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学心得体会200字大全(13篇)
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优质的心得体会该怎么样去写呢?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美术教学心得体会200字篇一
本教材是依据《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编写的实验教材。教材内容充分完全能拓展学生的思维,使他们愉悦的学习美术课程。根据美术课程标准把教学分为四个教学领域,这四个学习领域分别是:“造型表现”、“设计应用”、“综合探索”、“欣赏评述”。
初一年级学生对美术有浓厚兴趣,但兴趣和耐心不会太久,所以绘画对于他们有很大的帮助,让他们初步感受美的能力,作画时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绘画能力,培养绘画想象能力,提高他们的美术能力。
初二年级学生对美术已有了简单的认识,所以学起来很轻松,他们的兴趣横浓厚,我一定会尽力把他们教好的。让他们会感受美、表现美,培养情趣,提高审美能力、绘画能力、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创作能力等
由于课上时间有限,学习内容少,我在完成教学的情况下加入简笔画教学,这样学生既充实的自己,又学习到了更多的美术知识,同时又提高了对事物外形的掌握,完整了构图,又掌握了技能,提高了技能学习。
(1)了解各种绘画工具和特性,并且学会掌握使用这些工具。
(2)能够了解色彩,认识各种色彩大胆应用,创作不同的作品。
(3)根据美术的特点明确学习态度,从小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
(4)采用各种形式激励学生学习美术知识,加入各种那个游戏进行学习,让他们不断的创作作品,展示自己,发表创作意图。
(5)选择有情趣的教学内容,采用生动活泼的游戏教学形式渗透教学,叫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习,激发、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6)充分发挥教师的直观性演示,演示要规范化让学生能学习正确的作画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美术教学比较吸引孩子,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先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那就要有好的教学方法,我们可以进行谈话法、启发式进行教学,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体验美术的乐趣,诱导学生学习更多的美术知识。
认识常用的色彩及形状,并能用绘画工具表示各种色彩,体验不同媒材工具,用各种方法表达想法,欣赏感受作品。探究感知学习,自己会口头归纳感受。
培养学生思维创新精神,注重个性发展。在学习中举一反三。
我将美术评价方案分为两大项内容:
学习态度15分、课堂作业完成的情况15分、课堂表现5分,分书本的爱护5分。
期末测试60分
美术教学心得体会200字篇二
我任教美术有xxx年的时间了,这几年的教学让我感觉美术教学其实是特别重视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要积极为学生创设有利于激发创新精神的学习环境,通过思考、讨论、对话等活动,引导学生在美术创作活动中,创造性地运用美术语言;在传统的模仿性的美术教育和受多方面的模仿习惯的影响,我们的美术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习惯于模仿性的教学常规,其实在各行各业的工作中也多是习惯于依赖、仿照、模仿式的工作。缺乏“创造性”,思想不解放,创新才能被严重束缚,是我们多数人普遍的遗憾。教师应鼓励学生在欣赏活动中,开展探究性的学习,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
其一:我觉得美术学习应当从单纯的技能、技巧学习层面提高到美术文化学习的层面。美术教学要创设一定的文化情境,增加文化含量,使学生通过美术学习,加深对文化和历史的认识,加深对艺术的社会作用的认识。可以拿当地的风俗,如宜兴的紫沙壶进行教学。
第二:加强教学中师生的双边关系,既重视教师的教,也重视学生的学。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教师是课堂教学的惟一主角的现象,应提倡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和平等关系。
第三:应鼓励学生进行综合性与探究性学习,加强美术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和综合探究的能力。
第四:应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引导学生以感受、观察、体验、表现以及收集资料等学习方法,进行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
第五:应以各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如电影、电视、录像、范画、参观、访问、旅游,甚至故事、游戏、音乐等方式引导学生增强对形象的感受能力与想像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美术教学心得体会200字篇三
高中美术教学是一种审美活动,是提高审美能力,审美趣味的重要途径之一,它结合高中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征,突出对学生美术鉴赏能力、审美能力的培养。与初中美术教学以动手能力和美术基本技能传授为主,美术欣赏和美术知识介绍为辅的教学内容相比,在教学内容、目的、方法上都有了明显的区别。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开展新课程教学的背景下,我校高中的美术教学工作,以激发“学习兴趣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艺术实践、培养创新
精神、倡导综合学习和探究学习、参与美术文化传承、完善
评价机制”等教育理念。在高中美术教学中,如何解决好既能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又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掌握一定美术技能是我始终追求解决的问题,下面就本学期高中美术教育谈几点体会: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能让学生对美术课产生浓厚的兴趣这无疑会给今后的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1、让学生参与查询课题资料
要求学生在课前,征求各种意见后成立课题组,根据课题查询资料,收集素材。通过
网络,书本等一些课外资源,学生在课前就了解了相关知识。例如,在高中教材《美在民间——
中国民间美术欣赏》一课前,学生分成不同的剪纸组,年画组,皮影组,风筝组,刺绣组,泥人组。然后根据小课题,学生在
网络,书本中查询资料。学生不但查找了各个民间美术的大量图片,还了解了
中国民间美术的含义,特色,分布,有的学生还进行了民间美术现状的调查,民间美术在衣食住行用各个方面的调查。从而在未来的生活中,影响学生去发现,喜欢美术。
2、让学生合作评价欣赏作品
欣赏是在主体参与下进行的,个人的视野和知识经验决定了美术欣赏具有主观成分,这些主观成分造成欣赏活动的复杂性。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把自己对作品的判断改变为推测性的语言,从而引导学生自己去感知和评价作品。做法是把学生分成多个合作小组,一般5—6人为一个合作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设计教学任务,要求学生在课上,团队合作,小组合作,利用口头,书面等形式大胆
评价欣赏作品。学生用口头或书面形式阐述自己观点,学会了与其它同学合作,交流
思想,改变了以前教师讲什么,学生就认为什么,但并不知道其它同学想什么的欣赏课。在整堂课上,教师的
评价并非是权威和终极的,学生也不再是以孤立的个体出现在课堂上,而是群体中的一员。例如:在高中美术欣赏教材中,讲到《蒙娜丽莎》,《维纳斯》,《向日葵》等一些高中学生已经了解的作品时,不是象以往欣赏课一样评述作品的美感,而是让学生小组讨论后推出每组代表,回答“蒙娜丽莎的笑神秘在什么地方,你觉的美吗?”“断臂的维纳斯为什么名气大于完整的维纳斯?”“你喜欢凡—高吗?你怎么看待他的代表作成为当今标价最高的画?”等问题。高中学生个体思维和群体的思维是不同的,直至他们找到最佳答案,上台发言。几乎所有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意识在整个活动过程中被调动起来了。合作使学生们意识到一个团队就象美丽的拼图,缺了谁都不完整。使比较独立的高中生渐渐融入了集体,一个集体的成长渐渐呈现。
3、让学生提议增设欣赏活动美术欣赏的知识包含量巨大,覆盖领域广阔,除了教材上的内容,紧跟生活中有意义的美术欣赏题材,也是学生学习获得知识源泉的宝库。在每学期高中欣赏课中,依据现代高中生极具个性和创造性的特征,根据教材内容,增设一些欣赏活动。例如,美术课程《摄影作品赏析》《
中国珍贵文物回归路————12兽首创作和艺术价值》《
中国知名美院之鲁迅美术学院》等课,寓教于乐,教师在整个活动中,始终是学生在主体地位,教师所起到的是导演的角色。在课堂上把注意力不仅放在教会学生哪些知识,更重要的是放在学生怎样去获得知识,获得发展。
美术课程是高中美术的组成部分之一,对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在欣赏课堂以外,更重要鼓励学生在感受,体验,参与,探索,思考和合作等学习活动的基础上,进一步体验美术学习的过程和方法,鼓励创造的课外教学,从而形成有益于个人和社会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积极做好各项美术竞赛辅导工作积极做好各项美术竞赛辅导工作,辅导并组织学生广泛地参加各级各类美术比赛活动,挖掘并发展他们的特长。
2积极做好美术高考生的辅导工作。多年来针对某些特长生,我通过平时的培养,鼓励他们参加艺术类高考,积极做好辅导教学和应试工作,很多学生由此进入了高一级的美术院校。在今后的工作中,在教学中要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要进一步形成自己的特色和模式,向“研究型”和“学习型”教师迈进、
美术教学心得体会200字篇四
近期,通过认真学习《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及《幼儿创意美术教学方法》,使我的思想认识水平和工作能力得到不断提升,我认为创意美术是幼儿美术活动中创立新意,注入新观念和新想法开展多元的幼儿创意美术活动,是现代幼儿美术中一种新思维意识活动,是指在原先的绘画基础上更注重孩子的自主性和创造力。我作为一名县区幼儿教师,结合多年的工作实践,谈谈自己对幼儿创意美术教学的一些心得和看法。
蒙台梭利强调指出,对于幼儿生理和心理的正常发展来说,准备一个适宜的环境是十分重要的。她说:“必须注意为儿童期设置一个适当的世界和一个适当的环境,这是一个绝对迫切的需要。”只有给儿童准备一个适宜的环境,才能开创一个教育的新纪元。幼儿教育中的“创意美术”兴起在当今儿童美术行业中,为了告别千篇一律的简笔画而体现儿童个性的一种美术形式。宽松的心理环境有利于幼儿创造力的发展。只有在宽松愉悦的环境下,幼儿才能大胆作画,会想象出很多意想不到的新创意,才会打开思路,激发思维。在幼儿创意美术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孩子的绘画过程,关注孩子在绘画过程中的细节,不要过于的在乎绘画结果。尊重孩子的想象、表现力,在绘画过程中让孩子有自由选择的权力、与朋友轻声交流的机会和绘画的时间,孩子可以灵活地运用创作材料,大胆地进行探索,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去创作,才能充分地发挥他们的创造潜能。
每个幼儿天生就是艺术家,有丰富的创造力,在后续的学习中,需要老师的正确引导,根据每个阶段孩子的特点,来培养兴趣。孩子都是在发展的,每个时期他们的动手能力,关注点都不一样,兴趣点也不一样,孩子喜欢新的事物,会动的事物,这就需要老师有更高的教育内涵。好的绘画作品并不是孩子画的和老师有多像,创意美术更注重的是孩子的创意,从孩子的兴趣入手。对孩子作品的评价是很重要的,老师的一句“画面真丰富”“画得真好”这样的肯定会使孩子信心大增。让孩子来说自己的画,有的会边讲边想,画面中的一个圈、一个点、一段线、一个面,孩子都可以展开无尽的想象。
没有生活经验的积累,幼儿的思维也很局限,正所谓见多识广,了解有助于幼儿打开眼界,丰富自己的内涵。当然有了想象,一定的美术基础也是需要的,否则那就是凭空想象。如,我以前所教的小班的孩子,你没有教过他一些简单的绘画技巧,就给他一些材料,他只会在那用线乱涂乱画,从孩子的作品中,你是看不出来的,作品中所呈现的只是一团线。这就需要老师来掌握尺度,适度地教孩子一些绘画技巧,让孩子在创造中插上自由创作的翅膀。
注重幼儿的兴趣培养,兴趣是幼儿最好的老师,也是幼儿主动参与活动的内在动力。创意美术往往比较费时,孩子在绘画时用时比较长,有些孩子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作品。我们将孩子感兴趣的创意美术活动延伸到区域活动中,让每个孩子都能在充足的时间里体现成功感。
美术教学心得体会200字篇五
美术新课程标准体现素质教育的重要性,注重实践性,注重生活与艺术联系。中小学美术新课程标准打破了传统美术教学的知识框架,从全新的角度,按学习方式把美术课程分为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四大学习领域。造型、表现;设计、应用两个学习领域的活动方式强调学生自由表现,大胆设计创造,而欣赏、评述则是倾向于文化品味和素质品质,综合、探索则强调通过综合性美术活动的体验学习,引导学生主动探求、研究创造,运用综合性知识技能去制作。新课程标准赋予了新教材很多体验性学习方式。
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具有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而教材内容则是固定的、静止的,为学生学习增加了障碍和困难,这时,教师的作用就是根据学生的心理、生理的特点,注入体验性学习的方式和方法,使教学内容成为具有趣味和充满活力的各种学习活动。
体验性学习方式是丰富多彩的,各种体验学习方法既是独立的又相互联系。我们在美术教学中应以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需求出发,有所侧重,既保证体验学习的实效性又保持体验学习方式的多样性。在新课程的环境中教师和学生将共同营造新的课堂,新的教学理念改变了传统教育中的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带来了师生交往方式的变化。课堂的主体不再是教师而是学生,因此,如何在课堂上适时恰切地点拨学生学习知识,成了一个新的研究话题。
首先,我们先纠正自己的心态和思想。第一要树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育观念。第二要构建超越学科的生态型知识结构。第三要掌握教师和学生共同发展的互动教学方式。
在美术新课程中由于贯彻新的教育理念,格外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因此带来美术课堂丰富多彩的互动教学。为了让学生学得更主动、更积极,美术教师要根据实际不断创设新的教学情境,营造适合学生成长的课堂氛围,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同时,互动教学活动将不断促使教师更新自己的教学方法。在美术新课程中,教师将是一个开拓者和创造者,多样化和选择性的课程要求使美术教师只有在教学中不断地完善自己,在课程改革的实践和探索中不断提高思想素质和业务能力,才能为自己走进新课程提供最基本的、最有利的保障。与新课程同行的美术教师将拥有和展现教学的青春活力。
在中小学美术课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设计周密的教学步骤,围绕教材安排提问,引领着学生的思维和注意力,让学生积极参与,在课堂中充当主角。
曾经听过一堂这样的美术公开课,教材内容是初中二年级第二册《标志设计》。
教师在讲这一课时,课前先布置学生进行社会调查,找一找生活中的标志并分类。上课时改变了学生的座位编排,由单独排座变成小组合作的形式。教师从讲台上走下来,改变讲台上的控制者形象,和学生共同探讨问题:“怎样理解标志设计?;你喜欢哪些标志设计作品,为什么?;结合实际生活中所见谈它的特点。”
教师采用分组公开记分的方式,鼓励学生小组讨论,积极探索,大胆表现。有的说标志是公司企业的形象标识,设计是“设想和计划”;有的具体举例说,设计是由思维引发出的并通过计划实施的过程;还有学生说标志设计就是围绕一个主题或中心绘制的图案名称,应用在交通、金融、通信生活中等等。虽然在讨论的过程中也有错误的答案或偏激的争论,但是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有的学生从实际生活所见娓娓道来,有的从个人的理解评论其他同学的观点,并已经初步有了自己的思想。老师在课堂中始终追随学生的思路,参与其中并给予提示,及时支持或肯定学生战胜自我,参与讨论。教师的鼓励态度给了学生正面的导向,教学的结果是同学们兴趣盎然,课堂气氛活跃,对标志概念有了自己的认识,完成作业积极并有自己的创意,他们甚至带着讨论的问题打算在课外去寻找答案。课堂发展处于自然生发的状态。通过对同一教材内容的不同教学方式对比我们发现,教师的行为改变,可造成相异的教学效果,其内涵却是教育理念和教学目标的不同。现在的学生往往喜欢主动寻找自己所需要的东西。如果教师还是作为“知识传授者”的身份出现,把知识讲透,学生被动接受,也许从短期效果来看,学生学会了,但从发展的角度看,学生失去了自我探究的习惯。虽然美术新课程有了新的标准、新的教材,但至关重要的是新的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会深深影响到教学内容,过程到头来会比内容更起作用。这中间美术教师非常关键。美术教师对调整自己教学行为自觉与否,直接关系到美术新课程能否真正有效实施。
美术教学心得体会200字篇六
上好每一节美术课,是每个美术教师的追求,也是每个学生的期望。但初二有一部分学生上课积极性不高。我经常在思考这个问题,如何来调动他们上课的积极性,让课堂既活泼生动,又能收放自如呢?
我在一次思考与实践的检验中寻找答案,要充分利用好课堂,提高学生上课的兴趣,就必须让精彩纷呈的课堂知识与课堂教学环节相互利用,相互渗化,融合。保持课堂内容的新鲜感,提高学生的参与性,让他们做课堂的主人。今反思如下:
1、美术学习要从单纯的技能技巧的学习层面,提高到美术文化学习的层面。要创设一定的文化情境,使学生加深对美术文化及文史知识的认识。如我上《漫画》课时,有单纯教学生如何画漫画,而是让学生了解思考环境保护问题。三毛所处的生存环境和社会问题,渗化了历史知识、环保知识、社会伦理知识、旧社会的人情冷暖与下层劳动人民的悲惨命运等。学生有参与、思考,发表不同看法,课堂气氛活跃,在美术作品、艺术家、学生与教师之间架设了一座心灵的、情感的桥梁。
2、加强美术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培养学生综合思考问题的能力。如上课时适当渗入了历史、地理、文学、运动学、哲学、佛学、书法、音乐、舞蹈、武术等知识,不局限于美术领域里的知识传播。
3、上课有时没注重教学手段、方法方式的变化,未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未有游戏、音乐、电影、动画等易于引人入胜的教学方式。特别是上欣赏课和技法理论课时,容易单调、枯燥、乏味、不够形象生动。怎样把乏味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学得有滋有味,这是这次顶岗实习来让我感到头痛的问题。思考暂时的办法有几个:一是借鉴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先自学、阅读、思考,后在黑板上出示思考题,引导学生思考大方向。二是尽量多准备一些形象的资料,化平面的问题思考为立体的形象思维方式。三是让学生多参与,发表意见解、疑问。老师尽量不讲出答案,有个别同学回答甚至学生思维能力和思辩能力。这样也有少数不思考问题的差生趁机讲小话、废话,扰乱课堂纪律,关注这部分人的表现,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这时候老师就要一心二用、眼观耳听八方,这也是现在某些内容教学困惑。从长远考虑,我也在思考更换一些生动有趣,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参与性的因没有这方面的经验,有待在实践中检验。最近驻县教师要求我们一周听评课两次,写听课记录,写反思,这让我在课堂管理方面的经验收获了许多!顶岗实习,真的对我们的成长起到很大的作用!
美术教学心得体会200字篇七
音德尔第六小学 —— 吴桂珍 20xx年1月19日至20xx年1月22日,我有幸参加了兴安盟教育局举办的“兴安盟中小学美术教师高级研修培训”学习。参加这次培训的共有来自全盟的40名中小学教师。这次培训的主要目标是提高受训教师的美术理论素养,更新老师们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要求参加本次培训的40名教师,回到各自的工作岗位后,发挥骨干教师的作用,带动本地区美术教学教研工作的蓬勃开展。
在4天的培训期间,我们学习了中小学美术教育创新思维模式的探究与实践,也学习“教材与课堂教学” “美术教学教法研究”“当代美术教育的价值与意义”等理论知识,更有贴近美术教师上课实践的看了观摩课、评课、“微格实践与案例分析”讲课老师跟我们互动研究探讨问题解决。作为这次培训的主要对象,盟里各级领导特别重视这次培训,教师渊博的学识和尽职尽责的授课,使我们受益匪浅。下面我谈谈参加这次培训的一些感受。
这次培训可以看出 对教师专业水平的重视程度。在这次培训开设了创意版画,操作实践等课程,更突出强调—教师要有创造思维和主观表现,打破了传统的版画课、色彩课的严谨写实的拘束,这种教学理念在小学美术教学中也有很大的实践意义。
美术新课程标准中规定美术课程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
必修的艺术课程,那么我们美术教师因该面对全体学生进行美术素质教育,而不是针对少数美术特长生和高考班的专业美术培训,我们广大基层美术教师应该将主要精力放在对全体学生的美术教育上,不要为了追求个人利益或者所谓个人成绩而忽略了自己的基本职责。
美术学科具有知识面广,综合性强等特点,它与社会科学,人文科学,自然科学有直接和暗含的关系。因此,它是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把美术学习从单纯的技能技巧层面提高到美术文化学习的层面,可以使学生较为全面地了解美术与人类,美术与生活,美术与情感,美术与历史等方面的联系,从而更好地学习美术。这就要求我们美术教师必须重视文化学习,提高自身文化修养,不仅是一名美术人,还应该是一名文化人。
在此次培训中授课的专家们对学生们寄予殷切期望,希望学生们结合本地区特色,深入生活,开发具有地方特色,民间特色的校本美术课程资源。兴安盟地区有天然的风光,有丰富独特的民间文化资源(如玉米秸秆、树叶、木头、卵石等等),这为我们开发校本美术课程提供了得天独厚取之不竭的丰富资源,我们美术教师应静下心来,深入生活,潜心研究,拿出有地方特色,有个人风格的课出来。
你知道吗?这是新孔版画作品,是用2b铅笔画画出来的哦!
美术教学心得体会200字篇八
3月15—16日,我有幸参加了临沂市初中美术教学研讨会。受益匪浅,对教育教学和日常工作也有了更深入的思考,深感不枉此行。
15日下午在临沂六中,开设了两节公开观摩课,一节评课。通过观看公开课特别是听了老师和教研员们对公开课所作的评价后,我对美术课的教学有了更深的认识。就像市教研员刘涛老师说的,我们今天的课不是经过层层评选选出的全省最拔尖的课,但是能站在这里讲课的老师肯定有他的独到与过人之处。对于课的理解,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第一节是临沂六中王燕老师讲的《漫画》。这节课教师使用了直观式教学,图片导入学生感兴趣,有道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好的开始自然下边就好说了,思路特别清晰。课上有些问题的回答已经远远超出了老师的提问范畴,而且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很强,我想这与他们平时的训练是分不开的。如果平时在课堂上给学生回答问题的机会很少的话,学生是不会练出这样的好口才的。有几个同学不但语言组织能力好,而且十分优美,听他们回答问题感觉像听广播员演说一样。这让我想到了我们的学生,有个别班级学生回答问题的特别少,像闷葫芦,也许就是因为太多时候老师替他们表达了,以至于他们说话的机会很少。
第二节是沂南四中范文清老师讲的《生活中的色彩搭配》采用设疑的方式引入课题,整节课内容很丰富,过渡很自然。她采用了联想的方式,让人们更有目的地去欣赏。
紧接着是评课,讲课教师谈了自己的思路,刘涛老师给予点评及鼓励,其他老师也发表了自己的建议。
16日第一节是临沂七中张娟老师的《文房四宝》。这节课材料准备非常充分,但教师讲课太注重表现自我,没有给学生发挥主动性去思考的机会,学生学习很被动。但王老师教态很自然,表情很放松,具有亲和力,这些是值得肯定的。
第二节是平邑刘艳红老师的《黑白装饰画》。教师语言精妙,范品优秀,教态自然,环环相扣,值得学习。如果教师非常有激情,并且能够对学生的回答作出适当鼓励性的评价的话,学生上课的积极性便会更高。
讲完课后,对于什么样的课才是好课,刘涛老师做了简短的评价:
第一,必须让学生喜欢;
第二,课堂要顺畅,不能疙疙瘩瘩;
第三,目的达成度高:
1、目标准确、具体。
2、内容选择恰当,知识结构吻合,适应学生,不过高过难,也不过低。
3、方法得当,不论使用什么方法,能帮助完成教学目标就是好方法。
第四,效果好。所说的效果包括学生的作业效果和教师的整体表现,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是否充分,评价是否到位。
第五,个人素质,也就是教师的人格魅力以及对待课堂的态度。这段评价虽然简短,但我感觉句句击中要害,抓住了这几点就相当于抓住了一节课的整体脉络。
通过此次观摩研讨会,我们学习到了先进经验,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明确了努力方向,对今后教育教学此文转自工作水平的提升,无疑将起到举足轻重的促进作用。
美术教学心得体会200字篇九
很长一段时间,我都觉得生命教育其实与美术课堂没有任何的联系。生命,关心的是人的生、老、病、死,就像一年有春、夏、秋、冬,花有盛开与凋落。而这些好像与美术课堂没有好大的关系,直到最近几年雨花区以“生命教育”作为课题研究,生命化教育的话题多次被提及,还专门组织了生命化教育的培训。慢慢的我才关注到什么是生命化教育,慢慢的我才真正的认识到生命教育的真正内涵及美术教育与生命教育息息相关。
这里想跟大家交流下我的想法。什么是生命化教育?其实就教育学生做一个人格健全的人。一个人如果受了十几年教育都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人?要做什么样的人?我能为别人做什么?那么生命的意义何在教育的意义何在。生命化教育是教人认识生命,保护生命,珍爱生命,欣赏生命,探索生命的意义,实现生命价值的活动。而我们老师要做的是把对孩子的理解、关爱、信任、成全,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体现出来,“着眼于学生生命的长远发展”,帮助每一个孩子都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提高生存技能,提升生命价值。
我反思了一下美术课,觉得有几点做得不够,谈谈我的体会:
其实美术是一门人文学科,情感是美术最重要的特性之一。没有感情投入是画不画好画的。新课程改革将课程目标定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这三个目标中最为重要、最为核心的当属“情感态度价值观”,它与人的生命关系最为密切,关系到学生将来的发展、关系到他们完善人格的塑造。平时我们恰恰忽略了这点,上课时总想着要突破重点难点,生怕学生不会画画不好。讲解的都是美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评价时也是侧重构图色彩形象特征这类。
美术课堂最终是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想像力和创造力,提高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增强对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发展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比如二年级自画像,应该让孩子观察自己、欣赏自己,认识到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做好自己就是最棒的。还有三年级的风来了,学会尊重大自然、善待大自然、好好利用自然条件。高年级的画社区,应该是通过画社区的景和人,了解关注共同的家园关爱身边的人,感受生活细节中的美好之处。从生命化角度看很多美术教材内容都有很深的寓意,课堂应该进一步提高思想升华。我以后在课堂中会侧重这方面的引导。
课堂是生成的,而不是一场按照预定的剧本进行的表演。但是我们现在上公开课不管是语言还是时间都是精确又精确,学生和老师都高度紧张。我很喜欢听砂子塘的李静老师上课,每一次听都是一种心灵的享受。她的教案只有简单的几大点,但是看得出经过精心思考。她的语言很平实,没有表演性质的高低起伏,像聊天一样的娓娓道来。她的课魅力就在于以自己的生命体验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要照本宣科地背教学大纲或教案,而是使得他们的头脑得到解放,从而对美有更多的思考和想象;使得他们的手得到解放,以便能更多地创造和表现自己感兴趣的事;使得他们的眼得到解放,更多地用自己的角度去观察美;使得他们的嘴得到解放,说出内心对美的真正感受;使得他们的学习的空间得到解放,更广泛地接触自然美和社会美。意大利的瑞吉欧—艾米利亚人在谈到教师角色时常常提起这样一句话:接住孩子抛过来的球。而不是我们去不断的抛球,让孩子疲于奔命的去接。
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说过:“人最本质的需要是渴望被肯定。”一般课堂中老师评价学生就是:回答得很好。你很棒。真聪明。我觉得这样的评价缺乏具体性比较生硬。我们应该评价更丰富更生动更能感染学生。比如用“好,大胆一些,教师和你一起画!”“你画得出乎我意料!”等欣赏性、激励性的话语,体现出对学生成功的赞赏和对过失的宽容。诚恳的态度,具有慈母般的人文性关怀,对学生的每一个学习过程进行评价,就能使学生放松、愉快地学习,大胆实践,在美术课中找回自信,体验成功,感受美!
真正的美术课堂应该是促进生命逐渐的觉醒和显现,应当是学生发现自己的美术潜能的地方,应该成为一个快乐幸福的艺术创造乐园。当学生从课堂中走出来的时候,带走的不仅仅是美术方面专业的知识,更重要的是美术创造的能力、对自己艺术才华的信心和创造美好生活的理想,只有这样,我们的课堂的才会焕发生命力的活力,永远显示出来它的生命意义。
美术教学心得体会200字篇十
美育一般通过艺术审美的方式达到教育目的。美术课对学生进行美育的得天独厚的条件,就是直观性,包括对自然美的直观,社会美的直观,艺术美的直观。而美术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欣赏、绘画、工艺三大类课业非常直接地体现着这种直观性。
美术欣赏课的教学,主要以完美的形象,卓越的艺术技巧来拨动人的心弦,使人精神奋发,与之共鸣,从而产生强烈的教育效果。例如欣赏董希文的油画《开国大典》,可感受到作者通过构思,构图和色彩,表现了中华民族永远起来了的信心和气魄。欣赏白石老人的国画《却教蜂蝶为花忙》,透过蜜蜂在艳丽的凤仙花旁飞舞采蜜的忙碌情景喻意颂扬了勤奋劳动的精神。作者从普通的生活景致中表达出高雅的审美情趣,学生通过对作品的品味、鉴赏激起了对普通劳动者的敬慕。
美术绘画课的教学除了学习线条、形体、空间、明暗、色彩和构图等艺术、语言“之外,还要学习临摹,写生和创作等艺术的表现手法。例如静物写生课,不管是一瓶沐浴着阳光、摆在窗前的鲜花,还是随意堆在桌上的肥硕水果;不管是一组闪耀着光泽的玻璃器皿,还是刚买回来的新鲜蔬菜,那生意盎然的色彩、情趣横生的形态,都能人学生以情的感染和美的享受。
人物头像绘画课,不仅使学生明白头型的”八格“、五官的比例尺”三停五眼“,还要懂得”形神兼备“的意义。人像的美,并不是”浓眉大眼“或”樱桃小嘴“等概念,关键是创造生活中有个性特征的感人形象。例如周思聪先生的肖像画《老矿工》,极为生动地刻画了一位从旧社会生活过来的老矿工的形象。在老矿工布满班痕的脸上,可以看到这位煤矿工人的艰苦劳动的一生,然而他又是那样善良,淳朴和敦厚。美术作品并不是以”像不像“”美不美“”好看不好看“为评价标准。教师应紧密结合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对形象的感受、想象与思考,认识肖像画的艺术美,在思想上受到熏陶,在美的感受中受到教育。
工艺课是一种带有设计意识的艺术实践活动。在美术课上学过色彩知识和造型规律,学生掌握这些形、色的审美常识,有助于培养他们健康的审美观点,对于学生盲目追求流行时装、奇怪发式的现象,有正确引导的作用,同时也有助于他们思想品德的提高。
另外,美术在开发学生智力发展中起着突出作用。根据科学研究,人脑的左半球分管抽象思维,右半球分管形象思维,许多复杂的精神活动是由大脑两半球协同完成的。学生的文化课学习一般多用左脑思维,而美术课则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美术课的任务正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想象、创造等形象思维能力,特别是观察能力。在绘画课上,教师总是强调学生观察、观察、再观察,由表及里的观察,由近及远的观察,由整体到局部再到整体的观察。只有正确的观察,才有正确的感知,也才能形成积极的形象思维,使抽象的东西具体化,概念的东西形象化,进而是逻辑思维的发展。这样也就有利于多方面地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充分发挥人脑的潜力。
美育被明确地列入教育大纲,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教育思想的重大发展和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进一步完善。美术课的目的不是把所有学生培养成艺术创作家,但是对于提高学生的审美文化素质、发展创造性思维,陶治其情操,起着积极的作用。
美术教学心得体会200字篇十一
目前双语教育方兴未艾,我作为美术教师参与其中,最大的感触是在教学过程中,既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也充实了自己的英语知识。非英语专业教师特别是美术教师,如何顺利的开展双语教学,我的体会有以下几点:
专家认为双语教学适宜在小学美术、音乐、自然和劳动等课程进行试点,这些课程直观形象、操作性强,学生可通过教具、借助教师的表情、姿态、演示体会英语的意义。我校采取分年级、分学科进行双语教学,学生兴趣极高,高年级学生对语言感知力较好,有一定的适应性,在美术等学科开设双语教学,为小学生此后的英语再学习巩固基础,全面的学好英语作好充分的准备。这学期,我校就专门在小学二年级和六年级开设了美术双语教学,让学生从小就接受整体的双语教学训练。
双语授课不是简单的加法,增加一些英语的课堂规范用语,也不是将内容翻译成全英文,全部用英语上课这成了另一种单语教学,而不是双语教学了。用两种语言讲课,在用母语的基础上,尽可能多地穿插、夹杂、并用一些英语单词、英语短句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点,尤其是本学科的专用名词和术语等,这是双语教学的标志。课堂上评价或指令性语言的英语会话,这在平时的英语教学或活动中就能学到,它并不是双语教学的主要内容。双语教学是要创造一种学英语的氛围,将这种氛围延伸、拓展并渗透到各门学科(母语除外)。
如:我在上双语美术课“动物朋友”时,要求学生对着范画找出动物,“thisisanelephant”;“thatisabear”在接下来的“drawandplay”活动中,我给孩子们发指令,如:“drawamouse’sface”、“drawarabbit’sface”画好并制成头饰,戴在头上,一起与动物聚会,做游戏。在做游戏中鼓励人人开口说英语,消除“金口难开”的紧张情绪,通过扩大英语的使用频率来达到课堂教学中语言的高浓度,促使学生在这种“双高”语境中更多地习得英语,达到实际运用英语语言的效果。“哑巴英语”的形成是因为没有听、说的机会,双语教学正是创设这样良好的英语氛围,在英语学科之外的其他学科,在课堂内外学英语、说英语、用英语。当我们创设了一定的语言环境条件(主要是学习者周围的人使用该种外语的比例)使英语经过一定的积累,逐渐成为日常交流用的语言之一,会使英语教学从foreignlanguage(外语)变为secondlanguage(第二语言)甚至是bilingual(双语)。
尽可能使儿童在英语语言环境中自然而然、有意无意地习得英语。有关实验表明学生接触英语的机会越多,自然习得的英语语言量就会越大,语言的“自我生成”能力就会越高。教师应善于将语言表达和实物直观结合起来,通过表情、手势、肢体、实物教具、多媒体等手段帮助学生达到理解的目的,切忌图方便而直接采用母语进行解释和说明。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创设环境,积极为学生创造说英语的机会,鼓励学生使用英语表达思想。
在实际的双语教学中较突出的问题是,一些学科专业性较强的生僻词汇。例如:我在讲授美术双语“画漫画”这节课,遇到“personification”(拟人化)等诸如此类的词时,可以说得简单些:“someanimalsactasaperson”,再进一步举例“forexample:amousecanspeak,laughetc”,并配合课件中“mickeymouse”的造型和实际生活中老鼠的图片,视觉上产生形象的感受,形象的理解到“personification”这个单词的含义。这样由教师讲解到学生听,再到看说的过程,学生得到全面的训练,同时课件的辅助提供了生动的画面和丰富的素材,如此图文并茂的语言教学内容,能使学生在真切的情景中学习语言。这种充分利用挂图、课件、原声录像等多种媒体设备的手段,并且合理地交替使用,解决部分词汇不足或理解上的困难,最终刺激学生的感官系统,让学生有事可感,有话可说,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也得到了充分的听说训练。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无意识的情况下接触到要学习的英语,由于视听说的需要,学生自然会产生学习英语的动机和兴趣,而这种目的和兴趣比在单纯的语言课程上容易产生和持久。
作为非英语专业教师,我自感英语功底不深,语言能力不强,用英语进行教学的能力较弱,从而造成师生交流上有一定的难度,这就需要教师英语知识的扩充和再学习。实践告诉我,要用什么就学什么,这样学起来比较快,比较容易记住。此外,上网浏览英文网站,与网友进行英语笔谈式的交流也是一种不错的尝试,另外多阅读英文报纸也会令你大有长进。
双语教学是提高学生学习语言兴趣的一种手段,但从目前实施情况看双语教学任重而道远,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达到的,作为青年教师当肩负重任,要勇于实践,在双语实践中走好每一步。
1、以既有的成就为基础,确立人生的方向,提供奋斗的策略。2、突破生活的格线,塑造清新充实的自我。
3、准确评价个人特点和强项。4、评估个人目标和现状的差距。5、准确定位职业方向。6、重新认识自身的价值并使其增值。7、发现新的职业机遇。8、增强职业竞争力。9、将个人、事业与家庭联系起来。
1、认清人生的价值
社会的价值并不被所有的人等同接受“人云亦云”并不等于自我的人生价值人生价值包括:经济价值、权力价值、回馈价值、审美价值、理论价值。
2、超越既有的得失每个人都很努力,但成就并不等同。后悔与抱怨对未来无济于事,自我陶醉则像“龟兔赛跑”中的兔子。人生如运动场上的竞技,当下难以断输赢。3、以万变应万变
任何的执着都是一种“阻滞”前途的行为想想“流水”的启示“学非所用”是真理
1、个人部份健康情形:身体是否有病痛?是否有不良的生活习惯?是否有影响健康的活动?生活是否正常?有没有养生之道?自我充实:是否有专长?经常阅读和收集资料吗?是否正在培养其他技能?休闲管理:是否有固定的休闲活动?有助于身心和工作吗?是否有休闲计划?
2、事业部份
财富所得:薪资多少?有储蓄吗?有动产、有价证券吗?有不动产吗?价值多少?有外快吗?社会阶层:现在的职位是什么?还有升迁的机会吗?是否有升迁的准备呢?内外在的人际关系如何?自我实现:喜欢现在的工作吗?理由是什么?有完成人生理想的准备吗?3、家庭部份生活品质:居家环境如何?有没有计划换房子?家庭的布置和设备如何?有心灵或精神文化的生活吗?小孩、夫妻、父母有学习计划吗?家庭关系:夫妻和谐吗?是否拥有共同的发展目标?是否有共同或个别的创业计划?父母子女与父母、与公婆、与姑叔、与岳家的关系如何?是否常与家人相处、沟通、活动、旅游?家人健康:家里有小孩吗?小孩多大?健康吗?需要托人照顾吗?配偶的健康如何?家里有老人吗?有需要你照顾的家人吗?
1、友伴条件:朋友要多量化、多样化、且有能力。2、生存条件:要有储蓄、发展基金、不动产。
3、配偶条件:个性要相投、社会态度要相同、要有共同的家庭目标。4、行业条件:注意社会当前及未来需要的行业,注意市场占有率。5、企业条件:要稳定,则在大中型企业;要创业,则在小企业。公司有改革计划吗?公司需要什么人才?
6、地区条件:视行业和企业而定。
7、国家(社会)条件:注意政治、法律、经济(资源、品质)、社会与文化、教育等条件,该社会的特性及潜在的市场条件。
8、世界条件:注意全球正在发展的行业,用“世界观”发展事业。
1、人脉:家族关系、姻亲关系、同事(同学)关系、社会关系。[解决方案]沟通与自我推销
2、金脉:薪资所得、有价证券、基金、外币、定期存款、财产(动产、不动产)、信用(与为人和职位有关)。
[解决方案]储蓄、理财有方、夫妻合作、努力工作提高自己的能力条件及职位。
3、知脉:知识力、技术力、咨讯力、企划力、预测(洞察)力、敏锐力。[解决方案]做好时间管理、安排学习计划、上课、听讲座、进修、组织内轮调、多做事、反复练习、经常做笔记、做模拟计划。
美术教学心得体会200字篇十二
初中美术教学对于陶冶情操,启迪智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多年的教学实践,让我感到中学美术教学应从兴趣的培养、创新能力的培养等方面入手。以下是我在教学中的心得体会。
一、兴趣的培养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就会有更大的动力去学习。如果学生没有兴趣,教师却一味地强迫学生学习,这样不仅教师的教学效果差,而且学生也感到厌烦,最终导致整个教学活动的失败,所以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非常重要的事情。那么,我们在教学工作中该怎样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1.课时安排、老师配备
美术课程在初中教学中,一般是一周一节,这就需要保证授课时数,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学习美术。同时安排足够的美术老师上课,让老师有充沛的时间和精力备课、上课、辅导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对学生进行美术兴趣的培养。
2.室外美术课
美术课上,可以让学生走出教室,到大自然中进行户外写生或了解并学习民间艺术,如:藤条绳编类、女红针织类、泥塑类、石刻类、根雕类、摄影类等。如果有条件也可以带学生参观展览或博物馆,引导学生走进我们伟大的民族文化遗产中去,让学生去感受、领悟美术的魅力,鼓励学生在尊重历史文化的同时,形成自己的思想和见解。
3.教师的作用
美术教师在培养学生兴趣方面起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
首先,美术教师要有着良好的素质。教学要深挖教材,认真钻研,锐意改革教学模式,多准备与教学相关的教具及资料;并要具有较高的动手示范能力,善于刺激学生的感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同时,教师还应有自己的创作,增加实践的经验,不断充实、完善自我。此外,教师应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热爱、关心学生,保持活跃的课堂气氛,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民主作风,从各个方面发现学生的优点,及时给予学生肯定和鼓励。
其次,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他们自己的选择,允许他们发展自己的兴趣,广泛地涉猎各美术领域。如教师在黑板上用清水演示梅、兰、竹、菊及山石画法,先让学生看,待激起学生的兴趣后,再让他们在水泥地面上用[水画,并适时点拨,这样不仅节约了纸墨,使学生兴趣盎然,还培养了学生放开胆量绘画的能力。
再次,生活中处处存在着美,美的东西都是人们乐于欣赏,乐于收藏、拥有的,因此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养成收藏的习惯,这也是培养兴趣的途径之一。如邮票、火柴盒、糖纸、小插图、精美的石头、根雕等都可收藏,把这些东西收集归类,就能成为一种资料、一种爱好。学生在这样的收藏过程中,锻炼了审美能力和兴趣发展的方向。如有恰当的时机,教师可再举办小型的收藏展览,进一步激励学生将这种兴趣爱好坚持下去。
美术教学心得体会200字篇十三
新课程标准将美术教材划分为“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其中“欣赏评述”课是小学美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美术素养的重要途径。小学美术教学大纲明确规定:小学美术以审美教育为核心,绘画、工艺、欣赏并重,着力培养小学生的审美情趣。绘画课与手工课是培养审美情趣的基础,欣赏正是把平时所学的审美能力进行内化、升华的必须课程,在欣赏中,使学生在形象、感受、理解之中来回碰撞,从中升华出各种能力,更让学生懂得了很多道理,培养和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想象能力。最终才能达成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这一教学目标。
而在我们通常的课堂教学中,会产生“重绘画、轻欣赏”的现象。主要原因是我们老师缺乏对欣赏课的重视的态度,认为欣赏就是看看,不重要,从而忽略了对学生进行欣赏的教学研究。改变这种现象,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然后了解儿童的美术欣赏心理及欣赏习惯,选择合适的欣赏教学的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
为了增加欣赏内容的趣味性,充实课堂内容,教师不光要备好课,写好教案,对于搜集到的美术欣赏作品一定要先选好题材内容。
美术欣赏课不应是一味地欣赏,有的时候应该让学生进行临摹作品,从中体味作品的内涵,这样就打破了欣赏课纸上谈兵、光说不练的局面,更有助于学生理解作品。旧的“一言堂”、“满堂灌”、保姆式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习惯于坐享其成的听权威答案,是教师的绝对权威地位使他们习惯了当“配角”。新课程理念强调“启”和“导”。学生经过了探究过程,必然要得出结论,这是一个归纳、推理、演绎的提升过程。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的思维,通过对过程的体验,运用谈话、提问、研讨等方法,指导学生得出问题的结论。
教师应该是教学内容的设计者和创造者,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和协调者,是学生活动的指导者和服务者。从学生的视角看待问题和解决问题;多一些鼓励,少一些批评;营造和谐的心理氛围,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鼓励每个同学运用美术的语言说出自己的看法,启发同学们对审美意境理解的多元性、复杂性和深远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
美术课程的价值首先应体现在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增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及责任感,通过欣赏获得审美感受之外,还应用语言、文字等表述自己对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等视觉世界的感受、认识和理解,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审美能力。
另外,在小学美术欣赏课中,教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拓展学生的视野,许多时候会增加一些欣赏内容。然后教师往往以自己的爱好选择作品,忽视了学生的已有认识与欣赏水平及欣赏的心理倾向。因此,在学生欣赏的题材与内容的选择上应注意要选择与儿童的生活实际相贴近,要选择与儿童的认知和欣赏水平相接近的,以接近儿童的最近发展区的,能激发儿童兴趣的作品;要选择的是本身富有儿童情趣的、易于儿童接受与理解的作品。为此,可采取以下策略:(1)课前对收集的欣赏作品进行挑选、归类,同时可以组织学生一起挑选自己感兴趣的内容、题材。(2)可以选择学生自己创作的优秀作品,作为补充材料。这样,学生就不会对欣赏作品产生距离感,而是感到很有吸引力,欣赏的兴趣也就又提上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