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群众文化工作如何开展(5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群众文化工作如何开展篇一
加强社区群众文化建设对于加强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高广大人民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具有重要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社区群众文化工作也出现了很多新情况和新问题。本人根据在街道分管教科文卫工作的所做、所见、所闻、所感,对发展社区群众文化建设提出自己的不成熟的看法。
一、基本现状
我街道辖区面积约8平方公里,下辖社区五个居委会,总人口4.5万人,其中流动人口1.5万人。辖区内有各种机团单位、住宅物业小区60家。
近年来,在省市区各部门的指导和大力支持下,在街道各级干部群众共同努力下,我街道在社区群众文化建设方面做了不少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1、基础设施不断改善。我街道的社区文体设施从无倒有,从少到多,逐年增加。近些年来,辖区陆续建设“星光老年之家”1家,街道职工之家1家和老年人活动中心1家,总面积达1000平方米;有规模的体育健身路径12处(套),例如,xx公园设立一批健身路径,成了附近广大居民业余休闲健身的良好场所,也给xx公园增添了亮点。同时,各个住宅小区都积极筹措,在小区内设置了文化室、娱乐室,安置健身路径,大大丰富了社区群众的文娱体育活动。
2、群众文化生活日益丰富。街道设立文化站一个,辟有图书室、游艺室、棋牌室、健身室等文化活动厅室,配备有相应的活动器材。各社区居委会建有文化室一个,配备了电视、音响以及价值3000多元的书籍。街道每年都牵头举篮球赛,举办科技文化卫生下社区的活动,广泛开展各种群众性的文化体育活动。辖区内群众团体自发组织的各种文化娱乐体育活动也遍地开花、蓬勃发展。例如,辖区内有两支百人以上的民族舞舞蹈队天天坚持舞蹈健身,xx公园周边群众自发组织拳、剑、刀、扇队,进行健身锻炼,社区之间常常进行各种球类友好比赛。
尽管我街道社区群众文化建设通过方方面面的努力,取得了有目共睹是成绩,但还存在着很多困难和问题。
二、存在问题
随着经济的发展,广大社区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要求越来越高,而我们的社区群众文化建设却跟不上经济建设的步伐,社区群众文化工作滞后,群众喜闻乐见又健康文明的文化活动相对匮乏,这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和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还有很大差距。
1、社区群众文化工作尚未得到各级领导的足够重视。各级政府部门重经济建设而轻文化建设。有的领导表面上很重视社区群众文化,但都只是停留在大会上、文件上和口头上,并没有真正做好社区群众文化建设的规划,也没有召开联席会议专门听取有关社区文化工作汇报,没有积极协调各部门开展工作,主管部门也不下来搞调研,没有安排足够的经费。
2社区文化队伍建设落后,机构设置不合理,工作网络不健全,职责不清。就街道抓社区群众文化而言,该工作涉及到教育、科学、文化、卫生、民政、综治、宣传、社保以及工青妇等各个部门,需要各个部门共同配合才能协调开展工作,但其实街道具体负责此项工作的只有分管教科文卫的副主任,文化站名存实亡,人员调整安排作它用,而社区居委会更是人手不足,工作网络不健全,阵地功能发挥不出来,加上相关部门之间配合不到位,工作协调难,职责不清,造成互相推诿、扯皮。
3、投入不足,设施落后,社区群众文化建设“贫血”,是制约群众文化事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各级政府部门虽然对社区群众文化建设加大了投入,但赶不上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娱和体育活动的需求,无法满足居民多方面的文化生活需要,常常由于缺乏基本的经费保障,各种社区群众文化活动无法正常组织开展。
4、社区群众文化活动形式和内容单调,群众认同意识不强,参与度不高,缺乏牢固的群众基础。社区群众文化大都以政府为主导,成为一种行政行为,文化活动的政治色彩突出,说教的目的性强,又或者应付式地开展活动,活动形式和内容都很单调,缺乏文化性、娱乐性、群众性、多样性,不能很好地寓教于乐。目前群众文化的主要参与者一般都是老年人、妇女及儿童,而中青年这一社会的主体却参与热情不高。在群众心目中,政府推动的文化活动成了当地干部追求政绩的花架子工程,群众主动参与的欲望大大降低,甚至产生厌烦、抵制情绪,这就使得群众对文化活动的认同和参与热情不高。而这时,赌博、封建迷信沉渣泛起,一些地方麻将摊林立,不健康的消费场所生意兴隆,甚至开局设赌败坏风气;一些地方的庙建得豪华气派,大搞封建迷信活动,乌烟瘴气。
三、对策建议
不断加强社区群众文化建设,努力创新文化活动形式,广泛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用健康文明而又丰富多彩的活动占领社区群众文化阵地,丰富社区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积极引导广大群众崇尚科学,破除迷信,移风易俗,抵制腐朽文化,在社区群众中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倡导的“八荣八耻”,提高群众的思想道德水准和科学文化素质,形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社会风尚,让人民群众通过活动有收获、有提高,并逐步使社区群众积极主动参与到各类社区群众文化活动中来,这是新时期加社区群众文化建设工作的目的和要求。我们要紧紧抓住“基本阵地、基本队伍、基本活动内容、基本活动方式”的“四基”工作不放松,扎扎实实地推进基层文化建设。就如何加快社区群众文化建设步伐,本人提出以下建议:
1、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担负起加强社区群众文化建设的重要责任,要从实践“三个代表”的政治高度去充分认识加强社区群众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经济和文化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区作为工作的指导思想,把社区群众文化建设工作摆上各级党委和政府的议事日程,明确目标任务,建立目标责任制和相关评价机制,各有关职能部门要明确职责,认真制定社区文化建设规划,各负其责,齐抓共管,形成合力,确保群众文化建设各项目标任务的实现。
2、以政府为主导,加大对社区文化事业的投入力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社区文化场所和功能,形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方面要把社区文化建设纳入财政支出预算,加大投入,扎扎实实为群众多办实事;另一方面,要拓宽工作思路,动员辖区单位和居民以各种方式出资赞助来解决社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及文化活动的资金需要;出台相应的政策,引导和鼓励社会各界投资兴办文化事业,特别要鼓励民间资本投资文化设施、文化阵地和文化活动。同时,将社区文化建设纳入到军民共建、警民共建等共建活动中去,纳入到政府部门下基层挂钩包点开展各项工作的活动中去,形成政府、部门、社会多渠道共建社区文化的新格局。
3、抓好社区文化队伍建设。各级政府要理顺关系,加强街道、社区居委会的文化队伍建设,配备配齐管理人员,做到工作有人抓,并做好人员的培训,提高素质,做到工作有能力抓,这是搞好社区群众文化建设工作的基本保证。
4、坚持主旋律,创新活动方式,让更多的群众参与到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社区群众文化活动中来。
首先,我们要旗帜鲜明地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高扬时代主旋律,倡导“八荣八耻”,在群众文化活动中融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大力提倡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格调高雅的精神追求,抵制腐朽文化,反对低级庸俗的文化趣味,清除荒诞无聊的文化垃圾,培育纯朴的民风和纯正的社会风气,营造健康向上的社会氛围,使群众文化既高雅时尚又朴实无华,既符合时代精神又满足群众要求,成为一个时代生机勃勃的主流文化。
其次,社区群众文化活动的形式要多样化,内容要大众化,从而提高社区群众的参与度。
形式多样化,就是要以多种多样的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为载体,用实实在在的形式,推动先进文化进社区、进楼群、进家庭。例如,采取歌舞音乐、说唱弹奏、琴棋书画、体育竞技、文化下社区等形式,大力开展常规性群众文化活动。
内容大众化,就是要坚持群众性,使活动符合群众的“口味”,满足群众的需要,把群众文化活动与增长知识、增长才干、提高技能结合起来,与增强法制意识、维权意识结合起来;把文化娱乐、休闲健身、环境美化、科技普及、艺术培训、网络咨询等内容,融入企业文化、社区文化、校园文化、老年文化、少儿文化、家庭文化、大院文化等文化建设之中。
社区群众是文化活动的主体,他们既是群众文化的创造者,又是群众文化的受益者,因此,只有形式活泼了,内容丰富了,才能受到社区群众的欢迎,才能更加便于群众的参与,才能吸引更多的群众参与,只有这样,我们的社区文化事业才能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才能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群众文化工作如何开展篇二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迅速提高,与此同时,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也日益增长。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人群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归口社区管理的人群日益庞大,要求社区承担的社会责任也不断增多。创造一个温馨、舒适、适宜居住的生活环境,包括加强社区群众文化体育团队建设,也就成了推动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一、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文体团队健康发展
发展和建设社区文化体育团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区委、区政府十分重视社区团体建设和管理工作,于xx年专门召开了普陀区社区团队建设管理工作交流会议,区委、区政府领导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讲话中指出,加强社区团队建设和管理是新时期赋予我们的一项具有探索性的新任务、新要求,需要我们进一步加强对该项工作的领导,将社区团队建设和管理工作纳入提升社区管理的范畴中,组织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通过不断探索和实践,健全和完善管理体制和机制,创造出更好的管理办法和经验,推动全区社区团队更健康地发展。为此,区政府还于xx年专门成立了普陀区社区体育健身团队建设管理领导小组,分管区长亲任领导小组组长,并制定了相应的管理条例。
社区文化体育团队对社区居民,特别是中老年居民的文化娱乐、强身健体、交流信息、扩大交往、增长知识等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社区居民自我价值和文化权益的直接体现。几年来,我区各社区的文化体育团队得到了可喜的长足发展,文体团队的活动受到社区居民的广泛欢迎。石泉路街道经过几年的发展,已拥有100余支5000余人参加的群众文化体育团队,诸如声乐、器乐、舞蹈、时装、锣鼓、腰鼓、扁鼓、书画、编织、交谊舞、文艺创作、读书、插花、戏曲、摄影、健身、拳操等琳琅满目的文体团队活动的身影覆盖了石泉地区的角角落落。有的团队负责人说,街道出面组织文化队伍,他们就象找到了自己的娘家一样。长寿路街道于xx年初开展了“迎新年创品牌”——群众团队展示系列活动,分别开展了小区普及型自娱自乐团队展示、“一委一品”群众团队展示、特色群众团队展示和社区教育学习型团队展示等活动,社区居民踊跃参加,群众参与率达90%以上,居民们欢聚一堂,共享社区文化大餐,共同营造其乐融融的社区大家庭氛围,反映了新长寿人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和群众团队取得的丰硕成果。曹杨新村街道的老年合唱队、长风新村街道舞蹈队表演的《多彩的社区》等团队和节目为我区多次争得荣誉。
二、文体团队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
当前社区文体团队建设和发展也面临着一些挑战与问题:
首先是认识上的问题。社会发展到今天遇到了新问题:物质生活富裕以后,精神上的依托何在?人口老龄化以后,老年人如何安排自己的生活?社会保障完善后,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如何满足?现在,社区是大家庭的观念正日益深入人心,人除了是单位人,还是社区人,需要在社区体现人的价值,包括人际交往、情绪情感宣泄等,这些都是社区团队产生的文化背景。现在社区中普遍存在的人际关系隔膜、社会活动失范等社会现实问题,通过社区文体团队来帮助解决往往不失为一个好途径,社区团队还能协助基层组织做好很多工作,发挥参谋助手作用,因此社区工作者,不能象以往那样,停留在只把群众文体团队当作是唱唱跳跳的队伍的层面。
其次是运作机制问题。社区文体团队建设是构建和谐社区、和谐社会的重要纽带,社区文体团队的发展有利于建立很好的社区氛围,顺应了政府职能转变的发展趋势,是加强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文体团队的繁荣符合广大社区居民的利益,成为广大居民走向社区的有效载体,有助于提高社区成员参与社区活动的积极性,拓宽居民参与社区管理的渠道,有效地促进社区管理。社区团队建设是提高社区管理效果和市民素质的两全其美的好事,如何提高社区文体团队的组织化程度,正确处理政府组织与团队组织的关系,积极为社区文体团队搭建服务平台,这方面,宜川和石泉等街道作出了在团队建立党支部的有益探索,但整体还缺乏较规范化的运作机制。
再次是投入模式问题。文体团队要健康发展,文体设施和活动经费的投入是不可缺少的。目前,各社区的文体设施还不能满足社区文体团队的需要,很少的经费投入也形成了单纯依赖政府的单一模式。单一模式的投入是有限的,也难以持久适应社区团队快速发展的需求,如何整合社会资源,充分发挥社区内其他资源的利用率,鼓励社会资源参与社区文体团队建设与发展,既缺乏舆论导向,又缺乏有关政策扶持。
三、加强社区文体团队建设的对策建议
1、整合社会资源,引导、支持社区文体团队建设。当前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时期,建设社区文体团队,不仅是和谐社会的标志,也是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途径。街镇党政领导要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理念,把团队建设放在重要的工作位置,正确引领社区文体团队开展弘扬主旋律,积极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为社区文体团队建设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通过街镇的有力调控,整合社区资源,构建社会支持系统,为文体团队提供活动空间。同时,多方筹措资金,给社区文体团队一定的经费支持。
2、提高服务水平,完善工作措施。社区文体团队有松散性、动态性、不稳定性的特点和自发、自觉、自愿的特征,党和政府不能因其松散而放任自流,关键是要提高服务水平,在方法上加强引导,工作上不断创新。要及时总结和宣传推广来自基层的经验和方法,在领导社区文体团队的思路和方法上要注意其特殊性,正确处理好领导与引导的关系,把加强社区文体团队建设作为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重要抓手。
3、发挥示范作用,积极培育品牌文体团队。我区开展的“一街一品”群文品牌队伍建设对群文团队建设起到了引领示范作用,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培育一批有影响、有特色的品牌文体团队,让这些品牌团队走出普陀,走出上海,甚至走出国门,对宣传普陀、宣传街镇都将产生积极效果,同时有这批品牌队伍的引领,对全区各文体团队品质的提升也将起到示范鼓舞作用。实践证明,品牌团队对发挥文体团队凝聚人心、提高市民文明素质的作用更有效,更持久。
4、采取多种形式,提高群众文体干部的业务水平。我区群众文体干部年龄普遍老化,40岁以下凤毛麟角,50岁以上比比皆是,虽说都在文体战线苦干多年,却很少接受过正规的业务培训。其中,一些人没有事业编制,经济收入相对较少,影响了队伍的稳定性。在团队建设上,人的因素是第一位的,建立群众文体干部的培训机制,培养和引进有号召力、有特长的骨干后备力量,已是刻不容缓之事。此外,还要挖掘社区内各方面的人才资源,建立志愿者队伍,有效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动员他们为社会施展才能和技艺。社区之间还可优势互补,人才资源互相支援,做到人才资源的效益最大化。
5、建立激励机制,表彰品牌团队和有突出贡献的人才。社区文体团队建设需要把握规律,我区文体团队建设已具有一定的规模,普及性较高,在街镇和区的层面上建立激励机制,适时开展表彰活动,让品牌团队有光荣感,为社区团队建设树立榜样,将对团队建设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也将对今后团队的发展起到导向作用。对有突出贡献的人才授予群众文化体育工作先进称号,增强他们的光荣感,将对从事这方面工作的同志产生鼓舞鞭策作用,为我区的文体团队建设工作营造更好的社会氛围。
社区文体团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是现代社会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全面进步的重要标志,我们要站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按照“积极发展,加强管理,有序推进,利国利民”的原则,使社区文体团队健康稳定地发展,从一个侧面增强基层政权的影响力、凝聚力,促进社会的长治久安。
群众文化工作如何开展篇三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重大任务,张春贤部长也已在有关会议上明确提出了构建和谐交通的要求。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研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交通发展的新要求,努力构建和谐交通,不断促进公路水路交通事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和谐交通的内涵与特征
所谓和谐交通,就是能够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的交通,能使广大人民群众的交通需求得到满足的交通,能让广大人民群众对运输服务感到满意的交通。具体地讲,和谐交通就是公平共享、法治有序、便捷高效、安全可靠、环境友善的交通。这就是和谐交通的基本内涵。
公平共享,就是要使全社会各地区、各阶层、各群体民众都能充分享受到交通发展与改革的丰硕成果,并使其交通利益都能得到实现、维护和发展,充分体现交通事业的社会性、共用性和公益性。这是和谐交通的价值取向。
法治有序,就是要有完善的法规体系,使所有交通参与者遵纪守法,保证交通的有序运行。这是和谐交通的制度保障。
便捷高效,就是要使交通发展最大限度地提高覆盖率、通达度和机动性,做到能力充分、衔接紧密,保障货畅其流、人便于行。这是和谐交通的基本要求。
安全可靠,就是要使“安全至上”成为全社会所有交通参与者的共同理念,不遗余力地减少交通伤亡、增进公众安全,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实现交通的可靠性,努力实现“零死亡”交通和全天候运输服务。这是和谐交通的发展重点。
环境友善,就是要建设低能源消耗、低资源占用、低环境污染、低财政负担、低使用成本的交通运输系统,以最小的资源环境代价实现交通的发展目标,实现交通文明与生态文明的协调发展。这是和谐交通的必然选择。
构建和谐交通的基本要求
构建和谐交通,要切实处理好四个方面的重大关系。
构建交通行业与社会公众的和谐关系。要把交通发展的目标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通过提供让社会公众满意的服务,取得社会各界对交通发展的认同和支持;通过信息公开和政务公开,提高社会各界对交通发展的知情度和参与度;通过树立和巩固亲民、负责、为民、务实的行业形象,不断增强交通行业对社会各界的亲和力和影响力。
构建交通行业与外部行业的和谐关系。交通行业是关联度很高的行业,交通主管部门要主动加强与其他相关部门的沟通与联系,通过建立有效的协作对话机制,形成有利于交通发展的外部环境和推动力。
构建交通行业内部的和谐关系。在现行的管理体制下,交通政策的制定主要在中央交通主管部门,但具体执行主要依靠各级地方交通主管部门,因此在政策的理解和贯彻执行中都有可能存在着逐级衰减的现象。要通过体制创新、机制创新、文化创新等途径,激发各级交通部门和每个从业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全行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构建交通运输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严峻的资源约束要求我们必须走资源节约型发展道路,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也为我们提供了这种可能。现在的关键问题,是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转变交通运输的增长方式,要将“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贯穿到交通发展的各个环节。
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构建和谐交通,就要紧紧围绕交通发展的目标和这些要求,努力做好几个方面的工作。
加快发展,为构建和谐交通奠定坚实基础。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交通发展的主要矛盾仍然是经济社会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交通运输需求与交通运输生产力滞后的矛盾。因此,必须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不放松,为构建和谐交通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深化改革,为构建和谐交通注入强大活力。目前交通发展中存在的许多不和谐现象,究其根源很大成分在于体制性障碍的存在。构建和谐交通,就必须深化交通管理体制改革,逐步理顺各级政府、管理部门、经营主体的责、权、利关系,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健全法制,为构建和谐交通创造有序环境。当前交通法制化建设还不能适应交通发展的需要,必须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在交通行业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
加强行政能力建设,为构建和谐交通提供根本保障。构建和谐交通的重点是要提高各级交通部门的行业管理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即要着力提高交通运输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统筹规划和协调发展、公共服务和组织保障、运输和建设市场的依法监管、安全管理和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五个方面的能力。
促进交通文化建设,为构建和谐交通增添精神动力。交通文化建设的核心是要树立以人为本、质量为先、服务至上的行业价值观,形成爱岗敬业、求真务实、创新进取、团结协作、廉洁自律的行业精神,为构建和谐交通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和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协调各种关系,为构建和谐交通营造良好氛围。构建和谐交通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应善于处理行业内外的各种关系,将各方力量转化为交通发展的积极因素,共同推动和谐交通建设向前发展。
处理好影响构建和谐交通的问题
近年来,交通行业在政策、规划、建设、科技等各方面都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为构建和谐交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和谐社会”毕竟是一个新理念,它的丰富内涵和广泛外延,将会对社会、经济各领域派生出更多更高的要求。因此,和谐交通的建设还有许多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
完善管理方式,促进收费公路的健康发展。我国的收费公路政策在过去的20年支撑了公路建设的跨越式发展;在未来相当长时间内,它仍是公路建设资金筹措的重要基础和主要手段。但是发展到今天,收费公路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概括起来就是“五乱”,即:乱设站、乱收费、乱转让、乱挪用和乱养人。这些问题的存在,极大地影响了公路服务效率,损害了交通形象。《收费公路管理条例》的出台,为我们解决这些问题创造了条件。充分利用宣贯《条例》的契机,按照“控制总量、优化结构、调整费率、产权归位、统贷统还”的思路,依据《条例》的具体条文规定,全面予以调整和规范。
巩固治超成果,建立治超长效机制。2004年,治超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效,但反弹危险随时可能出现。对交通系统而言,要立足于全行业的力量,建立治超的长效机制。从国内外的实践看,主要措施应包括: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做到治理超限超载有法可依;严格执法,推行“一超三罚”制度;降低收费标准,规范运输市场;提高治超的技术水平,如合理布局检查站点,推广动态称重设备,试点推行道路运政ic卡;总结有关经验,实施货车计重收费。
多方解决农村公路发展的资金问题。现在,农村公路的投入是“还账式”的,随着建成规模的持续增加,农村公路建养体制不健全,建养资金缺少来源的问题将会很快显现出来。解决的思路可以归纳为:明确事权划分,稳定现有渠道,开辟新的来源,确立投入原则。明确事权划分,就是要根据农村公路的基本属性,明确政府是农村公路建养的责任主体,同时要根据农村公路的受益范围、各级政府的财权事权状况,区分不同地区,合理划分各级政府的责任比例,最终形成中央政府引导、地方政府为主、农村社区为辅、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农村公路投融资体制。稳定现有渠道,就是通过法定的程序,建立农村公路发展专项资金,使目前农村公路建设资金的主要来源稳定下来,形成一个有法制保障的、相对可靠的来源渠道,包括总量和比例结构,并做到数量逐年增长,使用公平合理,监管有章可循。开辟新的来源,是指根据国家解决“三农”问题的政策和农村税费改革的要求,开辟新的农村公路建养资金渠道,提高地方政府的财政供给能力,以适应和满足农村公路的发展要求。确立投入原则,要兼顾效率与公平,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和城乡协调发展,不脱离现阶段实际,不增加农民负担。
努力做好公路建设中的环境保护工作。未来的五年,仍是公路建设的快速发展时期,环保压力日益凸显,必须给予高度重视。从技术层面讲,有两个问题值得重点关注:工程地质病害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依靠科技进步,通过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在设计、施工等多个环节加以预防,才能收到好的效果;第二是生态保护问题,这在西部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尤为突出,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统筹交通建设与生态保护的关系,通过科技创新、精心设计、精细施工和严格组织管理,来实现最小程度的破坏和最大限度的恢复,从而达到交通发展与自然的相互协调统一。
群众文化工作如何开展篇四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迅速提高,与此同时,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也日益增长。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人群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归口社区管理的人群日益庞大,要求社区承担的社会责任也不断增多。创造一个温馨、舒适、适宜居住的生活环境,包括加强社区群众文化体育团队建设,也就成了推动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一、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文体团队健康发展
发展和建设社区文化体育团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区委、区政府十分重视社区团体建设和管理工作,于2002年专门召开了普陀区社区团队建设管理工作交流会议,区委、区政府领导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讲话中指出,加强社区团队建设和管理是新时期赋予我们的一项具有探索性的新任务、新要求,需要我们进一步加强对该项工作的领导,将社区团队建设和管理工作纳入提升社区管理的范畴中,组织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通过不断探索和实践,健全和完善管理体制和机制,创造出更好的管理办法和经验,推动全区社区团队更健康地发展。为此,区政府还于2003年专门成立了普陀区社区体育健身团队建设管理领导小组,分管区长亲任领导小组组长,并制定了相应的管理条例。社区文化体育团队对社区居民,特别是中老年居民的文化娱乐、强身健体、交流信息、扩大交往、增长知识等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社区居民自我价值和文化权益的直接体现。几年来,我区各社区的文化体育团队得到了可喜的长足发展,文体团队的活动受到社区居民的广泛欢迎。石泉路街道经过几年的发展,已拥有100余支5000余人参加的群众文化体育团队,诸如声乐、器乐、舞蹈、时装、锣鼓、腰鼓、扁鼓、书画、编织、交谊舞、文艺创作、读书、插花、戏曲、摄影、健身、拳操等琳琅满目的文体团队活动的身影覆盖了石泉地区的角角落落。有的团队负责人说,街道出面组织文化队伍,他们就象找到了自己的娘家一样。长寿路街道于2003年初开展了“迎新年创品牌”——群众团队展示系列活动,分别开展了小区普及型自娱自乐团队展示、“一委一品”群众团队展示、特色群众团队展示和社区教育学习型团队展示等活动,社区居民踊跃参加,群众参与率达90%以上,居民们欢聚一堂,共享社区文化大餐,共同营造其乐融融的社区大家庭氛围,反映了新长寿人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和群众团队取得的丰硕成果。曹杨新村街道的老年合唱队、长风新村街道舞蹈队表演的《多彩的社区》等团队和节目为我区多次争得荣誉。二、文体团队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
当前社区文体团队建设和发展也面临着一些挑战与问题:首先是认识上的问题。社会发展到今天遇到了新问题:物质生活富裕以后,精神上的依托何在?人口老龄化以后,老年人如何安排自己的生活?社会保障完善后,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如何满足?现在,社区是大家庭的观念正日益深入人心,人除了是单位人,还是社区人,需要在社区体现人的价值,包括人际交往、情绪情感宣泄等,这些都是社区团队产生的文化背景。现在社区中普遍存在的人际关系隔膜、社会活动失范等社会现实问题,通过社区文体团队来帮助解决往往不失为一个好途径,社区团队还能协助基层组织做好很多工作,发挥参谋助手作用,因此社区工作者,不能象以往那样,停留在只把群众文体团队当作是唱唱跳跳的队伍的层面。其次是运作机制问题。社区文体团队建设是构建和谐社区、和谐社会的重要纽带,社区文体团队的发展有利于建立很好的社区氛围,顺应了政府职能转变的发展趋势,是加强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文体团队的繁荣符合广大社区居民的利益,成为广大居民走向社区的有效载体,有助于提高社区成员参与社区活动的积极性,拓宽居民参与社区管理的渠道,有效地促进社区管理。社区团队建设是提高社区管理效果和市民素质的两全其美的好事,如何提高社区文体团队的组织化程度,正确处理政府组织与团队组织的关系,积极为社区文体团队搭建服务平台,这方面,宜川和石泉等街道作出了在团队建立党支部的有益探索,但整体还缺乏较规范化的运作机制。再次是投入模式问题。文体团队要健康发展,文体设施和活动经费的投入是不可缺少的。目前,各社区的文体设施还不能满足社区文体团队的需要,很少的经费投入也形成了单纯依赖政府的单一模式。单一模式的投入是有限的,也难以持久适应社区团队快速发展的需求,如何整合社会资源,充分发挥社区内其他资源的利用率,鼓励社会资源参与社区文体团队建设与发展,既缺乏舆论导向,又缺乏有关政策扶持。三、加强社区文体团队建设的对策建议
1、整合社会资源,引导、支持社区文体团队建设。当前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时期,建设社区文体团队,不仅是和谐社会的标志,也是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途径。街镇党政领导要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理念,把团队建设放在重要
群众文化工作如何开展篇五
以发展求和谐 以和谐促发展
全面构建和谐企业
“构建和谐企业”,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关于“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大战略思想的具体实施。准确把握和谐发展的科学内涵,深刻理解树立落实和谐发展思想的现实意义,是实现企业又快又好发展,全面构建和谐企业的基本要求和首要任务。
一、树立和谐发展思想的深远历史意义和重大现实意义 早在春秋时期,《左传》中就写道:“八年之中,九合诸侯,如乐之和,无所不谐。”从孔子的“和为贵”、“和而不同”,到墨子的“兼相爱”、“爱无差”,再到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诸子百家无不表达了社会和谐的主张。在西方,从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的“整个天是一个和谐”、柏拉图的“理想国”,到傅立叶的“全世界和谐”、欧文“新和谐公社”,都反映了人们对和谐美好社会的憧憬和期盼。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已经成为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80多年来,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实践中,以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探索和发展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关键时 刻,面对不断深化的经济全球化趋势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系列新问题、新挑战,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
从党的十六大提出“社会更加和谐”的奋斗目标,到十六届五中全会把促进社会和谐作为制定“十一五”规划的重要内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具有时代特征的重要战略思想,像一股强劲的春风,吹遍祖国大地,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旋律、最强音,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心声和理想信念。
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构建和谐企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我们党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经验的科学总结,也是在新的国际国内形势下更好地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举措。和谐不仅是未来理想社会的典型特征,更是生产力的本质内涵,是生产关系的真正归宿。
中国铝业公司党组书记、总经理肖亚庆在2005年年中工作会议上审时度势地提出了“构建和谐中铝”的战略思想。作为中铝公司的核心企业,公司也及时提出了“和谐共赢谋发展”的指导思想,并在2006年员职工代表大会上,正式确立了“构建和谐企业”的发展思想,指出要把构建和谐企业作为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来抓,始终坚持同心、同向、同步、同力,相互支持,统一行动,努力增强整体优势,形成企业发展的合力。
追根溯源,公司“和谐共赢”的思想早在2002年重组改制期间,就已经成为三万余名员职工的一致共识。四年来,公司牢固树立“一盘棋”、“一家人”的思想,统一编制中长期发展规划,统一发展项目的规划布局,统一对外协调征地 租地事宜,统一接收安置退伍军人,统一举办首届运动会、首届文化艺术节,有效地维护了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增强了公司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实现了公司和谐共赢发展,得到了中铝公司主要领导的高度评价。公司连续四年保持中铝公司所属企业首位。公司资产总值超过107亿元,营业收入达到94亿元,均比2001年翻了一番。和谐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和坚强基石。
三、构建和谐企业的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
面对新形势下的新任务新目标,我们要从重组上市以来已经达到的较高发展起点出发,向着本世纪头20年重要战略机遇期的第二个5年新的发展目标迈进,坚持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构建和谐企业。
具体思路是: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五中全会、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精神,按照中铝总部各项工作部署,牢固树立发展要务,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走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以创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企业为中心,以增利降本和高效发展为主线,以节能降耗、自主创新和管理升级为重点,努力构建和谐企业。
具体目标是:到“十一五”末,把公司建设成为科学发展、环境友好、超越创新、团结共赢、安居乐业、充满生机与活力,资产总值和经营收入双双超过200亿元的新型铝工业基地。
科学发展:就是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正确处理速度、规模和质量、效益的关系;正确处理经济增长、环境保护和资源支撑的关系;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能够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环境友好:就是要建立与地方政府良好的外部环境;企业内部间良好的共赢环境;企业内部干群间、员职工间良好的人际环境;“三室”及生产一线良好的工作环境;社区内良好的人居环境,以及人与自然良好相处的生态环境。
超越创新:就是要大力推进技术创新、知识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大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逐步突破资源、能源和环境制约,实现经济发展从要素驱动型增长转向创新驱动型增长,进而形成自主创新的基本体制框架。
团结共赢:就是要坚持上市公司和存续企业“一家人”、“一盘棋”思想;坚持协同发展、共赢发展、和谐发展;坚持相助相长、相依相存、团结统一,在实现自身持续发展的同时,实现关联企业共赢式的和谐发展。
安居乐业: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从员职工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员职工的根本利益,积极营造诚信友爱、敬业奉献、平等民主、团结拼搏、融洽相处的和谐氛围,实现户户安居乐业,家家亲情融融。
充满生机与活力:就是要使一切有利于企业发展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要充分认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切实促进企业管理规范与公平,使企业处处充满生机与活力,全力推动企业健康发展。
四、构建和谐企业的措施
构建和谐企业,关键是要深刻认识和把握“十一五”是新起点、科学发展是立足点、改革创新是着力点、和谐惠民是落脚点这个总体要求和基本思路,把构建和谐企业做为一 项重要的、长期的战略任务。始终坚持同心、同向、同步、同力,相互支持,统一行动,努力增强整体优势,形成合力。
1、抓住机遇,科学发展,努力提升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这是构建和谐企业的根本
构建和谐企业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为指导,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构建和谐企业的全过程,全力推动企业又快又好发展。今后一段时期,公司将紧紧围绕“十一五”发展目标,不断提升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力争到“十一五”末,河南分公司资产总值和销售收入双双达到150亿元以上,氧化铝产能达到280万吨以上,跻身世界氧化铝企业3强;长城铝达到经营收入35亿元以上,利润2亿元以上;矿业分公司达到年供矿总量1100万吨以上,自采650万吨以上,资源保障年限20年以上。届时,公司资产总值和经营收入将双双突破200亿元,成为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新型铝工业基地。
为此,我们将加快自备电厂、15万吨出口碳阳极、50万吨选矿场等重点项目建设,高起点改造电解铝,使产能突破50万吨,提高多品种氧化铝、铝合金、镓系列产品等高附加值产品比重,使公司的综合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在中铝公司各成员企业中位居前列。
2、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构建和谐企业的基础
员职工既是和谐企业的营造者,又是和谐企业的受益者。构建和谐企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一是充分尊重人,真正把员职工当作企业的主人,使广大员职工的特长得到发挥和提升,使一切有利于企业发展进步的源泉充分涌流;二是正确看待人,妥善处理好管理者与员职工、员职工与员职工、企业与社会和客户的关系;三是有效激励 人,充分发挥员职工的聪明才智,把关心人与尊重人、理解人与教育人、管理人和成就人统一起来;四是全面发展人,做好员职工职业规划,使员职工在实现企业共同愿景的同时,更好地实现自我的发展,从而为营造更加和谐的企业环境奠定坚实的基础。
3、提升技术自主创新能力,这是构建和谐企业的动力 十六届五中全会已经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一项国家战略。经过多年的发展,我们已具备较完善的技术创新体系和研发条件,有较强实力的研发机构,有一支较高素质的科技人才队伍,也具备承担重大科技课题的研发能力。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完善科技创新的组织体系,完善科技创新的评价机制,健全合理的分配机制和激励机制,加大科技投入,加强产、学、研结合,促进技术资源共享与成果转化,使企业综合技术实力与技术竞争力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实现科技降本1亿元以上,科技进步对降本增利的贡献率达到30%以上的目标。
4、加强三支队伍建设,完善人才选育制度,这是构建和谐企业的保障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优质资源,要做到事业留人、感情留人、价值留人、科学用人,就必须建立有利于各类人才脱颖而出的制度保障机制和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尊重科技创新的良好氛围。为此,充分调动广大专业技术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挖掘并发挥广大专业技术人员的潜能,是我们构建和谐企业的一项主要工作。
我们将以提升员职工整体素质为中心,不断加大培训力度,创新思维方法,积极推进“3518”工程,继续探索“奖励培训”模式,尝试培训新方法,深化素质建设,加大对班 组长培训、培养的力度,高起点的培育“三支队伍”,切实提高员职工的整体素质。
5、提升企业文化建设能力,这是构建和谐企业的前提 企业文化是企业活力的源泉。我们将继续大力倡导“励精图治,创新求强”的中铝企业精神和“实勤公高”的核心理念,把企业文化理念融入到企业的发展战略、技术进步、人才培训以及管理制度之中,通过开展企业文化建设创新活动,不断丰富员工的精神世界,使全体员工正确认识企业发展与个人发展的统一性,始终保持昂扬向上、开拓进取的精神状态。通过广泛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积极倡导爱国守法、明理诚信、团结友爱、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培养员工良好的道德品质,形成团结互助、诚实守信、平等友爱、融洽相处、共同前进的人际关系,在企业内部形成以诚待人、以诚感人、诚实守信、平等友爱、互帮互学、助人为乐、融洽相处的氛围,真正把自己的理想、奋斗目标,与企业宗旨、目标、信念融为一体,使企业真正成为全员和睦相处的大家庭。
6、发展循环经济,厉行资源节约,这是构建和谐企业的重点
氧化铝生产是资源、能源密集型产业。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企业是企业的必然选择。要以发展循环经济为指导,着力提高资源、能源利用率,把清洁生产、生态工业等措施整合起来,以此来调整和优化企业产业结构,全面提高企业整体运行质量和效益。
我们将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以节能、节水、节材、节地、资源综合利用和发展循环经济为重点,强化科技节能、管理节能、投资节能、全员节能,依托 技术进步和科学管理,提高资源能源和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利用率,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实施无费和低费方案,强化源头和过程控制,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重大污染事故为零,争取早日创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企业,确保万元gdp能耗比“十五”末下降20%,打造优美的厂区、社区环境。
7、提升维护稳定的能力,这是构建和谐企业的保证 和谐与稳定是一个共生体,没有稳定,和谐就无从谈起。公司将始终不渝地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持把企业改革发展中的难点、生产经营中的重点、员工思想上的疑点、员职工关心的热点作为企业各级管理者发挥核心作用的焦点,切实加强对维护稳定工作的领导,严格落实维护稳定工作责任。主动深入基层,及时掌握员职工思想动态,通过总经理热线、来信、来访接待等拓宽沟通渠道,营造一个健康、稳定的良好发展环境,为构建和谐企业提供坚实的保证。
构建和谐企业、繁荣地方经济、惠及企业近3万名员职工,是我们面临的一项伟大事业。创建世界氧化铝强企、造福子孙后代是我们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我们必须弘扬求真务实的作风,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坚定不移地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优势产业,创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企业,使各项管理、技术和产品质量标准达到世界一流水平,运营指标达到世界一流水平,综合竞争力达到世界一流水平,把河南分公司建设成为世界氧化铝强企,带动企业和谐发展,共同建设具有较强发展力和竞争力的新长城铝,创办辐射全国、走向世界的一流矿业企业,为构建和谐企业、打造中铝百年老店、促进中原崛起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