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一元一次方程教学设计 一元一次方程教学内容(16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一元一次方程教学设计 一元一次方程教学内容篇一
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有关概念:方程,一元一次方程,方程的解,体会用方程来表示数量关系的优越性。
过程与方法:能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并会找相等关系来列方程。
情感与态度: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激发学习数学的热情。
教学重点:从实际问题中寻找相等关系。
教学难点:从实际问题中寻找相等关系。
二、学习路线:
1、阅读课本 。
2、完成以下学习任务:
(1)章前图中的汽车匀速行驶途经王家庄、青山、秀水三地,时间如表所示,翠湖在青山、秀水两地之间,距青山50千米,距秀水70千米。求王家庄到翠湖的路程?
①列算式用算术方法解决这个实际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用方程来解决这个实际问题:先画示意图:
再找相等关系来列方程: (小组交流,讨论多种方法)
(2)方程的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判断以下式子哪些是方程?是的画
3+1=4; ;
(3)根据下列问题列方程:
①用一根长24cm的铁丝围成一个正方形,设正方形的边长是x cm,则可列方程:________
②一台计算机已使用1700小时,预计每月再使用150小时,经过x 月这台计算机的使用时间达到规定的检修时间2450小时,则可列方程: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某校女生占全体学生数的52℅,比男生多80人,设这个学校有x 名学生,则可列方程:___________________
④课本 的三道练习题: (完成后小组批改)
(4)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注意:是整式方程。
(5)什么叫做解方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什么叫做方程的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括号里的数( =3, =4, =-4)是方程 的解有____________
归纳: 设未知数 列方程
实际问题一元一次方程
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利用其中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是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方法。
一元一次方程教学设计 一元一次方程教学内容篇二
教学目标:进一步认识方程,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会根据题意列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
认识方程的解的概念。
掌握验根的方法。
体验用尝试法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思想方法。
重点: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难点:尝试检验法
教学过程:
1.,温故
方程是含有 ______的______.
归纳:判断方程的两要素:
①有未知数 ②是等式
(通过填空让学生简单回顾方程概念,并总结方程两要素)
2.知新
根据题意列方程:
(1)一件衣服按8折销售的售价为72元,这件衣服的原价是多少元?
设这件衣服的原价为x元,8折后售价为______
可列出方程 .
(2)有一棵树,刚移栽时,树高为2,假设以后平均每年长0.3,几年后树高为5?
设x年后树高为5,
可列出方程_______
(3)物体在水下,水深每增加10.33米承受的压力就会增加1个大气压. 当“蛟龙”号下潜至3500米时,它承受的压力约为340个大气压. 问当它承受压力增加到500个大气压时,它又继续下潜了多少米?
设它又继续下潜了x米,
x米增加大气压 个。
可列出方程 .
(教师引导学生列出方程)
80%x=72
观察比较方程:
(学生根据方程特点填空)
等式的两边的代数式都是_________;每个方程都只含有___个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指数是_____
(教师总结)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
(教师提问:需满足几个特点,学生回答后总结一元一次方程概念)
1.两边都是整式
2.只含有一个未知数
3.未知数的指数是一次.
(教师引出课题——5.1一元一次方程)
3.(接下来一起将前面所学新知与旧知融会贯通)
1.下列各式中,哪些是方程?哪些是一元一次方程?
(1)5x=0 (2)1+3x
(3)2=4+ (4)x+=5
(5) (6)3+2=1–
(这里需要让学生较快的先找出方程(1)、(3)、(4)、(5)、(6),并说说为什么剩下的不是方程。接着找出其中的一元一次方程,着重说说为什么(3)、(4)、(5)不是呢?引发学生套用一元一次方程三个特点说明,教师要补充的是(3)是二次方程,(4)是二元方程,(5)这种情况左边不是整式,进而进一步再强调一次什么是“元”什么是“次”。(3)错在未知数不能出现2次,(4)错在不能出现两个未知数)
4.概念提升(为了能够游刃有的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我们再对它做一次提升,大家请看下面两个问题。
1、方程3x-2 + 5=3是一元一次方程,则代数式 =_____。
2、方程(a+6)x2 +3x-8=7是关于x的
一元一次方程,则a= _____。
(通过概念的强调对这题的理解有很大帮助,题1检验学生对一元一次方程中“一次”的理解,题2检验学生对“一元”的理解)
5.一元一次方程的根
思考:
当为多少时一元一次方程6=+4成立呢?(本题学生容易猜想得到,教师引出一元一次方程的解的概念)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
使一元一次方程左右两边的值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一元一次方程的解,也叫做方程的根。
(引导学生掌握验根的方法,并指导学生完成验根过程书写步骤)
判断下列t的值能不能使方程2t+1=7-t 左右两边的值相等.
(1 )t=-2 (2) t=2
(先让学生口头检验,再叫学生说说得出结论的过程,进而引导学生一步步书写(1)步骤,学生齐答教师需要先板书步骤,完成后投影出示步骤,接下来让学生上黑板书写(2)的验根过程)
解: (1)把x=-2代入方程:
左边= 2×(-2)+1=-4+1=-3
右边=7-(-2)=7+2 =9
∵左边≠右边
∴x=-2 不是原方程的解.
6.尝试-检验法(光会验根还不够,我们还应学习怎样找到一元一次方程的根,大家请看这个问题)
一射箭运动员两次射击的成绩都是整数,平均成绩是6.5环,其中第二次射箭的成绩为 9环,问第一次射箭的成绩是多少环?
设第一次的射箭成绩为x环,可列出方程 。
(请一学生回答得出的方程 )
思考:同学们,请猜想一下,结合实际,x能取哪些数呢?
(学生可能会说出0.到10所有整数都可能若说不出再引导)(每次射箭最多是10环,
而且只能取整数环)(要检验11次有点多,能不能再把范围缩小一点呢?引导学生对比已知的一次成绩与平均成绩的高低,从而得出未知成绩应该比平均成绩小,学生得出可以代入检验7次):由已知得,x为自然数且只能取0,1,2,3,4,5,6.把这些值分别代入方程左边得。(让学生检验得到根,接下来梳理验根的结果)
把x为0,1,2,3,4,5,6这些值分别代入方程左边得:
x
1
2
3
4
5
6
4.5
5
5.5
6
6.5
7
7.5
当x=4时, =6.5 ,所以 x=4就是 一元一次方程
=6.5 的解.
(刚刚我们得出方程根的方法叫)----尝试检验的方法
(投影出示其概念并强调其对于找出方程根的重要意义)
7.收获总结
一元一次方程概念(强调三个特点)
一元一次方程的根(有验根以及尝试检验法找根)
8.时间多余做书本练习
板书设计:
5.1一元一次方程
1 解: (1)把x=-2代入方程:
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2
掌握验根步骤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
尝试检验法寻根
一元一次方程教学设计 一元一次方程教学内容篇三
《一元一次方程—数学活动》教学设计
一、内容与内容分析
内容
一元一次方程—数学活动(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四节第五课时)。
内容解析
通过前一阶段“再探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的学习,学生基本掌握了销售中的盈亏、用哪种灯节省以及球赛积分表问题。在现实生活中还会有由于各方面的原因,需要选择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例如顾客在购买某种商品时有几种打折的方法,顾客如何选择最佳的优惠方法;在各种工程的招标中,如何选择最佳的投标方案,用较少的投资取得最佳的效益等等,这些问题有的可以应用一元一次方程的知识加以解决。因此,本课既是对前一阶段学习的巩固,又是新的应用和引伸,同时本课作为“数学活动”,这就为数学拓展了空间,可引导学生到生活中实际了解有关数学问题,尝试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从而使学生在学习中兴趣盎然,获得真知,培养求异思维和创新的精神。
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教学应走进生活,生活也应走进数学,数学与生活的结合,便会使问题变得具体、生动,学生就会产生亲近感、探究欲,从而诱发内在知识潜能,主动动手、动口、动脑。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自觉地把生活作为课堂,让数学回归生活,服务生活。
教学重点
经历探索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体会一元一次方程与实际问题之间的数量关系,会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二、目标和目标解析
1.目标
(1)运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进一步体会“建模”思想方法.
(2)通过数学活动使学生进一步体会一元一次方程和实际问题中的关系,通过分析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进行预测、判断.
(3)运用所学过的数学知识进行一次市场调查,体会数学知识在社会活动中的应用,提高应用知识的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
(4)通过数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增强自信心,进一步发展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体会数学与现实的联系,培养学生求真的科学态度.
2.目标解析
(1)通过活动一,让学生以新闻播报的形式引出本节课的活动1,创设问题情境,调动学习兴趣,学生进一步体会一元一次方程和实际问题的关系;
(2)通过活动二,通过查阅资料,小组交流讨论,探究了解未知的领域与知识!运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进一步体会“建模”思想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增强自信心;
(3)通过活动三,把事先借的报刊、图书拿出来,再收集一些数据,分析其中的等量关系,编成问题,看看能不能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这些问题,使学生运用所学过的数学知识进行一次市场调查,体会数学知识在社会活动中的应用,提高应用知识的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
(4)通过活动四,了解了杠杆平衡规律,并运用规律求杠杆平衡时的支点位置;另一方面体会了数学实验对学习的帮助与启发,进一步认识到方程在实际中的广泛应用,进一步发展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体会数学与现实的联系,培养学生求真的科学态度。
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只是起到一个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作用,所有结论由学生通过动手实验、合作交流、主动发现,这对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表达能力等各方面能力要求较高。本节课两个活动学生生活中的经验不多,大多属于陌生领域与知识,需要学生在实验交流过程中动脑、动口、动手,需要边学习,边应用,有一定难度。由于生活中的数据较大,在计算上也会给学生带来困难。
教学难点
明确问题中的已知量与未知量间的关系,寻找等量关系.
四.教学支持条件分析
ppt、白板交互、微课、实物投影
五、教学过程设计
1.数学活动1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播报员播报新闻报道:统计资料表明,山水市去年居民的人均收入为11664元,与前年相比增长8%,扣除价格上涨因素,实际增长6.5%.
你理解资料中有关数据的含义吗?如果不明白,请通过查阅资料或请教他人弄懂它们,根据上面的数据,试用一元一次方程求:
(1)山水市前年居民的人均收入为多少元?
(2)在山水市,去年售价为1000元的商品在前年的售价为多少元?(精确到0.1元)
(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讨论,几分钟后展示成果。本题学生对提议的理解有一定的困难,先理解本题不懂的数据含义)
师引导:说说“增长8%”和“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5%”的意思;
生回答:通过查阅资料或其他方式解释.
师指明:你能利用这些数据之间的关系从中再计算出一些新的数据吗?
生回答:(1)增长率的公式:(去年人均收入-前年人均收入)前年人均收入=8%,即去年人均收入=前年人均收入(1+8%)
(2)去年价格上涨率=8%-6.5%=1.5%
生独立做,后展示结果.
(1)解:设山水第前年居民人均收入为x元
列方程(1+8%)x=11664
解得x=10800
答:山水市前年居民的人均收入为10800元.
(2)解:设前年的售价为x元
(1+1.5%)x=1000
解得x≈985.2元
答:在山水市,去年售价为1000元的商品在前年的售价为985.2元.
师生共同解决问题.
练习:数据表明:从19xx年至20xx年,虽然国有企业的户数减少了,但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完成的工业增加值在不断增长,到20xx年底已经升到14652亿元,比上一年增长11.67%,比全国各行业的增加值年均增长高出2.37个百分点。
你能算出20xx年国有控股工业企业的工业总产值吗?还能算出全国其它行业的工业产值的增长百分比吗?经调查,20xx年全国其它行业的工业产值是18895亿元,你能计算出20xx年的总产值吗?
【设计意图】把生活中的新闻报道的内容为问题,一方面锻炼学生运用方程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关注新闻中隐含的数学问题,进一步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这种形式也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深入探究的热情,也有利于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二.动手实践、探索新知
播报员播报新闻报道:阿基米德曾说过:“假如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整个地球!”进而介绍阿基米德的杠杆原理.
用一根质地均匀的木杆和一些等重的小物体,做下列实验:
(1) 在木杆中间处栓绳,将木杆吊起并使其左右平衡,吊绳处为木杆的支点;
(2) 在木杆两端各悬挂一重物,看看左右是否保持平衡;
(3) 在木杆左端小物体下加挂一重物,然后把这两个重物一起向右移动,直至左右平衡,记录此时支点到木杆左右两边挂重物处的距离;
(4) 在木杆左端两小物体下再加挂一重物,然后把这三个重物一起向右移动,直至左右平衡,记录此时支点到木杆左右两边挂重物处的距离;
(5) 在木杆左边继续加挂重物,并重复以上操作和记录.
想想可以怎样替代实验?根据记录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师引导:没有木杆,重物等实验用具,我们可以设计替代实验。
生:小组交流设计,几分钟展示:1.支点不动,重物移动. 2.支点移动,重物不动
师介绍:展示两种试验方法,及数据.
师问:根据记录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生:思考回答。
师问:1.(支点不动,重物移动)如图,在木杆右端挂一个重物,支点左边挂n个重物,并使左右平衡.设木杆长为l cm,支点在木杆中点处,支点到木杆左边挂重物处的距离为x cm,把n,l作为已知数,列出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 x
l
2.(支点移动,重物不动)如果直尺一端放一枚棋子,另一端放n枚棋子,支点应在直尺的哪个位置?设直尺长为l,用一元一次方程求解。
【设计意图】
活动2是动手实验与动脑分析相结合,通过简单实验发现杠杆的平衡条件,并根据这个条件,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问题。问题中有字母n,l作为已知数,进行推导计算,为物理学科的公式推导积累经验.
说明:本节课的教学是以创设情景——活动探究——展示交流——反思评价的方式展开。突出一个“活”字,重在一个“动”字,落实一个“用”字。通过活动,让学生感受数学存在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布置作业。
请收集一些重要问题(例如气候、节能、经济等)的有关数据,经过分析后编出可以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的问题,并正确的表述问题及其解决过程.
六、目标检测设计
小明和小红到公园玩跷跷板游戏,可是他们俩坐在跷板上怎么也平衡不了。现在知道小明的体重是30千克,小红的体重是27千克,跷板长3.8米。你能帮他俩解决这个问题吗?
【设计意图】
对本节重点内容进行现场检测,及时了解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
一元一次方程教学设计 一元一次方程教学内容篇四
数学一元一次方程的教学设计
随着时光的流逝,新的一个学期又开始了,为了更好的完成新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使以后的工作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顺利的进行,特制订本学期的初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三章教学计划。
学习目标:
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有关概念:方程,一元一次方程,方程的解,体会用方程来表示数量关系的优越性。
过程与方法:能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并会找相等关系来列方程。
情感与态度: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激发学习数学的热情。
教学重点:从实际问题中寻找相等关系。
教学难点:从实际问题中寻找相等关系。
二、学习路线:
1、阅读课本 。
2、完成以下学习任务:
(1)章前图中的汽车匀速行驶途经王家庄、青山、秀水三地,时间如表所示,翠湖在青山、秀水两地之间,距青山50千米,距秀水70千米。求王家庄到翠湖的路程?
①列算式用算术方法解决这个实际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用方程来解决这个实际问题:先画示意图:
再找相等关系来列方程: (小组交流,讨论多种方法)
(2)方程的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判断以下式子哪些是方程?是的画
3+1=4; ;
(3)根据下列问题列方程:
①用一根长24cm的铁丝围成一个正方形,设正方形的边长是x cm,则可列方程:________
②一台计算机已使用1700小时,预计每月再使用150小时,经过x 月这台计算机的使用时间达到规定的检修时间2450小时,则可列方程: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某校女生占全体学生数的52℅,比男生多80人,设这个学校有x 名学生,则可列方程:___________________
④课本 的三道练习题: (完成后小组批改)
(4)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注意:是整式方程。
(5)什么叫做解方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什么叫做方程的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括号里的数( =3, =4, =-4)是方程 的解有____________
归纳: 设未知数 列方程
实际问题一元一次方程
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利用其中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是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方法。
一元一次方程教学设计 一元一次方程教学内容篇五
一、学生起点分析:
通过前几节解方程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解方程的基本方法、在此过程中也初步掌握了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过程,基本会通过分析简单问题中已知量与未知量的关系列出方程解应用题,但学生在列方程解应用题时常常会遇到一下困难,就是从题设条件中找不到所依据的等量关系,或虽能找到等量关系但不能列出方程、
二、教学任务分析:
本课以“等积变形”为例引入课题,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协作交流,教师点拨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动手操作的方法分析问题,体会用图形语言分析复杂问题的优点,从而抓住等量关系“锻压前的体积=锻压后的体积”展开教学活动,让学生经历图形变换的应用等活动,展现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过程、因此,本节教材的处理策略是:展现问题情境――提出问题――分析数量关系和等量关系――列出方程,解方程――检验解的合理性、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借助立体及平面图形学会分析复杂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等量关系,体会直接与间接设未知数的解题思路,从而建立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2、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必须检验方程的解是否符合题意、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实际问题的解决,体会方程模型的作用,发展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敢于提出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我变胖了”中的数学问题的探讨,使学生在动手、独立思考、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方程模型的作用,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主动学习的欲望、
四、教学过程设计:
环节一 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内容:同学们自己预习的`基础上,用已经备好的橡皮泥,自制“瘦长”与“矮胖”的圆柱,观察分析个中现象、
考虑几个问题:
1、手里的橡皮泥在手压前和手压后有何变化?
2、在你操作的过程中,圆柱由“瘦”变“胖”,圆柱的底面直径变了没有?圆柱的高呢?
3、在这个变化过程中,是否有不变的量?是什么没变?
目的:让学生在玩中体会等体积变化的现象中蕴涵的不变量、同时分析出不变量与变量间的等量关系、
学生能够认识到: 手里的橡皮泥在手压前和手压后形状发生了变化,变胖了,变矮了、即高度和底面半径发生了改变、手压前后体积不变,重量不变、
环节二:运用情景,解决问题
内容: 例1、将一个底面直径是10厘米、高为36厘米的“瘦长”形圆柱锻压成底面直径为20厘米的“矮胖”形圆柱,高变成了多少?
目的:将上述环节中体会到的形之间的变与不变的关系、量之间的等量关系抽象成数学问题,利用前几节的解方程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实际效果:学生解答过程布列方程很顺利,有的学生还使用了下面的表格来帮助分析、
锻压前 锻压后
底面半径 5cm 10cm
高 36cm xcm
体积 π×25×36 π×100?x
由实验操作环节知“锻压前的体积=锻压后的体积”,从而得出方程、
解:设锻压后的圆柱的高为xcm,由题意得
π×25×36=π×100?x、
解之得 x=9、
此时有学生将π的值取3.14,代入方程,教师应在此时给予指导,不要早说,现在恰到好处!
(1) 此类题目中的π值由等式的基本性质就已约去,无须带具体值;
(2) 若是题目中的π值约不掉,也要看题目中对近似数有什么要求,再确定π值取到什么精确程度、
过程感悟:本节内容通过一幅几何图形展示题目中的一些数量关系,而实际操作的过程有同学将圆柱体变成了长方体,需要教师把握教育机会,引导学生作出相关的解释、
分析: 锻压前 锻压后
底面半径 5cm 长acm, 宽bcm
高 36cm xcm
体积 π×25×36 abx
环节三:操作实践,发现规律
内容:学生用预先准备好的40厘米长的铁丝,以小组作出不同形状的长方形,通过测量边长,近似求出长方形的面积,比较小组内六个同学的计算结果,你发现了什么?
目的:我们知道, 感知到的东西往往没有自己亲手经历操作后的感受来得实在、所以设置此环节,让学生手、眼、脑几个感官并用,在操作中体会,在计算中验证,在变化中发现、这样能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总结等数学学习中不备数学思想与数学方法,也同时让学生感悟最复杂的问题中的道理,就在我们玩的过程,就在我们的生活中。
由学生的实际操作得到的近似值已反映出来一个很好的规律。
学生:由操作的过程,同学们作出的长方形形状有“胖”有“瘦”, 反映到表中数据为, 当长方形的周长一定,它的长逐渐变短,宽随之逐渐变长,面积在逐渐变大、当长与宽一样长时面积最大、
过程感悟:不要把学生逼太紧,不要怕完不成进度,这个过程进行完后,学生对课本设置相关内容就剩下规范解题过程了、学生的理解远比直接先讲教材的例题效果要好的多、
环节四:练一练,体验数学模型
内容:课本例题
目的:体验“数学化”过程,进一步理性地感受上一个环节中得出的结论,培养学生数学思考的严谨性,判断推理的科学性,语言表述的准确性、
例2、一根长为10米的铁丝围成一个长方形、若该长方形的长比宽多1.4米。
(1)此时长方形的长和宽各为多少米?
(2)若该长方形的长比宽多0.8米,此时长方形的长和宽各为多少米?它围成的长方形的面积与(1)相比,有什么变化?
(3)若该长方形的长与宽相等,即围成一个正方形,那么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它围成的长方形的面积与(2)相比,有什么变化?
实际效果:学生掌握很好、课本已有完整的解题过程,留做课后作业、
环节五:课堂小结
1、通过对“我变胖了”的了解,我们知道“锻压前体积=锻压后体积”,“变形前周长等于变形后周长”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其中也蕴涵了许多变与不变的辨证的思想、
2、遇到较为复杂的实际问题时,我们可以借助表格分析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借此列出方程,并进行方程解的检验.
3、学习中要善于将复杂问题简单化、生活化,再由实际背景抽象出数学模型,从而解决实际问题、
环节六:布置作业
一元一次方程教学设计 一元一次方程教学内容篇六
教学目标
1、了解方程的概念和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2、知道什么是解方程,会检验某个值是不是方程的解;
3、培养学生根据问题寻找等量关系、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的能力。
教学重点
1、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及方程的解;
2、能验证一个数是否是一个方程的解。
教学难点
寻找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教学过程
一、情景诱导
同学们:世界上最大的动物是蓝鲸,一头蓝鲸重124t,比一头大象体重的25倍少1t,你能计算出这头大象的体重吗?
如果设大象的体重为x t,蓝鲸的体重应如何表示呢?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学生思考并回答:25x―1=124,)我们把这个式子给它起个名字,叫一元一次方程,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一元一次方程(板书课题),那――什么叫做一元一次方程――呢?,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阅读课本114页―115页练习前的内容,对照课本找出自学提纲里问题的答案。
要求:先完成得请你帮帮没有完成的同学,不会做的同学请教会做的同学。
二、自学指导
学生自学课本,并完成自学提纲。老师可以先进行板书准备,再到学生中进行巡视指导,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为展示归纳做准备。
附:自学提纲:
1、什么是方程?请举出1―2个例子。未知数通常用什么表示?
2、什么是一元一次方程?请举出1―2个例子。
3、在课本“例1”中,你知道这些方程中等号两边各表示什么意思吗?
4、什么是方程的解?x=1和x=―1中哪一个是方程x+3=2的解?为什么?
5、什么是解方程?
三、展示归纳
1、请有问题的同学逐个回答自学提纲中的问题,生说师写;
2、发动学生进行评价、补充、完善;
3、教师根据展示情况进行必要的讲解和强调。
四、变式练习
1、2题口答,要求说理由;其它各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做必要的板书准备后,巡回指导,了解情况,再让学生汇报结果,并请同学评价、完善,然后教师根据需要进行重点强调。
附:变式练习
1、下列各式中,哪些是一元一次方程?
(1) 5x=0;
(2) 1+3x ;
(3) x2=4+x ;
(4) x+y=5 ;
(5)3m+2=1―m ;
(6)x+2>1
(7) 《3、1、1一元一次方程》教学设计(修改稿和原稿) =1
2、请你说出一元一次方程2x=4的解是―――,解是x=―2的一元一次方程: 。
3、已知关于x的方程2x 《3、1、1一元一次方程》教学设计(修改稿和原稿) +3=0为一元一次方程,求k的值。
4、练习本每本0、8元,小明拿了10元钱买了y本,找回4、4元,列方程是
5、设某数为x,根据题意列出方程,不必求解:
(1)某数比它的2倍小3;
(2)某数与5的差比它的2倍少11;
(3)把某数增加它的10%后恰为80、
6、若x=1是方程kx―1=0的解,则k=
五、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还有没有要提醒同学们注意的?(学生进行自主小结,再由教师概括总结)。
六、布置作业
课本83页习题3、1 第1题。
一元一次方程教学设计 一元一次方程教学内容篇七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对多种实际问题的分析,感受方程作为刻画现实世界有效模型的意义。
2、通过观察,归纳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3、积累活动经验。
二、重点和难点
重点:归纳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难点:感受方程作为刻画现实世界有效模型的意义
三、教学过程
1、课前训练一
(1)如果 || = 9,则 = ;如果 2 = 9,则 =
(2)在数轴上距离原点4个单位长度的数为
(3)下列关于相反数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两个相反数只有符号不同,并且它们到原点的距离相等。
b、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绝对值相等
c、0的相反数是0
d、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和为0(字母表示为 、互为相反数则 )
e、有理数的相反数一定比0小
(4)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 倒数 ,如:
(5)如果 ,则( )
a、, 互为倒数 b、, 互为相反数 c、, 都是0 d、, 至少有一个为0
(6)小明种了一棵高度为40厘米的树苗,栽种后每周树苗长高约为12厘米,问大约经过几周后树苗长高到1米?设大约经过 周后树苗长高到1米,依题意得方程( )
a、b、c、d、00
2、由课本p149卡通图画引入新课
3、分组讨论p149两个练习
4、p150:某长方形的足球场的周长为310米,长与宽的差为25米,求这个足球场的长与宽各是多少米?设这个足球场的宽为 米,那么长为( +25)米,依题意可列得方程为:( )
a、+25=310 b、+( +25)=310 c、2 =310 d、2=310
课本的宽为3厘米,长比宽多4厘米,则课本的面积为平方厘米。
5、小芳买了2个笔记本和5个练习本,她递给售货员10元,售货员找回0.8元。已知每个笔记本比练习本贵1.2元,求每个练习本多少元?
解:设每个练习本要 元,则每个笔记本要 元,依题意可列得方程:
6、归纳方程、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7、随堂练习po151
8、达标测试
(1)下列式子中,属于方程的是( )
a、b、c、d、
(2)下列方程中,属于一元一次方程的是( )
a、b、c、d、
(3)甲、乙两队开展足球对抗比赛,规定每队胜一场得3分,平一场得1分,负一场得0分。甲队与乙队一共进行了10场比赛,且甲队保持了不败记录,甲队一共得22分。求甲队胜了多少场?平了多少场?
解:设甲队胜了 场,则平了 场,依题意可列得方程:
解得 =
答:甲队胜了 场,平了 场。
(4)根据条件“一个数 比它的一半大2”可列得方程为
(5)根据条件“某数 的 与2的差等于最大的一位数”可列得方程为
四、课外作业p151习题5.1
一元一次方程教学设计 一元一次方程教学内容篇八
一元一次方程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通过对多个实际问题的分析,使学生体会到一元一次方程作为实际问题的数学模型的作用。
2.使学生会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应用题。
3.会判断一个数是不是某个方程的解。
重点、难点
1.重点:会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应用题。
2.难点:弄清题意,找出“相等关系”。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小学里已经学过列方程解简单的应用题,让我们回顾一下,如何列方程解应用题?
例如:一本笔记本1.2元。小红有6元钱,那么她最多能买到几本这样的笔记本呢?
解:设小红能买到工本笔记本,那么根据题意,得
1.2x=6
因为1.2×5=6,所以小红能买到5本笔记本。
二、新授:
我们再来看下面一个例子:
问题1:某校初中一年级328名师生乘车外出春游,已有2辆校车可以乘坐64人,还需租用44座的客车多少辆?
问: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有哪些方法?
(让学生思考后,回答,教师再作讲评)
算术法:(328-64)÷44=264÷44=6(辆)
列方程解应用题:
设需要租用x辆客车,那么这些客车共可乘44x人,加上乘坐校车的64人,就是全体师生328人,可得。
44x+64=328 (1)
解这个方程,就能得到所求的结果。
问:你会解这个方程吗?试试看?
(学生可能利用逆运算求解,教师加以肯定,同时指出本章里我们将要学习解方程的另一种方法。)
问题2:在课外活动中,张老师发现同学们的年龄大多是13岁,就问同学:“我今年45岁,几年以后你们的.年龄是我年龄的三分之一?”
小敏同学很快说出了答案。“三年”。他是这样算的:
1年后,老师46岁,同学们的年龄是14岁,不是老师的三分之一。
2年后,老师47岁,同学们的年龄是15岁,也不是老师的三分之一。
3年后,老师48岁,同学们的年龄是16岁,恰好是老师的三分之一。
你能否用方程的方法来解呢?
通过分析,列出方程:13+x= (45+x) (2)
问:你会解这个方程吗?你能否从小敏同学的解法中得到启发?
这个方程不像例l中的方程(1)那样容易求出它的解,小敏同学的方法启发了我们,可以用尝试,检验的方法找出方程(2)的解。也就是只要将x=1,2,3,4,……代人方程(2)的两边,看哪个数能使两边的值相等,这个数就是这个方程的解。
把x=3代人方程(2),左边=13+3=16,右边=(45+3)=×48=16,
因为左边=右边,所以x=3就是这个方程的解。
这种通过试验的方法得出方程的解,这也是一种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也可以据此检验一下一个数是不是方程的解。
问:若把例2中的“三分之一”改为“二分之一”,那么答案是多少?
同学们动手试一试,大家发现了什么问题?
同样,用检验的方法也很难得到方程的解,因为这里x的值很大。另外,有的方程的解不一定是整数,该从何试起?如何试验根本无法人手,又该怎么办?
这正是我们本章要解决的问题。
三、巩固练习
1.教科书第3页练习1、2。
2.补充练习:检验下列各括号内的数是不是它前面方程的解。
(1)x-3(x+2)=6+x (x=3,x=-4)
(2)2y(y-1)=3 (y=-1,y= 2)
(3)5(x-1)(x-2)=0 (x=0,x=1,x=2)
四、小结。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怎样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谈谈你的学习体会。
五、作业。教科书第3页,习题6.1第1、3题。
6.2解一元一次方程
1.方程的简单变形
教学目的
通过天平实验,让学生在观察、思考的基础上归纳出方程的两种变形,并能利用它们将简单的方程变形以求出未知数的值。
重点、难点
1.重点:方程的两种变形。
2.难点:由具体实例抽象出方程的两种变形。
教学过程
一、引入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列方程解简单的应用题,列出的方程有的我们不会解,我们知道解方程就是把方程变形成x=a形式,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如何将方程变形。
二、新授
让我们先做个实验,拿出预先准备好的天平和若干砝码。
测量一些物体的质量时,我们将它放在天干的左盘内,在右盘内放上砝码,当天平处于平衡状态时,显然两边的质量相等。
如果我们在两盘内同时加入相同质量的砝码,这时天平仍然平衡,天平两边盘内同时拿去相同质量的砝码,天平仍然平衡。
如果把天平看成一个方程,课本第4页上的图,你能从天平上砝码的变化联想到方程的变形吗?
让同学们观察图6.2.1的左边的天平;天平的左盘内有一个大砝码和2个小砝码,右盘上有5个小砝码,天平平衡,表示左右两盘的质量相等。如果我们用x表示大砝码的质量,1表示小砝码的质量,那么可用方程x+2=5表示天平两盘内物体的质量关系。
一元一次方程教学设计 一元一次方程教学内容篇九
本节课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一节的内容,主要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了解什么是方程,什么是一元一次方程;体会字母表示数的好处,体会从算式到方程是数学的一大进步;会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通过找相等关系列方程解决问题。方程的概念在小学阶段已经出现过,如何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更高一个层次认识方程、运用方程呢?我的教学策略是:
第一步,创造一个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认知失衡。
第二步,通过一个生活实例让学生进行思考、分析、总结归纳出新知识。
第三步,介绍新知识的文化背景,对学生进行数学文化的渗透,同时为学习有关概念进行铺垫。
第四步,通过讲练结合的方式突破本节课的难点――找相等关系列方程。
现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
一、成功之处
成功之一:能创设一个有趣的问题情境。我没有直接采用课本的引题,而是用一个更有趣的、与数学家有关的问题引入。一开始上课,我就跟同学们说:“让我们来进行一个比赛,看谁最先解决这个问题:我国数学家张广厚小时候曾解过一道有趣的‘吃面包’问题:一个大人一餐吃4个面包,四个小孩一餐合吃1个面包。现有大人和小孩共100人,一餐刚好吃完100个面包。聪明的同学们,你们能求出大人和小孩各有多少人?”初一的学生仍然保持着小学生一样的学习热情,每个学生都乐于表现自己,比赛的形式在小学课堂上经常用,初中的课堂仍然可以使用,这样有助于保持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成功之二:能进行一题多变,引发学生的认知失衡。我前面所提出的问题学生们很容易用小学所学的算术解法进行解答,但是我将问题中的100个面包改为40个面包,让同学们再比赛,很快有一个同学举手套用前面的解题思路来解这道题,但是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就有同学发现:假设1个大人4个小孩分成1组,每组可以吃5个面包,那么吃40个面包需要8组,这8组共有8个大人,32个小孩,他们的和是40而不是100,不符合题目要求。这时同学们都陷入沉思,他们努力寻找新方法。很快,有一个学生用方程的方法圆满地解决了这道题,这时大部分学生都想起了上小学时学习过用方程的方法解应用题,只不过小学阶段更强调算术解法的训练,很少使用方程,这一道题让他们体会到用方程解决应用题的好处,使他们认识到有进一步学习方程的必要性。
成功之三:对学生进行了数学文化的渗透。方程的概念在小学已经出现过,初一再次学习方程应该让学生们更高一个层次认识方程,因此通过介绍字母表示未知数的文化背景,在文化层面上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数学、喜爱数学,展示数学的文化魅力。
成功之四:分层次设置练习题,逐步突破难点。初一学生在解应用题时,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困难:
(1)抓不住相等关系;
(2)找出相等关系后不会列方程;
(3)习惯用算术解法,对用代数方法分析应用题不适应。
其中,第一个方面是主要的,解决了它,另两个方面就都好解决了。为此我在“练一练”的环节里设置了a与b两组练习,a组练习的题目已经帮学生设定了未知数,重点训练学生找相等关系、列方程;b组练习的题目要求学生独立设未知数列方程,要求学生能突破用算术解法解应用题的思维定势,学会通过阅读题目、理解题意、进而找出等量关系、列出方程解决问题的方法。
成功之五:恰当使用了多媒体教学设备。在课件制作上考虑到初一学生的年龄特点,使用了许多卡通动画效果,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多媒体设备的使用不仅大大地提高了课堂容量,而且还可以展示学生的作品(课堂练习的解答),及时纠正学生书面表达的错误,规范解题格式,改掉小学生重结果轻过程,解题格式不规范,解题步骤混乱等不良现象。
成功之六:营造了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本节课的教学从始至终,教师都是面带笑容地与学生进行互动,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及时给学生鼓励与肯定,消除学生由小学升入初中因环境变化而引起的心里障碍,激活学生的思维,保持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
二、不足之处
不足之一:问题2设置的难度过高。因为问题2是课本的一个引题,课前我考虑到这一题虽然有一点难度,但是这题的解法有很多种,既可以用算术解法,也可以用方程解法,还可以依据不同的等量关系列出不同的方程,这是一道很好的引题。在教学过程中,尽管我用非常形象的动画(多媒体课件)展示了题目的含义,但是大部分学生仍然面对题目的一大堆文字表述不知所措,这表明初一学生的数学阅读与数学理解能力还不强。
不足之二:教学容量偏大,以致没有充分的时间引导学生对如何找相等关系进行总结归纳。本节课在引出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以后,设计了一组判断题对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进行辨析。课后我想到这节课的难点是如何找相等关系列方程,应该淡化概念,如果删去这道练习题就可以让学生有更充分的时间去总结归纳找相等关系的方法,从而突破本节课的难点。
不足之三:对学生情况不够熟悉。因为本节课是初一学生入学后一个月进行的,所以我对许多学生还叫不出名字,虽然课堂上可以用手指着某某同学回答问题,但是课后仔细想来,做好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工作不仅仅是教学内容设计上的衔接,而应该是多方位的衔接,其中就包括教师应尽快了解、熟悉学生,这样可以帮助消除学生刚升入初中的许多不适应。
三、对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的思考
(1)加强新旧知识的联系
初中的许多数学知识都是小学知识的延续与提高,因此要搞好中小学数学教学真正意义上的衔接,每一位教师都应该熟悉并掌握《数学课程标准》的教材体系,而且我们还要认识到处理好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问题并非只是小学与初一老师的事情,其实整个中学阶段有很多的知识点都是在小学的知识基础上进行拓展和延伸的,如初二学习的“轴对称”及“等腰三角形”的知识在小学都出现过。
(2)渗透数学文化的教育,保持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从小学到初中,教学内容更抽象,更加符号化,有一些学生在努力学习数学的同时,逐渐地厌烦、冷漠数学,这主要是应试教育环境下的数学教学,对数学知识的积累、数学技巧的训练等工具性价值的过分关注,使数学学习越来越枯燥无味,所以我们教师应该让学生一进入中学的课堂,就展现给学生一个多姿多彩的数学世界,在课堂教学中时时体现数学作为一种人类文化的魅力,保持住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3)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
学生刚入初中时,由于环境和教学的对象变了,教师要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让学生处在一种自由宽松的环境,达到师生和谐、融洽的状态,这样学生的思维容易被激活,学生在课堂上敢想、敢说,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就高。
(4)在保持小学的良好学习习惯的基础上指导科学的学习方法。
刚从小学升上初一,小学里的许多良好的学习习惯应该继续保持.如:上课坐姿端正,答题踊跃,声音响亮,积极举手发言等。但是在小学阶段大多数学生认为学数学就是做作业,对课前预习、课后及时复习、独立思考、概括整理数学学习笔记等往往不重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逐步培养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对书面练习还要加强规范化书写,改掉小学生重结果轻过程,解题格式不规范、解题步骤混乱等不良现象。
一元一次方程教学设计 一元一次方程教学内容篇十
一元一次方程数学教学反思
本章的内容包括等式的基本性质,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解法和应用,其中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是本章的主要内容,而建立一元一次方程模型解决实际问题是本章知识的重点和难点。
一、本章知识的学习流程图:
二、基础性目标总结:
一元一次方程是最基本的代数方程,对它的理解和掌握对于后续学习(其他的方程、不等式以及函数等)具有重要的基础作用。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注意打好基础,对本章中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力等进行及时的归纳整理,安排必要的、适量的练习,使得学生对基础知识留下较深刻的印象,对基本技能达到一定的掌握程度,发展基本能力。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达到了以下的基础目标:
1、了解一元一次方程及其相关概念;
2、理解等式的基本性质;
3、了解解方程的基本目标,熟悉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4、清楚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步骤,会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一些常见的实际问题。
三、发展性目标总结:
在对本章知识的学习时,教师在教授知识的同时,也应注意知识形成的过程,让学生从中体会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感受数学的`实际价值,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同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基本上要达到以下目标:
1.经历“把实际问题抽象为一元一次方程”的过程,能够“列出一元一次方程表示问题中的等量关系”,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中等量关系的一种有效的数学模型。
2.通过观察、对比和归纳,探索等式的性质,能利用它们探究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3.通过探究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体会其中蕴涵的化归思想。
四、融通性目标总结:
1、突出建摸思想,实际问题作为大背景贯穿全章。
在本章中,课本安排了许多有代表性的实际问题作为知识的发生、发展的背景材料,实际问题始终贯穿于全章,对方程、一元一次方程概念的引入和对它们的解法的讨论,都是通过提出实际问题,为解决实际问题需要建立一元一次方程模型,然后求解一元一次方程这样的过程进行学习的。
2、注重知识的前后联系,强调通过比较来认识新事物。
本章在是在学习了有理数和整式的加减运算后进行学习的。整式的有关知识是方程变形的基础,同时学好一元一次方程为后续的一次方程不等式、其他方程以及函数的学习打好了坚实的基础。
3、加强探究性学习。
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加强学习的主动性和探究性,是课程改革的目的之一。本章中有许多实际问题,丰富多彩的问题情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快乐可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在本章的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从身边的问题研究起,主动收集寻找“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学习材料,并更多地进行数学活动和互相交流,在主动学习、探究学习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培养能力,体会数学思想方法。通过探究学习激发学生积极思维,鼓励多种探究方法,促成活跃的探究氛围,提高课堂学习的效果。
五、教学中的几点思考
1、在本章教学时,由实际问题到具体知识,再讨论具体知识,这一顺序知识的自然形成过程一致,但刚开始教学时很多老师感觉思路比较乱,反映出对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的把握不是很准确,通过教学研讨,确定整章的主线是通过建立一元一次方程模型来解决实际问题,那么由问题中产生具体的知识,再对知识的探究应该是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的。为了在一堂课中更加突出重点,在学习解法的时候,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和研究应该略讲,首先要抓好基础的落实,一定要有足够的时间、适当的练习让学生掌握一元一次的解法。在学习了解法的基础上,后续的学习应该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和研究进行必要的归纳总结,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掌握好本章知识。
2、由于学生在上个学段学习了简单的方程,所以学生对一元一次方程已经有了一定情况的了解。根据实际情况反映,小学教师对这一部分知识的教学要求比较高,大多数学生学习起来比较轻松,所以在解法学习时间安排上,有5个课时的时间是主要研究解法的,有2个课时的时间是主要研究和归纳如何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一些十分熟悉的实际问题的。
3、在实际教学中,老师普遍反映学习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时,学生的分层十分明显,学习基础好的学生能较快达到学习目标。但对学习基础不好的学生,则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个人认为在教学中要突出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强调列代数式,即如果把问题中的某个量用一个字母表示之后,对于问题中的其余的量,要求都能要关于这个字母的代数式表示。在分析的过程中,为了更清楚的找到问题中各个量之间的关系,可以适时地介绍利用图形和表格的方法去分析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4、在落实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时,注意要有适当的重复练习,才能发现学生的问题并加以纠正,但是要注意避免学生陷入机械的重复训练。在教学中如果把解方程的本质和其中的算法和算理讲清楚的话,很多时候通过作业反馈,学生能够较熟练地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的。
六、章末目标检测说明
本章单元测试设计了2份检测题,测试(a)主要是对基础性目标的检测,测试(b)则适当加大了对发展性目标与融通性目标的检测的比重。
一元一次方程教学设计 一元一次方程教学内容篇十一
设计理念
课程改革的目的之一是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加强学习的主动性和探究性,引导学生从身边的问题研究开始,主动寻找“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学习材料,并更多地进行数学活动和互相交流.在主动学习、探究学习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培养能力,体会数学思想方法.使学生经历建立一元一次方程模型并应用它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方程的作用,掌握运用方程解决简单问题的方法,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创新精神和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材分析
本节的重点是建立实际问题的方程模型,通过探究活动,可以进一步体验一元一次方程与实际生活的密切关系,加强数学建模思想,培养学生运用一元一次方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由于本节问题的背景和表达都比较贴近生活实际,所以在探究过程中正确建立方程是主要难点,突破难点的关键是弄清问题的背景,分析清楚有关数量关系,特别是找出可以作为列方程依据的主要相等关系.切实提高学生利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情分析
从“课程标准”看,在前面学段中已有关于简单方程的内容,学生已经对方程有初步的认识,会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数量关系,会解简单的方程.即对于方程的认识已经经历了入门阶段,具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基础.但学生在探究过程中遇到困难时,教师应启发诱导,设计必要的铺垫,让学生在经历过自己的努力来克服困难的过程中体验如何进行探究活动,而不是代替他们思考,不要过早给出答案,应鼓励探究多种不同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使探究过程活跃起来,在这样的氛围中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积极思考,使其获得更大的收获.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2.会通过移项、合并同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
3.知道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过程.
数学思考:
1.会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通过列方程解决问题.
2.体会数学应用的价值.
解决问题:
会设未知数,并能利用问题中的相等关系列方程,对于列出的方程能用“移项”等方法来解决手机收费问题,进一步了解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过程.
情感与态度:
通过学习,使学生更加关注生活,增强用数学的意识,从而激发其学习数学的热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会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通过列方程解决问题.
教学方法
采用探究、合作、交流等教学方式完成教学.
教学媒体
采用多种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观看大屏幕)
小明的爸爸新买了一部手机,他从电信公司了解到现在有两种移动电话计费方式:用“全球通”每月收月租费50元,此外根据累计通话时按0.40元/分加收通话费;用“神州行”没有月租,按0.60元/分收通话费.小明的爸爸不知道该怎么办?你们想探究这个问题吗?谁能给出主意?
[设计意图:由于移动电话(手机)在我国已很普及,选择经济实惠的收费方式很有现实意义,以这个问题形式出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使学生能很有兴趣来探索这个问题.]
二、学习新课,探究新知
展现问题:
小明的爸爸新买了一部手机,他从电信公司了解到现有两种移动电话计费方式:
他正为选择哪一种方式犹豫呢?你能帮助他做出选择吗?
[设计意图:本例通过表格形式给出已知数据,先了解实际背景,类似这样用表格表达数量关系的实际问题很多,因此注意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读题能力.]
(一)算一算:
一个月通话200分钟,按两种计费方式各需交费多少元?300分钟呢?
通话时间,全球通,神州行
[设计意图:这里用表格形式给出答案,便于学生对后面问题的分析.]
(二)议一议:
(1)累计通话t分钟,用“全球通”收费多少元?
(2)累计通话t分钟,用“神州行”收费多少元?
(3)对于某个通话时间,两种计费方式的收费会一样吗?
[设计意图:通过讨论,先给学生感性认识,再从具体到抽象,用字母来表示,其中的相等关系便可以找到了.]
(三)解一解:
设累计通话t分钟,两种计费方式的收费会一样.
则:
0.6t=50+0.4t,
移项,得0.6t-0.4t=50,
合并,得0.2t=50,
系数化为1,得t=250.
由上可知,如果一个月通话250分钟,那么两种计费方式的收费相同.
[设计意图:列出方程后,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了,至此,本问题已得到初步解决,让学生练习解方程的技能.]
(四)想一想:
怎样选择计费方式更省钱呢?(可分组交流)如果一个月内累计通话时间不足250分钟,那么选择“神州行”收费少;如果一个月内累计通话时间超过250分钟,那么选择“全球通”收费少.
[设计意图:这个选择是开放性的,答案与通话时间有关,应根据通话时间与250分钟的大小关系作出选择.]
(五)试一试:
根据以上解题过程,你能为小明的爸爸做选择了吗?如果小明的爸爸活动较多,与外界的联系一定不少,手机使用时间肯定多于250分钟,那么,他应该选择“全球通”,否则选择“神州行”.
[设计意图:这个选择是个拓展性思维问题,要根据小明爸爸业务活动的多少而定,培养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猜一猜:
假如你爸爸也遇到同样问题,请为你爸爸作出选择?
[设计意图:通过类似问题的回答,可以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体会到数学的使用价值。]
三、巩固训练,能力提升
1.方程6x+a=12与3x+1=6的解相同,则a=。
a.1b.2c.3d.4
2.某蔬菜生产基地10月份上市青菜x万千克,11月份上市青菜是10月份的4倍还多5万千克,那么两个月份共上市青菜()万千克。
a.3x+3b.4x+4
c.5x+5d.6x+6
3.一列火车长为150米,以每秒15米的速度通过600米隧道,从火车进入隧道算起到这列火车完全通过隧道所需时间是()秒。
a.30b.40c.50d.60
4.有一根竹竿和一条绳子,竹竿比绳子短2米,把绳子对折后比竹竿短1.5米,则竹竿长()米.
a.3b.4c.5d.6
5.三个数的比是5∶6∶7,它们的和是198,则这三个数分别是()。
a.33、44、55b.44、55、66
c.55、66、77d.66、77、88
[设计意图:通过体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进一步体会小组活动在数学中的作用。]
四、知识回顾,归纳总结
1.不同层次学生对本节知识认知程度(可谈收获及感受);
2.用一元一次方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过程(师生共同总结)。
[设计意图:结合例题的具体过程,帮助学生加深认识,培养在现实生活中应用数学的意识,使学生把所学知识进一步系统化。]
五、布置作业,巩固新知
1.基础作业:教材84页第4题,85页第10题。
2.课外探究:某学校在暑假将带领该校“科技能手”去北京旅游,甲旅行社说:“如果校长买全票,则其余学生可以享受半价优惠”;乙旅行社说:“包括校长在内,全部按全票价6折优惠”;若全票价为40元.
(1)如果学生为3人或7人时,两个旅行社各收费多少?
(2)学生数为多少时,两家旅行社的收费一样?
[设计意图: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效果,调整教学安排,通过课后探究,独立思考,自我评价学习效果,使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头脑中留下较深刻的印象。
一元一次方程教学设计 一元一次方程教学内容篇十二
【教学背景】:
本课是针对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中3。4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行程问题应用题归类解析——追及问题)设计的内容。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的方法和步骤;
2、熟练掌握追及问题中的等量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勤于思考、乐于探究、敢于发表自己观点的学习习惯,从实际问题中体验数学的价值。体会观察、分析、归纳对数学知识中获取数学信息的重要作用,进一步掌握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的方法和步骤,能在独立思考和小组交流中获益。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找等量关系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追及问题。
2、难点: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并找出等量关系。
【教学方法】:
探究式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景,引入新课:
1、行程问题中有哪些基本量?它们间有什么关系?
2、行程问题有哪些基本类型?
二、知识应用,拓展创新:
行程问题应用题是中小学数学应用题中很重要的一类,学生难以理解,不容易掌握。行程问题的题型千变万化,导致许多学生感到束手无策,难以适从。其实认真分析,就会发现行程问题应用题主要有三种基本类型:追及问题、相遇问题和航行问题,而且三个基本量之间的基本关系“路程=速度×时间”保持不变。
三、例题讲解
例1(同时不同地)甲乙两人相距100米,甲在前每秒跑3米,乙在后每秒跑5米。两人同时出发,同向而行,几秒后乙能追上甲?
分析:在这个直线型追及问题中,两人速度不同,跑的路程也不同,后面的人要追上前面的人,就要比前面的人多跑100米,而两人跑步所用的时间是相同的。所以有等量关系:乙走的路程—甲走的路程=100
解:设x秒后乙能追上甲
根据题意得5x—3x=100
解得x=50
答:50秒后乙能追上甲。
小结:针对本题进行小结、归纳,它属于行程问题应用题(追及问题)中的同时不同地问题,以后遇到此类题,该如何解决。
例2(同地不同时)两匹马赛跑,黄色马的速度是5m/s,棕色马的速度是6m/s。如果让黄色马先跑1s,棕色马再开始跑,几秒后可以追上黄色马?
分析:这个问题中,由于黄色马先跑1s(此时棕色马未出发),经过1s后棕色马再开始出发和黄色马同向而行,后来棕色马追上黄色马了。因此两马所跑路程是相同的,但由于黄色马先跑了1秒,所以就产生了路程差,那么这个问题就和前面例1一样了。也可以这样想:棕色马的路程=黄色马的路程+相隔距离。
解:设x秒后,棕色马追上黄色马,根据题意,得6x=5x+5解得x=5答:5秒后,棕色马可以追上黄色马。
小结:针对本题进行小结、归纳,它属于行程问题应用题(追及问题)中的同地不同时问题。
归纳小结: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审—通过审题明确已知量、未知量,找出等量关系;
设—设出合理的未知数(直接或间接);
列—依据找到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解—求出方程的解;
验—检验求出的值是否为方程的解,并检验是否符合实际问题;
答—注意单位名称。
练一练:(环形跑道问题)甲乙两人在一条长400米的环形跑道上跑步,甲的速度是每分钟跑360米,乙的速度是每分钟跑240米。两人同时同地同向跑,几秒后两人第一次相遇?
分析:本题属于环形跑道上的追及问题,两人同时同地同向而行,第一次相遇时,速度快者比速度慢者恰好多跑一圈,即等量关系为:甲走的路程—乙走的路程=400
解答由学生完成。
本节知识归纳:
1、追及问题的特点是同向而行,在直线运动中两者路程之差等于两者间的距离;
2、而在圆周运动中,若同时同地同向出发,则二者路程之差等于跑道的周长。
3 、用示意图辅助分析数量间的关系便于我们列方程。
四、作业布置:(见补充题)
【课后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的方法和步骤,并能熟练寻找追及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解决追及问题。
一元一次方程教学设计 一元一次方程教学内容篇十三
七年级《3.1.1 一元一次方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方程的概念和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2、知道什么是解方程,会检验某个值是不是方程的解;
3、培养学生根据问题寻找等量关系、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的能力。
教学重点
1、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及方程的解;
2、能验证一个数是否是一个方程的解。
教学难点
寻找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教学过程
一、情景诱导
同学们:世界上最大的.动物是蓝鲸,一头蓝鲸重124t,比一头大象体重的25倍少1t,你能计算出这头大象的体重吗?
如果设大象的体重为x t,蓝鲸的体重应如何表示呢?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学生思考并回答:25x-1=124,)我们把这个式子给它起个名字,叫一元一次方程,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一元一次方程(板书课题),那——什么叫做一元一次方程——呢?,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阅读课本114页-115页练习前的内容,对照课本找出自学提纲里问题的答案。
要求:先完成得请你帮帮没有完成的同学,不会做的同学请教会做的同学。
二、自学指导
学生自学课本,并完成自学提纲。老师可以先进行板书准备,再到学生中进行巡视指导,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为展示归纳做准备。
附:自学提纲: 1、什么是方程?请举出1—2个例子。未知数通常用什么表示?
2、什么是一元一次方程?请举出1—2个例子。
3、在课本“例1”中,你知道这些方程中等号两边各表示什么意思吗?
4、什么是方程的解?x=1和x=-1中哪一个是方程x+3=2的解?为什么?
5、什么是解方程?
三、展示归纳
1、请有问题的同学逐个回答自学提纲中的问题,生说师写;
2、发动学生进行评价、补充、完善;
3、教师根据展示情况进行必要的讲解和强调。
四、变式练习
1、2题口答,要求说理由;其它各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做必要的板书准备后,巡回指导,了解情况,再让学生汇报结果,并请同学评价、完善,然后教师根据需要进行重点强调。
附:变式练习
1、下列各式中,哪些是一元一次方程?
(1) 5x=0; (2) 1+3x ; (3) x2=4+x ; (4) x+y=5 ; (5)3m+2=1-m ; (6)x+2>1
(7) 《3.1.1一元一次方程》教学设计(修改稿和原稿) =1
2、请你说出一元一次方程2x=4的解是———,解是x=-2的一元一次方程: 。
3、已知关于x的方程2x 《3.1.1一元一次方程》教学设计(修改稿和原稿) +3=0为一元一次方程,求k的值。
4、练习本每本0.8元,小明拿了10元钱买了y本,找回4.4元,列方程是
5、设某数为x,根据题意列出方程,不必求解:
(1)某数比它的2倍小3;
(2)某数与5的差比它的2倍少11;
(3)把某数增加它的10%后恰为80.
6、若x=1是方程kx-1=0的解,则k= .
五、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还有没有要提醒同学们注意的?(学生进行自主小结,再由教师概括总结)。
六、布置作业
课本83页习题3.1 第1题。
一元一次方程教学设计 一元一次方程教学内容篇十四
教学设计思想:
本节内容须两个课时向学生讲授,主要是讲授去括号法则和去分母的方法,以及解一元一次方程的程序。教师在讲授新课时都可以通过一些具体的实例来引入课题,再逐步的把知识灌输给学生。第一课时是通过买布问题列出一元一次方程,通过要求方程的解来把去括号法则这知识传授给学生;第二课时则是由一个历史留下来的一个问题引入从而学习去分母的方法。在掌握了具体知识的基础上再通过讲解例题加深对知识的巩固。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叙述去括号的法则;学会去分母的方法;
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全部程序。
2.过程与方法
应用去括号法则及去分母的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
会通过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并会将含有分母的方程化归成已经熟悉的方程;
会化归的方法,掌握解方程得程序化方法。
3.情感、态度及价值观
体会方程的思想;
埃及古题带来新情景,新情景引入新问题,激发探究欲望。
教学重点: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全部程序。
教学难点:
熟练的解一元一次方程和列方程解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引导式。
教学安排:2课时。
教具准备:幻灯片。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
1.合并。
2.移项的定义及移项的法则。
3.解简单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
二、新课讲授
ⅰ. 请同学们先来看下面的这个问题
问题(买布问题)顾客用540卢布买了两种布料共138俄尺,其中蓝布料每俄尺3卢布,黑布料每俄尺5卢布,两种布料各买了多少?
师:请同学们用方程来解这道题!
生:设买了蓝布料x俄尺,那么买了黑布料138x俄尺,买蓝布料花了3x卢布,买黑布料花了5(138-x)卢布。
相等关系:两种布料共用了540卢布,列得方程
3x+5(138-x)=540.
师:如何解这个方程呢?也就是把这个方程如何转化成x=a的形式呢?
下面我们用框图表示解这个方程的具体过程:
由上可知,买了75俄尺蓝布料和63俄尺黑布料。
教师总结:(去括号法则)括号外的因数是正数,去括号后各项的符号与原括号内相应各项的符号相同。括号外的因数是负数,去括号后各项的符号与原括号内相应各项的符号相反。
ⅱ.例题分析
例1 一艘船从甲码头到乙码头顺流行驶,用了2小时;从乙码头返回甲码头逆流行驶,用了2.5小时。已知水流的速度是3千米/时,求船在静水中的平均速度。
分析:一般情况下可以认为这艘船往返的路程相等。
解:设船在静水中的平均速度为x千米/时,则顺流速度为(x+3)千米/时,逆流速度为(x3)千米/时。
根据往返路程相等,列得
2(x+3)=2.5(x3).
去括号,得
2x+6=2.5x-7.5.
移项及合并,得
0.5x=13.5
x=27
答:船在静水中的平均速度为27千米/时。
例2 某车间22名工人生产螺钉和螺母,每人每天平均生产螺钉1200个或螺母个,一个螺钉要配两个螺母。为了使每天的产品刚好配套,应该分配多少名工人生产螺钉,多少名工人生产螺母?
分析:为了使每天的产品刚好配套,应使生产的螺母数量是螺钉数量的2倍。
解:设分配x名工人生产螺钉,其余(22x)名工人生产螺母。
根据螺母数量与螺钉数量的关系,列得
21200x=2000(22-x)
去括号,得
2400x=44000-2000x
移项及合并,得
4400x=44000
x=10
生产螺母的人数为22-x=12。
答:应分配10名工人生产螺钉,12名工人生产螺母。
ⅲ.布置作业
习题2.3 1、2
板书设计:
课题
一、复习引入 2.例题
例1
二、新课 例2
1.提出问题
去括号法则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去括号的法则
二、新课
1.引入
英国伦敦博物馆保存着一部极其珍贵的文物纸莎草文书,这是古代埃及人用象形文字写在一种特殊的草上的著作,它于公元前17左右写成,至今已有三千七百多年。这部书中记载了许多有关数学的问题,其中有如下一道著名的求未知数的问题。
2.提出问题
问题: 一个数,它的三分之二,它的一半,它的七分之一,它的全部,加起来总共是33。
师:用方程解这道题
生:
师:像上面这样的方程中有些系数是分数,那我们如何解呢?
学生思考,教师引导。如果能化去分母,把系数化成整数,则可以使解方程中的计算方便些。
下面我们更全面的讨论问题,以方程 为例。看看解有分数系数的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
教师引导: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结果仍相等。由此能否去分母呢?
这个方程中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是10,方程两边同乘10,于是方程左边变为
去了分母,方程右边变为什么?我们可以具体算算了。
下面我们用框图表示解这个方程的具体过程:
教师总结:
(1)(去括号的方法)方程各项都乘以所有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依据是等式的性质2。
(2)解一元一次方程的程序: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
3.例题分析
例3 整理一批图书,由一个人做要40小时完成。现在计划由一部份人先做4小时,再增加2人和他们一起做8小时,完成这项工作。假设这些人的工作效率相同,具体应先安排多少人工作?
分析:这里可以把总工作量看作1。
解:设先安排x人工作4小时,根据两段工作量之和应是总工作量,得
去分母,得
4x+8(x+2)=40
去括号,得
4x+8x+16=40
移项及合并,得
12x=24
x=2
答:应先安排2名工人工作4小时。
4.布置作业
习题2.3 3、4、5
板书设计:
一元一次方程教学设计 一元一次方程教学内容篇十五
1、教学内容分析
电话计费问题是生活中的常见问题。具有一定的现实性和开放性。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大多是具有开放性的综合问题。所以对这类问题的探究是数学回归生活,服务于生活的需要。本节课是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的最后一课。设置这一探究的目的不仅是解决这个具体问题。而是通过这个问题的解决过程,让学生进一步体验建模解题的过程。
2、学习者分析
学生通过之前的学习。比较熟悉在一些典型问题中用方程模型。而对于电话计费问题这样的综合性问题。还缺乏解决问题的经验。容易无所适从或片面理解。
3、学习目标确定
知识目标:进一步培养学生列方程解应用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探究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的关系,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学习重点和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弄清题意,设计出各类问题的答案。
难点: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
5、学习评价设计
新课程理念强调“经历过程与获取结论同样重要",对数学知识的获得来说,过程比结论更有意义。我们不能把学生看成是一个“容器”,尽可能往里面塞知识,也不能把学生训练成只会解题的“机器”,而应该让他们投入到知识的获取过程中去。在过程中徼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机,展现他们得让思路和方法,使他们学会学习;进而从过程中建构进取型人格,通过过程中的“成就感”来完善自我。这是目前学生最需要的。因此本节课我采用“问题—探究—发现”的探究性教学方式。
在学法指导上,本节课主要通过学生自主探索,概括出单项式及其相关概念。在课堂。上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和学生学习的规律,及发现知识一探索知识——掌握知识一运用知识的学习过程。
6、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环节一(根据课堂教育学的程序安排)
教师活动1
问题导学:
下表中有两种移动电话计费方式:
月使用
费/元
主叫限定
时间/分
主叫超时费/
(元/分)
被叫方式一
58
150
0.25
免费
方式二
88
350
0.19
免费
考虑下列问题:
(1)设一个月内用移动电话主叫为t分(t是正整数).根据上表,列表说明:当t在不同时间范围内取值时,按方式一和方式二如何计费.
(2)观察你的列表,你能从中发现如何根据主叫时间选择省钱的计费方式吗?通过计算验证你的看法.
教师提出问题:
1、从表格中的数据,你能把主叫时间分为几部分?
2、你能分别把主叫时间不同的话费情况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出来吗?
3、(1)在两种收费方式下,会不会有这么一个时间,打不同样多时间的电话,却收费相同呢?
(2)如果有这一时间,那么如何分别表示收费表达式呢?(“收费相等”是本题列方程的等量关系)
4、你能根据表格判断两种收费方式哪种更合算吗?
学生活动:
教师提问,学生思考回答。教师对回答的方向适当给予提示。如月使用费的比较,超时费的比较等。然后,教师举出一两个具体的主叫时间,让学生通过简单计算回答相应的费用。
活动意图说明
通过提问和学生的回答,了解学生对表格信息的理解能力。引导学生对。表格信息做初步梳理和简单加工。通过对几个容易计算的主叫时间的话费计算,检验学生是否理解表格信息的含义,并渗透话费多少与主叫时间相关。
环节二
教师活动2
(1)学生充分交流讨论后完成表格:
主叫时间(t/min)
方式一(计费/元)
方式二(计费/元)
t<150
58
88
t=150
58
88
150<t<350
58+0.25(t-150)
88
t=350
58+0.25(350-150)=108
88
t>350
58+0.25(t-150)
88+0.19(t-350)
(2)观察上表,可以看出,主叫时间超出限定时间越长,计费越多,并且随着主叫时间的变化,按哪种方式的计费少也会变化。
①从表格中,可以看出当t≤150时,按方式一的计费少。
②当t从150增加到350时,按方式一的计费由58元增加到108元,而方式二一直是88元,所以方式一在变化过程中,可能某一主叫时间,两种方式的计费相等。列方程58+0.25(t-150)=88,解得t=270。故当t=270时,两种计费方式相同,都是88元,当150<t<270时,按方式一计费少于按方式二计费;当270<t<350时,按方式一计费多于按方式二计费。
③当t=350时,按方式二计费少。
④当t>350时,可以看出,按方式一的计费为108元加上超出350 min的部分超时费0.25(t-350),按方式二的计费为88元加上超时费0.19(t-350),故按方式二的计费少。
根据以上的分析,可以发现当t<270 min时,选择方案一省钱;当t>270 min时,选择方案二省钱。
学生活动2
理解问题的本身是列方程的基础,本例通过表格形式给出已知数据,让学生根据问题展开讨论,帮助理解,培养学生的读题能力和收集信息的能力.
活动意图说明
学生对电话计费问题是有生活基础的,所以也具备一定的认识基础,再给出探究问题之后让学生充分的发言。表达自己对问题的直观认识,这也是学生对问题的第一次认识,在此基础上,学生之间通过发表意见互相借鉴,为对问题的进一步探究进行准备。
环节三
教师活动3
练习:课件习题练习
学生活动3
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思考并制作表格,教师巡视。
活动意图说明:学生在参考了其他学生的观点之后,再次对问题进行认识,其认识过程与结论已经逐步接近正确而合理的方向,教师在此基础上加以引导和启发,帮助学生确立分类讨论的探究方式,并在总结学生发言的基础上归纳出分类的关键点。使学生的学习由感性认识逐步过渡到理性认识。
7、板书设计
(1)设一个月内用移动电话主叫为t分(t是正整数)。根据上表,列表说明:当t在不同时间范围内取值时,按方式一和方式二如何计费。
(2)观察你的列表,你能从中发现如何根据主叫时间选择省钱的计费方式吗?通过计算验证你的看法。
8、教学反思与改进:
创设问题情境,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习动机,将学生置于问题情境中.鼓励学生动手动口,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且让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去分析和总结生活中的问题,学会能在不同的角度去探求生活经验从而让学生掌握知识。
一元一次方程教学设计 一元一次方程教学内容篇十六
课题
一元一次方程与实际问题——配套问题
课型
习题课
教材
人教版
对象
初一学生
执教者
教材分析
作为实际问题中的重要部分,配套问题是学生进入实际问题的关键环节。在对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进行了充分学习之后,如何将刚学到的知识投入到学习中是至关重要的过程,这决定了学生的学习质量与思维拓展。尽管在方程解法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思考并尝试将其投入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但往往这样的投入是在为学习方程解法服务。在这一部分,学生将进一步练习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利用方程将其合理解决。
学情分析
对于学生而言,尽管已经学习了方程的解法,但是在面对一些实际问题时,很多学生依然不习惯使用方程方法,而是依然使用小学的算数方法,虽然在一些简单的问题中,算数方法更有优势,计算更简便,但是在本节课以及之后的一些实际问题中,使用算数方法将无从下手或非常复杂,因此学习如何使用一元一次方程来解决实际问题成为本阶段的重点。
教学目标
1、基本会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配套问题;
2、培养学生运用一元一次方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体现一元一次方程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渗透建模和转化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点
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配套问题
教学难点
分析配套问题数量关系,寻找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预设意图
创设情景
提出问题
复习巩固:解此方程:x-2(x-3)=3x+5(x-1)(3min)
例1:某车间有22名工人,每人每天可以生产1200个螺钉或20xx个螺母.1个螺钉需要配2个螺母,为使每天生产的螺钉和螺母刚好配套,应安排生产螺钉和螺母的工人各多少名?(12min)
问题1:思考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应该是什么?
审题(抓信息)-找关系(等量关系)-列方程(用含未知数的式子)-解决问题
问题2:在此题目中,每天生产的螺钉数量与每天生产的螺母数量该怎么表示?
(每天生产的螺钉数量=生产螺钉的工人数量×每人每天可以生产的螺钉数量,同理每天生产的螺母数量=生产螺母的工人数量×每人每天可以生产的螺母数量)
问题3:根据题目,每天生产的螺钉和螺母如果想刚好配套,它们之间应该满足怎样的数量关系?
(每1个螺钉需要配2个螺母,则,即2×螺钉数量=1×螺母数量)
问题4:总结以上关系,思考我们应该设怎样的未知数才更方便于解决这个问题?
(由问题2和问题3,得:螺钉工人数×每人生产螺钉数×2=螺母工人数×每人生产螺母数,其中每人生产螺钉数与螺母数均已知,则需要找到螺钉工人数与螺母工人数之间的关系,又总人数为22人,则螺母工人数=22-螺钉工人数,设螺钉工人数为x即可)
问题5:根据以上分析,此方程可以如何列出?
从解方程开始,复习巩固方程的解法,并引出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法,在此过程中,将问题逐步拆解,分解为一个个小的问题,再层层递进,得出最后的答案,在此过程中逐步感受配套问题乃至实际问题的基本思路。
探究归纳
变式探究:(仅需列出方程)
1、若每1个螺钉与3个螺母配成一套,则需要怎么安排生产螺钉和螺母的工人?
2、若每2个螺钉与3个螺母配成一套,则需要怎样安排生产螺钉和螺母的工人?
3、若每n个螺钉与m个螺母配成一套,则螺钉数量与螺母数量之间是什么关系?(8min)
思考:解决配套问题中,我们应该怎样寻找数量关系?
从已有的知识结构出发,不让学生在思维上出现跳跃,逐层递进,通过刚思考过的例子作为依据,进行相同类型题目的变式联系,将探究作为切入点,再对一般的情况进行归纳总结,从具体的数字到一般的情况,逐步推进,体会将未知化为已知的数学探究的乐趣。
跟踪练习
例2.某家具厂生产一种方桌,1立方米的木材可做50个桌面或300条桌腿,现有10立方米的木材,怎样分配生产桌面和桌腿使用的木材,才能使桌面、桌腿刚好配套,共可生产多少张方桌?(一张方桌有1个桌面,4条桌腿)
思考:等量关系是什么?如何设未知数并列出方程?(5min)
解:设用x立方米的木材做桌面,则用(10-x)立方米的木材做桌腿。
根据题意,得4×50x = 300(10-x),解得x =6,所以10-x = 4,可做方桌为50×6=300(张)。
答:用6立方米的木材做桌面,4立方米的木材做桌腿,可做300张方桌。
例3.服装厂要生产一批某种型号的学生服,已知每3米布料可做上衣2件或裤子3条,计划用600米布料生产学生服,应该分别用多少米布料生产上衣或裤子恰好配套?(一件上衣配一条裤子)(5min)
解:设用x米布料生产上衣,那么用(600-x)米布料生产裤子恰好配套。
根据题意,得:
x=600-x,解得:x=360,则600-x=600-360=240(米)。
答:应该用360米布料生产上衣,用240米布料生产裤子恰好配套。
在得出一般化的方法后,再利用学到的知识对问题进行解决,这是数学学习的一般办法,也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手段,在实际问题这一部分的学习中,这样的思考尤为重要。
课堂小结
课外作业
总结: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2min)
1、思路上,对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方法有了大致的感受,对于配套问题的等量关系的.寻找有了方向,体会了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便利性。
2、方法上,体会如何利用题目给的信息并分析题目的含义,合理地设未知数来解决实际性的问题。
当堂检测:(5min)
完成《课堂小练习》
作业:
限时作业一张
让学通过自己的语言表达学习的收获,在本节课即将结束的时候,让学生自我总结,加深印象,培养学生的自我总结能力,也帮助学生重新回顾重点知识和数学思想。
板书设计
一元一次方程与实际问题——配套问题
例1:
解:设应安排x名工人生产螺钉,(22-x)名工人生产螺母
依题意,得
20xx(22-x)=2×1200x
解方程,得x=10.
所以22-x=12
答:应安排10名工人生产螺钉,12名工人生产螺母
配套问题数量关系:若每n个螺钉与m个螺母配成一套,则m×螺钉数量=n×螺母数量