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芦笛岩导游词800字(四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芦笛岩导游词篇一
大龙潭景区位于柳州市区南部,距市中心仅三公里,规划面积约544公顷,是一个融喀斯特自然山水景观,中国南方少数民族风情文化,亚热带岩溶植物科研、科普、植物景观为一体的大型风景游览区。
龙潭公园林木苍翠、群山环抱、自成屏障,卧虎山、美女峰、孔雀山等二十四峰形态各异,耸立于一湖(镜湖)二潭(龙潭、雷潭)四谷地之间。雷山绝壁下涌出一泓清泉在雷、龙二山间汇成“龙潭”古称“雷塘”,咫尺相隔的“雷潭”经地下河与之相潜通。清澈的潭水经“八龙喷雪坝”泻入镜湖后蜿蜒如游龙穿园而过,注入园外蓬花山下的溶洞里,消失得无影无踪。
雷龙二潭水温如恒(18℃—22℃),每逢隆冬,水汽蒸腾,烟雾缭绕,故称双潭烟雨。雷、龙二山夹水相峙,相传雷、龙二神在此司掌雷雨,世称“龙雷胜境”。又因崖壁有明代兵部右侍郎,柳州八贤之一的张摩崖石刻诗“山下清泉出,林间百发来。寒云如可卧,不必问蓬莱”。“龙潭胜境”仿佛蓬莱仙境。
广西及我国南方少数民族多姿多彩的民族建筑、风物民俗为主要造图内容,融少数民族风情特色与秀美的自然景色为一体。
壮乡、瑶山、苗岭、侗寨傣村等少数民族风景村寨均依各民族生活习俗建造。或依山傍水、或高踞山崖、或散落在茂林之中,造型别致,建筑精工。民族风情游览线已初具规模,以“鼓楼”、“龙潭风雨桥”、“木楼民居”和“轻松山房”等建筑组成的侗寨蔚为大观。静卧镜湖之上的“龙潭风雨桥”系仿木钢筋混凝土廊桥式建筑,以三江程阳风雨桥为蓝本设计、建造而成。整座桥亭飞檐,极具特色。傍水而建的九层鼓楼为正四边形塔楼结构,飞檐重阁、琉璃装饰、葫芦顶、端庄肃穆;内设景廊,盘旋而上,上悬“款鼓”,既体现侗人击鼓示警聚众之意,又应合游人登高望远之心。
芦笙坪上几根芦笙柱拔地而立,各柱彩雕均不雷同,或盘龙绕柱,或牛轭垂悬,或锦鸡翘羽,凡临此境,仿佛笙歌阵阵回荡山间,舞姿幢幢跃入眼帘,自擅一方之胜。西来镜湖流水汇渊成薮,湖光山色,美女迫形,桃红柳绿,草坡起伏,满目葱笼。风情线上的“壮乡”便座落其间,对歌亭,镇水亭隔水相望,榕树桥形动人。
千栏式建筑——壮民居缘水修筑,极富水乡生活情趣。傣村已建有民族餐厅,傣亭等,建筑多以徒坡屋面见长。村内竹篱环绕,绿草如茵、鱼尾葵、假槟榔、伊拉克蜜枣等亚热带植物和别致的傣式建筑相映成辉,形成一派南国风光。到龙潭公园游览不仅可以饱览亚热带岩溶地区的奇山秀水,风格各异的少数民族建筑;还可以欣赏民族村寨内多姿多彩的少数民族歌舞表演,品尝别具一格的少数民族菜肴。
芦笛岩导游词篇二
欢迎大家前来游览芦笛岩。很高兴为大家解说。芦笛岩是国家4a级景区,也是桂林山水的一颗明珠。希望我的讲解能伴随你度过一段美好的时光。现在请大家随我到岩洞里游览。
芦笛岩位于桂林市西北桃花江畔,在光明山的南侧山腰,距市中心约6公里。洞口原长有一种芦荻草,传说可以做笛子,吹出悦耳动听的声音,芦笛岩因此得名。 远在一千多年前的唐代就有人来芦笛岩游览,芦笛岩的石壁上留下了不少古人的墨迹,但历代都没有开发。芦笛岩于1959年开始进行勘测与建设。1962年正式对游人开放。自开放以来,芦笛岩曾先后接待了邓小平、李鹏、朱?基、李瑞环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卡特、联合国前秘书长德奎利亚尔等80多个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也曾前来参观游览,所以又有“国宾洞”的美誉。芦笛岩洞深240米,最宽处93米,最大高度18米,游览路程约500米,游览时间大约40分钟。
芦笛岩中石笋、石柱、石幔密集如林,洞天高阔,气势宏伟,被誉为“大自然的艺术之宫”。芦笛岩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年代,l00万年前这里原是一个古地下湖,由于地壳运动,山体抬升,地下水位下降;地下湖变成了山洞。后来,地下水沿着山体中许许多多的破碎带流动,溶解了岩石中的碳酸钙。当地下水从岩石缝隙流到洞中时,二氧化碳溢出,钙离子就沉淀结晶,经过长年的积累形成千姿百态的钟乳石,组成了一座大自然的艺术之宫。
狮岭朝霞
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幅由许多钟乳石组成的壮丽图景:有挺拔的山峰,有茂密的森林,还有浓阴遮天的千年古树。每当太阳初升,就有成群的狮子迎着朝阳在森林里尽情地欢舞,使整个森林充满了蓬蓬勃勃的朝气。这里有一头大狮子,这是头部,这是身部,这是尾巴。它正看护着那边的一群玩耍的小狮子,这个景叫“狮岭朝霞”。
高峡飞瀑
请看这里有两座绿树叠翠的山峰,在两座山峰之间,一条银光闪闪水花儿四溅的瀑布飞泻而下。那宏伟的气概,就像我国唐代诗人李白所描写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个景叫“高峡飞瀑”。由于这条石瀑布形成的年代较晚,含杂质较少,结晶好,显得洁白晶莹。
圆顶蚊账
这里有一只小鸵鸟。它正看护着芦笛岩中特有的圆顶蚊账。这是账顶,这是账布。蚊账的一半已经整齐的折叠起来了。账顶叫石盾,像是古代的兵器盾牌,也有人叫它调色板;账布是折皱状的石幔。石盾是由从洞壁裂缝挤压出来的渗透的水形成,水流形成石盾上下两块圆形盾板,两块盾板中间是空的,水从盾板夹缝向外流出,又形成了下部的石幔,石盾和石幔就形成了一床圆顶蚊账。
半首诗台
这里有一个小平台,相传是古代诗人观景吟诗的地方。一天,有一位诗人远道而来,被芦笛岩神奇的景色迷住了,不禁诗兴大发,可是他只写出了半首就再也找不到适当的诗句了。这半首诗是这样说的:“天生芦笛千般巧,欲写奇岩下笔难。”后人便把它叫“半首诗台”。如果哪位嘉宾有兴趣,可以接着续写下半首诗。(广州一游客对出的后半首:扶石徘徊不忍去,将身化作洞中仙)
雪 人
这里好像刚刚下过一场大雪,前方堆起了一座雪人,这是雪人的头部,眼睛、鼻子、嘴巴依然清晰可见;这是身部,突出的地方是它的胳膊,由于天气冷,它把手已经缩到口袋里去了,也有人说它像一尊大肚弥勒佛。
塔松傲雪
雪人旁边的像是一棵上尖下圆的塔形松树,松树的枝叶上覆盖一层厚厚的冰雪,屹立在林海雪原之中,俗话说:“松无白雪不精神”,白雪青松,更显现出它那不畏严寒,傲视风雪的坚强性格。这个景叫“塔松傲雪”。芦笛岩内气温常年保持在19摄氏度左右,没有冰封雪飘的条件,这里的“白雪”是由含杂质很少的方解石结晶组成。
蘑菇山
现在您左边看到的是一座蘑菇山,山上长满了大大小小的蘑菇。山下的是小蘑菇,半山腰上有大蘑菇,长在最里边的是最大的蘑菇王,有一位老人经常上山来采蘑菇,您看,半山腰上老人正抱着蘑菇下山来呢!
瓜菜丰收
走过了一座蘑菇山,现在来到一座瓜菜山,这里有许多的瓜果和蔬菜。这是长豆角、莲藕、高脚白菜、花菜、东瓜、花生、萝卜、丝瓜,山下有个又大又圆的西瓜,这里还有广西的特产沙田柚。由于这一带是洞顶裂隙最丰富的地方,每当雨季就会有大量的流水、滴水、还有从高处落下溅散成雾状的水珠,这些富含碳酸盐的水联合作用,造就了这一幅幅丰收图景。
黄杨木雕
瓜菜山旁边的这座巨大的钟乳石,很像一座精美的黄杨木雕。也有人说它像海上的仙山——蓬莱。上面长满了各种奇花异草:有千年的人参、当归、还有珍贵的药材灵之草。您看,半山腰上两位老人正在喝茶聊天谈论着养生之道呢。
盘龙宝塔
这根石柱像是一座宝塔,塔身上盘绕着一条青龙,突出的地方是龙头,龙身弯弯曲曲盘旋而上,人们叫它“盘龙宝塔”。
鸟语花香
前方是一座大花园,请顺着手电光往上看,这里有一只白肚皮黑羽毛的小燕子,它正歪着脑袋往下瞧。在燕子的下面有一朵盛开的鸡冠花,在鸡冠花的下面是一朵含苞待放的大花蕾,据说这朵花蕾是可以开放的,而开放的时候特别的鲜艳芬芳,可惜今天各位来得不凑巧,这花蕾还没有开放,不妨等到花开的时候请各位嘉宾再来观赏。这个景叫“鸟语花香”。
原始森林
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幅原始森林的壮丽图景,这里有千年的青松,万年的翠柏,密密层层,望不到边。这许多密集高大的钟乳石,组成了芦笛岩中最壮观的的石林。(不关森林灯,开双柱灯)在森林里有两根一般高大,一般粗细的钟乳石,它们像两根画柱顶着天庭,人们叫它“双柱擎天”。但仔细看,又能看到不同的地方,右边这根,看上去没有连接,其实已经连接起来了,左边这根,像是已经连接了,实际上还差一点没有连接。真是“疑是相接却未接,像未相连却已连”。据地质工作者的研究,未连接的这根,只要还有滴水活动,总有一天也要连接起来。在桂林的岩洞中,因条件不同,钟乳石生长的速度也不一样,每一百年里有的长几毫米,有的长二、三十厘米,究竟一百年后它能不能连接上呢?那在此祝各位嘉宾健康长寿,请120xx年后再来游览。
帘外云山
水晶宫
这里是芦笛岩最宽阔的地方,最宽处有93米,最高处18米,大厅的左上方悬挂着一盏巨大的宫灯,把整个大厅染上了一层神奇的色彩,好像神话故事里东海龙王的水晶宫。
走进这个大厅,您一定会有这样的感觉,为什么这里这么平整,空空荡荡,没有密集的钟乳石呢?有两个原因:第一,这里的岩层平缓。古地湖下的湖水顺着岩层溶蚀了整层岩石。留下的层面平平整整,形成了这个大厅;第二,是因为这里的洞顶岩石比较完整,裂隙小,水不能渗透下来,所以钟乳石也少。洞底更显得平坦宽阔。
这里是古地下湖最深的地方,曾经是名副其实的水晶宫。相传,这里也是孙悟空大闹龙宫的地方,前方有一根金黄色的石柱就像是龙宫中的定海神针,孙悟空为了得到这根金箍棒,和龙王的虾兵蟹将打了起来。您看,这只水母在宫里飘来飘去,充当巡逻兵,这座镇海宝塔被孙悟空打塌了半边。
左上方那只小海螺怪机灵的,遇到危险就赶快溜,老孙只吹了一口气就把它定在了这里。
这条大鲤鱼见孙悟空这般厉害,吓得忙往泥里钻,只露出身子和尾巴。请注意,这条鲤鱼是根石柱。“尾巴”是石钟乳部分,身子是石笋部分,连接石柱后,由于根基粘土下沉,顶端被拉断离开洞顶,成了一条钻入泥里的鲤鱼。龙王不是孙悟空的对手,钻入龙池逃跑了。看了这么久,各位还不知道孙悟空在哪里呢?您看,他胜利了,正骑在大海螺上呢。 都说芦笛岩美在水晶宫,妙在龙池的倒影中,现在请各位嘉宾到前方去欣赏一下龙池里的雪山倒影,稍作休息,还有一半的游程,请不要走散了。
远望山城
那灯火辉煌的远处,是一派锦透河山,有人说,它像是一座美丽的海滨城市,也有人说,它像是上海的外滩或是香港的夜景,但更多的游人说,它再像不过的是山水甲天下的桂林,您看水中就像清澈见底的漓江,两岸山峰林立,桂林山水有四大特点:山清、水秀、洞奇、石美。真是“千峰环野立,一水抱城流”。体现了城在景中,景在城中,城景交融的桂林城建特色。这个景叫“远望山城”。
葵花峡
在您身后的洞中小路非常狭窄,小路上方长有一朵金灿灿的大葵花,人们把这里叫做“葵花峡”。我们将穿行在钟乳石林之中,请注意台阶,小心碰头。
幽静听笛
穿过葵花峡,我们来到这个幽静雅致的小洞府,这里有芦笛岩最薄的一块石旗,它薄得可以透过光线,人们叫它透光石。相传,过去有位歌手,常常带着芦荻做成的笛子到这里吹,这个折皱状的钟乳石,像是一支四节芦笛。笛声清脆悠扬,吸引来不少的听众,这头小象甩着长鼻子大耳朵伴着笛声跳舞;一只头戴瓜皮帽的小猴子听得入了神,手里的香蕉也忘了吃。老人更是喜出望外,胡子笑成了一朵花。老人把两个孙子也带来了,坐在半山腰上,这是大孙子,小孙子爬得更高。这个景叫“幽静听笛”。
宝镜照蜈蚣
这里有一面镜子,镜子上蒙着一层薄薄的绉纱,传说只要把绉纱揭开,它便能射出雪白的亮光来,使一切妖魔鬼怪见了都害怕。您看,绉纱还未揭开,这条紫红色的蜈蚣就吓得往石头缝里钻。这景是“宝镜照蜈蚣”。这宝镜也是石盾,因为含铁锰元素,而呈紫红色。这有只猫头鹰正在睡觉,它按自己的老习惯一只眼睁着,一只眼闭着。既然睡着了,咱们就不打扰了,请轻轻的往前走。
舞台帷幕
这里面像是一座舞台,刚才演出的是广西壮族歌舞剧《刘三姐》,演出好像刚刚结束,金丝绒帷幕正在慢慢关闭,这个景叫“舞台帷幕”。我们来晚了,没有看到精彩的演出,希望下次能按时观看。
大锦旗
这块石幔就像挂在洞中的一面大锦旗。我们洞中的石钟乳、石笋、石柱、石幔密集如林,惟妙惟肖,它们的形成已经有一百万年了,都是由洞顶的滴水形成,当含有碳酸钙的水从裂缝中滴下来,经过上万年以至百万年的积累,结晶成悬挂在洞顶的石钟乳,水滴到地上,形成从下往上长的石笋,经过漫长的年代,石笋和石钟乳连接起来,形成了石柱。这一类由滴水形成的钟乳石称为滴石类。如果滴水量增加,变成片状流动的水,就会形成石瀑布、石旗、石幔一类的形态,这一类叫流石类。有句成语说:“水滴石穿”,在芦笛岩却是水滴石长,只要有滴水活动的地方,钟乳石就会不停地生长。
倒挂金鱼
再看这里蹲着一只青蛙,它正望着一条倒挂的大金鱼,这是金鱼的头部,大大的水泡眼,身子、尾巴。它身上长满珍珠状的鱼鳞,所以又叫珍珠金鱼。这些鱼鳞是由高处滴落飞溅开来的雾状水珠凝结而成,叫石葡萄。金鱼正挂着照镜子,走的时候当心别踩碎了金鱼的镜子。
桂 皮
请看洞顶上悬挂的这块钟乳石,是一块断掉后的石旗,很像广西特产的一种香料,也是一种药材,您能说出它的名字吗?对,桂皮。
雄狮送客
各位嘉宾,芦笛岩游览就要结束了,森林中跑出一头矫健的雄狮,您看它昂首摆尾,热情的向您致意,嘴巴微微张开着,好像在说:再见了,朋友们,欢迎以后有时间,有机会再来芦笛岩游览。这是我们参观的最后一景,叫“雄狮送客”。芦笛岩内游览到此结束,出洞口设有服务质量监督岗,欢迎您对我们的导游工作提出宝贵意见。祝您旅游愉快。再见!
芦笛岩导游词篇三
欢迎大家前来游览芦笛岩。很高兴为大家解说。芦笛岩是国家4a级景区,也是桂林山水的一颗明珠。希望我的讲解能伴随你度过一段美好的时光。现在请大家随我到岩洞里游览。
芦笛岩位于桂林市西北桃花江畔,在光明山的南侧山腰,距市中心约6公里。洞口原长有一种芦荻草,传说可以做笛子,吹出悦耳动听的声音,芦笛岩因此得名。 远在一千多年前的唐代就有人来芦笛岩游览,芦笛岩的石壁上留下了不少古人的墨迹,但历代都没有开发。芦笛岩于1959年开始进行勘测与建设。1962年正式对游人开放。自开放以来,芦笛岩曾先后接待了邓小平、李鹏、朱基、李瑞环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卡特、联合国前秘书长德奎利亚尔等80多个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也曾前来参观游览,所以又有“国宾洞”的美誉。芦笛岩洞深240米,最宽处93米,最大高度18米,游览路程约500米,游览时间大约40分钟。
芦笛岩中石笋、石柱、石幔密集如林,洞天高阔,气势宏伟,被誉为“大自然的艺术之宫”。芦笛岩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年代,l00万年前这里原是一个古地下湖,由于地壳运动,山体抬升,地下水位下降;地下湖变成了山洞。后来,地下水沿着山体中许许多多的破碎带流动,溶解了岩石中的碳酸钙。当地下水从岩石缝隙流到洞中时,二氧化碳溢出,钙离子就沉淀结晶,经过长年的积累形成千姿百态的钟乳石,组成了一座大自然的艺术之宫。
狮岭朝霞
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幅由许多钟乳石组成的壮丽图景:有挺拔的山峰,有茂密的森林,还有浓阴遮天的千年古树。每当太阳初升,就有成群的狮子迎着朝阳在森林里尽情地欢舞,使整个森林充满了蓬蓬勃勃的朝气。这里有一头大狮子,这是头部,这是身部,这是尾巴。它正看护着那边的一群玩耍的小狮子,这个景叫“狮岭朝霞”。
高峡飞瀑
请看这里有两座绿树叠翠的山峰,在两座山峰之间,一条银光闪闪水花儿四溅的瀑布飞泻而下。那宏伟的气概,就像我国唐代诗人李白所描写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个景叫“高峡飞瀑”。由于这条石瀑布形成的年代较晚,含杂质较少,结晶好,显得洁白晶莹。
圆顶蚊账
这里有一只小鸵鸟。它正看护着芦笛岩中特有的圆顶蚊账。这是账顶,这是账布。蚊账的一半已经整齐的折叠起来了。账顶叫石盾,像是古代的兵器盾牌,也有人叫它调色板;账布是折皱状的石幔。石盾是由从洞壁裂缝挤压出来的渗透的水形成,水流形成石盾上下两块圆形盾板,两块盾板中间是空的,水从盾板夹缝向外流出,又形成了下部的石幔,石盾和石幔就形成了一床圆顶蚊账。
半首诗台
这里有一个小平台,相传是古代诗人观景吟诗的地方。一天,有一位诗人远道而来,被芦笛岩神奇的景色迷住了,不禁诗兴大发,可是他只写出了半首就再也找不到适当的诗句了。这半首诗是这样说的:“天生芦笛千般巧,欲写奇岩下笔难。”后人便把它叫“半首诗台”。如果哪位嘉宾有兴趣,可以接着续写下半首诗。(广州一游客对出的后半首:扶石徘徊不忍去,将身化作洞中仙)
雪 人
这里好像刚刚下过一场大雪,前方堆起了一座雪人,这是雪人的头部,眼睛、鼻子、嘴巴依然清晰可见;这是身部,突出的地方是它的胳膊,由于天气冷,它把手已经缩到口袋里去了,也有人说它像一尊大肚弥勒佛。
塔松傲雪
雪人旁边的像是一棵上尖下圆的塔形松树,松树的枝叶上覆盖一层厚厚的冰雪,屹立在林海雪原之中,俗话说:“松无白雪不精神”,白雪青松,更显现出它那不畏严寒,傲视风雪的坚强性格。这个景叫“塔松傲雪”。芦笛岩内气温常年保持在19摄氏度左右,没有冰封雪飘的条件,这里的“白雪”是由含杂质很少的方解石结晶组成。
蘑菇山
现在您左边看到的是一座蘑菇山,山上长满了大大小小的蘑菇。山下的是小蘑菇,半山腰上有大蘑菇,长在最里边的是最大的蘑菇王,有一位老人经常上山来采蘑菇,您看,半山腰上老人正抱着蘑菇下山来呢!
瓜菜丰收
走过了一座蘑菇山,现在来到一座瓜菜山,这里有许多的瓜果和蔬菜。这是长豆角、莲藕、高脚白菜、花菜、东瓜、花生、萝卜、丝瓜,山下有个又大又圆的西瓜,这里还有广西的特产沙田柚。由于这一带是洞顶裂隙最丰富的地方,每当雨季就会有大量的流水、滴水、还有从高处落下溅散成雾状的水珠,这些富含碳酸盐的水联合作用,造就了这一幅幅丰收图景。
黄杨木雕
瓜菜山旁边的这座巨大的钟乳石,很像一座精美的黄杨木雕。也有人说它像海上的仙山——蓬莱。上面长满了各种奇花异草:有千年的人参、当归、还有珍贵的药材灵之草。您看,半山腰上两位老人正在喝茶聊天谈论着养生之道呢。
盘龙宝塔
这根石柱像是一座宝塔,塔身上盘绕着一条青龙,突出的地方是龙头,龙身弯弯曲曲盘旋而上,人们叫它“盘龙宝塔”。
鸟语花香
前方是一座大花园,请顺着手电光往上看,这里有一只白肚皮黑羽毛的小燕子,它正歪着脑袋往下瞧。在燕子的下面有一朵盛开的鸡冠花,在鸡冠花的下面是一朵含苞待放的大花蕾,据说这朵花蕾是可以开放的,而开放的时候特别的鲜艳芬芳,可惜今天各位来得不凑巧,这花蕾还没有开放,不妨等到花开的时候请各位嘉宾再来观赏。这个景叫“鸟语花香”。
原始森林
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幅原始森林的壮丽图景,这里有千年的青松,万年的翠柏,密密层层,望不到边。这许多密集高大的钟乳石,组成了芦笛岩中最壮观的的石林。(不关森林灯,开双柱灯)在森林里有两根一般高大,一般粗细的钟乳石,它们像两根画柱顶着天庭,人们叫它“双柱擎天”。但仔细看,又能看到不同的地方,右边这根,看上去没有连接,其实已经连接起来了,左边这根,像是已经连接了,实际上还差一点没有连接。真是“疑是相接却未接,像未相连却已连”。据地质工作者的研究,未连接的这根,只要还有滴水活动,总有一天也要连接起来。在桂林的岩洞中,因条件不同,钟乳石生长的速度也不一样,每一百年里有的长几毫米,有的长二、三十厘米,究竟一百年后它能不能连接上呢?那在此祝各位嘉宾健康长寿,请120xx年后再来游览。
帘外云山
水晶宫
这里是芦笛岩最宽阔的地方,最宽处有93米,最高处18米,大厅的左上方悬挂着一盏巨大的宫灯,把整个大厅染上了一层神奇的色彩,好像神话故事里东海龙王的水晶宫。
走进这个大厅,您一定会有这样的感觉,为什么这里这么平整,空空荡荡,没有密集的钟乳石呢?有两个原因:第一,这里的岩层平缓。古地湖下的湖水顺着岩层溶蚀了整层岩石。留下的层面平平整整,形成了这个大厅;第二,是因为这里的洞顶岩石比较完整,裂隙小,水不能渗透下来,所以钟乳石也少。洞底更显得平坦宽阔。
这里是古地下湖最深的地方,曾经是名副其实的水晶宫。相传,这里也是孙悟空大闹龙宫的地方,前方有一根金黄色的石柱就像是龙宫中的定海神针,孙悟空为了得到这根金箍棒,和龙王的虾兵蟹将打了起来。您看,这只水母在宫里飘来飘去,充当巡逻兵,这座镇海宝塔被孙悟空打塌了半边。
左上方那只小海螺怪机灵的,遇到危险就赶快溜,老孙只吹了一口气就把它定在了这里。
这条大鲤鱼见孙悟空这般厉害,吓得忙往泥里钻,只露出身子和尾巴。请注意,这条鲤鱼是根石柱。“尾巴”是石钟乳部分,身子是石笋部分,连接石柱后,由于根基粘土下沉,顶端被拉断离开洞顶,成了一条钻入泥里的鲤鱼。龙王不是孙悟空的对手,钻入龙池逃跑了。看了这么久,各位还不知道孙悟空在哪里呢?您看,他胜利了,正骑在大海螺上呢。 都说芦笛岩美在水晶宫,妙在龙池的倒影中,现在请各位嘉宾到前方去欣赏一下龙池里的雪山倒影,稍作休息,还有一半的游程,请不要走散了。
远望山城
那灯火辉煌的远处,是一派锦透河山,有人说,它像是一座美丽的海滨城市,也有人说,它像是上海的外滩或是香港的夜景,但更多的游人说,它再像不过的是山水甲天下的桂林,您看水中就像清澈见底的漓江,两岸山峰林立,桂林山水有四大特点:山清、水秀、洞奇、石美。真是“千峰环野立,一水抱城流”。体现了城在景中,景在城中,城景交融的桂林城建特色。这个景叫“远望山城”。
葵花峡
在您身后的洞中小路非常狭窄,小路上方长有一朵金灿灿的大葵花,人们把这里叫做“葵花峡”。我们将穿行在钟乳石林之中,请注意台阶,小心碰头。
幽静听笛
穿过葵花峡,我们来到这个幽静雅致的小洞府,这里有芦笛岩最薄的一块石旗,它薄得可以透过光线,人们叫它透光石。相传,过去有位歌手,常常带着芦荻做成的笛子到这里吹,这个折皱状的钟乳石,像是一支四节芦笛。笛声清脆悠扬,吸引来不少的听众,这头小象甩着长鼻子大耳朵伴着笛声跳舞;一只头戴瓜皮帽的小猴子听得入了神,手里的香蕉也忘了吃。老人更是喜出望外,胡子笑成了一朵花。老人把两个孙子也带来了,坐在半山腰上,这是大孙子,小孙子爬得更高。这个景叫“幽静听笛”。
宝镜照蜈蚣
这里有一面镜子,镜子上蒙着一层薄薄的绉纱,传说只要把绉纱揭开,它便能射出雪白的亮光来,使一切妖魔鬼怪见了都害怕。您看,绉纱还未揭开,这条紫红色的蜈蚣就吓得往石头缝里钻。这景是“宝镜照蜈蚣”。这宝镜也是石盾,因为含铁锰元素,而呈紫红色。这有只猫头鹰正在睡觉,它按自己的老习惯一只眼睁着,一只眼闭着。既然睡着了,咱们就不打扰了,请轻轻的往前走。
舞台帷幕
这里面像是一座舞台,刚才演出的是广西壮族歌舞剧《刘三姐》,演出好像刚刚结束,金丝绒帷幕正在慢慢关闭,这个景叫“舞台帷幕”。我们来晚了,没有看到精彩的演出,希望下次能按时观看。
大锦旗
这块石幔就像挂在洞中的一面大锦旗。我们洞中的石钟乳、石笋、石柱、石幔密集如林,惟妙惟肖,它们的形成已经有一百万年了,都是由洞顶的滴水形成,当含有碳酸钙的水从裂缝中滴下来,经过上万年以至百万年的积累,结晶成悬挂在洞顶的石钟乳,水滴到地上,形成从下往上长的石笋,经过漫长的年代,石笋和石钟乳连接起来,形成了石柱。这一类由滴水形成的钟乳石称为滴石类。如果滴水量增加,变成片状流动的水,就会形成石瀑布、石旗、石幔一类的形态,这一类叫流石类。有句成语说:“水滴石穿”,在芦笛岩却是水滴石长,只要有滴水活动的地方,钟乳石就会不停地生长。
倒挂金鱼
再看这里蹲着一只青蛙,它正望着一条倒挂的大金鱼,这是金鱼的头部,大大的水泡眼,身子、尾巴。它身上长满珍珠状的鱼鳞,所以又叫珍珠金鱼。这些鱼鳞是由高处滴落飞溅开来的雾状水珠凝结而成,叫石葡萄。金鱼正挂着照镜子,走的时候当心别踩碎了金鱼的镜子。
桂 皮
请看洞顶上悬挂的这块钟乳石,是一块断掉后的石旗,很像广西特产的一种香料,也是一种药材,您能说出它的名字吗?对,桂皮。
雄狮送客
各位嘉宾,芦笛岩游览就要结束了,森林中跑出一头矫健的雄狮,您看它昂首摆尾,热情的向您致意,嘴巴微微张开着,好像在说:再见了,朋友们,欢迎以后有时间,有机会再来芦笛岩游览。这是我们参观的最后一景,叫“雄狮送客”。芦笛岩内游览到此结束,出洞口设有服务质量监督岗,欢迎您对我们的导游工作提出宝贵意见。祝您旅游愉快。再见!
芦笛岩导游词篇四
芦笛岩位于桂林市西北郊,距市核心5公里,是一个以游览岩洞为主、欣赏山水田园景色为辅的景致名胜区。芦笛岩洞深240米,游程500米。洞内有大量奇麓多姿、小巧剔透的石笋、石乳、石柱、石幔、石花,琳琅满目,组成了狮岭余晖、红罗宝帐、盘龙宝塔、原始森林、水晶宫、花果山等景观,令游客应接不暇,犹如仙境,被誉为“大做作的艺术之宫”。从唐代起,历代都有游人踪影,现洞内存历代壁画77则。自1959年发明并开发后,现在已建有餐厅、茶室、水榭、湖池、曲桥,并设游船,广植花木,成为中外游客游览桂林时必至的游览热门。
芦笛岩所在的光亮山,从前叫毛毛头山。本来半山腰只有一个小洞口,仅容一人进出,山坡上又长满芦荻草,并不引起人们的留神。《临桂县志》里,记录了光明山,然而不说山腰有岩洞。洞内保留有自唐贞元八年(792年)以来的壁书70余则,大局部是用墨笔在洞壁上书写的落款纪游。这些壁书表明,芦笛岩并非亘古无人知晓。邻近的村民,早就晓得这个灵活之洞,可是人们长期以来秘而不宣。
“芦笛岩头桎梏破,桃花源内仙灵唱。”(郭沫若《满江红咏芦笛岩》)解放以后,人们生涯安宁,用不着避难了,便道出了芦笛岩的机密。1959年,四周村民供给了岩洞的情形,经由勘测建设,于1962年正式开放。由于洞口附近成长着芦荻草,据说能够做成笛子,取名芦笛岩。
芦笛岩是一个囊状的岩洞,入口与出口相邻,进洞处为原来的自然洞口,出洞处是开凿的人工洞口。洞深240米,游程约500米。岩洞是70余万年前,地下水沿着岩石的粉碎带流动溶蚀而造成的。洞中大批的石钟乳、石笋、石柱、石幔、石花,是在岩洞构成当前,含有碳酸盐类的地下水,顺着岩石裂隙流出,水份蒸发,碳酸盐类积淀结晶,逐步沉积而成,千态万状况,目不暇接。
芦笛岩的特色是洞中滴水多,石钟乳、石笋、石柱发育成为洞中的填塞物也特殊多。游人进洞,在林破的石柱缝隙旁边转来转去,加上彩色灯光的照射,犹如置身仙境个别。
熊瑾玎《赞芦笛洞》诗,作了活泼的描述:
桂林岩洞多灵巧,芦笛新开巧不同。
异彩缤纷今古自,奇踪摸索忘西东。
初临绝壁悬崖上,似入琼楼玉宇中。
莫怪吾华常自负,世间那有此仙宫。
诗人竭力夸奖芦笛岩,将它引为咱们中华的自豪。
芦笛岩的景观,不仅精巧雅观,而且珠联壁合。满洞的石钟乳、石笋、石柱等等,好似象牙雕刻,好像黄杨木雕,美观异样,被誉为“大天然艺术之宫”。
我们旅行芦笛岩,可能观赏到很多美好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