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包身工原文(十六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包身工原文篇一
一、导语设计
上节课,我们通过芦柴棒和小福子的故事,对包身工的悲惨命运有了更深刻的了解。通过对包身工制度的分析,我们也了解了包身工产生、发展到庞大的过程。包身工制度的出现不是偶然的,它是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温床上,受到国民党政府“特殊优惠”的保护,伴随中国农村经济衰败生长出来的一颗毒瘤。从35段到最后,是文章的总结,对于这样一颗毒瘤,作者表达了极大的憎恨和愤怒的控拆,他是怎样诅咒这种罪恶制度的,包身工最后的命运会怎么样?
二、文本解读
(一)分析鉴赏
1、分析文章35段
“两粥一饭”指:(恶劣的饮食)“十二小时工作”指:(长时间的劳动)“劳动强化”指:(沉重的工作)“工房和老板家庭的义务服役”指:(超经济剥削)“猪一般的生活”指:(生活条件恶劣)“泥土一般地被践踏”指:(受压迫的惨重)
这段话,作者先从六个方面总结了包身工的悲惨遭遇,接着,连用两个“还是”指出她们不能不做工;通过反复、排比等修辞手法,概述了包身工一天的工作情况,形象地说明了包身工苦役般的繁重劳动,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这种罪恶制度的愤慨和对包身工寄予的关切与同情,作者的情感灌注在字里行间。
2、分析文章48段
“看着这种饲养小姑娘谋利的制度,我不禁想起孩子时候看到过的船户养墨鸭捕鱼的事了。”──“饲养”一词没有用错。它的本义是喂养动物,这里运用了比拟的修辞手法,说明资本家根本不把工人当人看待,而是像喂养动物一样饲养小姑娘,并从中谋利。所以作者就联想到“船户养墨鸭捕鱼”的事来,这样更能揭露包身工所受的非人待遇和包身工制度的野蛮残酷。通过联想把包身工和墨鸭比较,指出墨鸭养活船户,包身工养活带工老板,但船户对墨鸭没有怎么虐待,带工老板却残酷压迫包身工,连一点施与的温情也没有,强烈地揭示了包身工受压迫的惨重,人不如禽的命运。
3、分析文章最后两段
倒数第二段运用排比句“六个没有”强调黑暗深重,表达作者对包身工制度的极大憎恨。后一句中,“20世纪的烂熟了的技术、机械、体制”代表了人类技术文明的进步,这同“16世纪封建制度下的奴隶”形成巨大反差,两种事物结合在包身工身上,揭露了包身工遭受的压迫之深。
最后一段,诅咒中外反动派对劳动人民肆行压榨和虐待的“黑夜”,深信“黎明”必将到来,表现了作者要摧毁包身工这一罪恶制度强烈的愿望。同时,向肆无忌惮地压榨中国劳动人民的帝国主义者和一切反动统治者发出了警告:当心呻吟着的那些锭子上的冤魂。这就使这篇侧重于揭露黑暗的报告文学,显出了一点亮色。
(二)合作探究
新闻背景,是指事件的历史背景、周围环境及与其他方面的联系等。它对于新闻事实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说明新闻事件的起因;显示或帮助读者理解新闻事件的重要性;突出新闻稿件的新闻价值;表明记者的观点;衬托、深化主题。
课文在每一段叙事之后,总要穿插一些背景材料。比如第一个场景中对于包身工来源的介绍、带工老板“手面”和财产的介绍;第二个场景中对于社会背景的介绍,以及对于东洋厂对包身工需求增大的原因的分析;第三个场景中对于出入厂凭证的来历的介绍,以及东洋厂“飞跃地庞大”起来的许多具体数字等。这样的穿插,使得文章既展现生活现象,又揭示社会本质。读者透过一幅幅悲惨的画面,能够发现,包身工制度的出现不是偶然的,它是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温床上,受到国民党政府“特殊优惠”的保护,伴随中国农村经济衰败生长出来的一颗毒瘤。由此,深化了文章的主题,也增强了文章的批判力度。
(三)拓展探究
(播放一段山西黑砖窑的视频)
这是一年半前,在中国发生了一起惊天大案,震惊党中央和国务院,和总理,对此事作重要批示,要求迅速破案。这就是“山西黑砖窑案”,一些孩子因为年龄小、涉世未深,只身在郑州火车站、汽车站、立交桥下、马路边等地方被人贩子或诱骗或强行拉上车,以500元的价格被卖到山西黑窑场做苦工。最小的只有八岁,就要做大人都不愿意做的重体力活。还有许多苦工是被骗或强拉来的智障或残疾人,所有这些人都是社会的弱势群体,本来应该得到全社会的保护,然而这些丧尽天良的人贩子和黑窑主却把他们逼到了地狱,沦为了现代“包身工”。最近这些黑心窑主已经受到了法律的制裁,得到了应有的惩罚。我们刚才学习了历史上的包身工,下面我们通过两者的对比,来说说他们的相同点和不同之处。
明确:
相同点:从获利者来说:都是为了追逐金钱不择手段。带工老板,东洋资本家、人贩子和黑窑主在追逐金钱的过程中,丧失良知,迷失本性,金钱毁灭了他们的人性。
从被压迫的人来说:沦为失去自由,劳无所得的赚钱机器,遭遇了痛苦的经历,命运悲惨
不同点:历史背景不同
成为“包身工”的原因不同
政府的处理方式不同
获利者的下场不同
被压迫的人最终命运不同
三、课堂小结
铭记历史,永不遗忘,绝不允许历史悲剧重演。我们不能改变历史,但是可以从我们历史上最羞耻的一页中学到很多东西。往事不堪回首,历史的车轮缓慢向前行,人性的觉醒、文明的进步有一个缓慢的过程,在越来越重视人权和人道主义的今天,我们回顾历史,讨论现实,是为了历史的惨剧不再发生,是为了明天的生活更加美好!
四、作业设计
对现在工人的工作和生活状况作些调查,写一份不少于800字的报告文学。
包身工原文篇二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回顾报告文学的基本特征。
2、学习本文以时间为线索组织材料点面结合展现包身工非人生活的方法。
3、了解包身工的来源和包身工制度的起源、发展。
过程与方法
1、合作学习,把握报告文学中的新闻事实、背景材料。
2、探究与活动,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包身工》的写作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关注现实,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权意识。
教学重点
1、了解作者如何以包身工一天的生活为线索组织材料的。
2、探究作者在描写包身工的群体生活时是如何做到点面结合的。
3、分析作者如何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在复杂记叙中有条理地穿插描写、议论和抒情。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抓住新闻事实和背景材料,理清课文线索,揣摩包含作者情感的语句。
教学方法
讲解法、启发法、探究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课文录音带
教学时间
安排三个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70年多前,在上海,有一群和你们年纪相仿的女孩被人骗到日本纱厂当女工,从此阳光永远和她们绝缘,陪伴她们的是无尽的黑夜……对于她们的悲惨遭遇,每一个有良知的人都不能不感到无比震惊,这是怎样的一个弱势群体?她们为什么会遭人欺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夏衍先生写的报告文学——《包身工》。
二、文本解读
(一)知识积累
1、作家作品
夏衍(1900-1995),原名沈端先,浙江省杭州市人。著名作家,电影艺术家;此笔名从发表《包身工》起用。作品有《上海屋檐下》《法西斯细菌》《考验》等话剧本,并把小说《林家铺子》 《祝福》等改编为电影剧本。《包身工》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报告文学作品。
2、背景材料
本文是作者于1935年,经过几个月的调查研究,实际考察之后写出来的。1936年,发表在《光明》(左联机关刊物,沈起予主编)的创刊号上。它所反映的是“一•二八”以后到抗日战争以前这一时期国民党统治区的社会黑暗情况。那时中国农村在帝国主义特别是日本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下日益破产,加上地主的剥削,农民生活极为痛苦。靠近上海的苏北地区,每年有大批无法生活的农家妇女被诱骗到上海来做包身工。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步步深入,我国人民的抗日情绪不断高涨,上海工人运动十会活跃。日本资本家为避免罢工的威胁,就更大量地雇佣包身工来代替普通的自由劳动者。这篇文章以铁一般的事实,生动地记载了这一特定历史条件下所产生的包身工制度的罪恶。
3、回顾文体
报告文学是采取文学手段及时地反映真人真事的一种新闻文体。具有新闻性和文学性的特点。作者为什么用报告文学这种体裁而不用小说。因为作家觉得小说具有虚构的特点和经常运用夸张的手法,所谓小说家言,不足为信。作者怕人们觉得这种事是作家杜撰的,在生活中不会发生。而用报告文学这种形式就会显得更真实,更有震憾力,更能引起人们的关注,更能引起人们“灵魂的震动”。
(二)信息筛选
交待了有关包身工的背后故事,下面接着讲包身工的故事。从哪里说起?就从包身工这一天的生活说起。一天的生活是从起床开始的,咱们也先从起床说起。请同学们快速阅读1-3段。
1、我们从中可以总结出什么信息?
明确:起床时间:四点一刻(早)。居住坏境:挤、差、脏、乱。工人状态:精神麻木。可归纳为:恶劣的居住条件。
接下来是早餐。请同学们快速阅读12-13段。
2、总结一下这两段中的信息。
明确:饮食质量差、数量少,环境差。可归纳为:恶劣的饮食条件。12段倒数第一句话,通过反问和褒词贬用(贬词褒用)的修辞手法,含蓄地表达感情。“慈祥”这个褒义词,在这句中转为贬义了,这说明有的老板提供“粥菜”,看起来好像是为了改善包身工生活,实质上却是心怀鬼胎,为了从包身工身上榨取更多的利润。“佳肴”本是褒义词,指美味可口的鱼肉等荤菜。从菜场上收集来的菜叶当然算不上什么佳肴,作者故意称为“佳肴”,变褒为贬,反衬出包身工粥菜之难得及质量之粗,暗含讽刺的意味。
吃完了所谓的早餐,他们就该上工了。大家快速阅读25-27段和32段。同学们只从纱厂内的自然环境和人为惩罚两方面来分析。
3、包身工在工厂内处于什么样的环境和会受到哪些惩罚?
明确:自然环境:三大威胁音响、尘埃和湿气。
人为惩罚:(1)工厂:殴打、罚工钱和“停生意”;(2)带工老板:殴打、饿饭、吊起、关黑房间。
这些可以归纳为“恶劣的工作环境”。
三、课堂小结
说完这包身工一天的生活,我不知道同学是什么样的感受。在保护人权的口号响彻全球,人道主义旗帜插遍世界的今天,每当我说起他们的故事,对他们悲惨命运的同情,对他们苦难遭遇的不平,对这种野蛮剥削制度的愤慨之情油然而生。
四、作业设计
熟读课文。
包身工原文篇三
一、包 身 工
夏 衍
一、教学目的:
1.学习课文在复杂记叙的过程中穿插说明、议论和抒情,既以问题为中心,又以包身工一天的活动线索来组织材料的写法。
2.认识包身工制度的罪恶本质,激发学生憎恨旧社会,热爱新社会,热爱中国共产党。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本文的线索──包身工一天的生活情景。
以包身工一天的活动为组织材料的主线,以包身工制度的发展、趋向为副线;点: 芦柴棒、小福子
2.难点: 本文的表达方式和点面结合的写作方法。
三、教学时数:
三课时
四、教学步骤 :
第一课时
字词正音:
猡luó(见注②) 烘hōng(烘烘: 形容火烧得旺的声音)
辊gǔn(能滚动的圆柱形机件的统称)
骷髅kūlóu干枯无肉的死人头骨或全副骨骼)
烘①hōng象声词,形容许多人大笑声或喧哗声; 许多人同时发 出声音(哄动、哄传)
②hǒng哄骗、哄逗
③hòng吵闹、开玩笑(起哄、一哄而散)
说①shuō用话来表达意思(说话)
②shuì用话劝说使人听从自己的意见(游说)
词语补释:
*吆喝: 大声喊叫(多指叫卖东西、赶牲口、呼唤等)
*呻吟: 指人因痛苦而发出声音。
怜悯: 对遭遇不幸的人表示同情。
气烘烘: 形容十分生气的样子。
虐待: 用残暴狠毒的手段对待人。
虎虎: 原意是威武健壮,文中是凶恶的意思。
会心: 领会心意。
生杀予夺: 指反动统治者掌握了生死、赏罚大权。(生: 让活; 杀: 叫人死;予: 给;夺: 掠夺。)
横七竖八: 有横有竖,杂乱无章。
三差两错: 指意外可能发生的错误。(差、错: 错误)
拿摩温: 英语的音译,意即头头、头儿。解放前用它称呼工厂里 的工头。
解题:
包身工──旧社会一种变相的贩卖奴隶的形式。被贩卖的多是女孩子由承办人送到工厂做工,无人身自由,所得工资全部归承办人所有,在这种形式下做工的人也称包身工。
《包身工》属于报告文学。( 同类题材有初中的《地质之光》、《谁是最可爱的人》) 报告文学,是文学体裁的一种,散文的一类,是文艺通讯、速写、特写的总称,是文学创作中的“轻骑兵”。可以写人,可以写事,也可以写问题。因为它是“报告”,就要求所反映的真人真事;又因为它是“文学”,就要求反映出来的真人真事是有典型性的,允许一定的艺术加工。
“报告文学”的特点: 新闻性、文学性、政论性。
本文是作者于1935年,经过几个月的调查研究、实际考察之后写出来的。1936年春发表在《光明》(左联机关刊物、沈起予主编)的创刊号上。它所反映的是“一二·八”以后到抗日战争以前这一个时期国统区的黑暗。那时中国农村在帝国主义特别是日本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下日益破产,加上地主的剥削,农民生活极为痛苦。靠近上海的苏北地区,每年有大批无法生活的农家妇女被诱骗到上海做包身工。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步步深入,我国人民的抗日情绪不断高涨,上海工人运动十分活跃。日本资本家为了避免罢工的威胁,就更大量的雇用包身工来代替普通的自由劳动者。这篇文章针对帝国主义这种残暴掠夺进行了有力地揭发和严厉的抨击,它对于动员人民起来反抗日本帝国主义起了一定的作用。
作者简介:
夏衍: 原名沈端先,著名剧作家,浙江杭州人。早年留学日本,1927年回国后从事文艺工作。曾参加太阳社,是左翼作家联盟的发起人之一。抗日战争时期,主编《救亡日报》和重庆《新华日报》副刊。解放后,任全国文联常务委员、文化部副部长。曾写过许多作品,著名的有《上海屋檐下》《法西斯细菌》《考验》等话剧剧本,并把小说《祝福》《林家铺子》等改编为电影文学剧本。
参看夏衍《从“包身工”引起的回忆》。
思考题:
1.课文描写了哪几个场景?
2.课文穿插记叙了哪些内容? 这些内容有什么联系? 对表现中心思想有什么作用?
3.日本厂家为何大量使用包身工?
4.“芦柴棒”在文中出现了几次? 作用是什么?
5.找出文中抒情、议论的段落,体会其作用?
第二课时
课文分析:
分段应抓住文章所写的特定时间和描写的三个场景来分,并注意找出场景描写的有关议论、说明,找出段落之间的联系。
第一部分(1─8自然段): 记叙包身工悲惨的日常生活和包身工制度形成的社会原因。
1.包身工清晨起身的情景,介绍恶劣的住宿条件。(1─5自然段) 属于场景描写,这是一幅阶级对立的触目惊心的画面。为了增强报告文学的文学性,作者常常把典型生动的事例放在开头,以增强效果。
这是场景的描写,写的是“面”,接着写“点”。点写的是谁?
明确: 十五六岁,没有名字,手脚瘦得像芦柴棒被人叫作“芦柴棒”的人。
一层和二层之间用转折连词“但是”衔接。
2.包身工的来历和身份,说明包身工制度的产生。(6─8自然段) 来历: 被诱骗的农村少女;身份: 老板赚钱的“机器”。
这一层作者对包身工制度的由来、成因、性质作了说明,融进了作者强烈感情,惟妙惟肖地勾画了带工老板的丑恶脸谱: 阴险毒辣、口蜜腹剑,如实纪录了“包身契”血淋淋的吃人内容,使人们看清包身工制度的残酷。
提问: 包身工制度产生的背景是什么?
明确: 日本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农村破产,特别是灾荒后贫苦农民无法维持生活,只好让儿女到上海当包身工。
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之间用表示时间的词语“四点半之后”衔接。
第二部分(9─17自然段): 记叙包身工早餐的情景, 并论及包身工制度的发展。
1.写包身工吃早餐的情景,介绍恶劣的饮食条件。(9─11自然段) 有几个“慈祥”的老板到菜场去收集一些菜叶,用盐一浸,这就是她们难得的佳肴。句中“慈祥”、“佳肴”都是反语,揭露了资本家的凶残本性和包身工非人的生活。
2.帝国主义雇佣包身工的三大原因: 可靠、安全、价廉,说明包身工制度的发展。(12─17自然段)
“据说这是一种极合经济原理和经营原则的方法。”──作者引用日本厂家的说话,作者是反对资本家剥削工人的这种强盗逻辑的,加“据说”在前面,有表否定和批判的意思,如果加上引号,这种意思表达不出来。
插入“芦柴棒”重病惨遭毒打的描写,把资本家及其走狗惨无人道的剥削制度揭露得淋漓尽致。作者带着强烈愤慨的心情向人世间揭露了包身工制度的罪恶。据说那是因为“芦柴棒”那突出的腿骨,碰痛了他的脚趾。这是含着眼泪在控诉! 作者用“画外音”的方式,点出了芦柴棒遭遇的普遍性和包身工的可怜。
所以包身工是一种“罐装了的劳动力”,可以“安全地”保藏,自由地使用,绝没有因为和空气接触而起变化的危险。──“罐装”“保藏”是比喻的说法,意思是包身工永远没有同外人接触的机会,像罐装食品与空气隔绝一样,与社会隔绝,无从接受革命思想,可以供资本家“安全”地保藏,自由地使用,不会起来反抗。“和空气接触而起变化”是指与上面意思相反而言。
一层和二层之间用表示时间的词语“十一年前……”衔接。
提问: 包身工制度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为什么日本厂家特别愿意雇用包身工?
明确: 三个原因: 可靠(身体属于带工老板, 没有做或不做的自由)、安全(与外界隔绝,不受外界工潮的影响)、价廉(工资不及同类男工的三分之一)。
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之间用表示时间的词语“五点钟”衔接。
第三部分(18─25自然段)记叙包身工上工的情景,揭露帝国主义工厂对于工人阶级的残酷剥削。
1.写包身工上班劳动的情景。(18─23自然段)
红砖“罐头”的盖子──那扇铁门一推开,带工老板就好像赶鸡鸭一般把一大群没锁链的奴隶赶出来。──深刻揭示出包身工的可悲地位、悲惨遭遇。(过渡小节,引入厂内,由生活条件写到劳动条件) 三大威胁: 音响、尘埃、湿气。其它摧残: 殴打、罚钱、停生意、饿饭、吊起、关黑房内……,重点描写“殴打”。
小福子被打的场面: 具体而又深刻地揭露了帝国主义与中国封建势力相勾结,任意凌辱工人的罪行。看: 人成了这伙吸血鬼戏弄的玩物,从东洋婆会心的笑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外剥削者凶残的面目。
这一部分所描写的包身工“劳动”的条件,和第一、第二部分所描写的“住”的条件、“吃”的条件结合起来,构成包身工悲惨生活的全貌。
2.说明帝国主义由于利用包身工这种廉价的劳动力而获得巨额利润。(24─25自然段)
提问: 由于吸收了廉价劳动力的滋养,日本纱厂的包身工制度有了很大的发展,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来?
明确: 从日本纱厂的发展看,日本大财阀三井系由一个厂,不到两万绽子,发展到有六个纱厂、五个布厂,25万个绽子。从包身工人数看,上海三十间日本厂,包身工人数按最少占50%算,也有二万四千人以上。(1902年与1932年数据对比)
美国的一位作家索洛曾在一本书上说过,美国铁路的每一根枕木下面,都横卧着一个爱尔兰工人的尸首。那么,我也这样联想,日本纱厂的每一个绽子上面都附托着一个中国奴隶的冤魂! ──含义是: 资本家的利润,都是依靠残酷剥削工人得来的。表达了作者极为悲愤的思想感情。
这一层从正面点明了包身工制度是帝国主义国家对生产落后国家一种最残酷、最野蛮的剥削,归结到本文的主题。
第三课时
第四部分(26─33自然段)沉痛概述包身工的悲惨遭遇,愤怒控诉野蛮的吃人制度,并指出黎明即将到来。──全文的总结
1.以“芦柴棒”为例,说明包身工的悲惨遭遇。(26─30自然段) 先从六个方面总结了包身工的悲惨遭遇,用数字说明。连用两个“还是”指出她们不能不做工;两个排比句: ①比喻,②短语,写出了包身工的瘦弱
这些都是形象的议论,为了进一步揭露资本家的本性,让“芦柴棒”第三次出场,用了反衬法: “抄身婆”──“带工老板”,后面是说明,最后揭露包身工悲惨命运的结局,这就是本质。
2.用墨鸭作比喻,揭露、控诉野蛮、残酷的包身工制度。(31 自然段)
借喻,把船户养墨鸭捕鱼喻为带工老板和包身工的关系,说明包身工连墨鸭都不如。
“看着这种饲养小姑娘谋利的制度,我不禁想起孩子时候看到过的船户养墨鸭捕鱼的事了。”──“饲养”一词没有用错。它的本义是喂养动物,用在这里说明资本家根本不把工人当人看待,而是像喂养动物一样饲养小姑娘,并从中谋利。所以作者就联想到“船户养墨鸭捕鱼”的事来,这样更能揭露包身工所受的非人待遇和包身工制度的野蛮残酷。
3.指出黑暗即将过去,黎明定会到来。(32─33自然段)
运用排比句“五个没有”强调黑暗深重,表达作者对包身工制度的极大憎恨。
最后一个自然段,诅咒中外反动派对劳动人民肆行压榨和虐待的“黑夜”,深信“黎明”必将到来,表达对剥削制度深恶痛绝,对前途充满信心的思想感情。
小结:
一、本文结构图:
从清晨到晚上 从现象到本质 从历史到现实
↓ │ │
第 1.清晨四点一刻 │ ↓
一 包身工被迫起身 │ 2.追述包身工的
段 的情状 │ 来历,揭示包身
│………………………………………… 工制度的形成
↓ │ │
第 3.四点半,包身 │ ↓
二 吃粥的凄惨景象 │ 4.大量雇佣包身段 │………………………………………… 工的原因,揭示
↓ │ 包身工制度发展
第 5.五点钟,包身 │ │
三 工被赶进厂的情 │ ↓
段 况(至六点钟) │ 6.揭示包身工制
│ │ 度的膨大
│←………………………………………………│
第 └─→7.深刻揭露包身工悲惨命运的结局←─┘
四 {抒发对包身工深表同情,对帝国主义、反动派愤慨并严正警告段 的激情
《包身工》中对“芦柴棒”记叙的三个片断
二、在复杂的记叙过程中有条理地穿插描写、议论、抒情和说明 三个场面: “住宿、饮食、劳动”,在描写一个场面后,接着进行深刻分析和反复的评论。如写包身工的居住情景,就指出包身工的来历,指出包工头由于剥削包身工而大发其财;写包身工吃粥的情景,就从三方面写出雇佣的原因;写包身工劳动的情景,就指出日本纱厂利用包身工的廉价劳动而飞跃地膨大了。──夹叙夹议
在一般描述中,着重描写包工头哄骗的语言,老板娘虐待包身工的动作,打杂、拿摩温、东洋婆、抄身婆欧辱包身工的情景。
在一、二部分中,寓抒情于描述之中,后一部分直接抒情议论。 在说明中列举数字,有力说明对包身工的残酷剥削,引用例子形象说明对包身工的折磨极其残忍,令人发指,表达了作者极为悲愤的思想感情。
三、中心思想:
本文着重描述了包身工的悲惨生活,愤怒控诉了日本帝国主义勾结中国封建势力,培植野蛮的包身工制度,残酷地压榨中国工人的罪行,并坚信中国工人必将奋起斗争,砸烂枷锁,迎来黎明。
作业 :
1.[思考和练习]第三题、第四题。
2.口头练习第五题。
包身工原文篇四
一、教学目的:
1.学习课文在复杂记叙的过程中穿插说明、议论和抒情,既以问题为中心,又以一天的活动线索来组织材料的写法。
2.认识制度的罪恶本质,激发学生憎恨旧社会,热爱新社会,热爱中国共产党。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本文的线索──一天的生活情景。
以一天的活动为组织材料的主线,以制度的发展、趋向为副线;重点人物:芦柴棒、小福子。
2.难点:本文的表达方式和点面结合的写作方法。
3.安排三课时。
三、教学内容与步骤:
第一课时
(一)字词正音、词语补释:
猡luó
烘hōng(烘烘:形容火烧得旺的声音)
辊gǔn(能滚动的圆柱形机件的统称)
骷髅kūlóu干枯无肉的死人头骨或全副骨骼)
烘①hōng象声词,形容许多人大笑声或喧哗声;许多人同时发出声音(哄动、哄传) ②hǒng哄骗、哄逗 ③hòng吵闹、开玩笑(起哄、一哄而散)
说①shuō用话来表达意思(说话) ②shuì用话劝说使人听从自己的意见(游说)
*吆喝:大声喊叫(多指叫卖东西、赶牲口、呼唤等)
*呻吟:指人因痛苦而发出声音。
怜悯:对遭遇不幸的人表示同情。
气烘烘:形容十分生气的样子。
虐待:用残暴狠毒的手段对待人。
虎虎:原意是威武健壮,文中是凶恶的意思。
会心:领会心意。
生杀予夺:指反动统治者掌握了生死、赏罚大权。(生:让活;杀:叫人死;予:给;夺:掠夺。)
横七竖八:有横有竖,杂乱无章。
三差两错:指意外可能发生的错误。(差、错:错误)
拿摩温:英语的音译,意即头头、头儿。解放前用它称呼工厂里 的工头。
(二)解题:
──旧社会一种变相的贩卖奴隶的形式。被贩卖的多是女孩子由承办人送到工厂做工,无人身自由,所得工资全部归承办人所有,在这种形式下做工的人也称。是指二三十年代(时间),在上海东洋纱厂里(地点),为外国人工作的女工(工作性质)。因为这些女工在进厂时已经签订了卖身契,失去了人身的自由权,所以被称为。
(三)关于报告文学:
属于报告文学。(同类题材有初中的《地质之光》、《谁是最可爱的人》) 报告文学,是文学体裁的一种,散文的一类,是文艺通讯、速写、特写的总称,是文学创作中的“轻骑兵”。它是一种直接取材于现实生活中有典型意义的真人真事,经过适当的艺术加工,迅速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文学品种。可以写人,可以写事,也可以写问题。因为它是“报告”,就要求所反映的真人真事;又因为它是“文学”,就要求反映出来的真人真事是有典型性的,允许一定的艺术加工。
“报告文学”的特点:新闻性、文学性、政论性。
(四)写作背景:
本文是作者于1935年,经过几个月的调查研究、实际考察之后写出来的。1936年春发表在《光明》(左联机关刊物、沈起予主编)的创刊号上。它所反映的是“一二·八”以后到抗日战争以前这一个时期国统区的黑暗。那时中国农村在帝国主义特别是日本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下日益破产,加上地主的剥削,农民生活极为痛苦。靠近上海的苏北地区,每年有大批无法生活的农家妇女被诱骗到上海做。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步步深入,我国人民的抗日情绪不断高涨,上海工人运动十分活跃。日本资本家为了避免罢工的威胁,就更大量的雇用来代替普通的自由劳动者。这篇文章针对帝国主义这种残暴掠夺进行了有力地揭发和严厉的抨击,它对于动员人民起来反抗日本帝国主义起了一定的作用。
(五)作者简介:
夏衍,1900年生,浙江杭州人,原名沈端先,现代剧作家,革命戏剧和电影运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主要作品有《夏衍剧作集》等。早年留学日本,1927年回国后从事文艺工作。曾参加太阳社,是左翼作家联盟的发起人之一。抗日战争时期,主编《救亡日报》和重庆《新华日报》副刊。解放后,任全国文联常务委员、文化部副部长。曾写过许多作品,著名的有《上海屋檐下》《法西斯细菌》《考验》等话剧剧本,并把小说《祝福》《林家铺子》等改编为电影文学剧本。 参看夏衍《从引起的回忆》。
(六)思考题:
1.课文描写了哪几个场景?
2.课文穿插记叙了哪些内容? 这些内容有什么联系? 对表现中心思想有什么作用?
3.日本厂家为何大量使用?
4.“芦柴棒”在文中出现了几次? 作用是什么?
5.找出文中抒情、议论的段落,体会其作用?
第二课时
(一)课文分析:
分段应抓住文章所写的特定时间和描写的三个场景来分,并注意找出场景描写的有关议论、说明,找出段落之间的联系。
第一部分(1─8自然段):记叙悲惨的日常生活和制度形成的社会原因。
1.清晨起身的情景,介绍恶劣的住宿条件。(1─5自然段) 属于场景描写,这是一幅阶级对立的触目惊心的画面。为了增强报告文学的文学性,作者常常把典型生动的事例放在开头,以增强效果。
(惊惧)
打杂的(欺压)
楼
下
横七竖八、充满汗臭、粪臭和湿气的空气。骚动(乱的样子)。女儿害羞感觉的迟钝。起身慢一点的人。
有威势的喊声踢了几脚
楼
上
几个还没睡醒的“懒虫”从楼上冲下来了。
向楼上呼喊
这是场景的描写,写的是“面”,接着写“点”。点写的是谁?
明确:十五六岁,没有名字,手脚瘦得像芦柴棒被人叫作“芦柴棒”的人。 一层和二层之间用转折连词“但是”衔接。
2.的来历和身份,说明制度的产生。(6─8自然段) 来历:被诱骗的农村少女;身份:老板赚钱的“机器”。
这一层作者对制度的由来、成因、性质作了说明,融进了作者强烈感情,惟妙惟肖地勾画了带工老板的丑恶脸谱: 阴险毒辣、口蜜腹剑,如实纪录了“包身契”血淋淋的吃人内容,使人们看清制度的残酷。
提问:制度产生的背景是什么?
明确:日本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农村破产,特别是灾荒后贫苦农民无法维持生活,只好让儿女到上海当。
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之间用表示时间的词语“四点半之后”衔接。
第二部分(9-17自然段):记叙早餐的情景,并论及制度的发展。
1.写吃早餐的情景,介绍恶劣的饮食条件。(9─11自然段)有几个“慈祥”的老板到菜场去收集一些菜叶,用盐一浸,这就是她们难得的佳肴。句中“慈祥”、“佳肴”都是反语,揭露了资本家的凶残本性和非人的生活。
2.帝国主义雇佣的三大原因:可靠、安全、价廉,说明制度的发展。(12─17自然段)
“据说这是一种极合经济原理和经营原则的方法。”──作者引用日本厂家的说话,作者是反对资本家剥削工人的这种强盗逻辑的,加“据说”在前面,有表否定和批判的意思,如果加上引号,这种意思表达不出来。
插入“芦柴棒”重病惨遭毒打的描写,把资本家及其走狗惨无人道的剥削制度揭露得淋漓尽致。作者带着强烈愤慨的心情向人世间揭露了制度的罪恶。据说那是因为“芦柴棒”那突出的腿骨,碰痛了他的脚趾。这是含着眼泪在控诉! 作者用“画外音”的方式,点出了芦柴棒遭遇的普遍性和的可怜。
所以是一种“罐装了的劳动力”,可以“安全地”保藏,自由地使用,绝没有因为和空气接触而起变化的危险。──“罐装”“保藏”是比喻的说法,意思是永远没有同外人接触的机会,像罐装食品与空气隔绝一样,与社会隔绝,无从接受革命思想,可以供资本家“安全”地保藏,自由地使用,不会起来反抗。“和空气接触而起变化”是指与上面意思相反而言。
一层和二层之间用表示时间的词语“十一年前……”衔接。
提问:制度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为什么日本厂家特别愿意雇用? 明确:三个原因:可靠(身体属于带工老板,没有做或不做的自由)、安全(与外界隔绝,不受外界工潮的影响)、价廉(工资不及同类男工的三分之一)。
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之间用表示时间的词语“五点钟”衔接。
第三部分(18─25自然段)记叙上工的情景,揭露帝国主义工厂对于工人阶级的残酷剥削。
1.写上班劳动的情景。(18─23自然段)
红砖“罐头”的盖子──那扇铁门一推开,带工老板就好像赶鸡鸭一般把一大群没锁链的奴隶赶出来。──深刻揭示出的可悲地位、悲惨遭遇。(过渡小节,引入厂内,由生活条件写到劳动条件) 三大威胁: 音响、尘埃、湿气。其它摧残: 殴打、罚钱、停生意、饿饭、吊起、关黑房内……,重点描写“殴打”。
小福子被打的场面: 具体而又深刻地揭露了帝国主义与中国封建势力相勾结,任意凌辱工人的罪行。看: 人成了这伙吸血鬼戏弄的玩物,从东洋婆会心的笑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外剥削者凶残的面目。
这一部分所描写的“劳动”的条件,和第一、第二部分所描写的“住”的条件、“吃”的条件结合起来,构成悲惨生活的全貌。
2.说明帝国主义由于利用这种廉价的劳动力而获得巨额利润。(24─25自然段)
提问:由于吸收了廉价劳动力的滋养,日本纱厂的制度有了很大的发展,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来?
明确:从日本纱厂的发展看,日本大财阀三井系由一个厂,不到两万绽子,发展到有六个纱厂、五个布厂,25万个绽子。从人数看,上海三十间日本厂,人数按最少占50%算,也有二万四千人以上。(1902年与1932年数据对比)
美国的一位作家索洛曾在一本书上说过,美国铁路的每一根枕木下面,都横卧着一个爱尔兰工人的尸首。那么,我也这样联想,日本纱厂的每一个绽子上面都附托着一个中国奴隶的冤魂! ──含义是:资本家的利润,都是依靠残酷剥削工人得来的。表达了作者极为悲愤的思想感情。
这一层从正面点明了制度是帝国主义国家对生产落后国家一种最残酷、最野蛮的剥削,归结到本文的主题。
(二)布置作业 :
第三课时
(一)复习:
夏衍,原名沈端先,他是我国著名的剧作家。其中有电影剧作《上海屋檐下》、《法西斯细菌》,改编鲁迅的《祝福》、茅盾的《林家铺子》。是一篇我国新闻史上具有重大影响的报告文学。全文的线索是什么?
(二)继续讲析课文:
第四部分(26─33自然段)沉痛概述的悲惨遭遇,愤怒控诉野蛮的吃人制度,并指出黎明即将到来。──全文的总结
1.以“芦柴棒”为例,说明的悲惨遭遇。(26─30自然段) 先从六个方面总结了的悲惨遭遇,用数字说明。连用两个“还是”指出她们不能不做工;两个排比句: ①比喻,②短语,写出了的瘦弱
这些都是形象的议论,为了进一步揭露资本家的本性,让“芦柴棒”第三次出场,用了反衬法: “抄身婆”──“带工老板”,后面是说明,最后揭露悲惨命运的结局,这就是本质。
2.用墨鸭作比喻,揭露、控诉野蛮、残酷的制度。(31自然段)
借喻,把船户养墨鸭捕鱼喻为带工老板和的关系,说明连墨鸭都不如。
“看着这种饲养小姑娘谋利的制度,我不禁想起孩子时候看到过的船户养墨鸭捕鱼的事了。”──“饲养”一词没有用错。它的本义是喂养动物,用在这里说明资本家根本不把工人当人看待,而是像喂养动物一样饲养小姑娘,并从中谋利。所以作者就联想到“船户养墨鸭捕鱼”的事来,这样更能揭露所受的非人待遇和制度的野蛮残酷。
3.指出黑暗即将过去,黎明定会到来。(32─33自然段)
运用排比句“五个没有”强调黑暗深重,表达作者对制度的极大憎恨。最后一个自然段,诅咒中外反动派对劳动人民肆行压榨和虐待的“黑夜”,深信“黎明”必将到来,表达对剥削制度深恶痛绝,对前途充满信心的思想感情。
(三)思考问题,总结全文:
q1:作者为什么要描写那个穿着和时节不相称的拷绸衫裤的男子?被他连踢带骂吆喝起床的“猪猡”如此“懒惰”?
a:豪华的不合时宜的穿着,揭示了那个男子的身份、地位和内心世界,与们“衣服破烂”形成鲜明对比。
在恶劣的劳动环境(音响、尘埃和湿气)的威胁下,经党挨打受罚而又只有两粥一饭的们,每天从事繁重的工作长达十二小时,因而身体衰弱、精疲力竭,而“清晨四点一刻”那么早就又得起床,难免一些人一时起不来。但这不能说明们懒惰,反而和们所受的非人折磨和牛马般的生活,充分暴露出制度的黑暗。
q2:们的“女性所有的那种害羞的感觉”为什么“似乎已经迟钝了”?她十五六岁,除了老板之外,大概很少有人知道她的姓名。为什么朝夕相处两年多的同伴却“很少有人知道她的姓名?”这合不合情理?
a:这些都是一些反常的现象,是当时们被压近得麻木不仁的悲惨生活的写照,完全合乎当时特定的“情理”。
q3:她们是如何沦落到这种地步的?
a:在家乡无法活命,又受骗签下了“包身契据”,所心“她们的身体”“包给 了叫做‘带工’的老板”,成了“替带工赚钱的‘机器’”。在“包身契”上早已写明“生死疾病,一听天命”。当女孩子真的有事时,她们真的没脸见人了吗?
q4:制度是如何造成的?它形成的政治经济原因是什么?
6-8 由包工头“招工”的实例指出制度的起因
12-17 由“芒柴棒”等人的实例分析制度得以发展的三个原因。
24、25 以大量确凿的数据阐明制度发展的实况。
19-23 以所受的三大威胁和三大罚规为例揭露制度的罪恶。
我们的悲惨遭遇、制度的形成原因及本质有了一个全面、概括地的了解,那么对于具体的例子也就是书上所说的点面结合的中典型人物“芦柴棒”、“小福子”遭遇:烧火、生病、抄身、挨罚。这样写的作用是:具体形象的面上的材料使课文的内容充分,典型突出的点上的材料使课文内容深刻鲜明。点面结合,相得益彰,增强了课文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四)本文结构图:
从清晨到晚上 从现象到本质 从历史到现实
↓ │ │
第 ⒈清晨四点一刻 │ ↓
一 被迫起身 │ ⒉追述的
段 的情状 │ 来历,揭示包身
│………………………………… 工制度的形成
↓ │ │
第 ⒊四点半,包身 │ ↓
二 工吃粥的凄惨景象 │ ⒋大量雇佣包身段
│…………………………………工的原因,揭示
↓ │ 制度发展
第 ⒌五点钟,包身 │ │
三 工被赶进厂的情 │ ↓
段 况(至六点钟) │ ⒍揭示制
│ │ 度的膨大
│←……………………………………… │
第 └→⒎深刻揭露悲惨命运的结局←┘
四 {抒发对深表同情,对帝国主义、反动派愤慨并严正警告
段 的激情}
中对“芦柴棒”记叙的三个片断:
内 容
时 间
对表现主题的作用
1.早起烧火做稀饭
上班前
正好反映了一天的生活过程,概括了的苦难和不幸
2.重病惨遭毒打
劳动中
3.被搜身
下班离厂时
(五)在复杂的记叙过程中有条理地穿插描写、议论、抒情和说明
三个场面:“住宿、饮食、劳动”,在描写一个场面后,接着进行深刻分析和反复的评论。如写的居住情景,就指出的来历,指出包工头由于剥削而大发其财;写吃粥的情景,就从三方面写出雇佣的原因;写劳动的情景,就指出日本纱厂利用的廉价劳动而飞跃地膨大了。──夹叙夹议
在一般描述中,着重描写包工头哄骗的语言,老板娘虐待的动作,打杂、拿摩温、东洋婆、抄身婆欧辱的情景。
在一、二部分中,寓抒情于描述之中,后一部分直接抒情议论。 在说明中列举数字,有力说明对的残酷剥削,引用例子形象说明对的折磨极其残忍,令人发指,表达了作者极为悲愤的思想感情。
(六)中心思想:
本文着重描述了的悲惨生活,愤怒控诉了日本帝国主义勾结中国封建势力,培植野蛮的制度,残酷地压榨中国工人的罪行,并坚信中国工人必将奋起斗争,砸烂枷锁,迎来黎明。
(七)作业 :
1.[思考和练习]第三题、第四题。
2.口头练习第五题。
包身工原文篇五
教学拟围绕文章的材料性质与组合方式,采用分合比较的方法组织教学,相机点拨,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首先引导自读,整体感知。让学生用分析性的眼光,用速读、跳读的方法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内容。根据材料拟小标题。的材料主要包括记叙性材料——包身工一天的悲惨遭遇,说明议论性材料——包身工制度的产生、发展和趋向。可据此讨论归纳小标题并用算式板书点拨,总括文章内容。=《包身工的一天》(或《“芦柴棒”们的一天》)+《说说旧中国的包身工制度》。
其次,分题精读,讨论点破。先讨论《包身工的一天》,让学生围绕以下几个问题精读课文:
①包身工的一天,以时间为序,主要写了哪几个片断?通过这几个片断,从哪几个方面反映包身工的遭遇?
②作者全方位地细致反映包身工悲惨遭遇的目的是什么?
③为了有力地表现主题,作者在叙的过程中是怎样在面上铺开的基础上进行点的穿插的?
在精读课文之后,引导学生讨论上述问题,并结合板书图示进行小结:
4:15起身——住宿 描写包身工的悲惨遭遇
4:30早餐——饮食 揭露包身工制度的罪恶 芦柴棒
5:00上工——劳动 小福子
↓ ↓
面 点
接着讨论《说说旧中国的包身工制度》,让学生围绕下列问题精读课文:
①“说”的顺序是什么?(事物的发展)
②“说”的方式是否相同?各有什么特点?
① 文中或借说明议论,或用比喻议论,或在抒情中议论,各有什么作用和含义?
在精读课文后,引导学生讨论,并结合板书图示小结:
议的内容 议的形式
产生(直接原因、历史原因)——叙中议、直接议
发展(历史原因、根本原因)——直接议、议中叙
结果(资本家膨胀、包身工榨干)——引用议、借抒情议
趋势(黎明的到来无法抗拒)——用喻意、抒情中议
最后整合总结 作文训练
从内容上看,就是《包身工的一天》与《说说旧中国的包身工制度》的相加;但从组材和结构方式看,文章又不是叙和议的简单相加,为什么?
讨论后明确,叙议结构主要有如下几种可能:
① 集中安排(先叙后议或先议后叙);
② 包中安排:(叙包议中或议包叙中);
③ 分割组合、交错穿插(以叙为主穿插议论或以议为主穿插叙述)。
集中安排,叙议脱节,结构臃肿,行文呆板;包中安排,主线不清,过程不清,联系不紧。只有分割穿插、交错组合,才能使叙议配合,交相辉映,符合读者了解事件真相、探究问题本质的心理规律,既省笔墨,又富表现力。为提高学生兴趣,可用“乘法”来点拨。从形式上看,=《包身工的一天》×《说说旧中国的包身工制度》。
为进一步强化对文章内容的整体理解,并引导学生体会报告文学语言的形象性特点,可设计口头作文训练,让学生围绕有关包身工的三个比喻性说法,以《猪猡·机器·墨鸭》为题,弄清其联系,说一段话。这三个说法分别形象地概括了包身工的生活、劳动和受剥削的悲惨遭遇,可激起学生的同情和义愤,达到情感教育的目的。
包身工原文篇六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上节课咱们讲到包身工一天的生活,通过起床、早餐和上工三个场景,我们了解了他们的苦难遭遇和悲惨命运。他们就是在恶劣的居住条件,恶劣的钦食条件以及恶劣的工作环境下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重复着这种非人的生活。今天咱们继续来讲包身工的故事,我们先来看几个实例。
二、文本解读
(一)分析鉴赏
1芦柴棒的故事(重点讲解生病挨打那一段)
有一位包身工,咱们不知道她的真实姓名,只知道她十五六岁,有一个外号叫“芦柴棒”,她为什么会叫“芦柴棒”,那是因为她瘦得像芦棒梗一样。就是这样一位女孩,当她生病时,会得到怎样的“医治”?(17-20段)
(1)文章倒数第四段中打杂的虐待芦柴棒的动词有哪几个。
明确:抓、摔、踢、泼。
(2)有一个动词是描写“芦柴棒”的,是哪一个?
明确:跳
身体没力,却能跳起来。强烈的对比使这个场面描写达到了高潮,寒风的冷,突然的跳,衬托了打杂的“凶”,突出了“芦柴棒”受虐待的惨,最后老板娘的笑和她的话既与上文“假病!老子给你医!”相照应,又表现了她的残酷,无人性,更显出了“芦柴棒”遭遇的悲惨。
(3)同学们想想这些吃人的家伙为什么要这样给她“医”病?
明确:她们每天的工资就是老板的利润,所以即使在生病的时候,老板也会很可靠地替厂家服务,用拳头、棍棒或者冷水来强制她们去做工作。
短短的一段文字把资本家及其走狗惨无人道的剥削制度揭露得淋漓尽致。作者带着强烈愤慨的心情向人世间揭露了包身工制度的罪恶。“芦柴棒‘露骨’的突出的腿骨”,碰痛了他的足趾。这是作者含着眼泪在控诉!“这样的情况每个包身工都会遭遇到”“这只是常有例子的一个”:点出了芦柴棒遭遇的普遍性和包身工的可怜。
2、小福子的故事(27-32段)
(1)小福子为什么受惩罚?
明确:整好的烂纱没有装起。
(2)小福子受到什么惩罚?
明确:殴打、顶皮带盘心子。
(3)小福子受到哪些人惩罚?
明确:拿莫温、东洋婆、带工老板。
(4)小福子受惩罚的时间有多长?
明确:两个小时以上。
包身工是“人人得而欺之”的,这话很能表现出她们悲惨的处境。文章对小福子受罚的叙述与描写正体现了这一点。她只因为整好了的烂纱没有装起这一点小事就遭打,“拿摩温”打她,东洋婆罚她头顶皮带盘心子,向着墙壁站立,罚了两小时,赶不出一天的活,带工老板又打她。此外还会被饿饭、吊起、关黑房间等惩罚。小福子受罚的描写表现了包身工受罚的随意性、残酷性、多样性和时间长等特点,典型地表现了她们受压迫的惨重。具体而又深刻地揭露了帝国主义与中国封建势力相勾结,任意凌辱工人的罪行。可以看出中外剥削者凶残的面目。
(二)合作探究
1、包身工这种制度是怎么产生的?(8-11段)
明确:历史原因:在帝国主义特别是日本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下,农村破产,特别是灾荒后贫苦农民无法维持生活,只好让儿女到上海当包身工。
直接原因:带工老板用欺骗的方式让让那些无路可走的女孩签订包身契,从而沦为包身工。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知道了包身工的来历和包身工制度产生的原因。
2、这些东洋厂为什么会雇佣包身工?(15-22段)
明确:历史原因:九•一八事变以后,日本帝国主义对我国的侵略步步深入,我国人民的抗日情绪不断高涨,上海工人运动十分活跃。日本资本家为了避免罢工的威胁,就更大量的雇用包身工来代替普通的自由劳动者。
根本原因:三个原因:可靠(身体属于带工老板,没有做或不做的自由)、安全(罐装的劳动力,与外界隔绝,不受外界工潮的影响)、价廉(工资不及同类男工的三分之一)。
3、东洋厂飞跃的庞大(34段)
由于吸收了廉价劳动力的滋养,在中国的东洋厂飞跃地庞大了。通过19xx年与1932年数据对比,来看日本纱厂的发展,日本大财阀三井系由一个厂,不到两万绽子,发展到有六个纱厂、五个布厂,25万个绽子,三千张布机,八千工人和一千二百万元的资本。
美国的一位作家索洛曾在一本书上说过,美国铁路的每一根枕木下面,都横卧着一个爱尔兰工人的尸首。那么,我也这样联想,日本纱厂的每一个绽子上面都附托着一个中国奴隶的冤魂!
含义是:资本家的利润,都是依靠残酷剥削工人得来的。表达了作者极为悲愤的思想感情。这一层从正面点明了包身工制度是帝国主义国家对生产落后国家一种最残酷、最野蛮的剥削,归结到本文的主题。
三、课堂小结
今天,通过芦柴棒和小福子的故事,我们对包身工的悲惨命运有了更深刻的了解。通过对包身工制度的分析,我们也了解了包身工产生、发展到庞大的过程。包身工制度的出现不是偶然的,它是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温床上,受到国民党政府“特殊优惠”的保护,伴随中国农村经济衰败生长出来的一颗毒瘤。对于这样一颗毒瘤,作者表达了极大的憎恨和愤怒的控拆,他是怎样诅咒这种罪恶制度的,包身工最后的命运会怎么样?咱们下节课再谈。
四、作业设计
完成“研讨与练习”第三题。
包身工原文篇七
14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了解报告文学的特点;
2、把握文章的结构线索,学习点面结合的手法
3、培养学生对文章情感的把握
4、了解抗日战争前夕国统区黑暗的包身工制度
教学重点:1、了解报告文学的特点;
2、双线交织的结构形式和点面结合的手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介绍文章写作背景和作者的资料
1、本文是作者1936年春以夏衍的笔名发表在《光明》杂志上的一篇报告文学。
2、当时日本帝国主义加紧对我国的经济侵略,中国农村自 然经济崩溃,农民大量破产;另一方面日本纱厂在上海大力扩张掠夺;日本资本家为了牟取暴利,同时避免工人罢工,大量雇佣破 产的农家妇女来当包身工,用这些没有人身自由的女工代替普通的自由劳动者。
3、这篇报告文学就是针对帝国主义这种残暴掠夺的罪行而进行的有力揭露。因而本文正是反映30年代中叶,一、二八事件之后到七、七事变以前旧中国的黑暗现实的。
二、作者介绍:夏衍〈1900-----1995〉原名沈端先,浙江杭州人,著名作家、电影艺术家。代表作品《包身工》、《上海的屋檐下》。
三、报告文学:是用文学手段处理新闻题材的一种问题文体。它叙写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的先进任务,反映人民群众多姿多彩的生活,揭露人们嗤之以鼻的丑恶事物。它是散文的一类,是文艺通讯、速写、特写的总称。报告文学被誉为文学创作中的“轻骑兵”,能迅速及时地“报告”现实生活中具有典型意义的人物、事件、问题及其发展趋势。因为它是“报告”,要求所反映的是真人真事;因为它是“文学”,又要求所反映的真人真事要有典型性,并允许进行一定的艺术加工。
四、结构把握
(一)先由两个问题的设置引发同学对文章的感知和对包身工生活的了解
1、我们应该如何理解“包身工”这个名词?(二三十年代在上海东洋纱厂里为外国人工作的女工。)
2、包身工过着怎样的生活?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介绍的?
(每天紧张的生活安排,恶劣的生活条件——吃、住、工作环境和工资,残酷的惩罚,麻木的精神、“严密”的统治) 时间顺序
(二)再让同学按时间顺序自主找出全文的结构(文章重要选择了几个场面对包身工进行描绘)
清晨四点一刻:起床
四点半后:吃饭
五点钟:上工
下午五点(可能):收工
(三)自然过度到对包身工制度的评议,并作一定的分析
(四)归纳双线结构,把握文章层次
这篇报告文学材料丰富,画面广阔,揭示深刻,采用了双线交织的结构形式。
主线:以时间为序,描绘包身工一整天的生活和劳动画面:清晨起床→吃早饭→上工→黄昏收工。这四个片段从生活条件恶劣、劳动条件恶劣两方面形象地反映出包身工悲惨的生活和劳动情况。
副线:综述包身工制度各方面的情况。
五、板书设计
板书
新闻事实(明) 新闻背景(暗) 表达方式
时间 场面 特点 细节描写
四点一刻
1-11 晨起
1-6 住宿低劣 工房大小尺寸;
躺的人数;慌乱骚动的行为动作 包身工制度的产生
7-11 补叙—包身工的身份、来历
四点半钟
12-22 早饭
12-14 饮食粗劣 对板凳、餐具;对“薄粥”质地;
刮粥、拌粥 包身工制度的发展
15-22 说明、议论-雇用原因
五点钟
23-34 上工
23-32 工作条件恶劣 小福子受罚挨骂 包身工制度的恶果
33-34 插叙、说明-威胁(音响、尘埃、湿气)、危险(殴打、罚工钱、停生意)
六点钟
35-50 放工
35-47 命运悲惨 芦柴棒被搜身 包身工制度的结局
48-50 抒情、议论-同情、控诉
六、教学后记
本篇文章篇幅较长,课堂上让学生长篇阅读很影响进度,所以课前需要布置预习。而文章的时间结构相对好把握,重点在于对包身工悲惨生活的感受和对包身工制度的分析。在有意识的引导下,同学们都能较准确的发现问题并合理把握全文结构,但是,由于课堂驾驭能力不强,对时间的把握不到位,还有就是主线与副线之间的连贯比较牵强
包身工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学习点面结合的表现手法
2、学习本文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
教学重点:1、学习点面结合的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1、学习运用多种表达方式;
2、体会语言的表现力。
教学过程:一、回忆文章的线索、结构及点面结合的手法
让学生上台讲述包身工的生活顺序和生活场景
二、问题设置,深入分析理解文章
1、本篇新闻除了写包身工外还提到哪些人或者相关的物,有什么用意? 而他们又是如何对待包身工的?
以外来工人为突破点,引导学生自己找出文章中的相关材料,再由学生解释,老师作一定的评讲 (对比) (烘托出包身工境遇的悲惨)
2、本篇新闻材料及其丰富,作者是怎么来处理的?
(点面的结合,在以时间顺序为基本结构的基础上适当的补叙和插叙)
三、板书设计点面结合:
点 面
一个工房 八十个工房
芦柴棒被打 整体进食
小福子被打受罚 整体劳动环境(三大威胁、危险)
芦柴棒被搜身 带工老板两年来的压榨
典型人物:芦柴棒、小福子
典型事例:锅焦、残粥+清水=“美食”
典型细节:小便、夺马桶
四、教学后记:在大概了解包身工生活和全文的基本结构后,第二课时的重点是深入分析和理解课文,因为在备课时,我留有相当的余地,在课堂上不断的启发学生,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1、体会本文语言的形象、鲜明的特点及多种修辞方法的运用;
2、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关注社会意识。
教学重点:1、体会本文语言的形象、鲜明的特点及多种修辞方法的运用;
教学难点:2、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关注社会意识。
教学过程:一、分析文章最写作特点:
1、 选材精当,有感性地表现了包身工生活情况的材料,也有理性的分析、议论,具体地统计数字;既有面上反映一般情况的材料,也有点上的反映个别典型的材料。
2、 丰富的想象和联想
3、 结构安排恰当。
4、 语言生动有力。
二、总结全文:本文真实地描述了旧中国包身工的苦难生活,无情地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勾结中国封建势力,培植野蛮的“包身工”制度,残酷地压榨中国工人的罪行,坚信中国工人必将奋起斗争,砸烂枷锁,迎接黎明。
三、文章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能否适当举例?
(比喻、对比、反语、排比)引导学生自己查找相关的材料,并通过分析来评讲文中包身工生活的一些细节场景和其语言的表现力
例:
1、“看着这种饲养小姑娘谋利的制度”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为什么要用“饲养”这个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用他们多年熟练了的,可以将一根稻草讲成金条的嘴巴,去游说那些无力‘饲养’可又不忍让他们的儿女饿死的同乡”这一句中也用了“饲养”一词,其作用与表达的感情有没有不同?
明确:用“饲养”一词是运用了比拟(拟物)的的修辞方法,这词在两句中作用和表达感情是不同的。在前一句中,揭露了资本家不把包身工当人,表现了作者愤怒的心情;在后一句中是描写农民的贫困,无力抚养儿女,只能像饲养牲畜那样对待他们,表现了作者同情。
2、 第32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明确:开头连续用了五个“没有……”,用排比的句式表现了作者对包身工处境的同情;又用“没有……”和“有时是……”对比,揭露包身工制度的残酷,野蛮,表现了作者强烈的愤怒。
3、“黑夜,静寂和像死一般的黑夜!但是,黎明的到来毕竟是无法抗拒的。”句中的“黑夜”象征着什么?黎明象征着什么?用“毕竟”一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明确:黑夜象征着旧社会,黎明象征着光明的新世界;“毕竟”一词表现了作者对新社会出现的坚强信念。
小结:人吃人的社会,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可是我们得记住:要赶走帝国主义,要推翻人吃人的社会制度,人们的先人曾献出了无数的眼泪、血汗与生命。幸福不是无代价可以得来的,我们要居安思危,懂得我们现在的生活是多么地来之不易的。为了今天的幸福,为了更幸福的将来:爱党、爱社会主义。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而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应该是我们青年一代的责任。同时还要关注社会,关注人权。
四、教学后记:,第三课时的重点是深入分析和理解课文,学习文章语言、修辞手法等,同时培养学生的情感和社会责任感。课堂气氛好,达到预期目的,同学们都积极主动的去寻找问题并发现问题。当然,限于个人水平,课文没有深入不够细致
包身工原文篇八
【教学目的要求】
1、把握课文表现的人文内涵,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权意识。
2、了解报告文学的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
1、抓住新闻事实和新闻背景,把握课文的线索。
2、通过对文本的解读,理解“包身工”的内涵。
3、学会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在复杂记叙中有条理地穿插描写、议论和抒情。
【授课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理解“包身工”的内涵。
一、课前布置预习题
1.试讲述包身工的故事;
2.试为包身工下定义,指明课文中对包身工的提法,并用课文中的内容具体解释。
二、导入新课
在本世纪初的中国,生活着这样的一个特殊的工人阶层,他们住的是十七八个人挤在一起的鸽笼,吃的是豆腐渣熬成的稀汤和烂菜叶,他们的年龄与我们相仿,甚至更小,但他们干的却是每天十二三小时繁重的纱厂劳动。他们没有阳光,没有欢笑,甚至他们也不能拥有他们自己――这就是包身工,受着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双重压榨、失去人身自由的包身工。从本世纪的三十年代起,一个伟大的剧作家一直向人们含泪诉说着包身工的苦难生活——
由学生简要讲述“包身工”的含义和“芦柴棒”的故事
三、整体感知
1、疏通字词
(1)给加黑字注音:
衍(yǎn) 汀(tīng) 游说(shuì) 辊(gǔn)
栅(shān) 趾(zhǐ) 骷髅(kū)
(2)解释下列词语和短语中的加点词:
吆喝:(大声喊叫)
生杀予夺:(指统治者掌握了生死赏罚的大权,横行霸道,对人民生命财产随意处置。生,让人活着;杀,叫人死亡;予,给予;夺,剥夺。)
呻吟:(病痛时口中发出的声音。)
一听天命:(一,全;听,听凭,听任)
契据是实:(是,此)
非特不能赚,还要贴补:(不但)
2.浏览全文,了解文体特点以及写作背景。
这是一篇报告文学,是一种兼有新闻性和文学性的文体。
说它是“报告”,是就题材来说的,它必须选择真人真事的新闻题材,迅速及时地反映生活;说它是“文学”,是就表达来说的,它必须采用某些文学的表现手法,形象生动地再观生活,如注重选材的生动、形象,布局的精巧。笔调的富有特色等。报告文学被誉为文学创作中的轻骑兵。
《包身工》发表于1936年6月《光明》半月刊创刊号。
夏衍(1900-1995),现代剧作家,革命戏剧和电影运动的组织者、领导者。原名沈乃熙,字端轩,浙江杭州人。1932年进入电影界;创作了《狂流》、《自由神》、《赛金花》等多部电影剧本。解放后,曾任全国文联常务委员,文化部副部长,全国文联副主席。作品很多,有《上海屋檐下》《法西斯细菌》等话剧剧本,还有小说《春蚕》《林家铺子》等改编的电影剧本。作品收入《夏衍选集》。
为了创作这篇报告文学,夏衍亲自深入东洋沙厂采访调查。她得到一位女工的帮助,混进包身工中两三次,但是这经后,他就被工头盯住了从三月初到五月,夏衍为了看到包身工们上班的情景,足足作了两个多月的夜工。他深入生活获得了大量第一手材料后,写成了这篇脍炙人口的《包身工》。
3.阅读全文,明确整体感知要求。
(1)本文是以什么线索组织材料的?
(2)课文中用到的材料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新闻事实,一类是背景材料。这两个方面的内容在课文中是如何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的?
(3)从课文中,我们看到包身工的遭遇有哪些?如社会背景,工作情况,待遇等等。
(4)包身工给资本家带来的好处是什么?
(5)作者对“包身工”这一现象的评价是什么?
(要求学生从课文提取信息,朗读相关语段)
4、朗读、讨论、明确:
(1)课文以时间为线索,围绕包身工一天的生活和做工来组织材料,中间穿插一些背景材料和作者的议论。作者把散乱的不完整的材料,像剪接电影一样,高度集中地组织在包身工从清晨到黄昏放工一天的时间里。首先是四点一刻,包身工起床的情形,展示了她们住宿条件之差,以及在种种折磨下精神状态的麻木,之后补叙了包身工的来历,使带工的谎言与现实条件的糟糕形成对比。然后是四点半,包身工吃饭的场景,接着进一步追根究源,分析了日本厂家之所以特别愿意雇用包身工的三大原因。最后是五点钟之后,包身工们上工的情景以及做工时所遭受的种种威胁和虐待。紧接着插叙指出日本纱厂吸取中国工人的血汗迅速庞大的事实,揭露帝国主义对中国工人的压榨掠夺。如此安排,叙议结合,层次清楚。
(2)文章在叙述了一些新闻事实之后,往往引入一些背景材料,揭示包身工制度的起源、发展等情况。中间都有一些转折性的词句,使得衔接自然流畅。比如写四点一刻被骂做“猪猡”的包身工起身的情景之后,就以“但是,她们正式的名称却是‘包身工’”一句作为过渡,写这些乡下姑娘是如何被带工老板骗到城里来的。在介绍了四点半钟包身工们吃粥的情景后,就用“廉价的机器”来衔接,引出了日本厂家特别愿意雇用包身工的原因,对包身工受剥削、受压榨的情况做了具体、详细的介绍。
(3)社会背景:
家庭生活困难,被迫卖身给带工老板,带到上海的日本纱厂工作。
“一二•八”战争以后,日本在中国的纱厂需要大量的廉价劳工,于是“大量用这种没
有结合
力的包身工来代替普通的劳动者”。
工作性质:
“清晨四点一刻,天还没有亮,睡在拥挤的工房里的人们已经被人吆喝着起身了。”
“两粥一饭,十二小时工作,劳动强化,工房和老板家庭的义务劳役,猪一般的生活,泥土一般地被践踏。包身契上写明三年期间,能够做满的大概不到三分之二。工作,工作,衰弱到不能走路还是工作,手脚象芦柴棒一般的瘦,身体象弓一般的弯,面色象死人一般的惨,咳着,喘着,淌着冷汗,还是被压迫着做工。”
“纱厂工人的三大威胁就是音响,尘埃和湿气。没有人关心他们的劳动条件,这大概是自然现象吧,人在这三种威胁下面工作,更加容易疲劳。”待 遇:
吆喝
呼喊
命令似的高叫
没有做工和不做工的自由
工资待遇低:“最初工钱是每天十二小时大洋一角至一角五分”,“几个星期之后就调到钢丝车间、条子间、粗纱间去工作……工资不及男工三分之一”。
( 4 ) 包身工给资本家带来的好处是什么?
“在一种特殊的低优惠的保护之下,吸收着廉价劳动力的滋养,在中国的日本纱厂飞跃地膨大了。单就这福临路的日本厂子讲……创立第一厂的时候,锭子还不到两万,可是三十年之后,他们已经有了六个纱厂,五个布厂,二十万个锭子,三千张布机,八千工人和一千二百万元的资本。”
( 5 )作者对“包身工”这一现象的评价是什么?
“看着这种饲养小姑娘谋利的制度,我不禁想起孩子时候看到过的船户养墨鸭捕鱼的事了。
“我也想警告某一些人,当心呻吟着的那些锭子上的冤魂!”
(6)根据课文内容,理解包身工的含义并为包身工下定义。
(读出语言信息,进行整体归纳)。
[示例]:
包身工是指二三十年代(时间),在上海东洋纱厂里(地点),为外国人工作的女工(工作性质)。因为这些女工在进厂时已经签订了卖身契,失去了人身的自由权,所以被称为“包身工”
[启发引导]:
① 包身工是旧社会一种变相的贩卖奴隶的形式,被贩卖的是女孩子,由承包人送到工厂做工,没有人身自由,工钱全归承包人所有;
② 课文中的提法是“包身工”已经以一种奇妙的方式包给了叫做“带工”的老板。“包”的标志是事先立了“包身契”。“奇妙”之处不仅在于这些女孩子近乎被拐骗,而且是一仆二主:一主是日本资本家(工头是拿摩温);另一主是中国二老板,带工的。日本资本家称她们为“试验工”“养成工”;中国带工者称她们为“包身工”; ③ 作品实际上是在告诉我们:包身工这一罪恶制度存在的根源,在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反动统治;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主要对《包身工》一文从整体上进行认识和感知,了解报告文学的特点及二三十年代出现的包身工现象的社会根源,认识包身工制度的罪恶及其给包身工带来的巨大伤害,下节课,我们将着重对文本内容进行较全面的分析与探究。
五、布置作业
完成“思考与练习三”
包身工原文篇九
──《包身工》的分合比较教学 安徽省安庆市潜山县潜山中学 伍秀来 《包身工》教学拟围绕文章的材料性质与组合方式,采用分合比较的方法组织教学,相机点拨,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首先引导自读,整体感知。让学生用分析性的眼光,用速读、跳读的方法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内容。根据材料拟小标题。《包身工》的材料主要包括记叙性材料──包身工一天的悲惨遭遇,说明议论性材料──包身工制度的产生、发展和趋向。可据此讨论归纳小标题并用算式板书点拨,总括文章内容。《包身工》=《包身工的一天》(或《“芦柴棒”们的一天》)+《说说旧中国的包身工制度》。
其次,分题精读,讨论点破。先讨论《包身工的一天》,让学生围绕以下几个问题精读课文:
1、包身工的一天,以时间为序,主要写了哪几个片断?通过这几个片断,从哪几个方面反映包身工的遭遇?
2、作者全方位地细致反映包身工悲惨遭遇的目的是什么?
3、为了有力地表现主题,作者在叙的过程中是怎样在面上铺开的基础上进行点的穿插的?
在精读课文之后,引导学生讨论上述问题,并结合板书图示进行小结:
4:15 起身──住宿
描写包身工的悲惨遭遇芦柴棒
4:30 早餐──饮食
揭露包身工制度的罪恶小福子
5:00 上工──劳动
↓↓
面点
接着讨论《说说旧中国的包身工制度》,让学生围绕下列问题精读课文:
1、“说”的顺序是什么?(事物的发展)
2、“说”的方式是否相同?各有什么特点?
3、文中或借说明议论,或用比喻议论,或在抒情中议论,各有什么作用和含义?
在精读课文后,引导学生讨论,并结合板书图示小结:
议的内容 议的形式
产生(直接原因、历史原因)──叙中议、直接议
发展(历史原因、根本原因)──直接议、议中叙
结果(资本家膨胀、包身工榨干)──引用议、借抒情议
趋势(黎明的到来无法抗拒)──用喻意、抒情中议
最后整合总结,作文训练。
从内容上看,《包身工》就是《包身工的一天》与《说说旧中国的包身工制度》的相加;但从组材和结构方式看,文章又不是叙和议的简单相加,为什么?
讨论后明确,叙议结构主要有如下几种可能:
1、集中安排(先叙后议或先议后叙);
2、包中安排:(叙包议中或议包叙中);
3、分割组合、交错穿插(以叙为主穿插议论或以议为主穿插叙述)。
集中安排,叙议脱节,结构臃肿,行文呆板;包中安排,主线不清,过程不清,联系不紧。只有分割穿插、交错组合,才能使叙议配合,交相辉映,符合读者了解事件真相、探究问题本质的心理规律,既省笔墨,又富表现力。为提高学生兴趣,可用“乘法”来点拨。从形式上看,《包身工》=《包身工的一天》×《说说旧中国的包身工制度》。
为进一步强化对文章内容的整体理解,并引导学生体会报告文学语言的形象性特点,可设计口头作文训练,让学生围绕有关包身工的三个比喻性说法,以《猪猡·机器·墨鸭》为题,弄清其联系,说一段话。这三个说法分别形象地概括了包身工的生活、劳动和受剥削的悲惨遭遇,可激起学生的同情和义愤,达到情感教育的目的。
包身工原文篇十
本单元属于“沟通与应用”板块,学习新闻和报告文学,所选的都是这两类文体中的典范作品。报告文学《包身工》是中国报告文学史上划时代的作品,作者以铁的事实、精确的数据、精辟的分析和评论,把劳动强度最重、地位最低、待遇最差、痛苦最深的奴隶一样做工的女孩子们的遭遇公诸于众,愤怒控诉了帝国主义和买办势力的残酷剥削和掠夺中国工人的罪行。夏衍先生在1959年《从“包身工”引起的回忆》中写道:“对现在的年青工人来说,大概这些都已经是历史上的‘陈迹’了,在那个悲惨的时代,今天的青年人还没有出世。那么,我想,回头来知道一点过去的事情,应付更深刻地感到作为一个毛泽东时代工人的幸福。幸福不是无代价可以得来的。为了今天的幸福,为了更幸福的将来:爱党、爱社会主义。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新中国而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应该是我们青年一代的责任。” 我们现在学习这篇作品,其中最大的意义就是懂得我们现在的生活是多么地来之不易的。
1.知识与能力目标
了解报告文学的一般特征和结构特征,培养阅读能力和筛选信息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把握报告文学所用到的材料,即:新闻事实、背景材料、作者的主观评价。并学会据此分析一篇报告文学的主要内容和写作特点。
依据:课标指出,阅读新闻、通讯(包括特写和报告文学)作品,了解其社会功用、体裁特点和构成要素。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本文真实地再现了包身工 的苦难生活,包含着对包身工的无限同情,对包身工制度的无比愤慨。 使学生介入心灵,感同身受的理解血腥的包身工制度,在“悲剧”作品的审美之中陶冶心情,锻造“人格”, 净化心灵,辩别真善美的目的,实现“悲剧”作品的情感美。
依据:“教学建议”指出:重在指导学生阅读典范性新闻作品,深入把握作者立场、观点,学习其敬业精神和捕捉重大新闻的能力。培养认识历史、认识社会、认识人生的能力,提高历史使命感、社会责任感和明辨是非的能力。
教学重点
1、理清文章脉络,概括课文的内容要点
2、认识包身工制度的残酷野蛮的反人道本质,接受情感教育
教学难点
典型场面、人物描写和抒情议论片段所表达的深层意思。
1.学情分析:
学生与其中人物所处时代的隔膜,彼此生活境遇,体验的迥异,特别是情感体验的限制,使得作品情感与学生情感上产生差异,这在一定程度上有碍于心灵的“介入”。 要让学生从现实再回到那个黑暗的时代去感受残酷这本身就是本课需要解决的问题,它有赖于教师的讲解和学生是否能从中受到感染。
2.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调节:
前四自然段将是最好的导语.用最具有震撼力的语言给学生以最具有冲击力的感受,以促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搜集资料法 讲读法 问题启发法
指导学生把语文学习与社会生活实践联系起来,开发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学资源。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资源,引导学生走向社会,并以社会的文化土壤滋润基础教育的语文之树。让同学们对社会现象、社会问题投入关注,增强了对社会的认识,获得了一定的社会实践能力。
包身工──旧社会一种变相的贩卖奴隶的形式。被贩卖的多是女孩子由承办人送到工厂做工,无人身自由,所得工资全部归承办人所有,在这种形式下做工的人也称包身工。包身工是指二三十年代(时间),在上海东洋纱厂里(地点),为外国人工作的女工(工作性质)。因为这些女工在进厂时已经签订了卖身契,失去了人身的自由权,所以被称为“包身工”。 标题中的“包身”二字,突出了帝国主义、封建势力对中国女童工的残酷剥削的罪行,控诉了他们的野蛮残暴的统治手段,以激起人们的义愤和同情,这是全文的中心思想。
《包身工》属于报告文学。( 同类题材有初中的《地质之光》、《谁是最可爱的人》) 报告文学,是文学体裁的一种,散文的一类,是文艺通讯、速写、特写的总称,是文学创作中的“轻骑兵”。它是一种直接取材于现实生活中有典型意义的真人真事,经过适当的艺术加工,迅速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文学品种。可以写人,可以写事,也可以写问题。因为它是“报告”,就要求所反映的真人真事;又因为它是“文学”,就要求反映出来的真人真事是有典型性的,允许一定的艺术加工。
“报告文学”的特点:新闻性、文学性、政论性。
本文是作者于1935年,经过几个月的调查研究、实际考察之后写出来的。1936年春发表在《光明》(左联机关刊物、沈起予主编)的创刊号上。它所反映的是“一二·八”以后到抗日战争以前这一个时期国统区的黑暗。那时中国农村在帝国主义特别是日本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下日益破产,加上地主的剥削,农民生活极为痛苦。靠近上海的苏北地区,每年有大批无法生活的农家妇女被诱骗到上海做包身工。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步步深入,我国人民的抗日情绪不断高涨,上海工人运动十分活跃。日本资本家为了避免罢工的威胁,就更大量的雇用包身工来代替普通的自由劳动者。这篇文章针对帝国主义这种残暴掠夺进行了有力地揭发和严厉的抨击,它对于动员人民起来反抗日本帝国主义起了一定的作用。
整体把握文章结构,理清思路。
先将熟悉课文这样一个程序交由学生在课前预习时完成,分段应抓住文章所写的特定时间和描写的三个场景来分,并注意找出场景描写的有关议论、说明,找出段落之间的联系。
第一部分(1─8自然段):记叙包身工悲惨的日常生活和包身工制度形成的社会原因。
第二部分(9-17自然段):记叙包身工早餐的情景,并论及包身工制度的发展。
插入“芦柴棒”重病惨遭毒打的描写,把资本家及其走狗惨无人道的剥削制度揭露得淋漓尽致。作者带着强烈愤慨的心情向人世间揭露了包身工制度的罪恶。据说那是因为“芦柴棒”那突出的腿骨,碰痛了他的脚趾。这是含着眼泪在控诉! 作者用“画外音”的方式,点出了芦柴棒遭遇的普遍性和包身工的可怜。
第三部分(18─25自然段)记叙包身工上工的情景,揭露帝国主义工厂对于工人阶级的残酷剥削。
这一部分从正面点明了包身工制度是帝国主义国家对生产落后国家一种最残酷、最野蛮的剥削,归结到本文的主题。
作者实际上安排了主、副两条线索。主线将包身工的种种惨状综合在一天的生活过程之中,从早写到晚,反映包身工非人的生活。一天如此,365也就可想而知了──以小见大。副线以议论、说明为主,材料翔实,条分缕析,对包身工制度作了深刻的揭露与抨击。主线是感性的,副线是理性的,两条线索先交织,后交汇;虚实相生,一气呵成;而又纵横开合,有广度,有深度,使读者对包身工制度的罪恶,既有角目尺心的直观印象,又有深入全面的历史认识。文章最后的一点亮色,升华了文章的主题。
包身工原文篇十一
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第二中学 谢文初
1、理清文章脉络,概括课文的内容要点。
2、理解文中有关语句的概括作用。
3、认识包身工制度的残酷野蛮的反人道本质,接受情感教育。
本文的表达方式和点面结合的写作方法。
典型场面、人物描写和抒情议论片段所表达的深层意思,语言特色。
讲读法;讨论法。
2课时。
《谁是最可爱的人》的文章体裁:报告文学。
《包身工》属于报告文学,中国最早的报告文学的代表作。
报告文学,是文学体裁的一种,散文的一类,是文艺通讯、速写、特写、采访报告等的总称,是文学创作中的“轻骑兵”。可以写人,可以写事,也可以写问题。因为它是“报告”,就要求所反映的是真人真事;又因为它是“文学”,就要求反映出来的真人真事是有典型性的,允许一定的艺术加工。其特点:新闻性、文学性、真实性。
夏衍:原名沈乃熙,号端先,浙江杭县人。著名剧作家、电影艺术家、社会活动家。早年留学日本,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参加太阳社,是左翼作家联盟的发起人之一。抗日战争时期,主编《救亡日报》和重庆《新华日报》副刊。解放后,任全国文联常务委员、文化部副部长等。曾写过许多作品,代表作有《上海屋檐下》《法西斯细菌》《考验》等话剧剧本,并把小说《祝福》《林家铺子》等改编为电影文学剧本。
(段落、记叙、说明、议论。)
1~8:(1~5)起床的情景。
(6~8)包身工的来源和身份。
9~17:(9~11)早餐的情景。
(12~17)分析包身工发展的原因。
18~25:(18~23)上工的情景。
(24~25)在中国的纱厂因剥削包身工而飞跃膨大的趋势。
26~33:总结全文。概述包身工的悲惨命运,指出包身工制度必然灭亡。
1、分别朗读1~4段,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
⑴ 这一场面描写按什么顺序着笔,下边的分析哪一项不符合原文:
a、先写打杂再写包身工。
b、先写地下再写楼上。
c、先写群体再写个人。
d、先写环境再写人的活动。
答案:d
⑵ 试用一个词概括穿拷绸衫裤的男子的形象。(凶恶)
⑶ 用扼要的词语概括一下这几段中所描写的包身工住宿的环境的特点。(地方窄,空气浊)
⑷ 分析描写楼下包身工起床情况的这句话:“打呵欠……小便。”
① 试用一个词语概括句中所描写的情况。(乱哄哄。)
② 主要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情况?(住的地方太狭窄。)
③ 这句话用了7个短语,这些短语按什么顺序排列?产生怎样的表达效果?(按起床时动作先后的顺序排列,这一连串动作的记叙与描写具体表现了骚乱的情况 。)
⑸ 分析描写楼上的包身工起床下楼的句子“蓬头、赤脚……”
① 用一个短语概括这句子描写的情况。(狼狈不堪。)
② 造成这一情况的原因是什么?(穿拷绸衫的男子的威迫。)
③ “冲”这一动作表现了包身工当时怎样的心态?(害怕。)
④ 这句子结构上有什么特点?有什么表达效果?
(这句话把描写包身工起床后赶忙下来的短语放到主语前边,突出了她们当时的狼狈相,更深刻地表现了她们被奴役,被威迫的可怜。)
⑹ 第二段最后两句写包身工女性害羞感觉的迟钝,是一种怎样的心态表现?为什么会有这种心态的出现?
(表现了包身工长期受非人的折磨而变得麻木的心态。)
⑺ 1~4段和第5段都写到包身工住的条件的恶劣,两者运用的表达方式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要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
1~5段写包身工清晨起身的情景,介绍恶劣的住宿条件,这是群像的描写,写的是“面”,作者还写了群体中的个体即“点”。“点”写的是谁?
(前面用叙述、描写方式通过写起床情况表现了住地的狭窄,空气的污浊,后者用说明方式直接作介绍。前者形象、具体,使人有如临其境的感觉;后者准确,使人有全面的了解。两者结合给人较完整的认识。这样写法显示了作者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技巧的熟练 。)
(十五六岁,没有名字,手脚瘦得像芦柴棒,被人叫作“芦柴崐棒”的人。)
2、文章的第二部分、第三部分也有“点”的描写。请同学朗读13~15段、21~23段,思考讨论下列问题:
⑴ 作者在这里写“芦柴棒”受虐待是为了说明什么?
(目的在说明包身工没能做或不做的自由,表现她们受残酷的压迫。)
⑵ 场面描写着笔有轻有重,表现有主有次,14、15段的场面描写重点是“芦柴棒”的惨,打杂的“凶”,还是老板娘的奸?
(打杂的凶。)
⑶ 分析打杂的怎样给“芦柴棒”“医”病的,把15段第一句、第二句、第五句中描写打杂的虐待 “芦柴棒”的主要动词找出来,体会它们的作用。
(摔、踢、泼三个词表现了打杂的“凶”。)
小结:这一段场面描写用词准确,文字紧凑,主次配合得很好。摔、踢、泼三个动作,一个凶似一个。“芦柴棒”的“跳”使这个场面描写达到了高潮,寒风的冷,“芦柴棒”突然的跳,衬托了打杂的“凶”,突出了“芦柴棒”受虐待的惨,最后老板娘的笑和她的话既与上文“假病!老子给你医!”相照应,又表现了她的残酷,无人性,更显出了“芦柴棒”遭遇的悲惨,短短的一段文字使人发指。这一段“点”的描写与“面”的描写相配合,大大丰富了文章的内容,深刻地表现了主题。
⑷ 选材要有典型性的材料,21~23段是“点”的描写,写“小福子”受惩罚,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材料很有典型性,大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思考,讨论:
小福子为什么受惩罚?小福子受到什么惩罚?小福子受到哪些人的惩罚?小福子受惩罚的时间有多长?
小结:包身工是“人人得而欺之”的,这话很能体现出她们悲惨的处境。文章对小福子受罚的叙述与描写正体现了这一点。她只因为整好了烂纱没有装起这一点小事就遭打,“拿摩温”打她,东洋婆罚她头顶皮带盘心子,向着墙壁站立,罚了两个小时,赶不出一天的活,带工老板又打她。此外还会被饿饭、吊起、关黑房子等惩罚。小福子受罚的描写表现了包身工受罚的随意性、残酷性、多样性和时间长等特点,典型地表现了她们受压迫的惨重。具体形象的面上的材料使课文的内容充分,典型突出的点上的材料使课文内容深刻鲜明。点面结合,相得益彰,增强了课文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3、全班朗读26~33段,请同学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⑴ 分析26段,并回答:
① 这一段是写什么的?(是写包身工的悲惨遭遇的)
② 这一段共有三句话,各从什么角度去表达这一段的中心?
(第一句从面上作概括的叙述,第二句是作形象的描写,第三句举典型人物作点上的描写。)
③ 第一句开头有六个短语,表述了丰富的内容,试指出每一个短语所指的内容:
“两粥一饭”指:(恶劣的饮食)
“十二小时工作”指:(长时间的劳动)
“劳动强化”指:(沉重的工作)
“工房和老板家庭的义务服役”指:(超经济剥削)
“猪一般的生活”指:(生活条件恶劣)
“泥土一般地被践踏”指:(受压迫的惨重)
④ 这一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起了什么表达作用?
(排比:加强了语势,增强了感情色彩。反复:表达了作者深切的同情。比喻:增强了语言的形象性,使读者更形象地感受到包身工命运的悲惨。)
⑵ 提问:27、28段,29、30段各主要写什么?
(写老板娘剥削包身工的狠心。)
⑶ 提问:主要写什么?
(以“芦柴棒”为例,具体地揭露包身工受剥削的深。)
⑷ 小结:26~30段是课文第四部分的一个层次,作者作者从总体(面),从个体(点),又从反面写老板的狠作反衬,揭示包身工命运的悲惨。
6~8段 由包工头“招工”的实例指出包身工制度的起因。
12~17由“芒柴棒”等人的实例分析包身工制度得以发展的三个原因。
24~25 以大量确凿的数据阐明包身工制度发展的实况。
19~23 以包身工所受的三大威胁和三大罚规为例揭露包身工制度的罪恶。
明确:文章用记叙、描写的表达方式反映包身工一天的活动,使读者对包身工的悲惨遭遇产生触目惊心的形象认识。中间穿插的对包身工制度的产生、发展、趋势等的说明、议论,又能使读者对包身工制度获得理性认识。
学习文章的最后三段(31~33)分析回答下面的问题:
1、作者在这几段中作了怎样的联想,这些联想对表达中心有什么作用?
明确:
31段由包身工的制度联想到船户养墨鸭捕鱼的事,通过联想把包身工和墨鸭比较,指出墨鸭养活船户,包身工养活船户,包身工养活带工老板,但船户对墨鸣没有怎么虐待,带工老板却残酷压迫包身工,连一点施与的温情也没有,强烈地揭示了包身工受压迫的惨重,人不如禽的命运。
32段由包身工的处境联想到16世纪封建制度下的奴隶,指出20世纪的工人却和16世纪的奴隶受着同样惨无人道的待遇。
33段联想到美国进步作家索洛警告19世纪美国资产阶级的话,既控诉了资本主义对包身工的剥削压迫,又表现了作者对包身工制度必然灭亡,新社会必然出现的信心。
2、“看着这种饲养小姑娘谋利的制度”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为什么要用“饲养”这个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用他们多年熟练了的,可以将一根稻草讲成金条的嘴巴,去游说那些无力‘饲养’可又不忍让他们的儿女饿死的同乡”这一句中也用了“饲养”一词,其作用与表达的感情有没有不同?
明确:用“饲养”一词是运用了比拟(拟物)的的修辞方法,这词在两句中作用和表达感情是不同的。在前一句中,揭露了资本家不把包身工当人,表现了作者愤怒的心情;在后一句中是描写农民的贫困,无力抚养儿女,只能像饲养牲畜那样对待他们,表现了作者同情。
3、第32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明确:开头连续用了五个“没有……”,用排比的句式表现了作者对包身工处境的同情;又用“没有……”和“有时是……”对比,揭露包身工制度的残酷,野蛮,表现了作者强烈的愤怒。
4、“黑夜,静寂和像死一般的黑夜!但是,黎明的到来毕竟是无法抗拒的。”句中的“黑夜”象征着什么?黎明象征着什么?用“毕竟”一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明确:黑夜象征着旧社会,黎明象征着光明的新世界;“毕竟”一词表现了作者对新社会出现的坚强信念。
小结:人吃人的社会,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可是我们得记住:要赶走帝国主义,要推翻人吃人的社会制度,人们的先人曾献出了无数的眼泪、血汗与生命。幸福不是无代价可以得来的,我们要居安思危,懂得我们现在的生活是多么地来之不易的。为了今天的幸福,为了更幸福的将来:爱党、爱社会主义。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而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应该是我们青年一代的责任。
1、选材精当,有感性地表现了包身工生活情况的材料,也有理性的分析、议论,具体地统计数字;既有面上反映一般情况的材料,也有点上的反映个别典型的材料。
2、丰富的想象和联想。
3、结构安排恰当。
4、语言生动有力。
1、阅读1932年一·二八凇沪抗战的相关历史。
2、课后练习题。
包身工
夏 衍
从清晨到晚上 从现象到本质 从历史到现实
↓
第 1、清晨四点一刻 2、追述包身工的来历,揭示包
一 包身工被迫起身的情状 身工制度的形成(说明)
│……………………………芦柴棒……………
↓
第 3、四点半,包身 4、大量雇佣包身工的原因,揭示包
二 吃粥的凄惨景象身工制度发展(议论描写说明)
↓……………………………芦柴棒………………
第 5、五点钟,包身 6、揭示包身工制
三 工被赶进厂的情(至六点钟) 度的膨大(说明)
│
│←…………………………小福子…………………………
└─→7、深刻揭露包身工悲惨命运的结局←─┘
(面) (点)
[感性认识] [理性认识]
第四 抒发对包身工深表同情,对帝国主义、反动派愤慨并严正警告的激情
包身工原文篇十二
【教学目的】
1、理清文章脉络,概括课文的内容要点。
2、理解文中有关语句的概括作用。
3、认识包身工制度的残酷野蛮的反人道本质,接受情感教育。
【教学重点】
本文的表达方式和点面结合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
典型场面、人物描写和抒情议论片段所表达的深层意思,语言特色。
【教学方法】
讲读法;讨论法。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文导入
《谁是最可爱的人》的文章体裁:报告文学。
《包身工》属于报告文学,中国最早的报告文学的代表作。
报告文学,是文学体裁的一种,散文的一类,是文艺通讯、速写、特写、采访报告等的总称,是文学创作中的“轻骑兵”。可以写人,可以写事,也可以写问题。因为它是“报告”,就要求所反映的是真人真事;又因为它是“文学”,就要求反映出来的真人真事是有典型性的,允许一定的艺术加工。其特点:新闻性、文学性、真实性。
二、介绍作家及作品
夏衍:原名沈乃熙,号端先,浙江杭县人。剧作家、电影艺术家、社会活动家。早年留学日本,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参加太阳社,是左翼作家联盟的发起人之一。抗日战争时期,主编《救亡日报》和重庆《新华日报》副刊。解放后,任全国文联常务委员、文化部副部长等。曾写过许多作品,代表作有《上海屋檐下》《法西斯细菌》《考验》等话剧剧本,并把小说《祝福》《林家铺子》等改编为电影文学剧本。
三、文章的结构把握
(段落、记叙、说明、议论。)
1~8:(1~5)起床的情景。
(6~8)包身工的来源和身份。
9~17:(9~11)早餐的情景。
(12~17)分析包身工发展的原因。
18~25:(18~23)上工的情景。
(24~25)在中国的纱厂因剥削包身工而飞跃膨大的趋势。
26~33:总结全文。概述包身工的悲惨命运,指出包身工制度必然灭亡。
四、在了解课文结构的基础上,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细读描写包身工一天活动的段落, 感受她们所受的非人待遇,并概括包身工的悲惨遭遇
1、分别朗读1~4段,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
⑴ 这一场面描写按什么顺序着笔,下边的分析哪一项不符合原文:
a、先写打杂再写包身工。
b、先写地下再写楼上。
c、先写群体再写个人。
d、先写环境再写人的活动。
答案:d
⑵ 试用一个词概括穿拷绸衫裤的男子的形象。(凶恶)
⑶ 用扼要的词语概括一下这几段中所描写的包身工住宿的环境的特点。(地方窄,空气浊)
⑷ 分析描写楼下包身工起床情况的这句话:“打呵欠……小便。”
① 试用一个词语概括句中所描写的情况。(乱哄哄。)
② 主要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情况?(住的地方太狭窄。)
③ 这句话用了7个短语,这些短语按什么顺序排列?产生怎样的表达效果?(按起床时动作先后的顺序排列,这一连串动作的记叙与描写具体表现了*的情况 。)
⑸ 分析描写楼上的包身工起床下楼的句子“蓬头、赤脚……”
① 用一个短语概括这句子描写的情况。(狼狈不堪。)
② 造成这一情况的原因是什么?(穿拷绸衫的男子的威迫。)
③ “冲”这一动作表现了包身工当时怎样的心态?(害怕。)
④ 这句子结构上有什么特点?有什么表达效果?
(这句话把描写包身工起床后赶忙下来的短语放到主语前边,突出了她们当时的狼狈相,更深刻地表现了她们被奴役,被威迫的可怜。)
⑹ 第二段最后两句写包身工女性害羞感觉的迟钝,是一种怎样的心态表现?为什么会有这种心态的出现?
(表现了包身工长期受非人的折磨而变得麻木的心态。)
⑺ 1~4段和第5段都写到包身工住的条件的恶劣,两者运用的表达方式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要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
1~5段写包身工清晨起身的情景,介绍恶劣的住宿条件,这是群像的描写,写的是“面”,作者还写了群体中的个体即“点”。“点”写的是谁?
(前面用叙述、描写方式通过写起床情况表现了住地的狭窄,空气的污浊,后者用说明方式直接作介绍。前者形象、具体,使人有如临其境的感觉;后者准确,使人有全面的了解。两者结合给人较完整的认识。这样写法显示了作者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技巧的熟练 。)
(十五六岁,没有名字,手脚瘦得像芦柴棒,被人叫作“芦柴崐棒”的人。)
2、文章的第二部分、第三部分也有“点”的描写。请同学朗读13~15段、21~23段,思考讨论下列问题:
⑴ 作者在这里写“芦柴棒”受虐待是为了说明什么?
(目的在说明包身工没能做或不做的自由,表现她们受残酷的压迫。)
⑵ 场面描写着笔有轻有重,表现有主有次,14、15段的场面描写重点是“芦柴棒”的惨,打杂的“凶”,还是老板娘的奸?
(打杂的凶。)
⑶ 分析打杂的怎样给“芦柴棒”“医”病的,把15段第一句、第二句、第五句中描写打杂的虐待 “芦柴棒”的主要动词找出来,体会它们的作用。
(摔、踢、泼三个词表现了打杂的“凶”。)
小结:这一段场面描写用词准确,文字紧凑,主次配合得很好。摔、踢、泼三个动作,一个凶似一个。“芦柴棒”的“跳”使这个场面描写达到了高潮,寒风的冷,“芦柴棒”突然的跳,衬托了打杂的“凶”,突出了“芦柴棒”受虐待的惨,最后老板娘的笑和她的话既与上文“假病!老子给你医!”相照应,又表现了她的残酷,无人性,更显出了“芦柴棒”遭遇的悲惨,短短的一段文字使人发指。这一段“点”的描写与“面”的描写相配合,大大丰富了文章的内容,深刻地表现了主题。
⑷ 选材要有典型性的材料,21~23段是“点”的描写,写“小福子”受惩罚,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材料很有典型性,大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思考,讨论:
小福子为什么受惩罚?小福子受到什么惩罚?小福子受到哪些人的惩罚?小福子受惩罚的时间有多长?
小结:包身工是“人人得而欺之”的,这话很能体现出她们悲惨的处境。文章对小福子受罚的叙述与描写正体现了这一点。她只因为整好了烂纱没有装起这一点小事就遭打,“拿摩温”打她,东洋婆罚她头顶皮带盘心子,向着墙壁站立,罚了两个小时,赶不出一天的活,带工老板又打她。此外还会被饿饭、吊起、关黑房子等惩罚。小福子受罚的描写表现了包身工受罚的随意性、残酷性、多样性和时间长等特点,典型地表现了她们受压迫的惨重。具体形象的面上的材料使课文的内容充分,典型突出的点上的材料使课文内容深刻鲜明。点面结合,相得益彰,增强了课文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包身工原文篇十三
福建省长乐市第七中学 陈建鑫
1、把握课文表现的人文内涵,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权意识。
2、了解报告文学的特点。
1、抓住新闻事实和新闻背景,把握课文的线索。
2、通过对文本的解读,理解“包身工”的内涵。
3、学会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在复杂记叙中有条理地穿插描写、议论和抒情。
二课时。
理解“包身工”的内涵。
1、试讲述包身工的故事。
2、试为包身工下定义,指明课文中对包身工的提法,并用课文中的内容具体解释。
在本世纪初的中国,生活着这样的一个特殊的工人阶层,他们住的是十七八个人挤在一起的鸽笼,吃的是豆腐渣熬成的稀汤和烂菜叶,他们的年龄与我们相仿,甚至更小,但他们干的却是每天十二三小时繁重的纱厂劳动。他们没有阳光,没有欢笑,甚至他们也不能拥有他们自己──这就是包身工,受着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双重压榨、失去人身自由的包身工。从本世纪的三十年代起,一个伟大的剧作家一直向人们含泪诉说着包身工的苦难生活──
由学生简要讲述“包身工”的含义和“芦柴棒”的故事。
1、疏通字词:
⑴ 给加粗字注音:
(yǎn) (tīng) 游(shuì) gǔn) (zhà) (zhǐ) 髅(kū)
⑵ 解释下列词语和短语中的加粗词:
吆喝:大声喊叫。
生杀予夺:指统治者掌握了生死赏罚的大权,横行霸道,对人民生命财产随意处置。生,让人活着;杀,叫人死亡;予,给予;夺,剥夺。
呻吟:病痛时口中发出的声音。
天命:一,全;听,听凭,听任。
契据实:是,此。
不能赚,还要贴补:不但。
2、浏览全文,了解文体特点以及写作背景:
这是一篇报告文学,是一种兼有新闻性和文学性的文体。
说它是“报告”,是就题材来说的,它必须选择真人真事的新闻题材,迅速及时地反映生活;说它是“文学”,是就表达来说的,它必须采用某些文学的表现手法,形象生动地再观生活,如注重选材的生动、形象,布局的精巧。笔调的富有特色等。报告文学被誉为文学创作中的轻骑兵。
《包身工》发表于1936年6月《光明》半月刊创刊号。
夏衍(1900~1995),现代剧作家,革命戏剧和电影运动的组织者、领导者。原名沈乃熙,字端轩,浙江杭州人。1932年进入电影界;创作了《狂流》、《自由神》、《赛金花》等多部电影剧本。解放后,曾任全国文联常务委员,文化部副部长,全国文联副主席。作品很多,有《上海屋檐下》《法西斯细菌》等话剧剧本,还有小说《春蚕》《林家铺子》等改编的电影剧本。作品收入《夏衍选集》。
为了创作这篇报告文学,夏衍亲自深入东洋沙厂采访调查。她得到一位女工的帮助,混进包身工中两三次,但是这经后,他就被工头盯住了从三月初到五月,夏衍为了看到包身工们上班的情景,足足作了两个多月的夜工。他深入生活获得了大量第一手材料后,写成了这篇脍炙人口的《包身工》。
3、阅读全文,明确整体感知要求:
⑴ 本文是以什么线索组织材料的?
⑵ 课文中用到的材料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新闻事实,一类是背景材料。这两个方面的内容在课文中是如何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的?
⑶ 从课文中,我们看到包身工的遭遇有哪些?如社会背景,工作情况,待遇等等。
⑷ 包身工给资本家带来的好处是什么?
⑸ 作者对“包身工”这一现象的评价是什么?
(要求学生从课文提取信息,朗读相关语段。)
4、朗读、讨论、明确:
⑴ 课文以时间为线索,围绕包身工一天的生活和做工来组织材料,中间穿插一些背景材料和作者的议论。作者把散乱的不完整的材料,像剪接电影一样,高度集中地组织在包身工从清晨到黄昏放工一天的时间里。首先是四点一刻,包身工起床的情形,展示了她们住宿条件之差,以及在种种折磨下精神状态的麻木,之后补叙了包身工的来历,使带工的谎言与现实条件的糟糕形成对比。然后是四点半,包身工吃饭的场景,接着进一步追根究源,分析了日本厂家之所以特别愿意雇用包身工的三大原因。最后是五点钟之后,包身工们上工的情景以及做工时所遭受的种种威胁和虐待。紧接着插叙指出日本纱厂吸取中国工人的血汗迅速庞大的事实,揭露帝国主义对中国工人的压榨掠夺。如此安排,叙议结合,层次清楚。
⑵ 文章在叙述了一些新闻事实之后,往往引入一些背景材料,揭示包身工制度的起源、发展等情况。中间都有一些转折性的词句,使得衔接自然流畅。比如写四点一刻被骂做“猪猡”的包身工起身的情景之后,就以“但是,她们正式的名称却是‘包身工’”一句作为过渡,写这些乡下姑娘是如何被带工老板骗到城里来的。在介绍了四点半钟包身工们吃粥的情景后,就用“廉价的机器”来衔接,引出了日本厂家特别愿意雇用包身工的原因,对包身工受剥削、受压榨的情况做了具体、详细的介绍。
⑶ 社会背景:
家庭生活困难,被迫卖身给带工老板,带到上海的日本纱厂工作。
“一二·八”战争以后,日本在中国的纱厂需要大量的廉价劳工,于是“大量用这种没有结合力的包身工来代替普通的劳动者”。
工作性质:
“清晨四点一刻,天还没有亮,睡在拥挤的工房里的人们已经被人吆喝着起身了。”
“两粥一饭,十二小时工作,劳动强化,工房和老板家庭的义务劳役,猪一般的生活,泥土一般地被践踏。包身契上写明三年期间,能够做满的大概不到三分之二。工作,工作,衰弱到不能走路还是工作,手脚象芦柴棒一般的瘦,身体象弓一般的弯,面色象死人一般的惨,咳着,喘着,淌着冷汗,还是被压迫着做工。”
“纱厂工人的三大威胁就是音响,尘埃和湿气。没有人关心他们的劳动条件,这大概是自然现象吧,人在这三种威胁下面工作,更加容易疲劳。”
待遇:
吆喝。
呼喊。
命令似的高叫。
没有做工和不做工的自由。
工资待遇低:
“最初工钱是每天十二小时大洋一角至一角五分”,“几个星期之后就调到钢丝车间、条子间、粗纱间去工作……工资不及男工三分之一”。
⑷ 包身工给资本家带来的好处是什么?
“在一种特殊的低优惠的保护之下,吸收着廉价劳动力的滋养,在中国的日本纱厂飞跃地膨大了。单就这福临路的日本厂子讲……创立第一厂的时候,锭子还不到两万,可是三十年之后,他们已经有了六个纱厂,五个布厂,二十万个锭子,三千张布机,八千工人和一千二百万元的资本。”
⑸ 作者对“包身工”这一现象的评价是什么?
“看着这种饲养小姑娘谋利的制度,我不禁想起孩子时候看到过的船户养墨鸭捕鱼的事了。
“我也想警告某一些人,当心呻吟着的那些锭子上的冤魂!”
⑹ 根据课文内容,理解包身工的含义并为包身工下定义。
(读出语言信息,进行整体归纳。)
示例:
包身工是指二三十年代(时间),在上海东洋纱厂里(地点),为外国人工作的女工(工作性质)。因为这些女工在进厂时已经签订了卖身契,失去了人身的自由权,所以被称为“包身工”
启发引导:
① 包身工是旧社会一种变相的贩卖奴隶的形式,被贩卖的是女孩子,由承包人送到工厂做工,没有人身自由,工钱全归承包人所有;
② 课文中的提法是“包身工”已经以一种奇妙的方式包给了叫做“带工”的老板。“包”的标志是事先立了“包身契”。“奇妙”之处不仅在于这些女孩子近乎被拐骗,而且是一仆二主:一主是日本资本家(工头是拿摩温);另一主是中国二老板,带工的。日本资本家称她们为“试验工”“养成工”;中国带工者称她们为“包身工”;
③ 作品实际上是在告诉我们:包身工这一罪恶制度存在的根源,在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反动统治;
这节课,我们主要对《包身工》一文从整体上进行认识和感知,了解报告文学的特点及二三十年代出现的包身工现象的社会根源,认识包身工制度的罪恶及其给包身工带来的巨大伤害,下节课,我们将着重对文本内容进行较全面的分析与探究。
完成“研讨与练习三”。
对文本探究。
《包身工》被称为我国报告文学的经典之作,“包身工”、“芦柴棒”已经成为家喻户晓的名词,给每一位认真读过本文的人以心灵的震撼。《包身工》的震撼力何在?本节课我们将从写法、语言、内涵这三个方面入手,做深入的探究。
(本堂课主要采用“引疑-议疑-释疑”的基本方式使师生、生生互动。)
1、引疑:
作者为什么要以包身工一天的生活为组材的主线,同时穿插包身工制度的起因、发展和趋向等内容来构思谋篇?
议疑:
作者写了包身工起身,读者目睹她们的凄惨形象会怎么想呢?自然会产生关切之情,希望了解她们的来历、身份,所以,接着补叙了包身工的来历、身份。
作者写了包身工的早餐,读者目睹她们猪狗不如的饮食自然会想到带工老板的残忍刻毒,于是插叙日本厂家大量雇佣包身工的原因。
作者写了包身工的上工,读者目睹包身工在极端恶劣的条件下艰苦劳动情景自然会愤愤不平地想到,她们创造的财富到哪里去了?于是,紧接着插叙日本纱厂榨取中国工人的血汗迅速膨大的事实,揭露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工人的压榨掠夺。
作者写了包身工收工,读者目睹了包身工受到的侮辱自然会产生一种痛恨这种罪恶的包身工制度的强烈感情,文章通过议论,预示了包身工制度必然灭亡的结局。
释疑:
这一篇报告文学,是作者经过几年的材料积累和几个月的实地考察之后写出来的,材料极为丰富,并没有一个完整的人物、事件,作者却能把它组织得井井有条,这得力于作者在安排结构时能把握读者的心理规律,精心而巧妙地安排材料,既具体地再现包身工的一天生活情况,又根据本文主题的需要穿插包身工制度的起因、发展和趋向,展示造成包身工悲惨命运的复杂背景,一条主线与一条副线交互发展,有机地结合,使读者对包身工制度的罪恶,既有触目惊心的直观印象,又有深入全面的历史认识,达到了虚实相生的表达效果,深化了主题。
2、引疑:
包身工是一个群体,作者运用了什么写法使我们对这一群体有了更全面、深刻的认识?
议疑、释疑:
本文写作上另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点面结合。
本文既有对包身工悲惨遭遇的概括介绍,对包身工群体形象的简略描写,如作者在记叙中集中写了包身工的起身、早餐、上工、收工等四个场面,这面上的记叙与描写概括了包身工一天的生活和劳动状况,又有对“芦柴棒”“小福子”典型人物的生动描写,作者以“芦柴棒”为例,通过“发烧”“生病”被“抄身”等细节描写,写出了包身工奴隶般地“被榨完残留在皮骨里的最后一滴血汗为止”的悲惨命运。“小福子”遭到“拿摩温”和“东洋婆”毒打惩罚的描写,也反映了包身工的不幸遭遇。
3、写法启示:
⑴ 所选的材料必须具有典型性,能深刻反映事物的本质,如“芦柴棒”的事例。
⑵ 根据中心思想的需要,进行剪裁,点面结合,互为补充。本文写包身工的一天活动情况就是包身工全部生活的缩影。
(分小组交流、探究。)
示例:
1、精炼简洁,形象鲜明:
作品开头写到“一个穿着和时节不相称的拷绸衫裤的男子”在吆喝着女工们起床,只用一句话写他的穿着,抓住了特征,表现了他的身份,也流露出了作者的憎恶感情。经过一阵吆喝,女工们忙着起床了,工房就象搅动了的蜂窝一般骚动起来,“那男人虎虎地向起身得慢一点的人踢了几脚,回转身来站在不满二尺阔的楼梯上,向楼上的另一群人呼喊:‘揍你的!再不起来?懒虫!等太阳上山吗?’”这里写这个打杂快速的连续动作,写他踢人时用了“虎虎地”这个状语,十分逼真地表现了这个凶暴的流氓本相,语言十分简洁,而又形象鲜明。
2、比喻新颖贴切:
说“包身工是一种‘罐装了的劳动力’”,“绝没有因为和空气接触而起变化的危险”,比喻新颖贴切,形象鲜明,表现了包身工们没有半点自由的受压状态。写到纱厂车间里音响、尘埃和湿气三大威胁时,也用了生动的比喻。“沙沙的急雨”和“隆隆的雷声”这两个隐喻,写出了远处的听觉感受,接着,用了“马达的吼叫、皮带的拍击、锭子的转动、齿轮的磨擦”四个排比句子,然后把“一切使人难受的声音”比喻成“好象被压缩了的空气一般紧装在这红砖墙的厂房里面”,给人以强烈的感受,就象听到车间里的巨响一样。用“爱作弄人的小恶魔”来比喻无孔不入的飞絮,加强了读者的厌烦感觉。
3、个性化的语言:
通过对话表现人物的性格,是作品的语言特点之一。包身工这些奴隶,虽然是会说话的工具,但也没有多少说话的权利,作品没有写到他们的对话,但写包身工的压迫者时,对话起了很大的作用,每一段对话都生动地表现了不同人物的性格特征。例如,芦柴棒生病时,打杂的说:“假病!老子给你医!”打杂的向芦柴棒头上泼了盆冷水,寒冬时节,她反射地跳起来了,老板娘就笑着说:“瞧!还不是假病!一盆冷水就医好了。”
两个人的话都表现了狠毒的本质。但又不完全一样,打杂的粗暴,而老板娘则显得狠毒而又阴险。
4、精辟的警句:
语言上的另一个特点是警句的运用,象“罐装了的劳动力”,“每一个锭子上面都附托着一个中国奴隶的冤魂”,“黎明的到来,还是终于无法可以抗拒的”,“我也想警告某些人,当心呻吟着的那些锭子上的冤魂”,就都是非常精辟的句子。这些警句,是作者运用正确的观点,深入地观察现实生活,把从中领会到的思想压缩在极其简练的语句里,因而显得简洁、生动、含蓄而有力量。
引疑:
《包身工》作于1935年,至今已经70多年了,今天我们读这篇文章,仍然能感到深深的震撼。你认为文章为何具有如此的震撼力,说说你的看法。
(本题旨在引导学生体会作品深刻的人文内涵。《包身工》之所以具有如此的震撼力,主要在于作者所表现出来的直面社会黑暗,毫不畏惧的社会良知和社会责任感。)
议疑:
今天的“打工仔”与当年的“包身工”相似吗?
社会是复杂而多面的。一些现代民工与七十年前包身工的悲惨境遇相似,但又不尽相同。
释疑:
书本中的包身工是沉默的,他们不会抗争也不懂得抗争。而今天的打工仔从农村走进城市,走进外企是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他们有抱负更有人格尊严。(可联系孙天帅事件。)
本文虽然是老文章,反映的是上世纪初的事情,和我们的时代有些隔膜,但文章中表现出一种社会责任感、一种对于人的尊严和人的生存权利以及劳动权利的尊重,这些情感却是永恒的,值得我们一生铭记的。
根据课文内容,发挥你的想象,设计“小福子与芦柴棒的对话”,要求写出人物的个性特点,200字左右。
1、下列加点的词语,读音全对的一组是 ( )
a、弄(nòng)堂 酝酿(niàng) 美味佳肴(yáo)
b、契(qì)据 胆怯(què) 水门汀(tīng)
c、拎(līn)着 游说(shuì) 生杀予(yǔ)夺
d、揩(kái)油 骷(kū)髅 三差(chā两错)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噩梦 迟顿 人事沧桑 豁然开朗
b、脚趾 磕睡 扭转乾坤 安分守己
c、老茧 宽敞 翻箱到柜 逆来顺受
d、黯然 汽艇 金碧辉煌 绿树成荫
3、下列句中标点符号运用有误的一句是( )
a、但这一次不同:永远都不会有另一面港督旗帜从这里升起。
b、只有两条板凳──其实,即使有更多的板凳,这屋子里面也没有同时容纳三十个人吃粥的地方。
c、蓬头、赤脚,一边扣着纽扣,几个睡眼惺忪的“懒虫”从楼上冲下来了。
d、“拆铺了!起来!”穿着一身和时节不相称的拷绸衫裤的男子,像生气似的呼喊,“芦柴棒,去烧火!妈的,还躺着,猪猡!”
4、依次填人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
⑴ 看着这种小姑娘营利的制度,我禁不住想起孩子时候看到过的船户养墨鸦捕鱼的事了。
⑵ 当听到要写时传祥时,老人就挺激动,同时也有些:“现在实实在在干活,本本分分做人还时兴吗?你要写劳模还有人看吗?”
⑶ 火箭渐渐变成一个小亮点,穿出大气层,在人们的中消失。
⑷ 一本只有几十页的小书,居然附有占满两页纸的表,这可真令人深思。
a、喂养 黯然 视觉 勘误
b、饲养 黯然 视野 勘误
c、饲养 暗然 视野 刊误
d、喂养 暗然 视觉 刊误
在一种特殊优惠的保护之下,吸收着廉价劳动力的滋养,在中国的东洋厂飞跃地庞大了。单就这福临路的东洋厂讲,光绪二十八年三井系的资本家收买大纯纱厂而创立第一厂的时候,锭子还不到两万,可是三十年之后,他们已经有了六个纱厂,五个布厂,二十五万个锭子,三千张布机,八千工人和一千二百万元的资本。美国一位作家索洛曾在一本书上说过,美国铁路的每一根枕木下面,都横卧着一个爱尔兰工人的尸首。那么,我也这样联想,东洋厂的每一个锭子上面都附托着一个中国奴隶的冤魂!
两粥一饭,十二小时工作,劳动强化,工房和老板家庭的义务服役,猪猡一般的生活,泥土一般的作践──血肉造成的“机器”终究和钢铁造成的不一样,包身契上写明的三年期限,能够做满的不到三分之二。工作,工作,衰弱到不能走路还是工作,手脚像芦柴棒一般的瘦,身体像弓一样的弯,面色像死人一样的惨!咳着,喘着,淌着冷汗,还是被逼着在做工。
5、第一段的前半部分列了大量的数据,对其作用的表述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从全文看,这是一段插叙材料,运用了议论的表达方式,对带工老板对包身工的残酷剥削进行了揭露。
b、从全文看,这里是倒叙,运用了说明的表达方式,揭露了带工老板对包身工的残酷剥削。
c、从全文看,这是一段插叙材料,运用了说明的表达方式,揭露了帝国主义利用包身工获得了巨额利润,点明这是帝国主义对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工人的最残酷、最野蛮的剥削。
d、从全文看,这里是倒叙,运用了议论的表达方式,揭露了帝国主义利用包身工获得了巨额利润,点明这是帝国主义对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工人的最残酷、最野蛮的剥削。
6、对第一段中加横线句子的解说,最恰当的一项是 ( )
a、这里运用了类比的手法,指出了帝国主义的原始积累是建立在工人阶级的尸骨之上的,“尸首”“冤魂”等词语使得这种揭露更生动,更触目惊心。
b、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指出了帝国主义的原始积累是建立在工人阶级的尸骨之上的,“尸首”“冤魂”等词语使得这种揭露更生动,更触目惊心。
c、这里运用了类比的手法,指出了帝国主义的原始积累是建立在工人阶级的尸骨之上的,“尸首”“冤魂”等词语增添了文章的诗意。
d、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指出了帝国主义的原始积累是建立在工人阶级的尸骨之上的,“尸首”“冤魂”等词语增添了文章的诗意。
7、对第二段文字表达效果的表述,最准确的一项是 ( )
a、这是一段整句,通过反复、排比、借代等修辞手法,概述了包身工一天的工作,形象地说明了包身工苦役般的繁重劳动,表达了作者对这种罪恶制度的愤慨和对包身工的关切与同情。
b、这是一段散句,通过反复、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概述了包身工的工作,形象地说明了包身工苦役般的繁重劳动,表达了作者对这种罪恶制度的愤慨和对包身工的关切与同情。
c、这是一段整散结合的话,通过反复、排比、借代等修辞手法,概述了包身工的工作,形象地说明了包身工苦役般的繁重劳动,表达了作者对这种罪恶制度的愤慨和对包身工的关切与同情。
d、这是一段整散结合的话,通过反复、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概述了包身工一天的工作,形象地说明了包身工苦役般的繁重劳动,表达了作者对这种罪恶制度的愤慨和对包身工的关切与同情。
8、新闻稿的基本结构分、、、等四个部分。
9、夏衍,原名,现代著名。主要剧本有、、等。
10、报告文学是文艺通讯、速写、特写的总称,它反映生活迅速及时,是文学创作中的“”,它的主要特点是和。
11、请根据下列信息的内容要点拟一条一句话新闻(要包括清华学生的就业形势和形成这一形势的原因)。(含标点不超过40字。)
近日,300家北京地区用人单位陆续走进清华大学,在2000届毕业生中招揽人才。许多公司除许诺年薪3万到10万元的优厚待遇外,还承诺提供员工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的培训机会,但仍难以招到清华大学最优秀的毕业生。
清华大学学生就业服务中心主任王忠诚介绍:“截至3月初,就有950家单位向清华要人。由于清华有相当多的学生将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继续深造,4850名本科生和研究生参加就业的只有1400人,供需比达1:10。”在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比较严峻的今天,为什么清华大学的毕业生供不应求?除一流学校的信誉和一流人才的质量外,现代化的学生就业服务计算机系统也功不可没。
一句话新闻。
以“《包身工》给我的启示”或“从‘包身工’到‘打工仔’”为题,写一篇800字左右的短文,要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
〖参考答案〗
1、c
2、d
3、b
4、b
5、c
6、a
7、d
8、标题、导语、正文、背景
9、沈端先 剧作家 《上海屋檐下》 《法西斯细菌》 《赛金花》
10、“轻骑兵” 新闻性 文学性
11、一流的信誉,一流的人才质量,一流的就业网络,使一个清华学子十家争。
(略)
让“包身工”永远成为历史“陈迹”
“我好累……”5月30日深夜,广州市海珠区一家服装厂35岁的女工甘红英死在出租屋。医生注明:死亡原因是猝死。此前,从5月27日到30日,工厂为了赶活,甘红英每天都是从早上工作到次日凌晨。四天工作时间达54小时25分钟,累计加班逾22小时。她生前常提到自己“想好好睡上一觉”。甘红英原是四川一名女教师,因幼儿园停办南下打工。(6月2日《南方都市报》)
1936年夏,剧作家夏衍发表了他一生唯一的报告文学《包身工》,小时候我在语文课本上读过,对吃人的包身工制度深恶痛绝。今读甘红英之死,越读越象读一篇新版《包身工》。包身工们在日本人办的工厂“三井系”里,“生活如猪猡”,宿舍是“七尺阔,十二尺深”,平均居住面积0.6个平方,甘红英的宿舍宽敞些,但“房间外侧临近臭水沟,异味很大,屋里肮脏杂乱,连一盏灯都没有”;包身工4点1刻起床,5点上工,中餐及午休一小时,下午6点收工,每天12小时强劳动,甘红英连续三天工作都超过了14小时,最后一天“坚持不住了”,是10小时20分钟;包身工面临“殴打、罚工钱、停生意”三大危险,“甘红英们”被打的危险基本可以排除,但扣工资、开除还是家常便饭;包身工“生死疾病,一听由命”,甘红英的生命权也没有多少保障,以至于劳累而死。唯一不同的是,我们生活在一个人民当家作主的时代和国度,有强大的政府和公正的司法为累死的甘红英讨“说法”,有如我一样疾恶如仇的时评作者为她鼓与呼。
就在昨天的《南方都市报》上,也有一个员工因劳累而死的报道:深圳华为公司25岁的四川员工因长期加班,劳累过度死亡。这种“巧合”,似乎告诉我们还有多少私企的员工在过度透支自己的生命。也许有人说,他们是为了生存,多挣工资。可报道分明告诉我,3、4两个月,除去伙食费,甘红英净收入1700元,月工资只有850元。在私企打工,你不按工厂的“纪律”加班,老板一罚款,你是所得无几的。
一个月前的“五一”节期间,媒体报道了各地的劳动保障部门纷纷提醒劳动者莫忘加班费,要维权等等。今天的《信息日报》就有一条工人维权的新闻──《10名工人拒绝超时加班,被指煽动“罢工”遭解雇》,看标题,就知道结果了。夏衍笔下的包身工是“替带工赚钱的机器”,今天个别企业的个别老板又何尝不是把工人当作廉价的机器?《劳动保障法》在许多工厂是不管用的。不知劳动保障部门有没有办法对付这些黑心的企业?
1959年,夏衍先生在《从“包身工”引起的回忆》中写道:“对现在的年青工人来说,大概这些都已经是历史上的‘陈迹’了,在那个悲惨的时代,今天的青年人还没有出世。那么,我想,回头来知道一点过去的事情,应该更深刻地感到作为一个毛泽东时代工人的幸福。”
“想好好睡上一觉”的甘红英终于永远的睡去了,已经作古的夏衍先生假如在另一个世界采访甘红英,知道距上海的包身工70年之后,还有少数“陈迹”在广东出现,恐怕又会拿起笔来的。我坚信:在今天的社会制度下,想靠“包身工”发财的老板终究会受到法律和道德的制裁!我们有能力让包身工永远成为历史的“陈迹”。
包身工原文篇十四
包身工 教学全案
从容说课
这是一篇老课文,距离学生的实际生活较远,但今天重读仍然能感到深深的震撼。《包身工》作于1935年,是夏衍经过长期的实地调查,在详细地占有了大量可靠材料的基础上写成的。他以铁的事实、精确的数据、精辟的分析和评论,把劳动强度最重、地位最低、待遇最差、痛苦最深的奴隶一样做工的女孩子们的遭遇公之于世,愤怒控诉了帝国主义和买办势力的残酷剥削和掠夺中国工人的罪行。同时告诉人们,包身工制度是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温床上,受到国民党反动政府“特殊优惠”的保护,伴随中国农村经济衰败生长出来的一颗毒瘤。
因此本文准备采用讲解式、启发式、探究式结合的教学方法。本文是一篇优秀的报告文学,在教授学生报告文学的基本知识之后,重点训练学生精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理清线索,可用讲解式的教学方法。本文在描写包身工的生活时注意点面结合,并运用多种表达方式的修辞手法,在分析这些特点时可运用探究式的教学方法。本文有许多句子充满了作者强烈的情感,引导学生理解这些句子时可用启发式教学方法。
拟定三课时。
教学设想:
第一课时:简介作者,介绍报告文学的基本特征,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分清新闻事实和背景材料,了解包身工一天的生活,理解“包身工”的内涵。
第二课时:复习字词、文学常识,接着与上一节课衔接,继续分析作者怎样描写包身工这个群体的生活,采用分组包干的方法合作完成。
第三课时:分析作者如何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在复杂记叙中有条理地穿插描写、议论和抒情,分析课文多种修辞手法的效果。在引导学生品味分析时,教师可以作范例分析(比如最后三段),归结方法,让学生分析起来有方法、有依据。
教学重点 1.了解作者如何以包身工一天的生活为线索组织材料的。
2.探究作者在描写包身工的群体生活时是如何做到点面结合的。
3.分析作者如何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在复杂记叙中有条理地穿插描写、议论和抒情。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抓住新闻事实和背景材料,理清课文线索,揣摩包含作者情感的语句。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录音机。
课时安排 三课时。
三维目标
1.了解报告文学的基本特征。
2.学习本文以时间为线索组织材料点面结合展现包身工非人生活的方法。
3.了解包身工的来源和包身工制度的起源、发展。
4.合作学习,把握报告文学中的新闻事实、背景材料。
5.探究与活动,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包身工》的写作特点。
6.引导学生关注现实,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权意识。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师 60年前,在上海,有一群和你们年纪相仿的女孩被人骗到日本纱厂当女工,从此阳光永远和她们绝缘,陪伴她们的是无尽的黑夜……对于她们的悲惨遭遇,每一个有良知的人都不能不感到无比震惊,这是怎样的一个弱势群体?她们为什么会遭人欺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夏衍先生写的报告文学——《包身工》。
师 《包身工》是夏衍唯一的一篇报告文学,我们初中时是否学过同一类型的文章?
生 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
生 伏尼契的《绞刑架下的报告》。
师 谁能帮大家概括一下这些文章的特点?
生 要讲究真实。
生 要报道及时。
师 很好,但同学们是否发现这些文章与我们前面学的两篇短新闻有什么不同之处呢?
生 浓烈的抒情,比如《谁是最可爱的人》。
生 有很强的文学性。
师 综合大家的意见,我们一起来归纳报告文学的特征:它以散文手法报道真人真事,它的特点是新闻性与文学性的有机结合。它的新闻性表现为严格的真实性、报道的时间性以及内容的倾向性,它的文学性主要在于语言优美、形象、生动。报告文学还被誉为文学创作的轻骑兵。
师 这篇课文很长,昨天我已布置大家预习,我想先请一位同学为大家讲述“包身工”的故事。
推进新课
创设氛围,合作学习
师 《包身工》作于1935年,是夏衍经过长期的实地调查,在详细地占有了大量可靠材料的基础上写成的。本文是以什么线索组织材料的呢?
生 时间!
师 能在文中找出表示时间的词句和包身工的活动吗?
生 开头一段,“上午四点过一刻”,起床。
生 “四点半之后”,喝粥。
生 “五点钟”,上工。
师 写到五点钟就没有了吗?
生 (意外发现)还有晚上六点钟放工。
师 很好。这些是包身工一天的活动,新闻作品除了叙述新闻事实,还会交代一些背景材料。作者在课文中哪些段落提供了背景材料呢?
生 第8—11段。
生 第15—22段。
生 第35段。
师 在引入这些背景材料文中是否有相关的语句衔接?
生 有!
师 能找出来吗?
生 第8段第1句:“但是,她们正式的名称却是‘包身工’。”
生 第15段,“十一年前内外棉的顾正红事件,尤其是五年前的‘一二八’战争之后,东洋厂对于这种特殊的廉价‘机器’的需要突然地增加起来”,这跟第13段的最后一句衔接,因为它们都提到了“机器”。
生 在第34段:“在一种特殊优惠的保护之下,吸收着廉价劳动力的滋养,在中国的东洋厂飞跃地庞大了。”这应该是这一段的中心句。
师 同学们都找得非常准确。和《别了,“不列颠尼亚”》一样,《包身工》每一段新闻事实都相应地引入相关的背景资料。现在同学们4人为一小组,为四个时段所对应的背景材料各拟一个小标题,中心词必须是“包身工”,不得超过10个字。好,现在开始,限时3分钟。
师 哪个小组先推举自己的代表发言?
生 我们组经过斟酌筛选,最后决定拟标题如下:包身工的来历;雇用包身工的原因;包身工制度的罪恶;包身工制度必将灭亡。
师 这一组所拟标题不但符合我先前提出的要求,而且概括简洁准确。有挑战者吗?
师 回顾我们这个单元学过的课文,作者所引入的背景材料有什么作用?
生 说明新闻事件的起因。
生 突出稿件的新闻价值。
生 表达作者的观点。
生 还有,深化主题。
师 正是如此,这些背景材料不仅深化了文章的主题,也增强了文章的批判力度。
课堂小结
课文以时间为线索,围绕包身工一天的生活和做工来组织材料,中间穿插一些背景材料和作者的议论。经纬交织,层次清楚。
据此我们可以将课文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从开头到“东洋厂的每一个锭子上面都附托着一个中国奴隶的冤魂!”,写了包身工一天的生活场景;第二部分概括了包身工的悲惨生活,并表达了自己的愤怒。
布置作业
这节课我们整体把握了课文的线索,了解了包身工一天的活动,那么这群包身工到底遭受了怎样的非人待遇呢?包身工产生的社会土壤是怎样的呢?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作业,给生字词注音、解释。
猪猡 弄堂 游说 皮辊 骷髅 吆喝 呻吟 生杀予夺 三差两错
板书设计
新闻事实 背景材料
一天的活动 时间 活动 横向插入 问题剖析
四点一刻 起床 包身工的来历
四点半钟 吃粥 雇用包身工的原因
五点 上工 包身工制度的恶果
晚上六点 放工 包身工制度的结局
第二课时
导入新课
师 上节课我们已经了解了包身工一天的生活过程,今天我们具体探究作者是怎样具体描写包身工这个群体生活的。
推进新课
创设氛围,合作学习
师 从上节课的分析来看,作者主要围绕了哪几个方面描写包身工的生活?
生 三个方面:居住环境、伙食情况、劳动条件。
师 好,接下来我们实行“包干到户”,请看问题:(幻灯显示)1.哪些语句描写了包身工的居住环境?找出来之后请用自己的话简单概括。2.包身工的伙食如何?作者运用了什么手法描写?3.包身工的劳动条件有什么特点?找出课文相关的语句概括。1—3学习小组负责第一个问题,4—6学习小组负责第二个问题,7—9学习小组解决第三个问题。5分钟后请各组派一位表达能力最强的同学发言。
师 同学们经过热烈的讨论后一定有自己成熟的想法,下面我们按刚才问题的顺序逐个解决。
生 我们小组负责第一个问题。描写包身工的居住环境有这样一些语句:“蜂房般的格子铺里”;“七尺阔、十二尺深的工房楼下,横七竖八地躺满了十六七个‘猪猡’”;空气里“充满了汗臭、粪臭和湿气”;房子被“红砖墙严密地封锁着”;像“鸽子笼一般”;“住着二千左右衣服褴褛而替别人制造衣料的‘猪猡’”。从这些语句可以看出,包身工的居住环境极度恶劣,住的地方狭窄潮湿却还要“吃喝拉撒”,她们真是过着猪猡一般的生活。
师 好,我顺便插一句,为了表现这种“猪猡”生活,文中有些细节描写,能找出来吗?
生 主要在第3段:“在离开别人头部不到一尺的马桶上很响地小便”,甚至连“成人期女孩所共有的害羞的感觉”都迟钝了。这些细节描写可见她们在恶劣的生活环境中已经丧失了做人的基本尊严。
师 从第8段开始插叙了关于包身工的来历,“带工”是怎样欺骗他们的同乡的?这些同乡为什么又会被骗呢?
生 带工们说“住的是洋式的公司房子”“几十层楼的高房子,两层楼的汽车,各种各样好看好用的外国东西”。这些女孩子会受骗是因为家里“无力‘饲养’”,父母“又不忍让他们的儿女饿死”。
师 文中插入这段背景材料有什么作用?请第3组的发言人简单分析。
生 前后形成对照,现实情况是包身工居住环境并不是带工所说的什么高楼洋房,这样作者以铁一般的事实戳穿了带工的谎言。
师 作者描写了包身工起床时的混乱情景,紧张忙乱。她们为何这么紧张,可以慢点吗?
生 不行,她们接下来要做很多事情:要吃饭、上工。
师 好,那我们接着解决第二个问题:包身工的伙食如何?作者运用了什么手法描写?
生 她们一般吃粥,在54页顺数第3行写到:“它的成分并不和一般通用的意义一样,里面是较少的籼米、锅焦、碎米和较多的乡下人用来喂猪的豆腐渣!”她们难得的佳肴就是老板到小市场去收集的菜叶。从这些描写可见她们的伙食非常劣质,跟前面带工所说的“吃的是鱼肉荤腥”大相径庭,这样对比着写,就把包身工猪狗不如的非人生活表现得淋漓尽致,给读者留下更为深刻的印象。
师 带工老板为什么要雇用这些包身工呢?
生 有三点原因:在54页倒数第1段第1、2行,55页倒数第1、2段的第1句。
师 又要马儿跑又不让马儿吃草,这是剥削者的本质。睡不好吃不饱的包身工就要上工了。请看第三个问题:包身工的劳动条件有什么特点?找出课文相关的语句概括。
生 首先,包身工的劳动时间很长,从早上五点到晚上六点,足足十二个小时。其次,包身工在工厂里面临三大威胁:噪音、尘埃和飞絮以及湿气。再次,包身工面临三大危险:殴打、罚工钱或停生意,但带工老板们更倾向于殴打。这些没人性的老板还理直气壮地说:“打死不干事。”在他们看来,包身工的命贱,打死了就像杀死一只鸡或打死一条狗。
师 (点头)在这样的环境中,人的尊严遭到无情的践踏,人的生命随时如草芥般被杀戮。这就是这一群可怜的女孩子所遭受的待遇,十五六岁的姑娘,正值豆蔻年华,天真活泼,但这群包身工们却没有一点生气,没有一点活力,因为她们已经被低质量的伙食、恶劣的居住环境和劳动环境折磨得麻木了、迟钝了,她们成了廉价的劳动机器。可她们都还是女孩子啊!
拓展提升
师 包身工的生活是悲惨的,作者又是通过怎样的途径描写包身工这个群体的生活呢?
生 作者精心选材,描写了包身工一天的生活状况,写她们如何起床,怎样吃粥,怎样上工,表现了包身工悲惨的生活。
生 文中还有具体描写,比如54、55页,写“芦柴棒”生病被打。尽管是急性的重伤风,不管“芦柴棒”如何请求怜悯,但是,老板为了不丧失一天的利润,还是要用各种毒辣的手段来强制她做工。
生 还有57页,小福子被罚顶皮带盘心子。可见拿莫温和东洋婆子多没人性,多可恶。
师 除了这些典型事例,还有一些典型细节,能在课文中找出来吗?
生 54页,没吃上粥的包身工,得接受老板娘亲自制作的“美食”。
生 还有老师刚才开头讲的那几段。
课堂小结
为了准确而深刻地再现包身工制度的黑暗、残酷。作者既进行了包身工的群体描写,又选取了典型事例和典型细节,这种手法叫点面结合。
布置作业
完成“研讨与练习”第三题,写在家庭作业本上。
板书设计
第三课时
导入新课
师 夏衍凭着自己当记者的社会良知和社会责任感,用他手中的笔为我们展示了20世纪30年代包身工的悲惨遭遇。毋庸置疑,作者的描述是真实的,作者的感情更是强烈的。这节课我们就重点品味文中有深刻内涵的句子和段落,看看作者的感情是如何表达的。
推进新课
创设氛围,合作学习
师 为了真实刻画出包身工奴隶一般的生活,课文运用了许多修辞方法。大家齐读最后三段。“看着这种饲养小姑娘营利的制度”预备——齐!
师 这几段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生 比喻!
生 排比!
生 还有对比。
师 第1段作者为什么提到船户养墨鸭捕鱼的事?
生 墨鸭整天地捕鱼,卖鱼得钱的却是养墨鸭的船户,这一点和工头剥削包身工非常相似。
生 可见包身工和墨鸭这一动物地位相同,工头根本没把她们当人看。
师 这就是比喻的表达效果,较之一般的叙述,它更有力地控诉了包身工制度的罪恶。同学们能具体分析第2段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吗?
生 第2段连用了6个“没有”构成排比,反复强调了包身工的悲惨境地。接着又用对比的手法,再一次强调包身工的奴隶地位。
师 分析得透彻细致。我们紧接着看最后一段,从表达方式看它属于……
生 直接抒情!
师 能细心揣摩这两句话吗?具体谈谈你们的理解。
生 第1句先用比喻形容包身工的黑暗生活,接着“但是”一转,预言黎明的到来无法抗拒。
生 第2句间接引用索洛的话警告压榨包身工的剥削者,哪里有压迫,哪里必将有反抗。
师 哪位同学能用一句话归结作者的感情?
生 表达了作者的愤怒和控诉。
生 总而言之,作者表达了要摧毁包身工这一罪恶制度的强烈愿望。
师 大家都分析得很好,现在我们就以这三段为突破口,给大家5分钟时间,在文中找出运用了修辞手法的语句进行体会品味。
师 哪位同学愿意将自己的理解和大家分享?
生 我发现文中有很多“猪猡”“懒虫”的字眼,这些都是比喻。包身工都是一群少女,她们是人,老板却用动物名称呼她们,说明他们根本就不把包身工当人看。
师 这种只出现喻体的比喻是什么?
生 借喻!
师 文中还有这样的句子吗?
生 文中用“机器”借指包身工,可见剥削者只把她们当作干活的工具。
生 用“罐头”借喻日本纱厂,罐头密封性很好,可见包身工根本无法逃离这个人间地狱。
师 好,除了借喻的手法,文中还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同学们继续分析。
生 用了对比手法。包身工与带工老板在住、吃、穿着打扮、收入等方面的对比。包身工住的是“充满了汗臭、粪臭和湿气”的“像鸽子笼一般”的工房,吃的是“浆糊一般”的薄粥,穿的是“褪色和油脏了的湖绿乃至莲青的短衫”,得到的工钱每天仅三角八分。而带工老板穿的是“拷绸”之类,“不仅可以放债、买田、起屋”,还能兼营茶楼、浴室、理发部之类的买卖。
师 那么除了将包身工与带工老板的对比外还有吗?
生 包身工与“外头工人”的对比。包身工“脏,乡下气,土头土脑”,没有做工与不做工的自由,出了差错要挨打;外头的工人则“衣服多少地整洁一点”,可以选择工作,不会挨打,可以通过贿赂工头换取好的工种。
师 再接再厉!请其他同学也勇于表达自己,尽情享受表达的快乐。
生 他们都说得差不多了。我只好拾人牙慧了。老师叫我们分析的那三段就用了明喻,比如最后一段第1句“黑夜,静寂得像死一般的黑夜”,此外倒数第2段运用了排比和对比的手法。
师 其实,作者除了运用比喻、对比、排比外还用了一种手法。请大家看54页第12段最后一句:“有几个‘慈祥’的老板到小菜场去收集一些莴苣的菜叶,用盐一浸,这就是她们难得的佳肴。”从感情色彩看,“慈祥”和“佳肴”都是什么词?
生 褒义词!
师 那么。你们认为这些老板真的很慈祥吗?他们给包身工提供的“粥菜”真的是佳肴吗?
生 不是!
师 这是为何?
生 作者是故意这样说的,“慈祥”其实是不慈祥,“佳肴”其实是劣质粥菜。
师 对极了。作者在这里是褒词贬用,反衬出包身工粥菜之难得及质量之粗,暗含讽刺的意味。除了褒词贬用还有贬词褒用,这两种手法都是变换词语感情色彩的手法,同学们能找出类似的句子吗?
生 第26段:“罚工钱就是减少他们的利润,停生意不仅不能赚钱,还要贴她二粥一饭,于是带工头不假思索地就爱上了殴打这办法。”这个句子中的“爱”字就是褒词贬用。
生 也在这一页,第28段,“东洋婆望了一会儿,也许是她不喜欢这种不文明的殴打,也许是她要介绍一种更合理的惩戒方法……”这句中的“文明”“合理”褒词贬用。
生 第8段:“这些在东洋厂里有‘脚路’的带工……去游说那些无力‘饲养’可又不忍让他们的儿女饿死的同乡。”这里的“饲养”一词,贬词褒用。
师 能具体说说它的作用吗?
生 “饲养”本来是用在牲畜方面,我觉得这句话是想反映农民生活极为贫困,以致无力抚养自己亲生子女。正因为贫困,包身工才会向往带工所说的高楼汽车、鱼肉荤腥。
课堂小结
作者正是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这篇文章发表至今已经60多年了,今天我们读这篇文章,仍然能感到深深的震撼。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我们现在还会有包身工吗?
我给大家看两则材料,一则是《齐齐哈尔包身工获救》,另一则是《定州砖窑场》。
到了现代社会,这种不公平的制度已不复存在,工人的生活、工作有了很大的保障。但另外也应该看到,虽然包身工制度已经不存在了,但同样的管理工人的手段还在个别地方零星存在着。我们常常用“现代包身工”来指代这些遭受不公正待遇的工人。生活总是这样,总有一些污秽妨碍我们对鲜花的赞美。大家也不必灰心失望,只要正义在我心,生活将永远阳光灿烂。
布置作业
对现在工人的工作和生活状况作些调查,写一份不少于800字的报告。
板书设计
修辞手法 课文例子 表达效果
对比 包身工与带工老板的吃、住、穿 形成反差,深刻认识
比喻 墨鸭捕鱼与包身工 具体可感,认清本质
褒词贬用和贬词褒用 “爱”“文明”“饲养”…… 暗含讽刺,增强批判力量
排比 倒数第2段 增强语势,加强感情的抒发
拓展阅读
种子的力
夏 衍
有这样一个故事。
有人问:世界上什么东西的气力最大?回答纷纭得很,有的说象,有的说狮子,有人开玩笑似的说,是金刚。金刚有多少气力,当然大家全不知道。
结果,这一切答案完全不对,世界上气力最大的是植物的种子。一粒种子可以显现出来的力,简直是超越一切的。
这儿又是一个故事。
人的头盖骨结合得非常致密,坚固。生理学家和解剖学家用尽了一切方法,要把它完整地分开来,都没有成功。后来忽然有人发明了一个方法,就是把一些植物的种子放在要剖析的头盖骨里,给予温度和湿度,使种子发芽。一发芽,这些种子便以可怕的力量,将一切机械力所不能分开的骨骼,完整地分开了。植物种子的力量之大如此。
这也许特殊了一点,常人不容易理解。那么,你见过被压在瓦砾和石块下面的一棵小草的生成吗?它为着向往阳光,为着达成它的生之意志,不管上面的石块如何重,石块与石块之间如何狭,它总要曲曲折折地,但是顽强不屈地透到地面上来。它的根往土里钻,它的芽往上面挺,这是一种不可抗的力,阻止它的石块结果也被它掀翻。一粒种子力量之大如此。
没有一个人将小草叫做大力士,但是它的力量之大,的确世界无比。这种力是一般人看不见的生命力。只要生命存在,这种力量就要显现,上面的石块丝毫不足以阻挡它,因为这是一种“长期抗战”的力,有弹性,能屈能伸的力,有韧性,不达目的不止的力。
如果不落在肥土中而落在瓦砾中,有生命的种子决不会悲观、叹气,它相信有了阻力才有磨炼。生命开始的一瞬间就带着斗志而来的草才是坚韧的草,也只有这种草,才可以对那些玻璃棚中养育的盆花嗤笑。
鉴赏提示:夏衍一生著述颇多,涉及的文学类别也多。这是夏衍写于1940年的一篇散文。开头以讲故事的形式引出种子的力量,接着用科学家的实验论证种子力量之大,最后结尾两段点明题旨。全文通过种子不可思议的力量象征一种“长期抗战”的力。
这篇散文语言朴实精练,鉴赏时应结合写作背景,理解这篇散文的象征意义。
习题详解
一、命题意图:本题旨在引导学生体会作品深刻的人文内涵。
参考答案:《包身工》之所以具有如此的震撼力,主要在于作者所表现出来的直面社会黑暗,毫不畏惧的社会良知和社会责任感。这些可以让学生搜集有关的背景资料,结合记者的职业素养谈谈自己的看法。
二、命题意图:旨在引导学生认识新闻背景的作用,由此深刻认识课文的主题。
参考答案:新闻背景,是指事件的历史背景、周围环境及与其他方面的联系等。它对于新闻事实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说明新闻事件的起因;显示或帮助读者理解新闻事件的重要性;突出新闻稿件的新闻价值;表明记者的观点;衬托、深化主题。
课文在每一段叙事之后,总要穿插一些背景材料。比如第一个场景中对于包身工来源的介绍、带工老板“手面”和财产的介绍;第二个场景中对于社会背景的介绍,以及对于东洋厂对包身工需求增大的原因的分析;第三个场景中对于出入厂凭证的来历的介绍,以及东洋厂“飞跃地庞大”起来的许多具体数字等。这样的穿插,使得文章既展现生活现象,又揭示社会本质。读者透过一幅幅悲惨的画面,能够发现,包身工制度的出现不是偶然的,它是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温床上,受到国民党政府“特殊优惠”的保护,伴随中国农村经济衰败生长出来的一颗毒瘤。由此,深化了文章的主题,也增强了文章的批判力度。
三、命题意图:此题旨在引导学生分析新闻中的客观叙述和主观情感两种因素,培养自己独立思考、不受报道约束的传媒素养。具体到课文,则是引导学生体会作者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的社会良知。
参考答案:记者在文章中表达感情的方式有多种,有的是直接站出来发表议论,在话语中表达情感,有的则是在貌似客观的叙述中,由事件本身的残酷性、震撼性等因素显现自己的情感倾向。
1.这是通过反问和褒词贬用(贬词褒用)的修辞手法,含蓄地表达感情。“慈祥”这个褒义词,在这句中转为贬义了,这说明有的老板提供“粥菜”,看起来好像是为了改善包身工生活,实质上却是心怀鬼胎,为了从包身工身上榨取更多的利润。“佳肴”本是褒义词,指美味可口的鱼肉等荤菜。从菜场上收集来的菜叶当然算不上什么佳肴,作者故意称为“佳肴”,变褒为贬,反衬出包身工粥菜之难得及质量之粗,暗含讽刺的意味。
2.这是一段整散结合的话,通过反复、排比等修辞手法,概述了包身工一天的工作情况,形象地说明了包身工苦役般的繁重劳动,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这种罪恶制度的愤慨和对包身工寄予的关切与同情,作者的情感灌注在字里行间。
3.这是作者对包身工制度的控诉,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方法,以排山倒海的气势指斥包身工制度的罪恶。后一句中,“20世纪的烂熟了的技术、机械、体制”代表了人类技术文明的进步,这同“16世纪封建制度下的奴隶”形成巨大反差,两种事物结合在包身工身上,揭露了包身工遭受的压迫之深。
4.直抒胸臆,表现了作者要摧毁包身工这一罪恶制度强烈的愿望。同时,向肆无忌惮地压榨中国劳动人民的帝国主义者和一切反动统治者发出了警告:当心呻吟着的那些锭子上的冤魂。这就使这篇侧重于揭露黑暗的报告文学,显出一点亮色。
四、命题意图:旨在引导学生由课文内容出发,关注现实。另外学习调查采访,撰写简单的新闻稿。
参考答案:虽然包身工制度的产生有其社会根源,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产物。但从另一方面看,这种制度本身也是对人的尊严、人的生存权利、劳动权利的极大蔑视和践踏。到了现代社会,这种制度已不复存在,工人的生活、工作有了很大的保障,可以引导学生新旧对比谈感受。但另外也应该看到,虽然包身工制度已经不存在了,但同样的管理工人的手段还在个别地方零星存在着。我们常常用“现代包身工”来指代这些遭受不公正待遇的工人。
包身工原文篇十五
广东省湛江市湛江师范学院 岳春柳
1、了解包身工的涵义及包身工制度。
2、认识包身工制度的罪恶,认识帝国主义及封建势力残酷压榨中国劳动人民的罪行。
抓住新闻事实和新闻背景,把握课文的线索。
通过对文本的解读,理解包身工的内涵。
二课时。
理解“包身工”的内涵。
1、试讲述包身工的故事。
2、试为包身工下定义,指明课文中对包身工的提法,并用课文中的内容具体解释。
1、请同学们欣赏三胡独奏曲《汉宫秋月》的录音。
明确:它表现的是宫女哀怨悲愁的情绪。然后启发“类似联想”,让大家想象皇帝身边的宫女尚有不幸的身世、苦闷的闺怨,在人间地狱里生活的一群女孩子的悲愤该有多么强烈。
师:同学们,你们对打工仔、打工妹这些名词有所了解吧?甚至有些同学还打过暑假工呢!时下的打工生活自由自在,工资待遇也普遍高了。可是谁能想到在本世纪初的中国,生活着这样的一个特殊的工人阶层,他们住的是十七八个人挤在一起的鸽笼,吃的是豆腐渣熬成的稀汤和烂菜叶,他们的年龄与我们相仿,甚至更小,但他们干的却是每天十二三小时繁重的纱厂劳动。他们没有阳光,没有欢笑,甚至他们也不能拥有他们自己──这就是包身工,受着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双重压榨、失去人身自由的包身工。从本世纪的三十年代起,一个伟大的剧作家一直向人们含泪诉说着包身工的苦难生活──
2、由学生简要讲述“包身工”的含义和“芦柴棒”的故事。
1、检查预习。
2、浏览全文,了解文体特点以及写作背景:
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的文章体裁:报告文学。
《包身工》属于报告文学,是一种兼有新闻性和文学性的文体。中国最早的报告文学的代表作说它是“报告”,是就题材来说的,它必须选择真人真事的新闻题材,迅速及时地反映生活;说它是“文学”,是就表达来说的,它必须采用某些文学的表现手法,形象生动地再观生活,如注重选材的生动、形象,布局的精巧。笔调的富有特色等。报告文学被誉为文学创作中的轻骑兵。 其特点::新闻性、文学性、真实性。
《包身工》发表于1936年6月《光明》半月刊创刊号。
走近作者:
夏衍(1900~1995),现代剧作家,革命戏剧和电影运动的组织者、领导者。原名沈乃熙,字端轩,浙江杭州人。1932年进入电影界;创作了《狂流》、《自由神》、《赛金花》等多部电影剧本。解放后,曾任全国文联常务委员,文化部副部长,全国文联副主席。作品很多,有《上海屋檐下》《法西斯细菌》等话剧剧本,还有小说《春蚕》《林家铺子》等改编的电影剧本。作品收入《夏衍选集》。
为了创作这篇报告文学,夏衍亲自深入东洋沙厂采访调查。他得到一位女工的帮助,混进包身工中两三次,但是这经后,他就被工头盯住了从三月初到五月,夏衍为了看到包身工们上班的情景,足足作了两个多月的夜工。他深入生活获得了大量第一手材料后,写成了这篇脍炙人口的《包身工》。
3、阅读全文,明确整体感知要求:
默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⑴ 本文是以什么线索组织材料的?
⑵ 课文中用到的材料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新闻事实,一类是背景材料。这两个方面的内容在课文中是如何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的?
⑶ 从课文中,我们看到包身工的遭遇有哪些?如社会背景,工作情况,待遇等等。
⑷ 包身工给资本家带来的好处是什么?
⑸ 作者对“包身工”这一现象的评价是什么?
(要求学生从课文提取信息,朗读相关语段。)
4、朗读、讨论、明确:
⑴ 课文以时间为线索,围绕包身工一天的生活和做工来组织材料,中间穿插一些背景材料和作者的议论。作者把散乱的不完整的材料,像剪接电影一样,高度集中地组织在包身工从清晨到黄昏放工一天的时间里。首先是四点一刻,包身工起床的情形,展示了她们住宿条件之差,以及在种种折磨下精神状态的麻木,之后补叙了包身工的来历,使带工的谎言与现实条件的糟糕形成对比。然后是四点半,包身工吃饭的场景,接着进一步追根究源,分析了日本厂家之所以特别愿意雇用包身工的三大原因。最后是五点钟之后,包身工们上工的情景以及做工时所遭受的种种威胁和虐待。紧接着插叙指出日本纱厂吸取中国工人的血汗迅速庞大的事实,揭露帝国主义对中国工人的压榨掠夺。如此安排,叙议结合,层次清楚。
⑵ 文章在叙述了一些新闻事实之后,往往引入一些背景材料,揭示包身工制度的起源、发展等情况。中间都有一些转折性的词句,使得衔接自然流畅。比如写四点一刻被骂做“猪猡”的包身工起身的情景之后,就以“但是,她们正式的名称却是包身工’”一句作为过渡,写这些乡下姑娘是如何被带工老板骗到城里来的。在介绍了四点半钟包身工们吃粥的情景后,就用“廉价的机器”来衔接,引出了日本厂家特别愿意雇用包身工的原因,对包身工受剥削、受压榨的情况做了具体、详细的介绍。
⑶ 社会背景:
家庭生活困难,被迫卖身给带工老板,带到上海的日本纱厂工作。
“一二·八”战争以后,日本在中国的纱厂需要大量的廉价劳工,于是“大量用这种没有结合力的包身工来代替普通的劳动者”。
工作性质:
“清晨四点一刻,天还没有亮,睡在拥挤的工房里的人们已经被人吆喝着起身了。”
“两粥一饭,十二小时工作,劳动强化,工房和老板家庭的义务劳役,猪一般的生活,泥土一般地被践踏。包身契上写明三年期间,能够做满的大概不到三分之二。工作,工作,衰弱到不能走路还是工作,手脚象芦柴棒一般的瘦,身体象弓一般的弯,面色象死人一般的惨,咳着,喘着,淌着冷汗,还是被压迫着做工。”
“纱厂工人的三大威胁就是音响,尘埃和湿气。没有人关心他们的劳动条件,这大概是自然现象吧,人在这三种威胁下面工作,更加容易疲劳。”
待遇:吆喝、呼喊、命令似的高叫、没有做工和不做工的自由。
工资待遇低:“最初工钱是每天十二小时大洋一角至一角五分”,“几个星期之后就调到钢丝车间、条子间、粗纱间去工作……工资不及男工三分之一”。
⑷ 包身工给资本家带来的好处是什么?
“在一种特殊的低优惠的保护之下,吸收着廉价劳动力的滋养,在中国的日本纱厂飞跃地膨大了。单就这福临路的日本厂子讲……创立第一厂的时候,锭子还不到两万,可是三十年之后,他们已经有了六个纱厂,五个布厂,二十万个锭子,三千张布机,八千工人和一千二百万元的资本。”
⑸ 作者对“包身工”这一现象的评价是什么?
“看着这种饲养小姑娘谋利的制度,我不禁想起孩子时候看到过的船户养墨鸭捕鱼的事了。
“我也想警告某一些人,当心呻吟着的那些锭子上的冤魂!”
⑹ 根据课文内容,理解包身工的含义并为包身工下定义。
(读出语言信息,进行整体归纳。)
示例:包身工是指二三十年代(时间),在上海东洋纱厂里(地点),为外国人工作的女工(工作性质)。因为这些女工在进厂时已经签订了卖身契,失去了人身的自由权,所以被称为“包身工”。
启发引导:
① 包身工是旧社会一种变相的贩卖奴隶的形式,被贩卖的是女孩子,由承包人送到工厂做工,没有人身自由,工钱全归承包人所有;
② 课文中的提法是“包身工”已经以一种奇妙的方式包给了叫做“带工”的老板。“包”的标志是事先立了“包身契”。“奇妙”之处不仅在于这些女孩子近乎被拐骗,而且是一仆二主:一主是日本资本家(工头是拿摩温);另一主是中国二老板,带工的。日本资本家称她们为“试验工”“养成工”;中国带工者称她们为“包身工”;
③ 作品实际上是在告诉我们:包身工这一罪恶制度存在的根源,在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反动统治;
这节课,我们主要对《包身工》一文从整体上进行认识和感知,了解报告文学的特点及二三十年代出现的包身工现象的社会根源,认识包身工制度的罪恶及其给包身工带来的巨大伤害,下节课,我们将着重对文本内容进行较全面的分析与探究。
完成“研讨与练习三”
包身工
夏 衍
报告文学的特点:新闻性、文学性、真实性。
社会背景:家庭生活困难,被迫卖身。
工作情况:
1、清晨四点一刻包身工被迫起身。
2、四点半,包身吃粥的凄惨景象。
3、五点钟,包身工被赶进厂的情况(至六点钟)
4、两粥一饭,十二小时工作,劳动强化。
三大威胁:音响、尘埃和湿气
工作待遇:吆喝、呼喊、命令似的高叫、没有做工和不做工的自由。
工资待遇:大洋一角至一角五分(低)。
上完这节课后,我对自己的教学信心十足。虽然没有完全放手给学生自我探究,但他们主动性、积极性颇高。下面我谈谈自己的教学课堂是如何适应学生的学情:
高中语文第一册每一单元的教学目标之一是“训练学生运用联想和想象鉴赏文学作品,并进行思维和写作的能力”因此我在本课第一教时的开始,设计了一个“起兴” 式的开头──播放三胡独奏曲《汉宫秋月》的录音,并通过讲述让大家明白:它表现的是宫女哀怨悲愁的情绪。然后启发“类似联想”,让大家想象皇帝身边的宫女尚有不幸的身世、苦闷的闺怨,在人间地狱里生活的一群女孩子的悲愤该有多么强烈。在激发起他们“挺身而出”进行揭露的动机之耕,用“光有热情不够, 还要有写作本领“一句话,由急趋缓,自然引导到对主题,选材和谋篇布局的学习。 已经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和表达方法。
《包身工》是一篇思想性和艺术性都很强的报告文学,是我国报告文学的开山之作。在教学中,有些新教师授课因为“选材不严”,往往觉得时间不够用,而有些老教师授课因为“开掘不深”,对主题常常没有点 “透”,功亏一篑。怎样体现出它的特点,使教学也呈现出较强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呢?经过思索,我采用了这样一些方法:
1、争取时间,长文短教 。我首先将熟悉课文这样一个程序交由学生在课前预习时完成,上课时我单刀直入,撇去枝叶,以检查预习的名义直奔主题,先由两名学生讲述“包身工”和“芦些棒”的故事,再由其他学生汇报自己做预习第2题的答案,并在学生讨论,评议的基础上让他们明确:标题中的“包身”二字,突出了帝国主义、封建势力对中国女童工的残酷剥削的罪行,控诉了他们的野蛮残暴的统治手段,以激起人们的义愤和同情,这是全文的中心思想。
在让学生讨论,明确上述内容的同时,我在黑板上设计了如上板书图示,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2、通过解释含义,明确了主题之后,我再提纲挈领,让学生设想和揣摩怎样围绕主旨选材和谋篇布局,以及为什么要这样做。
第一教时的这样一种小结实际上已为在第二教时转入对关键章段句词和议论中富有哲理的警句的分析作了一个很好的过渡,(第一课时的作业就设计包括了“研讨与练习”三──分析句子的内容)。
我觉得自己在教例中的这个“点”选择得很好。角度独特,例证丰富,内蕴精深。充分分地显现了教材的魅力。也表现了教师的“法”用得好。从总的教学思路讲,运用了“选点突破法”。我的用意,是通过释词见义,将学生引向品评鉴赏,从字里行间入手,引导学生去回味文章胜景,去领略作者如此这般的深邃匠心。
1、深入理解报告文学的特点。
2、学会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在复杂记叙中有条理地穿插描写、议论和抒情。
3、把握课文表现的人文内涵,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权意识。
深入理解报告文学的特点。
学会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在复杂记叙中有条理地穿插描写、议论和抒情。
对文本探究
《包身工》被称为我国报告文学的经典之作,“包身工”、“芦柴棒”已经成为家喻户晓的名词,给每一位认真读过本文的人以心灵的震撼。《包身工》的震撼力何在?本节课我们将从写法、语言、内涵这三个方面入手,做深入的探究。
(本堂课主要采用“引疑-议疑-释疑”的基本方式使师生、生生互动。)
1、引疑:
作者报告了包身工一天的生活为工作情况,为什么还要穿插包身工制度的起因、发展和趋向等内容?
学生议疑:略。
教师释疑:
这一篇报告文学,是作者经过几年的材料积累和几个月的实地考察之后写出来的,材料极为丰富,并没有一个完整的人物、事件,作者却能把它组织得井井有条,这得力于作者在安排结构时能把握读者的心理规律,精心而巧妙地安排材料,既具体地再现包身工的一天生活情况,又根据本文主题的需要穿插包身工制度的起因、发展和趋向,展示造成包身工悲惨命运的复杂背景,一条主线与一条副线交互发展,有机地结合,使读者对包身工制度的罪恶,既有触目惊心的直观印象,又有深入全面的历史认识,达到了虚实相生的表达效果,深化了主题。
2、引疑:
作者介绍包身工用了什么写法?有何作用?
议疑、点拨、释疑:
本文写作上另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点面结合。
本文既有对包身工悲惨遭遇的概括介绍,对包身工群体形象的简略描写,如作者在记叙中集中写了包身工的起身、早餐、上工、收工等四个场面,这面上的记叙与描写概括了包身工一天的生活和劳动状况,又有对“芦柴棒”“小福子”典型人物的生动描写,作者以“芦柴棒”为例,通过“发烧”“生病”被“抄身”等细节描写,写出了包身工奴隶般地“被榨完残留在皮骨里的最后一滴血汗为止”的悲惨命运。“小福子”遭到“拿摩温”和“东洋婆”毒打惩罚的描写,也反映了包身工的不幸遭遇。
3、探讨一下,本文采用了哪些写作方法?
(分小组交流、探究。)
示例分析:
⑴ 精确的数字──显示报告文学真实性的特征:
这篇作品用了许多数字,找一找有哪些?起什么作用?
举例:
七尺阔,十二尺深的工房楼下,横七竖八地躺满了十六七个被骂作“猪猡”的人。(合九平方米,平均每人半平方米,表明住宿的拥挤程度。)
包身费一般是大洋二十元,期限三年,……生死疾病一听天命,先付包洋十元。……“芦柴棒”现在的工钱是每天三角八分,拿去年的三角二分做平均,两年来带工老板从她身上实际已经收入二百三十块钱了!(表明剥削的惊人程度。)
单就这福临路的日本厂子讲,一九○二年日本大财阀三井系的资本收买大纯纱厂而创立第一厂的时候,锭子还不到两万,可是三十年之后,他们已经有了六个纱厂,五个布厂,二十五万个锭子,三千张布机,八千工人和一千二百万元的资本。(用两组数字前后对比,证明了在中国的日本纱厂“飞跃地膨大”,完全是残酷压榨剥削包身工造成的。)
⑵ 生动的语言──显示报告文学文学性的特征:
朗读第1、2自然段。
明确:
① 精炼简洁,形象鲜明:
作品开头写到“一个穿着和时节不相称的拷绸衫裤的男子”在吆喝着女工们起床,只用一句话写他的穿着,抓住了特征,表现了他的身份,也流露出了作者的憎恶感情。经过一阵吆喝,女工们忙着起床了,工房就象搅动了的蜂窝一般骚动起来,“那男人虎虎地向起身得慢一点的人踢了几脚,回转身来站在不满二尺阔的楼梯上,向楼上的另一群人呼喊:‘揍你的!再不起来?懒虫!等太阳上山吗?’”这里写这个打杂快速的连续动作,写他踢人时用了“虎虎地”这个状语,十分逼真地表现了这个凶暴的流氓本相,语言十分简洁,而又形象鲜明。
a、生动的人物描写。写清晨女工们忙着起床时,“那男子(打杂的)虎虎地向起身慢一点的人的身上踢了几脚,回转身来站在不满二尺阔的楼梯上,向楼上的另一群人呼喊:‘……’”。(写打杂的快速的连续动作,用“虎虎的”描写踢人,十分逼真地表现出这个流氓的凶暴本相。)
b、生动的人物对话。打杂的呼喊:“揍你的!再不起来?懒虫!等太阳上山吗?”(突出了日本资本家和带工老板统治女工的爪牙狐假虎威凶狠残暴的性格。)
c、个性化的语言:
通过对话表现人物的性格,是作品的语言特点之一。包身工这些奴隶,虽然是会说话的工具,但也没有多少说话的权利,作品没有写到他们的对话,但写包身工的压迫者时,对话起了很大的作用,每一段对话都生动地表现了不同人物的性格特征。例如,芦柴棒生病时,打杂的说:“假病!老子给你医!”打杂的向芦柴棒头上泼了盆冷水,寒冬时节,她反射地跳起来了,老板娘就笑着说:“瞧!还不是假病!一盆冷水就医好了。”
两个人的话都表现了狠毒的本质。但又不完全一样,打杂的粗暴,而老板娘则显得狠毒而又阴险。
② 比喻新颖贴切:
说“包身工是一种‘罐装了的劳动力’”,“绝没有因为和空气接触而起变化的危险”,比喻新颖贴切,形象鲜明,表现了包身工们没有半点自由的受压状态。写到纱厂车间里音响、尘埃和湿气三大威胁时,也用了生动的比喻。“沙沙的急雨”和“隆隆的雷声”这两个隐喻,写出了远处的听觉感受,接着,用了“马达的吼叫、皮带的拍击、锭子的转动、齿轮的磨擦”四个排比句子,然后把“一切使人难受的声音”比喻成“好象被压缩了的空气一般紧装在这红砖墙的厂房里面”,给人以强烈的感受,就象听到车间里的巨响一样。用“爱作弄人的小恶魔”来比喻无孔不入的飞絮,加强了读者的厌烦感觉。形象的比喻。用船户养墨鸭捕鱼作喻,再和驱赶包身工劳动作比,形象地揭露了包身工制度“连这一点施与的温情也已经不存在了”。
③ 精辟的警句:
语言上的另一个特点是警句的运用,象“罐装了的劳动力”,“每一个锭子上面都附托着一个中国奴隶的冤魂”,“黎明的到来,还是终于无法可以抗拒的”,“我也想警告某些人,当心呻吟着的那些锭子上的冤魂”,就都是非常精辟的句子。这些警句,是作者运用正确的观点,深入地观察现实生活,把从中领会到的思想压缩在极其简练的语句里,因而显得简洁、生动、含蓄而有力量。
结尾“黎明的到来,毕竟是无法抗拒的”,“当心呻吟着的那些锭子上的冤魂!”(凝聚了愤激的烈焰,一旦爆发出来,必将焚毁那吃人的制度。)
整个作品,生动形象的语言还有很多。
4、写法启示:
⑴ 所选的材料必须具有典型性,能深刻反映事物的本质,如“芦柴棒”的事例。
⑵ 根据中心思想的需要,进行剪裁,点面结合,互为补充。本文写包身工的一天活动情况就是包身工全部生活的缩影。
引疑:《包身工》作于1935年,至今已经70多年了,今天我们读这篇文章,仍然能感到深深的震撼。你认为文章为何具有如此的震撼力,说说你的看法。
(本题旨在引导学生体会作品深刻的人文内涵。《包身工》之所以具有如此的震撼力,主要在于作者所表现出来的直面社会黑暗,毫不畏惧的社会良知和社会责任感。)
议疑:
设想一下,今天的“打工仔”与当年的“包身工”相似吗?(请同学根据网上搜集的信息加上自己的见闻、感受和理解进行讨论。)
社会是复杂而多面的。一些现代民工与七十年前包身工的悲惨境遇相似,但又不尽相同。
释疑:书本中的包身工是沉默的,他们不会抗争也不懂得抗争。而今天的打工仔从农村走进城市,走进外企是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他们有抱负更有人格尊严。(可联系具体事例。)
本文虽然是老文章,反映的是上世纪初的事情,和我们的时代有些隔膜,但文章中表现出一种社会责任感、一种对于人的尊严和人的生存权利以及劳动权利的尊重,这些情感却是永恒的,值得我们一生铭记的。
模仿《包身工》的结构框架,充分发挥和想象,以《包工奶》为题,写一篇的记叙文。
配以低微的二胡独奏曲《江河水》背景音乐;教师在讲述《野兰花》的故事梗概。
包身工
夏 衍
主副交互,有机结合。
写法特点:点面结合。
真实性:精确的数字。
文学性:生动的语言。
上第二教时开始,我在上承第一教时的结尾,说明关键章段句词和警句对于理解课文的重要性之后,随即让大家讨论并明确对这些关键章段句词的正确理解,“研讨与练习”三的正确答案。讨论时要求学生运用语法和修辞知识进行。
在第二教时紧接着讲授报告文学的写法特点时,首先、开辟空间,将语文训练与思维训练相结合。其次、拓宽内容,对联想和想象起一种暗示作用。然后、激发兴趣,寓教育于艺术熏陶中。
我的做法也是让同学们在感觉的基础上,自己给报告文学下个定义,分析一下这种文体的特点以及在本文中的具体表现。让他们明确,报告文学的特点:新闻性,在文中主要表现于针对帝国主义的残暴掠夺进行了有力的揭发和严厉的抨击,对于动员人民起来反抗日本帝国主义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文学性和评论性则分别表现为文中主线和副线部分的内容。这样讲的效果,一方面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从实际中来,到实际中去;另一方面通过揣摩和板书也使学生们对报告文学的体裁特点体会更真切,印象更深。
上这篇课文之前,我让学生剪辑介绍现代社会打工仔、打工妹生活的文章,把夏衍笔下的包身工与现代的打工仔、打工妹对比。使学生对包身工制度的罪恶有更深入全面的历史认识。学生对纯理论方面的内容理解的不够,学习的兴趣还有待提高,我们觉得教学研究既有对教材的研究,也有对学生的研究,还有对自我的研究。面对新的课程标准和新的课改理念,我们只有同心协力,不断探索、在集体协作中不断发挥每个老师的聪明才智,将我们每个人的智慧、经验和思想转化为我们集体的财富,做到同伴互助、经验共享,互动交流,我们才可能在课改路上走得更稳,走得更远。
通过以上的一些方式,我将知识性、生动性和趣味性相结合,更好地激发了学生阅读报告文学的兴趣。这样做的结果是学生心悦诚服,使教学过程更有启发性和说服力。
最后我再利用结构图表讲析作者的思路,对全文进行小结。主线是感性的,副线是理性的,两条线索先交织,后交汇;虚实相生,一气呵成;而又纵横开合,有广度,有深度,使读者对包身工制度的罪恶,既有角目尺心的直观印象,又有深入全面的历史认识。文章最后的一点亮色,升华了文章的主题。
我又设计了一个“联想”式结尾,要求学生:模仿《包身工》的结构框架,充分发挥和想象,以《包工奶》为题,写一篇记叙文。作为课堂教学的一种拓展和延伸,这样做既了学生的听、写能力,有助于学生学会联想和想象,又培养了学生关注现实的意识。
最后,我同时配以低微的二胡独奏曲《江河水》背景音乐;我在讲述《野兰花》的故事梗概。这样既对整个教学过程产生了如泣如诉,一唱三叹,首尾呼应的效果,也起到了“在美育中发展智能”,“寓教育于艺术熏陶中”的作用。
这堂课上得很精彩,得到听课老师、指导老师和学生的表扬和肯定。
包身工原文篇十六
《包身工》正是一篇早期的非常优秀的报告文学。下面是关于《包身工》的说课稿,欢迎大家阅读借鉴!
这篇课文是高一语文第四单元的第二课。第四单元主要学习新闻与报告文学。《包身工》正是一篇早期的非常优秀的报告文学。学习报告文学要联系时代背景,把握作者的情感倾向,学习叙事写人的技巧,培养关注社会的意识。
对于高中的学生来说,了解什么是报告文学以及它有什么特点是必要的。这对于理顺《包身工》这篇报告文学的思路和欣赏它的特色也是帮助的。
1、在详细解读《包身工》之前,先向学生介绍什么是报告文学还有它的特点,教学设计主要围绕其两个主要特点展开。
2、重点放在帮助学生理顺文章的线索。
3、难点在帮助学生领会作者的表达方式和写作手法,以及体会作者的感情评价。主要采用讲读法,提问法。分为两个课时,第一个课时主要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线索,归纳大意,体会报告文学其新闻性的一面,并为分析作者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方式做铺垫。第二个课时主要就作者的表达方式和写作手法做进一步的分析,让学生从字里行间感受作者的强烈情感,让学生体会报告文学其文学性的一面。
1、导入初中学过《谁是最可爱的人》就是一篇报告文学。由此引出什么是报告文学还有它的特点。关键字:新闻性(真实,信息)、文学性(艺术方法,艺术形象,感情)。
2、检查预习请同学对几个字注音:弄lòng堂 游说shuì 辊gǔn让学生说说作者为大家提供了怎样的信息材料,理清线索。
提示:新闻背景和新闻材料,三个场景
3、重点分析第三段对包身工起床的描述,围绕“迟钝”,整体速写,层层推进,很快地骚动起来——动作机械打呵欠,叹气,寻衣服——心灵疲惫胡乱踏在别人身上,叫喊——身体践踏离别人头部不到一尺的马桶上小便——自尊扫地 板书〔注〕缴交作业时,请同时提交一份电子文本给任课教师。说课过程和内容〔包括说教材、说学情、说目标(含重点难点)、说方法、说程序、说媒体等〕 说课辅助手段
4、分层掌握概括三个场景所要表达的关键内容,来进一步了解包身工的生活情况。从面积、空气等方面反映住宿条件——囚牢不如;从质、量、环境等方面反映饮食条件——猪狗不如;从时间、环境、管理方式、工资等方面反映劳动条件——牛马不如。
5、点面结合以“芦柴棒”和小福子为典型。点面结合、记叙议论说明相结合、电影分镜头式叙述方法6、布置作业从宏观上看,作者用点面结合、电影分镜头式的写作手法,那么从微观上,我们之所有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却是因为文章中出色的场面描写和细节描写。特别是其中的修辞手法,请同学找出来,说说表达效果。朗读最后三段,思考作者要表达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