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山西高考改革新方案 山西高考改革新方案利和弊精选
方案是从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都部署具体、周密,并有很强可操作性的计划。方案能够帮助到我们很多,所以方案到底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我给大家收集整理的方案策划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山西高考改革新方案 山西高考改革新方案利和弊篇一
省教育厅厅长张文栋表示,与现行高考制度相比,改革后的高考一大变化是高考科目,即高考科目将由现行“3+x”模式调整为“3+3”模式。“3+3”,即3科统一高考科目+3科学生选考科目,其中,统一高考科目仍为语文、数学、外语3科,不再分文理科;选考科目由考生根据本人兴趣特长和拟报考学校及专业要求,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科中自主选择3科。
“3+3”模式中,高考总成绩为750分。其中,语文、数学由全国统一命题、统一考试,考试时间仍为6月7日和8日;外语改为“一年两考”,一次是在6月份与语、数一起进行全国统考,一次是在4月份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时进行,最后将其中高的一次成绩计入高考总分。外语考试包括笔试和听力。语、数、外3科分值均为150分。
纳入高考的6科选考科目,考生参加由我省统一命题组织的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时间安排在高三第二学期的4月份进行。学生自主选考3科,各科分值均为100分,按等级赋分计入高考成绩。据介绍,各科考试成绩将分为abcd四个等级,各个等级之下还会进一步细分等级,折算分数后再计入高考成绩。
省招考中心主任马骏表示,在高考科目中,除了外语是两次考试机会,其余科目都只有一次考试机会,特别提醒考生珍惜考试机会。需强调的是,所有符合报考条件、报名参加高考的考生,都必须参加统一高考科目和选考科目的考试。
马骏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改革后,高校录取不分文理科。“目前实行的是分文理科,包括艺术类、体育类都分有文理科,并且招生计划下达时也按文理科分别下达。改革后不再分文理科,高校录取时可以根据专业与学业水平课程的关联度,提出选考科目的要求,可以提出一门、两门或三门,也可以不提。”他特别强调,高校对科目的要求会提前告知考生,一般会在2018年提出且3年内基本不变。考生一定要高度重视,认真做好准备。
山西高考改革新方案 山西高考改革新方案利和弊篇二
在改革后的高考评价体系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如何发挥作用?
从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学生开始,我省实施新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省教育厅正厅长级督学张卓玉表示,学业水平考试改革是这次高考改革的重要内容,改革以后的学业水平考试分为两种:合格性考试和等级性考试。其中,等级性考试即为纳入高考的6科目考试,属于选拔性考试。合格性考试是学生毕业的重要依据,学生要完成高中所有课程的学习,打好全面发展的基础,因此科目设计上覆盖所有高中课程,共14科,考试则由省、市两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实施,随课程进度安排,学完一门考一门,分布在高中三年,成绩分合格和不合格两种。
从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学生开始,我省还将实施新的综合素质评价制度。新的综合素质评价会在现有普通高中综合发展报告制度的基础上,对评价内容、评价程序进行调整,由普通高中学校按照“写实记录、整理遴选、公示审核、导入平台”的基本程序,从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等五个方面为每位高中学生建立规范的学生综合素质档案。
张卓玉表示,综合素质评价有两大特点:一是关注过程评价,而不是一次性的考试成绩。二是反映学生综合素质,这些综合素质恰恰是纸笔考试无法体现的。比如,一个高中生在校三年,通过各种活动体现其管理组织才能,或组织学生社团,或组织学生参加公益活动等;一个高中生非常喜欢动手制作,搞了一些小发明小创造甚至还获得了专利,这些能力在任何一份试题中都无法体现,通过综合素质评价则可以很好地记录下来。
如何保证综合素质评价的客观性和真实性?张卓玉表示,在设计制度时已作了初步考虑,主要有两点:一是坚持以写实为主,尽可能减少或取消学校和老师的评价;二是所有学生的评价记录全部要公示。综合素质评价按照“谁使用、谁评价”原则,由各高校负责制定并于2018年出台具体使用办法。
我省还将加快推进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改革。省教育厅副厅长任月忠表示,高职招生改革基本思路是逐步分离、分类招生、注重技能。我省将探索高职院校招生与本科院校招生逐步分离,打破本科和专科招生一套试卷、一套办法、一套模式的现状,建立起适合职业教育特点的分类招生、多元录取、注重技能的办法。有步骤地推进“文化素质+职业技能”招生考试办法。按照安排,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招生比例2016年占40%,2017年达到50%,2018年成为主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