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导 方案(七篇)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有序有效开展,通常需要提前准备好一份方案,方案属于计划类文书的一种。方案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方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方案策划书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督导 方案篇一
以改善办学条件为基础,以加强学校教师队伍建设为核心,以强化学校管理为关键,全面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通过深化教育改革,统筹教育发展,逐步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实现区域内学校的经费投入、办学条件、师资水平、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基本均衡,促进城乡教育公平,确保顺利通过教育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检查。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领导小组下设四个工作小组:
1.接待组:
组长:
成员:
2.现场准备组:
组长:
成员:
3.申报材料组:
组长:
成员:
4.座谈问卷组:
组长:
成员:
迎接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国家督导认定评估工作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制定计划、明确责任(3月1日—3月6日)
依据教育部《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认定实地督导规程》和我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际,制定并实施《**迎接教育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检查工作方案》。组织动员、制订迎评工作方案。成立迎评工作专班,落实工作职责,统筹规划,认真制订工作方案,明确工作日程,有序开展“迎评”准备工作。召开专题会议。通过召开班子会、教师会,使全体教职员工深刻认识这次评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增强工作紧迫感,形成开展迎评工作良好氛围和合力。
(二)准备材料、查找问题(3月7日-14日)
根据《督导规程》和20xx年现状收集、整理、完善相关材料。
(三)归类问题、分工协作、解决问题(3月15日-21日)
1.材料组依据评审标准,审核各校报送材料,查找并归类存在问题。
2.教育局各科室明确责任,分工协作,会同相关学校共同解决存在问题。
(四)模拟检查排除问题(3月22日-3月25日)
1.依据《督导规程》,分学区模拟检查督导学校迎检准备工作。
2.根据模拟检查情况,再次梳理,解决问题。
3.材料组根据《督导规程》做好材料汇编工作。
4.学校做好材料汇编和实地迎检准备工作
(五)配合督导组做好督导认定工作(3月27日-3月底)
1.按上级部门相关要求,完成各项自查工作,完善迎评工作档案资料整理,查漏补缺,扎实做好迎检各项准备工作。
2.接受省督导评估团对我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的评估验收。
1.提高认识,全面动员。迎接教育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检查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各单位要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明确任务,强化措施,增强工作时效性,大力宣传,努力营造人人皆知,人人参与,人人宣传的氛围。
2.结合实际,狠抓落实。各镇街、各部门要根据工作任务,重点针对目前存在问题,查漏补缺,强化责任分解和落实。同时,要紧密配合、协同作战,确保信息通畅,确保我区顺利通过教育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检查。
3.强化督查,及时反馈。创建办要加强对督导评估工作的检查指导,及时发现、解决工作中的困难与问题。
督导 方案篇二
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传染病在我校的发生与流行,保障师生身体健康,维护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依据《传染病防治法》和国家、省、市传染病防治工作的有关规定,结合我校的实际,特制定本计划:
一、我校传染病防控工作要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分级管理,分工负责。
二、学校要成立传染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分管校长任副组长,卫生室管理员、食堂管理员和班主任组成。
三、学校要积极做好传染病防控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鼓励卫生人员进修学习,充实业务知识,提高业务水全体师生要认真学习、贯彻《传染病防治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和传染病防治的相关知识,大力开展健康教育,严格执行疫情报告制度。
四、日常管理要求:
1、班主任及相关教师要定期对学生进行健康知识和传染病预防知识的教育。通过健康教育课、卫生知识讲座、校画廊、广播、校园网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传染病的危害和预防知识。学校阅览室要配备有关传染病防治的科普读物和刊物,学校要定期在宣传栏张贴有关传染病防治宣传挂图,营造预防传染病的宣传氛围,增强师生预防传染病的意识和能力。
2、班会课、卫生与健康课要随着季节的变化,及时指导学生的起居饮食,对卫生、生活异常的学生要及时帮助教育,用老师的关心和呵护,尽量减少学生患病率。
3、进一步完善学生出勤登记制度,班主任老师每天上午负责学生到校情况检查,班主任做好缺课学生的原因记录,对因患病缺课的学生要做详细病因记录。
4、建立和健全家校联系制度,保证每一个学生都有与家长随时可以联系的通讯方式。教育学生有事要请假,来不及请假的要及时电告老师,因病请假的要把病因告诉老师,并做好记录。
5、班主任对本班学生因病请假的学生要进行跟踪了解。对明显的传染病种及发热、腹泻等疑似传染病,一旦发现马上报告,如超过报告时限造成不良影响的,视情节轻重追究相关责任。
六、学校要加强对校园环境卫生管理,对教室、阅览室等人员聚集的区域要经常通风、换气,保证空气流通。学校要定期对校园环境卫生进行大扫除,消除卫生死角,保持室内外环境卫生。要加强对厕所的卫生管理,完善厕所管理制度,定期对厕所进行消毒。
七、要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教育学生饭前便后要洗手,不随地吐痰,不共用脸盆、毛巾、餐具等生活用品,不到非法饮食场所就餐,防止病从口入;教育学生不要把食品带入宿舍,防止老鼠咬噬食物,构成隐患。
八、学校本着对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高度负责的精神,从维护人民群众的 根本利益,维护社会稳定,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的高度出发,切实重视和加强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使传染病防控工作成为一项经常性工作,做到防患于未然,保障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督导 方案篇三
开展省级辅助器具中心达标验收工作;通过举办不同层次的培训,加强各级辅助器具服务机构建设。加强辅助器具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做好彩票公益金贫困残疾人辅助器具配发、长江新里程计划、贫困残疾儿童辅助器具适配抢救性康复、辅助器具服务车配置等重点项目工作;积极推广辅助器具评估适配服务;推进辅助器具进社区、入家庭;开展辅助器具的质量监督、检验和相关产品规范制定;加快残疾人辅助器具的产品研发推广;广泛开展辅助器具知识宣传教育活动;
(一)全面完成“十一五”残疾人康复工作任务并进行检查督导。
做好各项工作。适时组织对各地进行“十一五”残疾人康复工作检查督导,依照《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发展纲要》各项康复配套实施方案的要求。全面、深入了解和掌握工作进展,总结经验,发现、解决存在问题,确保完成各项康复工作任务,为“十二五”残疾人康复工作奠定基础。
(二)组织制定“十二五”残疾人康复工作规划。
开展调研,组织管理人员和有关专家。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明确“十二五”残疾人康复工作总体思路,确定任务目标、主要措施和经费规模,制定“十二五”残疾人康复工作规划、配套实施方案和实施办法。
(三)加强康复制度建设与政策研究。
继续做好条例的调研、资料收集、课题研究、条文修改和上报等各项工作,做好《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条例》制定工作。加强与卫生部、国务院法制办公室等部委的沟通协调。努力在残疾人康复立法和制度建设上取得新的突破。同时,结合国家医疗卫生、社会保证等重点领域的政策及各省落实中央7号文件实施意见,加强残疾人医疗及康复保证制度建设,积极将有关残疾人康复的内容纳入其中,扩大残疾人康复服务受益面和长效机制的建立。
(四)做好康复人才培养工作。
继续组织实施康复人才培养百千万工程,依照多途径、多形式培养;抓两头带中间;面向基层、面向中西部的基本原则。如期完成年度各项任务,重点完成社区康复协调员10万名以上的培训任务。认真落实《全国残联系统康复人才培养规划》及实施细则要求。着力推动康复知识和技能进学校、进课堂、进医院、进社区。积极申报康复咨询师、辅助器具适配师、盲人定向行走训练师等职种。做好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申报工作,全面实施培训学分管理和社区康复协调员持证上岗。准备并召开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第五届全国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
(五)推进残疾人康复机构规范化建设。
促进其全面发展,与卫生部等有关部委联合制定并完善康复机构建设规范、康复机构准入方法和康复机构管理方法。开展各级各类残疾人康复机构检查验收工作。不时提高专业化服务能力和水平。做好“四川省八一康复中心”和中国红十字会援建四川灾区康复机构项目工作。各地依照有关规范和要求,结合实际确定外地各级各类残疾人康复机构的定位、发展方向,充分整合资源,不时加强康复机构的软硬件建设。
(六)加大农村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力度。
以点带面,坚持典型引路。积极开展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县(市、区)培育活动的同时,探索和总结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做法和经验,带动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扎实、有效、深入地全面开展,乡村社区主要解决康复服务质量,农村社区主要解决康复服务覆盖面。不时深化康复服务内涵,探索有特色、满足社区残疾人需求的康复服务模式,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特别是通过开展农村康复示范县培育活动,突破农村地区社区康复工作。123
残疾人康复检查督导方案
(七)做好各类康复救助项目。
努力实现三年内白内障患者“发现一例,与卫生部共同做好“百万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工程”重点解决农村贫困白内障患者手术复明问题。大力推进白内障无障碍县、市、省创建工作。复明一例”目标。参与全国防盲治盲工作规划的总结验收。
适时进行督导检查,做好残疾人事业专项彩票公益金项目、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辅助器具服务车配置项目、长江新里程计划项目等各类救助项目工作。总结推广经验,发现存在问题,采取措施予以改正。加强项目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培训,提高项目管理水平。以项目工作带动康复救助制度建设和各地残疾人康复救助水平的提高。
(八)推动残疾预防工作。
协调有关部门开展出生缺陷防治和残疾儿童康复工作。同时,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出生缺陷防治工作的指导意见》精神。协调卫生部、国家计生委等部门,共同开展儿童残疾预防工作调研,制定儿童残疾预防行动计划,探索建立卫生、计生、残联分工协作、共同推进的工作体系,形成早预防、早筛查、早转介、早治疗、早康复的工作机制。利用各种媒体,并制作康复宣传折页、张贴画、音像制品等,宣传残疾人康复事业和康复项目,向公众、残疾人及其亲友普及康复知识。组织编印藏、维等少数民族版康复知识手册和宣传材料,推进少数民族地区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进程。
(一)组织开展社区康复工作“十一五”终期检查。深化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培育活动效果,重点加强农村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对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县(市)和第二批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进行检查验收;完善空虚社区康复服务内容,提高社区康复质量,使残疾人基本康复服务需求在社区得到满足。加大社区康复协调员培养力度,规范培训内容,编制《中国社区康复协调员工作手册》
(二)完成60万例白内障复明手术。并做好贫困患者手术数据统计工作。与卫生部认真组织实施“百万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工程”重点解决农村贫困白内障患者手术复明问题。指导各地进一步推进白内障无障碍创建工作,对白内障无障碍县、市、省创建工作进行检查验收。参与全国防盲治盲工作规划的总结验收工作。为2万名低视力者配用助视器,培训低视力儿童家长6000名。完善地级残联低视力康复部建设工作。准备“视觉第一中国行动”三期视力康复项目工作,扩大项目和国际狮子会影响。举办第二届国际低视力康复论坛,开展年“全国爱眼日”宣传教育活动,普及低视力康复知识。对6000名盲人进行定向行走训练。依据《创建全国盲人定向行走训练示范地(市、州、盟)县(市、区)工作规范》推进盲人定向行走训练示范市县创建工作。推广使用《盲人定向行走训练指导师任职标准》盲人定向行走训练效果评估规范》国家盲杖标准》和《盲人定向行走训练指导师培训教材》指导地方科学、规范地开展训练指导师培训和盲人定向行走训练工作。扩大社区盲人定向行走训练工作。
(三)围绕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目标。确保听力语言残疾康复国家重点项目顺利实施;充分发挥省级聋儿康复中心职能,带动基层聋儿康复机构规范化建设;创新聋儿康复模式,推进教学改革,努力提升专业化服务能力;高度重视听障儿童康复保证制度建设,建立长效服务机制。123
残疾人康复检查督导方案
(四)实施“彩票公益金贫困肢体残疾儿童矫治手术”彩票公益金麻风畸残矫治手术”项目并进行督导检查。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措施,推进项目的深入开展。认真组织实施肢体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选好定点康复机构,加强业务指导,抓紧贫困脑瘫儿童的筛查和救助审批工作;举办脑瘫儿童康复技术培训,编发康复指导读物和音像制品,指导各地定点康复机构规范开展脑瘫儿童康复训练和康复指导,最大限度地提高康复效果。
(五)认真组织实施智力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抓紧贫困智力残疾儿童的筛查和救助审批工作,确保项目工作顺利启动;做好项目实施的业务指导,举办智力残疾儿童康复技术培训,编发智力残疾儿童康复读物和培训教材;继续做好第三批10个智力残疾儿童康复养护试点机构的检查验收工作,促进省市残联康复中心拓展智力残疾儿童康复业务,提高康复教育的质量和水平,以点带面,推进智力残疾儿童康复工作。
(六)对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进行督导。推动解决贫困精神病患者医疗问题;加强彩票公益金贫困精神病患者医疗救助项目管理,提高项目质量;加强社区精神康复机构建设和家庭康复,开展多种形式的康复服务;加强孤独症儿童康复机构建设,对省级孤独症儿童康复机构进行评审,指导基层规范开展工作。
督导 方案篇四
组长:xxx
成员:xxx xxx
对领导小组成员各自明确责任,逐条对照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落实。
(一)根据存在的问题第一条“学校占地面积、教学辅助用房不足,活动场地不平整”和今后工作建议“尽力配合乡中心校促进校园整体搬迁,改善办学条件。”
在中心校的领导下,我校与七月份完成校园整体搬迁,迁至原一中校园。八月份进行了一系列的校园整修,包括硬化校园地面,教学楼和原一中学生宿舍楼进行里外粉刷,以塑钢窗代替原来的铁窗,更换照明设施,疏通下水道,修剪草坪树木,美化校园,使校园面貌焕然一新。有了综合实验楼,内设微机室、多媒体教室、实验室、音乐
教室、美术教室、会议室等。不论是学校占地面积,还是教学辅助用房均达到规定标准。在今后的学校发展中,将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
(二)根据存在的问题第二条“校领导听课节数不多且评课意见记录过于简单”和今后工作建议第二条“校领导班子要强化突出以教学为中心,以质量求发展的意识,加强对课堂教学的监测及指导。”
在今后的工作中,学校领导班子不但要在开学初进行听课,还要进行预约听课和“推门听课”,对于教师在课堂教学上的成绩和不足予以肯定和指导,评课意见应全面,以鼓励性为主,要中肯地指出不足,使课堂教学进一步优化,以求课堂高效扎实,教师自身也得到一定的成长。
(三)根据存在的问题第三条“教师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整体水平偏低,部分教师对课程标准、教材把握不准确”和今后工作建议第三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学手段现代化水平,加大对课程标准、教材的研究力度,提高课堂效益。”
在提高教师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水平方面,学校将加强对教师电教化教学手段的培训,坚持上教研课与校公开课必须运用多媒体教学,鼓励教师在多媒体教室上课,并做好记录,写好反思。同时,对于制作的课件是否对学习有效,是否符合学生实际,也让教师们充分重视,真正使现代化教学手段起到非常好的效果。
今年秋期,我校将语数教研组进行了拆分,语文教研组分为高语组、低语组,数学教研组分为高数组、低数组。这样便于结合各组实际把教研工作做扎实,一小教研组为单位,灵活机动,各组制定各 组的教研计划。在上教研课的前一、二天,进行组内说课,供听课教师提意见,在听课后进行及时评课,直言不讳。在扎实开展听评课的同时,加强教师对素质教育理论和新客场标准理念的学习,努力将理论学习与教育教学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认真备课,吃透教材,掌握本年级段课程标准特点、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努力提高自身业务水平。鼓励教师撰写教育教学论文,积极参加各类教学活动竞赛,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四)根据存在的问题第四条“学生身体健康指标测试、参加科技和社会实践活动引领不够”和今后工作建议第四条“努力提升学校管理水平,增强教育教学资料的规范性、过程性、原始性。使学校管理向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深化细化的方面发展。”
进一步落实学校的两操一活动,保障学生每天中不少于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在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方面,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观,让学生养成自觉锻炼的好习惯,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教给学生自我测试方法,如测身高、测体重、测跳远的远度等。学校采取不同形式对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进行定期测试,并将测试结果分班整理成册,以便查看对比学生健康指标的变化。同时注重搞好校园卫生和个人卫生,每天早晨校园各个角落打扫干净,每天下午放学扫地后班主任用消毒液对教室桌凳、地面进行消毒,每周要对卫生死角及厕所进行多次消毒,开展卫生晨检、午检活动,学生做到手脸干净、服装整洁。制订了常见病、多发病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和应急预案,严防各类疾病的流行蔓延。
进一步重视科学课的上课质量,鼓励学生质疑讨论,培养学生的科学思想和创新意识,鼓励学生进行科学小发明、小制作,积极参加市青少年科技创新比赛。为了加强学校与社会的沟通,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意识,增强责任感和开放视角,引领学生走出校园,到广阔天地中去,去参观新农村建设情况,去工厂里身临其境地感受,积极去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水平和社会责任感。
最后,感谢市督导评估组为我校教育管理工作提出的宝贵意见和建议,我们将认真整改,查漏补缺,让以后的工作做得更好。
督导 方案篇五
为积极做好学校春季开学工作,切实维护学校安全稳定的良好局面,确保师生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特制定春季开学暨学校安全风险防控专项督导方案。
1高峰警务、护学岗、值日人员值班情况;
2学生上学使用的交通工具的安全状况、进校秩序;
学校门口道路警示牌、减速带的设置情况。
1安保工具的配备、使用情况;
2视频监控的配备、运行情况,调取前一、两天晚放学时校门口高峰警务、护学岗、值日人员值班情况;
人访登记表、学生外出登记表、值班、晚巡逻记录、监控设备运行记录等表册的登记情况;
4访谈保安,了解安全保卫培训、警校联动、校园周边环境治理、安全演练开展情况。
1《中小学生守则》上墙、入屏情况;
2宣传栏内安全、法治、卫生防疫教育情况;
建筑物、室外体育器材是否存在安全隐患;
4巡视堂教学,检查各楼层消防设施配备、运行情况,饮用水供应情况,观察师生的堂精神状态,是否有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现象;
专用教室管理情况。
(1)责任人、规制度是否完备、上墙;
(2)消防设施配备及运行情况;
()实验器材配备及使用情况;
()危化品是否实行“五双”管理。
1学生上下楼梯安全情况;
2学生间纪律情况;
值日人员间值守情况。
1推门听、评;
2检查被听教师的备听笔记、作业布置和批改情况,了解后辅导情况;
了解多媒体设备及其他教学设备的使用、维护情况。
1食堂。
(1)食堂内外环境卫生状况;
(2)工作人员着装上岗(工作服、工作帽、口罩)、按规范操作情况;
()食品留样、餐具和备餐间消毒情况;
(4)原材料采购、出入库登记、索证情况;
()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存放情况。
2商店。
(1)商店内外环境卫生状况;
(2)有无超范围经营情况;
()有无过期、变质、“三无”食品。
1消防设备、疏散通道、应急照明、水电等安全管理情况;
2出入登记、就寝点名情况;
宿舍管理员任职情况。
(八)14:00~14:40查阅台帐资料,校园网站信息。
(九)14:0~1:0学生问卷,师生、家长访谈。
(十)1:40~16:10汇总信息,填写工作手册、督导反馈表。
(十一)16:20~16:40向学校行政反馈督导情况,下发督导反馈表。
督导 方案篇六
为进一步加强健康教育,冬春季节是流感、麻疹、手足口病、结核病等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发挥健康教育在防病工作中的作用,增强城乡居民的自我防护和自我保健意识,切实做好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制定本技术要点。
一、目标
(一)充分利用大众媒体,使用各种传播手段,广泛开展社会动员和宣传,为春季传染病防控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使公众了解春季重点传染病防治知识和预防措施,提高自我防病意识和防病能力。
(二)深入开展重点人群重点场所健康教育,要求各社区、医院、学校、托幼机构等重点场所悬挂横幅,增强医务人员重点传染病防控的健康教育能力,积极指导教育部门全面开展在校师生健康教育。
二、健康教育核心信息
(一)流感
1、搞好居室环境卫生,常开窗,勤通风。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多喝水,勤洗手,尽量避免用手接触眼睛或口鼻。
2、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一年内未接种过流感疫苗者,可到当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自费接种流感疫苗。
3、如果发现发热、咳嗽或咽痛等流感样症状,应及时就医。
4、避免与流感样症状(发热、伴咳嗽或咽痛)人员密切接触,减少被感染的机会。
5、出现流感样症状,应佩戴口罩做好自我隔离和防护。咳嗽或大喷嚏时用纸巾、手帕等遮住口鼻,并尽量避免到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或参加聚会活动,以免传染给他人。
(二)麻疹
1、麻疹是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没有接种过麻疹疫苗的儿童很容易被感染。打喷嚏、咳嗽、说话时产生的。飞沫可以传播麻疹。
2、得了麻疹,常有发热、结膜炎、流鼻涕、咳嗽、皮疹等症状,也会有中耳炎、肺炎等并发症,严重的还会导致死亡。
3、接种疫苗是预防麻疹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儿童出生后应在8月龄和18-24月龄各接种1剂次麻疹疫苗,必要时进行强化接种。
4、对8月龄以下及其他各种原因不能接种麻疹疫苗的儿童,在麻疹流行地区应实施保护性隔离措施。
5、家长要尽量少带孩子去人多拥挤、空气不流通的公共场所,特别是尽量避免与其他有发热、出疹性疾病的儿童接触,减少被感染的机会。
6、如果孩子出现发热、皮疹、咳嗽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在疾病的高发季节,建议去病人较少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就诊,避免不必要的输液,同时要戴好口罩。
(三)手足口病
1、手足口病主要通过密切接触传播,预防手足口病要做到:勤洗手、吃熟食、喝开水、勤通风、晒衣被。
2、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白话文§ ,包括饭前、便后及处理完呕吐物或婴儿的尿片后应洗净双手,咳嗽或打喷嚏时要掩住口鼻。
3、注意保持居室的空气流通和环境整洁,勤开窗,常通风。
4、家长要尽量少带孩子去人多拥挤、空气不流通的公共场所,特别是尽量避免与其他有发热、出疹性疾病的儿童接触,减少被感染的机会。
5、一旦儿童出现发热伴皮疹的症状,应立即就医,并做好隔离和消毒。如果孩子是幼儿园小朋友或学校学生,应及早告诉班级老师,孩子未彻底治好前,要在家休息,不要让孩子外出与其他儿童接触,更不要着急让孩子去幼儿园、学校上学,防止传染给别的儿童。
(四)结核病
1、肺结核是一种慢性呼吸道传染病。
2、咳嗽、咳痰2周以上,或痰中带血丝,应当怀疑得了结核病。
3、得了结核病,应当到县(区)级结防机构接受检查和治疗。
4、在县(区)级结防机构检查和治疗肺结核,可享受国家免费政策。
5、只要坚持正规治疗,绝大多数肺结核患者是可以治愈的。
6、不随地吐痰,咳嗽、打喷嚏掩口鼻。
7、出现肺结核可疑症状或被诊断为肺结核后,应当主动向学校报告,不隐瞒病情、不带病上课。
8、养成开窗通风习惯。
9、保证充足的睡眠,合理膳食,加强体育锻炼,提高抵御疾病的能力。
三、健康教育主要策略
(一)通过讲座、培训、咨询和资料入户等面对面健康教育形式,结合正在开展的公民健康素养巡讲和各类健康教育活动,将流感、麻疹、手足口病、结核病等传染病防治知识渗透于公众日常生活中
1、开展健康教育“六个一进社区”活动,即健康志愿者、宣传资料、卫生讲座、公益广告、健身活动进社区,大力倡导住处勤开窗、多通风,教会群众正确洗手的方法;
2、深入社区,利用宣传日、集市等群众性节日,开展健康教育咨询和服务,分发宣传材料;举办相关内容的巡展、展览等,提高人们对重点传染病的认识;
3、充分发挥健康教育志愿者和社区健康咨询服务点作用,积极组织各基层单位开展形式多样的重点传染病防治宣传活动;
4、通过卫生工作网络,动员各居委、医院、学校、厂矿企业等结合各自情况,把春季传染病防治的宣传教育工作落实到实处。
(二)充分利用大众媒体,包括广播电视、报纸、网络、手机等,通过流动字幕、专家讲座、开设栏目、影视宣传等多种手段,及时发布权威、科学、正确的信息,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1、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加强与宣传机构的合作与沟通,积极配合新闻媒体,通过新闻宣传,加大重点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宣传力度;
2、利用新闻报道、流动字幕、手机短信等途径,每天播发科普防治知识;重点宣传文明咳嗽、健康礼仪等内容,强化居民主动保护自己和家人的意识,提升个人和全社会公德素质;
3、利用本地政府的网站以及卫生网站,开设传染病防治健康教育栏目,并根据不同的季节、不同的防病重点及时更新教育内容,加强网络建设;
4、做好疫情监测、媒体培训、风险沟通和应对,各地每天要定时收集国内外、省内外、当地媒体的相关信息,及时发布权威、科学、正确的信息。
(三)针对重点人群和重点区域深入开展健康教育干预
1、根据核心信息,面向儿童、在校学生、体弱者等重点人群,制作不同健康教育宣传资料,以满足本地区广大群众的需求;
2、在社区、学校、医院等重点场所,应当在醒目处悬挂(张贴)横幅、标语、宣传画等,在公共电子显示屏上滚动播放各类防治知识;
3、组织发动专业人员、社区防保人员(公共卫生联络员)、校医等各种力量,深入学校、社区等地开展健康咨询和讲座;
4、加强对医疗机构健康教育的培训和技术指导,增强医务人员重点传染病防控的健康教育能力;
5、积极指导教育部门全面开展在校师生健康教育,在新学期开学联合当地教育部门开展春季传染病防控的健康教育活动,覆盖辖区全部学校,特别是加强对学校晨检的指导与管理,加强科学洗手、文明咳嗽、勤开窗通风等防病行为的教育与演示。
四、督导评估和总结
各级要开展层层督导,对健康教育资料的分发、使用情况以及资料入户率、横幅的悬挂等进行督导检查。各地在进行各类健康教育宣传活动过程中,应随时注意防治工作中出现的各种新情况,并及时上报各地开展的健康教育工作情况,同时做好各类原始资料的积累、收集和汇总工作。
督导 方案篇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和《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服务规范》的相关要求,指导各地规范科学开展督导工作,特制定本调查方案。
(一)全面了解我国法定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报告管理工作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以便进一步完善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不断提高传染病报告质量。
(二)指导全国各地规范开展法定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督导工作,统一评估传染病报告质量指标,逐步形成常态化的规范管理机制。
地方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医疗机构。
(一)卫生行政部门
1.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运行情况。辖区内责任报告单位能否通过网络直报系统进行传染病报告。
2.经费支持情况。为传染病网络直报管理工作提供必要的经费保障,用于传染病常规监测与网络直报、疫情报告相关技术培训、督导检查及直报设备更新维护等专项经费(以拨付手续或正式文件为准)。
3.组织开展传染病疫情监测与传染病报告管理工作督导检查。有督导方案,现场督导原始记录材料,总结报告及以通报的形式反馈督导结果(以发文、原始记录及结果通报为准)。
4.医疗机构诊疗登记和电子病案的规范化管理情况。统一设z门诊日志、出入院登记、放射科、检验科登记项目并要求规范填写(以制定下发的正式文件为准)。
5.指导医疗机构建设电子病历系统应涵盖公共卫生管理功能,包括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模块(以制定下发的正式文件为准)。
6.省级卫生行政部门传染病疫情定期发布情况。
(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1.传染病网络直报信息监测管理工作情况。
1.1 实时监视辖区传染病疫情信息,及时完成报告卡的审核、查重等各项工作;建立甲类及采取甲类预防控制措施的传染病疫情(以下简称甲类和按甲类管理的传染病)、可能的传染病暴发与流行、不明原因肺炎及本地罕见传染病或其他不明原因疾病发病、死亡等异常信息的快速反应机制和流程,包括信息确认、处理应对等情况(以书面监控记录及相关核实处理报告为准)。
1.2定期开展辖区信息网络报告正常运行情况、报告和审核的及时性和重复报告等质量的监控和综合评价,查找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情况(以文字资料为准)。
1.3传染病监测资料分析利用情况。包括传染病监测资料的定期分析;传染病暴发流行和其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专题分析;分析报告的反馈情况(以文件、书面材料和网络直报系统反馈等为准)。
2.传染病报告管理工作指导和质量督导评估。每年定期开展传染病报告与管理工作督导和评估,对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管理质量进行检查,并指导其整改的情况(以原始记录和总结等文件为准)。
3.开展传染病报告管理及网络直报相关技术培训情况。每年对本级和下一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及辖区医疗机构专业人员开展传染病法律法规及技术管理规范、数据分析利用技术、网络直报系统数据统计规则等技术培训(以培训记录等相关资料为准)。
4.传染病疫情监测与网络直报工作人员以及设备配备情况。
5.传染病网络直报用户对直报系统性能的评价情况。
6.传染病疫情监测与网络直报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困难。
(三)医疗机构
1.传染病报告管理工作开展情况。
1.1门诊日志、出入院登记使用(含电子病历)?城镇医疗保险及新农合登记?
与诊疗传染病相关的感染科、急诊科、内科、儿科、皮肤科、住院部和肠道门诊等的门诊日志、出入院登记簿或电子病历系统的传染病登记项目是否齐全、填写是否规范。门诊日志登记至少包括就诊日期、姓名、性别、年龄、职业、现住址、病名、发病日期、初诊或复诊9项基本内容;出入院登记传染病病例信息至少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职业、现住址、入院日期、入院诊断、出院日期、出院诊断、转归10项基本内容。
1.2检验部门、影像部门传染病登记及反馈情况(含电子病历)。
查阅检验部门和影像部门的登记簿或电子登记系统的项目是否齐全,填写是否规范,是否有异常结果的反馈机制以及是否及时反馈的情况(查看反馈登记)。检验部门登记项目应当包括送检科室或医生、病人姓名、年龄、检验结果、检验日期;放射科登记项目应当包括开单科室或医生、检查日期、病人姓名、年龄、检查结果。
2.院内传染病疫情分析、通报及异常信息处理机制情况(仅指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二级以下医疗机构参照执行)。
查阅相关机制流程及分析、反馈记录。包括医院职能部门和人员负责分析本院传染病疫情,并在全院及时通报结果;制定传染病异常信息报告机制和处z流程。
3.传染病报告质量自查制度
院内定期开展传染病报告工作自查与评估,并对报告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和整改,以自查过程记录和总结文档为准。
4.传染病报告质量督导与评估
4.1 检查方法
4.1.1县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包括规模相当于二级及以上的民营医疗机构和企事业单位所属医疗机构,下同)从内科、儿科、感染科等科室抽查法定传染病病例30例(门诊病例20例,住院病例10例); 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包括规模相当于一级的民营医疗机构和企事业单位所属医疗机构,下同)抽取8例,病例不足时全部抽取,没有查到法定传染病病例,请注明门诊量,并注意查明相关原因; 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查看传染病报告管理制度及流程,纸质传染病报告卡。
纸质诊疗登记:现场查阅门诊日志和出入院登记薄,抄录初步诊断病名为法定传染病的病历,填报附件4。电子病历:被查医疗机构通过电子病历管理系统导出就诊病人的电子病历信息,查阅初步诊断病名为法定传染病的信息,填报附件4。
4.1.2抽查的病例应当包括本年度不同月份的病例,相同病种不能超过50%。应当注意抽查呼吸道、肠道、虫媒及自然疫源性、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等不同传播途径的传染病。对于乙肝、肺结核、血吸虫病等慢性的传染病仅抽查初诊病例。
4.1.3住院病例需查阅病案资料,填写病例的发病日期、诊断日期等。
4.1.4县级及以上医疗机构从抽查的30例法定传染病病例中,复印20份纸质传染病报告卡。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抽查的法定传染病病例纸质报告卡全部复印。
4.2 报告质量督导指标定义
检查内容应包括传染病报告率、及时报告率,纸质报告卡填写的准确率、完整率、与网络报告信息一致率。
报告率:比较分析医疗机构诊断登记的传染病病例和同期该机构网络直报的病例,若医疗机构诊断登记的病例进行网络直报,计为报告,否则计为漏报。计算公式为:传染病报告率(%)=大疫情网络直报系统报告病例数/实查病例数×100。
及时报告率:比较分析医疗机构现场登记病例的诊断日期与大疫情网络直报系统该病例报告卡的生成日期,甲类及采取甲类预防控制措施的传染病的两者间隔在2小时及以内,乙、丙类传染病两者间隔在24小时及以内视为及时。计算公式为:及时报告率(%)=及时报告病例数/大疫情网络直报系统报告病例数×100。
纸质报告卡填写的完整率:纸质传染病报告卡的关键字段信息,包括病例姓名、性别、年龄、职业、现住详细地址、疾病名称、发病日期、诊断日期、病例分类、死亡日期(如果无死亡,此项不纳入考核)、填卡日期、报告单位和报告人,填写无缺失计为完整。计算公式为:纸质报告卡填写的完整率(%)=纸质报告卡填写完整数/抽查纸质报告卡数×100
纸质报告卡填写的准确率:上述关键字段填写完整且诊断日期与填卡日期无涂改,其它内容填写无逻辑错误视为准确。计算公式为:纸质报告卡填写的准确率(%)=纸质报告卡填写准确数/纸质报告卡完整数×100
网络报告信息一致率:纸质报告卡内容与网络报告电子卡内容均符合,视为一致。上述关键字段若有任一项不符合,可认为不一致。计算公式:一致率(%)=纸质报告卡与电子报告卡一致数×100 实查卡片数
5.传染病网络直报工作人员和相关设备配备情况。
查阅相关记录,查看直报人员上网操作,了解网络直报所需设备配备和网络直报密码管理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