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致中小学生家长道路交通安全的一封信优秀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致中小学生家长道路交通安全的一封信篇一
您好!
交通安全关系到每一个孩子和家庭的幸福。为了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让安全能与您的孩子同行,我们恳请得到您的支持与配合,联手筑起学生交通安全的长城,建立起社会、学校、家庭安全网络体系,确保您的孩子健康成长。学校十分重视学生的安全,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各种安全防范知识在学生中得到较好的普及,师生安全意识增强。但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随着车辆的增加和道路的延伸,交通安全问题受到普遍的关注,但形势仍有相当严峻的一面。特此发出这封公开信,目的是倡导全体学生及家长树立正确的安全观,遵守交通安全法规,杜绝交通违法行为,确保学生高高兴兴上学来,平平安安回家去。为此,学校向您提出如下倡议:
1、配合老师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学习交通安全法则,严格遵守交通规则,上学、放学及平时外出活动不要在马路上游玩、嬉戏;到了路口要做到一停、二看、三通过;上学、放学途中不准扒乘行驶中的车辆;同时要规范您自己的交通行为,以自身的一言一行引导子女养成良好的交通习惯,增强交通安全观念,培养文明交通意识。
2、乘车要乘坐车况好、牌照齐全的车辆,严禁乘坐无牌照、车况差、无保险、货运车、报废车、超载车辆等车辆。乘车时不要将身体探出车外,不要向车外抛掷物品,乘车时,一定要从车的右侧车门上下,开门时要仔细观察右后方是否有电动车等车辆,确保安全后再下。下车后不要突然横穿公路,要在保障安全的情况下走斑马线穿越公路。您驾乘二轮摩托车时必须戴好安全头盔,加强自我保护意识。
3、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驾驶摩托车等机动车,年龄应在18周岁以上,持有驾驶证,请家长看管好自己的机动车,严禁自己的孩子驾驶,保障您的孩子的安全。
4、驾驶非机动车要走非机动车道,没有非机动车道的靠路边右侧顺行。骑车时不准双手离把,不准互相追逐、并行或攀扶其他车辆。转弯前应减速慢行,伸手示意,不得突然猛拐。骑车时集中精力,严禁打电话,严禁听耳机,注意避让行人及车辆。
5、走路要走人行道,没有人行道的靠路边行走。不要边走路边看书、听音乐或追逐打闹。穿越公路不要跨越护栏,要走人行横道,没有人行横道的需注意来往车辆,不要在车辆临近时突然横穿。
6、通过有信号灯控制的路口,要走人行横道并服从交警和信号灯的指挥,不得闯红灯。
7.在孩子面前模范遵守交通法律法规,不无证、酒后驾车,不闯红灯、不超速行驶,不超员载人,驾乘摩托车要戴好安全头盔,不租用有安全隐患的车辆接送子女上下学。遇有各类危及交通安全的违法行为,特别是危害学生交通安全的违法行为要坚决抵制,并及时向教育、公安、交通运输、安监等部门举报。
尊敬的家长,孩子的安全是您和我们最大的牵挂,交通安全关系到孩子的一生,也维系着您一家的幸福。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并及时督促您的孩子遵守交通规则,为孩子撑起一片平安的蓝天。
致中小学生家长道路交通安全的一封信篇二
各位家长、各位学生:
你们好!
确保学生的人身安全,营造一个更好的成长环境,保护学生健康成长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为加强学生的道路交通安全教育,养成良好的交通习惯,全县各级各类学校已着手采取了一系列安全措施,开展了一系列的安全教育活动。为更好的预防学生安全事故的发生,我们期待与您真诚合作,并请各位家长在做好子女思想教育的同时,抓好子女的道路交通安全教育。
1、不乘坐无牌无证的非法接送车辆。禁止乘坐电瓶三轮车、拖拉机、农用车及车况较差的车辆,不乘坐超载车辆。乘坐公交车要在指定地点候车,禁止拥挤在车行道上或在车行道上招呼车辆;切实遵守上下车秩序,不推攘、不拥挤,做到文明乘坐;上车后不得将头手伸出窗外,下车后不突然横穿公路。
2、城区学校和部分镇街学校为缓解上下学交通拥堵问题已经实行错时放学制度,请家长切实遵循学校的接送制度,按学校指定的接送位置和规定的上下学时间,及时接送孩子。校门口汽车随意调头极易造成交通堵塞,引发交通事故。用汽车接送的家长注意尽量减少车子停靠时间,车子停靠尽可能远离学校大门;请不要在校门前随意调头。步行接送孩子的家长,请看管好孩子,在人行道上慢行,穿马路走斑马线,注意交通安全。
4、学生上下学坚持走人行道或靠路右边行走。幼儿上下学要有家长接送,小学生上下学要戴好“小黄帽”。横过公路要走人行横道,没有人行横道的需注意来往车辆,不要在车辆临近时突然横穿,做到“一慢二看三通过”。
5、家长要主动做好学生交通安全教育、监护工作,提高孩子的交通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教育孩子上下学途中不做其他事,禁止到临水、临崖等危险地段玩耍。
珍惜生命,安全第一。让我们始终牢记安全,相信平安会伴随我们。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建平安校园和幸福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