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傅雷家书读后感不少于六百字通用(5篇)
读后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连续剧或参观展览等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什么样的读后感才能对得起这个作品所表达的含义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读后感的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傅雷家书读后感不少于六百字篇一
我到现在一直都和父母生活在一起,体会不到和父母离别的感受。因为从未接触过这种感受,所以我一直很向往那种微妙的感觉。于是,我就拜读了《傅雷家书》。
家书中父母的谆谆教导,孩子与父母的真诚交流,给了天下子女父母强烈的感染启迪。傅雷是一个严谨,认真,一丝不苟,为人坦荡的人,他用自己的亲身经历现身说法教导自己的孩子要待人谦虚,做事谨慎,礼仪得体,遇到困难不气馁,要坚持不懈,获得成就不骄傲,要有爱国之心,要有艺术,人格的尊严。同时,对儿子的生活,傅雷也进行了有益的引导,告诉他要劳逸结合,正确理财……
在《傅雷家书》中有许多流露傅雷情感的句子,例如:孩子!孩子!孩子!我要怎样地拥抱你才能表达我的悔恨与热爱呢!在传统的中国家庭里,父亲总是扮演着严厉的角色,显得那么的不易近人。而这三生真挚的呼唤,冲破了传统文化沉重的藩篱,跨越了父子之间的鸿沟,让我感受到了父爱动人的一面。离别,让一个向来以严肃示人的父亲直视自己的内心,意识到自己对儿子那浓浓的爱。
在教育儿子的过程中,傅雷对待儿子的态度越来越宽容。这可以从信中的句子看出:你的中午并不见得如何退步,你不必有自卑感……可以看出。傅雷不仅不再过分苛责儿子,反而在儿子失落的时候给予劝慰和鼓励。可以看出傅雷在一点点的改变,从严厉变得宽容,他一直深深地爱着他的儿子,这次分离让傅雷有所改变。
《傅雷家书》是一个父亲在循循善诱,既包含对儿子的深情,又不缺少作为一个父亲的威严。如果我能与父亲写上几封家书,那又会是什么味道呢?
傅雷家书读后感不少于六百字篇二
妈妈在我读四年级时就为我买了这本书,便没有去好好品味。这当中原有如此之多的道理。让人怎样兼顾事务与学业。有了它,我便确定了路该如何取走,事该如何处理,人要怎样去做。
《傅雷家书》文艺评论家以及美术评论家傅雷写给儿子的书信编纂而成的一本集子,摘编了傅雷先生1954年至1966年5月的186封书信,最长的一封信长达七千多字。字里行间,充满了父亲对儿子的挚爱、期望,以及对国家和世界的高尚情感。
爱子之情本是人之常情,而傅雷对儿子的爱却没有成为那种普通的温情脉脉,而是始终把道德与艺术放在第一位,把舐犊之情放在第二位。正如他对儿子童年严格的管教,虽然不为常人所认同,但确乎出自他对儿子更为深沉的爱。
该书由于是父亲写给儿子的家书,是写在纸上的家常话,感情纯真、质朴,令人动容。
这本小书里,不是普通的家书。傅雷在给傅聪的信里这样说:“长篇累犊的给你写信,不是空唠叨,不是莫名其妙的gossip,而是有好几种作用的。第一,我的确把你当做一个讨论艺术,讨论音乐的对手;第二,极想激出你一些青年人的感想,让我做父亲的得些新鲜养料,同时也可以间接传布给别的青年;第三,借通信训练你的--不但是文笔,而尤其是你的思想;第四,我想时时刻刻,随处给你做个警种,做面‘忠实的镜子’,不论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细节方面,在艺术修养方面,在演奏姿态方面。”贯穿全部家书的情意,是要儿子知道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能够用严肃的态度对待一切,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在书中我也读懂了自己面对以后的生活不是手忙脚乱地去过。而是控制好每一件小事,让自己的生活秩序有条不紊,不去因为琐事而放宽自己的事业要求。不因为自己要做一些额外的工作而影响了自己分内的学习任务。做好自己,老师的作业认真完成,同时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和父母多沟通。分享自己的想法,让他们理解你,懂你。
通过这些书信,不仅儿子和亲人之间,建立了牢固的纽带,也通过这一条纽带,也使傅聪与远离的祖国牢牢地建立了心的结合。后来的事实证明不管国内家庭所受到的残酷遭遇,不管他自己所蒙受的恶名,他始终没有背弃他的祖国,不受祖国敌对者多方的威胁利诱,没有说过或做过有损祖国尊严的言行,这就是一个父亲对一个儿子的熏陶,这与父亲在数万里外,给儿子殷切的爱国主义教育是分不开的。时间,距离都不是问题,有心的父母,你那颗不眠的爱子之心,就是不可替代的教科书,人生的加油站。
傅雷家书读后感不少于六百字篇三
语文书中,有一篇文章是叫《傅雷家书两则》,我学完后,脑里没留下多少感慨。
今年,我在书摊买书时,发现有《傅雷家书》一书。带着一种莫名的好奇,我买下此书。
慢慢地看完此书,我的内心有种说不出的感动。书信中,父亲对儿子的那种关爱、叮咛和无止境的牵挂,让我很动情!
让我最为感动的一幕,是傅雷身患疾病时,还坚持带病写信给儿子。一字一句,都凝聚了父亲对儿子深厚的爱。
也是在《傅雷家书》中,我读懂了父亲的自尊。有很多封信中,傅雷以父亲的身份为傅聪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并且为儿子解决一些困难。也许在傅雷的眼中,作为父亲能够帮得到儿子的忙,是一件很有意义且开心的事情。可傅雷有困难时,需要儿子的帮助时,他的内心开始纠结了。当他带着一丝不安的情绪寄出那封家书,说需要儿子寄些所需食品回来时,傅雷的自尊心,很受打击。我想:这不仅仅是傅雷的自尊心受到打击,更是身为父亲的打击。他也许会想过总有一天会需要子女的帮助,只是那天真的到来时,让傅雷的心,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挫败!而我,在短短的一瞬间,明白了父亲的尊严,原来看似高大威猛的父亲尊严其实脆弱无比。身为儿女,我们时时刻刻依赖着父母,当我们父母有难时,我们要及早及时地为他们解决才对。这不仅是我们身为子女应尽的责任与义务,也不仅是我们对父母的一种迟来的爱与报答,更是,对父母仅有的自尊的维护!
一封一封的家书,被我一页页地翻阅下去,显得灵动。当家书读完后,却劈头迎来一封遗书。霎那间,我惊讶地说不出话来。
傅雷家书读后感不少于六百字篇四
傅雷是我国着名文学翻译家、文艺评论家,他是一个博学,睿智,正直的学者,极富个性。看完傅雷家书,你知道怎么写好一篇傅雷家书读后感吗?你是否在找正准备撰写“傅雷家书读后感作文六百字左右”,下面小编收集了相关的素材,供大家写文参考!
《傅雷家书》是由傅家的185封家书组成,大部分是傅雷暨夫人写给远在大洋彼岸的儿子傅聪的信。读了《傅雷家书》之后,真为傅雷先生对人生的如此认真和对子女的如此关爱而感动万分。家书中大到事业人生艺术,小到吃饭穿衣花钱,事无巨细,无不关怀备至。
为人父母的可以从中学习到教育子女的方法,学艺术的特别是学钢琴的可以从中学习提高技艺的方法,对解放初期至_这段历史感兴趣的朋友也能从傅雷这位当事人的描述中得到一些了解,而此书中对我印象最深的是加强个人修养。从家信的话语中看出傅雷是一位对自己要求极严格的人,有些方面甚至有些刻薄自己的味道,傅雷让儿子立下的三个原则:不说对不起祖国的话、不做对不起祖国的事、不入他国籍。爱子教子的精神令人感动。有些家书简短,有些家书洋洋洒洒上万字,但是无不体现了傅雷的对儿子、女儿鼓励、信赖、表扬、建议、关心和爱。通过书信,和儿子女儿交流感情,畅谈天下事。
而反观自己,连电话都懒得打,更何况是写信了,好像自己也从来没有想父母,主动关心父母。
看完傅雷家书后,我被深深的感动了,想到自己因为电脑等高科技而忽略了父母,我就非常的惭愧,以后,我一定要多关心父母。
妈妈在我读四年级时就为我买了这本书,便没有去好好品味。这当中原有如此之多的道理。让人怎样兼顾事务与学业。有了它,我便确定了路该如何取走,事该如何处理,人要怎样去做。
《傅雷家书》文艺评论家以及美术评论家傅雷写给儿子的书信编纂而成的一本集子,摘编了傅雷先生1954年至1966年5月的186封书信,最长的一封信长达七千多字。字里行间,充满了父亲对儿子的挚爱、期望,以及对国家和世界的高尚情感。
爱子之情本是人之常情,而傅雷对儿子的爱却没有成为那种普通的温情脉脉,而是始终把道德与艺术放在第一位,把舐犊之情放在第二位。正如他对儿子童年严格的管教,虽然不为常人所认同,但确乎出自他对儿子更为深沉的爱。
该书由于是父亲写给儿子的家书,是写在纸上的家常话,感情纯真、质朴,令人动容。
这本小书里,不是普通的家书。傅雷在给傅聪的信里这样说:“长篇累犊的给你写信,不是空唠叨,不是莫名其妙的gossip,而是有好几种作用的。第一,我的确把你当做一个讨论艺术,讨论音乐的对手;第二,极想激出你一些青年人的感想,让我做父亲的得些新鲜养料,同时也可以间接传布给别的青年;第三,借通信训练你的--不但是文笔,而尤其是你的思想;第四,我想时时刻刻,随处给你做个警种,做面‘忠实的镜子’,不论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细节方面,在艺术修养方面,在演奏姿态方面。”贯穿全部家书的情意,是要儿子知道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能够用严肃的态度对待一切,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在书中我也读懂了自己面对以后的生活不是手忙脚乱地去过。而是控制好每一件小事,让自己的生活秩序有条不紊,不去因为琐事而放宽自己的事业要求。不因为自己要做一些额外的工作而影响了自己分内的学习任务。做好自己,老师的作业认真完成,同时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和父母多沟通。分享自己的想法,让他们理解你,懂你。
通过这些书信,不仅儿子和亲人之间,建立了牢固的纽带,也通过这一条纽带,也使傅聪与远离的祖国牢牢地建立了心的结合。后来的事实证明不管国内家庭所受到的残酷遭遇,不管他自己所蒙受的恶名,他始终没有背弃他的祖国,不受祖国敌对者多方的威胁利诱,没有说过或做过有损祖国尊严的言行,这就是一个父亲对一个儿子的熏陶,这与父亲在数万里外,给儿子殷切的爱国主义教育是分不开的。时间,距离都不是问题,有心的父母,你那颗不眠的爱子之心,就是不可替代的教科书,人生的加油站。
语文书中,有一篇文章是叫《傅雷家书两则》,我学完后,脑里没留下多少感慨。
今年,我在书摊买书时,发现有《傅雷家书》一书。带着一种莫名的好奇,我买下此书。
慢慢地看完此书,我的内心有种说不出的感动。书信中,父亲对儿子的那种关爱、叮咛和无止境的牵挂,让我很动情!
让我最为感动的一幕,是傅雷身患疾病时,还坚持带病写信给儿子。一字一句,都凝聚了父亲对儿子深厚的爱。
也是在《傅雷家书》中,我读懂了父亲的自尊。有很多封信中,傅雷以父亲的身份为傅聪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并且为儿子解决一些困难。也许在傅雷的眼中,作为父亲能够帮得到儿子的忙,是一件很有意义且开心的事情。可傅雷有困难时,需要儿子的帮助时,他的内心开始纠结了。当他带着一丝不安的情绪寄出那封家书,说需要儿子寄些所需食品回来时,傅雷的自尊心,很受打击。我想:这不仅仅是傅雷的自尊心受到打击,更是身为父亲的打击。他也许会想过总有一天会需要子女的帮助,只是那天真的到来时,让傅雷的心,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挫败!而我,在短短的一瞬间,明白了父亲的尊严,原来看似高大威猛的父亲尊严其实脆弱无比。身为儿女,我们时时刻刻依赖着父母,当我们父母有难时,我们要及早及时地为他们解决才对。这不仅是我们身为子女应尽的责任与义务,也不仅是我们对父母的一种迟来的爱与报答,更是,对父母仅有的自尊的维护!
一封一封的家书,被我一页页地翻阅下去,显得灵动。当家书读完后,却劈头迎来一封遗书。霎那间,我惊讶地说不出话来。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自古以来,家书都是一种对家人表达自己情感的途径。古代有张籍的《秋思》,现代有傅雷夫妇的《傅雷家书》。《傅雷家书》不同于普通的家书,它不仅仅是家书,还是一部教子之书。
我到现在一直都和父母生活在一起,体会不到和父母离别的感受。因为从未接触过这种感受,所以我一直很向往那种微妙的感觉。于是,我就拜读了《傅雷家书》。
家书中父母的谆谆教导,孩子与父母的真诚交流,给了天下子女父母强烈的感染启迪。傅雷是一个严谨,认真,一丝不苟,为人坦荡的人,他用自己的亲身经历现身说法教导自己的孩子要待人谦虚,做事谨慎,礼仪得体,遇到困难不气馁,要坚持不懈,获得成就不骄傲,要有爱国之心,要有艺术,人格的尊严。同时,对儿子的生活,傅雷也进行了有益的引导,告诉他要劳逸结合,正确理财……
在《傅雷家书》中有许多流露傅雷情感的句子,例如:孩子!孩子!孩子!我要怎样地拥抱你才能表达我的悔恨与热爱呢!在传统的中国家庭里,父亲总是扮演着严厉的角色,显得那么的不易近人。而这三生真挚的呼唤,冲破了传统文化沉重的藩篱,跨越了父子之间的鸿沟,让我感受到了父爱动人的一面。离别,让一个向来以严肃示人的父亲直视自己的内心,意识到自己对儿子那浓浓的爱。
在教育儿子的过程中,傅雷对待儿子的态度越来越宽容。这可以从信中的句子看出:你的中午并不见得如何退步,你不必有自卑感……可以看出。傅雷不仅不再过分苛责儿子,反而在儿子失落的时候给予劝慰和鼓励。可以看出傅雷在一点点的改变,从严厉变得宽容,他一直深深地爱着他的儿子,这次分离让傅雷有所改变。
《傅雷家书》是一个父亲在循循善诱,既包含对儿子的深情,又不缺少作为一个父亲的威严。如果我能与父亲写上几封家书,那又会是什么味道呢?
这是父亲写给儿子的信,一封封容具了亲情。我开始看的时候,心里甚是喜悦,可以知道钢琴家的成才之路,这样的话可以借鉴到我以后的日子里。殊不知,傅聪的成才之路充满了坎坷。他也有丧气的时候,他也有脾气暴躁的时候,我之前以为名人都是神人,都是很能藏住自己的内心,这些信还原了一个真实的傅聪,更能走进傅聪的生命。我更看到在他失败的时候,父亲不是安慰,而是指导他,引领他走向正确的方向。有时候,我们失败了,我们需要的不是安慰,不是眼泪,不是陪伴,而是一条能走出困境的路。
傅聪他比常人幸运,却又是不幸的。他可以有留学外国的经历,却得饱含思乡思归之苦。在异国他乡固然能收到更好的教育,但是也得一个人面对那些苦难。在这样的状况下,傅聪是需要人陪伴的。但也许也因为这样,傅聪才有了3次婚姻。他迫切地需要家庭的温暖,可是太急太冲动,以至于还没得及看清是否适合在一起就迈入了婚姻的殿堂,而又迅速地离场。我想说大学,不要因为寂寞而去爱,而去背上那些今后的痛苦,抉择必须清楚理性,我们也算离家,但大学生要学会自管。
傅雷总是以自己的亲身经验告诉傅聪,他们不像父子,更像朋友。他父亲没有怪过他,那是傅聪自己的选择,父亲只是一个提供建议的人,而不是决定一切的。在适当的年龄讲适当的事,从来不会抹杀傅聪的求知欲。当下,我们有时候过于强硬,过于逼迫,孩子们去接受那些他们并不清楚的事情,我们这是在扼杀孩子们的权利。父母的话只是一种建议,而不是硬性指标。
上了大学,我们的独立性增强,但并不是天高任鸟飞,你就可以无目的地飞翔,忘记归家的路。即使身在他国的傅聪,还时刻保持与家里的联系,这是傅雷要求的,因为家人总是想要知道你的近况的,你过的一切。在大学的我们,可曾记得,多与家里联系,无论走到哪里,我们都是孩子,我们都归属于家。有家才有一切,家是自己坚强的后盾。
前面的绝大部分内容都是父亲的教诲,夹藏着慈爱,但让我映象深刻的是傅雷在1966年写的信吧。读到他临死前的告示,心里酸酸的,大概是傅雷夫妻双双吊死在家里,那种凄苦吧。这虽然不是傅雷家书的主要内容,但却撼动我的内心。在那个时候,在那种情况下,傅雷那种不卑不亢的精神,以及看淡生死的气概。人世间即使仍有他牵挂着的人,他的儿子孙子,但是文 革给予人们的伤害是需要血液来洗刷的,是需要鲜血的祭奠唤醒人名的内心。人世太多的可惜,十年文 革,中国太多的文人逝世,寄托于未来,傅雷也是这么想的,总会有洗冤的一天。
每一个人看傅雷家书都有自己的体会,不同时期看也有不同的想法,和当时的心境也有很大的关系,不管如何,傅雷家书是那个时代留个我们的一笔财富。
傅雷家书读后感不少于六百字篇五
这是父亲写给儿子的信,一封封容具了亲情。我开始看的时候,心里甚是喜悦,可以知道钢琴家的成才之路,这样的话可以借鉴到我以后的日子里。殊不知,傅聪的成才之路充满了坎坷。他也有丧气的时候,他也有脾气暴躁的时候,我之前以为名人都是神人,都是很能藏住自己的内心,这些信还原了一个真实的傅聪,更能走进傅聪的生命。我更看到在他失败的时候,父亲不是安慰,而是指导他,引领他走向正确的方向。有时候,我们失败了,我们需要的不是安慰,不是眼泪,不是陪伴,而是一条能走出困境的路。
傅聪他比常人幸运,却又是不幸的。他可以有留学外国的经历,却得饱含思乡思归之苦。在异国他乡固然能收到更好的教育,但是也得一个人面对那些苦难。在这样的状况下,傅聪是需要人陪伴的。但也许也因为这样,傅聪才有了3次婚姻。他迫切地需要家庭的温暖,可是太急太冲动,以至于还没得及看清是否适合在一起就迈入了婚姻的殿堂,而又迅速地离场。我想说大学,不要因为寂寞而去爱,而去背上那些今后的痛苦,抉择必须清楚理性,我们也算离家,但大学生要学会自管。
傅雷总是以自己的亲身经验告诉傅聪,他们不像父子,更像朋友。他父亲没有怪过他,那是傅聪自己的选择,父亲只是一个提供建议的人,而不是决定一切的。在适当的年龄讲适当的事,从来不会抹杀傅聪的求知欲。当下,我们有时候过于强硬,过于逼迫,孩子们去接受那些他们并不清楚的事情,我们这是在扼杀孩子们的权利。父母的话只是一种建议,而不是硬性指标。
上了大学,我们的独立性增强,但并不是天高任鸟飞,你就可以无目的地飞翔,忘记归家的路。即使身在他国的傅聪,还时刻保持与家里的联系,这是傅雷要求的,因为家人总是想要知道你的近况的,你过的一切。在大学的我们,可曾记得,多与家里联系,无论走到哪里,我们都是孩子,我们都归属于家。有家才有一切,家是自己坚强的后盾。
前面的绝大部分内容都是父亲的教诲,夹藏着慈爱,但让我映象深刻的是傅雷在1966年写的信吧。读到他临死前的告示,心里酸酸的,大概是傅雷夫妻双双吊死在家里,那种凄苦吧。这虽然不是傅雷家书的主要内容,但却撼动我的内心。在那个时候,在那种情况下,傅雷那种不卑不亢的精神,以及看淡生死的气概。人世间即使仍有他牵挂着的人,他的儿子孙子,但是文 革给予人们的伤害是需要血液来洗刷的,是需要鲜血的祭奠唤醒人名的内心。人世太多的可惜,十年文 革,中国太多的文人逝世,寄托于未来,傅雷也是这么想的,总会有洗冤的一天。
每一个人看傅雷家书都有自己的体会,不同时期看也有不同的想法,和当时的心境也有很大的关系,不管如何,傅雷家书是那个时代留个我们的一笔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