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麦琪的礼物心得体会 麦琪的礼物阅读报告8篇(汇总)
我们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以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得一篇好的心得体会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秀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麦琪的礼物心得体会 麦琪的礼物阅读报告篇一
读了欧·亨利的名作《麦琪的礼物》,我才深深地感受到了欧·亨利小说的吸引力。
这篇《麦琪的礼物》写一对贫苦夫妻,丈夫有一只金表却没有相称的表链;妻子有一头美丽的长发,却没有相配的发梳,而妻子卖掉长发给丈夫买了金表链。两人同时为对方考虑各自干出了动力心魄的“壮举”,使得双方的愿望都落了空。作品以意料之外而又在情理之中的结局收尾,凸显了夫妻之间感情的诚笃、深挚,读来催人泪下。
这篇文章又便我想到泰格尔的小小说名作《窗》,描写两位卧床的重病人,住在仅有一门一窗的狭小房间里,只有透过窗口才看见外界,生活死寂沉闷。为了安慰病友,近窗人每天向病友
编织窗外斑澜多姿的景观,使病友摆脱寂寞,得到了快慰。至此故事似可以作结了。然而病友突生嫉妒,对近窗人竟见死不救,待争到近窗的铺位,见到的却只是光秃秃的一堵墙,作品于文末陡起波澜,出现逆转,使小说有了强烈的艺术魅力。
这种欧·亨利式的结尾是使人物的情感、行为或事情的结果向完全相反方向转折的一种构思方法,是增强文章吸引力的有效手段之一。它一般包含两大部分:“蓄势在前”,和“逆转在后”。即先形成一种思维定势,然后突转,突然打破积蓄已久的定势,从而造成一种久蓄而猝发的艺术冲击力。
这种结尾往往会造成心灵的震憾,给人更直接地心灵暗示,爱是相通的,但又是不可理喻的,只要互相谅解,互相支持,互相帮助,人世间将开满绚烂的爱之花!
麦琪的礼物心得体会 麦琪的礼物阅读报告篇二
只要是经典的,就必定是难忘的。
暑假里,我读了美国作家欧·亨利的短篇小说《麦琪的礼物》。一篇经典美文,让我过目难忘,回味无穷。
《麦琪的礼物》讲述了麦琪和吉姆相互送圣诞礼物的故事。麦琪和吉姆是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贫穷市民。他们夫妇俩各有一件引以自豪的东西,那就是麦琪那褐色的瀑布般的秀发和吉姆祖传的金表。圣诞节来临的时候,为了给对方买一件像样的礼物,麦琪卖掉了她美丽的长发,为吉姆的金表配了一条白金表链;而吉姆卖掉了宝贵的金表,为麦琪买了一套她以前在百老汇的橱窗里看到并羡慕得要死的昂贵的梳子。
虽然麦琪和吉姆的物质生活是贫穷的,但是他们的精神世界是如此富有;虽然他们极不明智地为对方牺牲了他们家最宝贵的东西,但是他们把对彼此的爱表现得如此生动。
麦琪和吉姆的故事只是漫长人生中的一个小小片段,然而作者却把整个故事写得跌宕起伏、引人入胜。总是短短几句话就把主人公的动作、表情、心理活动描写得维妙维肖、生动形象。并且我感到,作者一直是用同情的笔触, 来描写麦琪和吉姆贫穷生活中的这个小插曲,仿佛有一双温暖的眼睛,一直在注视着他们,鼓励着他们。这也许就是这篇文章成为经典的奥妙所在吧。
作者说:麦琪和吉姆是“所有馈赠和接受礼物的人中最聪明的人”,是圣贤;而我要说:发现他们是“最聪明的人”的作者,更是圣贤。
麦琪的礼物心得体会 麦琪的礼物阅读报告篇三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却有着各自的不幸。
然而,如何来界定“幸”与“不幸”呢?在这个金钱被放置在至高位上的世代,似乎“幸福”也披上了物化的色彩。
《麦琪的礼物》中,有一句话:“纯粹以质地取胜而不是靠耀眼的装潢——一切好东西本该是这样的。”
在欧·亨利的笔下,人性、爱情、贫穷、价值……物质的贫瘠与精神的富足都用温情的笔触细细地铺展开来,如同一幅用暖色调绘成的欧式油画。
一个人的思想与他的成长环境、人生际遇密不可分。欧·亨利幼年丧母、家道中落后15岁便在社会独自闯荡,少年承担了生活的辛酸与不易,目睹了资本主义社会下的贫富分化。自觉为小人物立言。
所以,在故事中,德拉和吉姆生活在破败的与贫民窟并无两样的出租房,德拉费尽力气积攒下来的余钱不过是一块八毛七分,门口的电钮无人按过,斑驳的信箱也不曾有来往的邮件……
他们似乎是被社会所遗忘的底层小民,艰难顽强地挣扎着生活,发出“生活就是由啜泣、抽噎和微小三者组成的,而抽噎总占优势”的慨叹。
但作者怀有一颗温厚的心,一颗注定不被贫贱生活所扭曲的心。欧·亨利与妻子在一场舞会中相识,两人冲破了层层阻碍,组建了贫困却幸福的家庭。繁重的劳作使妻子变得体弱,而出任银行工作的欧·亨利因为银行缺少一笔资金受到怀疑,为了逃避审判而被迫去往美洲。
在得知妻子病重的消息后,便匆忙赶到岳父家看望,却为时已晚。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对于亡妻的深挚犹如永不干涸的泉源,汩汩地流淌在麦琪的礼物间。
德拉和吉姆对彼此的爱,无需言表。他们的生活一贫如洗,却各自有一件珍贵的“宝物”:吉姆有一块祖传的金表,德拉有一头瀑布般的长发。圣诞节前夕,为了赠予对方称心的礼物,吉姆卖掉了金表,为德拉买了一套“纯玳瑁做的,边上镶着珠宝”的梳子;德拉卖掉了自己的长发,为吉姆买了一条金表链。
结果,吉姆有了金表链却没有了金表,德拉有了美丽的梳子却没有了秀发。他们都为对方
舍弃了自己最宝贵的东西,而换来的礼物却因此变得似乎“毫无用处”了。
解构主义大师德里达从现实的人性维度考量“礼物”,认为礼物之本质的实现是不可能的。因为,一旦将礼物赠予他人,往往就会期待对方的回报,这使“礼物”陷入了一种计算与交换、索取而非赠予的困境。
也许,只有一种“毫无保留的支出”,一种不期待互惠的赠予,才符合德里达对真正的礼物的定义。
麦琪的礼物便是如此。
表面上看,似乎德拉和吉姆送的礼物都失去了使用价值,但他们却毫无疑问和对方浓烈的“爱”撞个满怀——这是无价的礼物。
德拉说:“头发是可以数清的,但他对丈夫的爱是数不清的”。礼物在这里已经超越了物质的形体,倾注在一对相濡以沫、至真至诚的伴侣身上。无价的爱在“金钱至上”社会中显得如此耀眼、拥有无可比拟的价值。
欧 · 亨利在小说结尾写道 :“我的拙笔在这里告诉了诸位一个没有曲折、不足为奇的故事 ;那两个住在一间公寓里的笨孩子,极不聪明地为了对方牺牲了他们一家最宝贵的东西。但是,让我们对目前一般聪明人说最后一句话,在所有馈赠礼物的人当中,那两个人是最聪明的 ;在一切收受礼物的人当中,像他们这样的人也是最聪明的。无论在什么地方,他们都是最聪明的。他们就是麦琪。”
“麦琪”二字反复出现,实则蕴含了丰厚的《圣经》色彩。在英文新国际版《马太福音》第二章的英文题目为“the visit of magi”(即“麦琪的朝拜”),其中第一节写道“magi from the east”(“从东方来的麦琪”)。由此可知,“麦琪”在《圣经》语境中指耶稣出生时来送礼物的三位博士。
据《马太福音》第二章记载,希律王做犹太人的王的时候,耶稣生在耶路撒冷的伯利恒,天空出现异象,有三位博士便从东方来到耶路撒冷。三位博士到达伯利恒,看到小耶稣和他的母亲玛利亚,就俯身伏拜,揭开宝盒,拿黄金、乳香和没药献给他。而这些礼物饱含着他们最真挚的情感。
从礼物的角度看,《麦琪的礼物》与博士的礼物有诸多联系:首先,故事背景均为在圣诞节献上礼物;其次,博士们所献给圣婴的礼物、德拉和吉姆送给彼此的礼物,都饱含诚挚纯洁且无功利的爱,而显得神圣。最重要的是,两者的礼物都看似“无用”,实则表明了对方于自己的珍贵意义。
礼物只是载体,背后是奉献、是牺牲,是人性和爱情的升华。
礼物有价,而礼物背后蕴藏的情谊是无价的。这或许是这个略带苍凉的故事所传达出来的美好和暖意。让人明白,即便在破碎和罪恶的人世间,爱依旧可以遮掩一切,融化一切。爱的供应让人脱离囊中羞涩的卑微,活得有价值,有尊严,有金钱无法换取的喜乐和知足。
麦琪的礼物心得体会 麦琪的礼物阅读报告篇四
麦琪的礼物读后感欧亨利的微型小说《麦琪的礼物》中所讲述的,是一个圣诞节里发生在社会下层的小家庭中荒.唐却感人的故事。男主人公吉姆是一位薪金仅够维持生活的小职员,女主人公德拉是一位贤惠善良的主妇。
他们的生活贫穷,但吉姆和德拉各自拥有一样极珍贵的宝物——吉姆祖传的一块金表就算“地下室堆满金银财宝、所罗门王又是守门人的话,每当吉姆路过那儿,准会摸出金表,好让那所罗门王忌妒得吹胡子瞪眼睛”;德拉一头美丽的瀑布般的秀发则可以“使那巴示女王的珍珠宝贝黔然失色”。
为了能在圣诞节送给对方一件礼物,吉姆卖掉了他的金表为德拉买了一套“纯玳瑁做的,边上镶着珠宝”的梳子;德拉卖掉了自己的长发为吉姆买了一条白金表链。头次知道这个文章的时候是在收音机里听到的。那时候年纪很小收听的时候没有什么感觉,只是有个困惑让我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小说里面的主人公表带和梳子都买不起?直到后来看到原著才明白那是镶满宝石的梳子和白金的表带。当时电台选用这个小说播放也是为了当时的政治需要,好让我们感受到社会主义的温暖资本阶级社会的丑恶,当然了这些都是长大以后才慢慢明白的。自从接触到这个原作之后,这个小说就一直伴随着我。时不时的拿出来温习下里面的情节,故事虽小但是处处闪烁着人性的光辉,温暖亲情、至爱、忠贞。在艰难困苦环境下一对相爱相依的夫妻,用自己最珍惜的东西去换取对方所心爱的礼物。
故事虽说是有些悲剧性的色彩但是烘托出来的却是比万金更要贵重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爱。在文章当中作者并没有进行什么说教评论式的叙述,而是对周围环境的细致刻画及其家庭状况的详细描述,使之人物呼之欲出,仿佛这样的事情就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城市。古语云:患难时刻见真情。纵观我们当今的环境名利当头,人与人之间的冷漠,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完全以利益为重。道德、亲情、爱情被金钱冲散的支离破碎。为了利益与金钱夫妻分道扬镳,兄弟反目,朋友相互猜疑,仿佛只有功利才是第一位的。
而目前评判一个人的价值成功与否,都是以他拥有多少的财富与地位的高低挂钩。无论这个人的心地多么的善良已经无关轻重,以貌取人成为了我们衡量一个人的标准。中国自古以来的谦卑、道德准则至于脑后。人们有时看到公共场合的不端作为竟已然无动于衷,处处充满了麻木。反而对出现的一些拥有奉献精神的行为嗤之以鼻,达到了劣币逐良的程度。正如柏杨及其鲁迅先生所说这个社会就是一个大染缸,任何一种异质的文化到了这个大染缸里就失去了原来的本性。而然这篇文章却能时时唤起人们内心的本善,使之能够让人还能够体会到世间真情的祥和与温暖,主导的人性并不是尔虞我诈,见利忘意。正如诺贝尔奖获得者特雷莎修女所说:“我们常常无法做伟大的事,但我们可以用伟大的`爱去做些小事。”
"让我来爱,直到受伤."我们每个人应该发扬自己奉献的爱心,去关爱世人让这个世间变的更加美好。
麦琪的礼物心得体会 麦琪的礼物阅读报告篇五
《麦琪的礼物》是欧亨利的短篇小说集,其中包括了同名的短篇小说《麦琪的礼物》以及《小偷的同情心》、《世外桃源的假期》、《为爱而牺牲》、《最后一片藤树叶》等。欧亨利的作品大多比较短小,故事性个性强,加上行文幽默,深受读者喜爱。他与莫泊桑、契科夫同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
《麦琪的礼物》中,一对年轻的夫妻,为了给对方买一份圣诞礼物而费尽心思,最后,妻子卖掉了秀发买了一条金表链,而同时丈夫卖掉了金表,为妻子买了一套梳子。阴差阳错,他们用自己最珍贵的东西换来的礼物失去了本身的价值,但他们从中获得的爱是无价的。夫妻间的纯情与对彼此的爱,美国下层人民生活的艰难与辛酸,作者给予的深深的同情和祝福以及那闪烁着善良光辉的礼物令我动容。
基督诞生的时候,有三位贤人,——-我们称之为“麦琪”——-带来了珍贵的礼物。他们是智者,送的礼物当然也是聪明的,而这对夫妻却送给对方暂时用不到的礼物,或许有人觉得那是最没有用的礼物,但我觉得,他们的礼物同那三位贤人的一样,是最聪明的。
《最后一片藤树叶》中,作者对主人公贝尔曼的描述并不多,甚至连最感人的贝尔曼在暴雨中画叶子的镜头都没有,但我仍能感受到贝尔曼老人火一般炽热的心。能够想象,那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可怜的老人怎样冒雨爬到离地二十英尺的地方,颤抖着调拌黄色和绿色,在墙上画出栩栩如生的叶子。
琼珊的康复不仅仅仅是因为一片叶子,更是在生与死、抗争与屈服之间做出抉择。只有自己树立信心,作出努力,才能战胜困难。琼珊在一片叶子的鼓舞之下,走出了失望的低谷,迎来了生命的活力,这最后的叶子,着实让我为琼珊的命运而担忧,为苏的友谊而感叹,为贝尔曼老人的博爱而震撼。藤树叶子仍然留在古老的墙面,琼珊绽放了往日的笑容,伟大的画家贝尔曼留在了我的心中!
《警察与赞美诗》是一部悲喜剧,展示了警察对犯罪行为的容忍和对无辜行为的惩罚。这个故事令人感到可笑,主人公比索为了能在监狱熬过严冬而做出“努力”,想方设法让警察逮捕他,但是均未成功。正当他决定放弃原先的生活,重新开始时,却被警察抓了起来,“如愿”进入监狱。作者用简单幽默的笔调描述了比索为了到达自己可笑的目的而作出的可笑尝试,到餐厅骗吃骗喝,砸商店橱窗,扰乱治安,行窃等,更可笑的是,警察先生对这些违法行为显示了宽容,当比索放弃原先的想法时,警察却逮捕了什么都没干的他,这真是一个绝妙的讽刺!由此,可笑转成了可哀、可怜、可叹……
幽默分两种,一种是白色幽默,让人笑过之后还想笑,一种是黑色幽默,被称为“含泪的笑”,大笑过后,便是泪水肆意流淌。而欧亨利的小说,就是这种黑色幽默。
欧亨利的小说构思新颖,语言诙谐,极具思想性,虽然没有华丽的词藻,却有丰富、引人入胜的情节,不读到文章的最后一句,你永久也猜不到最后的结局是什么,这种出人意料的点睛之笔博得了读者的喜爱。
欧亨利的短篇小说令我受益匪浅
麦琪的礼物心得体会 麦琪的礼物阅读报告篇六
《麦琪的礼物》是美国短篇小说大师欧·亨利作品的选集。书中,社会上那些巧取豪夺,坑蒙拐骗,利欲熏心,尔虞我诈的“上流人物”,“得意之徒”们的丑恶行径,被揭露无遗。透过他们的种.种表现,形象逼真,不拘一格地向读者展现了“礼貌社会”的黑暗与滑稽本质,弱肉强食与天良丧尽的现实,并喻示在金钱万能,唯利是图的生存环境中,人性的异化和畸变。
然而在众多对丑恶人性的描述之中,也不乏许多使人肃然起敬的“小人物”,让人对荒诞,滑稽的故事漠然一笑之后,感慨万千。留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麦琪的礼物》这篇文章,它让我真正领略到了人性的魅力。
有些人认为钱是万能的,有了钱就拥有了一切,但我一向坚信真挚的感情是无价的。即使你有千百万,那也换不来真正的感情。或许金钱让你获得一些感情,但那些都是虚伪的。当你不再拥有万贯金钱时,虚伪的感情便会破裂,最终留给你的是万分痛苦。
《麦琪的礼物》就是因为金钱而引发的一系列故事。一对夫妻因为想给对方买一件圣诞礼物而舍弃了自己的心爱之物。可惜最后彼此的礼物却都失去了使用价值,但他们都得到了人世间最宝贵的礼物———彼此的真情。我认为他们是幸福的,虽然他们很穷,生活拮据,但在他们心中,金钱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对方的真情,只要拥有它,他们感到比有钱的富翁幸福百倍。
换一个角度来看,假如小说中女主人公德拉家财万贯,即使她买了昂贵礼物也看不出真情所在,杰姆也就不会感到那么幸福了。德拉秀丽的头发,杰姆珍贵的金表,两样各自引以为自豪的东西都失去了。他们本来想让对方更加秀丽,却使礼物失去了使用价值,然而他们更加感到幸福。正像作者所说:“在所有馈赠礼物的人当中,他们两个是最聪明的。“我想,在一切理解礼物的人当中,他们也是最幸福的。许多人都会羡慕这对夫妻。
也许,有些人会对此不屑一顾,无法理解他们的做法。假如万贯家财和一份真挚的感情同时放在你面前,你会选哪一样呢我会毫不犹豫地选取那份感情,因为真挚的感情是无价的!我相信真心的付出终会有真诚的回报,拥有真情才能拥有幸福。
麦琪的礼物心得体会 麦琪的礼物阅读报告篇七
翻开著名短篇小说大家欧?亨利的《麦琪的礼物》,我不禁陷入了沉思……
美国一对贫寒的夫妻在过圣诞节时,都想送对方一件礼物。但是他们很穷,生活得很拮据,根本拿不出买礼物的钱。于是,妻子剪掉自己视若珍宝的那一头乌黑如绸缎般的长发,卖了25美元。丈夫有一个祖传的金表,可是没有表链,于是,她用这笔钱去买了一个精美的表链!而丈夫呢,卖了他的金表,为妻子买了一把镶满珍宝的梳子,想给妻子一个惊喜。当这对夫妻回家时,丈夫发现妻子的长发不见了,而妻子发现丈夫的金表也没了。
看了这篇小说,我心中久久不能平静。
在那个金钱至上,唯利是图的年代,金钱的欲望困住了多少恩爱的夫妻,和睦的家庭,纯真的友谊?而文中的这对夫妻,他们并没有物质上的富有,但却有深爱着对方的心;他们虽然不富有,却舍得变卖自己最珍爱的东西换成钱买送给对方的礼物。尽管他们送的礼物不一定很昂贵,但他们给予对方的这份爱与真情是无价的。
文中的女主角是个勤劳善良的妇女,她没有因为丈夫的贫寒而抛弃他,而是选择与丈夫同甘共苦!女主虽说只是个小角色,却做到了众多富有女人做不到的忠诚善良,她拥有人间最美好的心灵。同样,丈夫为了妻子,甘愿卖掉自己祖传的金表,送妻子一把梳子作为礼物,以感谢妻子为自己的家操持了半辈子。
虽然他们为了给对方买来最好的礼物而牺牲了自己最珍贵的物品,并且最后彼此的礼物也都失去了使用价值,但他们都得到了人世间最宝贵的礼物---彼此的真情。
正如作者所说“在所有馈赠礼物的人当中,他们两个是最聪明的。”因为在他们心中,金钱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对方的真情。金钱不是万能的,它买不来爱,只有真挚的感情是无价的。只要拥有了这份爱的礼物,再拮据,困顿的生活也会幸福无比,充满希望。
麦琪的礼物心得体会 麦琪的礼物阅读报告篇八
《麦琪的礼物》是美国现代短篇小说之父欧·亨利的一篇代表作。原英文名是:the gift of the magi,magi,翻译成“麦琪”,是直接音译,据《圣经》记载,the magi是指从东方而来,专程到马厩给圣子送礼物的三位智者,他们的礼物代表了尊贵与圣洁。所以,“麦琪的礼物”就是“贤者的礼物”。
贤者不为物质而困扰,但是生活在社会底层民众们却为礼物而苦恼。原因在于没有足够的钱来购买礼物。《麦琪的礼物》中讲述的是圣诞节前,一个年轻貌美的小妇人德拉苦于无多余的钱给心爱的吉姆购买礼物,只得卖掉自己长长的漂亮秀发去买能配得上吉姆的礼物。这个经典的故事如今以儿童绘本的形式展现在我们面前。这样的形式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欧·亨利在小说原著中隐含的对孩子来说晦涩难懂的主题思想。
这本绘本的画面重在描绘德拉卖发买礼物的这个情节的神态与心理变化。绘画家是德国的插画师索尼娅·达诺夫斯基。这位画家与中国很有缘份,她曾给曹文轩的《草房子》、方素珍的《外婆住在香水村》绘画了插画,而且她的作品还获过多项国际大奖,并在博洛尼亚童书展插画展等上展览。她绘画的人物肖像惟妙惟肖,很写实,再加上深褐色的色调,有种复古的味道。在《麦琪的礼物》这本书里,我们见识了索尼娅·达诺夫斯基精湛的画技,德拉精致的脸庞、婉约且不屈的气质、虽然吉姆在书的后半部分才出场,但是他一出场,就感觉是一个有故事的年轻人的,虽然欧·亨利描写吉姆的笔墨很少,但是在索尼娅的画笔下,我们又很清晰地看到一位欲言又止、刚毅的眼神里透露着对女主人公德拉真挚情感的帅气小伙子的形象。
欧·亨利是批判小说家,他在《麦琪的礼物》这篇小说里,故事中揭示着对以金钱至上的不平等社会的辛辣讽刺,他写到德拉去莎弗朗妮夫人的头发用品店出售自己的头发,借“莎弗朗妮”(与史诗《被解放的耶路撒冷》中为拯救耶路撒冷全城的---而牺牲自我的勇士同名)之名来讽刺那个唯利是图的头发用品店主的势利。
德拉卖掉一头秀发,是为了给吉姆配一条适合他的金表的白金表链。而另一方,吉姆,虽然文中没有实线描写吉姆卖掉金表给德拉买装饰的秀发上的梳子,但是从后面他与德拉的对话,以及交换礼物时的场景里可以理解小说里这条暗藏的线索。而德拉卖掉秀发买表链就是一条明示的线索。欧·亨利以重墨描绘德拉苦恼无钱、卖发的这一细节,经过心理纠结做出的决定换来的礼物,虽然最后都没有派上用场,但是结局却是温暖的,这对贫困的恋人相拥在一起,已然体会到彼此之间的珍重。
这份纯洁的爱情,在那物欲横流的资本主义社会里显得分外珍贵和美好。这书里有个小细节,正表达着这种思想,封面上书名的旁边有一朵花,这株花在正文的每一页旁边都有,它越长越高、越来越茂盛,在书的前后环衬页上它铺满了两版整页面。这是纯洁的爱情之花,温暖的相依缠绕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