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我们怎样区分声音汇总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我们怎样区分声音篇一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是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声音》教学单元的第二课,是在学生初步感知声音之后,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描述物体发声和不发声时的不同现象,从多个物体发声的观察事实中对原因进行假设性解释,并能通过借助其他物体来观察物体的振动,从而使学生建立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这个概念。本节课是本单元最重要的一节课,只有认识了声音是由物体产生的,才能继续研究声音高低、强弱的变化;才能探究音高的变化;才能认识声音是以声波的方式传播的,了解耳的构造以及我们听到声音的过程等一系列有关声音的问题。
在进行本课学习前,四年级的学生已初步具备一定的实验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并且懂团结、会协作。在认知水平上学生对声音都有一定的了解,有着不同的生活经验,对声音有着最直观的感受。但熟悉的现象并不一定会引起学生的关注,学生并不会花时间去探究发生在身边的声音的奥秘,这恰是我们教学有价值的地方。我们可以在“熟悉”两个字上做文章,上课前可以由老师收集声音的录音材料,以便在引课时让学生做“听声音,猜物体”的游戏。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让学生感觉到自己生活在充满声音的环境中,激发学生想知道声音更多知识的兴趣。
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知识水平现状,基于学生可持续发展教学理念,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分成了三个部分。
科学概念: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过程与方法:能观察、比较、描述物体发生和不发生时的不同现象;能从多个
物体发生的观察事实中对原因进行假设性解释;可以借助其他物体来观察不容易观察到的现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探究的过程中,积极大胆地阐述自己的发现;乐于与他人合作,养成细致观察的习惯和态度。
教师准备:锣、音叉、装水的水槽
学生分小组准备:鼓、豆子、钢尺、皮筋、绿叶
学生可以应用鼓、钢尺、皮筋、绿叶等这些实验材料,经历让物体发出声音、探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得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结论这一科学探究活动,对学生主动探索新知、灵活掌握所学知识,启迪学生思维的广阔性,以及突破教学重难点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本节课采用的教学手段是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方法主要是活动探索法和小组讨论法,教师提出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这一问题,学生围绕着问题进行假设和实验证明,从中发现问题,找到规律。通过让学生动手实验,培养他们的探究能力,发展假设论证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为了达成教学目标,更有效地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模式为:激发兴趣提出问题——针对问题多种猜想——引导学生设计验证——小组合作,实验——交流评价形成结论——联系生活实践应用。
本节课的教学流程如下:
1、激趣导入,提出问题;
2、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3、书写回信,课堂小结;
4、课外拓展
(一)激趣导入,提出问题
做“听声音,猜物体”的游戏,引起学生对声音的关注:“同学们,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一样特殊的礼物,请你们闭上眼睛,认真聆听。”
(播放声音)生听后,汇报听到了的声音:流水声、狗叫声、电话声、汽车声等。通过让学生说说听到的声音,“唤醒”了学生对声音的直接认识。然后再让学生模仿生活中听到过的声音,学生模仿后,教师点明“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声音的世界里,每天各种各样的声音伴随着我们,风声、雨声、流水声倾诉着大自然的千变万化;歌声、笑声、音乐声描绘着人们的欢乐;还有鸟叫、虫鸣不绝于耳,构成一个奇妙的王国。”从小学生喜欢“做游戏,猜谜语”的心理特点入手,创设了声音这么一个情景,为新课教学创造了最佳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启迪学生智慧,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与兴趣。接着教师谈话:“关于声音你已经知道了什么?关于声音你还想知道些什么?”从而揭示课题并板书课题。
(二)主探究,解决问题
1、使物体发出声音
(1)做实验前谈话:声音到底是怎样产生的呢?你能不能想出一个什么好办法让物体发出声音来呢?老师已经为你们每个小组准备好了鼓、钢尺、皮筋,请你想个办法让它们发出声音。在没做之前,请大家共同来看一下要求。(课件出示)
①小组内分工要明确,开动脑筋想办法使鼓、钢尺、皮筋发出声音,实验前讨论怎样做,做完一个实验再做下一个实验。
②仔细观察,注意观察物体发声前什么样,发声时有什么变化?每个实验要重复地做几次,力求准确。
③用你喜欢的方式及时做好实验记录。
④实验完成后,用你正确的坐姿告诉老师,你已经完成实验了。
(2)学生分组活动,想办法使这些物体发出声音。
课堂上有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学生认为这太简单了,于是他们会不以为然地乱敲乱打,所以教师应提前提出要求:“我们不是看哪个小组同学制造的声音响,而是看哪组能想更多的办法来使物体发声。”活动中填写记录表。然后让学生自己来说,并且要进行评价,小组间互评,交流他们使上面三种物体发出声音的方法。
(3)学生进行短暂的活动后,教师接着提出本课要探究的核心问题:“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这时学生的回答还是在他们已有的经验基础上作出的。学生们的解释可能会是“声音是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产生的”和“声音是由于物体运动产生的”。
当然,这样的解释并没有探究到声音的本质。此段教学中,教师不能刻意让学生去观察物体的振动现象,而是要让学生通过概括,将自己的解释从具体上升到抽象。
教师谈话:“我们通过实验看见了发声的尺子在振动、橡皮筋发声在振动,那么其他物体发出声音是不是也在振动呢?鼓发声时是否也在振动吗?能感觉到吗?你能想出一个办法看见鼓发声时在振动吗?
学生应该可以想出一些方法,如果想不到了,教师适时给予指引。(把豆子放到鼓上,看到豆子的跳动)
本环节要达到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习惯——先推测,再验证。这一环节是让学生通过动手实验观察检验自己提出的预测,引导学生经历声音由钢尺、皮筋发声时的可见现象到鼓发声时候的不可见,发现利用媒介来证明发声的物体是否在振动。让学生对声音产生的原因由原来的“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发生转变,初步了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这个概念。
2、观察发声物体
(1)教师出示音叉;然后,教师谈话:用轻而短促的力打音叉和用较大的力击打音叉,观察音叉的振动。你听到声音了吗?你能看到音叉在振动吗?你能想一个办法证明音叉在振动吗?
学生有可能说让每位同学都来摸一摸,教师可以给予肯定,但为了让全班学生都看清,还是引导学生用实验来证明——把振动的音叉放入水中,观察水面有什么变化。让学生自由谈自己观察到的现象,之后教师给予总结:当一个物体(如音叉、鼓、钢尺、皮筋、铁钉等)在力的作用下,能不断重复地做往返运动,这个物体就是一个振动物体。(师演示钢尺发音时在振动、皮筋发声时在振动)音叉在振动,这也是音叉发声的原因。
“观察发声物体”这部分实验的设计意图是:击打音叉轻轻触及水面,观察水面变化的活动。使学生们认识到正是由于音叉的振动才引起了水面的波动。这组材料的选择主要是帮助学生形成概念,从而加深对“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发出来的”概念的理解。并延伸到液体、气体振动,意在给学生一个完整的物体概念。
(三)书写回信,课堂小结用书信的形式对本课堂内容进行复习巩固,既呼应了前面活动,又回顾知识,一举两得。
(四)课外拓展
这里设计两三分钟的时间,在教师的合理引导下,让学生谈谈在实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并进一步想要了解哪些知识,意在延伸,为后面的几课打好基础。
(略)
我们怎样区分声音篇二
科学课程在总标准中提出:“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在目标的表述中强调,应注重学生科学素养、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保持和发展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形成大胆想象、尊重证据、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情感。从学习方式上讲,科学要以学生探究学习为主,从日常生活中寻找科学,尊重客观事实,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从而真正体验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本节课遵循上述设计理念,注重学生的探究过程,探究活动贯穿课堂始终。
声音与日常生活、生产有着密切的联系,它是科学中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科学教学的目标是关注、研究与人类密切相关的自然现象,更好地协调人与自然关系,因此,学习这部分知识有着重要的意义。《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是教科版科学课四年级(上)《声音》单元第二课时内容。它属于“科学探究”的目标系列,通过实验和观察认识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从中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及创新能力。本课是基于前一节《听听声音》基础上来研究、探索“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与旧教材相比,本课为学生提供大量的探究机会,尝试运用科学的探究方法,经历探究过程,逐步形成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通过对声音产生的学习,为下面学习声音的传播打好基础。
由于声音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在进行本课学习时,作为四年级的学生对声音都有一定的了解,对声音的产生有着不同的生活经验。物体由于振动产生声音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比较模糊的概念,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他们觉得敲打、碰撞、摩擦……是物体发出声音的直接原因,他们关注的是什么动作使物体发出了声音,而不是发声物体的变化,缺乏深入的探究声音现象的本质。所以在设计整个探究活动的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认知特点、理解水平。
学生通过动手实验及观察比较来发现声音产生的原因,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捕捉信息的能力。声音是如何产生的是认识声音现象所必须掌握的知识,从教材的安排及教学目标的要求上看,它应是本节课的重点。声音的产生需要借助于实验探究才能得出。由于实验本身的局限性,小学生理解、认知水平有限,这也是本节课的难点。
通过一节课实验探究及师生间和谐的交流互动,我认为本节课教学突出了以下几个方面
1、由扶到放,凸现探究过程
学生的认知由于年龄、知识的局限性,许多认识仅存于表象,因此其探究过程是一个由浅入深,艰辛的获取真知的过程。为了高效完成这一探究历程,教学中设计了由扶到放、层层推进的步骤环节,即在探究活动中分两步走,在探究音叉发声的实验中,采用师生互动,半扶半放的形式,指导学生敲击音叉,使音叉发声,将音叉轻轻放入水中或贴近静止状态的乒乓球,观察实验现象;学生继续指导学生敲击音叉,用手或脸触及音叉找感觉,用典型的音叉实验,让学生说出三项实验的共同特征,初步形成物体不发声时处于平静状态,物体发声是处于动态,初步感知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而后教师在上述实验感知的基础上,仍旧运用刚才的实验方法放手让学生合作自主进行队鼓、尺子、橡皮筋及自带发声物体的实验,将探究活动引向深入。教师一番巡回指导后,学生通过类比得出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而产生的。从扶到放,这一过程清晰明了,具有层次性,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
2、教给方法,培养孩子们的自主意识。
在本节课探究实验中,教师用课堂教学中常用的看、摸、画、说等方法积极引导学生找寻物体发声的共同特征,一看、二摸、三画、四说的探究方法贯穿了音叉、队鼓、尺子、橡皮筋等物体发声实验的始终,学生在这几种方法的引导下,认真观察,创新思维,再现了物体发声时的真实场景。“一看”既认真的观察实验结果,音叉敲击发音后,水花四溅,泛起微波,将乒乓球弹拨开来;敲击队鼓,鼓面颤动,引起鼓面上的豆子也在颤动……“二摸”即用手或脸等身体部位去感知。如敲击音叉使音叉发声,用手或脸去触摸,那种又麻又痒的感觉非常明显,学生乐于在这种探究活动中实验;在歌声中触摸人体发声器官,在手机的铃声中触摸手机,让孩子们再一次验证了已学的科学知识。“三画”即在看与摸的基础上,将物体发声时一瞬间的感觉,用孩子们喜欢的、易于接受的符号画出来,使物体发声时的动感更加直白。波浪线、闪电符号替代了物体发声时的状态,孩子们用他们独特的思维审视这一科学过程。“四说”即通过发声物体与不发声物体的前后状态对比,找寻发声物体的.共同特点,从而探寻声音产生的真正原因,在这些教学方法的积极引导下,学生的学习更加投入、更加专注,学习也更为自主、高效。
3、创新教学方式,突破课堂教学重难点。
通过观察、实验、比较、讨论、交流等活动,理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是本课教学的重难点。为了达到突破本课教学重难点的目的,教师在学生探究的基础上,又设计了巩固提高,拓展延伸这一环节,在这一环节的处理上,教师积极创新教学方式,通过怎样让发出声音的铜锣立即停止发声这一教学活动,以一种逆向思维验证了学生的探究结果,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设计独特新颖。声音一般是听得到的,本课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摸得到、看得到声音,教师又以捂住孩子的耳朵,蒙住孩子的眼睛,用有铃声的手机让孩子去触摸,让听得到铃声的孩子去验证。播放音乐,利用录音机上镜片反射的光斑,感受声音在振动中产生,从而让孩子体会到了声音不仅可以听到,而且可以摸到、看到。课堂教学设计独具匠心,突破课堂教学重难点,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4、注意培养孩子们良好的实验习惯。
科学课中,孩子们纷乱的分组实验一直是困惑教师的一个问题。良好的实验习惯一直是教师们追求的教学目标。本节课中,教师将学生分成九组,进行活动探究,学生以组长为核心,成员积极配合、分工、合作,教学井然有序。此外还注重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如在音叉发声的教学实验中,孩子们将音叉轻轻靠近水中,观察实验现象。实验完毕后,学生用抹布将音叉擦拭干净,教师在下课前留一分钟时间让孩子们整理实验桌等,这些都说明,孩子们良好的实验习惯与实验品格正在形成。说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注重了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