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论述题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理解800字(六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论述题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理解800字篇一
[关键词]四个全面;系统思维;辩证思维;科学思维;底线思维
一、“四个全面”战略思想的提出
“四个全面”战略思想的提出有一个渐进过程。2012年11月,党的提出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2013年11月,十八届三中全会做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战略部署;2014年10月,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同年10月,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提出“全面推进从严治党”的重大要求;2014年12月,在江苏考察调研时第一次提出“四个全面”的重要思想,强调“要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1];2015年2月2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研讨班开班式上,对“四个全面”进行了集中阐述,标志着以同志为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战略布局基本形成。
二、“四个全面”战略思想的哲学分析
1.“四个全面”战略的系统思维。系统思维坚持整体观,指把对象作为整体,从系统和要素、要素和要素、系统和环境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中综合地考察对象的一种思维方法。
“四个全面”是一个大系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到2020年必须实现的奋斗目标,全面深化改革是根本动力,全面依法治国是基本方略,全面从严治党是重要保障,它们有机统一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事业中。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新发展。党的提到“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2]p19,并提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系统观。2000年,我国迈进了小康社会的门槛。但我们达到的小康是不全面,发展不平衡的小康,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距。“故而2012年党的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是为了人民、造福人民的事业,改革发展的成果必须惠及全体中国人民,特别是广大农村地区和老少边穷地区,是当前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须重点解决和关注的问题。
“全面深化改革”,就是要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强调:如果各领域改革不配套,各方面改革措施相互牵扯,全面深化改革就很难推进下去,即使勉强推进,效果也会大打折扣。改革不仅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领域,还要求协调推进党的建设、国防军队建设等的改革。
“全面依法治国”,提出要建设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还要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系统地将依法治国从命题提升到基本方略的高度。
“全面从严治党”,就要坚持协同作战,系统反腐成新常态,致力于打造风清气正、崇廉尚实、干事创业、遵纪守法的良好政治生态:从严治标,“苍蝇老虎一起打”;依规治党,党纪严于国法;跨境治腐,追赃追逃;依托网络平台,“开门反腐”;权力公开透明,铲除滥权寻租土壤,构建“既管才德,又管财产”的党内监管网络和诚信体系。
2.“四个全面”战略的辩证思维。辩证思维,就是承认矛盾、分析矛盾、解决矛盾,善于抓住核心、找准重点,洞察事物发展规律。“四个全面”处处体现着唯物辩证的思维。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指导方针。全面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指出,中国改革经过30多年,可以说,容易的、皆大欢喜的改革已经完成了,好吃的肉都吃掉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改革要深化,首先要加强宏观思考和顶层设计,同时也要继续鼓励大胆试验、大胆突破。“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要协同发挥作用,既要讲“市场的决定性作用”,也要讲“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我们要讲如何分好“蛋糕”,更要讲如何做大“蛋糕”。
指出,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首要任务和基础性工作[3]p138。法治本身就包括维稳和维权两个方面,维权是维稳的基础,维稳的实质是维权。反腐倡廉要努力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和政治清明。
严厉惩治和严防腐败是全面从严治党的现实要求。对于党的领导干部而言,自身必须严于律己、杜微防渐、警钟长鸣,必须始终坚持一切为了人民,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的统一。
3.“四个全面”战略的科学思维。科学思维,也叫科学逻辑,即形成并运用于科学认识活动、对感性认识材料进行加工处理的方式与途径的理论体系。它是真理在认识的统一过程中对各种科学的思维方法的有机整合,它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科学思维必须遵守三个基本原则:一是逻辑性原则,要求严密的逻辑性,达到归纳与演绎的统一;二是方法论原则,要求辩证的分析与综合相结合;三是历史性原则,实现逻辑与历史的一致,达到理论与实践的历史性统一。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经济实现了持续30多年的高速增长,综合国力得到显著提升,老百姓生活有了根本性改变。但粗放式发展付出了环境恶化、生活质量下降、生命受污染的威胁等的沉重代价,加上资源配置效率低下、收入差距过大等问题,这种旧常态难以为继。中央全面总结发展经验,科学分析当前形势和未来走势,做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战略判断。
我国改革开放首先是从“摸着石头过河”开始的,摸着石头过河就是摸规律,从实践中获得真知,然后对之进行理论总结,最后把理论和实践成果上升到国家层面的制度来确定。
全面依法治国的形成过程就是科学思维的过程。宪法是依法治国的根本。我国现行宪法是在总结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深刻吸取““””的沉痛教训,借鉴世界社会主义的成败得失,适应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而制定出来的。同时它不断吸纳新经验、确认新成果,于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等,全国人大对我国宪法个别条款和部分内容作了必要的修正。
从严治党也体现了历史与现实相统一的科学思维。围绕以严治党的反腐倡廉,指出,研究我国反腐倡廉历史,了解我国古代廉政文化,考察我国历史上反腐倡廉的成败得失,可以给人深刻启迪,有利于我们运用历史智慧推进反腐倡廉建设。
4.“四个全面”战略的底线思维。底线思维,就是客观地设定最低目标,立足最低点,争取最大期望值的一种积极思维,就是所谓“从最坏处着眼,争取最好的可能性”。
惠民生始终是我国经济工作的根本落脚点。强调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体现了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社会政策托底的思路。强调守住底线,既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需要,也是保障社会稳定大局的需要。
同志告诫人们,中国是一个大国,不能出现颠覆性错误。改革是有底线的,要有底线思维,哪些能改哪些不能改要有清醒的认识,既不能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能走改旗易帜的邪路。
中国共产党从1949年执政以来,领导新中国取得了一个又一个重大的胜利,但也面临着一党长期执政的内外部困境。从外部看,世界现代化带来民主化浪潮的全球化,西方的意识形态一直质疑和批判一党长期执政。从内部环境来看,一党长期执政易产生腐败的温床:由于长期掌握国家公共权力,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长期控制国家资源和利益的分配,拥有较大的腐败机会和便利。在这种内外交困趋势下,执政党“全面从严治党”和加强执政能力的诉求是针对这一危机的主动努力,“要求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坚决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需要底线思维。
三、“四个全面”战略思想的实践方向
1.经济建设: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经济发展新常态,指我国经济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经济增速换挡阶段演化。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粗放增长型向质量效益集约增长型转化;经济结构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时期。经济新常态是为了获得更大更优的发展动力,发展得更好。
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政府要从以搞建设为主转变为以做好服务为主,为企业创造更加公平公正的经营环境,为人民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企业以过去靠规模效应获利,追求上新项目或扩大产能,新常态下必须抓住新技术和产业革命带来的机遇进行供应侧改革,靠转型创新升级。
2.改革开放:坚定不移,有方向有原则。其一,坚定不移参与经济全球化,扩大对外开放。中国历史上有错失发展机遇的历史教训。乾隆末年,中国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一位,人口占世界三分之一,对外贸易长期出超。也正是在这一时期,西方发生了工业革命,生产力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但是,“当时的清朝统治者却不看这个世界的大变化,夜郎自大,闭关自守,拒绝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最后,在短短一百多年的时间里,就大大落后于西方国家,直至在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面前不堪一击”[4]p426。全球化时代,只有融入才能脱困。改革开放以来历次三中全会都研究讨论深化改革问题,释放出重要的信息:我们将坚定不移高举改革开放的旗帜,坚定不移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
其二,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和独立自主。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指出,改革开放必须坚持正确方向,沿着正确道路推进。“在方向问题上,我们头脑必须十分清醒,不断推动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p67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就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独立自主一是要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搞建设,二是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走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
3.全面依法治国:礼法并举,坚定共产主义信仰。依法治国首先要弘扬科学精神,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种法律经济、规则经济,法治思维是规则思维、程序思维、建设性思维,即以宪法法律作为思考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将宪法法律作为一切行为的首要准则和方式的一种思维方式。要强化规则意识,倡导契约精神,弘扬公序良俗。
人类生活分为三个基本层次:终极信仰层次、社会交往层次和个人的心性修养层次。其中终极信仰属于形而上范畴,社会交往属于规范范畴,而个人心性修养属于美德范畴。三个层次中,能被制度化的只有“规范”这一层次。此外,法律、制度是针对人性存在不完善而设计的,法治以维护权利为目标,以人性恶的一面为依据,主要以惩戒为手段。
我们追求的中国梦和幸福社会,不是制度严密、执法无情、动辄得咎、处处提防的社会,相反,是人人觉得被别人尊重、相互与人为善、人们安居乐业的和谐融洽的社会。礼治也尤为重要。其是以人性善的一面为依据,主要以教化为手段,对人性予以正面引导的激励。
4.全面从严治党:居安思危,扎牢制度笼子。居安思危才能“治大国若烹小鲜”。党长期执政的和平安逸环境,容易使党丧失危机意识,产生精神懈怠。居安思危,就是要加强党的思想建设。革命时代,毛泽东提出非无产阶级出身的党员要思想上入党。新时期党的思想建设,除了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还要时刻坚持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理论创新跟上实践发展;以党的一系列思想理论武装党员干部,提高理论水平;加强党员的思想政治教育。
扎牢制度笼子,从震慑贪腐到制度约束权力。既打“老虎”,又拍“苍蝇”,“老虎”“苍蝇”一起打,是我们党有力量的表现,也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待。我们党历届领导集体特别是以为的党中央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采取的有力措施、树立的鲜明旗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最重要的不在于出现腐败之后反腐,要“加强反腐败国家立法、加强反腐倡廉党内法规制度建设”[3]p388,形成不敢腐、不易腐的体制机制,用制度约束权力,源头治理。这是当前党的建设和治党的重要内容和艰巨任务。○
参考文献:
[1].主动把握和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推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n].人民日报,2014-12-15.
[2]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3]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4]江泽民。论党的建设[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论述题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理解800字篇二
按照会议安排,我认真学习了“四个全面”的重要论述,在学习过程中,使我对“四个全面”的重大意义、精神实质和科学内涵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把握,深入贯彻落实“四个全面”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有了新的提高。现将自己的几点体会汇报如下。
一、对“四个全面”的认识和理解
“四个全面”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发展规律的认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是以同志为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的战略布局,是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总方略,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路线图”。也是对治国理政实践的新总结、认识的新境界、工作的新要求,是我们全部工作的总遵循、总抓手、总方略。“四个全面”的每个“全面”都有各自丰富的思想内涵,各个“全面”之间又有紧密的内在逻辑联系和辩证统一关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是战略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另外三个“全面”是重大举措,其中全面深化改革是强大动力,全面依法治国是重要保障,全面从严治党是根本保证。
二、努力落实好“四个全面”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党的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和新的阶段性特征,提出了一些更具明确政策导向、更加针对发展难题、更好顺应人民意愿的新要求,以确保到2020年全面建成的小康社会,是发展改革成果真正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小康社会,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全面发展的小康社会,是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基础的小康社会。近年来,我市认真落实中央、自治区的要求,全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小康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同时,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还有不少差距。就城镇化而言,我市是45%,全国小康目标是城镇化率60%,我市的城镇化率到2020年还要提高15个百分点,必须大力推动全市城镇化。为此,我市制定了全市推进城镇化工作的实施意见,出台了20__年主城区城市建设、规划、管理工作行动计划和百姓安居工程行动计划,主城区实施“两环、两桥、__路、__口”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工程。__市区实施“一街、一路、一镇、一社区”改造工程,建设实力县城和风情小镇。结合实施农村牧区“十个全覆盖”工程,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改善乡村面貌。
(二)关于全面深化改革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上强调,改革要坚持从具体问题抓起,着力提高改革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着眼于解决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把有利于稳增长、调结构、防风险、惠民生的改革举措往前排,聚焦、聚神、聚力抓落实,做到紧之又紧、细之又细、实之又实。习开宗明义的这一要求,是真抓实干、打好全面深化改革这场攻坚战的又一动员令。目前我市主城区正在进行城市管理事权下划的改革,理顺了管理体制,不少事项已落实到位,必将有力推进城市建设和管理。
(三)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鲜明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重大论断,明确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基本原则,对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法治队伍建设以及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作出了全面部署。
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时期,既是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矛盾凸显期,发展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面对诸多考验。无论是推动保障科学发展,还是有序推进改革;无论是调节社会利益关系、化解矛盾冲突,还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执政地位,都需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以实现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会公正、生态良好。
(四)全面推进从严治党
从严治党,首先要严格按照党章办事。作为党员干部,必须始终牢记入党誓言,以焦裕禄、杨善洲等模范人物为榜样,对照宗旨检查言行、修正坐标。自觉讲党性、重品行、以实际行动作表率。
从严治党,还必须严肃党纪,坚决惩治腐败。我们要牢固树立大局观念和全局意识,防止和克服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本位主义,不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杜绝有令不行、有禁不止。要牢固树立党章意识,自觉用党章规范言行,做到政治信仰不变、政治立场不移、政治方向不偏。改进工作作风,最根本的是要坚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坚决反对讲排场比阔气,坚决抵制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改作风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要求我们常抓不懈、常抓常新。历史已经证明,不受制约的权力,比然会被滥用,必然导致腐败。作为一名领导干部我们要慎用权力,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从自身做起,杜绝腐败现象的发生。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论述题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理解800字篇三
2月26日,市委中心组举行2015年第二次集体学习,深入学习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内涵和要求。市委书记白玉刚在集体学习结束时作重要讲话,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提出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从紧从严从实抓好当前各项工作,确保全年工作开局良好。
市委副书记、市长廉素,市人大会主任龚毅,市政协主席王建国等四大班子在家领导,市法检两院主要领导、市直各部门及人民团体主要负责人,自治区各有关垂直管理部门主要负责人参加学习。
本次集体学习利用一天时间,特邀中央党校研究生院巡视员、博士生导师刘春,著名经济学家姚景源分别就提出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内涵和要求作了专题讲座。刘春和姚景源围绕学习主题,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生动活泼、深入浅出,对中央的一系列新理论、新精神、新要求作了全面系统的阐述和解读,使我市领导干部对“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经济发展新常态有了更加清晰、更加准确的认识和把握,对我市深入学习贯彻中央一系列重要精神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白玉刚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以此次中心组集体学习为契机,全面理解、深刻认识和把握提出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实际行动把“四个全面”落实到各项工作中。要围绕全市发展大局,把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为鄂尔多斯凝心聚力、转型发展、创新创业、再铸辉煌的基本目标,把推进全面深化改革作为新常态下鄂尔多斯爬坡过坎、攻坚克难的基本方针,把推进全面依法治国作为新常态下鄂尔多斯转型发展必须遵循的基本规则,把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作为鄂尔多斯凝心聚力、奋力拼搏的基本要求,在思想上要牢固确立“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在行动上要以贯彻落实“四个全面”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工作上要把“四个全面”落实到方方面面中。
白玉刚强调,我市2015年工作任务重、考验多、要求高、时间紧,各级领导干部要立即行动起来,全身心投入到各项工作中。要迅速从节日氛围中收身收心,立即进入工作状态,按照市委三届六次全委会议暨全市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市“两会”的部署要求,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从紧、从实、从严抓好各项工作。市四大班子和各地区各部门“一把手”要切实把各项工作真正抓在手上,把完成任务作为最起码的纪律要求,层层分解任务,明确时限要求,强化纪律意识,加强日常考核,拿出真办法、硬措施,真抓实干、攻坚克难,努力把工作往成做、往好做,确保实现一季度良好开局,为顺利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打好基础。
白玉刚要求,市四大班子和各地区各部门“一把手”要做贯彻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表率,在自治区党委的坚强领导下,以更加高度的自觉自信,团结带领本地区本单位领导干部全力完成攻坚克难、转型发展各项工作任务。要全面落实从严治党系列要求,认真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切实管住自己、管好班子、带好队伍,努力建设一支靠得住、有能力、会干事、干成事的干部队伍,充分调动广大干部队伍以更加饱满的工作激情和干劲积极投身到推动鄂尔多斯转型发展的各项工作中,确保圆满完成各项目标任务。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论述题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理解800字篇四
党的以来,站发表了系列重要讲话,形成了一系列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路新战略,讲话内涵丰富、思想深邃、博大精深,是一个系统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为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新的奋斗目标提供了基本遵循,是我们开拓创新、迎难奋进,不断取得新突破,实现新跨越的科学指导,通过深入自学,获得以下几点体会:
一、系列重要讲话是新的历史条件下治国理政总方略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以史为鉴,可知兴替。从历史发展脉络和未来发展趋势出发,认为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转折点和关键期,改革开放的深水期和攻坚期,处在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决胜阶段。以他为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立足发展实际,坚持问题导向,逐步形成并积极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确立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战略目标和战略举措,是我们党在新的形势下治国理政的总方略,是事关党和国家长远发展的总战略。这是历史发展的总结,是时代演进的必然。
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符合人民群众所愿所盼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我们党始终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宗旨,要求把群众的所思所盼、所需所愿作为谋事干事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人民群众期盼经济更有活力,政府更加高效,文化更加繁荣,生活更有保障,社会更加和谐,生态更加优良,权益得到更好维护,这些美好愿景的实现,需要我们党进一步强化宗旨意识,深化战略考量,转变发展理念,“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恰恰顺应了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
三、“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具有内在逻辑的有机整体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言简意赅、精辟深刻,既有战略目标又有战略举措,相互之间密切联系、有机统一,具有紧密的内在逻辑,是一个整体战略部署的有序展开,共同支撑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其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重大战略目标,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居于引领地位,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三大战略举措,为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重要保障。要深刻认识“四个全面”之间的有机联系,将其作为具有内在理论和实践逻辑关系的统一体来把握和理解。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集中体现了对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自觉运用,落实好这一战略布局,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更加自觉地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增强战略思维、辩证思维、法治思维、系统思维、底线思维、创新思维,强调以战略思维谋全局、以辩证思维解忧难、以法治思维图善治、以系统思维聚合力、以底线思维定边界、以创新思维增活力。要坚持在科学统筹、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整体上下功夫,使之共荣共通,相互促进,共同推进新形势下党的治国理政新实践。
五、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思维引领规划工作
(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要求扭住事业发展中根本性、全局性、紧迫性的重大问题。规划管理工作是城市发展建设的龙头,发挥着统筹引领作用,我们必须加强对规划工作的领导,科学编制规划,严格执行规划,全面落实规划,通过规划,引领经济社会发展,通过规划,促进城市功能完善,通过规划,促进城市面貌日新月异。所以,我们要更加重视本职工作,更加珍视手中权力,忠于职守、履职尽责,踏踏实实在工作岗位上做出成绩,取得实效。
(二)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指引攻坚克难、化解矛盾、解决问题。面对新形势新变化,我们必须立足发展实际,以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导向,不断提升工作水平和能力素质,善于以科学思想方法分析问题,以过硬工作本领解决问题,扎扎实实把各项决策部署贯彻好落实好,推动规划工作上水平,推进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取得新进展。
(三)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调动党员干部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党和国家的事业,也是人民自己的事业,广大党员干部要正视自己的责任,要善于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进一步提高规划的科学性、亲民性和务实性,努力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发挥规划的统筹协调和服务保障作用,通过规划推进发展建设。
(四)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更加深入的改进党风、政风、行风。要对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要求,找准工作中的薄弱环节,提出加强和改进的措施。坚决杜绝“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现象发生。积极转变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服务水平,认真落实我局“十二项服务举措”,随时跟进大项目好项目的建设进度,确保早落地、早投产、早见效,真正树立起规划部门的良好形象。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论述题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理解800字篇五
摘要:“四个全面”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它是以为的党中央,立足以来的现实国情和治国理政的丰富实践,先后提出的党的战略思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是强大动力,全面依法治国是法治保障,全面从严治党是根本政治保证。四个全面是目标与措施的辩证统一,四者不是简单并列关系,而是有内在逻辑联系的相互贯通的顶层设计。
关键词:四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深化改革;依法治国;从严治党
2014年12月,在江苏省调研考察时指出,要“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基于11月福建考察调研时提出的“三个全面”思想,增加了“全面从严治党”,标志着新一届领导核心全面总结我们党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经验教训、深刻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规律和党的执政规律形成的新时期治国理政的重大战略布局,是把马克思主义与当前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最新理论成果。准确理解和把握“四个全面”战略思想,对于进一步学习和领会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推进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思想创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
一、“四个全面”的深刻内涵
1.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小康”这个概念,是邓小平同志最早提出来的。1979年12月,邓小平在见到日本首相大平正芳的时候,第一次用“小康”来描述中国式的现代化。后来,“小康”成了我们党制定的“三步走”发展战略前两步的目标。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逐步推进,我们对“小康”的内涵的认识不断深化和拓展。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四位一体”到“五位一体”,从以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尤其是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到新常态阶段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论述,使我们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了深刻的认识。
提出,我们要建成的全面小康,是“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的全面小康,是“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的小康,“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从而赋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新内涵。
2.全面深化改革。我们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现代化和工业化同时进行,工业化和信息化同步发展,加上经济转型和社会转轨的因素,遇到的矛盾和困难世所罕见,面临的挑战和风险前所未有。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在历经工业化、现代化的上百年乃至几百年中渐次出现的矛盾和问题,集中出现在我们的现阶段。如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经济社会之间、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自然资源紧缺、环境污染严重以及消极腐败现象多发等问题接踵而来。特别是这些矛盾和问题,往往错综复杂、新旧交织、盘根错节,使得我们处于“两难”的选择。中国必须要深化改革来解决这些问题。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30多年来,改革开放一直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旋律。改革是我们党、国家和人民的面貌发生历史性变化的根本原因。全面深化改革是我们解决当前面临的矛盾和问题的根本途径。如果说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的最强音,那么全面深化改革就是党的以来最鲜明的特征。全面深化改革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3.全面依法治国。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无不以法治为框架、用法治作支撑、由法治来贯穿。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党中央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用法治手段来巩固改革成果,引导改革创新,推动改革深化,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必然要求。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目标和新要求无论哪一条都离不开社会主义法治来提供保障。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将依法治国作为会议的主题,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我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纲领性文件。它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4.全面从严治党。中国共产党是新中国的缔造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领导核心。要践行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要有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打铁还需自身硬”。中国共产党人只有自身过硬、能力过人,才会有“主轴”的支撑力和“核心”的凝聚力。正因为如此,中国共产党历来都高度重视自身建设。从西柏坡的“两个务必”,到党要管党;从我们党要始终做到“三个代表”,到继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无不围绕着要把党自身建设好这个主题。
党的以来,首先是中央颁布八项规定,然后以作风建设为突破口,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载体,以反腐倡廉为抓手,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思想在实践中不断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二、“四个全面”的相互关系
“四个全面&()rdquo;是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它作为党治国理政的总纲领,是一个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深入领会贯彻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不仅要准确把握“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精神实质、丰富内涵,还要深刻理解其内在的相互关系。根据对“四个全面”的重要论述,可以看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目标与举措的辩证统一,“四个全面”之间具有内在紧密关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奋斗目标。全面深化改革是进一步推进我国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全面从严治党是保证党作为坚强领导核心的必然要求,三者共同构成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重要举措。首先,把握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战略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指向,也就是说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目的都是为了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一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则是实现目标的战略举措;全面深化改革是“关键一招”,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注入强大动力;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根本保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保驾护航;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如鸟之两翼、车之双轮,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如期实现;全面从严治党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是新常态下波澜不惊、破浪前行的压舱石。
其次,充分发挥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三个战略举措作用。全面深化改革是强大动力,全面依法治国是基本方略,全面从严治党是重要保障。作为三大战略举措,都要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服务,也要体现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三大举措实施得不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就要受到影响,目标就不能保证实现。三大战略举措之间,也有密切的联系,必须相互配合、相互协调,互相渗透,共同推进。全面深化改革需要法治保障,全面依法治国也需要继续深化改革;依法治国首先要依规治党,依规治党才能依法治国,全面依法治国与全面从严治党是辩证统一的。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改革、法治与党的领导等各个方面的关联性和互动性进一步增强,每一个方面的进展都会对其他方面产生重要影响,每一个方面又都需要其他方面协同配合。中国改革发展稳定的这种整体性特征,决定了我们的各项决策部署,必须更加注重“四个全面”的相互促进、良性互动、协同配合,不着眼全局、统筹兼顾,不相互配套、相互促进,很多单项突破就很难完成。因此,要把握好“四个全面”内在逻辑关系,就要求我们讲战略、谋全局,思路上想全,方法上抓齐,统筹协调运作,兼顾方方面面,注重加强各方面工作的配套与衔接。
总之,认真研究“四个全面”的内涵实质,准确把握“四个全面”相互关系,深入落实“四个全面”基本要求,积极探索有效推进的方法路径,是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必然要求,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发展的客观需要。只要正确认识、深刻理解每一项战略举措的重大意义,把“四个全面”总要求贯穿于工作的全过程、各环节,始终坚守敢于担当的责任、发扬敢于开拓的精神、增强善于作为的能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一定能实现。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论述题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理解800字篇六
摘 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以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全局视野和战略眼光,立足中国实际、总结中国经验,从我国发展现实需要中提出来的,确立了新形势下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战略方向、重点领域和主攻目标。
关键词: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2014年12月,在江苏调研时强调,要“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首次提出了“四个全面”这一新的重大战略思想。
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形成过程
像任何马克思主义重大理论成果和我们党其他重大战略思想一样,“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不是一夜之间凭空产生的,其形成有着多方面的理论和实践背景,经历了一个逐步探索发展到飞跃的过程。其中每一个“全面”也都是逐步提出经丰富完善而形成的。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形成
改革开放之后,在谋划和构思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蓝图时,邓小平同志首先提出了“小康”目标。在邓小平战略构想的基础上,党的十二大和十三大形成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三步走”战略部署:第一步,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人们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们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实现“小康”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2002年,党的提出,“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涵发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并形成了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的新“三步走”构想,即: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到2050年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到本世纪末进入发达国家行列,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2007年,党的进一步发展了“小康社会”的内涵,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纳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范畴,要求全党带领人民,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党的明确指出,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进一步丰富了小康社会的内涵,形成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总布局。
2014年12月,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进行整合,提出了“四个全面”这一新的重大战略思想。2015年2月,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明确提出“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科学、辨证地对“四个全面”进行了定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三大战略举措。从改革开放初期提出“小康”理想,经过30多年的理论和实践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为新时期我们党领导人民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战略目标。
(二)全面深化改革战略举措的形成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征程。此后30多年里,我国改革从农村向城市,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体制到党的建设制度,范围不断扩展,层次不断深化。
1987年,党的十三大提出了政治体制改革的任务。党的强调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各方面改革,不仅对多方面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作出部署,而且提出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党的强调,要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
2012年,党的进一步提出“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重大原则,描绘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蓝图、新愿景、新目标,为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国防和军队改革以及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作出全面、系统部署。2015年2月,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三大战略举措之一纳入“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之中。
(三)全面依法治国战略举措的形成
我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人治传统的国家,长期以来,人治盛行、法治不彰,影响了社会的公平正义,妨碍了国家的和谐安定,阻碍了民族的发展进步。因此,我们党一直强调要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新中国成立后,我们着手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改革开放之初,鉴于““””中对法制的践踏破坏给党和国家造成巨大损失的沉痛教训,邓小平多次强调要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并完整提出了我国法制建设的十六字方针,即: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无法必究。
党的十五大把依法治国提到治国方略的高度,还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党的强调要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党的强调要坚持和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
2012年,党的明确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要求,强调“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要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2014年10月,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在党的历史上第一次把法治建设作为中央全会的专门议题,做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2015年2月,把全面依法治国作为三大战略举措之一纳入“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之中。
(四)全面从严治党战略举措的形成
党中央历来重视党的建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成为加强党的建设的基本方针和具体实践。1987年党的十三大正式提出把从严治党作为新时期加强党的建设的基本方针。1992年党的十四大首次把坚持从严治党载入党章的总纲,进一步肯定了从严治党方针在党的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2009年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重要命题和任务。2012年党的要求,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2014年10月,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对从严治党进一步提出要求,对全面、科学推进从严治党作出系统论述和重大部署。
2015年2月,把全面从严治党作为三大战略举措之一纳入“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之中。
从以上每一个“全面”的提出和发展过程可以看出,从改革开放之初把建设小康社会作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阶段性目标,到党的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确立了“一个全面”的战略目标,到党的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到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部署,再到十八届四中全会对全面依法治国作出部署,直到2014年12月提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并在2015年将“四个全面”整合定位为新时期治国理政的战略布局,经历了一个不断丰富发展到实现质的飞跃,成为成熟、定型的战略思想过程。
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主要特征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握大局、审时度势,提出的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的重大战略思想,具有以下主要特征。
(一)明确的目标指向
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挥着明确的目标导向作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是“初步实现”,也不是“局部实现”,二是全面实现,是“五位一体”的,即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这样的小康标准体现了前所未有的广度和高度。“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都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根本要求,分别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起到提供发展动力、营造有序环境、巩固领导核心的作用。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也不是终极目标,而只是阶段性目标,是实现现代化进程中的关键一步,将为新中国成立一百周年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实基础。因此,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才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目标所指。
(二)清晰的战略路径
党的以来,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三个方面都已形成了清晰的规划和布局。从全面深化改革来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从16个大项、60个小项、336项具体举措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系统的部署,关注改革领域的每一个方面、要素和层次,注重各领域改革的关联性和各项改革举措的耦合性。从全面依法治国来说,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提出了180多项重大改革举措,勾勒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新愿景,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与全面依法治国的内在逻辑关系进行了分析。从全面从严治党来说,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强调全面从严治党的八个要点,为新形势下加强作风建设、坚持从严治党作了再动员、再部署,保证了我们党始终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中发挥好领导核心作用。总之,我们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和全面从严治党方面的规划和布局都是十分清晰的。
(三)深远的全局思维
“四个全面”是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基于对国内外发展形势的科学判断而提出的,体现了深邃的战略性、全局性思维。
一是有效统筹国内各方面发展。从国内形势来说,结合对新时期我国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的人生,从战略高度作出了我国进入新常态的科学判断。从“四个全面”的广度、深度来看,“四个全面”中的每一个方面都是一整套结合实际、继往开来、勇于创新、独具特色的系统思想,而“四个全面”整合为一个战略布局,则更加鲜明地闪耀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光辉。
二是有效统筹国际大势。从世界形势以及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来说,在新的国际格局和既有的国际规则框架下更好地与世界合作,有效应对西方鼓噪的我们可能会陷入“修昔底德陷阱”的消极影响,需要我国向世界展示一种新的“世界观”,努力构建新的世界格局。“四个全面”有助于西方全方位了解中国的法治战略,有助于为中国延长和抓住法治的历史机遇期。
三是有效统筹治党与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才能重塑党的形象和威信、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才能贯彻落实好“四个全面”,才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提供坚强的领导核心。
(四)强烈的担当精神
“四个全面”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人强烈的政治自信和责任担当。
一是表现为对实现民族复兴的追求。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应该做一些什么工作,应该肩负起什么样的责任,承担什么样的使命,贯穿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每一个方面。
二是表现为攻坚克难的精神。谋小康之业、扬改革之帆、行法治之道、筑执政之基,这是一场艰苦的奋斗,必然会遇到各种困难和阻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展现了当代共产党人执政地位和更好为人民服务的担当。全面从严治党把党的建设带入升级版,坚持以抓作风建设为切入点,严明党的纪律,规范权力运行,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显示了党的领导集体敢于直面问题、敢于对历史负责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