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论语八则心得体会实用(十一篇)
体会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好的心得体会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论语八则心得体会篇一
读了整整一个月,终于将这本500多页的书读完,非常、相当有成就感,毕竟是第一次全部读完这本书(也为自己汗颜,毕竟这也是系里的必修啊!)
此前最接近孔子的一次,就是读钱穆的《孔子传》,比起他的《论语新解》,这本书相对简单易读,而且呈现出的孔子形象,也比较可爱。
对《论语》的解读,几千年来从未停止,最近的不是有于丹的“心灵鸡汤”式么?比较出名的几大学派,有汉代董仲舒,宋明理学,现代儒学等等。人家说,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论语》也是吧?
的开头,就明确指出,这本书在于还原一个真实的孔子,一个在原始氏族制度瓦解的社会里奔走救赎礼崩乐坏的时代的孔子。
黑格尔曾经嘲笑论语就是一本人生箴言,根本没有哲学思辨的成分。当我们从前三三两两读着《论语》里的篇章时,得出的结论可能也正是如此。
而李泽厚则否定了这种看法。《论语》不是散漫的无体系的格言。相反,通篇读完,孔子的思想已经浮出水面。书中阐述了他的哲学、教育及政治思想。
但中国人确实不善于思辨哲学,《论语》所体现的哲学为“实用理性”,即一切思想均可应用于政治和生活。因此与西方的哲学体系分发为两种不同的体系,这种体系的分别也正是东西方文化的差别所在。
孔子思想的源头及最终的理想即是原始氏族社会时期的社会关系。氏族长不仅在政治上统领族人,而在在思想道德上,也是部落的典范,比如尧舜。因此,中国人对统治者向来要求“内圣外王”,及“社会性公德”与“宗教性私德”不分。同时,这些首领是由古代负责与上帝沟通的巫师发展而来。也造成了中国社会的政教统一。转载自读后感// ,请保留此标记。,
孔子的贡献之一,在于对氏族社会形成的一些典礼,礼仪,重新进行解释,内化为中国人心中的情感,即“仁”。比如守孝三年的制度,古已有之。而在孔子这里,就解释成了,婴儿从出生到脱离父母的怀抱有3年的时间,因此孝子要用3年的时间来报答父母,已寄哀思。"礼"经情感化而变成“仁”(所谓“情本体”),内化为中国人的文化积淀,团结了整个民族。
以上所述的“情本体”“两种道德”等等,只是《今读》所阐述的基本的理论基础。《论语》各章,从一些细节方面对这些理论进行解释、补充及说明。
当然,《今读》的目的之一是还原真实的孔子。如果在读《论语》之前,读者不去接触其他各家的阐释,则各章中所显现出来的孔子形象,也绝不是后世所看到的在神坛之上受人膜拜的圣人。
比如,孔子的“经”与“权”,即原则性与灵活性。理论上三年守孝,那如果守孝一年之后,你觉得自己可以接受锦衣玉食,孔子也认为可以,因为守孝是为了寄托哀思,时间只是一种表达方式。比如,如何报怨?以德么?不是,孔子说,要“以直报怨”,公正对待,这就是报答别人怨仇的方式,犯不着人家打你左脸,你右脸也伸过去给人家打......
孔子的弟子中,除了颜回最为人熟知之外,《论语》中所刻画的其他的人物,也各有特性,栩栩如生,如勇猛的子路,好辩的宰我,迟钝的樊迟,修身养性的曾子,一心从政的子张等等。对待不同的学生,孔子的教育方法也不同,可谓因材施教也......
松下幸之助创办的旨在培养青年政治力量的松下政经塾,将《论语》列为学员必读科目,且必须熟练背诵。《论语》的魅力,跨越时代与国家。如果有时间,还是可以多读几遍滴!
论语八则心得体会篇二
今天心血来潮,翻了翻给女儿买的课外优秀读物《论语》。
当看到下面这一条颇受启发。
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这句话翻译为现代文就是:
子张向孔子请教如何求官职得俸禄的办法。孔子说:“多听听别人的意见,有疑问就保留,谨慎地说出无疑问、有把握的事,就能减少错误;多看看,保留疑问,谨慎地实行无疑问的事,就能减少后悔。说话少出错,做事少后悔,官职俸禄的机会就在其中了。”
想想自己,从事学校中层领导几年了,活没少干,事没少做,成绩也没少出。可是人际关系及上下级关系处得就是不怎么样。有时候总结原因是自己没有能力,有时候埋怨自己不会处事。有人说,做得多就错得多。当今天看了孔子教导弟子的话之后,我才知道,工作只凭热情是不够的,人要善于倾听和观察。人长着眼睛和耳朵是做什么的呢?绝对不是摆设,眼睛和耳朵是大脑的前锋侦探,大脑司令部根据先锋反馈的消息再指挥嘴或手等做出语言或行动。
耳朵的作用就是“多闻阙疑”,多方面听取意见,然后经过大脑的全面思考和正确判断,确定无疑问有把握的方案,再“谨言”,而无把握的方案,就可以弃之不言,谓“其余”。
眼睛的作用就是“多见阙殆”,多方面了解借鉴曾经出现过的类似的有过失和问题的事件,反馈给大脑司令部作出分析和反思,确定无疑问的路子,再“慎行”,而无把握的路子,或者经别人验证不可行的路子,就成为“其余”之列了。
孔子说,只有这样,你说错话,做错事的机率会很少,你后悔的次数也很少,这样就“禄在其中矣。”
看孔子的取舍观多有道理,人就是要善于借鉴利“前车之覆做后车之鉴”。正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要善于听取众人的意见而做出明智的选择。这样才会不做或少做后悔事。
读到下面这句时,也感到汗颜。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倪(换车字旁音为倪),小车无軏,(音为越)其何以行之哉?”
熟话说,一诺千金。反省自己行事,有些事情是没有讲信用的。首先那次去易三小学,说好了,把投稿地址发给那个小学的教导主任的,可是回来之后,把那个邮箱和电话不知道放哪儿了,找不到了,所以一直也没有发。心里很是愧疚。可是等后来找到邮箱的时候,那个投稿地址的文件又不知道放哪儿了。这件事情上,我觉得很愧疚。一定得做到。
再想到那次布置学校教师学生做手工制作的事情,有的班级做得很认真,像此类的活动,一定要评比,给予一个公正的评价,可是由于自己工作拖拉,没有认真的评选,也没有及时地总结,打击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以后对此类事情要引起重视。必须明确规定方案的前提下再去做,让别人知道做的结局怎么样,有布置有检查,才能落到实效。
论语八则心得体会篇三
《论语》一书比较真实地记述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也比较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儒家创始人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是“仁”、“礼”和“中庸”。《论语》的语言简洁精炼,含义深刻,其中有许多言论至今仍被世人视为至理。《论语》以记言为主,“论”是论纂的意思,“语”是话语,经典语句,箴言,“论语”即是论纂(先师孔子的)语言。《论语》成于众手,记述者有孔子的弟子,有孔子的再传弟子,也有孔门以外的人,但以孔门弟子为主。《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书。作为一部优秀的语录体散文集,它以言简意赅、含蓄隽永的语言,记述了孔子的言论。《论语》中所记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诲之言,或简单应答,点到即止;或启发论辩,侃侃而谈;富于变化,娓娓动人。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四书五经”。
《论语》里的每一句话都很短,但是其中蕴涵的道理却很深远,仔细品之,总会从中发掘出很多适用、通用的道理,它以深入浅出的形式告诉我们怎样工作、学习和生活,怎样做人、交友和处世。
《论语》并不只是中国众多古典文学中可有可无的一部分,我觉得中国配得上圣贤之称的也就只有孔子了。也许只有用“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这句话才能够表达对孔子的无限的崇敬之情。孔子以其独特的人格魅力深深地吸引着众多爱好古典文学之士,从孔子的出生“生而首上圩顶,故因名曰丘云”到“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
孔子在《论语》中有这么一句话,子曰:“可与言而不与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也不失言(《论语》卫灵公篇)”。按照孔子说的意思就是:如果你见到一个没悟性或者这人太差,你追着、赶着跟他说话,那对不起,你话多了。所以他说,智者不失人,亦不失言。一个聪明的人,他不会错过那些可教之人,但是他也不会对牛弹弹琴,追着可不教之才多话。所以也不失人,也不失言是对的。对于这方面,我们应该做一个客观的分析,孔子的这句话是在<卫灵公篇>,讲的是人与人交往的道理。
弟子问孔子说:“老师,以德抱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一个人已经以德报怨了,那他还拿什么抱人家的恩德呢?当别人对你好时,你该怎么办呢?“以德抱怨”不可取,但“以怨报怨”也不可取,因为怨怨相报何时了?还是“以直抱怨,以德报德!”如果有他人有负与你,对不起你了,用你的正直、耿介对待这件事,但是要用你的恩德,你的慈悲、去回愦真正给你恩德和慈悲的人。用你的公正、率直、耿介、磊落的人格去坦然地面对这一切,即不是德也不是怨。人生有限,生也有涯。 把我们有限的情感,有限的才华用在最应该使用的地方。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訉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意思是说,为人子,为人弟者,在家里孝敬父母,在外面敬爱兄长,言行谨慎而且守信用,博爱大众,亲近有仁德的人。做到这些后,还有多余的精力,就在去学习文献的知识。很好的阐述了躬行与学文的关系。说明了做人要以德为先。也就是《论语》中说的“仁”,我们今天说的德乃为人之根本。道德实践也是学,与文献知识是一脉相承的。
孔子的学生司马牛曾经问过老师说:“老师啊,敢问君子,一个君子的状态什么样呢?”老师回答得很简单,四个字,叫做“不忧不惧”。这就是君子了?太简单了吧?那老师又反问了他一句说:“内省不疚,何忧何惧啊?”一个人如果自我反省,内心没有歉疚,上不愧苍天祖先、下不愧子女父母,那么自己的内心有什么可内疚的?老百姓讲一句话说:“为人不做亏心事,半夜敲门心不惊。”这就是一种生命的坦然。孔子说,如果在当今社会,外在有如此多纷扰的声音,我们偏偏困顿于一派喧嚣之中,但是叩问内心,无忧无惧,这容易吗?这还不够做一个君子吗?所以其实我们不要以为说君子就一定要兼济天下、建功立业,于社会士工,做出大辉煌的人才配这个称号。其实一个君子首先面对的是自己的心,有一份生命朴素的坦然。这对于今天的人来讲,可能很艰难,因为我们面临的每一个时刻都在变化。这种变化会让我们充满了迷思。
孔子有一句话:“事君数(念shuo4),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数,写出来是数字的“数”,也就是过于密集的意思。“事君数”,指一个人在工作上对你的领导的态度:对你的上司老板,你对他有言必从,不管是夜里三点还是五点,他叫你就到,所有的事情你从来不违背。你想我这么对他,他应该对我特别好吧?错!他会认为你的人格没尊严,离你招致羞辱不远。这叫“斯辱矣”。因为他觉得你是仰望他的。我们有一句谚语说得好。当一个人在仰望他人的时候,其实他自己在跪着。你怎么样可以不仰望?就是你自己站起来。所以其实你对什么人都不要做到数。你去这样失去自我的尊严去伺候领导,那最后会招致羞辱。朋友呢?大家觉得朋友之间无所谓了吧?多好都没关系。有一些男朋友说,我去我哥儿们家,我经常喝得酩酊大醉,我在他们家可以把他的冰箱翻得乱七八糟,他家和我家一样。有些女朋友,一跟老公吵架了去找闺中密友,一把鼻涕一把泪地把什么样隐私都对人讲。那闺中密友就出主意,说你离开这个男人吧,你离婚算了。其实这样的朋友都一定好吗?孔子说:“朋友数,斯疏矣。”朋友要走到这么近的时候,就是疏远的开始。为什么呢?因为人与人之间,永远要以个体生命的独立尊敬为前提,包括父母对孩子。
在以后的学习、工作、处世中,我们要学习孔子那种“以直报怨,以德报德”的宽容之心;学习那种“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的谨慎;学习那种“耻其言而过气行”的行为方式。让我们也学会先人的“事父母,能竭其力,与朋友交,言而有信”的爱仁之心;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的好学精神;“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的豁达、朴素与和谐;学习那种“常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的诚信精神;体会到“未若贫而乐,有道而正焉”的快乐。总之,让我们成长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合格的接班人。
论语八则心得体会篇四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你学了做人处事的道理,在适当的时机去印证练习,不也觉得高兴吗?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相聚,不也觉得快乐吗?别人不了解你,而你并不生气,不也就是君子的风度吗?
“论语”,有些人念成“论(lùn)语”,也有念成“论(lún)语”,小时候上学时,老师教我们说,就应念第二声“论(lún)语”而不就是第四声“论(lùn)语”,其实,也不能这么绝对,念第四声“论(lùn)语”时,“论”就是“讨论”的意思,“语”就是“对话”的意思,念第二声“论(lún)语”时,“论”就是修改,“语”就是对话,即把很多对话修改起来。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上学时,老师教我们的(当然课本上也就是这么写的),这句话就应翻译成“学习并且经常温习,不也就是一件很高兴的事吗?”此刻想想,这翻译的好扯哟,并且逻辑上也讲不通啊,谁说温习功课就是一件高兴的事啊!其实“时”在古代很少当“经常”讲,翻译成“适当的时机”更好,而“习”呢,翻译成“印证练习”更好,而不就是“温习”。所以,按傅佩荣的观点,这句话应翻译成“你学了做人处事的道理,在适当的时机去印证练习,不也觉得高兴吗?”
“君子”,最初的意思就是“君之子”。“君”代表贵族社会里那些有身份、有背景的领导,天子、诸侯、卿大夫,都称为君。他们的子弟称为“君子”。之后孔子把这个词的词义扩大了,指一种德行完美的人。
“子曰”的“子”,在古代本就是一种身份,如“公、侯、伯、子、男”中的“子”,之后在民间就把“子”当老师的称谓了。
“朋友”,同一师门为“朋”,志同道合为“友”。此刻的“朋友”就就是一般交往的人。就像“同志”一样,志同道合才能称之为“同志”,而此刻只要不就是“阶级敌人”就就是“同志”,“同志”如今还有同性恋的意思,此刻很多词都被用滥了。
论语八则心得体会篇五
《论语》这部书基本上可以称之为我们中国人的圣经,几乎所有中国人的道德规范,行为规范,都得从这部书里面找到根源,就像是我们的一个指路明灯,当然暂且不论此明灯指出的道路是否是理想的道路。
《论语》从汉朝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始,就走上了神坛的道路,历朝历代,都把这本书当做统治阶级的工具书。“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显然这种思想是非常利于统治的,最起码各阶级的人群能够安于现状,而且还能听命于朝。因此,从汉朝起,至清朝终,所有的学问研究者,读书人,都会对这本书做出注释、解析,力图通过自己的想法来重新诠释孔子的思想,甚至于我们的邻居,韩国、日本,也有大量的关于《论语》的研究文章。据不完全统计,光是关于《论语》的这种注解类书籍就至少有3000部之多。这其中的水平自然是参差不齐,有好的,也有坏的。这里面比较著名的,大概是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可以说把儒家的学说推向了顶峰。那么,这浩如烟海的《论语》书籍,如何读呢,哪种思想比较正确反映孔子的真实思想呢?答案是《论语译注》--杨伯峻注。
杨伯峻先生,是一位研究古汉语语言文学的专家,生于清末民初时期,自小接受正统教育,对先秦文学方面有着深厚的功力。看杨先生的这部书,打开来马上就能了解到杨先生治学之严谨,对于研究之认真。《论语》中的文字,他不会随意解释任何一个字,如果不把这个字追根究底地想清楚,他是不会写在注释中的,所以,常常会发现,在注释文字中,关于一个字的解释,杨先生需要引经据典,甚至还要讲上一段故事,然后才告诉你,这就是他如此翻译这段文字的原因。可见,他对于这本书所倾注的心血是现在很多所谓教授所不能比拟的。
因此,读这本书,可以让人相对客观的了解到孔子的真实思想,而不是站在统治者的角度去思考如何奴役百姓,而这个客观的思想本身,其实就是孔子所要表达的想法。
那么,孔子究竟是个具有什么样思想的人呢?
首先,孔子是个人。这个很重要,孔子不是神,不是耶稣、也不是默罕默德、释迦摩尼,他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人,与你我一样,只是,他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这点与我们不同。《论语》是孔子的弟子门生逐渐整理起来的记录孔子言论的书籍。这其中有些言论是站在很高的哲学高度来说明一些治国安邦之道理,有些言论也是孔子日常要表达某种想法的寻常语言。所以,从一些寻常语言中也是可以看到孔子的可爱之处的。比如《论语·雍也篇》6-25,子曰:“觚不觚?觚哉!觚哉!”,孔子说:“觚不像个觚(一种容器),这是觚吗?这是觚吗?”。孔子用这种简单的事情表达他对于礼制的看法,着实可爱。看到这一章好像有一个生动的画面出现在眼前,孔子拿起来一个觚,一边捋着胡子一边气愤地说,这是觚吗?啊!你们都成了什么样子!愤世嫉俗的愤青形象跃然而出。
其次,孔子是个品德高尚的人,这个不得不佩服。孔子穷其一生的时间要达到“仁”的境界,对待自己、对待学生、对待所有他接触的人,都是用这个“仁”字来对待。他想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以及他所传授的思想,来逐渐改变那个社会,从而使天下变得更为和谐,更有秩序,当然,这个秩序同样是有阶级等级的阶级秩序。但是在当时,能够有这种想法并且付诸于实践的人已经难能可贵了。
那么,《论语》是不是就是我们现今社会的治疗良方了呢,是不是我们的信仰归宿已经找到了呢?我看非也!《论语》大致成书开始于春秋末期,编辑完成于战国初期,这个时代,中国还处于十分动乱的时代,各国诸侯你争我夺,互不相让。社会礼制崩塌,各种思想泛滥,东周其时已经是名存实亡,各个诸侯国甚至发明了自己的语言文字、货币单位等等,俨然一副分裂景象。而当时的孔子怀揣着一个伟大理想,游走于各国,希望能够付诸实践。这种思想便是礼制的思想,希望通过恢复原有的社会结构和礼数规则,来重新构建社会。比如老百姓能够认真耕作,士大夫能够治家有方,诸侯能够治理好国家,这样整个天下自然就安康了,各个阶层不要总想着越级,你是一个士大夫,就不要想着哪天把诸侯王赶下台,不要在礼制上超越诸侯王,参见诸侯王的时候要保证诸侯王的威严,这样社会各个阶层就都稳定下来了。所以,他这种思想在当时的社会看来是有用的,但是,他忽略了一点,人的欲望往往是不可控制的,而社会的发展带来的就是欲望,所以这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孔子的思想是想让所有人都和他一样,做好自己应有的社会角色,没有任何的非分之想,这恐怕相当于乌托邦了。其实通过后代的发展也基本能够看得出来,儒家思想用来教育人民大抵是管用的,但是用来治理国家基本上是没有什么作用,还是要严格法制才是基本出路。比如唐朝的贞观之治,繁荣的根基正是一种“王子犯法庶民同罪”的法制思想。
这么说来,《论语》就没有什么意义了吗?也不是。孔子的思想中很多是涉及到我们自己修身方面的问题的,比如孔子提倡的孝悌、终生学习、谦虚、仁慈等等,这些对于现今社会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也是具有很重大的意义的。说儒家类似于宗教也正是在此。孔子给大家构建了一个极为高尚的目标,甚至于孔子认为在他那个年代也没有一个人可以做到,所以所有人都可以朝着这个目标前进,而永远也无法达到,因为有一个终极目标在那里摆着。就像是佛教,只有成了佛才能终止这个无休止的轮回,可是也许需要几世的修行才能达到,可是上一世的修行谁还记得。那么你就要接着修行,因为你知道现在不是终点。儒教也正是如此,你说你的仁已经修行的很好了,不,因为孔子都没有达到,而你,连孔子还没有达到。那么儒家可以成为宗教了,而且也是教人向善,社会和谐的。我看仅此而已。
另外,现在社会上也有很多说《论语》不好的言论,我看也没有什么道理。因为当时的孔子可能不是这么想的。比如文章开头提到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其实当时的孔子只是想要表达一种伦理纲常的想法而已,因为当时那个社会已经完全乱套了。所以我还是那个观点,看一本书,一定要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不可以乱理解的。当时,社会战争频仍,诸侯、士大夫,各自都想要上位,都想要成功,没有人再遵守以前的旧秩序,孔子认为这是不对的,所以提出这种思想,想要规范人们的行为,不过可惜,他的思想并没有得到实现,因为可能与社会的发展想违背了。还有“死读书”的问题,其实孔子是最反对这个观点的。“学以致用”才是孔子的想法,而且要“活学活用”。还有就是“学而优则仕”,后世拿这句话为根本,指挥着万千读书人在科举,其实这个话还有半句。子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意思是官做得好了,有余力的要抓紧学习,学习好的,有余力的,要出来做官。你看,这断章取义是不是也不好。
所以,不管怎么样,我们不要把《论语》放在一个神的位置顶礼膜拜,也不必把他放在脚下踩上两脚,这本书是中华民族承继了上千年的文化根基,我们不能轻易把他忘掉,因为我们的血管中流着《论语》的血,而之所以是中国人,《论语》是我们的根。
论语八则心得体会篇六
在现在社会中,所谓的孔孟、老庄已经离人们越来越远,圣贤与经典也逐渐模糊,纷繁世界的庸俗烦琐和思想的高贵纯粹似乎缺少了一些必要的链接。而于丹教授以白话诠释经典,以经典诠释智慧,把两千多年前的论语用一个现代人对社会,对生活,对人生的感悟演绎出来,灰色的孔子一旦链接了这个多彩的世界,催生而出的是一种纯粹的积极的态度,是道德品性、情感智慧的升华。读于丹说论语,让我领略到的就是这样一种智慧,是对自己的得失缺憾的正确对待,是对身边朋友的理智看待,是一种心态,一种融入在现在社会中的理性道德。
“每个人的一生中都难免有缺憾和不如意,也许我们无力改变这个事实,而我们可以改变的是看待这些事情的态度。”于丹给我们讲述的《论语》的精华之一,就是告诉我们,如何用平和的心态来对待生活中的缺憾与苦难。“如果你因为错过太阳而哭泣,那么你也将错过星星了。”承认现实的不足之处,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弥补这种不足,这就是《论语》告诉我们对待生活缺憾的态度。
人们常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社会环境中朋友是最重要的,从你的朋友身上可以照见自己的影子。其实人这一生有什么样的朋友直接反映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为人,好朋友就是一本书,他可以打开整个你的世界。我们经常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什么样的人你只要观察他的社交圈子,从这样一个外在环境是可以看到他自己内心价值取向。
平时,总喜欢看一些纯文类的书籍、目的也是想净化自己的心灵,荡涤内心的浮躁,但这种借之外力的注意力转移较之于自内而外的因“三省吾身”而泰然自若的从容实则“其远差矣。”能将一部《论语》经典讲得深入浅出,显示了作者深厚的国学造诣。在“君子之道”章节,作者对君子进行了精辟讲解。但书中有个观点让我费解,“君子的社会角色是变通的、与时俱进的。一个君子重要的不在于他的所为,而在于他所为背后的动机。他们是社会的良心。”用动机而不是用行为判断人,这是早已被唾弃的谬论,让人联想起卫道、道德杀人等不雅字眼,作者放在自己钟情的君子身上所为何来?历史上心怀悲悯手举利刃和流着眼泪杀人的人着实不少,莫非他们也是君子?不知该敬佩还是同情作者,一位《论语》的信徒,却无心快语道破了“君子”的伪善本质。
大家别以为,孔夫子的《论语》高不可及,现在我们必须得仰望它。这个世界上的真理,永远都是朴素的,就好像太阳每天从东边升起一样;就好像春天要播种,秋天要收获一样。《论语》告诉大家的东西,永远是最简单的。《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说白了,《论语》就是教给我们如何在现代生活中获取心灵快乐,适应日常秩序,找到个人坐标。这就是于丹教授《论语心得》给我们的启迪。全书以白话诠释经典,以经典诠释智慧,以智慧诠释人生,以人生诠释人性,以人性安顿人心。穿越两千多年的时间隧道,体悟经典的平凡智慧。相比易中天的《品三国》更好一些,她的语言没有易中天那样幽默,但绝对值得思考。
于丹教授的《论语心得》是从天地人之道说起的。从盘古开天地这种变化最终达到的一个境界,叫做“神于天,圣于地”,她说:这六个字其实是中国人的人格理想:既有一片理想主义的天空,可以自由翱翔,而不妥协于现实世界上很多的规则与障碍;又有脚踏实地的能力,能够在这个大地上去进行他行为的拓展。……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就是我们的天和地。有了这样一个大的宇宙观,再将心灵之道、处世之道、君子之道、朋友之道娓娓道来,全方位地解读了孔子及论语的思想以及这种思想对于现代人、普通人及现代社会的需要。
我们从小接受的就是儒家的“仁,义,礼,自,信”的伦理教育,从孔融三岁让梨的尊礼,守礼,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忧患意识,无不显示着儒家学说对国 民成长过程中千丝万缕的渗透。几千年来世人仍愿意尊奉孔子,把他的话作为座右铭,作为修身养性的准则,我想这与孔子的“直道而事人,何往而不做黜!”的思想有着密切的关系。
《论语》终极传递的是一种态度,是一种朴素的、温暖的生活态度。品味人生,修身养性,其目的正是要在愉快地生活中度好这一轮回。淡泊的襟怀,旷达的心胸,超逸的性情和闲适的心态去生活,将自己的情感和生命融入自然状态,这样才无愧与祖先,也才能如孔夫子教导我们快乐地生活的秘诀那样,去找到你内心的安宁。
论语八则心得体会篇七
暑假开始读南怀瑾先生的《论语别裁》,有点顿悟的感觉,就来写写自己的感受。
首先从一个节目开始,某个晚上看某电视,李连杰给人感觉很沧桑的感觉,他说出了他的人生感悟,人一辈子,光溜溜的身子来到人间,光溜溜的离开人世,来的时候,需要别人救济帮忙,走得时候也要麻烦人火葬帮忙,每个人其实都是在别人的救助下活在这个世界上的,所以还是利用在世间的日子去多救助一些别人,才有意义。当别人问他,慈善最大的感慨,他说是"给别人的才是你的",解释到比如别人送一个表给他,他每次看表的时候,其实都在想念那个送表的朋友,其实他朋友已经戴在他的身上,他认为,在我们离开世间的时候,什么都不能够带走,为什么不在自己活着的时候,把自己的东西给别人呢,这样一来,自己就永远的存在在世界上。他把人生归结为"助人"和"爱人",我想就是他的伟大和成功,他在人生中可以立于不败之地。
真精彩的感受!
读了南怀瑾先生的《论语别裁》,才知道原来我们以前为了论语而论语的思维使我们认为古文化没什么用处,其实我们根本就没有读懂论语,而且由于没有生活经历,对论语之道也没有真正的体验。
经历了20xx年的社会生涯,有时候会对社会有悲观的想法,对人生有无奈的想法,现在周围,好象始终是那些有关系的人吃得开,利益始终是大家关注的焦点,"熙熙攘攘,皆为利来,熙熙攘攘,皆为利往",不但是那些社会的宠儿,哪怕是平民百姓,都在为手头的工作而生存,有几个人可以超脱的生活,有几个人可以做到"知之不如好之,好之不如乐之",毕竟说什么生活还得继续。正因为工作的辛苦和无奈,大部分人都觉得不快乐,混日子的感觉很厉害。有钱的人也不快乐,因为他想更加有钱,也不知道怎么把钱转化为长期的快乐,最多就,那种穷快活很少了。
总之,我们的生活,得为"利"字。在这个前提下,那论语的做人学问,仁的东西,到底有什么用呢?毕竟这个不管我们饭的。我结合自己,想了一下认为其实是我们还是没有理解人生之道。
首先,不管我们怎么样一个人,其实都有一个做人之道,诚实之人,狡诈之人,其实都在修炼自己的人生的道。这个是客观存在的。只是有些高人,如南怀瑾先生,就会去把做人理论化,找到人生的修炼理论,可以更好的指导做人。而大部分人,则是根据自己的教育和周围人的影响,在无理论的实施而已。
其次,做人之道,其实并不与谋生之道不相容,它可以知道我们更好的谋生。可以认为,做人之道,是和做事的态度和方式相辅相成,只是做人之道越明确,做事就越清晰,不会出现原则的问题。
最后,做人之道,其实是给人寻找真正的幸福和快乐的根本。始终人生必须明白,财富和享受不是人生真正的意义,疾病、穷困、死亡、失败都是人生不可避免的情况,真正人生不败的境界就是人生的修炼。一个人做人明确了,他可能事业失败,可能遇到疾病,但是他始终还是会有生存的勇气和决心,因为他可以面对。否则,则可能会由于某个原因,他失去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也许,我们每个人,不管读论语也好,还是西方哲学也好,或者自己确定一个准则,找一个健康之道,做自己的人生指南,才是健康的人生,确保永远不失败。
论语八则心得体会篇八
今天心血来潮,翻了翻给女儿买的课外优秀读物《论语》。
当看到下面这一条颇受启发。
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这句话翻译为现代文就是:
子张向孔子请教如何求官职得俸禄的办法。孔子说:“多听听别人的意见,有疑问就保留,谨慎地说出无疑问、有把握的事,就能减少错误;多看看,保留疑问,谨慎地实行无疑问的事,就能减少后悔。说话少出错,做事少后悔,官职俸禄的机会就在其中了。”
想想自己,从事学校中层领导几年了,活没少干,事没少做,成绩也没少出。可是人际关系及上下级关系处得就是不怎么样。有时候总结原因是自己没有能力,有时候埋怨自己不会处事。有人说,做得多就错得多。当今天看了孔子教导弟子的话之后,我才知道,工作只凭热情是不够的,人要善于倾听和观察。人长着眼睛和耳朵是做什么的呢?绝对不是摆设,眼睛和耳朵是大脑的前锋侦探,大脑司令部根据先锋反馈的消息再指挥嘴或手等做出语言或行动。
耳朵的作用就是“多闻阙疑”,多方面听取意见,然后经过大脑的全面思考和正确判断,确定无疑问有把握的方案,再“谨言”,而无把握的方案,就可以弃之不言,谓“其余”。
眼睛的作用就是“多见阙殆”,多方面了解借鉴曾经出现过的类似的有过失和问题的事件,反馈给大脑司令部作出分析和反思,确定无疑问的路子,再“慎行”,而无把握的路子,或者经别人验证不可行的路子,就成为“其余”之列了。
孔子说,只有这样,你说错话,做错事的机率会很少,你后悔的次数也很少,这样就“禄在其中矣。”
看孔子的取舍观多有道理,人就是要善于借鉴利“前车之覆做后车之鉴”。正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要善于听取众人的意见而做出明智的选择。这样才会不做或少做后悔事。
读到下面这句时,也感到汗颜。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倪(换车字旁音为倪),小车无軏,(音为越)其何以行之哉?”
熟话说,一诺千金。反省自己行事,有些事情是没有讲信用的。首先那次去易三小学,说好了,把投稿地址发给那个小学的教导主任的,可是回来之后,把那个邮箱和电话不知道放哪儿了,找不到了,所以一直也没有发。心里很是愧疚。可是等后来找到邮箱的时候,那个投稿地址的文件又不知道放哪儿了。这件事情上,我觉得很愧疚。一定得做到。
再想到那次布置学校教师学生做手工制作的事情,有的班级做得很认真,像此类的活动,一定要评比,给予一个公正的评价,可是由于自己工作拖拉,没有认真的评选,也没有及时地总结,打击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以后对此类事情要引起重视。必须明确规定方案的前提下再去做,让别人知道做的结局怎么样,有布置有检查,才能落到实效。
论语八则心得体会篇九
和第一篇“学而”篇比较起来,个人觉得第二篇“为政”读起来难度就大了很多。第一篇其实只要明白了“学问”指的是做人的道理,则每一句都可以理解它的用意。但是第二篇中,除了几个句子是真正正面谈到政治外,其他说的似乎都是与政治没有关系的东西。
为此,我也专门去查了“政”字的意思。在古文中,“政”也通“正”用,所以我就在想,这里是不是孔子还是在讲做人?讲如何做一个正直的人?不过很快我认为这样解释是很牵强的。其实为政就是讲如何来当政,很明白不过。不过南怀谨先生的一句注释也值得我们注意:《论语》中讲的是“为政”,不是“政治”。孔子没有系统地去提出政治相关的概念。根据这句注释去理解“为政”篇的句子,似乎开始有了一些头绪。
“为政”一共二十四句。第一句讲的是为政的最高境界,然后用诗经的“思无邪”说明为政最需要解决的是思想问题,再后用自己的人生经历来说明为政需要丰富的人生经历。接下来,用了好几句的篇幅讲“孝”,然后讲了一个为政者的修为问题,最后用一句话总结:为政者“要有见义而为的大勇,要有人溺己溺,人饥己饥的胸怀”。这样一看,为政篇的思路就很清晰了。
当然,这个思路是南怀谨先生的《论语别裁》中间理出来的。我也曾试着去怀疑它,但是找不出比之更好的解释,所以我还是比较认可这个解释的。“为政”篇有好几句话都是讲“孝”的,似乎与为政没有太大的关系,其实关系很大。我国古代都是以孝治天下,所以在这里讲“孝”是有它的意义的。这点在“为政”第二十一句中也得到了证实:
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唯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在这一句中,孔子就明确说到:推行孝就是为政。所以该篇中间出现了很多人问孝的情况,就一点也不奇怪了。
此外,孔子还讲到了一个为政者的基本要求:要周而不比,即不要偏心眼;要不器,也就是说要全面发展;要温故而知新,要且学且思,还不能钻牛角尖,等等。
不过,虽然为政不能翻译成“做一个正直的人”,但是可以看出,这些为政的道理,放小了看,也都是做人的道理,这点在后面的章节中也有体现。所以我个人认为,《论语》总体讲的还是做人,还是“学而”篇说的“学问”。不管是讲“为政”也好,还是后面讲“礼”、“仁”也好,孔子的主张都是从自身做人入手,就像第一章所讲的“君子固本,本立而道生”。我想这也应该是“学而”篇作为开篇的原因吧。
整体来说,为政篇给我的启发不如学而篇多,可能是“为政”这个话题对我们这些一般人来说,没有“如何做人”更贴近。不过在专家的解释中,我还是体会到了《论语》文章布局的特点,对中间的一些话也还是有一些体会。我想,只要能学到一点东西,也是很好的事情。
论语八则心得体会篇十
《论语》一书比较真实地记述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也比较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儒家创始人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是“仁”、“礼”和“中庸”。《论语》的语言简洁精炼,含义深刻,其中有许多言论至今仍被世人视为至理。《论语》以记言为主,“论”是论纂的意思,“语”是话语,经典语句,箴言,“论语”即是论纂(先师孔子的)语言。《论语》成于众手,记述者有孔子的弟子,有孔子的再传弟子,也有孔门以外的人,但以孔门弟子为主。《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书。作为一部优秀的语录体散文集,它以言简意赅、含蓄隽永的语言,记述了孔子的言论。《论语》中所记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诲之言,或简单应答,点到即止;或启发论辩,侃侃而谈;富于变化,娓娓动人。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四书五经”。
《论语》里的每一句话都很短,但是其中蕴涵的道理却很深远,仔细品之,总会从中发掘出很多适用、通用的道理,它以深入浅出的形式告诉我们怎样工作、学习和生活,怎样做人、交友和处世。
《论语》并不只是中国众多古典文学中可有可无的一部分,我觉得中国配得上圣贤之称的也就只有孔子了。也许只有用“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这句话才能够表达对孔子的无限的崇敬之情。孔子以其独特的人格魅力深深地吸引着众多爱好古典文学之士,从孔子的出生“生而首上圩顶,故因名曰丘云”到“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
孔子在《论语》中有这么一句话,子曰:“可与言而不与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也不失言(《论语》卫灵公篇)”。按照孔子说的意思就是:如果你见到一个没悟性或者这人太差,你追着、赶着跟他说话,那对不起,你话多了。所以他说,智者不失人,亦不失言。一个聪明的人,他不会错过那些可教之人,但是他也不会对牛弹弹琴,追着可不教之才多话。所以也不失人,也不失言是对的。对于这方面,我们应该做一个客观的分析,孔子的这句话是在<卫灵公篇>,讲的是人与人交往的道理。
弟子问孔子说:“老师,以德抱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一个人已经以德报怨了,那他还拿什么抱人家的恩德呢?当别人对你好时,你该怎么办呢?“以德抱怨”不可取,但“以怨报怨”也不可取,因为怨怨相报何时了?还是“以直抱怨,以德报德!”如果有他人有负与你,对不起你了,用你的正直、耿介对待这件事,但是要用你的恩德,你的慈悲、去回愦真正给你恩德和慈悲的人。用你的公正、率直、耿介、磊落的人格去坦然地面对这一切,即不是德也不是怨。人生有限,生也有涯。 把我们有限的情感,有限的才华用在最应该使用的地方。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訉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意思是说,为人子,为人弟者,在家里孝敬父母,在外面敬爱兄长,言行谨慎而且守信用,博爱大众,亲近有仁德的人。做到这些后,还有多余的精力,就在去学习文献的知识。很好的阐述了躬行与学文的关系。说明了做人要以德为先。也就是《论语》中说的“仁”,我们今天说的德乃为人之根本。道德实践也是学,与文献知识是一脉相承的。
孔子的学生司马牛曾经问过老师说:“老师啊,敢问君子,一个君子的状态什么样呢?”老师回答得很简单,四个字,叫做“不忧不惧”。这就是君子了?太简单了吧?那老师又反问了他一句说:“内省不疚,何忧何惧啊?”一个人如果自我反省,内心没有歉疚,上不愧苍天祖先、下不愧子女父母,那么自己的内心有什么可内疚的?老百姓讲一句话说:“为人不做亏心事,半夜敲门心不惊。”这就是一种生命的坦然。孔子说,如果在当今社会,外在有如此多纷扰的声音,我们偏偏困顿于一派喧嚣之中,但是叩问内心,无忧无惧,这容易吗?这还不够做一个君子吗?所以其实我们不要以为说君子就一定要兼济天下、建功立业,于社会士工,做出大辉煌的人才配这个称号。其实一个君子首先面对的是自己的心,有一份生命朴素的坦然。这对于今天的人来讲,可能很艰难,因为我们面临的每一个时刻都在变化。这种变化会让我们充满了迷思。
孔子有一句话:“事君数(念shuo4),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数,写出来是数字的“数”,也就是过于密集的意思。“事君数”,指一个人在工作上对你的领导的态度:对你的上司老板,你对他有言必从,不管是夜里三点还是五点,他叫你就到,所有的事情你从来不违背。你想我这么对他,他应该对我特别好吧?错!他会认为你的人格没尊严,离你招致羞辱不远。这叫“斯辱矣”。因为他觉得你是仰望他的。我们有一句谚语说得好。当一个人在仰望他人的时候,其实他自己在跪着。你怎么样可以不仰望?就是你自己站起来。所以其实你对什么人都不要做到数。你去这样失去自我的尊严去伺候领导,那最后会招致羞辱。朋友呢?大家觉得朋友之间无所谓了吧?多好都没关系。有一些男朋友说,我去我哥儿们家,我经常喝得酩酊大醉,我在他们家可以把他的冰箱翻得乱七八糟,他家和我家一样。有些女朋友,一跟老公吵架了去找闺中密友,一把鼻涕一把泪地把什么样隐私都对人讲。那闺中密友就出主意,说你离开这个男人吧,你离婚算了。其实这样的朋友都一定好吗?孔子说:“朋友数,斯疏矣。”朋友要走到这么近的时候,就是疏远的开始。为什么呢?因为人与人之间,永远要以个体生命的独立尊敬为前提,包括父母对孩子。
在以后的学习、工作、处世中,我们要学习孔子那种“以直报怨,以德报德”的宽容之心;学习那种“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的谨慎;学习那种“耻其言而过气行”的行为方式。让我们也学会先人的“事父母,能竭其力,与朋友交,言而有信”的爱仁之心;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的好学精神;“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的豁达、朴素与和谐;学习那种“常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的诚信精神;体会到“未若贫而乐,有道而正焉”的快乐。总之,让我们成长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合格的接班人。
论语八则心得体会篇十一
《论语》一书比较真实地记述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也比较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儒家创始人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是“仁”、“礼”和“中庸”。《论语》的语言简洁精炼,含义深刻,其中有许多言论至今仍被世人视为至理。《论语》以记言为主,“论”是论纂的意思,“语”是话语,经典语句,箴言,“论语”即是论纂(先师孔子的)语言。《论语》成于众手,记述者有孔子的弟子,有孔子的再传弟子,也有孔门以外的人,但以孔门弟子为主。《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书。作为一部优秀的语录体散文集,它以言简意赅、含蓄隽永的语言,记述了孔子的言论。《论语》中所记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诲之言,或简单应答,点到即止;或启发论辩,侃侃而谈;富于变化,娓娓动人。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四书五经”。
《论语》里的每一句话都很短,但是其中蕴涵的道理却很深远,仔细品之,总会从中发掘出很多适用、通用的道理,它以深入浅出的形式告诉我们怎样工作、学习和生活,怎样做人、交友和处世。
《论语》并不只是中国众多古典文学中可有可无的一部分,我觉得中国配得上圣贤之称的也就只有孔子了。也许只有用“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这句话才能够表达对孔子的无限的崇敬之情。孔子以其独特的人格魅力深深地吸引着众多爱好古典文学之士,从孔子的出生“生而首上圩顶,故因名曰丘云”到“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
孔子在《论语》中有这么一句话,子曰:“可与言而不与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也不失言(《论语》卫灵公篇)”。按照孔子说的意思就是:如果你见到一个没悟性或者这人太差,你追着、赶着跟他说话,那对不起,你话多了。所以他说,智者不失人,亦不失言。一个聪明的人,他不会错过那些可教之人,但是他也不会对牛弹弹琴,追着可不教之才多话。所以也不失人,也不失言是对的。对于这方面,我们应该做一个客观的分析,孔子的这句话是在<卫灵公篇>,讲的是人与人交往的道理。
弟子问孔子说:“老师,以德抱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一个人已经以德报怨了,那他还拿什么抱人家的恩德呢?当别人对你好时,你该怎么办呢?“以德抱怨”不可取,但“以怨报怨”也不可取,因为怨怨相报何时了?还是“以直抱怨,以德报德!”如果有他人有负与你,对不起你了,用你的正直、耿介对待这件事,但是要用你的恩德,你的慈悲、去回愦真正给你恩德和慈悲的人。用你的公正、率直、耿介、磊落的人格去坦然地面对这一切,即不是德也不是怨。人生有限,生也有涯。 把我们有限的情感,有限的才华用在最应该使用的地方。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訉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意思是说,为人子,为人弟者,在家里孝敬父母,在外面敬爱兄长,言行谨慎而且守信用,博爱大众,亲近有仁德的人。做到这些后,还有多余的精力,就在去学习文献的知识。很好的阐述了躬行与学文的关系。说明了做人要以德为先。也就是《论语》中说的“仁”,我们今天说的德乃为人之根本。道德实践也是学,与文献知识是一脉相承的。
孔子的学生司马牛曾经问过老师说:“老师啊,敢问君子,一个君子的状态什么样呢?”老师回答得很简单,四个字,叫做“不忧不惧”。这就是君子了?太简单了吧?那老师又反问了他一句说:“内省不疚,何忧何惧啊?”一个人如果自我反省,内心没有歉疚,上不愧苍天祖先、下不愧子女父母,那么自己的内心有什么可内疚的?老百姓讲一句话说:“为人不做亏心事,半夜敲门心不惊。”这就是一种生命的坦然。孔子说,如果在当今社会,外在有如此多纷扰的声音,我们偏偏困顿于一派喧嚣之中,但是叩问内心,无忧无惧,这容易吗?这还不够做一个君子吗?所以其实我们不要以为说君子就一定要兼济天下、建功立业,于社会士工,做出大辉煌的人才配这个称号。其实一个君子首先面对的是自己的心,有一份生命朴素的坦然。这对于今天的人来讲,可能很艰难,因为我们面临的每一个时刻都在变化。这种变化会让我们充满了迷思。
孔子有一句话:“事君数(念shuo4),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数,写出来是数字的“数”,也就是过于密集的意思。“事君数”,指一个人在工作上对你的领导的态度:对你的上司老板,你对他有言必从,不管是夜里三点还是五点,他叫你就到,所有的事情你从来不违背。你想我这么对他,他应该对我特别好吧?错!他会认为你的人格没尊严,离你招致羞辱不远。这叫“斯辱矣”。因为他觉得你是仰望他的。我们有一句谚语说得好。当一个人在仰望他人的时候,其实他自己在跪着。你怎么样可以不仰望?就是你自己站起来。所以其实你对什么人都不要做到数。你去这样失去自我的尊严去伺候领导,那最后会招致羞辱。朋友呢?大家觉得朋友之间无所谓了吧?多好都没关系。有一些男朋友说,我去我哥儿们家,我经常喝得酩酊大醉,我在他们家可以把他的冰箱翻得乱七八糟,他家和我家一样。有些女朋友,一跟老公吵架了去找闺中密友,一把鼻涕一把泪地把什么样隐私都对人讲。那闺中密友就出主意,说你离开这个男人吧,你离婚算了。其实这样的朋友都一定好吗?孔子说:“朋友数,斯疏矣。”朋友要走到这么近的时候,就是疏远的开始。为什么呢?因为人与人之间,永远要以个体生命的独立尊敬为前提,包括父母对孩子。
在以后的学习、工作、处世中,我们要学习孔子那种“以直报怨,以德报德”的宽容之心;学习那种“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的谨慎;学习那种“耻其言而过气行”的行为方式。让我们也学会先人的“事父母,能竭其力,与朋友交,言而有信”的爱仁之心;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的好学精神;“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的豁达、朴素与和谐;学习那种“常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的诚信精神;体会到“未若贫而乐,有道而正焉”的快乐。总之,让我们成长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合格的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