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金波的作品读后感精选(10篇)
“读后感”的“感”是因“读”而引起的。“读”是“感”的基础。走马观花地读,可能连原作讲的什么都没有掌握,哪能有“感”?读得肤浅,当然也感得不深。只有读得认真,才能有所感,并感得深刻。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知道读后感怎么写才比较好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读后感的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金波的作品读后感篇一
漫长的暑假里,相信大家都读了很多书,学习了更多的知识,我自然也不例外。假期我读了不少书,其中最让我喜欢的是金波爷爷的“小绿人”故事系列。
“小绿人”的故事系列一共有三本书,分别是《追踪小巨人》、《又见小绿人》和《我们都是小绿人》。刚读第一本前言的时候,我的小脑袋中就浮现出好多的小问号,比如小绿人都长什么样?小绿人都会干些什么?小绿人和我们人类相处如何?相信此时的你一定也和我当时一样,脑子里会有数不清的问题吧。
现在,就让小绿人的新朋友——我,来给你们简单介绍一下吧!小绿人就如同他们的名字,浑身都是绿色的,小小的身体,瘦瘦的小脸,显得很萌。他们会飞还会隐身,是不是很厉害?小绿人生活在一个叫做“绿太阳庄园”的地方,在那里他们既可以变成普通人,也可以变成小绿人,这样他们就等于拥有两种人生。读到这儿时,我情不自禁地闭上眼睛,想象自己就是会变化的小绿人,每天可以面对不同的世界做不同的事情,这感觉真是太奇妙了!
别看小绿人长得小,他们能做很了不起的事情。在他们小的时候,就会玩一种叫做“倾听”的游戏,他们可以听到草的香味儿,可以听到蝴蝶在对话,还可以听到啄木鸟在对树说些什么,甚至还可以听到花儿们正在比美。大自然各种各样的声音,他们都能听到。是不是很了不起?更重要的是小绿人永远不会死去,他们的生命一直在延长,当他们快不行的时候,就会在自己的家园种上一棵只属于自己的树,大家都会前来为他送行,他只要抱着那棵树和大家告别,那棵树就会和他渐渐融为一体,变成了一颗有心跳的树,这声音只有小绿人们才能听见。
原来一棵树就是一个小绿人啊!我的思绪飞回了几个月以前,那天我和小伙伴们出去玩儿,闲得无聊就乱摘树叶,以为这样做没什么大不了。我妈妈看见了,忙来劝阻我们说:“大家不要再破坏花草树木了,你们想想,它们也是有生命的呀!”我们听了,虽然停止了手上的破坏,但心里其实并不服气,心想不久摘了几篇叶子,至于这么不高兴嘛。可现在读完这套书,我的脸红得像一个熟透了的苹果,我的心里真正明白了:只有保护环境,才能让植物不再灭绝。
嗯,我决定以后再也不会破坏绿化,而且我还要多多参与环保行动,努力让自然环境不再受到污染。我猜妈妈也许会好奇地问:“你为什么突然长大了?”我会神秘地告诉她:“因为我喜欢上了‘小绿人’”!
金波的作品读后感篇二
我最早拥有的是一本诗集《让太阳长上翅膀》。从这本书里,我这个有空就写些乱七八糟的诗的人(说好听点叫“自由诗人”)平生以来第一次认识了十四行诗,并读到了金波专为儿童创作的十四行诗,充满童趣,耐人寻味。正如《常常想起的朋友》中使用了许多大自然中的比喻。“我常常想起的朋友,像润物无声的春雨,像林中清亮的溪流,像冬天里有阳光的日子。”能使人回忆起久别的大自然。人人心中都有一个最亲密的朋友。朋友,不就像是“望着你灿烂的笑脸,这世界忽然变得如此广大”吗?虽然阅读前没有这样的理解,但阅读后却发现这语句是如此的贴切。
再后来,我又拥有了一本新的精神食粮《和树谈心》。这是一本散文集。收集了金波一些非常有名的散文。《花宴》就是其中一组优美的散文。讲述了金波小的时候与花有关的故事。文字读来悦耳动听。尤其是在散文的最后,经常使用一句格言式的偶句:“花盛开的时候,我们常常忘记叶子。”、“柿子花很小,小得让人忽视,却结出一个橙红的果实。”,每当读到这些点睛之笔时,我都要静思一会儿。当然,一会儿是想不明白这些句子的意思的。需要许多次咀嚼才能完全看懂。
值得我们深思的一点倒是:同是一样的童年,金波为何写得如此多,质量如此优秀?此时此刻,我终于悟到,金波在小的时候便记录了许多有趣的事,长大后才能回味。想想我们现在,做的真是远远不够,如果我们现在从小就像他这样勤于笔耕,生活就变成了一本日记,长大以后翻阅,就成了一部电影。而我们已成为电影中的主角。
大意是这样的:自从她和我一起捡石头后,她也开始喜欢上石头了。她总是把捡来的石头送给我,我觉得她捡的石头算不上美,但,我不好扫了她的兴趣,佛了她的好意。那一次,她给我一块平平常常、皱皱巴巴的石头,我慎重地摆在窗台上,第二次,她又来给我一块石头,说这块石头像一只小鸽子。她走到窗台边,把那块石头放在那平平常常皱皱巴巴的石头上,顿时我发现一只鸽子落在岩石上。
两块儿平平凡凡的石头,结合在一起,竟会显得如此美。文中的“我”就是那块大石头,“小姑娘”就是那块儿小石头,两者结合在一起,就能创造出美。但同样,如果只有一者,那还会形成美吗?不,不是,如果没有小姑娘的捡石头兴致,只有“我”的尊敬是不行的;同样,如果没有“我”对小姑娘的尊敬,那也是不行的。
记得有一次,我和几个好友一起做一份手工,做完后,大家就吵开了,干嘛呢!抢功劳呗!“这是我剪的。”“还是我做的呢!”“这材料还是我从家带来的。”“是我的创意!”……到头来,谁也不理谁,各回各的家,各人肚子里还闷着一股子气。那漂亮的手工作品也孤零零地立在那儿!
回到家后,我仔细一想,如果我们共同分享这份快乐,那该多好呀!其实,在整个制作过程中,少了谁都不行,少一个,这手工也做不完美。
我们要记住,普通和谐的结合就创造了美,美不是一个人独自拥有的,正如文中小女孩和“我”一样,两个人创造美,并享受着这份美,使彼此的心情愉快。
金波的作品读后感篇三
读完《根鸟》,不仅被曹文轩纯美的文字所感动, 更让人感动的是此书让我们对人生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有了进一步的思索,那便是 — 追寻理想。
根鸟在一次上山打猎的过程中,根鸟遇到了一只白色的鹰,得到了一块神秘的布条。也正是因为这布条根鸟在梦中梦见了紫烟,梦见了长满了百合花的大峡谷。 从此他下定决心要去西边,去救紫烟,在爸爸的应允下他出发了,在根鸟寻梦的过程中,发生了很多的事情。他穿过寂寞的荒漠、恐怖的戈壁,在青塔镇遭遇欺骗的同时也受到了真善美的垂爱,还神话般得到一匹白色的宝马。接着又陷入鬼谷,过着地狱般的生活,经历了死亡的边缘后,根鸟第一次回到现实,强烈地思念起家乡 —— 菊坡的老父。这段经历是根鸟在难以想象的孤独、困苦、艰辛的极端环境中抗争的生命里程,根鸟也因此逐渐成熟、智慧、果敢、坚忍起来。我想在这里作者曹文轩把根鸟寻找紫烟的过程写的充满苦难,同时又充满温情。这正如我们的生活,又坎坷也有平坦。 根鸟迅猛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我们每一个人追寻理想的过程。 为了心中的梦,根鸟曾经病倒,误入鬼谷差点吃下红珍珠果,后来也曾赌博迷失过。 但是一路上他遇见了好心的板金先生,独眼老人 …… ,在他们的帮助下,他又燃起了寻梦的理想,为了梦想坚持下去。
作者曹文轩设计根鸟这一主人公一路寻梦,同时还巧妙地设计了另一个寻梦人 — 板金先生。当根鸟差点迷失方向时,板金先生及时提醒了他: 要继续他的梦想 — 大峡谷就在前面。 我想作者这样安排,正如我们的生活除了支撑自己前行的理想信念之外,还有亲情、友情和恩情。在我们的生活中,在我们追理想的过程中更多的是家人的支持、朋友的帮助,我们应感谢他们。
读《根鸟》,曾经被根鸟的执着努力而感动,也曾经惋惜他的颓废,但是他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一路付出,一路回报;一路撒播,一路收获。 根鸟的寻梦之路正如我们的人生之路,只要我们坚持,只要心中有梦,救一定能成功。
金波的作品读后感篇四
窗外,已经下起了雨。可是,妈妈,你不要阻拦我呀,我要到雨中去。
我戴上草帽。我跑到雨里。我变成一把伞。伞在风雨里飞着,给没带伞的行人遮雨。
当雨停了,我就又飞走了,飞进雨后翠绿的树林里。
妈妈,也许你不见了女儿,你很着急,你怕我淋湿了雨。
它们都说:那可是个淘气的小姑娘呀,她又在和我们捉迷藏吧,谁知道她会藏到哪儿呢!
——妈妈,我又回来了!你看,我仍戴着草帽呀,草帽上还挂着彩色的雨滴。
金波的作品读后感篇五
诗,是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堪称语言艺术中最奇妙的精灵,寥寥数句,就能把人带进一个神奇的境界。
金波的诗不仅读起来琅琅上口,闭上眼睛,脑海中浮现的意境也是极美的。金波在漫漫的人生道路上,始终把生命坐标定格在儿童艺术事业上,在儿童文学与儿童世界之间架设起了艺术美、幻想美、人性美的桥梁,带给孩子们无尽的温暖、诗性与感动。近日为了辅导学生学习写诗,我再次拜读了金波的多首儿童诗。《春的消息》、《林中月夜》、《红蜻蜓》、《风筝》等,都是脍炙人口的佳作。
《红蜻蜓》讲述了一只在寻找自己丢失了的东西的红色蜻蜓,在下雨前被作者捉住了,其中有一句“我把红蜻蜓,放在绿纱窗上,它望着窗外迷迷蒙蒙的天地。难道它还在寻找寻找它丢失的东西?妈妈,是您告诉了我,它在寻找丢失的爱,那世间最珍贵的东西。雨过天晴。我推天窗子,放走了那红蜻蜓,让它飞向晴朗的天空、开花的'土地……”爱和自由一直都是人间最美好的最珍贵的东西,这首诗让我想到了刚刚教学生学过的课文《触摸春天》,盲女安静放飞蝴蝶时一定也是这样一种心情。
《风筝》讲述了一张用不及格考试卷做成的风筝,金波描述的场景让我感到特别贴近生活,中间还有很多猜想,最后一句“明天,我要约他去春游,顺便送还他这只风筝。当然,还要谈谈别的事情……”带有孩子的童真与善良,那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善举。
其中我最喜欢的一首是金波的短诗《林中月夜》,“溶溶的月光,像银亮的春水,洒在每一片绿叶上,闪着耀眼的光辉,叶子一动也不动,做着恬静的梦,梦见月光化作露珠,一样的晶莹,一样的玲珑,在晨风里摇落,一滴滴,叮咚,叮,咚。”这首小诗,寥寥数句,就已经清晰的为读者勾勒出了一幅恬静的林中月夜图。这首诗中,金波巧妙的结合了比喻和拟人两种修辞手法,生动形象的把月光和林中树叶写得充满童趣,非常贴切。
夜晚,林中,银白色的月光像春水洒在叶子上,作者认为这时的月光像极了叶子上的露珠,但是他偏偏要把他的这种想象写成是林中的叶子梦到了月光变成了露珠,并且还幻想它会在晨风中一滴滴落下……尤其是最后,仅仅四个字“叮咚,叮,咚”就已经写出了露珠因为晨风的吹动,叶子的摇动,所以落得缓慢,柔美……读完全诗,回味一下,这真是极其美妙的意境啊。
金波的作品读后感篇六
《根鸟》是一部梦幻般的小说,它把我带入了另外一个世界,让我也在品尝着人生的酸甜苦辣,体验着一个真实而又丰富的人生。
根鸟是一个有梦想的孩子,他在梦里见到了他的目的地——一个长满百合花的大峡谷。从此他便开始了他的人生之路。根鸟是很幸运的,他找到了那个梦境,那个天堂般的峡谷,百合花静静地开放着,几只白鹰在峡谷里盘旋着,一个紫烟女孩在银杏树下那是一个比天堂还美的却更遥远的地方。
与根鸟比起来,板金是很不幸的。他也是一个追梦的人,在他18岁的前一个晚上,他梦见他的梦离开了他。从此,梦再也不属于他,他只能睁大眼睛,呆呆的凝望无边的黑暗,觉得自己面对的只是寂寞。板金在也无法忍受没有梦,于是他决心要找回属于他的梦,开始他真正的人生道路。最终,板金却没有到达到他的目的地,没有寻他的梦,没有完成他的使命。
在寻梦的过程中,根鸟奋斗过、放弃过、追求过、绝望过……可他紧紧护住跌疼的梦,不肯服输。梦想是火,它能把一切诱惑、胆怯、彷徨枯草一样烧尽;梦想是风,它能把雪源变绿、干涸润甜。
金波的作品读后感篇七
《金波童话》是一本很好看的书,里面讲了很多独立的小故事。
有的故事很有趣,比如《小狗的铃铛》里的小狗丢了铃铛后连自己都认不出来了;《穿皮鞋的胖熊》里的胖熊买了一双皮鞋,最后还是光着脚走路。
有的故事句子写得很优美,像诗一样,比如《雨人》里的“我们是水的精灵,心像水一样透明”,还有《影子人》,《白天鹅羽毛》等等。
还有一些故事很感人,像《小松鼠和红树叶》,《一只蓝鸟和一棵树》。最让我感动的是《雪人》,它讲的是一个小朋友很想堆一个不融化的雪人,他把一个妈妈给奶奶的、奶奶又给他的、充满了爱的苹果放进了雪人的身体,雪人就真的没有融化。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有爱心,就可以留存。
这本书的插图也非常漂亮。
总之,这本书非常好看。
金波的作品读后感篇八
我的太阳啊,无力穿透这层层雾霭,我看不见方向。当我失足跌落。白色的鹰,没有为我求救。我惶惶的蹲坐在荆棘丛中。不哭不闹,不求救。等待他人的救赎是一种可悲,可我却救不了自己。心之所向,苦与没有道路通向远方。我的远方,不是罗马,那只是我——只有我一个人想要朝圣的地方。我将孑然前行,我要去到远方。像那个十八岁的少年,在白马上孤傲的眺望,徘徊在生疏的地方。那里,有熟悉而真正的自我。
“人间毕竟不总是充满了温暖的,你前进的道路上也并不总是铺满了玫瑰花。” 对过去有多不舍,对未来就有多恐惧。于是,我抖落一身黑,把旧时光的伤口整理打包。爬起来,踏上朝圣者之路。
终有一天。我会看到阳光潮水般倾泻到山谷中。
勇往直前。以梦为马。
如朝圣者一般虔诚地追寻。
金波的作品读后感篇九
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不能光会读哦,写一篇读后感吧。但是读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金波儿童诗优秀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这个寒假我读了《金波儿童诗选》,金波老师写的《金波儿童诗选》一半都是描写大自然和生命的诗民。金波老师甚至认为一座石像人的脚成了残脚,石像人也会疼。也许我们只有邻近自然才能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因此朱成梁说:金波老师是一位热爱大自然,热爱生命的诗人。在他的笔下每一棵树,每一片树叶都充满鲜活的生命。在他作品的感召下,我也开始将树叶和绿色作为绘画、设计的.元素。这些收集来的树叶即时使枯萎了也不泛美感,因为它们属于大自然,不做作。
还有四分之二都是金波老师小时候的天真的想象和快乐,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天真烂漫的童年,保留它吧,它是我们快乐的时光。陈泽新说:喜欢自己那个装满玩具和书的小屋,它会把我的心境带回童年的那个时代。我觉的做任何事情一定要先把心静下来,这个小屋是我把心静下来最快的地方。童年是多么重要,它是我们开心的源泉,是我最天真的时光。
金波的作品读后感篇十
诗,是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堪称语言艺术中最奇妙的精灵,寥寥数句,就能把人带进一个神奇的境界。
金波是诗不仅读起来琅琅上口,闭上眼睛,脑海中浮现的意境也是极美的。金波在漫漫的人生道路上,始终把生命坐标定格在儿童艺术事业上,在儿童文学与儿童世界之间架设起了艺术美、幻想美、人性美的桥梁,带给孩子们无尽的温暖、诗性与感动。近日为了辅导学生学习写诗,我再次拜读了金波的多首儿童诗。《春的消息》、《林中月夜》、《红蜻蜓》、《风筝》等,都是脍炙人口的佳作。
《红蜻蜓》讲述了一只在寻找自己丢失了的东西的红色蜻蜓,在下雨前被作者捉住了,其中有一句“我把红蜻蜓,放在绿纱窗上,它望着窗外迷迷蒙蒙的天地。难道它还在寻找寻找它丢失的东西?妈妈,是您告诉了我,它在寻找丢失的爱,那世间最珍贵的东西。雨过天晴。我推天窗子,放走了那红蜻蜓,让它飞向晴朗的天空、开花的土地……”爱和自由一直都是人间最美好的最珍贵的东西,这首诗让我想到了刚刚教学生学过的课文《触摸春天》,盲女安静放飞蝴蝶时一定也是这样一种心情。
《风筝》讲述了一张用不及格考试卷做成的风筝,金波描述的场景让我感到特别贴近生活,中间还有很多猜想,最后一句“明天,我要约他去春游,顺便送还他这只风筝。当然,还要谈谈别的事情……”带有孩子的童真与善良,那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善举。
其中我最喜欢的一首是金波的短诗《林中月夜》,“溶溶的月光,像银亮的春水,洒在每一片绿叶上,闪着耀眼的光辉,叶子一动也不动,做着恬静的梦,梦见月光化作露珠,一样的晶莹,一样的玲珑,在晨风里摇落,一滴滴,叮咚,叮,咚。”这首小诗,寥寥数句,就已经清晰的为读者勾勒出了一幅恬静的林中月夜图。这首诗中,金波巧妙的结合了比喻和拟人两种修辞手法,生动形象的把月光和林中树叶写得充满童趣,非常贴切。
夜晚,林中,银白色的月光像春水洒在叶子上,作者认为这时的月光像极了叶子上的露珠,但是他偏偏要把他的这种想象写成是林中的叶子梦到了月光变成了露珠,并且还幻想它会在晨风中一滴滴落下……尤其是最后,仅仅四个字“叮咚,叮,咚”就已经写出了露珠因为晨风的吹动,叶子的摇动,所以落得缓慢,柔美……读完全诗,回味一下,这真是极其美妙的意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