美”,“爱而知其丑,憎而知其善”。刘尚实用,反浮词,抨击六朝骈文的颓靡之风,反对华而不实的辞赋,主张运用当代通用的语言,反对依仿古语,反对形式模拟。
郑樵:渔仲,世称夹漈先生,南宋考据学家,著有《通志》,根据大量文献资料编纂的《通志》200卷是一部综合历代史料而成的通史,其中总天下学术、条其纲目而编就的《二十略》被《四库全书总目》评价为《通志》全帙的菁华所在,其古文献成果体现在《通志·二十略》,目录学方面继向、刘歆父子的目录学传统,“辨章学术、考镜源流”;主张把小学从经学的附庸地位独立出来。
马端临:是我国宋末元初的史学家,348卷,分24分记载上起远古传说时代下至南宋宁宗嘉定末年,典章制度的典制体通史《文献通考》是他众多的著作中的代表作;《文献通考》对杜佑《通典》进行了重大的改进,马瑞临的主要史学思想有会通的观点,反对神秘主义五行说,马瑞临对文献学的贡献是创立了文献己意三位一体的编纂方法。
(4)某本书中重要的东西:
春秋大义和春秋笔法:所谓“春秋笔法”,也叫“春秋书法”或“微言大义”,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历史叙述方法和技巧。顾名思义,一种笔法而已,或者说一种使用语言的艺术,是孔子首创的一种文章写法,即在文章的记叙之中表现出作者的思想倾向,在记述历史时,暗含褒贬,行文中虽然不直接阐述对人物和事件的看法,但是却通过细节描写,修辞手法(例如词汇的选取)和材料的筛选,委婉而微妙地表达作者主观看法。而不是通过议论性文辞表达出来。
文史通义的史德:
刘知几的史学三长:史学家应该具有三长
(1)史才,写作文章的表达能力。
(2)史学,掌握丰富的史料,具有渊博的历史知识。
(3)史识,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是非曲直的鉴别、判断能力。
曲笔:刘知已在《史通》中提出的。他认为古代史官记载历史有“直书”和“曲笔”两种笔法。曲笔指写史,毁誉失实,迎合权势者或出于某种目的。他提出要“惩革”。
(1)每一个时期史籍发展情况:
先秦时期:
三国两晋:
隋唐宋元时期;
明清时期:
(2)某一种体例发展情况:
中国编年体史学的发展情况:编年体史籍起源很早。春秋时期,孔子作的《春秋》是第一部编年体的史书,故编年体产生,左丘明所作的《左传》也是编年体。后来,由汉至隋,虽然各代都有编年体的出现,但是总的情况不如纪传体盛行。隋唐宋元时期,编年体又得到了发展。编年体史籍包括的范围极广,历代各朝《实录》均属这个范围。唐朝时期,设立史馆起,每当新君即位,都要修前朝皇帝的《实录》,以后。沿袭为了定制。在隋唐宋元时期,司马光所修的《资治通鉴》是编年体的代表,它的产生,打破了汉隋时期编年体相对沉寂的局面。(3)中国纪传体史学的发展情况:汉朝时期,司马迁作的《史记》是第一部的纪传体史书,此时纪传体产生。以后在汉隋时期纪传体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汉朝时期,班固所作的《汉书》也是纪传体。三国时期,陈寿所作的《三国志》也是纪传体。在隋唐宋元时期,纪传体史籍有十七中之多,被官方承认的有十五种,取得“正史”的称号。
(3)几种体例比较:
编年体——史书编著的一种体裁.以时间为中心,按年、月、日顺序记述史事,是编写历史最早用的也是最简便的方法.代表作:《资治通鉴》(由宋代司马光编纂,是我国现存编年体史书中影响最大的一部).此外,编年体史书还有孔子《春秋》、"春秋三传":左丘明《左传》等.优点:是给人以明确的时间观念,比较容易反映出史事发生和发展的时代背景;
缺点:是不易集中反映同一历史事件的全过程.难以记载不能按年月编排的事件,往往详于政治事件而忽略经济文化.纪传体,东亚史书的一种形式,以为人物立传记(皇帝的传记称“纪”,一般人的称“传”)的方式记叙史实.《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以前的史书多以编年体记述),中国的官方正史“二十四史”的其他史书,都依照《史记》体例,以纪传体编纂而成纪传体:通过记叙人物活动,反映历史事件.从体裁的形式上看,纪传体是本纪、世家、列传、书志、表的综合.本纪,基本上是编年体,兼述帝王本人事迹.世家,主要是记载诸侯和贵族的历史.列传,是各方面代表人物的传记.书志,是关于典章制度和有关自然、社会各方面的历史.表,是用来表示错综复杂的社会情况和无法一一写入列传的众多人物.优秀的纪传体史书把这些体裁配合起来,在一部史书里形成一个相辅相成的整体.它既有多种体裁的混合,又有自己特殊的规格.缺点:记事分散,读者难得其全貌;纪事重复互见.优点:是以大量人物传记为中心内容,是记言、记事的进一步结合.国别体:以国(诸候国)为主体记载,比如《国语》即是.他们的模式大体如下:
编年体:某年发生了某事
国别体:某国发生了某事
纪传体:某人做了某事
(4)唐修八史官方措施,修史的目的,成果
唐修八史:唐修八史即唐朝初年官方主持撰修的八部正史。唐朝官方主持编修了《梁书》、《陈书》、《北齐书》、《周书》、《隋书》重修了《晋书》再加上私修而经官府批准颁行的《南史》和《北史》故有八部正史是唐代修撰的。唐初在不长的时间内,在后来所谓的二十四史中占了三分之一超过了任何一个朝代编修正史的数量表明唐朝对史学的借鉴、资治功能的认识比以前更加深刻了。六部前代史分政权修撰却不分正统和非正统没有歧视少数民族政权的观念。李延寿父子修的《南史》和《北史》意在贯通视南北一体胡汉一家都反映了唐代大一统王朝的气度。
1.各种体例:比如纪传体、纪事本末体、编年体,都记一下就可
纪传体
通过记叙人物活动反映历史事件的史书体例。以人物传记为中心叙述史实。纪是帝王本纪,列在全书前面,传是其他人物的列传,始于汉代司马迁所著的《史记》。从体裁的形式上看,纪传体是本纪、世家、列传、书志、史表和史论的综合。世家,主要是记载诸侯和贵族的历史。列传,是各方面代表人物的传记。书志,是关于典章制度和有关自然、社会各方面的历史。表,有世表、年表、月表、世系表、人表等多种名称,是用来 表示错综复杂的社会历史情况和无法写入列传的众多人物。通过记叙人物活动,反映历史事件。纪传体史书的突出特点是以大量人物传记为中心内容,是记言、记事的进一步结合,能够更好地表现人物的性格。
编年体
以年代为线索编排有关历史事件的史书体例。编年体是中国传统史书的一种体裁,它是以年代为线索编排有关历史事件。编年体史书以时间为中心,按年、月、日顺序记述史事。因为它以时间为经,以史事为纬,比较容易反映出同一时期各个历史事件的联系。以编年体纪录历史的方式最早起源于中国。由周代史官于公元前841年前后创体,《左传》完善其体例,荀悦《汉纪》创断代编年体,司马光成通史编年体。其它的编年体史书,还有纲目体、起居注、日历、实录、东华录等。
纪事本末体
以历史事件为主体,完整地叙述一个历史事件始末的史书体例。它克服了编年体记事分散和纪传体记事重复的缺点,在编年、纪传、政书三体之外又创立了一种新体裁,从而为史学发展开辟了一条新途径。创始于南宋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其后有明朝陈邦瞻的《宋史纪事本末》、清朝谷应泰的《明史纪事本末》、李有棠的《辽史纪事本末》、《金史纪事本末》等。纪事本末类史书,以事为题,事与事之间缺乏联系,读者无法从中寻出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是其缺点。
政书体
政书是辑录文献中的典章制度资料,分门别类地加以编排和叙述,以便查考的工具书。简言之,政书是典章制度的专书。政书可分成两大类,一为记述历代典章制度的“通史式政书”,以“十通”、《历代兵制》、《营造法式》为代表;另一种是记述单一朝代典章制度的“断代式政书”,称为会要,如:《唐会要》、《五代会要》、《西汉会要》、《东汉会要》、《宋会要辑稿》、《春秋会要》、《秦会要》等。“十通”记载历代典章制度的沿革,包括“三通”:《通典》(我国第一部体例完备的政书)、《通志》、《文献通考》(政书中最有价值之作);“续三通”:《续通典》、《续通志》、《续文献通考》;“清三通”:《清通典》、《清通志》、《清文献通考》;《清续文献通考》。
2.重要的著作:《通志》、《通典》、《文献通考》、《文史通义》
《通志》:南宋郑樵所著纪传体通史,记载上古至唐三千余年史事,全书二百卷,分帝:纪十八卷、年谱四卷、略五十二卷、列传一百十五卷、载记八卷,诸略为全书精华其中氏族、六书、七音、都邑、昆虫草木五略为作者新创。该书内容丰富, 议论精辟,与《通典》《文献通考》合称“三通,《通典》:我国第一部典章制度专史.唐杜佑撰。唐德宗贞元十七年(801年)编成.本书记录上起黄虞时代,下迄唐玄宗天宝末年典章制度之沿革,其中于唐代叙述尤详。全书200卷,附考证]卷,分为食货、选举、职官、礼、乐、兵、刑法、州郡、边防9门。《通典是我国第一部记述典章制度的通史。
《文史通义》名词解释:中国清代论述文史的著作。章学诚撰,历时30年。共8卷,分内外篇。内篇5卷,外篇3卷。该书远承先秦诸子学术思想,近承明末清初进步思想家的经世致用传统,纵论文史,创见迭出,成一家言。于史学理论贡献尤多。提出阐明六经皆史之旨,反对空谈义理和繁琐考据,强调经世致用。主张历史学家除具有才、学、识外,还必有史德,论文亦有文德,撰写史书应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文献通考》名词解释:作者为宋末元初的著名的史学家马端临。《文献通考》记载了从上古到南宋宁宗嘉定年间的历朝典章制度。全书分成《田赋考》、《钱币考》、《户口考》等二十四门,所载内容范围,远比《通典》广泛,所分节目比《通典》更加精密。
《史通》:史评类史书。唐刘知几撰。成书于710年,共二十卷,分内篇、外篇各十卷,内篇主要评论史书体例与编撰方法,而外篇主要论述史籍源流与前人修史之得失强调史家须兼具“史才”“史学”“史识”三长“良史以实录直书为贵”,“不掩恶,不虚美,对后世史学影响深远,使通》是我国第一部系统性的史学理论专著
3.作者:刘知几、章学成、郑樵、马端临这些重点记忆
章学诚
清代史学家。字实斋,浙江会稽人,中国古典史学的终结者、方志学奠基人,有“浙东史学殿军”之誉。他认为史学主要包括史事、史文、史义三个部分,其中史义是灵魂,因此最为重要。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中进士,曾官国子监典籍。长期在湖广总督毕沅幕府参加《续资治通鉴》编纂工作。著有《文史通义》,在书中提出“六经皆史”说。遗著除史学理论《文史通义》外,还有《史籍考》《和州志》《亳州志》《永清志》及《章氏遗书》等。
刘知几
唐代史学家,字子玄,徐州彭城人。680 年中进士,授狄嘉县主簿,以善文辞而知名。702年,任著作左郎兼修国史,旋迁左史,撰起居注。长安三年与朱敬则等撰《唐书》八十卷,神龙(705年~707年)时与徐坚等撰《武后实录》。705年,参与修撰《则天实录》,期年而成。710年,写成《史通》内外篇共49篇,评论古今,以抒已见,是我国第一部史学评论专著。刘知几认为史学家须兼备才、学、识三长,尤重史识。强调直笔,提倡“不掩恶、不虚美”,“爱而知其丑,憎而知其善”。刘尚实用,反浮词,抨击六朝骈文的颓靡之风,反对华而不实的辞赋,主张运用当代通用的语言,反对依仿古语,反对形式模拟。
郑樵(1104-1162) : 南宋史学家。字渔仲,夹漈先生,兴化军莆田(今属福建)人。一生勤于著述,撰有纪传体通史《通志》,提出“会通”的思想,主张修通史,反对割断史事联系写断代史,重视对历代典章制度的研究
马端临(1254年—1323年),字贵与,号竹洲。饶州乐平(今江西乐平)人。宋元之际著名的历史学家,著有《文献通考》、《大学集注》、《多识录》。
马瑞临的主要史学思想有会通的观点,反对神秘主义五行说,马瑞临对文献学的贡献是创立了文献己意三位一体的编纂方法
4.刘知几的“史学三长”、《文史通义》的史德、春秋大义和笔法、曲笔
这个主要是考编一本书中重要的东西。老师提及这四个
史学三长
史学家应该具有三长史才,写作文章的表达能力。(2)史学,掌握丰富的史料,具有渊博的历史知识。(3)史识,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是非曲直的鉴别、判断能力。
“史德”,就是要求历史家,“慎辨于天人之际”,分清主观和客观,不要以个人好恶,任意褒贬历史人物,歪曲历史事实,而是要尽可能客观地、如实地反映历史的本来面貌。
春秋笔法
指寓褒贬于曲折的文笔之中。《春秋》相传为孔子所修,后世认为它每用一字,必寓褒贬,后因以称曲折而意含褒贬的文字为“春秋笔法”。
春秋大义
春秋大义是维护周礼。
曲笔
刘知已在《史通》中提出的。他认为古代史官记载历史有“直书”和“曲笔”两种笔法。曲笔指写史,毁誉失实,迎合权势者或出于某种目的。他提出要“惩革
二、背诵
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
宦官列传前两段
资治通鉴中司马光论正闰
文史通义:书教下前两段(自己拍个照片保存一下子把)
三、翻译
课内:牛弘传,刘毅传翻译
牛红传
牛弘,字里仁,安定鹑觚人也,本姓裛氏。祖炽,郡中正。父允,魏侍中、工部尚书、临泾公,赐姓为牛氏。弘初在襁褓,有相者见之,谓其父曰:“此儿当贵,善爱养之。”及长,须貌甚伟,性宽裕,好学博闻。在周,起家中外府记室、内史上士。俄转纳言上士,专掌文翰,甚有美称。加威烈将军、员外散骑侍郎,修起居注。其后袭封临泾公。宣政元年,转内史下大夫,进位使持节、大将军,仪同三司。
牛弘,字里仁,安定鹑觚人,本姓姓奈。祖父炽,是郡中正。父亲允,是魏朝侍中、工部尚书、临泾公,朝廷赐姓牛。牛弘还在襁褓中的时候,有看相的人见到了,对他父亲说:“这个孩子肯定会显贵,要悉心爱护教养”。长大后,容貌伟岸,生性宽厚,喜欢学习,学识渊博。周时,出任中外府记室、内史上士。不久转任纳言上士,专门掌管公文信札,有很多美名与称赞。加威烈将军、员外散骑侍郎,修起居住。后来封lin泾公。宣政元年,转任内史下大夫,进位使持节、大将军,礼仪与三司一样。
开皇初,迁授散骑常侍、秘书监。弘以典籍遗逸,上表请开献书之路,曰:
经籍所兴,由来尚矣。爻画肇于庖羲,文字生于苍颉。圣人所以弘宣教导,博通古今,扬于王庭,肆于时夏。故尧称至圣,犹考古道而言;舜其大智,尚观古人之象。《周官》外史掌三皇五帝之书,及四方之志。武王问黄帝、颛顼之道,太公曰:“在《丹书》。”是知握符御历,有国有家者,曷尝不以《诗》、《书》而为教,因礼乐而成功也。
开皇初年,升任散骑常侍、秘书监的官职。牛弘因为典籍大多遗失流散,上表 朝廷,请采取措施鼓励民间献书,说:“经籍的出现,由来已久。六文画卦起始於庖羲,文字创於苍颉,圣人用此以宣扬教化,博占通今,显扬於君干朝廷,推行於当时华夏。所以帝尧虽称至圣,仍然稽考古道而开言,帝舜可谓大智,尚且观览法象於古人。据《周官》所载,外史掌管三皇五帝之书,以及各地方志。周武王问及黄帝、颛顼的政道,太公说:“在《丹书》中有记载.”由此可知,持符命制历数拥有国家的君王,何曾不是据《诗》《书》而设教化,凭礼乐而成大功的呢
昔周德既衰,旧经紊弃。孔子以大圣之才,开素王之业,宪章祖述,制《礼》刊《诗》,正五始而修《春秋》,阐《十翼》而弘《易》道。治国立身,作范垂法。及秦皇驭宇,吞灭诸侯,任用威力,事不师古,始下焚书之令,行偶语之刑。先王坟籍,扫地皆尽。本既先亡,从而颠覆。臣以图谶言之,经典盛衰,信有征数。此则书之一厄也。
古时周朝德运衰落后,旧时经书紊乱散弃。孔子以大圣的才能,开创道德之王的事业,效法先王因袭古圣,制定《礼经》,刊正《诗经》,修正五始而删定春秋,阐述《十翼》而弘扬《易》理,给后人治国立身,留下规范法则。及至秦始皇君临天下,吞灭诸侯,使用威权武力,政事不遵古道,颁下焚书法令,施行交语弃市的刑法。先王古籍,-扫无余。根本既已先失,国家随之覆灭。下臣据图畿之书而言,经典的盛衰,确关国家气运。此即是书的第一-次灾难。
汉兴,改秦之弊,敦尚儒术,建藏书之策,置校书之官,屋壁山岩,往往间出。外有太常、太史之藏,内有延阁、秘书之府。至孝成之世,亡逸尚多,遣谒者陈农求遗书于天下,诏刘向父子雠校篇籍。汉之典文,于斯为盛。及王莽之末,长安兵起,宫室图书,并从焚烬。此则书之二厄也。
汉朝兴起,改革秦朝弊政,崇尚儒术,建立藏书制度,设置校书官职,在屋檐山壁之中,常常偶得古书。朝廷有太常、太史收藏,内宫有廷阁、秘书府库。至孝成帝.朝,散逸的书尚多,于是派谒者陈农在全国搜求逸书,诏命刘向父子校对勘正篇章书籍。汉代的书典文籍,当时为最盛。及至王莽末年,长安兵祸兴起,宫室图书,都随之焚为灰烬。此即是书的第二次灾难
光武嗣兴,尤重经诰,未及下车,先求文雅。于是鸿生巨儒,继踵而集,怀经负帙,不远斯至。肃宗亲临讲肄,和帝数幸书林,其兰台、石室,鸿都、东观,秘牒填委,更倍于前。及孝献移都,吏民扰乱,图书缣帛,皆取为帷囊。所收而西,裁七十馀乘。属西京大乱,一时燔荡。此则书之三厄也。
光武继汉而兴,特别重视经典,还未正式即位,先讲求艺文礼乐。于是大师硕儒,相继踵而会集,怀经卷负书轶,不远万里而来。肃宗亲临太学讲习,和帝多次临幸藏书之府,当时的兰台、石室、鸿都、东观,秘籍充填堆积,更倍多余从前。及至孝献帝迁都,官民扰攘混乱,裹护图书的缣帛,都取作帐帷袋囊。所收集至西京的图书,只有七十余车,有遇上西京大乱,- -时全部烧毁。此即是书的第三次灾难
魏文代汉,更集经典,皆藏在秘书、内外三阁,遣秘书郎郑默删定旧文。时之论者,美其硃紫有别。晋氏承之,文籍尤广。晋秘书监荀勖定魏《内经》,更著《新簿》。虽古文旧简,犹云有缺,新章后录,鸠集已多,足得恢弘正道,训范当世。属刘、石凭陵,京华覆灭,朝章国典,从而失坠。此则书之四厄也。
魏文帝代汉,再次搜集经典,都藏在秘书、内外三阁,派秘书郎郑默删定古旧文献。当时议论,都赞同其优劣等第。晋朝承继其事,文籍更为广博。晋秘书监旬旭修定魏《内经》,另著有《新簿》。虽说古文献旧简册,尚有缺漏,新篇章后代旧录,聚集已不少,足可以发扬正道,规训当世。遇刘、石侵凌,京城覆灭,国家典章,随之毁败。这就是书的第四次灾难。
永嘉之后,寇窃竞兴。因河据洛,跨秦带赵。论其建国立家,虽传名号,宪章礼乐,寂灭无闻。刘裕平姚,收其图籍,五经子史,才四千卷,皆赤轴青纸,文字古拙。僭伪之盛,莫过二秦,以此而论,足可明矣。故知衣冠轨物,图画记注,播迁之馀,皆归江左。晋、宋之际,学艺为多,齐、梁之间,经史弥盛。宋秘书丞王俭,依刘氏《七略》,撰为《七志》。梁人阮孝绪,亦为《七录》。总其书数,三万馀卷。及侯景渡江,破灭梁室,秘省经籍,虽从兵火,其文德殿内书史,宛然犹存。萧绎据有江陵,遣将破平侯景,收文德之书,及公私典籍,重本七万馀卷,悉送荆州。故江表图书,因斯尽萃于绎矣。及周师入郢,绎悉焚之于外城,所收十才一二。此则书之五厄也。 ‘
西晋永嘉南渡之后,草寇乱贼竞起,凭黄河、据洛水,跨有三秦,襟连赵地。论说其建立国家,虽传有名号,而古圣所传的宪章礼乐,却寂灭无间。刘裕平灭姚泓,收集其图书典籍,五经子史,共四千卷,都是赤轴青纸,文字古旧朴拙。僭古假冒的盛行,莫过于二秦,以此看来,足可证明。由此可知理典宪章,图书记注,迁徙之余,都归集于江左。晋、宋之际,学术很多,梁、齐之间,经史典章更盛。刘宋秘书丞王检,依照刘歆《七略》,写成《七志》。梁人阮孝绪,也写有《七录》。总计其书数,有三万余卷。及至侯景渡江,灭亡梁朝,秘书省经计,虽遭兵火,其文德殿内图书史册,宛然还在。萧译据守江陵,派遣将领平灭侯景,收集文德殿书,以及其他公私典籍,连重复之本共七万余卷,全部送到荆州。所以江南图书,由此全部归于萧译了。等到北周军队攻入荆楚之地,萧译将书全部在外城焚毁,所收集的是十分之一二。这就是书的第五次灾难。
后魏爰 自幽方,迁宅伊、洛,日不暇给,经籍阙如。周氏创基关右,戎车未息。保定之始,书止八千,后加收集,方盈万卷。高氏据有山东,初亦采访,验其本目,残缺犹多。及东夏初平,获其经史,四部重杂,三万馀卷。所益旧书,五千而已。
北魏起于幽燕之地,迁居于伊水、洛河,国事日不暇给,经籍无存,北周创业基于关右,征战不止。保定初年,书只八千卷,后来加以收集,才有一-万卷。北齐占有山东之地,初时也曾搜求,查验其纲目,残缺的重复尚多。及至北齐平灭,获取其典籍,四部相杂,共三万余卷,所曾旧书,只五千卷而已
今御书单本,合一万五千馀卷,部帙之间,仍有残缺。比梁之旧目,止有其半。至于阴阳河洛之篇,医方图谱之说,弥复为少。臣以经书自仲尼已后,迄于当今,年逾千载,数遭五厄,兴集之期,属膺圣世。伏惟陛下受天明命,君临区宇,功无与二,德冠往初。自华夏分离,彝伦攸斁,其间虽霸王递起,而世难未夷,欲崇儒业,时或未可。今土宇迈于三王,民黎盛于两汉,有人有时,正在今日。方当大弘文教,纳俗升平,而天下图书,尚有遗逸,非所以仰协圣情,流训无穷者也。臣史籍是司,寝兴怀惧。昔陆贾奏汉祖云“天下不可马上治之”,故知经邦立政,在于典谟矣。为国之本,莫此攸先。今秘藏见书,亦足披览,但一时载籍,须令大备。不可王府所无,私家乃有。然士民殷杂,求访难知,纵有知者,多怀吝惜,必须勒之以天威,引之以微利。若猥发明诏,兼开购赏,则异典必臻,观阁斯积,重道之风,超于前世,不亦善乎!伏愿天鉴,少垂照察。上纳之,于是下诏:献书一卷,赉缣一匹。一二年间,篇籍稍备。进爵奇章郡公,邑千五百户。
现在御用书的单本,共一万五千余卷,部分卷帙之中,仍有残缺。较之梁朝旧书目,只有其- -半。 至于阴阳之学,《河图》、《洛书》 等篇,医药方技图谱之学,又更为少。下臣认为, 经书从仲尼以后,至于当今,年过千载,连遭五灾,复兴纂集的希望,正应当世圣朝。陛下禀受上天明命,君临天下,功无可比,德冠古今。自从华夏分裂,常伦败坏,其间虽有霸政王政交替而兴,而世乱未平,欲崇尚儒业,时势不许可。当朝地域超过三王,百姓多于两汉,拥有人和持有时势,正在今日。正应该大力弘扬文教,使民俗归于淳厚以应太平。而天下图书尚有遗散,这不是敬顺圣人之心,流传教益于后世所当有的情况。下臣执掌史册典籍,坐卧不安。过去陆贾.上奏汉高祖说:“天下不可再马上治理。”可知治国家立政令,其大要在于古典遗训。立国之本,没有较此更首要的。当今秘藏的现书,也够披展阅览,但今时所有的书籍,应使大体完备。不可国家所无之书,私家却有。然而土人百姓繁多,访求难以尽知,纵有可知的,大多心存吝惜,必须以君威相迫、以轻利相诱。如蒙发布明确昭告,又开悬赏求购之例,则奇书缺典必可求至,秘书观阁可积满,尊儒重道之风,超越前代,不也大善吗!敬希开启天聪,稍作下顾明察。皇上采纳了此建议,于是下昭告,献书以一卷,赠谦一匹。- -二年间,篇章典籍渐趋完备。牛弘升爵位为奇章居公,食邑- -千五百户。
刘一传
毅以魏立九品,权时之制,未见得人,而有八损,乃上疏曰:
臣闻:立政者,以官才为本,官才有三难,而兴替之所由也。人物难知,一也;爱憎难防,二也;情伪难明,三也。今立中正,定九品,高下任意,荣辱在手。操人主之威福,夺天朝之权势。爱憎决于心,情伪由于己。公无考校之负,私无告讦之忌。用心百态,求者万端。廉让之风灭,苟且之欲成。天下讻讻,但争品位,不闻推让,窃为圣朝耻之。
①刘毅认为魏建立九品中正制,是权宜之制,没有选到人才,而有八害,于是上疏说:
②我听说:执政者,以量才授官为本,此事有三难,但关系到国家的盛衰兴亡。人物难知,这是一;爱憎难防,这是二;真伪难辨,这是三。如今设立中正,评定九品,高低随意,荣辱在手。有皇帝的威福和朝廷的权势。爱憎和虛实全在于己,对公不负考核之责,对私不怕告发。用尽心计,钻营各方。廉洁谦让的风气消失了,得过且过的习俗形成了。天下纷乱,衹争品级和官位,没听说谦让,我为圣朝感到羞耻。
夫名状以当才为清,品辈以得实为平,安危之要,不可不明。清平者,政化之美也;枉滥者,乱败之恶也,不可不察。然人才异能,备体者衅。器有大小,达有早晚。前鄙后修,宜受日新之报;抱正违时,宜有质直之称;度远阙小,宜得殊俗之状;任直不饰,宜得清实之誉;行寡才优,宜获器任之用。是以三仁殊途而同归,四子异行而均义。陈平、韩信笑侮于邑里,而收功于帝王;屈原、伍胥不容于人主,而显名于竹帛,是笃论之所明也。
描述情况以抓住才能为清正,评价人物以实事求是骂公平,国家安危的关键,不可不明。清正公平是政治教化的光明面;歪曲事实是**灭亡的阴暗面,不可不明.察。然而人各有所长,全才很少。才有大小,成名有早晚。改邪归正,应得到常新的回报;怀才不遇,应得到正直的美名;深谋远虑而不计小事,应得到超凡脱俗的评价;率真自然而不事修饰,应得到清纯实在的声誉;行动不多而才能优异,应得到器重和信任的重用。所以三位仁者殊途而同归,四子异行却都很合义。陈平、韩信在乡里被人取笑和侮辱,却为帝王建功立业;屈原、伍子胥不为君主所容,却名留青史,这是恰当的评论所要昭示的。
今之中正,不精才实,务依党利,不均称尺,备随爱憎。所欲与者,获虚以成誉;所欲下者,吹毛以求疵。高下逐强弱,是非由爱憎。随世兴衰,不顾才实,衰则削下,兴则扶上,一人之身,旬日异状。或以货赂自通,或以计协登进,附托者必达,守道者困悴。无报于身,必见割夺。有私于己,必得其欲。是以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暨时有之,皆曲有故。慢主罔时,实为乱源。损政之道一也。
现在的中正,不看真才实学,专门依靠帮派利益;处事不公,专门根据个人感情。想要给的,作假以助他成名;想要让他下的,便吹毛求疵。品级的高下随着势力的强弱为转移,是非由个人的爱憎来决定。追随世道的兴衰,不顾真才实学,衰弱则降下,兴盛则扶上,同一个人,十天之内就发生变化。或以贿赂使自己通达,或与计吏同行以求晋升,依托他人的人必能达到目的,恪守原则的人困窘悲伤。对己不利,必见残害;有利于己,定要得到。所以上品官员没有出自于贫贱之家的,下品官员没有出身于有权势的大族的。即或有之,亦另有原因。欺君欺世,实为乱世之源。这是九品中正制的弊病之一
置州都者,取州里清议,咸所归服,将以镇异同,一言议。不谓一人之身,了一州之才,一人不审便坐之。若然,自仲尼以上,至于庖牺,莫不有失,则皆不堪,何独责于中人者哉!若殊不修,自可更选。今重其任而轻其人,所立品格,还访刁攸。攸非州里之所归,非职分之所置。今访之,归正于所不服,决事于所不职,以长谗构之源,以生乖争之兆,似非立都之本旨,理俗之深防也。主者既善刁攸,攸之所下而复选以二千石,已有数人。刘良上攸之所下,石公罪攸之所行,驳违之论横于州里,嫌仇之隙结于大臣。夫桑妾之讼,祸及吴、楚;斗鸡之变,难兴鲁邦。况乃人伦交争而部党兴,刑狱滋生而祸根结。损政之道二也。
设置中正,用州里之清议,大家都服从,可以镇住不服的,统-言论。不是说一人就能知道一州的人才,他如不知被品评者便不能被评。如此,自孔子以上,至于庖牺,都有过失,都不行,为何衹责备平常人!如果特别不善,自然可以重新选择。现在重视他的职权而轻视其人,确立高下的等级后,回访刁攸。他既不是州里所归顺的,也不是职权所设置的。现在询问他,让正确的归顺于不服的,让不主事的来决定事情,由此助长谗言,产生矛盾,这好像不是设立中正的本意,而是治理世俗耍深加防备的。主事者与刁攸好,刁攸降下品级又被选为二千石的,已有数人。刘良提高刁攸降下的品级,石苞惩处刁攸所干的事,全州到处是互相论难的言论,憎恶的仇怨在大臣中结下。妻妾诉讼,给吴、楚带来灾祸;斗鸡事件,使鲁国蒙受灾难。于是便有人伦相争而朋党产生,刑狱滋生而祸根结下。这是其弊病之二
本立格之体,将谓人伦有序,若贯鱼成次也。为九品者,取下者为格,谓才德有优劣,伦辈有首尾。今之中正,务自远者,则抑割一国,使无上人;秽劣下比,则拔举非次,并容其身。公以为格,坐成其私。君子无大小之怨,官政无绳奸之防。使得上欺明主,下乱人伦。乃使优劣易地,首尾倒错。推贵异之器,使在凡品之下,负戴不肖,越在成人之首。损政之道三也。
本着设立品级的原则,就是要使人伦有序,就像把鱼串成次第排列的样子。设立九品,把下等也列入品级,就是说才能和德行有优劣,人伦辈分有前后。现在的中正,为自己长远打算的,则压制一方,使无上品;淫乱卑劣下等的,则不按次序提拔,并能容纳他。公家的品级变成了私人的财产。君子无怨,国家政治无惩治奸臣的措施。使得上欺明主,下乱人伦。于是使优劣和前后颠倒,把高贵和优秀的人才定在平常品级以下,把背有不孝之名的人放在最前面。这是其弊病之三
陛下践阼,开天地之德,弘不讳之诏,纳忠直之言,以览天下之情,太平之基,不世之法也。然尝罚,自王公以至于庶人,无不加法。置中正,委以一国之重,无尝罚之防。人心多故,清平者寡,故怨讼者众。听之则告讦无已,禁绝则侵枉无极,与其理讼之烦,犹愈侵枉之害。今禁讼诉,则杜一国之口,培一人之势,使得纵横,无所顾惮。诸受枉者抱怨积直,独不蒙天地无私之德,而长壅蔽于邪人之铨。使上明不下照,下情不上闻。损政之道四也。
陛下登基,开启天地的善心,发布广开言路的韶令,采纳忠诚的言论,遍览天下的民情,这是太平之基,罕有之法呀。至于赏罚,自王公以至百姓,都用法来加以规定。设置中正,委以- -国的重任,却没有赏罚的准备。人心多诈,清平的很少,所以怨恨诉讼的很多。听任它则揭人隐私不止,禁止它则侵犯无辜没有尽头,办案虽烦琐,仍胜过侵犯无辜。现在禁止诉讼,则堵塞- -国之口, 培植一人势力,使得为所欲为,无所顾忌。各被冤枉者揣着怨气和真心话,惟独没蒙受到天地无私的恩惠,而长期滞留在邪佞之人的选举之下。使得上明不下照,下情不. 上达。这是其弊病之四。
昔在前圣之世,欲敦风俗,镇静百姓,隆乡党之义,崇六亲之行,礼教庠序以相率,贤不肖于是见矣。然乡老书其善以献天子,司马论其能以官于职,有司考绩以明黜陟。故天下之人退而修本,州党有德义,朝廷有公正,浮华邪佞无所容厝。今一国之士多者千数,或流徙异邦,或取给殊方,面犹不识,况尽其才力!而中正知与不知,其当品状,采誉于台府,纳毁于流言。任己则有不识之蔽,听受则有彼此之偏。所知者以爱憎夺其平,所不知者以人事乱其度;既无乡老纪行之誉,又非朝廷考绩之课;遂使进宫之人,弃近求远,背本逐末。位以求成,不由行立,品不校功,党誉虚妄。损政五也。
早在圣世之时,想要改善民风,安抚百姓,就要提高乡里的道德,推崇六亲的行为,礼
教学
校互相-致,这样便与不贤有了分别。乡老写下他的善献给天子,司马根据他的能授予官职,有关部门考核业绩来决定升降。所以天下人后退而自修其身,乡里有道德,朝廷有公正,浮华奸邪之人无处容身。现在一国之士数以千计,或流落他乡,或在异地谋求衣食,相貌尚且不认识,谈何充分发挥他们的才能!不管中正知与不知,遇上应当品评之时,从官府采得美誉,从流言取得坏名。衹信自己就会被不了解所蒙蔽,听信别人就会被彼此的局限所限制。对于认识的人仅凭爱憎,对于不认识的人仅凭关系。既不是乡老记录上的声誉,又不是朝廷的考核。于是使做官的人,舍近求远,弃本逐末。官位靠乞求而得,不由行为确定,评定品级不考核功劳,朋党的吹捧不实。这是其弊病之五凡所以立品设状者,求人才以理物也,非虚饰名誉,相为好丑。虽孝悌之行,不施朝廷,故门外之事,以义断恩。既以在官,职有大小,事有剧易,各有功报,此人才之实效,功分之所得也。今则反之,于限当报,虽职之高,还附卑品,无绩于官,而获高叙,是为抑功实而隆虚名也。上夺天朝考绩之分,下长浮华朋党之士。损政六也。
一般之所以立品级看表现,是为了求人才以治民,并不是十叮羁名誉,分别好坏。孝悌本不能用于朝廷,所以家庭以外衹能讲义而不能讲情。已经做官,职权有大小,事情有难易,各有功报,这正是人之实用,职务之所在。现在却相反,到了报功的期限,虽然职位很高,却处于很低的品级,没有政绩的,却获得很高的品级,造就压抑了有功劳的人而崇尚虚名。对上使朝廷的考核名存实亡,对下帮助了不务实际、拉帮结派的人。这是其弊病之六。
凡官不同事,人不同能,得其能则成,失其能则败。今品不状才能之所宜,而以九等为例。以品取人,或非才能之所长;以状取人,则为本品之所限。若状得其实,犹品状相妨,系絷选举,使不得精于才宜。况今九品,所疏则削其长,所亲则饰其短。徒结白论,以为虚誉,则品不料能,百揆何以得理,万机何以得修?损政七也。
官职的设立要针对不同的事,人的能力也不相同,发挥了他的才能则成功,失去了则失败。现在不问才能是否合适,衹管让他登上九品。依品级来选取人,并不是他的才能达到了;依表现又被品级所局限。如果表现符合实际情况,品级和表现仍相妨碍,就会被选举束缚,使不得专注才能。何况今天的中正,与他疏远的,就贬低人家的长处,与他亲近的,就掩饰人家的短处。专讲空话,以为虚名,则品级和能力不符,怎么能够处理事情?这是其弊病之七
前九品诏书,善恶必书,以为褒贬,当时天下,少有所忌。今之九品,所下不彰其罪,所上不列其善,废褒贬之义,任爱憎之断,清浊同流,以植其私。故反违前品,大其形势,以驱动众人,使必归己。进者无功以表劝,退者无恶以成惩。惩劝不明,则风俗污浊,天下人焉得不解德行而锐人事?损政八也。
以前为九品所颁的韶书,善恶必书,以为褒贬,当时很少有所忌讳。今天的中正,降职不明示对方错误,晋升不罗列对方善举,废弃褒贬的宗旨,仅凭感情,清浊相混,以达到个人目的。所以违反早期制度,大造声势,来煽动众人,使他们都归向自己。晋升者没有功劳来激励他,降职者没有错误来惩戒他。奖惩不明,则风气污浊,天下人又怎能不懈怠德行而专心于人情事故呢?这是其弊病之八。.由此论之,选中正而非其人,授权势而无尝罚,或缺中正而无禁检,故邪党得肆,枉滥纵横。虽职名中正,实为奸府;事名九品,而有八损。或恨结于亲亲,猜生于骨肉,当身困于敌仇,子孙离其殃咎。斯乃历世之患,非徒当今之害也。是以时主观时立法,防奸消乱,靡有常制,故周因于殷,有所损益。至于中正九品,上圣古贤皆所不为,岂蔽于此事而有不周哉,将以政化之宜无取于此也。自魏立以来,未见其得人之功,而生仇薄之累。毁风败俗,无益于化,古今之失,莫大于此。愚臣以为宜罢中正,除九品,弃魏氏之弊法,立一代之美制。
疏奏,优诏答之。后司空卫瓘等亦共表宜省九品,复古乡议里选。帝竟不施行
由此而论,立中正而没选对人,给他权势而无赏罚,或缺中正而无约束,所以奸邪猖狂,冤狱遍地。虽名为中正,实际是邪恶的处所;其事虽在九品,却有八害。或在亲戚中结下仇恨,或在骨肉中产生猜疑,当身陷于仇敌当中,子孙躲开祸害。逭却是历代的而非仅是现在的灾祸。所以君主审时立法,防奸消乱,没有不变的制度,所以周沿袭殷,有所增减。到了中正九品,古代圣贤都不用它,难道是被此事蒙蔽而有不周全的吗,是注重政治教化而不用它。自魏建立以来,没见它得到人的功劳,却带来仇恨和不厚道的毛病。伤风败俗,无益于教化,古今的失误,没有比遣更大的了。我认为应当罢免中正,废除九品,放弃曹魏的有弊病之法,建立一代美好的制度。
上奏后,皇帝优韶回答他。后来司空卫罐等共同建议应废除九品中正制,恢复古代的乡里议论推举制。皇帝并没有实行。
课外:靠自己了
四、论述题
1.四编,每个编目时期的史籍发展情况,重点记记第三编。
先秦时期:
设立史官,他们编纂史书,对记录的事件进行整理,产生了我国初期的史籍。这一时期虽然史籍存留不多,但是像(春秋),(尚书)等,国别史,编年史等,对后世史籍发展具有奠基作用。此外,像老子,孟子等书籍,在文化,思想,哲学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秦汉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
秦朝焚书坑儒政策,对文化发展影响巨大,秦代史籍没有得到相应发展,两汉执行文武并用政策,求遗书于天下,为史学发展开创了条件。这一时期,司马迁的史记,开创了纪传体形式,对于后世影响深远,一直占据主导地位。为历代编写正史所用。这一时期编年体史籍也不少。这一时期地方志有着明显的发展,班固的地理志开创了全国性区域志的体例规模。这一时期注史,评史之风兴起,晋朝杜预的(春秋左氏传集解)。
隋唐宋元时期:
唐朝确立了史馆修史制度,对于史学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私家编修史书,对于史学发展也具有重要作用。这一时期编年体的资治通监打破了汉隋时期编年史相对沉寂的局面。这一时期还开创了政书体史籍,标志着中国史学的发展又开辟了一条新路线。同时纪事本末体开创,对后世影响深远。唐朝刘知几的史通是我国第一部系统性的史论专著,这一时期读史工具书也得到发展,一,类书方面比如欧阳询的艺文类聚,目录书方面比如王尧臣的崇文总目
2.某一个体例的发展情况,比如编年体,从四个时期回答。每个时期体例的特点、代表作等。
编年体:
先秦时期: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春秋笔法在于定名分,寓褒贬,以示劝惩。
左传同样也是编年体史书,主要是用史实疏证春秋,通过叙事与说义相结合来传释春秋,从实际出发,有材料就解释,具有灵活性。
秦汉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
主要代表作有:前汉纪,后汉纪。前汉纪引用了类比方法,克服了了编年体纪事首尾不能连贯的弊病。在记叙人物或者事件的时候有时补叙 前因后果,有时兼及同类的人或事,让编年体能广泛的记载历史事件,人物,和典章制度。后汉纪主要以班固的汉书为底板,取材广泛。
隋唐宋元时期:
主要代表做为资治通鉴,它打破了汉唐时期编年史相对沉寂的局面。一。收集材料丰富,且相对真实可靠,二,有完善的编纂方法,三实际出发,放弃正统论。
明清时期:
明实录,国榷,清实录
纪传体:
秦汉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西汉司马迁的史记为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司马迁综合先秦的各种萌芽状态的史体,加以改造加工,形成一个完整的综合体系。自此体例一出,以后历代作史者起来效法。
隋唐宋元时期,这一时期纪传体大量编修《梁书》、《陈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南史》、《北史》、《新唐书》、《新五代史》、《宋史》、《辽史》、《金史》等等,都以纪传体为体例修订。
到明清时期纪传体主要有:(元史),(新元史),《明史》,《清史稿》
3.体例各自的特点,相互比较的优劣。
编年体——史书编著的一种体裁.以时间为中心,按年、月、日顺序记述史事,是编写历史最早用的也是最简便的方法.代表作:《资治通鉴》(由宋代司马光编纂,是我国现存编年体史书中影响最大的一部).此外,编年体史书还有孔子《春秋》、"春秋三传":左丘明《左传》(又名《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等.优点:是给人以明确的时间观念,比较容易反映出史事发生和发展的时代背景;
缺点:是不易集中反映同一历史事件的全过程.难以记载不能按年月编排的事件,往往详于政治事件而忽略经济文化.纪传体,东亚史书的一种形式,以为人物立传记(皇帝的传记称“纪”,一般人的称“传”)的方式记叙史实.《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以前的史书多以编年体记述),中国的官方正史“二十四史”的其他史书,都依照《史记》体例,以纪传体编纂而成纪传体:通过记叙人物活动,反映历史事件.从体裁的形式上看,纪传体是本纪、世家、列传、书志、表的综合.本纪,基本上是编年体,兼述帝王本人事迹.世家,主要是记载诸侯和贵族的历史.列传,是各方面代表人物的传记.书志,是关于典章制度和有关自然、社会各方面的历史.表,是用来表示错综复杂的社会情况和无法一一写入列传的众多人物.优秀的纪传体史书把这些体裁配合起来,在一部史书里形成一个相辅相成的整体.它既有多种体裁的混合,又有自己特殊的规格.缺点:记事分散,读者难得其全貌;纪事重复互见.优点:是以大量人物传记为中心内容,是记言、记事的进一步结合.纪事本末体
以事件为中心,每事各详起讫,自为标题,每篇各编年月,叙述事件始末,没有重复。同时这种体裁把重要历史人物在历史上所起的作用,结合具体的历史事件加以叙述,使读者既可了解事件的始末,又能了解人物在事件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纪事本末体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编年、纪传二体的缺点。
缺点
首先,从保存史料的作用上看,不如编年体和纪传体。纪事本末体只能从全部历史中选择其某些方面作系统论述,而不能对全部历史作全面系统的介绍。其次,纪事本末体将错综复杂的历史有机整体,分割为一些孤立的历史事件,使其失去相互之间的内在联系。
4.第三编当中唐修八史,唐代官方修史的一些情况。
唐代,贞观三年设立史馆修史制度,任命宰相监修,由名家执笔,对于史学发展具有推动作用,在唐代,在“志”的基础上,产生了专门讲述历代典章制度的专著,唐代政书体专著的诞生,标志着中国史学的发展又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为研究各朝代典章制度及其沿革提供了方便。唐朝,刘只几的史通是我国第一部系统的史论专著。
李宓传
李宓,字令伯,犍为武阳人也。祖父光,朱提太守。父早亡,母何更行,见养祖母。治《春秋左传》,博览五经,多所通涉。机警辨捷,辞义响起。事祖母以孝闻,其侍疾则泣涕侧息,日夜不解带,膳饮汤药,必过目尝口。本郡礼命,不应。州辟从事,尚书郎,大将军主簿,太子洗马。奉使聘吴。吴主问蜀马多少,对曰:“官用有馀,民间自足。”吴主与群臣泛论道义,谓“宁为人弟”。宓曰:“愿为人兄。”吴主曰:“何以为兄?”宓曰“为兄供养之日长。”吴主及群臣称之。
大同后,征西将军邓艾闻其名,请为主簿,及书招,欲与相见,皆不往。以祖母年老,心在色养,拒州郡之命,独讲学,立旌授生。武帝立太子,征为洗马。诏书累下,郡县相逼。于是宓上疏曰:“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此处省去内容为《陈情表》)武帝览之,曰:“宓不空有名也!”嘉其诚款,赐奴婢二人。下郡县供其祖母奉膳。
及祖母卒,服终,徙尚书郎,为河内温令。敷德陈教,政化严明。太傅钜平侯羊公薨,无子,帝令宗子为世子嗣之,不时赴丧。宓遣户曹赍移推毂遣之。中山诸王每过温县,必责求供给,吏民患之。宓至,中山王过县,征刍茭薪蒸。宓笺引“高祖过沛,宾礼老幼,桑梓之供,一无烦费。伏惟明王孝思惟则,动识先戒,本国望风,式歌且舞,诛求烦碎,所未闻命。”后诸王过,不敢烦温县。盗贼发河内余县,不敢近温,追贼者不敢经界。陇西王司马子舒深敬友之,而贵势之家惮其公直。宓去官,为州大中正。性方亮,不曲意势位者,失荀、张指,左迁汉中太守。诸王多以为冤。一年,去官。年六十四卒。
译文:
李密,字令伯,犍为武阳(今四川彭山)人,别名虔。幼年丧父,母何氏改嫁。这时李密只有几岁,他性情淳厚,非常思恋母亲,以至生了病。祖母刘氏亲自抚养他。李密侍奉祖母以孝顺和恭敬闻名当时。祖母刘氏一有病,他就哭泣,侍候祖母,夜里未曾脱衣。祖母的饭菜、汤药,他总要尝过之后才让祖母用。李密有时间就去学习,忘记了疲劳。他师事谯周,谯周的门人把他比作子游和子夏。(意思是说他博览五经,精通《春秋左氏传》,以文学见长)。
本郡的召命,全都不去应职。州里授予从事之职,尚书郎、大将军主簿,太子洗马的职位。他年轻时在蜀汉做郎官,奉使命出使吴国,吴郡主问蜀军马有多少,回答:官家用有余,民家自用很足。吴君主跟群臣谈及道义,大家都说愿意做人弟弟,可他却说愿意做人兄长,因为做兄长比做弟弟供养父母的时间要长。吴君主与群臣称赞他(孝)。
魏灭蜀后,征西将军邓艾闻听他的名声,请求担任主簿,等到用书信招他,想跟他见面,也不前往。他因为考虑到祖母年纪大了,就一心想着和颜悦色地奉养老人,所以拒绝了州郡的任命,只是在家里讲学,挂牌教授学生。武帝登基,下诏任命太子冼马。他因为祖母年迈,没有人侍奉赡养,就没有接受官职。他上书武帝说:“臣下因命运不好,小时候就遭遇到了不幸,刚出生六个月,我慈爱的父亲就不幸离我而去世了。过了四年,舅舅又逼迫母亲改了嫁。我的奶奶刘氏,怜悯我从小丧父又多病消瘦,便亲自抚养我。臣下小时候经常有病,九岁时还不会走路,孤独无靠,一直到成家立业。既没有叔叔伯伯,也没有哥哥弟弟,门庭衰微福气浅薄,……
皇帝看了李密的表章说:“李密出名,一点也不假啊。”赞扬其诚心侍奉,赏赐二个奴婢,下令郡县发给他赡养祖母的费用。
后来,李密的祖母去世了。等到李密的丧期结束后,皇帝又征召李密担任尚书郎,担任河内温县令。推广以德教导,政治教化严明。在任温县(今河南温县)县令时,政令严明,政绩显著,刚正见称。太傅钜平侯羊公去世,无子,皇帝令宗子为世子继承他,不时赴丧。宓派遣部下拿着钱财,帮忙等伺候应对。中山诸王每过温县,必苛求供给,当地人民以此为患。李密到任后,中山诸王进过境仍苛求如故。李密引书中记载谈到:汉高祖过沛,对家乡老幼以宾礼相待,不苛求烦扰。希望明王表达孝思也要遵守先王法则,做事谨戒。本国也要学习效法,(赴丧)且歌且舞,要求烦碎,从来没有听说过。后来诸王过境不敢烦扰温县。河内郡其余几县盗贼骚扰,却不敢逼近温县,追击盗贼的人也不敢路过温县境内。陇西(地名)王司马(官职名)的儿子王舒非常敬重他,与他交好,因此权贵有势力的大家族都忌惮他的公正秉直。宓离开温县令官职,做州大中正。性情方正耿直,不曲意奉迎权贵,不合荀、张的旨意,降职调任汉中太守。诸王多认为他很冤屈。过了一年,辞职。年六十四死。
李宓传陈情表部分
臣密言:臣以險釁,夙遭閔凶。生孩六月,慈父見背。行年四歲,舅奪母志。祖母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