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思想品德教学反思简短八篇(通用)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八年级思想品德教学反思简短篇一
值得发扬之处:
1、教学设计情境化,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增强了课堂教学的艺术气息。
2、教学环节多样化,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充分体现。本节课体验式、探究式、交流式方法贯穿教学始终,为学生顺利到达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彼岸做了很好的铺垫。
3、教学图片生活化,使课堂教学中来,在感受大自然之美的同时也增强了对自己家乡自然景致的喜爱之情。
4、教学语言激励化,适时地鼓励与肯定使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小组合作交流环节,部分学生参与不积极。今后教学中,在学生交流时要留足时间,让学生充分思考,鼓励他们大胆发言,以便更好地调动学习积极性。这节课让我进一步看到了学生那种渴望创新、探索的急切心理,这对于我在以后教学中给予学生更大的发展空间提供了基础。我会在不断实践、学习与反思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积极成为一名受学生欢迎的老师和朋友。
八年级思想品德教学反思简短篇二
本学期我负责八年级四个班思品教学工作。一学期来,我谦虚谨慎,严谨治学,勤学上进,为搞好政治教研教学工作坚持不懈地努力。接下来我将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全面反思和总结。
一、主要做好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1、教学常规工作:认真钻研教材、课程标准。熟悉教材及其指导思想,认真备课,上好每一节课。认真细致的批发学生作业,严格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作业。教学效果较好。虚心学习,多听课,钻研教材,丰富自身专业理论。认真及时写好计划,按计划实施教学工作,成果达到预期目标。
2、努力学习,提高专业理论水平。平时注重再学习,浏览百科,摄取与政治学科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当代社会新科技发展信息,渗透到教学中去,使教学更有说服力。
3、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习成绩:优化课堂教学。教学采用多种方法,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参与学习,采用讨论、阅读、自学、练习等形式,活跃课堂气氛,使教学效果达到优化。鼓励优生积极灵活学习同时辅助差生。做好个别差生思想工作,利用课余时间辅导,提高了差生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自信心。
4、严于律己,教书育人:立足本职工作,热心向学生传授真理。言传身教,平等对待爱护学生。工作认真细致负责,教育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努力让学生喜欢学习政治科,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
5、立足课堂教学,指导学生学习:要求学生不但要认真听教师讲课,还要认真听同学发言,在听中想、听中记,以想促听,以听助记。指导学生认真阅读教材,看板书、投影,这些手段展示出一节课的重点、难点。学生只要认真观看就会一目了然。指导学生阅读教科书时,必须拿笔,或圈或点或画或批注、记录课堂上重要的知识要点。即议论、讨论、争论,这是思维中最活跃的因素。我们鼓励学生合作交流,大胆提问,讨论争论。同学之间,师生之间都可以质疑、争论,形成一个开放的学习系统。每课结束我要求学生按我掌握的观点,我懂得的道理,我还存在的疑问的思路进行总结,达到知行的统一。只要长期坚持,就会培养学生善于总结的习惯,提高学生的总结能力,获得了明显的学习效果。
6、积极参与各项教研活动,博采众长,提高教学水平。为了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我坚持经常翻阅相关书籍、上网查询大量的资料,与经验丰富的教师交流,听取他们的意见,同时还争取机会多听课,从中学习别人的长处,领悟其中的教学艺术。
二、教研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由于所带班级多,再加上学科的局限性,致使与学生交流不多,认识学生有限,对学生关注不够,影响了师生关系。
2、作业单一,本学期我在培养学生自学、复习总结方面能力增强了,但却忽视了学生专业术语和答题技巧方面的训练。
3、在作业批改方面,我在大面积鼓励学生的同时,对特优生的培养忽视了,同时也弱化了学生在学习中、作业中暴露的问题。
4、对于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总是以教学任务重为借口,逃避研究,也没有深入进行分析,更不要说形成文字了,因而教研力度不够。
三、今后努力的方向:
1、将教研与教学结合起来,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搞教研,把解决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作为研究的最终目标,真正做到以教研指导教学,以教学促进教研。
2、加强与学生间的沟通与交流,提倡交流形式多样化,把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真正做到师生关系和谐,人人乐学、爱学。
3、加强对学生学法的指导,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提出问题和综合分析问题能力,学以致用,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4、深入钻研教材,在备课上下功夫,课前准备得越细,课堂教学就越自如,学生就越容易学懂,课堂效率就越高。
教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教有法,但无定法。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素质,探索教学规律,改进教法,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把教学作为一种创造性的艺术性的劳动,坚持不懈地去摸索和总结,我相信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我也相信有耕耘总会有收获!
八年级思想品德教学反思简短篇三
作为一名思品课老师,我经常反思思品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什么学生普遍反映“思品课假大空”?为什么学生对思品课堂教学普遍不感兴趣?我个人认为主要原因就是思品课除了应付考试之外,留给他们的,特别是能终生受用的东西太少。为了能体现思品课与时俱进的学科特色,每一节课我们都要思考,要让学生获得什么样的生活或学习智慧?怎样才能让学生享受学习的快乐?
八年级思品《法律保护我们的权利》一课的教学,就曾经引发我深深的思考。备课时我预设了这样一个话题让学生讨论:漫画赏析(一名同学故意损害路灯,被批评教育;私自进入网吧被警察管教)
1、分析该同学“倒霉”的原因。
2、他怎样才能摆脱“倒霉”的境地?
有的学生这样分析:该同学损害路灯被别人发现了才受到批评,所以倒霉;进入网吧被人发现,受到管教,所以倒霉。他的意思好像是不被人发现就不倒霉。其实,现实生活里有许多人就这样认为。作为老师我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然后引导同学观看20xx一20xx十年法制人物,我问同学,这些人的行为属于真、善、美还是假、恶、丑?同学回答是属于真、善、美的行为。让同学对比漫画中同学的行为是真、善、美吗?很简单的学生分析出漫画中同学的行为属于恶行而不是善行。从道德上讲这种行为属于恶行,哪从法律上讲呢?
“是违法行为”学生回答。
“倒霉的原因是没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后面的问题进行的非常顺利。
其实,我要感谢我的学生们,他们是我的老师,他们教会我做一个思想者,他们帮助我更新自己对生活、对世界的感觉和认识,帮助我的教学之路回归本真的生活。
我是教育路上一行者,一定会以学生为师,不停地追问;怎样的教学才会接近教育的出发点,才会让学生感觉到人生的幸福,才能帮助学生构建丰富的精神世界,在不停地追问中找寻教育的意义。
八年级思想品德教学反思简短篇四
自从新课程标准提出“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后,现在几乎所有的初一思品课,基本上都实施了小组合作学习,采用小组讨论式教学。它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间和师生间良好的人际合作关系,有利于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培养。但笔者发现目前的小组合作讨论教学存在一些误区,影响着主体性合作学习目标的实现。
(一)分组简单机械
小组合作教学是以小组为单位,学生在讨论中交流思想,互补学习的一种教学活动。在目前初一思品课教学中,最常见的小组是按座位前后自然分成四人小组,座位的编排往往又是按学生的高矮次序和男女生搭配而成的。这样分组虽然开展小组活动简便易行,但人员搭配不合理,不利于让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优化组合、优势互补、相互促进。
(二)讨论流于形式。
讨论流于形式是目前小组合作教学较为严重的问题。表现在:
1、讨论变成“闲聊”。当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后,5—6个学生就围坐在一起讨论,往往满教室都是嗡嗡声,每个人都在张嘴,但讨论内容很多与问题无关。笔者多次在多堂公开课中注意到,很多小组讨论时间变成了纯粹的“闲聊”时间。
2、讨论过于频繁。现在有些公开课讨论次数频繁,失去起小组讨论应有的功能。如某老师在上初一思品课《学会调控情绪》这一教学内容时,整堂课从中国女排在第26届奥运会的心情变化问题讨论开始组织教学导入新课,到控制情绪的方法的问题讨论总结新课,总共运用了6次小组讨论法,学生参与的兴趣在不断降低,效果大打折扣。
3、问题设计过滥。有的问题含有深入探索的内容少;有的问题设置还缺乏主客观条件;有的问题讨论不是在学生产生困惑的最佳时机进行,并充塞整堂课教学,课堂讨论热热闹闹摆摆样子走过场,使思品课教学失去了人文教育的实效性。小组合作教学不是简单地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加以讨论,不能把合作讨论停留在表面形式上,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还要关注很多深层次的问题。
(三)汇报停留表面。
汇报是展现一个小组合作成果的重要载体,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但在实际汇报中存在两个问题。
1、师生淡化合作成果。讨论了几分钟后,教师一声令下,议论声嘎然而止。教师要求学生汇报发言时,也只是有几个学业成绩较好的学生来汇报了事。教师往往问的是“哪个同学愿意来说一说”,而不是“哪个小组愿意来说一说”,学生一张口也是“我认为怎么样”、“我觉得如何如何”,而不是“我们小组怎么样”,这种发言折射出来的是个人智慧,而不是集体智慧,有悖合作学习目标的实现。
2、教师缺乏理性点拨。教师在听了小组汇报后,常以“很好”或“请另外小组汇报”等无意义性语言。汇报成果,应促进学生之间思想的碰撞,从而把问题往宽度深度方向发展。如某老师在教学《学会调控情绪》这一内容时,让学生讨论“情绪对生活影响”的实例,小组讨论二、三分钟后,让学生个人发言了事。小组合作教学在这里成了活跃课堂气氛的辅助手段,成了作秀的表演,并不体现真正意义上合作学习。
(四)学生参与不均
笔者通过观察发现,小组合作学习确实增加了学生参与的机会,但是好学生参与的机会更多,往往扮演了一种帮助的角色,困难学生成了听众,往往越过了独立思考的'机会而直接从好学生中获得信息,致使困难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获益比在传统教学中的获益还少。调查问卷中有84%的教师认为存在这样的问题。说明这个问题是比较普遍和严重的。凡是听过公开课的老师多少都会有这样的发现:在小组活动中好学生发言的机会多,代表小组汇报的现象多。教师对小组的指导和监督不够,小组成员间的分工不明确。教师只关注小组的学习结果,不关注学习过程和个人的学习情况,是形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另外一部分原因是小组长没有管理好小组活动,开小差的学生缺乏个人责任感等。
(五)教师缺少引导
学生参与是小组合作讨论式课堂教学的关键和主体。笔者发现由于学生认知水平不同的班级、不同的个体都有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教师在备课时不可能全面预见许多不可预测的人为因素,加上教师的上课应变能力、个人素质也各有差异,使某些教师采用小组讨论的课堂教学时缺少认知引导和激励,出现了失控的情况。如有位教师在教学《学会调控情绪》时,组织学生小组讨论控制情绪的方法,有小组提出离家出走,让父母、老师担心害怕的发泄方法,教师只简单作出这种方法是错误的评价,而没有及时抓住学生的思维闪光点,进行正向引导,合理调控,使“一石激起千层浪”。
八年级思想品德教学反思简短篇五
老实说,相当多的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教学依然 “新瓶装旧酒”,高呼“素质教育”、“新课改”,骨子里实践中仍奉行“应试教育”,“轰轰烈烈喊素质、扎扎实实搞应试”是当前中小学基础教育阶段的真实写照.以下是自己在本学期思想品德教育教学工作中的点滴体会,希望与大家分享,不到之处,诚请不吝指导。
我们选用的根据新课程标准的人教版思想品德教材,故事精彩、案例丰富,不时点缀发人深省的格言警句,深受广大学生的喜爱。
面对纷繁复杂、体裁多样的课本,教师务必牢牢把握课程标准的要求,透过现象抓住课文的本质,提纲挈领、抓住要害、明确目标。众所周知,新课程要求的三位一体目标分为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
因此,教师应从形象生动的课文中提炼其精要和实质,确定每节课的三位一体目标;二是教师应把抽象、概括的教学目标描述语言具体化、明确化、清晰化,简洁、具体、最好概括为“……是……”、“为什么……”、“我们学习……,将会……”;三是教师应把教学目标具体为问题的形式出现,让学生围绕问题进行预习,围绕问题进行思考,围绕问题进行训练,围绕问题进行复习作业,如此,由形象具体到抽象概括,由表层了解到深入思考,再到掌握应用,问题解决了,目标
也就随之水到渠成,顺利实现了。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我们的教学工作也是如此,教师的举手投足、言行举止首先应当吸引住学生的目光,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一举打响,一炮走红。
为此,教师应当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深刻领会涵义要求,用先进的理论来武装自己的头脑;二是应当认真研读教材,根据课程标准要求研究课本中黑体字、图画、故事、补白、问题的用意,融会贯通;三是应当认真备课,集体备课,个人优化,发挥合作的力量,集思广益,博采众长,预设教学实践中可能生成的各种问题;四是应当旁征博引,广泛查阅有关教材资料,积极汲取以往有益的教学经验和教训,把课备精、备细、备透、备实、备深;五是应当综合运用故事、笑话、时事、歌曲、图画等多种形式适时导入新课,贴近学生学习、生活实际,合乎学生心理需求,激发学生充分调动各种感官,全身心投入学习之中。
针对思想品德学科的特点,结合青少年的心理需求,以案例导入新课的方式居多,让学生听故事想结局、听故事想题目,可以引发学生积极思考,效果较好。
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就是为了培养这种新型人才而进行的一种研究和探索。
所谓“自主学习”是相对“被动学习”、“机械学习”而言的,它是在教学
条件下的高品质的学习,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学习。
对中学生而言,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一要在上课前,学生应预习课文,划出所谓的知识点,找出自己的不理解的、不懂的,这一过程十分关键,因为教师面向的是全体学生,而学生又是一个个个体,每一个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都有不同程度的差异,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可以明确自己的薄弱环节,从而课上集中精力解决疑难问题;二要在上课后,教师要学生明确本节教学目标基础上,留置时间、空间,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学习;三是要在课堂上,对自主学习和教师讲授中遇到的问题,要自觉主动提出,将问题当堂解决,不留死角;四要在解决所有疑难后,为增加理解,提高掌握运用知识的能力,学生有必要对教师传授的知识和自主学习的内容进行比较思考,找出自己认识上、知识上、能力上存在的差距和不足,纠偏补错,及时复习,融会贯通。
教学环节的设计应考虑青少年的心理特点,由浅入深,由表及里。思想品德学科的学习,往往符合这一规律。
教师在展示目标以后,先要让学生通过层次目标,找(出问题答案;后要逆序而上,分类总结次目标、中目标、总目标答案,脉络清楚;三要综合分析整个问题,形成对总目标的了解掌握,全面理清思路,学会寻找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方法。
合作学习的展开,往往是在自学的基础上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内讨论的,合作学习指的是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的学习方式。在新课改倡导的课堂教学改革中,教师指导学生学习,要让学生充分的自主,有效的合作,适度的探究。我们之所以倡导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方式,其理论依据是:
1、对“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的思考。
2、学会学习的思考。
教师应指导学生及时复习课堂上学习的内容,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以及教师的讲解正确理解教学内容,再次阅读课本,进一步理解教学目标的制度,问题的分析、直至解决,自主得出结论,使知识咀嚼消化,滋润心田,强身健体。
常言道,计划没有变化快。计划得再周详,教案写得再完善,课堂教学中往往也会遇到这样那样各种意料不到的问题,导致我们不能完整地实现教学计划,这些问题,需要教师深入进行反思,思考其原因,寻找解决办法,为今后的教育教学服务。
课堂教学改革要提高效率,提高质量,提高成绩,必须在教学方法上下工夫,本着“读读、议议、练练、讲讲”的原则,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有效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只有堂堂清,才能日日清,进而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
一指导预习,夯实课堂教学基础。二紧扣课标,展示课堂教学。三密切联系实际,认真分析解决。
在日常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第一、教学要因教师的个性、能力而异,不能搞“一刀切”,千课一律;第二、教学要因学生的整体素质而异,不同程度的学生要因材施教,因人而教,既能使整体素质不断提高,又能层次不一的学生不同程度上得到发展;第三、教学要因教学的环境而异。不同地方的教学环境都不一样,我们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条件和手段,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教学资源进行教学,努力提高教学成绩,实现好的教学效果。
八年级思想品德教学反思简短篇六
八年级上册教材的主题是学会交往,而与父母交往是学会交往的实验场,是与同伴交往、与老师交往、与社会上的人交往的基础。本节课的讲述包括这样几个问题,如何看待与父母的矛盾,介绍与父母沟通的程序,把握与父母沟通的要领以及掌握与父母沟通的艺术。所以我在授课的时候力求把握好这样一条线索就是与父母沟通的技术路线和艺术路线。希望通过《两代人的对话》一课的学习,学生能从思想上理解父母,在实际行动上学会与父母沟通和化解与父母之间的矛盾。上完课后的实际效果与预期的设想差不多。我的反思如下:
本节课我是通过提问上节课的核心问题(逆反心理的危害入手),然后我进行导课,既然逆反心理的结果是伤害了自己,也伤害了家长,那么当我们与家长发生矛盾时不要对抗要对话,对话的程序、基本要领、对话的方法窍门是什么呢,带着这三个问题一起走进第二课第二框题《两代人的对话》,这样告诉学生本节课要掌握的知识点,尤其是与父母交往的方法,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大胆的启发学生去思考和发言。把与父母沟通的方法落实在实际行动上。
提前一天发下去导学案,学生做自主学习部分,合作探究留到上课解决,而且以小组谈论的形式进行,通过小组内,小组外的相互补充,使设置的问题认识理解的深刻全面,比如说合作探究的活动二关于小冰与父母沟通一件关于是否放学后去同学家写作业、看录像的事,然后我设置了4个问题,分别是
(1)如果你是小冰,爸爸没有同意你到同学家写作业、看录像,你的心情会怎样?同学会怎么评价你?
(2)如果按照家长的要求去做,你觉得会怎样?
(3)如果不理家长的要求,写完作业,看完录像再回来,爸爸会怎么想、怎么做?
(4)你觉得最终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程序,途径)是什么?
通过讨论补充知识点就明确了。同时通过伟人毛泽东的话进一步强调了重点。
在讲到沟通的基本要领的时候,学生通过情景剧展示给同学们,小组结合教材讨论后,很轻松的把抽象的知识点回答出来,并深刻的理解了。
讲到本课的重点交往的方法时要求小组阅读教材,找出要点后,一定要举实例,这样更加深了学生对要点的理解。
本课最后一个活动是在两代人对话方面你做的怎样?学完这节课你打算怎样做?通过学生反思自己的行为,达到理论指导实践的作用。突显了思品的教育教学实质。
本节内容在讲解完后我是先让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然后我再加以精炼。把每节课的知识点力争总结成几个关键性的词语,便于学生掌握和识记。其次,以练习题的方式给学生加深影响,同时反馈学习效果,力争做到讲练结合。
沟通是与他人建立和谐关系的纽带。但是我在讲述的过程中拘泥于孩子与父母的沟通,没有将此问题加以深化和推广,整个课就没有了高度和意义。
总之,我觉得思想品德课要真正达到教育效果,使学生思想上有所收获,一定要从学生实际出发,我们课上所讲的事例越贴近学生实际,就越能打动学生心灵,就越能使学生学有所得,就越能对学生起指导作用。
八年级思想品德教学反思简短篇七
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尤其在课堂的活动中要有好的表现,如果单纯地安排学生去做,不认真地观察学生的活动情况和学生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任由学生自己去做,只是问一问完成了吗?然后让学生展示,对各种情况学生的实际理解还是把握不好,对学生活动的情况教师应以学习者的身份参与学生质疑、讨论和辩论,把思维的空间留给学生,把活动的权利交给学生,使学生在做学习主人的意识支 ,自主探究,集思广益,从而以极大的热情,去探究,去寻找适合的答案。这样老师自己在某个时间里当做学生,才能更好地发现问题,找到适全学生学习的好方法,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这样才能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我们的课堂才会才会进步,才会显出生机和活力。
合作的事例很多,如果选择具有典型性的,则能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从而引发学生的自主思考,得出合作的结论。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小到个人生活,大到国家社会,无不需要合作,从而强化了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了教育的时效性。
教学过程中,问题的提出、分析、解决,是教与学的全过程。我们必须要:第一、深刻把握教材,依据内容设计问题;第二、密切联系实际,认真分析解决。教师必须联系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学会提问、学会分析、学会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教师要注意从小处着手,从大处着眼,把学生学习、生活的“小环境”与社会的“大环境”结合起来,使学生能够客观看待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分析原因,探求解决途径和办法,拥有正确的情感态度、人生观、价值观。理解掌握,及时复习训练。教师必须将课本读薄,宏观深刻把握课本内容,还要把课本放入教学的“大环境”——时代背景和“小环境”——教学背景中,把课本读厚,赋予文本以丰富的内涵,让学生充分理解、掌握,获取知识和技能。
八年级思想品德教学反思简短篇八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认识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体会改革开放的意义,热爱我们现在的生活,提高学生关心社会的情感,懂得社会生活的复杂性,正确认识从众心理,自觉抵制社会生活的消极影响,初步具有明辨是非的能力。
我在内容的处理上,注重引导学生感受社会生活的感性化材料,在充分感受体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社会发生变化的原因,初步认识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党的正确领导和人民群众的辛勤劳动。同时结合教材提供的新词汇变迁——小组活动来认识社会的发展,接着从学生生活体验入手认识社会的意义,了解参与社会生活的途径和方法;其次为了突破重难点,对社会复杂性、从众心理这两个理论性较强的问题,给学生创设情境、提供案例资料帮助学生理解。
1、教学设计别具新意,在重难点的处理上采用情境教学法,材料教学法,贴合学生生活实际,水到渠成。
2、自主学习与小组探究相结合,充分调动了不同层次学生的积极性。
3、教师的引导比较准确到位,课堂气氛民主和谐。
4、教师语言幽默诙谐,知识的呈现方式多样,体现了多学科知识的整合。
5.教师思路明确,板书合理
1、关于学生的调查结果,应该不仅出现结果,也出示相应的结论,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对于课堂生成的一些东西,教师的点拨不太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