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克隆之谜试讲 克隆教案5篇(精选)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教案吗?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教案范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克隆之谜试讲 克隆教案篇一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克隆技术的发展、成就和意义,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热爱科学的精神。
教学重点:了解克隆技术的发展、成就和意义,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热爱科学的精神。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激发兴趣。
1、指板书“克隆”,引导学生激疑提问。
提请同学们快速阅读第一、二自然段,看谁最先找到答案。
2、在“克隆”二字前加上怎样的词语描述,学生练说。出示理解“奇妙的”三字,(稀奇而巧妙)不读全文,你们能知道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吗?(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是谈克隆的奇妙)
二、初读课文,理解说明顺序。
1、默读课文,自学并划出有生字词。
毫毛 例如 马铃薯 收获 家畜 饲养 微生物 效率 诱人
2、查字典、词典,读准字音,理解词语的意思。
(1)多音字:家畜 效率 (2)除“微生物”外,均由学生自学交流理解。
3、自读课文,练习概括各自然段的意思。
(1)孙悟空快速克隆自己。(2)克隆就是无性繁殖。
(3)植物的克隆。(4)低等生物的克隆。 (5)高等生物的克隆。
(6)克隆技术可以造福人类。(7)克隆技术与其它科技结合。(8)克隆技术的其它应用。
(9)克隆技术正在展示诱人前景。
4、练习归纳要点,理解课文说明顺序。
(1)学生归纳把关系比较密切的自然段合并成一段,想一想:本文的重点讲了哪几个问题?
a、什么叫克隆?(第一段--第一、二自然段:不经过两性细胞结合而繁衍后代)
b、分类介绍自然界的克隆现象。(第二段—第三至五自然段:植物的克隆、低等生物的克隆和高等动物的克隆)
c、奇妙的克隆技术正向人类展示他的诱人前景。(第三段:第六至九自然段)
5、学生讨论后归纳。
三、各种形式的朗读课文段落。
四、作业。指导习字册生字描红、临写。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听写生词。
2、指名用简洁的语言描述课文主要内容。
二、精读课文,理解说明方法。
1、学习第一段。
(1)默读第一、二自然段,思考:什么叫克隆?
(2)相互交流讨论后,教者归纳说明方法。
a、举例子:孙悟空拔一根毫毛能变成一群孙悟空,这就是克隆。
b、下定义:克隆就是无性繁殖,不经过两性细胞结合而直接繁衍后代。
2、学习第二段。
(1)自读第三至五自然段,同座相互讨论:这一段从哪几个方面讲自然界的克隆?用的是什么方法?
(2)班内开展讨论后教者归纳说明方法:
a、分类别。分植物、低等生物和高等动物三类来介绍。
b、举例子。植物的克隆就举了柳树、马铃薯、仙人掌等为例。
3、学习第三段。
(1)各自反复朗读第六至九自然段,想一想:这一段是怎样讲“奇妙的克隆技术正向人类展它诱人的前景”的?
(2)讨论后形成下列板书:
a、总说克隆技术可以造福人类。
b、可以培育优质、高产的粮食、蔬菜、品质优良的家畜。
c、可以挽救濒危物种,培植人体“配件”。
d、概括克隆技术展示诱人前景。
(3)这一段按“总—分—总”的结构来说明问题,显得条理清楚。
四、回顾全文,归纳总结。
1、《克隆之谜》重点向我们介绍了什么知识?采用了哪些说明的方法?
(《克隆之谜》重点介绍了关于克隆技术方面的知识,采用的说明方法主要有:举例子、分类别、下定义等。)
2、你觉得本文在写作上有哪些值得你学习的地方?
五、练习。
1、说说克隆这项技术奇妙在哪里,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介绍克隆的。
2、关于克隆“可以造福于人类”,你还了解哪些?
板书:
植物 低等生物 高等动物
分类别
无性繁殖 7 克隆之谜 造福人类 举例子
下定义
培育 培植 挽救
克隆之谜试讲 克隆教案篇二
今天,支教的吴老师和教导处的刘主任来听我的课,我执教了《克隆之谜》第一课时,大致把课堂记录如下:
师:同学们,通过《梦园飞天》、《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这两课的学习,相信你们一定对科学充满了好奇,对生活充满了幻想。带着这种好奇心和求知欲,让我们再一次走进科学的殿堂,去探讨有关克隆的话题。(板书:7 克隆之谜)请同学们齐读课题,(生读)读了课题之后,同学们想提出什么疑问呢?
生:什么是克隆? 生:这个谜是什么样的?
师:同学们很会提问题,这是个什么样的谜呢?请打开到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读一读,看看哪一个词最能表达谜的特点?(生自由读)
生:奇妙。
师:谁理解奇妙这个词?
生:奇特美妙。
师:这谜奇特美妙在哪儿呢?请同学们走进课文去寻找答案,阅读时请记住老师的殷殷嘱咐:不动笔墨不读书,并且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文章。(生自由读课文,师巡视课堂,张明珠同学问“凡此种种”这句话应该怎样读,告之。)
师:文章读熟了吗?
生:读熟了。(他们高喊。)
师:那老师要看看你们和生字交没交上朋友,(出示生字)谁来读?(生1读得很通畅)
师:你想提醒同学们注意哪个字的读音呢?
生1:我想提醒同学们不要把“饲”读成“sī”。
师:是的,我们平常总会说“sī养”。
师:还有谁想读呢?(举起好多小手,让薛换玲来读,也很流畅。并提醒同学们注意不要把“例”读“列”)。
师:那让我们开一节小火车来读一读这几个生字,从哪呢?(同学们齐刷刷举起小手)从庄须宝开始吧,(这一列有好几个拼音不是太好,庄须宝开始读了,张口就把“例”读“列”,同学们笑了,纠正他的读音,他居然还是迫不及待地连读了两个“列”,同学们高喊:“例”,我也连忙打园场说是受了薛换玲的误导。这下庄须宝才把这个字读准了,过了一关。接下来几个同学没有读错。)
师:同学们刚才读课文过程中有哪些词语让你感兴趣?找出来读一读,并把理解的意思说一说。(几个同学分别找出不同的词语来读,有的解释了其意思。)
师:那老师也找出了一些词语(出示词语),请同学们来读一读。看看有哪些词语不理解?提出来我们共同探讨。(同学们读词语,李萌同学提问;“微生物”是什么意思?王学路同学解释:是很小的物体,用显微镜才能看见。我进行了补充说明:微生物就是形体微小,构造简单的生物的总称,这些生物用显微镜才能看见,比如,细菌、感冒病毒等。)
师:生字和词语是阅读的助手,同学们已经有了这些助手,能把课文读流畅吗?(同学们齐喊:能。)
师:哪请一个小组长找四个组员来读课文的第一至四自然段,能邀请上老师吗?(李同锁这个组长指定了其它两个组员加上了我,我们这一组读得很认真,的确很流畅,连我也有点得意。)
师:我们组读得怎么样?
生:很好!
师:有信心超过我们吗?
生:有!
师:那第五小节谁来读?(李同娟同学来读这一节,她把几个地方读错了。)
师:同学们想为李同娟同学提点什么建议?(两名学生指出其错误。)
师:李同娟接受这个建议吗?
生:接受。
师:那你再重新把这一段读好,行吗?
生:行!(这一次,她读得好多了。)
师:第五至八自然段哪个小组来读呢?(又有三个同学自由组成的小组有序地读完这一大段,当然读书的水平并不比我们第一组差。于是也给了他们表扬。)
师:同学们,让我们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生高昂地读着。)
师:接下来,想让同学们读自己喜欢的自然段。(几个学生各自找了喜欢的段落来读。)
师:课文我们暂且就读到这里了,现在请同学们快速地从头到尾浏览课文,回答我们课前提出来的问题:1、克隆究竟是怎么一回事?2、这个谜的奇妙表现在哪些方面?(生浏览思考)
生:克隆是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而繁衍后代。
生:克隆就像孙悟空拔把毫毛变成许多小孙悟空是一样的。
师:同学们说得都很对,还有谁来说说第二个问题呢?(没有同学举手,课堂一片安静,最后王学路同学把问题回答出来了。)
师:或许同学们还没有真正地搞清这个问题或者说没有这概括水平。那下节课我们再继续研究。
师:同学们再回过头来看看生字还有问题吗?仔细观察一下,看哪个生字比较难写,提出来我们共同解决。(生提“薯”)
生:“薯”笔画较多,上下结构,注意把写紧凑。(我板书了“薯”,后让同学们在桌子上用手画画,接着在课本上描红这个“薯”字。随后用同样方法解决了几个难写的字。接下来让同学们练习了习字册。)
课堂困惑:
对于理清课文内容这一关(大体相当于分段,概述大意),在第一课时,我总不能很好地让同学们把握,也许是一个县教研组长评课时的话语给了我心理暗示。他说:在第一课时,完全没有必要把分段、概述段意提出来,留在第二课时,在学生对文章熟悉的情况下来解决不是很好吗?于是,我平常的教学中,总不在第一课时提出这类问题。今天,我只是为了让课堂看上去更完善一点,才爆出了冷门。吴老师在课后交流时提出了这个问题,他的意见是这个问题可以提出来,但要降低坡度,可以由老师直接告诉学生,哪些自然段意思相近,自成一体,可以分为一个大段,让学生再来读读,具体体会这一段的内容。我想,我会接受这个建议,在以后的教学中去实践。
克隆之谜试讲 克隆教案篇三
作者:佚名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111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克隆技术的发展、成就和意义,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热爱科学的精神。
教学重点:了解克隆技术的发展、成就和意义,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热爱科学的精神。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分步揭示课题,激发阅读兴趣。
1、板书克隆。
师:什么叫克隆?请同学们快速阅读第一、二自然段,看谁最先找到答案。
2、用彩色粉笔在“克隆”二字前加上“奇妙的”三字,问:不用读全文,你们能不能知道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是谈克隆的奇妙)
3、查字典理解“奇妙”(稀奇而巧妙)
4、克隆,奇妙在什么地方呢?让我们认真阅读课文来找答案。
二、初读课文,理解说明顺序。
1、默读课文,划出带有生字的词语。
毫毛 例如 马铃薯 收获 家畜 饲养 微生物 效率
2、查字典、词典,读准字音,理解词语的意思。
(1)多音字:家畜 效率 (2)除“微生物”外,均由学生自学理解。
3、自读课文,练习概括各自然段的意思。
小结:(1)孙悟空快速克隆自己。
(2)克隆就是无性繁殖。
(3)植物的克隆。
(4)低等生物的克隆。
(5)高等生物的克隆。
(6)克隆技术可以造福人类。
(7)克隆技术与其它科技成果结合。
(8)克隆技术的其它应用。
(9)克隆技术正在展示诱人前景。
4、练习归纳要点,理解课文说明顺序。
(1)把关系比较密切的自然段合并成一段,想一想:本文的重点讲了哪几个问题?
a、什么叫克隆。(第一段--第一、二自然段:不经过两性细胞结合而繁衍后代)
b、分类介绍自然界的克隆现象。(第二段—第三至五自然段:植物的克隆、低等生物的克隆和高等动物的克隆)
c、奇妙的克隆技术正向人类展示他的诱人前景。(第三段:第六至九自然段)
5、学生讨论后,教者归纳:本文中心突出,专门介绍有关克隆的知识。条理性强,先解释什么叫克隆,然后分类介绍植物、低等生物、高等动物的克隆现象,最后讲奇妙的克隆具有诱人的前景。
三、作业。1、朗读课文。 2、习字册生字描红、临写。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听写生词。
2、师述课文主要内容,帮助学生回忆上堂课内容。
二、精读课文,理解说明方法。
1、学习第一段。
(1)默读第一、二自然段,思考:什么叫克隆?
(2)相互交流。
(3)讨论后,教者归纳说明方法。
a、举例子:孙悟空拔一根毫毛能变成一群孙悟空,这就是克隆。
b、下定义:克隆就是无性繁殖,不经过两性细胞结合而直接繁衍后代。
2、学习第二段。
(1)自读第三至五自然段,同座相互讨论:这一段从哪几个方面讲自然界的克隆?用的是什么方法?
(2)开展讨论。
(3)教者归纳说明方法:
a、分类别。分植物、低等生物和高等动物三类来介绍。
b、举例子。植物的克隆就举了柳树、马铃薯、仙人掌等为例。
3、学习第三段。
(1)各自反复朗读第六至九自然段,想一想:这一段是怎样讲“奇妙的克隆技术正向人类展它诱人的前景”的?
(2)讨论后形成下列板书:
a、总说克隆技术可以造福人类。
b、可以培育优质、高产的粮食、蔬菜、品质优良的家畜。
c、可以挽救濒危物种,培植人体“配件”。
d、概括克隆技术展示诱人前景。
(3)这一段按“总—分—总”的结构来说明问题,显得条理清楚。
四、回顾全文,归纳总结。
1、《克隆之谜》重点向我们介绍了什么知识?采用了哪些说明的方法?
(《克隆之谜》重点介绍了关于克隆技术方面的知识,采用的说明方法主要有:举例子、分类别、下定义等。)
2、尼觉得本文在写作上有哪些值得你学习的地方?
五、练习。
1、说说克隆这项技术奇妙在哪里,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介绍克隆的。
2、关于克隆“可以造福于人类”,你还了解哪些?
板书:
植物
无性繁殖 低等生物
高等动物
7 克隆之谜
培育
造福人类 挽救
培植
教学反思: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克隆技术的发展、成就和意义,激发学生勤于思考、热爱科学的情操。
:
1、体会“克隆”的含义及其奇妙。
2、了解克隆技术的发展、成就和意义,激发学生勤于思考、热爱科学。
:2课时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掌握课文内容,了解“克隆”意义。
生字新词卡片
:
一、谈话引入:
1、通过前两课的学习,我们对科学充满了好奇,对生活充满了幻想,今天我们学习第七课《克隆之谜》(板书),也是有关科学奥秘的。看课题,同学们有什么问题?(克隆是什么,奇妙在哪里,克隆有什么作用?)
2、交流有关克隆的资料。
二、初读课文
1、读准宇音,认清生字字形,读顺每句话,把全文读通。
2、画不懂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了解它们的意思,仍然不懂的请做上记号。
3、边读边思考课前提的问题。
三、检查自学效果:
1、指名读课文,帮助纠正字音和读得不通顺的地方引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
2、了解词语的掌握情况,对学生不懂的词语教师作适当讲解。
四、分段指名读课文
提出学习要求: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按照怎样的顺序介绍克隆的?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五、指导书写生字
1.学生仔细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后,指名板演。
2.引导评价,适当范写。
3.学生用钢笔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六、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练读课文
1.了解有关克隆的知识和克隆研究的方法。
2.激发学生共勤于思考,热爱科学的情愫。
投影文字
:
一、复习引入: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按照怎样的顺序介绍克隆的?
二、精读课文:
学习第一至第四自然段:
1、默读第一自然段:什么是克隆?文中是怎样说明的?
2、怎样读第一自然段,谁来试试?
3、默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画出写动物的“有性繁殖”“无性繁殖”的句子,它们有什么区别?你是怎么理解的?小组交流,汇报。
4、教师引读“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部分。
5、植物是如何克隆的呢?自读课文第三自然段,画出写“植物都有先天克隆的本领”的句子,文中介绍了哪几种植物的克隆?奇妙在哪?(就……就……就……)(注意分号)
6、你读懂了省略号了吗?你能再举些例子吗?
7、你还读懂了什么?根据收集的资料谈谈“压条”和“嫁接”。
学习第五自然段:
1、高等动物可不可以克隆呢?自读第五自然段,你读懂了什么?
2、第一只克隆羊叫什么?名字是怎样得来的?“多利”的诞生有什么意义?
学习第六至第八自然段:
1、克隆技术是怎样造福人类的?你读懂了什么?除书上的,你还了解哪些?(小组讨论交流)
随机引导理解、感情朗读:
从“……可以……也可以……”体会克隆技术在培育优质、高产的粮食、蔬菜新品种,培育品质优良的家畜等方面的重要意义。
从“……还可以……,从而……”体会克隆在保护生态方面的重要意义。
从“……能够……能够……,一旦……就能……”体会克隆技术在医学上的意义。
2、教师引读
学习第九自然段:
克隆技术正向人类展示它诱人的前景,那么,它在哪些方面,有什么样诱人的前景呢?请你联系生活实际,发挥想像。(小组讨论交流,再在全班交流)
三、总结课文,了解说明方法
1、齐读全文:课文写了什么,按照什么顺序写的?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2、读了课文,你有什么想法?
师:克隆技术造福于人类,这是科学家们的巨大贡献,我们要学习科学家勤于思考,热爱科学的精神。
四、作业:作文《假如我是克隆专家》
7。克隆之谜
克隆是什么 神话 动物 植物 低等生物
↓
“多利”诞生 了不起 爱科学
↓
造福人类食物 畜牧 生态 医学学科学
↓
诱人前景
;id=148
克隆之谜试讲 克隆教案篇六
课时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结合文章内容,正确地说出克隆的“奇妙”之处。
2、了解克隆技术的发展、成就和意义,激发学生勤于思考、热爱科学的情操。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了解学生心中的克隆感受
在上课前,先请大家欣赏一个精彩的场面,如果大家熟悉的,还可以轻轻哼唱。出示《西游记》的相关场面。你看到了什么?拔出一把毫毛,可以变成一群孙悟空,这当然是神话,这种本领,一个科学名词来讲,就是“克隆”。出示:“克隆”二字,
1、在你的印象中,克隆给你什么感觉?自由交谈。(神奇、神秘、高深莫测、遥不可及)
2、是呀,克隆确实是神奇的,甚至是深不可测、遥不可及的。它就像一个谜,激起了我们的兴趣。今天我们所要学的就是克隆之谜。齐读(克隆之谜)(完成板书)希望通过了这篇课文,能解开我们心中的谜。
今天老师为大家特意设计了一个网站,设计了一下的一些栏目,帮助大家学习。
3、下面请大家打开课文纸,认真大声地读一读,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懂的词语,可以打开我们网页的阅读小助手帮助学习。
二、学习2----4小节 ,体会先天克隆的神奇
究竟什么是克隆呢?请大家点击进入“克隆由来”栏目,认真读一读课文的2——4小节,它告诉我们什么?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的课外资料,可以结合边上的词条栏目进行资料的浏览。(如果你觉得阅读内容不方便,可以看课文纸)
2、 自由读,交流,你从课文中了解了哪些克隆内容?
克隆就是无性繁殖;
植物有先天克隆的本领。
柳枝的克隆真有趣,难怪人们说“无心插柳柳成阴。”
马铃薯和仙人掌就更可爱了,给你这么一讲,我的眼前一下子就冒出了许多可爱的小马铃薯和仙人掌了。
交流,是呀,所以,凡此种种,都是植物的克隆。
低等生物的克隆。(看视频),想不想真切感受一下细菌的克隆?你有什么感受?(速度惊人,令人称奇),所以低等生物的克隆更速度之快,令人称奇。
课文用许多生动有趣的事例,让我们走近了克隆,我们从相关栏目中了解到,还有许多植物和低等动物有先天克隆的本领,你能不能学着3、4小节的样子,也来说一说呢?如果不太记得的同学,还可再去相关的栏目看一看,说一说。
评价语:听了你的介绍,我们有增长了许多见识。
原来这些也是克隆呀,真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生在此山中。”
听你这么一介绍,这种现象就更有趣了。
3、现在你对克隆又有了怎样的认识呢?交流
三、学习第五小节,体会克隆技术的神奇
1、确实,克隆就在我们身边,与我们的生活发生着密切的联系。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它的奇妙,刚才我们通过这么多生动有趣的例子了解了植物和低等动物有先天的克隆本领,那么你们有这项先天本领吗?为什么?
(出示:第二小节:我们知道,高等动物一般要通过雄性和雌性生殖细胞的结合,才能繁殖后代,人们把这种繁殖叫做有性繁殖。)
要让有性繁殖的高等动物也能进行克隆,那才是更大的神奇、大开眼界。
出示:那么,高等动物可不可以克隆呢?请大家自由读一读课文的第五小节
今天,老师把可爱的多利羊请到了我们的课堂,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它,听听它的故事吧。(一起听故事)
你觉得多利了不起、神奇在哪儿?(自由畅谈)
是呀,能让有性繁殖的绵羊也能进行无性繁殖,也就是克隆,不能不说它也是人类历史的上的一个创举,了不起的成就。
在这个克隆研究史还留有更多的克隆动物的足迹,你可以在“克隆大事记”网站上尽情浏览。说说你还知道克隆了哪些动物?
(其实克隆技术的研究之路是艰险,他们也是在不断的失败中前进的。)
从这儿我们知道,一切有生命的东西,都可以进行克隆。
四、学习第六、七、八小节,体会克隆技术造福人类
过渡:刚才,能克隆出高等动物是神奇的,难怪全世界有这么多的科学家在不懈努力研究着,探索着,他们研究克隆技术真正的目的是什么?(造福人类)
1、点击进入“造福人类”栏目,请大家读一读6、7、8小节,克隆技术从哪些方面来造福人类呢?当然,你仍然可以结合旁边的词条进行相关资料的浏览。
交流
评价语:看来克隆技术对人类健康来说真是个福音。
濒危物种有了永久生存的希望了。
(引读)学生概括:农业、挽救濒危物种、医学
3、相信你现在感受颇多了吧,假如你是克隆专家,你会克隆出什么造福人类?请你进入“奇思妙想”留言板,把你美好的心声写下来。
4、交流
五、学习最后一小节。展示克隆技术的广阔前景
所以说:“奇妙的克隆技术正向人类展示它诱人的前景。”指名读,齐读。
总结:克隆技术诱人的前景的开发,需要大家对科学有一份执着热爱,不懈的努力,或许我们的美好愿望就能梦想成真。
七、课外拓展
课文学完了,心中的谜团也打开了,相信大家对克隆还是意犹未尽吧,其实我们今天也只是了解了克隆的冰山一角,还有许多方面值得大家去探究,你还想对克隆做哪方面的探究?(交流)
结束语:相信大家对于克隆有了更多的期待,如果你们有独特感想,有时间请你进入“克隆论坛”中发表你的感想。继续进行交流。我在克隆论坛期待着你们。
六、作业
练笔:《假如我是克隆专家》
克隆之谜试讲 克隆教案篇七
【课堂再现】
(生读通课文后)
师: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三方面的内容,是哪三方面呢?请大家默读全文,边
读边思考这一问题。
(约6分钟后交流)
生1:我找到了一个点,就是课文介绍了克隆是什么。
师:对!你概括得很准确。(板书:什么是克隆)还讲了什么呢?
生2:我认为课文还讲了克隆的作用。
(一片附和声)
师:用书上的话说,就是克隆——
生:(七嘴八舌)造福人类。
师:用书上的话概括是个好方法。(板书:克隆造福人类)还有呢?
(生沉默,有几只小手似举非举,显然不敢确定)
师:那这样吧,请同学们再读读课文,想一想哪几节是写“什么是克隆”,哪几节是写“克隆造福人类”。
(约3分钟后交流)
生3:课文1、2节是写“什么是克隆”。
生4:(立即举手反驳)我觉得1—4节都是讲“什么是克隆”。
师:好,现在出现两种意见,你们同意哪种呢?
生4:(迫不及待)老师,我这样分的理由是第三节最后说“凡此种种,都是植物的克隆。”这说明这一节也在讲“什么是克隆”。第四节最后也说“这就是低等生物的克隆”,这也是讲“什么是克隆”。
师:大家赞同想法吗?(停顿,学生若有所思,片刻不少学生点头)我也赞同观点,可能有的同学还不是很理解,别急,相信学完这课你就能明白。
师:哪几节讲的是“克隆造福人类”呢?
生5:6—9节是讲“克隆技术造福人类”。
(对此学生没有分歧,达成了共识)
师:那现在还有哪节没有说到呢?这节讲的又是什么呢?
生6:第五节,这一节讲的是世界第一只克隆羊诞生了。
生7:就是克隆实验。
师:对啊!这不就是课文的第三方面吗?(板书:克隆的实验)
师:好!现在我们理清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了。(手指板书)同学们,你们看,作者的思路多清楚啊!从介绍什么是克隆,讲到克隆的实验,再讲克隆造福人类,让我们一步一步地深入了解克隆。
师:课文1—4节介绍了什么是克隆?请同学们再读读这4节,看作者是如何介绍的呢?
(生埋头读书,感觉有些茫然,我便做了提示:是从同一个角度写的吗?不少生豁然开朗。)
生8:我发现第一节写的是《西游记》中的克隆。
师:哦!也就是神话中的克隆。(板书:神话中的克隆)还有呢?
生9:第三节植物的克隆,第四节是说低等生物的克隆。(板书:植物的克隆、低等生物的克隆)
师:那第三节呢?
(刚才那三个句式一样,学生依葫芦画瓢,很容易说出。对于第三节生不知该如何表达了。)
(我的预设是“科学解释的克隆”,运用了说明文常用的下定义的方法,但感觉就这样生硬地告诉学生不太容易接受。忽然想到,数学中不是有很多定义吗?于是——)
师:谁来解释解释什么叫倍数。
(学生一愣,马上就有个学生心领神会。)
生10:第三节解释了克隆,告诉我们克隆的定义。
师:你反应非常快。这节我们可不可以说是科学解释中的克隆?(师板书:科学解释中的克隆)这是用了下定义的方法,是这样的说明文常用的方法。
师:(手指板书)现在大家看看这板书,作者为了让我们清楚地知道什么是克隆,从四个不同的角度作了解释。所以,我们把这四节归纳成一部分,现在大家理解意思了吗?(停顿)那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呢?
(学生讲了很多,什么“引起我们的兴趣”啦,“很简单,容易懂”啦,等等。由于快要下课了,我作了个总结。)
师:同学们很会揣摩作者的心思,讲得不错。老师也有一点想法:作者从四个不同的角度来写什么是克隆,能让我们在头脑中对克隆建立起立体印象。(学生不理解什么叫“立体印象”。于是,我随手画了个正方形和正方体。)如果只从一个角度讲,就像这个正方形,而从几个不同的角度讲,就像这个正方体,让我们对所要讲的事物产生立体印象,了解得更加清楚。(学生会心一笑)。今天,我们又学了一招:为了讲清别人比较陌生的事物,要注意从不同的角度去介绍,这样别人的印象才会深刻。
…………
【我的感想】
苏教版第十册第二单元以“科技之光”为主题编排了三篇课文——《梦圆飞天》、《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克隆之谜》。说实话,这是让不少语文老师感到困惑的主题单元,原因很多,我感觉最有代表性的便是,这样的课文“语文味”不足,放入科学课似乎更好。对此困惑,我也曾茫然,但想到既然编者将它们编进语文课本,必然有他们的道理,也一定想通过课文的学习提高语文素养。由此,我想到:挖掘教材语文因素,教科学课所不教。
那么,这篇课文有哪些语文因素呢?哪些又是科学课所不教的呢?我首先想
到的就是语言的内容和形式,即,表达了什么和是如何表达的。因此,我在学生疏通文字后,着力做了两件事:一、弄清课文讲了哪三方面的内容,其中,在讲“什么是克隆”这部分时,又讲了几方面。二、体会作者的写作思路,感受课文的结构严谨,步步深入,以及多角度阐述某一事物的写作方法。
应该说,这节课我在尽力凸现“语文味”,但由于是课前思考不够深入,导致课堂不够流畅,坎坎坷坷比较多,费了不少周折;对写作思路的感悟,侧重于老师的“说教”,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感悟时间,估计内化就更加困难。此外,对于“立体印象”的总结,不知是否恰当,有没有拔高之嫌,从现场的情况看,这一环节学生听的兴致最浓,大概是将语文和学生“整合”的缘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