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清零体现尊重科学尊重规律学习心得及感悟
我们国对疫情是既防又控,防包括戴口罩等措施,防范疫情扩散;控包括筛查感染者隔离治疗,消除社会层面感染者。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动态清零体现尊重科学尊重规律学习心得及感悟,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
动态清零体现尊重科学尊重规律学习心得及感悟1
3月以来,全国累计报告本土感染者超过17万例,上海连续多日本土新增感染人数超过1万例,疫情防控的形势严峻复杂。
3月17日,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时强调,“要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科学精准、动态清零,尽快遏制疫情扩散蔓延势头”。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铮铮誓言背后是尊重科学、遵循规律。
与时间赛跑、与病毒较量的关键时期,要以更坚决的态度、更彻底的措施、更迅速的行动,把重要指示落到实处,同心协力尽快打赢这场大仗硬仗。
奥密克戎不是“大号流感” “动态清零”是真正以人为本
始终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这是判断中国防疫成效的首要标准。
从武汉保卫战的应急阶段,到常态化疫情防控,再到迎战德尔塔、奥密克戎的全链条精准防控……回顾两年多来的抗疫历程,我国的防控举措、诊疗方案根据疫情形势变化不断优化调整。实施“动态清零”总方针,正是与传播力强的变异株多次殊死较量后的有效应对策略。
3月以来,上海累计报告阳性感染者超10万例。
快速攀升的曲线,让风险外溢的概率成倍增长,也带来医疗资源“挤兑”的巨大风险。
尽快迎来拐点,是人民群众最迫切的期盼。
奥密克戎不是“大号流感”——
在吉林,救治数据发出强烈警示。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赴吉林医疗救治组专家对当地情况分析发现,特别是对于长期卧床、血液透析患者等基础情况差、免疫力低的人群,病毒威胁更大。
坚持“动态清零”,就要最大限度缩小疫情影响范围,最大限度减少感染、重症和死亡。
抗击疫情的中国答卷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贯穿始终。快速和精准的“动态清零”,是中国控制疫情的“法宝”。
最短时间遏制疫情扩散,“动态清零”是真正以人为本——
集中优势兵力,尽快“动态清零”,才能把疫情对普通人的冲击降到最低,才能尽快按下“恢复键”,让烟火气重新回归。
正是有了“动态清零”这个“1”,才有人民生命健康安全、经济社会稳步发展这些后面的“0”。
从武汉到南京,从额济纳旗到西安……坚持严密科学的防控,中国取得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的决定性成果,成功控制住由德尔塔变异株引发的疫情,靠的就是“动态清零”的坚定决心。
以中国14亿多人的总人口基数、庞大老年人群体的现实国情,如不及时从严防控,最终将形成规模性反弹,中国医疗体系面临被击穿危险,后果不堪设想。
传播速度快、隐匿性强的奥密克戎变异株流行后,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疫情水平均在短时间内上扬。一些西方国家采取所谓“群体免疫”“自然免疫”的消极处置方式,导致感染和病亡人数高居不下。
新冠病毒不断变异,一些奉行“共存”策略的国家面临这样的状况:
感染—康复—再感染,暂停—放开—再暂停……德国联邦卫生部长4月6日已经宣布,将恢复新冠感染者强制隔离义务。
动态清零体现尊重科学尊重规律学习心得及感悟2
面对世纪疫情的跌宕反复,快速有效地处置疫情,是对我们防控与治理能力的“大考”。
慎终如始将“四早”落在实处,高效开展分区分级差异化精准防控,有效建立联防联控、群防群控的第一道防线……只有将防控措施落实到每一个环节,才能尽快实现“动态清零”。
——科学精准在于“以快制快”。
3月以来,上海与奥密克戎正面较量。
一月之内,核酸检测能力翻了数倍;全国10余个省份、数万医护人员八方驰援;党员亮身份、见行动,向社区一线报到;7万多张方舱床位迅速投建,184小时交付万人“大方舱”……
这是时不我待的紧迫,更是事不过夜的决心,上下一心调集力量、狠抓落实,将为社会面清零提供有力支撑。
——慎终如始筑牢“四早”防线。
早发现,核酸检测是第一道防线。4月4日,全国倾力支援、上海全力以赴,创造了单日单城最大的核酸检测量。
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这不仅是对上海这座城市综合能力的一次考验,更用实践表明了坚决打赢这场疫情防控攻坚战的决心、力量和信心。
这场2500万人的核酸检测“竞速赛”,在上海的每一条街巷、每一栋楼宇打响,社区工作者、党员干部、志愿者尽锐出战,“不落一户、不漏一人”。
仅26个小时,2566.5万人、242.7万管采样完成。
——分级分类精准施策。
奥密克戎传播速度快、感染人数多,这是一道更难的考题,需要分级分类、细致落实各类防控举措。
生命至上。落实新版诊疗方案;及时优化病例发现和报告程序;推行“抗原检测+核酸检测”方案……这些快速有效的防控方式,是防疫精准的底气和信心。
人民至上。启用“亲子方舱”、保障“悬空老人”、“奶粉骑手”逆行、急诊“非必要不封控”……支撑起暂时按下“慢行键”的城市,成为“动态清零”的暖心和力量。
同心协力 打赢这场大仗硬仗
尽管疫情防控形势严峻,但我们有打赢这场硬仗的底气。
沉着应对,各级党员干部尽锐出战,坚守防疫一线,正用实际行动守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为用最小代价实现最大防控效果、打赢这场大仗硬仗提供坚实保障。
回望过去,4.2万多名医护人员逆行援鄂,19个省份对口支援,从全国调集约4万名建设者奋战火神山、雷神山医院……
而今,15个省份3.8万余名医务人员驰援上海,多地米面粮油、瓜果蔬菜等物资供应纷纷抵达抗疫一线,让老百姓有更好的生活保障。源源不断的中国力量正助力上海、吉林等地挺过艰难时刻,温暖着每一个隔离在社区和楼宇的人。
我们积累的防疫经验为用最短时间遏制疫情扩散保驾护航。
新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优化病例发现和报告程序;实现差异化精准防控;社区防控筑牢防疫第一线,做好居民生活物资供应及就医需求保障……
时至今日,抗击疫情需要每一个中国人民的理解与支持,面对跌宕反复的疫情,以坚定果敢的勇气和坚忍不拔的决心,继续发扬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凝聚起共克时艰的强大合力。
疫情形势越是严峻,越要保持战略定力,坚持从严从实抓好疫情防控举措,我们就会积小胜为大胜,向着“动态清零”的目标逐渐迈进。
我们终会胜利。
动态清零体现尊重科学尊重规律学习心得及感悟3
“我知道中国的‘零容忍’政策有效遏制了疫情传播,但是会对人员流动造成不便,也会在某种程度上限制经济的发展。”2021年11月6日,美联社记者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提问。提问代表了一些西方媒体观点,质疑中国“动态清零”策略成本过高,经济代价太大。
事实真的如此吗?两个多月后,国家统计局公布中国2021年经济数据,给出回答。
202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114.4万亿元,同比增长8.1%,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是世界经济恢复发展的最大贡献国;经济总量占全球经济的比重预计超过18%;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2551美元,超过全球人均GDP平均水平,进一步接近高收入经济体门槛。
在科学有效的防控下,中国不仅率先实现疫后经济正增长,更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行稳致远。“我国经济发展和疫情防控双双保持全球领先地位,国民经济总体运行在合理区间,全年发展的主要目标任务已经完成,构建新发展格局迈出新步伐,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十四五’实现了良好开局。”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说。
中国经济为何能保持如此强劲的增长态势?德国《商报》分析认为,这离不开中国在疫情防控方面的努力。《华尔街日报》评论指出,中国迅速控制住了国内疫情,不仅推动国内经济相对较快反弹,还增强了中国的吸引力,外国公司转而向中国投入更多资金,并将中国视为其产品的生产基地和重要增长市场。
“当世界各国受疫情影响之际,中国已经率先走上了经济复苏之路。”美联社报道称。菲律宾金砖国家政策研究会创始人赫尔曼·劳雷尔认为,得益于对疫情的有效防控,中国经济预计将在2022年继续保持增长势头。“对东盟国家而言,中国经济持续稳定恢复并保持活力,将有力带动地区经济复苏。”
“动态清零”和“躺平”哪个更划算?这个经济账并不难算。国家卫生健康委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梁万年指出,如果对某一个地区采取严格的控制措施,能保证其他地区、其他省份正常的社会经济运行,显然效率更高。
多国防控实践也证明,“先病后治”或过早解封,不仅导致疫情反弹、重症和死亡增加,还会使实体产业和经济长期严重受损。以美国为例,患者根据症状自行预约新冠检测,实行“自我隔离”,前期成本确实相对较低。然而,这增加了社区传播的暴露风险,后期成本显著增加。一旦放松了疫情初期的防控,政府将不得不把大量资源投入到后期救治环节。
放松防疫管控带来的破坏力正在显现。疫情影响下,美国正深陷通胀“泥潭”,经济复苏困难重重,民众面临巨大生活成本压力。美国劳工部2月10日公布数据显示,1月美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7.5%,这是自1982年2月以来最大同比涨幅。过去12个月,美国的能源价格上涨27%,燃油价格上涨46.5%,电力价格上涨10.7%,二手车价格上涨40.5%。
“澳大利亚是一个反面例子。”美国彭博社记者近日撰文认为,澳大利亚曾经采用过类似的“清零”政策,但在1月结束了封锁措施、并废除了强制入境隔离措施后,其感染和死亡人数都出现了大幅增加,迫使人们不得不主动躲了起来,不敢外出。
动态清零体现尊重科学尊重规律学习心得及感悟4
“这太疯狂了!中国可是有10多亿人口啊!美国有3.3亿人,却死了100万人。”当听闻在华记者介绍中国很长时间都没有几个本土病例时,《纽约时报》“The Daily”栏目主持人泰尔莱斯震惊不已。
《纽约时报》此前曾多次炮制攻击中国“动态清零”政策的报道,抹黑中国抗疫成就。
根据Worldometer实时统计数据,截至北京时间2022年2月16日,美国累计确诊新冠肺炎病例超过7963万例,是累计确诊病例最多的国家。“西方国家疫情数字如此庞大,是因为他们实行远比中国更放任自由的抗疫政策,这导致患病率和死亡率是中国的数百倍至数千倍。”希腊《现代外交》网站近日撰文指出,中国的防疫表现令美国及其所有盟国颜面扫地,中国抗击疫情的成就令西方相形见绌。此外,中国政府坚持严格防疫,不仅在控制患病率和死亡率方面表现得比美国及其盟友好得多,而且疫情期间在降低失业率方面,中国也明显做得更好。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就业形势总体平衡,城镇新增就业超过1269万人、比上年增加83万人,全年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1%、比上年下降0.5个百分点。促进共同富裕战略部署扎实推进,居民收入稳定增长,人均可支配收入35128元,实际增长8.1%,增速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
严格防疫这本账,其实没有多难算。但一些西方国家还是不明白:为什么中国如此坚决?
“现在看起来,尽管有疫苗,全世界的病死率仍有2%左右。”钟南山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们不能够容忍这么高的病死率,所以采用‘零传播’的政策。”
一句话,道出了中国如此坚决的原因——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是最重要的,中国不能容忍疫情肆虐。
“一些国家在防疫抗疫政策上采取放开的手段,其实并不是在深思熟虑之后做出的明智选择,往往是在问题已经积重难返的时候,在采取一些尽可能止损的方式,或者是转移民众视线的方式,甚至是一种破罐破摔的方式。”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美国研究所副所长苏晓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
“我们的制度优势确保‘动态清零’能够落地并发挥效果。党中央把人民生命健康摆在第一位,这是实行动态清零政策的重要出发点。”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姜庆五告诉记者,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抗疫精神集中概括了我们与新冠肺炎疫情斗争的态度和决心。中国制度的强大动员和组织能力,党中央坚强领导,各级各负其责,各行各业齐心协力,群防群控共战疫情,这是很多国家难以实现和模仿的。
动态清零体现尊重科学尊重规律学习心得及感悟5
如何以最快速度阻断传染路径,最大程度减少社会影响,是抗击疫情的一道难题。
作为一个14亿多人口的大国,中国用最小社会成本取得最大防控成效,避免疫情导致医疗资源挤兑,最大限度减小疫情对社会秩序的冲击。
2021年11月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周报(英文)》上发表的一项研究中,北京大学团队评估了美国、英国、西班牙、法国和以色列2021年8月疫情数据后认为,假如中国采取与这些国家类似策略,放弃入境隔离等措施,可能导致每天新增确诊数十万例、新增重症超过1万例,这将“对医疗体系造成毁灭性影响,并在国内造成巨大灾难”。
“动态清零”不是孤立的政策,而是一套复杂的运行体系,考验的是社会现代化治理能力。一方面,我们在科学精准上下功夫,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分区施策,精准划定管控区域范围至最小单元,及时更新国内出行指引,在落实防控措施的同时,保障人员安全、有序流动,防止简单化、“一刀切”、“层层加码”,最大限度减少对群众生产生活的影响;另一方面,中国的社会文化、中国老百姓的高度利他主义也很关键。无论是常态化的疫情防控,还是局部聚集性疫情发生后的防控措施,各地老百姓都高度配合和支持。
在筑起抗疫坚强防线的同时,“动态清零”也为举办一届安全、放心的冬奥会注入了信心和底气。
“如果只有一个国家(地区)能(在现在这种情形下)举办冬奥会,那一定是中国,我们应该庆幸冬奥会在这里举行。”荷兰速滑运动员克罗尔说,“在这儿我感觉很安全,很放心。”
克罗尔道出了不少人的感受,“安全”“放心”是运动员谈到冬奥会防疫情况时提及最多的词汇。日前进入闭环的国际奥委会奥运会部执行主任克里斯托弗·杜比表示,中国对新冠病毒实行“动态清零”政策,为冬奥会的安全举办创造了非常好的条件。
“不久之前,中方向我们及时提供疫苗,拯救了数千人的珍贵生命。”日前来华出席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蒙古国总理奥云额尔登在接受采访时,向中国人民转达蒙古国人民的衷心感谢。
努力弥合世界的“免疫鸿沟”,“中国疫苗将成为全球公共产品”的承诺掷地有声。中国与国际社会开展全方位抗疫合作,向他国提供大量抗疫物资,对外派遣医疗专家组等。为了促进疫苗在发展中国家的可及性,中国最早承诺将新冠疫苗作为全球公共产品,迄今已向12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超过20亿剂疫苗,成为对外提供疫苗最多的国家。
中国对全球抗击疫情的贡献不限于此。中国率先控制住疫情、率先复工复产,出口各国生产生活所需产品,有效填补全球供需缺口,为稳定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保障国际供给、平抑全球通胀作出了积极贡献。
美国彭博社网站2月9日刊登题为《为何全世界需要中国的清零政策》的文章。文中提到:如果消费者和企业想继续购买中国制造的商品,而不必忍受供应短缺和价格进一步上涨,那就应该希望中国继续执行“动态清零”政策。中国坚持这一政策的时间越长,给世界其他地区带来的收益就越大。
文章指出,如果不是中国采取“动态清零”政策,全球供应链遭受的冲击会比疫情暴发以来的任何时候都更为严重。即使供应链遭受的冲击只是暂时的,大范围的商品短缺也会推高已经居高不下的通货膨胀,拖累看起来已经比奥密克戎毒株出现之前更为脆弱的全球经济复苏。
“正如过去两年所证明的,暂时性的防控限制并不意味着制造商和出口商停工,也不意味着商品无法装船。”观点背后有坚实的事实支撑:2021年,我国货物贸易出口总值达21.73万亿元,增长21.2%;在2020年逆势增长基础上,2021年中国实际使用外资比上年增长14.9%,引资规模再创历史新高;全球通胀压力上升,中国物价总水平保持在合理区间,成为全球物价的重要“稳定器”……
统筹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中国不仅自身的经济发展得到保障,也为世界经济走出疫情阴霾、实现稳步复苏注入更多增长动能。针对亮眼的出口数据,分析人士指出,这一方面是由于部分发达经济体的需求端明显增长,另一方面是由于部分出口导向型国家深陷疫苗接种率不足,无法完全复工复产。对比之下,这体现了中国疫情防控的正确性和对经济的有效支持。
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不动摇,坚持“动态清零”的防疫目标——这是立足国情的必然选择,也是利于全球的最佳方案。“在评价(防疫策略)的时候,要综合评价,不能就某一个地方来考虑,因为病毒一直是全球化的。”梁万年说,国家现在所采取的措施是从一个更广阔的视野和大局来看待防控。
【动态清零体现尊重科学尊重规律学习心得及感悟】相关推荐文章:
2022坚持“动态清零”科学精准防控心得感悟【5篇】
2022坚持“动态清零”科学精准防控话题作文
2022坚持动态清零科学精准防控心得及感悟【5篇】
尊重生命议论文作文-关于尊重生命的议论文
2022坚持“动态清零”科学精准防控心得体会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