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现在怎样(7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我们现在怎样篇一
现在的我们,终日在无边无际的学习的海洋里”遨游“。
我们漫无目的的走着,下一步该做什么,我们又何曾知道?现在的我们,是一个被学习囚禁的“犯人”。不论学习成绩好与坏,都是“犯人“。
我们向成绩好的学生看齐,当所有学生与家长都认为学习成绩好就是所有时,错了,全错了。学习成绩终究只是学习成绩。学习成绩好不能确定一个人的品德是否好,只能测测你的文化水平高不高。同样,学习成绩差也不能确定你的品德好不好。成绩,是次要的。
现在的我们,机械型的人:上课,下课,回家,写作业,洗澡睡觉,接着第二天。我们对第二天没有任何期待,每天,对我们来说,就是一成不变的。在学校接受表扬或批评,在家被表杨或批评,取决于什么?——成绩!现在的我们不是在学习提高”成绩",而是成绩,在指使我们!
我们成了成绩的奴隶。当我们周末出去玩时,还得担心自己的“作业皇帝”在家“过的不好”。
呵呵,现在学习为第一,成绩为第一,我虽不是差生,却极其反对这样的生活,或者说,我极其喜欢这样的生活,非常好!
我们现在怎样篇二
秋风萧瑟,朝窗外看,现在已到了深秋,几片枯黄的叶子还在树上挣扎,最终还是难逃命运的安排,翩翩飘落。
回首过往,脑海中想起得第一个人就是奶奶,我不知道为什么会想起她。清楚的记得,小时候最讨厌的就是奶奶他们一家人,因为妈妈曾经说过:“不管什么,都不要给他们,因为他们从来没对我们好过,什么东西从来没有给过我们。”我似懂非懂的点点头,我们依然过着争吵的生活。
奶奶要出院了,可我们的脸上没有丝毫的欢乐,都压抑着心中的那份悲伤,安慰奶奶说会好的。一个月后,奶奶已病得卧床不起了,意识也模糊了,什么都记不清楚了,就连生活也不可以自理,那时的我心里很懊悔,可世界上没有后悔药,时间是不能倒转的,尽管想回到从前,也是徒劳。
终于,在一天晚上奶奶在痛苦中挣扎直到解脱。大家都哭了,那一次,我哭得很伤心,恨自己为什么在奶奶有生之年没有对她好,可我知道已经晚了,奶奶最担心的就是爷爷,爷爷一个人,也老了,又有病,生活很困难。所以我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关心爷爷吧!
人的生命是很短暂的,所以请我们珍惜身边的每一个人,或许他现在还年轻,或许老了,说不定他会在很短的时间里离你而去,这是人所不能控制的,不要被迷惑,当你醒悟时或许已经迟了,多一份宽容,珍惜亲人。
如果你和自己的亲人之间有隔阂,那就请宽容一些,去跟他道歉,这样你将不会后悔,我已经失去了一次机会,但我不会放过下一个机会。
已到了深秋,风儿带着一丝寒意,抬头仰望,以没有鸟儿的踪影。我想它们应该是和自己的同胞们一起飞到南方准备过冬吧!一片枯黄的落叶飘落下来,它已到了生命的尽头,让我们珍惜现在,让自己的人生更加美好!
我们现在怎样篇三
一直很庆幸在这个集体,不为别的,只因被我遇到了让我引以为傲同时也会以我为豪的人,用什么注释幸福?那就是你爱的人也爱你,并且知道她(他)值得你耗费心血去爱,我想,用这个标准衡量,我们现在很幸福。
自从去年走过这学校大门总会听到抱怨:“高中时代,再也找不到曾经那份无瑕的情谊。”很多人花太多时间沉醉在对过去无为的怀念和自视清高实为苛刻的各式标准,可时间就这样,它不肯也不会为任何一样东西停留下来,当抒情过后,抬头看看天,已又换了一种色彩,刻意的追求,其实最想要的,不过是最简单的美好。
现在的我们很幸福,在这个集体里,我敢在这儿半点不脸红地说,我们之间,没有一分虚假,不用拿质疑的眼光打量我们,这是事实。真的朋友要用心去交换,只要“臭”味相投,无所谓近朱近墨。认定了的,别轻易放手,别用鄙夷的眼光扫射我们。嘻笑是我们的常态,我不知道将来怎样,至少现在我们敢让叫嚣的灵魂释放。我明白,没什么可以永远,没人能陪我走过一生,但这条路上有很多面孔,多是一闪而过的冷默看客。我也知道,即使不是永远,她们也会这样定格在我最怀念的十八之中。感谢老天这么安排,让我这么安稳地记住高中三年,若脑里有什么,大部分来自我们一起的日子,庸俗的我们,快乐地过着日子。
我记得我们之间的矫情,还有半年我们就一起去西藏朝圣,去朝我们心中的自己,我们会一起出没西安城大小街道弄堂,寻访每一道美味,我们一起去白洋淀,看快枯竭的水面,再一起去看南京怎样金碧辉煌。最多再过十年,我们一起去普罗旺斯,那个有比花儿还漂亮的名字的地方,看盛放的玫瑰。
我们,就是一个团体,别人记不住,我们总也不会忘记。
现在的我们,很幸福,没遗憾。
我们现在怎样篇四
5年,真的狠快。一转眼,一切都变了。
我不再是5年前那个单纯可爱的孩子。我想,高中真的是个人生的过渡段,它可以轻易让一个人屈服在学业、老师家长的期盼下,更可以轻易的毁掉一个人,改变一个人一生的航向。高中是个大染缸,稍稍禁不住诱惑就会变成另一个自己,最后,恐怕连自己都不认识现在的自己。
走过了5年,我不知道我最大的收获在哪儿。这5年来,我有过欢笑,也有过泪水。会和大家一起开心的笑,也会自己躲起来偷偷的哭。不过我想,我的笑是占多数的,因为这个小学,让我真正懂得了坚强的含义,懂得了什么叫做面具,懂得了那些灿烂的笑容后面被掩藏心痛。我学会了带着面具来面对一切,学会了微笑着去看这个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去看身边每一个别人的故事。
5年,我真的长大了。褪去当初的青涩单纯、天真稚气,变得那么现实,那么学会忍受,那么独立,那么让自己难以置信。我承认,成长让我看到了太多,也让我成熟了太多。也许,我们为成长付出的代价太惨重,让我们即使无奈,也要放弃从前的无忧无虑,放弃那段美好的童年,学着承担责任,学着自己走自己的路。
我是害怕长大的,我现在才清醒的认识到这一点。走出了小学校门,不会再有老师没完没了的唠叨,苦口婆心的劝我们要好好读书,考个好大学,前途一片光明;不会再有上课偷偷摸摸的看小说,还时不时的要防备老师的突袭;不会再有走廊里罚站的身影,倔强的不肯低头认错不会有了,再也不会有了。我的小学,就这样,离开了。我还记得每一天忙碌却充实的生活,还记得一个人走过的路,还记得那些难得的朋友说过的玩笑话,还记得老师单独谈话的嬉皮笑脸。我都还记得,那些平凡却美丽的日子,给了我太多难忘的回忆。是的,都是我们的纪念,都是那么刻骨铭心的记忆。
现在的我,还是就这样看着自己无可奈何的长大了。成年,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自己要面对更多的责任,更多的感情,更多的伤害。在这个世界,没有人可以让你依靠一辈子,真正可以依靠和信赖的人,最终只有自己。一个人的路,终究要一个人勇敢的走下去,不管多苦,不管多难,不管自己是多么的无依无靠,依然要义无反顾的,一路向前。
我们现在怎样篇五
细细品味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让我们好好写份读后感,把你的收获和感想记录下来吧。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鲁迅: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919年10月,是鲁迅寓居绍兴会馆补树书屋的最后一个月。1916年6月搬进这里后的3年,是鲁迅一生中最寂寞的一段时间。
然而在1919年10月,鲁迅却不再专注于古碑古文,而是写下洋洋6千余字的《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发表在《新青年》6卷6号,在文章中他批判了过往的父子观。
《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并不是凭空而来,鲁迅对父子关系问题关注为时已久,他认为孩子是国家的下一代,拯救他们就是改变中国的未来。
但在被泛伦理化、泛国家化的教育理念包围中,人的个性的舒展只能是妄想,因此将孩子从旧的父子关系中解放是改变社会的关键。
在写下《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一文一年前写下的《狂人日记》中,他就大声疾呼“救救孩子”。在《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一文中,他的观点则表达得更为明晰。
他首先反对子女应以“顺从”作为“孝道”的观点,并结合进化论的观点指出“只要思想未遭痼蔽的人,谁也喜欢子女比自己更强,更健康,更聪明高尚——更幸福;也就是超越了自己,超越便须改变,所以子孙对于祖先的事,应该改变”。
然后鲁迅明确地提出了一个“幼本位”的主张,即父母对子女“义务思想须加多,而权利思想却大可切实核减”,“孩子的世界与成人截然不同,倘不先行理解,就大碍于孩子的发达”,所以一切设施都应以孩子为本位,而不是把他们硬塞在祖先或自己为他们造就的模子中。
他特别反对流行的报恩观点。他指出“只须‘父兮生我’一件事,幼者的全部便应为长者所有”是非常荒唐的,特别是“因此责望报偿,以为幼者的全部理该做长者的牺牲”就更其堕落。
同时,就在鲁迅“摇着扇子看头顶密叶缝里一点点青天”的那些日子里,中国大地上新的东西在萌动,一批留学归来的“新青年”走上了和父母完全不同的道路,他们试图变革社会的同时,也开始反思“父子关系”,并提出颠覆性的观点。
这些青年大多生于19世纪80年代,几乎在传统教育的浸润中长大:鲁迅儿时“几乎读过十三经”,胡适记忆中连“朱注”都是要背诵的。
同时他们又接触到了甲午之后的维新启蒙的思潮,在科举制度废除之前出国学习,是系统接受西学教育的第一代知识人。
包括胡适和鲁迅在内的“五四”一代在家庭关系上承受了沉重的道德压力,他们所不能摆脱的顾忌也让他们看清封建“父子关系”对人的约束,尽管自己无法完全卸下,却要振臂一呼,“解放自己和他人的孩子”。
同样在1919年,“动辄便把中国日益深化之危机的全部责任都归之于孝道”的胡适,在《每周评论》第33号上发表了一首题为《我的儿子》的诗,提出“我要你做一个堂堂的人,不要你做我的孝顺儿子”。
而1919年3月16日,胡适的长子祖望降生,他的这首诗便是写给他的,其核心观念和鲁迅在《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中如出一辙,在社会上不论儿子与父母,都首先需要做一个“堂堂的人”。
胡适认为,“父母对于子女并没有什么恩情可言,他们在生子时并没有征得子女的同意,也不是有意要给他这条生命”,因此“至于我的儿子将来怎样待我,那是他自己的事,我绝不期望他报答我的恩,因为我已宣言无恩于他”。(《无后与不朽——试论五四时期胡适的社会伦理观》)
在《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一文写作10年后,鲁迅和许广平有了一个孩子,叫做海婴。孩子的存在,使鲁迅愈加深入地考虑父与子的问题。
父母“要做解放子女的父母,也应预备一种能力。便是自己虽然已经带着过去的色彩,却不失独立的本领和精神,有广博的趣味,高尚的娱乐”。
鲁迅到了身体十分虚弱时,仍然在儿子面前坚持一个温和的父亲形象,他会在写信的时候,请海婴帮他选择信纸,“父亲有时默许了,有时感到不妥,希望我另选一张,而我却僵持不肯,每逢此时,父亲也只好叹口气勉强让步”。
儿子一声声嫩嫩的“明朝会”以及鲁迅在挣扎中努力地回应,正是一个人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刻,和儿子之间的生命呼应。
这也正是鲁迅所提到的,生命是一种传承接替,“前前后后,都向生命的长途走去,仅有先后的不同,分不出谁受谁的恩典。”生命的天性,不是“恩”,而是“爱”。
第二,对于家庭问题,我在“新青年”的“随感录”(二五、四十、四九)中,曾经略略说及,总括大意,便只是从我们起,解放了后来的人。论到解放子女,本是极平常的事,当然不必有什么讨论。但中国的老年,中了旧习惯旧思想的毒太深了,决定悟不过来。譬如早晨听到乌鸦叫,少年毫不介意,迷信的老人,却总须颓唐半天。虽然很可怜,然而也无法可救。没有法,便只能先从觉醒的人开手,各自解放了自己的孩子。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此后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
还有,我曾经说,自己并非创作者,便在上海报纸的“新教训”里,挨了一顿骂。但我辈评论事情,总须先评论了自己,不要冒充,才能象一篇说话,对得起自己和别人。我自己知道,不特并非创作者,并且也不是真理的发见者。凡有所说所写,只是就平日见闻的事理里面,取了一点心以为然的道理;至于终极究竟的事,却不能知。便是对于数年以后的学说的进步和变迁,也说不出会到如何地步,单相信比现在总该还有进步还有变迁罢了。所以说,“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
我现在心以为然的道理,极其简单。便是依据生物界的现象,一,要保存生命;二,要延续这生命;三,要发展这生命(就是进化)。生物都这样做,父亲也就是这样做。
生命的价值和生命价值的高下,现在可以不论。单照常识判断,便知道既是生物,第一要紧的自然是生命。因为生物之所以为生物,全在有这生命,否则失了生物的意义。生物为保存生命起见,具有种种本能,最显著的是食欲。因有食欲才摄取食品,因有食品才发生温热,保存了生命。但生物的个体,总免不了老衰和死亡,为继续生命起见,又有一种本能,便是性欲。因性欲才有性交,因有性交才发生苗裔,继续了生命。所以食欲是保存自己,保存现在生命的事;性欲是保存后裔,保存永久生命的事。饮食并非罪恶,并非不净;性交也就并非罪恶,并非不净。饮食的结果,养活了自己,对于自己没有恩;性交的结果,生出子女,对于子女当然也算不了恩。——前前后后,都向生命的长途走去,仅有先后的不同,分不出谁受谁的恩典。
可惜的是中国的旧见解,竟与这道理完全相反。夫妇是“人伦之中”,却说是“人伦之始”;性交是常事,却以为不净;生育也是常事,却以为天大的大功。人人对于婚姻,大抵先夹带着不净的思想。亲戚朋友有许多戏谑,自己也有许多羞涩,直到生了孩子,还是躲躲闪闪,怕敢声明;独有对于孩子,却威严十足。这种行径,简直可以说是和偷了钱发迹的财主,不相上下了。我并不是说,——如他们攻击者所意想的,——人类的性交也应如别种动物,随便举行;或如无耻流氓,专做些下流举动,自鸣得意。是说,此后觉醒的人,应该先洗净了东方固有的不净思想,再纯洁明白一些,了解夫妇是伴侣,是共同劳动者,又是新生命创造者的意义。所生的子女,固然是受领新生命的人,但他也不永久占领,将来还要交付子女,象他们的父母一般。只是前前后后,都做一个过付的经手人罢了。
生命何以必需继续呢?就是因为要发展,要进化。个体既然免不了死亡,进化又毫无止境,所以只能延续着,在这进化的路上走。走这路须有一种内的努力,有如单细胞动物有内的努力,积久才会繁复,无脊椎动物有内的努力,积久才会发生脊椎。所以后起的生命,总比以前的更有意义,更近完全,因此也更有价值,更可宝贵;前者的生命,应该牺牲于他。
但可惜的是中国的旧见解,又恰恰与这道理完全相反。本位应在幼者,却反在长者;置重应在将来,却反在过去。前者做了更前者的牺牲,自己无力生存,却苛责后者又来专做他的牺牲,毁灭了一切发展本身的能力。我也不是说,——如他们攻击者所意想的,——孙子理应终日痛打他的祖父,女儿必须时时咒骂他的亲娘。是说,此后觉醒的人,应该先洗净了东方古传的谬误思想,对于子女,义务思想须加多,而权利思想却大可切实核减,以准备改作幼者本位的道德。况且幼者受了权利,也并非永久占有,将来还要对于他们的幼者,仍尽义务。只是前前后后,都做一切过付的经手人罢了。
“父子间没有什么恩”这一个断语,实是招致“圣人之徒”面红耳赤的一大原因。他们的误点,便在长者本位与利己思想,权利思想很重,义务思想和责任心却很轻。以为父子关系,只须“父兮生我”一件事,幼者的全部,便应为长者所有。尤其堕落的,是因此责望报偿,以为幼者的全部,理该做长者的牺牲,殊不知自然界的安排,却件件与这要求反对,我从古以来,逆天行事,于是人的能力,十分萎缩,社会的进步,也就跟着停顿。我们虽不能说停顿便要灭亡,但较之进步,总是停顿与灭亡的路相近。
自然界的安排,虽不免也有缺点,但结合长幼的方法,却并无错误。他并不用“恩”,却给与生物以一种天性,我们称他为“爱”。动物界中除了生子数目太多一一爱不周到的如鱼类之外,总是挚爱他的幼子,不但绝无利益心情,甚或至于牺牲了自己,让他的将来的生命,去上那发展的长途。
人类也不外此,欧美家庭,大抵以幼者弱者为本位,便是最合于这生物学的真理的办法。便在中国,只要心思纯白,未曾经过“圣人之徒”作践的人,也都自然而然的能发现这一种天性。例如一个村妇哺乳婴儿的时候,决不想到自己正在施恩;一个农夫娶妻的时候,也决不以为将要放债。只是有了子女,即天然相爱,愿他生存;更进一步的,便还要愿他比自己更好,就是进化。这离绝了交换关系利害关系的爱,便是人伦的索子,便是所谓“纲”。倘如旧说,抹煞了“爱”,一味说“恩”,又因此责望报偿,那便不但败坏了父子间的道德,而且也大反于做父母的实际的真情,播下乖剌的种子。有人做了乐府,说是“劝孝”,大意是什么“儿子上学堂,母亲在家磨杏仁,预备回来给他喝,你还不孝么”之类,自以为“拚命卫道”。殊不知富翁的杏酪和穷人的豆浆,在爱情上价值同等,而其价值却正在父母当时并无求报的心思;否则变成买卖行为,虽然喝了杏酪,也不异“人乳喂猪”,无非要猪肉肥美,在人伦道德上,丝毫没有价值了。
所以我现在心以为然的,便只是“爱”。
无论何国何人,大都承认“爱己”是一件应当的事。这便是保存生命的要义,也就是继续生命的根基。因为将来的运命,早在现在决定,故父母的缺点,便是子孙灭亡的伏线,生命的危机。易卜生做的“群鬼”(有潘家洵君译本,载在“新潮”一卷五号)虽然重在男女问题,但我们也可以看出遗传的可怕。欧士华本是要生活,能创作的人,因为父亲的不检,先天得了病毒,中途不能做人了。他又很爱母亲,不忍劳他服侍,便藏着吗 啡,想待发作时候,由使女瑞琴帮他吃下,毒杀了自己;可是瑞琴走了。他于是只好托他母亲了。
欧 “母亲,现在应该你帮我的忙了。”
阿夫人 “我吗?”
欧 “谁能及得上你。”
阿夫人 “我!你的母亲!”
欧 “正为那个。”
阿夫人 “我,生你的人!”
这一段描写,实在是我们做父亲的人应该震惊戒惧佩服的;决不能昧了良心,说儿子理应受罪。这种事情,中国也很多,只要在医院做事,便能时时看见先天梅毒性病儿的惨状;而且傲然的送来的,又大抵是他的父母。但可怕的遗传,并不只是梅毒;另外许多精神上体质上的缺点,也可以传之子孙,而且久而久之,连社会都蒙着影响。我们且不高谈人群,单为子女说,便可以说凡是不爱己的人,实在欠缺做父亲的资格。就令硬做了父亲,也不过如古代的草寇称王一般,万万算不了正统。将来学问发达,社会改造时,他们侥幸留下的苗裔,恐怕总不免要受善种学(eugenics)者的处置。
倘若现在父母并没有将什么精神上体质上的缺点交给子女,又不遇意外的事,子女便当然健康,总算已经达到了继续生命的目的。但父母的责任还没有完,因为生命虽然继续了,却是停顿不得,所以还须教这新生命去发展。凡动物较高等的,对于幼雏,除了养育保护以外,往往还教他们生存上必需的本领。例如飞禽便教飞翔,鸷兽便教搏击。人类更高几等,便也有愿意子孙更进一层的天性。这也是爱,上文所说的是对于现在,这是对于将来。只要思想未遭锢蔽的人,谁也喜欢子女比自己更强,更健康,更聪明高尚,——更幸福;就是超越了自己,超越了过去。超越便须改变,所以子孙对于祖先的事,应该改变,“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当然是曲说,是退婴的病根。假使古代的单细胞动物,也遵着这教训,那便永远不敢分裂繁复,世界上再也不会有人类了。
幸而这一类教训,虽然害过许多人,却还未能完全扫尽了一切人的天性。没有读过“圣贤书”的人,还能将这天性在名教的斧钺底下,时时流露,时时萌蘖;这便是中国人虽然雕落萎缩,却未灭绝的原因。
所以觉醒的人,此后应将这天性的爱,更加扩张,更加醇化;用无我的爱,自己牺牲于后起新人。开宗第一,便是理解。往昔的欧人对于孩子的误解,是以为成人的预备;中国人的误解,是以为缩小的成人。直到近来,经过许多学者的研究,才知道孩子的世界,与成人截然不同;倘不先行理解,一味蛮做,便大碍于孩子的发达。所以一切设施,都应该以孩子为本位,日本近来,觉悟的也很不少;对于儿童的设施,研究儿童的事业,都非常兴盛了。第二,便是指导。时势既有改变,生活也必须进化;所以后起的人物,一定尤异于前,决不能用同一模型,无理嵌定。长者须是指导者协商者,却不该是命令者。不但不该责幼者供奉自己;而且还须用全副精神,专为他们自己,养成他们有耐劳作的体力,纯洁高尚的道德,广博自由能容纳新潮流的精神,也就是能在世界新潮流中游泳,不被淹没的力量。第三,便是解放。子女是即我非我的人,但既已分立,也便是人类中的人。因为即我,所以更应该尽教育的义务,交给他们自立的能力;因为非我,所以也应同时解放,全部为他们自己所有,成一个独立的人。
这样,便是父母对于子女,应该健全的产生,尽力的教育,完全的解放。
但有人会怕,仿佛父母从此以后,一无所有,无聊之极了。这种空虚的恐怖和无聊的感想,也即从谬误的旧思想发生;倘明白了生物学的真理,自然便会消灭。但要做解放子女的父母,也应预备一种能力。便是自己虽然已经带着过去的色采,却不失独立的本领和精神,有广博的趣味,高尚的娱乐。要幸福么?连你的将来的生命都幸福了。要“返老还童”,要“老复丁”么?子女便是“复丁”,都已独立而且更好了。这才是完了长者的任务,得了人生的慰安。倘若思想本领,样样照旧,专以“勃(奚谷)”为业,行辈自豪,那便自然免不了空虚无聊的苦痛。
或者又怕,解放之后,父子间要疏隔了。欧美的家庭,专制不及中国,早已大家知道;往者虽有人比之禽兽,现在却连“卫道”的圣徒,也曾替他们辩护,说并无“逆子叛弟”了。因此可知:惟其解放,所以相亲;惟其没有“拘挛”子弟的父兄,所以也没有反抗“拘挛”的“逆子叛弟”。若威逼利诱,便无论如何,决不能有“万年有道之长”。例便如我中国,汉有举孝,唐有孝悌力田科,清末也还有孝廉方正,都能换到官做。父恩谕之于先,皇恩施之于后,然而割股的人物,究属寥寥。足可证明中国的旧学说旧手段,实在从古以来,并无良效,无非使坏人增长些虚伪,好人无端的多受些人我都无利益的苦痛罢了。
独有“爱”是真的。路粹引孔融说,“父之于子,当有何亲?论其本意,实为情欲发耳。子之于母,亦复奚为,譬如寄物瓶中,出则离矣。”(汉末的孔府上,很出过几个有特色的奇人,不象现在这般冷落,这话也许确是北海先生所说;只是攻击他的偏是路粹和曹操,教人发笑罢了。)虽然也是一种对于旧说的打击,但实于事理不合。因为父母生了子女,同时又有天性的爱,这爱又很深广很长久,不会即离。现在世界没有大同,相爱还有差等,子女对于父母,也便最爱,最关切,不会即离。所以疏隔一层,不劳多虑。至于一种例外的人,或者非爱所能钩连。但若爱力尚且不能钩连,那便任凭什么“恩威,名分,天经,地义”之类,更是钩连不住。
或者又怕,解放之后,子女要吃苦了。这事也有两层,全如上文所说,不过一是因为老而无能,一是因为少不更事罢了。因此觉醒的人,愈觉有改造社会的任务。中国相传的成法,谬误很多:一种是锢闭,以为可以与社会隔离,不受影响。一种是教给他恶本领,以为如此才能在社会中生活。用这类方法的长者,虽然也含有继续生命的好意,但比照事理,却决定谬误。此外还有一种,是传授些周旋方法,教他们顺应社会。这与数年前讲“实用主义”的人,因为市上有假洋钱,便要在学校里遍教学生看洋钱的法子之类,同一错误。社会虽然不能不偶然顺应,但决不是正当办法。因为社会不良,恶现象便很多,势不能一一顺应;倘都顺应了,又违反了合理的生活,倒走了进化的路。所以根本方法,只有改良社会。
就实际上说,中国旧理想的家族关系父子关系之类,其实早已崩溃。这也非“于今为烈”,正是“在昔已然”。历来都竭力表彰“五世同堂”,便足见实际上同居的为难;拚命的劝孝,也足见事实上孝子的缺少。而其原因,便全在一意提倡虚伪道德,蔑视了真的人情。我们试一翻大族的家谱,便知道始迁祖宗,大抵是单身迁居,成家立为;一到聚族而居,家谱出版,却已在零落的中涂了。况在将来,迷信破了,便没有哭竹,卧冰;医学发达了,也不必尝秽,割股。又因为经济关系,结婚不得不迟,生育因此也迟,或者子女才能自存,父母已经衰老,不及依赖他们供养,事实上也就是父母反尽了义务。世界潮流逼拶着,这样做的可以生存,不然的便都衰落;无非觉醒者多,加些人力,便危机可望较少就是了。
但既如上言,中国家庭,实际久已崩溃,并不如“圣人之徒”纸上的空谈,则何以至今依然如故,一无进步呢?这事很容易解答。第一,崩溃者自崩溃,纠缠者自纠缠,设立者又自设立;毫无戒心,也不想到改革,所以如故。第二,以前的家庭中间,本来常有勃(奚谷),到了新名词流行之后,便都改称“革命”,然而其实也仍是讨嫖钱至于相骂,要赌本至于相打之类,与觉醒者的改革,截然两途。这一类自称“革命”的勃(奚谷)子弟,纯属旧式,待到自己有了子女,也决不解放;或者毫不管理,或者反要寻出“孝经”,勒令诵读,想他们“学于古训”,都做牺牲。这只能全归旧道德旧习惯旧方法负责,生物学的真理决不能妄任其咎。
既如上言,生物为要进化,应该继续生命,那便“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三妻四妾,也极合理了。这事也很容易解答。人类因为无后,绝了将来的生命,虽然不幸,但若用不正当的方法手段,苟延生命而害及人群,便该比一人无后,尤其“不孝”。因为现在的社会,一夫一妻制最为合理,而多妻主义,实能使人群堕落。堕落近于退化,与继续生命的目的,恰恰完全相反。无后只是灭绝了自己,退化状态的有后,便会毁到他人。人类总有些为他人牺牲自己的精神,而况生物自发生以来,交互关联,一人的血统,大抵总与他人有多少关系,不会完全灭绝。所以生物学的真理,决非多妻主义的护符。
总而言之,觉醒的父母,完全应该是义务的,利他的,牺牲的,很不易做;而在中国尤不易做。中国觉醒的人,为想随顺长者解放幼者,便须一面清结旧帐,一面开辟新路。就是开首所说的“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此后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这是一件极伟大的要紧的事,也是一件极困苦艰难的事。
但世间又有一类长者,不但不肯解放子女,并且不准子女解放他们自己的子女;就是并要孙子曾孙都做无谓的牺牲。这也是一个问题;而我是愿意平和的人,所以对于这问题,现在不能解答。
我们现在怎样篇六
现在的我们已经变了,已不再像以前那样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写什么就写什么了。
因为现在的我们学会了顾虑。
现在的我们已经成熟得多了,举止言行会有所注意。
现在的我们注重外表了,穿得好了,变得漂亮了,偶会有些显摆。
事情多的时候照样会很心烦,但我们已不像以前那样随便抱怨。
现在的我们学会沉默,习惯把爱深藏心底,也不愿冒一点风险,怕输不起。
现在的我们学会伪装,明明很生气却还在笑。
现在的我们比以前更能忍耐,是形势所迫,还是我们学聪明了,不用太清楚。
现在的我们已不会轻易相信他人,凡事留个心眼,活得累些了。
因为一句话:别人的话相信一半,最聪明。
现在的我们笑得不那么自然、天真了,有虚伪的成分。
现在我们已变了很多或是太多。
正因为如此我们更适应这个社会,走得更稳。
我们现在怎样篇七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鲁迅《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学生了解鲁迅关于父子关系的论述,思考“我和父亲”的命题。
2、学生通过学习,了解鲁迅有关青年的观点,感受鲁迅“肩住黑暗的闸门”的形象,体会鲁迅的精神。
中国的传统从来只讨论“我们怎样做子女”,即小辈如何服从长辈;五四那一代人却要讨论“我们怎样做父亲”。那么,为什么要讨论这个问题?怎么讨论这个问题的?我们一起来看鲁迅的《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
明确:①中心论点在文章第五节;
②全文分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1~4节):为什么要谈这个话题。
第二部分(5~28节):现在怎样做父亲。
改革家庭首先在改革父权。
2、文章在这儿摆出了哪两个针锋相对的观点?
“圣人之徒”以为:“父对于子,有绝对的权力和威严”(——父为子纲的背后是一个“权力”关系,这就抓住了要害。)
鲁迅提出:“祖父子孙,本来各各都只是生命桥梁的一级,决不是固定不易的”(——正是这样的“中间物”意识,构成了下面鲁迅立论的基础。)
总结:从第一部分来看,父权问题的核心在如何看待父亲的地位,如何正确对待子女的解放。(下文正是从这两个方面切入的。)
1、齐读文章第五节。
精读后明确:
①父母创造保存新生命只是充当了人类生命链条中的一个“过付的经手人”,所以父母要纠正生出子女便“有恩”的意识。
②为子女发展进化计,父母应纠正“幼者”应为“长者”牺牲的意识,对子女应该核减权利,加多义务。
③自然界、欧美家庭和“心思纯白”的中国人都践行着父母对子女的“离绝了交换关系利害关系的爱”,所以父母要纠正“责望”子女“报偿”的意识。
①爱的第一义是父母检点自己,给子女一个健康的生理精神的遗传;
②爱的第二义是父母教育子女,使子女超越父母;
③爱的第三义是父母解放子女,使子女“成一个独立的人”。
①去除怕“一无所有、无聊之极”的'方法是:父母有“独立的本领和精神”、“广博的趣味”、“高尚的娱乐”。
②去除怕“父子疏离”的方法是:用“爱力”“钩连”父子。
③去除怕“长者要吃苦”的方法是:亲子“相爱互助”,父母“预备”生活能力。
④去除怕“子女要吃苦”的方法是:“改良社会”,改造使子女适应社会的教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