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愚公移山教案幼儿园 寓言故事愚公移山教案优秀(六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教案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愚公移山教学教案篇一
1.通过朗读,分析并把握愚公的人物形象,深入体会愚公的精神品质
2.体会文中衬托、对比手法表现愚公人物形象
】
体会愚公的人物形象及精神品质
体会文中衬托、对比手法在表现愚公人物形象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预习检测
四组字词检测题目,分别是字音、实词解释、句子翻译和通假字。
回答教师的提问
检测预习程度,对一些特殊句式、关键词句予以强调,为分析内容作铺垫
导入新课
请学生对“愚公移山”这个标题点上标点,表达自己第一次看到这个标题的感受。
可能标出的标点:
(1)感叹号:表示感叹,对这“壮举”表示赞叹
(2)问号:表示疑问,对此表示不解和怀疑
通过点标点,引导学生对“愚公是一个怎样的人”这个问题予以关注
朗读课文
整体感知
提问:在齐读课文的同时,找出一个与移山意义相近的词语
在齐读课文的同时,找到与“移山”意义相近的词语“平险”
4.阅读第三段,明确
智叟:知难而退、目光短浅;愚公:知难而上、目光长远
体会人物对比在人物塑造中的作用
精读课文
分析人物
1.提问:愚公在平险过程中会遇到那些困难呢?
3.根据已得出的人物形象,指导学生朗读前两段。
4.根据第三段中智叟的问和愚公的答,引导学生分析第三段中智叟和愚公的人物形象。使学生体会此处“对比”在表现人物中的作用。
5.在熟悉了愚公的人物形象后,指导学生对第三段愚公的话进行朗读。
(1)两山高大
(2)工具简陋
(3)缺乏劳力
(4)路程遥远
2.对愚公的人物精神品质进行解析:不怕困难、坚持不懈、坚定不移。此外还可能分析到:有谋划、谨慎等。
3.注意重点读出愚公平险过程中的困难险阻,读出愚公等人在面对困难险阻时候的执着和坚定。
4.智叟:知难而退、目光短浅;由此相对的愚公:知难而上、目光长远
5.读出愚公的坚定不移,突出关键词句
文章前两段对愚公人物形象的直接评述只有“北山愚公,年且九十,面山而居”这一句话。所以要分析人物形象,就要先从愚公的行为及其对象入手,从而推断愚公的人物形象。
文章第三段虽是智叟和愚公的对话,但这一段却体现出他们两人截然相对的观点和形象。通过分析他们的观点,从而推断两者的人物形象。
对于这两部分人物形象的把握,实际上都是从其他事物、人物进行分析,从而推断的,因此需要点明“衬托”和“对比”的两种手法。
通过指导朗读,可以加深学生对人物形象的认知,也能检验学生对人物形象的理解。
小结全文
1.总结愚公的人物形象以及衬托、对比在反映人物形象上的的作用
2.提问:请学生对题目再次点上标点。教师的答案:愚公?移山!
标点:“愚公”移山;“愚”公移山
课后作业
课后完成作业
可以从“神话”的特点来思考这样的结局。
愚公移山教学教案篇二
1.学习古代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
2文言文的诵读。
3.辨析文言词语。
重点、难点
重点:
学习顺畅诵读文言课文。
难点:
辨析文言词语。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
1.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
太行(hang)万仞(ren)惩(cheng)塞(se)汝(ru)曾(zeng)诸(zhu)箕畚(ji ben) 荷(he)孀(shuang)龀 chen 叟(sou)匮(kui亡以应(wu)厝(cuo雍(yong)
2.熟读课文,看注释,查字典,试翻译全文。
二、导人
1.作家作品简介
《愚公移山》选自《列子•汤问》,《列子》这部书中保存不少古代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本文是古代寓言中的名篇,有比较完整的故事情节,又带有神话色彩,历来脍炙人口。
列子,名寇,又名御寇,郑国人,战国前期道家代表人物之一。
2.导语
《愚公移山》一文着重塑造了愚公的形象,通过愚公移山的成功,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也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奋斗的道理。毛泽东同志曾经用这个故事教育全党:只要能团结全国人民大众和我们一齐奋斗,就一定能夺取 革命的胜利。
三、正课
1.朗读课文(可教师范读,学生试读、齐读,也可听课文录音,朗读时注意正音。) 2朗读停顿的指导。
(1)关于标点符号的停顿。一般来讲顿号停半拍,逗号停一拍,句号、问号、感叹号停两拍。
(2)关手段与段之间的停顿。段与段之间停顿可长一些,一般3~5拍即可。
(3)关于句中的停顿。句中的停顿,按朗读时感情表达的需要或换气的需要可适当作短暂的停顿,但要以词或短语为单位,以不念破句为标准。如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子孙荷担者”是一个短语,中间不能停顿,如果停顿了就破坏了短语义的完整,这就叫念破句。
3.请学生翻译课文。
翻译方法指导;把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文必须忠实原文,字字落实。
根据文言 加。文言词以单音节为主,而现代文则以双音节为主。有些文言实词的基本意义保留至今,只需在原词上加一个字,变成现代的双音节词。如“方”即“方圆”指面积。
(2)改。有些文言实词至今已不用了,可以改换一个意思相近的词来代替。如“切”可改为“丈”。当然,“侧”的长度不等于“丈”,但这里的“万例”是虚数,所以,可以用“万丈”来代替。
(3)补。文言文中通常有省略主语、介词的宾语和量词等,所以翻译时,必须补出。如“二山”即“两座山”。
(5)省。文言文中的发语句,即句首的助词,或句中语气助词,如果省略后不影响原意的可省去。如“虽我之死”“之”字是助词,在句中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翻译时可省略不译。 在学生翻译时,老师可穿插提问重点词语的解释。
者:相当于“……的人”。面:面向着,名词用为动词。毕:全。险:指险峻的大山,形容词用为名词。其妻:其,代词,他的,指代愚公。以君之力:以,介词,凭,靠。之,助词,的。遂:于是。箕畚;用箕畚装土石,名词用作状语。笑而止之:而,表修饰,相当于“着”。之,代词,他,指代愚公。毛:草木。加增:加大增高。自此:从此。
四、小结
愚公移山教学教案篇三
1、扫清字词障碍,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掌握重点字、词、句的意思,能较顺利地翻译课文。
3、理解课文中运用对比、衬托的手法突出人物形象的写法以及运用神话结尾的作用。
4、学习愚公移山的精神,理解愚公形象的现实意义。
一、预习导学
【链接材料】——翻译课文的方法指导。
(1)加。文言词以单音节为主,而现代文则以双音节为主。有些文言实词的基本意义保留至今,只需在原词上加一个字,变成现代的双音节词。如“方”即“方圆”指面积。
(2)改。有些文言实词至今已不用了,可以改换一个意思相近的词来代替。如“仞”可改为“丈”。当然,“仞”的长度不等于“丈”,但这里的“万仞”是虚数,所以,可以用“万丈”来代替。
(3)补。文言文中通常有省略主语、介词的宾语和量词等,所以翻译时,必须补出。如“二山”即“两座山”。
(5)省。文言文中的发语句,即句首的助词,或句中语气助词,如果省略后不影响原意的可省去。如“虽我之死”“之”字是助词,在句中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翻译时可省略不译。
1、字音
仞()箕畚()孀()龀()匮()荷()
2、词语
(1)重点实词:许彻惧负匮
(2)通假字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甚矣,汝之不惠
河曲智叟亡以应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无陇断焉
(3)古今异义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曾不能损魁父之丘何苦而不平
(4)一词多义
且年且九十()且焉置土石()
焉且焉置土石()始一反焉()
而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其其如土石何()其妻献疑曰()惧其不已()
(5)词类活用现象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吾与汝毕力平险聚室而谋
3、重点句子翻译
(1)甚矣,汝之不惠。
(2)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3)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4)河曲智叟无以应。
二、探究展示:
1、北山愚公移山的原因是什么?
2、愚公的宏伟目标是什么?
3、愚公之妻提出了两个什么问题?
4、河曲智叟讥笑并且阻止愚公移山的理由是什么?
5、文中两处表现愚公移山的决定得到大家支持的句子是
6、移山路途遥远,时间长的句子是
7、愚公批驳智叟的话与第三段有关内容形成对比的一句是
8、愚公在批驳智叟的话语中阐明自己的观点话语是
三、练习反馈:
(一)、词语解释
(二)、句子翻译
①寒暑易节,始一返焉。
②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③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
④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三)、选择题
1、选出下列句子中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a、汝心之固固:顽固b、惧其不已也已:已经
c、寒暑易节易:交换d、河曲智叟亡以应亡:通“无”,没有
2、选出下列句中的“于”与“箕畚运于渤海之尾”中的“于”意义相同的一项。()
a、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b、皆以美于徐公
c、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d、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选出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
a、惩山北之塞(苦于山区北部的阻塞)b、且焉置土石(况且把土石运到哪里去呢)
c、甚矣,汝之不惠(你太不聪明了)d、曾不若孀妻弱子(你曾经不知寡妇孤儿)
4、选出对文章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a、本文是古代寓言,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大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
b、愚公之妻和智叟对愚公说的话角度不同,但都对移山持否定态度。
c、愚公是有远大的抱负,能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古代劳动人民形象。
d、“杂然相许”,表明移山得到了家人的支持。
5、选出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
a、“愚公”和“智叟”的命名,突出了愚公的大智若愚,讽刺了智叟了鼠目寸光。
b、本文采用神话结尾,主要是宣传轮回报应的迷信思想。
c、写智叟的“笑”,写除了智叟自作聪明的神态;而写愚公“长息“,则写出了愚公因移山艰难而愁苦的样子。
d本文运用了对比和衬托的写法,目的是突出智叟的愚蠢和京城氏之子的幼稚。
6、对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杂然相许许:赞同b、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荷:扛
c、寒暑易节易:交换d、何苦而不平苦:劳苦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8、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写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b、愚公在对智叟进行反驳时,信心百倍,理由充足,以“人无穷”而“山有尽”的道理,说得智叟哑口无言,无力回击。
c、文章有意在命名上加以颠倒,将大智大勇者命名为“愚公”,将鼠目寸光者命名为“智叟”,这样加重了对比的色彩,增强了讽刺的效果。
d、愚公挖山不止,感动了天帝,天帝令人搬移了两座大山,这一富有神话色彩的结局,包含了对愚公精神的肯定和颂扬。
9、下列加点的词意思完全相同一项是()
a、河曲智叟亡以应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b、帝感其诚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c、非梧桐不止河曲智叟笑而止之d、且秦灭韩亡魏且焉置土石
10、文言词汇——我能选出下面加点词语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
a、惩山北之塞(苦于)聚室而谋(商量)叩石垦壤(敲、凿)
b、毕力平险(险要)出入之迂也(绕道)始龀(换牙)
c、帝感其诚(诚心)亡以应(没有)固不可彻(彻底)
d、长息曰(长时间)有遗男(遗留)杂然相许(纷纷)
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于告之于帝皆以美于徐公
b、而而山不加增默而识之
c、以以残年余力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d、之虽我之死,有子有焉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12.下面哪一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
a、毕力平险录毕,走送之b、指通豫南,达于汉阴争高直指
c、杂然相许遂许先帝以驱驰d、何苦而不平必先苦其心志
(四)、简答题
1、读了这则寓言故事后,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请联系生活实际简要谈谈你的看法。
2.本文的寓意是什么?你是否赞同愚公的做法?为什么?
3.从课文学习中知道,“阴”“阳”二字在和山水名称相连时,多指和山水相关的方位,如“河阳”“汉阴”等。我国很多城镇名称就是这样形成的。请分别写明下列城市所处山水的位置。
4、文意理解:
(2)、结尾说上帝被愚公的“诚”感动了,这个“诚”指的是什么?
(3)、说说本文中愚公精神的实质是什么?
5、内容理解——我能用原文填空。
①愚公移山的原因是:。②愚公移山的目的是:。
③愚公自信能移山的原因是:。
6、问题探究——“智叟”这一人物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7、拓展延伸——下面两题请任选一题作答。
①有人认为愚公这种做法不值得提倡,你认为如何呢?请阐述你的观点。
②毛泽东同志曾经用这个故事教育全党,“立下愚公移山志,敢叫日月换新天”,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我选第题,我的解答:
8.作者在叙述愚公移山的过程中,写小孩“跳往助之”的用意是,写愚公与智叟辩论的作用是。
9.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你如何看待愚公的“移山”行为?
10.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愚公移山得到支持的根据。
11.本文语言简洁,但又不失生动,请以“始龀,跳往助之”为例作简要分析。
愚公移山教学教案篇四
方法多媒体和谐教学执教临淄区教研室
于春祥学生实验中学初三(5)班
学习
目标1.课外拓展阅读材料一、二、三
2.创新想象
重点
难点重点:目标1
难点:目标2
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说课提要
一
导入
新课
2.播放学习目标幻灯片生发学习兴趣,
认定学习目标排比导入,诱发兴趣(2分钟)
二
动画
阅读1.播放《动画故事阅读》幻灯片
2.播放《愚公移山》动画故事
3.播放创编故事片断幻灯片赏读《愚公移山》动画故事
按要求答问并创编故事比较阅读,引发创意
创编故事,想象求异
三
网络
阅读1.播放网络阅读幻灯片
2.播放《愚公村》图片、文字幻灯片
3.组织创新想象训练阅读网络图文,按要求答问
创新想象口头表达训练培养网络意识,训练创新能力。
四
歌曲
赏读
结课1.播放歌曲赏读幻灯片
2.播放歌曲《愚公移山》
3.播放片尾幻灯片歌曲欣赏,精神感悟。音乐烘托,营造高潮
引发共鸣,含蓄而止
上一篇:《愚公移山》学习要点
愚公移山教学教案篇五
1. 顺畅翻译课文
2. 分析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3. 理解故事的寓意,感受愚公精神。
4. 学习本文对比和衬托的艺术特色。
一、导语:同学们,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谁都遇到过困难,遇到了困难是应该勇敢地克服还是选择逃避,答案是显而易见的,但我们中有许多人,面对前进道路上的重重困难、道道险阻,常常缺乏耐挫力和持久力,最终选择了对目标或理想的放弃。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文言文《愚公移山》中的愚公却是一位面对巨大困难敢于挑战敢于战胜的勇者,学习愚公,尤其学习愚公那勇于克服困难、坚持到底的精神,我相信我们每一位都会实现人生既定的目标。
二、示标
学习这篇文言文,我们要达成这样的目标:
1. 顺畅翻译课文,掌握重点字词的意义和用法,掌握一些重点文言句式。
2. 分析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3. 理解故事的'寓意,感受愚公精神。
4. 学习本文对比和衬托的艺术特色。
三、简介《列子》
本文选自《列子?汤问》,列子,名寇,又名御寇,战国前期郑国人,道家代表人物之一,主张清静无为。其作品《列子》一书中保存不少古代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如“愚公移山”、“杞人忧天”、“两小儿辩日”、“纪昌学射”等,既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又有积极的教育意义。
《愚公移山》是一篇寓言故事,寓言是一种文学体裁,它的特点是寓一定的道理于简短的故事之中。好的寓言,往往给人以有益的启示和深刻的教育。《愚公移山》就是一则长期在人民中流传的好寓言。
四、听课文录音,并轻声跟读课文
请同学们,听课文录音,注意一些生字词的正确读音,并请轻声跟读课文。
五、翻译课文
请同学们结合书下注释(共48个注释)翻译课文。女生译1、2段,男生负责译3、4段,先自行试译,也可相互讨论,等会儿,各请一名代表当众翻译。
老师友情提示以下字词的解释:
河阳之北惩山北之塞
投诸渤海之尾毕力平险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以残年余力
愚公移山教学教案篇六
1.欣赏、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知道做事要坚持到底、有始有终。
2.活动中能大胆地质疑,并根据经验对愚公的做法提出自己的见解,能清楚连贯地表达自己的看法。
《愚公移山》的故事幻灯片、图片。
1.交流爬山体验,导人课题。
2.在自由阅读、质疑和集体解疑的过程中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1)初步了解阅读的内容,激发自己看书、提问的欲望。
(2)讨论记录的方法。
(3)阅读图书。
(4)欣赏幻灯片,结合记录纸集体讨论问题,进一步理解故事的内容。
3.完整欣赏、理解故事。
4.集体讨论,用现代的方法解决问题。
延伸活动:在幼儿讨论的基础上,引导幼儿开展新编故事的活动。
资料链接:愚公移山
北山有一位愚公,已经九十多岁了。他家门前有一座山,正好堵住了道路,出门回家都得绕道,非常不方便。有一天,愚公举行了一个家庭会议,计划从大门起,掘开一条道路,可以经过豫南直通汉水。愚公率领妻子和儿女,开始挑土凿石,进行开道。大家忙于挖山,逢年过节才能回家一次。
上帝知道了愚公这样的坚毅精神,非常感动,于是将两座大山从他的门前移开,一座放在朔东,一座放在雍南。
《愚公移山》是一则具有神话色彩的寓言故事,我在设计本活动时决定引导幼儿从情感、态度等方面去感受故事。虽然故事情节简单,但揭示的寓意是深刻的,从寓意中获得人生的启迪,也是寓言故事的魅力所在。
在评价愚公的行为是否愚蠢的问题上,要有意识地拓展幼儿的思维空间,培养幼儿的发散思维能力,有创意地看问题。幼儿能自觉地有针对性地发言,表达观点,口语交际能力也得到很好的培养。孩子是学习的主人,他们通过积极的讨论,思维更加灵活,他们能够多角度地看问题。在孩子们不断讨论中故事中所隐藏的深刻含义显现出来,这远比我“一问一答”式的教学方法让幼儿理解故事情节要轻松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