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小兵张嘎读后感300字(4篇)
“读后感”的“感”是因“读”而引起的。“读”是“感”的基础。走马观花地读,可能连原作讲的什么都没有掌握,哪能有“感”?读得肤浅,当然也感得不深。只有读得认真,才能有所感,并感得深刻。读后感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有帮助的,那么我们该如何写好一篇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读后感范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兵张嘎读后感300字篇一
书中的主人公只有十二岁,他叫张嘎子,大家都叫他嘎子。
嘎子十二岁那一年,鬼子又来村里扫荡了,这次鬼子来扫荡的目的是找八路军老钟叔。因为老钟叔为了救下村民,丢出了两枚事先准备的手榴弹,炸死了几个“白脖”,吸引了大部分日本鬼子的注意。
乡亲们得救了,可嘎子的老钟叔却被捕了。等嘎子回到家发现,他唯一的亲人——奶奶也被杀害了。就这样,嘎子与日本鬼子结下了生死之仇。
书中的主人公小嘎子让我喜欢,让我敬佩,他是烽火少年,更是少年英雄。
调皮——人如其名,“嘎”在方言里就是调皮的意思。嘎子其实是一个和我一样顽皮的小男孩。记得书中写到,嘎子找到区队后参加了八路,与八路军叔叔一起打鬼子。嘎子先后缴到两把枪。第一次嘎子听说要交枪有些生气。于是,第二次时,他缴到枪时就想把枪偷偷藏起来。这多像我自己呀!我有时也会把妈妈的手机藏起来,让妈妈找半天,结果淘气得被老妈臭骂一顿。在我眼里,嘎子也是个再普通不过的“家常男孩”。
机警——嘎子是个小侦探,堪称“小福尔摩斯”。有一天,斋藤死了,死尸竟在白洋淀,肥田大发怒气,要清剿,当时嘎子就以送鸡蛋为理由,去偷听消息,并向区队说明情况,把鬼子聚在一起,并叫区队炸了鬼子。
无畏——嘎子是一个响当当的男子汉。打伏击战时,嘎子在杀敌时受伤了,可他竟不知道自己的腿被打伤了,还继续勇敢地与鬼子打斗。直到打完仗后,他才发现自己的腿受伤,鲜血早已流了一大片,裤子都被染红了。
与书中的嘎子相比,生活中的我感觉很惭愧。有一次,因为好久不跳绳,腿硬了,手也不灵活了,跳起来十分不协调,自然很是辛苦。我马上想到了放弃。可是妈妈却逼着我要坚持下去,这让我很崩溃,眼泪不争气地往下掉。嘎子每每遇到困难都是直接应对不屈服、不妥协,不掉一滴眼泪。书中的嘎子,真是我学习的好榜样。
还有一次,妈妈叫我去买一袋盐,我却胆小得不敢去买。因为我想:如果店员或陌生人骗我、嘲笑我,那可怎么办?妈妈似乎看穿了我的心思,她说:“谁会来关注你?”我不敢“违抗”,只好硬着头皮去买。一路上,嘎子哥的身影一直出现在我的眼前。他似乎在对我说,加油,盼盼,你可以!要勇敢,试试向前迈一步。当我进了便利店时,服务员笑眯眯地问我:“你要买什么?”我说:“我要买两袋盐。”她说:“三块钱。”我从口袋里掏出三块给她。这价格合情合理,根本没有想骗我的意思。当时旁边一个人也没有,根本不会有谁来嘲笑我?看来我之前是过分担心了。有嘎子哥的陪伴,生活中的我会越来越有胆量的。
在战胜日本鬼子的时候,小嘎子在奶奶和老钟叔的坟前说了一句:“奶奶,老钟叔,我给你们报仇了!”
话不多,却句句坚定、勇敢。望着嘎子远去的背影,我由衷地为他点赞,因为他点亮了我要变得更加勇敢无畏的决心。加油,自己!
小兵张嘎读后感300字篇二
每当我翻开徐光耀的那身着军装的相册时,脑海中思绪万千,联想起《小兵张嗄》中的一幅幅画面。
这本书讲述了抗日时期,冀中平原白洋淀边上“鬼不灵”小村庄里一个十三岁少年——张嘎子的故事。他因为目睹奶奶为掩护八路军撤退而被日寇杀害,敬爱的老钟叔也被敌人抓走,他决心要报仇,于是参加革命,当了八路军。从书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顽皮的少年最终成长为一个合格的八路军战士。
在作者的笔下,张嘎是一位少年英雄,他不畏牺牲、与敌人斗智斗勇,这多像《梁启超家书》中梁启超的三子——梁思忠。他英勇杀敌、不畏牺牲,可最后却战死沙场,张嘎子有着善良、普通孩子的天真无邪、也有顽皮淘气、同时也有着八路军战士执着、坚强、机智、勇敢之情。
俄罗斯唯物主义哲学家车尔尼雪夫斯基曾说:“艺术来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想必在作者这里就得到了最好的写照,他和张嘎子一样,都是13岁参加八路军,他结合了一些自己亲身经历的战争并融入到小说中,使他的作品读起来有滋有味。
看完这本书,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作为嘎子的同龄人,我们要幸福得多。他生活在战火硝烟的年代,而我们却在爸爸妈妈的呵护下快乐地成长。正是因为无数个像他一样的革命先烈,他们与敌人不断地斗争,不怕流血牺牲,才为我们造就了这个美好、幸福的时代。
当我们很多人在遇到一点小挫折便轻言放弃或一蹶不振的时候,他们的坚强勇敢应该给我们带来启示。张嘎子执着、坚强勇敢的品质,不正是我们要学习的吗?运动会上我报名了一分钟单摇,在赛场上,我只跳了几十个便手酸得坚持不下去了,于是放慢了速度,可转头看了看其他人,都摇得飞快,再转念一想,张嘎子那么苦都能坚持过来,我才遇到一点点小困难就轻言放弃,多丢脸啊。于是我眉头一皱,牙一咬,又振作起来了。虽然我这次没有取得名次,但我问心无愧,因为我在成长的过程中又学会了“坚持”这样一种品质。
张嘎子的精神,深深地影响着我,他作为我们同龄人的榜样,不屈不挠、不言放弃、坚强勇敢,这些宝贵的品质时刻激励着我们。困难与挫折每个人都会遇到,只要我们坚定信念,就能跨越一重重困难,让这些困难挫折成为我们前进的动力!
小兵张嘎读后感300字篇三
《小兵张嘎》这本书是一本讲抗战故事的书,刚刚读完这本书,我便迫不及待的与大家分享!
《小兵张嘎》这主要描写了抗日战争时期,生活在冀中白洋淀的小男孩张嘎与唯一的亲人奶奶相依为命。为了掩护在家养伤的八路军侦察连长钟亮,奶奶英勇地牺牲在日军的刺刀下,而钟亮也被敌人抓走了。为了替奶奶报仇、救出老钟叔,嘎子历经艰辛,找到了八路军,当上了一名小侦察员的故事。
书中的嘎子一个非常机智可爱的小朋友!“嘎”气十足!在路上,他误把罗金保当汉奸,虽然闹出了笑话,但显示了他的执着!与胖墩打架,犯了错误,罗队长关他禁闭,只要他承认错误即可,可是嘎子拗着头就是不说话。多可爱的嘎子!看到这里,我不禁为他鼓掌!
嘎子又是多么机智勇敢啊!他和胖墩,乐乐等结成了儿童团,他们与日本人斗志斗勇。在一次战斗中,嘎子的奶奶牺牲了,这使嘎子更加痛恨日本鬼子。为了报仇,嘎子偷偷地溜进鬼子司令部,看见有日本人要骑摩托车走,他就找来两个钉子,将摩托车的轮胎给放了气,又将两个钉子放进了鬼子的车座上,那几个日本人没注意,坐在了钉子上疼得“哇哇”大叫,车子没开多远就翻了。看到这儿我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为嘎子的机灵感到高兴。嘎子在鬼子司令部左跑右拐,一会儿爬到树上,一会钻在车底下,探出了白洋淀的内奸,搞的鬼子司令部鸡犬不宁。嘎子真勇敢!
在《小兵张嘎》这本书里,我也看到了日本鬼子的凶残,他们在中国的土地上烧杀抢掠,横行霸道。在他们的枪口下,多少老百姓被无辜杀害,这些日本鬼子真是可恨至极!
当看到八路特派员被鬼子抓住时,我的心一下子就揪起来了,两眼紧紧地盯着书,生怕遗漏了一个字。残暴的鬼子严刑拷打特派员。特派员宁死不屈,最后被鬼子迫害致死,光荣牺牲了。
嘎子总是那么的聪明,那么的机灵,把鬼子搅得鸡犬不宁,最终,嘎子和八路军的努力之下,八路军终于大获全胜了!
看完这本书,让我想了很多很多,在这期间,一定有很多的烈士都光荣牺牲了:正是因为这些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才换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应该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好好学习,练好本领。
《小兵张嘎》这本书不仅丰富了我的假期生活,更使我认识到我们应该牢记历史,勿忘国耻,努力学习,振兴中华。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会处处以嘎子为榜样,从嘎子身上汲取更多更丰富的养分,做一名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小兵张嘎读后感300字篇四
《小兵张嘎》是一篇很受小学生喜爱的爱国主义文章。生动而形象地描绘出了一位乐观、勇敢的主人公——张嘎。他的经历总让我再脑海时隐时现。
在抗日战争时期,生活在白洋淀的张嘎与他唯一的亲人奶奶相依为命。为了掩护正在养伤的侦察员老钟叔,奶奶牺牲在了敌人的枪口下,而老钟叔也被抓走了。为了替奶奶报仇,救出老钟叔,嘎子历经千难万苦,终于找到了八路军。在经过几次艰难的战斗之后,嘎子表现得很出色,当上了一名合格称职的侦察员。
张嘎的所作所为,都使我感受到了他的机智和聪明,仿佛天生就是个打仗的料,懂得各种战略似的,所以我不禁有一种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嘎子天生就有一种性格,这种性格就是他战斗的动力,这种性格就是他的智慧与机灵的相结合,使他的愿望更近一步。
嘎子年龄虽小,但内心的爆发力却不可小觑。在经历了多次的战斗后,他的性格——宁死也不向日本军官投降,也不向他们低头;一个要救出老钟叔,替奶奶报仇雪恨的信念坚定地刻画在他的心中。几次的胜利,让他更有信心。
小兵张嘎,值得我们学习!他既然在战斗中都能艰难的活下来,从小就在风吹雨打、枪林弹雨中生活;而我们现在风和日丽,没有任何困扰的生活中,怎能表现出像张嘎那样得恐惧和忐忑不安呢?
嘎子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同样值得我们学习,以他为我们心中的榜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