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中心年度工作总结优秀(4篇)
总结是写给人看的,条理不清,人们就看不下去,即使看了也不知其所以然,这样就达不到总结的目的。相信许多人会觉得总结很难写?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工作总结书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技术中心年度工作总结篇一
根据集团实际施工情况和发展需要,08年度,技术中心共审批施工组织设计及专项方案约389份,现场技术监督与指导约395人次,协助各项经部或直属项目部解决各类施工难题约35次,组织或参加各类专项方案评审会约28次。确保在建工程项目基本正常,没有发生一起由技术管理工作不到位而引发的重大工程技术质量和技术安全事故。在经营配合工作中,编制技术标书51份,其中轨道交通工程11份;市政公路工程30份;房屋建筑工程10份,成功协助公司开展自主经营与外地市场的开拓。
目前,企业技术中心的信息化建设主要依托公司已部署的网络平台,主要从硬件建设、网络建设、安全及制度保障等基础设施方面进行完善。
xx年度,公司开始运用宏润网络协同办公系统,技术中心作为其中一部分版块,充分利用宏润oa平台。将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技术方案、技术标电子版文件上传,实现公司内部信息的交流,达成资源共享,节约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水平。
另一方面,企业技术中心已在公司网站上设立了单独的板块,作为一个专业的技术交流平台。分别设立:中心简介、科技要闻、项目管理、科技成果、研发动态、培训研讨、论文专著、工程实例、案例分析、交流论坛等内容。
1、人才储备方面
20xx年,本中心招入1名大专生,2名本科生,开发机构人员总数达53人。
另外,在技术中心的带领下,集团20xx年度城建建工系列专业技术人员中级职称通过评审人数68人,高级职称人数9人。
至此,技术中心中专5人;大专9人;本科33人;硕士:6人;其中:高级职称:23人,研究员:2人 ;中级职称:8人;初级职称:22人,高级职称工程技术人员占中心职工人数总数的43.4%。
2、人才培养方面
(1)各类技术交流活动共5次。其中组织观摩1次,共22人次。参与技术交流活动4次,共10人次。
(2)各类专业培训共7次.。其中自主组织培训4次,共105人次。参与培训3次,共10人次。
20xx年是公司的创新年,根据公司发展要求与实际施工需要,企业技术中心在科技创新工作中,取得6项**省省级工法,12项企业实用新型专利,并积极开展国家行业标准的编制工作。
1、企业工法的研发和申报
根据建设部《工程建设工法管理办法》要求,08年共申报**省省级工法14项:
(1)《综合管沟预制拼装工法》
(2)《am工法全液压、可控可视旋挖扩底灌注桩施工工法》
(3)《盾构在软弱土层中穿越建(构)筑物保护施工工法》
(4)《软土高水位区深基坑截渗开挖施工工法》
(5)《利用塔式起重机吊装劲性柱施工工法》
(6)《在铁路行车线上采用支架法施工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工法》
(7)《无承重架防撞墙模板施工工法》
(8)《排水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工法》
(9)《圆形深基坑无支撑支护复合逆作法施工工法》
(10)《大跨度钢承板内模混凝土拱结构施工工法》
(11)《地铁盾构隧道冰冻法进洞施工工法》
(12)《窄小场地条件下利用屋面吊拆除塔式起重机的施工工法》
(13)《简支梁转换成连续梁的后浇隐盖梁施工工法》
(14)《盾构法隧道施工盾构姿态人工姿态测量工法》
其中:《综合管沟预制拼装工法》、《在铁路行车线上采用支架法施工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工法》、《无承重架防撞墙模板施工工法》、《排水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工法》、《圆形深基坑无支撑支护复合逆作法施工工法》
、《大跨度钢承板内模混凝土拱结构施工工法》六项已获得**省20xx年度省级工法。
2、企业专利的研发和申报
08年共申报实用新型专利4项:《同步注浆清洗装置》、《挤压泵改进》、《盾尾油脂泵改进》、《集中润滑油脂泵改进》,已与专利代理单位签订合同,开展申报工作。目前,该4项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文件已上报。
3、标准申报与编制
20xx上半年度,积极参加上海城建院主编的《钢—砼组合桥梁设计规范》征求意见稿研讨等编制的相关工作,并取得主编行业标准1项《钢管满堂支架预压技术规程》(详见关于20xx年工程建设标准制订、修订计划草案(第一批)的公示)。
下半年度,具体落实行业标准《钢管满堂支架预压技术规程》的各项工作,包括与同济桥梁系商定合作事项;与建设部标准定额司签订相关合同;准备行业标准《钢管满堂支架预压技术规程》开题会议的相关材料,包括工作大纲、试验大纲、编制单位组织等工作;完成标准初稿;完善试验大纲,准备行业标准《钢管满堂支架预压技术规程》现场试验工作;协同宁波质监站进行宁波地区的支架预压情况调研;进行行业标准《钢管满堂支架预压技术规程》初稿起草工作。
在准备好行业标准《钢管满堂支架预压技术规程》开题会议的相关材料的基础上,9月27日组织召开《钢管满堂支架预压技术规程》行业标准工作大纲、标准初稿、试验方案专家评审会。10月20日,组织召开行业标准《钢管满堂支架预压技术规程》标准组成立暨第一次工作组会议,形成第一次会议纪要。
另外,参加并完成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和上海隧道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主编的xx市工程建设规范《地铁隧道工程盾构施工技术规范》的参编工作,该规范于20xx年2月1日起施行。
4、创新效益
(1)中国国家优质工程1项—上海宏润花园住宅小区工程;
(2)中国市政示范金奖2项—宁波镇海新区主干道一期工程、上海枫泾道路市政工程(在评);
(3)xx市市政金奖—上海浦东国际机场二期航站区进出港南侧立交工程;
(4)xx市建设工程白玉兰奖1项—外高桥粮食仓库项目工程(在评);
(5)xx市优质结构3项—上海长宏实业有限公司物流仓库、上海王保和大酒店二期工程、上海浦东国际机场二期工程航站区进出港南侧立交工程;
(6)**省市政金奖示范工程-宁波镇海新区主干道一期工程;
(7)全国用户满意奖—杭州保俶路综合整治工程。
5、其他
(1)申报全国建筑业科技进步与技术创新先进企业
(2)申报xx县科学技术奖2项:
① am工法全液压、可视可控旋挖扩底灌注桩在上海轨道交通工程中的应用;
② 旋喷桩内插型钢工法(荣获20xx-20xx年度xx县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3)申报xx市职工技术创新优秀成果奖3项(评审中)
① 无承重架防撞墙模板施工工法
② 在铁路行车线上采用支架法施工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工法
③ 综合管沟预制拼装工法
1、同济大学复杂工程地质环境条件下杭州地铁盾构施工关键技术研究
2、**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杭州地铁工程大规模不规则深基坑关键技术研究
3、同济大学、xx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院行业标准:《钢管满堂支架预压技术规程》
技术中心年度工作总结篇二
20xx年度,企业技术中心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围绕企业的中心开展工作,既注重gdp的增长,更在建立健全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做文章,企业的技术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造血能力不断增强,并在**省第14批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建筑企业第二批)认定中获得通过,得到上级领导的肯定和好评。
20xx年度,技术中心开展的具体工作与公司发展相结合,以服务工程施工实际情况为工作要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技术方案审查,在建工程技术监督、检查和服务、指导,技术标编制,技术交流与培训,专项方案评审与讨论会,信息化运行及完善,工法的研发与申报,专利的研发与申报,标准编制等。具体工作如下:
根据集团实际施工情况和发展需要,xx年度,技术中心共审批施工组织设计及专项方案约389份,现场技术监督与指导约395人次,协助各项经部或直属项目部解决各类施工难题约35次,组织或参加各类专项方案评审会约28次。确保在建工程项目基本正常,没有发生一起由技术管理工作不到位而引发的重大工程技术质量和技术安全事故。在经营配合工作中,编制技术标书51份,其中轨道交通工程11份;市政公路工程30份;房屋建筑工程10份,成功协助公司开展自主经营与外地市场的开拓。
目前,企业技术中心的信息化建设主要依托公司已部署的网络平台,主要从硬件建设、网络建设、安全及制度保障等基础设施方面进行完善。
xx年度,公司开始运用宏润网络协同办公系统,技术中心作为其中一部分版块,充分利用宏润oa平台。将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技术方案、技术标电子版文件上传,实现公司内部信息的交流,达成资源共享,节约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水平。
另一方面,企业技术中心已在公司网站上设立了单独的板块,作为一个专业的技术交流平台。分别设立:中心简介、科技要闻、项目管理、科技成果、研发动态、培训研讨、论文专著、工程实例、案例分析、交流论坛等内容。
1、人才储备方面
20xx年,本中心招入1名大专生,2名本科生,开发机构人员总数达53人。
另外,在技术中心的带领下,集团xx年度城建建工系列专业技术人员中级职称通过评审人数68人,高级职称人数9人。
至此,技术中心中专5人;大专9人;本科33人;硕士:6人;其中:高级职称:23人,研究员:2人;中级职称:8人;初级职称:22人,高级职称工程技术人员占中心职工人数总数的43.4%。
2、人才培养方面
(1)各类技术交流活动共5次。其中组织观摩1次,共22人次。参与技术交流活动4次,共10人次。
(2)各类专业培训共7次.。其中自主组织培训4次,共105人次。参与培训3次,共10人次。
20xx年是公司的创新年,根据公司发展要求与实际施工需要,企业技术中心在科技创新工作中,取得6项省省级工法,12项企业实用新型专利,并积极开展国家行业标准的编制工作。
1、企业工法的研发和申报
根据建设部《工程建设工法管理办法》要求,xx年共申报省省级工法14项:
(1)《综合管沟预制拼装工法》
(2)《am工法全液压、可控可视旋挖扩底灌注桩施工工法》
(3)《盾构在软弱土层中穿越建(构)筑物保护施工工法》
(4)《软土高水位区深基坑截渗开挖施工工法》
(5)《利用塔式起重机吊装劲性柱施工工法》
(6)《在铁路行车线上采用支架法施工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工法》
(7)《无承重架防撞墙模板施工工法》
(8)《排水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工法》
(9)《圆形深基坑无支撑支护复合逆作法施工工法》
(10)《大跨度钢承板内模混凝土拱结构施工工法》
(11)《地铁盾构隧道冰冻法进洞施工工法》
(12)《窄小场地条件下利用屋面吊拆除塔式起重机的施工工法》
(13)《简支梁转换成连续梁的后浇隐盖梁施工工法》
(14)《盾构法隧道施工盾构姿态人工姿态测量工法》
其中: 《综合管沟预制拼装工法》、《在铁路行车线上采用支架法施工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工法》、《无承重架防撞墙模板施工工法》、《排水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工法》、《圆形深基坑无支撑支护复合逆作法施工工法》、《大跨度钢承板内模混凝土拱结构施工工法》六项已获得xx省xx年度省级工法。
2、企业专利的研发和申报
xx年共申报实用新型专利4项:《同步注浆清洗装置》、《挤压泵改进》、《盾尾油脂泵改进》、《集中润滑油脂泵改进》,已与专利代理单位签订合同,开展申报工作。目前,该4项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文件已上报。
3、标准申报与编制
20xx上半年度,积极参加上海城建院主编的《钢—砼组合桥梁设计规范》征求意见稿研讨等编制的相关工作,并取得主编行业标准1项《钢管满堂支架预压技术规程》(详见关于xx年工程建设标准制订、修订计划草案(第一批)的公示)。
下半年度,具体落实行业标准《钢管满堂支架预压技术规程》的各项工作,包括与同济桥梁系商定合作事项;与建设部标准定额司签订相关合同;准备行业标准《钢管满堂支架预压技术规程》开题会议的相关材料,包括工作大纲、试验大纲、编制单位组织等工作;完成标准初稿;完善试验大纲,准备行业标准《钢管满堂支架预压技术规程》现场试验工作;协同宁波质监站进行宁波地区的支架预压情况调研;进行行业标准《钢管满堂支架预压技术规程》初稿起草工作。
在准备好行业标准《钢管满堂支架预压技术规程》开题会议的相关材料的基础上,9月27日组织召开《钢管满堂支架预压技术规程》行业标准工作大纲、标准初稿、试验方案专家评审会。10月20日,组织召开行业标准《钢管满堂支架预压技术规程》标准组成立暨第一次工作组会议,形成第一次会议纪要。
另外,参加并完成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和上海隧道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主编的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地铁隧道工程盾构施工技术规范》的参编工作,该规范于xx年2月1日起施行。
4、创新效益
(1)中国国家优质工程1项—上海宏润花园住宅小区工程;
(2)中国市政示范金奖2项—宁波镇海新区主干道一期工程、上海枫泾道路市政工程(在评);
(3)上海市市政金奖—上海浦东国际机场二期航站区进出港南侧立交工程;
(4)上海市建设工程白玉兰奖1项—外高桥粮食仓库项目工程(在评);
(5)上海市优质结构3项—上海长宏实业有限公司物流仓库、上海王保和大酒店二期工程、上海浦东国际机场二期工程航站区进出港南侧立交工程;
(6)xx省市政金奖示范工程-宁波镇海新区主干道一期工程;
(7)全国用户满意奖—杭州保俶路综合整治工程。
5、其他
(1)申报全国建筑业科技进步与技术创新先进企业
(2)申报象山县科学技术奖2项:
① am工法全液压、可视可控旋挖扩底灌注桩在上海轨道交通工程中的应用;
②旋喷桩内插型钢工法(荣获-xx年度象山县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3)申报宁波市职工技术创新优秀成果奖3项(评审中)
①无承重架防撞墙模板施工工法
②在铁路行车线上采用支架法施工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工法
③综合管沟预制拼装工法
1、同济大学复杂工程地质环境条件下杭州地铁盾构施工关键技术研究
2、xx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杭州地铁工程大规模不规则深基坑关键技术研究
3、同济大学、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院行业标准:《钢管满堂支架预压技术规程》
技术中心年度工作总结篇三
1、全乡茶叶产量92吨,与上年产量增加。产值2600万元,比上年增收100万元,增幅达4%。
2、食用菌种植规模达160万棒,与去年持平。
3、现有规模养禽户34户、规模养猪户3户,养殖量与去年相比大幅减少。
4、我乡是劳务输出大乡,外出务工人数达4500人,由于经济形势比较紧,企业效益下滑,上半年劳务收入与往年减少。
5、上半年自驾游和顶呱呱蔬菜加工项目开工建设,投入资金2600万元,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目前,协议引资项目正在申报洽谈中。
1、加大科技培训工作力度,组织开展了送科技进茶区活动,配合市农委开办了退耕还林、中蜂养殖等培训班,培训人数400人。并组织家庭农场主参加市新型农民培训,加快家庭农场发展。
2、认真做好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以村8队、10队的水稻种植基地、黄花山的黄花云尖基地等为抓手,结合农技干部联村包户活动,开展技术指导,争取建一片成一片,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完成水稻、玉米农业保险、良种补贴及农资综合补等涉农补贴统计上报发放工作。
3、农经方面,认真做好农村土地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目前完成了全乡47村民组3334亩农村土地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的摸底登记及第一轮公式,为我乡的农村土地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规范村级财务管理,加强业务学习,提高农民负担管理、农业专业合作社管理、土地流转管理水平;加强党的农村政策学习和宣传,为我乡农民、农业企业,专业合作组织享受国家经济发展成果做好服务、提供信息。开展好减轻农民负担自查自纠活动。
4、畜牧方面,全面完成了动物春防任务,全乡未发生重大疫情,为规模养殖户提供技术指导、信息服务。
5、水利方面,获得市2014年水利兴修三等奖。制定乡2015年防汛抗旱预案,并做好水利建设项目申报和组织实施工作,认真做好防汛抗旱工作,按照既定的预案抓好落实。
6、统计方面,全面了解、掌握全乡经济发展动态,按质按量完成统计部门布置的报表任务,为领导决策提供准确统计信息。
要对照年初制定的工作计划和市政府岗位责任制考核要求,找准差距,做好本职工作,全面完成目标任务。
技术中心年度工作总结篇四
今年是市委、市政府确定的为农服务年,半年来,在局党委的直接领导,在省、市业务部门的大力支持和精心指导下,以局年初制定的“四个重点”和“六项为民服务工程”为指针,牢牢抓住农民增收这第一要务,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求真务实、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明确目标,为着力打造大都市农产品基地,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经济强市建设,做出了新的贡献。现就上半年工作情况作一简要总结:
中心以市委、市政府出台的八大产业扶持政策为契机,五个“亿元工程”产业化项目建设为抓手,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进步为支撑,以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注重在产业发展的关键点上寻找工作突破口,从发展和壮大优势产业入手,强抓产业化建设不放松,调优结构促增收,大力开展技术创新和机制创新,全面落实建设项目和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克服各种不利因素,强化措施,狠抓落实,使各项工作呈现出新的起色。
保护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确保粮食安全,是深入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增加农民收入的需要,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也是维护经济社会稳定的需要。为落实中央及省1号文件精神,确保我市的粮食生产安全,完成全年的目标任务,针对我市的实际情况,我们紧紧抓住结构调整不动摇,以市政府既将出台的粮食生产扶持政策为契机,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有效制止了我市粮食种植面积连年下滑的趋头。强化服务,提供粮食生产保障,积极为广大种粮农户提供种子、技术、信息、农资、政策等多方位的服务。据统计,全市上半年春粮总面积2.49万亩,总产量4300吨,平均亩产达172公斤,同比增23公斤。全年安排单季稻种植面积14万亩,比上年13.5万亩增0.5万亩,落实旱杂粮种植7.51万亩,比上年7.27万亩增加0.24万亩。
半年来,我们以五个“亿元工程”为载体,全面实施农业产业化发展战略,围绕不断壮大优势产业,加快发展绿色高效农业,着力提升特色产业,进一步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推进产业经济新发展。上半年,发展改造新桑园8500亩(其中列入蚕桑产业化项目管理的4855亩);发展良种茶园100亩,计划全年种植1500亩(任务20xx亩);去冬今春新增花卉苗4540亩,全市总面积已达17267亩;发展各类水果2872亩。
实施品牌战略和标准化技术,有效地带动了茶叶产业的发展,春茶总产量1798吨,总产值7950万元,同比增加1115万元,其中名茶570吨,同比减10.9%,但实现产值6980万元,比去年的5800万,增20.4%。全市饲养春蚕3.502万张,比上年同期的32278张增加2742张,增8.4%,蚕茧总产值2837万元,比上年同期1866万元,增加971万元,增52%,1.9万户蚕农实现户均增收505元。花卉苗木发展势头强劲,上半年产值8000万元,比上年同期6500万元增23.1%,销售产值4500万元。春季蔬菜播种面积22489亩(含马铃薯8900亩),比上年净增17.7%,总产值3320.3万元,同比增长24.9%。1-5月水果总产量1239吨,总产值653.9万元,分别增133.8%和90.1%。牧业总产值(不包括蚕茧)19447万元,同比增加4871万元,其中养猪产值14895万元,同比增加45.18%,占牧业总产值的76.59%。
在前二年成功组建茶叶、茧丝产业协会的'基础上,上半年又相继成立了优质肉羊、果业、花卉三个市级产业协会。依托产业协会,带动了各类专业合作组织建设,全市新建乐平乡西乐村柑桔专业合作社、藻溪镇大棚水果专业合作社等果业专业合作社3个,(正在组建的有4个);新建蚕桑专业合作社8个。为进一步引导农业结构调整,搞好产销衔接,维护市场秩序,保护农民利益,我市积极推行订单农业,今年在农业局和市茧丝产业协会共同协助下有11家专业合作社与天松集团丝业有限公司签订了订单合同。
推进农业标准化和农产品检测工作,是促进农产品质量的提高、提高农产品竞争力,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和有效载体。今年已制订标准2个,其中《天目山牌桑蚕鲜茧质量标准》已由临安市质量技术监督局颁布实施;《优质肉羊饲养管理技术规范》即将由杭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颁布实施。结合我市实际,先后制订了《关于切实加强农产品质量检测工作的意见》、《20xx年临安农产品质量抽检实施细则》等实施意见,上半年全市开展土壤样本的定量检测分析69次、完成上市农产品抽检686批次,合格率95%送杭州市定量检测6批次,合格率83%。
农业的核心是市场,市场的核心是品牌,品牌的核心是认证。为推进农产品品牌战略实施,切实提高“天目山”牌的知名度,我们在抓好产品质量的同时,着力抓好品牌宣传工作。参与承办了20xx年天目青顶新春品赏会、上海国际茶文化节、临安天目青顶产销见面会等活动。积极组织申报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已组织申报浙江省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7个,面积达2.251万亩,申报国家级无公害农产品3个。天目青顶及天目山牌高山蔬菜、优质瓜果等系列产品,已被广大消费者所青睐,成为了长三角的知名品牌。
半年来,全体干部职工以求真务实、统筹发展的思想为指导,深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按照提前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建设强市名城胜地的总体要求,着重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为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提供保证。
实行农技人员捆绑式蹲点服务,是农技服务在新时期的一种探索和大胆的尝试。今年农技中心安排蹲点人员65名,其中基层蹲点33人,项目蹲点32人,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另有9名同志担任村级指导员。在工作中,蹲点人员始终以兢兢业业、艰苦朴素的敬业精神,在生产的第一线搞示范,传技术、授经验,与农民朋友同甘苦。通过蹲点服务,培植了一批效益农业示范点,推广了一批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发展壮大了优势主导产业,进一步增强了我市农业的发展后劲。
在对蹲点人员的培养和教育中,中心积极倡导“以老带新”、“以强带弱”、“以党带群”,强化以个体思想能力的提高来带动整体推进的意识,努力创造比学赶帮超的浓厚氛围,不断强化蹲点人员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努力发挥职能,在确立为民之心、落实富民之举、探索兴业之策、开拓强市之路上下功夫。通过学习,同志们进一步树立了专心致志、尽心尽责、任劳任怨、奉献“三农”的精神,为推进产业化,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受到了各级领导,龙头企业,产业协会,合作组织和广大农民的赞赏。
项目建设,是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重要过程,是拉动农村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上半年共计申报各类项目36项,已立项25项。其中省农业标准化推广实施项目1项,杭州市农发基金扶持项目4个(立项4项),杭州市丰收项目5项(立项4项),科技创新项目2项(立项1项),临安市科技项目6项(立项3项),申报杭州市都市农业示范园区7个(立项5个),市级示范村5个(立项5个)。目前,各项目已全部制定了实施计划,正按验收标准全面实施。
今年,市委、市政府在去年出台茶叶、蔬菜、优质肉羊等产业化项目建设的基础上,将蚕桑列入在内。目前我市农业产业化建设项目申报工作已全部结束,经各产业产业化项目建设小组审核,报局审定后,共351个项目被立项,其中茶叶25个、蚕桑64个、蔬菜26个、优质肉羊236个。
我市在发展农业产业化过程中,积极引入农科教结合机制,按照“项目带动,科教帮扶”的要求,中心各业务站密切配合,发挥各自优势,共同搞好服务。以举办培训班、送科技下乡、现场咨询、实物展示为主要手段,上半年,共举办各类培训班76期,受训5892人次;开展科技下乡5次,发放各种技术资料5100余份,接受各种技术咨询4000余人次。积极组织实施“百村示范、万户联动”工程,在全市确定100个村建立科技示范点,由农技人员驻村蹲点进行科技示范,带动10000个农户成为科技致富的典型,无性系良种茶栽培技术、方格簇营茧技术、波尔山羊改良技术等一大批先进实用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推广和应用。
开展机关效能建设是进一步转变机关作风,提高办事效率、优化服务的有效载体,是推进我市农技推广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中心从“方便群众办事、规范办事行为、提高办事效率入手”,结合“三个想一想”大讨论活动,及时制定效能建设实施方案,成立领导小组,召开动员大会,进一步提高了广大干部对开展效能建设重要性的认识。为广泛的争取意见和建议,在组织中心各单位开展“三个想一想”大讨论的基础上,还印发了临安市农技推广中心效能建设征求意见表,面向上级有关部门、各乡镇街道、农业龙头企业、项目基地户、百村示范点、种养大户等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针对存在的问题,中心党总支提出了“一抓根本二建立五提高”、“八破除八倡导当好八大员”的整改提高措施。通过前阶段的实施,使广大干部进一步坚定了为“三农”服务的思想,使中心各有关部门和干部职工在履行职责和改革创新上有了新的突破,在服务质量和办事效率有了新的改进,在人民群众对中心工作的满意度上有了新的提高,形成了“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