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教学计划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部编版(7篇)
时间流逝得如此之快,前方等待着我们的是新的机遇和挑战,是时候开始写计划了。我们该怎么拟定计划呢?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计划书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教学计划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部编版篇一
【教学目标】
1.准确翻译和背诵全文。
2.品味孟子的论辩艺术,感受孟子的人格魅力。
【课前预习】
1.根据课下注释,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扫除文字障碍。
2.查找资料,进一步了解孟子的思想。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能用普通话准确而流畅地朗读课文。
2.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准确翻译全文。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新课
大家都熟悉“卧薪尝胆”的故事吧。越王勾践在患难中矢志不渝,终于打败了吴国,重振国威;然而在此之后,“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沉溺于安乐中的越王最终还是重蹈了吴王的覆辙。越王勾践的经历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呢?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起去探究其中的原因吧。
二、朗读课文
正音释义:
畎(quǎn)亩:田地。
曾(zēng)益:增加。
拂(bì)士:辅佐君王的贤士。
三、读出节奏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四、理解词义
请同学们结合课下注释圈点勾画出应该重点理解的词语,然后学生之间自由讨论,共同解决。
借助课文注释,查阅工具书,自主解释文中不理解的词语。
(1)常见实词
①傅说举于版筑之间:任用、选拔;捣土用的杵。
②孙叔敖举于士:狱官。
(2)常用虚词
①舜发于畎亩之中:从。
②而后作:表承接。
③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表并列。
④征于色:在。
(3)一词多义
发:舜发于畎亩之中(起,被任用)
发于声(表现)
拂:行拂乱其所为(违背)
入则无法家拂士(同“弼”,辅佐)
(4)词类活用
①劳其筋骨(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劳累)
②饿其体肤(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饥饿)
③空乏其身(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贫困)
④所以动心忍性(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受到震撼)
⑤所以动心忍性(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坚忍)
⑥行拂乱其所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受到扰乱)
五、疏通全文
先请同学们结合课下注释说说课文的大意,之后同桌之间可以互相合作,一个同学朗读原文,另一个同学翻译意思,这样,逐句说一遍。之后,我们请出一组同桌在全班读一读,说一说。注意下列要求:
读:读准字音,流畅自然,节奏合理。
说:意思明确,条理清晰,语言通顺。
组织学生说课文大意:
第一段:舜本来在历山耕田,后来被尧起用,成为尧的继承人。傅说本来在傅岩替人筑墙,后被殷王武丁任用为相。胶鬲本来以贩卖鱼盐为生,后受到周文王的举荐,做了纣王的大臣。管夷吾被囚禁在监狱里,得到鲍叔牙的推荐,被齐桓公任用为相。孙叔敖在海滨隐居,被楚庄王任用为相。百里奚身为奴隶,被秦穆公赎回来用为大夫。所以,上天要降下重大责任给这个人的时候,必定使他的心志困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之苦,使他身处贫困之中,在他做事的时候,又使他的所作所为受到阻挠,以上那些遭遇,都是用来使他的心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格坚忍起来,增加他本来所欠缺的能力。
第二段:一个人常常犯错误,然后才知道改过。内心困苦,思虑堵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表现在脸色上,流露在言谈中,才能被人们了解。一个国家,在国内如果没有守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没有势力、地位相当的国家的威胁和外来的忧患,这样的国家常常会招致灭亡。由此可知,常处忧愁祸患之中可以使人生存,常处安逸快乐之中可以使人死亡。
六、诵读课文
请同学们再听一遍课文的录音,听完后,根据感受反复诵读课文。
七、背诵全文
反复朗读直至能背课文,要求准确、熟练。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分析思路,品味孟子的论辩艺术。
2.客观评价,感受孟子的人格魅力。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理解了文中重要词语的意思,并在这个基础上翻译了全文,还朗读并背诵了全文。这节课,我们要继续深入学习,了解本文是怎样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议论的,并从中去品味、欣赏孟子文章的风格。
二、理清思路
1.作者一共列举了几个人物?他们有什么共同特点?其作用是什么?
(明确)列举了六个人物:舜、傅说、胶鬲、管仲、孙叔敖、百里奚。他们虽然出身卑微,历经了苦难的磨炼,但都被提拔任用,有了一番作为。列举六位名人的事例,为论点提供充足的事实依据,使文章富有气势,增强说服力。
2.第一段要说明的道理是什么?
明确:人才要在困境中造就。“是人”指文章开头所列举的六个人及与之相类似的其他人或能担负重任、有所作为的人。作者认为人要有所作为,成就大业须经受苦难的磨炼。这一段中有振聋发聩的名句:“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这几句话告诉人们:所有将来要成就一番事业的人,都必然要在内心和身体各方面经受一番痛苦与曲折的磨炼,并以此来增长自己的才干。以后再碰到类似的困难和挫折,便能处变不惊,临危不乱。
3.第二段论证的是什么?是从哪两个方面论证的?
明确:论证了经受磨炼的益处。是从正反两个方面论证的。正面:个人作为——人处困境才能奋发有为。反面:治理国家——国无忧患易遭灭亡。
4.文章最后一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明确:是全文的总结,揭示了中心论点。
三、梳理全文
1.这篇短文在论证方法上有什么特色?
明确:这篇短文采用了类比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等论证方法。如把造就人才与治理国家类比,如罗列六位逆境中成才的人物事例,等等。
2.简述作者的论证思路。
明确:第一段首先用排比句式列举六位历人物的事例,说明担负重任并作出了成绩的人物并不是天生如此,而是经过一番艰苦磨炼的,为下文得出结论提供了充足的事实论据。之后论述了人要担负重任,有所作为,成就大事,必须先在思想、生活、行为等方面受一番艰苦磨炼的道理。第二段论述了人处于困境中才能奋发,无忧惧则往往遭到灭亡的道理。最后点明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四、探讨交流
1.你认为孟子这篇文章的思想对我们仍有什么可贵的启发意义?
明确:孟子文中所说的两个问题,对我们仍具有可贵的启发意义:一是关于人才的造就问题。孟子在这个问题上强调了两个方面。一方面他强调人的才能是在艰难困苦的磨炼中形成的,增长的。担当“大任”者,必先经历一番艰难困苦的磨炼,方能增长才能,担此大任。才能不是天生的,而贪安图乐,自然也增长不了才能。才能从磨炼中来。另一方面他指出人要能够经受住挫折困顿的考验,在挫折困顿中奋起,这样才会有所作为。在挫折困顿面前,振作精神,努力奋斗,发挥主观能动性,方能冲出困境,别开生面;若颓然丧志,一蹶不振,自然也就消沉下去。才能从奋斗中来。一是关于国家的治理问题。孟子指出拥有贤臣,保持警觉,居安思危对一个国家极端重要,这关系到国之存亡。孟子的这个思想有深远的意义。试想,一个国家如果奸邪当道,丧失警觉,那么其前途命运是可想而知的。
2.以“我心目中的孟子”为话题来探究一下孟子究竟是怎样的人。
明确:孟子本人是个讲大义、有气节的人。他履行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原则,从不阿谀奉承、趋炎附势。“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表明了他的处世态度。
孟子是个仁义之人。“仁政”是他一生不懈的追求。有仁义,相关者都会受益;无仁无义,所有人都不会受益。“义”作为一种道德规范,约束一己之私欲,成就集体、民众的大利。他提倡“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与民同乐”等民本思想。
孟子是一个心怀天下的政治家、思想家。就孟子的人格而言,他有着“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的宏愿伟志。他为实现自己的理想遭遇挫折而矢志不渝,表现出强烈的使命感,展露出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
孟子是一个聪明机智、豪爽直率的辩论家。他义正词严,直言不讳,敢于抨击统治者,展示了一个无私无畏的辩论家的形象。孟子以自己的行为实践着自己的人生主张。
五、迁移延伸
请同学们联系现实生活,联系实际,谈谈对艰苦奋斗、忧患意识的认识,搜集鼓励人艰苦奋斗,积极向上的名言警句、古今中外同类型的事例。全班交流,并积累在摘抄本上。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教学计划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部编版篇二
《社戏》
【教学目标】
1、学习运用情节、结构分析小说,并理解文中叙事有详有略的写作特点。
2、理解本文景物描写对表达中心思想的作用。
3、了解课文所表达的对劳动人民的深厚真挚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体会作者热爱农村,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2、理解本文景物描写对表达中心思想的作用。
3、理解文章叙事有详有略的写法。
4、分析双喜,六一公公的人物形象。
5、分析景物描写对表达中心思想的作用。
【教学难点】
1、对文章最后一段的理解。
2、文章的写作背景。
【教学方法】
1、阅读第一法──质疑法(提问法)。
2、听录音法、朗读法。
3、讨论法、探究法。
【教学课时】3课时
【课前预习】
1、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惮 dàn 歌吹 chuì 漂渺 piāo miǎo 归省 xǐng 潺 chán 皎洁 jiǎo 撺摄 cuān duo 絮叨 xù dāo 凫水 fú 行家 háng 纠葛 jiū gē 怠慢 dài 家眷 juàn 蕴藻 yùn zǎo
2、查工具书,解释下列词语:
⑴倘:连词。有如果的意思,表示假设。
⑵大抵:副词。有大多、多半的意思,表示对某种情况的基本估计。
⑶相仿:大致相同。仿:类似。
⑷欺生:欺负新来的生人。
⑸怠慢:冷淡。怠:轻慢。慢态度冷淡。
⑹诚然:副词。有确实的意思。
⑺舒展:原指伸展得开,不蟋缩。本课是舒畅的意思。
⑻通通:本课形容船头激水的声音。
⑼朦胧:月光不明。本课用作动词,是模糊起来的意思。用作形容词,泛指(光线、物体、思想、意识等)模糊、不清晰。
⑽歌吹:歌声和乐声。
⑾屹立:高耸而稳固地立着。屹:山峰高耸的样子。
⑿疏疏朗朗:形容稀疏的样子。
⒀扫兴:正当高兴的时候,遇到了不高兴的事情而兴致大减。兴:兴致。
⒁纠葛:纠缠不清的事情。葛:葛藤,比喻纠缠不清的关系。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师:同学们,童年是我们最值得珍藏和回忆的美好时光,老师很想知道你童年时,你最喜欢去哪里?最喜欢做什么?(学生自由回答)
师:童年生活犹如一幅五彩斑斓的图画,犹如一个欢快跳跃的音符,说不尽道不完。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读鲁迅先生的《社戏》,看看文中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童年生活的画面。
1、作者简介: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代表作有我国现代文学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中篇小说《阿q正传》,散文集《朝花夕拾》,小说集《呐喊》,杂文集《坟》《二心集》等。
2、写作背景:这是鲁迅1922年写的一篇短篇小说。作品以少年时代的生活经历为依据用第一人称写看社戏的经过,表达了作者对少年时代生活的怀念,特别是对农家小朋友诚挚情谊的眷恋。
二、初识课文
听录音,弄懂字音,了解课文大意。
三、课文分析
1、提问:请按时间顺序给课文分段、分层,归纳段意、层意。(讨论并归纳)
第一部分(第1~3节):写平桥村随母亲归省的生活,交代出看社戏的时间、地点、机缘和参与人物。
第1层(第1节):交代看社戏的时间、地点和机缘。
第2层(第2节):交代乡间生活的小朋友。
第3层(第3节):平桥村乐土的乐事:钓虾、放牛。并为乐事──看社戏作铺垫。
第二部分(第4~30节):写到赵庄看社戏的全过程。
第1层(第4~9节):写看社戏前的波折。
第2层(第10~13节):写去看社戏途中的见闻、感受。
第3层(第14~21节):写在赵庄看社戏。
第4层(第22~30节):写看社戏后归航偷豆。
第三部分(第31~40节):写看社戏后的余波。
2、课文写了几件事,哪些事详写?哪些事略写?讨论并归纳:
⑴六件事:
①写了人随母亲归省小住平桥村;
②钓虾放牛的乡间生活;
③看社戏前的波折;
④夜航去看社戏途中;
⑤去赵庄看社戏;
⑥看社戏后归航偷豆;
⑦六一公公送豆。
⑵详写的是:③④⑤⑥略写的是:①②⑦
3、提问:为什么有的情节详写,有的情节略写?讨论并归纳:
因为文章主要写看社戏,所以赵庄着社戏,夜航去看社戏途中,看社戏前的波折,看社戏后归航偷豆详写,其他情节与看社戏关系不大,所以略写。
4、提问:我看社戏的时间在什么季节?你怎么知道的?讨论并归纳:
在春末夏初。因课文写消夏扫墓完毕之后,罗汉豆成熟两岸的豆麦。写的是春末夏初时的景物。
5、提问:我看社戏的地点是平桥村。平桥村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我为什么称它为乐土?讨论并归纳:
平桥村是一个离海边不远,极偏僻的,临河的小村庄;住户不满三十家,都种田,打鱼,只有一家很小的杂货点。但在我是乐土。因为:
⑴我在这里不但得到优待,又可以免念秩秩斯于幽幽南山了;
⑵许多小朋友伴我来游戏,掘蚯蚓,钓虾,放牛;
⑶没有封建礼教的约束,人人平等。
四、小结
本文作者围绕看社戏,浓墨重彩地铺写看社戏前的波折,去看戏途中,看社戏的过程和看戏后归航偷豆,令人读来如身临其境,深受感染。而对于得以看戏的机缘,看戏后的余波,作者则简略带过,用笔非常高明。详略之间,又并非简单化的截然分开的。详写中也间杂着略写(如母亲深夜候船)略写也绝不是都作笼统的交代(如放牛钓虾的乡间生活就写得充满情趣)。这些写法,都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写作特色)
五、作业
1、练习一、练习二(可以不抄写题目,答案要详细准确)。
2、课后词语抄写两遍。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认识鲁迅笔下一群淳朴可爱的农村孩子的形象,分析双喜、六一公公的形象。培养学生提问能力和合作精神。提高学生整体感悟能力和词句分析能力。积累语言。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端正学生学习态度,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内容〗
一、导入
这是一篇小说,虽然是以作者的经历为素材创作的,但我是小说中的人物,不是鲁迅。课文是《社戏》这篇小说的节选,表达了作者对少年时代生活的怀念,特别是对农家小朋友诚挚情谊的眷恋。
二、讨论探究以下问题,分析人物形象
1、提问:平桥村本是一个极偏僻的小村庄,住户不满三十家,可课文中说但在我是乐土,为什么?
明确:
⑴我在那里受到优待──钓虾归我吃;坐船在舱中;和年幼的小孩剥豆;六一公公送我罗汉豆。
⑵可以免念枯燥无味的秩秩斯干幽幽南山。
⑶没有严格的行辈之分,年纪相仿的我们是朋友,即使偶而吵闹起来,打了太公,一村的老老小小,也决没有一个会想出犯上这两个字来。
⑷有热情好客的小朋友们:有最聪明的双喜,有乐于助人的桂生,有公而忘私的阿发。
⑸有丰富多彩的生活情趣:掘蚯蚓、钓虾;放牛;看戏;欣赏夜景;偷豆、吃豆。文中写乐土之乐是要反衬读秩秩斯干幽幽南山的不乐,表达了我对封建教育的反感,同时也反映了农村孩子的天真、友善和直爽的性格。
2、讨论这部分在全篇中的作用:
明确:
交代了看社戏的时间、地点、机缘,引出了同去看社戏的人物──乡间生活的小朋友,还交代了乐土中的乐事,为下文写我在那里所第一盼望的──看社戏做了重要的铺垫。同时,平桥村的生活也是我所深深怀念的。
3、分析双喜的言行,谈谈双喜是好孩子头还是坏孩子头?讨论并归纳:
⑴当我看社戏受到波折时,双喜大悟似的提议──表现双喜聪明。
⑵当外祖母担心都是孩子们时,双喜大声打包票,理由有三:
①船又大
②迅哥儿向来不跑
③我们又都是识水性的?──表现双喜反应灵敏,考虑周到,善解人意,办事果断。
⑶看戏时双喜分析铁头老生不翻筋斗的原因──表现双喜聪明、细心。
⑷归航偷豆时征求豆主人阿发的意见──表现双喜考虑事情周到;双喜以为再多偷,倘给发的娘知道是要挨骂的──表现双喜考虑周到。
⑸吃完豆,双喜所虑的是用了八公公船上的盐和柴,并考虑好对策──表现双喜考虑事情到。
⑹双喜送我回到家,都回来了!那里会错。我原说过写包票的!──表现双喜做事有始终。
⑺双喜回答六一公公的问话──表现双喜反应灵敏。
小结:双喜是一个聪明、机灵、善解人意,考虑周到,办事果断的好孩子头。
4、偷吃罗汉豆这一情节中,作者重点描写的是什么?
分析:这里,作者重点描写的是偷豆,通过对孩子们摸、摘、煮、吃等几个细节的描写,表现了他们各自不同的性格和优秀品质。阿发在地里往来的换了一回的独特动作和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的个性化的语言,充分表现了他热情无私的高贵品质。通过对偷豆和用八公公船上的盐和柴的处理,表现了双喜的聪明、果断、正直的性格特征。
5、论如何看待偷豆的事。设问:
⑴小伙伴们在什么地方偷?为什么偷?
⑵偷谁家的?怎样偷?
⑶他们怎样预防偷的秘密被人发觉,又怎样对待可能出现的后果呢?讨论并归纳:
⑴偷的是自家的豆,请的客是公共的,偷豆请客,理所当然;
⑵从六一公公的话可以证明请客?──这是应该的。
⑶六一公公还送豆给客人尝尝。因此,这不算什么盗窃行为。而是表现了孩子们热情好客,淳朴善良,天真活泼。
明确:
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偷中凝结着小朋友们诚恳待客的热情;偷中跳动着小朋友们纯洁无私的心;偷中反映着小朋友们周到细致、天真纯朴的天性。偷,一改一般意义上的残酷、自私、遭人唾弃性,而成为一种热情的、无私的、天真质朴的偷,偷出了情趣,偷出了欢乐。
6、分析六一公公的言行,谈谈六一公公是一个什么样的老人。讨论并归纳:
⑴双喜,你们这班小鬼,昨天偷了我的豆了罢?又不肯好好的摘,踏坏了不少。证实双他们是否偷了豆,重在指责他们踏坏了庄稼──表现六一公公善良、宽厚,爱惜劳动果实。
⑵六一公公看见我,便停了揖,笑道,请客?──这是应该的。还问迅哥儿,昨天的戏可好么?豆可中吃呢?──表现六一公公淳朴、好客。
⑶六一公公夸自己的豆好我的豆种是粒粒挑选过的──表现六一公公好高。
⑷六一公公送豆给母亲和我吃──表现六一公公淳朴、好客、热诚。
小结:六一公公是一个宽厚、善良、淳朴、好客、热诚的老人。
7、文除了这两个主要人物之外,还有其他人物,他们分别是谁?各有什么性格、特征?他们对我是怎样的态度?
讨论明确:外祖母、母亲、阿发、年幼的等许多小朋友。
三、小结
课文描绘了农村少年的群像,着重刻画了双喜的形象,还有阿发等人;此外还勾勒了六一公公淳朴、热诚和宽厚的性格。作品的主题思想或者说中心意思,主要就是通过对人物形象的描写表现出来的。
四、作业
1、练习三,抄题目,认真分析作答。
2、背诵12~14自燃段。
3、熟读课文。
第三课时
一、导入
解题:社,礻旁加土,是个会意字。礻表示祭祀,土是土地神。古代把土地神和祭祀土地神的地方叫社。按照我国民间的习俗,每到播种或收获的季节,农民们都要立社祭祀,祈求或酬报土地神。在绍兴地区,后来发展为以演戏的形式祭祀,这时候演的戏就称为社戏。
二、讨论探究课文
1、齐读课文第11~13节,讨论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描写月夜行船时沿途景色的?这些景物描写对表现文章中心思想起什么作用?讨论并归纳:
从嗅觉(清香)、触觉(扑面吹来)、视觉(朦胧的月色、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依稀的赵庄,几点火)、听觉(歌吹)、想象(戏台、渔火),写出江南水乡月夜的特征,写出了小朋友行船之快。随着时间和空间的转换,依次写出了我在沿途的种种见闻和感受,融情于景,情景交写得有形;起伏的群山,一丛松柏林;有色:豆麦的碧绿、月色的朦胧;有声:笑声、嚷声、水声、笛声;有味:豆麦的清香;有情: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目失起来。
作用:这些景物描写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江南水乡所特有的清新优美的图景,也烘托出我去看社戏时轻松、愉快、兴奋的心情。
⑴景物描写多侧面,分别从色彩、声音、视觉、听觉、嗅觉各个侧面着笔,恰如多重奏管弦曲,给人以十分丰富的感觉,景物的立体感由此产生
⑵景物描写多层次。这里所说的层次,主要指景物的空间位置,《社戏》中能清晰地显示出远景、中景、近景三个层次
⑶达到了情景交融,也抒发了作者对农村的热爱之情。
2、看戏和看戏返回途中两次景物描写基本相同,但描写景物的次序却是互相颠倒的,描写上也有所不同,请找出来:
明确:
去时,最后描写的是仙境一般的戏台,而回来时却将戏台放到最前面来写。去时,尚可看到淡黑连山的曲线。(11节)回来时,周围的黑暗只是浓看不到什么轮廓了。去时,看到的远远近近的渔火,为返回时几个夜渔的老渔夫看见在浪花里蹿的大白船而停下艇子喝采的描写埋下优笔。(23节)这样的描写,不仅形象生动,而且丝丝入扣,细致续密。
3、天晚上的社戏到底好不好看?你从哪里可以看出来?(20、21两节可以看出)
4、六一公公送给我和母亲吃的豆,和昨夜吃的豆是一样的,为什么我感到没有昨夜的好呢?分析:
⑴昨晚的豆是自摘自煮,随心所欲地享受。
⑵是在充满着神奇色彩的夜晚,孩子们欢聚在一起的情况下吃的,孩子们觉得新奇、刺激。
⑶是在很疲乏,许久没有东西吃的情况下吃的。现在环境不同了,豆味也不同了。那夜的豆,是很普通的豆,那夜的戏,也只是一般的戏,或者说还有些乏味。我之所以赞美它,是因为当时特定的环境,从封建的课堂走入广阔的天地,又有一样热情好客的小朋友,我自然终生难忘。其实,赞美豆和戏,正是赞美农民和农家孩子热情、无私的好品质,表现我对劳动人民深沉而真挚的感情。
5、戏其实并不好看,豆也很普通,为什么文章结尾却写道: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讨论并归纳:
我所难忘的是平桥村的老人孩子那种淳朴、善良、真挚的感情和他们的劳动的本领、办事的能力。再加上特有的农村风光,自由的空气,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亲密的关系。这一切都是我童年时代在城镇里未曾见到过的。在以后的人生路上也很少见到的。我对这段往事的回忆,表达了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童年生活的回忆和留恋之情。
三、总结(中心思想)
本文通过我与农村孩子看社戏前后故事的叙述,赞美农民和农家孩子淳朴的品质和聪明的才干,表现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回忆和留恋的心情,以及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四、作业
1、《学习指要》。
2、熟读课文。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教学计划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部编版篇三
《春酒》
知识目标
1.积累词语,掌握“家醅、一马当先、挑剔、炮制、顾名思义、兴高采烈”等词的读音、词义,并学会运用。
2.了解作者及其创作概况。
3.了解作者故乡杭州一带的新年习俗,领会文章中流淌的浓浓的思乡之情。
能力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以声传情,领会文章的情致,感受作品的意蕴。
2.精读课文,品味精彩语言,关注细节描写,感受作品的风俗之美、人情之美。
德育目标:激发学生关注身边生活,发现并领略生活的诗意。
教学重点:感受作品诗一般的语言、诗一般的生活、诗一般的童年,激发学生珍惜花样年华,追求诗意人生。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作品的思乡怀旧之情。
教学方法
1.情景教学法。孩子们对于新年总是有许多丰富的感受。课前教师可以让学生提交新年家庭录像带并播放,引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也可以让学生漫谈自己过年的故事、体会,营造教学氛围。
2.朗读教学法。朗读是领会文章情致的方法。教师宜采用多种形式指导学生朗读,如教师范读、学生跟读;学生练读;学生表演朗读;个体读、集体齐读等方式。在反复朗读中引导学生感受那些经历中蕴涵的情感和意蕴。
3.讨论点拨法。
4.品读鉴赏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录音机、示范朗读磁带、录像机、录像带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要点]:
激发生活经验,创设阅读氛围;朗读课文,积累词语,整体感知文意;精读课文,合作研讨,领略作品的风俗之美、人情之美,理解作品的意蕴;品读课文,鉴赏作品诗化的语言,学习运用细节描写;延伸拓展,从更深的层次上理解作品。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设计(一)
琦君,当代最有名的台湾女作家之一。代表作品有散文集、小说集以及儿童文学作品30余种。《琦君说童年》想必大家都看过吧,今天我们一起学习选自其中的《春酒》。
设计(二)
一年之计在于春,新年是极喜庆的字眼。每到这一天,人们都会准备些象征来年幸福、美满的东西,如春糕、春馍、春酒等。甜甜的一杯春酒,是节日的珍品,是母亲的骄傲,更是作者最美好的回忆。让我们与作者一起,在这杯甘醇的“春酒”中尽情地陶醉吧!
二、激发生活经验,创设课堂氛围
1.课前,学生提供新年家庭录像带,教师选择精彩片断播放,创设浓浓的课堂氛围,师生一齐步入第一个教学环节——“都来看我过春节”。
2.学生漫谈自己过年的故事、体会,教师引导学生感受那些经历中蕴涵的情感和意蕴,步入第二个教学环节——大家都来说“新年”。
3.教师总结并提示:我国浙江温州一带是如何过年的,请听琦君为我们讲述的过年的故事——《春酒》。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
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学生听读,沉浸在作者娓娓的述说中。
教师强调需要积累的字词。
(多媒体显示)
家醅(pēi)炮制(páo)挑剔(tì)
一马当先:作战时冲锋在前,形容、带头。
顾名思义:看到名称,就联想到它的意义。
兴高采烈:兴致高,情绪热烈。
2.学生默读,体会文中深情。
3.学生大声读课文,力求读得顺畅,读出文中的情感。
4.选朗读水平较好的同学范读,其余同学点评。
四、精读课文,合作研讨,领略作品的风俗之美、人情之美,理解作品的意蕴、作者的思想情感多媒体依次显示各个讨论题目,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然后集体交流。
1.文章主要记叙了哪几件事?这几件事是如何组合在一起的?
明确:文章主要记叙了儿时在故乡过新年、喝春酒、喝会酒,如今自泡八宝酒等四件事。
本文的构思非常精巧。作者在文末巧设文眼,却又不露痕迹,作者把许多有关的片断汇集于“家乡的味道”这个焦点上:农历新年里的种种风俗与禁忌,“我”一马当先地作为母亲的代表前往家家户户喝春酒,乡亲之间互相“起会”置办“会酒”的融洽,“我”在许多年之后按母亲的办法“如法炮制”的“八宝酒”……这一切都围绕“家乡的味道”展开。
2.作者回忆儿时过年、喝春酒、喝会酒这几件事,有何意义?
明确:这几件事显示了故乡的风俗之美、人情之美。
民俗之美:新年虔诚地迎神拜佛,有诸多禁忌,添了几许神秘;元宵节后,换下的供品堆得“满满一大缸”,孩子们兴奋、快乐;家家邀饮春酒、贺喜道福。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一幅中国传统风俗画卷。
人情之美:家家户户轮喝春酒,大有“家家扶得醉人归”之景象;村子里有人需钱急用,大家起会捐助;正月里会首置酒表示酬谢,母亲让出花厅供人请客,并捧出自己泡的“八宝酒”为人助兴;此时灯火通明,人人兴高采烈。寥寥几笔,淳朴的民情便流淌开来。
3.文章结尾写道:“一句话提醒了我,究竟不是道地家乡味啊。可是叫我到哪儿去找真正的家醅呢?”作者怀念的仅仅是家乡春酒的味道吗?
明确:作者在文中主要通过春酒写故乡的风俗之美、人情之美,写自己对故乡亲友的怀念,对母亲的追思,其间,流淌的是浓浓的思乡之情,是对一种让人难忘的生活的深情怀念。
4.教师总结引申:琦君散文中的童年记忆、故乡怀想是那样的美,儿童圣洁的心灵,乡民美好的生活情趣,似乎轻笼着一种超凡脱俗的光辉。她曾经这样深情地说过:“像树木花草一样,谁能没有一个根呢?我若能忘掉故乡,忘掉亲人师友,忘掉童年,我宁愿搁下笔,此生永不再写。”
五、归纳总结、拓展延伸
1、提问:我们学过哪些思乡的诗句?
过渡:这些古诗名句都表达了游子的思乡之情。现代也有许多表现海外游子思乡的文学作品。接下来,一起感受余光中先生的《乡愁》
(插入音乐、歌词)
2、提问:这首诗和《春酒》有着相同的情感,是什么?
乡愁,是琦君笔下那杯甘醇的美酒;是余光中隔着那湾浅浅海峡的呼唤;是席慕蓉心中那棵没有年轮永不老去的树,远离故乡的游子,即使到了耄耋之年,也希望能够落叶归根。这种难以割舍的思乡情结,是五千年中华文化积淀下来的最深厚的情感基础,正是这种特殊的情感,使得中华民族生生不息。
最后,祝愿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这么一棵永不凋零的常青树。下课!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教学计划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部编版篇四
《周亚夫军细柳》
教学目标:
1.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语
2.品味意蕴丰富的语言
3.学习本文对比的写法
4.理解周亚夫之“真”
教学重点:
1. 积累常用文言词语;
2. 学习本文对比的写人叙事技巧。
教学难点:反复对文章语言进行比较鉴赏,层层深入地体会周亚夫的“真”。
教学创意:
1.先学后教,以学定教:
2.给足空间,渗透方法:
3.融入文化,一体四面。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预习
(一)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自主翻译课文,疏通全文大意。
(二)将自学时无法理解的词句做上记号。
(三)搜集与细柳营相关诗词。
二、激疑导入
(一)同学们,课前咱们要求搜集与细柳营相关的诗句,谁来分享一下?
学生分享,教师可做补充。
(二)激疑:同学们搜集的诗句真不少!显然“细柳营”是备受文人们青睐的。但一个小小的军营,究竟有何魅力能让那么多文人骚客另眼相待呢?让我们走进《周亚夫军细柳》去一探究竟吧!
(设计意图及教学建议:导入的设计意图一方面是帮助学生积累相关诗词,另一方面是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教师可提前整理部分易于理解的诗词,展示在ppt中,便于学生摘录。)
三、预习检测
(一)去句读朗读
1.去掉全文标点,请学生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跟读并纠错。
2.全班齐读课文。
(二)配图讲故事
1.学生用自己的语言简要概括本文内容。
展示和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请学生给图片配文。
(设计意图及教学建议:本环节针对课前预习而设,旨在检测学生预习的效果,对课文内容做整体上的梳理。教师在纠正字音时,可以分析错误的原因,深究字词背后的语言依据,扩充语文知识,图片出示的顺序可以打乱,以进一步检测学生对课文内容的了解程度。)
四、学生质疑
(一)合作学习,互助释疑
学生组内交流预习时做了记号的疑难词句,互助释疑。
(二)班级交流,质疑问难
学生以组为单位提出仍无法理解的问题,全班共同解决或教师指导解决。
(设计意图及教学建议:该环节渗透了本课教学的核心理念“以学定教”,即教学的起点是基于“学生需要的”而非“教师能教的”。设计以上两个任务,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并梳理出重点文言字词。在指导过程中,对于学生难以理解的字词,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勾连所学知识,提高其知识迁移能力。)
五、教师补遗
(一)教师提问,学生自主思考
1.“吾欲入劳军”中的“欲”如何翻译?
2.“亚夫乃传言开壁门”中的“乃”翻译为“于是”还是“才”比较好?
3.“军中不得驱驰”中的“不得”如何翻译?
(二)学生合作探究,教师点拨
明确:
1.“欲”这里常翻译为“想”或“要”,皆属同一义项。但翻译成“想”比翻译成“要”更为合理。就语境来看,文帝是尊重与配合周亚夫的,翻译为“要”则稍显强势了。
2.“乃”翻译成“才”为好。文帝劳军,先至霸上、棘门,周亚夫身为大将,消息灵通,且细柳与前两营不远,故他不可能不知文帝将至。然而他始终未有通融,直至文帝按正规程序请示。可见用“才”方能贴合此语境。
3.“得”可翻译为“能够”、“可以”等,表示情况允许。但结合语境,“将军约”和“军中”皆在强调这里是军营,军营有军营的规矩,规矩就得遵循。故而“不得”翻译成“不准”远比“不能够”更能彰显军令的。
(设计意图及教学建议:本环节是对上一环节的补充与深化。“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教师作为平等中的首席,也有权说出自己的理解。且教师基于自身认知水平,他所能看到的,往往会高于学生,故而能引领学生看到更远。通过本环节的学习,学生对文意的理解会更为准确,也更能体会到文章语言的考究,并为下一课时人物形象的把握张本。教师在教学时应注意引导学生结合语境进行分析,培养其语境意识。)
六、字词梳理
(一)请同学们按照以下提示,梳理本课词语并记忆。
1.字形生僻的词语(注音)
2.字义与之前所学不同的词语(释义)
3.其它新学的常用词语(释义)
(二)教师总结
明确:
字形生僻的词语:棘(jí)、彀(gòu)、曩(nǎng)
字义与之前所学不同的词语:
军(驻军)、劳(慰问)、居(经过)、之(到)、固(一定)、且(将要)
其它新学的常用词语:
已而(不久)、被(同“披”,穿着)、无何(不久)、揖(拱手行礼)
(设计意图及教学建议:该环节是本课的收束环节,旨在让学生明晰本课所学,并积累文言词语,落实单元目标的要求。)
第二课时
一、切入
(一)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把握了本文的主要内容。现在大家知道细柳营的魅力在何处了吗?
明确:周亚夫
(二)文中有对周亚夫的评价吗?请找出来,读一读。
明确:嗟乎,此真将军矣!
(设计意图及教学建议:本环节目的有三,一是回扣第一课时的导入,将本课学习引向周亚夫其人:二是找出本文关键句,切入文本:三是与本课收束环节呼应。第一个问题,教师可以提示学生勾连《陋室铭》。若学生回答的是细柳营戒备森严或军纪严明,亦可引导其归因为周亚夫治军有方,此皆可为后续学习张本。“嗟乎”一句,读是关键,为收束环节再读此句做铺垫。)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教学计划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部编版篇五
《愚公移山》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积累文言文重要的实词、虚词,辨析一词多义。
2.理解课文深刻的寓意。
3.反复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探究文章的内涵,培养文言文自读能力。
4.把握愚公这一人物形象,体会对比,衬托手法的表达效果。
过程方法
以多样化朗读培养学生的文言语感,通过自主思考、合作探究的方式加深对文章内涵的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愚公精神,正视成长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勇往直前。
【教学重难点】
难点: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词语,培养语感。
2.理解本文的时代意义。
难点:1.培养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
2.理解神话结尾的作用,体会“京城氏之子”“跳往助之”这一细节的作用。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愚公移山的故事家喻户晓,同学们耳熟能详,愚公移山这首歌恐怕也都吟唱自如。下面请看动漫flash——愚公移山。(学生欣赏画面,品味美妙的乐曲。)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示范背诵课文。学生循声跟读。
2.学生齐读课文,教师提示句子停顿。
示例:
惩/山北之塞曾不能/损魁父之丘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3.学生根据注释提示,借助工具书,疏通文句,圈点勾画难词难句。同桌之间讨论交流,教师巡视,答疑解惑。
4.教师检查学生自学情况。(资料内容如下:)
(1)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始一反焉汝之不惠亡以应一厝朔东无陇断焉
(2)对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惩山北之塞a.处罚b.警戒c.苦于
出入之迂也a.绕远b.迂腐c.困难
指通豫南a.指向b.手指c.一直
杂然相许a.允许b.赞成c.答应
且焉置土石a.哪里b.乃、才c.语气助词
三、整体感知,理解课文
太行、王屋两座山,方圆达七百里,高达七八千丈。它们原来位于冀州的南部、黄河北岸。
山北面有一位叫愚公的老人,年近九十岁了,向着大山居住。苦于大山的阻塞,出入要绕远路,于是他召集全家人商量说:“我和你们竭尽全力铲平这两座大山,(使道路)直通豫州南部,达到汉水南岸,好吗?”大家纷纷表示赞同。他的妻子提出疑问说:“凭您的力气,像魁父这样的小山丘也不能铲平,能把大行、王屋怎样呢?再说把石头和泥土往哪儿放呢?”大伙纷纷说:“把土石投到渤海边上、隐土的北面。”于是愚公率领子孙当中能挑担的三个人(上了山),凿石掘土,用箕畚把土石运到渤海边上。邻居姓京城的寡妇有个孤儿,才七八岁,(也)蹦蹦跳跳前来帮忙。夏去冬来,才能往返一次。
河曲智叟嘲笑并阻止愚公说:“你太不聪明了!就凭你在世上这最后的几年,剩下的这么点力气,还不能毁掉山上的一根草木,又能把这大山的土石怎么样?”北山愚公长叹一口气说:“你思想太顽固,顽固得不开窍,连个寡妇、孤儿都比不上。即使我死了,还有我儿子在呀;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儿子又有儿子,儿子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永无穷尽,可是这两座山却不会再增高加大,还愁什么挖不平呢?”河曲智叟无话可答。
山神知道了这件事,害怕愚公挖山不止,就把这件事禀报天帝。天帝被愚公的诚心感动了,就命令大力神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起两座大山.-座放置在朔方东部,一座放置在雍州南部。从此,冀州的南部,直到汉水的南岸,再也没有高山阻隔交通了。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学习愚公移山的精神,用顽强的艰苦奋斗精神去战胜困难。
教学设想
1、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
2、利用课本剧表演,培养学生的组织、创新能力。
3、采用启发式教学,运用富有启发性问题引起学生讨论。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听歌《愚公移山》(屏幕演示),从而导入课文分析讲解。
二、课文分析:
1、本文如何通过对比和烘托的手法突出人物性格?
解析:本文除了用夸张的手法外,还通过烘托和对比的手法,突出人物性格。如用“方七百里,高万仞”极言山的高大;用“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极言移山的艰难;用“年且九十”、“残年余力”极言力量的单薄;用“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极言工具的简陋、路途的遥远,从而烘托了愚公信念坚定、迎难而上的积极形象。又如以智叟一“笑”、一“止”与愚公的一声“长息”相对比,以愚公之妻诚心献疑和智叟的刻意讽刺作对比,以愚公的雄辩与智叟最后“亡以应”作对比,使得大智若愚的“愚公”与鼠日寸光的“智叟”对映成趣。
2、愚公的形象:是一个有远大理想,不惧怕任何困难,有坚强意志和顽强毅力,不怕吃苦,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令人尊敬的形象。
3、学生讨论解答以下问题:
(1)愚公移山的原因是什么?
惩山北之塞,出人之迂也
(2)愚公移山的目的是什么?
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3)智叟认为愚公不能移山的原因是什么?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4)愚公认为可以移山成功除了信心、毅力之外,还有两点原因是什么?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山不加增
4、本文的寓意:(提问:这是一篇古代寓言,它通过愚公移山成功的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呢?)
故事寓意深刻,愚公坚持奋斗、不畏困难的精神,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证服自然的愿望和信心,也教育了后人。(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得出不同的深刻含义)
示例: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只要坚持不懈,成功终会属于我们。
做任何事,都要有坚定的信念,要有恒心和毅力。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大小、多少是相对的,都可以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成功、失败亦如此。
三、品读课文,把握本文的艺术特征
1.提问:如何理解课文的神话结尾?学生自由发言。
生1:这是作者迷信思想的反映。
生2:这反映了作者阶级的局限性。
生3:这是对愚公移山巨大力量和伟大精神的肯定和歌颂,也表达了古代人民借助想象、寄托于神话向自然斗争并取得胜利的愿望。这个神话结尾,增强了故事的艺术效果,使“愚公移山”的形象更为高大、感人。
教师点拨:神话不同于迷信,在生产力极不发达的社会条件下,人们只能幻想通过具有超人力量的神来帮助人类征服自然。这个神话式的结尾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
2.关于对比、衬托手法
学生讨论,明确:文中有多处对比,如愚公与智叟、京城氏之子和智叟、愚公之妻和智叟的对比。愚公有实现“指通豫南,达于汉阴”以造福人民大众和后代子孙的宏伟抱负,对人力的无穷尽怀有坚定信念;智叟只看到自然的威力,看不到人力的伟大,认为愚公移山是“不惠之举”,两相对比,一个高尚,一个平庸。京城氏之子听说愚公移山就“跳往助之”,而智叟却“笑而止之”,对比之下,更显出智叟见解鄙陋,对造福千万人的事业的冷漠态度。愚公之妻对丈夫关心,提出合情合理的疑问;智叟表现出极度的轻蔑,嘲讽之意溢于言表,一“君”一“汝”,境界全出。
文中运用衬托的例子也不少,如写太行、王屋二山的高大,运土路程的遥远,一年返家一次对显现愚公的气魄,说明移山劳动的艰巨具有衬托作用。写操蛇之神的“惧”和天帝的“感”也从侧面反映了愚公的决心不可动摇。
四、课本剧表演:参加演出者:(略)
五、学生讨论:愚公应该移山,还是搬家?
六、研读课文,总结升华
教师提问:我们这个时代还需要愚公精神吗?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教学计划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部编版篇六
《孟子》
【教学目标】
1.准确翻译和背诵全文。
2.品味孟子的论辩艺术,感受孟子的人格魅力。
【课前预习】
1.根据课下注释,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扫除文字障碍。
2.查找资料,进一步了解孟子的思想。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能用普通话准确而流畅地朗读课文。
2.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准确翻译全文。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新课
大家都熟悉“卧薪尝胆”的故事吧。越王勾践在患难中矢志不渝,终于打败了吴国,重振国威;然而在此之后,“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沉溺于安乐中的越王最终还是重蹈了吴王的覆辙。越王勾践的经历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呢?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起去探究其中的原因吧。
二、朗读课文
正音释义:
畎(quǎn)亩:田地。
曾(zēng)益:增加。
拂(bì)士:辅佐君王的贤士。
三、读出节奏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四、理解词义
请同学们结合课下注释圈点勾画出应该重点理解的词语,然后学生之间自由讨论,共同解决。
借助课文注释,查阅工具书,自主解释文中不理解的词语。
(1)常见实词
①傅说举于版筑之间:任用、选拔;捣土用的杵。
②孙叔敖举于士:狱官。
(2)常用虚词
①舜发于畎亩之中:从。
②而后作:表承接。
③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表并列。
④征于色:在。
(3)一词多义
发:舜发于畎亩之中(起,被任用)
发于声(表现)
拂:行拂乱其所为(违背)
入则无法家拂士(同“弼”,辅佐)
(4)词类活用
①劳其筋骨(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劳累)
②饿其体肤(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饥饿)
③空乏其身(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贫困)
④所以动心忍性(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受到震撼)
⑤所以动心忍性(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坚忍)
⑥行拂乱其所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受到扰乱)
五、疏通全文
先请同学们结合课下注释说说课文的大意,之后同桌之间可以互相合作,一个同学朗读原文,另一个同学翻译意思,这样,逐句说一遍。之后,我们请出一组同桌在全班读一读,说一说。注意下列要求:
读:读准字音,流畅自然,节奏合理。
说:意思明确,条理清晰,语言通顺。
组织学生说课文大意:
第一段:舜本来在历山耕田,后来被尧起用,成为尧的继承人。傅说本来在傅岩替人筑墙,后被殷王武丁任用为相。胶鬲本来以贩卖鱼盐为生,后受到周文王的举荐,做了纣王的大臣。管夷吾被囚禁在监狱里,得到鲍叔牙的推荐,被齐桓公任用为相。孙叔敖在海滨隐居,被楚庄王任用为相。百里奚身为奴隶,被秦穆公赎回来用为大夫。所以,上天要降下重大责任给这个人的时候,必定使他的心志困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之苦,使他身处贫困之中,在他做事的时候,又使他的所作所为受到阻挠,以上那些遭遇,都是用来使他的心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格坚忍起来,增加他本来所欠缺的能力。
第二段:一个人常常犯错误,然后才知道改过。内心困苦,思虑堵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表现在脸色上,流露在言谈中,才能被人们了解。一个国家,在国内如果没有守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没有势力、地位相当的国家的威胁和外来的忧患,这样的国家常常会招致灭亡。由此可知,常处忧愁祸患之中可以使人生存,常处安逸快乐之中可以使人死亡。
六、诵读课文
请同学们再听一遍课文的录音,听完后,根据感受反复诵读课文。
七、背诵全文
反复朗读直至能背课文,要求准确、熟练。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分析思路,品味孟子的论辩艺术。
2.客观评价,感受孟子的人格魅力。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理解了文中重要词语的意思,并在这个基础上翻译了全文,还朗读并背诵了全文。这节课,我们要继续深入学习,了解本文是怎样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议论的,并从中去品味、欣赏孟子文章的风格。
二、理清思路
1.作者一共列举了几个人物?他们有什么共同特点?其作用是什么?
(明确)列举了六个人物:舜、傅说、胶鬲、管仲、孙叔敖、百里奚。他们虽然出身卑微,历经了苦难的磨炼,但都被提拔任用,有了一番作为。列举六位名人的事例,为论点提供充足的事实依据,使文章富有气势,增强说服力。
2.第一段要说明的道理是什么?
明确:人才要在困境中造就。“是人”指文章开头所列举的六个人及与之相类似的其他人或能担负重任、有所作为的人。作者认为人要有所作为,成就大业须经受苦难的磨炼。这一段中有振聋发聩的名句:“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这几句话告诉人们:所有将来要成就一番事业的人,都必然要在内心和身体各方面经受一番痛苦与曲折的磨炼,并以此来增长自己的才干。以后再碰到类似的困难和挫折,便能处变不惊,临危不乱。
3.第二段论证的是什么?是从哪两个方面论证的?
明确:论证了经受磨炼的益处。是从正反两个方面论证的。正面:个人作为——人处困境才能奋发有为。反面:治理国家——国无忧患易遭灭亡。
4.文章最后一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明确:是全文的总结,揭示了中心论点。
三、梳理全文
1.这篇短文在论证方法上有什么特色?
明确:这篇短文采用了类比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等论证方法。如把造就人才与治理国家类比,如罗列六位逆境中成才的人物事例,等等。
2.简述作者的论证思路。
明确:第一段首先用排比句式列举六位历人物的事例,说明担负重任并作出了成绩的人物并不是天生如此,而是经过一番艰苦磨炼的,为下文得出结论提供了充足的事实论据。之后论述了人要担负重任,有所作为,成就大事,必须先在思想、生活、行为等方面受一番艰苦磨炼的道理。第二段论述了人处于困境中才能奋发,无忧惧则往往遭到灭亡的道理。最后点明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四、探讨交流
1.你认为孟子这篇文章的思想对我们仍有什么可贵的启发意义?
明确:孟子文中所说的两个问题,对我们仍具有可贵的启发意义:一是关于人才的造就问题。孟子在这个问题上强调了两个方面。一方面他强调人的才能是在艰难困苦的磨炼中形成的,增长的。担当“大任”者,必先经历一番艰难困苦的磨炼,方能增长才能,担此大任。才能不是天生的,而贪安图乐,自然也增长不了才能。才能从磨炼中来。另一方面他指出人要能够经受住挫折困顿的考验,在挫折困顿中奋起,这样才会有所作为。在挫折困顿面前,振作精神,努力奋斗,发挥主观能动性,方能冲出困境,别开生面;若颓然丧志,一蹶不振,自然也就消沉下去。才能从奋斗中来。一是关于国家的治理问题。孟子指出拥有贤臣,保持警觉,居安思危对一个国家极端重要,这关系到国之存亡。孟子的这个思想有深远的意义。试想,一个国家如果奸邪当道,丧失警觉,那么其前途命运是可想而知的。
2.以“我心目中的孟子”为话题来探究一下孟子究竟是怎样的人。
明确:孟子本人是个讲大义、有气节的人。他履行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原则,从不阿谀奉承、趋炎附势。“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表明了他的处世态度。
孟子是个仁义之人。“仁政”是他一生不懈的追求。有仁义,相关者都会受益;无仁无义,所有人都不会受益。“义”作为一种道德规范,约束一己之私欲,成就集体、民众的大利。他提倡“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与民同乐”等民本思想。
孟子是一个心怀天下的政治家、思想家。就孟子的人格而言,他有着“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的宏愿伟志。他为实现自己的理想遭遇挫折而矢志不渝,表现出强烈的使命感,展露出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
孟子是一个聪明机智、豪爽直率的辩论家。他义正词严,直言不讳,敢于抨击统治者,展示了一个无私无畏的辩论家的形象。孟子以自己的行为实践着自己的人生主张。
五、迁移延伸
请同学们联系现实生活,联系实际,谈谈对艰苦奋斗、忧患意识的认识,搜集鼓励人艰苦奋斗,积极向上的名言警句、古今中外同类型的事例。全班交流,并积累在摘抄本上。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教学计划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部编版篇七
《社戏》
【教学目标】
1、学习运用情节、结构分析小说,并理解文中叙事有详有略的写作特点。
2、理解本文景物描写对表达中心思想的作用。
3、了解课文所表达的对劳动人民的深厚真挚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体会作者热爱农村,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2、理解本文景物描写对表达中心思想的作用。
3、理解文章叙事有详有略的写法。
4、分析双喜,六一公公的人物形象。
5、分析景物描写对表达中心思想的作用。
【教学难点】
1、对文章最后一段的理解。
2、文章的写作背景。
【教学方法】
1、阅读第一法──质疑法(提问法)。
2、听录音法、朗读法。
3、讨论法、探究法。
【教学课时】3课时
【课前预习】
1、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惮 dàn 歌吹 chuì 漂渺 piāo miǎo 归省 xǐng 潺 chán 皎洁 jiǎo 撺摄 cuān duo 絮叨 xù dāo 凫水 fú 行家 háng 纠葛 jiū gē 怠慢 dài 家眷 juàn 蕴藻 yùn zǎo
2、查工具书,解释下列词语:
⑴倘:连词。有如果的意思,表示假设。
⑵大抵:副词。有大多、多半的意思,表示对某种情况的基本估计。
⑶相仿:大致相同。仿:类似。
⑷欺生:欺负新来的生人。
⑸怠慢:冷淡。怠:轻慢。慢态度冷淡。
⑹诚然:副词。有确实的意思。
⑺舒展:原指伸展得开,不蟋缩。本课是舒畅的意思。
⑻通通:本课形容船头激水的声音。
⑼朦胧:月光不明。本课用作动词,是模糊起来的意思。用作形容词,泛指(光线、物体、思想、意识等)模糊、不清晰。
⑽歌吹:歌声和乐声。
⑾屹立:高耸而稳固地立着。屹:山峰高耸的样子。
⑿疏疏朗朗:形容稀疏的样子。
⒀扫兴:正当高兴的时候,遇到了不高兴的事情而兴致大减。兴:兴致。
⒁纠葛:纠缠不清的事情。葛:葛藤,比喻纠缠不清的关系。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师:同学们,童年是我们最值得珍藏和回忆的美好时光,老师很想知道你童年时,你最喜欢去哪里?最喜欢做什么?(学生自由回答)
师:童年生活犹如一幅五彩斑斓的图画,犹如一个欢快跳跃的音符,说不尽道不完。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读鲁迅先生的《社戏》,看看文中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童年生活的画面。
1、作者简介: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代表作有我国现代文学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中篇小说《阿q正传》,散文集《朝花夕拾》,小说集《呐喊》,杂文集《坟》《二心集》等。
2、写作背景:这是鲁迅1922年写的一篇短篇小说。作品以少年时代的生活经历为依据用第一人称写看社戏的经过,表达了作者对少年时代生活的怀念,特别是对农家小朋友诚挚情谊的眷恋。
二、初识课文
听录音,弄懂字音,了解课文大意。
三、课文分析
1、提问:请按时间顺序给课文分段、分层,归纳段意、层意。(讨论并归纳)
第一部分(第1~3节):写平桥村随母亲归省的生活,交代出看社戏的时间、地点、机缘和参与人物。
第1层(第1节):交代看社戏的时间、地点和机缘。
第2层(第2节):交代乡间生活的小朋友。
第3层(第3节):平桥村乐土的乐事:钓虾、放牛。并为乐事──看社戏作铺垫。
第二部分(第4~30节):写到赵庄看社戏的全过程。
第1层(第4~9节):写看社戏前的波折。
第2层(第10~13节):写去看社戏途中的见闻、感受。
第3层(第14~21节):写在赵庄看社戏。
第4层(第22~30节):写看社戏后归航偷豆。
第三部分(第31~40节):写看社戏后的余波。
2、课文写了几件事,哪些事详写?哪些事略写?讨论并归纳:
⑴六件事:
①写了人随母亲归省小住平桥村;
②钓虾放牛的乡间生活;
③看社戏前的波折;
④夜航去看社戏途中;
⑤去赵庄看社戏;
⑥看社戏后归航偷豆;
⑦六一公公送豆。
⑵详写的是:③④⑤⑥略写的是:①②⑦
3、提问:为什么有的情节详写,有的情节略写?讨论并归纳:
因为文章主要写看社戏,所以赵庄着社戏,夜航去看社戏途中,看社戏前的波折,看社戏后归航偷豆详写,其他情节与看社戏关系不大,所以略写。
4、提问:我看社戏的时间在什么季节?你怎么知道的?讨论并归纳:
在春末夏初。因课文写消夏扫墓完毕之后,罗汉豆成熟两岸的豆麦。写的是春末夏初时的景物。
5、提问:我看社戏的地点是平桥村。平桥村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我为什么称它为乐土?讨论并归纳:
平桥村是一个离海边不远,极偏僻的,临河的小村庄;住户不满三十家,都种田,打鱼,只有一家很小的杂货点。但在我是乐土。因为:
⑴我在这里不但得到优待,又可以免念秩秩斯于幽幽南山了;
⑵许多小朋友伴我来游戏,掘蚯蚓,钓虾,放牛;
⑶没有封建礼教的约束,人人平等。
四、小结
本文作者围绕看社戏,浓墨重彩地铺写看社戏前的波折,去看戏途中,看社戏的过程和看戏后归航偷豆,令人读来如身临其境,深受感染。而对于得以看戏的机缘,看戏后的余波,作者则简略带过,用笔非常高明。详略之间,又并非简单化的截然分开的。详写中也间杂着略写(如母亲深夜候船)略写也绝不是都作笼统的交代(如放牛钓虾的乡间生活就写得充满情趣)。这些写法,都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写作特色)
五、作业
1、练习一、练习二(可以不抄写题目,答案要详细准确)。
2、课后词语抄写两遍。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认识鲁迅笔下一群淳朴可爱的农村孩子的形象,分析双喜、六一公公的形象。培养学生提问能力和合作精神。提高学生整体感悟能力和词句分析能力。积累语言。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端正学生学习态度,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内容〗
一、导入
这是一篇小说,虽然是以作者的经历为素材创作的,但我是小说中的人物,不是鲁迅。课文是《社戏》这篇小说的节选,表达了作者对少年时代生活的怀念,特别是对农家小朋友诚挚情谊的眷恋。
二、讨论探究以下问题,分析人物形象
1、提问:平桥村本是一个极偏僻的小村庄,住户不满三十家,可课文中说但在我是乐土,为什么?
明确:
⑴我在那里受到优待──钓虾归我吃;坐船在舱中;和年幼的小孩剥豆;六一公公送我罗汉豆。
⑵可以免念枯燥无味的秩秩斯干幽幽南山。
⑶没有严格的行辈之分,年纪相仿的我们是朋友,即使偶而吵闹起来,打了太公,一村的老老小小,也决没有一个会想出犯上这两个字来。
⑷有热情好客的小朋友们:有最聪明的双喜,有乐于助人的桂生,有公而忘私的阿发。
⑸有丰富多彩的生活情趣:掘蚯蚓、钓虾;放牛;看戏;欣赏夜景;偷豆、吃豆。文中写乐土之乐是要反衬读秩秩斯干幽幽南山的不乐,表达了我对封建教育的反感,同时也反映了农村孩子的天真、友善和直爽的性格。
2、讨论这部分在全篇中的作用:
明确:
交代了看社戏的时间、地点、机缘,引出了同去看社戏的人物──乡间生活的小朋友,还交代了乐土中的乐事,为下文写我在那里所第一盼望的──看社戏做了重要的铺垫。同时,平桥村的生活也是我所深深怀念的。
3、分析双喜的言行,谈谈双喜是好孩子头还是坏孩子头?讨论并归纳:
⑴当我看社戏受到波折时,双喜大悟似的提议──表现双喜聪明。
⑵当外祖母担心都是孩子们时,双喜大声打包票,理由有三:
①船又大
②迅哥儿向来不跑
③我们又都是识水性的?──表现双喜反应灵敏,考虑周到,善解人意,办事果断。
⑶看戏时双喜分析铁头老生不翻筋斗的原因──表现双喜聪明、细心。
⑷归航偷豆时征求豆主人阿发的意见──表现双喜考虑事情周到;双喜以为再多偷,倘给发的娘知道是要挨骂的──表现双喜考虑周到。
⑸吃完豆,双喜所虑的是用了八公公船上的盐和柴,并考虑好对策──表现双喜考虑事情到。
⑹双喜送我回到家,都回来了!那里会错。我原说过写包票的!──表现双喜做事有始终。
⑺双喜回答六一公公的问话──表现双喜反应灵敏。
小结:双喜是一个聪明、机灵、善解人意,考虑周到,办事果断的好孩子头。
4、偷吃罗汉豆这一情节中,作者重点描写的是什么?
分析:这里,作者重点描写的是偷豆,通过对孩子们摸、摘、煮、吃等几个细节的描写,表现了他们各自不同的性格和优秀品质。阿发在地里往来的换了一回的独特动作和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的个性化的语言,充分表现了他热情无私的高贵品质。通过对偷豆和用八公公船上的盐和柴的处理,表现了双喜的聪明、果断、正直的性格特征。
5、论如何看待偷豆的事。设问:
⑴小伙伴们在什么地方偷?为什么偷?
⑵偷谁家的?怎样偷?
⑶他们怎样预防偷的秘密被人发觉,又怎样对待可能出现的后果呢?讨论并归纳:
⑴偷的是自家的豆,请的客是公共的,偷豆请客,理所当然;
⑵从六一公公的话可以证明请客?──这是应该的。
⑶六一公公还送豆给客人尝尝。因此,这不算什么盗窃行为。而是表现了孩子们热情好客,淳朴善良,天真活泼。
明确:
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偷中凝结着小朋友们诚恳待客的热情;偷中跳动着小朋友们纯洁无私的心;偷中反映着小朋友们周到细致、天真纯朴的天性。偷,一改一般意义上的残酷、自私、遭人唾弃性,而成为一种热情的、无私的、天真质朴的偷,偷出了情趣,偷出了欢乐。
6、分析六一公公的言行,谈谈六一公公是一个什么样的老人。讨论并归纳:
⑴双喜,你们这班小鬼,昨天偷了我的豆了罢?又不肯好好的摘,踏坏了不少。证实双他们是否偷了豆,重在指责他们踏坏了庄稼──表现六一公公善良、宽厚,爱惜劳动果实。
⑵六一公公看见我,便停了揖,笑道,请客?──这是应该的。还问迅哥儿,昨天的戏可好么?豆可中吃呢?──表现六一公公淳朴、好客。
⑶六一公公夸自己的豆好我的豆种是粒粒挑选过的──表现六一公公好高。
⑷六一公公送豆给母亲和我吃──表现六一公公淳朴、好客、热诚。
小结:六一公公是一个宽厚、善良、淳朴、好客、热诚的老人。
7、文除了这两个主要人物之外,还有其他人物,他们分别是谁?各有什么性格、特征?他们对我是怎样的态度?
讨论明确:外祖母、母亲、阿发、年幼的等许多小朋友。
三、小结
课文描绘了农村少年的群像,着重刻画了双喜的形象,还有阿发等人;此外还勾勒了六一公公淳朴、热诚和宽厚的性格。作品的主题思想或者说中心意思,主要就是通过对人物形象的描写表现出来的。
四、作业
1、练习三,抄题目,认真分析作答。
2、背诵12~14自燃段。
3、熟读课文。
第三课时
一、导入
解题:社,礻旁加土,是个会意字。礻表示祭祀,土是土地神。古代把土地神和祭祀土地神的地方叫社。按照我国民间的习俗,每到播种或收获的季节,农民们都要立社祭祀,祈求或酬报土地神。在绍兴地区,后来发展为以演戏的形式祭祀,这时候演的戏就称为社戏。
二、讨论探究课文
1、齐读课文第11~13节,讨论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描写月夜行船时沿途景色的?这些景物描写对表现文章中心思想起什么作用?讨论并归纳:
从嗅觉(清香)、触觉(扑面吹来)、视觉(朦胧的月色、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依稀的赵庄,几点火)、听觉(歌吹)、想象(戏台、渔火),写出江南水乡月夜的特征,写出了小朋友行船之快。随着时间和空间的转换,依次写出了我在沿途的种种见闻和感受,融情于景,情景交写得有形;起伏的群山,一丛松柏林;有色:豆麦的碧绿、月色的朦胧;有声:笑声、嚷声、水声、笛声;有味:豆麦的清香;有情: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目失起来。
作用:这些景物描写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江南水乡所特有的清新优美的图景,也烘托出我去看社戏时轻松、愉快、兴奋的心情。
⑴景物描写多侧面,分别从色彩、声音、视觉、听觉、嗅觉各个侧面着笔,恰如多重奏管弦曲,给人以十分丰富的感觉,景物的立体感由此产生
⑵景物描写多层次。这里所说的层次,主要指景物的空间位置,《社戏》中能清晰地显示出远景、中景、近景三个层次
⑶达到了情景交融,也抒发了作者对农村的热爱之情。
2、看戏和看戏返回途中两次景物描写基本相同,但描写景物的次序却是互相颠倒的,描写上也有所不同,请找出来:
明确:
去时,最后描写的是仙境一般的戏台,而回来时却将戏台放到最前面来写。去时,尚可看到淡黑连山的曲线。(11节)回来时,周围的黑暗只是浓看不到什么轮廓了。去时,看到的远远近近的渔火,为返回时几个夜渔的老渔夫看见在浪花里蹿的大白船而停下艇子喝采的描写埋下优笔。(23节)这样的描写,不仅形象生动,而且丝丝入扣,细致续密。
3、天晚上的社戏到底好不好看?你从哪里可以看出来?(20、21两节可以看出)
4、六一公公送给我和母亲吃的豆,和昨夜吃的豆是一样的,为什么我感到没有昨夜的好呢?分析:
⑴昨晚的豆是自摘自煮,随心所欲地享受。
⑵是在充满着神奇色彩的夜晚,孩子们欢聚在一起的情况下吃的,孩子们觉得新奇、刺激。
⑶是在很疲乏,许久没有东西吃的情况下吃的。现在环境不同了,豆味也不同了。那夜的豆,是很普通的豆,那夜的戏,也只是一般的戏,或者说还有些乏味。我之所以赞美它,是因为当时特定的环境,从封建的课堂走入广阔的天地,又有一样热情好客的小朋友,我自然终生难忘。其实,赞美豆和戏,正是赞美农民和农家孩子热情、无私的好品质,表现我对劳动人民深沉而真挚的感情。
5、戏其实并不好看,豆也很普通,为什么文章结尾却写道: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讨论并归纳:
我所难忘的是平桥村的老人孩子那种淳朴、善良、真挚的感情和他们的劳动的本领、办事的能力。再加上特有的农村风光,自由的空气,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亲密的关系。这一切都是我童年时代在城镇里未曾见到过的。在以后的人生路上也很少见到的。我对这段往事的回忆,表达了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童年生活的回忆和留恋之情。
三、总结(中心思想)
本文通过我与农村孩子看社戏前后故事的叙述,赞美农民和农家孩子淳朴的品质和聪明的才干,表现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回忆和留恋的心情,以及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四、作业
1、《学习指要》。
2、熟读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