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中一年级语文名师新编教案电子版通用(五篇)
作为一名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又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优秀教案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
高中一年级语文名师新编教案电子版篇一
一、引言
北大教授钱理群说:“中学语文教学最基本任务应该唤起人的这样一种想象力,一种探索热情,一种人文精神,使人与人的心靠近一点,一个要饭子在雪地里死亡,某个角落的婴儿的眼泪,都不应该漠视……不能将他人的生与死拦在窗外,不能将一个人的孤苦当作笑话;第二任务是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敏感,就是培养学生欣赏语言的美的能力和对语言的驾驭能力;另一任务是启发阅读的创造性,鼓励学生参与对作品的解释,因为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的内涵是多层次、多义的、模糊的,甚至是无法言传,并且常读常新。”
钱教授的这一番话颇能反映中学语文教学的特点:要教育学生变得更好,更善良,要学会爱,学会一种人文关怀,要关注小人物的命运;要通过品味语言走进人物的内心和作者的内心世界;在教学法上,要尽可能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把学习的主动性还给学生,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激发想象力,鼓励创造。
二、背景
我任课的班级是文科班,相对理科班的学生来说,知识面较广,思维灵活,上课气氛活跃,他们最喜欢上的每周二的阅读课,在收上来的摘抄本上经常能看到一些精美的小短文,并赋有简短的点评,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训练了他们对语言的感受力,所以,这为《故都的秋》教学作了必要的储备。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在正式上课文之前,先请同学生朗读以前学过的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山 居 秋 瞑 王维 登 高 杜甫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风急天高猿啸哀,诸清沙白鸟飞回。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师:这两首诗歌题材相同,写得都是秋天的景色,但有什么不同呢?
生:第一首描绘的是秋天傍晚时分山村美丽的自然风光和居民淳朴的风俗,作者用淡淡几笔就描绘出雨后山村的傍晚时,清新、宁静而又洋溢着和平安乐的气氛,反映了这正是作者向往的理想的生活环境。第二首诗歌描写的是一幅萧瑟、悲凉的秋天景色,反映了孤独寂寞、忧愁苦痛的思想感情。
师:你是如何感受出来的,能结合诗歌本身来具体地说说?
生:在第一首中,我是根据“雨、晚、明月、清泉、浣女、渔舟”来感受的,在第二首中,主要是“哀、无边落木、不尽长江、万里悲秋、百年多病、独、艰难苦恨、潦倒”这些词和意象。
师:回答地很好,能抓住诗歌中景物(意象)的特点,来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感受:《故都的秋》一文语言优美,感情真挚,文意平实流畅,这两首诗歌已在前面单元学习过,这样导入,是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唤起学生的阅读课文的兴趣,营造一种轻松的阅读气氛。让学生通过读诗歌,对诗的整体感知,获得对景物特点的感知,从而来体会作者蕴藏在“景物”的作者的思想感情,也为散文阅读教学作了必要的辅垫。
(二)学习课文
1、重视读,感知景物
师:今天我们也来感受下郁达夫笔下的秋天的景色,品尝下故都的秋味。作者不远千里,从杭州来到青岛,再从青岛赶到故都,目的只不过是要饱尝下故都的秋味。那么故都的秋天有什么特色,作者着重描写了哪些景物呢?请同学们带着这两个问题一起来朗读课文。
生:(全班读毕)从第一段中可以明白故都的秋天的特色是“清、静、悲凉”(原句请学生读一读)。
师:那作者当时在江南,江南的秋天也是有的,可作者为何会不远千里,特意从江南到北平,来饱尝一下故都的秋呢?
生:在第二段中作者告诉我们:江南的秋天的特点是“慢、润、淡”,作者对“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
师:作者把故都的秋天的特点和江南秋天的特点进行了比较,从中表现了作者对故都的秋天是怀着一种怎样的心情?
生:一种喜爱、向往之情
感受:这是一篇语言优美,感情真挚,平实流畅的写景抒情散文,景情交融是这篇散文的最大特点,所以要重视课文朗读。至此,学生通过读,能整体地感知故都的秋天“景象”的特色,从而能理解作者蕴含在文中的思想感情。但是这种体味出来的情感是肤浅的,还需要深入地挖掘文章的内在意味。
2、细品味,体验景物,
师:可是作者为什么会对故都“清、静、悲凉”的秋景如此喜爱和向往呢?
感受:这个问题是要求学生仔细品味语言,深入地理解作者蕴藏在“秋景”的思想感情,但这个问题有点难,在此,我向学生作了必要的提示点拔:散文在内容上最大的特点是情景交融,具体地说,作者眼中的“景”是心中的“情”的体现,心中的“情”是眼中的“景”的源泉,两者相辅相成,所以“清、静、悲凉”秋景正是作者当时情感体现。
师:请同学们看课文找找作者描写了哪些景物,有什么特点,要表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这是本文学习的重点。
生:秋花、秋树、秋蝉、秋雨和秋果
师:北平有许多高大雄伟的建筑物,让人留流忘返的旅游胜地,有美丽动人的奇花异草,作者一概没写,同学生看作者笔下这些景物,却是北平最常见的,最普通的事物,这也是作者独到的地方。我们先来仔细品味作者笔下的“秋花”的特点,请读这一段。(读毕),牵牛花,同学生都见过,作者没有写其摇曳多恣的藤萝,也没有写扶疏映衬的花叶,只写它的颜色,而且只写他喜欢的蓝色,为什么,先回答你喜欢什么颜色,为什么。
生:我喜欢白色,代表着纯洁、美丽;我喜欢……
感受:学生有的说是红色,也有的说黄色,并说出自己喜欢的颜色的理由,那作者喜欢蓝色的理由同样是作者孤独、忧郁心情的表现。在借助“景物”来体会感情,要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
师:请你划出本段的动词,体味其中所含的意境。
生:看、听、数、对等,这里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清、静、忧闲,自得其乐,充满北国情调的民俗画面,同时也感到十分的秋意。
师:朗读北国的秋树一段,作者采用了什么手法?
生:此段作者动用了各种感官:视觉、听觉、嗅觉,这些都似乎因“清静”而停止了,唯一能感受到的只有通过触觉。
师:让我们来品味一下这无法言传的触觉,请同学们想象一下,如果没人寂清的环境,作者会有如此的细微的体验吗,如果作者没有宁静似水的情怀,这一切能感受得到吗,所以说,景情是交融的,作者用寥寥几笔就把这常人屑一顾的落蕊较细腻地传达了故都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其它的景物都有共同的特点。
感受:散文中有许多无法言传的感受,要通过学生的想象活动,才能丰富作品的意义。在想象过程中,学生能参与对景物进行增补,使活起来的景物成为学生心灵的意象,这时的“景物”,既带着作家的原创特点,又有着学生的再创的特点。
3、讨论表达,领悟景物
师:我们通过结合自己的生活积累,运用想象体验了作者笔下的故都的“秋天景象”的特点。可见,对“清、静、悲凉”秋天的喜爱,正反映出他在“景物”蕴藏着另一种思想感情,请同学们讨论是什么的思想感情。
生:从笔下描写的景物的特点看出他的一种淡淡的哀愁、忧郁。
师:很好,这要结合他的生活背景:郁达夫是位典型的伤感文人,幼年丧父,从小就体验了生活的艰辛,养成忧郁、沉寂的性格。成年后,又去了日本留学,饱受异族的歧视,更添苦闷、消沉的心理,所以造成他的文风有种伤感、灰冷的情调。写此文时,北平正遭受日寇的践踏,作者怀着最后看一眼秀丽的秋色的心情,重游旧地,就像一位母亲离开自己的孩子一样,那种悲凉、无奈的心情自然地反映到文中去了。
感受:讨论表达的过程是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随着对课文理解的深入,它的内容也随着变化,学生的思维的活跃程度也在变化。至此,通过学生的读,初步感知了故都秋天的“景物”,在此基础上,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仔细品味“景物”, 运用想象,深入地理解“景物”,再通过个体和群体探论表达交流的活动过程,使对“景物”的理解有了更深层的领悟,从而实现散文阅读教学由景入情的过程。
3、拓展延伸
师:其实,不仅郁达夫对故都的秋有特别的深味,名著名的大诗人的长篇田园诗或四季诗里,也总以关于秋的部分,写得最出色而最有味。这是为什么呢?请朗读文章倒数第三段。
生:(读)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秋之于人,何尝有国别,更何尝有人种阶级的区别。
感受:这是文章议论部分,作者告诉我们秋天为何会引起许多人的伤感,提升作品的主题。
(三)布置作业
写一篇写景抒情散文,要求感情真实,自然流畅,题目自拟。
[反思与评价]
《故都的秋》一文语言优美,感情真挚,文意平实流畅,景情交融是这篇散文的最大特点,所以要重视课文朗读。散文中有许多无法言传的感受,要通过学生的想象活动,才能丰富作品的意义。在想象过程中,学生能参与对景物进行增补,使活起来的景物成为学生心灵的意象,这时的“景物”,既带着作家的原创特点,又有着学生的再创的特点。通过学生的读,初步感知了故都秋天的“象”,在此基础上,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仔细品味“景物”,运用想象,深入地理解“景物”,再通过个体和群体探论表达交流的活动过程,使对“景物”的理解有了更深层的领悟,从而实现散文阅读教学由景入情的过程。
通过尝试,我有以下的几点收获和启示:
1、读,各种形式的品读是这次教学的始终贯之的。课文中选编的散文大都是文质兼美的优秀作品,在教学《故都的秋》时,我采用了各种形式的读:有全班朗读、个人读、分角色朗读,还有读各别段落或者各别词句等,使学生对故都的秋天的景物的特色有了初步的感知,为进入作者的深层思想感情作了辅垫。北平的秋景都有“清、静、悲凉”的特点,散文是情景交融的产物,王国维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在领悟深层的思想感情时,要求学生调动全部的生活积累,运用想象去品味这些“景物”,从而接近作者心灵,触摸作者的思想感情,体味了作者对故都的秋景除了有喜爱、向往之情,还有一种深深忧郁感。
所以我认为教学生成的意义是要给学生充分自由的阅读时间与本文的直接对话,只有使学生带着原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去品读语言,和作者对话,达到一种物我两忘、人文合一的境地和效果,从而可以获得对课文的真正的理解,产生有个性化的审美体验。要通过多读才能感受到作者在文中描写的各种形式的“景物”,引导学生调动全部的生活体验,运用想象去仔细品味这“景物”,从而真切地理解作者隐藏在这“景物”中的“情”味。
2、在处理教材时,要敢于大胆取舍,要忍痛割爱,不能面面俱到。《故都的秋》一文,就是把握住“情景交融”的特点,重点就是如何通过“景象”转换到“意味”,教学证明,通过学生读、品、悟所取得的效果比单纯的讲解分析要好。
3、在教学过程中,要相信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对语言的感受能力,只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学生用自己的心灵去领悟,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用自己的观点去判断,用自己的思维去创新”(引郑逸农老师的话),学生就会是不断的擦出思维的火花,才能进行创造性阅读,学会审美感悟,学会人文的关怀,才能使学生感到阅读文学作品的美好体验,但教师要对集体的思维及时加以引导,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
4、在教学中的不足之处,在于没有很好地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手段为课堂服务,展现当时北平的图片或者北平的作者提到的景物,让学生有感性的认识,适当地插些郁达夫的原话,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可使教学内容紧凑些,提高课堂效率,所以在结束时,没能更好地进行必要拓展和延伸,没能由课内走向课外,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
叶圣陶说过“授之予鱼,不如授之予渔”, 让学生通过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学会自读,学会自学,学会生活,让我们共同努力,探索出更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更符合中学语文学科的教学规律的教学方法。
高中一年级语文名师新编教案电子版篇二
《氓》
一、导入:
请一生背诵《沁园春·雪》
北月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风,望长城内外,唯条茫茫,大江上下,顿头滔滔,心舞银蛇,原驰腊象,欲与天公试比高,往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思考:“稍逊风骚”何意?
“风骚”何意?为什么特别点“风骚”?
明确: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文学风的源头
二、了解《诗经》
学习《诗经》三首,是305篇的零头,但通过三首,了解《诗经》的大概
1、理解并背诵注释①
2、补充《诗经》六义,一般以首句的第一个词为标题,四言为主,多用重章叠句。
三、赏析《卫风·氓》的思想感情
1、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什么诗?从表达方式上看,是一首什么词?采用第几人称叙事抒情的?
明确:爱情诗,叙事词,第一人称
2、我们现在是21世纪的中学生,能理解距今2600年前的爱情?挑战。背诵诗歌,思考:
(1)词歌中有没有不懂的字词句?
(2)歌写“氓和我”如何恋爱?如何结婚?
(3)概括婚恋双方的举动,反映什么情感或性格。
明确:恋爱:自由恋爱,私定婚期;
结婚:举行仪式,嫁给情郎
氓:骗—怒—娶“我”:送—劝—望—泪
占有对方痴情幸福
喜怒无常纯真热情
3、3-5章没有一字提及婚后的幸福生活,而是写婚后“氓”的变心,我的痛苦。
思考:①“氓”变心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印证第一章哪些词句?
“桑之落奚,其黄而陨”,年老我衰,没有当初美貌,导致第三、四、五者插足。
②“我”有没有过错?
真情不改,坚守妇道,辛勤劳作,操持家务
③“氓”有没有责任心?
不能富足,遮风挡雨
④“我”痛苦是不是仅仅来自变心的丈夫?
笑贫,亲人娘家人都笑话我!
⑤“我”的痛苦生活得出什么教训?擦亮双眼,决不能让“氓”这样的男子“骗、花”到手。
4、阅读最后一章
思考:①我对这个薄情的丈夫是不是乞求?何处可以看出?反映她性格另一面?
散伙:决绝,清醒、刚烈
②“我”与丈夫离异后会不会有幸福生活?
悲剧一生,“女子耽矣,不可说矣”
小结:该诗叙写了爱情悲剧,也是“我”的人生悲剧,可以看作是“我的”追忆,也可以看作是散伙前哭诉和痛诉,诗中主人公“我”是值得同情。
思考:“我”的形象相当感人,靠那些艺术手法?比兴、对比、描述。
高中一年级语文名师新编教案电子版篇三
《氓》
[教学目标]
1.掌握诗中的难字难音、识记文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词。
2.了解这首诗的思想内容.
3.了解赋、比和兴的具体内含和写作手法。
4.理清诗歌的情节和主题。
5.引导同学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教学重点]
1.掌握《氓》中的难字字音、识记文中的通假字
2.理清诗歌的叙事情节是个重点。
[教学难点]
1.了解赋、比和兴的具体内含和写作手法
2.引导同学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痴情女子负心郎,是诗人创作的母题。古今中外不知有多少诗人对之进行过阐释,我们今天阅读这两千多年前的诗章,感受作品的震没和恒久的生命力。体会、品味古代诗歌的音乐美、语言美和情感美。
二、《诗经》简介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本只称《诗》,儒家列为经典之一,故称为《诗经》。《诗经》分为“风、 雅 、颂”三部分。《诗经》的基本表现手法为“赋、比、兴”。
1、“风”“雅”“颂”
“风”有十五国风,共160篇,为各国当地的土风民谣。风格清新质朴,民歌情调浓厚,多出自下层人民之手。
“雅”是周朝直接统治地区的音乐。分为“大雅”和“小雅”,大雅31篇,主要用于统治者的朝会宴享,以歌功颂德为主;小雅74篇,多为贵族所作,表现当时知识分子的生活和思想。
“颂”是统治者用于宗庙祭祀的舞乐,包括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内容以颂扬为主。
2、“赋”“比”“兴”
赋就是铺陈直叙,即诗人把思想感情及其有关的事物平铺直叙地表达出来。
比就是比方,以彼物比此物,诗人借一个事物来比喻另一个事物或情感。
兴则是触物兴词,由客观事物激发了诗人的情感,引起诗人歌唱,所以大多在诗歌的发端。
三、整体把握
概括每节诗的内容,理清故事情节。
第一章:男子求婚,女子许婚。“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第二章:男女恋人相思、结婚。“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第三章:劝诫女子不要痴情。“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第四章:控告男子移情别恋。“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第五章:补叙多年的苦楚和处境。“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第六章:今昔对比的怨恨和痛苦。“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四、字词梳理
匪:fēi 汤:shāng
愆:qiān 徂:cú
将:qiāng 裳:cháng
载:zài 靡:mǐ
于:xū 隰:xí
说:tuō 角:jiǎo
五、具体分析
《氓》这首诗是顺着“恋爱——婚变——决绝”的情节来叙事的。
全诗分六章,每章十句(十个分句,可分成五个复句),可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二章追述恋爱生活。
第一章 :写女子的定情。写出女子是一个热情、温柔的姑娘。我们可以从
女主人公“送子涉淇”,又劝氓“无怒”;写出女子的温柔。同时写出了男子的暴躁易怒,为下文的爱情悲剧作铺垫。
第二章:写女子对成婚思念之切,情深一片。通过“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这句,女子的一悲一喜,感情专一,真切感人,又写出了女子的纯情和痴情。
从这部分我们可以看出女主人公的感情基调是热情、幸福的。
第二部分:第三、四、五章,追述婚后生活。
第三章: 以兴起,总述自己得出的生活经验。以“桑”设喻,“其叶沃若“喻女子青春美丽;以“鸠”“无食桑葚”喻女子不要对男子过分迷恋。“比”的运用,写出了女子的悲叹,点出悲惨的教训,表现出女子内心的悲痛,也用告戒后人。
第四章:以兴起,正面写男子变心。又以“桑”设喻,“其黄而陨”喻女子年长色衰。“三岁食贫”写出女子婚后的悲惨生活。以“淇水”起兴,写出婚姻的不幸,点出婚姻不幸的根源和女子的清白。
第五章,写女子婚后的辛劳和所受的虐待。先写女子的辛苦;再写男子无情,女子不幸;后写“兄弟不知”。更加痛苦。顾影自怜,伤心不已。
从这部分,我们可以看出女主人公的感情基调是怨恨、沉痛的。
第三部分:第六章,表明“躬自悼已矣”后的感受和决心,对于男子的无情,女主人公清醒地认识到了,毅然决定与男主人公决裂。从“反是不思,亦已焉哉!”便可看出。这一章写女子的被遗弃和坚强。写出女子所受伤害之深。以“淇”“隰”起兴,写出女子的反省。女子通过反省,变得刚强。
从这部分可以看出女主人公的感情基调是清醒、刚烈的。
六、主题
作者顺着“恋爱—婚变—决绝”的情节线索叙事。作者通过写女主人公被遗弃的遭遇,塑造了一个勤劳、温柔、坚强的妇女形象,表现了古代妇女追求自由婚姻和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
七、布置作业
1.复习课堂上订正的词语,识记词语的含义。
2.用自己的语言讲述本文的故事 。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对《氓》这首诗有了一定的了解,这节课,我们将要学习文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词,以及诗的写作手法等。
二、字词归类
1、通假字(叫学生在听同学读时找出通假字)
“说”通“脱”,摆脱,脱身。例如: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泮”通“畔”,边岸。例如: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于”通“吁”,叹息。“无”通“毋”,不要。例如: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2、古今异义词:
氓 古义:民众,百姓,诗中指“那个人”,音méng,例如:氓之蚩蚩;
今义:流氓,音máng。涕 古义:眼泪,例如:泣涕涟涟;
今义:鼻涕宴 古义:欢聚,例如:总角之宴;
今义:宴会三岁 古义:多年,例如:三岁食贫;
今义:三岁的年龄
三、写作特点
1.《诗经》开创比、兴手法
《诗经》里大量运用了赋、比、兴的表现手法,加强了作品的形象性,获得了良好的艺术效果。
在《诗经》中开创了比兴的手法,如:
《氓》中第三四章用了兴的手法。
第三章,前四句“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又桑叶鲜嫩,不要贪吃桑葚。这与后面六句劝说“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形成对照,诗意是相连的。
第四章,前四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叶由嫩绿变为枯黄,这与士“信誓旦旦”变为“士贰其行”相对照,含有隐喻。
第三四章起兴的诗句,用自然现象来对照女主人公恋爱生活的变化,由起兴的诗句引出表达感情生活的诗句,激发读者联想,增强意蕴,产生形象鲜明、诗意盎然的艺术效果。有人认为,用桑叶嫩绿而枯黄来比喻恋爱生活由幸福而至痛苦,这种兴兼有比的特点,更富有艺术魅力。
2.回忆和对比
《氓》是女主人公在回忆中叙事、抒情的。在回忆中运用对比的手法。女主人公自身婚前婚后形成对比婚前,“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我”纯真、热情。婚后,“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静言思之,躬自悼矣”,辛苦而又蒙受耻辱。更突出的思想上起了深刻的变化:“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女之耽兮,不可说也”。前后恋爱、生活的对比,思想感情的对比,表现了女主人公的性格特点和性格变化。
氓,婚前婚后也形成了对比。婚前,“氓之蚩蚩”,婚后,“女也不爽,士贰其行”,“言既遂矣,至于暴矣”,他“二三其德”,甚至凶暴起来。在恋爱、生活的对比中,女主人公还认识到了有恋爱婚姻生活中男女是不平等的,从痛苦的经历中等到了教训:“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尤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她悔恨多于哀伤,决绝而不留恋:“反是不思,亦已焉哉!”表现出她清醒、刚烈的性格特点。
四、体验拓展:
《氓》一诗中这位如此温柔、多情、勤劳、淳朴的女子为何遭弃?同学各自发言后师评:
女主人公温柔、多情、勤劳、淳朴,具有多种美德,最后被丈夫虐待以至抛弃。这个弃妇的不幸遭遇是男女不平等的社会制度造成的,她的悲剧在两千多年的社会具有普遍的意义。联系实际,请同学们谈谈对男女主人公爱情观的看法,最后老师归纳总结,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五、布置作业:
1.再读课文,体会他们的故事。
2.用自己的语言设计他们的另一样生活。
3.预习下节课。
高中一年级语文名师新编教案电子版篇四
《鸿门宴》
[教学目的]
1、了解“鸿门宴”斗争的起因、经过,认识这一斗争的性质,正确评价有关人物。
2、学习作者把人物放在激烈的矛盾斗争中,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展示人物个性特征的写作方法。
3、了解课文中词类活用、成分省略等语言现象,掌握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的语言规律,掌握“举”、“谢”、“为”、“斗”、“因”等古汉语兼词。
[教学设想]
1、课文情节起伏,人物形象鲜明,拟作为叙事写人的叙文处理,以人物形象的刻画为教学重点。如何认识理解课文中提及的“义”则是本文教学的难点,可从分析项羽这一人物入手突破这一难点。
2、课文篇幅较长,阅读有一定难度,采用讲析与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教学时数]三教时。
第一教时
一、导入
1、板书并朗诵(或由学生齐诵)。要读出楚歌慷慨悲凉的意味。
2、简析《核下歌》,介绍时代背景.引入新课。
1)项羽的主要历史功绩:击溃秦军在力,是暴秦的主要奠基人。
2)项羽起兵及秦动机不纯,他反秦的目的在于取秦王而代之、重建楚王朝。与陈胜、吴广“揭竿而起”有着本质的区别
3)他迷信武力,始终没有也不可能认识自己败北的教训。“时不”,自刎之前,他仰天长叹:“此天亡我,非我战之罪也”。
4)“鸿门宴”怀王与诸将有约:“先入关者王之”。
楚汉之争概况简介:前207年10月,刘邦入关,降秦王子婴,还军霸上;12月项羽破关而入,刘、项在鸿门会面,双方斗争开始。次年春,项羽以盟主身份召开戏西(今陕西临潼东)之会,封18人为诸侯王,本人为西楚霸王,都彭城(今江苏徐州),刘邦为汉王,都南郑(今陕西省南境)。刘邦到南郑后,积极准备反攻,先夺取关中三秦之地作为根据地,然后出兵东向,进攻项羽,曾多次被项羽打败,到前203年秋,得到韩信的帮助,才形成足以跟项羽抗衡的力量。项羽乃与刘邦约定:“中分天下,割鸿沟以西为汉,以东为楚。”定约后,项羽东归,刘邦也准备西归。这时张良、陈平向刘邦提出建议,趁此时机消灭项羽。后在韩信、彭越帮助下,围项羽于垓下(今安徽灵壁南)。项羽突围,至乌江(今安徽和县东北)自刎。
二、读讲课文一、二两段:
第一段:
1、指名朗读课文,正音:
“王(wang)关中”“说(shui)项羽”“美姬(ji)”
2、解释重点字词,引导学生疏通课文:
“军霸上”、“王关中”;抓点同为名词作动饲用,读第四声。
“成五采”、“为(wei)龙虎”,“成”、“为”都有“变成”、“化作”的意思,“龙虎”是龙虎的形状。
3、提问,引导学生了解课文:
①课文第一段记叙了哪几件事?这些事件对情节展开起了什么作用?
提示:第一件事“曹无伤告密”。曹无伤是沛公的主司马,他的告密当然不同于一般流言蜚语,于是,项羽决定“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矛盾挑开,故事“开端”。第二件骨‘范增进言”,范增是项羽的主要谋士.他对形势的判断十分正确。对刘邦的用心了如指掌.“急击勿失”的主张非常英明。矛盾进一步激化,推波助澜,情节迅速发展。
②项羽接获曹无伤的密报.当即“大怒”,这一个“怒”字内涵相当丰富。请说说其中包含了些什么?
提示;就矛盾的焦点而言,天下虽大,“王”只有一个,就力量对比而言,项羽占有绝对优势,何况秦军主力是项羽消灭的,又是楚王后裔,一个“市井小人”居然“欲王关中”。项羽岂能容忍?再说个性特征,此时此刻,项羽如若人“怒”,他也就不是历的那个项羽了,他本来就是那么一个火爆汉子。
第二段:
1、教师串讲课文,引导学生留心课文中特殊的字词与句式:
古今异义:
“他盗出入与非常也。”“盗”,窃贼;“非常”,指意外事故。“
固不如也。”“固”,本来。
通假字:
“具以事告”,“具”通“俱”.
“要项伯”,“要”,通“邀”
“毋内诸侯”,“内”通“纳”
“不敢倍德”,“倍”通“背”
“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蚤”通“早”。
词类活用:
“素善留侯张良”,“善”,形容词作动词用,意为与……交好(友善)。
“臣活之”,“活”,使动用法,使……活。
“吾得兄事之”,“兄”,名词作状语,像对待兄长那样
“籍吏民,封府库”,“籍”,名词作动调用,编造名册。
“不义也”,“义”,名词作动词用,合于义。
特殊句式:
“具告以事”即“以事具告”,状语后置。“与俱去”、“毋从俱死也”,介词“与”、“从”后面的宾语省略。“谁为大王为此计者?”疑问句,主语“谁”介宾短语“为大王”作“为”的状语,“者”助词“的”。2、讨论课文内容,提问:
①课文第二段写了哪几件事?对故事的发展有什么作用?
提示:第一件事“项伯夜访”。项伯给张良通风报信,目的在于报答当年救命之恩,却被张良利用,使一触即发的矛盾出现了转机。第二件事“张良献策”。张良要刘邦“往见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刘邦则一点就通,不但“兄事之”,“更奉酒为寿.约为婚姻”,竭力奉承,拼命拉拢,由“联络感情”进而自我辩解,终于使项伯受其蒙蔽,导致项羽上当。(“刘邦施计”、“项伯中计”不必分开来说)“张良献策”是情节变化的关键,刘邦逐步由被动转为主动,项羽终于“放虎归山”,以致范增之谋难以实施等等,莫不由此而生。
②张良说:“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项伯则说:“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请联系课文说说古人心目中的“义”可作什么样的解释,我们应当如何看待?
提示:古人认为“义”,就是“宜”。《礼记•中庸》说:“义者宜也。”韩愈在《原道》中则进一步解释:“行而宜之谓之,义。”也就是说,人的言行合符一定的道德规范就可称为“义”,反之则为“不义”。
课文中曹无伤背叛刘邦向项羽告密,项羽置怀王之约于不顾而欲“击破沛公军”,范增以下犯上都可以说是“不义”。项伯给张良通风报信,“常以身翼蔽沛公”,樊哙闯帐护主等等,都可以称之为“义”。项伯救护刘邦可以称之为“义”,这一行为却违背了楚王的根本利益则又可以责之为“不义”。可见“义”是相对的,如同“骨气”一样,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阶级,道德标准不同,“义”的内涵也不一样,我们不能以抽象的“义”作为评判是非的尺度和立身处世的准则
3、学生自读课文一、二两段,教师行间巡视,释疑解难。
小结:课文一、二两段记述了“鸿门宴”前发生的几件事,由矛盾的挑起,形势一触即发到出现转机,由项羽的“大怒”到项伯之言产生效果,故事情节逐步展开,并为后来事态的演变作了必要的铺垫,留下了必要的伏笔。
三、布置预习
1.自读课文三、四两段,利用工具书自行疏通课文:
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
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
项泊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
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
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
2.用自己的语言讲述“鸿门宴”上的斗争。
3.思考下列问题:①项羽的弱点是什么?试从课文中举例加以说明。
②范增之谋为什么不能得逞,他在哪些方面不及张良?
第二教时
一、复习旧课,检查预习情况:
1、提问:在楚王即将来犯万分危急的形势厂,张良既不提议备战,更不主张退军,却只要刘邦“往见项伯,言沛公不敢背……也”.这是为什么?
数目项王(目:以眼示意,名词作动词)。
且为所虏(且:将;为所:为之所,省略之)。
客何为者(何为:为何,干什么;者,代词,“何为”前面省略了判断词。)
二、读讲课文三、四两段:
第三段:
1.指名学生讲述第三段的内容,要求明确交代本段的事件。
第一件事“刘邦谢罪”,第二件事“项王设宴,第三件事“范增举玦”,第四件事“项庄舞剑”。
2、提问:刘邦谢罪是否诚心,何以见得?
提示:并不诚心。迫于形势不得不如此。而且,言辞虽恭,以“将军”称项羽而以“臣”自称,更强调自己“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都出于“不自愿,侥幸而已,但却绝不认错,更把责任推给“小人”!(这“小人”分明指曹无伤却故意不予道破,装出一副全然无知的样子。)
3、提问:项羽“留沛公与饮”,终于演出了“项庄舞剑”企图“击沛公于坐”这惊心动魄的一幕。“留沛公与饮”是精心策划的阴谋吗?
提示:不能认为这是精心策划的阴谋。范增一再暗示项羽,要他下令除掉刘邦,项羽却总是“默然不应”,可见并未经过策划。这一变故是范增一手导演的,虽然阴狠,却并不示明,由于没有得到项羽的支持,而项伯又出面援救,终于不了了之。
4、提问:“项庄舞剑”在情节展开上有什么作用?这一事件给后人留下了哪一个成语?
提示:“项王留沛公与饮”,情节已趋缓和,“舞剑”事件发生,形势再度紧张起来,从而引出了“樊哈闯帐”,故事推向高潮。
成语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意思是人表面上做某事心中却另有所图。
第四段:
1、指名试讲课文,师生共同订正。
2、分角色朗读课文,力求充分表达人物的不同情感与心态。
3、提问:“樊哙闯帐”是故事的高潮。课文从哪几方面刻画樊哙这一人物?写“樊哙闯帐”的目的是什么?(是不是“喧宾夺主”)
提示:课文对樊哙这一形象的刻画可谓浓墨重彩,形神兼备。
语言描写:“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语句短促急迫,紧张的形势,急迫的心态,忠勇的性格跃然纸上。
行动描写:“带剑拥盾入军门”,“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立而饮之”,“拔剑切而叹之”,无所顾忌,无所畏惧,何等英武。
外貌描写:“瞑目视项工”,头发上指,目眺尽裂”,着墨不多,却极为传神。
浓墨重彩写樊哙,既衬托了项羽、刘邦,更突出了张良。
文章巧妙地把握人物关系,刘邦信而用之,项羽感其“义”,赞其“勇”,赐酒、赐意、赐坐,张良则是“导演”兼“舞台调度”,一切全由张良策划,读来绝无喧宾夺主之感。
4、提问:有人认为樊哙在席上的讲话跟刘邦一模一样,“仅是语句上稍有变化而已”,对不对?如有区别,区别在哪里?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区别?
提示:两人讲话中心大体一样,但侧重点不同。刘邦在于辩解,强调的是自己“不敢倍德”,樊哙则是理直气壮责之以“义”,首先申明自己“死且不避”,继而陈述秦王“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暗中已将项羽推向了审判台。而后明确指出怀王有约在先,沛公虽然先人咸阳,却又“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言沛公“劳苦功高”,责项羽“听细说欲”。从策略上看,“以攻为守”。
5、自由诵读课文(或数人;或几组分角色读三、四两段)。
6、完成“思考和练习”二、四两题。
三、布置预习
1、自读课文五、六两段,疏通文字。
2、概括课文中几个主要人物的形象。
第三教时
一、复习提问,导入新课:
“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是什么意思?可用课文中哪一个字来概括?(“忍”)
范增对项庄说:“君王为人不忍”,他内心真的认为项羽是“为人不忍”吗?公开场合只能这样委婉地评论。
二、读讲课文五、六两段:
1、指名试讲课文,纠正误读误释:
“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成语,意思是别人掌握生杀大权,自己处于被宰割的地位。
“道苦阳间行。”(间,从小路道)
“沛公不胜格构。”(广不胜相构”,指酒醉,以“拒构”借代酒水。)
“再拜献大王足一f。”(再拜,两次行礼,表示敬重;“足下”,古代敬词,用来指称对方。)
“竖子不足与谋。”(“竖子”,古代骂人的话,小子,没出息的东西。)
2、提问:刘邦脱逃之前作了哪些布署?“置车骑”是什么意思?是几个人一道走的?为什么这样?
提示:一是留下张良代为辞谢,一是放弃车骑.只身独骑,只带四个亲信随从,一是叮嘱张良,待其至军中再入内辞谢。这样安排,目的在于尽快脱离虎口,担心项羽反悔。(从小路走,目的也在此。)
3、提问:张良献礼,项羽、范增二人态度为何不同?
提示:项羽对刘邦借故脱逃仍然麻木不仁,根源在于他迷
信武力:兵力单薄的刘邦不足为患;范增则深知放虎归山,后患无穷,同时也为自己的意见未被采纳,精心策划的阴谋破产而恼怒。不仅把工牛“‘置之地”,而且“拔剑撞而破之”,更大骂“竖子不足与谋”,可谓气急败坏。故事至此结束,“立诛杀曹无伤”则是对开头“告密”的交代,是尾声。
三、讨论分析人物形象,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学习作者刻画人物的方法:
1、张良、范增是两个什么样的人物?他们在“鸿门宴”中处于什么地位?
提示:张良是刘邦的主要谋士,他多谋善断,精通韬略,临变不惊,处事有方。是他为刘邦定下了“韬晦之计”,以“不敢倍德”、无意于称王蒙蔽项伯,欺骗楚王,终于化险为夷。是他为刘邦作了精心的部署,周密的准备,从而赢得了斗争的胜利。项庄舞剑,张良出,樊哙急问:“今日之事何如?”可见事先有所商量。樊哙责备项羽,口径一致,由辩解进而反法,则更可以看出事前经过周密的策划。一方有备,一方无备,结局合乎情理。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张良不像范增那样妄自尊大。他认为刘邦称王不是时候,很不策略,但并不明确否定,只是问了一句:“谁为大王为此计者?”他认为不可以武力与项羽相斗,也只是委婉地探询:“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刘邦远不像项羽那样自信,张良却仍然处处留心,始终把自己放在谋臣的位置上。这是刘邦对他绝对信任的关键。可以说张良是“鸿门宴”这一事件的总导演。
范增是项羽的主要谋士,项羽称为“亚父”,可见其地位不同寻常。他的政治观察力,他的才智谋略绝不逊于张良。但他对项羽尤其是对项羽的妄自尊大,并不完全了解,他以命令的口吻要项羽攻打刘邦;“急击勿失”,他在席上“数目项王,举玉玦以示之者三”,要项羽“按既定方针办”。他擅自布置项庄舞剑,已经造成欲取项羽而代之的客观影响,但他既不知人,也不知己,这是范增的致命弱点。他与张良构成了鲜明的对照。
“鸿门宴”这场斗争可以说是张良与范增的斗智。对整个事件的演变,两人举足轻重,可谓关键人物。但是,两人毕竟只是谋臣,唱主角的是双方的决策者,是项羽和刘邦。
高中一年级语文名师新编教案电子版篇五
《赤壁赋》
教学目标:
1、指导预习,培养学生借助注释,利用工具书,自主疏通字词句意的习惯。
2、通过课前预习、课中朗读、课后练习,掌握文中重要实词的含义,掌握一些特殊句式。
3、指导诵读,在反复的诵读过程中,理解词语、句意,熟悉课文内容。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4、知人论世,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分析作者心路历程及其原因,培养学生旷达乐观、勇于面对坎坷战胜困难的精神。
布置预习:
1、借助注释,利用工具书,疏通课文内容。找出对照注释还不能理解的词句,或问同桌,或课堂上提出共同探讨。
2、早读课反复朗读课文。
3、找出文中直接表明情感的几个词语。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文,介绍作者及文章背景。
同学们,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第三单元第二篇课文《赤壁赋》,其作者苏轼,我们在小学、初中就已经接触过,今天我要和大家讲一个他“死里逃生”的故事。苏轼四十三岁的时候,因为“名太高”而遭人陷害,被打入死牢,随时听候发落。弟弟苏辙、儿子苏迈多方营救。某一天,苏迈再次出去借钱,委托一个朋友给牢里苏轼送饭。本来他们父子有一个约定:事情恶化宣判死刑之时就送鱼进去,而朋友不知道,那天送了苏轼最喜欢吃的鱼进去。苏轼一看到是鱼,大吃一惊,知死期将至,便写下了两首绝命诗请狱卒转交给弟弟苏辙。装诗的信封通过监狱的长官传到了当朝皇帝手上。皇帝拆开一看,是两首绝命诗,(其中一首是:圣主如天万物春,小臣愚暗自亡身。百年未了须偿债,十口无家更累人。是处青山可埋骨,他时夜雨独伤神。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诗里写的是对皇帝的忠诚和愿与弟弟世世为兄弟的情感,大受感动;加上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立下了一个只有当朝皇帝知道的祖训:不得诛戮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于是就释放了苏轼。苏轼死里逃生,被贬到了黄州。该案史称“乌台诗案”。
经历了“乌台诗案”死里逃生的苏轼,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靠微薄的俸禄养活不了一家人,在朋友的帮助下,开辟了一片荒地耕种自给,这片地他取名为“东坡”,同时也自号“东坡居士”。居士原是对居家学道的佛教徒的称呼,这里是指追求清高,对世事淡泊的人。可见苏轼的思想有了很大的.变化。被贬到黄州的第四年秋、冬,苏轼先后两次游览了黄州附近的赤壁,写下了两篇赋,赋是古代的一种文体。我们今天学的是第一篇,也称“前赤壁赋”。
(板书:赤壁赋 苏轼 无台诗案 死里逃生 东坡居士 思想变化)
二、疏通字词。
在预习的基础上,教师补充强调一些读音,几个重点实词及特殊句式,学生提出对照注释不能理解的词句,师生共同探讨。
壬rén戌xū 属zhǔ客 窈yǎo窕tiǎo 冯píng虚御风
桂棹zhào 倚歌而和hè 横槊shuò 余音袅袅 niǎo
幽壑 hè 扁舟piān 嫠妇lí 愀然qiǎo
山川相缪liáo 舳zhú舻lú 旌旗jīng 酾shī酒
渔樵qiáo 江渚zhǔ 匏páo樽 蜉fú蝣
无尽藏zàng 狼籍jí 枕藉jiè
舞幽壑之潜蛟: 舞,使……起舞,动词的使动用法。
泣孤舟之嫠妇: 泣,使……哭泣,动词的使动用法。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渔樵,打鱼砍柴,名词做动词。
侣鱼虾而友麋鹿:侣,以……为伴侣。友,以……为朋友。名词意动用法。
凌万顷之茫然:定语后置句, 凌茫然之万顷。
客有吹洞箫者:定语后置句,有吹洞箫之客。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被动句
而今安在哉?宾语前置句,而今在安哉?
三、找出文中直接表明情感的几个词语,朗读并初步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明确:乐——哀/悲——喜
2、初步明确朗读的情感基调
“乐”的部分要读得轻松愉悦;
“悲”的部分要读得悲凉激昂;
“喜”的部分要读得旷达洒脱。
3、听录音朗读或教师范读。生齐读。
四、分析课文第一段。
1、齐读第一段,找出写景的美句。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指导朗读,体会优美的意境)
2、齐读第一段,找出写事的美句。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指导朗读,体会事情的高雅)
3、齐读第一段,找出表达游玩时感受的美句。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指导朗读,体会作者的感受)
五、分析课文第二段。
1、齐读第二段,明确本段分为两层,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2、重点分析第一层中“美人”意象。“美人”指所倾心的对象,代表一种理想的追求。它表现了作者的政治感慨,是作者在遭受贬谪之后,仍然坚持对生活的执著态度,坚持对朝廷政事关切而不甘沉沦的情怀 。
3、指导朗读第二层,感受箫声的悲凉。
作者借助夸张、想像,运用精细的刻画和生动的比喻化抽象为具体,把洞萧那种悲咽低回的哀音表现得十分形象真切。
第二课时
复习导入
齐读课文
一、分析课文第三段
1、朗读指导:三个反问句语气层层递进,稍做强调,读出感情的层次。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停顿较小语速稍快)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朔赋诗(语速越来越快)固一世之雄也,(停顿较大气势豪迈)而今安—在—哉?(强烈的反问,感慨人生无常,语速缓慢低沉,读出顿挫之感)
后半部分一连串六字句,是客人情感的一个迸发,要读得连贯,一气呵成,表现出那种强烈的人生感慨,最后一句“托遗响于悲风”要突出第三段悲凉的感情基调。
2、明确“何为其然也?”其一,赤壁一带的江山触发他想到历的英雄人物,当年的英雄,而今安在?何况吾辈渔樵于江渚之上。其二,由江水无穷想到人生须臾,渺如沧海一粟。其三,要摆脱现实处境,渴望能“挟飞仙以游,抱名悦而长终”,却“知不可乎骤得”。
3、明白客人之悲其实是儒者苏轼之悲。悲生命短促,人生无常。
二、分析课文第四段
1、明确:本段分为三层,第一层承上,议论“水”与“月”;第二层议论“变”与“不变”的哲理;第三层指出“明月清风”为大自然之“无尽藏”。
2、此段其实是作为道者的苏轼超然物外的情怀给客人极大的宽解
3、指导朗读:读出本段的层次,读出旷达洒脱的情感。
三、分析课文第五段
明确:客人之喜与文章开头之乐的不同。课文开头是主客欣赏美景之乐,结尾是指客人精神得到超脱忘怀得失而喜。
四、齐读课文,再次整体感知课文,结合苏轼经历,分析全文中作者情感的变化。
现实中的水月融入自然,游赏之乐
历史中的水月感慨历史,人生之悲儒者(入世) 渴望建功立业慨叹人生短促
哲理中的水月分析哲理,超脱之喜道者(出世) 清静无为超然物外逍遥之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